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遗产税之我见(精选3篇)
财政税务学院税务0801刘逸虹NO.0807030141
我要说说关于遗产税的问题。
遗产税即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征收的一种税收。国外有时也称为“死亡税”。遗产税有助于加强对遗产和赠与财产的调节,防止贫富过分悬殊。征收遗产税,对于健全国家的税收制度、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维护国家收益具有积极意义。开征遗产税已列入中国税制改革的议事日程。
那么中国到底应不应该征收遗产税呢?先来看看美国的一个典型例子吧。2001年小布什总统决定取消遗产税,全美国120个超级富豪,包括索罗斯、比尔〃盖茨、巴菲特等联名登了广告,标题是“请来向我收税”,他们完全反对美国政府的做法,认为美国的未来竞争力将会因此而减弱,表面上看是为国家、民族的未来着想。但是我想唯利是图的富豪们跟更多是怕子女们因此而堕落吧,认为美国政府这种取消遗产税的做法将会使得他们的子女不劳而获,美国取消遗产税自然有它的理由。首先,美国是一个人人生而平等公平竞争的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度,遗产税限制了他们把金钱留给他们最爱的人,限制了他们处理自已财产的权利,这和美国人的风格不符。其次,遗产税主要是向富豪们征收的,是不是有一种惩罚成功者的意味呢?在美国这样“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这种一份做法,无疑是打击了人们投资、创业和储蓄的积极性,那屈指可数的几个超级富豪钱多也许不在乎,但是对那些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说,把一生勤劳积累的财富大量缴纳遗产税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况且还会影响一些富豪的慈善行为,美国的未来竞争力才会更加被削弱。
那么中国呢?相对于美国,中国的贫富差距更为严重,开征遗产税可以调节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填补我国税收制度的一个空白,顺便削减一下好嫉妒的中国人的仇富心理,看起来很美好。但是,美国现行遗产税的现状提醒我们,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建立一个合理的遗产税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往往是难以解决的。首先,中国尚处在市场经济初级段,虽然出现了一部分较富裕的人,但总体来讲还是少,税源不容乐观,而且中国人很低调小心谨慎,他们的财产的情况比较分散隐蔽,很难掌握他们的真实财产情况,难以做到公平征税。其次,中国人爱子如命,讲感情,让富人们把自己一生积累大部分给了政府,恐怕没几个会愿意吧!到时候偷税漏税行为又会因此层出不穷,我们政府又要耗费财力物力,何必呢?三是在征收上拿到的钱有限,还容易得罪人,在目前征管力量不够的情况下,会影响到我们税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实在不值。缩小贫富差距是一个长久的大问题不是说一个小小遗产税就可以解决的,何况它税源少成本高,还是让个人所得税来承担这个重任吧,至于遗产税,等到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税法的完善程度、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水平及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后再说吧。
一、诗歌的美学特征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最完美的艺术形式实际上就是诗歌。同样在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 诗歌也往往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真善美的终极价值之所在。
1. 形式方面的美
美的事物总是能够怡人的, 而对称的、和谐的美带给人们愉悦是持久性的, 这种美是自然的, 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的。如在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形式上看就能发现节与节之间的匀称, 行与行之间的整齐, 这就很容易在形式上给人一种整齐对称的美。
2. 意境方面的美
宋代文学家梅尧臣曾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说明意境在诗词当中具有的内涵。而所谓的意境又是由那些文学家笔下的意象来营造的, 将诗歌作者的情思外化为我们可见可想的意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 将“枯藤、老树、昏鸦”以及“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赋予独特的内涵, 营造出一幅黄昏暮色的场景, 具有苍凉和萧瑟的意境, 结尾处“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外在游人强烈的羁旅感和思乡之情。正是这样的意境带入我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感受他的感受, 让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来欣赏艺术美。
3. 音乐方面的美
诗歌的情调在外在上看是形式上的美, 而除了外在的形式以外, 汉语独特的声、韵、调等也构成了诗歌音乐上的韵律美, 或者就是一种音乐美。这主要是由诗歌的节奏、语音的平仄和作诗的押韵、对仗、对偶等修辞手法达成的。如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仿佛可以随口唱出一般。
4. 情感方面的美
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来说, 情感是其最为主要思想灵魂和精髓。对于诗歌而言, 如果诗歌中没有情感, 那么注定它就是苍白无力的, 难以唤起人的共鸣的。而关于诗歌情感方面美的例子, 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如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今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等, 这些无不是作者用真挚情感的表达来感染着我们。
二、诗歌的美育功能
美育从概念上来看, 就是我们通过大自然的美、人类社会所创建的美以及艺术美来教育培养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培养人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通过诗歌的教学, 是完全可以达到美育的教学目的和功能的。
1. 陶冶道德情操
古人说“诗言志”, 由此可见诗歌本身就是寄托抱负、排遣情思、抒发作者内心所思所想的文学体裁, 不过这里的“志”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里“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还是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抑或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阅读这些诗歌, 浸润在字里行间, 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各种情思, 毫无疑问净化了心灵, 陶冶了情操。
2. 培养审美情趣
诗人们凭借着他们那双慧眼和他们独特的才思, 捕捉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美, 通过美妙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通过研读这些诗歌, 感受诗人传达给我们的自然美、生活美, 从而陶冶了我们的审美情趣, 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再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再如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通过这些作者带给我们的美的体验, 我们也学会发现美, 欣赏美。
3. 形成健全人格
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 由于学生们生活阅历浅, 经验积累少, 通过阅读这些诗歌, 感受深刻的人生内涵和道理, 可以间接地感悟人生, 感悟社会, 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 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全面地发展自己, 形成健全的人格。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也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些诗歌既有积极进取, 也有忧国忧民, 既有超尘脱俗, 又有平和自然, 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诗歌, 我们可以获得许多的启迪。
三、诗歌美育的渗透
选入语文教材的诗歌, 均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 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美育价值。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体验美的意境, 受到审美教育。
1. 指导朗读, 体会语言美
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们的语感, 诗歌的语言凝练, 音韵和谐, 节奏鲜明, 读起来朗朗上口, 十分悦耳。我们可以进行录音示范, 在教师进行讲解之后, 要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韵味来, 逐字逐句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 运用媒体, 感受色彩美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视频、图像、音频、文字等形式, 可以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教室空间内看见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美。如前文中所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景色, 使学生如身临其中一般, 全方位地感受美。
3. 运用想象, 感受意境美
诗歌的意境, 是诗人们独具慧眼, 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独具意味的意象当中, 我们通过阅读诗歌, 展开想象, 体会诗人们将自然图景、社会生活图景和思想情感融为一体的独特的艺术境界。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 通过小雨、清尘、客舍、杨柳等意象, 表达了同友人道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4. 把握思想, 感受情感美
诗歌是诗人们创作的, 诗人们又是将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的, 因此, 社会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诗人们将他们独特的感受与感悟写下来, 我们通过阅读, 感受作者浓浓的情思, 和作者产生共鸣, 进而升华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的来说, 在诗歌的教学中可以发掘的表达美的手法有很多种, 关键是如何将这样的手法和学生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学生的认知和自主的钻研, 感受诗歌美的特性, 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才是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方燕勤.诗歌散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 2009 (05) :90—91.
美国遗产法律规定复杂
“美国遗产法律极其复杂,这里面涉及到好多因素。首先,州与州的法律规定就有许多差异。比如乔布斯的不动产在加州,就要按照加州的遗产继承法律规定来处理。如果乔布斯在德州也有不动产,就要按照德州法律处理。再比如乔布斯的苹果公司股票是在纽交所上市的,就要按照纽约州的法律来处理。”接受记者采访时,季维妮律师这样说道。
记者了解到,美国有的州规定父母、子女、配偶享有同样的继承地位,有的州规定只有在没有配偶和子女的情况下,财产才能由父母继承。季律师表示:“遗产继承的法律原则是一致的,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各个州的法律规定可能会有出入。
如果完全按照美国法律规定来分割,如果当年乔布斯被收养时已经办理了收养手续,则乔布斯的生父母将无法分得财产,而乔布斯的养父母虽然有继承权,但已过世。而乔布斯的妹妹属于第二顺位继承人,也无法分得遗产。因此最后结果可能是:乔布斯的妻子分得一半遗产,剩下的一半由乔布斯的3个婚生子女和1个私生女均分。
季律师还指出,之所以许多像乔布斯这样的美国富豪都喜欢通过信托来处理遗产,除了可以保护隐私外,还有利于保证遗产的保值增值,从而避免由于遗产继承人滥用遗产或尚未成年导致遗产的各种不必要损失。另外,美国联邦和州的遗产税都相当高,合理运用复杂的信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规避遗产税。
若无信托则多数财产“充公”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4年,乔布斯就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此后乔布斯便采用各种办法,与病魔抗争,病情也时好时坏,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然而按照美国法律,乔布斯死得有些“不是时候”,因为如果乔布斯提早一年去世的话,他的遗产继承人将可以免缴40多亿美元的遗产税。
美国遗产税最高税率从2001年的55%逐步下降到2009年45%,而到2010年则停止征收1年。可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奥巴马政府“很差钱”,因此进入2011年后,奥巴马政府迅速将遗产税最高税率恢复到10年前的55%。
按照美国联邦法律,如果乔布斯没有未雨绸缪通过设立信托来合理避税的话,美国政府而非乔布斯家人才是乔布斯遗产的最大受益者。事实上,许多美国富豪为了避免死后遗产大部分都被“充公”,都会通过设立信托、捐赠、转让等方式来降低遗产税税负。不少人还会将大部分甚至全部遗产捐赠给公益团体或设立公益性的信托基金。
因此有人猜测一向做事低调且“视钱财如浮云”的乔布斯会否也将巨额财产捐赠出去。然而乔布斯至今仍未有公开捐款行善的记录。前几年更公开拒绝加入由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发起的“捐献誓言”计划,因此捐出遗产说恐怕不太现实。
假如乔布斯是中国富豪
不少读者可能会好奇,乔布斯如此复杂的家庭关系,如果放在中国,其遗产又会如何分割呢?
“大体上,中美在遗产继承问题上的原则是相通的。”上海公义律师事务所律师熊立民告诉记者,根据我国《收养法》第十四条规定,一旦子女在经过生母或生父同意后被他人收养的,办过法定收养手续的,生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会因此解除,生父母就不再对其子女的遗产享有法定继承权。相应的是,在确立收养关系后,养父母和养子女形成了法律上的拟制血亲关系,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养父母就有对养子女财产的继承权。
“虽然乔布斯属于非婚生子女,但由于他已被他人收养,所以其生父母同样没有遗产继承权,如果乔布斯养父母还在世的话,倒是能享有继承权。另外假如乔布斯当年没有被人收养,他的生父母应该是有继承权的,哪怕作为私生子,他的生父母没有对他尽过抚养义务也不例外。但如果生父母不但没有尽到抚养义务,而且在私生子女生前还否认其血缘关系,则可视为遗弃子女,继承权也会因此丧失。”熊律师说道。
那乔布斯的私生女又是否有继承权呢?按照我国《继承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在遗产继承时的法律地位完全相同,只是非婚生子女作为其生父母血亲的继承人,其身份需要特别予以证明。而乔布斯在生前与私生女丽莎关系良好,还供其上大学,因此他的私生女丽莎能在财产分割中和其他3个弟妹一样分得一杯羹。
至于乔布斯的妹妹莫娜则无缘乔布斯的遗产。这是因为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时,才会有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中美遗产税之我见】推荐阅读:
中美关系之我见07-20
房屋遗产税如何征收12-21
中美师德规范差异06-13
中美经贸情况报告07-25
中美差异开题报告10-06
中美饮食习惯比较11-22
中美法院制度比较研究09-07
中美选举制度对比10-20
中美文化差异对比12-12
中美节日之比较及思索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