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和总结

2025-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和总结(共11篇)

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和总结 篇1

赵奕辰家长: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索罗门教育的信任。在此简单向您汇报一下您的孩子在这边辅导的情况:

★我对赵奕辰的辅导大体分为三步计划:

一、引导该生回顾七、八年级书本知识:

(1)七年级知识相对简单,该生掌握较理想;但也存在问题,比如计算方面还不够细心,对不等式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计算还不够细致,经常出错。当时也应您的要求给过他广东的期末测试,他可以考到102分,错的题目也涉及他概念理解上的漏洞,已在后续补习中不断弥补加强。

(2)八年级的知识相对较繁琐,涉及到因式分解、分式、根式、函数和三角形、四边形等,从计算和应用难度上都比七年级要高出好多,鉴于该生当时在校学习状况不甚理想,我的进度很慢,一节课带他走1至2个章节,讲解典型例题,确保他对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然后再展开针对训练和讲解。

二、对于八年级的知识做综合巩固,主要是以综合练习的形式进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搜寻他的薄弱区,以便后续强化。比如过程中,他对因式分解、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中心对称、勾股定理和三角形形状的判断等题型表现较差,经过我反复强化,已对中(上)等难度题型有相当的得分能力,理解力也明显加强。

三、对该生学习上的坏习惯重点瓦解,当然这个计划贯穿整个过程,1

引导学生克服诸多学习方法和态度上的缺点,取得一定的效果。在8月1日给他的八年级下期末测试中,他可以考到95分左右的成绩。当然这只能算进步,对于该生仍不算理想。

★该生学习特点分析和建议:

1.计算不够细心。简单的,会做的题目经常马虎犯错,比如,同一题算3遍会得到3个不同的答案;

2.上课听讲不够专注,不爱动笔,不能很好的与老师的讲解做出同步反应和反馈;

3.不爱做笔记,有做错的题目,该生未能做及时的更正和有效的批注;

4.没有好的复习习惯,比如我让他回家后复习某一章的书本内容,他第二天说“忘了”;再比如同样的题目第二次做时感觉很陌生,没有记忆的习惯;

5.打草稿习惯不好,草稿写得很散乱,不利于解题;

6.考试的时候答卷习惯不好,有过多涂改,时间观念不强,导致做不完题目;

★针对该生在这边接受辅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上特点,我都十分关注,反复督导,他有部分习惯已经改善许多,比如打草稿、举一反

三、改错的习惯。但还远远不够,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该生能克服以上种种缺点,那么该生的数学成绩就会有更大的提升。

杨老师

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和总结 篇2

一、学生特点分析

高职加本科培养模式的学生具有如下特点。

1. 生源的地域分布集中。

按照政策要求, 这种培养模式只是限于在高校所在的地级市范围内招生, 不像一般的本科院校招生, 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生源。我校招生的学生仅限于苏州市范围。这种招生的好处是学生的成长环境相似度高, 互相之间能够很快融合在一起, 缺点是同学之间没有好奇感, 不利于相互开拓视野, 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 学生的心智和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成长速度较慢。

2. 学生专业学习的开始年龄小且持续时间长。

初中开始的高职学习一般为3~5年, 之后即可毕业参加工作。一般的本科学生都是从高中毕业后才开始, 在校时间大部分都是4年。而高职加本科的学生在校专业学习, 从初中毕业开始, 就要接触专业课程的学习, 而且需要持续学习7年。

3. 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比例低。

在高职加本科教育模式进入苏州市的中考招生目录之后, 招生人员接到许多电话, 很多家长都在确认一个政策事实, 那就是孩子不需要上高中和参加高考, 也可以读本科。许多家长是在这种政策引导下, 考虑到孩子上高中和参加高考的辛苦和风险, 才给孩子报了“5+2”项目或者“3+4”项目。而由于这种项目在苏州第一年只有2个, 第二年增加至3个, 近年来也不超过10个, 远远少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专业数量, 因此学生和家长只能在很有限的专业类型中进行选择, 而根本没有考虑孩子是不是适合高职加本科的培养模式, 也没有考虑孩子喜不喜欢土木工程专业。

4. 大部分学生的溺爱娇惯现象严重。

每次教师们参加孩子们的入学仪式或者寒暑假欢送会时, 都会看到绝大部分孩子都有两个, 甚至有四个或更多个家庭成员陪同开会, 可以看出,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另外, 由于学生的分布范围只限于苏州大市, 而苏州又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绝大部分孩子在家里只要把自己的学习做好就行了, 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做, 娇惯现象也很严重。

由于以上特点, 教师们就有这样的担心:这些初中毕业的孩子年龄太小, 只有十五六岁, 就被家长们选定了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其今后学习和职业发展的目标, 而且高职加本科的教育周期相对以前的教育模式要长得多, 孩子需要学习这个专业7年时间不间断。如果孩子不喜欢这个专业, 再加上从小的娇生惯养, 今后的7年学习, 该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啊!

但是, 从另一方面考虑, 也正是因为孩子们年龄还小, 可塑性强, 适当加以引导, 还是会喜欢上土木工程专业的。所以, 作为这一试点教育项目的执行者, 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这些孩子的专业学习兴趣、吃苦耐劳的学习毅力和自觉自主的学习习惯, 这样一来, 孩子们就能自觉自愿、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土木工程的专业人员了。

二、对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引导

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专业兴趣, 并让孩子做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这项工作。

1. 课程设置上的引导。

这种项目的前两年课程, 基本上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课程。高职学校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不会因为没有了高考压力而滑坡, 主干课程采取参加全市高中统考, 并参加成绩排队评比的方式, 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同之处在于, 这些学生不用参加高考, 而且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所学专业已经确定。在这前两个学年中, 可以让学生对专业课程有所了解, 每学期开设一门专业学习的前期引导性课程, 比如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历史、画法几何及土建制图等比较容易接受的专业课程, 让学生尽早了解土木工程专业和自己将来的就业领域, 既可以培养专业学习兴趣, 也可以对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做好铺垫和引导。

2. 家庭和学校在实践环节上的共同引导。

教师们认为, 只要孩子喜欢关注与建筑行业有关的话题, 就会自觉学习和探索专业知识。所以, 每次和家长们见面, 教师们都会真诚地告诫家长们, 注意利用一切机会, 比如家庭聊天、活动和旅游中, 引导孩子们对土木工程的学习兴趣, 并且敦促家长积极地给孩子创造到建设工地、设计院和项目管理等部门去实习的机会。教师也明确告诉家长,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实习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本学习的理解, 而且能够锻炼孩子的多方面能力, 提高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和热情。学校也会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 组织结构模型设计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专题报告引导。

学校经常邀请本科段的任课教师, 或者社会上的知名建筑结构设计师, 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技术员、概预算员、安全管理员、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管理员等, 就土木工程的就业领域、工作内容和职业发展, 以及学校学习内容和将来工作中所用知识的辩证关系进行演讲和讨论, 让学生对土木工程的方方面面有近距离的感受。

4. 引导孩子对新闻中的专业相关事件的关注。

在新闻报道中, 经常会出现地震、洪水、雪灾和火灾等原因引起的建筑物破坏, 也会对一些重大工程的开工、进展和竣工等情况进行报道。教师在每周的学生班会中, 抽出一些时间, 对本周所发生的土木工程新闻进行专业点评, 引导学生注意有关新闻中提到的专业问题, 并给学生讲解所提到的建筑物结构特点、荷载作用形式、设计、施工和项目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及在哪些课程中学生将会学到相关的知识, 等等。这样, 不仅让学生知道实际工程的实施时, 技术不过硬, 责任不到位, 都会出现工程事故问题, 而且明白相关课程的知识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应用的, 让学生意识到, 只有在学校学习好了, 毕业以后走向社会, 才会做出优质的工程。

三、学习毅力的培养

1. 高职加本科培养项目的学生入学年龄太小, 仅有学习兴趣, 而没有吃苦耐劳的学习毅力培养, 对于今后的7年学习来说, 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举例教育。

(1) 一栋建筑物的建造过程是很长的。如一栋高层建筑物, 可能从开挖、边坡支护、打桩、做承台、施工地下室、拆除边坡支护到出地面, 都需要1~2年的时间, 上部结构施工、内外装修做完, 又需要1年甚至数年的时间, 这还是在资金、施工条件比较顺利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有的工程, 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例子, 如苏州的东方之门, 全国有名的“大秋裤”, 由于多个原因, 从设计开始耗时十多年, 建建停停, 停停建建, 才达到接近完工的程度。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者技术人员, 没有坚强的信念和毅力, 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2) 优秀结构工程师的职业生涯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可以给学生多讲讲。比如苏州的明代著名建筑师蒯祥, 其职业生涯就是从技工出身, 一直勤学苦练, 终于做到天安门和故宫的总建筑师。又如原苏州建筑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叶志明, 专科出身, 一直从事土木工程工作, 解决了大量施工工程中的疑难问题, 现在是我国唯一的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界的工程院院士。这些从技工出身, 刻苦钻研, 最终达到职业顶峰的工程界例子, 都是高职加本科培养模式学生学习的榜样。

(3) 就业要求宽广的知识面。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面非常广, 学生的就业领域不同, 所需要的知识也不相同, 而且一个人也不能确保自己一辈子只做一个方面的工作, 这就需要学生对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要努力学好, 才能迎接多种可能的挑战。

(4) 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准备。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施工管理理念在不断更新, 有的同学们还有报考研究生的想法, 这些都需要有长期学习的思想准备。教师讲课或者在和同学们谈话的过程中, 多给学生讲讲我国近年来在高层建筑和道路桥梁建设方面技术的突飞猛进, 讲讲自己原来学的不少工程做法如今已经被淘汰或者被改良, 自己是如何进行再学习和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的。让学生对我国的技术和管理的进步有自豪感, 学起来才有动力。

2. 对于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 也可以结合教学过程,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1) 实践教学环节的引导。在工程类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有些课程设计, 比如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等, 都需要持续一至两周, 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则需要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在这些时间段内, 学生必须持续地坚持只做一件事情。而这些实践环节课程, 劳动强度较大, 需要进行大量的设计计算和工程图纸绘制。这就要求学生要按部就班, 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工程条件出发, 进行整体概念设计, 然后进行结构构件布置, 再到结构整体分析计算, 包括各个结构构件的分析计算和连接节点细部设计, 而这些, 只是完成了计算部分的内容。在设计图纸表达阶段, 还有整体结构布置、构件图、连接节点详图和工程材料使用量的计算, 等等。而在所有过程中, 还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设计规范和制图规范。可以看出, 没有一定量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刻苦踏实的学习态度, 是不能完成这些培养要求的。而这些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毅力, 这要从一开始就和孩子们说清楚。

(2) 在有难度的实践类项目中培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以任选课加学分的方式, 开展一些具有一定难度或者复杂度的结构模型制作比赛或者实践技能方面比赛, 并且鼓励学生参加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专业技能比赛或者创新大赛。参加过这些比赛的学生都有切身感受, 那就是, 同样的题目, 做出来的结构模型可以说是各有想法, 有的构思非常巧妙, 有的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而模型制作的精巧程度, 连接节点的细部处理, 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学们都会有这样的结论, 没有一蹴而就的辉煌工程, 只有肯钻研, 舍得花时间, 精益求精, 刻苦努力, 才会取得成功。

四、自觉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其实, 高职加本科的培养项目在苏州的招生分数, 属于四星级高中的行列, 能够考上这种项目的学生, 其学习习惯大部分都是不错的。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 高职阶段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泄气的倾向; (2) 高职阶段和其后的本科阶段学习, 其学习方法和技巧, 与初中阶段完全不同, 学生已经习惯了以前的题海战术的学法, 可能会一时半会转不过弯来。

如果由于以上两种情况, 学生在一两次考试中失利, 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学习兴趣。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的引导, 教给孩子们新的学习方法, 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 学习方法的引导。工程类课程的学习主要是理解、必要的记忆和见多识广。有时候一本书上讲的问题不容易理解, 另一本书换一种说法来讲, 一下子就明白了。有的建筑结构构造, 书上的图很难看明白, 但是到现场一看见实物, 或者在网上搜索工程图片看看, 也很容易看明白。所以, 学生应该多关心身边的工程建设项目, 注意多看相关书籍和参考书, 独立思考, 独立完成作业, 就会学习起来越来越轻松。 (2) 互相讨论很重要。近年来, 高校教师都有这种感觉, 随着“独生子女”年代的到来, 学生们相互讨论问题的氛围越来越差。这可能和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有关,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同伴, 习惯了任何事情都自己一个人拿主意。而工程问题一般涉及面很广,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关注的重点, 同一个问题, 如果有多人参加讨论, 可以开拓思路, 避免考虑不到的遗漏。在实际工程的运作过程中, 经常有设计方案论证会、施工方案论证会、施工难点问题论证会等, 这些都是相互讨论的实例。在学习过程中, 经常讨论问题, 不仅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也能够激发学习和深入思考的热情。 (3) 自学能力培养很重要。初中学习阶段课堂教学内容偏多, 自学空间很少, 到了高职和大学阶段, 这一学习习惯需要及时扭转。教师可以从预习和复习效果检查、指定课外补充教学资料等入手, 逐渐过渡到给出学习方向, 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自主学习并写出读书报告或者学业论文的程度。

五、结语

高职加本科分段培养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这一项目的参与者和管理者, 只有以学生的快乐学习成长为己任, 积极思考和探索适合这一模式的培养方案, 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引导, 才会将这一新型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实施好。

参考文献

[1]郭存亮.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存在问题与成因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0) :221-222.

[2]何静.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专业衔接研究——基于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模式的视角[J].职教论坛, 2014, (3) :61-64.

[3]陈新民.高校毕业设计 (论文) 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2) :65-67.

[4]李建英.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机制与保障措施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53) :237-238.

[5]邹海燕, 徐明华.本科与高职衔接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11) :147-150.

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和总结 篇3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英语的交际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其目标的本质是实用性,因此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在目标上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能力的培养,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高职英语口语的学习成为目前高职英语的重要难题,本文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提高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  英语口语  实用性  学习策略

【基金项目】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重点课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编号:ZJGA20131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98-02

1.高职英语口语学习内涵

英语口语学习主要是指通过英语这一种语言来达到日常交流的一种学习。英语口语的学习又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包括出国英语口语、面试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口语及校园英语口语等,本课题的研究更多地是侧重于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英语口语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其目标的本质是实用性,因此高职英语口语在目标上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能力的培养,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

英语口语教学培养的是学生与人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衡量标准有三个,第一是流利性,要求学生能够流利的用英语与人交流,通过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流利地运用英语;第二是准确性,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使用词汇、句子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第三是得体性,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人物使用合适的语言。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学生,从课题组成员所任的班级中随机抽取9个班级,450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通过开展“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状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英语口语认知和英语口语学习的基本状况,通过SPSS17.0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基本特点和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进行鉴定。本次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学生英语学习背景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从学生对英语口语的认知、学生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和动机以及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水平四个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进行调查,每套问卷由12个小题组成,共计24题。本次调查共投放450份问卷,回收427份,回收率为94.8%。其中有效问卷为405份,有效率为90%。本次问卷统计使用五分制,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记作1、2、3、4、5,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对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统计分析,课题组邀请全校所有的英语口语教师制定促进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法对英语口语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整。通过为所抽取的450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观察高职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英语口语学习的动态发展过程,对英语口语学习策略不断调整和完善。

3.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特点的统计分析

3.1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突出实用性

实践性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被调查的450名学生中,在学习动机上211名学生选择能够促进以后的就业和工作,占到总人数的46.8%,170名学生选择英语可以是一种交流工具,占到总人数的37.7%,两者均涉及到英语口语在实践过程中的英语表达和英语交际能力,共占到总数中的84.5%。在学习兴趣上,50%以上的学生选择与口语交流相关的内容,包括看到别的学生说英语口语表达很流利,能够和外国人进行顺畅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够听懂英语电影中基本的口语表达。从上述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更加注重英语在实际交流中的实践性,注重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运用知识,而不是理论化的口语技能,口语策略。高职英语教学要突出英语的实践性,突出学生英语的实践能力,这是高职英语口语学习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最大的特征,也是高职英语口语学习最大的目标,英语能够成为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3.2英语口语学习突出情境性

英语口语的主要特征是交际性,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情境性,不同的交际环境就是一个不同的文化和氛围交流场所,交流者需要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和文化氛围的设置来组织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交流语态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学生对自我英语口语表达的期待调查中,58%的学生表示期望能够与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场合中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和交际,在对一个班级的群体访谈中,学生表示不同的交流情景中交流语言和交流气氛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正餐和闲聊的座谈时的语言突出交流性,而在集体的party中讲究语言的丰趣,在演讲和演说中讲究语言的感染性,而这些不仅是理论知识的英语口语交流策略和英语口语课堂的简单联系无法解決的。而作为在汉语化的中国环境中,这也成为中国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最大的障碍,在调查中90%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缺乏语言气氛的塑造,不能根据语言情景灵活变动和调整。

4.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水平分析

4.1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和总结 篇4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课是针对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通过对经典篇章的精读精讲,达到夯实学生英语语言基础,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因而是公共基础课中的核心课程。但基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大学英语教学也随之经历了一次次的挑战和变革。目前电子媒介的异军突起及由此而至的新媒体时代,使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生嬗变的同时,也让教师的压力倍增。如何在学生热衷于泛娱乐化新媒体阅读的背景下,让他们意识到大学英语课熟读精思的重要性,并且能沉下心来乐于并善于学习大学英语的基础知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坚持“精、专、博”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新媒体冲击下的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目前新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蓬勃兴起的热点媒介,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伴随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媒介的逐渐普及和网络服务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进入新媒体时代。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则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之一。以我所授的三个大学英语本科班为例,每名学生都有一部智能手机,超过半数的学生配有笔记本电脑,还有少数学生拥有平板电脑,而他们日常的信息资料搜索、交友互动、娱乐消遣等基本都是通过电脑及手机网络进行。因此他们的学习习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阅读的影响。与传统的纸媒相比,新媒体阅读具有互动性、移动性及泛娱乐性等特点,而热衷于新媒体阅读的大学生也多采用“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终极追求的阅读形式”,其“阅读内容限于考试或工作需要,功利性较强”。

相比而论,大学英语作为面向大学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谓承前,就是要整合优化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的英语知识,继承其知识精粹,矫正其学习盲点;所谓启后,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语音、语法、词汇训练及人文社科知识的熏陶,使学生达到由高考应试英语到大学实践型英语的质的转变,从而为高年级的专业英语课的开展打下牢固的基础。这一重要的作用也就决定了大学英语的“精读、慢读、苦读”的特殊性质,即大学英语要求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对文化背景、篇章结构、写作手法、重要语法点、句型和词汇都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将其熟练运用于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实践中。而对语言精准的把握,必须是学生宁静状态下的苦读及反复研习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如此耗时、耗力、见效慢的课程与新媒体阅读时代的“泛读、快读、悦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大学英语教学越发变得“不合时宜”。对于大学英语课,不少学生存在抵触和畏难情绪,不愿学又学不好。而大学英语教师又苦于无法摆脱大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质与新媒体时代学习方式之间的冲突,在教学上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局面则让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困难重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困境

电子媒介的兴起,稀释了成熟于印刷媒介时代的读写深度和浓度,图像、影像挤走了文字,占据大众的注意力中心之后,视觉弱化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搁浅了我们对世界、人生的深度思考。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湎于图文并茂、视觉冲浪的网络、手机阅读,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阅读长篇文本,也不习惯深刻思考问题。而大学英语课旨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恰恰要求他们专注于经典篇章,在对语言知识点细致把握的同时,对其中涉及的有关社会、文化、环境等人文话题做出自己深入的思考和严肃的判断。但这也正是新媒体阅读所欠缺的。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继续成功有效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备课难、上课难和课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难。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如上所述,新媒体冲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困难重重,如何突破瓶颈,让大学英语课能“常教常新”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个人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精”、“专”、“博”三方面入手。3.1 精讲教学——夯实基础知识

大学英语的课程本位是基础英语,对学生的语音、语法、词汇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首先是“精讲教学”。而部分学生也确实体现出基本功不扎实、学风浮躁、眼高手低的倾向。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夯实其语言基础。(1)培养学生合理运用词典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部分学生喜欢用手机词典而忽视纸质词典的问题,我经常会比较一些英语学习实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电子词典和纸质词典的互为补充而非相互排斥的关系,引导他们在深入学习大学英语词汇时应多查看纸质词典。同时,向学生适时介绍一些二语习得方面的知识,让其充分意识到“先看英语释义再看汉语翻译的使用策略与英语主动词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的语言学习规律,鼓励学生通过重点学习英文释义,提高其词汇水平。

(2)将校园生活和人文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入词汇教学中。教学研究表明,“英语 词汇量的多少,标志着英语水平的高低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强弱”,因此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资源已基本与教师持平。教师如果仍照搬教师用书或词典上的权威例句,不但不会发挥例句应有的示范作用,还会降低学生上大学英语课的热情。因此,我在备课时,有意识地将重点词汇的例句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反映校园生活的新动态和90后学生的独特看法。同时,鉴于词汇和文化、历史的内在联系,我经常在讲解词汇用法时,将其与英语发展的历史和民族思维的变化等文化现象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加深他们对特定词汇的印象。此外,还利用图、文、声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比较近义词的用法。例如在讲解有关“身体语言”的一组英语词汇时,就在课件中插入了十几个gif 动画图片,通过图片中动画人物滑稽夸张的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意识到各种“身体语言”之间的区别。3.2 专业教学——训练逻辑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初入大学的学生仍囿于中学英语学习思维,对文章理解的重视不够,且受新媒体阅读的影响,浅阅读倾向明显,对课文的理解仅停留在能够回答课后阅读理解题的层面上,而对文章的主旨大意不甚了了。更有甚者,虽然明白一句话中每个词的意思,但却无法理解整句话的意义。而“阅读低效和理解偏差都是由于书面语言形式和认知背景的不相匹配,即阅读的很多问题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读者的图式知识和思维能力”。因此,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课,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综合性人才。为此,我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具体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点。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学英语课本中的部分语言材料虽然陈旧,但有相当一部分文章却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因此我在课上有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鼓励他们课后反复朗读这些课文。而这种朗读不能是机械性的“发声阅读”,而应是“出于口、入于耳、沉于心”的诵读。如此这般,才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渐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把握其逻辑架构,并在不经意间将其中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同时,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与文本配套的音频和视频材料,充分发掘新媒体时代的视听优势,激发学生对已学文章的诵读热情,深化其学习效果。

(2)实践出真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读”和“写”结合起来。一方面,培养学生以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而“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批评,也包括鉴赏,不仅仅是审视缺陷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感受美的过程”。所以在讲述具体语言点前,都会通过问题解答、集体讨论、图文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行文逻辑、写作手法进行细致分析,并 在具体语篇分析中对其间的起承转合予以提示。同时结合该文的文体,介绍同类文体的写作方法,以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写作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有研究表明,“在学习者达到一定水平需外力推动时,输出比输入更能起到推动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批判性思维阅读训练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其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此时如果能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活动,提醒其在写作中注意行文逻辑,并及时评阅其文章、指出其不足,那么其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大学生学习生涯和求职总结 篇5

2011年元旦马上就要到了,大学的生涯也快结束了。回顾我的大学生涯和我的求职经历,感慨颇多,以此写下我的感想为我的大学做个总结。

先谈谈工作吧,打算下个月过杭州那边天健会计事务所实习,因为要有两个月的实习考察期才能签约,所以说工作还是在不确定当中。不过虽然说有10%的淘汰率,但是在实习的时候我会尽量多听、多问、多学,而且我在重庆的谛威也有接近三个月的实习,留下应该没多大问题。自信一回!说说找工作给我最大的感受:

首先:自我定位最好要清晰、明了。开始出去的时候我们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我们感兴趣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积累和经历。所以我建议平时没事的话多去外面见识见识、多去兼职兼职。而且随着我们找工作的过程,我们对自己、对企业了解的越多,我们心中的定位(所在的行业、所在的企业、所在的地区)可以越来越明晰。像我的话,进事务所是我比较喜欢的。开始的时候我一心想蹦事务所投简历,但当时事务所招人也不多,同时其他企业我也没怎么理。好在我们寝室的一室友跟我说,你可以拿其他企业练练手。我才去投了一些其他的企业。很惨的是,我也没有收到其他企业的offer,但是面试还是让我了解自己更深。

再者:找工作是有时要看缘分,我找的工作应该算是缘分吧。事情情况是这样的:有一天晚上12点多我去杭州人才网看,看到有个大型的招聘会,而且有10个左右的事务所招聘,当时可把我乐坏了,晚上的时候就已经决定明天搭火车跑杭州那边看看。好在网上留下他们各招聘公司的手机联系方式。由于当时是周末,打电话直接问公司是不太可能,我就利用各公司的手机联系方式咨询他们去招聘会的情况。结果获知他们事务所只是到那边收下简历,失望啊。但是这时获知一个很重要的消息:天健过两天要去西财开宣讲会而且是当场面试。但是又不是很信(怕像上次一样跑到成都去只听到立信的宣讲),当时又进不去西财的就业信息网,想到去西财的会计学院看看,结果看到了,高兴啊。这样我才有幸去成都去天健面试。这就是我找工作最深的两点感想吧。

再说说大学之后我的变化吧,自我认为我是个诚实、自信、做事认真、勤奋、还好相处的一个人吧。我一般也不会跟人产生很大的冲突,也许大学期间同学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是很大。我也不喜欢发火,一些悲伤的事情过段时间的话伤心也会悄悄离去。大学我的胆量有所增加,在此我要感谢下两个人,我的高中老师陈老师和我的大学英语吴老师,是她们让我可以得到胆量上的锻炼,谢谢她们。同时还有一点变化较大的是:我对于一些事情不是那么相信了。承认以前我是个没有什么主见的人(现在也是没有什么主见),人家吩咐我做什么事情我就去做,人家说的什么事情我就相信,也许是长大了,也许是自己的见识多了,现在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我都尽量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为什么会这样,也许这样的我更适合在社会生存,更适合在事务所生存(因为持有职业怀疑态度是一个注会必要的品质)。同时,我说话、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都还有待加强。我不能很好的融合到一个谈话当中去,这是我很大的弱点,但是我单独与人相处的还可以。对于过往我没有很好的总结,而且以前发生的一些搞笑的地方我也遗忘的快,可能记忆力不好了,看来要去好好锻炼锻炼身体和脑子了。

对于现在的朋友和同学,我要表示感谢,因为在我迷茫的时候,在我无助的时候,是你们的帮忙,同时感谢你们陪我走过快乐的大学时光,对于以前的朋友和同学,我真的要说声:对不起。自从来到大学之后,我跟你们的联系少了,跟你们的交流少了。以前看过这样一句话:五百年修的同渡船。还有这样一句:我们可能只是两条相交的线,当我们通过那个交点之后,我们会走的越来越远的。不论怎样,我也要感谢你们,曾经那些美好的时光一直会留在我的脑海当中。

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和总结 篇6

孙佳慧

一、课题研究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新课改将促进教学策略的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辅助者。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地处较为偏远的亚峰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生员中外来人口子女占了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不论在时间或者水平上都有一定欠缺,因为,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提出并研究本课题,就是要彻底废除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寻求一种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力求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着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性、创造性和有利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出发,继续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培养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等应对行为而展开的研究。

二、本学期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我校各班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包括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2、建立课题博客,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充实博客内容,引导课题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博客建设,让博客成为实验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

3、协助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共读同一本书活动的开展,协助组织好11月份的共读活动启动仪式,有效地借助课外阅读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4、以校本教研为依托,鼓励教师开设校级和校级以上公开观摩研讨课,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辩课,在研训一体化中成长。

5、试行双轨制培训:

教师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定期请有关专家作指导,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加强课题组人员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课题组定期组织召开讨论会,形成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有关问题,时间拟定于星期三上午第三节;定期召开课题阶段研究工作总结会;全体课题组成员定期提交相关论文、总结、心得体会,写好教学反思。

学生方面:编纂有关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资料,在学生中进行有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具备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鼓励学生重视预习,勇于质疑,注重复习,让学习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年度预期研究成果

1、初步建立起课题教学网站;并有一定的资料。

2、初步探索出教学各种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3、开设观摩课,撰写典型的教学设计案例。

4、完成二、三篇本年度的科研论文以及教学反思。

5、开设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指导讲座。

6、提倡预习,引导学生人人养成预习、质疑的好习惯。

《指导有效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总结

孙佳慧

古人有云:活到老,学到老。到现代社会,终生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个人在学校所能接受教育的时间最多不过20年,其余时间若想学习必然要靠自主学习。然而,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由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正在向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转化。于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初等教育中的地位显得犹为重要了。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教学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一、研究过程

1、在研究的初级阶段,我们四年级组针对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制定了初步的研究方案。将预习的过程细化为四个步骤:一读圈画、二读归纳、三读感悟、四读积累。

其中一读圈画包括圈画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标出自然段,画出文中好词佳句;二读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疑问;三读感悟文章写法和情感;四读积累好词佳句。

2、在研究的实施阶段,由于四年级学生年龄小,不能根据制定的预习过程自己进行合理地预习。因此我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十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四读预习,边讲解边操作。刚开始学生不能熟记“四读法”,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学生能够流利地说出四读法的名称。

在每一步预习的指导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一读中,学生在理解词语方面遇到了困难。有哪些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呢?经组内研究,我们将理解词语的方法确定为以下几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我建议学生多用查字典的方法。画出好词佳句,一些学生判断不出什么样的词句是好词佳句,我指导学生画四字词语和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在掌握生字音形义的基础上,归纳形近字和多音字。在二读归纳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无从下手。我指导学生两种比较好的方法:一是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连起来,挑重点内容说;二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可以说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写景状物的文章就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了该景物的哪些特点。三读感悟情感,一些学生不能围绕课文的主题去谈感受,或者感受是存在认识上的错误的,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题目和主要内容,先对文中的人事物进行评价,再扩展到自己的生活中谈启发和感受。

待学生掌握预习的步骤后,放手让学生对新授的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对学生自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研讨和解决,对于个别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个别辅导。

3、临近学期末尾,对本学期的研究成果进行反思。积累经验,并提出疑惑。

4、研究学案的制定,为下学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研究心得与疑惑

经过半学期的研究,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我的心得主要有:

1、自主学习不代表随意学习,而是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高效学习,并且逐渐形成能力。

2、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靠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倘若教师一直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灌给学生,那么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吸收,并且继续被动下去。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就会为学生打开乐于自主探索知识的心门。

3、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虽然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但教师不是无事可做,而是在教学中为学生领航、把脉,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能够有理可依,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4、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自主学习要求。班级中思维敏捷、能熟练地进行自主预习的孩子尚居于少数,大多数学生总会遇到困难。对于智力稍差的学生如果要求过高反而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因此自主学习也需要分层制定要求。

我的疑惑有:

1、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自主学习与同伴互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加高效?

2、实施自主学习后,教学的重心应该落在何处?

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和总结 篇7

1. 大学化学专业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

1.1 自主性。

学习内容上,拥有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除了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外, 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内容与职业的契合性、学科的实用性等来选择相应的课程和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大学课堂只讲授一些重点难点及理论所涉及的观点, 大部分学习内容要求他们自己课后去学习、消化, 而且老师也不再规定他们如何去学习, 只是提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他们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完全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而定。

1.2 专业性。

对于大学化学专业学生来说, 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性。他们要学好化学专业的各门课程, 掌握丰富的化学科学知识, 培养良好的化学实验基本素质和技能, 又要广泛涉猎有关化学专业各门课程的前沿知识和化学发展的历史动态, 掌握与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关的其他专业学科的相关知识。

1.3 研究性和创新性。

大学阶段是从求学期向工作期、创造期转变的过渡阶段, 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单是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工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及科研方法, 培养较强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未来工作的需要。

2. 化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学科特点

2.1 学术性加强, 趣味性减弱。

大学的化学内容相比中学的化学其深度和广度都大大加强,同时, 随着知识的深度和难度的加大, 知识的趣味性也相对减弱, 不可能再像中学那样充满着神奇和精彩, 而更多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逻辑性。

2.2 实验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

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实验, 实验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更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中的关键。实验课要通过研究实验的原理、步骤、操作和结果来研究实验的设计、分析实验的有效性及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等, 通过做实验来达到对与这个实验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3 理论学习与实验课程的时空分离。

高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化学实验课是作为独立的课程设置的, 实验内容和体系也有相对的独立性, 实验教师也大多是专门配置的, 与上理论课的教师之间联系较少。实验老师很少系统地讲述相关的知识和理论, 主要是让学生针对实验来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 研究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设计, 分析实验的关键、实验的效果及影响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因素, 进行相关的改进和预防。

3. 如何正确建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树立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思想, 从而能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价值取向, 提高他们的专业自我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 促进他们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为他们今后所从事的事业而奋斗终生。

3.2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

要加强教育引导, 帮助学生形成以下几种学习观念: (l) “学会学习”的观念; (2) 创新学习的观念; (3) 自主学习的观念。 (4) 高效学习的观念; (5) 全面学习的观念; (6) 终身学习的观念。

3.3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对大学化学专业学生而言,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不仅可以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业, 保证健康的身心素质, 而且还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 对于他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也能起到以身示范的教育作用。

3.4 加强实验教学, 注重学生实验能力和科研意识的培养。

(l)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注重学生实验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的培养; (2) 多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 注重实验的创新性, 并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 (3) 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注重实用性, 加强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方案的改进等方面的评定; (4) 加大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投入, 要开放实验室, 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 让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验探究; (5) 建立设备和药品齐备的多样化实验室, 满足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 (6) 改革考试方式, 加大对学生实验的设计、创新、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评价, 有效地促进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3.5 加强专业见习与实习, 注重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

(1) 使专业见习与实习内容更加丰富, 形式更加多样; (2) 增加专业见习与实习, 延长实习时间; (3)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见习与实习基地; (4) 加强专业见习与实习各环节的科学指导和规范化管理; (5) 加强专业见习与实习的考核, 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摘要:以化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问题意识、学习价值取向和专业发展意识六方面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化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专业发展意识方面问题较多。提出了完善学生的学习心理、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化学专业,学生,学习心理,调查

参考文献

[1]郭晓明.从基石出教育课程改革看我国高校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4) :13-15.

[2]张爱卿.20世纪学习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 2000, (2) :49-51.

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和总结 篇8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特点“倦怠”一词最早应用于职业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研究的广泛和社会的复杂发展,倦怠在学习领域日益凸显。所谓学习倦怠即学生因对学习没有兴趣但又不得不为之时,从而产生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和消极对待学习的活动,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主要表现为:沮丧、不满意、抑郁、冷漠、焦虑、低自尊心较低等心理上状态。从长远来看,如果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不能得到及时修正,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很难顺利地开展工作,不仅不利于高职学生自我的完善与发展,更加不利于所在企业的发展,更有甚者,延缓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引起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特点及原因分析

1.高职专业的低社会认可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环境压力

众所周知,高职专业的学生往往是高中时学习成绩平平者,或者是高考失利者。总之,高职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本身因为成绩的原因,存在不满情绪,加之当今社会,从事任何职业都凭学历说话,社会上本科学历要高于大专学历。社会上对高职类学历的低认可度,极易导致高职专业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自身所学专业。如果学生从根本上排斥自己所学专业,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学生学习倦怠,必然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将来高职专业学生走向社会,难免会力不从心,也会导致社会对高职专业学历的低认可度,如此恶性循环,高职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面对社会上存在的认可偏差,高职学生更应不断地调适自身,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学好自己该学的,用自身出色的、卓越的工作效果更正人们的认可偏差。

2.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性别差异及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存在性别差异,只是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研究人员认为,男生高职学生出现学习倦怠心理要高于女生,原因在于男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将来要承担一个家庭的重任,相对女生来说面临的压力更大,男生往往更多的考虑将来的工作,高职学历的低认可度,易导致男生出现学习焦虑,进而导致学习倦怠。还有些研究者认为,高职学生女生学习倦怠率高于男生,原因在于,正是因为女生面临的生活压力相对少,相比男生缺乏学习动力,加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错误观念,使很多高职女生认为将来嫁得好就行,在对待学习上没有一个端正、严肃、认真的态度,在不得不学的高职教育环境中,更加容易出现学习倦怠。无论是男生学习倦怠率高于女生,还是相反,总之,在高职学生中,学习倦怠现象在男女性别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3.高职专业学生对自身所处位置和所学专业的理解偏差

上文已经提到,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大多是高中学习成绩平平者,或者是高考失利者,这些学生在入学时本事就有低人一等的心理误差,在接受与高中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夸度较大的高职教育时,一时难以转换,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心理调适,进行转化,很难适应重技术轻理论的高职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学习倦怠,严重者产生厌学现象,最后开始“破罐子破摔”,最终会害了学生自己。学生应及时转变,调整自身,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理解自身所学专业,才能真正克服倦怠心理的产生,出现“学有所用”的心理。

4.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易导致学生的低责任感,进而引发学习倦怠心理

目前,我国在校的高职学生大多是“90后”,出生环境相对优越,成长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与网络时代同生长,相比“80后”“70后”更加的骄纵。“90后”的孩子容易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影响,认为现在社会就是“金钱社会”“人情社会”学习再多也是无用,结果就倒在学习倦怠。其实现在社会是存在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的丑恶现象,但是我们应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主流还是好的,贪污腐败者必然自掘坟墓的行为。我们应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艰辛,要刻苦、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双亲,回馈社会。

二、修正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措施

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心理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职学生应调适和摆正自身心态,不要受困于世俗的社会认可度,尽我所能的学好专业知识;高职院校的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大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促进高职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合理择业,正确就业;高职院校则应在不断加大实践在高职教育中的比重,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积累经验、收获成就,体验和享受自身所创造的价值,增强自信心;更加重要的是,在就业问题上,社会应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其实,职业不分贵贱,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只是基于不同的社会分工,本科生也好,专科生也罢,也只是不同社会分工的结果,没有高职学校培养的大批专业技能人才,仅靠本科生的努力很难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应积极发展市场经济,为各类优秀的高职学生的就业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实现全社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明天的局面。

三、结语

总之,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特定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学生自身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教师、高职院校、社会、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尽量减少和避免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产生,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54-57.

[2]许有云.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应对风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3).

[3]段陆生.大学生自尊与学习倦怠相关性分析[J].临床心理疾病,2008,14(3).

[4]连榕,杨丽娴.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

高一学生学习特点 篇9

⑴ 知识量大,系统性强。

高中各学科几乎涉及了本学科的全部基础知识,而且均形成了各学科独特的系统和体系。学习时,注意把各科知识与其系统和体系联系起来,就有利于深入学习。另外,高中阶段开设的一些发展特长、加深加宽知识面的选修课和各种课外活动,都使高中成为求学时代获得大量知识信息的重要阶段。

⑵ 综合性强,各学科互相影响。

高中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尤为突出。心理学家曾把数学列为影响智力水平高低的一大因素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高中阶段学习中,如果数学功底差,则会极大地影响到物理、化学的学习,碰到的困难大,自不必说。同样,心理学家也指出了语言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思维不仅与感性认识相联系,而且凭借语言进行思维,语言使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因此,每个高中生都要努力学好语文,发展思维,多加思考,力求各学科的深刻领悟,学会质疑,发展自己。

⑶ 能力要求高,贵在自我培养。

高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我们的一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中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实践中,在努力掌握基础知识、积累经验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科学的判断能力等等,这些不但会使你很好地完成高中学业,还将使你终身受益。

招数一:预习

对预习来说,主要就是要做到看书速度快,理解速度快。最重要的是要克服内外干扰。外部干扰包括无关的声音、让人分心的视觉嗅觉刺激物等;内部干扰主要指疲劳、疾病,与学习无关的思想感情等。克服内部干扰主要应积极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有意变换学习内容,避免用脑过度,防止身心过于疲劳等。克服外部干扰,除了要尽量避免影响注意的外界刺激,例如把桌上无关的画报玩具收掉,把收音机关掉。还要有意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使注意能始终保持并有韧性。

招数二:复习

对复习来说,主要就是要提高做题的速度。无论现在的人如何批评“题海战术”,但对数理化这些科目来说,做题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个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具体操作结合的过程,所以在数理化的学习上做题是必须的。但做题并不意味着要见一道做一道,做题“贵精不甚多”,做一道题要学会“举一反三”,用心揣摩这一类题目的特点,这是提高做题速度的很好的方法。同时要注意每做一道题,要有一道题的收获,不能做上十道题毫无收获,还是就会做这一道题,这个收获从哪儿来呢?就是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招数三:课堂听课

争取在老师讲课时,就把这一部分内容学会、理解,否则下课再自学,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一定学好。上课听讲是最重要的一环,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课,这么多的时间利用不上,就太可惜了。要做好听课笔记,并要学会做听课笔记。上课听课效率高不但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对你提高做题速度也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课后针对性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不能偷懒,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把课堂例题反复演算几遍,毕竟上课的时候,是老师在进行题目的演算和讲解,学生在听,这是一个比较机械、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也许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听懂了,但实际上你对于解题方法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程度,并且非常容易忽视了一些真正的解题过程中必定遇到的难点。“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对于数理化题目的解法,光靠脑子里的大致想法是不够的,一定要经过周密的笔头计算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难点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祝各位同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进步!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有利于我们引导高中生健康向上地成长。

高中一年级

生理特点: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

学科特点: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跨度很大,特别体现在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很多学生都是上课能听懂,课后作业也认真完成了,结果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差,综合学习能力急需要提高,咨询师一定要跟家长强调在高中阶段,孩子不能掉队,有问题不能拖,同时强调高中阶段,家长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因为高中的各科学习都是知识的延伸,并且有很强的关联性,一个知识点或是知识模块出现问题会导致这个科目的学习遇到瓶颈,应该趁月考之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有效解决,在期中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

高一关键词——“难”

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初三到高一不是个“坡儿”,而是个“坎儿”,必须要“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

高一最重要的事情

1.重视高

一、成就高考——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开始,抓住高一,让自己一开始就能占据领先位置,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多年的高考经验显示:对高一的重视程度和3年后的高考成绩成正比关系,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从高一抓起!

2.提前动手,从容应对——刚刚经历了中考,很多学生沉浸在紧张后的轻松李,但是学习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放松,可能就会给自己的高一学习制造麻烦,抓住高一伊始,让自己的高中学习一帆风顺!

3.发现漏洞、及时弥补——高中学习比较紧张,发现漏洞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任其存在和发展,因为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漏洞不补,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并且积累得太多,会觉得无从下手,只好放弃,给高考造成很大的损失!

孙式太极拳特点和学习方法 篇10

孙式太极拳是孙禄堂老先生以他终生习练研究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的心得体会,提取其精华,将三拳融会贯通,合冶于一炉而创编的,并自成一家。成为我国目前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

孙式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它把修心养性、促进身体健康、提高防身技巧三者结合在一起,所以习练此拳日久,自有意想不到的妙处。

由此可见,孙式太极拳的学习,对我们是有很多作用的,我们应好好学习。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迈步必跟,退步必撤,每转身必以开合动作相承接,因此有人叫它开合活步太极拳。

练习时要舒展圆活,进退相随、上下一致,无左右歪斜的形体,全套练之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全身放松,不僵不滞,进行中无起伏,要各式相连贯,要一气哈成。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速度要均匀,不可忽快忽慢,更不可有停顿的地方。

在练拳过程中始终要保持自然,要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万不可努气(拙力),由于中正平稳,所以才能不前俯不后仰,不左歪不右斜,这些在练拳以前,从思想上就应该注意。

孙式太极拳的练习,讲究自然协调,协调就要求我们周身各部位达到统一。

孙式太极拳的练拳要求

1、要集中精力,就是精神内受,不可心猿意马、左顾右盼,呼吸自然,即呼吸不要着意,舌顶上鄂,口要虚合。

2、要求精神与肢体放松要轻柔(柔与软不同,软疲塌无力,而柔中有刚),就是要用自然之力,不是用拙力而是要用活力。

3、孙式太极拳要严格遵守规矩,古人云:“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必须按照基础动作,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习练,俟整套动作熟练日久,自然随心所欲了。

4、要有毅力、有恒心、切不可一日爆之十日寒之,要日日练习,要相古人说的那样终朝每日常缠手,更不可贪多求快,或躐等以进,要按步就班,一式不对不学下式。务求姿势正确。

5、不可好高鹜远,攀比先习者的进度或已取得的成绩。

前面说过练拳时要严格遵守拳中对各个部位的要领,现将主要部位的要求写于下面:

头:练拳时,对头部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头要上顶,但不可用力,下颌自然回收,头也自然正直,精神贯注,即所谓虚领顶劲,不可自由晃动,东歪西斜,头劲动作应随顺身体转动方向的变换及上下要协调一致,神态自然。

胸:要含胸,这一动作与拔背有一定的联系,在练拳时不要挺胸,但也不可着意内缩应顺其自然,要有含的意思,但应注意不可作出驼背的体形。胸不可挺、挺胸气往上涌,含胸气可下沉至丹田,可免上重下轻,足底无根重心不稳的弊病。

肩:两肩要松开下沉、如此两肩才能向外伸展,切记耸肩,以免气向上涌,同时两肘也往下坠住,这样两臂自然弯曲,即所谓蓄而后发。同时两腕塌住,单不可僵硬,腕部要活,五指自然张开,虎口撑圆,手心内含,不可外腆。坠肘时,两臂不可夹住两肋,但也不可乍开而离肋部太远,暴露两肋,而为敌人所乘。

腰:腰为主宰,所以有“刻刻留意在腰际”的说法。因为人体的行止坐卧和正确姿势,腰要起主要作用。腰要直便能防止身体晃动或前俯后仰,腰为车轴,气如车轮,腰似中军大旗,腰不直便有臀部突出的现象,所以拳经中有命意源头在腰际。腰力运用得当,可以使用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像肘、肩、胯、膝、脚等关节的劲,都要以腰中发。

腿: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腿的动作是非常重要的,两腿要弯曲,但不可有死弯子,其形如半月。进退的移动、虚实的转换、发劲的根源等,主要在腿部,所谓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因此腿部动作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全身的稳定,以及转动的轻灵皆赖两腿运动的得当。

其他如眼神的问题,练拳时,眼光应随着主要的动作转动。定式时,目光应视前方,但忌呆视。眼光要照顾上下左右,作到眼随手转,光兼四射。假如你意欲何方,则眼神先去,身手腿的动作也立即随之而去。

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和总结 篇11

从学科领域知识的结构来看, 初一数学学科领域知识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要点概念等学理内容知识, 解题思路、解答步骤、答题过程等认知过程知识, 具体解题过程中的限制条件和关键知识等问题条件知识。

在以往的认知学习中, 关于领域知识的心理机制有了长足发展, 但仔细分析这些研究却会发现, 这些研究难免脱离学校教学的真实情境, 大大削弱了研究成果的教学实践价值。从研究重点来看, 以往的研究以研究问题表征和解决策略为主, 较少地从知识表征方面来探讨数学学习心理机制的问题。在初一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结构特点会出现转变, 此时对学生的知识表征特点展开考察, 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 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 在提高教学效率上有着重要价值。本次调查研究则从学科领域知识的结构与数学学科领域知识的定义出发, 通过问卷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其学科领域知识表征特点, 从而得出学生关于三类知识的认知情况, 以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相关依据。

二、研究方法

笔者抽取了所在地三所初中总计612 名初一学生进行问卷测试, 其中有效测试为578 名, 测试有效率为94.4%, 属于统计学要求的合理范围。测试样本中, 男生296 名, 女生282 名, 所有测试者无明显感官障碍, 智力正常。

正式问卷设置学业现状、认知评价两部分, 每部分都设置数学学科领域知识表征的三个因素, 每个因素5 道题, 问卷总计30 道题。采用李克特式5 点评分问卷, 因素得分越高, 则表明学生与项目描述的内容最接近。测试内容由六位高级教师进修编制, 并且过了教育心理学家的评价与修订, 因此问卷内容的效度较好。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复制编制,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5.0 软件包。

整个问卷测试过程, 问卷整体内部一致性信度是0.94, 各因素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0 到0.93 之间, p值均小于0.01。正式测试阶段, 问卷整体内部一致性信度是0.93, 各因素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82 至0.90 之间, p值均小于0.01。

三、结果分析

1.不同类型知识表征的差异调查

不同类型的知识表征水平呈现明显差异, 其中学理内容知识表征水平最高 (n:578, M:19.88, SD:3.82) , 认识过程知识次之 (n:578, M:19.25, SD:4.53) , 为问题条件知识最低 (n:578, M:19.27, SD:3.34) 。

2.基于学业成绩分析知识表征类型差异

成绩较优与成绩中等学生, 其学理内容认知与认知过程认知差异较小, 但这两个因素与问题条件知识均有明显的差异, 且比问题条件知识更优。在成绩较差的学生中, 则认知过程知识于问题条件知识无较大差异, 但这两个因素和学理内容知识有着明显差异。从知识结构上来看, 成绩较差者, 学理知识内容最优。

3.不同类型知识表征的差异调查

学生对不同类型知识表征的重要性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 学生对学理知识内容的评价最高 (n:578, M:20.90) , 其次是认知过程知识 (n:578, M:20.48) , 最后是问题条件知识 (n:578, M:20.12) 。

四、讨论

1.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三种知识的表征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 从具体分布来看, 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学理内容掌握情况最好, 认知过程次之, 而问题条件则较差。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增强问题条件知识的传授, 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

2.三种知识表征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现明显的关联性, 且认知过程与问题条件是形成学生数学成绩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 教师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时, 可以加强知识表征知识和问题条件知识的相关练习, 促进学生固化知识学业成绩的提升。

3.三种知识表征比较发现, 学理知识内容明显高于其他两因素, 从学生的认知观中发现, 学生认为学理知识内容最重要。学理内容以基础知识模块为主, 且主要是记忆方式为主, 这表明学生的学理内容掌握较好。因此, 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学内容, 让学生能获得多种知识和技能, 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指导。

五、结论

此次调查得出的结论如下: (1) 不同知识其表征各异, 且差异明显。其中, 表征水平最高的是学理内容知识, 最低的则是问题条件知识; (2) 问题条件知识表征、认知过程知识表征水平和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呈现明显的关联性; (3) 在学生的认知观中, 认为学理内容知识重要性最强, 问题条件知识最弱。

摘要:学科领域知识包括三个部分:学理知识内容、认知过程知识以及问题条件知识。本次调查研究笔者以57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对学生在在数学学习学科领域知识的表征特点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此次调查得出的结论如下: (1)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不同知识其表征差异明显。其中, 表征水平最高的是学理内容知识; (2) 三种识表征水平和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呈现明显的关联性; (3) 在学生的认知观中, 认为学理内容知识重要性最强。

关键词:学科学习,数学,学科领域知识,知识表征

参考文献

[1]金慧娟.翻转课堂与高职课程改革融合探讨——以《基础会计》为例[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04) :81-85

[2]丁玫.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成人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1) :125-127

上一篇:征兵宣传口号下一篇:语言礼仪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