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伟大的十月革命教学设计(通用7篇)

伟大的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篇1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二月革命后两个并存政权的名称。简述彼得 格勒武装起义的基本过程;知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时间、标志、领导人和首都。概括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历史影片、典型历史图片,讲述典型历史事件经过等方法,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采取分组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分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与意识。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 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通过典型事例,如苏俄为什么与德奥议和并退出大战等问题的分析评价,培养和提高 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提出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了解在十月革命中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认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力量。

2.通过学习苏联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首创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让学生了解和认 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和艰巨性。

3.收集整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中的重要事迹,学习列宁的实事求是和勇于 创新的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和革命政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 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重点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为学生列出预习提纲;通过示范 教给学生上网查资料的方法。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的资料,精心设计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晚自习时间,前后左右的同学为一组,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文,讨论问题,形成知识要点,上课时推举一人发言;力所能及地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资料编写简明扼要的解说稿,用于播放相关的视频剪辑。

【教学方法】读书法、讲演法、归纳法、讲解法、讨论法、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具(媒体)】预习提纲、历史地图、多媒体课件等。【流程预设】 导入新课(2分钟):老师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 涛的肖像图片,学生简介上述人物,老师补充介绍列宁引入新课。——学习新课(20分钟):1.老师播放视频剪辑《列宁在十月》,学生给以解说。2.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十月革命发生(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原因和主要任务。3.学生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故事。4.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和结果。5.引导学生看书归纳苏维埃政府巩固十月革命成果的革命措施。6.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胜利原因。——巩固新课(10分钟):1.比较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2.探究“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发生?”——布置作业(6分钟)——小结本课(2分钟)【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分钟)

逐张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肖像图片。要求学生说出上述人物的身份和贡献。学生答后,老师补充说明。

由于学生熟悉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因此,老师要补充 说明的是列宁。补充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他的身份,即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类似中国的共产党)的领袖、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苏维埃俄国的主席。指出:他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紧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俄国十月革命是怎样发生的?列宁是怎样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它对俄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说列宁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究竟作了哪些贡献?接下来,老师展示课题,播放电影剪辑——《列宁在十月》。学习新课:(20分钟)

一、角色体验,心灵感应

老师播放视频剪辑,学生给以解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化了装的列宁从芬兰乘火车头 秘密回到彼得格勒,隐藏在秘密寓所中。他不能与人民进行直接联系,只能通过彼得堡工人兼革命职业活动家瓦西里和他送来的报纸了解当时的政治形势。瓦西里忠实的执行党中央委员会交给他保护列宁安全的神圣使命。临时政府雇了密探四处追捕列宁,都没有成功。中央委员会开了历史性会议。会后,列宁便到瓦西里家里过夜。他从瓦西里家里接到的家信中了解到农村的情况,又知道了以诙谐幽默的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工人们如何机智地从车间赶走临时政府的代表,列宁根据革命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攻打冬宫成功后,列宁出现在斯莫尔尼宫大厅的欢呼人群中,发表了震撼人心的历史性讲话,为今后的革命指出了方向。” 视频播放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一)十月革命前夕,俄国国内形势怎样?(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分析归纳十月 革命,也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发生的原因。答题时,由各个学习小组推举一人发言,根据预习讨论的情况归纳答题要点或者补充。老师点拨、小结)老师点拨的内容如下: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二月革命有什么关系?(战争引起革命)2.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为什么二月革命后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拥有革命武装,得 到人民的支持,是革命新政权,但没有掌握政权机关。因为掌握领导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妄图把主张社会主义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赶出工兵代表苏维埃,于是他们把政权拱手交给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握政权的机关。但一时还没有掌握镇压工农革命的武装,所以在俄国暂时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4.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它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 权,说明俄国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需要继续进行革命)

5.为什么布尔什维克党提出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后,没有立 即发动武装起义?后来,是什么事促使布尔什维克党及时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两个政权并存,希望和平过渡;7月,俄国发生了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遭破坏,迫使布尔什维克党及时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6.为什么列宁要秘密地回到彼得格勒?他去做什么?(由于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密探四处追捕列宁,列宁不能公开露面。但形势危急,列宁根据革命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决定及时进行武装起义。列宁也必须及时地秘密回到彼得格勒领导和指挥起义。)老师小结:指出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国内形势,即十月革命,也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发 生的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严重的危机,引起了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

2.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但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3.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对外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竭力保存旧的 国家机器,企图解散工人武装,消灭苏维埃,建立一个单一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4.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幻想和平过渡。

5.1917年7月,临时政府制造流血事件,迫害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发动武装起义的决议。

6.1917年11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总之,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国内形势恶化,人民日益觉悟起来,要求“攻打冬宫”,革命 形势成熟。

(二)“攻打冬宫成功”俄国历史上称为什么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学生答后,老 师播放视频剪辑,学生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故事。(包括时间、领导和指挥、起义主力、起义的经过和结果、意义)。

二、开动脑筋,学思结合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革命的结果。(先由学生小组推选代表发言,然后老师点拨小结)

1.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1917.11.7.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依据: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

2.十月革命的结果——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据:1917.11.7.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 府。列宁当选为主席。定都彼得格勒,1918.3.迁都莫斯科。

讲到迁都时,紧接着问:苏维埃政府为什么要迁都?(从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等协约国集团武装干涉苏俄、国内反动势力发动叛乱,苏俄面临严重的危机,迁都为了组织人民抗战等方面回答。同时,展示地图说明危机的严重性:三分之二的领土被占,协约国军从四面八方包围,国内叛乱到处发生,列宁被刺等)

学生答后,又问:苏维埃政府是怎样解除危机,巩固十月革命成果的?

三、融会贯通,高屋建瓴(学生答具体措施,老师点拨,帮助升华)巩固十月革命成果的措施: 1.经济上:

(1)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国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使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②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从而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铲除了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2)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物力财力,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障。

2.外交上:摆脱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调整经济、建立红军、巩固政权的时机。1918.3.苏俄同德、奥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政治上:迁都,便于政府组织人民抗战。1918.3.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4.军事上:组建红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对苏维埃政权的进攻。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工人们响应号召发起了“星期六义务劳动”,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

巩固十月革命成果的措施答完后,组织学生讨论:

1.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为什么要与德奥议和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应当如何评价?

(从新政权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人民政权的性质、人民渴望和平、退出战争几个方面 答原因;从利和弊两个方面评价)

2.怎样理解苏维埃政权采取的经济方面的措施?怎样评价“暂时共产主义政策”?

(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一些临时性政策。当时,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形势,迫使苏维埃政权采取果断措施,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评价:(1)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2)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这些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1921年春,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上题答完后,老师指出: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和奋斗,苏维埃政权镇压了国内的反革命叛乱,粉碎了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保卫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十月革命最终获得胜利。那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学生看书答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怎样理解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分析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从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历史几方面理解。学生答后,老师点拨小结)①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②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③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便是这一影响的生动写照。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引导学生分析《列宁在十月》的解说词,引出列宁作为领导人的领导品质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分析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中工人和士兵的勇猛精神,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和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和拼搏精神。总之,一切都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正确)

上题答完后,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十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二)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1917.11.7.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依据: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

(三)十月革命的结果——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据:1917.11.7.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列宁当选为主席。定都彼得格勒,1918.3.迁都莫斯科。

(四)十月革命成果的巩固—— 1.经济上:

(1)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国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使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②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从而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铲除了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

(2)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物力财力,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障。

2.外交上:摆脱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调整经济、建立红军、巩固政权的时机。1918.苏俄同德、奥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政治上:迁都,便于政府组织人民抗战。1918.3.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 科。

4.军事上:组建红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对苏维埃政权的进攻。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工人们响应号召发起了“星期六义务劳动”,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

(五)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巩固新课】

1、比较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 名称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时间

1917.3.1917.11.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

目标

“面包、停止战争”

建立社会主义

发动者

工人、士兵

列宁等

领导者

布尔什维克党

布尔什维克党

参加者

工人、士兵

工人、士兵、农民

组织性

自发

有组织有准备

指导纲领

没有

《四月提纲》

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2、问题探究: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是由俄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⑴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国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⑵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对外国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依赖性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说,俄国资本主义是不独立的。落后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如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等。

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第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第二,俄国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第三,工人集中程度高,大多数工人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大企业中,便于发挥战斗力,又有助于组织性和团结性的提高。第四,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此外,俄国无产阶级还有革命的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贫苦农民。

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从国际范围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突破而取得革命的成功。【布置作业】(6分钟)

1、十月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一战的影响。

B.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C.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D.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2、十月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A.1917.3.1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1917.11.6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1917.11.7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1917.11.8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3、十月革命的结果是()

A.推翻了沙皇长达370年的专制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B.推翻了沙皇长达370年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D.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标志是()A.1917.3.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建立。

B.1917.11.7.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C.1917.11.7.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决议。D.1918.3.苏俄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5、苏维埃政府建立后,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一系列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不包括()A.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 B.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同德、奥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E.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实行暂时共产主义政策。

6、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A.战时政策

B.临时政策

C.非常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概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样诞生的(提示:1917.1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不久,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1917.11.7.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这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8、俄国十月革命有哪些特点? ①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③在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④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课堂结束语: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了正确的革命方针、路线,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历史,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胜利后的俄国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教训。列宁不愧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主义的发展将具有长期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其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败。附:《本课预习提纲》

一、通过查词典和读课文及其注释,理解下列概念,不懂的问老师:

二月革命、苏维埃、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沙皇政府、帝国主义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赤卫队;斯莫尔尼宫、冬宫;《布列斯特和约》;彼得格勒、莫斯科;国际反动势力;暂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阵线;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读书29—33页,弄清以下问题,不懂的问老师或者查资料: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二月革命有什么关系?

3.俄国二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领导者和性质是什么?

4.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哪两个并存的政权?为什么二月革命后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6.为什么布尔什维克党提出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后,没有立即发动武装起义?后来,是什么事促使布尔什维克党及时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7.为什么列宁要秘密地到彼得格勒?他去做什么? 8.讲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故事。(时间、领导和指挥、起义主力、起义的经过和结果、意义)

9.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10.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为什么要与德奥议和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应当如何评价? 11.怎样理解苏维埃政权采取的经济方面的措施?怎样评价“暂时共产主义政策”? 12.为什么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能战胜强大的国内外反动势力?

13.分析归纳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开始的标志、革命的经过和结果。

14.分析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5.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发生?

伟大的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篇2

一、媒体发展与人类交往的历史

纵观媒体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是基于人类交往的基础上的,而人类交往,特别是精神文化的交往更是离不开媒介(媒体)的推动,人类交往的历史往往伴随着媒体发展的历史。

语言作为一种原始的交往方式只能限于面对面的交往,这种交往方式因受时空的局限,交往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交往媒介的一次重大的革命,借助于文字,可以把信息带到远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它也使得人类的精神交往有了可以流动保存的载体, 但这种交往方式最初也仅用来满足少数识字的社会精英交往的需要,普通大众的交往需要难以满足。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各种印刷体开始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并直接催生了现代媒体———报纸的出现, 它使得大众传播成为可能,也使得社会交往在空间上得以拓展,在时间上得以加快,人类之间的精神联系更为广泛,这是人类交往的一个大的历史突破。 与此同时,这种广泛的人类交往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 广播电视这两大传播媒体应运而生,进一步减少了时空及物理条件的限制。 广播的声音能够迅速及时地把新闻信息传给大众, 尤其是电视“可视性”整合了语言、图像、声音甚至文字于一体,更为直观地把信息呈现给观众,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便捷性。 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实现了面向大众的广泛的信息传播, 促进了人类更为广泛的交往,推动了工业化文明的进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一种崭新的媒体开始出现,新媒体以“无时不在的联结”为特点,以迅猛的传播速度冲破人类交往时空的局限, 它是人类交往媒体的巨大变革。

媒体在参与人类交往的历程中, 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交往平台,它为个体、群体、社群甚至整个社会传递信息、分享经验、建构意义搭建了桥梁。 在信息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形成意义交换的互动关系, 进而不断改变人类的价值观念, 甚至是生活方式, 从而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同时,在人类的交往过程中,媒体本身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符号”及“意义”,它参与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的再生产,以至于人类文化的创新与进步,因此媒体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密不可分。 纵观人类交往媒介的发展历史,每一次交往媒介的革命,往往带来一种新的文化变革。 如:印刷书籍的出现在欧洲直接引发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这是因为,封闭的社会环境产生不了新的价值观念,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新型文化的产生一定基于人类广泛的社会交往,而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及交往方式,本身就是文化。这就涉及如何定义文化,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曾作过这样的表述:“文化,或文明,就其最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2]这一概括说明文化并不是抽象之物,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涉及人类的存在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 以后的学者,同样关注文化这个特点,我国著名文化学者梁漱溟先生曾把文化定义为“人类生活的样法”,英国著名学者威廉斯也把文化定义为 “全部的生活方式”。 随着媒体的发展,媒体在人类交往中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大,它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从文化的意义来说,媒体本身就是文化,它参与人类的交往,建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它是人类文化生活的构成要素。

总之,在媒体发展的历程中,它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精神交往,人与人在交流中才会产生“意义”,文化也是在意义中得以产生的。 媒体本身也参与文化的符号制作、意义的构建、社会秩序的维护,它本身就是文化,不同的媒体决定了不同的媒体文化。 一种全新的媒体意味着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人类全新的生存状态,一种全新的文化精神。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人类的交往越来越依赖于媒体,媒体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介入越来越强烈,它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媒体的文化意味也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传统媒体文化与人类交往

所谓传统媒体,主要是指报纸、广播和电视,它是工业化的产物,产生于工业社会。 而传统媒体文化与人类交往所呈现的特点, 也契合了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逻辑, 传统媒体文化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工业文明。 但是,传统媒体文化由于受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支配,使得人类的交往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悖论。

传统媒体的出现,使大众化的交往得以实现。 传统媒体出现之前, 人类交往的媒介语言和文字受太多时空的限制, 人类交往只能局限于小范围的人际交流。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现代技术的进步打破了规模化发行及交通的限制, 为文字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报纸出版发行,使得信息规模化传播成为可能,大大促进了人类精神交往的需要;电子技术的发展则使声音更为长距离的传播得以实现, 广播的出现大大调动了人类交往的听觉功能; 电视声画结合的特点同时调动了人类的眼睛和耳朵, 人与视觉形象间的距离完全消失。 相对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更加彻底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使得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 传统媒体提供的丰富信息进一步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强了人与社会的联系,人类交往的能力大大提高。 人类广泛的社会交往使得信息流通极为便利, 契合了工业社会的规模化生产及消费的信息要求,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在信息交往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文化生产也呈现出工业化社会的特点,如:中心化、组织化和规模化等,其文化产品是以市场为导向,用来刺激人类消费的欲望,促进了工业文明的进步。

但是, 传统媒体文化与人类的交往由于缺乏交互性,它是一种单向化的交往模式。 在传统媒体与人类关系中,传统媒体始终处于中心优势地位,掌握着发布信息的权力,整个传播的过程是一种单向、线性的传播,而受众则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主体性能动性难以得到实现。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交往”的无效。 传统媒体致力于重构社会现实,提供价值规范,维护社会的有机运转; 还通过形象及感性的视觉文化,向大众传递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维护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 在此过程中, 大众成为媒体文化不断“涵化”的对象,这直接促成了大众社会的形成,并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 处于塔尖是权力和资本所代表的社会精英,下面则是沉默的大众,所形成的是一种中心化的、固定化的社会秩序。 大众在传统媒体文化的不断召唤下,养成了特定的思维、观点和行为偏好,达成社会共识,并最终按照媒体所倡导的价值规范,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定位自我存在的社会位置,找寻自我生存的意义,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这正如马尔库塞所谓的“单向度”的人,人在整个社会中是没有自由和创造力的,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事实上, 传统媒体文化与人类交往是一种虚拟化的交往。 美国传播学者麦奎尔曾指出:大众传播是一个复杂微妙的过程,就像两个人对话一样,是协商互动和交换的活动。[3]尽管传统媒体也注意到受众参与的重要性,并设置了一些受众反馈的环节,但是它缺乏交互性的结构手段,使得公众参与的程度很低。在传统媒体中,传播的权力主要集中于传播者,受众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大众所获得的信息是经过过滤、筛选、加工,什么样的信息被选中,一切来自工业化社会秩序运转的需要, 而不是来自受众的需要。 而且,传统媒体文化由于受市场经济的支配,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也是功利性的,它是以“消费”为核心的文化, 所呈现的大众文化往往也是娱乐性及虚幻性的。 在此传播过程中,普通大众的观点很难在其中得到表达, 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观念自由流动的障碍。 这种交往的实质是人和“物”的交往,物背后的人和社会是虚拟的,大众往往找不到交往的对象,作为受众的“我”往往处于一种他者的状态。 因此,新媒体文化的信息传播,并非是人类理想的交往方式。

三、新媒体文化与人类交往

上述内容说明, 传统媒体推动了人类交往和人类文化的巨大进步。 但是,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受时空的限制,加上对受众主体性的压抑等,这直接影响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而新型媒体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状况。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一个新的媒体形式出现时,相对于旧媒体来说都是新媒体,报纸相对于书籍、广播相对于报纸、电视相对于广播来说,都是新媒体。 当前,学术界对新媒体没有一个清晰的、一致认可的定义。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从当前典型的观点来看,“数字化”与“交互性”是新媒体的主要特点[4],目前中国数字电视刚刚走向市场,而且不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还不属于新媒体。 在中国,新媒体出现在1994 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互联网具有的新闻及信息传播的特质, 使之成为新兴媒体。 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工业化社会传统媒体人类交往的状态,这种新的交往革命同时引起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

(一)新媒体与人类交往方式的变革

相对于传统媒体“人对物”的交往方式,新媒体实现了重要跨越即“人对人”的交往,实现了人类向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回归。 新媒体可以同时以文字、图像、声音传播信息,它不仅融合了以往各种大众传媒的优势,而且,因为它具有跨时空、交互性等特点,用户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说,还可以通过信息存储、整理随时进行调用和发送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自己的信息世界, 也可以随时与他人或者利用“群”与“圈”的形式与他人即时交流。 这种新型的交往方式更加接近自然的人际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交往空间, 它是一种立体交往空间:它既包括一对一的人际传播,还包括一对多的大众传播, 还有建立在各种交流圈子之上多对多的传播,既实现了面对面交往方式的回归,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超越。 这种交往方式最大的突破,就是实现了跨时空的无限沟通,人与人交往的“距离感”缩小了,无时不在的联结成为人的生活方式。 它还是一种去中心化、去组织、甚至是去疆域化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中的主客关系单向关系不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主体间关系。 这种交往最突出的特点是交互性, 这个特质就是改变了人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就是说人既可以成为主体,也可以成为受体,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载体。 人类社会迎来了一个“众媒”时代,人人皆是信息生产与传播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和参与新媒体,并且热衷于社交媒体的分享,因此,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使人交往的能动性大大提高。

(二)新的交往方式与社会结构的变革

传统媒体的交往方式,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它与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相适应。 在新型的交往关系中,虚拟的交往与现实的社会行为紧密相联,它直接给现实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带来冲击。 人类在媒体交往中,多种身份不断被置换,形成不同的“群”与“圈”,这种不同的 “群”与 “圈”高度嵌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形成了一种新型公共领域。 数字化的技术将信息权以低成本赋予大众,人们往往基于共同话题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且由于进行点对点的直接、及时、平等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意见共同体”。 这种新的公共领域及意见共同体的出现,首先打破了工业社会结构的价值纽带。 新媒体使得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皆是信息发布平台,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不同价值观得以呈现,传统媒体所塑造的主流价值被多元价值所取代。 并且,随着这一交往进程的不断深入, 媒体权力将更大限度地从政治和商业利益集团转移到普通大众, 这使得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进一步被打破与分化。 多元化的价值观将重塑人们的行为选择, 人们将更趋向于借助新媒体进行多元化、平等化的社会参与,人们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越来越强,新的社会主体开始出现。 这种新的主体不同于工业社会“单向度”的人,借助新媒体,以平等的身份积极参与发布、分享信息,就社会共同事务发表意见。 于是一种多元化的、非等级化的、弱中心化的社会结构形态开始出现。

(三)新的交往方式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变革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最大的优势是“网随人动”,时刻在线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 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生存方式。 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不注重沟通中的内容实质, 而是更多地去关注社交“在场”的连续性,即“存在感”。 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中,计算机与互联网成为人们身体的延伸,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样态的蓬勃发展,实现了人、信息、媒介之间的无缝联结。 这意味着媒介不止于“人的延伸”,人们通过与新媒体相结合来延伸自身感官的功能,而且人与媒体相互融合,也使人的自身感官突破对信息承载的局限,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媒介化特征。人的“媒介化”还意味着人类的交往超越了时空及其限制,身体所在位置不再是交往的条件,碎片化的时间被充分利用,随时交往、即时互动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 在这种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既存在熟人之间的交往,也存在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既是真实的存在,又有虚拟的成分。 而且,新媒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极为轻松便捷,实现了远程、随时交流,它还缩短了交往的距离感,实现了跨地域、跨国家、跨种族的交往,地球也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总之,新媒体使人的“存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新的交往方式与文化生产的变革

在这种新的交往方式中,沉默的大众开始说话,新媒体赋予每个人自由的表达权利, 他们积极投入一种“文化创造”的体验中,在博客、微博、微信中,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表达、自我认同。 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他们发布、评论、转发信息,展现自我日常生活状态,创造新符号,表达新观点,人人成为“意义”的主体。 不同于传统媒体文化的生产, 这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具有新的特点。 首先,文化生产主体的改变。 传统媒体文化的中心地位被打破,个体的自觉意识被激活,各种“意义”的主体在信息交流与符号互动中,积极参与文化的生产,每个人都是文化的生产者,大众第一次成为文化的主角。 其次,文化生产的技术依赖性。新媒体的发展源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Web1.0 到Web2.0 乃至正在步入Web3.0, 新媒体也从门户网站、BBS到博客;从微博到微信,显示出社交化、个体化的特点。 技术决定了媒体交往的方式,而交往的方式也决定了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如:各种文本(新闻跟帖、贴吧、博客、微博、微信)、视频、网络流行话语、表情符号等。上述特点也决定了文化生产内容的创新性。科技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 而新媒体则促进了人类交往的深入,赋予个体主动性,他们集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多种角色于一身,无时不存在,时时在表达,新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可以这么说,新的交往方式创新了文化的生产,生产出一种“创新型的文化”。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掀起了人类交往的革命,引起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也为精神交往,观念自由流动清除了障碍。 与传统媒体在交往上所受时空的限制相比,新媒体压缩了文化互动的时空距离, 增强了人类精神交往的频率,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创新,构成了一个“意义互联”的世界。 在这个“新”世界中,人因互联网而“存在”,在观念的分享交流中实现自我修正,达成共识,形成共有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产方式。 这也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即新媒体文化,它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创立的新型文化,这种因交往而产生的“新文化”在生产及传播上均不同于传统媒体文化。 当下,新媒体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必需品,以中国为例:截至2015 年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 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5]这必将加速这场人类交往的革命,推动新媒体文化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重构提供可能。

摘要:媒体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它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媒体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交往的历史;媒体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精神交往。媒体决定文化的承载形式、内容、传播方式,参与文化的符号制作、意义的构建、社会秩序的维护,它本身就是文化;不同的媒体决定了不同的媒体文化。新媒体掀起了人类交往的革命,也意味着一种新型文化的产生。

关键词:媒体,文化,人类交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3]J.Fiske&J.Hartley.解读电视[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57.

[4]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2(7).

《第二性》:最伟大的革命 篇3

在《第二性》畅销世界60多年之后,唯一得到法国伽利玛官方授权的全译本,终于在10月与中国读者见面了。此次由翻译家郑克鲁先生费时6年翻译而成,陆智昌先生担任装帧设计。

1946年波伏娃38岁。她刚刚完成《模棱两可的伦理学》,不确定接下来还要写点什么。当时二战已经结束,冷战还没有开始,存在主义越来越有名。波伏娃已经树立了自己作家和知识分子的地位,但是她的名字与萨特紧密联系在一起,仿佛她只是他的一个秘书。

给她带来灵感的是她的朋友米歇尔·莱里斯对男性气概的追求,莱里斯对斗牛非常痴迷。面对性别偏见,波伏娃开始思考“作为女人”意味着什么。萨特让她想想,如果她是按照一个男孩的标准被培养长大会怎样?她确实这样去思考了。结果她发现这是一个男性化的世界。

在研究女人处境的同时,存在主义者波伏娃还有很多行动。1947年1月,她首次去了美国。1948年出版了《美国纪行》一书。美国之行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她与作家尼尔森·埃格林坠入爱河。芝加哥的尼尔森成了波伏娃的“温柔鳄鱼”,而她是他的“疯狂青蛙”。同时,萨特的美国情人多洛莱丝也给波伏娃造成了很大痛苦。波伏娃和萨特都不想破坏彼此之间融洽的关系,他俩1929年相识,那年他们都参加了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他第一名,她名列第二。他们一见如故,他是第一个吻她的人,第一个与她做爱的人。但是他们都爱上了想要婚姻的人。这令这栋坚实的灵魂爱情大厦摇摇欲坠。

波伏娃的个人经历无疑让她更深入地思考女人的处境。在《第二性》中她把自己作为隐含的例子使用。她那种论争似的风格,那种迫切的语调,展现女人社会地位的大量事实,都表明这是波伏娃的心声。她要告诉公众有关她自己和其他女人的令人不安的事实真相。

在《第二性》中,波伏娃梳理了三条原则用来分析女人的处境,第一条是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存在,女人是他者,其结果是女人不断感受到作为人和作为女人的痛苦冲突。

第二条原则是自由而不是快乐才是衡量女人处境的标尺。波伏娃认为和男人一样,女人也应该是自由的。但是女人受到压迫,她顺从这种压迫,还帮助压迫别的女人,女人一半是受害者,一半是帮凶。

最后一条原则是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每一个社会都通过物质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工具编织所谓的女人味。在整本书中,波伏娃都攻击宗法式的,规范性的女人味,对她来说女人味意味着成为他者,是不自由的徽章,女人要想自由,女人味必须消失。

波伏娃的观点奠定了现代女权运动的基石。不论是否意识到,所有的现代女权主义者都是站在波伏娃的成果之上。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读后感 篇4

贫穷,落后一直是近代史西方文明对于中国的评价,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出现了“中国奇迹”,中国创造了比她过去5000年所有朝代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从一个极度贫穷的、人均收入仅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平原平均三分之一的农业国转变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强国。中国实际GDP自1978年以来30倍的惊人扩张令世界为之惊叹。而我,也正是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中国,仅仅通过35年的变革,就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世界头号工业国和制造业中心,要知道,很多先进的“资本”社会、经济和地缘政治条件良好的小国都一直无法做到这一点,而怀抱13亿人口的中国,却能够走出马尔萨斯陷阱,以独具一格的社会主义将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屹立于世界之林。“是什么东西,能够再一个穷国引爆工业革命,使经济腾飞?可惜工业化的秘诀,至今无人知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没说清楚,新古典增长理论也没道明白,而今天占统治地位的制度经济学更是误读历史,因果颠倒。难怪,工业化的浪潮,尽管在无数落后国家不断掀起,但除少数波峰能翻越贫穷的鸿沟,幸运到达高收入的彼岸,多数是无声退去,留下一片狼藉。”

以上是《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书中的一段原文,这段话不断的推动着我,让我想去了解中国经济腾飞背后的故事,于是,我买下了它。

本书的作者清华大学CCB讲席教授文一认为,中国进行了三次失败的工业化,而第四次也就是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才真正引爆了工业革命。中国的工业化起源于1860年,也就是在1860年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输给了英国之后。也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利,让清政府真正意义上认清楚了自己,并发愤图强,进行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现代化项目,以便改造当时非常落后的农业自然经济。于是,中国第一支现代化海军和初步工业体系建立起来,“洋务运动”正式吹响号角。并且,比日本的“明治维新”早了整整八年,然而50年后,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政府债台高筑,国家风雨飘摇,社稷民不聊生,愿景中的工业化强国无影无踪。反观日本,晚了近十年的明治维新运动却使日本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并以此在198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甚至以战争横财再次推动国内工业化进程,在1931年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为什么比日本早了10年的工业革命失败,高中历史课本告诉我们是清政府的昏庸腐败,是封建主义的落后无能。确实如此,而当时的青年领袖们也看到了风雨中飘摇的中国是不能通过封建帝制继续走下去的。所以当时的“新青年”带领社会各阶层发动了“辛亥革命”,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榨取性”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制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照西方体制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

现如今,有时候会听到一些青年抱怨如今的社会有许多问题,如果按照资本主义发展可能会走的更好,而西方国家也老是拿民主与人权来对中国进行批判。显然这是错误的。对于中国来说,共产主义就是最好的选择,辛亥革命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辛亥革命后,新政府希望通过模仿美国政治制度(包括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使中国工业化。当时在中国流行的口号是:“只有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可以救中国”。由知识精英组成的革命者认为,清政府没能将中国工业化以及中国全方位的落后,都是由于缺乏民主、包容性和多元化政治体制(这正是当代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当时社会民主深入人心,甚至比西方社会民主的要更为透彻,但是40年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仍然是地球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照搬欧美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一朝倾覆。证明了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于是,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大众在推翻国民党政权后,立刻投身于新的工业化浪潮中,并且依照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通过五年计划整合社会资源,并初见成效,但最终,第三次工业化尝试仍然以失败告终,30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仍然处于“崩溃的边缘”,四个现代化遥遥无期,正如我第一段所写,在1978年,中国人均收入仅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平原平均三分之一。

依照前三次工业革命经验,既不能走封建主义,又不能走资本主义,甚至连老大哥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也行不通,那为什么中国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成功了了?从书中的理论中跳出来,我认为首先是政权没有颠覆,之前的工业革命失败后必定变换了统治者,之前的工作被完全否定,一切从零开始。书中又讲到之前的社会格局要么是延续千年的封建主义,要么是照搬照抄的资本主义与中央计划经济,第四次中国工业化与之后的俄罗斯不同,这次改革完全没有接受任何西方经济理论和政府的的建议,而是按照中国国情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甚至谦卑的探索与实验由邓小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走出的独属于中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很好的利用之前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化探索,比如说,计划经济时期的三十年间,中国初步建立了一整套相对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包括国防工业体系,虽然这一体系非常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并完全靠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支撑。其次大跃进时期也并非毫无作用,09年中国共有87085座水坝,其中99%(86258座)都是78年之前修建的。使得邓小习近平总书记时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经济大受其益。

伟大的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篇5

中山陵主要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陵墓坐北朝南,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中山陵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

广场

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石牌坊

陵墓入口处是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碑亭

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再进为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从牌坊开始,过碑亭,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都是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祭堂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高29米,长30米,宽25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

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直额。

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出自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之手,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

墓室

祭堂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 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

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柩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

此外,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仰止亭、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环绕在陵墓周围,不仅寄托了海内外捐赠者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而且都是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南京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称钟山,东晋时称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西峰为天堡山、东峰为茅山。

以中山陵为核心景点的中山陵景区,位于玄武区钟山风景区,即东峰茅山的南麓。主要景点有中山陵、音乐台、孙中山纪念馆等。

最佳游览路线:林荫大道—行健亭—牌坊—陵门—碑亭—祭堂—永慕庐—议政亭—孙中山纪念馆—仰止亭—流徽榭—音乐台 中山陵导游图

交通 市内公交9路、游1路、游

2、游3路可到。

景区交通:

1、中山陵到明孝陵有旅游小火车来往3元/人次,持有中山陵景区门票或两景区套票可免费乘坐;

2、可租用8-10座的电瓶车,有导游讲解,20元/人,可到中山陵、明孝陵景区任何景点。门票

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包括博爱坊向上部分,即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中山陵陵寝有参观人数限制:平时一万、双休日两万,凭有效证件现场领票进入 路线

从秣陵路出发,乘坐中六线(中山南路客运站(升州路)-六合北站),在汉中门换乘9路上行(宁工新寓-中山陵),抵达中山陵.第[2]条:从朝天宫出发,乘坐83路下行(白鹭花园-公交总公司),在莫愁路换乘9路上行(宁工新寓-中山陵),抵达中山陵.第[3]条:从朝天宫出发,乘坐13路(南京火车站-南湖),在莫愁路换乘9路上行(宁工新寓-中山陵),抵达中山陵.第[4]条:从朝天宫出发,乘坐48路上行(所街-太平门东),在莫愁路换乘9路上行(宁工新寓-中山陵),抵达中山陵.第[5]条:从朝天宫出发,乘坐43路下行(秦虹小区-龙江新城市广场),在莫愁路换乘9路上行(宁工新寓-中山陵),抵达中山陵.第[6]条:从朝天宫出发,乘坐4路下行(银城东苑-新街口西站),在新街口西站换乘9路上行(宁工新寓-中山陵),抵达中山陵.第[7]条:从朝天宫出发,乘坐23路上行(红花村-五洲装饰城),在清凉山换乘9路上行(宁工新寓-中山陵),抵达中山陵.第[8]条:从涵洞口出发,乘坐75路下行(花神家具港-宁工新寓),在清凉山换乘9路上行(宁工新寓-中山陵),抵达中山陵.第[9]条:从涵洞口出发,乘坐21路下行(亿源装饰城-南京西站),在清凉山换乘9路上行(宁工新寓-中山陵),抵达中山陵.第[10]条:从朝天宫西街出发,乘坐317路下行(双桥门(总站)-龙江新城市广场),在清凉山换乘9路上行(宁工新寓-中山陵),抵达中山陵.这片水域在六朝以前称桑泊,晋朝时称北湖,是训练水军的场所,也一直是帝王大臣们的游乐地。1909年辟为公园,称元武湖公园,还曾称五洲公园、后湖等。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5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环洲,因洲形屈曲、环抱樱洲而得名,素有“环洲烟柳”之称;

樱洲,因昔日樱桃遍布洲上,曾为宫廷贡品,故而得名,樱洲花繁叶茂,形成“樱洲花海”的盛景; 梁洲,因传说梁昭明太子曾在此建有“梁园”,故称梁洲,“梁洲秋菊”——每年的菊花展是颇吸引人的; 菱洲,因这里过去多产菱角,故名菱洲,自古有“菱洲山岚”之美名;

翠洲,因洲上修竹亭亭、雪松如盖、翠色浮空,故名翠洲,有“翠洲云树”的特色。玄武湖位于东北城墙外,由玄武门和解放门与市区相连。湖内有环洲、樱洲、梁洲、翠洲、菱洲等5个小岛,各有特色。

湖内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交通

地铁玄武门站。

公交车玄武门入口:游1、1、3、8、15、22、25、28、30、33、35、38、47、52、56、74路或地铁1号线到玄武湖公园站下即可。

解放门入口:游1、2、3、11、15、20、24、31、48、52、70、140路到鸡鸣寺,304路到台城下即可。太平门入口:游3、2、11、20、24、40、44、48、58、59、68、70、93、140路或南金线到太平门站下即可。

翠洲门入口:游3、2、10、17、22、24、28、36、40、45、50、58、59、66、69、71、73、74、93、97、136、159、311到花木公司站或新庄站下即可。

和平门入口:游1、1、10、17、13、22、33、36、45、50、59、66、69、71、73、136、159、309 水路从南京火车站广场乘明珠号游艇、快艇或游览船可直接进入景区梁洲。门票

玄武湖景区免费开放。免费开放范围为玄武湖环湖路和内部五洲区域,以及情侣园。

开放时间:环湖路全天候开放。内部五洲6:00-18:00开放,18:00后各出入口游人只出不进;国家法定节假日晚间开放时间延长至20:00,团队预约除外。

租船:脚踏小船25元/小时,脚踏大船35元/小时,电动船50元/小时。电动摇橹船(大概做8个人)20元/位,豪华画舫船30元/位(大概座20个人)。需交50元押金

这片水域在六朝以前称桑泊,晋朝时称北湖,是训练水军的场所,也一直是帝王大臣们的游乐地。1909年辟为公园,称元武湖公园,还曾称五洲公园、后湖等。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5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环洲,因洲形屈曲、环抱樱洲而得名,素有“环洲烟柳”之称;

樱洲,因昔日樱桃遍布洲上,曾为宫廷贡品,故而得名,樱洲花繁叶茂,形成“樱洲花海”的盛景; 梁洲,因传说梁昭明太子曾在此建有“梁园”,故称梁洲,“梁洲秋菊”——每年的菊花展是颇吸引人的; 菱洲,因这里过去多产菱角,故名菱洲,自古有“菱洲山岚”之美名; 翠洲,因洲上修竹亭亭、雪松如盖、翠色浮空,故名翠洲,有“翠洲云树”的特色。

玄武湖位于东北城墙外,由玄武门和解放门与市区相连。湖内有环洲、樱洲、梁洲、翠洲、菱洲等5个小岛,各有特色。

湖内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交通

地铁玄武门站。

公交车玄武门入口:游1、1、3、8、15、22、25、28、30、33、35、38、47、52、56、74路或地铁1号线到玄武湖公园站下即可。

解放门入口:游1、2、3、11、15、20、24、31、48、52、70、140路到鸡鸣寺,304路到台城下即可。太平门入口:游3、2、11、20、24、40、44、48、58、59、68、70、93、140路或南金线到太平门站下即可。

翠洲门入口:游3、2、10、17、22、24、28、36、40、45、50、58、59、66、69、71、73、74、93、97、136、159、311到花木公司站或新庄站下即可。

和平门入口:游1、1、10、17、13、22、33、36、45、50、59、66、69、71、73、136、159、309 水路从南京火车站广场乘明珠号游艇、快艇或游览船可直接进入景区梁洲。门票

玄武湖景区免费开放。免费开放范围为玄武湖环湖路和内部五洲区域,以及情侣园。

开放时间:环湖路全天候开放。内部五洲6:00-18:00开放,18:00后各出入口游人只出不进;国家法定节假日晚间开放时间延长至20:00,团队预约除外。

伟大的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篇6

概论》期末终结考试大作业

试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是什么?

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最基本内容,是马克思注意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其中,毛泽东对这一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其内容包括:

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

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1.成功地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随着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武装随之扩大,并由游击队向正规军发展,从而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发展的问题。

2.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3.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阐明了中国必须走而且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不同道路。

4.1930年5月,毛泽东又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就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并把它建立在剑是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

5.从1936年到1939年,毛泽东又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根据以实践斗争的经验,从新的角度,再次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继

1927年

8月

1日南昌起义后,毛泽东于当年

9月l

1日,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共五千余人。经转战和三湾改编后,毛泽东率领这支不足千人的部队于

10月下旬进入了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

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在毛泽东率部接应下,两军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对红军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在南方和陕甘地区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军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19个大型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建立了东北根据地,发展了华北、华东、华中、西北等广大解放区。这些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建立与发展,逐步扩大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对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这条革命道路,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史上仅有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中国人民和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的领导下,长期坚持、坚决按照这条革命道路指引的方向,发展根据地和革命战争,开展各种革命运动,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到

伟大的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篇7

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必须充分肯定。他有着近40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他的政治生涯延伸了两个世纪,贯串了民主革命的两个阶段;他的足迹遍布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层次的国家和地区;他力图使祖国挣脱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并尽快从中世纪进入近代;他始终站在历史潮流的前面,给剧变的时代留下了鲜明印记;他感受过共和制诞生的欢欣,又经历了失败、迭被通缉乃至绑架的遭际;他曾有过“槁木死灰”的心境,却能备尝艰辛后而“愈挫愈奋”;他超越先行者,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了推翻封建帝制、缔造共和的辛亥革命;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到来后,他的思想和实践提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孙中山的政治生涯呈现为一个弧形再加半个弧形的浪式形态。他的前期活动,从兴中会到同盟会构成了“升弧”,辛亥革命为其顶点,“二次革命”、中华革命党反袁斗争和护法运动乃是“降弧”;半个“弧形”则是他后期活动的反映,其高峰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弭平商团叛乱和北上,非时的逝世,中断了弧形的高扬。

他为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解放和发展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时刻不忘改变民众的无权与疾苦状况,不愧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世界大同”始终是他的终极理想,受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地区的认同,所以他又属于世界。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革命民主派的第一个团体——兴中会。兴中会建立共和制度的主张与1895年广州起义的实践,无疑是近代中国走向共和的第一步。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异域,遭到清政府通缉,在英国伦敦被绑架,脱难后以新型的“革命派领袖”闻名于世,开始了新的探索与追求。

孙中山尊奉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臻于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比较先进、科学的纲领和方案,具有广泛的开放性。民族主义高揭“反满”旗帜,力求避免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共管的厄运;民权主义主张摧毁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民生主义则涉及“土地与资本问题”,主张平均地权(土地国有)和节制资本(发展国家资本),堪称近代化的宏伟构想。三民主义赋予了民主革命较为完整的意义。

1905年夏,孙中山在东京组建同盟会,并被推举为主要领导人。这个崭新的近代革命政党既非农民和社会下层分子的旧式秘密会社可比拟,维新派的学会亦不能望其项背,它跨越了兴中会的阶段,以三民主义为政纲,更为重视新型知识分子。同盟会领导了辛亥革命,孙中山始信“革命大业可及身而成矣” !

同盟会与保皇派进行论战,革命民主派获得了胜利,三民主义成为思想主流;反清武装斗争屡扑屡起,革命火焰燃遍全国。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仅4个月,清王朝即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篇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第一次确认“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然而,袁世凯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攫取了革命果实,共和国被扼杀在摇篮中。后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总结了共和国悲剧结局的关键原因:“为形势所迫,不得已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然而,历史的逆转不会长久。

孙中山被迫离开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后,全力倡导民生主义,尤其热衷于鐵路建设,认为“民国巩固”要靠“振兴实业”。但是,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已有军事力量的消弭、大量民军的裁撤等标志着革命高潮正在逝去。袁世凯对革命民主派举起了屠刀,“宋案”的枪声惊醒了孙中山建设铁路、发展实业的美梦,他仓促发动回击,然而“二次革命”只是昙花一现,即被镇压。

孙中山不得不流亡日本。为了进行反袁斗争,他组建了中华革命党并策划多次起义。然而,这个坚决的反袁派却未能成为护国战争的主流,倒是袁世凯的帝制自为使他遭到举国声讨,终在众叛亲离中死去。孙中山从1917年起又在广州两次举行护法运动,反对承袁衣钵的北洋军阀。首次护法运动由于西南军阀的破坏而流产,使他认识到“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第二次护法运动则由于陈炯明的叛变而中断,革命以来“顾失败之残酷,未有胜于此役者”。1922年夏,他坚持舰上战斗近两月后,怀着几近绝望的心情前往上海。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具有鲜明特色。在西方,共和制度的确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本完成;在中国,共和制度的建立仅仅意味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另一阶段——在不足十年中,充满复辟与反复辟、真共和与假共和的斗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双重枷锁下的中国此时尚缺共和的土壤。

在新世纪最初的20余年中,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代要求孙中山改弦易辙,“另为彻底之革命运动”。就在他抵沪不久,中国共产党领袖李大钊会见了他,讨论了“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的种种问题。在此前后,他还会见了共产国际和苏俄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推动了孙中山的政治生涯走向高峰。

孙中山赋予三民主义以新的内容:民族主义应以“使中国民族的自由独立于世界”为首要任务,“民族解放之斗争……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民权主义强调了主权在民的观念,并对政体做了相应的擘划,以实现“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原则。民生主义更为重视农民问题,突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反映了剧变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他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了三大政策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把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作为真正盟友。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两党都得到了健康发展。工农运动的展开,加强了革命的基础; 黄埔建军,成为革命武装建设的发端; 商团叛乱的弭平,巩固了广东革命策源地……

孙中山曾两次到达北京,此时他又一次北上,其宗旨正如《北上宣言》所指出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于北京。他在《遗嘱》中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号召革命党人和广大民众“仍须努力”。其时,大革命的风暴正从广东兴起。

上一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下一篇:微笑的话题作文600字:微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