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秘密法(共8篇)
单位: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秘密是关系(),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A.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B.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利益 C.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利益D.国家的发展
2、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A.秘密级B.机密级C.绝密级D.内参级
3、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
A.绝密、机密、秘密三级B.绝密和机密两级C.秘密和机密两级D.绝秘、机秘、秘密、内部四级
4、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追究()。A.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D.相关责任
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当()。A.追究刑事责任B.进行批评教育C.给予党纪处分D.给予政纪处分
6、绝密级的国家秘密,只有()才能接触。
A.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B.经过批准的人员C.共产党员D.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
7、《保密法》的立法依据是()。
A.宪法B.刑法C.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D.中国共产党党章
8、按照《保密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对及时检举泄露国家秘密行为的人员,应当给予()。A.表扬B.表彰C.奖励D.晋职
9、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迅速查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和上级机关。
A.主要、次要责任者,及一切涉密者
B.泄露的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 C.原因 D.泄秘范围
10、新闻出版单位及其采编人员对被采访单位、被采访人申明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公开报道、出版。
A.可以B.不得C.特殊情况下可以D.经领导批准后
11、国家秘密信息()在与国际网络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A.可以B.不得C.经批准可以D.特殊情况下可以
二、名词解释
1、国家秘密:
2、绝秘:
3、商业秘密:
4、秘密:
5、泄露国家秘密:
三、简答题
1、简述确定秘级的规定。
2、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有哪些?
关键词:商业秘密,企业,问题,保护
对于企业而言, 现代商场就是一个没有炮火硝烟的战场。商业秘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 能否保守住商业秘密, 有时候甚至能够决定一家企业的命运。
一、当前商业秘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法规
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散见于《民法通则》《合同法》《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而且也比较粗, 对商业秘密的含义、特征规定很不统一。其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对商业秘密内容的规定较为明确、全面, 但缺乏可操作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科委虽然颁布了一些相关的行政规章, 但效力等级比较低, 缺乏法律权威性, 与国际上有关保护商业秘密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如我国现行的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文件, 均没有规定政府机关对商业秘密保密的义务、责任。再如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主体、范围、构成条件等方面也有不相一致之处。
2. 商业秘密认识不清
(1) 企业无秘密。有的企业领导者及商业秘密管理者认为商业秘密离他们太遥远。事实上, 从一家企业成立之日起, 企业就有产生商业秘密的可能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甲乙两家小卖部同样经营红塔山香烟, 都卖11元一包, 甲是以10元的价格进货, 乙却是以9.5元的价格进货, 那么乙的进货渠道就是他的商业秘密。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 没有无秘密的企业。
(2) 企业商业秘密在哪里?现实中, 更多的企业不知道自己企业的商业秘密在哪里, 不是将已经处于公知领域的、事实上无秘密的信息当做自己的商业秘密加以保护, 就是由于认识不清将真正的有价值的商业秘密公知于众。没有切实地将商业秘密给予保护,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商业秘密的四个基本要件。
(3) 企业里到处都是商业秘密。企业自我认为是犯了“自大狂”的毛病, 对其企业本身来说也是非常有害的。为保护其所谓的“商业秘密”, 将会增加多少的成本负担。
3. 商业秘密区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
(1) 保护范围没有系统化。仅将企业的商业秘密的保护局限于技术信息类的商业秘密, 忽视了对经营信息类的商业秘密的保护。在日益加强的商业秘密保护环境下, 大多数企业都深刻了解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都能自觉不自觉地对技术信息类的商业秘密加以或多或少的保护。然而, 对于经营信息类的商业秘密, 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认识的不足, 导致对此类秘密疏于管理。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人员上对技术开发人员有保密要求, 对非技术开发人员却放任自流。
(2) 缺乏多种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的综合保护。假设企业研制了一种新产品。通过技术人员和法律专家分析, 其中某一创新点在
多媒体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种新的教育媒体技术———多媒体, 已经以一种锐不可挡的势头进入学校, 并已全面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 并作为一种高效的手段得到大力的开发和应用。它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时它也成为当前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体育工作者, 怎样把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正确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来, 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一个首要任务。本人也曾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过尝试,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 我就谈谈尝试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 它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 按照教育计划和教育大纲, 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产品投放市场后易于被“反向工程”解密, 而其他都是不易被产品所反映的工艺程序、结构等信息, 那么企业完全可以针对那一项创新点去申请专利的保护, 而对后者适用商业秘密的保护;同时对于产品开发阶段以图纸、配方、实验报告等有形的载体表现出来的无形技术知识, 又可以对这些图纸、文件等加以著作权法的保护。
二、造成商业秘密侵犯的原因
1. 经营者的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经营者对商业秘密的认识还很不到位, 特别是对其构成要件不了解。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对商业秘密的法律定义不清楚, 没有认识到公司的客户信息、不公开的财务信息等也可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的客体; (2) 对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认识不够, 把商业秘密等同于员工掌握的技能, 进而把员工跳槽都一概而论地认为带走了公司的商业秘密, 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不少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等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 也没有认识到采取保密措施的重要意义, 未能建立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和采取有力措施, 缺少防止无形资产流失的自我保护机制。
2. 规范人才有序流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我国人才市场还处于发育阶段, 有关人才流动的法规和政策还未健全和完善, 加上就业人口众多, 行业、地区的福利待遇存在的巨大差别性, 就容易造成“挖墙脚”现象, 使一些招聘单位向应聘人员提出过高的要求, 甚至采取胁迫手段, 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企业将经营的重点主要放在发展上, 不够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 对员工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更是很少。因此, 员工不仅没有基本的保密观念, 而且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违法性质、可能带来的违法后果及法律责任等没有足够的认识, 以至于在侵犯公司商业秘密时显得很轻率, 没有相关的责任意识。
3. 科研人员的产权分配, 利润分成偏低
有相当一部分人才流动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 都是源于单位对科研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处理不当, 利润分配不合理所致。由于科技成果完成人未能获得其应有的权利和相应的报酬, 从而影响了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导致了人才流失, 进而造成了商业、技术秘密的流失。
4. 事后责任追究手段不多, 效果不明显
由于各种原因, 要杜绝商业秘密泄露的难度很大, 而一旦商业秘密受到了侵犯, 就很难真正追究侵权人的责任, 使损失得到相应补偿。目前, 追究侵权人责任的方式主要是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种。从实际的效果看, 二者都不是很理想。
三、完善商业秘密保护的对策
对照各国已有的立法和国际惯例, 我国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完善,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刘震宇
知识、技术, 发展学生身体, 增强体质, 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从传统观念来看, 多媒体教学和体育课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 因为体育课教学过程的实施大部分是在室外完成的, 它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来进行, 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 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 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这是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最大的不同点。眼下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并从实践中产生了积极效应。那么, 使多媒体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我曾在自己体育教学中尝试使用过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 发现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 我觉得体育课是完全能用多媒体来
1. 加强和完善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商业秘密的保护制度, 但其仍不能适应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必要制定一部专业的《商业秘密保护法》,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加入WTO的需要。增加对政府部门保护有关的商业秘密的义务的规定。针对政府部门保护不力的弊端, 法律需要明确的规定来规范政府部门的行为, 因为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在行政关系上是不平等的, 政府部门在获得这些数据后不负担保密义务, 作为刑事案件公安部门则很难取证。
2. 增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意识
商业秘密在一般情况下是无形的, 但一旦被侵犯以后, 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 而且可能会导致国家经济秩序的混乱, 从而导致国家的混乱。为了增强国人保护商业秘密的意识, 社会各界都有义务向国人宣传侵害商业秘密的危害, 提高国人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意识。
3. 企业应建立完备的保密制度
企业应建立档案资料及重要会议与会人资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商业秘密保护管理机构和专职、兼职的管理人员, 明确秘密的存放、使用、转移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并尽可能细化。另外, 对涉及企业发展的重要会议, 应严格审查与会人的资格, 并作会议记录备查;明确泄露秘密的处罚方法等。
4. 充分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我国《刑法》第219条规定: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各有关企业一定要在提高保密意识的基础上, 切实增强对现行法律、法规的认识, 建立保护商业秘密的专门组织机构或委托专业安全顾问机构提供服务, 一旦发生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时, 充分运用法律武器, 依法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商业秘密保护是基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提出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企业只有强化商业秘密安全管理, 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安全发展, 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吕鹤云, 等.商业秘密法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2]吕梅.商业秘密及其法律保护的反思[J].当代法学, 2001 (8) .
[3]多淑金.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与防范[J].经济论坛, 2003 (15) .
1945年,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伴随着庄严的《国际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环视着这座只能容纳几百人的礼堂,说将来革命胜利了一定要建一座能够容纳一万人开会的大礼堂。13年后,毛泽东在北戴河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实现这个梦想,在北京建一座万人大会堂。这就是十大国庆工程之一的人民大会堂。因为是国庆工程,中央要求必须在1959年10月1日前交付使用。这样起码要在1959年8月份之前完工才能赶上交付日期,从1958年8月接到任务到1959年8月份完工只有短短1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一座万人大会堂,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看看现在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这奇迹是怎么炼成的?这中间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这过程有多少辛苦和困难,又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卓绝的努力。
为了拍摄《人民大会堂不能不说的秘密-奇迹是这样炼成的》向人们详细展示人民大会堂从设计到建设成功的真实历史过程,北京电视台的《档案》栏目组来到了北京市档案馆,希望能够查找有关人民大会堂的档案资料,在利用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很快查到了当时人民大会堂工程基本情况、国庆工程进展情况及情况简报、怎样保证完成国庆工程任务及人民大会堂宴请门票等内容的档案共13卷,并复制了部分档案内容作为制作节目的素材。档案中这些详尽的有关人民大会堂的历史情况记录,为该节目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帮助《档案》栏目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
1、(单选题)《保守国家秘密法》明确规定,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A.县级
B.市级
C.乡级
D.省级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解析:展开解析↓
2、(单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主办单位应当(),并对参加人员(),提出()。
A.采取保密技术,进行保密调查,具体保密协议
B.在秘密场所举行,进行随身物品检查,保密协议
C.不公开举行,进行保密培训,保密要求
D.采取保密措施,进行保密教育,具体保密要求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解析:展开解析↓
3、(单选题)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管理()的保密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的保密工作。
A.本机关和本单位,本系统
B.本系统,本系统
C.本单位,本机关
D.本系统,本单位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解析:展开解析↓
4、(单选题)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掌握保密(),签订保密(),严格遵守保密(),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A.承诺书,知识教育,协议,规章制度
B.教育培训,知识技能,承诺书,规章制度
C.知识教育,知识技术,协议,协议
D.实战培训,规章制度,协议,知识技能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 解析:展开解析↓
5、(单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国家秘密。
A.绝密级和机密级
B.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
C.机密级和秘密级
D.仅限绝密级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 解析:展开解析↓
6、(单选题)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
A.最大期限 B.解密的单位
C.解密的条件
D.最短期限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解析:展开解析↓
7、(单选题)《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A.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
B.国家秘密
C.国家秘密的密级
D.国家秘密及其密级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解析:展开解析↓
8、(单选题)《保守国家秘密法》明确规定,机密级国家秘密是()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A.重要的,严重的,一般的B.极为重要的,一般的,严重的C.最重要的,严重的,一般的D.重要的,特别严重的,一般的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C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9、(单选题)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重新确定保密期限。
A.修改原保密期限
B.原保密期限届满后
C.原保密期限届满前
D.原保密期限届满后一个月内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B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0、(单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确定。
A.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D.其上一级机关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A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1、(单选题)《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规定。
A.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国家保密局
D.国防部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
解析:展开解析↓
12、(单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A.机密级 B.绝密级
C.保密级
D.秘密级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
解析:展开解析↓
13、(单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对于涉密人员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不要求涉密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
B.涉密人员应当具有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C.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D.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解析:展开解析↓
14、(单选题)《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
A.自行解密
B.进行调整
C.正式公开
D.上报上级单位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解析:展开解析↓
15、(单选题)《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
A.统一保护
B.同时保护
C.分级保护
D.集中保护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解析:展开解析↓
16、(单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涉密人员()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A.就任,严格履行,出境
B.就任,履行,泄密 C.离岗离职,履行,就业
D.离岗离职,不再履行,出境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B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7、(单选题)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年,机密级不超过()年,秘密级不超过()年。
A.三十,十五,十
B.五十,三十,十五
C.二十,十,五
D.三十,二十,十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解析:展开解析↓
18、(单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
A.依法公开
B.全部公开
C.延期公开
D.毫无保留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
解析:展开解析↓
19、(单选题)保守国家秘密法明确规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范围。
A.国家机关
B.国家工作人员
C.最大
D.最小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解析:展开解析↓
20、(单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的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B.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后再采取保密措施
C.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
D.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
21、(多选题)我国保守国家秘密工作实行()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A.依法管理
B.全面保守
C.积极防范
D.重点突出
正确答案:ACD
用户选择:ACD 解析:展开解析↓
22、(多选题)从事()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A.涉密信息系统集成
B.国家秘密载体维修、销毁
C.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
D.武器装备科研生产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解析:展开解析↓
23、(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
A.保密所有国家信息
B.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C.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D.保守国家秘密
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BCD 解析:展开解析↓
24、(多选题)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
A.同步建设
B.同步运行
C.同步报废 D.同步规划
正确答案:ABD
用户选择:ABD 解析:展开解析↓
25、(多选题)《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对在()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A.保守国家秘密
B.改进保密措施
C.保护国家秘密
D.改进保密技术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解析:展开解析↓
26、(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相关规定,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
A.定密负责人
B.知悉范围
C.保密期限
D.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BC
用户选择:BC 解析:展开解析↓
27、(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
A.开展保密宣传教育
B.健全保密管理制度
C.加强保密检查
D.完善保密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解析:展开解析↓
28、(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
A.秘密
B.机密
C.绝密
D.保密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ABC 解析:展开解析↓
29、(多选题)关于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单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责令停止使用
B.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涉密人员,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给予处分并调离涉密岗位
C.发现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直接拘留、逮捕和审查
D.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机关、单位存在泄密隐患的,应当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正确答案:ABD
用户选择:ABCD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30、(多选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B.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C.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D.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
31、(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
A.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
B.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C.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D.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解析:展开解析↓
32、(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保守国家秘密法》所规定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A.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B.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D.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解析:展开解析↓
33、(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实行分类管理。
A.基础涉密人员
B.重要涉密人员
C.一般涉密人员
D.核心涉密人员
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BCD 解析:展开解析↓
34、(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机关、单位在何种情况下,应当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A.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B.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
C.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D.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的 正确答案:AB
用户选择:ABCD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35、(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有()。
A.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B.机关、单位应当将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
C.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D.军事禁区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对外开放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解析:展开解析↓
36、(多选题)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开展()工作,对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A.保密宣传教育
B.保密检查
C.泄密案件查处
D.保密技术防护和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 解析:展开解析↓
37、(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关于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B.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C.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可以根据情况变化变更,但是密级应当自始而终保持不变
D.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固定,不可以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 正确答案:AB
用户选择:ABC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38、(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关国家秘密的知悉的规定,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
B.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
C.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D.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正确答案:BCD
用户选择:BCD 解析:展开解析↓
39、(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中我国保密制度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并删除相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B.允许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C.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
D.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
正确答案:AB
用户选择:BD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40、(多选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关国家秘密载体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
B.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C.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D.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ABCD择:ABCD41、(判断题)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解析:展开解析↓
42、(判断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解析:展开解析↓
43、(判断题)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解析:展开解析↓
44、(判断题)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决定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错 解析:展开解析↓
45、(判断题)《保守国家秘密法》明确规定,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解析:展开解析↓
46、(判断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解析:展开解析↓
47、(判断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二级。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错 解析:展开解析↓
48、(判断题)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解析:展开解析↓
49、(判断题)机关、单位对承载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对 解析:展开解析↓
50、(判断题)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公民不应当知悉的事项。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5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85 分及格。
一、判断题(15 道)
1.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
正确 错误
2.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正确 错误
3.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是一种违法行为。
正确 错误
4.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货物、服务进行采购时,应当遵守保密规定。
正确 错误
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正确 错误
6.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正确 错误
7.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
正确 错误 8.除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保密工作,其他国家机关和单位无权管理保密工作。
正确 错误
9.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正确 错误
10.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其保密义务自动解除。
正确 错误
11.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正确 错误
12.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是一种违法行为。
正确 错误
1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
正确 错误
14.机关、单位负责人是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正确 错误
15.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通过。A.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B.八届人大四次会议 C.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D.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2.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单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中,()。
A.如果发现机关、单位存在泄密隐患的,应当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B.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责令停止使用 C.对违反保密规定的涉密人员,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给予处分并调离涉密岗位
D.发现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直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国家秘密。
A.所有的 B.机密级 C.机密级和秘密级 D.秘密级
4.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
A.罚款 B.销毁 C.收缴 D.处分
5.下列关于涉密人员出境叙述正确的是()。
A.涉密人员一律不能出境
B.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C.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本单位领导批准 D.涉密人员只要签署了保密协议,其出境不再受限制 6.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规定。
A.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B.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国家安全机构
7.()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A.保密人员 B.机关、单位负责人 C.纪检部门
D.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 8.关于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国家秘密,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B.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不分密级。
C.机关、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国家秘密,正式公布时视为泄密。
D.机关、单位无权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
9.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报()批准。
A.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C.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D.本机关、单位负责人
10.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的损害。
A.特别严重 B.非常严重 C.比较严重 D.严重 11.对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是()。
A.机关、单位负责人 B.机关、单位纪检部门 C.机关、单位党组织 D.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12.机关、单位应当将()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A.所有涉密的机构 B.涉及绝密级的机构
C.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 D.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的机构
13.国家机密级秘密的保密期限一般不超过()年。
A.40 B.30 C.20 D.10 14.()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A.秘密级 B.机密级 C.绝密级 D.机密级和绝密级
15.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
A.自行定密
B.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
C.在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权限之前,该事项不用采取保密措施 D.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本级机关、单位确定
三、多选题(10 道)
1.机关、单位对()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A.承载国家秘密的纸介质 B.承载国家秘密的光介质 C.承载国家秘密的电磁介质 D.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和产品
2.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
A.核心涉密人员 B.关键涉密人员 C.重要涉密人员 D.一般涉密人员
3.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由()决定。
A.原定密机关、单位 B.原定密机关的上级机关 C.机关、单位负责人
D.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和原定密机关的上级机关共同 4.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国家秘密载体管理的有()。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5.当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
A.立即停止传输 B.保存有关记录 C.删除有关记录
D.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6.国家秘密载体的(),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A.制作和收发 B.传递和使用 C.复制和保存 D.维修和销毁 7.应当经过保密审查的企事业单位有()。
A.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的企业事业单位 B.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的企业事业单位 C.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企业事业单位 D.所有涉密单位
8.下列属于国家秘密的有()。
A.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C.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D.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9.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对外开放或者扩大开放范围的有()。
A.所有承担保密义务的单位 B.军事禁区
C.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场所 D.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部位 10.下列选项中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的是()
《保守国家秘密法》知识问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是何时颁布实施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是2010年4月29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0年10月1日施行。
2、修订颁布保密法的意义何在?
答:修订颁布保密法,是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保密工作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
3、新修订的保密法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就是要依法加强对国家秘密的保护。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4、保密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5、如何做到“依法管理”?
答:依法管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就是要求建立完备的保密法律制度,将保密工作的各个方面纳入法制轨道,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增强保密法律体系的完整性、权威性、有效性。
有法必依,就是要求机关、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管理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信息系统和涉密活动等。
执法必严,就是要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监督职责。违法必究,就是要求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6、如何做到“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答:就是要求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同时,必须充分遵循信息化条件下信息资源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保密管理制度,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7、为什么在强调保密的同时,又要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呢?
答:这是为了正确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该公开的不公开,不该公开的公开了,都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依法公开”是指法律法规要求公开的必须公开,不得以保密为由不予公开或拒绝公开;公开前,必须依法进行保密审查,公开事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公开程序和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8、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哪些责任制?
答: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定密责任制、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责任制、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责任制等。
9、定密责任人制度是什么?
答: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10、新修订的保密法对定密权限作了哪些限定?
答:这次修订改变了以往任何机关、单位都可以确定任何密级的做法,从行政层级和密级两方面对定密权作了限定,上收了定官权限,不再授予县级机关定密权,取消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机关绝密级定密权。
规定,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或者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11、保密法对保密期限作了哪些规定?
答: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12、保密法对解密制度作了哪些规定? 答:保密法规定了两种解密方式: 一是自动解密,即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
二是审查解密,即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特别是保密期限即将届满的国家秘密事项。经审核,仍在保密期限内但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履行程序予以解密;认为仍应该继续保密,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有权决定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包括原定密机关、单位及其上级机关,决定作出后,应当通知原知悉范围的机关、单位和人员。
13、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窃密泄密的严峻形势,在这次修订中增加了哪些保密措施? 答:一是实行分级保护。规定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采取不同程度的管理措施。
二是加强技术防护。规定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是针对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保密问题,增加了不得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公共信息网络等禁止性规定。
四是强化网络运营商、服务商的责任。主要是配合有关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向有关部门报告;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
14、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有哪些规定?
答: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15、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有哪些规定?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五)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16、在涉外保密方面有哪些审批管理制度?
答:保密法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对外效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17、对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有哪些制度? 答:对涉密人员管理主要有如下制度:
一是分类管理制度。规定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二是上岗审查培训制度。规定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制度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
三是出境管理制度。规定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有关部门批准,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四是脱密期管理制度。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五是涉密人员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体现了常和国家对涉密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18、保密法对保密检查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保密法规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单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有关机关、单位应当配合。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机关、单位存在泄密隐患的,应当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责令停止使用;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涉密人员,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给予处分并调离涉密岗位。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收缴。
19、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应当追究哪些法律责任?
答:这次修订改“结果论”为“行为论”,规定不论是否产生泄密实际危害后果,只要发生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20、对机关、单位发生重大泄密案件或者定密不当的就好如何处理?
答: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2015年8月29号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 》, 并于11月1日起施行。在施行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1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以下简称《反恐怖主义法》) , 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国际合作、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反恐的基本原则, 明确规定了什么是恐怖主义、恐怖活动、恐怖活动人员、恐怖事件、恐怖犯罪, 同时规定了我国各个领域的安全防范, 明确了反恐工作机构及职责分工, 确立了情报信息工作机制、调查程序、应对处置, 使司法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事机关有法可依。我国在刑法反恐条文的基础上, 再添《反恐怖主义法》, 由此形成了“以反恐法为主导, 诸法配合”的法治反恐新格局, 即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围绕《反恐怖主义法》中的专门规定, 相互衔接、相互补充,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故而笔者在此就《反恐怖主义法》与刑法反恐条文的对接问题尝试阐述。
二、刑法新增的反恐条文
《刑法修正案 (九) 》在一百二十条之一资助恐怖活动罪中, 将帮助恐怖活动招募和运送人员的帮助行为单独规定为一款, 从而将帮助行为正犯化。
第一百二十条之二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 将为实施恐怖活动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预备行为直接规定为一种犯罪, 从而将预备行为正犯化。
第一百二十条之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之四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之五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罪、之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 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并列来谈, 有重点有针对的确定犯罪类型, 明确刑罚。
在第三百一十一条拒证罪中, 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或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行为, 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 将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其犯罪证据的隐瞒行为规定为正犯的实行行为。
在第三百二十二条偷越国 (边) 境罪中, 增加了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而偷越国 (边) 境的情形, 并提高了这种偷越国 (边) 境类型的法定刑。
在第一百二十条、一百二十条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和第三百二十二条均增加了“并处罚金”或“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财产刑, 以此打击恐怖分子因恐怖活动而获利的行为。
三、反恐法与刑法中反恐条文的对接
(一) 概念界定
我国刑法中存在“恐怖主义”、“恐怖活动”、“恐怖 (活动) 组织”等专门概念, 但是刑法中未对以上概念进行界定。而《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恐怖事件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反恐怖主义法》第三条指出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 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 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 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恐怖活动, 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
1. 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
2. 宣扬恐怖主义, 煽动实施恐怖活动, 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 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
3.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
4. 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
5. 其他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组织, 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恐怖活动人员, 是指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恐怖事件, 是指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恐怖活动。
但是美中不足的《反恐怖主义法》并未界定“极端主义”的概念。“极端主义”在刑法中第一百二十条之三、之四、之五均有体现, 其中, 第一百二十条之四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是单独的一个极端主义犯罪条款。同样在《反恐怖主义法》中, 第八十一条就情节轻微的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犯罪进行了相关规定, 但并未深入探究此类犯罪。进一步厘清“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概念, 对于司法机关处理相关犯罪问题大有裨益。
当然, 我国没有界定“极端主义”概念可能有三个方面的考量:其一, 认为“极端主义”尚未有统一认识, 立法者短时间内也难以对“极端主义”做比较准确的界定。其二, 没有在反恐法中界定, 未来可能会效仿俄罗斯的做法, 设置《反极端主义法》单行法;其三, 认为“极端主义”不应该过早界定, 而是应该放到实践中去, 给法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让法官依据现实进行合理地判断。
(二)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主体
我国刑法中第一百二十条设置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在实践中, 我国采取了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并存的双轨制: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可以认定某组织是否属于恐怖组织;公安部也可以对某组织是否属于恐怖组织进行确认。《反恐怖主义法》则明确了恐怖组织的认定主体、程序、公布、标准及附带制裁措施, 从而达成了与刑法典的对接。
《反恐怖主义法》第十二条指出认定主体是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 认定标准是反恐法第三条的规定, 由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予以公告。
第十三条规定恐怖组织的认定程序为: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外交部门和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对于需要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 应当向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规定对于恐怖组织的附带措施: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对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公告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 应当立即予以冻结, 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和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同时第十五条规定:被认定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对认定不服的, 可以通过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申请复核。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应当及时进行复核, 作出维持或者撤销认定的决定。复核决定为最终决定。
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作出撤销认定的决定的, 由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予以公告;资金、资产已被冻结的, 应当解除冻结。
最后, 第十六条指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在审判刑事案件的过程中, 可以依法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对于在判决生效后需要由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予以公告的, 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
这也表明我国对恐怖组织的认定主体依然有两个, 依然是“双轨制”, 但主体却有了变化:行政机关认定主体由公安部转变为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 司法机关的认定主体是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三) 犯罪与刑罚
刑法因其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调整手段的严厉性, 使其成为其他法律的保障法, 也是法律中的最后一道“屏障”。刑法中针对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 宣扬恐怖主义, 煽动实施恐怖活动,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 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 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的, 设置了罪名与刑罚。但是刑法因其严厉性, 要求司法机关必须慎用刑法, 对于情节轻微, 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 不宜适用刑法, 《反恐怖主义法》对此进行了相关规定, 与刑法形成了对接与呼应。
《反恐怖主义法》第八十条规定参与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的;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的;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服饰、标志的;为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实施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活动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活动之一, 情节轻微, 尚不构成犯罪的, 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一条规定利用极端主义, 实施破坏法律实施罪行为, 情节轻微, 尚不构成犯罪的, 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二条规定明知他人有恐怖活动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行为, 窝藏、包庇, 情节轻微, 尚不构成犯罪的, 或者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 拒绝提供的, 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在刑法的基础之上, 《反恐怖主义法》进一步规定了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电信业务营业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物流运营单位、新闻媒体等责任义务, 并且就违反义务如何进行追责量刑进行了详细规定。其次, 还规定了个人、单位违反反恐法规定的义务和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最后, 《反恐怖主义法》指出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背了工作职责, 情节严重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 依法给予处分。
四、结语
《反恐怖主义法》与刑法反恐条文对接比较合理。《刑法修正案 (九) 》和《反恐怖主义法》相继出台已使我国形成刑法与反恐法彼此呼应、两者结合, 惩治和防范恐怖活动犯罪的模式。相信在《反恐怖主义法》和刑法“两个拳头”的共同打击之下, 在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配合衔接之下, 我国的反恐事业会阔步迈进!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 》新增了数条反恐条文, 刑法对于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力度加大。为“反恐怖主义”进行的单独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法治反恐”进入新的阶段。刑法中的反恐条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在概念界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主体、犯罪与刑罚三个方面进行了合理对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
(一)良种繁育、栽培、肥料施用和养殖技术;
(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三)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
(四)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五)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
(六)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
(七)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八)其他农业技术。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第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二)尊重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意愿;
(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四)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
(五)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注重生态效益。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国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提高推广效率。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八条 对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 国务院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范围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指导。同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十条 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国家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一条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
(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
(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
(四)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
(五)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服务;
(六)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 根据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以及县域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系和水利设施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县、乡镇或者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三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当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和工作任务等合理确定,保证公益性职责的履行。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第十四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符合岗位职责要求。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聘用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自治县、民族乡和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以聘用具有中专有关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其他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到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充实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技术人员协助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按照规定给予补助。
农民技术人员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并发给证书。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对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的指导。
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推动、帮助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第十六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将其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作为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农场、林场、牧场、渔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面向社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群众性科技组织,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第三章 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九条 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当列入国家和地方相关发展规划、计划,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会同科学技术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把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进行推广或者直接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
国家引导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
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根据自愿的原则应用农业技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强迫。
推广农业技术,应当选择有条件的农户、区域或者工程项目,进行应用示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秘密法】推荐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11-07
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06-26
解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09-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06-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07-18
浅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范文05-23
辉煌共和国观后感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