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定律教学设计比赛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比赛(推荐9篇)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比赛 篇1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1.认知目标要求分析: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会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 库仑力;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2.学习能力要求分析:通过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通过对实,验方案的制定和操作,加深对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测量变换法等实验方法的理解。

3.情感态度要求分析,通过对库仑定律建立的回顾,以及相关物理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本节的教学内容的主线有两条,第一条为知识层面上的,掌握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第二条为方法层面上的,即如何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如何间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物理量,如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2.教学重点:(1)学生会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2)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3,.教学难点:静电实验的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

4,.教材的处理:本单元内容可分两节可来处理,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库仑定律的建立和库仑定律的简单运用,侧重点为体会研究物理的方法和物理规律建立的一般过程。第二课时为库仑定律的加深理解与运用。

三:学生特征分析:

1、知识基础分析:

(1)掌握了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2)掌握了电荷守恒定律,并会简单的运用。

(3)会处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并会通过偏转角度的变化判断受力的变化。(4)初步掌握了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2、学习能力分析:

(1)学生的观察水平不断的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各个主要细节,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

(2)具有初步的归纳重点,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3)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地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能力。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2)会用文字描述库仑定律的内容与公式表达,能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3)了解库仑扭秤实验和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4)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库仑定律建立过程的探究与学习,初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一般程序,认识物

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2)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测量变换法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探究物理的兴趣。(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用实验来验证”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与思路。

(3)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静电力演示器材、有关库仑定律建立的历史背景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

本节作为一堂物理规律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理解。为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真正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使学生参与科学的抽象过程,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区别和辨别本质的东西与非本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试作概括,并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为此本课采用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新的知识,利用实验来验证结论的探究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抓住知识的产生过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二>教学程序(总体思路)

1.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闪电现象和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引入新课,同时为课堂实验做好必要的准备。

2.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现象的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想影响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

3.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参与制定定性探究F与r,F与q的实验方案。4.利用演示实验定性探究F与r,F与q的关系。

5.回顾历史上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探究,进行适当的人文教育。

6.重点介绍库仑扭秤实验和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探究,得出库仑定律。7.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参与制定验证F与R成反比的实验,并进行实验验证。8.课堂练习反馈。9.课堂回顾进行反思评价。10.作业布置。

<三>教学主要环节: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闪电现象(让学生从最常见的生活现象着手,说明电荷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

(2)演示实验1:利用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教师说明:(1)这个原理与闪电一样的,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拉回到课堂上的物理实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2)转的越快,放电现象越明显,说明摇的越快小球的所带的电荷量越多)。

(3)演示实验2:将两个大小相同的泡沫导电小球通过很细的导线分别接到手摇静电感应器的两个小球上,使得小球的电荷能传到两个导电小球上。(手摇的越快,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若将两球靠的越近,则偏角也越大。)

(4)引出本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的情况下大小是不同的,你认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小结:与两带电体的电荷量、距离、形状、体积、质量等有关。

3.设计方案、定性探究

(1)定性探究一:探究F与r之间的定性关系;

教师引导:为了探究F与r之间的定性关系,对其他因素(如:电荷量、带电体的形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目的让学生回忆起控制变量法)学生回答:可以只改变r的大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教师小结: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炼,说明这就是我们在研究 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其中A、B是两个直径为 1.5cm泡沫小球,小球的外层均匀涂有墨水,使

之可以通过接触带电,A球用长为60cm左右的绝缘棉线悬挂于铁架台上。

实验操作:使A、B两球带上同种电荷,发现B球离A球越近, A球偏离竖直方向就越大,实验中最好保持两球在 图1 同一水平面上。

现象说明:师:大家是如何判断小球A所受的库仑力F大小的变化的?

生:通过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大小,角度越大A所受的库仑力就越大。

师:偏转角θ与小球A所受的库仑力F的大小关系如何?

生:F=tanθ

师:由于在这里我们没法直接测量出力F的大小,而是通过偏转角θ的变化来判断F 的变化,这种方法就是测量变换法(间接测量法)。

实验结论:电量不变时,改变带电体间距离r,两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2)定性探究二:F与q之间的定性关系;实验器材:将两个直径为1.5cm外层均匀涂有墨水的泡沫小球

用长为60cm左右的细导线连起来,然后用绝缘棉线 悬,挂与铁架台上。再将导线接到手摇静电感应器的一个小球上。

实验操作:摇动手柄,使A、B两球带上等量的同种电荷,发现 图2 手摇的越快,两球间的距离越大,即偏角越大。(说明:由于要保持距离不变,通过改变,电荷量的大小比较困难,而前面已经得出了F与R的定性关系,这里学生一般能够看出q越大F就越大)

现象说明:师:转的越快说明什么? 生:转的越快,说明两小球的带电量越多。

师:两球距离(偏角)越大说明什么? 生:两球距离(偏角)越大说明两球间的相互作力越大。

实验结论:若距离不变,改变电荷量,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的减小而减小。4.历史回顾,定量探究:利用图片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展现人类对静电力的探究过程(通过此可以进行适当的物理史实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片段一:1767年,英国物理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情况非常相似,为此他首先提出了静电力平方成反比定律猜测。

片段二:1772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笛许遵循普利斯特利的思想以实验验证了,电力平方反比定律。

片段三: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设计制作了一台精确的扭秤,用扭秤实验证明了同号电荷的斥力遵从平方反比律,用振荡法证明异号电荷的吸引,力也遵从平方反比定律。

5.库仑扭秤实验的验证过程(投影加解说)(1)结构简介(利用投影显示)。(2)如何解决力的准确测量?

操作方法:力矩平衡,静电力力矩=金属细丝扭转力矩。

思想方法:放大、转化。(3)F与r2关系的验证。

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控制Q不变。

结果:库仑精确地用他的扭称实验测量了两个带电小球在不同距离下的静电力,证实了

自己的猜测。基本上验证了F与r之间的平方反比关系。

(4)如何解决电量测量问题,验证F与Q的关系?

库仑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者相互接触后,电量被两球等分,各自带有原有总电量的一半。这样库仑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这个方法依次得到了原来电量的1/2,1/4,1/8,1/16等的电荷,从而顺利的验证得出F与Q1Q成正比。

思想方法:守恒、对称。

6.探究结论(库仑定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

教师活动:点拨归纳,然后投影库仑扭秤实验得到的结论:库仑定律

板书

库仑定律 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公式:F=kQ1Q2/r

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7.结论验证

师:展示刚才探究一时所用的实验器材,让大家利用这些器材设

计一个方案验证验证F与R平方的反比关系

提示1:为了验证F与R平方之间的关系,对其他因素我们应该怎样? 生:保持其他变量不变。提示2:如何测定两球间距? 生:读出两球球心的坐标位置(xA、xB)

提示3:如何用其他物理量表示F的大小(提示利用F与摆角的关系)生:利用小球A偏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距离x来表示。

提示4:所需验证的关系式如何,实验中须测量哪些物理量?

生:须测量A球在平衡位置时的坐标x0,A球受到作用力时的坐标xA,B球的坐标xB。8.课堂巩固与应用分析

例1:两个带电小球的半径均为R,当两球心间距为5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F。则:当(1)两球心间距为10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4F B.F/2 C.F/4 D.不能确定

(2)当两球心间距为,5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100F B.10F C.F/1000 D.不能确定

设计说明: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对点电荷概念的理解。例2:见课本例题: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力和万有引力。

设计说明:正因为例题告诉我们的原因,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时,经常可以忽略万有引力。但对宇宙天体万有引力却是决定性的,决定了它的运动与演化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9.课堂回顾(用多媒体显示)一:知识小结 1.库仑定律 表达式:F=kQ1Q2/r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2.点电荷: 二:物理方法小结

1.研究Q、R与F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2.判断力F时(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时)可以通过判断偏角来实现,运用的是测量变换的思想。

10.作业布置。

八、教学设计说明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就此对本课设计作如下说明: 1.通过闪电现象的重现与静电放电实验有机的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堂实验中的物理现象结合起来,这样的过度比较自然,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研究的问题来自与现实生活。2.由于库仑定律定量的实验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几乎无法操作,因此本人在此是先通过定量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结论,再通过历史回顾得出定量的关系,最后再通过实验粗略的验证得出的结论。

3.泡沫导电小球的制作,可以用泡沫削成一个直径为,1.5cm左右的小球,然后将其浸入碳素墨水中,再将其在太阳下晒干,多重复几次即可。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比赛 篇2

库仑定律不仅是静电学的基础, 而且是整个电磁理论的基础。由库仑定律可以推出静电场方程乃至整个麦克斯韦方程组, 而且库仑定律标志着: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由定性的观察过渡到用仪器作定量的测量, 并总结出定量的规律, 从而开了用近代的科学方法研究电磁现象的先河。库仑定律在近代物理理论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隐含着光子的静电质量为零的结论。正因为库仑定律如此重要,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库仑定律的成立条件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内容表述:在真空中, 两个静止的点电荷Q1和Q2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和Q1与Q2的乘积成正比, 和它们之间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 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

表达式:F=kQ1Q2k=9.0×109N·m2/C2

r1

每一个物理定律的提出, 都有其成立条件, 那库仑定律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呢?

现行高中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几乎千篇一律:真空;点电荷。是这样吗?实际上库仑当时在提出定律时, 最主要的条件不是真空, 也不是点电荷, 而是静止。下面我就这几个条件一一进行分析: (1) 真空, 库仑当时为什么把真空列为定律成立的条件之一, 其目的实际上是使问题简单, 因为在真空环境中, 除了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外, 如果没有第三个物体的存在, 这样确定两相互作用的点电荷间静电力时, 就可以不考虑其他作用的影响, 但实际上, 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 每一个力的作用效果都是独立的, 即第三个力的存在对任何两个力的相互作用没任何影响, 所以真空这个条件实际上可有可无。 (2) 点电荷, 在提出库仑定律时, 库仑为什么把点电荷作为定律成立的条件之一?受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 每一个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实际上都不只是一人工作的结果, 在库仑提出库仑定律之前, 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在关注和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Franklins和Priestly。在研究带电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Franklins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他将一个带电的小球靠近一个带电桶的外面, 发现带电小球将受到带电桶的电作用, 但放入到带电桶的里面, 在确保小球和球壳不接触的前提下, 带电小球在球壳内任何一个位置都不受到什么作用。Franklins把这一现象告诉了Priestly, Priestly听得这个结果后, 结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敏锐地意识到, 两个带电体间的引力也应该和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库仑受Priestly对电相互作用的猜想, 对库仑定律做了非常关键的一系列实验, 诸如电斥力扭秤实验、电引力单摆实验, 最后用实验证实, 两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和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一样和距离平方成反比, 并受牛顿万有引力质点模型的启发, 提出了点电荷的条件。但该条件不是主要条件, 因为两个实际带电体间静电力的计算, 尽管不能直接用库仑定律, 但可以把两个带电体无限分割成电流元, 这样只要计算出每两个电流元间静电力, 最后进行矢量叠加, 就能计算出它们间的作用力。 (3) 静止, 其实静止才是库仑定律成立的根本,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本质是通过中间物质场来完成的, 即A电荷对B电荷的作用本质是A产生的电场对B的作用, 反之亦然。而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电荷周围有电场, 并且静止电荷只会产生稳定的电场, 而运动电荷在周围不仅能产生不稳定的电场, 而且会产生磁场。稳定电场对处在其中的电荷只有稳定的静电力, 但如果两相互作用的点电荷相对观察者是运动的, 这样运动电荷在周围不仅产生电场, 而且产生磁场, 这样电荷间的作用就不再是简单的电相互作用, 还有较复杂的磁相互作用, 并且在电荷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场不稳定, 处在其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也不稳定, 这时候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用库仑定律计算了。是不是在研究两个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时, 一定要让两电荷相对观察者都静止了?不是, 静止这个条件可以放宽到相对观察者静止电荷对一个运动电荷的作用, 但反过来不行。比如我们可以用库仑定律来计算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 但反过来就不行。所以库仑定律要成立, 静止应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篇3

一、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思路

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索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的学生,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本节课在教学上采用如下教学流程:

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分类演示、做好记录——寻找“中介”、找出关系——实验验证、总结规律——规律应用、深化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能灵活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右手定则,知道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楞次定律实验探究过程,提高分析、归纳、概括及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重温科学家艰辛的研究过程,学习他们对科学严肃认真,不怕困难的态度;

(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体验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2)对楞次定律的灵活应用。

四、教学步骤

1. 新课引入。

通过演示条行磁铁插入、抽出带有灵敏电流计的线圈的螺线管中,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同,引出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判断。

2. 实验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演示实验,同学们能够判断出电流方向与插入磁铁和抽出磁铁两个相反的状态有关,请同学们猜想电流方向还有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生:可能还与磁场方向有关。

师:结合学生们的分析,我们通过下面的演示实验来探究感应电流和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注意观察,做好下面的表格记录:

(通过学生的回答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

3.实验分析。

师:请同学们观察表格记录情况,分析各个项目的联系,从而找出规律。

生:通过观察发现,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没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过表格记录,我们的确没有找到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直接关系,请同学们再深入思考一下,能不能找一个“中介”,这个“中介”既与感应电流方向有关又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某个因素有关,这样我们就间接地找到了联系。

生:老师,你看能不能用这两项来描述感应电流的关系,我发现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有关系,比如表格第一列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表格第二列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第三列和第四列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也有类似的规律。

师:你分析得非常好,你找到了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关系,我们要找的“中介”正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我们再来深入地分析一下。

师:感应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是否始终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生:不一定。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师:在什么情况下,B感与B原同向?在什么情况下B感与B原反向。

生:当Φ增大时,B感与B原相反;当Φ减小时;B感与B原相同。

师:你认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对磁通量的变化起什么作用?

生:当Φ原增大时,B感与B原相反,它不想让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当Φ原减小时;B感与B原相同,它不想让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我们找到了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关系,当Φ原增大时,B感与B原相反;当Φ原减小时,B感与B原相同。即B感对磁通量的变化起阻碍作用。知道了感应电流的磁场,再通过我们之前学习的右手螺旋定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就判断出来了。

4. 总结规律,加深理解。

通过师生的互动,分析总结出感应电流的判断方法。

(1)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对定律关键词阻碍的分析:

(a) 谁在阻碍(感应电流的磁场在阻碍)?(b) 阻碍什么(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c)如何阻碍(当Φ原增大时,B感与B原相反;当Φ原减小时;B感与B原相同)?

通过以上3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对楞次定律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对定律中涉及到的原磁场、感应磁场、磁通量的变化等物理量间的关系更加清楚了,对分析问题起到引领的作用。

(2)楞次定律的应用:

例1:如图,在磁场中放入一线圈,若磁场B变大或变小,问:

①线圈里有没有感应电流?

②感应电流方向如何?

分析:由于B是变化的,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变化的,根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用我们刚学习的楞次定律来判断。B如果变大,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增大,所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是点场,即垂直纸面向里;B如果变小,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减小,所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是叉场,即垂直纸面向外。(师生总结:通过这道例题我们可以总结为——增反减同。)

例2:如图所示,金属棒ab以速度v沿着金属导轨向右匀速运动,通过电阻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判断一下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

生:通过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棒ab中的电流方向是由b到a,那么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就是由d到c。

师:同学们判断得非常好,那么也能感觉到运用楞次定律解决问题是比较麻烦的,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有一种方法像左手定则或右手螺旋定则那样,把几个要素集中在一个手上,这样判断起来就方便多了。

生:老师,借鉴左手定则或右手螺旋定则都是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我让磁感线垂直穿过右手的手心,拇指的指向代表运动方向,四指的指向代表电流方向,这样的结果和运用楞次定律的判断是一致的,这样可以吗?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你们总结的方法叫做右手定则,它是楞次定律的一个特例。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方法更好些。

生:任何情况都可以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像例2这种切割型的用右手定则判断更方便些,而像例1这种磁场强弱变化的右手定则就判断不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这就叫做——楞次定律全都管,导体切割右手看。

5.课堂小结。

(1)楞次定律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是客观事实;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重点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简单应用

难点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5伏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安;当此导体两端电压是3伏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安;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9安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伏。

2、把一个阻值为5欧的电阻接入某一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当把另一个10欧的电阻接入同一电路中的时候,通过它的电流又是安; 当这个电路中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是0.1安时,导体的电阻是 欧。

(二)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板书: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之所以今天我们能够这么容易的得出此结论,就是因为欧姆十年的好奇心与执著的科学精神,对于我们各位同学来说,我们应该学习并具备这种精神。

(2)欧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I=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板书:公式:I=U/R)

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U/R).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A、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B、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C、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3)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例题1:课本中的例题.(使用幻灯片)

学生读题,根据题意教师板演,画好电路图.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解题过程要求写好已知、求、解和答.解题过程写出根据公式,然后代入数值,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

板书:例题1:(习题见课件)已知:R=96.8欧,U=220伏. 求:I.

解:根据欧姆定律

I=U/R=220伏/96.8欧≈2.3安

答:此熨斗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3安。例题2:使用幻灯片 板书:例题2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按例题1的要求解答.由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教师小结. 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答题叙述要完整.本题答: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在它两端应加12伏的电压.

③解释U=IR的意义: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乘积.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因为这样表述颠倒了因果关系也不符合物理事实.

例题3:使用幻灯片 板书:例题3 解题方法同例题2.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正误.教师小结.

①解释R=U/I的物理意义: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其比值一般不同.U和I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不能认为R=U/I表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个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 ②通过例题3的解答,让学生回答课本84页问题。

2、课堂巩固练习

(1)、练习1,通过学生解决简单的问题,加深理解I、U、R的对应关系。

(2)、练习2,一方面加深欧姆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加深电阻是导体本身属性的理解。

(3)、练习

3、给出稍有难度的电学问题,让学生试着解决综合性的电学题,同时又能加深欧姆定律的理解。

(三)小结

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篇5

本节研究的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以磁场、电流的磁效应等知识为基础,为以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交变电流、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奠定基础,教材先分析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接着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本节教材力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总结出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所遵守的一般规律。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讲课必须抓基础,多练习,反复练习,把一些难题果断删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解答有关问题

2、理解感应电流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3、掌握右手定则,认识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楞次定律的实验研究过程,提高分析、归纳、概括及表述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家对规律的研究过程,学习他们对工作严肃认真,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会用楞次定律初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4、对阻碍的准确理解。

一: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流程可分为:创设情景、质疑设问→确定主题、制订计划→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信息、探讨结论→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反馈练习、落实效果。以此为主线组织《楞次定律》的教学案例如下:

课题



楞次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楞次定律。



2、理解楞次定律,并能简单运用。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具体活动



创设情景




质疑设问




创设情景



1、如图所示,当导体棒向左或向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2、如图所示,当磁铁向上或向下运动时, 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3、如图所示,当原线圈A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电键闭合或断开时; 滑线变阻器向左或向右滑动时, 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质疑设问



1、灵敏电流表指针为什么会偏转?指针偏转意味着什么呢?










创设情景




质疑设问



2、导体向左运动与向右运动(磁铁插入与拔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与向右滑)时



指针的偏转相同吗?左偏与右偏意味着什



么呢?



3、为何不动的时候电流计的指针不会偏转呢?



··············



1:此处现象可用多媒体演示,激起学生的兴趣。



2: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多动脑是探究的主体。



确定主题






制订计划



1、指针的偏转不同说明电流的方向不同,那么电流的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有何关系呢?



2: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与线圈的接法有关;



2)与磁铁的运动方式有关;



3)与原磁场的方向有关;



4)···········



3:制订计划(如何去完成以上的验证)



指导学生对上面问题讨论解决以前学过的,得出本节课的主题:



1:电流的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有何关系?



2:如何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并提出猜想。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1:确定电流的方向与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关系。




讨论得到方法:给电流计一个已知方向的电流,看电流计的指针如何偏转。









实验电路:

结论:电流从“+”进“-”出时指针右偏



电流从“-”进“+”出时指针左偏



探究活动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活动目的:四小组分别用下面四图的方式进行探究,目的是找到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从而找到电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篇6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构建一个“人文、物理、社会”三维的教学课堂,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走入学科教学,以此来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张扬学生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现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科学家欧姆事迹的介绍,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斗志;通过欧姆定律的建立,使学生体验自然界各种运动和变化必然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从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方法熏陶,以此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提高连接电路及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技能。

3、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控制变量并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及信息的收集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

建立欧姆定律,理解其含义。

四、教学难点

就是实验的设计和探究过程。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会不会有定量关系”的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2、猜想或假设: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结合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3、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如何改变电压?如何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画出实验的电路图,列出所需器材、实验步骤,设计好数据记录表)

全班交流,许x代表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方案,由老师或下面的学生当场提问(如:为什么要使用滑动变阻器等),共同完善实验设计。

4、动手探究:动手准备,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时,该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动手操作。

5、分析归纳:将学生的数据用投影仪投影,引导学生分析I与U的关系,将不同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析I与U的关系。在这中间,穿插介绍欧姆的事迹。

七、布置作业

练习第一、第二题。

八、结束语

“欧姆定律”教学处理 篇7

关键词:欧姆定律,教学,电路

“欧姆定律”教学处理

由于欧姆定律无论在初中阶段、还是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都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是整个电学的核心和关键。学生能不能学好电学部分的知识, 也取决于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作为教师, 如果能够把“欧姆定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处理得妥善与完美,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精妙, 那么他的教学一定是成功的。笔者在初中阶段教育的讲台上二十多年, 对欧姆定律的教学处理有如下的见解。

一、加强欧姆定律的教学基础铺垫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把电路的认识和连接电路、画电路图作为首要任务。使学生对电路是串联、并联加以认识的基础上掌握规律、加强辨认和区别。在教学中除了定义, 我又把串联电路比作穿“羊肉串”, 只要把一个个元件挨着连接起来就行;对串联的认识就是紧紧抓住它的特点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所有电器是同时工作, 每一个电器的工作都会受到其它电器的影响。并联电路就一定要学生找到一个分点和一个合点:分点是干路电流开始分开成几条支路的起点, 一定要注意是在什么元件之后 (或哪些元件之前) ;而合点也要注意什么元件之后 (或什么元件之前) 。对并联的认识就是一定要分清楚干路与支路, 有几条支路, 支路与支路的电器工作互不影响。有了这些认识, 对这类问题:“马路上的路灯同时亮、同时熄, 这些灯是什么连接方式?”“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你怎么证明它们的连接方式?”学生就容易解决了。这样的指点还会让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情况有了较明确的观念, 对画出电路图有了很大的帮助。把欧姆定律中涉及到的三个物理量搞清楚, 有利与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在欧姆定律教学之前, 学生已经对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也决定着学生学习欧姆定律的难易情况。我要求学生对定义、单位、规律要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注重在电流、电压的教学过程, 除了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来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外, 更重要的是得到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并理解和运用。而在电阻知识的讲解时, 也必须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明确。

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直接衔接欧姆定律

探究的过程, 就是知识的获得过程。提问—假设—猜想, 让学生的大脑发挥想象的空间;设计实验, 又会使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在这里, 我们要了解“控制变量法”这一重要实验探究方法的特点与实际的操作, 要让学生能设计表格;进行探究实验, 要求学生对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仪器的使用连接方法的有进一步的认识与应用;对实验的注意事项 (如开关在连接过程要保持断开、接通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位置等) 有所明确。这些能帮助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还能加强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分析—结论, 把实验数据归纳总结成规律:电阻一定时,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要求学生必须明确条件的重要性。

三、欧姆定律内容的强调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我们第一要强调三个物理量联系: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是由电压和电阻决定的。而电压是电源提供的, 与电流、电阻没有关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与电流、电压也没有关系;电流才是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的。第二要强调计算关系:在公式I=U/R中知道两个物理量就能计算得出另一个物理量的结果, 要求学生对公式的变化一目了然。第三要强调三个物理量必须针对同一段导体, 我们要教会学生用上标或下标;例如:R1和R2串联接在15V的电源上, R1=8Ω通过R1电流I1=0.1A, 求R2两端电压和R2电阻。在练习或讲解的过程中, 画出电路图、标明物理量、强调注意事项, 更有效果。

四、定律的拓展

欧姆定律的教学, 教师还应该把知识的拓展与运用作为重点来引导。一方面, 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压规律, 推导出电阻规律;归纳为:串联电路规律: (1) 电流I=I1=I2, (2) 电阻R=R1+R2, (3) 电压U=U1+U2;并联电路规律: (1) 电流I=I1+I2, (2) 电阻1/R=1/R1+1/R, (3) 电压U=U1=U2。然后还要利用电阻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身边有3Ω、3Ω、6Ω的电阻各一个, 通过串联或并联能得到哪些电阻值?另一方面, 在实际的串联、并联电路中要让学生明确:串联电路中, 电阻大分到的电压就多;并联电路中, 电阻大得到的电流反而小。

五、精选练习题, 提高解题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获得较强的解题能力就要靠老师去认真指导。我们可以通过精选习题:如有代表性的题或一些经典型的题作为讲解与练习, 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的扩展与应用。

例1:如图1, 在电路中, 已知R2=10Ω, R3=15Ω, 电源电压为5V。 (1) 当S1、S2都断开时, 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2) 当S1、S2都闭合, 通过S2的电流是0.6A, 求R1的阻值。

例2:如图2所示, 如果开关断开, 甲、乙都是电流表, 读数比是2﹕5;那么, 如果开关闭合, 甲、乙都是电压表, 读数之比又是多少?

“楞次定律演示实验”教学设计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043-02

一、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选修3-2)》第四章第3节中的楞次定律演示实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处理电流流向与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

(2)了解楞次对物理学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探究,使学生体味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

(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进而诱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楞次定律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刻苦踏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实验演示电流流向与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②由实验现象得到楞次定律的分析、推理过程。

(2)难点:①通过实验总结原磁场和感应磁场的关系。②对楞次定律中“阻碍”而不是“阻止”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授法等。

五、实验原理

当条形磁铁N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时,通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螺线管中将产生感应电流,根据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可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再由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并记录实验结果;将条形磁铁S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再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就可总结出楞次定律。

六、实验器材

螺线管、条形磁铁、演示用电流计、电池、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七、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教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请同学们回忆,要产生感应电流应具备什么条件?

学生: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教师:不错!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流,那感应电流的方向遵循什么样的规律?下面我们演示实验来探究答案。

(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一:确定电流方向跟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教师:分别按图1、图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器材。

学生:在电键S瞬间接触时,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并得出结论。

结论:电流表的指针向电流流进的接线柱一方偏转,即“左进左偏、右进右偏”。

演示实验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规律。

教师:如按图3连接器材,并按图4甲、乙、丙、丁图(同课本P10图4.3-2)所示的方法分别实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螺旋管上有线圈绕向的指示,但由于两个接线柱都在螺旋管的上端,学生怎么也弄不清楚线圈是怎样绕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画出了线圈内部绕向示意图,如图4所示,这样一来,难点便迎刃而解。)

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表内。

教师:由实验记录我们可以看出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穿过回路的原磁场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用两分钟时间分组讨论、总结并报告结果。

结论::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教师:很好!请同学们继续思考:当线圈内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有助于磁通量的增加还是阻碍了磁通量的增加?当线圈内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有助与磁通量的减小还是阻碍了磁通量的减小?

学生:当线圈内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了磁通量的增加;当线圈内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阻碍了磁通量的减小。

教师:可见,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我们能否将“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中的“阻碍”换成“阻止”?

学生:……

教师:不能将“阻碍”换成“阻止”。原因是:在图4甲、丙所示的实验中,当磁铁插入线圈过程中,因通过线圈中的磁通量增大而产生感应电流,(由图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等同条形磁铁)总是与磁铁同名磁极相对,其作用是不让磁铁的插入(不让磁通量增大),但磁铁还是插入了线圈(磁通量还是增大了)。即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只能“阻碍”而不是“阻止”磁通量的增大;由图4乙、丁所示的实验同理可以得到,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只能“阻碍”而不是“阻止”磁通量的减小。(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将演示实验得到的结论凝练成一句话?

学生:用两分钟时间分组讨论、总结并报告结果。

结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教师:物理学家楞次早在1834年概括了各种实验结果,就得到了这个结论,这就是楞次定律。

(教师板书定律内容)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八、教学反思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篇9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24~25页内容。

【学情分析】

乘法运算定律与之前所学的加法运算定律类似,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是本班有三名学困生,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他们,掌握乘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不仅有助于加深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还能使计算简便,所以需要学生理解并注意与加法运算定律的区别。本节课的讲授注重从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并充分利用之前所学的加法运算定律,由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起来类比归纳乘法运算定律,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性。

【教材分析】

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初步认识,在作业或者练习中已经接触过当一个乘法算式里的因数交换位置后,通过计算会发现它们的积并不变。这节课利用例子,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观察、发现对任意两个整数相乘有同样的性质,从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对于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确理解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灵活性选择,同时,对今后整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学好乘法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桥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交流、练习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困生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困生2:a+b=b+a

学困生3:(a+b)+c=a+(b+c)

师:其实乘法也满足一些运算定律,你想知道乘法满足哪些运算定律吗?(想)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为即将要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作铺垫,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

你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1、教学乘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困生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师:要求什么问题?

学困生2: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么列式?

学困生1:4×25

生:还可以这样列式25×4

【设计意图:图片以植树为背景,展示了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通过情境图让学生认识植树活动中的数学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师:计算这两个算式的积是多少?

生:都是100

师:4×25=25×4(板书)

师:你能仿照这个式子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能。

让学生举例。

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不能。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生:因数不变,积相等,因数位置变化。

师: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计算,观察,比较,初步感知规律,再举例验证,渗透举例验证这一数学方法,进而发现规律。这样设计,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交换律的验证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学习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你自己尝试总结乘法交换律。

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很好,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生:能。

师:把它表示在练习纸上。

学困生2回答。

【设计意图:总结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字母表示定律,使知识点由抽象向具体过渡,建构模型,渗透了“符号化”思想,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并体会了符号的简洁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教学乘法结合律。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乘法也有交换律,那么乘法中会不会也有结合律呢?下面我们继续观察植树情景图。

(课件出示植树情景图)

师:一共需要浇多少桶水?怎么列式?

学困生1:(25×5)×2 生:25×(5×2)

师:你能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吗?

学困生1:算式(25×5)×2中,25×5是先算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再算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生:算式25×(5×2)中,5×2是先算每个小组要浇多少桶水,再算25个小组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寻找要解决这一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把它计算在练习纸上。

做完后让学困生3和其他学生写在黑板上。

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什么?

生:积相等。

师:(25×5)×2=25×(5×2)

师: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能。

学困生2和其他学生举例。

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生:不能。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生:因数不变,积相等,运算顺序不同。

师: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师生一起概括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交换律的方法来总结乘法结合律,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生:能。

师:把它表示在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学生用字母表示定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对知识的概括和运用能力。】

师:比较(25×5)×2和25×(5×2)的算法,哪种计算简便?为什么?

学困生1:第二种,后两个数先乘是整十,容易计算。

师: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也可以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发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能够简便运算,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作用。】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我们来比较一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有什么发现?

生:相同点:交换律是交换两数的位置,数和结果不变;结合律是改变运算顺序,数和结果不变。不同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中的数之间是加号连接,数叫加数,结果叫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数之间是乘号连接,数叫因数,结果叫积。

【设计意图:对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基本功,教学中,将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分类梳理,提高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熟知两种定律的区别,对两种定律认识更清晰,应用更熟练。】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或“=”。

36×1919×36 27×4×2527×(4×25)

125×24125×8×3 67×868×7

学困生2回答。

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2×32=32×___ 108×75=___×___

学困生3回答。

30×6×7=30×(6×___)

125×(8×40)=(___×___)×___

其他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作用。】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们今天学习了乘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生2:乘法运算定律与加法运算定律的`对比,让我知道了它们的区别。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知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五、课堂检测

完成后对答案,互判。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六、布置作业

课本27页练习七第1、2、3题。

【设计意图:巩固乘法运算定律。】

七、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

25×4=4×25

(25×5)×2=25×(5×2)

a×b=b×a

上一篇:九年级生命与健康教案下一篇:读后感自然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