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爱国传统论文(共8篇)
(一)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坚持爱国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一名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法等 教学基本内容: 导入:
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李立的邻居是一个人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人,男主人叫阿普杜拉。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快就和李立成了好朋友。一个休息日,李立和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到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我很钦佩你们吉卜赛人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阿普杜拉也高兴地说:“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纳。”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许多:“但这也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因为我们没有祖国。”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眼里噙满了泪水。李立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感到,与阿普杜拉相比,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在自己的身后,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祖国。
一个没有祖国的人,没有归属感,认同感,是悲哀的。做国内我们没有这种感觉,在国外,你所处的环境在时刻提醒你是个中国人,不能忘了祖国。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做一个坚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当代大学生应做到的。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表达爱国主义?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
2.爱国主义情感产生的基础,是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
3.爱国主义的内涵:包括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4.爱国主义的实质: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它不仅是道德规范,还是一种政治原则,又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重要法律规范。
5.爱国主义还有一个质的规定: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是个集合概念,在56个民族融合的大家庭里,我们能求同存异、维护整体、共同地在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爱国主义的要求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血浓于水,同宗同族,血脉相连。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各族人民是伟大祖国之本,是伟大祖国的创造者,祖国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中华文明-文学,历史,天文,医学 爱自己的国家(党和政府):
世界各国均对自己的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美国从小学到高中,早上的第一堂课都要面对国旗宣誓,美国人升国旗时,手放胸前,口中念到:“我效忠于国旗和美利坚合众国”。美国人崇尚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先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他们总是自恃“我作为一个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得骄傲的”。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家家户户,包括汽车上都挂着国旗。2001 年“9.11”事件后,国旗的销售量大幅增加,很多小商品的包装上都印有美国国旗的标志。
泰国政府规定,每个大学生不论学什么专业,都必修泰国民族文化课。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里面刚好写到他在中国看到樱花的情形,日本人在国外只要能看见樱花,便会立即感觉到幸福。
韩国人爱国的主要表现就是首选国货,三星手机和现代汽车等。韩国国歌歌词:“用我们的意志和精神,热爱我们亲爱的祖国,把身心和忠诚献给她,不管面对痛苦还是快乐。”
国家:(歌词)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国家
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行为三个层面的内涵。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这个社会共同体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这种情感的产生,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个人与祖国依存关系不断认识的结果。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英文中的“祖国”的单词是“motherland”,字面含义就是“母亲之国”;对“母亲之国”的热爱,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在对自己祖国文明的热爱。这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情感。
爱国情感表现在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一切言行、人物和事物产生的否定、憎恶、仇恨、义愤等情感。这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爱国主义还表现在个人的行动上。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为了祖国,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荣誉、事业、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新中国建立后,当时海外的许多华人科学家,甘愿放弃自己在国外的一切,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茅以升,桥梁建筑专家,二十三岁时在美国获得工科博士学位。人们纷纷向他投来尊敬、赞美的目光,一份份诱人的聘书也向他飞来。有人劝他留在美国,说是科学没有国界。但是茅以升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纵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他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归途。正是对祖国的热爱,茅以升才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有的科学家回国还遭遇了重重的阻碍。
2007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才华横溢的核物理专家,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称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由于美国的阻挠,他花了5年时间,才好不容易回国。钱学森是新中国导弹事业的开创者。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这样说:“金波尔的话说错了,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三、五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共研制的飞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共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器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许多: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王淦昌等,都是从国外学成以后归国的,在他们看来,事业和荣誉只有同祖国联系在一起才是有意义的。我想,对于上述科学家的爱国行为,同学们毫无疑义,确定这些行为就是爱国的行为。但是,我想让同学们爱国行为做一个界定:即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爱国主义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则应该说每个中国人,时刻都代表着国家,都应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牢记历史,把国家和集体放在最前面,不能以自己个人的习惯、情绪、私利而做出有损国家、集体形象、尊严与荣誉的行为,这样才是真爱国。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不仅是个体在情感与观念上对祖国的认同和尊敬,而且更强调每个人身体力行.积极投入到报效祖国的社会实践中。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应当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最基本的追求。
1、关心国家大事,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 例:中国与日本的差距
在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面前,你必须承认,中国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面对这些惊人的数字,骂人——骂政府、骂腐败、骂日本、骂天下该项骂之人是最容易的宣泄办法,但于事无补。而真正能够“补”——则是把骂的力量用在学习上,用在工作上,用在建设上,用在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上。继续用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用那种改革开放的胸怀,用那种大进大出的战略,认认真真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再来个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青年人,你的每一次思想的运转、脚步的移动和双手的劳作,都与中国的进步相关!
(二)增强国防观念
现在天下并不太平,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在世界军事格局中,美国实力超群,现代战争发展为信息战,先发制人的战略正在成为现实。美国想称霸世界,计划在2020-2030年搞定中东,在2050-2060年搞定中国、朝鲜,2090年搞定俄罗斯。深圳大学军事俱乐部;
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0%以上。中国是495亿美元,占全球4%;
2005年,美国的国防开支是中国的16.4倍,人均是中国的77倍;美国中央情报局战略研究室早在1951年就确立了对中国和平演变的十种方式:
2001年,美国政府解密了一批冷战时期的绝密文件。其中就有专门针对中国大陆的《十条诫令》。它是中情局极机密文件《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1951年,以后修改数次。它其实就是中情局颠覆中国政府行动的十大工作计划,内容大致如下: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替他们制造对色情产生兴趣的机会,再鼓励他们进行性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荣为羞耻。二、一定要进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是、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三、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生非的事情,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的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五、要不断的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人。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利用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
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传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新小心,有形无形,就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的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底盘,一定要不择手段。
七、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想我们借贷。这样我们旧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发生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中酒会完全垮台。
八、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的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有形无形中瘫痪下去,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不过我们在表面上必须非常慈善的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的****。
九、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自粽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十、暗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关于这一点,中情局就在美国中部的科罗拉多州设立了一个极为机密的基地,训练西藏的”游击战士“。这一基地目前还在使用之中。
我们这一代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与和平的年代里,长期的和平以及人们的市场观念的增强造成了许多人国防意识淡薄,认为战争离我们很远。但现实中,区域战争和冲突随时可能爆发,国防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和平的背后要靠强大的国防力量来支撑,“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现在,随着现代技术发展,国防这个概念越来越复杂化,其涉及面也越来越广泛。国防知识的学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200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强调了国防教育要从学生抓起。各高校一开学都对大学新生进行了军训,发放《国防教育》教材,开设课程,目的就是要我们通过对国防知识的学习,把国防理念与我们平时科学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完善自己,来维护我们宝贵的和平。
(三)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这是根本性的)
(四)维护国家利益
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也不在于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一人尽已所能,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力能能及的贡献,就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大学生要以爱我中华为己任,必须将报国之志落实到行动中,树立主人翁观念,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荐电影:《我的中国芯》 教学小结:
我们不但要有爱国之情,还要把爱国之情升华为报国之志,并把报国之志转化为效国之行。请大家记住:爱国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如果你还没有为国家创造财富,那就请你为国家节约财富吧。作业:
准备“爱我中华”专题演讲
要求:
1、站在讲台上2、3—5分钟
3、有激情、有手势
4、邀请各班班长、学习委员、(团支书)作评委。评分方式及标准
分思想内容,语言表达,仪态表情,综合印象四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计算分值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累加值即为选手最后得分.1.内容思想:4.0分.要求演讲内容紧扣主题,思想积极向上,富有真情实感.2.语言表达:2.5分.要求尽量脱稿演讲,语言规范,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表达流畅,激情昂扬.3.仪态表情:1.5分.要求衣着整洁,仪表大方,举止得体.4.综合印象:2.0分.由评委根据演讲选手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演讲素质的评价.我和我的祖国(歌词:)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重高出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啦„„啦„„
你用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着海的欢乐 啦„„啦„„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重高出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啦„„啦„„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啦„„啦„„
一、现状
就国内建筑设计在传统继承和创新上所常采用方法可归为以下几类:第一类为完全重现传统建筑——就是再现传统建筑的比例、尺度、材料、色彩、细部等方面, 创造一个假古董。这种做法非常直观, 也非常有效, 在中国还是普遍存在的。其中, 它又分为完全的复制和用新的材料来模仿传统的建筑。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混凝土现浇的斗拱和大屋顶, 这些建筑完全丧失了传统建筑的结构和材料特征。新的材料自身的特点没有发挥出来, 原有的建筑形式也只成为了重复的表皮。第二类为共生论——在两者的对比、碰撞和融合中寻找新的构筑方法。共生哲学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部分与整体共生、内部与外部共生、建筑与环境共生、不同文化共生、历史与现在共生。如在万科的第五园中有很好体现, 简练的马头墙, 粉灰白墙, 碎格窗等, 运用现代材料和现代设计语言来演绎传统元素, 营造出了宁静的江南情调。第三类是使“内在的中国”现代化——将传统建筑中的中国元素进行深度地研究和转译, 并结合现代建筑中的手法, 将其提炼出来, 以高度抽象的方式予以表达。如上海九间堂中, 采用极其现代的材料和施工工艺来对传统意境进行演绎, 清晰的钢结构, 明确的几何形体, 中式的院落格局, 现代的设计语言却营造出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二、如何看待和继承传统
意大利“弱思维”学派认为, 传统乃是一种不断演化发展的复合体, 作为生活世界的物质化和思维性得以实现的基础, 传统有助于弥补工具理性的不足。传统是在不断演化的, 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如何融入到现代建筑中, 又能回归到自己的文化?
1. 建构的角度
错误的使用传统样式会导致复古建筑的泛滥, 过于商业化使得传统元素只成为一种拼贴符号, 单纯的模仿致使忽略了构造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样式的模仿上, 因为其存在条件已经改变, 而且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了。对传统材料的使用不应单纯的停留在样式的模仿, 也需要符合这种材料的构造条件。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 “建构”应该是“源自建造形式稳定持久的表现力, 而这种表现力又无法仅仅以结构和构造的角度来理解, 也就是诗意的建造”。我国传统建筑是十分建构的, 承重体系和维护体系有明显的区分, 结构的受力特征十分明显。斗拱是满足大屋檐向外悬挑的受力构件, 并因此也具有了美学特征。传递力的梁柱体系和用于外围护的砖墙或夯土墙有明显的区分。在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中, 结构决定了建筑的“立面”。建造特点使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形态和样式。我们可以以伍重对于《营造法式》的理解和再运用为例。这部著作对于伍重的特殊意义是, 中国传统木建筑可以根据一定的法则和标准的构件来搭建, 形成了变化多样的建筑类型。中国的横梁叠加结构和斗拱的使用, 形成了丰富的建筑样式。标准的构建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屋面样式, 以适应当地的气候。伍重在悉尼歌剧院的设计中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来解决起拱壳的结构问题。此外中国木构体系还具有内在的抗震性能, 屋面和榫头都能够很好的化解和吸收地震波。由此可见,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值得我们进行再思考再理解的的,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和符号的表面。我们需要对传统建筑进行新的解读和理解, 将它转化为我们现代所具有的建筑。
2. 批判的继承
传统在汉斯-格奥尔格·斯达摩尔被称为“视界融合”的过程中不变转变自己。对于斯达摩尔来说, 批判理性和传统是解释学循环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种文化遗产中存在偏见必须通过隐藏在“其它”文化传统中的批判力量不断加以判断和认识。尽管批判性文化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世界, 但他还是希望力所能及的弥补世界的“失魅”状态。通过批判的视角来看待传统, 进行自觉地从新解读和创造, 才会使传统文化富有新的生命力。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它距今的时间, 表层化的复制只能含混和抹杀时间, 无法体现时间也就无法体现其价值了。批判性的继承, 是我们对传统的尊重。重新解读、收集、创新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获得活力。
3. 精神的继承
继承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 也就是说符号。但是, 在中国, 我们普遍看到的是符号的运用, 在梁思成先生的“仁立地毯公司”设计中, 斗拱 (中国传统建筑象征) 被平面化的作为符号运用在外立面设计上, 完全不再具有其本身的力学特征, 仅仅成为一种装饰语言。而其后, 也有大量的建筑师及其学者推崇这样的做法。符号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新的经验和见解融入到符号之中。其实, 符号也在随着历史在不断变化发展, 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恰恰也是在这变化中。
在内在精神上继承, 值得一提的应该是建筑师王澍。普利兹克奖官网公布评委辞称:“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 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 他的建筑独具匠心, 能够唤起往昔, 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 他将传统城镇的格局和尺度融入到现代建筑中, 把传统材料的运用同现代技术相结合, 并使中国关于“山”“水”与建筑关系的美学进行有深度地重新转换。他曾说, “这栋建筑的意思出自宋代画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 但我更在意的是, 不只是这么说, 而是如何让人直接在现场体会到。如果说, 这种深度的诗意表达多少还是抽象的, 博物馆在外墙材料上的探索就使抽象的诗意有了具体的物性和质感。”传统文化通过物质进行深度转换, 传达给每一位来访者。这不仅仅是停留在历史符号上, 而是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境。
四、结语
建筑乃是—定的营造技术与某种文化结合的产物。传统建筑文化是对社会不同时期的反应, 凝结了这个时代的思潮和文化导向。继承却不机械模仿, 批判却不偏激否定。重新的解读、整合、创新将会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获得活力。
摘要:本文对国内的传统建筑的继承现状进行分类讨论, 提出在建构、批判、内在精神等方面来继承传统, 重新解读、整合、创新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获得活力。
关键词:传统,建构,批判,内在精神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斯·费兰姆普顿.现代建筑——部批判的历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2]李卓成, 张娅超, 仝琳.日本当代建筑的三种意境取向[J].群文天地, 2011 (08) .
[3][美]肯尼斯·费兰姆普顿著, 王俊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4]王澍.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J].世界建筑, 2012 (05) .
苏霍姆林斯基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是在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催人奋进,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作为民族精神的培养,在爱国主义教育上应体现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环境熏陶。
学生每天都生活在校园中,校园中的爱国主义环境对学生有直接影响。“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行字都浸润孩子的心灵。”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性目标,转变传统的、呆板的校园文化设计方式,会让民族精神的培育方式灵活起来。
如今我们的校园中,醒目的地方常常会写着诸如这样的话:“人类因为有了责任而生生不息,社会因为有了责任而日新月异。”学校的校训也变为期待话语:“我们是友爱的,我们要孝敬父母、爱同学、爱师长、以礼待人,我们是坚强的,我们意志坚定,不管多大困难,我都敢面对它。”这样的期待语言,取材于中国历代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名言,再把名言中的精髓进行了全新的表达,使小学生特别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学校也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高年级悬挂着学生书写的名言、警句,低年级则用学生亲手制作的守纪的大雁、助人的小象、红红的中国结装点墙壁。可以这样说,如今学生们走进校园浓厚的民族教育气息就始终萦绕在他们身边。
在无声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又充分发挥有声环境文化的功能,在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中开设两个全新栏目,即《民族伟人故事》和《中华科技之光》。一方面,使学生们了解民族杰出人物的生平,喜欢其名言,效仿其志向;另一方面,让学生们了解我国古代文明和现代科技的辉煌,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了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充满了勃勃生机。
另外校内还设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栏,定期宣传爱国主义知识,展示学生的风彩,并设立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展室以大量的图片、文字和军模,展现了中华民族受人欺凌的屈辱史,反抗外国斗争史,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壮大史及其建立的丰功伟绩,告诫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
二、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育人”活动,才能真正使民族精神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因此,我们尝试拓展出“文化育人”的三条途径,即“练书法,学乐器,读典籍——与经典文化同行”,为学生深入体会民族精神,形成爱国主义品质,搭建起实践的平台。
首先是利用书法习练,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熏陶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涵着宝贵的精神食粮。我国的书法艺术对人品、书品和人的道德情操提高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书法习练有助于学生内化书法艺术中丰富的精神内涵。我们把书法习练的过程设定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让学生广泛收集书法故事。我们精心选择汇编成《书法故事集》,让书法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从中体会出蕴藏的民族品质和做人风范;第二步:我们组织优秀教师精心编写了《西市区青少年书法》教材,使这本教材既成为技法学习的基本,同时也成为传承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在教材中我们有意识增加了三个板块内容,即“名句模仿、名篇欣赏、教师寄语”。“名句模仿”中我们选择了诸如“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名人的处世箴言做為书帖;“名篇欣赏”中我们选择了《满江红》《岳阳楼记》《石灰吟》等展现前人报国之志的诗篇;教师寄语是由教师们书写的激励学生在书法习练中克服困难的话语。教师们把古人的格言进行了阐释和升华,用现代语言表述出对人类面对挫折与成功的正确态度,一段段清新隽永的话语都成了推动学生的巨大精神力量。第三步为习练阶段。各校有固定的书法习练时间,通过“看——写——说——展”四个习练环节,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虚心好学的学习习惯,从而为他们做人、处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利用民族器乐,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感染
近来,我市正积极打造乐器城,提出了中小学“乐器进课堂”的要求。钢琴等西洋乐器因其价格昂贵,一直只是少数学生的专属品。因此,我们倡导将民族器乐引进课堂,学校先后购置了二胡、古筝、扬琴等极富民族器乐特色的乐器百余件,组建了民族乐队,活跃在家庭、学校、社区,喜爱民族文化、崇尚民族艺术在学生中已蔚然成风。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民族乐器演奏的过程中,经典的民族乐曲所蕴涵的民族气节、民族感情、民族风尚已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心灵,这种主旋律将伴随他们一生,也使我们的器乐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一条崭新的教育途径。
三是利用经典书籍欣赏,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
多年来,我们发现,学生们读书的视野往往被外国童话故事、科幻小说所占领,这固然无可厚非,但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台湾教育名人王财贵曾痛心疾首地说:“不读《论语》、《老子》,不算泱泱大国之民。”由此可见,中华优秀的典籍不应成为历史,更应在现代教育中闪现其应有的光辉与灿烂。为此,我们经过细心筛选,拟定了学生的必读书目与推荐书目。这其中有古代蒙学典范书籍《三字经》、《千字文》、《论语》,书中的内容,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规范,经常背诵就会成为学生的行为指南。书目中还有新课程倡导的课外必背古诗词,也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更能生动地表现出古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学生们常常被他们的民族品质所感染。为使经典书籍赏析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明确提出“三三二”的活动构想。班级读书“三做到”:做到每天有晨读时间,每节语文课前有好书推荐时间,每周有一次读书交流时间;学校要保证开展三项读书活动:读书心得征文活动,诗词积累竞赛活动,与家长同读一本书活动;还要进行两方面的考查与评价,即语文测试卷中要有课外读书积累的专项考查内容,每学期举办一次全区规模的读书知识竞赛。如今,典籍欣赏已成为校园里的文化大餐,经典文化中的民族智慧与情感滋养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使民族优秀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品格被悄悄启蒙并内化为他们的人文素养,也使读书成为我们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应该说,我们拓展的三条文化育人途径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启迪了他们的智慧,同时将培育民族精神蕴藏于活动之中,使德育走向润物无声的全新境界。
爱国主义,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的体现,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会引发自觉、不自觉的爱国主义行为。它是属于情感和意识、行为方面的教育内容,只有多方结合,共同推动,才能取得扎实效果。
在“文化育人”的崭新道路上求索,使我们更加感受到民族精神内涵的博大精深,也使我们看到民族精神使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不朽根基。我们将把培育学生民族精神视为历史的重任,真正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眼中充满灵气的,心中充满正气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1.中华民族是富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A爱国主义 B精神支柱 C 迫切需要 D必然要求
2.()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A爱国主义 B必然要求 C时代精神 D精神支柱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
A精神支柱 B时代精神 C 改革创新 D爱国主义
4.(),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A民族精神 B精神支柱 C 时代精神 D改革创新 5.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A核心 B动力 C源泉 D必然要求 6.()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A改革创新 B迫切需要 C时代精神 D精神支柱 7.爱国主义包含着()三个基本方面。
A情感、思想和行为 B 目的、内容、途径 C迫切需要 D必然要求 8.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的义务。
A国家应尽 B迫切需要 C必然要求 D精神支柱
9.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A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 B内容、途径和重要性 C情感、思想和重要性 D情感、思想和行为 10.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的重要体现。
A爱国主义精神 B 时代精神 C改革创新 D民族精神 二、多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5.时代精神的内涵()。
A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B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C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D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三、简述题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是什么?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 4.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2.怎样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五、材料分析题
1.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中央电视台的一位编导到曾经活跃着无数抗日英雄的冀中平原采访。他问那里的一些青年农民“‘七•七是什么日子?”对方立刻笑答:“牛郎织女相会呗!”;他又问:“‘九•一八’是什么日子?”对方略为思索后回答:“‘九•一八’„„‘就要发’呀!”一位研究中国问题的西方学者这样说:“现在中国一些人最缺乏的不是货币,不是彩电,不是煤炭,不是粮食。而是昂扬的民族精神!”掩卷深思,你有何评论? .有美国学者声称,西方的、具体地说就是美国的通俗文化正在席卷全世界。西方不仅引导全世界走向现代化,而且,其他文明社会中的人们在实行现代化的同时也是实行着西化,放弃了他们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制度和习俗,转而接受西方的东西,世界正朝着同一方向——普遍西化的方向发展。结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第二章习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A
A
A
4A A
A
7A
A A A
二
多项选择题 ABCD ABCD ABCD
ABCD
5ABC 三
简述题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④同仇敌忾、抗御外侮。3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②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③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④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①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②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③改革创新是建设社 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④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四
论述题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构成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①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团结统一。③爱好和平。④勤劳勇敢。⑤自强不息。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时代特色
难点: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关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难点: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关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第1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2.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七子之歌--澳门》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宪法中明文规定:“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宪法中明文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指责。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图片欣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大好河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根植于这一片土地,符合这一特定的社会的发展也最能打动这里人民的心,所以优秀传统要继承,一些内容要与日俱进地发展
4.爱自己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因而爱国主义就必然包含着爱国家的政治内容。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
(1)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2)现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3)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第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祝福避趋之)第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第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第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眠恩仇)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的哥白尼、美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 苏武流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渴饮血,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选自《苏武牧羊》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示 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慷慨就义。他为世人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
林则徐(1785~1850)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各民族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价值。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作用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的有凝聚作用。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中华民族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巨大原动力。(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的有评价作用。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的爱国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有目共暏的,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
第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全体公民爱国主义情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第二,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需要。第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客观需要。第四,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塑造与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的客观需要。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的创新。2.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创业的艰辛和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未来国力竞争主要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可以为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迅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它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在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有一席之地,占有新的制高点,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对中国来说,创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就要维护发展稳定的大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其中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最基本的利益,包括主权、领土的完整需求,另外独立自主的发展需求,能源的利用需求等等是更高层次上的国家利益。案例《课堂上的交锋》:
是的,这个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表现得来的。我们自尊,自强,并且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尊重。课堂互动
请点评以下两个观点: 祖国不可爱,我就不爱国。我很爱祖国,但祖国不爱我。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这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每个中国人正确处理个人对民族、个人对国家,民族对民族、民族对国家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三、增强国防观念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意识包括:
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 国防献身意识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一,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 第二,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 第三,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
课堂互动:
“知我中华,爱我中华”三分钟演讲会
活动目的:通过演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操作步骤:
(1)每个学生在围绕“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主题,进行思考和酝酿,然后完成一篇三分钟演讲稿。(2)以班级小组或寝室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组交流,推选出其中若干篇有代表性的演讲稿,再次进行补充修改。
(3)利用上课时间,组织一次三分钟演讲比赛,由各小组或寝室推选代表进行演讲,最后评出一、二、三名给予奖励。
[教学小结]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我们介绍了爱国主义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等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为祖**亲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后思考]
1、你认为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日本的这种弯曲历史、公然挑衅别国的行为?
3、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应付日本给我们提出的挑战?? [教学资料库]
1.案例:课堂上的交锋
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第一堂对话课时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教授:“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留学生:“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
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 “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
“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一齐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同学。中国留学生沉静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随后,那位台湾同学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到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2.《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3.齐白石与《螃蟹图》: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占北平后,齐白石先生见北平艺专已被汉奸卖国贼所把持,就愤然辞去教授职务,并在家门上贴了一张告示:“画不卖与官僚,窃恐不祥。“从此闭门谢客。不仅如此,他还用笔作武器,与汉奸卖国贼进行斗争。他曾画过一幅《螃蟹图》,上边写着:“看你横行到几时?”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的仇恨。
4.做坚定的爱国者
随着时代的变迁,爱国主义似乎越来越不被人注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爱国主义这个主题。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情感,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也有不同的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国家不富有,不强大,出国的时候,这样的国家不能给自己荣耀,但是这不能成为自己不爱国的理由。例如中国虽然落后,但是在利比亚,也门发生战乱的时候非常迅速的撤离当地侨民,还帮助美国等国家的人民离开。祖国虽弱小,但它不会让它的任何一个子民流落异乡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祖国,不仅要爱它的大好山川,更要爱自己的祖国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领导祖国走向昌盛的领导人-共产党
网络教研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 它势必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作为校本教研的补充, 网络教研并非网络与教研的简单叠加, 而是网络对教研的全面和深刻改造, 是借助互联网, 带给教研以生机盎然的春意。正确对待网络教研, 就是要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在进行网络教研、提高网络教研水平的同时, 传统教研工作非但不能被削弱, 反而还要取长补短, 进一步提升传统教研的水平。这样一来, 校本教研与网络的交汇才能水到渠成, 其交汇所产生的精彩也才能充分显现!
教研活动将更加立体、更加厚重
教研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发现传统教研过于片面地注重行政管理, 却难以唤醒主体意识, 忽略了整体评价;难以针对具体问题, 忽略了个体劳动;难以实现同伴互助, 忽略了团队效应。
网络教研最大的意义在于教研文化的变革, 在于对教师作为专业主体的尊重, 在于对教师自我意识的唤醒以及对民主、平等教研关系的呼唤。如果没有这种新型教研文化的相伴相随, 再周密的网络教研系统, 再强大的网络交互功能, 也很难实现网络教研的真正价值。网络教研可以解决常规教研资源短缺, 或因局限于一些孤立、零碎的教研活动而无法做到与常规教学同步跟进等问题;网络教研能够促使常规教学与教研活动融为一体, 使教研活动更具生机与活力, 点燃教师的教学思维, 形成教学智慧, 进而提高教研活动的水平和实效。总之, 网络教研带来的不仅是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与高效率, 更将是一种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合作的新教研文化。
凝聚教师的职业幸福, 催生教育的智慧快乐
网络教研为实现教师的深度反思、研讨提供了可能。它使教师形成一种新的学习、工作状态, 同时注入了“新”的内容, 促进教师由单纯简单的教书匠, 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转变。
教师个体在参与网络教研中, 一方面得到体验、感悟和收获, 另一方面在关注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提高。教师利用博客记录个案、反思教学、讨论问题, 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的过程中, 促进了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这种新型的教师研修形式, 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网络教研对团队精神的打造与凝聚, 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催生, 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在理论与实践中思考音乐发展的道路
音乐创作是一种实践,可以说,以专业音乐学院为依托的中国新音乐创作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都在进行之中;从各个学院的各类音乐节、音乐会,到各个地区、各个音乐厅或剧院的音乐会都在上演新创作的作品。新音乐的发展直接体现在这些音乐会中。同时,音乐创作也离不开理论。在各种活动中安排的研讨会、座谈会或交流会,甚至在音乐会中穿插的节目介绍,都在向人们传达着音乐创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正是一种用理论记录实践的方式和思维。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新音乐包括三种性质:超越性、创新性和延续性。这三种性质不仅是新音乐的理论品格,也是新音乐的实践导向,只有在不断的超越和创新中才能延续历史,发展历史。从而,他指出了新音乐是具有实验性的,正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现代音乐的实验性一样,中国21世纪的新音乐创作同样是实验性的,但是只要坚持超越和创新地延续历史,那么这些新音乐创作的实验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就会留下许多经典。他的发言高屋建瓴,把新音乐创作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用宏观的思维聚合在一起并表达出来。另外,他还提到研究性,实际上也是希望我们不断对音乐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反思,使之更好地在实践中体现出传统与创新。《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实践的理论积淀。
二、在历史总结和评述中积累音乐文化成果
《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始于2009年,每年一卷,目前已出版三卷(2009年、2010年、2011年),每一卷的核心内容均以综述的形式,分院校记录了每一年与新音乐创作相关的活动及作品演出等方面的信息。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钱仁平教授在“《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工作报告”中对于《年鉴》(下文多用简称)的编撰从发起到经过,这几年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叙述,不难看到,一位对中国当代新音乐发展怀着无比热情和责任感的学者发起了一项非常艰辛的却非常有意义的“工程”。记录历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评论历史,更是需要勇气和学识。《年鉴》内容所反应的正是在记录中总结和评述历史,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年鉴》从2009年的“年度创作”、“重大项目”、“专题访谈”和“文献综述”四大板块,逐年增加了“年度观察”、“作品选辑”、“年度人物”等板块内容,不仅更丰富、更立体、更生动地呈现了中国新音乐创作的成果,而且更重视总结、提炼和评价新音乐的得失。钱仁平教授提出,《年鉴》应该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立场”、“人文关怀”和“问题意识”。这种对历史的态度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思考。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教授清晰地说明了《年鉴》的意义和性质。他指出,年鉴具有“鉴照意义”,不仅是编年史,而且是工具书、对照书,“以史为鉴”是它的性质和功能。正是因为年鉴具有参照、鉴别、鉴定、警示和鉴知的功能,因此《年鉴》应该“有主题”、“有限定”和“有重点”,是倾向于“新思想、新语言、新技法和新音响”,更重要是,他认为应该在保证《年鉴》的客观价值基础上提升主观价值,在保证史料价值的同时提升学术价值。由此可见,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才是“鉴”的真正涵义。正是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才是新音乐发展的态度,才能从精神的高度推进中国新音乐思想的发展,推动更杰出的新音乐创作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地思考,又如何能更好地创作?作曲家何训田教授指出,《年鉴》应该具有自己的观点、特点和独立思想,实际上也回应了钱仁平教授的“中国立场”和“问题意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韩锺恩教授以自己曾经多年编写《中国音乐年鉴》的经验,希望《年鉴》能为中国音乐界贡献杰出人物,同时提到既然难以求“全”,何不突出其“特”,也希望《年鉴》不仅在编写的体例上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更应该在观点上有独到的见解。原《人民音乐》编辑部副主编于庆新建议,《年鉴》应该增加“音乐思潮”(创作问题)和“音乐评论”等板块,从而提高《年鉴》的思想性和学术性。这一点也是这次会议上大家的共识。他还建议将“十大新闻”板块改为“重大新闻”,从而避免某些强势媒体为炒作、拼凑诸多“十大”而出现的挂一漏万或滥竽充数。
三、在音乐教育事业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继承爱国传统论文】推荐阅读: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议论文800字06-21
继承优良革命传统06-25
传统文化的继承09-15
遗嘱继承法论文06-13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07-07
继承权公证中的逻辑证明/冯兴吾法律论文网09-17
赡养继承协议10-25
厚德博学继承创新07-09
继承声明书范文10-06
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