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管概念(精选8篇)
1.1.1 “数字城管”概念?
答:城市管理信息化(简称“数字城管”)是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依靠法律、行政和信息化技术等手段进行城市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数字城管”能够实现精确、高效、全时段和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和突破。
目前建设部推广的“数字城管”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建立一个城市管理的监督指挥平台,实行科学快速、有效的城市管理;二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三是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为两个轴心的管理新体制,将监督职能与指挥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监督与制约互动,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四是建立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的比较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从而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到位。
1.1.2 什么是单元网格
答:单元网格是数字城管系统中所定义的最小管理单位,指基于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形数据,根据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按照一定原则划分的、边界清晰的多边形实地区域(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每个单元网格在时间和空间定义上应有一个唯一的编码标识。一般通过编码规则保证单元网格空间定义上的唯一性,通过单元网格的属性来保证时间定义上的唯一性。
1.1.3 什么是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
答: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思想,以一万平方米
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
1.1.4 单元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
法定基础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应基于法定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其比例尺一般以1/500为宜,但不应小于1/2000。
属地管理原则: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的边界,不应跨社区分割。 地理布局原则: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空地、河流、山丘、湖泊等自然地理布局进行划分。
现状管理原则: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超过一万平方米时,不应拆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元进行划分。
方便管理原则:按照院落出行习惯,考虑步行或骑车方式便于到达。 管理对象原则:兼顾建筑物、城市市政管理对象的完整性,网格的边界不应穿越建筑物、市政管理对象,并使各单元网格内的市政管理对象的数量大致均衡。
无缝拼接原则:单元网格之间的边界应无缝拼接,不应重叠。
1.1.5 单元网格编码的基本原则
单元网格编码在时间和空间定义上应具有唯一性。单元网格变更时,其原代码不应占用,新增单元网格按照原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 单元网格分四类进行编码,从左到右依次为市辖区码、街道办事处码、社区码、单元网格顺序码。各类编码的位数依据城市具体情况而定。 市辖区码、街道办事处码均应按照GB/T2260和GB/T10114执行,社区码宜按各地管理要求进行编码。
单元网格顺序码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编码。
1.1.6 什么是城市部件?
答:城市部件主要指城市市政管理的公共区域内的各项地上设施,包括道路、桥 2
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以及其他设施,不包括地下的市政管线和非公共区域内的设施。
1.1.7 什么是城市部件管理法?
答:城市部件管理法就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新模式将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统一冠名为城市部件),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
1.1.8 城市管理部件的分类与编码
答:城市管理部件分类按照城市管理功能体系划分,每个大类又划分为若干小类。大类和小类的名称、数量,以及所包含的内容依据城市具体情况而定。城市管理部件代码分为四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市辖区代码、大类编码、小类编码、流水号。各部分的位数依据城市具体情况而定。
1.1.9 什么是城市管理事件?
答:城市管理事件指人的行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正常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在数字城管系统中城市管理事件分为有部件的事件(与城市管理部件相关的事件)和无部件的事件(与城市管理部件无关的事件)。
1.1.10 城市管理事件的分类与编码
答:城市管理事件分类按照其性质和特点划分,每个大类又划分为若干小类。大类和小类的名称、数量,以及所包含的内容依据城市具体情况而定。城市管理事件分类代码分为三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市辖区代码、大类代码、小类代码。各部分的位数依据城市具体情况而定。
1.1.11 监督中心的主要职能
答:监督中心是负责城市管理监督与评价工作的专门机构,实现问题信息收集、问题处理结果监督及综合评价等功能。
1.1.12 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能
答:指挥中心是主管城市综合管理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部门,负责指挥和协调各专业部门、派遣问题处理任务、1.1.13 什么是专业部门?
答:专业部门指根据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职能和“三定”方案规定的职责,对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问题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落实城市管理问题处理的责任单位,即专业部门。
城市市政、公用、国土、房产、环保、园林、市容、环卫、建筑等各专业和街道的主管部门都可以作为数字城管系统的专业工作部门,参与数字城管系统的工作业务流程运转,反馈问题处理结果。
1.1.14 什么是地理编码?
答:地理编码是建立地点坐标与地点描述的对应关系的过程。在数字城管系统中由地理编码子系统提供地理编码服务,实现资源信息与地理位置坐标的关联,建立起地理位置坐标与给定地址的一致性,在空间信息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应用。
1.1.15 地理编码的规则
地理编码通过规范化地点描述及建立基本地点名称与地理坐标的联系来实现。基本地点名称是用于地理编码的最小地点描述单元。规范化的地点描述应通过基本地点名称及其组合实现。
基本地点名称类型可分为行政区域地名、地片与小区地名、街巷地名、门(楼)牌地址、标志物地址、兴趣点地址等,可依据城市具体情况而定。
基本地点名称与地理坐标的联系应通过地点空间数据来建立,用于实现地理编码的地点空间数据应包含基本地点名称信息和相应的位置点坐标信息。
地点空间数据应使用统一的、与城市基础测绘相一致的平面坐标系统。地点空间数据宜选用1:500、1:1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基础底图。地点空间数据的精度应与城市大比例尺基本地形图相匹配。
1.1.16 什么是“城管通”?
答: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是数字城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的子系统。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专用的“城管通”终端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将城市管理的现场信息快速采集和报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同时接受监督中心的工作派遣与调度。该“城管通”终端俗称“城管通”,是专业的通讯工具。它具备语音呼叫、短信群发、拍照录音、表单填写、地图浏览、数据同步、手机定位等功能,是城市管理监督员日常办公的工具。
1.1.17 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与之相比城市管理工作,则显得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要求和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城市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及时,管理被动后置;政府管理缺位,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条块分割;管理方式粗放,习惯于突击式、运动式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1.1.18 为什么要做数字城管?(实施“数字城管”对城市管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实施“数字城管”,将会对城市管理从管理定位、流程、状态、体系四个方面形成四大转变。
管理从粗放转向精准:实现了对管理对象空间上、时间上和责任上的精确定位;
管理流程从开环转向闭环:通过管理流程的再造,形成发现、处置、执法、监督和评价的环节闭合管理。
管理状态从静态转向动态:主动发现问题在现场、处理在现场、监督在现场、反馈在现场、最后检验还在现场,真正做到了动态管理和及时处理惩罚。
管理体系从分散转向综合:形成两个轴心,一个监督,一个指挥,把所有的部门都在指挥、监督系统中整合起来,发挥了协同效应。
1.1.19 “数字城管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数字城管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标准体系建设。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城管通”建设的基础。它包括万米单元网格的划分标准建设、城市部件和事件分类标准建设、地理编码规范以及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建立。具体城市的标准体系建设都是在建设部相关建设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制定。
2)基础数据建设。基础数据的建设是“城管通”建设的前提。它包括大比例尺城市基础地形图建库、城市部件普查和地址调查。对于空间数据基础薄弱的城市可能还需要进行大比例尺数字化基础地形图测量。
3)机构和人员建设。机构和人员建设是“数字城管系统”建设的核心。它包括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的建设、城市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分离、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以及相关专业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备等。这部分工作主要以实施城市政府为主导,由实施单位技术配合政府完成部门的调整、建设或整合。
4)系统建设。系统建设是“数字城管系统”建设的主体。它包括软件信息平台定制、硬件环境以及相关网络环境的建设。
1.1.20 城市管理新模式包含哪些创新点?
答:城市管理新模式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
城市管理的新思想——创建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
城市管理的新手段——自主研发了以手机为原型,基于无线网络,用于城市管理监督员现场信息快速采集与传送的专用终端“城管通”
城市管理的新体制——将城市管理的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建立“指挥”和“监督”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
城市管理的新流程——依托信息平台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1.1.21 数字城管业务流程?
答:数字城管业务流程摒弃了原有管理模式,实现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的闭环流程,在整个业务流程中把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专业部门三个业务主体集合起来,形成市、区、街乡纵向及各部委办局横向的协同工作。各专业部门下属不同的业务角色,行使其权责进行城市管理。主要的角色有:信息采集员;受理员、值班长、监督中心领导(监督中心);派遣员、指挥长、督察员、指挥中心领导(指挥中心);操作员、专业部门领导(专业部门)。
1.1.22 数字城管的业务模式?
答:根据目前已经进行数字城管建设城市的情况来看,数字城管的业务模式我们可以归结为四类。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符合的一种模式,也可经由我们调研后做出建设的建议。四种模式分别是:
一、单点模式:一级监督、一级指挥。具体来说,就是在市(区)一级建立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作为城市管理的“两个轴心”,按照数字城管的业务流程,即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的闭环流程进行城市管理。这种模式适用于区级试点,以及建成区面积不大的县级市。
二、市区两级:一级监督、二级指挥。具体来说,就是分市、区两级进行建设,在市一级建立监督中心,在市级、区级分别设立指挥中心。市级监督中心统一受理案卷,然后根据案卷的实际将其分派给市级或区级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批转给相应的处理部门并负责监督。这种模式适用于中小城市。
三、市区两级:二级监督、二级指挥。具体来说,就是分市、区两级进行建设,分别在市一级、区一级设立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由市、区两级的监督中心分别进行案卷受理,然后案卷相对应的指挥中心,由其负责批转给专业处理部门并监督。这种模式适用于较大的城市。
四、集中平台。具体来说,就是在省一级集中进行数字城管业务平台的建设,包括业务功能、系统管理、流程定制、参数配置、数据交换、基础数据的管理等。7
各市在进行数字城管建设的时候,只需要建设呼叫中心、视频监控、大屏幕系统、本地机房和网络,并进行普查测绘,然后接入省级的集中平台即可。这样可以节约资金投入,提高业务平台的利用率。这种模式适合于有集中建设需求的省份。
1.1.23 可以帮政府解决哪些问题?
答:“数字城管”新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首先,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同时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继续提升政府的形象与威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创新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政府部门更新理念,创新机制,转变职能,为群众、社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了实处。第三,通过聘请下岗职工为城市管理员及监督、指挥中心的操作员,实现了再就业。第四,通过整合提高已建设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平安城市”、城管热线等等。第五,现代化的城市要通过现代化的方式来管理,使用“数字城管” 业务平台,可以帮助政府有效地解决一些城市问题,提升城市管理品位。
1.1.24 “数字城管”系统带来的社会效益
答:“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带来的社会效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数字城管”系统项目的实施,使城市管理化“被动”为“主动”,极大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城市环境状况极大改善。预计系统建成后,将实现: 问题发现率:90% 任务派遣准确率:98% 问题处理率:90%平均处理时间:12小时 问题结案率:90%
2)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城市管理问题的反映有了“直通车”;
减少中间环节和管理层级,实现管理组织的扁平化,形成市民与政府良性互动、共同管理城市的格局;
解决大量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3)提高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水平,具有广泛的拓展空间。“数字城管系统”的应用,如数据库的建设和网上办公的推进,使政府电子政务广泛应用,并带动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应用,从而推进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水平。另外,新模式不仅可以用于城市管理,而且对于其他领域的管理也同样适用,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拓展空间。
4)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社会影响力。“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的迅速发展,而公共管理和服务环境的改善将引来更多企业的关注,进而吸引大量企业投资和入驻,可增加政府的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1.1.25 “数字城管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
答:“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整合资源、统一管理、降低成本。
整合城市管理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进行统一分配、统一管理; 减少、节约各部门的巡查人力、车辆出行等费用; 克服多头处理、重复处理等弊病,事件处理成本大大降低。
2)由于城市部件(如:井盖丢失等)问题,普通事件及突发事件(如爆管、火灾)能够被及时发现,使得人员伤亡、资源流失、财产损失得到极大的降低及控制,直接经济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3)建立“数字城管系统”,将极大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每年将为居民、从业人员和旅游者带来巨额的社会福利增量,经济效益将相当可观。
1.2 系统篇
1.2.1 相关人员针对性的培训如何安排?
答:主要包括对数据普查人员、信息采集员、社区城管站人员、各专业单位人员、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相关领导等的培训。培训主要内容:
1)数据普查人员:理论知识的培训,仪器操作培训和实地踏勘。
2)信息采集员培训:理论知识培训、信息采集系统的培训、无线数据终端的基本操作培训。
3)社区城管站人员:基础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岗位职责培训、系统使用安全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4)各专业单位人员:基础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岗位职责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5)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操作人员: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的操作人员包括受理员、呼叫中心坐席、值班长、派遣员、指挥长、大屏操作员等,针对不同工种再分详细的针对性内容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城市单元网格管理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总体架构、各子系统的具体操作等。6)系统维护人员:包括城市单元网格管理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总体架构、数据基础知识和高级操作、系统管理维护知识和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7)相关领导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系统总体架构、基础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和高级操作等。
在培训之前,将向用户提交相关文件,一方面方便用户快速了解掌握系统,同时也通过文档向用户广泛的征求意见,有利于系统进行完整、准确分析验证,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结构体系。之后安排专门的培训教师针对不同的人员培训,在培训结束之后,通过考核的方式,在促进学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方便学员通过完善的考题查找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查缺补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训人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培训效果。培训完成以后,我们将不定期的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以确定培训效果,并从反馈意见中不断总结经验,对于个别用户使用问题,将派有专门人员专门解答。同时我们将从完善用户使用手册、方便快捷的
联机帮助、由系统管理员继续指导几个方面弥补培训中的不足。
1.2.2 数字城管系统包含哪些子系统?
答:按建设部标准,数字城管系统包括9个子系统: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评价统计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城市部件更新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另外可根据用户需要建立拓展子系统,如GPS定位子系统、业务短信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等等。
1.2.3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是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的子系统。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相应功能的终端“城管通”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将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相关信息报送到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同时接受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和领导的工作派遣与调度。
1.2.4 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受理的城市管理问题分为三种:社会公众举报、监督员上报和视频监控上报。通过呼叫中心的建立,联系政府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受理来自城市管理监督员、社会公众的城市管理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审核记录,立案后传递给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
1.2.5 协同工作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协同工作子系统主要供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专业部门等处于协同工作网络内的相关办公人员使用,用户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进入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平台。不同类型用户登录后,具有的权限不同,可以操作的内容也不同。
协同工作子系统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办公自动化,图、文、表、业务管理一体化,实现基于工作流的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区级协同平台、各专业部门之间协同工作。
1.2.6 地理编码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地理编码子系统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系统采用了地理编码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地理编码服务实现资源信息与地理位置坐标的关联,建立起地理位置坐标与给定地址的一致性,在空间信息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应用。系统通过对自然语言地址信息的语义分析、词法分析,自动和标准地址库匹配,确定出精确的地理坐标。
1.2.7 监督指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监督指挥系统设在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实现信息实时监控,便于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和各级领导更加清楚地了解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状况。可通过监控大屏幕或监控电视直观地掌握各个区域的城市部件(事件)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综合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还可以对每个网格、监督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进行查询。
1.2.8 评价统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评价子系统通过制订监督评价及考核的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工作绩效和规范标准等。系统具有动态设置和管理能力,能够设定评价准则、评价主体、评价模型自动执行考评过程,并对考评结果以图形和报表的形式进行输出,从而能够指导日常工作的绩效考核。
1.2.9 视频监控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视频监控系统是指将视频监控信号在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的监控大屏幕或监控电视上显示,实现对城市各类部件和事件的全方位、全时段的可视化监控管理,从而对市区的综合管理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事件录像取证,起到综合治理效果。
1.2.10 城市部件更新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城市部件更新子系统用于在线修改城市部件数据,对于更新和遗漏的数据可以不经过专业普查单位重新普查,由监督员直接上报。该子系统依照部件编码规范,提供管理工具用于在部件编码规则发生变化时的快速更新;提供专门的权限控制模块以满足有权限用户能够对部件数据进行更新和维护。
1.2.11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供系统管理人员使用。通过该平台,对系统使用的地图库进行随时维护,即可以对于系统中使用的各种基础数据资源进行管理;利用管理系统提供的工具,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图层定义,可以随时扩展地图数据,使用地物定义,可以适应标准的变化,对各种地物的标准编码进行维护。
1.2.12 应用维护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应用维护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维护城市管理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等日常维护工作。利用应用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变化的需求。
1.2.13 系统选用基础地形图的要求
为了获取较好的地点空间数据精度、定位精度和视觉效果,最好选用1:500的基础地形图作为系统的底图数据。1:1000的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也可以作为基础底图,但对系统的使用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系统使用的基础地形图要求是SHAPEFILE格式。其它数据格式(比如:AutoCAD的Dxf文件,MicroStation的DGN文件,Mapinfo的Mif文件等)的基础地形图可以通过ARCGIS平台进行格式转换,然后进行分层、入库、接边建立ARCGIS格式的城市基础地形图库。
1.2.14 没有基础地形图怎么办?
答:对于没有符合系统要求的基础地形图的城市,建议进行数字化基础地形图测量。这样可以获取最新的基础地形数据;也可以采用航拍的方式进行基础地形数据采集,然后进行数据处理以满足系统的数据要求;如果有纸质的数据成果,也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满足系统要求的数据。但该方法获取的数据精度相对较差。基础地形图数据由实施城市提供,由其聘请专业的数据测量或制作单位进行处理,以达到系统使用的要求,并组织验收,由实施单位提供技术建议或指导。
1.2.15 系统单元网格划分的步骤
答:1)确定实施城市的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的范围。
2)了解范围内所有市辖区、街道、社区的信息,并将范围在基础地形图中标注出来。
3)根据已经确定的网格划分标准中提出的划分原则及单元网格数据要求,根据城市市辖区、街道、社区的边界,进行单元网格划分,绘制单元网格图集,由各区组织对网格复核确认。
4)根据已经确定的网格划分标准中提出的单元网格编码规则,对城市数字城管单元网格进行网格编码。
上述工作由实施城市的相关部门组织完成,由实施单位提供技术建议或指导。
1.2.16 数据普查的步骤
答:1)确定实施城市的数据普查范围。
2)根据已经确定的城市部件分类与编码标准进行部件普查。3)同时,按照已经确定的地理编码规范进行地址调查。
4)部件普查和地址调查成果要求按照规定比例尺制作,为ARCGIS数据格式。上述工作由实施城市聘请专业的数据测量或制作单位进行,并组织验收,由实施单位提供技术建议或指导。
1.2.17 可以使用普通手机作为”城管通”终端吗?
答:不可以。“城管通”终端要求具备语音呼叫、短信群发、拍照录音、表单填写、地图浏览、数据同步、手机定位等特定功能,是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运行的平台,必须是智能手机,目前综合各方面考虑只支持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1.2.18 手机终端选型原则
答:为了使数字城管信息系统满足国家标准,其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的终端选型一般要遵循一下基本原则:
(1)终端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5.0 简体中文版 For SmartPhone;或升级版本
(2)CPU:OMAP850 ≥201MHz;(3)内存:ROM≥64MB,RAM≥64MB;(4)显示: 2.0英寸,像素≥176*220;
(5)摄像头:像素≥30万,CMOS传感器,支持Microsoft 相机API 分辨率≥320×240;
(6)接口:蓝牙,USB;
(7)扩展:支持Mini SD卡,SD卡≥512M;(8)网络: 900/1800/1900MHz,GSM/GPRS/EDGE;
(9)电池:容量≥1150mAh,通话时间≥3小时,待机时间≥100小时;(10)声音视频:支持录音机,视频播放,音频播放。(11)有GPS模块。
1.2.19 “城管通”终端的维护
答:“城管通”终端首先是一款智能手机,硬件由手机厂家负责维护,一般保修期是1年。手机上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由软件开发商维护,一般也是1
年的免费维护期。它的返修率与选择的智能手机的返修率有关,淘汰率也一样,与软件无关。
1.2.20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基于我们实施数字城管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注意点:
1)、调研要充分,建议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特色及已有的硬件资源,便于建设有当地特色的“数字城管”。
2)、选择好的总包商、监理公司、软件开发公司。“数字城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及专业部门人员的整合,因此,必须要选择好的总包商为项目负责。参与了全国三十多个地市的数字城管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建设经验,并且拥有雄厚的网络资源优势和优厚的服务运维保障,能为客户提供最好建议及服务。另外,在数据中心与灾备、呼叫中心、集成、视频监控领域都有很大的优势,是理想的总包商选择对象。
3)、网格划分和普查数据的正确性。作为核心基础数据,基础地理数据、部件事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的准确性是非常必要的。
4)、利用已有的一些数据,提供便民服务。可以整合电信的号码百事通作为呼叫中心,方便于市民的投诉上报,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信息采集通道。5)、各部委办局的协调非常重要。“数字城管”业务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涉及到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各个单位部门,因此,在项目开展前期就需要有相关部门牵头进行各部委办局工作的协调整合,以此来保障“数字城管”的顺利实施。6)、工程资料要完整、正确、规范。从项目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到项目的建设、调试、运行,各阶段的工程资料需要保存得当,以备验收。
7)、值班人员(坐席人员)、受理员、指挥人员、城管人员、维护人员各相关内容的培训要同步进行。在前期准备、建设阶段,就要开始对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同步培训,以保证系统试运行时人员可以到位。
8)、城管局要关注考核办法、考核机制的制定。对于各专业部门的考核需要有相关机制,例如通过内评价(业务数据的分析)和外评价(公众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工作情况及效果做出考评。
1.2.21 可以整合的资源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 1)、网络资源整合:
依托电子政务网、运营商的网络资源 2)、视频监控资源整合
部分共享公安、交警等视频监控系统(“平安城市”)。3)、语音资源整合
呼叫热线、12319、12345、114等 4)、人力资源整合
组织机构的建设、信息员队伍建设
1.2.22 系统除了目前的应用领域以外,将来可能会在那些方面得到扩充?
目前可以预期系统将来有两个发展方向: 1)全面的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
城市数字化管理的最终是要能够建立一个全面的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实现以城市的管理为核心,以各相关政府职能单位和部门的调度中心和执行部门为节点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
目前系统通过数据提取建立了城市监管基础信息库,为城市各级监管部门提供第一手管理资料,同时为城市相关的规划、建设以及应急管理等众多职能部门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GIS作为信息管理的综合平台,能够集成了各专业单位的专业数据,可以为政府提供大量的深层次管理信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行业的发展只是促进城市的经济的提高,真正引导城市稳定、持续发展的,还是政府管理部门。城市数字化管理应该在完成行业应用的基础上,应该为城市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源,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综合,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必要的数据。主要包括城市持续发展评估、城市综合经济指标评估、城市发展模型体系建设、重大事故处理系统建设、资源配置系统建设、环境评估模拟系统建设等。
2)面向大众服务信息服务平台
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不仅仅是为城市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基本信息平台,还为企
业和广大公众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公众服务城市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反映了城市政治、经济、历史、科教文化、城市建设和旅游(行、游、住、吃、购、娱)等各方面市情信息,同时提供办公、生活、旅游、经贸等活动服务指南。地理信息系统为地球上90%以上的信息的载体,与城市的发展建设密切相关,最适合建设面向大众服务信息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将面向大众Internet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推动公众参与。服务平台建立在面向实际的应用需求、技术力量、和数据等基础上,分步骤实施,以市民需求为主线开展。这种生活需求包括日常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信息服务需求,参与社区规划与建设的需求,参与城市经济、社会建设的信息需求,使城市真正实现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更好、更充分的使用和挖掘信息,实现城市数字化管理本身建设的价值。
1.3 应用篇
1.3.1 如何推进“数字城管”实施建设?
答:实施数字城管新模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又有政府各部门人员、职能的整合,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推广工作的系统性,必须要采取完善法规的手段来推动。具体来说,抓好这项工作,要坚持三个原则:
首先是政府主导。政府领导及各分管领导要发挥主管作用,对城市管理各个部门、职能人员进行整合,同时要落实资金。
其次是群众参与,广泛运用现有的市长公开电话或者市政服务热线,动员广大群众热心参与城市管理。
第三是技术支撑,需要专业人才对整个业务系统做好维护管理工作,联合社会上的科研机构、专业公司为系统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1.3.2 如何进行职能部门的整合?由谁来牵头做这件事?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管理内容不断增加,而城市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也日益突显,但现有的城市管理水平低下,已远不能满足城市运行的需要。面对日趋繁重的城市管理任务,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通过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来促进城市管理的提升。
数字城管是一种能够实现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方位、全时段覆盖且有别于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的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
0.1数字城管模式定义
数字城管是指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应用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信息采集工具――“城管通” ,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和执行相互分离协作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从而实现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0.2数字城管目标
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网格管理技术[3]、城市部件管理技术等多种数字城市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精细化和空间可视化。
1、数字城管总体建设方案
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由网络与硬件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用户认证层、用户层等6个部分组成,同时考虑数字城管的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系统采用层次结构体系,整个系统建立在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基础上,自下而上构筑了网络与硬件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9]、应用层、用户认证层、用户层,各层都以其下层提供的服务为基础。所有用户采用单点登录的模式,经过系统身份认证和授权后进入系统。
1.1 网络与硬件平台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与硬件平台是系统重要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其目标是以电子政务为龙头,带动城市管理系统信息化的进程,同时也为城管局各级机关部门、下属单位提供一个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宽带网络。系统按照信息传输内容不同可划分为计算机数据网络、视频网络和语音电话网络三套网络。
系统利用P2P光纤网络、核心数据网络、城管交警视频监控网络、移动通信网、公众电话网、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实现市、区两级数字城管轴心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数字城管轴心机构与市、区两级政府首脑机关、应急指挥中心、城管局、专业部门等的互联互通,以及与城管局、交警局视频网络的联网[7]。
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组织机构建设
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的核心是管理流程再造,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此事[2]。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和建设部发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05)[1]有关要求,需要组建相关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建立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管理轴心,并与各个专业部门形成互动的工作机制。根据城市规模的不同,可以是市、区分开的两级管理模式,
2)基础数据建设
建立数字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其中主要包括城市管理空间数据库、城市管理业务信息库、系统运行维护数据库等。空间数据建设以部件、事件建库结构为标准,对城市基础地形数据、城市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和事件进行建库;设计良好的业务信息数据库和运行维护数据库,为城市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支撑。
3)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开发满足城市管理实际需求的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包括:信息采集子系统、业务受理子系统、协同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管理维护子系统、呼叫中心子系统、基础地理信息子系统、大屏幕指挥子系统、视频监控接入显示子系统、公众网站发布子系统等十个基础子系统,以及部件在线更新系统、领导移动督办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等扩展应用系统。
4)数字城市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科学完善的数字城市管理监督评价体系,通过内评价和外评价两个方面,对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到处理完结过程中的各个责任主体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从部门、城区、岗位三个方面进行。
2、关键技术应用及平台
2.1 软件支撑及开发平台
系统建设主流使用Windows及Unix操作系统平台[6]。目前主流的开发平台有基于Microsft .Net的Visul studio[5]系列及Java,数据库平台包括Microsoft SQLServer 2005中文企业版,GIS平台软件为ESRI。
2.2 无线信息传输技术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中,移动采集及移动办公系统、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中的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网络采用了GPRS网络。
VPN(虚拟专用网络):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中,移动采集及移动办公系统、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采用了VPN网络。
2.3 数据交换与共享技术
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的建设,是电子政务整体建设的长期任务,它的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与整体政府职能改革的进程,从整体上保持同步。而具体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工程建设,必须符合实用优先、适应未来发展的原则。
2.4 GIS空间数据存储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GIS系统涉及到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型迅猛增长,海量数据存储的方式也从单机存储转变为网络存储,并且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存储整合和自动化的存储管理操作,但是并没有实现真正的透明存储,存储管理用户仍然需要分别掌握不同存储设备的物理特性,才能对存储池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采用了存储虚拟化的技术,才能真正屏蔽具体存储设备的物理细节,为用户提供统一集中的存储管理。
GIS系统数据一般包含两部分,即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与一般数据库的不同点主要在于空间数据的存储。空间数据包含地理实体的坐标信息、几何信息与实体间的空间关系,适于描述二维、三维甚至多维分布的关于域的现象。空间数据比一般信息处理中的数据更复杂,主要体现在数据类型多、数据操纵复杂、数据输出形式多样化、数据量大等方面,并且在数据组织和管理方面具有非结构化的特征。
2.5 采用工作流引擎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全面运用工作流技术。系统基于先进的工作流引擎,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等。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管理业务需要由多个部门或机构协同完成,城市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如下: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等。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围绕城市管理的业务流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更加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角色协同办公的业务系统。引入工作流技术能对现有的办公及管理模式进行重构,对新业务流程进行建模,适应城市管理业务的动态变化需求,协调各部门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GIS技术与工作流技术相结合,能够改变传统的以文档为中心的业务办公模式,实现真正的图文交互一体化办公,能为办公人员提供直观、生动的图文信息,并能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功能。
2.6 动态无刷新技术运行
动态无刷新技术是指W E B2.O核心技术A J A X。AJAX(Asynchronous Java Script and XML)是结合了Java技术、XML以及Java Script等编程技术[8],可以让开发人员构建基于Java技术的Web应用,并打破了使用页面重载的惯例。
AJAX是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的Web应用开发方法。这样,Web页面不用打断交互流程进行重新加裁,就可以动态地更新。使用AJAX,用户可以创建接近本地桌面应用的直接、高可用、更丰富、更动态的Web用户界面。
2.7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尤其是病毒破坏、黑客入侵、重要信息泄漏等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
下面以行业信息化建设为例,设计了一种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第一层为政务内网,即政府部门内部的关键业务管理系统和核心数据应用系统,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面向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重大事件的决策分析处理系统、核心数据库系统等,需要采用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数据完整、防止否认、审计管理、可用性和可靠性等安全措施。
第二层为政务外网,即政府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各类非公开应用系统,所涉及的信息应在政务外网上传输,如从市级平台到区级平台间的公文信息的审核传递系统、多媒体数据实时调度与监控、同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公文传递及信息交换等。必须应用CA认证、加密传输、防火墙技术、VPN、漏洞检测与在线黑客监测预警[4]、实时审计、网络防病毒、自动备份恢复等安全技术。
第三层为外网,即与互联网相联的网络,面向社会提供的一般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包括各类公开信息和非敏感的社会服务,如基于政府互联网网站的信息发布及查询、信访、建议、反馈及数据收集统计资料、各类项目计划的申报申请、相关文件和法规的发布及查询、各类公用服务性业务的信息发布和实施等。
结束语
数字城管是一种能够实现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方位、全时段覆盖且有别于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的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并运用数字城管来管理城市可产生巨大效益:
一是极大地促进了城管工作效率的提升,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从而为塑造高效型服务型政府新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有力地推动了城管体制的深刻变革,形成了“大城管”格局;
“请不要占道经营,我们正在实施监控,请配合我们工作”。
4月13日,在郴州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劝导员在远程劝导系统中对国庆南路罗家岭综合市场占道经营的游商进行实时劝导,以威慑无证游商的违法占道经营行为。
远程劝导是郴州市“数字城管”其中的一个功能。
3月28日,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在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正式宣布“数字城管”投入应用,这标志着郴州城市管理从由人管理迈入了数字化时代,如同为城市装上一个“智慧大脑”。
“数字城管”于2011年2月启动,是“数字郴州”投入应用的第一个系统,它有效整合了“平安郴州”视频监控、城市地理基础数据、电子政务信息等各种城市资源,全面覆盖北湖区、苏仙区、郴州经济开发区、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约60平方公里范围,建成9个基本子系统和13个拓展子系统,网络终端连接40多个部门和单位。
“数字郴州”是湖南省第一个通过省级验收的数字城市,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全市域、多尺度、多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搭建了数字郴州地理空间公共平台以及基于公共平台开发的数字城管、土地储备、地质灾害防治、招商引资等8个应用示范系统。
“大城管”格局
郴州市“数字城管”的建设速度与质量并重。
2011年2月,郴州市委决定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3月市政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并出台系统建设实施方案;5月完成项目的立项、招标等工作;12月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今年3月28日,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普查建库、机构组建和教育培训,开始正式上线运行。
郴州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综合调度中心主任易晨荣介绍说:“‘数字城管’ 共有9个基本子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管理等13个拓展子系统,形成了完整、闭合、互通互联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对市区60平方公里进行了基础地理数据测绘和部件、事件普查,共普查城市管理部件40.8万个,划分单元网格1305个、工作网格45个,网络终端连接40余个部门和单位,形成了完整的‘大城管’格局。”
郴州市“数字城管”整合“平安郴州” 视频监控资源,使城市管理监控全城覆盖;整合了电子政务审批资源,实现审批与执法联动;共享国土资源地理信息基础数据资源,避免了重复测绘。
这些措施,既优化了现有各类信息资源,又降低数字城管建设的成本。
井盖的“身份证”
郴州市“数字城管”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路灯、桥梁、户外广告、垃圾台(站)、果皮箱、井盖、绿化树木等诸多城市部件逐一精确编码,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如同给每个城市部件配上一个“身份证号码”。
在现场模拟演练中可以看到:在井盖上安装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后,实时将被监控的井盖状态信息传送到指挥中心,使城市管理部件拥有类似人类感知的效果。当井盖发生盗窃或破坏时,井盖将自动发送报警信息至指挥中心,相关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这是郴州市“数字城管”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因为在技术上的创新,可圈可点的还有很多,如率先在全国引入智能图像分析识别技术,对市容环境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并对问题进行图片抓拍,实现可视化管理;率先在全国将非公共区域纳入数字化城管普查范围;率先在全省第一次将数字园林纳入普查范围;率先对户外广告部件进行普查;率先将渣土运输等作业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等。
郴州市所有环卫车辆、城管执法车,都安装了GPS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全方位全天巡查车辆的行驶轨迹。
易晨荣总结说:“‘数字城管‘建设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整合应用3S技术、物联网、无线通讯等多种技术手段,集成地理空间框架、单元网格、城市部件、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资源。”
“千里眼”与“顺风耳”
“数字城管”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数字监管。
资料显示,郴州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在城区主次干道重要节点、重要公共场所,一共安装了80个城管专业摄像头,并融合公安、平安等700多个专业摄像头,确保对城市重要部位的监管。
“真正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易晨荣的信心马上得到了印证。
4月13日下午4点左右,郴州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实时打开了国庆南路罗家岭综合市场的视频,这里的占道经营现象比较严重。
果然,两个擦皮鞋的小贩大摇大摆把椅子放在综合市场入口的人行通道上开始招揽生意。很快,一名男子就坐在椅子上擦皮鞋,将人行道占了一半。
工作人员的声音立马响起:“请不要占道经营,我们正在实施监控。”
安装在综合市场的喇叭清晰地将劝导声音传递给两位擦皮鞋的小贩耳边。
小贩起初听到劝导声,脸上全部是“不相信”的表情,当劝导声重复响起时,他们终于发现了视频和喇叭,立即搬开了放在人行道上的椅子,带着擦鞋工具离开了五岭广场。
“‘数字城管’就是给城市安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演示完这一幕后,郴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一些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乱停乱放、损坏公用设施的违规人员,在城管执法人员出现时转移阵地,当执法人员离开后又卷土重来,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难度。现在不用再担心了。”
更重要的是,“数字城管”的视频都具有摄影、拍照并存档的功能,可以为城管执法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信息采集员的轨迹
“同时,“数字城管”还招聘了专门的信息采集员。计划招聘130人,目前在岗培训99人,全市划分45个网格,由不同的采集员在不同的工作网格,进行全天候24小时实时巡查。”易晨荣说。
郴州市信息采集采用服务外包形式,采集公司由市级服务平台统一指挥管理,做到监督指挥相分离。
为了验证,易晨荣随机定位了一名采集员,在大屏幕中可以看到这个名叫曹文胜的采集员目前正在国庆南路一带巡查,然后,他点击了曹文胜的巡查轨迹,可以看到今天主要在国庆南路以及香雪路巡查。
继续点击,可以看到,曹文胜今天一共上报案件5例,有效上报案件3例。
这些案件由市级平台立案,派遣至北湖区指挥中心到城管执法队处理,在当天就会得到解决,平均解决一个案件的时间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郴州市委常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瞿海曾说:“数字化城管涉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组织,涉及市直职能部门47个,市委、市政府将把数字城管评价结果作为综合绩效考核、行政效能监察的重要依据,对交办事项延期办理或拒不办理的,将严格问责。”
如此快的速度和效果,对瞿海的命令是一个很好的诠释!
数字城管又叫“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促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的信息化措施。数字城管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在执法人员利用移动执法终端记录事件并通过GPS定位系统定位事件地点,发回指挥中心,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数字城管已经经历了三代。
以短讯为基础的第一代移动办公访问技术存在着实时性较差,查询请求不会立即得到回答。此外,由于短讯信息长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询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这些令用户无法忍受的严重问题也导致了一些早期使用基于短讯的数字城管执法系统的部门纷纷要求升级和改造现有的系统。数字城管的发展
第二代数字城管采用了基于WAP技术的方式,手机主要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来访问WAP网页,以 实现信息的查询,部分地解决了第一代移动访问技术的问题。第二代的移动访问技术的缺陷主要表现在WAP网页访问的交互能力极差,因此极大地限制了移动办公 系统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此外,WAP网页访问的安全问题对于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的政务系统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使得第二代访问技术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第三代数字城管采用了基于SOA架构的webservice和移动VPN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移动 访问技术,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该系统同时融合了无线通讯、数字对讲、GPS定位、CA认证及网络安全隔离网闸等多种移动通讯、信 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的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为一线值勤城管执法执法人员提供了一种跨业务数据库、跨地理阻隔的现代化移动办公机制。
通过数字城管执法系统,城管执法人员可以对城管重点单位信息、销售摊点信息、非法建筑信息、违规人员信息和法律法规等进行迅速地查询,随时随地获得城管业务信息的支持,特别是照片和相关图片的传输应用,不但可以解决协查、堵截、搜查等一线城管人员现场执法问题,而且通过GIS系统为一线提供区域向导图,使执法人员可以迅速的对区域内的现状做出判断、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上半年,我镇数字化城市管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充分结合我镇实情,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强化责任,稳步推进我镇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坚持以“管理比建设更重要”的理念,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确保了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运转。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着力突破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重点工作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建立健全平台为载体,以构筑责任体系为依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各村、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一)创新机制,搭建管理平台。乡镇工作平台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市级平台的运行,关系到整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成败。镇党委、政府成立了镇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镇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类事件的派遣、处置、协调、督查督办,各村、各相关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认真制订工作方案,落实责任,有序推进,确保城管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二)整合资源,搭建运行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涵盖了各种动态管理事件的监管和处置,被管理对象的信息都可以用数字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与此相适应,系统运行各主体的责任必须要清晰无误地界定。我镇数字城管工作明确管理思路,落实工作职责,明确相关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相应处理各类事件与部件日常管理。规定各村、各单位要强化管理责任,坚决服从领导小组的安排,积极配合镇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开展工作,完成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规范管理,搭建考核平台。镇指挥中心制定了数字化城管考核条例,切实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设立城管工作先进单位奖励,用于城管季度奖和年终总评奖励,每季度初评,年终总评。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通过建立严格的奖惩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充分认识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村容村貌建设和旧村改造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日趋完善,作为数字城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上下充分认识到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把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一个机遇,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全力以赴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管辖范围越来越大,管理的种类、数量、问题日益复杂繁多。因此,我镇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和手段,努力为广大群众创造更加和谐、舒适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二)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现实选择。应当看到,近年来,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城市管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管理重心不断下移,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可以说,数字化城市管理在崭新的平台上为城市管理工作走出被动、低效、粗放的困境找到了出路,是城市管理工作实现主动管理、高效管理、长效管理的现实选择。
(三)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城市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分享城市快速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广大群众将会得到更多、更快、更优的服务和便利。
三、强化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措施
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组织协调复杂,必须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一)严格落实责任。我镇切实落实领导责任,认真抓好落实。搞好任务细分,把各项系统建设任务、目标、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切实做到定人、定责、定时限,确保有人抓、有人管,并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对既定的工作任务,要坚持一抓到底,确保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扎实推进。
(二)加强协作调度。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牵头部门要主动协调,配合部门要服从协调,重点难点问题要积极协调,着力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对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协调调度,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找准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案。
(三)切实转变作风。数字化城管系统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使城市管理的责任更加明确,管理更加高效,反应更加迅速,评价更加客观,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一目了然。自实行数字化城管系统后,我镇把城市管理的责任细分好、落实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从一点一滴的具体工作出发,干事创业,艰苦奋斗,不辜负广大群众的期望。
我镇数字城管建设任务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会继续振奋精神,积极作为,把数字城管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富裕、秀美、和谐、幸福新冀屯”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获取精确信息、解决管理难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使管理水平逐步精细化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为确保我县全面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目标,现拟定我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实施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综合型“大城管”格局为手段,以信息化为核心,围绕标准化管理、精细化作业、人性化服务的城市管理要求,遵循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规律,规范城市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理及时、运转高效的“数字城管”平台管理机制。
二、实施范围、建设目标和资金需求
(一)实施范围
1、地域范围。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地域范围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办法,第一期为中心城区;第二期为城北片区、文化体育园区、工业园区、满福坝新城区。
2、对象范围。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对象,包括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4-2005)中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六大类部件和五大类事件。
(二)建设目标
数字化城管建设的目标是:整合全县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建设基础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建立起沟通快捷、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监督和处置机制,进而达到管理区域网格化,管理内容数字化,部件事件处置精细化,确保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水平及整体质量,努力构建起我县的大城管格局,推动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资金需求
为确保我县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并投入试运行,需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
三、建设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革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管理城市向服务城市转变。
(二)加强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资源,实现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加强部门配合和协作,优化城市管理流程,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提供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严格规范标准。以建立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制定相关的目标管理和技术保障标准体系,确保管理系统畅通运转。
3人员工作组:负责监督员、技术操作员、信息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招聘、录用的培训工作。
基础数据普查组:主要负责数字化万米网格划分和城市部件等基础资料汇集;根据建设部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组织城市部件、事件、兴趣点、标志物分类普查工作。
资金保障和项目招标组:负责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督和资金使用。
2、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招标一家监理公司,对建设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理。
3、完成建设项目投资概算、申报立项、招投标等工作。投标人资质要求:(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相应的经营范围,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并且具有有效年检的营业执照,且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组织机构代码,国税、地税登记证;(2)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及以上资质;(3)具有ISO9000证书或通过CMMI认证;(4)供应商应取得主要设备(网络交换设备、服务器、防火墙、大屏显示)制造厂(商)针对本次项目的投标授权书;(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五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在成都地区有常设的服务机构和固定的售后服务人员;(7)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完成单元网格划分。
5、完成主城区所有城市部件普查。
(二)建设阶段
1、完成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大厅内部装修建设。
2、完成监督指挥中心控制室、视屏监控系统等设备设施和业务软件系统建设,完成各网络单位指挥终端建设。
3、继续完善“天网”系统,与“天网”进行对接。
4、建设时要预留空间,逐步完善。(若经费充足,可开通城管热线“110”、加装GPS定位系统和油料监控系统、建筑工地出入口安装无线监控设备等)。
5、明确各网络单位在数字城管工作中的职责分工,编制考核评价体系。
6、招聘并完成信息采集员、系统管理员、受理员、派遣员和终端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三)调试阶段
1、完成数字城管系统的功能测试和系统整体调试。
数字城管三期项目总投资2600万, 新建监控点位在600多个, 为徐州广电网络第一次承担的大型政府重点工程。网络公司充分利用现有光纤和管道资源, 以及丰富的网络建设经验, 建设维护好监控网络, 对于广电业务转型, 面向市场竞争, 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1城管机房规划建设
如图1, 虚线左侧为城管二期部署设备, 虚线中部为此次安装设备, 右侧为广电核心网与接入网。网络摄像头直接输出IP格式传输流, 进入广电EPON接入网系统, 汇聚到城区核心环网, 经万兆双链路保护传输到城管局机房。
2核心层建设
2.1城区核心层现状
目前, 徐州广电已建设一套相对完善的IP城域网运营支撑平台。由三台高性能的Cisco 7609S路由器作为核心业务处理设备, 其11个分机房通过光纤将运营业务分别汇聚到这3台核心路由器上。如图2。
2.2核心层规划
由于现有核心设备上业务吞吐量较低 (约为10%) , 从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层面考虑, 计划将每个分机房的60个监控点接入到二级EPON设备, 由二级EPON设备汇聚到三台核心Cisco7609S路由器上。计划在中心机房和天桥机房的两台Cisco 7609S路由器上分别接入一条出口线路, 两条线路互为备份运营, 最终将监控点业务统一送到新城区城管局监控中心。
经详细核算, 每个机房平均部署约60台监控点, 共11个机房, 将会为核心设备带来约1.5G吞吐量的负载, 而核心设备也完全可以负载这部分流量。所以, 该规划既合理利用了现有设备剩余处理能力, 减少部分开支, 也可以更方便的部署600多个监控点及统一管理。
2.3方案实施
2.3.1 VLAN配置
11个机房部署EPON设备, 既要保证EPON新建小区的宽带和互动业务接入, 又要确保监控业务与此相隔离。因此, 为满足两类业务安全需求, 通过逻辑隔离的方式来实现不同业务间的隔离。具体逻辑隔离方式就是在11个分机房各划分一个单独VLAN (虚拟局域网) , 其设计原理就是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 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这样做最大优点是:一是能有效的抑制网络广播风暴, 防止交换网络的过量广播, 例如常见的ARP病毒攻击等待。二是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 含有敏感数据的用户组可与网络的其余部分隔离, 从而降低泄露机密信息的可能性。
如图3所示, 我们通过在监控点的网关设备Cisco7609上配置VLAN ACL来限制不同业务板卡之间的访问。
2.3.2双万兆链路保护
如图4, 红线为正常的物理光纤链路, 当其中一条红色链路中断时, 蓝色的信号流为新链路保护时的信息流程。
2.3.3端口配置要点
为实现双万兆链路冗余保护, 需要对核心路由器的万兆口配置HSRP (Hot Standby Routing Protocol) 热备份路由协议。它的作用是能够把一台或多台路由器用来做备份, 所谓热备份是指当使用的路由器不能正常工作时, 候补的路由器能够实现平滑的替换, 尽量不被察觉。
端口协议配置要点:
ip address 172.16.119.9 255.255.255.128//设置本虚拟接口真实IP;
ipospf cost 4//改变本接口的OSPF下的开销值;
standby 10 ip 172.16.119.1//设置HSRP的虚拟IP;
standby 10 priority 110//设置HSRP的本地优先级为110 (越大越优先) ;
standby 10 preempt//设置HSRP可以为抢占。
经过端口配置后, 对链路实施人为中断, 链路保护收敛时间低于4s, 满足运营要求。
3汇聚层建设
3.1网络拓扑
在11个接入机房各放置一台OLT ISCOM5800E设备, 每台OLT提供最多4个10GE接口与徐州广电新建城域网设备进行对接, 再通过光缆与公安监控中心连接, 可以为公安监控中心提供双向传输通道, 而每台OLT的PON端口通过光纤连接无源分光器 (Spliter) 进行无源分光, 分出来的光纤再分别连接不同监控接点的ONU ISCOM5101, 再通过ONU的FE接口连接摄像头, 进行监控业务的接入。每台OLT可以覆盖20km, 最多连接2560个ONU节点。根据监控点分布情况, 暂定每个机房约覆盖大约60个摄像头, 占用两个PON口。
3.2带宽保证
视频监控项目图像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视频监控流主要是上行的带宽占用比较大, 按照本次涉及要求每路保证8M带宽。且本方案中每个PON口为上下对称1.25G带宽 (有效带宽900M) , 每个机框最多可扩展至40个PON口, 主要考虑上行数据带宽。
每个机框最大接入摄像头数:900M×40÷8M=4500个。
按照分光比1:32计算每个ONU下联的最大带宽为:900M÷32=28M。
本方案还以通过对EPON系统控制, 对每个ONU进行带宽控制和调节, 用户可以根据每个监控节点情况来灵活的控制带宽。每个ONU带宽可以达到0M~1000M (可调) 。
3.3网络安全和控制
由于该视频监控业务与徐州广电现有的宽带业务处于同一个平台中, 需要对几种业务进行隔离、区分, 方案中所采用的OLT和ONU都具有强大的二层功能, 并且所有的PON板卡, 同一个板卡的PON端口, 同一个PON端口下的每台ONU都做到了二层的隔离, 在二层环境中无法互通, 所有的业务也都属于不同的VLAN, 核心网上也部署了相关的安全策略, 因此可以做到业务之间的相互独立, 不互相影响, 对用户的视频监控业务进行控制和安全保证。
3.4网络管理
ISCOM 5000PON设备视图由主菜单、设备面板视图以及设备信息视图组成。设备面板视图提供同OLT或ONU实际设备面板一致的界面, 形象的反映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可以进行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等。
在实际调试中主要使用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首次ONU上线后, 与现场人员核对MAC地址, 设置与OLT相对应的Vlan, 改ONU的网管名为实际地点名。在性能管理中需查验ONU接收光功率, 验证设计值与实测值, 要求在-15d Bm~-22d Bm间。
4接入网方案特点
基于EPON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在大规模监控点部署, 并有多级联网需求的大型视频监控系统工程中, 相对传统视频监控方案具有至少下列7个方面的优势:
1.解决了大容量视频传输的需要, 1芯光纤可最大传输上百路图像。
传统监控方案中的视频光端机其最大单纤传输容量一般为16路, 而本方案中通过IP视频压缩技术, 单路图像的带宽仅有4M~8M, 无源光网络上行1000M的带宽完全满足可以承载128路图像传输的需要, 并且EPON本身的上行工作方式为TDM模式, 这就意味着EPON可以提供类似专线的Qo S保障, 视频图像传输质量、时延得到充分的保障。
2.提高单芯光纤资源的利用率, 整体降低光纤租用的运营成本。
由于EPON技术具有点对多点实现业务传输汇聚的特点, 以及可以多级分光应用模式, 这使得基于主干道可以多级级联接入视频监控点, 也就是说租用光纤的数量不再取决于监控点摄像机的多少, 而是和整体其布局有关。这时就可以大大节约监控网络所需要的光纤租用费用, 这一比例据统计平均可降低60%的光纤租用费用。
3.整个系统标准开放, 扩容方便, 投资长期受到保护。
基于开放标准的以太网络技术, 用户可以在任何网络可达的地方部署视频监控点, 甚至不用自己租用或敷设光缆, 采用更灵活的VPN技术租用别人的网络来达到这一目的。
4.视频监控图像一次压缩传输, 没有二次投资的浪费。
基于EPON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由于在摄像机前端完成了图像的IP化, 因此在网络的任何位置浏览它都是一次传输, 一次解压的过程, 高速的骨干网络完全可以保障对于时延的要求。
5.视频监控图像可以方便的集中存储, 降低成本和风险。
传统基于硬盘录像机的分布式存储的成本, 由于硬盘录像机的容量有限, 所以其单位图像的存储成本较高, 而集中式存储, 无论是大容量磁盘阵列还是IP SAN其巨大的存储容量使得单位图像信息的存储成本可以大大减少。
6.全网设备统一集中管理, 降低运营成本和技术难度。
传统CATV视频监控方案是由多种设备混合堆叠构成的复杂庞大的系统, 其不仅难于实现统一的网络管理, 同时还要求系统的维护人员具有多方的知识和工程经验。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传统方案维护运营成本的高昂, 而基于EPON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系统结构简单, 只需要系统维护人员具有IP网络方面的知识, 所以运营成本和技术难度都很低。
7.实现真正意义上了三网合一, 可以与办公网络、IP语音网络共用。
基于EPON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是新建一套系统去取代传统的CATV监控系统, 而是以目前各大城市公安、交警、政府的城域网络为基础进行平滑扩容即可以快速部署业务的一种方案, 并且可与通过IP技术与原有的传统CATV监控系统连接, 将原有系统融合近来, 从而达到实现三网合一的目的。
5总结
徐州广电人直面IPTV和OTT竞争, 勇于承接政府大型监控项目, 从中历练队伍, 积累经验, 为今后承接相关大型工程项目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国圆, 陈燕.分前端机房新型联网方式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9, (2) .
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城管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城管会成为社会舆论聚焦的热门话题?城管广为社会诟病的根源是什么?国外的城市管理模式是否值得中国借鉴?对中国的城市管理现状,又有怎样具体的对策建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林家彬。
《新经济导刊》:近年来,一系列“城管”执法违法事件的相继曝光,“城管”成为社会舆论聚焦的热门话题,“城管”为什么广为社会诟病?
林家彬:一般所谓的“城管”实际上指的是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是根据《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而形成的工作体制。1997年在北京市宣武区开展首家试点,2002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开,目前全国已有半数左右的城市实行了这种新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过去那种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的问题,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另一方面,这一领域也暴露出了许多突出的问题,以至于“城管”成为近年来社会舆论频繁聚焦的热门话题。执法队伍在执法过程中与执法对象发生种种矛盾,不管是城管队员被打了,还是城管队员打了执法对象,这些事件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政府形象也造成很大影响。我们到4个省、8个市调研,对当地城管部门,建设口相关部门等进行了座谈,座谈的对象包括市容环卫代表、居民代表、城管队员代表。通过座谈、调研等形式,我们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新经济导刊》: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面临着执法主体与执法对象之间的暴力冲突多发、执法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执法边界不清晰、执法主体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等多方面的突出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产生根源是什么?
林家彬: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和经济社会体制转型之中,多种矛盾交织,各种利益冲突凸显,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出现一些问题客观上难以避免。但是城市管理理念上的偏颇、执法体制的不健全、执法队伍管理的不到位、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缺陷、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社区自治功能的缺失等因素是造成问题多发和尖锐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城市管理理念存在偏颇。一些城市的领导者未能很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政绩压力之下,脱离国情和市情片面追求城市表面的整洁亮丽,对流动商贩经营谋生的需求、居民就近廉价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乃至居民其他一些正常的日常生活需求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导致过高的管理目标与居民和流动商贩的合理需求之间产生严重的冲突,并最终体现为城管执法队伍与执法对象之间的冲突。
二是,执法体制不健全。目前,国家没有一个职能部门负责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规范和指导,使得各地方自行其是,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人员编制等五花八门。特别是那些采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体制的地方,将罚没收入作为执法部门的经费来源,使执法部门的权力与自身利益直接挂钩,不可避免地导致执法权力的滥用。
三是,执法队伍管理不到位。事实上,许多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引发的暴力冲突,都是由于执法人员采取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造成的。而江苏宿迁市城管局由于严格抓队伍管理,提出了“城管为公、执法为民”、“既要城市形象,又要队伍形象”、“刚性管理,柔性执法”等理念,在全市政府部门行风评议中连续数年名列前茅,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这充分说明,加强执法队伍自身的管理对减少执法过程中的冲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缺陷。一些城市在规划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没有考虑到市民和小商贩的实际需求,没有留出适于作为“自由市场”的空间;有的城市的城市规划在开发商利益的主导之下被不当修改,侵占了空地、绿地、商业门脸等公共空间,同样造成缺乏疏导渠道的局面。
五是,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由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均来自其他专业管理部门的移交,但行政许可权大多仍保留在专业管理部门内,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往往成为阻碍行政执法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如拆除违章建筑属于执法部门的职责,但认定是否属于违章建筑则属于规划部门的职责,从执法部门发现违章建筑的建造行为到规划部门认定其确属违章建筑之间往往费时过多,而这期间违章建筑已经建造完成,使得拆除工作遭遇更加激烈的抵抗。
六是,社区自治功能的缺失。很多属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范围内的事项,如社区周边的占道经营、社区内部的私搭乱建、乱倒垃圾、邻里之间的噪声污染等问题,原本都是可以通过社区自治、居民民主协商和自主管理加以解决的。但这些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新住区的不断形成,老住区的社区自治功能被大幅弱化,新住区的社区自治功能大都未能有效建立,其结果不得不求助于公权力的广泛介入,这也是造成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职责范围过宽、力不从心局面的重要原因。
《新经济导刊》:发达国家的城市管理是否也遇见诸多上述问题?
林家彬:这可能也跟中国的特殊性有关。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过了很长时间,它们是慢慢地完成的;我们的城市化发展非常快,由于发展快,很多问题就比较集中地显现出来了。社会也是多元化、多质化,很多不同的社会群体利益诉求不一样。高收入人群希望宁静、空气好,到超市买东西,而收入低的群体则需要便宜,到家门口的小摊买东西。同时大量的农民工、郊区农民、下岗工人都需要谋生的渠道,摆摊是进入门槛很低的谋生渠道,各种不同的需求交织在一起造成了社会矛盾也是多方面的交织。
《新经济导刊》: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城管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管理也随之进步改革,在政策依据上,还有哪些亟待提升的地方?
林家彬:城市需要有序地运行,没有管理的城市肯定是杂乱无章、非常没有秩序的,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也就会很没有效率。为了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就需要一定的管理,在一定秩序的轨道上运行,没有管理,放任自流肯定不行。
过去城市发展得挺快,从中央政府层面管的主要是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管理有所放松,也可以说是重视不够。城市建设在建设部里有城市建设司,而没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城市管理,因此,城市管理的权限等于都下放到城市政府。城市政府都是自己在那按照市长、书记一把手的理念,按他们的意愿在管,管理模式非常多;城市之间也有很多需求,希望互相交流,吸收先进做法管理经验,但也没有人来组织,从中央政府层面,有放任自流之嫌。我觉得还是需要有这样一个高层次的协调,从政策法规方面予以规范,需要设置这样的职能。
《新经济导刊》:既然已经找到了城市管理问题的根源,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您又有怎样的对策建议?
林家彬: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产生是出于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这支队伍对于保障城市运行的秩序和市容市貌的整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由于这支队伍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对其主流加以否定,乃至提出要撤销这支队伍,既有失公允,也无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正确的思路应当是,针对造成目前突出问题的原因实施恰当的对策,使这支队伍成为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的、维护城市社会秩序的生力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是城市主政者的管理理念的最重要的执行者,出现在前者身上的许多问题,其根子实际在于后者的管理理念。因此,城市主政者能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对于解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把城市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考虑城市管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为了追求表面的整洁和亮丽而使城市成为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生活成本高昂、不宜居、不便利、甚至难觅立锥之地的场所。
二是,加强规范和管理,健全执法体制,实现执法队伍的规范化。所有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都应纳入地方政府行政序列,部门运转所需全部经费由同级财政负责保障,彻底割断行政执法权力与执法机构及执法人员自身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
在中央层面设立指导部门。虽然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体上属于地方事权,但在目前的体制背景下,来自中央层面的指导和规范仍是十分必要的。应当在国家部委中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全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监督、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制定、经验总结与交流、立法推动等工作。考虑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历史沿革,以及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城市保留有归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指导的城建监察队伍的现状,建议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增设城市管理司来承担这项工作。
三是,强化队伍自身约束,规范执法行为。应大力推广宿迁市城市管理局等执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抓好执法队伍的素质建设和自我约束。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执法内容、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方式等都要作出明确规定。可通过制定《城管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对执法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二是要抓好执法队伍基础建设,把好入口关,严格按照公务员管理规定选拔、录用行政执法人员。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将行政执法置于公众监督之下,通过行风热线、公布举报电话、聘请监督员等形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3G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实行行政处罚网上运作、3G手机案源取证等工作方式,确保行政处罚程序的合法规范和执法廉政。
四是,多部门联动,在疏导上多下功夫。许多地方的实践说明,对于占道经营、乱摆卖等轻微违法违章行为,单纯依靠行政处罚手段“堵”并不能有效地遏制,只有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疏导,才能从源头上化解问题。香港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香港虽然寸土寸金,但仍然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小贩的谋生出路问题,包括在新开发的住宅区尽量配置肉菜市场,在一些非主干道和车流量不太大的路段,规定时间允许设摊摆卖。颇有名气的香港旺角“女人街”,是很多到港的旅游者必去“淘宝”的地方,那里的商品被认为是价廉物美的。这个地方,就是香港有关当局专为解决小贩的生活出路而开设的。每天上午11时30分后供经登记审批的小贩进行摆卖,相关管理部门根据摆卖者占地面积的大小,收取管理费和税费,这种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城市应组织建设、公安交管、城管、工商、环卫等部门共同协商,联手做好疏导工作。
五是,用好“数字城管”机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数字城管”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简称,是指在城市管理中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数字技术,通过建立城市信息系统和创建新的城市管理体制而形成的城市管理新框架。通过数字城管系统,城管执法人员可以对城管重点单位信息、销售摊点信息、违章建筑信息和法律法规等进行迅速地查询,而且通过照片和相关图片的传输应用,可以解决现场执法中的很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城市建立的由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负责城市管理监督、指挥职能,负责对城市管理责任单位的管理责任进行界定并进行考评的工作机制,促进形成了城市政府各部门对城市管理工作权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局面,值得借鉴和推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先后确定了三批共51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应及时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扩大试点规模,促进早日全面推开。
六是,强化社区自治,缩小公权力介入范围。推进社区自治,是发展基层民主,使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有效形式。社区自治的具体事项,主要包括社区的公共秩序、民意表达、诉求反馈、邻里关系、居民服务、矛盾调解以及社区消防安全监督、卫生维护和治安维护等。有了有效的社区自治,很多事务就不再需要行政手段和司法程序等公权力的干预,而可以通过社区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民主协商和合作处理来解决。推进和实现城市社区自治,是当前公民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和基层民主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应通过成立社区自治协调委员会、培养选拔社区自治带头人、加强各类社区自治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社区自治机制、加强公民意识和市民素质培养等手段,大力推进社区自治的发展。
《新经济导刊》:数字城管是一项很好的机制,很多城市、地区都在探索实践,并推出自己的模式。与其他城市探索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相比,朝阳“全模式”先进性在哪?
林家彬:一般意义上的数字城管,都是按北京东城区的网格化管理。朝阳区的数字城管,比建设部推的数字城管又在内涵外延上有了更大的扩展。它不光是狭义的城市管理,而是把很多城市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能都包括在内,等于一个城市政府包括公共服务,包括社会管理,包括市场管理,几大职能都进行数字化,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工作平台,目标是把政府的全部职能包括进去,这实际上对整个城市政府的工作机制都是一个大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