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住证管理办法(精选7篇)
第2号
《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5月20日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 杨雄
2013年5月28日
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
(2013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保障境内来沪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人口服务和管理,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促进本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上海市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的申办、发放、使用以及积分管理等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职责分工)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本办法组织实施的综合协调。
公安部门负责居住登记及《居住证》证件等相关管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居住证》积分等相关管理。
教育、卫生计生、工商、税务、住房保障房屋管理、民政、经济信息化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本办法相关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办法在其行政区域内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设置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受公安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委托,具体承担居住登记、《居住证》办理工作。人才服务中心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委托,具体承担《居住证》积分办理工作。
第二章《居住证》一般规定
第四条(居住登记)
境内来沪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到现居住地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居住登记;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可以申请办理《居住证》。
第五条(主要功能)
《居住证》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一)作为《居住证》持有人(以下简称持证人)在本市居住的证明;
(二)记录持证人基本情况、居住地变动情况等人口管理所需的相关信息;
(三)办理和查询个人积分,办理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个人相关事务。
第六条(载明内容)
《居住证》的载明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公民身份号码、近期照片、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居住地住址、签发机关和签注有效期限等。
第七条(签注时限)
《居住证》每年签注一次。
第三章《居住证》办理
第八条(受理机构)
需要申请办理《居住证》的,申请人可以到现居住地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
第九条(申办条件和材料)
申请办理《居住证》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在本市合法稳定居住;
(二)在本市合法稳定就业,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或者因投靠具有本市户籍亲属、就读、进修等需要在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
申请人应当根据申办条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并对申办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条(受理与补齐)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收到申办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应当出具受理凭证;对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告知申请人补齐材料。
第十一条(材料移送)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应当于出具受理凭证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申办信息、申办材料移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公安部门。
第十二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自收到申办信息、申办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按照就业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核定。
符合办理条件的,通知制证;不符合办理条件的,出具书面意见并说明理由,由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告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公安部门核定)
公安部门应当自收到申办信息、申办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按照投靠、就读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核定。
符合办理条件的,通知制证;不符合办理条件的,出具书面意见并说明理由,由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告知申请人。
第十四条(签发、制证、领证)
《居住证》由市公安局统一签发。
对经核定符合办理条件的,公安部门应当自收到制证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居住证》制作,由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通知申请人领证。
申请人收到通知后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领证。
《居住证》工本费的标准,由市财政部门、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第十五条(信息变更)
持证人的居住地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在30日内持相关证明材料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信息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办理签注)
持证人应当在其《居住证》每届满1年前30日内,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签注手续。
持证人逾期未办理签注手续的,《居住证》使用功能中止;在60日内补办签注手续的,《居住证》使用功能恢复。
第十七条(挂失和补办)
《居住证》遗失的,持证人应当及时到现居住地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挂失和补办手续。
第十八条(转办常住户口)
持证人申请办理本市常住户口的,按照《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注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有关部门认定后,由公安部门办理《居住证》注销手续:
(一)持证人在申办时提供虚假材料取得《居住证》的;
(二)持证人情况发生变更且不符合《居住证》办理要求的;
(三)持证人超过60日未补办签注手续的;
(四)持证人已转办本市常住户口的;
(五)其他应当注销的情形。
第四章《居住证》积分管理
第二十条(积分制度)
本市实行《居住证》积分制度。
《居住证》积分制度是通过设置积分指标体系,对在本市合法稳定居住和合法稳定就业的持证人进行积分,将其个人情况和实际贡献转化为相应的分值。随着持证人在本市居住年限、工作年限、缴纳社会保险年限的增加和学历、职称等的提升,其分值相应累积。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可以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待遇。
第二十一条(积分指标体系)
《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包括年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在本市工作及缴纳社会保险年限等基础指标,并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口服务管理需要,设置加分指标、减分指标、一票否决指标。各指标项目中根据不同情况划分具体积分标准。
《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发展改革、教育、卫生计生、公安、工商、税务、住房保障房屋管理、经济信息化等部门编制,并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应当通过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标准分值)
标准分值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公安等部门拟定,并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积分指标体系和标准分值的调整)
《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项目、积分标准以及标准分值,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口服务管理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发展改革、教育、卫生计生、公安、工商、税务、住房保障房屋管理、经济信息化等部门对积分指标体系提出调整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四条(积分材料)
持证人申请积分的,应当根据《居住证》积分指标项目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并对积分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积分申请)
持证人申请积分的,委托其单位到人才服务中心办理。
第二十六条(积分办理)
人才服务中心收到积分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应当出具受理凭证;对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告知申请人补齐材料。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对积分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属实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按照《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进行积分,并告知申请人积分情况。
第二十七条(积分查询)
持证人可以在网上或者持证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查询本人积分。
第五章持证人待遇
第二十八条(子女教育)
持证人可以为其同住子女申请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由居住地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安排就读。
持证人的同住子女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在本市参加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
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持证人,其同住子女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在本市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第二十九条(社会保险)
持证人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的,享受相关待遇。
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持证人,其配偶和同住子女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享受相关待遇。
第三十条(证照办理)
持证人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在本市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手续。
持证人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在本市申请办理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及各类签注。
第三十一条(住房)
持证人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申请本市公共租赁住房。
持证人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在本市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
第三十二条(基本公共卫生)
持证人的同住子女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在本市享受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第三十三条(计划生育)
持证人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在本市免费享受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三十四条(资格评定、考试和鉴定)
持证人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参加本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或者考试、职业(执业)资格考试、职业(执业)资格注册登记;参加各类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
第三十五条(参加评选)
持证人可以参加本市有关评选表彰。
第三十六条(其他待遇)
持证人可以享受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待遇。
第三十七条(待遇中止)
持证人积分低于标准分值的,中止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待遇。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政府服务)
有关行政机关以及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职责,为境内来沪人员办理《居住证》和积分、查询相关信息、享受相关待遇等提供服务和方便,不得刁难、推诿、拖延。
第三十九条(信息保密)
有关行政机关以及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在《居住证》服务和管理工作中获悉的境内来沪人员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或者违法查询、使用持证人信息。
第四十条(行政责任)
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在办理《居住证》和积分过程中,刁难申请人或者推诿、拖延的;
(二)在办理《居住证》和积分过程中或者为持证人查询相关信息、提供相关待遇时,违法收取费用的;
(三)在对申请人进行积分或者材料核定时,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四)泄露或者违法查询、使用持证人信息的。
第四十一条(提供虚假材料的法律责任)
个人在申办《居住证》、申请积分过程中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证明材料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3年内不得申请积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在代办积分申请过程中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证明材料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3年内不得代办积分申请。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法律救济)
个人和单位认为相关行政机关在《居住证》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持证人的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者无法代办积分申请的,持证人可以直接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单位改正或者直接受理。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过渡条款)
按照《引进人才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已办理的《居住证》,在原有效期内仍然有效。本办法实施后,原《居住证》有效期期满需要重新申办以及申请积分的,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四条(境外人员规定)
对在本市居住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以及台湾地区居民等的居住登记及证件管理,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实施细则)
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四十六条(施行日期)
随着国家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的提出, 提高实际节能效果、抑制快速上升的建筑能耗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上海历年人口及建筑发展情况, 结合本市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预测“十二五”期间居住建筑面积约增15000万m2, 2015年民用建筑总用能需求比2010年增幅将达到47.4%, 居住建筑能耗在整个民用建筑能耗中占有1/3以上的比重, 因此居住建筑的节能不容忽视。
上海目前采用的节能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出现明显的不适应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上海地区应该以夏季隔热为主、兼顾冬季保温, 而目前的技术路线更偏重于保温。 (2) 上海市用能模式为间歇式用能方式, 而目前节能指标的提出采用的持续用能模式, 导致实际能耗与标准模式下的计算能耗存在较大差距。2011标准模式下采暖制冷能耗计算结果为38.6kWh m2, 而上海市实际冬夏采暖制冷能耗只有10~12kwh/m2。当前情况下, 既没有其他气候条件下的技术路线可借鉴, 国际上也没有同类气候区域的成熟经验可参考, 只有寻找一条适合上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技术路线, 才能反映上海居住建筑真实节能效果, 显化节能效益, 进一步推进地区建筑节能的发展。
2、气候特征及居民用能模式
2.1 气候特征分析
上海地区气候显著特点是夏季闷热, 夜间静风率高、自然通风效果不佳;冬季湿冷, 昼夜温差小;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 居住热环境不佳。这类地区居民大多采用小型家用分体空调和取暖器降温与取暖, 不仅浪费大量能源, 而且由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等原因, 效果不够理想。鉴于此, 上海地区住宅外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对改善建筑环境热舒适度、提高节能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2.2 居民用能模式
2009年~2010年, 课题组对上海地区高层居住建筑进行了详细的入户调研, 通过80户居民的调研数据, 形成了2人住户、3人住户、5人住户的用能模式。
(1) 用能时间和空间的间歇 (以2人住户为例) (见图1)
由图1可看出, 一周中, 不同功能的房间人数都随时间有规律的变化。以客厅为例, 工作日通常到下班时间18:00有人员活动, 23:00人员全部离开客厅;周末则是14:00客厅有人, 24:00才离开客厅。
(2) 采暖空调容忍温度和设定温度 (见表1)
表1指出上海市居民夏季客厅容忍温度值为30.8℃, 卧室28.2℃。冬季客厅容忍温度为14.2℃, 卧室温度为14.4℃。夏季容忍温度明显高于热舒适温度范围, 而冬季容忍温度显著低于采暖设计温度, 也低于热舒适温度范围。
(3) 制冷和采暖能耗比 (见图3、4)
由图3中可看出, 夏季用能高峰出现在8、9月份, 冬季用能高峰出现在1、2月份, 全年用能高峰在夏季。由图4中看出, 电器、照明等用电占主要比重, 夏季制冷能耗明显高于冬季采暖能耗。
3、外围护结构能耗分布
有研究得到不同楼层建筑围护结构不同部位全年的传热量比例, 5层住宅全面通过窗户的传热比例达到31.41%, 外墙传热占22.3%, 通风渗透占41.88%。11层住宅全年通过窗户的传热比例达到38.03%, 外墙传热占19.86%, 通风渗透占40.24%。25层住宅全年通过窗户的传热比例达到30.96%, 外墙传热占2 6.9 3%, 通风渗透占41.29%。
建筑围护结构的全年传热量比例表明窗户的热量传递和通风渗透是传热的主要原因, 其次才是外墙。为降低围护结构全年能耗, 首先是门窗遮阳及气密性, 通过增强门窗气密性降低通风渗透引起的能耗增加, 通过外窗遮阳, 降低外窗传热系数、降低外窗夏季遮阳系数以及提高冬季遮阳系数, 最后的技术改进措施是外墙。
4、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路线
目前的体系主要选用传热系数作为节能评价指标, 而课题组研究指出该指标对冬季采暖能耗敏感, 表现为传热系数越低, 能耗越低;在夏季当墙体传热系数降低到某个水平之后, 能耗不降反增。因此, 传热系数更适合偏重于保温的地区, 上海地区重点在夏季隔热, 所以墙体传热系数并不能客观评价上海地区建筑实际节能效果。
4.1 外窗遮阳
(1) 玻璃遮阳
在整个建筑围护结构中透过玻璃传递的热能远高于其它围护体, 因此整个建筑物的使用能耗明显地增大。外窗、透明幕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主要有:热工性能影响到冬季采暖、夏季空调室内外温差传热;透明材料 (如玻璃) 受太阳辐射影响而造成的建筑室内的得热[9]。有研究表明, 室外温度为38℃~39℃时, 用贴膜玻璃的房间比用普通玻璃的房间的室内温度可降低3.5℃。贴膜玻璃可阻挡95%以上的太阳紫外线, 还可增强玻璃韧性和抗冲击强度, 减少了玻璃对人造成的伤害。
(2) 住宅外构件遮阳 (见图5)
遮阳设施能够遮挡太阳辐射热的效果, 起到调光、降低室温、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作用, 遮阳房间一般比普通房间室温低1~2℃。在夏热冬冷地区, 高温延续的时间要比北方长2~3倍, 遮阳对降低全年能耗有显著作用。图5可看出, 夏季遮阳的房间得热明显低于普通玻璃房间。
综上, 上海地区的建筑遮阳应该摆在与降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在设计标准中应该突出其重要性。外遮阳的实施可以放宽对玻璃遮阳的要求, 这对于冬季需要太阳辐射、夏季需要遮阳的夏热冬冷地区更为有效。当外窗和透明幕墙有活动外遮阳装置时, 可以在冬季收起外遮阳设施, 得到尽可能多的太阳辐射热, 降低冬季的采暖能耗。在目前条件下外遮阳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就是遮阳设施安装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上的安全性问题, 上海居住建筑多数为高层或超高层, 建筑外窗和遮阳一体化是发展方向。
4.2 墙体隔热
涂覆隔热涂料能提高墙面的热反射率, 有效隔断大部分辐射热量, 降低墙而得热, 减少空调负荷, 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有研究得到室内不加热时, 热反射涂料涂刷在外墙内表面上的房屋内平均温度比普通涂料涂刷的房屋内平均温度要高2.52℃;室内加热时, 涂刷热反射涂料可节能20.7%。研究表明, 间歇式用能的居住建筑, 采用隔热涂料的建筑全年可节能2% (全年空调) -5% (仅夏季空调) 左右。
课题组研究指出反射系数从0.2增加到0.8时, 建筑全年单位面积累计总负荷降低11%, 其中冷负荷降低4.0kWh/m2, 热负荷增加1.0kWh/m2。实际用能模式下计算夏热冬冷地区 (上海) 外墙和屋面反射比对节能的贡献等价甚至略高于降低传热系数对节能的贡献。
4.3 门窗气密性
冬季门窗气密性导致的热损失为所有围护结构中最高。一项对于上海高层建筑住户的调查指出, 80%以上的住户在家中能够感受到冷风渗透, 其中35%的人认为冷风渗透严重。在这种环境里, 不仅热舒适感严重受影响, 从建筑节能的角度讲, 在满足室内卫生换气的条件下, 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量越大, 就会导致热、冷耗增加。在整体建筑中,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约为72%, 其中, 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约占28%。有研究指出, 当门窗气密性从1级提高到8级, 节能率超过80%, 因此必须控制门窗空气的渗透。图6~7为不同气密性等级下的室内温度, 其中高气密性为8级, 由图中可看出, 高气密性的室内温度比低气密性的环境更接近舒适。 (见图6)
4.4 墙体保温
墙体保温的目的在于降低传热系数, 该指标对冬季采暖能耗敏感, 上海地区重点在于夏季隔热而非冬季保温, 所以并非保温层越厚, 节能越明显。另外, 南方人长期的热适应性导致他们形成不同的生活及用能习惯, 例如对于寒冷通常采用添加衣物的方式来实现, 习惯于室内外体感温度相近, 对健康更有利, 因此墙体无需过度保温。
保温方式有内保温、外保温和自保温, 上海地区应选用内保温, 原因如下:热反应速度快, 蓄热负荷低, 有利于节能和舒适;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 上海经常受台风侵袭, 外保温层容易受到外力而剥落;对于上海地区, 墙体结露是有可能的, 但是由于产湿时间远远短于散湿时间, 因此该问题可以避免;上海高层建筑多, 从安全和防火考虑, 外墙内保温系统是高层建筑的理想选择。
5、小结
本研究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间歇式用能模式, 从外窗遮阳、墙体隔热、门窗气密性以及墙体保温等方面提出上海气候适应型居住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 主要有如下几点:
(1) 上海市的节能技术路线应该以夏季隔热为主, 兼顾冬季保温;传热系数更适合作为寒冷及严寒地区的建筑节能评价指标, 而非上海地区。
(2) 外窗遮阳和墙体涂抹隔热涂料的节能效果最明显, 适宜作为强性等级, 尤其对于高层建筑。
(4) 结合上海地区的间歇式用能模式, 适宜选用墙体内保温, 具备蓄热负荷小、热响应速度快、安全等多个优点, 既节能又保证室内舒适。
以上技术路线的实施, 不仅对显化上海地区的真实节能效益起到关键作用, 还对节能减排工作具体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有重要意义。
致谢
课题受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1BAJ03B01) ”资助
摘要:随着上海市居住建筑面积的不断增长, 上海市居民用能强度的不断增大, 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的趋于严格, 居住建筑的节能紧迫性越来越明显。上海目前采用的节能技术路线是沿用寒冷以及严寒地区, 已产生明显的不适应性。本研究针对上海地区的夏热冬冷气候特点、居民的间歇式用能模式, 以如何显化节能效益为出发点, 从内外保温形式、隔热涂料、遮阳以及门窗气密性的角度对技术路线进行探讨, 最终形成隔热为主兼顾保温的具有气候适应性的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路线。
关键词:气候适应型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1]JGJ134-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2]DGJ08-205-201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3]徐强.上海建筑节能“十二五”展望[J].绿色建筑.2011.3:8-9
[4]范宏武, 徐强.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研究[J].上海节能.2011.12:11-16
[5]张文宇, 王慧丽, 徐强.上海居住建筑实际用能模式研究与应用[J].第一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论坛论文集:118-121.
[6]徐强, 潘黎, 方舟, 范宏武.上海地区居住建筑合理用能模式研究[J].第二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 (2012) :385-374
[7]邱童, 杨建荣, 胡立峰, 王博.上海居住建筑能耗水平研究[J].第二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 (2012) :1-6
[8]《江苏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路线研究》课题组.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路线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J].建设科技.56-59
[9]唐承桥.镀膜玻璃在居住建筑中的节能应用浅析[J].玻璃.2012.12 (255) :30-36
一年前的暑假,上海大学曾组织并完成了“大学生蚁族调查报告”,探讨大学生能力培养方向及“蚁族”聚居地的合理规划问题。
在这份提供给《瞭望东方周刊》的报告中,“蚁族”被定义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报告调查记录了他们的居住条件、工作状况、收入分配、择业观念、未来计划、心理状况等,并以此反映“蚁族”的真实生存境况。报告对213名“蚁族”进行了详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中,男性64%,女性36%,分别来自安徽、湖北、河南等19个省份。
今年夏天,全国727万大学生迎来毕业季,一个月前,本刊记者走访了部分居住在上海的低收入大学毕业生。于他们而言,新一季的生活有哪些变化?
上海大学于2013年暑期曾调查并完成了聚焦上海的“大学生蚁族调查报告”。在这份独家提供给《瞭望东方周刊》的报告中,“蚁族”一词被明确定义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被视为是一个弱势群体。
求职的主要阻力是什么
在数百万大学毕业生中,“蚁族”为何处于竞争弱势?在学校期间有哪些因素对他们的求职影响最大?
根据“大学生蚁族实践报告”,31%的人认为社会实践经验是最大因素;22%的受访者认为专业实习经历是主因。而很多“蚁族”恰恰是因为在大学期间缺乏实践、实习的经历,或者只参加了学校安排的实习,缺少将概念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技能,因而在简历中缺少招聘方看重的实践经验。当然,还有20%的人认为,人际关系是求职中重要的因素。
在求职过程中,受访者认为社会经验不足以及社会关系缺乏是求职的主要阻力,分别占25%和14%,其次缺乏对企业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求职技巧等是阻碍自己找到满意工作的重要原因。主持这份调查的上海大学陶建杰老师认为,“这体现了校园与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在择业标准上,发挥自身才能、职位前景、经济收入与福利,居前三位,分别占18%、17%、16%。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蚁族”群体考虑的是能力的塑造与发挥以及未来的良性发展,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但经济条件所限使得他们更注重薪酬。
为何固守上海
调查结果显示,固守上海的原因多样,其中高达67%的人觉得“上海机遇多,发展空间大”,因而选择离开经济欠发达的家乡;15%的人认为上海基础设施好,交通发达;9%的人认为上海工资高,5%的人看中的是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医疗、教育)。
“蚁族”群体的心理健康是社会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调查显示,在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方面,41%的“蚁族”表示一般,较不满意的占16%,两者相加超过一半。
而从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态度看,47%的人认为有一定把握,但会受到客观因素制约;13%的人觉得迷茫,打算“走一步算一步”。
面对上海的就业状况,72%的“蚁族”感到有些压力,但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克服,而9%的人感到难以承受。
聚居在大学生求职公寓
调查发现,上海没有类似北京唐家岭村那样上万名“蚁族”聚居的地区。上海“蚁族”群体中,相当一大部分人是以与他人合租的方式,散布在城市的各个小区中。
大学生求职公寓是上海“蚁族”聚居较集中的地方,这些旅社暂住着大量来上海求职的青年。它们大多散布在靠近火车站、大学城这样外来人口多、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带。此外,聚居地以外环线以外的城乡结合部为主(如闵行区),也有中心城区较为偏僻的地段(如徐汇区石龙路附近)。
求职公寓所处地段周围环境一般不太好,有的甚至在垃圾场旁边;公共设施数量和质量普遍不高,缺乏室外活动空间,基本没有绿化带,而且缺乏绿化条件;周围餐饮店比较密集,但都属于小店,卫生情况不容乐观;24小时便利店较多,没有大型超市或药店。
在求职旅社里,房间被充分利用,分为4人间、6人间、8人间、10人间不等,上下铺床型,床铺几乎挤满整个房间,超过一半房间没有窗户,通风不好,潮湿,有的甚至散发霉味;配套设施方面,有带锁储物柜、书桌,条件较好的有电视机、洗衣机等,空调大部分是收费制,有些免费的只有室外达到35摄氏度才开;洗澡的热水器按次收费,空调、上网额外收费;住宿费标准每人每月600元左右;治安管理方面,有一两个前台值班,晚上大门基本上不会关。
希望改善居住环境
谈到“蚁族”对居住环境有何期望,33%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有更经济的住房;27%的被调查者希望周围的基础设施更完善;25%的人希望交通更便利;15%的人注重绿化,希望居住环境可以改善。
目前,全国都在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上海推行更早。公租房将住房保障覆盖到有基本稳定工作的城市常住人口,主要面向存在阶段性居住困难的本市青年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引进人才等。如果非上海户籍的大学生可以申请租住公租房,也许有利于解决自身居住的燃眉之急,令他们享有更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也会对社会稳定具有促进作用。
这份调研报告建议:如果能够由政府出资,在交通相对方便的近郊区规划建设大学毕业生廉租房聚居区,建设符合安全标准的超小户型公寓,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蚁族”,那么蚁族聚居地现存的大部分问题都可能会迎刃而解。
申领《上海市居住证》受理办法
一、申领条件
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领《上海市居住证》的,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个人条件
1.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用人单位录用的2012届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2.本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的紧缺专业的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学历条件可适当放宽为大学专科毕业。
(二)用人单位条件
1.用人单位的注册资本(实到资金)一般应在人民币100万元及以上;知识型服务企业、科技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应届毕业生首创企业(需出具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可不受上述注册资本的限制;
2.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注册资本(或开办资金)一般应在人民币100万元及以上。企业非法人单位(分公司)其上级法人的注册资金一般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
3.外省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在沪设立的办事机构等派出机构,不属受理范围(含人才派遣机构派遣的人员);本市用人单位招聘的,以项目、办事处、代表处等各种形式驻外省、市工作的人员,不属受理范围。
二、申领程序及申请材料
(一)领取《高等学校毕业生进沪就业通知单》
1.上海高校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依据申领条件到所在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统一办理领取《高等学校毕业生进沪就业通知单》(以下简称《通知单》)手续。
应届普通高校专科学历毕业生、外地高校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依据申领条件到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高校毕业生
就业指导中心)办理领取《通知单》手续。
2.《通知单》的第一联用于毕业生去用人单位报到(报到期限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第二联用于申领《上海市居住证》。同时,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上海高校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出具去外省市落户所需的《就业报到证》。
3.领取《通知单》受理截止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
(二)申领《上海市居住证》
1.用人单位网上注册(),并持单位法人证书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至单位注册所在地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居住证受理点,进行单位审核。已经注册并通过审核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登录。
非独立法人企业须另提交:
(1)上级法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且注册资金一般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
(2)上级法人的自主招聘授权书;
(3)企业上在沪缴纳营业税税单原件;
(4)企业上在沪职员工缴纳社保证明。
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本市首创的企业须提交:
(1)公司注册验资证明;
(2)由学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就业工作部门盖章的《自主创业证》复印件。
2.用人单位网上登录后,为员工网上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审核并提交。
3.用人单位至单位注册所在地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居住证受理点,递交书面申请材料。
书面申请材料包括以下几项:
(1)《通知单》;
(2)《国内人才〈上海市居住证〉申领表》(可网上下载,需加盖聘用单位公章);
(3)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验原件,已婚人员为配偶申领《上海
市居住证》的,还应提交《结婚证》复印件,为未成年子女申领随员证的,需提交其他证明,验原件);
(4)落户外省市的户籍证明;
(5)在沪居住地证明复印件(已在沪购置产权房的需提供产权证,租房居住的需提供租房合同及房地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居住单位集体宿舍的需出具单位证明,借住沪籍亲友住房的需提供户主的房产证或户口本、同意入住证明及户主所在地居(村)委会出具的寄住证明,验原件);
(6)聘用(劳动)合同复印件(验原件)。在本市创办企业的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应与其创办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7)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4.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规定审批,并由受理点将审核认定结果通知申领人。
5.通过审核认定的申领人到指定地点采集图像等信息,领取《办理〈上海市居住证〉通知书》。
6.申领人按照《办理〈上海市居住证〉通知书》的要求,领取《上海市居住证》。
三、受理时间、地址和咨询电话
详见政务公开网()。
四、其他
政策解读
一、修订《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意义和过程
(一)修订《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意义 为了加强本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维护居住房屋租赁市场秩序,配合加强人口综合调控工作,市政府于2004年8月30日出台了《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实施办法》(沪府发[2004]29号),将居住房屋租赁管理与相关的社会管理紧密结合,建立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新机制,在推动本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人口管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本市房屋租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居住房屋租赁安定性差,“群租”等违规租赁问题较为突出,规范的市场租赁体系尚未形成等,损害了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致使安全、规范、稳定的租赁关系难以建立,阻碍了居住房屋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规范居住房屋租赁行为,维护居住房屋租赁活动的秩序,保障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居住房屋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管局)会同市政府法制办等相关部门,起草修订了《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二)修订《办法》的过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房管局于2010年6月启动《办法》修订工作,作为一项事关民生的重要立法项目,从起草到出台,历经一年,先后修改三十余稿。《办法》修订过程中,广泛开展调研,先后召开了9场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分别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相关管理部门、区县政府、基层街道,以及司法系统、律师协会、经纪机构、房东房客等方面的意见,专门收集和比较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外省市及境外的立法例、最高院司法解释等。在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关系、创新思路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商讨,形成了《办法》(征求意见稿)。期间,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办法》(征求意见稿)于4月11日至4月20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受到广大市民热烈关注,经统计,主要论坛浏览数达12576人次,其他网站、社区、论坛点击数约22629人次,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941件,80.4%的市民对《办法》(征求意见稿)总体持肯定态度。
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后,市房管局会同相关部门对市民意见逐条进行分析研究,对《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办法》(上报稿),于5月12日按照规章制订程序上报市政府法制办。6月20日,市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办法》。7月7日,《办法》公布,并将于201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二、《办法》主要内容的说明
《办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为制订依据。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进一步保护承租人利益,防止出租人不按合同约定随意提高租金、随意解约、无理拒绝续租要求等损害承租人利益的行为。二是完善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的登记备案制度,解决目前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率过低的问题。三是明确群租等违法租赁行为的认定标准,保护相邻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办法》共计37条,现将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关于《办法》的适用范围
《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居住房屋租赁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这里的居住房屋租赁,是指出租人将居住房屋交付承租人居住使用,并由承租人按照双方协商确定的租金标准支付租金的行为,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市场化租赁行为。
公有居住房屋出租,是我国特定体制下遗留下来的产物,不同于一般的市场化租赁行为,因此不适用《办法》。但公有居住房屋承租人将承租的房屋进行转租的,其转租行为又具有市场化租赁的特征,因此参照《办法》执行。
保障性住房租赁由于国家和本市都另有特殊规定,也不适用《办法》。
(二)关于居住房屋租赁管理体制
居住房屋租赁管理是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办法》分别明确了本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实行综合管理、属地管理。
为实施综合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房屋行政管理部门是居住房屋租赁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居住房屋租赁市场的监督管理;公安部门负责居住房屋租赁的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和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居住登记;工商行政、卫生、质量技监、食品药品监督、文广影视等部门负责查处利用租赁居住房屋进行无证无照经营的行为;税务、民政、人口计生、建设、规划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
为实施属地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居住房屋租赁管理纳入社区综合管理的范围;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负责协调和处理辖区内居住房屋租赁事务和纠纷,承担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的具体工作;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工作,督促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居住房屋租赁管理的规定。
(三)关于禁止出租房屋的情形
出租房屋的结构、附属设施设备和基本的生活条件,关系到出租的居住房屋的正常使用,关系到承租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办法》第八条规定,出租的居住房屋的结构及其附属设施应当安全、牢固,具备供水、供电等必要的生活条件。属于违法建筑的,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得出租的居住房屋,均不得出租。
(四)关于对租赁当事人权益的保护
为保护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租赁关系,《办法》依据《合同法》、《物权法》及《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作了以下规定:
1、限制随意调整租金
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租赁当事人随意调整租金的问题,《办法》第十五条在明确居住房屋租赁的租金标准由租赁当事人在租赁合同中约定,承租人应当按时支付租金外,还规定租赁合同期内出租人不得单方面提高租金。除租赁合同另有约定外,租赁期限为1年或者1年以下的,应当一次性确定租金;租赁期限为1年以上的,每年只能调整一次租金。
2、明确租赁保证金收取标准
根据居住房屋租赁市场交易惯例,出租人除了收取房租之外,还会向承租人收取租赁保证金作为履行合同的担保。为避免出租人收取过高的租赁保证金提高租赁门槛,《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出租人可以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数额,向承租人收取租赁保证金;未约定数额的,租赁保证金不得超过2个月的租金。
3、续租优先权和买卖不破租赁 为了增强居住房屋租赁关系的稳定性,鼓励和支持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建立长期、稳定的房屋租赁关系,根据我国民事法律中的“优先承租权”和“买卖不破租赁”制度,《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居住房屋在租赁期间届满后继续出租的,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承租权。租赁合同对续租已经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未约定的,出租人不再继续出租的,应当在租赁期间届满前1个月通知承租人;未提前1个月通知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出租人提出解除该不定期租赁合同的,应当至少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承租人。《办法》第十九条还规定,房屋租赁期间,因买卖、交换、赠与、继承等发生房屋所有权转移的,新的房屋所有权人应当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不得以房屋所有权已转移为由要求终止租赁合同。
(五)关于禁止“群租”
目前房屋租赁市场中的“群租”问题,不但影响了相邻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这已成为本市在社会管理方面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采纳市民意见,总结治理“群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群租”中普遍存在的分隔搭建后出租、改变房屋原始设计功能、居住人口过多等情况,《办法》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定:
1、明确最小出租单位。《办法》第九条规定,出租居住房屋,应当以一间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不得分隔搭建后出租,不得按照床位出租。原始设计为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其他空间的,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
2、明确最低人均承租面积。《办法》第十条规定,出租居住房屋,居住使用人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其中,居住面积是指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的使用面积,即卧室和起居室(厅)的使用面积。
3、严格限制单位承租居住房屋用作集体宿舍。《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居住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居住房屋不得出租用作单位的集体宿舍。对于这部分群体的租住需求,应通过公共租赁住房(含单位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逐步予以解决。
同时,要加强对“群租”的综合治理。根据《办法》第六条规定,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和街镇,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形成管理合力;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负责妥善处理辖区内的“群租”纠纷。
(六)关于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制度
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是强化居住房屋租赁综合管理,维护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有利于维护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优先承租权”和“买卖不破租赁”等权利的实现,根据建设部《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租赁合同订立后30日内,租赁当事人应当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内容发生变化、续租或者租赁关系终止的,租赁当事人应当在30日内,到原登记备案部门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的变更、延续或者注销手续。同时,为了减少租赁双方当事人的负担,使该项制度更易于落实,《办法》还采取了以下两方面措施:一是《办法》第十三条规定,通过房地产经纪机构订立租赁合同的,由房地产经纪机构代为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二是《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推进建设租赁合同登记备案信息系统,实行网上登记备案。
同时,《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还设定了相应罚则:居住房屋租赁当事人未在期限内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的,由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房地产经纪机构未办理登记备案的,由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办理上海居住证,对在上海买房有什么影响?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外地人生活在上海,拥有上海居住证可以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等方面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福利。其实享受这些福利还是后话,因为对于想在上海安家的人来说首先最想拥有的就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时候上海居住证依然有很大作用。
对于网友关于有上海居住证后买房子会有哪些影响?学牛网老师收集了几个具有代表性问题进行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对持有《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的购房人,个人住房房产税如何认定?
答:持有《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购房人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可暂免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
2、《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试行办法》实施后,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购房人暂免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答: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购房人新购住房、且该 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可暂免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
3、购房人持有的《上海市居住证》是新居住证管理制度实施前办理的,个人住房房产税如何认定?
答:购房人持有的旧版《上海市居住证》仍在有效期内,可依据原来的证件分类进行个人住房房产税认定。购房人持有的《上海市居住证》已超过有效期的,应由购房人重新申领《上海市居住证》后,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其新申领的《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情况等实际信息办理个人住房房产税认定。学牛网一站式解决居住证积分、子女入学问题
4、《上海市居住证》满3年如何计算?
答:持证人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上海市居住证》签注手续的,其持证时间按有效期连续计算。持证人因各种原因被注销《上海市居住证》后重新申领的,按新申领的《上海市居住证》发证日期重新计算持证时间。
5、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未满3 年,积分也未达到标准分值的购房人,个人住房房产税如何认定?
答:对持证未满3年、积分也未达到标准分值的购房人,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先按规定计算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持证满3年或3年内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可暂免征收上述住房的个人住房房产税,并退还持证期间已缴纳的个人住房房产税。
学牛网有着多年的成人学历、职称、积分、落户指导等相关信息咨询经验,欢迎大家免费咨询我们老师。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规模,社会福利
2015 年12 月10 日, 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 ( 草案送审稿) (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 向全社会征集意见, 并迅速引发了大量关注与评论。本文试图结合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现状, 对该草案进行简要评析。
按照《管理办法》第八条, 办理暂住登记已满半年的非北京市户籍人口, 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 可在全市行政区域内申请办理《北京市居住证》。近四十年来, 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世界上最为迅速的人口城市化进程, 北京作为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人口增长尤为迅速。据北京市统计局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2012 到2014 三个年度, 全市常住人口分别为2069. 3万、2114. 8 万、2151. 6 万, 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分别达到773. 8 万、802. 7 万、818. 7 万, 增速分别为4. 3% 、3.7% 、2% 。 (1) 虽然增速逐年下降, 但总量仍然巨大。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 “十三五”期间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 万人以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管理办法》上承2014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原则, 下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现实状况, 做出了相关规定, 现就其中的第八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进行分析, 并与国际上的相关做法进行比较。
第八条规定, “来京人员办理暂住登记已满半年, 并符合在京有稳定就业、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 可以申请办法《北京市居住证》。第十五条规定: “居住证持有人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 享有相关公共服务和便利, 具体办法由市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第十六条规定: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来京人员享受公共服务和便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保障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享受相关公共服务和便利, 并积极创造条件, 不断扩大提供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提高相应标准、向社会公布。”第十七条规定: “根据本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积分落户制度, 具体办法由市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按照上述规定, 符合条件的来京人员办理居住证后, 即可享受相关公共服务和便利, 并有希望通过积分落户制度成为北京户籍人口。积分落户是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 对北京市居住证持证人申请落户的条件进行量化, 并对每项指标赋予一定分值, 总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人员可在北京市申请办理常住户口。根据同日发布的《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 ( 征求意见稿) , 决定积分多少的评判标准主要有四项, 分别是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 ( 包含租赁) 、参加社保年限、连续居住年限, 积分越高越有希望落户。
可以看出, 《管理办法》体现了通过法治手段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 合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思路, 并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有效做法。大城市的人口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发达国家对于人口的管理, 是在确保公民自由迁徙的前提下,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税收、规划、市场、福利等各种手段, 合理引导人口流量和流向, 有效调控人口规模。首先, 美日欧都有先进的人口登记制度, 如欧洲各国要求迁移者到警署或内政部门登记备案, 由此可以准确记录公民的身份和迁移行为。其次, 自由迁徙并享受迁入地的公共福利也须符合一些条件。如美国公民进入目的地州后, 有的州要求必须居住一年后, 才能获得本州长期居民的待遇。有的州还有“真诚居住要求”, 就是现在实际居住, 并且打算无限期的居住下去。一旦被确认, 就可以立即享受本州居民的福利待遇。美国每个学区内的居民能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 但是跨学区以及学区内的非居民则不能享受优惠。当然, 尽管有类似限制, 发达国家对流动人口的权利和福利保障水平仍普遍比我国为高, 对人口流动的限制较少。这里既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 因为越发达的国家其政府越有能力提供高水平的保障, 也与其内部各地发展较为平衡相关。此时人口虽然仍有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 但各地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差距较小, 能够避免人口无限制的向某几个特定地区集中, 从而地方政府可以较为从容的解决人口流动问题。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内部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北京及其他几个特大城市持续面临巨大的人口流入压力, 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的保障水平。就此可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长期来看, 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中, 人力资本的价值最大。大量流动人口在京生活工作, 弥补了全市劳动力不足, 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程度, 延长了人口红利期, 对于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明,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当劳动力市场出清时, 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一定等于其边际生产率。大量人口的流入增加了劳动力供给, 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右移, 当需求曲线不变时, 平均工资下移, 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减少, 并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工资下降意味着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下降, 这时有较高技能的劳动者会投身于新的企业或行业, 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从供给端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和就业机会。
除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还应考虑人口流动背后的城市化对于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中世纪德意志谚语说: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逃亡的农奴只要在城市范围内居住一年零一天而不被抓获, 就可获得自由。只有在人口众多的城市中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市民社会基础, 并为构建现代公民权利体系中的私法秩序和公法秩序提供动力。
北京市的各项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首屈一指, 吸引了各类人才来京工作生活。发达国家早期城市化主要集中于小城市, 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特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 并带来了严重影响, 如产业结构的失衡, 区域和城乡发展不统筹不协调, 城市不能为迅速增加的人口提供住房和基本服务, 从而出现大量违章建筑和贫民窟。从个人效用来说, 贫民窟的居民不愿回到农村地区, 自然是住在贫民窟的当前或者远期效用高于农村。但这些重大问题如果任其愈演愈烈, 将会严重制约城市化进程。因为只有当一个人不仅住在城市里, 而且能够平等享受城市的各项公共服务、公民权利、生活便利时, 才是真正的城市化。通过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行政执法, 中国的各大城市并未出现类似拉美和印度的贫民窟, 但是大量的流动人口中, 两地分居、缺乏福利、居住条件差、族群冲突等问题也会造成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以, 从《管理办法》中, 我们可以看到, 北京市政府要通过居住证制度, 一方面合理引导, 加强人口管理的规模调控, 一方面逐渐提高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 从而在长期内达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的目标。让我们寄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齐心协力, 共同向着美好的目标持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冯晓英.当代北京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4.
[2]武冬立主编.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人口登记户籍管理法律法规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上海居住证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上海居住证新政细则12-03
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申请信息变更12-21
上海2015年居住证积分续办流程11-11
安康市居住证管理实施办法11-03
深圳市居住证管理中心09-17
郑州市城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试行办法12-07
居住证证明06-19
居住证办理12-01
居住证申请流程07-08
居住证住宿声明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