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天水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精选8篇)

天水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供热管理,维护供热单位和热用户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热力资源,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维护供热市场的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热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单位及热用户,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利用区域锅炉、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地热所产生的热水、蒸汽等热介质通过供热设施将热量提供给热用户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直接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热生产企业和供热企业。

本办法所称热用户是指利用供热单位提供的热能为其生产、工作或者生活服务的单位和居民。

第四条 城市供热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环保节能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热力资源,实施和推广城市集中供热。

第五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供热管理工作,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民政、人社、环保、安监、规划、房管、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第六条 城市供热应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不断提高城市供热效益,鼓励开发和利用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天然气、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供热。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城市供热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市、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编制城市供热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城市供热工程建设应当严格按照城市供热规划进行。

第八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积极扶持城市供热工程建设,积极争取扶持热电联产和城市集中供热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项目,有效利用城市供热建设资金。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和更新供热锅炉、热网及其他供用热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将用地范围、建筑规划面积、建筑物类别、热源方案及资金计划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保、质监、消防等部门进行审查,按规定程序办理建设审批手续,待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投入运行。建设单位不得擅自修建或变更审批内容建设供热设施。

第十条 新建民用建筑的供热采暖系统,应当按照分户可控、可调、可计量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供热单位与热用户按照产权各自承担维修责任。无明确产权界定的,产权划分点为,一级供热管道以进入单位或住宅小区的供热控制阀门为界,二级管道以单位或住宅小区的供热控制阀门至供热管道进入热用户外墙为界。供热单位承担一级供热管道的维修、养护责任和费用,承担二级供热管道的维修、养护责任,费用由热用户承担;热用户承担室内供热管道的维修、养护责任和费用。

第十一条 城市供热工程,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受益单位投资建设;对于城市重点供热工程,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也可以采取优惠政策,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第十二条 新建建筑的采暖系统必须实施供热计量,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既有建筑的采暖系统应按分户热计量的要求进行改造。

第十三条 共同投资建设的供热设施,应当由各投资方共同参与经营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处置其资产。

第十四条 共同投资的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供热的资金只能用作供热设施的建设及设备更新的改造,禁止挪用、占用。

第十五条 需用热的建设项目应有相应的供热方案,报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规定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后,根据供热建设规划,统一配置,建设集中供热设施。

第十六条 城市供热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供热单位按照规定的程序取得供热特许经营权后,方可开展供热经营活动。

特许经营资质标准和特许经营权的取得及管理,按照国家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6号令)和《甘肃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甘建城〔2004〕32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供热单位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后30日内,将协议报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供热单位基本情况;

(二)供热区域及规模、用户类别及数量;

(三)供热设施及其折旧管理基本情况;

(四)运营管理制度及人员基本情况;

(五)供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八条 供热单位发生分立、合并、名称和法定代表人变更或者供热单位转让、移交供热设施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应及时到本辖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新建居住建筑的采暖,必须实行热量分户计量。建筑物热力入口和热用户的供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购置及安装费用应纳入房屋建造成本。

第二十条 加快推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和计量供热工作。分户计量装置改造费、安装费等费用,根据实际情况由地方政府、供热单位、热用户按比例分摊解决。热用户室内供热设施改造时,其设施上的装潢必须拆除的,由热用户自行拆除。

第二十一条 既有建筑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必须经热计量专项验收。既有建筑的热用户在并入城市供热管网时,本辖区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供热单位对既有建筑的内部管网及室外管网改造系统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并网供热,由产权人或责任人限期更新或维修,合格后方可并网供热。

第二十二条 建设行政主管门应加强对辖区的供热计量改造工程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并组织有关专家及国家承认的检测机构对改造后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价。供热单位应当加大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力度,对供热管网、热力站等按照供热计量的要求进行系统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

第三章 供用热管理

第二十三条 供热期限为当年11月14日至次年3月10日。天气异常年份,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天气情况报经政府同意后,通知供热单位提前供热或推迟停止供热。供热单位不得擅自推迟供热或提前停止供热。

第二十四条 供热单位的主要供热设施、供热能力、供热面积等发生变化时,应报辖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新建建筑的建设单位须与供热单位签订入网合同。入网合同中应载明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参数并确定测定参数的仪表的规格型号、管理维护责任,同时载明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技术指标、质量标准,明确建设单位建筑节能质量责任、二级管网质量责任和供热设施、施工单位供热计量装置、温度调控装置的采购、管理责任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供热设施施工单位应当采购、安装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供热设施施工单位采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

供热设施施工单位须与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生产销售单位签订合同,双方就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保修内容、保修方式、保修年限、保修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等事项在合同中予以约定。

第二十六条 供热单位与热用户应当签定统一的供用热合同。供用热合同应载明供热面积、供热时限、供热标准、供热价格、热费结算方式、违约责任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第二十七条 供热单位应严格依照供用热合同供热,确保供热设施正常运行,保证供热参数达到国家标准。

实行按供热面积收费的居民热用户,供热单位应当保证在供热期内,卧室、客厅内温度保持在18℃±2℃。非居民热用户的室内温度由供用热双方在供热合同中约定。因供热单位责任造成热用户室内温度不达标的,14℃到16℃之间的,供热单位应按日向热用户退还低温期50%的热费,14℃以下的,供热单位应按日向热用户退还低温期90%的热费;因热用户原因造成其室内温度不达标的,责任由热用户承担。

具备热计量收费条件的,室内温度和供热时间由热用户自行调控,但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设计供热参数保证供热。供热单位不能按设计供热参数保证供热的,应依据供用热合同的约定向热用户退还相应热费。

第二十八条 在供热期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热用户用热情况的定期回访和不定期检测(连续检测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制度,以其检测结果作为衡量供热质量的依据。回访记录和检测应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供热单位、热用户三方签字。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解决。

第二十九条 供热单位应当保证正常供热,因设备突发性故障或不可抗力原因,不能保证正常供热时,应及时组织抢修并通知热用户。预计停止供热8小时以上的,应当及时通知热用户,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因供热单位责任连续停止供热超过24小时的,依据供用热合同的约定按日向热用户退还停止供热期间的热费。

第三十条 实行供热质量保证金制度。每年10月30日前由供热单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供热保障金专户存入采暖费5%的供热质量保证金。供热期满,没有争议的20日内退还;有争议的,争议解决完毕后的30日内退还。

由于供热单位责任需要对热用户退费、补偿或赔偿的,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主持下,由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从供热质量保证金中支付。

第三十一条 热用户应按设计系统用热,需要改造供热系统的,应当在非供热期内向供热单位申报,经同意后进行改造,改造完成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供热。在建筑物内装修、改造房屋结构或采暖设施,影响采暖效果或给其他热用户造成不良后果或损失的,责任由该热用户承担。

第三十二条 供热单位应当在采暖期结束后60日内,将本采暖期的成本决算表公布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应当根据产权归属对所管辖的采暖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并在采暖期前检修完毕。

第三十四条 供热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热用户室温合格率和供热设备完好率。供热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服务标准和质量,公开投诉电话,及时处理热用户反映的问题。

第三十五条 热用户享有下列权利:

(一)监督供热单位按照合同约定供热;

(二)对供热单位收取的热费申请复核;

(三)要求由于供热单位的责任造成的退费、补偿或赔偿。

第三十六条 供热单位不得擅自放弃供热。发生放弃供热的,其供热设施由辖区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具备条件的供热单位托管,签订托管合同并确定托管期限。

第三十七条 供热单位无法保障安全稳定供热,严重影响公共利益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协调,督促限期整改,限期内仍不能达到整改要求的,经市或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市或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供热单位对该供热设施实施应急接管。

对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实施应急接管的,应当听取被接管单位的陈述申辩,并在供热范围内公告。

接管运营期间,接管单位应当向热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热服务,对接管项目的收支情况单独记账,独立核算,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八条 接管单位为保障基本供热服务所产生的运行费用,由接管单位临时垫付,被接管单位负责足额偿还。接管单位接管期间临时垫付资金经审核后发生的净损失,市、县区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

第四章 收缴费管理

第三十九条 城市供热实行政府定价。热价的制定和调整应当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

热价的制定和调整、执行与监督应严格按照《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7〕1195号)执行。

第四十条 热用户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及时缴纳热费,热费标准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经法定程序制定,并向社会公告的标准执行。

第四十一条 供热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热价格收取采暖费,热用户应按规定缴纳热费,不得无故拖欠、拒缴。

第四十二条 热费缴纳坚持“谁使用,谁缴纳”的原则,未分配使用的房屋由产权单位缴纳采暖费,供热单位与小区物业单位签订供用热合同的,采暖费收缴、结算由小区物业统一向供热单位缴纳。小区二级管网的更新和分户计量改造完成的,由热用户直接向供热单位缴纳热费。

供热单位与热用户签订供用热合同的,供热单位应直接服务到热用户并实行终端收费。

第四十三条 按面积收费的热用户,应于当年10月30日前向供热单位缴纳本采暖期的采暖费;一次缴纳确有困难的,经供热单位同意,可以分次缴纳,但首次缴纳不得少于全部采暖费的50%,余额应当在本采暖期结束前付清。

已实行按热计量收费的热用户,应于当年10月30日前向供热单位按面积缴纳本采暖期的基本热费,计量热费可按月缴纳,并于次月5日前缴纳上月热费,亦可提前预存热费,逐月抵扣。

第四十四条 对不按时缴纳采暖费的热用户,供热单位根据供用热合同约定,自缴费最后日期次日起每日向违约热用户加收3‰的滞纳金。对拒绝缴费的单位或个人应书面通知其限期缴费,逾期不缴的,供热单位可停止供热或依法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已建成的供热管网,一级管网需要二次加压加热供热的,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和责任由供热企业承担;二级管网需要二次加压加热供热的,所产生的费用由热用户承担。

第四十五条 热用户增加、减少用热面积或停止用热的,应在当年4月1日至10月1日期间到供热单位办理有关手续。在采暖期间原则上不办理用热、停止用热手续。特殊原因确需办理的,经供热单位同意,热用户应承担相应的费用。

第四十六条 按建筑面积收费的热用户,停止用热期间,其相邻用户继续采暖的,应按面积热费的10%向供热单位缴纳户间传热费,低保户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众免缴。停止用热的热用户再用热时,其房屋所有权人应当与供热单位重新办理用热手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供热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经批准建设供热设施或擅自变更审批内容建设的;

(二)采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供热资质,但无能力供热的;

(三)擅自供热或变更供热范围的;

(四)具有热源和供热能力,拒绝向用户供热的;

(五)因供热单位责任连续停止供热超过48小时的;

(六)不按供热规划擅自入网供、用热的;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 热用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供热单位可以停止供热;由此造成室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标准的,责任由热用户自行承担;造成损失的,依法进行赔偿。

(一)擅自将供热设施与城市供热管网连接的;

(二)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改变及遮挡室内供热设施的;

(三)在供热系统上安装放水设施、过水热及热水循环装置的;

(四)擅自增加用热面积的;

(五)擅自调节进户阀门的;

(六)擅自改变供热用途和拆改、移动供热设施的;

(七)在供热管网上堆放物品,利用管网、管支架悬挂广告牌匾的;

(八)利用供热管网沟排放雨水、污水的;

(九)供热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经供热单位告知仍不进行检修、改造的;

(十)其他损坏供热设施和影响供热的行为。

第四十九条 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周围1.5米以内,为供热设施管理范围。需要在管理范围内施工,应先征得供热主管部门的同意,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有下列行为之一,影响供热管网设施运行及安全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责任人限期改正,并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依法进行赔偿。

(一)修建建筑物和构筑物;

(二)挖坑、取土、打桩;

(三)爆破作业;

(四)堆放垃圾、杂物,排放污水;

(五)在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的垂直地面上,种植树木、埋设电杆等;

(六)其他影响供热管网设施运行及安全的行为。

第五十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天水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篇2

城市供热作为一项公共事业, 不仅对公众的利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同时对于促进城市正常运转, 保障市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如今, 城市供热行业为了能够与城市发展和市场环境相适应, 逐渐向市场化和商品化进行转变。

1 城市供热行业管理的基本措施

1.1 对城市供热实施新型规划

要想实现清洁供热, 为城市节能创造条件, 应该对城市供热系统实施新型规划。在对城市供热实施新型规划时, 要形成城市热源以工业余热和远郊常规热点联产为主, 将燃气作为重要的辅助调节, 同时将可再生的风能等清洁能源作为补充。

在这种规划中建立起来的供热系统不仅安全稳定, 而且清洁高效。新型城市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通过城市主管网来完成环网的连接, 其中工业余热以及热电联产所供热的负荷占据80%, 通过燃气分布实现的调峰能够占到供热负荷的20%, 这就使得供热系统能够借助较大的温差技术实施余热的输送和回收。除此以外, 通过对城市供热实施新型规划能够有效减少运行成本, 从未实现了城市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 同时也为供热计量打下坚实的基础[1]。

1.2 推进供热计量改革

要想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在此基础上供热单位承当实施的主体。

具体而言, 推进供热计量改革首先应该在安装装置上与建筑工程建设保持同步, 对现有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以及供热分户计量改造, 在此基础上对供热计量安装装置和计量收费等事项进行跟进。

尤其是对于刚刚修建的建筑或者刚刚改造过的大型建筑要配备相应的计量和温控设备。

另外, 对于供热调节而言, 新的供热计量装置应该与系统节能进行匹配, 从而不断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1.3 建设城市供热新模式

供热行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领域, 定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热发生变革, 由此催生了城市供热建设的新模式。城市供热建设的新模式以集中供热为理念, 这对于提高城市节能减排具有很好的效果。

一直以来, 实现智能、绿色以及低碳的整体模式是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理念, 因此加强城市供热新模式建设也要将节能减排、安全高效、清洁供热作为主要的中心思想, 同时运用各类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完善城市供热系统的新模式建设。

2 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2.1 实施集中供热和科技创新

集中供热已经成为城市供热建设的发展趋势, 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实施集中供热能够有效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集中供热能够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粉尘, 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粉尘,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这些都是因为小型的供暖设备在烧煤过程中引起的。

通过实施集中供电, 采用的都是大型设备, 能够有效改善这类情况, 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 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状况[2]。除此以外, 集中供热采用的是大型熔炉装置, 其在燃料使用的效率方面远远优于小型锅炉, 因而大大降低了城市燃煤量。

在未来的城市供热系统设计中, 将会致力于技术观念的更新, 将动态设计取代静态, 在对系统进行能耗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 从而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2.2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人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在满足当代人生活需求的同时, 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考虑, 为他们留下丰富的资源和发展空间。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施节能减排, 不断优化环境建设, 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获得持续发展。而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离不开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 能够发明各类新技术和新工艺, 从而为供热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事实上, 供热行业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且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因而拥有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工作人员要抓住机遇, 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减低成本, 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3]。

2.3 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

当今社会, 随着科技的进步, 我国新能源开发领域获得突出贡献。风能、太阳能、光能等成为人们进行新能源开发的焦点。通过新能源的开发, 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而且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一举两得。

因此, 未来城市供热行业也会在新能源建设方面有所突破, 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达到新能源的有效利用, 不断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同时契合城市发展节能减排的目标, 是进行城市供热的一条重要辅助手段。

3 结语

总而言之, 现阶段城市供热系统建设既充满机遇, 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机会。面对城市供热建设的挑战, 供热部门要加强对城市供热实施新型规划, 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 不断探索城市供热建设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 供热部门还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 把握好城市供热行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未来供热行业将会遵从城市发展的目标, 实现节能减排, 因此定会朝着实施集中供热和科技创新,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以及致力于新能源开发三个目标努力推进, 从而共同推进城市供电行业获得蓬勃发展。

摘要:城市供热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产业, 其不仅关乎到人们日常的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房屋取暖、空调等城市供热的服务水平和消费水平越来越高, 如何降低能耗, 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成为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城市供热行业着手, 首先阐述了城市供热行业管理的基本措施, 其次分析了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而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供热,行业管理,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新民, 邓凯, 张克.城市供热畅想——访河北华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骐[J].中国工程咨询, 2013.

[2]史湘玉.城市供热产业技术优选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知识经济, 2010.

[3]庄彦群, 马玉国.城市供热公司节能降耗扭亏为盈新方法[J].天津科技, 2008.

天水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强化管网更新改造;推进城市集中供热;节能减排对策

本文以我市供热企业为例,根据多年的供热工作经验,就供热企业节能问题谈点初步看法,以期能有助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1.存在的主要问题

锅炉供暖仍是哈尔滨市解决建筑物冬季供暖的主要手段,哈市一些大型供热企业担负着全市一半以上建筑面积的供热任务,企业能源消耗过大,给供热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压力和制约,也使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大打折扣。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供热单位使用的锅炉比较落后、出力不高;配套辅机设备和管网年久失修,运行效率偏低,脱硫除尘设施不能达到环保要求。

(2)供热管网调节滞后或调节手段不足,存在个别区域过热等供热不均现象,浪费了部分热力。

(3)能源管理和考核用热计量表具不齐备,不利于推行能源定额管理。

(4)老旧住宅的楼体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较差,造成供热单位提高供热参数,延长供暖时间,但用户室温仍不达标,从而浪费了大量能源。

2.节能减排对策

(1)依靠科学,严格管理 近几年来,哈市一些大型供热企业转变观念,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节能降耗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1)管理工作中增加科技含量,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2)积极推广应用高效率、高质量的新设备、新技术,努力实现锅炉供暖工作的低成本高效益。

3)科学地制定锅炉供暖生产资金计划,加强各类物量消耗的统计和考核工作。在保证锅炉供暖的综合效益前提下实施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广大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4)落实能耗计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能耗计量管理制度,完善计量手段,保证供暖能耗统计、考核。重要节能环节专人管理,计量表具定期效验,保证能源消耗指数统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加大投入,逐步完成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系统的更新改造,注重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

1)对既有供热系统老旧设施逐年更新①随着哈市政府推进集中供热工作的展开,相当数量小吨位的老旧锅炉房被取缔,代之以大型区域供暖锅炉房,改善了供热效果,美化和净化了环境。②用效率高的新型锅炉取代年久落后的老旧锅炉,完成效率降低在用锅炉的技术改造,降低锅炉热损失,使热效率明显提高,降低煤耗。③充分考虑供热区域、负荷等特点,对锅炉房辅机设备进行综合改造,合理配备;对炉排、鼓风、引风、上煤、除渣、水循环系统应用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大幅度降低供热电耗。④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灰渣含碳量,减少固废的排放,改造脱硫除尘设施,減少有害气体排放。

2)对供热管网进行更新,加强运行管理①对供热管网进行定期维修,更换跑冒滴漏管道和阀门、补偿器等管网部件,提高供热管道的保温、防腐标准,避免以失水为表象的水、电、热耗过高等问题。②加强水的软化和除氧处理,满足水质要求,避免换热面结垢造成锅炉或换热器传热效率降低,同时还可避免因管道内壁腐蚀造成的热网跑水等问题。

3)加强用户系统分户改造。对既有建筑楼内管网有计划地进行分户改造,解决楼内管网堵塞和用户家中管道漏水等问题;实施对用户的分户控制,避免“一家出事,整楼放水”的问题。彻底解决私拆滥改和私自放水等影响热网工况的问题。

(3)提高供热系统调控能力,实现均衡供热。

1)调整、优化供热结构 供热企业要不断优化调整供热结构,实施供热资源整合,采用多热源联合运行技术和形成供热环网,改变低负荷运行状态,提高供热安全和保障能力,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2)提高供热系统调控能力①建立热源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室外气温及负荷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供热调节,合理确定锅炉的运行台数,调整循环泵的匹配,使锅炉能够在满负荷状态下运行。通过微机合理配置热源各供热设备运行参数,显示锅炉燃烧状况和辅机设备的运转情况,既符合锅炉安全运行的需要,又满足不同时期热网对热量的需求。通过调控系统及时发现运行异常状况,避免故障的发生,提高锅炉热效率,达到节能效果。②建立大型热网微机自动监控系统,对热网设施进行优化改造,逐步升级和更新自控系统软件,实现换热站供热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控,及时动态调节,科学分配热量,达到节约热量、经济运行的目的。③在供热管网中加装调节阀、平衡阀等管网调控装置,提高热网的可调度,消除水力失调,减少过热损失,避免采暖用户因过热而开窗放热。

(4)充分发挥能源计量管理作用。

1)健全计量设施 没有精准的计量仪器,就没有真实准确的能源数据,能源管理考核更无从谈起。供热企业要尽快解决热量计量相对薄弱的问题,配备必要的热量计量仪表,实行能源成本核算和能耗考核。同时,建议用户室内系统加装温控装置,提高节能意识,促使供热企业和热用户双方都积极采取节能措施。

2)建立供热能源消耗定额考核机制。供热企业要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能源管理制度、能源考核和奖惩制度,制定先进合理的供热能源消耗定额指标,使供热节能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奖惩有据可依。对管理人员、耗能设备使用人员要进行节能培训,提高职工节能意识。进行供热系统能耗监测,开展企业能效评估和能源审计工作,查找问题和漏洞,挖掘节能潜力,保证节能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

(5)加快节能住宅建设和既有住宅节能改造。

供热节能只依靠供热设施建设与改造,供热系统节能管理等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建筑围护结构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节能要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对旧有非节能住宅进行必要的改造。 积极推进分户热计量进程。近年来,全市大力推广按户供热计量,为住户自己控制室温做好准备,达到节约能源目的。

综上所述, 通过采取上述对策,大大降低供热企业能源消耗,以促进全市的节能减排工作上新台阶。另外,还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宣传,不断提高居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使节能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行动,推动全社会节能。

【参考文献】

[1]李文斌.浅析城市供热节能技术措施[J].节能,2008.(6).

[2]张国臣.集中供热系统中节能减排几个技术问题探析[J].区域供热,2012(2):27-28.

张掖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篇4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热用户和供热经营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供热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城市内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区域锅炉、分散锅炉、太阳能、地源热等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有偿向用户供给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城市集中供热,是按照城市供热规划,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特定区域的供热设施,通过热网统一向用户供热的方式。

第四条 城市供热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优先发展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限制并逐步取消分散供热,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准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供热,提高城市供热节能和管理水平。

第五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供热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城市供热政策、发展战略,监督、指导供热工作。

市物价局负责城市供热价格管理工作。

市房产管理局负责供热收费面积计算及鉴定工作。

市民政局负责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困难居民采暖费补贴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供热压力容器等设施的检测、检查工作,制定城市供热质量测温办法,并组织实施。

市发改、国土资源、环保、规划、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城市供热工作。

各县区人民政府指定的供热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第六条 市区供热监管责任按供热方式划分如下:

市区集中供热监管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其他形式的供热监管由甘州区政府负责。

市区内各有关单位负责做好自建供热房屋的供热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 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由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发改、建设、环保、房产等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用地时,应当保证配套建设供热设施用地或预留供热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

第九条 新建建筑必须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和分户供热计量规定设计和建设,并积极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第十条 城市集中供热覆盖区域内不得新建分散供热设施,现有不符合供热专项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分散燃煤供热锅炉按集中供热实施进度逐步拆并。

城市集中供热尚未覆盖的区域,应当优先采用环保清洁能源和先进技术供热,确需新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的,按规定程序报批,集中供热覆盖后应自行拆除,并入城市集中供热管网。

热电联产供热范围内的燃煤供热锅炉,按规划实施进程逐步拆除。

分散燃煤供热锅炉的具体拆除时间,由供热、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实施进度确定,并联合下达限期拆除通知。

第十一条 城市供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市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十二条 新建、扩建、改建锅炉、热交换站、泵站、热电厂、热网等供热工程(含分散锅炉建设)必须符合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并依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后,方可进行建设。未经供热、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和更新供热锅炉、热网及其他供热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向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由相关部门按项目建设程序分别办理审批手续。采暖期内禁止拆除影响供热的锅炉及相关附属设施。非采暖期,供热单位确需拆除的,应当在拆除前5个月向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拆除。

第十四条 城市供热设施建设资金通过多渠道筹集,在统一管网规划、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市场准入、统一价格监管的前提下,放开经营市场,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类型的投资者按照特许经营的要求,参与城市供热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经营。

第十五条 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城市供热管线需要穿越道路、建筑物等设施时,须向规划、市政等管理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能组织施工。供热经营单位因施工对产权单位或产权人设施造成损坏的,应当及时修复;无法修复的,予以赔偿。

第三章 设施管理

第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设施,是指城市供热生产、输送、供应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及附属设施。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对供热设施的保修期届满后,供热系统实行分户控制的,热用户室外分户阀及以外的供热设施设备由供热经营单位负责维修、养护和更新,热用户室内供热设施由热用户自行维修或者委托维修。供热系统未实行分户控制的,热用户楼外入户阀门(含阀门井)及以外的供热设施设备由供热经营单位负责维修、养护和更新,入户阀门以内的供热设施设备由热用户自行维修或者委托维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建筑区划内的供热设施。擅自拆除、迁移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八条 规划部门审批涉及城市供热设施安全的项目,必须征求供热单位的意见。

工程施工影响城市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当与供热经营单位商定保护措施,由供热经营单位监督实施。迁移或改拆供热设施的,应当经供热经营单位同意,报供热和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后,由供热经营单位安排施工,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九条 城市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如涉及到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承压部分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时,必须由取得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或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情况紧急时,可先施工,后办理维修告知手续,维修后必须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单位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损坏和擅自拆除、移动、改建供热管网、阀门、仪表、地沟、阀门井及其他设施;

(二)在供热管网、阀门井、地沟上进行建筑或堆放物品;

(三)向阀门井、地沟内排放雨水、污水或者倾倒垃圾、残液;

(四)利用供热管道及支架敷设线路或悬挂标牌、物体;

(五)在供热主管网及附属设施外缘1.5米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或挖掘、钻探、打桩、爆破、植树、埋设线杆等;

(六)其他危害供热管网和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因室内装饰影响供热设施抢修时,热用户应无条件自行拆除;拒不自行拆除造成损失的,由热用户承担。

第二十二条 热源出口处应安装热计量仪表,由供热单位负责维护、管理,用户进口处也应安装热计量仪表,由用户和供热单位共同管理。供用热双方因供热计量数据发生争议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裁定。

第二十三条 供热计量装臵须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供热计量装臵在保修期内,由生产企业负责维修更换;保修期外,由供热单位负责维修更换。

第二十四条 未经供热经营单位同意,禁止将自建的供热设施与供热管网连接。

第四章 供热管理

第二十五条 供热经营单位和用户之间应该订立供用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内容应包括:供热期限、供热时间、供热参数、事故处理、维护责任、热计量方式、收费标准、缴费时限、结算办法、违约责任等。

热用户发生变更的,热用户应当与供热单位办理供用热合同变更手续。热用户未与供热单位签订供用热合同,又未办理停止用热手续而形成事实用热的,热用户应当缴纳采暖费。

第二十六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域内供热时间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因天气变化情况,经供热主管部门批准可提前或延长供热。

各县供热时间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第二十七条 在供热期内,用户采暖、保温设施达到规范标准的,除不可抗力原因外,供热经营单位应当保证居民用户的室内温度达到18℃(±2℃),不低于16℃,室温合格率不得低于97%。非居民用户的室内温度执行国家规范标准或由供、用热双方在供用热合同中约定。

第二十八条 新热用户或扩大供热面积的热用户,应当向供热经营单位提交有关用热面积、层高、建筑位臵图、平面图、采暖系统图等资料及用热申请书,经审查具备供热条件的,签订供用热合同后方可供热。

第二十九条 供热经营单位的主要供热设施、供热能力、供热面积等发生变化时,应当到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供热经营单位的供热情况加强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供热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经营、安全管理、设施维护、检修、事故处理等规章制度,健全城市供热安全保障体系,保证安全运行、稳定供热。实施规范化服务,服务内容、标准、时间等事项须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设施的维修、抢修和监督投诉电话要有专人24小时值班。

第三十一条 供热经营单位应遵照供热设施、设备维修管理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按期进行大、中、小型检修,使供热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检修工作必须在每个供热期前完成。

第三十二条 供热经营单位的司炉、运行、维修等人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运行。

第三十三条 供热经营单位的锅炉水质必须进行软化处理,因供热经营单位水质不合格导致用户采暖设施结垢堵塞、锈蚀漏水,由供热经营单位承担责任,并负责维修。

第三十四条 在供热期内,供热经营单位应选择供热区域热力网中间及末端部位有代表性的住宅,分别取顶、中、低层及不同朝向的房间,检测用户室温,并造表记录,热用户签字。每月检测户数(每户按80平方米计算)为:供热面积在5~10万平方米按10%,10~30万平方米按5%,30~60万平方米以上按3%,60万平方米以上按2%进行检测。测温应采用合格的计量器具,标准为:室内距地面0.5—1米,距墙面0.5米,放臵于固定物体上,不得手持。

第三十五条 热用户可以对供热质量等问题进行投诉。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用户向供热经营单位主管部门投诉;分散热源供热的向热源单位主管部门和物业主管部门投诉。对用户投诉的事项,相关主管部门应及时协调处理。第三十六条 供热质量责任根据供热期内测温结果认定,具体测温办法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供热和物业主管部门制定。

因供热经营单位供热质量责任给热用户造成损失的,由供热经营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在一个采暖期内,热用户举报的供热质量问题,经具备资质的机构连续10天检测查实,用户室内温度低于16℃时,用户拒绝交纳采暖费,已经交纳采暖费的,由供热企业核算退返。

有下列情况之一,造成供热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供热经营单位不承担责任:

(一)用热人擅自改变居室结构和室内供热设施的;

(二)因室内装修和节能保温措施不达标影响供热效果的;

(三)停水、停电造成供热中断的;

(四)供热设施正常检修和供热试运行期间;

(五)其他不属于供热单位承担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在供热期间内,除不可抗力外,未经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供热经营单位不得擅自停止供热。因供热设备故障或不可抗力的因素,不能正常供热时,应在4小时内通知热用户,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供热;停止供热时间超过24小时的,应报告供热经营单位主管部门及物业和供热主管部门,并按天向用户退还热费。

因热用户责任供热单位实施停供的,必须在送达停止供热通知书中明确告知热用户。

第三十八条 供热经营单位应当认真落实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供热保障和有关优惠政策。

第三十九条 供热经营单位应当按供热和物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报送有关报表资料。

第五章 用热管理

第四十条 需要用热的用户,应当向供热经营单位申请办理用热手续。

热用户增加、减少用热面积或更名,应当到供热经营单位办理手续。未办理减少用热面积手续的,按原面积收取热费;未办理更名过户手续的,由原房屋产权人或承租人缴纳热费。

用户需要拆改内网管径和供热设施,应当到供热经营单位办理手续后方可施工。未办理手续擅自施工的,限期改正;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四十一条 热用户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建筑节能规定安装供热计量、分户温度调控装臵,并对房屋采取节能保温措施;

(二)内网系统的改造应当符合供热技术标准;

(三)每年用热前对内网管道和设施进行检修,保证完好;

(四)及时缴纳热费;

(五)不得擅自拆改室内供热设施或启动、关闭供热阀门;

(六)不得擅自增加散热器,安装热水循环预热装臵或放水装臵等。不准取用、排放供热设施循环热水;

(七)不得擅自挪动、改动供热分户控制装臵及其附件;

(八)共用一个供热系统的用户,不能单独提出停热申请;

(九)不得实施影响供热效果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二条 热用户应当对属自身负责维修、养护和更新的供热管网及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修,确保正常供热。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管网设施由供热、物业主管部门和供热经营单位共同向热用户下达限期维修通知。热用户不及时维修,造成停止供热或供热质量不达标的责任由热用户承担,并承担由此造成的热量浪费、设施损坏等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 供热期内,符合停暖条件热用户申请停止供热的,应当到供热经营单位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并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室内外设施的安全,因室温过低致使供水、排水管道及其它设施冻裂,造成的一切损失由用户自行承担。

申请停止供暖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用热设施能够分户控制的;

(二)不会对其他热用户的利益和正常供热造成侵害和威胁的;

(三)新建房屋已满规定保修期的。

申请人申请停止供暖的,应在供暖前30日内向供热经营单位提出停暖申请。无正当理由拖欠采暖费的热用户申请人应缴清历年拖欠的采暖费。经供热经营单位审核同意停止供暖的,地暖用户采暖费收缴按一个供热期全额热费的50%,挂片用户采暖费收缴按一个供热期全额热费的30%标准执行。

第四十四条 热用户申请停止用热后,又私自接通供热设施用热的,供热经营单位按全额热费予以追缴。未办理手续自行停止用热的,供热经营单位不予减免热费。

第四十五条 供暖期间,热用户室内用热设施出现故障,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抢修。用户无法修理时,可委托供热经营单位或物业公司有偿代修。

第四十六条 热用户因房屋装修而影响供暖效果的,责任由用户自负,并承担因此给单元楼内其他用户造成不良后果或损失的责任。第四十七条 供热经营单位应当广泛宣传安全用热知识,及时全面向热用户提供有关安全使用方面的指导,定期入户巡检用热设施,确保供用热安全。

供热经营单位工作人员入户巡检时,须主动说明事由,并出示供热单位统一制作的工作证件。

热用户应当积极配合供热经营单位工作人员对供热设施进行巡查、维修和检修。

第六章 热费收缴

第四十八条 供热价格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具体按照《甘肃省定价目录》的规定执行。供热价格的制定和调整应当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调整供热价格必须举行听证。

第四十九条 供热价格要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具体按《张掖市城镇供热计量收费办法(试行)》(张政发〔2010〕135号)执行。

新建建筑应同步安装供热计量和调控装臵。既有建筑具备条件的,应当及时进行改造,达到节能和热计量的要求,按两部制热价计收热费;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改造。过渡期内的热价收取方式,按供热房屋实际建筑面积计收。

第五十条 使用循环预热系统的用户应在预热设施前安装热量计量装臵,供热经营单位按计量数据计收热费。

第五十一条 供热经营单位根据热用户的用热种类和用热性质,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供热价格标准,以供用热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收取热费。

热用户无正当理由或特殊原因不按时缴纳热费的,应当承担合同违约造成的后果和责任。

第五十二条 建立城市供热专项调节资金,用于城市生活困难家庭热费补贴。具体办法由民政等部门制定,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五十三条 供热单位收费人员必须佩带由本单位核发的上岗证和持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依法文明收费。

第五十四条 新建建筑空闲期间产生的热费由产权单位或开发建设单位承担。

第五十五条 因供热经营单位责任未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向热用户供热的,供热经营单位应在供热期结束后,按照延误供热时间,折算标准热价减收或者退还热费,同时按合同约定向热用户支付违约金。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从事影响城市供热设施安全行为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因过错行为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向供热单位赔偿。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供热主管部门责令当事人或单位立即纠正过错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承担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并对供热经营单位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第五十八条 热用户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由供热经营单位督促限期纠正,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

第五十九条 供热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一)使用无证人员上岗作业的;

(二)供热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的;

(三)使用不合格城市供热设施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未按规定建立抢修队伍、配备安全设施,未及时抢修供热设施故障的;

(五)擅自停止供热或未履行通知义务而停止供热的。

第六十条 对破坏、盗窃城市供热设施,阻碍、殴打、侮辱依法执行公务工作人员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二条 城市供热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齐齐哈尔市城市供热管理暂行办法 篇5

【发布文号】齐政发[1988]48号 【发布日期】1988-05-25 【生效日期】1988-05-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齐齐哈尔市城市供热管理暂行办法

(1988年5月25日齐政发〔1988〕48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供热管理,保证供、用热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国发(1986)22号文件公布的《 关于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的报告》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市城区供热单位、供热经营部门、热源厂和用户(单位用户、居民用户)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第三条 齐齐哈尔市供热管理处是市人民政府管理城市供热工作的职能部门。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城市供热的方针、政策,制定全市供热管理各项规定;

(二)会同规划部门制定供、用热事业的总体及近期规划;

(三)参与供热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把好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关;

(四)对供热单位和用户行使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职能;

(五)对供热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纠纷行使仲裁权;

(六)会同有关部门确定热价并监督执行。

第二章 供热管理

第四条 第四条 供热单位新建、改建或扩建的热源、热网,应符合城市供热总体及近期规划。除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手续外,须同时向市供热管理处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方可实施。其它涉及供热配套的工程,由市供热管理处会同市规划部门联合审批。

第五条 第五条 供热经营部门(各供热经营站)的职责是:

(一)在市供热管理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或通过合同协调供热单位生产符合标准的热能;

(二)负责供热管网的维修、保养;

(三)负责调整管网热平衡及保证供热质量,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四)按合同规定向用户收缴热费,按供热管理有关规定对用户进行监督;

(五)负责对供热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第六条 第六条 供热单位须按市供热管理处批准的热负荷曲线图供热。供热质量、单位能耗、设备完好率、补水率和用户室温合格率,须符合现行有关规定。

第七条 第七条 供热单位必须遵守规划、环保、卫生、防火及安全等有关规定,认真搞好设备维修保养和供热管理。

第八条 第八条 供热设备须安装必要的监测仪表和净化装置;烟尘排放、噪音等指标必须控制在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之内。

第九条 第九条 本市采暖期自每年十月十五日始至次年四月十五日止。各供热单位要保证按期供热,室内温度不得低于16℃。

第十条 第十条 在采暖期内,供热设施因事故而停止供热时,维修人员必须立即进入现场抢修,尽快恢复供热。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供热单位负责赔偿因停热或供热质量问题给用户造成的经济损失,但须经市供热管理处予以认定。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凡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供热设施、采暖系统,必须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调试,经市供热管理处、劳动和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行。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供热管道周围三米内,严禁修建建筑物或构筑物、堆放物料、种植树木、排泄污水、开掘取土以及进行爆破等作业。已建在管道上的建筑物,应限期拆除。对拒不拆除的,市供热管理处有权会同规划管理、城管监察部门予以强行拆除。

第三章 用热管理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时必须首先考虑供热配套,并将方案上报市供热管理处,经审批后,方可列项施工。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凡需要供热的用户,须向市供热管理处提出申请,同时提供用热范围、用热参数、用热量、用热系统图、建筑平面图、地形图等资料,经审批后,方可用热。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市供热管理处对新增加采暖面积的用户收缴配套增容费。其标准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供热管理处逐年核定,由市供热管理处负责统筹安排使用。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供热经营部门每年与用户签定一次性供、用热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供热面积、收费标准、收费金额、付款方式、技术管理以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供、用热双方必须严格履行合同,由市供热管理处负责监督执行。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用热单位须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热网系统(从分水站至建筑物内的管道)及采暖系统的维护、检修、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事故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每年供热前,用户必须对采暖系统进行全面检修,经供热单位检查合格后,方能供能。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对因房屋防寒、保温措施达不到要求致使供热效果不良的,供热单位不予承担责任。

第四章 热价、收费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热价由原材料费、燃料费、水电费、折旧费、大修理费、人工费及管理费等构成,由物价、财政部门和市供热管理处逐年核定。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采暖费按建筑面积及室内净高三米为基数计收。净高超过零点五米至一米的,加收基本热价的30%,再超则以此类推。超高不足零点五米(不含零点五米)免收超高热费。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如遇国家或地方调整燃料、水和电的价格,热价亦需作调整时,由主管部门提出调价方案,申报物价部门审核批准。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热费的收取采用同城托收无承付结算方式,由供热经营部门对用户按合同规定收取。对逾期不交者,供热经营部门对其加收5%滞纳金。对拖欠热费超过二个月的用户,供热经营部门有权限热或停止供热。

第五章 奖惩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对执行本办法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由市供热管理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根据情节轻重,由市供热管理处派出的供热监察人员执罚:

(一)对未经批准,私建、滥建锅炉房或擅自接通集中供热管道的单位,处以五百元至五千元罚款,并责令拆除;

(二)对用户私自安装的水嘴、放风,除令其限期拆除外,罚款五十元,对逾期不拆的,每超一天,加罚二元;

(三)供热设施跑、冒、滴、漏,视其后果轻重,对有关单位处以一百元至五百元罚款;

(四)对擅自排放或使用热网热水的,处以二百元至一千元的罚款;

(五)对供热质量差以及用户意见较多的供热单位,给予批评或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其行政以至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对严重违章并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所定各项罚款由市供热管理处执罚,其中属个人被罚款,通过所在单位从工资中扣除。罚款全额上缴市财政。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对供热经营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营私舞弊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齐齐哈尔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齐齐哈尔市供热管理处组织实施。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市属各县可参照执行。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天水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篇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51号

《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已于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九日经第七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一九九六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部长 侯捷 一九九六年七月一日

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以下简称供热)企业资质管理,保障向城市安全、可靠、持续稳定地供气、供热,促进城市燃气和供热行业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城市中从事供气、供热经营活动的企业,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系指以自有设施向用户专门供气、供热的企业,包括气源厂、热源厂、燃气和供热输配企业。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资质,系指燃气和供热企业的设施水平、供气和供热能力、企业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等。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

第六条 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资质按供气、供热能力实行分级审批。

供气能力在20万户以上(含20万户)的燃气企业和供热能力在500万平方米以上(含500万平方米)的供热企业,其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预审并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也可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发证。

供气能力在20万户以下的燃气企业和供热能力在500万平方米以下的供热企业,其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资质审查,按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城市燃气企业资质标准》和《城市集中供热企业资质标准》进行。

第八条 申请资质审查的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资质申报表;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职务证明,安全技术负责人职务、职称证明;

(三)项目批准文件、施工图或者施工及安装竣工验收资料、工艺图、设备配置明细表、压力容器合格证、安全及消防设施资料等;

(四)气源及热源情况。外购气源和热源的企业应当提交供需协议书;

(五)其他有关文件。

第九条 新建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资质审查分初审和正式审查两个阶段。经初审合格的企业,由资质审批部门发给《城市燃气企业试运行证书》或者《城市集中供热企业试运行证书》(以下统一简称《试运行证书》)。企业取得《试运行证书》后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开业登记。

企业试运行一年后,可向资质审批部门申请资质审查,经审查合格后,发给《城市燃气企业资质证书》或者《城市集中供热企业资质证书》(以下统一简称《资质证书》)。审查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整顿。

第十条 《试运行证书》、《资质证书》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借用、转让和出卖《试运行证书》或者《资质证书》。

第十二条 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分立或者合并,应当在三十日内到原资质审批部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原《试运行证书》或者《资质证书》作废。分立或者合并后的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应当重新申请资质审查。

第十三条 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者安全技术负责人,应当在变更后三十日内,向原资质审批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 《资质证书》有效期为五年。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企业应当向原资质审批部门申请复审。经复审合格的,换发《资质证书》;复审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整顿后重新申请资质审查。

第十五条 本规定颁发前已取得城市燃气或者城市集中供热企业资质证书的,按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应当做好设施的维修、巡检,确保安全、可靠、持续稳定的供气、供热,提高服务质量。资质管理部门应当对燃气、供热企业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对检查不符合资质标准的,责令其限期整顿。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规定,责令限期整顿后仍不合格的企业,由资质审批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责令停止运营,同时可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因限期整顿或者停止运营所造成的损失,由企业自行负担。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资质审批部门处以警告、并可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责令停止运营:

(一)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

(二)申请资质审查时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

第十九条 资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失职、索贿受贿或者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六年八月一日起施行。以前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按本规定执行。

附件:

1、城市燃气企业资质标准

2、城市集中供热企业资质标准

附件1:

城市燃气企业资质标准

1.为了规定城市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城市燃气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标准。

2.燃气气源及质量:

2—1城市燃气包括以煤和重油、石脑油为原料制取的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矿井瓦斯等。

2—2气源厂生产的燃气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GB13621—92《人工煤气》、GB9052.1《油气田液化石油气》和GB11174《液化石油气》、SY7514《天然气》、GB/T13611—92《城市燃气分类》等。

2—3城市燃气应具有可察觉的臭味,应符合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

2—4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活动的企业,要有稳定气源(指有储备设施或与有储备设施单位签订的代营合同),保障持续稳定地供应液化石油气。

2—5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活动的企业,凡液化石油气含有残液组份的,必须设有残液回收装置,回收残液。

2—6对于人工煤气的低发热值、杂质允许含量(包括焦油、硫化氢、氨、萘、一氧化碳等)每日每班要进行检测;对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要定期进行成分分析检验。

2—7对于上述要求进行的各种检验或检测,燃气企业必须设有检测或检验装置,保证燃气质量。

3.燃气压力

从事燃气供应的企业,凡由管道输送的燃气,应根据其气源,对用户室内燃气管道的最高压力与用气设备燃烧器额定压力,符合GB50028—93的规定要求。

4.燃气生产工艺

4—1以煤和重油为原料的人工煤气制气工艺、净化处理工艺、管网输配系统、储配站、调压站等,必须符合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要求。

4—2天然气及矿井瓦斯等燃气的贮存设施、集输站场、处理厂、集输管线、管网输配系统等,必须符合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和石油化工部、煤炭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

4—3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活动的燃气企业,必须具备包括由运输、接卸、储存、灌装等完整生产工艺的液化石油气贮配站,方能在城市内设立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经营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贮配站必须符合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

任何没有上述完整生产工艺液化石油气贮配站的单位和个人、或利用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进行临时灌装的,不得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活动。

4—4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及矿井瓦斯的生产、储存及输配等所有的设备,必须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储罐及所有的压力容器(包括液化气钢瓶)必须符合劳动部门关于压力容器的规定要求。

4—5液化石油气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应符合(82)劳锅字22号、(82)化调字第316号《液化气体铁路槽车安全管理规定》和(81)劳锅字1号《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

5.安全生产

5—1燃气企业的人工煤气厂、液化石油气贮配站场、天然气及矿井瓦斯集输站场的建设、生产和经营,必须严格执行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建设部、劳动部、公安部第10号令《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要求。

5—2燃气企业的人工煤气厂、液化石油气贮配站场、天然气及矿井瓦斯集输站场的防火及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应符合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要求,防爆等级应符合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

5—3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规定,燃气企业要对储罐、液化气火车槽车及汽车槽车、钢瓶等压力容器,定期进行检验。

有条件的企业,应配备检验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钢瓶、储罐及压力容器的设施和专职检验人员。

5—4必须具有设备、设施运行及人身安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相关的安全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5—5生产岗位运行人员,必须按规定全部经过考核持证上岗。

5—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企业要由负责生产的主管领导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生产车间要由车间主任主管安全生产工作,并设专职安全员。

6.人员及其他

6—1燃气企业生产工人、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定员的标准要按建设部《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标准》[(85)城劳字第5号]的规定配备。

6—2燃气企业的专业性和安全性很强,必须配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小型企业配备专业技术员,中型企业要有专业工程师,大型企业配备专业高级工程师。

6—3企业全部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厂规厂法、安全生产、生产管理基本知识的基础教育。

6—4企业要建立包括基建、生产运行、技术设备、物资、安全生产等完整的统计资料和档案,并设专人管理。

6—5企业要有营业章程和服务规范。

附件2:

城市集中供热企业资质标准

1.为了规定城市中从事集中供热(以下简称供热)经营活动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城市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标准。

2.热源

2—1热源包括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地热、核能等多种方式。

2—2向市区供热的热电厂必须符合城市供热规划的要求,凡属不按城市供热规划建设的热电厂不得向城市供热;在合理的供热半径内(蒸汽网的供热半径宜控制在5公里以内,热水网的供热半径宜控制在10公里以内)只能建一个热电厂。

2—3区域锅炉房供热规模:特大城市锅炉单台容量在20吨/时以上,民用建筑供热面积应在25万平方米以上;大、中城市锅炉单台容量在10吨/时以上,民用建筑供热面积应在10万平方米以上;小城市锅炉单台容量在4吨/时以上,民用建筑供热面积应在4万平方米以上。

2—4工业余热要按照城市供热规划的要求,就近向市区供热。工业供热锅炉单台容量不得小于10吨/时。

3.供热质量

3—1热电联产供热,热力网供水温度一般控制在110~120℃以上,回水温度60~70℃;其供回水温差,直接连接不小于20℃,间接连接不小于35℃。

区域锅炉房供热,供热规模较小时,可采用95~70℃的水温;供热规模较大时,应采用较高的供水温度。

用户室内采暖温度应为18℃±2℃,不低于16℃。

3—2热力网供水流量要按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规定进行计算。

3—3热力网供、回水压力要符合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要保证热力网末端供、回水压差能满足用户系统所需的作用压头要求。

3—4热力网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要在供热协议中明确规定,并要按供热协议要求实施,保证用户采暖效果。

3—5热力网补给水的水质要符合国家《民用锅炉水质标准》和《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要求。

3—6热力站必须配置检测和调节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运行参数的设施,实时检测与调节,保证良好的水力工况。

3—7要选择热力网中间及末端部位有代表性的住宅,分别取顶、中、低层不同朝向的房间,检测用户室温;每月检测户数(每户按50平方米计算)为:供热面积在100万平方米内按3%;101~500万平方米按2%;501~1000万平方米以上按0.5%进行检测。用户室温合格率应不低于98%。

4.供热生产工艺

4—1热电联产单机容量在12MW以上的热电厂,必须符合国家《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的要求;单机容量在12MW以下(含12MW)的热电厂和中低压凝汽式电厂改造为热电厂,必须符合国家《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的要求。

4—2区域供热锅炉房系统,必须符合国家劳动与机械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

4—3热力网系统,包括热力管道的布置、敷设和防腐保温、热力站、阀门、补偿器等附件与辅助设施,必须符合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要求。

4—4热力网必须配置检测、调节与控制等设备,满足热力网运行的要求。

5.安全生产

5—1必须具有设备、设施、运行人员及人身安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相关的安全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5—2生产岗位运行人员,必须按规定全部经过考核持证上岗。

5—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企业要由负责生产的总工程师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生产车间要由车间主任主管安全生产工作,并设专职安全员。

5—4要保证供热设备、设施的完好,配备专门维修、抢修人员与专用设备,保证热力网可靠运行。

6.人员及其他

6—1供热企业生产人员、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定员标准要按建设部《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标准》[(85)城劳字第5号]的规定配备。

6—2供热企业技术与专业性很强,必须配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小型企业配备专业技术员;中型企业要有专业工程师;大型企业配备专业高级工程师。

6—3企业全部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厂规、厂法、安全生产、生产管理基本知识的基础教育。

6—4企业要建立包括基建、生产运行、设备与设施、安全生产、物资消耗等完整的统计资料和档案,并设专人管理。

天水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篇7

一、长效机制的概念及其涵义

城市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概念。所谓长效机制, 是指集体和个体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 是长期作用于集体和个体的功能和机理。所谓长效机制中的“长效”两个字, 实际是起着强调突出的作用, 任何制定制度的主体都会考虑到其时效性。当然, 制度和机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与时俱进的, 需要不断修改完善。城市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相应的管理途径与体制, 一个城市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市容环境, 还可以使良好的市容环境得到可持续维护。我们建立城市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就是要根据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 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具有东丽特色的规章制度, 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二、目前衡水市城市环境中存在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环卫等公共设施尚不齐备, 且设置不尽合理;小街小巷道路破损严重, 亟需硬化改造。

2、城中村及旧城区环境秩序凌乱, 各项社会问题突出。

3、城市临时经营点等疏导性设施管理不够规范。

4、违法建设管理缺乏配套措施, 抢建乱建行为无法有效遏制。

5、居民城市环境意识较为薄弱, 无法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三、落实衡水市城市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措施

实践表明, 落实衡水市城市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 必须结合形势任务和工作实际的需要,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 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具体要做到三个方面:

1、适时择机修改环保法, 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环境责任

由于人力、财力和物力的限制以及客观条件的制约, 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该是有限责任政府, 参与环境保护的各个部门也应是有限责任部门口只有责任明晰, 各施其责, 这样才能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实施到位。重新界定各级各部门的环境责任, 首先就要从修改环保法做起。环保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最根本的行为准则。因此有必要在环保法中明确合理地界定各级各部门在环境管理中的责任分工。

对于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工作须由中央政府负责, 而对于仅限于地方政府辖区内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工作则应由地方政府全权负责, 中央要履行好监管的职责, 而不必对细节工作插手太多。

2、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成立直接对市长负责的咨询协调机制

在城市的管理决策层中, 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一方面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城市发展的各项政策之间进行协调, 尤其是处理好各项产业发展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之间的矛盾。对涉及城市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 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 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 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建立和完善实绩考核标准和体系, 把决策权力和决策后果挂钩, 执行权力和执行后果挂钩。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健全纠错改正机制。

3、加强网络建设, 形成上下联动, 是搞好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城市环境工作的基础是社区、是村队。按照“三级网络、四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各镇街乡对辖区内的市容环境工作总负责, 并组织开展工作。区市容委对全区的市容环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调、指导、服务。即立足于构建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纵横交错、衔接互补的属地化管理网络, 形成以镇街乡为中心, 以镇街乡政府总负责, 以村队为基础, 以专业队伍为骨干, 全民共同参与, 区市容委和镇街乡政府齐抓共管的属地化管理新格局, 促进责任和任务的落实。

4、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城市供热管网事故处理及预防 篇8

一、前言

城市供热管网随着运行时间增长,设施逐渐老化,给城市安全稳定供热带来隐患。为此,研究探讨供热管网异常、事故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二、管网异常及事故处理

(一)事故处理原则

1.处理事故时应按“保人身、保热网、保设备”的原则进行;

2.供热事故发生后应在总调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缩小供热事故范围,必要时应切除部分热负荷,保证热网大面积供热正常运行;

3.根据总调要求和机组、热网实际运行情况,调整热网系统运行方式,使热网尽快恢复正常。

(二)供热温度低于供热曲线计划值

1.高温间供一级网联网运行方式下,供热温度低于供热曲线计划值时,调整供热参数。

2.高温间供一级网解列运行方式下,供热温度低于供热曲线计划值时,由供热企业根据调度供热温度曲线调整供热参数,确保供热温度满足供热要求。

(三)低温网供热管网失水处理

1.低温直供网失水量增大时,将导致供热管网出口压力降低,应根据水塔水位情况进行补水。水塔水位难以维持时,应降低供水压力保证机组正常运行;

2.低温网供热管网出现失水情况时,当值值长通知供热公司对低温直供网管网进行漏泄情况检查,发现漏点及时处理,必要时将漏泄段管网退出运行。

(四)高温网供热管网失水处理

1.高温间供一级网失水量增大时,将导致供热管网出口压力降低,供热企业应相互联系,及时对本单位供热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核对。必要时增加热网系统补水量,保证供水压力在规定范围之内;

2.如发现漏点应及时抢修处理,必要时将漏泄段管网退出运行。

(五)低温网供热管网爆管处理

1.低温直供网压力急剧下降时,启动深井泵向水塔补水,开启循环水补水门,保持水塔水位和回水压力。在水塔水位难以维持,大量补水水塔水位仍继续降低,各台机组真空相继下降时,根据真空与负荷对应关系减少机组负荷,保证机组正常运行;

2.出现低温直供网压力急剧下降时,应立即组织对低温直供网漏泄情况进行检查。当供水管路主干線大量漏水无法隔断时,采取汽轮机半侧凝汽器倒开式循环运行。如供热管网分支漏泄,应及时采取关闭分支门隔断漏泄管网,进行抢修。

(六)供热管网爆管处理

1.当供热管网失水量增加时,导致各供热企业供热出口压力降低。热力公司应立即通知供热企业进行补水,同时通知对供热管网进行检查;

2.供热管网发生爆管应立即汇报热力公司。供热总通知供热企业停止换热器及供热循环泵运行,并关闭相关供热管网与故障管网阀门,组织进行抢修。

三、事故预防

(一)风险监控要点

1.供热企业逐年修订完善热网系统《运行规程》,并按照《运行规程》监测相关数据,出现偏差及时调整;

2.定期开展供热系统专项检查,确保防寒防冻措施落实到位。在接到异常低温、大雪等天气预报时,要对供热系统重点防冻部位、危险点进行摸底检查,做好事故防范措施;

3.定期对换热站电源、供热管网主管道、补偿装置、阀门、监控系统、加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及阀门等设备巡检、维护。

(二)预防措施

1.供热期间,运行人员认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做好值班记录;

2.加强供热机组和系统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及消缺管理工作;

3.在监测数据出现偏差及发现供热管网系统泄漏或补偿装置异常时,立即采取措施,改变运行方式,隔离故障设备;

4.定期组织专项检查,督促防寒防冻措施的落实,在采暖期进行设备检修时要做好停运网段的保温工作,防止管道冻裂;

5.在接到异常低温、大雪等天气预报时,供热企业做好事故应急工作准备;

6.供热企业认真开展预防性检修工作,结合设备实际情况,每年应研究制定供热机组检修和热网三年滚动普查方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监督执行。

7.供热管网普查工作重点

(1)检查一次网主干线和直供网阀门井内设备和所处位置的环境,包括主分支阀门法兰(密封填料)、焊口、放水门、排空门等漏泄检查,避免污水灌井及施工挖破等情况发生;

(2)普查系统补偿装置运行情况要采取实地踏勘、检测的方式,重点检查使用10年以上的系统补偿装置裸露焊口关键部位,测量系统补偿装置的伸缩量,保证系统补偿装置工作正常;

(3)普查建筑物违章占压地下供热管网线位,热用户违章私接热网等现象;

(4)跟踪城区道路改造和施工进度,防止破坏供热管线造成不安全事件;

(5)利用年度热网检修、技改资金,对热网系统老旧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更换,提高设备可靠性;

(6)利用市住建委老旧管网改造资金,对供热效果较差的楼宇进行主分支改造、扩容;

(7)定期检查供热系统重要部位阀门,保证阀门严密性和操作灵活。对等缺陷不能修复的阀门,进行更换,确保热网消缺时不扩大热网停运面积;

(8)核查供热首站的电气联锁系统及电气、热控部分保护定值,防止因设计不合理,造成越级跳闸等事件,影响主要设备稳定运行;

(9)针对运行20年及以上的主管网,与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沟通,采取逐年分段测厚方式检查管道壁厚和焊口腐蚀减薄等情况;

(10)掌握、跟踪供热范围内城区房屋拆迁计划和实施情况,防止因房屋拆迁,造成热网分支的损坏。

8.供热管网普查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管理。供热企业主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供热机组及热网三年滚动普查方案,做到合理组织、跟踪协调、严格标准、实地验收,做好管网普查工作,达到管网普查和管网评估的目的和要求。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普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及时消除供热安全隐患;

(2)强化责任落实。从供热企业要逐级落实责任,确保达到普查方案标准及要求,实现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规范记录,及时归档。普查过程中应及时填写管网设备普查表,针对隐蔽工程要做好影像记录,普查记录及影响资料至少归档保存三年。归口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对归档及保存情况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通报整改。

四、结论

供热企业相关人员熟练掌握供热管网异常和事故处理原则及方法,并通过开展预防措施落实工作,可有效地避免发生城市大面积供热事故,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集中供热直埋管网事故的控制与预防,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上一篇:公司员工任职能力报告下一篇:励志语录经典心语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