高中生物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精选8篇)

高中生物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篇1

生物是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学习生物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生物学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有让高中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自主体验以及探索,才能够有效理解课堂学习的内容[1]。因此,要重视生物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以便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一、实施生物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生物知识,且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长此以往,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改进当前的生物教学模式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在生物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是改善生物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措施。体验式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以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认知特点作为依据,为学生创设模拟情境或实际情境,让学生可以真实体验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2]。体验式教学法能够使课堂中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感悟能力。

二、高中生物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在课堂中为学生还原情境,以提升感悟能力

还原情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体验式教学法,还原情境具体指对生物知识进行还原,使教学内容能够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确保学生可以有效理解以及感悟高中生物知识。例如,在人教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准备好材料,即两盆相同的植物,将其中的一盆放置在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暗处,另一盆则接受阳光照射。教师要先解释光合作用的原理,让学生明白在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绿色植物才能正常释放氧气,否则只能释放二氧化碳。解释完理论之后,便可以展示准备好的植物;随后在放置两盆植物的密闭容器中放入燃烧的火柴,火柴被置入后,学生会发现其中的一根火柴燃烧更旺,而另一根则是立即熄灭。由于高中生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关知识,所以很快就能明白光合作用的原理。这时,生物教师可将植物产生二氧化碳以及氧气的原因告知学生,以便学生可以有效掌握这一知识点。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对情境进行还原,能够使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保证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感悟与接受,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改善理解能力

创设情境是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亲身体验以及生活经验快速理解生物知识[3]。例如,在教学“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长跑运动的相关情境,启发学生回忆参加长跑运动后的特殊感受(浑身没劲、肌肉酸痛、大口呼吸等),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师应及时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告知学生为什么会出现酸痛以及喘气等特殊感受,及告知学生感觉浑身没劲以及肌肉酸痛的原因是:有氧运动无法提供充足能量,需要进行无氧运动才能补充细胞能量;在进行无氧运动的过程中,机体就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出现会导致肌肉酸痛。运动之后需要大口呼吸的原因是:身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需要大量氧气,只有通过大口呼吸才能够获得所需氧气。这样,学生结合情境回忆自身经历,并在教师点拨下,准确地理解与掌握了生物知识,并从中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

3.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是进行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可以根据高中生物教学需要设定角色,并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以使学生真正理解生物知识以及增强生物学习兴趣。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只需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以及场景设计参考意见,并点评角色扮演效果即可[4]。例如,在教学“氨基酸”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扮演氨基酸的角色,随后进行自由组合。实践证明,课堂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束语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积极推广应用体验式教学法,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篇2

一、亲身实践, 再现历史

历史图片是过去存在的记录, 制作教学课件自然少不了大量图片。笔者在讲授古代犁耕技术时呈现一组图片:石犁→耦犁→直辕犁→曲辕犁, 让学生感知犁耕技术走向成熟的历程。两天后王浩同学提供了一段视频素材。原来王浩家里还保存着一架他爷爷当年使用过的曲辕犁, 铁锈斑斑, 但完好无损。他和几名同学把犁抬到自家自留地, 亲自操作:他和两名同学三人拉犁 (现在农业机械化, 耕牛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只好人拉) , 一名同学扶犁, 另一名同学用手机拍下劳动场景。笔者将视频进行剪辑之后由王浩同学讲解, 用时五分钟, 大家立刻理解了曲辕犁的工作原理。这是真的理解, 而非像先前那样似懂非懂。

二、采访长者, 感知历史

笔者在讲授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这段历史时, 结合教材要求学生采取多种途径搜集资料, 举办“中国民生百年变迁”主题展览。这里多种途径包括纸制出版物、网络资料、民间采访等, 笔者同时强调主要通过民间采访完成资料搜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分别搜集素材, 展开竞赛。本次活动成果丰硕, 学生通过展览对物质生活变迁有了全新认识, 丰富了自己的阅历。笔者在讲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时同样采取此法, 要求学生采访长者, 感知历史, 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解, 正确分析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实物展示, 激趣培能

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 深知实物展示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技能培养作用大, 因而平时注意搜集教学素材。很多学生回家后搜集到不少票据, 这些票据尽管已没有使用价值但有收藏价值。展示票据之后, 进而与超市购物券进行比较, 让学生分析理解两种票据的巨大差异:前者是物质匮乏、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后者是物质充裕、市场经济时代的产物;前者是出于限制消费、保证基本供给的目的, 后者是出于鼓励消费、商品促销的目的。笔者在讲授中山装时, 将一件半新旧的中山装直接带到课堂, 然后向学生介绍:孙中山先生提出“适于卫生, 便于动作, 宜于经济, 壮于观瞻”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 据此原则设计出中西合璧的中山装。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 袋盖为倒笔架, 寓意以文治国;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将前身改为五粒钮扣, 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 表示严谨治国理念。中山装以其特有的政治意义很快得以推广, 并成为中国人具有代表性的服装。这种教法学生容易接受、理解、掌握, 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四、引用影视作品, 活跃课堂

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 恰当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功效显著。电影《金陵十三钗》自上演以来, 备受国人关注。笔者截取该影片的重要片断, 利用主题班会播放, 然后探究下列问题:科学评价国民党抗战初期的抗战, 正确对待影视资料, 认识到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用得好都是教学素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截取与教学相关的片断, 建立视频资料库, 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五、联系现实, 理解历史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关注时事, 在教学中联系现实, 联系时事,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历史, 增强历史的现实感。例如, 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学习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时联系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 学习欧美福利国家发展时联系欧债危机和中国当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学习经济全球化及世贸组织时联系身边的进出口企业, 学习新中国的外交发展史时联系目前的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 学习近现代西方文学时联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学习现代中国科技时联系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此外, 教师还要注意收集乡土历史资源, 将乡土历史资源和历史教学有机整合, 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淡化与历史的时空隔阂。

近来, 江苏泰州地区开展了“大阅读”活动, 笔者研习了陶行知先生的相关理论。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提出并实践“生活教育”理论, 主张“社会即学校”, 即将整个社会作为教育范围。他的教学实践从传统的“教授法”到“教学法”, 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今后笔者仍会系统地研习教育理论, 努力实践, 勤于思索, 不断总结, 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教学特色、适合学生有效学习与健康成长的教学新思路、新途径。

摘要:再现历史, 体验历史, 将历史教学生活化、实践化, 努力架设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对学生学好历史, 感悟历史, 提升思维大有裨益。

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 再现历史 体验历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99

现在学生学习历史之所以困难,其重要原因是其人生经历与所学的历史内容相去甚远。如果我们教师能够还原历史、再现历史,让学生能够穿越时空,体验历史,努力架设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那对学生学好历史、感悟历史、形成历史思维大有裨益。

一、亲身实践,再现历史

历史图片是过去存在的记录,制作教学课件自然少不了大量图片。笔者在讲授古代犁耕技术时呈现一组图片:石犁→耦犁→直辕犁→曲辕犁,让学生感知犁耕技术走向成熟的历程。两天后王浩同学提供了一段视频素材。原来王浩家里还保存着一架他爷爷当年使用过的曲辕犁,铁锈斑斑,但完好无损。他和几名同学把犁抬到自家自留地,亲自操作:他和两名同学三人拉犁(现在农业机械化,耕牛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只好人拉),一名同学扶犁,另一名同学用手机拍下劳动场景。笔者将视频进行剪辑之后由王浩同学讲解,用时五分钟,大家立刻理解了曲辕犁的工作原理。这是真的理解,而非像先前那样似懂非懂。

二、采访长者,感知历史

笔者在讲授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这段历史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采取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举办“中国民生百年变迁”主题展览。这里多种途径包括纸制出版物、网络资料、民间采访等,笔者同时强调主要通过民间采访完成资料搜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搜集素材,展开竞赛。本次活动成果丰硕,学生通过展览对物质生活变迁有了全新认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笔者在讲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时同样采取此法,要求学生采访长者,感知历史,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解,正确分析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实物展示,激趣培能

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深知实物展示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技能培养作用大,因而平时注意搜集教学素材。很多学生回家后搜集到不少票据,这些票据尽管已没有使用价值但有收藏价值。展示票据之后,进而与超市购物券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理解两种票据的巨大差异:前者是物质匮乏、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后者是物质充裕、市场经济时代的产物;前者是出于限制消费、保证基本供给的目的,后者是出于鼓励消费、商品促销的目的。笔者在讲授中山装时,将一件半新旧的中山装直接带到课堂,然后向学生介绍:孙中山先生提出“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据此原则设计出中西合璧的中山装。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以文治国;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将前身改为五粒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治国理念。中山装以其特有的政治意义很快得以推广,并成为中国人具有代表性的服装。这种教法学生容易接受、理解、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四、引用影视作品,活跃课堂

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恰当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功效显著。电影《金陵十三钗》自上演以来,备受国人关注。笔者截取该影片的重要片断,利用主题班会播放,然后探究下列问题:科学评价国民党抗战初期的抗战,正确对待影视资料,认识到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用得好都是教学素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截取与教学相关的片断,建立视频资料库,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五、联系现实,理解历史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关注时事,在教学中联系现实,联系时事,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历史,增强历史的现实感。例如,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时联系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学习欧美福利国家发展时联系欧债危机和中国当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学习经济全球化及世贸组织时联系身边的进出口企业,学习新中国的外交发展史时联系目前的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学习近现代西方文学时联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学习现代中国科技时联系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收集乡土历史资源,将乡土历史资源和历史教学有机整合,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淡化与历史的时空隔阂。

近来,江苏泰州地区开展了“大阅读”活动,笔者研习了陶行知先生的相关理论。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并实践“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社会即学校”,即将整个社会作为教育范围。他的教学实践从传统的“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今后笔者仍会系统地研习教育理论,努力实践,勤于思索,不断总结,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教学特色、适合学生有效学习与健康成长的教学新思路、新途径。

高中生物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篇4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得以实现的,要构建和谐、互助、愉悦的多元交流和相互支撑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作者就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上的一点体会,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强化学习,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具体表现是:提高科学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即平等对待、同等机会、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倡导“活”与“动” 的统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因此作者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开始,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方式和实施与评价,结合学校生物课程教学的具体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理念:

1.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单一接受式教育,难以让学生获得体验、研究和发现的机会,因此,新课改提倡由单一化的个体学习向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实现的。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和操作实施过程,使课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主体参与与多层次进行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发展的目标。同时,对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和实践方式上及时进行观念更新,转变思想,以坚实的步伐走进新课改课堂,实施新课程改革,彻底摒弃观望和等待的思想,坚决克服“敷衍、旁观、畏惧”的心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标中明确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体现多元化,就是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体验式学习,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既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中情感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培养真正的人作为生物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要能够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编者、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共同对话的文本,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调整教法,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过于对工具学科的重视必然会导致应试教育的升级,而生物学科课堂则比较适合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生物学家艰辛的劳动和大胆的创造,他们给人类留下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财富,他们的科学理念、人格品德,同样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开掘,合理利用,将这些典型的科学史实与生物学科知识相融合,让生物课堂演绎人文情怀。时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也在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与学的过程看似平静,其实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精神就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对知识的研究与探究,着眼于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的探究,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具体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探究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般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难点问题合作探究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 人的学习能力有多种,有记忆、阅读、感知、计算、推理、分析、归纳、判断等,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学校教育中有相当一些能力不仅难以考查,也难有培养的机会,如设计、组织、个性、合作、表达等。其学科课堂重视的只是记忆、阅读、感知、计算和判断能力,其他的学习经验者十分缺乏,更谈不上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和具体实施者,应该在新课改中以“学习”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一改过的唯“分”论,要科学评价学生,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体现出“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欣赏、尊重学生,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而且还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二、立足课堂,把课改新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决策与具体教学过程之中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新课程需要有新理念支撑,需要教师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并为之付诸于实践: 1.融进去,蹲下来,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要与学生一道寻找道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么他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融进去,然后蹲下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确定参与的方向,激发强烈兴趣,形成主体参与的明确目标,我越来越体会到导语的重要作用,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可以说精彩巧妙的导语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如学习“矿质营养”前导问:“户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其次是让学生课堂上敢说多说、敢问多问、会说会问,把学习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我在新课改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让学生课堂上敢说敢问,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堂质疑探究,提高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钻研知识的兴趣。再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学习内容,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用谈话、交流的方式,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情感反馈,增强教师语言、表情等教态的亲合力,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变知识点的灌输为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的思考。2.拓展教材外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训练体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大胆尝试以探究、理解、体验、分享与合作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将“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将“给出知识”转向“引向知识”,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只有动起来,以研究者的心态触摸课堂,以实践者的行动改革教学,才能在困惑中追求,在研究中豁然开朗,在实践中分享成功。多年来,我总是要求自己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不断创新,每节课上都有亮点,经常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切入的角度,如讲“无性生殖”时,我以绵羊“多利”入题;讲述遗传物质章节时,则从介绍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引入正题。使学生入课便有新鲜感。而在教法设计上则主要是单元整体教学和课堂教学。单元目标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单元内课文处理的课时、教法及整个单元的节奏作统筹安排,经过累积――整合--提升――迁移的途径来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实验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又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安排分组实验时,我改过去的随机分组为有目的分组,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这样分组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新课标分享与合作的理念要求。课后练习分章节训练和单元训练,建立灵活的训练体系,包括巧妙的题目设计、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标本测试、多媒体图象制作测试以及调查分析等多种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3.加强外语和信息科学的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新课改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它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都是提前数周或数天开始备课,充分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外文资源,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巧妙设计出人与计算机的“对话”,用不同语音提示答题的对与错,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一系列人机交互的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的目的。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整个课堂充满智慧的快乐和创造的喜悦,学生们都情绪饱满、精神愉悦、积极参与、勇于表现,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高中生物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篇5

《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鉴赏美、创造美》子课题结题报告

江宁区陶吴中心小学艺体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由学生个人的自己发起,自主参与的学习,是最持久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参与、经历、操作、探究、感悟等“体验性活动”是主体参与的重要行为体现。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全身心的体验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音乐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精神,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任务即学会审美、学会创美、学会交往、学会美的实践。

由此,如何在艺体学科中创造性地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精神,结合我校艺体学科教学工作特点和教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在艺体学科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思想。

二、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3年10月—2003年12月

成立课题组,学习相关理论,搜集有关资料,理清研究思路,培训实验人员,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4年1月——2005年7月,以学期为单位,明确阶段研究目标和方法;积累实验资料,观摩实验课例,完成阶段性进展报告。

3.总结阶段:2005年9月——2006年9月,整理资料,分析研讨,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目的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悟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全身心的体验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彻底改变传统而单一的“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成功,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感知、体验、判断、评价”的新的教学方式。

四、课题研究内容

1.体育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活动。

2.如何让学生在体育韵律活动中,学会鉴赏美、创造美。3.如何让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学会鉴赏美、创造美。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课题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 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

2.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艺体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努力使本课题

研究的目标和操作更加具体有针对性、实用性,切合学生实际,提高实效,二是调查研究新情况、新经验、新方法,用以指导实验操作,并为发展新理论提供经验原形;三是调查实验过程中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变化,为构建新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提供事实依据。

3.实验研究法。选择一些实验班,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构建理论假说,搞好实验设计和实施。通过实验研究、修正和完善原有理论假说,为其他教师提供体验式的备选样式。

六、课题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 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立学习的能力。

2.针对性原则,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求得解决的办法,解决教学中的实际 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

3.灵活性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科学地、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 生的能力,兴趣等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七、课题研究过程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格局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传统的课堂体育教学存

在如下弊端:一是重知识轻方法;二是重技术轻素质;三是重应试轻应用;四是重继承轻创新。这些传统的教学弊端严重阻碍了当前的体育教学发展,因此必须打破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的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格局的束缚,建立以学生主体,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全新体育课堂教学格局。

1.教师实现角色变换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 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教师只有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参与学习上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得情绪满足并体验到学习之后的成功心情,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并必然 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象,将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生自主活动能力,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参与、体验

“自主活动能力”是指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当时的器材、场地、同伴等 具体情况,积极自主地进行个体、群体体育活动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一起自主的参与体验,教师则引导学生一起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并按照反馈原理,调节师生的活动,以达到原定的目标。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只有学生的自主活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生活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局面才能形成。

所以体育教师要做到多一些参与、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满足,少一些禁锢;多一 些自主,少一些干预;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激烈,少一些批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心情,这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三)认真开好研究课,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为了使学生尽快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在开设研究课 上花了比较大的力气,在开设研究课前,课题组每次都要集中分析,讨论本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找准本课进行“自主学习”的切入口,然后在制定教学实施计划进行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设研究课。上课时,加强了对相关内容的记录,并在课后进行探讨、交流、反思,从中提取经验,归纳成理性的材料。三年来,课题组开设研究课三十余节,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通过开课,我们发现在自主学习中,不但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八、效果分析

(一)增进了师生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抱着各种态度,有各种体验,而产生各种情感。例如:学生技术动作获得成功,便产生满意、愉快的情感,在运动中,竞赛中由于对抗激烈,便产生紧张的情绪,一旦得胜,便产生欢乐的情绪,一旦失败,便产生不悦的情绪。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控制激发学生感情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自身的情感,要赋予 适当的力度与内容,就在练习中给予学生心理和生理上适当的刺激,练习的内容要多样化、生动,教学手段与方法须得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练习过程中有明显的情感体验,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用情感的动力来调节自己的能力,要善于支配与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动作与情感的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取得既学习技术和锻炼身体又达到培养优良品质的良好结果,并增进了师生情感。

(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诱导学生学习的动机,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最重要因素。古人云:“乐学方能善求”。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极强,而好奇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体育教学中讲解,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教师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讲解,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的情况下,学生更能领会教材蕴含的情理,较深刻理解和掌握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各种成功的滋味,在多次成功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有了明显的得高。

(三)“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形成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学生有强烈的上课愿望,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参与性强,练习时自信心强;他们不把教师当作神,敢于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带入课堂,充实课堂;敢于创编、敢于求异、敢于创新;自主活动、自主锻炼的欲望强烈;课余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自主锻炼,具有初步的“终身体育”意识。

九、实施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学校课题小组多次召开班子及课题组成员会议,专门学习研究有关艺体学科体验 式教学的理论、观点及业务材料。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这项课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入与提高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开展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我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机制,做到严格管理,分工明确,制度健全,齐抓共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教科室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 组。

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计划制定过程中我们在吃透上级指示精神的基 础上,多方征求意见,反复探讨论证,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内容系列,方法科学,评估规范,使计划切实具有科学性的可行性,并注重在落实、检查、评比和验收上下功夫,形成网络化管理模式。

三是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我们把课题同创一流学校目标统一起来,从学校的事 业与个人成长,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结合点上激发教师的拼搏创新、建功立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二)增加资金投入,积极推动实验工作的开展

全新的理念是搞好实验课题的物质基础,虽然学校经费十分紧张,但学校领导的 思想非常明确,只要有利于实验课题的开展,只要是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有利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应当舍得投入。几年来,我们在上级领导及校领导的支持下,多次派实验教师外出听观摩课,参加市、区的讲座和培训等,提高了实验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为课题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转变教师观念,确定体验为本的教育理念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最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学习观。为了转变教师的学习观,实 验教师通过上研究课,在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表现,这些亲身实践的事实中,促进教师学习的转变。实验过程中,由课题组指导者指导实验教师多次上公开课、研究课,此外,我们还特别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摒弃权威者角色,而改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为此,课题组做了如下工作:

1.向实验教师印发体验式教学理论的学习资料。

2.在实验教师自学和基础上,进一步将学习引向备课、评课,以此促进实验教 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确定体验为本教育思想。

3.课题指导者亲自参与各研究课的备课,试讲及评课活动,与实验教师在同传

统教育的观念的碰撞交锋中,形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所有课题组成员都从中加深了对体验为本教育思想的理解。

4.倡导实验教师勇于改革,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为鼓励实验教师取得长足进步,学校制定一系列奖励制度。

(四)营造体验教学的环境

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安全、和谐和温暖的心理环境,为此要求教师应做好以下几 点:

1.注重学生从参与。

2.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与交流,表达不同的见解,并且能容纳别人的见解。3.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教师在设计活动或提出问题时,应给学生独立思考 时间,不要急于提供帮助。

4.在活动中提高活动善于表达自我,勇于争先的良好品质。

5.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使学生得到情绪满足和体 验到成功的快乐。

6.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一个广阔的天空。

(五)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本课题实行市、区、校的三级管理,做到既有理论上指导,也有实践上保证。2.实验教师队伍保证,本实验教师队伍稳定,年龄结构合理,有区级骨干教师 和镇青年教学标兵,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研究活动,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经费保证 4.实验班级保证

十、课题组领导及成员

课题组组长:杨伟

高中生物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篇6

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一、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重视学生的感觉体验、领悟和认知,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注重情感、态度和对知识技能的直接接触,具体来说,体验式教学有三大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

1.理论结合实践传统教学方式推崇灌输式理念,上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辅助工具也已被运用于教学当中,但这些媒介更多的是充当灌输知识的载体。体验式教学冲破传统牢笼,将实践教学运用于教学当中,如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招聘的学习,体验式教学就会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充当招聘方代表和扮演应聘者,让学生模拟招聘现场进行招聘,教师在旁边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在招聘会后请学生代表谈谈心得体会,总结角色扮演中的难处和困惑,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教师最后总结点评。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并懂得如何运用到实践中。

2.寓教学于“游戏”中体验式教学中就有专门的游戏类教学方法,比如组织行为优化教学中,笔者会用一个制作飞机的游戏来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组织行为优化的含义、作用、益处。该游戏的大概情节是:根据事先印制好的纸张,按要求叠制飞机,首先,将同学先分组,每组就是一个飞机制作车间,并对组员进行职责分工,分工制作,记录员,监督员,质检员等;然后对各组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制作员制作工序分工进行限制、群体决策等)进行对比试验;规定时间后进行成果检验;最后各组谈心得体会。在游戏中,学生全身心沉浸于游戏之中,从形式上看游戏是假想和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知识和体验都是真实的。

3.师生共同参与课前,教师要针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根据往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案,尽可能地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环节,并按照教师的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且要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各个器官功能来感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发现学生在体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必要的时候可以亲自示范,这样学生更能准确把握理论的实际意义。课后,教师对当天的教学实践应该进行详细总结,不断的改进完善。

二、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和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性相匹配

1.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要求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学科性质上,从学科性质看,管理学是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发展中学科,它既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抽象性,又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正是这些学科特殊性,使得教师如果要想学生既能牢牢掌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迸发创新意识,达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就必须不断探索与改革、总结与设计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不断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性体现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性突出表现在体验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强调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

3.现实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需要结合我国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分析,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面对我国现在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急需人才的这样一种尴尬局面,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急待在各个学科中应运和推广。

文章来自:http://

三、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模式构建

笔者根据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结合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构建出体验式教学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运用模式(如图)。升华层提高层基础层真实的企业活动仿真的企业活动模拟的企业活动再现的企业活动管理模拟实验计 算 机模 拟软 件管理游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家演讲专题企业实训平台在该模式中,根据管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笔者将知识点划分为三个层面:需要理解记忆的基础层、需要领会掌握的提高层和需要具体运用的升华层。笔者对属于不同层面的知识内容,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通过管理游戏、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模拟、再现企业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长久地记住知识点;通过管理模拟实验、计算机模拟软件等仿真企业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虚拟的企业环境中,领会其中的滋味并有效掌握知识内涵;最后,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专讲亲身讲述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学生亲临现场参观企业或是到具体岗位的实习,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实现知识的升华。

四、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实施保障

1.对管理学课程教师的要求如何将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模式运用于管理学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将大大增强,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内容紧扣教学大纲体验式教学中有很多的学生参与环节,对传统的授课时数提出了大大的挑战,课时数严重不足,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可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将所有的内容全部融入到教学环节中,所以,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必须让教学内容紧扣教学大纲,捉住教学大纲中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大纲中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点,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留给学生课后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后学习的习惯。(2)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可以采用很多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切忌流于表面形式,光顾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兴趣,片面注重学生的喜好,而忽视教学内容本身的实际要求,选择不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仅耽误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影响教学质量。比如,讲授工作分析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工作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让部分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的工人,让另外的学生去进行调查。这样的方式还只是告诉学生工作分析的步骤,他们并不能够通过这样的简单模拟就掌握工作分析的实质,如何掌握工作分析的精髓,有效的教学方式可能莫过于选择亲临企业现场了。(3)教学案例紧贴现实社会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要尽可能紧跟时代步伐、聆听社会脉搏,不要将一些过时的案例搬到教学当中,一方面,落伍的案例因脱离了现实意义而对教学可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无法通过该类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学生对过去多年的事件根本就不关心,因而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影响教学效果。

2.学校全方位支持与配合体验式教学的运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学校的领导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与配合。(1)政策的支持与配合首先是教学课堂纪律的重新界定:体验式教学课堂中出现学生在上课时间走动、与小组成员讨论、角色扮演属很平常的事,但是这显然有违传统的课堂纪律界定的观点,所以,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就要彻底摒弃学生上课就应该端坐在自己座位的传统观点,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其次,是对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的评定,不要单纯地以学生的卷面分数来判断学生该课程的接受程度,管理学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关于学生对实践部分的掌握程度是很难通过卷面分数体现出来的。(2)资金和设施的支持与配合将体验式教学进行到底,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如聘请专家亲自讲学,往往请一位企业家举行一次讲座,就需要成千上万的费用,其中包括专家的来去交通费用、专家的授课酬劳、专家的食宿安排等。体验式教学中的仿真模拟,需要学校提供一些配套设备,如配备计算机机房、添置与教学相应的教学软件。(3)人员配备与培训支持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设计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的其它能力,而这些均超出了传统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所以,学校需要从现有的师资队伍中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并

文章来自:http:// 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甚至派送教师去成功推广体验式教学的兄弟单位学习、借鉴。为了降低教学成本,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自己开发软件等。只有做到以上这些,体验式教学才能成功地运用到管理学课程教学当中,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高中生物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  体验式教学  课堂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的发挥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功效。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的同时来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思路;教师也可以透过一些教学活动的体验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这些都是很值得采用的教学方法所在。

一、丰富问题情境的创设模式

体验式教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点,在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丰富问题情境创设的模式。教师可以尝试学科间的有效融合,可以在问题的设计上更加巧妙而有新意。这首先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也会很好的被激发,这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展开对于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这些都会给体验式教学提供良好基础,并且会促进知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时,笔者借助数学史中的古代诗词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出示古诗词:八子分绵:九百九十六斤绵,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务要分明依次第,孝和休惹外人传。然后,要求学生对该诗进行翻译,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分析、解决。该诗词阐述了一个等差数列问题:在等差数列{an}中,公差d=17,前n项和Sn=996,其中n=8,求等差数列的各a1,a2,…,a8。这便是一个非常有新意的问题情境,不仅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这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转换与问题捕捉能力的训练。这会带给学生们非常不一样的课堂学习体验,并且也是对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与锻炼。

二、加强学生的教学参与体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要加强学生的教学参与体验。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来展开思考探究,也可以给学生们创设开放性的思考问题,这些都会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并且会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的丰富体验式教学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展开应用。这不仅是学生对于知识的一种体验与感受,这也会让学生领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效用。

在教学《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时,笔者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到生活中寻找素材,开展实践调查,建立函数模型。学生们对于这个学习任务都很感兴趣,一个学生设计的题目如下:在某百货商店中,“米奇妙”牌童装平均每天可销售30件,每件盈利50元,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商场决定采取适当降低措施,扩大销售量,减少库存,增加盈利。经市场调查发现:若每件童装降低5元,那么平均每天可多销售10件,要想平均每天在销售这种童装上盈利2100元,那么每天童装应降低多少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问题,并且能够很好的对于函数模型展开应用与实践。从这个实例中我们看到,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加以体验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的一种充分锻炼。

三、丰富学生的知识应用体验

教师同样可以有意识的丰富知识的应用体验,让大家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感受到知识的实质,也能够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灵活有效的问题解答方式。教师可以在知识点的教学完成后有针对性的给学生们设置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们在问题的探究中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相应的给予学生们一些引导,尤其是在学生思维遇到瓶颈时要及时让学生找到方法加以化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对于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这也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应用体验的有效教学模式所在。

例如,学习完《抽样方法》相关知识点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巩固练习题:某工厂共有职工3000人,其中中、青、老年职工的比例为5:3:2,从所有的职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试问应采取哪种抽样方法较为合理?中、青、老年职工应分别抽求多少人?这个问题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少学生立刻交流探究起来,慢慢的大家的各种思路逐渐涌现,学生间的思维火花碰撞也非常激烈。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过程,在好的问题情境的支撑下才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应用体验。

结语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为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带来辅助。体验式教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点,在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丰富问题情境创设的模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要加强学生的教学参与体验。教师同样可以有意识的丰富知识的应用体验,让大家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感受到知识的实质,这同样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孙波.“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数理化学习,2013年11期.

[2] 戴尚超.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J]. 数理化学习,2014年02期.

[3] 蒋秀金.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 考试周刊,2015年29期.

高中生物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篇8

章丘市“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

“实施体验式教学提高思品课堂有效性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王

课题组主要成员:王 韩 刘

一、课题的提出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新课程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真实体验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1、2009年3 月,章丘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构建有效课堂”活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章丘市各中小学校纷纷加入到这一活动中来,我校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想为“有效课堂”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课题研究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于是选择了“实施体验式教学提高思品课堂有效性的实验与研究”作为课题加以研究。

2、我们的教育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前苏联模式影响,一直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是教学功能的一种经典表述,我们的教学总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本,通过教师的讲解将信息传授给学生从而进入大脑,然后是考试,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与否的标准。如此从小学到中心到大学,使学生成为贮存知识的机器,“克隆”知识的载体,这种教学弱点和缺陷是十分明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目中无“人”,学生很少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不懂得知识的由来,不懂得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很少动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抑制,因此教学需要改革,必须改革现有课堂模式,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3、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创办于1992年。由于学校的合并,师资的饱和,近几年很少增添新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尤其是思品组从2002年以来一直没有增添新的教师。大多数教师的上课方法仍然是填鸭式、灌输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上课时花的时间多,却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正所谓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具有纯朴的优点但也存在惰性的缺点,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只知道死记硬背,很少动脑思考,基于上述两种原因我校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中等水平。

4、新课程理念是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其成功点是正确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即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建立起体验式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受益终身。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尝试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概述

体验式教学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遵循科学的思维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哲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认知过程置于一定的场景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引起并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初步的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整合初步的体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认识的全过程。

1、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怀疑手捧教科书和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时,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科翰先生忽然向自己发问:“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式,让教育更丰富?”。这个问题引导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体验式学习。当科翰先生逝世时,《伦敦时报》曾撰文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提出如此有创意的教育理念并具备把他们付诸实施的天分。”

2、美国“体验式学习”的研究开展得轰轰烈烈,他们经常让学生完成一些研究性的论文,让他们自己去尝试、体验、研究,学生趣于学习,乐于研究。

3、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不同层次的学校都相应地开展一些适合不同年龄特点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很多学生的自主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孔子曰: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体验式学习很早已经提出,我国的体验式学习研究在近几十年中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职业培训中,更是强调和重视,但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虽然一再提出,但是由于条件等因素限制,只在现今新课程推广中才被强调,并逐步实施。

5、国内也有不少学校已进行了类似的学生学习方式研究,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刘可钦已进行了“创建探索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研究。”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的“以快乐小队为载体的学生体验式学习实践研究。”自然教学专家刘墨耕老师倡导的“探究——发现”等学习方式,这些研究体现了体验式学习的发展性、差异性、主体性、合作性、多样化、激励性等特点。

总体上,国际国内的研究认为:在新课程条件下,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应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改变固定的学习程序。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1、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我们认为体验学习就是借助一定的情景经历,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事物。

2、体验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动手操作、直观感受模拟真实等活动方式,获取感性材料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去认识抽象的概念、原理。它由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五个环节组成,即创造场景---内心体验---相互交流---认识提升---实际应用。它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配合老师上课的配角。学生应该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学的真正价值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提高认识并转化成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总之,体

验式教学能彻底改变“黑板上讲道德”、“书本上学道德”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感受,这种伴随着丰富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是对目前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坐而论道、包办代替的“人灌”教学方式的反叛;是与“做中学”、“做中悟”等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教育息息相通的,是一剂医治品德课教学缺乏实效性的良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由于每个学习者先前经验的独特性及学习情感的特殊性,所以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因此要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

2、人的学习理论依据从学习理论来看,20%的学习是从听而来,50%是从眼见而来,80%是从亲自参与而来。学生听过的就忘了,看过的就记住了,亲身经历的才能真正把握并内化。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知识的体验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提高认识,并内化成良好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在获得了知识体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情感上的愉悦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3、现代教学论认为,要明确倡导在教学活动中确认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激发、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欲望和要求,帮助学生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在亲自感知、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4、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依据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象、方法和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初步建立以体验式为主要科学探究方式的体系,大力推动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

1、学生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本研究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热情和感悟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向,在体验的不断丰富、深化中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体验式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教师目标:获取一整套能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比较成熟的成果,如体验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体验式活动主题系列,体验式作业题,评价激励、体验升华,学生成长的个案记录等。努力探索并形成具有特色的品德课堂,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终极目标:力图通过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在全校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校园生活学习氛围,并将我们的教学学习方式进行推广与再研究,探索常态下课内外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机制。

(二)课题研究对象、方法

1、对象:辛锐中学全体学生

2、方法:

(1)文献法:我们认真学习了郭道胜老师的《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山西人民出版社和《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胡田庚老师的《思想政治教学技能训练》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思想政治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订阅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以及网络学习等。并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通过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时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进程,全面正确的掌握本课题的相关信息,为本课题及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效益。

(2)行动研究法:把行动与研究相结合,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再指导行动。我们把课题的研究与平时的教学紧密联系。例如:刘老师2008年获得章丘市素质大赛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章丘市骨干教师;王老师2009年4月获得章丘市优质课一等奖,2009年9月获得济南市优质课二等奖均得益于体验式教学的成功应用。

(3)观察法:观察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的表现,“知、情、意、行”的整合,分析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随时调整研究,保障研究的实效性。例如:在孤岛生存游戏中,拿到木板后,每个组都马上开始进行各种尝试。有的组每个人伸出一只脚,单脚站立,为了维持平衡,大家手拉手,甚至是互相抱在一起;有的组一个高个子的抱起一个小个子的,其他人在四周;有的组把鞋脱了,以求尽量少的占空间;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有的组刚开始就有组员说“不许踩我的脚”、“我的鞋可是名牌”。经过一番尝试,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个组是57秒,居然就是那个一开始大家都说不许踩到自己的脚的那个组。原来,他们发现不论脚怎么摆,既要不踩到脚,又要站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男生说“你们踩在我的脚上吧,我来做最下面的那个”,似乎会感染般,其他的组员都不再提“不许”“名牌”了,大家都主动的伸出脚让其他人踩在上面,维持平衡,而最底下的那个男生自始至终没有讲过半句“很痛”之类的话,他们也变得比别的组还要合作,所以最终维持的时间比别的组还长。

从不愿意被人踩,到主动牺牲,老师并没有作任何的引导,但是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各种尝试,各种体验,自己得出了集体要获得最后的成功,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学会合作与奉献。这种体验是深刻而长远的,并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说奉献的重要性一二三四可以比拟的。

(4)案例研究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观察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及行为的表现,并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检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走进中学》一课,我充分利用我校是章丘市是大爱国教育基地的这一有利条件,结合学校的校训和辛锐烈士的英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把身边的人和事,作为课堂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素材,这往往起到很好的效果,由于贴近生活,来自学生身边,更具有真实感,更

容易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使思想品德课成师生之间,家长、社区之间互动对话及思想精神成长的平台。

(三)课题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必做过多地讲解.既使是在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充分让学生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在必要时给予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2、针对性原则

就是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或最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引发思考形成体验,生成情感,落实行动。

3、多样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在空间,方法,活动方式等方面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活动”,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交流”;可以是“引导”,也可以是“互动”。

4、层次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完成良好的心理基础上良好品德的形成和转化,主要是激活学生健康的情感,形成正确地看问题的态度,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加动力。因此,体验式教学要注意不同年级的选题和切入点有不同的指向,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规律。

5、自助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教会学生解决成长中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调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宣泄,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例如:《从数字感受小康生活》教学案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搜集,在网上对生活非常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数字调查,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小康生活的到来,进一步体会人民富起来的事实,进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在课堂上形成了“创设场景---内心体验---相互交流---认识提升---实际应用”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一是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鸣。二是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去亲身体验。三是通过游戏、小品等形式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体验。

课例:在讲《共享阳光》一课时,结合即将召开的第十一届全运会设计了一个小品《我是全运志愿者》。同学们都知道济南市即将召开第十一届全运会,需要招募一些志愿者,同学们愿意参加吗?

生:略

师:下面请看小品《我是全运志愿者》。

两名同学扮演全运会志愿者。一名同学扮演外地来济南观看全运会的聋哑人,正找不到场馆时,遇上了两位志愿者。师:采访扮演残疾人的同学,请他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略)

师:采访扮演志愿者的同学,请他谈体验?

生:略

师:问全体同学,如果你是志愿者你会怎么做?

生:各抒己见。(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

师:在我们身边也有弱势群体,请谈谈你会怎么做,展示多媒体。

生:回答,我们的行动。

通过小品,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通过语言,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

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对学生情感体验具有导向性作用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情绪感受,促使他们心灵深处产生有效的反应,获得感动、喜好或憎恨、厌恶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心向机制。课例:在讲《危险的诱惑》一课时,结合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问题,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在生活中有不少同学还受到网络游戏的诱惑。那么,玩游戏究竟是有利还是弊,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生:分组交流.集体交流,各抒己见。

师:想一想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网络游戏。

生:(略)

师:面对不良诱惑,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略)

师:既然不良诱惑有这么多的危害,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青少年误入歧途呢?

生:(略)

师:面对不良诱惑,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略)

从而引导学生对网络进行正确的情绪感受,促使他们心灵深处产生有效的反应,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从而对网络形成正确的心向机制。

3、引导学生探究表达自己的体验

初中学生虽然还幼稚,但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并开始试图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他们开始不满足于教师,书本对一些问题和现象所做的解释和结论,喜欢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发表评论。“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没有对问题的探究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难以深入体验。在生生的探究中,在师生的深入探究中,真正达成共识形成体验。探究也因此成为体验式教学的持久动力。课例:在讲解《透视“追星”》一课时,设计的导入环节。图片和视频《杨丽娟疯狂追星刘德华》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这段视频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1、青少年“追星”的现象相当普遍;

2、有超过四成的家长认为影响到正常生活;

3、杨丽娟疯狂追星刘德华;

疯狂追星女杨丽娟(兰州人)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至于偶像

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仍然是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

问题:你如何看待杨丽娟的追星行为?你追星吗?为什么要追星?

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由此引出课题:《透视“追星”》。

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他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发表评论。

4、通过师生、生生交流,提升对问题的认识。

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接受外部的合理评价,从而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感受,矫正过激或偏向的情绪,升华道德情感。

课例:在讲解《战胜挫折》时,设计了一个交流环节。

环节二:献计献策

教师展示多媒体 课件《考砸了》

师:看,面对同学的挫折,同学们的反应和态度一样吗?他们的反应分别会带来什么不同的后果?如果你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会怎样处理?

生:略

师: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是很正常的。人生难免有挫折,当遭遇挫折时,我们应该……

从而引导学生将考试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感受,升华道德情感。

5、实际应用。

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及时向他们提供现实场景,进行针对性操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主发展,从而促进主体性发展。课例:在讲解《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时,课堂小结设计了如下作业。

在学生各自制定的时间计划表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制定班级共同遵守的时间表。如:每天早晨利用10分钟时间复习外语词汇或语法;每天最后一节课下课前10分钟,全班集体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以及需要记忆理解的重点内容等等。

(二)形成了体验式作业和评价机制

我们积极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有效手段。

1、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激励,完善体验)

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往往被看作是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分数成了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评价方式太过单一,更重要的是它缺乏对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考评,这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不相符的,也不符合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要求,因此,我们建立了一种既能激励学生发展又能全面考评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方法如下:

(1)观察

观察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

(2)描述性评语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3)项目评价

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就小组成就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4)谈话

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5)成长记录

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6)课后作业 为使教学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必须使学生再次体验,让他们带着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回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实际需要,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时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的环境状况,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进入开放式的练习,开放式练习不是简单的模仿性作业,而是要对书本上的练习进行适当改良,或另行设计,例如在学习《我们也来做议案》时,让学生对自己关心的一个问题设计一个议案等。

(7)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

2、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我们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与反思。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关注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是否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愿望。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我们建立了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

(三)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通过实践,学生的体验意识明显增强。学生们都有一个共识,“亲身参与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中。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学法的尝试和体验,并及时做出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学习状态的调整。

(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变“灌输式”、“一问一答式”为“体验探究式”,在引导上下功夫,重视了基本功训练和体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师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能主动去获取与课题相关的种种信息,自觉投入学习,知识面大大加宽,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大大加强,撰写了大量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教学成绩连年攀升,受到领导和各界的好评。课题研究期间,主要量化成果:

2009年4月王老师执教的《 危险的诱惑》荣获章丘市优质课一等奖;2009年9月他执教的《共享阳光》荣获济南市优质课二等奖;2009年12月他撰写的论文《初中思品课体验式教学初探》发表于《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09—2010参加方略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2010年9月被评为辛寨镇优秀班主任。

王老师2010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10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撰写的论文《论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2009年7月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韩老师2010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10年被评为辛寨镇优秀教师。

刘老师2009年被评为辛寨镇优秀教师;2010年被确定为章丘市骨干教师。

伴随着课题的开展,各位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受到了教育界的好评。

(五)师生关系进一步优化

本课题通过深化德育改革,科学地把握课堂德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进而转化为精神沟通、交往和理解的关系,增强德育的情景性、情感性和生命活力,真正做到情理融通。

具体表现在:

(1)建立师生之间民主的、和谐的、合作的关系,即“我——你”对话关系。德育不再是道德权威对受教育者的道德驯化,而是在教育者的组织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的认知、体验、践行相结合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

(2)形成友善的、宽容的集体氛围,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教师通过课堂为学生创造性的成长、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

(3)德育实施的方式是生动活泼的。它不是物化的、模式化的,而是人格化、多样化的德育。学生是人,不是物;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装“美德”的口袋;学生是精神主体,是道德主体,是有思想感情的人。教育不是物的标准件生产,也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教育是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过程。德育实行人格化的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德育。在开放中吸纳新的时代精神,锻炼受教育者的思维批判力、道德选择能力、创新能力。

(4)它不是只重视道德认知,忽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而是道德的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它不是单纯的说理教育,而是把理性的传授和指导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学习、形式活泼的道德践履结合起来的德育,是完整的德育,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德育。

它不是保姆式,而是自主式的德育。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它对学生放手,它相信学生的能力,吸取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践行、去体验、去创造。

(六)提升了学校内涵建设

学校围绕课题,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推进了教学改革相互学习,探究反思,交流提高蔚然成风。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化,我们结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倡导富有活动性、实践性的开放性的作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舞台,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近年来,学校通过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结合组织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评优活动、教学设计研究和评比、优秀论文评选,师资建设得到迅速发展。

七、经验与反思

1、要加强理论培训力度,举办正规、严谨、实效的理论培训班,使课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能更上一层楼。要加强与专家、学者的沟通,帮助解决研究中的障碍和难题,使研究有所突破。

2、我们的老师科研水平不足。信息时代教师的知识更新周期短,教师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注意补充知识,认真钻研教育学、教育理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能力受到很大抑制,教师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将学生从死啃书本、墨守成规的学习习惯中解脱出来,形成用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思维品格,这需要较长的时间。

4、加强课题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指导与管理,使课题研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充分考虑把课题研究与“内涵提升年”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更有先导性、针对性。

参考书目: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郭道胜 山西人民出版社

《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 郭道胜 山东人民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学技能训练》 胡田庚 北京大学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学论》 胡田庚 北京大学出版社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

章丘市辛寨镇辛锐中学课题组

上一篇:安慰失落朋友的话 安慰失落朋友的短信下一篇:37 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