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10章沟通

2024-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学第10章沟通(精选6篇)

管理学第10章沟通 篇1

一.识别干系人

1.识别干系人是识别所有受项目影响的人员或组织,并记录其利益、参与情况和对项目成功的影响的过程。2.识别干系人输入:项目章程、采购文件、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3.识别干系人工具:干系人分析、专家判断

4.识别干系人输出:干系人登记册、干系人管理策略

5.干系人分析步骤:识别全部潜在项目干系人及其相关信息;识别每个干系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或提供的支持并分类以制定管理策略;评估关键干系人对不同情况可能做出的反应或应对,提高支持或减轻负面影响。6.干系人分类方法:权力/利益方格、权力/影响方格、影响/作用方格、凸显模型

7.干系人登记册包含关于已识别的干系人的所有详细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评估信息、干系人分类。8.干系人管理策略规定了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如何提高干系人的支持,降低干系人的负面影响,包括:对项目有显著影响的关键干系人;希望每个干系人参与项目的程度;干系人分组以及按组别管理的措施。

二.规划沟通

1.规划沟通是确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需求,并定义沟通方法的过程。

2.规划沟通输入:干系人登记册、干系人管理策略、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3.规划沟通工具:沟通需求分析、沟通技术、沟通模型、沟通方法 4.规划沟通输出: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文件(更新)

5.通过沟通需求分析确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需求,包括信息的类型和格式,以及信息对干系人的价值。项目资源只能用来沟通有利于成功的信息,或那些因缺乏沟通会造成失败的信息。

6.潜在沟通渠道或路径的数量反映项目沟通的复杂程度,总量为n(n-1)/2,其中,n代表干系人的数量。7.用来确定项目沟通需求的信息包括:组织机构图;项目组织以及干系人职责间的关系;项目所涉及的学科、部门和专业;有多少人在什么地点参与项目;内部信息需求(如横跨整个组织的沟通);外部信息需求(如与媒体、公众或承包商的沟通);来自干系人登记册和干系人管理策略的干系人信息。

8.沟通技术中可能影响项目的因素包括:信息需求的紧迫性、可用技术、预期的项目人员配备、项目的持续时间、项目环境

9.沟通模型的关键要素包括:编码、信息和反馈信息、媒介、噪声、解码 10.沟通方法:交互式沟通、推式沟通、拉式沟通

三.发布信息

1.发布信息是按计划向项目干系人提供相关信息的过程。2.发布信息输入:项目管理计划、绩效报告、组织过程资产 3.发布信息工具:沟通方法、信息发布工具 4.发布信息输出: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5.信息发布技术:发送-接收模型、媒介的选择、写作风格、会议管理技术、演示技术、促进技术

四.管理干系人期望

1.管理干系人期望是为满足干系人的需要而与之沟通和协作,并解决所发生的问题的过程。

2.管理干系人期望输入:干系人登记册、干系人管理策略、项目管理计划、问题日志、变更日志、组织过程资产

3.管理干系人期望工具:沟通方法、人际关系技能、管理技能

4.管理干系人期望输出:组织过程资产(更新)、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文件(更新)5.管理干系人期望可确保干系人理解项目的利益和风险,从而增加项目成功的概率。6.人际关系技能:建立信任、解决冲突、积极倾听、克服对变化的抗拒 7.管理技能:演示技能、谈判、写作技能、公开演讲

五.报告绩效

1.报告绩效是收集并发布绩效信息(包括状态报告、进展测量结果和预测情况)的过程。绩效报告过程包括定期收集、对比和分析基准与实际数据,以便了解和沟通项目进展与绩效情况,并预测项目结果。2.报告绩效输入:项目管理计划、工作绩效信息、工作绩效测量结果、成本预测、组织过程资产 3.报告绩效工具:偏差分析、预测方法、沟通方法、报告系统 4.报告绩效输出:绩效报告、组织过程资产(更新)、变更请求

5.简单的绩效报告包括:完成百分比的绩效信息,或每个领域(如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的状态指示图。

6.详细的绩效报告包括:对过去绩效的分析;当前的风险和问题状态;本期完成的工作;下一时期需完成的工作;本期批准的变更的汇总;必须审查和讨论的其他相关信息。

7.绩效测量基准是一个经过批准的项目工作计划,用来与项目执行情况比较,以测量偏差,进行管理控制,通常是项目的范围、进度和成本参数的整合,有时也可包括技术和质量参数。8.工作绩效测量指标包括:实际进度绩效、实际成本绩效、实际技术性能

9.偏差分析是一种事后审查,以便找出导致基准与实际绩效之差异的原因,步骤:验证信息的质量;比较实际信息与项目基准,确定偏差;确定偏差对项目成本、进度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管理学第10章沟通 篇2

【名师箴言】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用了一个数学式简洁地阐述了一个人的价值、实际才能以及自我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就好像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深奥的哲理,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当然,这种比喻实际上也是分数自身特性的体现. 分式与分数一字之差,分数的特性是否会延续到分式当中呢?同学们对此能否作出肯定的回答?我想,首先我们需要去了解一下分式相关的知识,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同学们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我们可能会经历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保持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态度,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一定会克服前行中的困难,体会别样的精彩和喜悦.

第10章?吉林展望 篇3

10.1 地位更加突出

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战略位置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形成高度重视、支持、关心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见图10-1。

10.2 体系更加完善

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办学类型多元灵活、层次结构丰富完备、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中职高职有机衔接、职教普教相互融通、法律制度充分保障、现代学校制度完善。见表10-1。

10.3 资源更加优化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优质资源不断扩大。学校、企业、社会等紧密合作,各类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职业教育充分体现面向全社会、终身化、网络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见图10-2。

10.4 质量更有保障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方针得到全面落实,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涌现出一大批优质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品牌专业和课程,教育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见图10-3。

10.5 支撑更加有力

全省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性、关联性和基础性作用凸显,通过大力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有力支撑新一轮振兴发展。见表10-2。

10.6 贡献更加突出

管理学第10章沟通 篇4

第一节 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改良与管理

土壤是园林树木生长的基地,土壤条件的优劣对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深翻熟化、中耕除草、间作覆盖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强保肥蓄水性能,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协调,创造一个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微生物活动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吸收,及时供应园林树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奠定基础。

一、土壤改良

(一)深翻熟化

园林树木属多年生深根性植物,根系绝大部分分布在0~80cm深的土层中,其生长不仅需要耕作层性状好,而且更需要深层(30~70cm)土壤性状好。土壤深翻是林园土壤改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深翻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可由1.4下降到1.29,孔隙度由47.2%增加到52.18%,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加7.6%左右,并促进团粒结构形成。由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得到协调,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频繁活动,促进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速效氮含量增加,尤其是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加更多。

深翻能增大土壤的蓄水性能,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是我国北方旱作林园或灌溉水源不足地区林园蓄积雨水、抗旱保墒的有效土壤管理措施之一。

总之,土壤深翻能有效地改良土壤结构,加深土壤耕作层,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含水量,从而促进根系向纵深伸展,有利于地上部的健壮生长。1.深翻的时期

一般春、夏、秋三季均可,但以秋末冬初深翻最佳,而雨养山地林园则以夏季雨季来临之前深翻最好,此时,有利于蓄积雨水。秋翻一般在落叶期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此时,根系又处在生长高峰,伤口容易愈合,有利于产生新根。 2.深翻的深度

依树种根系分布的深度、土壤的结构、质地和厚度而定。如根系分布较深、土层薄、质地粘重或有砾石层等,深翻的深度一般要求达到80~100cm左右。如果根系分布较浅、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则深翻深度可在60cm左右。具体操作时,近树干宜浅,远离树干要深。3.深翻的方式

主要有扩穴深翻、隔行深翻和全园深翻三种。

(1)扩穴深翻

也叫放树窝子,适于幼龄林园。幼树定植数年后,逐年向外深翻扩大栽植穴,直至株行间全部翻遍为止。扩穴深翻每次用工量少,但每次深翻范围小,需多次才能翻遍全园。

(2)隔行深翻

即隔一行翻一行,适于成龄林园。深翻时可随机隔行深翻,分两次翻遍全园。隔行深翻时每次只伤一侧根系,较一次全部深翻伤根少,对生长影响小。

(3)全园深翻

即将栽植穴以外的土壤一次性翻遍。这种方法动土量大,且伤根较多。

无论采用哪种深翻的方式,深翻时都应结合施基肥进行。

(二)客土栽植

当栽植地土壤不适宜树木生长时需要客土栽植。

(三)土壤质地改良 1.培土

2.增施有机质 3.增施无机质 √

二、土壤管理

(一)中耕除草

林园中耕除草对防止杂草生长,疏松表土,改善土壤的温度、通气状况和保墒保肥有着重要作用。对雨养地区林园蓄积雨水有很大作用。中耕除草常在未进行间作的林园或株间进行,中耕深度一般为10cm左右。中耕的时期一般分春耕(20~30cm)、夏耕(约20cm)、秋耕(30~35cm)。

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早耕地、浅刨树盘,并结合镇压,达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活动的目的。

生长期灌水后或杂草多时,及时中耕除草,可使土壤松软无杂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无效消耗。

秋季是旱地林园和涝洼地林园中耕的重要时期,中耕可使旱地林园多蓄雨水,涝洼地林园过多土壤水分散去,以免土壤通气不良。

(二)地面覆盖与地被植物

在林园树冠下的地面上,因地制宜地选用塑料薄膜、秸秆、杂草树叶、牲畜粪便等进行覆盖,是林园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覆草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它具有保墒、培肥、稳温和防护的作用。由于覆草隔绝光照,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可缩小地温的昼夜和季节变化幅度。覆草所用材料可以是作物秸秆或林园外的草,也可利用行间生草的方式提供覆草,后者不但能为树盘覆盖提供材料,而且由于行间生草还能保持水土,改良和培肥土壤,省肥少工,减轻虫害,提高果实品质,是极好的覆草方式。林园覆草的技术要求:

地被植物如绿肥作物除具有覆盖作用外,还可在花期翻入土壤,收到施肥改土的效果。

第二节 施肥

合理施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树体生长健壮,增强树体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如果施肥不足或不当,都会影响正常代谢,加速衰老进程。

×

一、肥料的种类

园林树木园施用的肥料有农家肥、绿肥和化学肥料三大类。肥料的种类不同其性质各异。

(一)有机肥料

农家肥料一般指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及其它有机肥料。如人粪尿、猪、牛、羊、马、兔、禽类粪尿及厩肥、堆肥、草木灰等。农家肥料虽然种类多样,成分各异,但有其共同特征。农家肥料的共同特征是所含养分比较全面,肥效稳定而持久;富含有机质,施用后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与化学肥料相比,体积大、水分多、养分含量低、用量大。(二)绿肥

绿肥是指用来直接或间接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也可以是野生的。它们的茎叶、花器等都是有机质,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施入土壤中容易腐烂分解。大部分的绿肥植物的根系具有固氮能力,种植后能提高土壤肥力。在农家肥料缺乏地区,绿肥是重要的有机肥料。

绿肥通常分为豆科和非豆科两大类。

在生产上多用豆科类绿肥。一般在林园株间、行间空地种植绿肥植物,生长到花期或营养元素含量高时割收地上部分,直接压入施肥沟中作绿肥。也可利用其它土地专门种植,或农田间作套种生产绿肥。(三)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大部分属工业产品,其成分比较单纯,养分含量高,易溶于水,释放快,属速效肥料,多用作追肥。

化学肥料由于其种类、成分不一样,其化学性质也不相同。因此,在使用时既要注意使用方法,还要考虑土壤条件、树木需肥特性,才能达到施肥促长增产的目的。

(四)微生物肥料

用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土壤微生物制成的肥料,分细菌肥料和真菌肥料。细菌肥料由固氮菌、根瘤菌、磷化细菌、钾细菌等;真菌肥料由菌根菌制成。×

二、施肥依据

要做到合理施肥,必须因树、因肥、因时、因地制宜,具体地说,要根据树种需肥特点,肥料的性质、作用,施肥时间,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有效性决定施肥种类及施肥量。

(一)依据树体的营养状况

树体的营养情况应根据树相,或叶分析方法来确定。 1.树相诊断

树相指树体的外观形态。叶片的颜色最能反映树体营养状况,一般讲,叶片绿色越深,树体营养越足;反之,叶色越黄,营养越差。生产上常将栽培树种的叶色与叶片含氮量对应关系做成“叶卡”供应用。树木常见缺素症检索表 A.老叶病症

B.病斑遍布整株,基部叶片干焦和死亡

C.植株浅绿,基部叶片黄色,干燥时呈褐色,茎短而细„„„„„„„„„„„„氮 C.植株深绿,常呈红或紫色,基部叶片黄色,干燥时暗绿,茎短而细„„„„„„磷 B.病斑常限于局部,基部叶片不干焦但杂色或缺绿,叶缘杯状卷起或卷皱

C.叶杂色或缺绿,有时呈红色,有坏死斑点,茎细„„„„„„„„„„„„„„镁 C.叶杂色或缺绿,在叶脉间或叶尖和叶缘有坏死斑,小,茎细„„„„„„„„„钾 C.坏死斑点大而普遍出现于叶脉间,最后出现于叶脉,叶厚,茎短„„„„„„„锌 A.嫩叶病症

B.顶芽死亡,嫩叶变形和坏死 C.嫩叶初呈钩状,后从叶尖和叶缘向内死亡„„„„„„„„„„„„„„„„„钙 C.嫩叶基部浅绿,从叶基枯死,叶捻曲„„„„„„„„„„„„„„„„„„„硼 B.顶芽仍活但缺绿或萎蔫,无坏死斑点

C.嫩叶萎蔫,无失绿,茎尖弱„„„„„„„„„„„„„„„„„„„„„„„铜 C.嫩叶不萎蔫,有失绿

D.坏死斑点小,叶脉仍绿„„„„„„„„„„„„„„„„„„„„„„„...锰 D.无坏死斑点

E.叶脉仍绿„„„„„„„„„„„„„„„„„„„„„„„„„„„„...铁 E.叶脉失绿„„„„„„„„„„„„„„„„„„„„„„„„„„„„...硫

2.叶分析

测定分析树体新梢一定部位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判断出树体内营养水平的高低,了解树体的需肥情况。叶分析的采样时间是在7~8月份新梢停长时,此时叶内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较小,测定的数据准确可靠。(二)依据树势

树势不同,施肥各异。

1.旺树:前期可施或不施肥,后期控制施肥,或早秋结合深翻断根施基肥,施肥时应以磷、钾为主,控制氮肥,以深施基肥和叶面追肥为主,少作土壤追肥。

2.弱树:则与旺树相反,应多施基肥,多施氮肥,叶面追肥和土壤追肥结合进行,以加强营养生长,复壮树势。(三)依据肥料性质和作用

肥料性质不同对树体的营养作用和土壤影响明显不同,施肥时认真考虑肥料的性质和作用,才能做到合理施肥。一般,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养分全面,肥效迟缓,多在秋季(9月间)作为基肥施用,且要深施。化学肥料养分单一,但养分含量高、肥效快,多在生长前期作追肥施用。氮素肥料在土壤和树体中移动快,应在树木需要时施入,且要浅施;磷、钾肥料在土壤和树体中移动较慢,应在树木需要之前施入土壤,且要深施,必要时可进行叶面喷施。

(四)依据土壤状况

土壤类型不同,其土质、肥力等也不尽相同,只有因地制宜施肥,才能产生理想的施肥效果。一般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基肥和追肥的施用,应坚持少次少量;土壤瘠薄、保肥力差的沙地,基肥应多施,追肥应坚持多次少量;西北黄土高原区土壤中普遍是缺磷、富钙、钾不足,且有机质含量低,应特别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

三、施肥时期

生产上根据肥料的性能和施用的时期,将施肥分为施基肥和施追肥。(一)基肥施用时期

基肥是园林树木生长发育所需的基础肥料,在一年中基肥施用仅有1次,甚至有时、有的地方是2~3年1次。多以富含有机质的人粪尿、畜禽的厩肥、堆肥、油渣、豆饼等迟效性肥料为主,也可混合少量速效化肥。基肥以秋施最好,其次是早春施肥。秋施基肥,即9~10月份结合土壤深翻尽早施入。早施是由于基肥属迟效性肥料,施入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腐熟分解,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同时气温、土温都比较高,断伤根系愈合快,新根发生多,这对于树体营养物质的积累、花芽分化、抗性增强及第二年的开化、坐果、新梢生长等一系列生命活动都十分有利。由于肥料、劳力等的影响未能秋施,或树体生长健壮,贮藏营养水平高,也可在早春施肥,但需用事先腐熟的有机肥料,在土壤解冻后,结合春季翻耕、灌水尽早施入。(二)追肥的施用时期

追肥既使园林树木生长上必不可少的施肥环节。一年中,追肥多次,且每次肥料的种类、用量、比例都有所不同。肥料多以速效的化肥、微肥、多元素复合型活性矿化有机态肥及人粪尿为主。

追肥的施用时期强调一个“巧”字,即在树木需肥的关键时期进行,以满足生长发育的急需。以开花、果实为主要观尝目的树种的追肥,依据其物候期大致可分为: 1.花前追肥

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时追施以速效性氮素为主的肥料,补充树体贮藏营养的不足,保证开花 整齐一致,授粉受精良好,提高座果率,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新梢的前期生长量。 2.花后追肥

于开花后追肥应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补充开花对营养的消耗,提高坐果,促进新梢生长,缓解幼果膨大与枝叶旺长对氮素的竞争。如果花后营养供应不足,不仅落果严重、而且枝叶生长受到阻碍。3.花芽分化前期追肥

于6月中下旬追施氮肥、磷肥、钾肥和微肥,特别注意追施磷、钾肥和微肥(锌、铁、钙、硼),控制氮肥用量,以免造成春梢旺长不停。此期追肥为满足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起到增强叶片光合性能,促进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的作用。4.果实采收前追肥

于果实采收前15~20天追施速效性钾肥,或叶面喷施有机矿化活性肥、氨基酸复合微肥等。目的在于促进果实进一步膨大,增加含糖量,促进着色,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5.果实采收后追肥

果实采收后追施适量氮肥、磷肥和钾肥。这次追肥对象主要是消耗营养物质较多的中、晚熟品种和树势衰弱的树,补偿由于大量结果而引起的营养物质的亏缺,恢复树势、增加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促进枝条充实,提高树体的越冬抗寒能力,为来年生长和结实打好基础。 另外,追肥时期除遵循以上物候期规律外,还应根据树种、树龄和生产上的目的来确定追肥的侧重时期。 √

五、施肥方法

施肥按肥料施用部位可为土壤施肥和根外施肥两大类。(一)土壤施肥

土壤施肥应根据根系分布特点,肥料种类及其特性,将肥料施入根系分布范围及外围土壤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效,促进根系扩展。一般情况下,肥效慢而长的有机肥应施在距根系分布稍深、稍远处,诱导根系向深层生长,形成强大根系,扩大吸收面积,增强树体的抗逆性;速效肥料要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区内,且要次多量少。施肥深度上、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可浅施,磷肥、钾肥移动性差,宜深施。生产上主要的施肥方法有以下几种。 1.环状沟施肥

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沟宽30~40cm,深度要因树龄和根系分布范围而定,一般为15~40cm,幼龄树和根系分布范围大的树宜深些。挖沟时,将表层土与深层土分放,沟挖好以后,将基肥与表层土混合均匀并填入沟底层,再填入深层土。每年随根系的扩展,环状沟要相应扩大,两次环状沟间不留夹层。此法适于幼龄园施基肥。沟深15-40cm沟宽30-40cm

2.放射沟施肥

在树冠下距树干1m左右处开始向外挖放射沟6~7条,沟的数量依树冠大小而定,冠小数量少,冠大数量多。沟的深度、宽度同环状沟,但应内浅外深,以免伤及粗根。沟的长度抵树冠外缘。肥料的施入和覆土同环状沟法。每年挖沟时应变换位置。此法伤根较少,施肥范围较大,适于成龄园施基肥。

←沟宽30-40cm←沟深15-40cm

3.条沟施肥

在树的行间、株间挖1~2条宽50cm、深40~50cm的长条形沟,然后按环状沟法施肥覆土。此法适于成龄密植园和机械化施肥。

条沟施肥

------

4.穴状施肥

在树冠投影外沿附近挖若干个直径为30cm的穴,排成一环或交错排成2~3环,把肥料施入穴内,然后覆土。穴状施肥

○←穴

○ 5.打孔施肥

在树冠下用土钻均匀打孔,孔的数量以树冠大小而定,孔径深度40cm左右。然后将事先配制好的肥料液或人粪尿液注入孔中,并用土封孔,或者用追肥枪直接均匀注入树冠下的土壤中。此法适于山地林园或密植园的追肥。 6.灌溉施肥法

化肥或液体肥料溶于水中,通过滴灌施入根部;或将化肥均匀撒于地面,液体肥料均匀喷于地面,然后通过灌水渗入土壤。此法不伤根,不破坏耕作层土壤结构,省工,用肥经济,利用率高,是集约经营林园追肥施用的主要方法。 7.间作施肥法

在树行中间间作毛苕子、箭舌豌豆、苜蓿等绿肥作物或蚕豆、豌豆、黄豆等豆科作物,适时深翻压青、增加土壤有机质。此法适于有机肥缺乏地区,对幼、成龄园都有很好的培肥效果。

(二)根外追肥(叶面喷肥)

根外追肥是植物生长期内需肥关键时期进行的施肥。它具有简单易行,用量少,肥效发挥快,能满足植物生长急需,可避免某些营养元素在土壤中被化学或生物固定等优点。但根外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二者各具特点,互为补充。根外追肥分叶面喷肥和树干强力施肥两种:

即将应施肥料配成一定含量的液体,用喷雾机具将肥液均匀喷到叶的背面和上面。一般可连续喷肥数次,每次间隔10~15天。叶面喷肥有用量少、肥效快的特点,是根外追肥的主要方法。但操作时要严格注意有关事项。

叶面施肥注意事项:

初次喷肥或新肥料,应事先进行小面积试验,无药害发生,方可进行大面积喷布,要严格控制喷布农药的含量。

喷布日期应选在有一定降雨量或灌水后的1~2天,一般要求在10时以前或16时以后进行,这样有利于养分吸收,且可避免因气温高液体很快浓缩而导致药害。喷布后4小时内遇雨,天晴后要重喷。

(三)树干注 射营养液(挂吊针)

将营养液装在一种专用的容器中,系在树上,将针管插入木质部,甚至髓心,慢慢吊注数小时或数天。

第三节 园林树木的灌水与排水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常常是控制生命活动强弱的决定因素。园林树木对水分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生长期缺水,光合作用减弱,枝、叶、根生长缓慢或停止,甚至发生落叶、落果或整株死亡;休眠期缺水,常引起冻害或抽条。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园地灌水对园林树木生长、开花、坐果、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灌水

(一)灌水时期

确定灌水的最适宜时期主要有两方面的依据:一方面,根据园林树木的生长状况确定最佳灌水时期;另一方面,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确定适宜灌水时期。只有从树木的生长特性出发,结合土壤湿度确定灌水时期与灌水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灌水效益。1.生长期灌水

(1)花前灌水: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春季气候干旱少雨,土壤墒情差,应在萌芽前灌水,补充土壤水分不足,促进萌芽、开花和坐果;

(2)花后灌水:花后半个月左右(4~5月间)正值新梢迅速生长期和6月间的果实膨大期,是全年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应及时足量灌水,才能保证园林树木的正常生长和结果;

(3)花芽分化期灌水:树木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时,花芽开始分化,也正值果实迅速生长期,需要较多水分和养分,应及时灌水。2.休眠期灌水

(1)秋末冬初灌封冻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树体越冬,又有利于来年春季萌芽、开花、坐果和树体的健壮生长。

(2)漫长冬季,雨水少,风多、土壤非常干旱,早春灌水也很重要,为树木新梢和叶片生长做好充分准备。

(二)灌水方法

灌水方法应本着节约用水,提高灌水效率,减少土壤侵蚀,便于园地耕作为原则,根据水源、经济、地形和气候等条件选择。灌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面灌水

是利用灌水渠将水引到园地的全部或局部地面上的灌水,简单易行,投资较小,但耗水量大,灌水后的土壤表面易板结,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因具体方式不同又分为几种。常见的有:(1)沟灌

在树木行间每隔100~150cm开一条深约20~25cm的长沟,往沟内灌水,待水分渗完后,覆土恢复原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水分能浸湿根系主要分布范围,水分散失少,有利于土壤通气,不会造成土壤板结。(2)树盘灌溉

以干基为圆心,在树冠投影下筑埂围堰,形似树盘,在盘内灌水。盘深15~30cm,灌满为至。2.穴灌

在树冠投影内外分布均匀地挖8~12个,直径约30cm左右,深度以不伤树根为准。将水灌入穴中,以灌满为准,灌后将土还原。3.地下灌水

是利用铺设在土壤中的多孔输水管道进行灌水。水从管道的孔眼中渗出,浸润管道周围的土壤。此法节水,水分散失极少,不会引起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较地面灌水优越,适于丘陵山地,但投资较高,且应将管道铺设在树冠下的土壤中。 4.喷灌

利用器械将灌溉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似降雨般落到树冠和地上面的灌水方法。喷灌依喷射高度不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喷头安装高于树冠,水滴可从树冠上空落于树冠和地面,可调节园地的小气候,在春季可防止晚霜危害,但用水量较大,在气候干燥、多风地区,水分散失较多。另一种是喷头安装在树冠下部,水滴直接落于地面,叶片不接触水滴,用水量相对较小。 5.滴灌

是利用机械和自动化装置相结合,通过特制的管道以水滴或细水流缓慢供应到根际土壤中的灌水方法。它具有省水、方便、增产的显著作用,还可结合施肥,将肥料及时供应到根际土壤中,可起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有效性,但投入很高,适于丘陵山地和沙壤地。

(三)灌水量

大多应浇水渗到80~100cm深处。适宜的灌水量一般以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标准。

二、排水

排水是园地防涝保树的主要措施。园地积水或土壤水分过多,都会导致土壤缺氧,根系呼吸受抑,吸收机能减退。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根系死亡,最终导致全株枯死。排水方法:

1.明沟排水:在园内及树旁纵横开浅沟,内外联通,以排积水。2.暗管沟排水:在地设暗管或用砖石砌沟,以排除积水。

管理学第10章沟通 篇5

内容提要

一、辉煌的远古艺术

(一)原始彩陶

1.中国彩陶的特点。一是彩陶图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与中国文化观念 的演进同步;二是彩陶图案的结构特点与中国美学的基本法则相合。

2.彩陶的艺术法则。一是无始无终,回味无穷。原始彩陶圆形造型,观 赏圆形陶器图案要“步步移、面面观”,无始无终,没有起点终点,从有限的 画面获得了无穷美的享受。二是由上观下、仰观俯察。原始陶瓷图案的绘制照 顾到由上方下视而形成的一幅和谐图案,原始彩陶注重整体欣赏效果。原始彩 陶的图案布局和散点透视法则对后世的绘画影响很大。

(二)青铜纹饰 1.青铜器的文化意义。青铜器文化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核心,其中商周 礼器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青铜纹饰的艺术法则。一是饕餮纹代表的是重组变形法则。重组变形,体现古人的构思方式,龙凤是重组变形,中国帝王需要天命、天理因此需要造 就一种具象的而又非现实存在的象征,饕餮精神就是龙的精神,变形使中国文 化产生了各种神仙和魔鬼世界。二是人兽共生。显出上古观念演变的三个逻辑 阶段:人兽一体,均为神物;人兽分离,人通过兽与上界沟通;人对兽取得了 主动地位。

二、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一)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有宫殿、陵墓、寺庙、园林四类。

宫殿陵墓均有高、大、深、庄的特点,寺庙建筑的特色是整体对称,园林 的核心是情趣。中国建筑群体有墙,墙内主次分明,气韵生动、韵律和谐。墙 显出实中之虚,人不出户就可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悟宇宙天道,及天道 所决定的儒家秩序和道家情趣。

(二)雕塑 古代雕塑———气韵生动。

中国雕塑主要有陵墓集群、宗教集群、建筑装饰、工艺雕塑四个集群组成。中国雕塑强化了中国艺术的整体性特征。一个雕塑的大小是由雕塑群体和 建筑整体决定的。整体性决定了中国雕塑是程式化的,程式性压倒了雕塑的自 身特质。中国雕塑具有两个绘画的特点:一是平面性。即雕塑注重让人看的一 面,看不见的一面就少费工力;二是彩绘,中国雕塑的程式化忽略细部,中国 彩塑的细部是绘出来的,这些雕塑的减省本身又是符合中国艺术的总体原则 的,中国艺术讲究的是气韵生动,神似胜于形似。

(三)书法 书法是艺术,它象征了人之美、宇宙之美。作为艺术的书法是在汉末魏晋 时期出现的,书法既反映书法家的个人风格,又反映整个时代的审美风貌。晋 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是历代书法艺术特色的定论。书法 家作书的创造过程就是领悟中国文化之道的过程,书法线的流动如天地间气之 流行,宇宙以气之流动而成,书法以线之流动而成,宇宙一大书法,书法一小 宇宙,中国书法是独特的艺术世界。

(四)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民间 绘画。宫廷绘画的最佳载体是彩墨画;文人绘画的高峰是水墨画;宗教绘画解释 宗教内容多为彩色壁画;市民绘画的版面达到妙境;民间绘画负载下层民众的 愿望,形式为年画。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有以下几点:(1)散点透视。即不受固定观察点的局限,表现作者想表现的东西。也就 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迁入所描绘的对象之中,深切体会对象的情感和状况,并 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通过这种手法,重 在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

(2)以大观小,以小见大。即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伟高度,以大观小,一 目了然。然后把心中的构图在图画上表现出来。如唐代吴道子一天把嘉陵江 300里山水风光在大同殿的墙壁上画了出来,这是因为他饱览了当地风光而胸 有成竹的缘故。

(3)遗貌取神。即绘画不仅重形似,更重神似,且神似比形似更重要。为 了取得传神的效果,必要时可将所画对象的形貌进行变异,如宋代仕女图把女 子画成柳叶眉、杏仁眼、樱桃小嘴,以显示女子的阴柔美,这就是遗貌取神的 原则。

(4)游目式的笔、色、墨。中国画的深度靠线条的浓淡枯湿来完成。中国 画的深度空间使画家意识到光的作用,中国式的光效不是依靠描绘物体上的光及物体上的色彩因受阳光的影响而所起的变化来显现,主要是用水墨画中的墨 色的深浅来表现,这与西方绘画注重色调的明暗显然不同。

(五)音乐

中国音乐分仪式音乐、宫廷舞音乐、声乐、独奏器乐、民乐五类。

中国音乐的特色有旋律为主、节奏宣泄、理性精神三点。所谓旋律为主,器乐表现的是旋律的线条美,用旋律再现生活,旋律为主的器乐声乐表现的是 理性精神或哲学沉思的一极。节奏宣泄表现的是中国文化的另一端,如陕北腰 鼓、山西锣鼓等民乐表现的是粗犷的阳刚之气。理性精神是说歌舞强调表现人 的内心情怀,这情要“发乎情,止乎礼”,所以中国古代音乐是合乎礼节、充 满理性的。

中国音乐具有世界性魅力,如,曾侯乙墓编钟音域之广,十二个半音齐 全,可奏各种音阶的乐曲,又如《高山流水》《潇湘水云》《十面埋伏》极富民 族特色。

(六)戏曲

戏曲是对整个古代艺术的总结。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有综合性、程式化、虚拟化。综合性,指演员运用唱、念、做、打、翻等手段表演,把音乐、舞 蹈、文字、雕塑、绘画等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程式化,指戏曲在不同朝代 不同剧种中的逐渐程式化:生、旦、净、丑的角色程式化,红色忠勇、正义,黑色刚毅、耿直,白色多谋、狡诈的脸谱程式化,老生的本嗓,青衣、花旦的 小嗓把唱法程式化,表演手段的程式化。虚拟化,即利用舞台的假定化,通过 夸张变形表现生活,戏曲反映生活多用虚拟手段,演员扬扬马鞭就表现骏马奔 腾。戏曲的程式化和虚拟化体现了我国戏曲的特色,这是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主 要因素。

三、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一)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根本准则。

1.气韵生动:这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所谓气韵生动,就是用任何一 种艺术形式再现生活、反映生活时,要有生气,有风韵。要求艺术家塑造的艺 术形象含蕴无限情趣和勃勃生机,从而给欣赏者带来“形有尽而意无穷”的审 美想象空间。气韵生动概括了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基本精神,也反映了 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要求,从而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精神。气韵生动是 自然艺术的统一,是神似与形似的统一,也是主体与客体的审美统一。主要强 调直感、生动、韵味与情趣。

2.虚实相生:虚实相生的意蕴是,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含蕴丰富而生动的 审美意蕴,给人以无穷的情思与遐想,从而产生迷人的审美魅力。古人对虚实相 生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虚实的关系可概括为: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相 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所谓“虚”,就是艺术作品间接显示出来 的形象,它不直接显示出来,只有让人们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即“思而得之”,所谓“实”,就是用文字、色彩、线条、音响、动作、表情等直接表现出来的实 在形象。而且,唯有虚实相生的艺术品,才能产生“气韵生动”的效果。

(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从美学角度给中国古代艺术分类,可分为阳刚美和阴柔美。

1.阳刚之美。就是壮美,其特点是强大、外表不光滑,显得伟大、雄伟、壮丽、威武、坚强。阳刚之美能引起人的愉快、崇高、振奋、恐惧等情感。比 如青铜器以厚重、威武、雄伟的造型和凹凸不平的铜铸的纹饰,让人感到壮 美;高大深庄的宫廷建筑和帝王陵也使人感到阳刚之美。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 书以特有的粗犷浑厚凝重的笔法和结构使人感到振奋、觉得壮丽、威武。中国 音乐中的打击乐,如编钟、编磬、铜鼓等。其造型是显示壮美的,演奏时发出 的浑厚、凝重悠远的声音也使人感到阳刚之美、钟鼓之乐主要体现阳刚之美。阳刚之美受儒家思想影响。

2.阴柔之美。就是秀美。其特点是让人觉得娇柔小巧,感到优美。原始 彩陶的造型和纹饰都能让人感到阴柔之美。其造型光滑小巧,其纹饰或像动物 或像植物,或是几何图案。娇柔的造型和纹饰叫人愉快,因此是秀美。在书法 方面,行书、草书均以线条的变换、如行云流水、字体结构极尽变化,而体现 出阴柔之美。园林是把自然风光浓缩到一个人造的景点之上,比起真正的自然 风光来它小巧玲珑,青山绿水、小桥流水人家,无不体现出阴柔之美。

当然,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并不互相排斥,有些优秀的中国艺术品,同时 包融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中国古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有其历史根源,那就是阳刚之美受儒家思想影响,阴柔之美受道家思想影响。

(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和 1.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和”。包括人与人相和,人与社会相和,人与 宇宙相和(天人和一),“和”的精神贯穿整个中国社会文化之中。这是中国文 化总体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中国古代艺术家用“和”的基本精神来感受 生活,并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和”。

2.中国古代艺术门类中所表现的“和”与“中”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 艺术门类都追求“中和”的境界,“中”在艺术上表现为对中心的追求。古典建筑,所有建筑必须围绕中线对称的摆设。每一个宫殿必须有一个高于其他建 筑物的主体建筑。帝王陵墓必有一个神道,帝王的棺木一定放在坟冢的正中; 佛教雕塑中,佛像一定在每一庙或窟中正中的位置,旁边的雕像小于正中佛 像,对称地服从于主佛像;绘画的突出主要人物或主峰。

练习题:

1.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十年建立的 洛阳白马寺,从这时起,中国的佛教寺庙就不同于印度的寺庙,它以王府为模式,纳入中国礼制建筑的体制之中。2.魏晋以后 士人园林 兴起,中国园林才获得了自己的独特品格,并影响了皇家园林。3.魏晋六朝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期,随人物品藻兴起了“以形写神”的人物画,以 顾恺之 为代表随寄情山水产生了使人可“澄怀味象”的山水画。

4.曾侯乙墓编钟 是一奇观。它由能奏各种不同音高的65件乐器组成,分三层排列,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5.中国原始彩陶的时间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其空间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6.青铜纹饰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饕餮纹,一是人兽共生。

7.中国古代建筑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8.作为中国古代戏曲最优秀的代表还是 昆曲 和 京剧。

9.中国彩陶有两个特点,一是彩陶图案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于中国文化观念的演进同步。(√)10.中国建筑无论宫殿、;陵墓、寺庙,还是园林,都不注重单个建筑的高大,而强调群体的宏伟;不追求纯空间的凝固的画面,而追求在时间中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

11.世界上,只有在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象征了人之美和宇宙之美。(√)

12.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是由中国文化的特色所决定的。中国文化的宇宙观与其他文化根本不同,在于它是一个气的宇宙。(√)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内容提要

一、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1.中国古代史学的童年期——先秦。史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一朵。中国不仅有严密的史官制 度、史著体制完备、史学著作丰富,而且史学人才辈出、史学意识发达。

史学的起源:历史是过去的事,它依靠人的记忆、文字的记载和实物的遗 存传承后代。人类的历史意识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最早对历史的记忆、认识和 传播,是凭记忆的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这种口叙传播史事的形式,是史学 的源头。

有了文字,历史记载方成为可能。商周的甲骨卜辞和金属器物上的铭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历史上最早的档案。甲骨文可称为历史记载 的萌芽,因为已经具有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记录要素。金文中还常 有“其子子孙孙家宝用”的话,反映了一种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的滋生。卜辞 记事,短短只有几个字,长的可达百余字;金文,从百字上下,直至500字 之多。

史官的产生大约与“史”字同时,史具有专司记事之意。我国最早的史 官,是见于文献记载的黄帝时的仓颉、沮诵。他们的职责除了记事外,还要参 与册祝、秉书、决狱等活动,很大程度上还有一种神职的性质。史官是最早的 历史学家。

商周数千年间,虽然口述传说与成文记事同时并进,但能够流传下来的总 是零零散散、片片断断的过往之事。整理反映以往历程的素材,历史编纂应运 而生。

《尚书》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档案汇编,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尚书》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在于它发展了金文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同时 还提出了历史鉴戒的思想。

《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大 致写出了西周的盛衰史,可以称为史诗,广义地看《诗经》中的其他部分,也 具有史诗的价值。

官书和史诗标志着史学的萌芽,但它们毕竟不是正式的史书。西周末年和 春秋时期,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分别出现了国史,当时统称为春秋。这是中国 史学上最早的正式史书。

春秋末年,孔子撰成《春秋》一书,按年、时、月、日顺序记载事件,反 映出编年史的特点。这样规范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学上首次出现。《春秋》 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2.中国史学的成长期———秦汉。司马迁将全部的才学、卓识倾注到不朽 之作《史记》之中,创立了规模宏大、组织完备、内容广泛的纪传体的通史,成为历代正史的专用体例。

班固撰写的《汉书》对后世封建史学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史记》。改 通史为断代史,完成了纪传体的正统化和规范化。荀悦的《汉纪》又创编年体 断代的先例,完备了编年史体的规模。西汉时期的刘向、刘歆先后编制了《别录》《七略》,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在中国乃至世界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3.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这一时期尖锐激烈的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使该时期的统治者比以往任何时期的 统治者都更重视修史,官私修史之风盛行,史书的数量,史书的种类都得到充 分的发展。还涌现出一些新的史体,如实录和谱学。随着史著之大量涌现,史 学地位进一步提高,史学从经学的附庸中分离出来,成为学术上的一个单独 门类。

4.中国防大学史学的重要转折——隋唐五代,史学的重要作用逐渐被统 治者,尤其为最高统治集团所认识,因而控制修史日趋严密。唐朝确立了设馆 官修正史,宰相监修的修史制度,史学成为有力的求治工具。官修史书取得很 大成绩,二十四史中有八部成书于唐朝。唐朝又出现了新的史书体裁。刘知几 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评体的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史学的发展。杜佑 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典志体的专著。

5.史学的盛世——宋元时代。宋朝史学思想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会 通”思想成为史学的主流。通史编撰和当代史编撰都深受其影响。一批有影响 的通史著作相继问世,而以当代编年史和典制史的撰著最有代表性。《资治通 鉴》《通志》《文献通考》一批有影响的通史著作相继问世。文献学也有了显著 的发展。金石学是新兴的史学领域,扩大了文献研究的范围。方志在两宋特别 是南宋大量涌现。同时又创造了两种新的史书体裁——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

6.史学的大发展——明清史学。明代方志和稗史撰述增多,经济史更加丰富,史学的通俗化和历史教育广泛展开。清代史学,以考据学为代表,乾嘉 时代对中国的学术文化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清理与总结。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梁启超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唯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为最发达。”第一,中国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的 明显特点就是崇古重史,“以史为鉴,以西为镜”。在中国传统目录学的排序 中,史书一直位居第二位。第二,流传至今的中国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而 且历史记录连绵不断,这在世界所有文明国度里是仅有的一个例外。丰富的历 史著作,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第三,中国古代的史学,深受儒家经学 的影响,经史同源,从源头上说明了二者的密切关系。第四,中国古代史家特 别注重史文,文史结合成为优秀史家的传统。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的《史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

丰富的历史内容、多样的形式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特点和优点。

1.《隋书·经籍志》把史书分为13类,即正史:指纪传体。古史:编年 体。杂史:体例杂,兼包众体。内容杂,内容大抵皆帝王之事,琐事遗文入 史。霸史:特指十六国的记注。起居注:是“录天子法度”的一种编年体史 书。旧事、职官、仪法、刑法:有关典章制度方面的史书。杂传:是关于各种 人物的总录。地理:记载州郡山川物产以及风土人情。

2.刘知几将唐以前的史籍归为六家二体。随着史学的发展,唐朝之后又 出现史评体、典志体、会要体。宋朝又出现了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

3.清朝乾隆时期编《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分为15类。

(二)贯通古今的编年史

1.编年体是古代编撰史籍的最早体例。编年体是按时间顺序记载事实。首先标明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帝王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等),年下依 次记时、月、日,日期之下记述具体史实。这种史体的优点是史事与时间的紧 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使读者明白事物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发展 规律。

2.《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编年体 史著的诞生。3.东汉末年杰出的历史学家荀悦编写《汉纪》三十篇,并在写法上有所 创新,在按时间记述重大事件和人物时,顺便将与之同类的政事、人物、典章制度、少数民族等加以介绍。这一写法并被称为类叙法。此法的创立,大大扩 充了编年史的记叙范围,增强了记事的条理性。

4.东晋的史学家袁宏编写的《后汉纪》,对编年史体有所发展。常常在记 述某人某事时,连带将与之同一类型的人和事写出好几个、好几件。进一步扩 大了编写的容量,增强了编年史记载政事和人物的完整性和感染力。

5.北宋司马光打破了断代的格局,撰写《资治通鉴》。全书体例严谨、内 容翔实、文字简洁,是一部空前规模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此后,史学界又掀起 了一股“编年热”,产生了大批仿通鉴的编年体史著,如南宋李焘的《续资治 通鉴长编》、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清 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清代陈鹤编的《明纪》、夏燮编的《明通鉴》。

6.汉以后的编年体还有一个重要系列,历朝的“起居注”和“实录”。

总之,自先秦至清朝,我国编年体史籍一直未断,且自成体系,成为我国 历史编撰学的主要体例。

(三)历朝相承的纪传史

1.中国纪传体史籍,创始于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所谓纪传体,即由 纪、传(世家)、表、志(书)组成,以记载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

2.司马迁著《史记》,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体相互配合,构成 了较为完整严密的体系,创立了纪传体。东汉班固撰《汉书》,断代为史、将 世家归入列传、改书为志,遂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范例。

纪传体的优点在于融五体之长为一体,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并用专章记载 典章制度。如果说编年体是以纵纪史,那么纪传体就是以横记史。本纪:表面 是专记帝王的一种体例,实则通过记帝王,以编年的形式反映一朝国政大事; 史表通过表格形式,勾勒历史轮廓和线索;史志:反映国典朝章及自然、社会 历史的专篇,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有关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列传:是 反映各类典型人物的一种体例。论赞:是评论历史人物或事件,它以篇前论、篇末论或夹叙夹议等形式表明观点,有助于后人了解史事及著者立场。

3.被称作“正史”的“二十四史”是纪传体文献中的佼佼者。“二十四 史”是随着历代封建王朝的兴替逐渐形成的。唐代初期,曾有“三史”之说。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后又有陈寿《三国志》列入,遂有“四史” 之说。延及宋代,已出现了“十七史”。朱明王朝,又出现了“二十一史”。至 清代又出现了“二十二史”和“二十四史”的称谓。民国时期又是有“二十五 史”“二十六史”的称谓。

“二十六史”规模宏大,叹为观止。上自黄帝、下至清末,洋洋洒洒,多达四千余卷。自始至终,唯用纪传体例贯穿,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以来各方 面的历史。

(四)典章制度的渊海

1.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典志书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独立、成熟的 过程。《史记》有八书,记天文、地理、文物制度。其后许多断代史皆沿“八 书”体制,设志以记历代典章制度。唐朝杜佑编撰了《通典》,开创了典志体 这一新的史书体裁。

典志体,又叫“政书体”,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史籍。“政书”这一名词,目 录学上以前无定名,清代修的《四库全书》中才开始使用,专门记述历代政 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史书归入此类。2.南宋的史学家郑樵《通志》“二十略”上起远古、下止隋唐。又有宋末 元初的马端临《文献通考》上起远古、下止宋室。《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各具特色,素有“三通”之称。其后,又有历代增补,出现了包括“三通”在 内的系统反映古代典别的“十通”。(包括三通及《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 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及《清续文献通考》)

3.断代为书的政书专说一代典制,以事类为中心,叙述一定时期或某一 朝代的经济、政治制度。这种著作又有会要、会典之分。私人所修者称会要,出于官修者名会典。“会要”为断代史。会要体创始于唐德宗时的苏冕,后经 杨绍复续修,又经宋王溥增补成为《唐会要》这是现存最早的会要体制书。

(五)纪事本末体与史评

纪事本末体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将所记载的内容归纳为若干 个历史事件,每个历史事件独立成篇,立以相应的标题,按时间顺序记其始末 经过。这种史书体裁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在袁枢的影响下,明清两代,颇多仿效之作。纪事本末体史书的编纂达到了高峰,上接下续之作 不断出现,纪事本末体成为一个体系。

所谓“史评”,系指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史 事的评论,如贾谊的《过秦论》、班彪的《王命论》、朱敬则的《十代兴亡论》 等,这是史事评论的单篇。宋代以后,关于史事评论的专书不断涌现,范祖禹 的《唐鉴》、李焘的《六朝通鉴博议》等,都是这类著作。明清之际王夫之的 《读通鉴论》、《宋论》是我国史学中史事评论方面最高水平的史著,评论史事 专书的代表作。另一类对史书和史学的评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是我国 较早的史学评论专篇。

唐朝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所撰的《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的专著,标志着史学论体裁的确立。清代著名史学理论家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

三、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人 会通古今

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史家及其撰述,一般都具有恢廓的历史视野,用包容 一切的气势和规模,阐述历史的发展过程,探究历史的前因后果。这种气势和 规模从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已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在司马迁以 后,杜佑、司马光、郑樵、马端临等,以不同形式的历史撰述,发展了学兼天 人、会通古今的传统,他们的论述展现了史家辽远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视野。

中国古代史学,不但记叙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而且记载了自然历 史、天文地理的变化,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以古为镜 经世致用 中国古代史家治史修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鉴往知来、经世致用”。经世 致用是史学社会性的必然要求。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服务现实生活、解决现 实问题作为史家重要工作目的,详今略古,注重当代史的研究,是我国史学的 一贯传统。史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从对历史的记载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总结 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作为今人和后人的借鉴,它以洞察历史为基础,以关注现实为旨趣,以经世致用为目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之一。

因为史学的经世致用,满足了现实政治的需要,历史国家政权对史学均大 力提倡支持,促进了中国史学发展与繁荣。

(三)求实直书 书法不隐

秉笔直书是我国古代史学的又一优良传统。求实、写实是治史者必备的要 素之一。在先秦“书法不隐”是著史的一条根本标准,到了唐初以直笔为著史 标准。早在春秋时代,尽管史官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不乏不畏权贵书 法不隐、秉笔直书的史官,以至那些手握生杀之权的“乱臣”也对他们有几分 畏惧。这种优良传统到后来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弘扬。刘知几在《史通》中,写了《直书》《曲笔》的专篇,总结了唐以前史家直书的优良传统。

(四)德识为先 才学并茂

中国古代重视史家修养,是史学又一优良传统。中国史学批评,自古注重 从史家主体修养的角度来进行。他们在总结、评论前人的史学成果时,也同时 就史家修养作了评论。唐朝刘知几对史家的修养提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述,提出史家必须兼有才、学、识三长。清代章学诚在刘知几史才三长论的基础 上,又明确地提出史德。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设“史家的四长”一章,综合了刘知几和章学诚的理论,将史德与才、学、识并列,且排在最前 面,使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史德、史才、史学、史识,既是对史家的基本要求,也是史家批评的基本范畴。这些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因而不免具有某些历史局限性。

练习题:

1.《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所记皆殷、周王朝的大事。

2.《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群像,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3.编年体 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这种体裁的优点是史事和时间的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因果关系。

4.继《史记》之后,东汉班固沿用《史记》体例而略有变更,写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5.《通典》、《通志》、《文献通考》被目录学家合称为“三通”。6.所谓“史评”,系指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史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批评史事,一类重在批评史书。

7.我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有:汇通古今、以古为镜、求实直书、德识为先。8.宋元时期,尤其是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袁枢新创纪事本末体,还有《通志》、《文献通考》。

9.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成《春秋》一书。(√)10.《隋志》史部的分类原则是内容和体裁的结合。(√)11.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2.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的《史通》,是史评接触的代表作。(√)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内容提要

一、伦理道德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小农经济与宗法制社会政治结构之中,形成了以伦理 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强调真、善、美统一,但又以善为核心。如先秦 道家从体用关系的角度揭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而儒家则提出人 与禽兽、小人与君子、义与利等一系列辨题,推崇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修养 路径,追求“立德、立功、立言”永垂不朽的人生境界。

二、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在《尚书》及有关文献中,上古政治家皋陶已经尝试构建中国伦理的基本 框架,如兴“五教”,定“五礼”,亲“九族”,立“九德”,等等。春秋初期政 治家管仲也提出“国有四维”、“德有六兴”、“义有七体”、“礼有八经”等一系 列德教理论。儒家创始人孔子建构了第一个系统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孟子继 而提出“五伦十教”之说。汉儒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 家伦理演化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中国伦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美德。摘要略述如下。

(一)仁爱孝悌

“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论语》曰: “仁者爱人。”“仁”发端于人性固有的“恻隐之心”,彰显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 亲之情,以“孝悌”为根本,并以“忠恕”作为“为仁之方”,扩展于社会,形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生活情趣。

(二)谦和好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首先表现为待人接物的“礼节”、“礼仪”。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次为 谦和“礼让”的品德。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进而扩展为治国安邦 的“礼制”规范。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礼记· 冠义》指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而《诗经》则斥失礼之人说: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三)诚信知报

“诚”是人内在的美德之一,《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由此形成了做人要“诚实”,待人要“诚恳”,对事业要“忠诚”等相关品德。儒 家视“信”为立身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信其可也。”到汉代,信被 列为封建道德的“五常”之一。中华民族还重视“报”的美德。《诗经》有 “投之木瓜,报之桃李”的名句。“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也是世俗社会公 认的美德。忘恩负义的行径是为人所不齿的。

(四)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大德、大节,它由爱家爱乡之情扩充而来。在 家天下的时代,家—乡—国是直接贯通的,无论是古人所说的“父母之邦”,还是今人所说的“祖国”,都体现了强烈的依恋情结。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内忧 外患之际,都会有仁人志士为反抗暴政、抵御外侮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

(五)克己奉公 儒家强调“克己复礼”,以达到“天下归仁”的至治境界。礼的精神本质 是一种尊卑有序的宗法秩序与政治秩序,以有效地调节个人—家庭—家 族—国 家的利益关系,它要求个体利益服从并服务于整体利益,因而把“公益胜私 欲”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道家也提出了“少私寡欲”、“公乃明”的主张。克 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于社会公利的精神。中国文 化中的大同境界,其基本精神就是“天下为公”。

(六)修己慎独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出了“以修身为本”的主张,由“修身”而“内 圣”,由“内圣”而“外王”,最终实现平治天下的理想。由此形成了向内探 求、建立与完善道德自我的修养方法,如正心、诚意、慎独、内省、自讼、集 义、养气等,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 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七)见利思义

对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儒家极为重视义 利之辩,视之为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孔子强调“见利思义”。孟子要求 “先义而后利”。宋明理学家又把义利与公私、理欲联系起来,一方面强调“正 其义不谋其利”;另一方面又认为“正其义而利自在”,从而得出了“利在义 中”、“义中有利”的观点,与《礼记·大学》中“以义为利”的主张是完全一 致的。

(八)勤俭廉正

中国文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很自然地形成了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优良 品德,并代代传承下去。为政者重视体恤民情,常思“稼穑之艰难”。不劳而获者被视为“硕鼠”而受到抨击。勤俭持家、以俭修身成为普遍的共识,先秦 儒、道、墨诸家均有尚俭的论述。“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的治家理念至 今仍深入人心。廉与俭含义相近,《淮南子》云:“廉犹俭也”。管仲视“礼义 廉耻”为“国之四维”,孟子也推崇“廉士”人格。诸葛亮还总结出了“俭以 养德”的修身格言。

中国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如圣人、贤人、大人、君 子、善人等。在这些理想人格激励下,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都会在历史进入生 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为维护民族大义而奋斗,甚至献出宝 贵的生命。

三、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一)中国伦理思想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先秦阶段,即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这一阶段的伦理思想主要 有四个方面。一是上古神话,其中表现出崇德不崇力,惩恶而扬善,重天命而 轻命运等原始的伦理观念。二是《周易》,构建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哲学模 式。三是《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四是孔孟学说。孔子成功地对中国的社会生活秩序进行了伦理化的提升,创造 了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孟子继而提出了五伦说、性善论、修养论以 及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成为儒家伦理发展完善的重要环节。

2.汉唐阶段,即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这一阶 段的伦理思想也有四方面内容构成。一是《礼记》的成书,标志《四书》伦理 体系事实上已经形成。二是董仲舒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 建化和抽象化的统一。三是魏晋玄学伦理,试图通过儒道调和以克服人的精神 生活和伦理生活中之间的矛盾。四是隋唐佛学伦理,其基本精神取向颇与儒家 伦理相契合;其宗教修行方式与儒家的修身养性理论亦有相通之处,成为向儒 家伦理回归的中介环节。

3.宋元明清阶段,即中国伦理思想辩证综合阶段。主要内容有二。一是 程朱理学体系,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学说,把人间的伦常之理上升 为天道的法则,实现了“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二是陆王心学体系,它在 基本范畴与学术宗旨上与程朱理学相同,但又有区别,陆王认为“理”不是外 在的客观实体,而是人“心”或“良知”的先验结构。

(二)中国伦理学具有精致的结构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原理 中国伦理思想体系概括地说就是人伦、人道、人性。“礼”的法则,“仁” 的原理,修养的精神,构成中国伦理体系的基本结构要素,分述如下。第一,人伦原理。它包含着五伦设计、整体主义与伦理政治等三方面的民族性因素。第二,人道原则。其内涵包括:(1)人伦决定人格,即人伦关系中的家族本位 与血缘亲情构成了道德人格的基础。(2)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在复杂 而多元化的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中,仁、义、礼、智始终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 国伦理学的发展中。(3)与德性主义。中国伦理道德以“修己安人”为模式,以“内圣外王”为目标,把人格完善与待人治人相统一。第三,人性论。有三大特点:(1)强调人兽之分。(2)人格均等,人人可圣。(3)修身养性,向内探求。

练习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2.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 道德化 的实践理性。3.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

4.在文化史上,虽然世界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或不讲道德,但也确实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 道德 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5.孔子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孝、悌、忠、恕„„一系列德目。6.发家代表人物管仲提出了“四维气体”,“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7.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8.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有: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等等。

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形成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起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

10.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的过程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相符合,体现了逻辑发展与历史发展的一致性。(√)

11.新儒学伦理最重要的学派就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2.人伦既立,就要求按照人伦之礼为人、待人,挺立道德主体,形成中国伦理的“人道”。

(√)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内容提要

一、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

“宗教”一词源于拉丁文religare,有“联系”之意,故“宗教”之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所谓“神”,是某种被神秘化的超自然力量。宗教的 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 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宗教在人类文化 发展的过程中,与各种文化现象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但那些直接标志着人类文 明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无不打上深刻的宗教痕 迹,就连那些作为各个时代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制度、法律思想、道德规范 等,也深受宗教的制约;至于宗教对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文化特征的影响就更无处不在了。

如中国哲学中的“天”,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国古代“天神”观念的继续和 发展;而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孝”,既包含着对还活者的父母的赡养、孝敬,又包含着对已故先人的孝敬和祭祀。这种“慎终追远”的传统,实际上是中国 古代祖先崇拜的继续和发展。宗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不可忽 视的。

中国远古宗教与世界许多地区和民族一样,宗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崇拜、动物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 始的宗教形式。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雷雨乃至名山大 川等自然现象神化,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在我国,日神崇拜最为盛 行。鬼神崇拜缘于古人“灵魂不死”的观念,对一般鬼神的崇拜又逐渐转变为 对自己的祖先鬼魂或本部落首领鬼魂的崇拜,由之渐渐演化出祖先崇拜。

二、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从历史渊源说,道教是从古代鬼魂崇拜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不仅仅是鬼神 崇拜,而是搀杂了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老道术而成的,故道教的主要思想 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秦汉时 期的黄老道。

(一)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东汉顺帝年间,张陵于鹤鸣山依据《太平经》造作到道书二十四篇,创立了道派。因入道均须交纳五斗米,故称为“五斗米道”。此派尊张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东汉时期 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创立者为张角。张角在用符水咒语为人治病的同时,组织教团和“黄巾军”。太平道的基本思想是以黄老道和《太平经》学说为中心,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其盛衰与“黄巾军”紧密相关。道教在魏晋时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东晋的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创立了道教的丹鼎一系。其代表作是《抱朴子》。“天师道”流行江东,形成上清、灵宝、三皇三支经法,南朝刘宋时由陆修静汇归一流,后陶弘景加以发挥,形成经录系,史称“南天师道”。南北朝时,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创立了“北天师道”,使道教由原来的民间宗教一变而成为官方宗教。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 清、灵宝等派逐渐合流,形成以讲究符 为主的“正一道”。唐宋之后道教的 另一大派系是“全真道”。“全真道”与“正一道”相反,反对符,排斥咒 术,而倡儒释道三教合一,注重“识心见性”的内修真功。明清以后,道教日 渐衰落。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概念虽然从《老子》而来,但他们着重从宗教 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老子所讲的“道”,认为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同时又是 “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道教信奉的最高神——“三清尊神”,即原始天 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也是道的人格化。道教的最终目的是“得道成仙”。通过修道,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就可以成为神仙。道教所说的神仙,不 但指灵魂常在,且指肉体永生。因此,长生久视、全性葆真就成为道教的一个 基本教义。修行的方法大体可以丹鼎派与符派。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道教与中国古代诸文化形式中关系最密切的,首先当推古代科学。道教的 最终目标是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道教徒们所采用的一种 重要方法就是服食丹药,为了制作丹药,道教徒写了许多炼制金丹的书,做了 许多炼丹实验。正是这些炼丹理论和著作,翻开了古代化学史重要的一页。道 教炼丹家往往兼通医学和药物学,许多道教徒同时也是医学与药物学专家,如 葛洪、陶弘景、孙思邈都对古代医学与药物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道教对于古 代医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功方面。气功近年来在在很多地区都颇盛行。但若 追根溯源,其源头之一就是道教之守

一、存思、服气、内丹等修行方法。道教 对中国古代文学医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志怪小说与神魔小说就基本上以神仙 鬼怪为题材。诗歌方面除了与道教关系密切的游仙诗,许多作家与道教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次,道教对中国的民俗影响尤为广泛。有鉴于道教对中国古 代文化的巨大影响,以至于不少思想家认为,道教是中国文化根柢之所在,例如鲁迅就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三、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一)佛教之基本教义与佛法之东传 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 度,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释迦摩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摩尼 通过艰苦修行,悟出了“四谛”——“苦集灭道”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所谓 “苦”就是“人生皆苦”。在原始佛教看来,人生就是一个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 ”或“入灭”,即“四谛”中的第三 谛——“灭”。要“入灭”或获得解脱,首先必须弄清楚造成痛苦的原因,这 就是“集”。原始佛教认为,造成人生痛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烦恼”,而“烦 恼”之最大即“三毒”——贪、嗔、痴。当然要摆脱痛苦必须掌握脱离痛苦的 方法,此即“道谛”,道,就是途径、方法的意思。原始佛教所说的修行方法 很多,最主要的有“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后来,这些修行方法被进一步 概括为戒、定、慧“三学”,到了大乘佛教,又进一步发展为“六度”。

印度佛教虽然典籍浩瀚、派别繁多,但若大而言之,不外大小二乘、空有 二宗。到了公元12世纪左右,由于佛教适应不了当时印度的社会需要,加上 伊斯兰教诸王的入侵,佛教在印度逐渐溃灭。此后,世界佛教的中心东移至 中国。

(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与流布,佛经的翻译日渐增多,逐渐形成以安 世高的为代表的小乘佛教系统和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佛教系统。这一时期弘 扬的大乘佛教,主要是性空般若学。但真正使般若学蔚为大宗的是鸠摩罗什及 僧肇等高僧。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所谓“六家”,指魏晋时期传扬般若学的六个佛学派别,它们是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 化、缘分。“本无”一家后来又分出“本无异”一宗,合成“七宗”。“六家七 宗”都在谈论、宣扬佛教“空”的道理。大多带有浓重的玄学色彩,与印度佛 教的缘起性空的思想不尽相同。僧肇对这些流派的思想逐一进行了批判,指出 般若学所说的“空”,亦即“不真”,因其无自性,不真实,故空。僧肇可以说 是般若学的总结者和终结者。进入南北朝后,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逐渐转向佛 性理论。南北朝弘扬佛性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慧远、梁武帝萧衍和竺道生。隋唐时期的佛教是一种宗派佛教。这一时期著名的宗派有天台宗与华严宗。最 为本土化、影响最大的宗派是禅宗。它抛开印度佛教之源头直探心海,由超佛 之祖师禅发展到超祖之分灯禅,完全改变了传统佛教之面貌。

(三)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刻,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哲学为例,魏晋玄学开始作为般若学传播的媒介,进而与般若学交融汇 合,最后为般若学取代,使玄学在更高层次得到深化。隋唐佛学的高度中国 化,成为当时对社会影响极大的思想潮流。宋明理学受到佛学的影响更为明 显。再如诗、书、画等艺术形式,都打下了佛教深刻的印痕。中国艺术创作,最重“境界”,而“境界”之说,就与禅理颇多相通之处。四、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性

(一)传统儒学的宗教色彩

传统儒学虽然注重用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但和传统的“天神”观念 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孔子发现了“人”,对鬼神敬而远之,开始了从“天”向 “人”的转变,但孔子并没有完全抛弃或打倒“天”,整个儒家学说也没有完全 抛弃“天”这个外壳。尽管时代不同,或称之为“天命”,或名之曰“天道”,或冠之以“天理”,但“天”一直是政治思想或人伦道德之本原。“天”、“天 命”、“天道”仍是儒家学说的最高范畴。既然“天”的宗教色彩不可能一下子 洗刷干净,那么儒家学说又怎么能不具有一定程度的宗教色彩呢? 尽管先秦儒家有意无意地淡化“天”的宗教色彩,但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 “天人感应”理论,却把“天”进一步神化、人格化,儒家的“天”又被宗教 化了。尤有甚者,董仲舒还把世间的一切,包括政治制度、伦理纲常等,统统 归结于天,把先秦儒家所建立的一整套正在逐步脱离宗教的政治、伦理学说,又重新神学化、宗教化了。

在修养理论上,儒家把人伦道德归诸“天”,认为人的“善性”、“善端”是一种先天的禀赋,因此,一切道德修养便是回复本心。既然如此,宗教式的主观内省,就成为儒家的一种重要修行方法。儒家修行的宗教性还表现在“慎独”的修行理论中,这种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上帝临汝,无二汝心”的宗教色彩。因为你在孤栖独处时,尽管他人不能看到你的所做所为,但天地鬼神是洞察幽微的,因此君子应当“慎乎其所不睹”、“慎乎其所不闻”。

(二)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

儒家学说在发展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把佛、道二教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建立起一个熔三教于一炉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首先,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隋唐佛教的佛性论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佛教化、本体化的心性论。把心性论发展得更为细致深入。宋明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天道”、“本心”、“良知”等,因为吸收了隋唐佛教的“佛性论”,从而使宋儒之“心性义理之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人学化了的佛 性理论。

其次,宋明理学的修行方法也逐渐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证悟的“明心见性”。故尔,朱熹有“豁然贯通”之说,陆象山“多类扬眉瞬目之机”,王阳明则言:“本体工夫,一悟尽透”,都走向了神秘的整体直观的道路。

再次,从思想内容来说,宋明理学千言万语,无非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此“灭欲”之说无疑具有强烈的宗教禁欲主义倾向。而理学家所极力提 倡的主观内省,“主静”、“居敬”等,更具有浓厚的宗教式面壁修行色彩。

练习题:

1.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等自然神的崇拜,到了夏、商、周三代后,逐渐发展为对于至上神——“天帝”的崇拜。

2.在中国历史上,与自然崇拜并存的另一种古代宗教是鬼魂崇拜。鬼魂崇拜的理论依据是“灵魂不死”说。

3.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室秦汉时期的 黄老道。

4.道教在魏晋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东晋时的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创立了道教的 丹鼎 一系。其代表作是《抱朴子》。5.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下面小说与道教思想内容有关的有:《搜神记》、《后搜神记》、《太平广记》、《四游记》。

6.与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不同,佛教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但是,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由于受到中国古代经济、政治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7.佛教的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8.史籍中常有“三教”之称。“三教”是哪几个:儒教、佛教、道教。

9.宗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10.道教与中国古代科学联系最密切。(√)

11.公元12世纪左右,世界佛教的中心东移至中国。(√)

12.宋明新儒学之深摄佛教思想,首先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实是隋唐佛教佛性理论的翻版。(√)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内容提要

一、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离不开对哲学的深层把握。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之际,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哲学 思想异常活跃。在3000多年哲学发展史上,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形成影响最大 的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

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学的经典是六经。原始儒学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宇宙永不停息地变化流转,人应该效 仿它而自强不息,全面发挥人的秉赋与潜能,其“天道”、“地道”、“人道”的 思想,都是讲积极创造的生命精神。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所谓“仁”,既是指天地万物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和崇高的 道德价值。儒家的理想是通过推广仁爱精神,把人的精神提升到天人合一之境。总之,儒家精神是一种寓理想于现实的精神,有利于人们以超越的精神完 成日常的事业。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代表论著《老子》文约义丰,《庄子》 恢诡谲奇,两书不仅表达了特殊的人生智慧,也代表了特殊的艺术精神。《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最终本源,是天地万物所以发生的根本原理。在人生论上,老子强调“不盈”,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在探寻哲学智慧上,道家主张从否定入手。道家与儒家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宇宙的契合无间。庄学讨论了人以有限人生投入无限宇宙大化的痛苦生存处境,提示人们遍历层层生命境界,寻求精神的超脱 解放,其《逍遥游》强调生命自我的飞越,《齐物论》肯定物我的同体融合,这些均有利于现实中的人们从紧张、偏执中超脱,求得个体超拔的精神愉悦。

中国人经由对印度佛教六百余年的消化改造,特别是吸纳道家、儒家与魏 晋玄学的哲理,创造了自己的中国化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哲学大大削弱了宗教 意识,呈现出更加世俗化的倾向。佛教智慧主要运用否定、遮拨的方法破除人们对表象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著,以求得精神的自由与解脱,它的返本归极、见性成佛之论及一整套修行方法,是启发人们一种内在的自觉,培养伟大人格的重要途径。从思辨上来说,中国佛学拥有自己的独特运思模型,如天台圆教的“三谛圆融”说,把心灵观照之表象世界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张,把世界看作是统摄不同层次的相对价 值体系的一个更高价值系统。禅宗的不立文字、自性成佛、平常即道等,说明 在实际的人生中才有自由,极大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

宋明理学是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 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注重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并 以书院为依托,将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宋明理学是元明清三代的官方 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 与心性的关系问题,认为宇宙间事物的法则、规律在逻辑上先于个别的事物,强调道德理性对情感欲望的制约,提出“居敬”、“穷理”等涵养心性的方法。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其“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学说颇有 特色。他主张“尊德性”,强调道德情感、直觉与体验。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 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对于培养气节操守,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有重要作 用,但其为统治阶级利用,造成伦理异化,又给中国社会与人民以沉重灾难,则是其严重的缺陷。

二、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中国哲学坚持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宇”指空间,“宙”指时 间,“宇宙”即无限的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论语》《荀子》《老子》《庄子》 等经典,均肯定变易是世界最根本的事实,认为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周易》讲宇宙变化最为详密,而且把变化看做创新的表现,变易本身并没有刻板的公式可以遵循,宇宙是一个日新无疆的历史过程。对宇宙创化流衍的信念,实际上是对人的创造能力的信念,在宇宙“天行健”之精神感召下,人类与时俱进,刚健自强,不断发现和创造着美好的世界与理想的人生。同时,这种对宇宙创进不息精神的深刻体认,易于产生对世间万物的博大同情心,进而培养真善美统一的人格思想。

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天人合一”与“天人交胜”的主张并存。天人 关系问题,是关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也是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天人合一”观主要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认为人乃天地所生,人的生活必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二是认为自然规律与人类的最高道德原则对立统一,肯定天人合一才能达到人的高度自觉。中国哲学家把人看作“最为天下贵者”,这其中包括众多讲“天人合一”的思想家,也包括不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家。儒家的人文理想是天人同德,认为人心是意义和价值的最终源泉,宇宙是人性的 根本基础,而宇宙本身即具有价值,故而实现人生价值不必追求外在于人间的彼岸世界。人在精神本性上与宇宙同样伟大,人可以通过不断超越而登跻善境。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论和人生论,有助于救治当代人的存在危机和精神困境。

境界说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所谓境界,这里指中国哲学家追求理 想人格之极致的一种精神状态。孔颜通过化解逆境而引起外忧之感,从而体悟 到一种理性的愉悦。这种愉悦,源于意识到个体与天道的合德同体,体认到自 身具有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人格。境界又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儒、道、佛等各派追求的意境并不完全一致,但其出发点与终点都是超越事实状态,进入价值追求的精神领域。冯友兰将个体的人生境界大体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 界与天地境界。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境界,同时人境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 互动关系,不一定是直线递进的,而个体只要坚持文化信念,有所创造,终会 通向永恒,上达最高境界。

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般说来,中国哲学家坚持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中国亦有着悠久的逻辑分析的传统,如孔子兼重学思,《中庸》的 为学五步骤之说等,均提倡严密的逻辑分析。至于荀子主张的形式逻辑类推原 则,《墨经》提出的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方法,惠施的“历物”十事,公孙龙 的“离坚白”等,更是将逻辑分析推到了十分深入的境地。因此,我们要认识 到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有着分析方法薄弱的同时,挖掘其中本来就有的分析 思维思想资源,在改造创新思维方式时,注意发掘古代已有成果,重建精密化 的语言指谓关系,进而对事物做出符合客观实在的正确判断。我国传统思维方 式中辩证思维与直觉思维最为发达,传统思维方式强调整体、对待、过程、流 衍、动态平衡。中国哲人往往以“会通”方式来观察宇宙人生,肯定各系统、要素内外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认为宇宙、人体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而矛盾双方的对立是动态的和相对的,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在互为存在前提下的相互作用,进而构成新的动态和谐统一体。中国哲学承认内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其思想模式具有有机性、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是弹性很强的诠释模式与 思想构架,如能将直觉体悟与分析思维相结合,综合二者的优势,将会更具有 科学性与现代性。

中国式思维具有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领略背后之 意蕴的直觉体悟特点,《周易》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庄子的“得鱼而忘筌” 等均说明这一点。中国儒释道三家均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本和全体,道家的艺术直觉、儒家的道德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 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思维、逻辑推 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此思维“言语道断,思维路 绝”也。这种浑然与天道合一,既是一种思维状态,当下就可以得到对世界最 深邃本质的洞悉;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主体直接渗入客体。当然,这种消解主客的状态实际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基础上才能产生,缺乏理性 思维的铺垫,灵感顿悟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思维状态和思维方法,又是一种境 界,一种智慧。儒释道共通的最高的智慧与境界,是彻悟最高的存在,打破本体与想象的二分与偏见执著,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宇宙人生的全体意义、根本价值与本来面目。从哲学思想方法而言,直觉与理智并无根本冲突,乃同一思想历程的不同阶段,将两者综合贯通,有利于高效解决问题,为现代化建 设服务。

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它所涵盖的是理论理性 与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兴趣不在于构建理论体系,往往偏重履 行和实践,追求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按照自己的哲学信念生活,不断把自己 修养到“无我”的境界。宋元明清时期,知行问题的讨论渐趋成熟,程颐、朱熹强调“以知为本”、“知先行后”,在逻辑上知先行后、知主行从,在价值上 强调知行合一,穷理与践履兼备。王阳明“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 精察处便是知”,即心即理,即知即行,反对高远理想的分而后合的知行合一。明清的王夫之批判继承朱、王,把知行统一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提出“行先知后”说,强调知行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并认为“知行终始 不相离”、“并进而有功”,从而比较辩证地解决了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从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的知行观中,可知中国哲学家的行为方式是理想与理性的统一、价值与事实的统一、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虽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价值理想最终落实在行为上,这一点值得肯定。对传统知行观进行现代改造,应由单纯德行方面推行应用到自然知识和理论知识方面,作为一切行为的理论依据;“知”是理论的系统,是主动的、支配行为的理论;“行”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理想的过程和检验所知的最后标准。

练习题:

1.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之际。

2.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

3.宋明理学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批判地继承朱王,把知行统一简历在“行”的基础上,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

5.《周易》本是占卜之书,是原始宗教、原始哲学与当时的社会风俗的结合。6.我国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有: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7.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8.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9.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

10.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的主张,也有“天人交胜”的主张。(√)

CAD教程第10章-相贯线 篇6

一、表面取点法

两个回转体相交,如果其中一个回转体的轴线是垂直投影面的圆柱,则圆柱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圆,而相贯线的投影也就重合在该圆上。利用表面上取点的方法求相贯的其它投影。

例题:已知两圆柱的三面投影,求作它们的相贯线,如图。

两圆柱正交

分析: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一轴线垂直于 H 面,一轴线垂直于 W 面,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就是有积聚性的圆,侧面投影,是一段两圆柱重合的圆弧,因此只求正面的投影。

作图: 1 )求特殊点,最高点和最低点;

2 )求一般点,定出水平投影面的点,再找出侧面投影上对应的点,根据正面和侧面的点找出正面投影的点;

3 )将各点光滑地连接起来。

例题:求作轴线不相交,直径不相等的两圆柱的相贯线,如图。

轴线不相交的两圆柱相贯线

分析:同前一题相同,水平面和侧面都有积聚性,圆和圆弧就是相贯线,只求正面投影。

作图: 1 )求特殊点,最高最低和最前最后四个点;以及最左最右的两个点;

2 )求一般点;

3 )判别可见性并光滑连接各点。

二、辅助平面法

利用辅助平面同时截切相贯的两曲面立体,可找出两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交点,该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这些点既是回转体表面上的点,又是辅助平面上的点,因此,辅助平面法就是利用三面共点原理。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时,选辅助平面的原则是使辅助平面与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投影为最简单,如直线或圆。

例题:求轴线相互垂直的圆锥和圆柱的相贯线,如图。

圆锥与圆柱的相贯线

分析:轴线垂直相交,具有前后对称平面,因此,相贯线是一前后对称的闭合空间曲线,并且前后两部分的正面投影重合,相贯线的侧面投影重合在圆柱具有积聚性的投影圆上,要求的是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

作图: 1 )求特殊点,最高点和最低点 A 、C 和最前点和最后点 B 、D ;

2 )求一般点作辅助平面 Q1V 、Q2V 、Q3V 、,可求出一般点 E 、F 、G 、H ;

3 )判别可见性,并光滑连接各点。

例题:求作圆台与半圆球的相贯线,如图。

圆台与半圆球的相贯线

分析:圆台的轴线不通过圆球的球心,圆台和球有公共的前后对称面,因此,相贯线是前后对称的闭合空间曲线,正面投影重合,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都是对称的曲线。三个投影都没有积聚性,因此,相贯线的三个投影都必须画出。

作图: 1 )求特殊点,正面投影中,圆台与半圆球两曲面体轮廓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2 )求一般点作辅助水平面 QV ,与圆台表面和圆球表面的交线都为水平圆,求出水平投影的点,再求正面投影,最后求侧面投影,作一系列的辅助平面可求一系列的点;

3 )分别依此光滑连接同面投影的各个点,即为所求相贯线。 三 、辅助球面法

辅助球面发的条件:两回转体的轴线相交,且平行于某个投影面。

四、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

( 1 )当回转体与球体相交且球心在回转体轴线上时,相贯线为垂直于轴线的圆。如下图。

两曲面立体相交,其交线是两曲面立体的共有线,该线也叫相贯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曲面立体的共有点。

一、表面取点法

两个回转体相交,如果其中一个回转体的轴线是垂直投影面的圆柱,则圆柱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圆,而相贯线的投影也就重合在该圆上。利用表面上取点的方法求相贯的其它投影。

例题:已知两圆柱的三面投影,求作它们的相贯线,如图。

两圆柱正交

分析: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一轴线垂直于 H 面,一轴线垂直于 W 面,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就是有积聚性的圆,侧面投影,是一段两圆柱重合的圆弧,因此只求正面的投影,

作图: 1 )求特殊点,最高点和最低点;

2 )求一般点,定出水平投影面的点,再找出侧面投影上对应的点,根据正面和侧面的点找出正面投影的点;

3 )将各点光滑地连接起来。

例题:求作轴线不相交,直径不相等的两圆柱的相贯线,如图。

轴线不相交的两圆柱相贯线

分析:同前一题相同,水平面和侧面都有积聚性,圆和圆弧就是相贯线,只求正面投影。

作图: 1 )求特殊点,最高最低和最前最后四个点;以及最左最右的两个点;

2 )求一般点;

3 )判别可见性并光滑连接各点。

二、辅助平面法

利用辅助平面同时截切相贯的两曲面立体,可找出两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交点,该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这些点既是回转体表面上的点,又是辅助平面上的点,因此,辅助平面法就是利用三面共点原理。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时,选辅助平面的原则是使辅助平面与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投影为最简单,如直线或圆。

例题:求轴线相互垂直的圆锥和圆柱的相贯线,如图。

圆锥与圆柱的相贯线

分析:轴线垂直相交,具有前后对称平面,因此,相贯线是一前后对称的闭合空间曲线,并且前后两部分的正面投影重合,相贯线的侧面投影重合在圆柱具有积聚性的投影圆上,要求的是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

作图: 1 )求特殊点,最高点和最低点 A 、C 和最前点和最后点 B 、D ;

2 )求一般点作辅助平面 Q1V 、Q2V 、Q3V 、,可求出一般点 E 、F 、G 、H ;

3 )判别可见性,并光滑连接各点。

例题:求作圆台与半圆球的相贯线,如图。

圆台与半圆球的相贯线

分析:圆台的轴线不通过圆球的球心,圆台和球有公共的前后对称面,因此,相贯线是前后对称的闭合空间曲线,正面投影重合,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都是对称的曲线。三个投影都没有积聚性,因此,相贯线的三个投影都必须画出。

作图: 1 )求特殊点,正面投影中,圆台与半圆球两曲面体轮廓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2 )求一般点作辅助水平面 QV ,与圆台表面和圆球表面的交线都为水平圆,求出水平投影的点,再求正面投影,最后求侧面投影,作一系列的辅助平面可求一系列的点;

3 )分别依此光滑连接同面投影的各个点,即为所求相贯线。 三 、辅助球面法

辅助球面发的条件:两回转体的轴线相交,且平行于某个投影面。

四、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

( 1 )当回转体与球体相交且球心在回转体轴线上时,相贯线为垂直于轴线的圆。如下图。

回转体与球相贯

( 2 )当回转体轴线相交,并公切于一个圆球时,相贯线为两条平面曲线——椭圆,如图。

相贯线为平面曲线

( 3 )当轴线平行的两圆柱体相交时,相贯线为两条直线。如下左图。

( 4 )当两圆锥共顶相交时,相贯线为直线,如下右图。

相贯线为平行二直线相贯线为相交二直线

五、影响相贯线形状的各因素及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1 .影响相贯线形状的各种因素

相贯线的形状与回转体表面形状、两回转体的相对位置以及回转体的尺寸大小等因素有关。 2 .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如图,两圆柱的直径相差较大时,相贯线可以用圆弧代替非圆曲线。

用圆弧代替相贯线

六、组合相贯线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立体相交,其表面将产生几段相贯线,这就是组合相贯线。

上一篇:房地产出纳个人工作总结2020下一篇:【考核】“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申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