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弟子规》 做文明人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弟子规》 做文明人(共12篇)

学《弟子规》 做文明人 篇1

“文明在哪里,我来告诉你,文明就在你身边,在你的生活里”,一曲《文明在哪里》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潜在的文明的种子。

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对于我们来说,以《弟子规》为镜,可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学会如何读圣贤书,如何做文明人。有一则广告是这样说的,文明就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少一些,而我要说,《弟子规》就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前面的道路就会更加光明。《弟子规》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品质,是儒家哲学与智慧的体现。如果没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何来黄香暖被的孝举?何来管鲍之交的真诚?又何来孔融让梨的佳话呢?

我认为《弟子规》就像一面无形的镜子,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

孔子教导我们应: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教导我们时,我们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的确,父母在家时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迷恋网络,要尊敬师长,不要和老师顶撞„„而我们依然我行我素。

对于子女,著名作家池莉曾经说过:“如果她的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那么我情愿腐朽在她的根下。”我想这或许是全天下父母共同的心声吧。他们就像蜡烛一样不停地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而我们呢?有没有留出一片空间和时间给他们,即便是一句问候的话语,一个关心的眼神?

和父母之间,我们不能心存芥蒂,即便是和父母真的有误会或者矛盾,我们也应该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如黄宗羲所说:“骨肉之间,多一份浑厚,便多一份亲情,是非上不必太明”。

作为90后的我们,面对父母,我们不再只是等待父母无私的给予和付出,不再对他们的嘱咐无动于衷,不再对他们的爱熟视无睹,我们愿与全体同学一起行动起来,学好《弟子规》,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和谐之音奏响校园,让我们90后以自己的行动证明给大家看!

学《弟子规》 做文明人 篇2

一、对学生进行《弟子规》思想教育, 以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

孔夫子言:“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亦与之化矣。”精心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是育人的最佳场所, 学生时代大多数的时间都生活在学校里, 学校的环境时刻影响着他们的文明礼仪及道德的成长。于是, 学校决定在教室、走廊、宣传栏分别挂上了有关《弟子规》“忠、孝、仁、智、礼、义、信”等方面的宣传标语, 时刻提醒学生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同学, 做文明“优中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 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 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富兰克林也说过:“人类一生的工作, 精巧还是粗劣, 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可见,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一个人今后人生的影响之大, 学生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礼仪。在学习了《弟子规》中“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教育学生早晨起床, 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 方便后, 立即洗手。“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告诉学生要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 穿戴不在华丽而要求整洁大方。

三、教育学生学会孝敬父母

家是每个人最开始接触的地方,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21世纪,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随之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导致现在很多的学生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在整个家族中把自己居于“小祖宗”的地位, 认为父母为他们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 从来不会体贴及关心父母, 更不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问题。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我们的学生在读到《弟子规》中“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的句子后, 教育学生应深深地反省自己在家是否孝顺父母?对于父母的教诲, 应当虚心接受;回到家中, 应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父母身体不舒服的时候, 应当帮忙倒水端茶, 关心、照顾父母, 让父母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深深的爱。

四、教育学生学会尊重教师

在校的学生都知道,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用尽他们的一生给学生不仅传播着丰富的知识, 还时刻为学生播种着爱心。古往今来, 有太多赞美教师的诗句, 如唐代诗人杜甫言:“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还有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自从我们学校引进了《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后, 学生比以前更尊敬教师了:平时遇见教师, 会主动并附有诚意地向教师鞠个躬, 叫声“老师好!”;下课时, 全体学生起立, 亲切地道声“老师, 您辛苦了!”作为教师, 听到学生如此贴心的言语, 所有的苦和累都会抛到九霄云外。

五、教育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相互关心

每个学生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 那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弟子规》有言:“兄道友, 弟道恭。”以及“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教育学生在学校要尊重同学,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求他人去做。以前有很多学生对身边同学的物品都是不问自取的, 在学习了《弟子规》中“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的道理后, 不问自取的现象少之又少了, 想要分享同伴的物品首先要告知对方, 这也是对同伴最起码的尊重, 不然则是偷窃行为。“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引导学生彼此要相亲相爱, 善待身边人。“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缺点, 我们应该以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 不允许在背后揭别人的短处。如此一来, 学生在学校更加团结互助, 关心友爱了, 班级氛围也更和谐温暖了。

文明礼仪在学校中不仅是一种德育教育, 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万物最终的结果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 我们学校借助《弟子规》来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礼仪, 我们务必要严抓、实抓、坚持抓, 做到知行合一, 运用行动在生活中体现。在整个校园掀起践行《弟子规》后, 我们的校园更加团结友爱、和谐温馨了。

摘要:自2010年起, 引进了《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 来规范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系列文明礼仪。《弟子规》是一本有关青少年的国学启蒙读物, 它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智、礼、义、信”等理念贯穿在一个个的典故里, 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行和为人处世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力行《弟子规》,学做文明人 篇3

——摘自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一、不负家长重托,坚守教育本质

在每一年的新生入学仪式上,我们的老师,都会面对无数家长的叩问:“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少年?”身负家长的重托,我们给出了响亮的回答:“六年以后,我将还给你一个懂规矩的少年。”

也许,你会问:鱼洞二小,巴渝名校,为什么如此强调规矩呢?身为校长的我,为什么把教育的切入点放得这么低呢?

“教师职责的第一位就是传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传道”的功能被严重削弱,导致我们的学生自由生长,不懂规矩,不守规矩!

对此,我们学校应该做些什么呢?

鱼洞二小,是历史名校。学校不缺优秀的师资队伍,学生不缺优异的文化成绩,我们不缺先进的多媒体,我们的学生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可谓多才多艺。我们缺少的是孩子守规矩。社会再浮躁,我们都得回归教育的本真:教化育人。行走再匆忙,我们都得遵守处事的原则:懂得规矩。学习任务再重,我们都得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不能做?怎样做才是对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应该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因。

成长的基因,我们应该到传统文化中去找寻。经过反复考证,我们找到了规范孩子言行的读本,它就是《弟子规》。《弟子规》全文仅1080字,列述了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它不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样高大上的口号,而是具体可操作的表达,比如:“父母呼唤,要马上答应”“吃饭行走落座,要礼让长辈”“说话声音不能太大,斗闹场所不去围观”“书房书桌要干净,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等等。此书,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此书,涵盖了做人的根本,被誉为人生的第一规!

儿童在十三岁以前,天真未泯,禀性醇厚,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这就是所谓的“先入为主”。我们要利用这段黄金时间,引用圣贤的智慧,熏习我们的学生。那么,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这是我们小学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

二、学习《弟子规》,唤得弟子归

我们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以《弟子规》为依托,开发了校本德育课程:力行《弟子规》,学做文明人。

几年来,围绕《弟子规》,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种形式解读《弟子规》,持之以恒践行《弟子规》,推陈出新展示《弟子规》。

在家里,我们给每个孩子发放了“养成教育记录表”,让家长督促孩子,在家养成好习惯;每一学期,我们都会给孩子布置亲情作业,让他们在家孝敬长辈,学会待人接物。《弟子规》的第一课就是《入则孝》,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地做到尊重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呢?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晒晒我的亲情账单”主题活动,学校下发了一张亲情账单,让孩子和父母一起算算从出生到现在,他们一共用了父母多少钱。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算了一笔亲情账,爸爸妈妈在我身上竟然用了40多万元。我被计算出来的结果吓了一大跳,小小年纪,我就用了妈妈那么多的钱。我永远也报答不完父母对我的爱。我想:我现在只能用优秀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爸爸妈妈,不提过分的要求,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孩子朴实的语言,让我们坚信: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引导孩子去发现爱、感受爱,更要唤醒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爱。

在学校,老师带领孩子们走楼梯,让他们体会“右行礼让”,懂得秩序的重要;同学之间会相互提醒: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学校定期评选“友爱弟子”“文明弟子”,让孩子发现身边的榜样;开展主题班队课,让孩子们领悟诚信的重要性。我们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体验感恩活动。在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依次向婆婆、爷爷鞠躬,感谢他们的付出;给爸爸妈妈一个拥抱,感谢他们的呵护;给老师一个标准的队礼,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不是盲目地推崇,而是创造性地传承。我们知道,活动,是德育最好的载体。面对《弟子规》,我们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巧妙地融入各种活动。下面,我以“外出拉练”为例,向大家介绍《弟子规》对孩子们的影响。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都会组织孩子们外出拉练。三个校区,4500多名学生,徒步走完17公里的路程。连续三年,如此浩浩荡荡的队伍,如此遥远的行程,如果没有规矩作为保障,我们不可能圆满完成拉练任务。令人欣喜的是,平时开展的《弟子规》实践活动,让我们的活动井然有序,不仅安全地完成了活动,还让每一个孩子有了满满的收获。

活动之前,孩子们设计宣传海报,制作拉练攻略,组建小团队,到超市购物,和家长一起制作美食。一位家长在短信中这样反馈:准备的过程,孩子们学着规划、动手实践、学会分工、懂得合作。准备的过程,就是孩子自我体验、自我教育的过程。

当孩子们喊着洪亮的弟子令出发的时候,他们的心中,不仅开心,更有着对集体的那份归属感、自豪感。当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通过马路的时候,他们的眼中,不仅是兴奋,更有着对规则的遵守与敬畏。

在活动场地,孩子以班级为方阵,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时而安静地倾听老师的讲解,时而活蹦乱跳地做游戏。纯真的笑靥,荡漾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欢声笑语,回荡在晴朗的天空。五(1)班的××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外出拉练让我明白:快乐,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关心的基础上的。安全,是建立在自我约束、遵守纪律的前提下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所到之处,没有破坏景观雕塑,没有伤害花草树木。他们的背包里,装着塑料手套,装着垃圾口袋,准备这些,为的是不留下一片垃圾。如何做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孩子们的必修课。经历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已经学到了。

拉练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自制感谢卡。感谢家长的支持,校警的呵护,老师的陪伴,同学的帮助。稚嫩的文字,浓浓的深情,这不正是最好的感恩教育吗?

三、培养良好习惯,建设德育品牌

德育,是什么?德育,不是空洞的口号;德育,不是挂在墙壁上的标语。德育,是盐,不能直接放在嘴巴里单纯地吃,而是要让其溶解在食物中,慢慢地品。

力行《弟子规》,学做文明人。这是鱼洞二小德育建设的一个品牌,也是鱼洞二小着力打造的一个行为标志。因为,我们欣慰地看到:在真切的体验中,孩子们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在丰富的活动中,孩子们经历了真实的成长。

力行《弟子规》,培养文明人。这是鱼洞二小200多名教师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鱼洞二小虽是“高大上”的名校,却始终把“传道”放在第一位。“美丽二小,魅力教师,快乐孩子”,美好的愿景目标,从良好的行为规范开始。

学习《弟子规》,培养懂得规矩的孩子,是我们对家长的承诺,也是我们对社会的一份担当。

教育的魅力,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我们坚信:

当孩子们有了良好的习惯,他们才可以更好地出发;

当孩子们有了优雅的举止,他们才可以从容地成长;

当孩子们心中有准则,脚下有行动,他们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教育、自主学习;

当孩子们有了传统文化的根,他们才可以自信地走在“做自己,更精彩”的路上。

参考文献:

翁根俊.孩子的第一次:《弟子规》力行记[J].小学德育,2010(03).

弟子规讲演稿一 做文明的好少年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学〈弟子规〉,做文明的好少年》。每天清晨,徜徉在宿北中学美丽的校园中,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边的广播声会徐徐而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就是《弟子规》,短短的1080个字,如春风拂面,沁人心脾。

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像一位恩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位长者,谆谆教诲;似心中的后花园,芳香四溢。。

我爱读《弟子规》,因为,它来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礼仪精髓,是文明的灵魂,是学生文化的瑰宝。因此,我要学《弟子规》,做文明人。我爱学《弟子规》,它的道理浅显易懂,着眼于实际生活,一字一句都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体现在接人待物中。让我明白了做文明人的道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与人相处要兄友弟恭,诚实守信。与人相处要做到与人为善,亲近有仁德的人,在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要多学经典,做彬彬有礼的有志少年,不要沉迷于游戏、流俗于市井之气。

从前的我如迷途羔羊,不知道什么是文明,怎么做才是文明,弟子规,如一位深情的母亲,她教会了我:

百善孝为先。要从首孝悌开始。在我的家中,父母一直对我百依百顺,他们想方设法满足我的需求。我一直认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有时父母关心我,多叮嘱几句,我反而嫌父母啰嗦;父母吩咐我做些事,我总是拖拖拉拉,即使做,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如今,我才知道,古人告诫我们,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是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可怜天下父母心,小羊尚且知道跪乳、乌鸦还反哺。无论是作为一名中学生,还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叔叔阿姨,父母并没有奢望我们给他金钱、荣誉和地位,他们只是祈祷我们平安健康的成长,希望我们能够和颜悦色每一天。至少,我们要做到《弟子规》所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是文明。原来的我时常会摇摆不定,经常会交友不慎,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和朋友相处,那是因为我没有明白一些道理,有道是“心安理得”。学习了弟子规,让我做出了改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正是弟子规所讲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是兄”,生活中我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是真正的爱朋友;朋友之道,大道国家邦交,小到商人的贸易往来,哪怕是量小无猜、拉拉勾许诺言,都要“凡出言,信为先”,人无信不立,不仅如此,弟子规还告诫我们“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事要量力而行,不能因为爱慕虚荣夸大自己的能力,结果帮不到朋友,反而丢了诚信。也许有朋友说,诚信是大人的事,我们还没有长大呢!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了!当你把果皮扔到干净的操场时,你诚信了吗?当你看见老人上车而假装闭目养神时,你诚信了吗?当你为了一时的虚荣心,考试舞弊时,你诚信了吗?„„我们真的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诚信!这就是不文明!学习知识,人可以跑的更快,学习智慧,你才能站的更高。如今,就在我们身边,为了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漂亮,人们生活的更美好,大家都在倡导宿迁文明二十条。那,就让我们从学习弟子规开始吧!

读《弟子规》做诚信人 篇5

诚信,心诚而让人信。弟子规里有一句名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一个人,即使有千百万的财富,没有诚信,他还是一无所有;相反,如果一个人有了诚信,尽管他什么财富都没有,但是他有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那是金子也买不到的诚信。他就会因此而得到信任,得到称赞。诚信没有体积,却让人心胸开阔;诚信没有色彩,却让人生五彩斑斓;诚信没有重量,却让人感到重于泰山;诚信没有价格,却让人灵魂珍贵。诚信是始终贯穿在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然而一旦离开他们,我们就无法行走于世。

记得去年寒冬的一天,我爷爷为了实现对别人的承诺,去偏远的农村看望一位体弱多病的老工人。他不顾当天的.天气变化,始终坚持诚信。由于去这个地方的路坑坑洼洼,很不平坦,而且路比较窄,小汽车也不能行驶,全家人都劝爷爷等到天气好的时候再去。但爷爷一挥手说,人不能言而无信,说好了的就一定要去。妈妈不放心,就让我跟着后面一起去了。一开始,还有一点和煦的阳光,一路上走得还比较顺利。但走到半路时却是乌云笼罩大地,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田野到处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一片,行走十分艰难。爷爷找来一根棍子,牵着我一坑一洼地踩在雪地上,我接连摔了好几个狗啃泥,身上全都是雪,活像一个雪娃娃。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挪动,好不容易才走到那位重病卧床的退休老工人家里。那位退休老工人以为我们当天不会来了,但当看到我们祖孙俩人进来时的一幅狼狈像时,激动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我也是鼻涕流下三千尺,疑是冰霜挂前川,打了无数个喷涕了。回到家,我们靠火炉温暖冻僵了的手和脚,但有一件东西比这更温暖我的心,那就是爷爷守信的优良品质,他身上的诚信在发光,在闪耀,因为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诚信是度过了沧桑历史的,是继承着我们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传统品质,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传承,永远是这条东方巨龙上最闪耀的光芒。中国自古就提倡:“人,以诚信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的人活在世上,如同一棵漂浮在空中的灰尘,无依无靠。只有以诚信来做人做事,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上学期,娄底市工商银行的伯伯、叔叔、阿姨为方便同学下雨天回家,为我们学校捐了“爱心伞”。我们班也有10把,但有一些同学将伞拿回家以后,想独自享用“爱心伞”;有些同学把伞弄坏了,也不修理。我认为,这都是不守信的表现,是不诚信的行为。

诚信像沃土,为无数幼苗提供了营养;诚信像甘露,滋润着小树舒枝展叶;诚信像深根,将智慧提供给树干,使幼苗快快长大。在我们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只有让诚信之花开遍在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让诚信的雨露滋润心灵,我们的学习与事业才会进步,才会有发展,才会有光明美好的明天。

茅塔中学中学诵读弟子规活动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学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生创造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行程,是文化传承的通道。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为进一步推进语文规范、传承中华文明、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引导师生共同读书,与书为伴。茅塔中学特规划了“经典诵读活动”。此项活动, 不仅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还能使我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二、活动目的:

通过学习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质,提高德育效能,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涌现一批“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深化我校读书文化教育。

三、活动主题

诵国学经典

品盛世文明

四、活动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

五、实施措施:

1、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

2、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2015年4月——2015年6月)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营造氛围,创设环境。

1、校园之声广播室把周三定为“国学经典日”,周三一整天的播音内容都为国学经典,让文明之声溢满校园。

2、各班主办一期以“传承国学经典”为主题的黑板报,让学生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无形的感受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第二阶段:推进阶段。以《弟子规》为依托,了解国学经典。

1、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博学多才的教师为全校学生解读弟子规,让学生感受《弟子规》的文化内涵。

3、班主任对《弟子规》的含义,做补充讲解。

4、学校借助校园广播,播放《弟子规》歌曲,并在课间操,组织全校学生集体朗诵《弟子规》。

第三阶段:高潮阶段。中华经典诵读主题活动。

1、经典诵读个人赛。每班选出三名经典诵读之星,参加团委组织的经典诵读个人赛,校园之声播音员作为评委,为诵读选手打分。前三名的同学将在校园之声广播室为全校师生诵读国学经典。

要求:朗读、背诵流利、亲切,普通话标准,态度自然。

2、国旗下的经典诵读。利用升旗仪式的机会,每周安排一个班级为大家做国学经典展示。形式不限,内容从国学经典中自选。要求声音整齐、洪亮,富有感情,展示期间井然有序,能起到传承中华国学文化精髓的作用。时常不得超过六分钟。

3“诵读经典,收获成长”主题征文

内容:以“诵读经典,收获成长”为主题全校征文。要求:根据征文主题,围绕诵读弟子规,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成长故事,每班至少10篇,小学生不少于400字,初中生不少于500字。要求内容翔实,事例典型,反映真情实感。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总结整个诵读活动的成果和不足。表彰一批在“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各班评选出优秀若干个。最后各年级评出“书香班级”。表彰在“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效果明显的班级。

学《弟子规》 做文明人 篇7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学习《弟子规》,扎实推进德行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主题班会,把学习《弟子规》深入扎实的开展,特制订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班会,全体学生的广泛交流,畅所欲言真正懂得了作为一名小学生让孝顺父母、尊老敬老是一种美德,从理论上懂得孝敬父母是做儿女应该做到的。

2.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明白了应该怎么样的孝顺父母,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好品德,践行在生活实际当中。

三、班会程序

1、背诵《弟子规》

2、交流学习《弟子规》感想。

3、书写学习《弟子规》后的感想。

四、活动组织

组长:叶海霞

成员:郑秋玲刘淑华徐文英 张春玉 李爱梅 孟先坤张永红夏丽敏

五、评比方式

1、每个班级评出10篇优秀心得。

2、评比后在走廊进行那个展示

弟子规征文—《弟子规》让我长大 篇8

北四平中心小学 四年二班 宁鑫

指导教师 佟金

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给我们每个同学发了一本书,叫做《弟子规》。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就是依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每天早会的时候,老师都会领着我们学习,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从中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曾经有一次,我家里来了一些客人,客人问:“怎么没见你家孩子呢?”于是妈妈便喊我出来,当时我正在看电视,所以没有理睬。妈妈走过来把电视闭了,并批评我,我非但不听话还顶嘴跟她争吵了起来。

后来我学习了《弟子规》中“入则孝”这一讲,里面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还有“出则悌”这一讲,里面说“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我知道了对父母要孝顺,做事情要讲礼貌,父母叫我,我应该马上就过去,恭敬的等待吩咐,对父母的教诲要认真的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不能顶嘴,否则会令父母伤心。

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做了,等客人再次来到我家的时候,我礼貌的跟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又恭敬的让他们坐下,并拿出一些新鲜的水果给他们吃。最后客人们离开的时候,我还把他们送到了车站,然后相互告别。客人们对我赞不绝口,母亲也对我刮目相看,这都是学习《弟子规》的功劳。

后来有一次,妈妈生病了,感到头疼、难受,我用手一摸她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原来是发烧了。我连忙把毛巾放到凉水里弄湿,再叠起来放在妈妈的头上,然后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买药,回来又喂妈妈吃下。中午妈妈不能做饭了,我就去商店买了些吃的,妈妈却让我先吃,我说:“不行,老师教我们了,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都没有帮您尝药,怎么还能比您先吃好吃的呢?”于是她吃了东西,但是躺在床上满脸的汗水,热得睡不着。我见了,赶紧拿起扇子轻轻的给妈妈扇风,过了一会儿,她很快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妈妈的病好了,她眼中噙满泪水的说:“好孩子,你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学文明礼仪 做时代新人 篇9

--关庄镇中心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讲座

关庄镇中心小学 2014年11月18

学文明礼仪 做时代新人

--关庄镇中心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讲座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讲文明、重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学年,我校的德育工作将围绕“文明礼仪”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知识竞赛、知识讲座、评选文明礼仪之星、主题大队会等。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文明礼仪的一些知识,与大家共勉。

一、为什么要重视文明礼仪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修身》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文明礼仪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下面,我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张飞问路 越问越远》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张飞和刘备一起赶路,在路上迷了路,张飞就对刘备说,我到前面去问问路吧。张飞是大大咧咧的人,做事鲁莽,他走到前面,看到一个老农在田里干活,一把抓住,张飞长的又凶,力气又大,谁经得住他这么一抓。然后,凶巴巴发问:“喂,告诉老子,到哪里哪里去,怎么走!”那个老农吓得话都说不出来,还敢告诉他路怎么走!实在没办法,用手随便指了指,张飞一看。“是不是往那边走?”“是!是!”其实这个农民无心一指。张飞当了真!高高兴兴地回来告诉刘备,往哪边走可以到达目的地。结果呢?同学们能不能猜到结果:张飞问路,越问越远!同学们看《三国演义》,就可以看到这个故事。

故事二:《小老鼠的报应》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一次他去上学,一只蜗牛迎面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凶巴巴地说:“小不点儿,滚开,别挡我的路!”小老鼠说着一脚踢了过去,把蜗牛踢得滚出去很远。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边喝水,觉得河里的一条小鱼妨碍了他,于是,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小鱼受到袭击,吓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说:“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从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礼仪对人的重要性。礼仪是人的一张通行证,是人的第一张名片。

二、什么是礼仪 礼仪,简单地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人们与他人交往的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与别人交往时自己的外表方面要注意什么,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一个有礼仪的人总是受到他人的欢迎,给人的感觉总是有道德修养,别人就愿意与他交往。

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礼仪、宣传礼仪,就是礼仪之邦。自从孔子开始,就不断地提倡做人要有“礼”,不能随随便便。比如说,儿女每天早晨起床,要到父母床前请安,到了学校要向教师鞠躬。老师走路时,你要站在旁边等老师走过才你走。这样的礼仪随着时代的前进已经变化了不少,有些礼仪今天看起来还不可思议。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对待别人要诚恳,对待别人要尊敬,对待别人要友好。对自己的家长、对自己的教师,对自己的同学,甚至对于马路上扫地的清洁工,都应该是这样。

三、小学生怎样践行礼仪

㈠要以校规、校纪为准绳,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礼仪约束。

㈡学习“礼仪”,了解基本礼仪常识

1、穿着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少先队员要佩带红领巾。(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穿背心、拖鞋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3)课堂上不敞衣、脱鞋。(4)不佩戴项链、耳环、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5)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6)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

2、尊师礼仪

(1)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 “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0)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3、升旗礼仪(1)立正站立。

(2)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3)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4)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此外,还有同学礼仪、行走礼仪、集会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等,我们在生活中都要重视。

㈢正确使用“礼仪”用语 对别人表示尊敬时,用尊称您

对老年人,可称老爷爷、老奶奶、老大娘、老师傅等; 对中年人,可称伯伯、叔叔、婶婶、阿姨等,对比自己稍长些,可称大哥、大嫂、大姐。

说话语气要和蔼,可运用一些委婉的语气词,如吧、呢、吗; 当请求别人做某事时,应使用表求客气的词语,如请、麻烦、劳驾等,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非常感谢;

当妨碍了别人,给别人带来麻烦时,应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 当别人向你道歉时,应主动说没关系。

(四)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文明礼仪,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为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势力, 需要长期培养教育,才能见效的。

我给大家提个建议,大家每天可以开展“六个一”自省工程活动,自省内容为:每天叫一声长辈、捡一张废纸、参加一次劳动、遵守一天纪律、掌握一个知识、帮助一次他人。

每一天临睡前,再反醒一下,今天这“六个一”我做到了吗?还有哪里做得还不够?明天再坚持做好。这样,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我们就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心灵美好的人。

同学们,礼仪,是立身之本!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在学习和运用礼仪中,展现出个人的教养;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方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方算知书达礼,方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学《弟子规》 做文明人 篇10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晚上好!

在《弟子规》的学习过程中,让我感受颇深的一篇就是“入则孝”。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弟子规》测试试卷 篇11

:号考 :名姓 :级班

一、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

1、“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说()

A、要坚持锻炼身体。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D、要加紧时间学习。

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

3、《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

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

D、戚继光

4、“弟子规,圣人训”,圣人是指()。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5、《孝经》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与《弟子规》中的(B)句意思相仿。

A、亲所好,力为具

B、身有伤,贻亲忧

C、德有伤,贻亲羞

二、看拼音,选择正确的字。

1、父母教,须jìng听

A、敬 B、近()

2、出必告,fǎn必面

A、反 B、返

()

3、事虽小,勿shàn为

A、擅 B、善

()

4、兄道友,弟道gōng

A、恭 B、公

()

5、言语忍,fèn自泯

A、愤 B、忿

()

6、不如人,勿生qī

A、气 B、戚

()

7、闻yù恐,闻过欣

A、誉 B、誊()

8、倘掩饰,增一gū

A、姑 B、辜

()

9、天同fù,地同载

A、覆 B、复()

10、言不huì,色不媚

A、炜 B、讳

()

三、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

1、同是人,类不齐。()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C、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2、果仁者,人多畏。()

A、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

B、果敢仁义的人,别人都害怕。

C、果断仁慈的人,人们都害怕他。

3、工夫到,滞塞通。()

A、只要功夫练到了家,体内就没有任何阻塞。B、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自然通达了。C、只要功夫练到了家,就能打通关。

线„

4、字不敬,心先病。()

A、如果文章写得不恭敬,说明你病了。B、如果文字没有表现出敬重,说明你身体有病。C、如果字写得潦草、不工整,说明你浮躁不安,心没定下来,思想不集中。

5、行高者,名自高。()

A、一个人走得越高,名声就越大。

B、一个做好事的人,名声自然会很好。

C、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名声自然会高。

6、勿厌故,勿喜新。()

A、不要讨厌老朋友,不要喜欢新朋友。

B、不要厌弃老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结交的朋友。C、不要厌弃老朋友,也不要喜欢新结交的朋友。

7、知未的,勿轻传。()

A、知道没有的,不要随便乱传。B、听来的事情没有根据,不要随便乱传,以免造成不良后果。C、知识不够,不要随便乱说人。

8、直谅士,渐相亲。()

A、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会逐渐与你亲近起来。B、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会和你成为亲戚。C、直接原谅士兵,就会逐渐与你亲近起来。

9、事诸兄,如事兄。()

A、对待各位朋友,好像对待哥哥一样。B、在别人的兄长手下做事,就如同在自己的兄长手下做事一样。C、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10、德有伤,贻亲羞。()

A、品德上有缺欠,会让自己感到羞愧。

B、父母的品德上有缺欠,会感到羞愧。

C、在德行上有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羞愧。

四、请就你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对下面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

1、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经文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

A、兄弟睦,孝在中。B、言语忍,忿自泯。C、尊长前,声要低。

2、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

A、常悲咽

B、谏使更

C、谨为去

3、当你的朋友请求与他一同去街上上网时,你应该()A、答应他

B、不做声

C、拒绝

4、当你们班大多数同学买校服时,而家里的经济又比较拮据,你应该()A、打肿脸充胖子,买。

B、不买,但心里有点难受。

C、不买,也不在意。

5、当你看见11班的一位同学在厕所抽烟,你的正确心态是()。

A、不关己,莫闲管。

B、见人恶,即内省。

C、有则改,无加警。

6、现代教育中提倡的“赏识教育”是要求我们()

A、人有短,切莫揭。

B、人有能,勿轻訾。

C、道人善,即是善。

7、新年快到了,父母要带你去置办新衣,你应该做到()

A、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B、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C、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8、除夕的团年饭上,爸爸准备了上好的白酒,你应该怎么做()A、早就听说这酒好,今天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尝尝,就一点点。

B、就算是再好的酒,我也不会尝一口的。

C、爸爸今天兴致好,一定要陪爸爸喝两盅,让他尽兴。

9、课堂上,老师点我回答问题,可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我该怎么办? A、声音洪亮的说:“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回答。”

B、低着头,面红耳赤,不做声。

C、低声细语地说:“老师,我不会。”

10、同桌一直在找的一截铅笔,我突然发现竟然在我的抽屉里,我应该怎么做? A、大声骂着说:“哪个死种的铅笔,怎么放在我的抽屉里?”

B、管他哪个的铅笔,算我的了。

C、轻声对同桌说:“这是你要找的铅笔吗?”

五、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代,是值得我们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请就你所掌握的选择。

1、俗语“亲兄弟,明算账”是说()

A、恩欲报,怨欲忘。

B、与宜多,取宜少。

C、凡取与,贵分晓。

2、请选出与经文“非圣书,屏勿视”相吻合的名句。

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B、书非借不能读也。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植作的《七步诗》,表达对兄长魏文帝曹丕的不满和怨恨。曹丕的行为与下列哪句经文不符合?

A、兄弟睦,孝在中。

B、事诸兄,如事兄。

C、财物轻,怨何生。

4、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孔子的话意思一致的经文内容是()。A、凡是人,皆须爱。

B、人有短,切莫揭。

C、己不欲,即速己。

5、“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告诉我们()。

A、恩欲报,怨欲忘。

B、善相劝,行皆建。

C、报怨短,报恩长。

6、汪精卫才华出众,相貌英俊,人称“江南第一美男子”,但后来却成为大汉奸,人人唾弃。这说明()。

A、人有能,勿轻訾。

B、势服人,心不然。

C、人所重,非貌高。

7、“文房四宝”是指()

A、笔、墨、纸、砚

B、笔、墨、纸、尺

C、笔、墨、纸、电脑

8、“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

A、口、眼、手

B、心、眼、手

C、心、眼、口

9、战国时,商鞅主张变法,为使人们信任新法,他采用了一个措施,这个措施是()

A、取信于民

B、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C、移木取信

10、西晋司马炎当了皇帝后昏庸无道,吃喝玩乐。一次他问敢说真话的大臣刘毅:“我可以与汉朝的哪个皇帝相比?”刘毅说:“桓灵二帝,他们卖官的钱都入了国库,你卖官的钱却落入了你私人的账上,从这一点说,他们不如你!”假如是你听后,作何打算?

A、就地革职、杀头并抄没九族

B、有则改,无加警。C、厚脸笑道:“我今天有说直话的大臣,我比他们强!”

《 弟子规》测试题答案

一、1、A

2、C

3、C

4、B

5、B

二、1—5:AAAAB

6—10:BABAB

三、1—5:AABCC

6—10:BBACC

四、1 —5:BBCCB

6—10:CABAC

五、1—5:CCABA

6—10:CACCC

六、答案要点

1、包括孝悌(孝、悌)、谨信(谨、信)、亲仁、泛爱众、余力学文等几个方面。

2、同意,因为“人人平等”是指人格、权利、责任、义务等方面的平等,而《弟子规》讲的是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二者并不矛盾。

3、要态度鲜明地拒绝,要讲究方法,要有处理办法。

学习弟子规有感 篇12

六年三班

陈妍

很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羡慕,因为很多道理我是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懂的。

《弟子规》启蒙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机遇会大有不同,我学习《弟子规》有四点体会:

1、做人要懂得感恩;

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

3、为人要谦虚;

4、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品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所以大可不必去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是要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勤奋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目标。

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父母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亲难免有过错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小心劝导改过向善。

上一篇:企业文化的价值下一篇:著作权案例及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