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精选8篇)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30年代和林语堂一起倡导“闲适幽默”小品,著有《自己的园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现代著名诗人,工于旧诗,尤长于七言,诗词具有爱国精神。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北大教授,五四初期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影响很大。曾在古代文学史、哲学史方面做过一些开创性工作。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著有诗集《扬鞭集》和《回声实验记录》等专著。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回国后组织“创造社”,开展革命文艺运动。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联主席、中科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其著作极为丰富,主要诗集有《女神》、《星空》,主要剧作有《屈原》、《虎符》等。另有小说、散文、评论、学术专著等。诗歌《天上的街市》、历史剧《屈原》(节选)以及《〈鲁迅诗稿〉序》被选入教材。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集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诗人于一身,撰写了大量的政论著作、军事著作和哲学著作,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词作。选入教材的有《纪念白求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农村调查序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和词作《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等。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建人。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曾任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述颇丰,主持了《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怀疑与学问》一文被选入教材。
【许地山】(1893—1941)原籍福建,生于台湾,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著有《空山灵雨》,还编有《中国道教史》(上)、《印度文学》、《大藏经索引》等。
【丁西林】(1893—1974)原名燮林,字巽甫。物理学家、戏剧家。英国伯明翰大学理科硕士。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主任。他热心文艺创作和翻译工作,出版了《丁西林剧作选》。散文《三块钱国币》入选教材。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长期在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任编辑,编过《小说月报》和《中学生》等刊物,并从事创作工作。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倪焕之》,批判了“教育万能”的错误思想。被选入教材的有《苏州园林》、《景泰蓝的制作》和小说《夜》。
【邹韬奋】(1895—1944)名恩润,字韬奋,江西余江人。著名政论家、出版家。毕生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等刊物。《工作的大小》一文被选入教材。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回国后,曾在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冯友兰教授曾以“三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释今古,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纪贞元”,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学术成就。他继承和阐发了程朱理学的传统,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一代哲学宗师。主要论著收入《三松堂全集》。散文《人生的境界》入选教材。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著名作家、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德国。提倡小品文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等。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积极开展革命文艺运动,在鲁迅及其作品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等。先后选入教材的有:《自传》,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评论《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茅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与郭沫若等组织了创造社。1945年在印尼被日本宪兵杀害。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性质。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故都的秋》被选入教材。
【徐志摩】(1896—1931)笔名诗哲、南湖等,浙江海宁人。新月派诗人。曾留学美国、英国,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中央大学任教。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再别康桥》入选教材。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校担任教授。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毕业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著有《悲剧
-2-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著有《美学》等。散文《咬文嚼字》、《谈读诗的趣味的培养》入选教材。
【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我国革命戏剧奠基人和戏剧改革运动的先驱者。他与音乐家聂耳、冼星海、贺绿汀合作创作了《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优秀歌曲,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新中国的国歌。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曾留学英国,是“文学研究会”成员,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从事创作与学术研究,最后成为一名坚强的民主战士。其著作共26种,约200万字。散文名篇《背影》、《春》、《绿》、《荷塘月色》、《威尼斯》被选入教材。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福建长乐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先后主编《小说月报》、《文学周刊》等。文学研究著作有《文学大纲》、《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等。
【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代表作游记体散文《内蒙访古》入选教材。
【瞿秋白】(1899—1935)原名阿双,后改名爽,又名霜,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之一,著名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毕生从事革命斗争,曾与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杂文集《乱弹及其他》。《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节选《鲁迅的精神》曾被选入教材。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晔,笔名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前期新月派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曾留学美国,归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英勇投入爱国民主运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诗集《红烛》、《死水》表现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思。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笔名,满族,北京人。现代作家。五四时期开始白话创作。曾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回国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1951年被北京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济南的冬天》、《小麻雀》、《在烈日和暴雨下》、《茶馆》(节选)被选入教材。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五四时期开始创作,曾参加“文学研究会”。小说诗文中,“爱”是主旋律。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1923年在美国留学时写了书信体散文集《寄小读者》,解放后开始写《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散文《小橘灯》和《〈自然·生活·哲理〉序》被选入教材。
【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现代戏剧家、电影艺术家。曾留学日本,回国后,积极投身革命文艺运动,创作了许多剧本。主要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并改编了《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著名报告文学《包身工》被选入
-3-教材。
【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人。语言学家,诗人。曾留学法国,历任清华大学、广西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力一生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音韵学、汉语语法、汉语语汇、汉语史等方面都有精深的研究。有《王力文集》20卷传世。《语言与文学》入选教材。
【鲁彦】(1901—1944)即王鲁彦,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成员,长期从事编辑和文教工作。抗战爆发后,为抗战文艺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作品多描写农民生活,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作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愤怒的乡村 》。散文《听潮》被选入教材。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抗战期间曾任新四军军长,解放战争时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长于诗词创作。《梅岭三章》被选入教材。
【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广东新会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他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毕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所著《中国建筑史》,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有《梁思成文集》四卷出版。《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入选教材。
【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人,现代小说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原名赵平复。主要作品有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文物学家。1926年起先后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其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讴歌下层人民的淳厚性格以及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边城》(节选)被选入教材。
【李伟森】(1903—1931)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遗著有《朵斯退也夫斯基》、《革命歌集》等。
【冯雪峰】(1903—1976)浙江义乌人,现代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原名马福春。主要作品有诗集《湖畔》、《灵山歌》,杂文《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等。
【胡也频】(1903—1931)福建福州人,现代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作品有小说《一幕悲剧的写实》、《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
【巴金】(1904—),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著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小说《寒夜》、《憩园》等。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艾芜】(1904—),四川新繁人,现代作家,主要著作有《百炼成钢》、《故乡》、《山野》、《一个女人的故事》、《南行记》等。
【沙汀】(1904—),四川安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在其香居茶馆里》。
【丁玲】(1904—1986)现代女作家,原名蒋冰之,湖南澧县人。主要著作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
【吕叔湘】(1904—1998),中国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历任云南大学、金陵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52年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创始人,同时在语言文字的应用和语文知识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吕叔湘文集》6卷传世。《语言的变化》入选教材。
【臧克家】1905年出生,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主要著作有诗集《烙印》,小说集《挂红》,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短诗《有的人》被广为传诵。
【李广田】(1906—1968)山东邹平人,现代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灌木集》、《引力》、《春城集》。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现代散文家。学生时代即开始散文创作。抗战期间到延安后,从事教育工作,其作品感情真挚,朴实自然。《记一辆纺车》、《猎户》、《难老泉》被选入教材。
【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现代作家。早年即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40年代先后发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作《李有才板话》的节选《老杨同志》被选入教材。
【张天翼】(1906—),湖南湘乡人,现代作家。抗战初写《速写三篇》,揭露抗战中的阴暗面。主要作品还有《华威先生》等。
【李健吾】(1906—1982)笔名刘西谓,山西运城人。现代作家、戏剧家、文学翻译家。学生时代即写作小说、散文和新诗。曾留学法国,研究福楼拜作品。回国后致力于教学、写作和翻译工作。散文《雨中登泰山》被选入教材。
【冯铿】(1907—1931)广东潮州人,现代女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主要著作有《春雷》、《铁和火的新生》、《最后的出路》等。
【萧军】(1907—1988),辽宁义县人,现代作家,原名刘鸿霖。主要作品有《八月的乡村》、《五月的矿山》、《过去的年代》等。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现代作家。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描写了东北农村土改运动的全过程,获斯大林文学奖。解放后还创作了长篇小说《铁水奔流》、-5-《山乡巨变》。被选入教材的有小说《分马》(《暴风骤雨》的节选)和散文《娘子关前》。
【吴组缃】(1908—1994)原名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人。现代作家、著名学者。学生期间即开始小说创作。从1935年起任冯玉祥的国文教师、秘书,长达13年,其间还创作了长篇小说《鸭嘴崂》和一批短篇小说、散文。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是全国《红楼梦》研究会长、中国文学会会长。在写作的同时,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的研究。《我国古代小说及其发展规律》入选教材。
【殷夫】(1909—1931),又名徐白、白莽。现代诗人。1924年开始写诗。其早期作品大多带着他对黑暗现实的忧愤,交织着诗人的孤寂和热烈的感情。在参加革命以后,迅速地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诗人。《别了,哥哥》入选教材。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著名历史学家、杂文作家。曾与闻一多一起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是著名的民主战士。解放后历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及北京市副市长的等职。致力于历史研究几十年,著作颇多,是著名的明史研究专家。代表作有《朱元璋传》、京剧剧本《海瑞罢官》。《谈骨气》一文被选入教材。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河南邓县人。现代作家。30年代即开始发表小说,其代表作《李自成》共5卷,约300多万字。这部历史小说巨著,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准备,倾注了作者几十年的心血,其第二卷节选曾被选入教材。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玉,湖北潜江人。现代戏剧家。学生时期就经常参加戏剧演出,大学毕业前写成话剧《雷雨》,轰动剧坛。此后又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本。曹禺在话剧艺术上的成就,使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戏剧家之一。《雷雨》(节选)被选入教材。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曾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回国后,从事爱国运动,遭逮捕入狱,在狱中创作了他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名震诗坛。40年代在延安先后出版6部诗集和许多长诗。主要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等。《给乌兰诺娃》、《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被选入教材。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现代作家、著名学者。他博学多能,学贯中西,曾任西南联大、暨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和《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散文《读〈伊索寓言〉》入选教材。
【萧乾】(1910—1999)原名萧秉乾,黑龙江兴安岭人。现代作家、翻译家。1939年赴英国讲学。二战期间,曾作为《大公报》记者在欧洲战场采访,写出许多优秀特写。1979年赴美进行文学交流活动,写出特写集《美国点滴》。有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和翻译作品《好兵帅克》、《培尔·金特》、《尤利西斯》等。特写之一《枣核》被选入教材。
【吴强】(1910—),江苏涟水人,现代作家。代表作《红日》是继杜鹏程《保卫延安》之后新中国的又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
【萧红】(1911—1942)黑龙江呼兰人,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主要著作有《生死场》、《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笔名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新闻工作者、杂文家、历史学家。曾从事工人运动、史学研究和报刊领导工作。60年代写作的《燕山夜话》,共收杂文150篇,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从三到万》、《杂文四则》被选入教材。
【孙犁】(1913—)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作家。曾当过职员和小学教师。30年代到延安鲁艺,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优秀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一些散文集、论文集。小说《荷花淀》、评论《好的语言与坏的语言》、散文《黄鹂》被选入教材。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现代作家。30年代参加革命后开始创作小说、散文。抗美援朝时,随军入朝,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其散文充满诗情画意,如《香山红叶》、《茶花赋》等。《荔枝蜜》被选入教材。
【唐弢】(1913—1992)原名唐端毅,浙江镇海人。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30年代曾在鲁迅影响下写作散文和杂文。鲁迅去世后,参加《鲁迅全集》的编校工作。主要从事杂文写作和现代文学研究。散文《同志的信任》、《琐忆》,评论《作家要铸炼语言》被选入教材。
【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湖南湘阴人。现代女作家。代表作《青春之歌》是一部反映30年代知识分子精神面貌和思想历程的优秀作品。其节选《坚强的战士》曾被选入教材。
【周而复】(1914—)原名周祖式,安徽旌德人。现代作家。30年代末到延安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写了长篇报告文学《诺尔曼·白求恩片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截肢与输血》曾被选入教材。
【徐迟】(1914—1996)原名徐高寿,浙江吴兴人。现代诗人、报告文学家。抗战以前即开始诗歌、小说创作。代表作有诗集《共和国的歌》、特写集《 我们这时代的人》、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等。游记散文《黄山记》被选入教材。
【叶君健】(1914—1999)湖北红安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他能用汉语、英语、世界语三种文字进行创作,著有童话、散文、小说多种。主要译作有《安徒生童话集》,主要作品有《叶君健童话故事集》,中篇小说《开垦者的命运》、《在草原上》,长篇小说“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等。《看戏》一文被选入教材。
【严文井】(191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30年代到延安从事革命文艺工作。曾任《人民文学》编辑。其作品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寓言和童话,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富有哲理和诗意。《浓烟和烟囱》被选入教材。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现代作家。主要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有反映解放区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种谷记》,有反映解放战争的《铜墙铁壁》。代表作是
-7-《创业史》。这部反映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巨著未及完稿作者即病逝。《创业史》的节选《梁生宝买稻种》曾被选入教材。
【刘白羽】(1916—)北京人。现代作家。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40年代是随军记者。抗美援朝期间曾两赴朝鲜。其作品以散文为主,代表作有散文集《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峡》等。《长江三峡》被选入教材。
【袁珂】(1916—)著名学者。长期从事古代神话的研究,代表作《中国古代神话》是我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盘古开天辟地》被选入教材。
【田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无为人。现代诗人。中学时代即开始诗歌创作。抗战时期写了许多鼓舞抗战的诗歌,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主要作品有《中国牧歌》、《赶车传》等。《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被选入教材。
【碧野】(1916—)原名黄潮洋,广东大埔人。现代作家。他在50多年的生涯中,创作了7部长篇小说、3部中篇小说以及多部散文集。散文《吴门桥游记》、《天山景物记》被选入教材。
【查良铮】(1918—1977),笔名穆旦,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中学时即开始写诗著文。1948年赴美国在芝加哥大学攻读文学,回国后在南开大学任教。主要译著有《普希金叙事诗选集》、《欧根·奥涅金》、《雪莱抒情诗选》、《拜伦诗选》等。他的译诗韵律和谐,忠实传达了原著风格。诗歌《赞美》入选教材。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现代作家。其文学创作涉及面广,写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以及文艺评论、科学小品,但以散文为主。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文艺随笔集《艺海拾贝》、《语林采英》。科学小品《大自然警号长鸣》、散文《土地》被选入教材。
【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历史学家。1950年从台湾军队退伍后,入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获博士学位。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的大历史》等书,在内地热销,称“黄仁宇现象”。参与《剑桥中国史》的编写。《孔孟》入选教材。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河北丰宁人。现代诗人。抗战时期在延安创作了许多鼓舞斗志的诗篇。《青纱帐——甘蔗林》被选入教材。
【魏巍】(1920—)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军旅作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写有多部小说集、诗集、杂文集,代表作是苦心创作20多年的长篇小说《东方》,该书于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我的老师》、《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小驳论两则》被选入教材。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受过深厚的国学教育,精通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小说浑朴自然、清淡委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较有影响的作品有《大淖记事》、《受戒》等。《胡同文学》选入教材。
-8-【杜鹏程】(1921—1991)笔名司马君,陕西韩城人。现代作家。曾是随军记者。所著《保卫延安》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夜走灵官峡》被选入教材。
【何为】(1922—)原名何振亚,浙江定海人。现代作家。中学时期即发表小说《路》。自抗战时期起,发表许多小说和散文。曾任电影厂编辑,后转为专业作家。代表作《第二考试》被选入教材。
【峻青】(1922—)原名孙俊卿,山东海阳人。现代作家。曾是随军记者。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海啸》、《决战》,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等。散文《海滨仲夏夜》、《雄关赋》和小说《党员登记表》被选入教材。
【李季】(1922—1980)现代诗人,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人,代表作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反映了上个世纪30年代农民的革命斗争和青年人的纯朴爱情。
【马峰】(1922—)现代作家,山西孝义人,主要作品有《我的第一个上级》、《刘胡兰传》、《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等。
【曲波】(1923—)山东蓬莱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林海雪原》、《山呼海啸》。京剧《智取威虎山》出自《林海雪原》。
【贺敬之】(1924—)山东峄县人。现代诗人。抗战时期开始诗歌和散文创作。曾在延安鲁艺学习,和丁毅等集体创作了大型歌剧《白毛女》。《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是脍炙人口的诗作。被选入教材的有诗《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歌剧《白毛女》(节选)。
【金庸】(1924—)原名查良镛,笔名林欢。浙江海宁人。当代香港武侠小说家,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大公报》记者,1950年代开始创作新派武侠小说,主要作品有《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鹿鼎记》等。其作品情节曲折生动,富有浪漫色彩和象征意味,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茹志鹃】(1925—)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当代女作家。以创作短篇小说著名,代表作是《静静的产院》。《百合花》曾被选入教材。
【陆文夫】(1928—)江苏泰兴人,当代作家。著名作品有短篇小说《献身》、《小贩世家》和《围墙》。《美食家》获全国中篇小说奖。
【高晓声】(1928—)江苏武进人,当代作家。著名作品有小说《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后者入选教材。
【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成名作是短篇小说《红豆》,代表作是中篇小说《三生石》。散文《西湖漫笔》曾被选入教材,散文《报
-9-秋》被选作199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材料。
【李准】(1928—)现代作家,河南孟津人。主要作品有《李双双小传》,剧本《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等。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获茅盾文学奖。
【王愿坚】(1929—1991)山东诸城人。当代作家。以善于描写革命历史题材著称。著名作品有《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这两篇小说均被选入教材。他还曾将李心田的中篇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电影。
【邓友梅】(1931—)曾用笔名方文、右枚、于冬等。山东平原人。当代作家。著有《在悬崖上》、《京城内外》、《烟壶》等。
【邵燕祥】(1933—)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当代诗人。曾用燕翔、雁翔等笔名。诗集《到远方去》、《迟开的花》均获奖。杂文笔锋锐利,影响颇大。
【王蒙】(1934—)原籍河北南皮,生于北京。当代作家。曾被打成右派,在新疆生活、工作10年。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中篇小说《蝴蝶》、《相见时难》,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活动变人形》、《蝴蝶》等。
【刘绍棠】(1936—1997)北京通县人。当代作家。他的小说语言清新纯朴,乡土气息浓郁。成名作是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蒲柳人家》、《蛾眉》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散文《榆钱饭》被选入教材。
【张贤亮】(1936—)江苏盱眙人。当代作家。曾被打成右派长期下放西北地区劳动。著名作品有短篇小说《灵与肉》、《肖尔布拉克》,中篇小说《龙种》、《绿化树》、《河的子孙》,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张洁】(1937—)原籍辽宁,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短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绿化树》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发表,震撼当代文坛。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茅盾文学奖,其散文也别具一格。《挖荠菜》一文被选入教材。
【琼瑶】(1938—)原名陈,祖籍湖南衡阳,生于四川成都。当代台湾女作家。9岁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处女作。移居台北出版小说《窗外》,从此登上文坛。以写言情小说著称,先后出版了《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庭院深深》、《心有千千结》、《还珠格格》等40多部中篇小说,其中不少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
【蒋子龙】(1941—)河北沧县人,当代作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在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中名列前茅。中篇小说《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阴错阳差》等也深受读者欢迎。
【刘心武】(1942—)祖籍四川安岳,生于成都。当代作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著名作品有短篇小说《班主任》、《爱情的位置》、《我爱每一片绿叶》,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等。长篇小说《钟鼓楼》获茅盾文学奖。
【冯骥才】(1942—)祖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当代作家。著名作品有《神鞭》、《雕花烟斗》等,前者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席慕蓉】(1943—)原名穆伦·席连勃,在蒙古语中就是大江河的意思。祖籍内蒙古,生于四川重庆。当代台湾女诗人。小时候随家迁往台湾。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成长的痕迹》、《有一首歌》、《写给幸福》等。其作品有海峡两岸青年中影响较大。
【三毛】(1943—1991)原名陈平,祖籍浙江舟山群岛,生于四川重庆,后随父母到台湾。当代台湾女作家。其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等深受广大青年喜爱。
【张承志】(1948—)北京人,回族。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金牧场》、《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走进大西北之前》等。
【路遥】(1949—1992)陕西清涧人。当代作家。其中篇小说《人生》受到读者青睐,后拍成同名电影。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茅盾文学奖。
【阿城】(1949—)原名钟阿城,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棋王》,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语言风格直白冲淡。
【史铁生】(1951—)北京人。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务虚笔记》等。《我与地坛》入选项教材。
【贾平凹】(1952—),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其短篇小说《满月儿》和中篇小说《腊月·正月》获全国优秀小说奖。长篇小说《废都》发表后在文学界反响强烈,颇有争议。《丑石》、《我的小桃树》被选入教材。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多种。代表作有《致橡树》、《四月的黄昏》。诗风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具有抒情、浪漫、朦胧的女性风格。《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入选教材。
【王小波】(1952—1997)北京人。当代作家。曾留学美国。小说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等,散文有《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等。作品影响深远。
【毕淑敏】(1952—)出生新疆,北师大文学硕士,内科主治医师。曾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0部。所创作的作品获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提醒幸福》入选教材。
【韩少功】(1953—)笔名少功、艄公等。当代作家。湖南长沙人。是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马桥词典》等。
【王安忆】(1954—)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鲍庄》、《荒山之恋》、《海上繁华梦》、《长
-11-恨歌》、《叔叔的故事》,文艺评论集《心灵世界》影响广泛。她企图用现实世界的原材料来虚构小说,营造起体现知识分子群体传统的精神之塔。
【方方】(1955—)原名汪劳,南京人。著有小说《风景》、《行云流水》、《桃花灿烂》,小说集《大篷车上》、《一唱三叹》等。着重描写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冷峻的目光剖析人性的弱点,探索生命的本真意义。简洁明快、酣畅淋漓。
【顾城】(1956—1993)原籍上海,出生于北京。当人诗人。著有诗集《黑眼睛》、《城》、《水银》等。顾城作品更多关注人的内心。《一代人》只有短短两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广为流传。
【莫言】(1956—)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爆炸》、《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檀香刑》等。他的作品激情勃发,画面五彩斑斓,语言无节制,情节任意夸诞,风格独特。
【铁凝】(1957—)原籍河北赵县,生于北京。当代作家。著有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哦,香雪》、《玫瑰门》、《无雨之称》、《麦秸垛》等。作品风格或淡远含蓄,或粗砺酣畅。
【刘震云】(1958—)河南延津人。当代作家。作品主要有《一地鸡毛》、《故乡面和花朵》等。被称为新写实小说的主力作家。
【王朔】(1958—)北京人。当代作家。先后发表小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长篇小说,受读者欢迎。作品以游戏、颓废为精神特征,对白通俗又充满活力,语言戏谑、反讽。
【余华】(1960—)浙江人。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世事 如烟》、《黄昏里的男孩》、《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小说具有非凡的想像力,冷漠的叙事语言风格,充满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活着》被译为多国语言。
【苏童】(1963—)原名苏忠贵,苏州人。当代作家。小说《妻妾成群》(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伤心的舞蹈》、《武则天》、《我的帝王生活》、《城北地带》等颇具影响。
2.商务部副部长王超 (中) 和北京市副市长程红 (右) 为外商投资企业代表赠送李岚清的新书《我为大师画素描》。
3.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投资性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国华接受记者采访
1月9日晚, 由“中国印·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组委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中国开发区协会等机构主办的“永远记住他们——中国近现代著名词曲作家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
音乐会由三星、百胜、施耐德、ABB、安利、诺基亚、佳能等众多在华跨国公司合唱团和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及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的歌唱家、演奏家联袂演出, 演绎了中国近现代二十余位著名词曲作家的代表作品。
“音乐会的创意和举办首先要感谢李岚清同志, 他亲自为音乐会题词‘永远记住他们’, 并篆刻‘经典音乐会’印章一枚,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大师, 传颂经典。”在音乐会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对媒体介绍说。
王次告诉记者, 为了缅怀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词曲作家, 启迪后人永远记住他们的创作, 李岚清亲自为这些大师们素描人物肖像、赋诗和篆刻印章。在他亲自倡导下, 2011年6月25日, 教育部和中央音乐学院在国家大剧院就曾举行办过一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作品音乐会”, 音乐会的曲目就是出自于这些大师的作品。
李岚清同志曾担任中国党和国家重要职务, 长期负责教育、文化和科技工作, 现致力于高雅音乐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近现代以来, 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音乐家, 他们所创作的那些不朽作品, 凝聚着人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激荡人们对祖国、对生活的真挚感情。”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给音乐会的致辞中说, “音乐没有国界、音乐沟通人心, 相信音乐会不仅将给听众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 也将增进在华外商投资企业与中国各界的交流与友谊。”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给此次音乐会的致辞中说:“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文化繁荣与发展、传承人类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在欣赏、传唱这些优美的音乐作品的同时, 更应记住他们的创作者们, 树立和倡导尊重他们的创作, 保护作品知识产权的理念和责任, 推动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问世, 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这也是本次音乐会的意义所在。”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投资性公司工作委员会 (ECFIC) 秘书长杨国华接受采访时介绍, 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外商投资企业长期以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履行社会责任。
“我相信, 这场音乐会的举办, 必将进一步增进外商投资企业与中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杨国华表示。
据本刊记者了解, ECFIC每年都要举办跨国公司的新年联谊活动。今年, 为了响应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号召, 他们创新了联谊方式, 参与创办这场音乐会, 意在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倡导尊重人才、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推动创新的同时, 充分展示跨国公司员工的精神风貌。
为了这场音乐会, 中央音乐学院选派出了很强的阵容, 声乐系、指挥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国青年合唱团等均有参与演出。张建一和袁晨野等著名歌唱家参与了演唱, 而青年指挥家夏小汤担任音乐会乐队指挥。
为了突出各个外商投资企业的参与性, 在曲目编排方面, 此次音乐会有别于传统音乐会模式, 没有中场休息, 各个管弦乐团和各个合唱团均不离席, 颇为简短凝练, 让所有演出者都变成音乐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大家的参与中体现了音乐会的创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音乐厅外还展出了李岚清为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戏剧家、文学家等所创作的部分素描画像、诗词、篆刻和书法作品。音乐会主办单位还向有关企业和机构赠送了李岚清的新书《我为大师画素描》。
本次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及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的歌唱家、演奏家携手三星、百胜、施耐德、ABB、安利、诺基亚、佳能等众多在华跨国公司合唱团联袂演出, 演绎了中国近现代二十余位著名词曲作家的代表作品。分别是:
在散文中,徐开垒回忆了上世纪新时期后发表吴奔星的诗文和介绍他拜访巴金先生的情形(吴先生哲嗣吴心海在《点滴》2012年第5期《巴金与部分作家合影谈屑》一文中详述了当时的经过),尤其是在2001年4月,徐开垒80高龄参加了吴奔星七十周年文学道路学术研讨会,这让吴先生非常感动,他为此在会上特地表示感谢,对过去发表他的诗文念念不忘。吴奔星在随后的信函中说:“4月21日能够与你一见,真是太幸运了,我以为这辈子难得与你见面了。”“您以80高龄来到徐州,真正是喜出望外。”岁月轮转,人事变迁,徐开垒的《诗人有情》散文中两次出现“诗人有情”的字句,细微地展现了耄耋老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温情和心有灵犀的感悟。(徐开垒的散文及相关照片收录在《别:纪念诗人学者吴奔星》一书)。
二十多年的这些情节故事,都可以在吴奔星致徐开垒的十数通信函中得到印证,想来徐开垒在撰写散文时曾经重温过这些信函。展读吴奔星的信函,一种温润敦厚的君子之风跃然纸上,徐开垒的散文真实地刻画了吴先生的人格魅力。不过,在这些信函中,我分外注意的是徐开垒没有提到的一件事,即吴奔星在多封信中提到编著出版《中国现代作家传略》。
上世纪的70年代后期,以《一封信》《重放的鲜花》为标志,一些老作家再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大批中外文学图书劫后重生得以重新出版。这时,有一本书得风气之先,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老作家的传记,几乎收集了“五四”以来享有盛名的老作家的生平资料,在一片荒芜当中,成为新时期后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的发轫之作。这本书即茅盾先生题签书名的《中国现代作家传略》,当时的徐州师范学院从1978年10月开始出版第一辑起到1980年9月第五辑自行发行出版,旋即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分别在1981年5月和1983年5月出版了上、下册。《传略》收集了298篇现代作家的传记,其中254篇为本人自传,包括已经过世的以及曾经被文学史忽略的作家,每篇传记附有作家照片,扉页还刊印了少量手稿影印件。从时代背景来衡量,当时作家对入选《传略》的热情和认真态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传略》举一校之力集中国现当代作家之大成,在当时可谓开山之作。闻风而起稍后陆续出版的,有1979年4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茅盾先题签后写序言。从24所学校单位合作编写出版后扩大到32所学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室发起于1981年起分册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陈荒煤主编)。上述两套丛书以作家个人成辑,集生平、创作、著译目录评介目录索引于一体,编辑体例和内容愈来愈致臻完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终成泱泱大观。
那时,吴奔星还在徐州师范学院工作,戴着众所周知的“帽子”。1979年3月4日,他在《文汇报》“笔会”副刊首次发表了诗歌《梅园新村礼赞》,诗歌原有四节,被删去首节后发表,因此吴奔星在来信中谦逊有礼:“古有‘一字师’的佳话,您同有关编辑则是我的‘一节’师也”。吴先生的名字没有列入《传略》编选者,但在不同版本的前言后记中被致谢“给与了热情支持”。以吴先生的资历、人脉和声望,在这本书的编选过程中所起的“支持”作用也是可以想见的。这从吴奔星致徐开垒信函可以看出端倪,徐开垒的“自传”刊登在第四辑及下卷上,涉及《传略》的有1979年四封信和1982年两封信,正好与出版时间相契合。而且,徐开垒藏书中的《传略》有一至三辑是吴奔星签名赠送的。与一个传主作者联系沟通的信函就达6封之多,说明吴先生当年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如果汇集这一时期吴奔星的往复信函,数量肯定不会少。《传略》的上、下两卷出版相隔两年,有编选者的无奈,也说明这本书的影响力在下降。吴奔星在1982年11月22日信中写道:“上月底我去成都开会,才知道《传略》下册明年一月在重庆开印,恐暑假前后才能问世。拖得太久,有负于诸作者,书的重要性也在骤步减低,从而影响销路。当然,印数与上册相同,但零售数肯定少于上册。”
现在看来,《传略》的内容已是单薄和简陋,放到现在因为不是公开出版物还不能为图书馆收藏。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它却被文学爱好者奉为写作的入门书。在我工作的大学图书馆,文科学生大半通过此书来认识了解重返文坛的作家名人。即便是我,也是把它作为案头书,从《传略》中的作家去看他的作品,看了作家的作品再去温习他的传记。直到近几年图书馆处理剔旧图书时,我还竭力推荐学生买去收藏,其实这当中也含有我寄托人生经历的个人私愿。
刘心武、残雪、毕淑敏、亦舒、林白、巴金、池莉、铁凝、李敖、王安忆、季羡林:学界泰斗红学大师:冯其庸、春树、郭敬明、韩寒、郭沫若、郭小川、龙应台、鲁彦、高阳、高行健、高晓生、高晓声、马烽、马原、食指、顾城、须兰、韩少功、陈西滢、陈衡哲、陈染、陈村、陈建功、陆文夫、阿英、阿城、阎连科、闻捷、闻一多、钱钟书、钱理群、钟理和、钟晓阳、郑渊洁、郁达夫(1895~1945)、邱华、迟子建、路遥路翎(1923-1994)、赵玫、赵淑侠、赵树理(1906~1970)、贾平凹 (1952~)、谈歌、许地山(1893~1941)、西西、裘山山、萧红(1911-1942)、萧军(1907.7.3-1988.6.22)、萧乾、莫言、茹志鹃、范小青、苏青(1917-1982)、苏童、苏曼殊(1884~1918)、艾青(1910~)、艾芜(1904~1992)、臧克家、胡兰成(1906-1981)、肖复兴、老舍 (1899~1966)、罗念生(1904.7.12-1990.4.10)、秦牧、秦文君、石评梅(1902-1928)、皮皮(1963-)、白薇(1894.2-1987.8.27)、白先勇(1937,7,11~)、田间(1916--1985)、琼瑶、琦君(1918~)、王跃文、王朔、王晓玉、王彪、王小鹰、王小波、王安忆(1954~)、流沙河(1931-)、沙汀(1904-1992)、沈亚、汪曾祺、汪国真、池莉、毕飞、毕淑敏、残雪、棉棉、梁晓生、梁实秋
(1903.1.-1987.11.第一文库网3)、梁凤仪(1949??)、格非、柳建伟、柯灵(1909.2.15-)、柯云、路柔、石柏杨、林语堂(1895.10.3-1976.3.26)、林燕妮、林清玄、林海音、林斤澜、林徽、因杨绛(1911-)、李碧华、李杭育、李昂(1952?)、李敖、李季(1922--1980)、李国文、李健吾(1906.8.17-1982.11.24)、李佩甫、朱苏进、朱自清、朱天文、朱天心、曹靖华(1897.8.11-1987.9.8)、曹聚仁(1900.6.26-1972.7.23)、曹文轩、施蜇存(1905-11月19日、施叔青、於梨、华方方、戴望舒(1905.3.5-1950.2.28)、成仿吾
(1897.7.16-1984.5.17)、徐迟、徐怀中(1929-)、徐志摩 (1897~1931)、徐坤、张辛欣、张贤亮、张爱玲、张炜、张洁(1937~)、张欣、张曼娟、张抗抗、张承志、张恨水、张弦(1934年-)、张小娴、张宇、张天翼(1906~1985)、廖沫沙(1907.1.16- )、废名庐隐(1898.5.4?1934.5.13、)席慕蓉席娟、尤凤伟、宗璞、季羡林(1911.8.6- )、孙甘露、孙犁、孙幼军、姚雪垠、夏衍(1900.10.30-1995.2.6)、周而复(1914~)、周立波(1908~1979)、周国平、周作人、吴组湘、叶灵凤(1905~1975)、叶圣陶 (1894~1988)、叶兆言、史铁生卫慧刘震云刘醒龙、刘绍棠(1936~)、刘索拉、刘慈欣、刘心武(1942~)、刘庆邦、刘墉、刘半农、冰心、冯骥才、三毛、万方、丁 玲。
1.The Great wall
The Great Wall, located in northern China, is 6,700 kilometers long and thus known as the “10,000-li Great Wall”.Construction of the wall went on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from 7 th century to 14 th century AD.The wall has become a symbol of both China’s proud historyand its present strength.2.The Palace Museum
The Palace Museum, also called the Forbidden City,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The imperial palace used by emperor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ancient wooden-structure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orld.Construc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started in 1406 and lasted 14 years.24 emperors were enthroned there.3.Zhoukoudian: Home of the Peking Man
Remains of the Peking Man(homo erectus)are located on the Dragon Bone Hill at Zhoukoudian Village,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In the 1920s, archaeologists discovered the complete skull of Peking Man.Later, more skull bones as well as stone and bone instruments were unearthed.Peking Man lived 690,000 years ago, during Paleolithic times.Findings indicate that Peking Man knew how to make fires.4.Qinshihuang’s Mausoleum and Terra-cotta Army
Qinshihuang’s Mausoleum is located in Lintong District, 35 kilometers east of Xi’an, capital of Shaanxi Province.Construction ofthe mausoleum lasted 38 years and involved over 700,000 workers.Over the years, a total of 50,000 important cultural relics have been unearthed.In 1980, two bronze painted horse-drawn chariots were unearthed.They are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bronze chariots and horses discovered so far.In 1974, farmers who were digging a well about 1.5 kilometers east of Qinshihuang’s Mausoleum discovered three vaults containing Qinshihuang’s Buried Legion.The largest of the three vaults contains 6,000 life-siz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The collection of warriors is
often dubbed the“eighthwonder of the world”.5.The Mogao Grottoes at Dunhuang
Dunhuang Grottoes comprise of the Mogao grottoes, West 1,000-Buddha Cave, and Yulin Cave.The Mogao Grottoes,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ree sites, are located 25 kilometers southwest of Dunhuang City, Gansu Province.Construction of the grottoes began in 366 AD.The well-designed grottoes are a treasure house containing painting, sculptures, documents, and cultural relics.6.The Huangshan Mountain
Located in Huangshan City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the scenic area of the Huangshan Mountain covers 154 square kilometers and is famous for its four wonders: strangely-shaped pines, grotesque rock formations, seas of clouds and hot springs.It also features a natural zoo and botanical garden.7.Huanglong
The Huanglong Scenic Area is located in Songp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Calcified ponds, beaches, waterfalls and embankments characterize Huanglong scenery.8.Chengde Summer Resorts and Surrounding Temples
Chengde Summer Resort, known as “The Mountain Hamlet for Escaping the Heat”, is located in northern Chengde, Hebei Province.Qing Emperors used to spend their summer days handling state affairs at the resort.Construction of the resort lasted from 1703 to 1792.It is the largest and best-preserved imperial palace outside the capital.Many of the scenic spots around the resort’s lake area mimic famous landscaped gardens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 buildings of the Outer Eight Temples featur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such as Mongolian, Tibetan and Uygur.9.Qufu, Confusius’Mansion, Temple and Cemetery
Qufu, in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was the capital of the state of Lu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770-476 BC)and the hometown of Confusius,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Confucius’Mansion was the residence of Confucius’ eldest male descendants for generation.The mansion holds more than 9,000 volumes of archives dating from 1534 to 1948 and many cultural relics, ancient costumes, and utensils.Confucius’ Temple is famous for its 2,000 stone steles and more than 100 portrait stones from the Han Dynasty.Confucius’Cemetery houses tombs for Confucius and his
descendants.10.Ancient Buildings on the Wudang Mountain
The Wudang Mountain, located in northwestern Hubei Province, is a sacred Taoist mountain that is best known as the birthplace of Wudang martial arts.The Gold Hall built on the mountain in 1416 represents advanced architectural styleand building techniques of that period.11.Potala Palace Potala
Palace in Lhasa is situated on Red Hill 3,700 meters above the sea level.The palace was built by Tibetan King Songtsan Gambo in the 7 th century for Tang Princess Wencheng.Potala features the essence of ancient Tibetan architectural art and houses many artifacts of the Tubo Kingdom.12.The Lushan Mountain
The Lushan Mountain, located south of Jiuj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mountains in China.The mountain features beautiful peaks, seas of clouds, waterfalls and historical sites.Bailu Academy is one of Chinese first schools of higher learning.13.The Emei Mountain and Leshan Giant Buddha The Emei Mountain is one of China’s four famous Buddhist Mountains.It is located 7 kilometers southwest of Emeishan City, Sichuan Province.There are 150 temples on the mountain.The mountain features more than 3,000 plant species and 2,000 varieties of animals.Leshan Giant Buddha is located on the east bank of the Minjiang River in Leshan city, Sichuan Province.The Buddha is carved out of a cliff and, being 70.7 meters tall, is the largest sitting Buddha in China.Carving of the Buddha
started in 713 and was completed in 803.The body of Buddha has a water drainage system to prevent erosion.14.Lijiang Ancient City
Lijiang ancient city, located in Lijiang, Yunnan Province, is an ancient town inhabited mainly by the Naxi minority people.The town was founded in 1127.The roads in the town are paved with colored pebbles produced in Lijiang, and there are many stone bridges and memorial archways buil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Most of the residences are made of earth and wood.Palace murals depicting religious themes were paint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The traditional Dongba Culture of the Naxi ethnic group
has been preserved in Lijiang.15.Pingyao Ancient City
Pingyao of Shanxi Province was built 2,000 years ago during the Zhou Dynasty.The city wall was renovated in 1370.It is one of China’s earliest and largest county-level city walls.Ancient streets, government offices, markets, stores and residences have been preserved, providing invaluable resources for research on China’s ancient Ming Dynasty county seat.16.Suzhou Gardens
Su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is a famou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hat is more than 2,500 years old.Suzhou features more than 200 ancient gardens.The small private gardens are especially famous nationwide and reflect architectural styles of the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7.The Summer Palace of Beijing
The Summer Palace, featuring the best of China’s ancient gardens,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suburbs of Beijing.The palace was built in 1153 as a temporary imperial palace.It was rebuilt in 1888.The Summer Palace consists of the Longevity Hill and the Kunming Lake.The Long Corridor, painted with exquisite paintings, was included in 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 in 1992 as the longest corridor in the world.The corridor links the area where Empress Dowager Cixi handled state affairs with the residential
and sightseeing areas.18.The Temple of Heaven of Beijing
砂锅捣蒜
砂锅捣蒜,公鸡下蛋,都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无稽之谈。
可是,有一天,一个“砂锅捣蒜论”者却说:“小砂锅,能捣蒜,千锤万锤打不烂!”
反对者拿来一个砂锅,“当!”只那么一锤,打个粉碎。
“砂锅捣蒜论”者说:“你捣的方法不对!”
反对者又拿来一个砂锅,“当!”只那么一锤,又打个粉碎。
“砂锅捣蒜论”者说:“你的砂锅质量不好!”、
反对者让“砂锅捣蒜论”者自己拿来一个砂锅,“当!”只那么一锤,第三次打了个粉碎。
“砂锅捣蒜论”者气急败坏,指着反对者说:“你,你,你是别有用心!”
由于违反客观规律,实践中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不仅继续坚持自己的错误,反而指责别人,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少见吗?
木匠和铁匠
俗话云:“长木匠,短铁匠”,意思是木匠下料时,总是把毛坯锯得长一些;而铁匠下料时,总是把毛坯搞得短一些。
有一天,铁匠到木匠的作坊,责备木匠说:“你为什么把料下这么长? 岂不是浪费?”
木匠说:“经过加工,锯锯裁裁,就恰如其分了。”
铁匠说:“简直岂有此理! 你把部件搞短些,放在火里烧红,几锤就锻长了! ”
木匠说:“尊敬的先生,在你们铁匠作坊,你可能是把好手;但要指挥我们木匠,你最好学点起码的木工知识。不然,老说外行话,是要闹笑话的!
以色列《国土报》2010年5月20日报道, 76岁的埃娃·霍费宣布, 其公寓最近三次被人破门而入, 多份手稿遗失。目前尚不清楚贼人身份, 以及哪些手稿被窃。
据悉, 卡夫卡的作品仅有一小部分面世, 尚有大量私人档案及未完成之作不为人知。以色列政府视卡夫卡手稿为全民财富, 却无法动用公权强行入室收缴, 遂与霍费女士长期对峙, 直至她2008年以101岁高龄去世, 方对其两个白发女儿发起讼战。2010年年初, 以色列一法庭下令, 要求两姐妹限期与强烈要求得到遗稿的以色列国家图书馆达成协议, 否则将动用公差, 强行打开稿箱, 清点档案, 但两姐妹随即提出上诉, 拖延至今。
2010年春, 曾有取宝心切的25位以色列爱国教授联署请愿书, 声称:“马克斯·布罗德的档案是以色列国的历史遗产, 他是作家和思想家, 发表过论及犹太复国主义的无数文章, 因纳粹而逃离布拉格, 人生最后30年皆在以色列居住。”
在重重压力下, 埃娃·霍费上周向法庭递交证词, 称2009年9月中旬首度遭窃, 2010年5月10日和12日再被两度破门。她报称, 戴着手套的窃贼第一次光顾时, 破坏了她家窗栏, 进入内室, 她大叫起来后, 贼自行遁去。第二次, 小偷弄坏门锁而入室, 将书、纸和其他物品扬洒一地。第三次, 小偷进入同一房间, 取走了布罗德档案中的部分图书、信函和乐谱。她表示, 并不知道被偷走物品的具体内容。
以色列国家图书馆的律师梅尔·海勒表示, 布罗德档案中的重要文件如此轻易地遗失是“不可忍受的”。“我们此前已经警告过, 霍费家公寓里的文档未能得到妥善看顾。”海勒致信霍费家的财产执行人什穆埃尔·卡索托, “国家图书馆现重申其要求, 应采取措施, 以阻止这些文学遗产从公寓不翼而飞, 并将所余无论何物, 移至安全场所, 以勘定失窃内容。”他同时指控卡索托未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应为档案失窃负责。
问先生近来可好?他说身体尚佳,无大病,不饮酒,烟已戒10年。阅历的沧桑,岁月的剥蚀,对于先生来说,已如一曲《渔樵问答》,喧嚣滤尽,只剩下如水的宁静。先生是修身养性之人,强调心灵感受的质量,他深知,平静地生活,才是人生的真实目的。“挑起一担,周身白汗阿谁识:放下两头,遍体清凉只自知”。他说这体现出来的既是佛门思想,也是庄子书中所感悟的。
多年来,每日早晨7点,先生起床自做他本人独创的芝麻玉米汤。其操作方法是:取玉米面、荞麦面各半,做粥,盛碗,然后在碗内放芝麻酱、党参蜜各一羹匙,搅匀,食用。此汤不仅治好了他的消化疾病,而且精神也倍增。玉米粥、芝麻酱、酸奶是他每日不可缺少的“吉祥三宝”。
先生注重营养平衡,科学合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先生对家乡菜肴偏爱有加,有朋自远方来,便以烧饼小菜、蒸牛肉和夫妻肺片等招待客人,于是主客尽欢。先生还在《Y先生语录》中说:“春天的苕菜,还有香椿拌嫩胡豆哟,夏天的凉粉,还有酸豇炒碎牛肉哟,秋天的泡海椒,还有干煸狗爪豆哟,冬天的泡青菜,还有豆豉熬腊肉哟。”引得读者口水长流。
每天吃过早饭,先生都要到户外走一走,他认为,最好的运动方式应像“疱丁解牛”那样顺应自然。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看起来与养心没有什么关系,但先生认为,这正体现了庄子的养心原则。
饮食、运动之外,精神的减负,才是先生养心的真正内容。他常告诫自己:不要攀比,不要好胜,更不要贪多。先生言,从这个角度说,也是一种养心。正如老子所言“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先生书法,一如人品,纯正而生静气,幽峭温蔼;于古拙中见灵秀,透出一股儒雅纯正和宁静淡泊之气。“虚室生白”是他常写的四个字,也是他从庄子那里学到的养心箴言。他说“虚室生白”翻译成白话,就是空房子里面充满阳光。他把人心比喻成一间房子,如果房子里被各种家具塞满了,光线就暗了。因此,不仅要清除自己心里的杂物,更要抵制外来的诱惑。他说无为和有为,其实就像中国传统的阴阳太极,既对立,又统一。在无为与有为之间,也要找到一种平衡。
先生诙谐幽默,豁达乐观。上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运动中,先生因《草木篇》被打成大“右派”;“文革”中又升为“牛鬼蛇神”,连续接受劳动改造二十年。先生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淡静从容,笑看人生。先生《退休赋》云:“感人生之短暂,万事云烟散矣。知宇宙之浩渺,一己得失忘之。”
谈到文人的穷困,先生坦然说:“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乐趣。”“静幽慎言”的君子修养守则认为,人心本浊,人欲本炽,所以在名利面前要保持真我风采,即使有志向,也是在淡泊中的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先生推崇道家恬然自适、消极不争的思想,面对滚滚红尘、喧嚣世界,先生集淡泊、宁静、精深、超然于一身。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推荐阅读:
中国现代史教案06-25
中国古现代诗歌10-22
关于中国的现代诗词11-28
中国现代史纲要论文06-17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07-13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鉴赏10-10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习题12-11
中国近现代励志的名言06-30
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07-08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史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