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加薪的申请书(推荐10篇)
随着时代在进步,很多事项都需要使用申请书,我们在写申请书的时候需要注意问题。相信大家又在为写申请书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申请加薪的申请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申请加薪的申请书1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很感谢公司及领导给我锻炼的机会,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从XXXX年到公司以来,这几年里,我一直认认真真,力求把工作做的尽善尽美,这几年里,我的工作经验逐渐丰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主要还是要感谢领导们的栽培和帮助。其主要是负责XX职位的职务。自从任职XX职位以来,让我深感XX职位对公司的重要性。
我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同时我个人经济负担比较重,因此我提出申请,希望公司能够考虑把目前月工资XXXX向上提升到XXXX,主要目的是让自己能够安心的工作,更好的为公司效力。
如果公司认为我的工作内容和质量没有达到本次申请的标准,还诚恳的希望领导能够给出宝贵的意见建议,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有更确切努力的工作方向以及目标,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把工作做的更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果公司不予考虑本次申请,我依然会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我的工作。
期待领导批复!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申请加薪的申请书2尊敬的领导:
你好!
随着我公司的不断发展,我个人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和进步。这段共同成长的岁月里,同事们给予了我很多。我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栽培和帮助。
我是10年3月进入公司的`,现今已在公司工作3年了,首先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重视,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工作环境。使我迅速的融入到工作中去,跟同事们打成一片,自加入xxxx公司以来,始终以快乐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一直认认真真、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对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因为您是我的直接领导,这些您应该是了解的,您甚至可以从同事们那里得到对我的评价。
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因此我向您提出加薪请求,希望领导对我的申请能够加以重视。
如果公司领导认为我现在的工作内容及质量还未能达到加薪的要求,我诚恳的希望您能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让我今后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将工作做的更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也请您放心,如果公司不予考虑,我仍然会像以前一样,用积极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不会因此怠慢工作,这不是我惟一的追求。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申请加薪的申请书3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XX年XX月进入公司,XX年XX月调到国贸公司财务部,首先感谢公司领导对我关心和重视,为我提供了这么好工作环境。自加入焦电公司以来,始终以快乐饱满情绪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一直认认真真、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对公司发展做出了自己应尽责任,您是我的领导,这些您应该是了解,您甚至可以从同事们那里得到对我评价。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因此我向您提出加薪请求,希望领导对我申请能够加以重视。我的理由如下:
我现在的岗位是XX岗我的岗位工资是XXXX元,按照公司的财务制度要求,XX岗的工作范围是XX,本着加强业务水平和为领导分担工作的理念,我从2010年3月份就已经在做会计凭证、记账、国税和地税的纳税申报等工作,实际情况是我已经在做会计岗位的工作了。提出加薪要求,并不是“邀功”,我所付出的谈不上“功”,所以请不要误会我的本意,我只是实话实说。
如果公司领导认为我现在工作内容及质量还未能达到加薪要求,我诚恳希望您能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让我今后有一个努力方向和目标,在提升自己能力同时将工作做更好,向更高目标迈进。
也请您放心,如果公司不予考虑,我仍然会像以前一样,用积极、认真负责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不会因此怠慢工作,薪水虽然很重要但这不是我惟一的追求。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明确在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2012年9月,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2014年12月底,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历史时期,对国家创新能力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际学界普遍认为,专利申请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研发产出能力的关键性指标之一[1,2,3,4,5,6]。早在2006年,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国受理专利申请总量突破300万件,跃居世界第三,2011年更是历史性地达到世界第一[7]。学者们从专利数量、专利引用情况、专利关联技术强度、专利维持率、专利寿命等多项指标对专利质量的评价进行研究[8,9,10,11,12]。然而,学界和企业界大多对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剧增下的专利质量持怀疑态度,于是针对我国专利质量研究的文献层出不穷,学者们分别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出发,对我国专利数量和质量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及解释,为研究我国专利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素材和依据。这些研究观点和结论大体上可分为两类[18,19,20,21,22]:一是认为我国专利数量增长快、数量大,但质量不高、转化率低,巨大的专利数字中埋藏着许多“垃圾专利”和“死专利”,我国创新能力薄弱;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知识产权体系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个大环境,专利行为受政策影响较严重,专利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着重量轻质的问题,但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对专利质量的重视,专利质量有所提高。其中:李习保[23]通过对中国1995年至2008年的专利统计数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政府的专利激励政策在省级层面上对专利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专利法》的修改对于不同专利行为主体的影响效果不一样,但长期而言,我国专利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最后还强调了如果专利的审查标准没有降低的话,专利的质量也不会降低,我国专利的高速增长并不意味专利质量的下降。梁正等[24]通过考察中国1985年至2007年以来的专利申请统计数据,得出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变革对专利行为影响很大,并按照《专利法》的3次修改时间,将我国专利体系分为“探索、发展和加速”等3个不同阶段,并对不同阶段内的专利申请特点进行了研究。Hu等[25]学者将中国专利数量的高速增长归结为研发投入增加、专利保护增强、市场化改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效果。但很少有学者从市场视角出发,对我国专利制度的结构变迁及对专利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更缺少对专利主体及其行为动机的研究。
对于如何研究国家创新能力建设这样复杂而宏观的问题,我们将选取专利申请量这一衡量创新能力的关键性指标为研究的突破口,通过考察我国30年以来的专利申请数量变化情况,利用趋势和结构分析等方法,揭示我国专利创新活动的规律,以期回答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中我国的创新行为主体及其动机有何变化。为此,本文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公布的1985年至2013年的专利申请数据对我国专利发展情况进行趋势和结构分析,从而了解我国专利的创新活动,着重考察我国专利申请主体的创新动机与行为变迁。具体研究思路是:第一,对我国1985年至2013年专利体系的变革对专利申请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二,分析我国专利体系的结构性变化特点,从专利申请主体和专利申请类型入手进行研究;第三,对研究中的一些假设和成因进行统计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2 我国专利总体发展趋势
从1985年我国第一部《专利法》开始颁布实施以来,《专利法》经过了1992年、2000年和2008年的3次修改,使得我国的专利制度从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治理机制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法治体系并逐步与世界接轨,接近世界通行的专利体系。我国现代专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29年,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专利制度的改革是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要求下不断摸索和调整的过程,一方面中央政府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吸引外商投资就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另外一方面国内企业为了廉价获取知识和技术,更倾向于减弱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制度的改革就在二者间平衡前进。
从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1985年至1992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很少,且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行为波动很大,国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比重下滑严重,专利申请量连续几年负增长,表明国外申请人在我国专利申请的积极性不高。
20世纪90年代,迫于吸引外资的压力,中央政府于1992年对《专利法》进行了修改,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扩大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缩小了与国外知识产权体系的差距。1992年修改的《专利法》对国外企业影响很大,可从图1和图2中分别看出,1992年国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出现拐点,开始快速增长于1993年并达到峰值70.62%,比重稳步增加于2004年达到21.16%的最高值。
2000年,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了第2次修改,明确了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专利行为中的同等地位,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修改了相关内容,使得《专利法》与国际全面接轨。《专利法》的这次修改对我国企业的专利活动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图1和图2分别看出,2000年后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开始逐步增加,国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增长速度下降,2005年后国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增速低于国内申请人,2009年甚至为-10.89%,国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比重从2004年后逐年下降,2013年仅占5.99%。
2008年《专利法》的第3次修改是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进行的,旨在提升《专利法》促进我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国家的重要作用。《专利法》此次修改主要是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引进了很多国家采用的绝对新颖性标准,取消了现有技术和现有设计的地域限制。从图1中发现,专利法的第3次修改对专利的总体申请趋势影响不明显。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1992年和2000年的两次《专利法》修改对我国专利创新活动影响很大,其中1992年的第1次修改对国外申请人影响较大,2000年的第2次修改对国内申请人影响较大,我国专利创新行为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快速”的过程,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行为在2004年后保持着积极的态势,而国外申请人的申请行为则由强变弱。
3 我国专利体系的结构性变化分析
3.1 专利申请主体结构性变化分析
从我国1985年至2013年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如图1),主要来自于国内申请者,国外申请者的专利申请比重没有超过35%,因此我们将着重考察国内申请人专利申请主体的变化情况
3.1.1 专利职务申请与非职务申请分析
要想分析我国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主体变化情况,应从专利的职务与非职务申请分析入手。由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专利职务申请的数据从1987年开始公布,故本文分析1987年至2013年我国职务专利申请主体的变化情况。职务申请指申请主体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和企业的专利申请;非职务申请主要指个人进行的专利申请。
图3显示,2000年后我国国内申请主体逐渐由个人转变为单位组织。2008年职务申请量为36.43万件,超过非职务申请,比重为50.81%;以后逐年上升,2013年职务申请量为155.50万件,比重为69.37%。说明2008年以后我国国内专利申请人以法人单位申请为主,专利创新行为由分散的自发式的个人发明创造转变为有目的有组织的集中式创新。
3.1.2 我国企业专利申请分析
为详细考察我国国内申请人专利申请主体的变化情况,我们将职务申请中的不同主体分类并对其专利申请量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我国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属于事业单位管理,行政主体是政府,其行为主要受制于政府,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为此本文将其视为一类,为便于研究,称其为非企业职务申请,而将企业的专利申请作为另一类,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将在后面对这样的分类假设进行检验,具体见“假设检验与相关分析”部分。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专利申请数据中并没有区分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所以本文职务申请主体中的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包括了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专利申请。尽管企业专利申请中包含国有和私营企业,但是总的来说,企业的行为更多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竞争压力,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专利行为主体的变化及其动机。我们可以从私营经济活动对专利申请的影响分析中得到结论,对此进行的相关分析见“假设检验与相关分析”部分。在明确上述分类假设和市场因素后,我们采用趋势分析,对企业专利申请和非企业职位专利申请进行比较分析,见图4所示。
从图4中可看出,我国长期以来职务申请的主体是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专利创新活动长期受政策影响,市场因素在1992年《专利法》第1次修改后逐渐发挥作用,1994年企业专利申请比重开始增加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11年企业专利申请量达79.94万件(比重为53.13%),超过非企业职务申请量,2013年企业专利申请量比重达58.44%,接近60%,职务专利申请主体已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转变为企业。总体上,我国专利主体经历了一个“个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企业”的过程。
结合对职务申请和非职务申请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87年以来,我国专利申请主体用21年时间才完成了由个人向组织团体的转变,而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转变为企业仅用了3年时间。这可能一方面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性,另一方面为了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便于国内企业模仿和学习新技术,长期以来对专利的保护力度不够,对专利的创新作用认识不足,致使专利的发明主要由个人兴趣和政策性的奖励所驱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市场驱动为主的专利创新使得专利主体迅速转变为企业,专利创新活动更加频繁,产出量增长更快。
3.1.3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专利申请分析
因为国外跨国公司有更加成熟和丰富的市场经验,比较国外企业与我国企业在我国的专利申请行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企业专利申请行为的市场动机。由于国外职务申请专利绝大部分来自跨国公司的申请,所以我们将我国企业与国外职务申请专利数量的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变化趋势与国外企业专利申请量大致相似,二者均在2000年后开始迅速增加并一直持续增长,所不同的是国外企业在我国专利的申请量增加较为平稳,这表明国外企业的市场技术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比我国企业更为成熟。从1992年《专利法》第1次修改后,国外企业就开始有的放矢地运用知识产权竞争战略开拓我国市场,所以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变化平稳,并由此反映出国外企业在我国市场中的专利创新行为更加稳健。而我国企业在2000年以前专利创新行为总是受政策和市场双重因素影响,缓慢前进,到了2000年后随着专利制度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私营企业市场活动能力增强,企业使用专利进行生产的愿望强烈,致使企业的专利创新活动频繁,专利申请量在市场因素的驱动下与国外企业快速拉开距离。2007年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是国外职务申请量的2.15倍,在2010年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到4.94倍,尤其2011年后,当我国专利申请主体转变为企业之际,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已是国外职务申请量的6.40倍,并且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的差距还将继续增加。
3.2 专利类型结构性变化分析
1985年我国第一部《专利法》颁布实施时将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3个类型,并沿用至今。由于不同类型专利发明创造的难易程度和专利申请审查授权程序的复杂程度不同,一般认为3种专利中发明专利的质量最高,能够代表专利创新活动的水平,因此对3种专利申请结构和趋势变化的分析可以反映我国专利创新能力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1985年至2013年的专利申请统计数据,可以对3种专利申请情况及构成进行分析。从对此数据的整理中,结合本文关于我国专利总体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发现,国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比重不高,除了2004年到达21.16%,以后各年下滑严重,2013年下降至5.99%,并且以职务申请和发明专利申请为主,因此,以下我们将着重考察我国专利申请人3种专利的申请情况。
3.2.1 3种专利总体申请情况分析
从图6可以看出,3种专利在我国的活动迥异。2003年以前,3种专利申请量较低,维持在10万件以下,而且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为主;1986年至1995年的10年内,专利申请一半以上来自实用新型专利;直到2003年,发明专利申请比重才与实用新型专利相当,分别为34.14%、35.37%;2004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比重与实用新型相当,分别为31.33%、31.98%;2005年至2008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比重持续降低,而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比重增加;2009年至2013年,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基本稳定在33%左右,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有所增加,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有所减少,2013年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比重分别为34.71%、37.54%和27.75%。
从申请数量上看,3种专利自1985年以来均呈现出增长趋势,但2003年以前增长缓慢,专利申请量均在10万件以下,2004年才开始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量均超过10万件,到2013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均超过80万件,分别为82.51万件和89.24万件。
总体上,我国的3种专利增长快速,尤其是代表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的申请无论从比重还是数量上有很大提高。2003年我国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首次超过10万件为10.53万件,2003年后各年比重均维持在3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上升至2013的82.51万件,说明我国专利创新能力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专利活动逐渐转变为以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为主。同时也要看到,发明专利申请量直到2013年也未能占据绝对高的比重,我国专利申请形成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分天下”的局面,说明我国专利创新能力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专利申请主体与专利类型变化趋势规律,下面我们将针对我国非职务申请、非企业职务申请和企业申请三类主体的3种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
3.2.2 发明专利申请分析
从图7中可以看出,我国发明专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申请数量很少,2002年才首次突破1万件为1.47万件,但2002年后发展迅速,2009年突破申请量10万件为11.83万件,2013年达到42.65万件。说明我国的专利创新水平2002年以前不高,之后快速提升,并一直保持上升势头。
从发明专利申请的主体上看,2000年以前以非职务申请为主,之后职务申请比重逐年增大,尤其企业申请比重增加迅猛,到2009年企业申请发明专利的比重已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51.62%,此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并于2013年达到60.51%。可以说2009年以后国内发明专利的申请主体主要是企业,企业对我国专利创新水平提升贡献很大,市场因素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析我国发明专利活动情况,明确不同产业和企业性质的发明专利创新活动情况,下面我们结合人民网、知识产权出版社和智库联合发布的《创新能力哪家强?———2014年中国专利排行榜》中排名前10的企业其进行分析,如图8所示。
注:1)以授权公开日为准;2)数据来源于知识产权出版社“i智库”(1)
从图8发现,在我国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排前10名的企业中,一半来自国外企业,共5家,且以日本企业为主,但授权数量较小;国内企业以通讯技术产业的私营企业为主,排名前两位的企业均为私营公司,且授权数量大,然而在《财富》2013年世界500强中排名分别为第4和第7位的中国石化与国家电网两家国有企业在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中也分别占据了第3和第4的位置。总体来说,一方面我国的发明专利活动已经转变为以私营企业为主且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另一方面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的发明专利活动都集中于技术含量交高且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这是因为发明专利属于质量高的专利类型,它对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要求高,一般来说要有足够的市场前景与收益才能驱使企业实施发明专利的研发。
3.2.3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分析
相对于发明专利而言,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较大。从图9中可以看出,1988年以来,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都在2万件以上,而且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03年突破10万件为10.78万件,2013年达89.24万件。说明我国专利申请长时间以质量较低的实用新型为主且量很大,专利创新水平不高。从申请主体上来看,长期以非职务申请为主,直到2005年职务申请比重才超过非职务申请,到2010年后国内企业申请比重突破50%,达52.08%,并于2013年达到61.75%。说明近年来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以企业为主。有分析认为,尽管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质量不高,对企业的技术竞争能力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出于防止竞争对手模仿、加强对已有技术保护的考虑,很多企业会选择防御性的发展战略,利用质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在核心技术周围构筑起一道知识产权防线。说明近年来市场因素影响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行为。
另外,结合图10所示,2014年我国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排前10名的企业均为国内企业,说明国外企业在我国境内以申请发明专利为主要手段来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持技术优势,而我国企业更倾向于申请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我国实用新型专利活动主要集中于设备制造行业,其中国家电网公司是该类型专利活动大户。这主要由于电网行业的性质所致和政策驱动所致,电网公司的技术侧重对输电设备、功能和方式的改进,更容易实现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创造;另外国家电网公司是国有企业,在中央政府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国家电网公司很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并在企业内出台相关激励和考核制度(从国家电网公司官方网站“工作动态”栏目和“科技信息”栏目公布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来),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电网的专利创新活动,这也说明政策驱动的专利创新能力水平不高,大多停留在实用新型等质量较低的专利类型上。这与我国1992年《专利法》第1次修改前很相似,政策驱动下的实用新型专利“一家独大”。
注:1)以授权公开日为准;2)数据来源于知识产权出版社“i智库”
3.2.4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分析
从数量上来看,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相比,申请数量较小,但2004年突破10万件以后有快速增长的趋势,2013年达到64.44万件。从申请主体上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一直以来以非职务和企业申请为主,二者申请量一直以来相差不大,直到2012年和2013年企业申请量才明显超过非职务申请量,2013年企业申请占国内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51.6%,如图11所示。
一方面,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对外观设计的定义是:“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外观设计专利主要针对产品的一类专利,因此这种专利的申请主体更倾向于是企业。另外一方面,外观设计注重的是设计人对一项产品的外观所作出的富于艺术性、具有美感的创造,相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强调技术改进而言,它偏重产品的外观,因此更易于个人发明创造,所以外观设计专利非职务申请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因素在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品的美观对销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企业开始更加关注外观设计专利的研发和申请。
从图12中可知,我国企业外观设计专利2014年度授权量10强企业均为国内私营企业,且大多来自四川省。我国外观设计专利创新活动主体主要是家具和鞋业等商贸企业,由于这些行业的企业更注重产品的美观,采用外观设计专利来保护产品设计。相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来说,我国的外观设计专利创新活动的技术含量最低且以小规模私营企业为主。
注:1)以授权公开日为准;2)数据来源于知识产权出版社“i智库”
4 假设检验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各年专利申请统计数据中,对专利申请主体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非职务申请与职务申请。非职务申请主要指以个人名义进行的申请,职务申请是指由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如前文所述,为了详细考察我国专利申请主体及其动因,我们将职务申请分为了企业和非企业两类,对国内企业和非企业职务申请专利进行分析。这样的分类是基于二者申请动因不同的假设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企业的申请动因是来自于市场的需求,是市场驱动的,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来自于政府的管治,是政策驱动的。利用1987年至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职务专利申请统计数据,采用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法对企业申请与非企业职务申请行为进行检验。假设如下:
H0:企业专利申请量与非企业职务专利申请量来自同一总体。
H1:企业专利申请量与非企业职务专利申情量来自不同总体。
检验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所示。
注:1)a为非企业职务专利申请量<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2)b为非企业职务专利申请量>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3)c为非企业职务专利申请量=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
注:1)a为基于负秩;2)b为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显著水平0.005下接受H1假设,即企业专利申请行为显著异于国内非企业职务专利申请行为。说明企业专利申请行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专利申请的动机不同,证实了本文对职务申请主体进行分类的合理性。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利用我国1985年至2013年29年来专利申请的全样本数据,对我国专利体系变革的发展趋势,以及专利申请主体、专利申请类型的变化趋势和结构进行考察,得出以下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1)专利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专利申请和创新活动以市场驱动为主。我国专利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专利申请和创新影响很大,随着专利体制越来越与世界通行的专利体系靠拢看齐,我国的专利创新活动由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尤其2008年后市场在专利的申请和创新活动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1992年《专利法》的第1次修改对国外企业在我国的专利申请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吸引海外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投资起到积极作用;2000年为加入WTO而进行的第2次《专利法》修改刺激了我国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和创新活动,2000年后我国企业迅速成为专利申请和创新的主体;2010年进行旨在加强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用的《专利法》第3次修改,就目前的数据来看,作用不太显著,这可能要从对专利质量的详细考察中获得相关信息。总体上,我国的专利体制改革战略决策与发展方向符合我国专利创新活动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专利体制的改革使得我国专利创新活动进入以市场动因为主的良性发展轨道,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影响深远。
(2)经过29年的发展,现今我国专利申请主体以企业为主,企业专利创新活动近些年来积极活跃。专利申请和创新主体的改变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创新驱动方式,一般认为市场驱动下的创新活动能力与创新产出质量较高,有助于创新技术的转化。我国的专利申请和创新主体经过了“个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企业”的演变,1987年以来我国专利申请主体用21年时间才完成了由个人向组织团体的转变,而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转变为企业仅用了3年时间,在这个专利活动主体转变的历程中,国家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在市场驱动下我国的专利活动将更加频繁、更加活跃。
(3)我国的专利创新能力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不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与创新活动发展迅速,发明专利申请比重逐年提高,形成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分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专利创新能力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市场驱动下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还将继续保持。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国的发明专利在专利申请中未占绝对高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发明专利的申请比例仍较低,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5.2 政策建议
大家都知道老舍是幽默大师,不仅文章幽默,讽刺味十足,而且谈吐也风趣幽默。想当年,老舍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放弃在北京一个月可以拿200块现大洋的督学不做,跑到南开大学高中部当一名国文教师,确实令人佩服。虽仅是一段很短的时间,但这样一位风趣幽默的青年和这样一个朝气蓬勃、人才荟萃的大学相遇时,还是发生了一件妙趣横生的故事。
那时候,南开大学刚刚建成,虽然朝气蓬勃,但作为私立大学,学校老师的工资也实在不会有多高,每个月50块大洋。在当时,这个数目比起其他学校老师的薪资来说,确实很低。当时,李大钊在北大一个月的薪资是150块现大洋,陈独秀的月薪是300块现大洋。针对此情况,张伯苓校长说:“在年底的时候,大家可以申请加工资,5元到15元不等。”但在年底的时候,老舍并没有提出申请,却反其道而行之,怀着“十分”的诚意,大胆地写了一份辞呈递了上去。在辞呈中,老舍备述自己自掌教以来,在学校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而且老母多病,家庭负担也颇重。写得很是委婉,情辞兼至,尤其书法也是一丝不苟,颇有李密《陈情表》的态势。张伯苓校长起初还颇感惊讶,想不通老舍怎么好端端的要辞职呢?看到最后,忽然发現下面还有一行小注:“如蒙加薪五圆,前言俱作罢论。”看到这儿,张伯苓校长和教务主任相视而笑,当即决定加薪10元。
时间过得很快,来到xxx企业工作,转眼已一年有余。亲眼看着我们xxx公司这一年一步步走过的脚印,看到这一年的转变和发展,真的非常高兴。
作为工作的企业,这一年中,公司各方面的工作有了一个整体的提升,培训部的工作走上正轨,行政部的工作不断系统化、科学化,营销部的业绩有增无减,制作部的工作持续规范化,都是在朝良性方向发展,这一切真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成绩。
作为个人,自入职公司以来,感受到公司对职员最真诚的关怀和培养,受到几位领导的器重、关怀和帮助,都铭记于心,也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再接再励努力进取,不断发展自身,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企业处在极需快速发展阶段,有很多需要健全的地方。人最重要的是思维,是意识,在这点上对本企业各方面的客观要求和思维意识,本员工应该算是积极的、特别要求进步的同志,也随时随地在向各位同事宣扬贯彻各种进步思想,期望他们可以同样进步,以厂为家,有主人翁精神,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扩大潜力。其实最重要是大家的思想观念中应该抛弃那种落后的观念和工作方法,以先进的、科学的`现代理论和方法指导工作并利用,这样企业才能在现代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发展,而这正是一年中我为之努力的重要工作。
部门事务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致力于xxx企业的建立与健全工作,目前已完成xxx体系和xxx体系,xxx体系正在建立中,并且在日后的工作中都需要持续健全和改善。对于企业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这些都是有长远意义和价值的工作。营运方面长期协助领导管理思想的体现,设计各项工作表格,跟进各项规定的实施,增加执行力度。进行申请生产许可证要求文件的统筹整理拟制,完成整套文件体系。本员工在文笔方面略有心得,对公司里文笔起草拟制作了很多工作,同时也设计了较多简单广告牌宣传单等,省去公司这些方面的一些麻烦。而在下阶段,企业管理系统的健全加强及培训部、营运部工作是工作的重点,这跟企业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在这一年中虽然不敢说个人在企业工作中发挥了怎样的带动作用,但绝对积极主动出谋划策、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鞠躬尽瘁。非常高兴在企业的运营中能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尽到自身的力量,而这同时也是我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薪酬是衡量工作价值的最佳标准,我们员工也非常理解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公司会需要降低各种成本。不过企业经营本身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营利益,工资福利的目的则是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对于企业外部而言,薪情的好坏影响到企业的外部竞争力(如知名度、美誉度、优秀员工等),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内部而言,薪情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员工工作的绩效、心情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说,好薪情给员工带来强大的激励,带动工作积极性;反之增多怠工情绪,最终影响企业潜能的开发。我相信对于有一定能力和执行力的员工,老板是不会吝啬的,使之能解除后顾之忧,安心为企业服务。
就目前市场行情和所知道的情况、朋友同行,根据、xxx类的行业、岗位和工作内容、工作年限的不同,一般薪酬在xxxx ~ xxxx左右。因为我们企业在目前各方面体系正处于健全阶段,客观说,薪酬福利体系有所欠缺暂时没有定期加薪也是能理解的,因此特明确提出加薪申请,以期得到领导对本人工作成绩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未来工作积极性的激励。如果本员工工作中尚有有待改善的部分,也敬请领导批评指正,我一定谨记于心、乐于修正进步。望几位领导给予批准为感!
您好!
随着我公司的`不断发展,我个人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和进步。这段共同成长的岁月里,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我十分感谢!
我是XX年3月进入公司的,首先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重视,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工作环境。使我迅速的融入到工作中去,跟同事们打成一片,自加入xxxx公司以来,始终以快乐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一直认认真真、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对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经过我的慎重考虑,特向您提出加薪申请,理由如下:
1、目前我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有:业务跟单助理,对外辅料操作员,辅助办公室内勤工作。作为辅助跟单,哪里需要往哪上,这个忙完帮另外一个,众多的工作内容造成我目前的工作状态:业务员空时我不空,业务员忙时我更忙。
2、xxx杭办是杭州市规模较大的外企杭办之一,但至今本人的薪水为xxx(税后xxx多点),远低杭州市平均月薪水平。而能给我带来额外收入的外单越来越少,今年至今的月均提成也只能达到¥xxx/月。两者相加,仍然低于杭州市平均月薪水平。
3、以xxx内部员工薪水平做平行参考,比较的结果是:相同的薪水,本人从事更多的工作内容;或者相同的工作内容,而本人获得的却偏低的薪水。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恳请领导考察并同意给本人提高薪水。
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因此我向您提出加薪请求,希望领导对我的申请能够加以重视。
如果公司领导认为我现在的工作内容及质量还未能达到加薪的要求,我诚恳的希望您能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让我今后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将工作做的更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也请您放心,如果公司不予考虑,我仍然会像以前一样,用积极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不会因此怠慢工作,这不是我惟一的追求。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尊敬的公司xx领导:
您好!冒昧打扰您的宝贵时间,请恕原凉!但肯请您看完我的这份申请书。
我自进入公司以来,一直担任一职,本着以司为家的心情,一直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当然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希望自己在薪资待遇方面能有提升的机会。随着公司的业务不断发展扩大,我个人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和进步,解决问题的效率越来越高,同时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量也在相应地增加、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如海报更换模版;为每期海报加班时间减少;广告宣传印刷费用对比、还价;广告公司每月账单确认核实;再加上海报之外的广告宣传从设计到落实从无拖延等。
在竭尽全力完成工作的同时我还不断探索更好的工作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从而增加了收益。
本人目前每月的实际工资收入为6600元左右,扣除每月的购房贷款5300元,再加上开销,根本不能自给,心中不免哀伤。
基于对公司的热爱和对领导的信任,以及我现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强度,所以我正式提出申请,希望能将我的工资上调9000元左右。值此公司深情厚意,不敢厚藏,将尽表现于工作之中。
当然,如果您认为我现在的工作内容及质量还未能达到这个薪金标准,我诚恳地希望您能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让我今后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将工作做的更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本人会一如既往、用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不会因此怠慢工作。
因为年轻,很多东西都言不由衷,词不达意,表达起来也就给人感觉十分唐突,如有冒犯之处,实属无心之举,恳请领导予以原谅。
期待您的答复。
申请人:xxxx
案例二:员工张某找HR经理,说她在公司干了四年,在营运部门干得也行,现在调动到采购部门,各方面业务都很熟练,是不是该涨点工资?事实上,从其进公司到这次提涨薪之前,公司为其涨薪已经达到了120%,平均每年都涨。后经过研究,酌情为其涨了些。
情感留人比加薪更有效
员工加薪的要求频繁,说明存在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薪资体系,二是考评体系不完善或已经脱离现实。上述两个问题影响到一部分员工要求加薪。其实,很多中小企业都存在薪酬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
加薪并不是解决留人的真正方法,对核心人才,用情感留人比加薪更为有效。一些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方面做得很好。在保证员工薪酬对外具有竞争性的同时,情感留人做得很好。如:当企业中的某位员工要买房子拿不出首付款时,老板好心地免息向他贷款;当某位员工新婚时,老板也会主动到婚宴现场为其祝贺。人是感情动物,作为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要真正地注入情感的因素。
多种手段配合各种制度激励员工
一、薪酬调查。外部调研是解决工资外部不公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外部调查,有一个明确的比较数值,企业才能确定工资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加薪才能有科学依据。一般说来,企业薪酬水平要处于市场平均水平线以上,才能保证有竞争力。而通过内部调研,了解员工最关注什么,是高薪酬、高职务还是培训机会等,这样在具体设计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职位评估。通过评估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和重要性(可采用要素计点法计算出每个职位精确的点值,并依此划分职位等级和薪酬标准),根据岗位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度加薪,才能解决内部不公平问题。
三、绩效考核。职位评估解决的是职位的相对价值,对岗不对人;而考核解决的是员工业绩,对人不对岗。员工的能力和业绩会在考核上集中体现,这样依据业绩再来提升工资,用事实说话,员工不满意的情况会减少许多,老板也不会再为员工抱怨而挠头。
四、工资结构的合理设计。改变以往薪酬等级是单纯的点值,把它变为一个区间,区间幅度适当加大,上下等级之间可以有一定的重叠。改善工资结构还有一点是设计管理、技术双轨制,管理人员拿管理路线的工资,技术人员拿技术路线的工资。这样,高级工程师的工资有可能和总经理持平。双轨路线的薪酬结构,既可以极大地激励技术人员,又可避免把一流的技术人员变成不入流的管理者。
五、与其他制度相互补充。并非只有加薪才能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内部调查,发现员工的关注点,有针对性地激励,效果应该会更好。如良好的福利、多样化的福利、合理的晋升阶梯、带薪休假制度、股票期权乃至良好的培训机会等,都有可能吸引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因此,企业要根据员工意愿,灵活运用其他制度,才能让员工最大程度地满意。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时光荏苒,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2017年9月20号,我加入xx医院,认识了xx。xx医疗是我的第二份工作,也是我从事医美行业的第三年。自从加入xx以来,我一直充满激情,踏实用心的从事本职工作,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里,要感谢公司给我提供的平台、给与的机会,感谢领导们的帮助,让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一年来,在护士长和各位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学习了皮肤科里多种仪器的操作手法,如光子嫩肤、有针水光、白瓷、热拉提等。皮肤科的一些常规仪器也能够独立进行操作,并得到了很多客人的一致好评。手术室方面,我也认识了很多手术器械,学会了打包、消毒、器械整理、回访等术中配台、术后护理的操作流程。常规业务方面,能配合医生完成问诊工作,完善档案、敷麻卸麻、交代注意事项等,也能独自完成耗材出库及记录等流程。在接待方面,我也能熟练完成接待客人的任务,为顾客提供xx医疗的高质量服务。当然在压单、咨询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需要下一步继续努力。
今天向领导写出这份加薪申请,也是有多个原因的。一方面,在刚到公司的时候,就了解到公司在薪酬待遇上有着相对完整的体系,在入职满一年后,可以主动向医院申请加薪。另一方面,也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吧。作为非南京土著的年轻人,虽然公司给我们提供了食宿方面的优待,但由于家庭并不富裕,也不能给予我未来很多帮助,需要自己来努力拼搏。所以希望能够在满足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来为自己加薪。当然,涨薪也意味着我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医院的认可,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这对我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在努力完成各项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提升自己,为医院和客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现向领导申请给予工资上调,望批示为盼。
您们好!
我是去年9月份进入xx公司的,自进入公司以来,我始终抱着“要做就做最好”的信念以快乐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对待我的每项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我在公司从事的是质量工程师的工作,主要负责产品检验标准的制订、检验过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生产过程质量异常的处理、外部客户投诉的处理及质量分析等工作。进入公司后我发现品管部的检验人员基本技能普遍偏弱,于是我利用自身积累的工作经验对他们进行逐一的培训,在工作中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质量难题,并编制了产品检验标准,统一了大家对公司的油封、气封、膜片、杂件等主要产品的尺寸、外观检测标准的认识。在培训的同时,我也利用各种渠道向公司各部门同事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在这段共同成长的岁月里,我对公司的领导及同事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喜欢公司的工作氛围,喜欢公司的每一个伙伴们。我给予了他们的同时,他们也给予了我更多。今年年初随着公司对品管部的人事调整,我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量也相应地增加,工作强度不断加大。除以前负责的工作任务外,我新增了供应商管理、量具管理、部门人员管理(进料、过程、全检、精测)、人员考核及工作检查、日常报表审核及月度报表编制?为了将这些繁重的工作逐一理顺,我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在自己的辛勤努力和部门同事的配合下,品管部的质量预防、报警功能大大增强,并与公司的技术、制造部门一起解决了很多产品长期废品率偏高的现象:如氟胶油封的裂口、粘模,气封产品的缺胶、粘接不良,膜片的二段粘污渍等。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公司的质量问题得到改善,质量水平得到提升,这是一名质量管理人员的荣幸,所以虽然在xx工作很累,但是我累并快乐着。
相比工作上的丰盛,我的工资就显得单薄多了。在我们所处的城市,以我目前的职位和工作资历,平均工资都在xxxx元以上。所以鉴于以上因素,为了能更好地为公司效力,也为了使自身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特此向您们提出加薪申请,申请从20xx年8月起工资提升到xxxx元/月(税后)。
薪资是衡量工作价值的最佳标准。薪资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员工工作绩效和质量的高低,以及工作心情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份好的薪资给员工带来的是强大的激励,也带动了工作积极性;反之增加怠工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和收益,最终影响企业潜能的开发。我相信对于有一定能力和执行力的员工,老板是不会吝啬的,使之能够解除后顾之忧,安心为企业服务。
当然加薪不是目的,只是希望让我们做得更好!
期待公司的答复。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按理来说, 好事成双是值得高兴的。但对于双双而至的养老金并轨和公务员加薪, 却没有带来喜上加喜的收效, 反而引发了社会热议。虽然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说的“误解”, 是指有媒体报道“公务员涨工资幅度为六成”, 但实际上不少人对公务员加薪的质疑, 并非“六成”那么具体, 而是由此认为养老金并轨仅仅是一种形式, 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若说这种说法过激, 倒也并不见得。因为, 养老金并轨有关十八大提出的:“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在原来的“双轨制”下, 公务员不但不缴纳养老金, 而且以更高的替代率, 获得比缴纳养老金的普通职工高得多的退休金。养老金并轨的意义, 首先应该体现在取消这种特权的效果上。如此,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并轨”后公务员的实际收入必然减少。
在人们觉得改革总算动了既得利益“奶酪”的时候,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本身需要改革”的问题接踵而至。而在各种显得迫不及待的表述中, 给人的印象是, 公务员因为交了养老金, 收入减少了, 所以必须及时加薪。而且, 反复强调的“让绝大多数人缴费之后收入不降低, 还可以略有增加”, 更让公众产生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动不得的“错觉”。因为, “并轨”的要义是体现平等, 而加薪的表象又恢复了原来的不平等。
这看上去有点像操作上的不妥, 其实还是特权阶层没有把百姓放在眼里的表现。“并轨”体现的公平, 含有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 也是对民情的安抚。而紧随其后的“依法加薪”, 难免让人疑惑, 这是“依法”还是“以权”?这至少让“并轨”的积极意义, 在公众对加薪的“误解”中消失殆尽。这种不顾及民情的政府行为, 还是官本位陋习的使然。虽然“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早已不是问题, 一旦进入公务员序列, 就能享受超国民的高福利的特权思想还是无处不在。因此, 只要特权阶层自己觉得“合理”, 就无需照顾社会情绪。而“并轨”和加薪, 就真的合情合理并刻不容缓到必须“联袂上演”?
【统计加薪的申请书】推荐阅读:
加薪申请的11-29
医院申请加薪的申请书范文09-16
护士申请加薪的申请书范文10-04
要求加薪申请书05-31
给下属加薪申请书07-05
单位员工加薪申请书07-25
公司员工加薪申请表格05-30
升职加薪申请表06-18
加薪申请表表格07-26
物业工程部加薪申请书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