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源行业产业链发展趋势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电源行业产业链发展趋势(精选8篇)

中国电源行业产业链发展趋势 篇1

电源作为用电设备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应用市场涉及电子电器设备、电子检测设备、控制设备、计算机、家电等电子行业。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介绍,其中电子电源行业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细分行业,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2009年,全行业产值仍然达到1061亿元,保持5%以上的增长率。2010年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刺激政策的落实及全球经济趋于稳定之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很快恢复了发展势头,中国电源行业更是借势而上,产值规模达到1172亿元,增速超过10%。

而开关电源是电子电源的主要大类产品,由于其小型化、重量轻、功率密度/转换效率高、输入电压范围广、热消耗较少等众多种优点,并得益于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趋势,其发展迅速,迅速取代线性电源普及于各种电子产品领域,据中国电源学会收集整理的数据,2008年全国开关电源(主要包含消费类开关电源、工业类开关电源、通信电源、PC电源,下同)产值达到855亿元,2009年达931亿元,增长8.8%;2010年达到1027亿元,增长10.3%。

按开关电源应用领域细分,占据全行业产出份额第一的是工业类开关电源,2010年达到全行业产值的比重为56%,居第二位的是消费类开关电源,占32%,通信开关电源占6%,PC开关电源占3%。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近年来,我国电源市场经过历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从企业生产规模来看,我国电源生产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另外,由于电源应用的灵活性与广泛性,导致了电源产业区域集中度较低,全国分布较散。国内已经拥有了一批产值达到亿元的企业,如华为电气、武汉洲际、烟台东方等。这些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部分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为国内电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此外,由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跨国公司的目光,海外公司纷纷进入我国投资并建厂。此举使我国电源行业竞争更加白热化,同时,也为我国本土企业向国外企业学习管理、技术等方面创造了条件。

由于我国在电源行业的行业管理上有所欠缺,整个产业出现了重复建设、恶性的“价格战”、同质化现象严重等不良现象,影响了我国电源产品技术方面的发展。与国际高端产品相比,更是相距甚远。为此,罗百辉建议电源生产企业应加强与国内、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与文化氛围。

电源行业生产经营特点

1、生产特点

同电子产品其结构及电子设计均同,故对电源供应器的要求也一样,在设计制造时,以客户的规格要求,作为设计及生产之标准。

开关电源产品分为标准化产品和非标准化产品,一般来说,标准化产品订单批量较大,毛利较低,竞争激烈,而非标准化产品订单批量较小,但毛利较高,竞争较小。标准化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中、PC电源等领域,而非标准的定制产品应用与通信电源、新能源和工业电源等领域。标准化开关电源企业一般根据客户的订单组织生产,企业一般不备有存货。按订单制造是指接到客户定单后,在已有产品方案的基础上修改设计、制造和装配,或重新研发设计,最终向客户提供定制产品的生产方式。企业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按照订单的具体要求,设计能够满足客户特殊要求的定制化产品,从供应商的选择、原材料的要求、设计过程、制造过程以及成品交付等等都由客户订单决定。开关电源产品型号非常多,一般企业无法在每一个细分市场获得优势,除电源适配器和手机充电器这种标准化产品竞争激烈毛利较低之外,各企业都有其主攻的细分市场,积极开拓新兴领域,能够获得较好的利润率。

与大规模定制不同,定制开关电源更多的是小批量定制,为了较好的控制成本,从而迅速向顾客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定制产品,对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和采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具备敏捷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和原材料采购能力,专门为一种产品设计的传统的刚性生产线也将被能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制造要求的柔性生产线替代。

2、盈利特点

开关电源生产企业根据产品的定位和档次不同,其盈利模式也不同。中低端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大多以取加工费为主要利润来源。低功率、通用标准化的消费类电子产品配套开关电源生产企业众多,以低价竞争为主,以规模化经营取胜,盈利能力较差;中高端产品作为高端电子产品、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其对开关电源的效率、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要求制造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精湛的制造水平,产品的附加值较高,所以中高端开关电源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盈利能力较强。有实力的大型电源企业基本上都开始从OEM向ODM转型,为客户提供研发设计到加工一站式服务,这些企业的品牌已经在业内有一定的声誉,在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方面均得到客户认可,已经具备对产品进行内部功能设计和外观设计的能力。

3、市场特点

由于开关电源行业以定制为主,企业的销售与订单紧密结合,销售行为发生在产品制造之前。同时,企业也研发标准产品,向市场和客户进行推广,积极拓展电子行业客户,展示公司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规模和质量管理能力成为销售的重要手段。目前,开关电源行业拓展销售渠道的方式主要有参加行业展会、在专业平面媒体和行业网站推广以及客户相互推荐等,而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是企业实力最直接的体现。

电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电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科技。罗百辉表示,未来一段时期,电源将会朝着绿色、小型、高频、高效、多元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电源行业也将更加成熟。

1、开关电源产品发展趋势

A、绿色化

绿色化的开关电源产品将得到广泛应用。绿色开关电源产品具体是指显着的节省电能和不对用电网络产生污染。节点和环保要求,将使多种智能开关电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电源供给结构由集中式向分布式发展。

B、小型化

小型的高频开关电源及其技术成为现代供电系统的主流。电源的小型化、减轻重量对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数字相机等)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和电源转换效率,使之小型化、轻量化、是人们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高频化、软开关技术作为电源小型化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近年来是国际电力电子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C、数字化

数字化电源将开关电源的高效与数字芯片的智能控制相结合,并运用适当算法对电压、电流进行调整。数字电源与模拟电源相比,对电流检测误差可以进行精确的数字校正,电压检测更精确;可以实现快速,灵活的控制设计。

D、集成化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整机厂家与元器件厂家合作开发“用户专用”功率模块成为一种趋势。也就是将一台整机的几乎所有硬件都已芯片的形式安装到一个模块中,使大量元器件之间不再有传统的引线相连,把寄生参数降到最小,从而把电源元器件和功率器件承受的电应力降至最低,达到提高系统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2、开关电源市场前景预测

2011年中国电源产业产值将增长至1304亿元,较2010年增长11.26%,2015年中国电源产业产值将达到2156亿元,2011-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13.39%。

而随着电源逐渐向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频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计未来具有轻、薄、小以及高频开关电源产值增长将高于整个电源行业产值增长。中国电源学会预计到2011年,全国开关电源产值将达到1280亿元,2015年我国开关电源产值将达到1875亿元。

电源企业竞争状况及主要厂家经营情况

电源产品种类较多,应用领域较广,在各细分领域都有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的企业竞争。Eaton、艾默生、施耐德集团、台达电子等电源巨头企业作为UPS电源、工业电源和PC电源行业的标杆企业,在相应的市场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知名度、规模、资本和技术实力以及及品质控制能力都远超国内电源企业。

近年来,随着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以及国内企业制造、研发经验的积累,国内逐步在一些消费类开关电源、台式PC电源细分市场领域取得一定突破,成长了一批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电源企业,但由于电源应用行业的广泛性,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区隔,市场总体集中度不高,业内中国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截止到2011年10月,入选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

中心评选的2010年(第23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中目前还没有一家主营开关电源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国内在开关电源行业较有代表性的厂商主要有如下几家:

电源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1、产品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信息化力度的加大,定制电源产品的市场将会持续稳定增长,但厂商只有把定制电源产品与行业客户业务的全面融合才能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进而让客户愿意为定制电源的产品支付更高的费用。

绿色节能是未来定制电源产品的发展重点。未来,定制电源不再只是单一的提供产品,而是应对厂商需求提供更加完善的管理解决方案,整体产品制造商的新需求对整体电源解决方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定制电源企业如何在风险中抓住机遇,提高品牌竞争力,在挑战和竞争中赢得用户的信赖主要取决于其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否能与用户业务需求全面融合。

2、服务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整体产品生产厂商把定制电源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承接其业务,从而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外环节应变能力。在该趋势下,将会有更多的OEM/ODM厂商把服务作为自己的竞争力。随着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市场上产品的价格趋于公开,电源制作企业若想获得厂商的订单,就需要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设计服务是最平板电视电源最重要的增值服务之一,尤其是为客户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在行业技术要求比较强的定制电源制造业,从OEM到ODM在价值链上增加了设计环节,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逐步占领高端增值环节。良好的设计能力和快速响应的物流会成为赢得客户的关键。

此外,加速订单交期处理速度,以及售后品质服务,贴近并协助客户解决问题,提高技术服务的专业度。掌握主要客户的专案开发进度,强化技术服务支援速度及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强外包产品品质的辅助管控。缩短主导型新产品的方案开发时间,都是未来厂商优质服务的体现。

3、营销

中国电源行业产业链发展趋势 篇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在新背景下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FISITA 2012年会后,充分借鉴成功模式,准确把握技术热点和发展方向,邀请全球汽车技术领袖、专家、学者、工程师交流思想,探讨技术,通过知识分享和观点碰撞获得真知,推动科技和产业的发展。SAECCE已成为国际汽车界深入了解中国,中国汽车界展示科技成果的平台,成为中国汽车工程界专业性最强、规模最大、最受行业认可的技术交流和展示平台。

In 2014,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automobiles in China reached up to 23.72 million and 23.49 million respectively,increasing by 7.3%and 6.9%compared to last year,ranking the first in the world for six consecutive years,and China has continuously been hailed as the regional market receiving the most concern.It's predicted that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will keep a certain growth rate fn the next 10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new energy and other emerging technologies,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facing a galaxy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New players establishing their presence in the industry through launch of crossover products promote the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automobiles;the progress made 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and pressure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sh the electric and lightweight tran sformation of automobiles.Future automobiles will graduate into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intelligence while thetransportation mode in future will also be more effective and diverse.The newindustry background and unique consumption features of the new generationwill make th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n the Chinese market even much fiercer.How will automakers carry out their technical layout?How will the automobileindustry in China seize the moment to translate size into power?

SAE-China Congress&Exhibition (SAECCE) has made continuous innovation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background,especially after FISITA 2012,ithas fully learned the success mode of FISITA,correctly grasped the technical hotpoint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invited worldwide automobile technologyleaders,experts,scholars and engineers to communicate ideas,discuss technologies,share knowledge and point of view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technology and industry.SAECCE has become the platform for the internationalautomobile industry to have an in-depth knowledge about China and for the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to showcase i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as well as the bes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nddisplay platform with the largest scale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industry inChina that receives the most recognition in the industry.

中国连续六年引领世界第一大市场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发展趋势 篇3

口味创新是第一要素。如果一款产品口味不好,难以满足消费需求,企业再怎么推广宣传都难见效果。只有紧跟市场需求的发展步伐,适时开发新的产品口味,才能使企业的产品立于不败之地。

休闲食品企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口味多样化、系列化。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对食品的口味尤为挑剔,单一化口味的休闲食品将

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休闲食品企业在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后,对目标消费者进行进一步细分,并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大胆进行产品创新,拓展现

有产品线,推出多样化的口味和个性化的包装。如休闲食品的一个代表品类——薯片,就已经成功开发出烧烤味、番茄味、芝士味、原味等多个口味。

二是区域性口味改良。区域“特色口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为了迎合不同地域消费者的不同口感偏好,休闲食品

企业可将风靡一地区的具有特色口味的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良,然后推向全国市场,适应大众人群的口味特性。如“重庆特色休闲食品”、“休闲豆干”等

产品的风行,都是对区域性口味进行改良的结果。

三是复合性口味增加。消费者的口味消费越来越倾向于复合化,越来越倾向于“一次性品尝不同口味”,对口味的选择也倾向于复合化,更多的休闲食品厂家将各种口味进行多重融合,通过技术的创新实现口味的复合化,这一创新也大受消费者欢迎。

产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为了迎合消费者不同场合的消费需要,各个休闲食品厂家应该对目标消费者进行差异化细分,并以此设计出不同规格的产品包装,如针对个人消费的小包装,可供多人分享的大包装,赠送他人的礼品装等。

其中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独立小包装的出现,它既迎合了消费者对于休闲食品,健康方便的需求,也为企业提供了包装散卖的营销契机,使原本热衷于散装销售的走量产品,通过小包装进行提升,既提升了企业利润,又满足了市场需求。

如手撕牛肉就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牛皮纸袋和布袋包装,外观新颖、实用性强,不仅获得国家专利,而且环保、精美,受到了高端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品牌战略

1、明星代言策略,树立品牌形象。休闲食品厂家大多注重明星代言推广,期望借助明星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来提升

消费者是关注度,吸聚行业目光,在“明星”影响力的带动下快速提升产品知名度,强化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形象力,成功引领休闲食品消费的风潮。如“可比克”

启用周杰伦代言,引发其歌迷大肆追捧。而“盼昐法式小面包”则请出蒋雯丽代言,将“法式小面包,还是盼盼好”进行了成功演绎。

2、文化代言策略,成功启动市场。目前中国休闲食品表现最突出的品牌有两个:一个是旺旺,一个是徐福记,两者都是采用中国传统节日及祝福文化进行品牌营销,抓住春节这个黄金销售季做推广。以旺旺为例,旺旺所有的广告都围绕中国人“图旺”的心理,在新年期间进行推广,将老百姓送礼图好兆头的心理牢牢抓住,成功撬动了春节礼品市场,也开启了休闲食品文化营销的先河。

二、渠道模式创新

为了抵抗产品同质化,休闲食品可以通过品牌个性的差异化、产品核心诉求的差异化、分销渠道的差异化等方式与其他竞品实现有效区隔。

当前,休闲食品的流通渠道依然还比较单一。休闲食品销售的主要场所依然是超市及连锁性休闲食品专卖店,其次是食品店、便利店等。目前来看,搭建强势的营销平台、增强营销平台的品牌创建,成为休闲食品产业发展新的需求。

笔者认为,休闲食品企业可以根据产品‘休闲’这一特点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如烘焙类食品可以开发休闲餐厅、茶楼、咖啡厅等餐饮终端销售,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以电子商务的平台开展产品销售活动,或者是深入高档社区,提高目标客户的关注度。

如杭州一家蜂蜜企业,通过对“社区”这一渠道的深耕细作来实现销量突破。他们的做法是:给每个销售员分配3个生活区,每天早晨和傍晚每个周末全天候地在生活摆台做社区销售,由于产品新鲜、质量好;价格比商店的便宜;服务态度好、时间久了人头熟等优势,很快就形成了稳定的消费群。

三、多方整合推广策略

现在的休闲食品传播是“全方位”的,线上线下的整合传播越来越多,多方面协同已成市场运作趋势。以电视产品广告宣传为主的平面媒体推广,结合广播媒介、终端POP设计张贴,更结合短信互动、网络游戏植入互动等操作,整合式推广呼之欲出,优秀厂家大多擅长多方面整合推广,以求得市场快速突破。如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间,盼盼食品联合腾讯QQ游戏,共同推出有奖斗地主专区,以“休闲游戏竞技俱乐部”聚集人气,并与线下产品活动相结合,创造了“经典休闲食品整合推广案例”。

中小企业资金有限,不能采取大规模广告+明星代言的模式,那么可以寻求新颖的推广方式来促销产品。除了终端促销的手段,通过与媒体或网站合作,以现场活动方式直接与目标消费者接触也是一种较好的推广方式。

在品牌推广中,休闲食品企业应着重培养起自身独特的品牌个性,这是抢占特定目标消费者心智资源的不二捷径。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开发个性化产品、塑造个性化品牌形象,以满足消费者对“能表达自己个性的品牌”的需求。个性化品牌要采用多种手段塑造,可以用公关表现企业责任。

竞争策略的发展趋势

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过多摄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以及运动不够等原因造成的肥胖症,特别是儿童肥胖症问题,在城市家庭中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休闲食品与肥胖症的关系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开发健康和功能性食品将是休闲食品市场未来的主流趋势。

由于休闲食品进入门槛比较低,很多企业在推广时,所采用的竞争策略往往是跟随策略,产品上跟随竞争对手,在广告上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借助竞争对手培养成熟的市场,成功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市场。比如说,蜡笔小新模仿、跟随喜之郎,成功打造自己的市场。而艾比利则利用黄晓明代言,诉求“快乐我定义,薯片就是艾比利”,很好地跟进了乐事和可比克,混淆了市场认知。

nlc202309011854

可以说,模仿已经遍布整个行业,有效地模仿为很多企业缩减了市场推广成本和时间,同时帮助企业成功打入了市场。但这种跟随和模仿短期内奏效,长期来看将失去竞争优势。

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

食品行业已经进入完全竞争阶段,企业利润日趋平均化,行业整合、市场细分即将完成。因此,休闲食品企业应抓住机遇,扬长避短,通过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通过差异化战略,走出一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休闲食品行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消费群体的细分延展、开发产品的推陈出新、营销模式的与时俱进。

从竞争结构来说,中国休闲食品的竞争,随着进口食品及终端的日益增多,未来将面临进口与本土之争;而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地域版块之间的隔阂与斗争,也是在所难免的。

从人群上来看,未来休闲食品的人群将越来越细分,比如说低龄化、白领化、人群特殊化等将越来越突出,针对儿童、白领、中老年人、孕妇等开发的产品会日益增多,消费人群的跨度也将越来越大。

从渠道结构来看,过去传统的经销模式,将逐渐转向现代销售模式。以往依托传统渠道为主的渠道结构,将逐渐变成传统渠道与现代渠道并重的结构。企业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利用现代流通做好品牌及利润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传统渠道做好销售及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工作。

从营销模式上来说,未来将诞生更多的OEM型模式,企业将利用自身的品牌及市场优势,通过寻找代加工企业,以弥补生产能力的不足,丰富自身现有的产品线,将越来越受到休闲食品企业的重视。

休闲食品行业的机会与挑战

一、产业机会

1.休闲食品市场仍将持续扩大,产品品种将进一步丰富,逐渐朝健康化方向发展。全球的休闲食品生产厂商正在宣传休闲食品可以成为健康平衡膳食的一部分——即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的休闲食品。在西方国家,低油马铃薯食品和以水果蔬菜为原料的休闲食品受到青睐,销售势头越来越好,天然健康休闲食品市场持续扩大。

2.中高端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分析认为,相对外资品牌而言,我国休闲食品企业多集中在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的开发也是今后的一个方向。

3.健康类休闲食品发展潜能巨大。调查数据显示,58.4%的人对新品牌和新产品兴趣浓厚,会经常尝试。尤其在食品的营养和健康方面,他们更关注食品的绿色、天然和健康,此外对富含维生素及具有其他功能特性的食品也非常感兴趣。

4.休闲食品一直以来是以口味为主要卖点的,如果休闲食品企业能在口味创新的同时,兼具到营养和健康两个因素,这一市场空间释放出的销售势能将是不可估量的。

二、现有挑战

休闲食品企业不仅具有潜在的发展契机,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

1.目前休闲食品企业数量庞大,价格战此起彼伏,促销手段五花八门,这对休闲食品企业的产品创新、营销策略创新、品牌推广创新、品牌形象塑造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休闲食品行业入门门槛较低,这对很多企业都是一个机会,但对于传统的品牌企业,很容易陷入激烈的竞争,对其构成巨大威胁。

3.目前多数本地休闲食品企业在资金、规模、人才、管理等方面,特别是在营销、管理方面都有欠缺,品牌意识差、竞争意识淡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显得底气不足。

4.外资企业加大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开拓力度,将对国内休闲食品企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压力。

三、未来发展思路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分析认为,本土休闲食品企业应该利用自身优势,立足本土特色,联手开拓市场,抱团作战,审时度势,才能在行业变化中占得先机。

1.实施差异化策略

休闲食品企业应抓住机会跳出产品同质化的圈子,实施差异化战略,用差异化特征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用产品的内在优越性将消费者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新产品、建设品牌和拓展市场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产品开发坚持本土化策略

在对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口味、营养、健康等潜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创新口味、开发新包装,争取在口味、包装以及营养等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3.市场定位策略

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适时调整产品的市场定位,除了稳站低端市场外,可将目光投向中高端市场,以期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

4.加强对外交流

本土休闲食品企业应该向外资企业学习,学习他们的市场营销、管理经验、创新能力等,才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地。

中国祛斑行业发展趋势 篇4

一、广阔市场更加细分化

祛斑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自古以来,中国女子以白为美,“一白遮百丑”更是国人多年秉承的理念。然而,很多人未能真正拥有颜如玉的肌肤,尤其是女性进入25岁以后,因内分泌变化及其它因素影响,还会出现斑点,更增添不少烦恼。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祛斑行动势在必行。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女性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中国约有98%的女性为不同程度的色斑所困扰,其中85%以上为年龄在18岁~45岁,年龄跨幅比较大,覆盖范围广泛,由此可见,祛斑产品市场空间何等广阔。

随着行业的日益发展,市场更加细分化。1988年起,以BG酶祛斑霜为代表的祛斑用品相继在市场上出现,消费者的美白祛斑意识得到了启蒙。经过十几年的磨砺,中国祛斑行业市场上靓妃、活夫等产品百花齐放,市场得到进一步细分。根据现实消费者与潜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逐渐形成高中低档、针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类型色斑的祛斑市场格局。在此基础上,企业与消费者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了相对和谐的发展。

二、祛斑产品多元化发展

天然元素备受青睐,新一代天然配方祛斑产品将在市场占主导地位。由于化妆品伤害皮肤,祛斑毁容,多数含违禁成份,祛斑反弹等问题的影响,消费者向“安全、生物”消费趋势靠拢。以往含化学成分的祛斑产品虽短时间内效果显著,但它是直接腐蚀肌肤,有很大的不安全性,现实中因使用祛斑产品而惨遭毁容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原花青素、蜂胶、灵芝、大豆异黄酮为主要成分的祛斑产品对人体有益无害,将成为消费者的祛斑首选产品。

产品成系列进入市场。在北京日用化学研究所对北京化妆品市场调查分析的50余种美白、祛斑类产品中,约85%是以系列产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的。有些系列产品包括洗面奶、润肤水、膏霜、乳液、精华素等,品种十分齐全。产品系列化的优势在于配方思路统一,不同产品之间的功能互相协调,有利于整体效果的充分发挥。日后,这一趋势的表现将更加明显。

双管齐下,共同祛斑。在当前市场上,祛斑产品的类型丰富多样,有祛斑霜、祛斑胶囊等多种形式,或外用,或内服,来起到淡化色斑的效果,也各自占领了一方市场。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深化,速效、根本的祛斑理念呼之欲出,这就会促使祛斑产品由单一形式转向复合,“外用治标,内服治本”,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更好更快地满足新的消费需求。

药准字、特妆字逐鹿祛斑市场,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有200~300种祛斑产品,但绝大多数拿的是“特妆字”身份,只有个别是“药准字”。以往,在这个市场,不以祛斑为重点而是宣传淡斑美白的“妆字号”保养型产品,是“特妆字”颇有分量的竞争者。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色斑形成的特殊性,今后祛斑产品有向“药”发展的趋势。而不少临床实验也证明,色斑是一种病,要治病就不能用化妆品。为了确定“特妆字”产品对斑的治疗性和专业性,今后祛斑产品极有可能需要申请药准字。所以,今后祛斑市场将是“特妆字”和“药准字”的角逐。

三、广告宣传进一步规范

一直以来,祛斑市场上产品鱼目混珠,质量良莠不齐,广告宣传也存在夸大宣传产品疗效,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国家规定化妆品的包装、说明书和广告宣传中应如实介绍产品,不应有夸大和虚假的宣传内容,不应使用如有效率为百分之多少等医疗用语或易于与药品混淆的用语。 但一些“祛斑”化妆品宣称:采用“法国配方”、“名贵植物精华”,治疗“黄褐斑”、“妊娠斑”、“蝴蝶斑”、“肝斑”,“一次见效,有效率90%以上”,违反了国家规定,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经历了市场风雨的洗礼,看到诸多使用祛斑产品带来的不幸后,消费者已从最初的盲目冲动中清醒过来,消费行为也日趋理性。在面对祛斑产品煽动性的广告宣传时,广大消费者已经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能力,祛斑产品的广告宣传也从感性转到理性层面上来。再加上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祛斑产品广告违规现象虽未能从根本上消失,但也有相当大的收敛。这种现象的出现,促使非正规产品逐步消亡,但更有利于有实力的产品占领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四、专业招商策划日趋举足轻重

目前,祛斑市场趋于饱和、相对成熟,产品和营销方法都不断趋于同质化,市场细分的难度增加,竞争的难度也随之升级。在这种状况下,祛斑产品若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依靠专业招商策划来获取招商的成功,通过经销商网络迅速占领市场。

麦肯光华是专业做新产品招商策划的国内知名策划机构,其为活肤祛斑霜与欧・潘多祛斑霜所做招商策划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专业招商策划的重要性。消费者的需求就是产品的生命,是利润的来源,只有消费者认可,经销商才会独具慧眼,从琳琅满目的同类产品中选取某一产品。在众多祛斑产品还把目光盯在有效率、消费者证言时,活肤创造性地提出“不褪斑,就退货”的口号,开祛斑产品退货承诺之先河,迅速取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欧・潘多则通过OPD因子新概念的提出,满足了消费者的求新需求而一炮走红。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招商策划的重要性,生产祛斑产品的企业也概莫能外。从麦肯光华陆续接到的客户咨询电话与合作需求来判断,就可以判定专业招商策划在企业乃至整个市场的重要性了。

201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 篇5

201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抛出与仓库笼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加大对仓库笼的投入,力图占据领先位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仓储业得一步步发展,货架可以说是最常见得,但仓储笼也是不可或缺的,仓储笼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仓储行业和物流的结合,使得我国的仓储物流业在世界的物流环境和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利用仓库笼周转技术,发展现代仓储业,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生产厂家采用标准化的仓储设施和设备,实现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

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抛出与仓库笼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加大对仓库笼的投入,力图占据领先位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仓储笼将带来信息行业新一轮的发展浪潮,更是一场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大力发展仓库笼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以及与传感网结合的不断深入,大规模发展仓库笼的时机日趋成熟。

仓储笼行业会随着仓储行业的发展,所产生的不同需求,而使得仓库笼行业渐渐发展起来。

中国电源行业产业链发展趋势 篇6

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一些城市房价有所下降,地产调控政策效果显现。明年国家仍不会放松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多数城市会继续执行限购政策。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表示,虽受到房地产结构调整影响,2013年石材行业的发展形势仍然不错,但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比较艰难,石材企业将作出产业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迎来石材行业整合时期

在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时期,石材企业争相进入房地产市场,也因此盈利。但是在如今高端项目减少,需求相对减少的时候,石材企业所处境遇有所不同。大型石材企业与国内的知名品牌房企达成战略合作,固定的合作关系使得他们今年的业绩稳定。中小企业的处境相对艰难,订单减少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石材协会邹会长表示,工程市场的变化孕育了石材行业整合的机遇。

石材企业也在积极地寻找出路。部分企业正在争取上市,获得资金支持,扩大公司规模。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异地发展成为企业转型的主攻方向。首先,石材企业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在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装备水平、环保水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其次,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全国对石材的需求量巨大,一批企业开始异地发展,石材产业出现了从东向西、从南向北转移的趋势。石材产业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要生产集散基地,开始向环渤海地区、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发展集散中心,方便全国布局。再其次,企业开始挖掘家装业的潜力,填补了市场空白。家装市场空间大,目前石材在全国约有4亿平方米销量,但瓷砖销量将近80亿平方米。石材欲进入家装市场,要在产品上做到规格化、标准化,推行体验式营销,使消费者可直接选材。中国石材协会邹会长也表示希望石材企业看请家装市场潜力,鼓励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家装市场。石材行业迎来整合时期,企业应积极调整迎合市场

近来关于石材行业的前景趋势,众说纷纭。从统计数据上来看,石材行业还是乐观的,产量和销售量都在增长,而且增幅不小。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10%,但是从第二季度末开始,石材生产经营出现下行趋势。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但增速逐月放缓。据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石材开采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02.9亿元,增长25%;利润率8.0%,基本持平。

专家表示,虽受到房地产结构调整影响,2013年石材行业的发展形势仍然不错,但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比较艰难,石材企业将作出产业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

中国光通信行业近况与发展趋势 篇7

光通信行业是我国未来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不可或缺的网络基础, 也是未来物联网建设过程重要的中枢。

我国光通信行业可分为光纤光缆、光器件 (有源光器件、无源光器件) 、光传输接入设备 (含PDH、SDH、WDH、DWDM等光传输设备和OLT、ONU等光接入设备) 等子行业。从技术角度来看, 光纤光缆行业由于技术已较为成熟, 其中光纤由于存在预制棒供应、生产工艺等壁垒, 存在一定门槛;而光缆生产门槛很低, 几乎处于完全竞争的格局。总体而言, 光纤光缆行业的竞争程度较高, 这也使得光纤光缆的价格近年来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光器件行业虽然较光纤光缆行业技术门槛高, 但目前市场上厂商数量相对较多, 行业整体来看还属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但随着从2003年开始的大规模行业收购兼并的进行, 光器件行业逐渐进入了寡头市场, 市场集中度逐渐上升, 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趋缓。光通信接入设备行业在三个子行业中占比最大, 技术壁垒适中, 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行业,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为华为、中兴及烽火占有, 但基于FTTx在政策支持与需求上双方向的大幅增长, 光通信接入设备行业的竞争也势将白热化。

二、我国光通信行业的近况

光通信产业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高速稳定的通信技术, 随着3G时代的来临, 可谓风生水起, 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光纤接入的高速性与稳定性, 使其成为迄今各种类型的宽带接入方案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目前我国90%以上的信息量是通过光纤传输, 特别是随着3G牌照的发放, 我国迎来3G时代, 光通信及相关光电产业正在成为带动整个信息产业的新的增长点。

(一) 政策的大力支持

政策方面, 光通信产业作为各国战略性产业之一, 其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政府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决定了其产业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大小。从全球视角看来, 各国光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都与各国不同力度的支持密不可分。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将下一代互联网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将从通信行业将进行结构性调整, 从依靠基础电信业务增长向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和终端制造业等上下游产业链方向转变。

同时, 随着2012年2月《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 我国对于光通信网络建设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明确与细化。规划中明确表示, 随着未来中国数字家庭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力争在“十二五”末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和关键件开发、生产基地。规划提到, 计划到2015年, 以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为主的视听产业销售产值比2010年翻番, 达到2万亿元。数字家庭应用规模的扩大将成为推动光通信设备发展的直接动力。

另外, 于2012年2月颁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 未来5年重点推进智能光网络和大容量、高速率、长距离光传输、光纤接入 (FTTx) 等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支持发展N×100G比特/秒波分多路复用 (WDM) 高速光传输设备、N×T比特/秒交叉容量的光传送网/分组传送网 (OTN/PTN) 大容量组网调度光传输设备;支持智能控制平面的光交换设备、光传输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的推进。

(二)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市场方面对于光通信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3G网络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3G用户在我国的加速增长带来光通信系统设备需求提升。自2006年北京地区正式开始发放3G手机号码以来, 手机3G业务正式在中国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截至2012年12月, 根据三大运营商的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3G用户数量总计超过2.34亿, 3G用户渗透率由2011年末的13%升至2012年的20%, 并在2013年一季度达到25%。在3G用户群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下, 3G业务移动互联网流量巨大的特点显然的不是以前的铜线电信号网络结构所能承受的, 由光纤接入的3G基站的建设势必将大幅增加。

同时, 随着3G业务渗透率越来越高, 没有足够带宽的支持, 所有3G所追求的高速率、大频段应用、稳定的影音传输都将无用武之地。所以光纤网络组成的大规模3G基站网络将构成高效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 2013年一季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达488亿元, 其中互联网和数据通信投资同比增长91.5%。全国移动电话基站213.7万个, 其中3G基站占比40.6%, 同比增长30.1%。

因此, 随着3G用户的快速增长, 信号流量的增大, 对光纤接入的基站网络的投资还将逐渐加大, 光传输设备的需求和投资将逐年提高, 这些都将构成光通信行业的发展的稳定动力与基础。

2. 光纤宽带接入建设的高速发展

自2009年以来, 中国FTTx网络发展状况良好, 用户总量保持增长。FTTx利用的无源光网络技术凭借其一点对多点的技术优势, 在光分支节点安装光分支器, 无需节点设备, 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宽带资源共享、节省机房投资、设备安全性高、建设网速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 将替代现有接入模式成为未来用户的主要接入方式。据市场研究公司Point Topic的数据显示, 2012年光纤宽带接入网络用户表现出强劲增长, 使用VDSL或VDSL2的FTTN/FTTC用户在宽带接入技术中增长最大, FTTH随后。

总的来说, 2012年宽带用户数较2011年增长了8.6%, 达到6.4亿。FTTx用户数增长27.5%, 达1.14亿, 其中FTTH用户增长20.3%, 达到1930万;DSL网络用户3.667亿, 增长3.6%;cable modem基础设施用户1.236亿, 增长了7.2%。从区域看, 中国仍然宽带用户仍然最大, 年均光纤宽带接入网络用户增长达15%。

自2012年3月30日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以来, 我国的宽带发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新的数据上看, 各项指标超过预期目标:

截至2013年4月, 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35.9万户, 总数达到1.79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08亿户, 渗透率接近70%。其中4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突破70%。1~4月, 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802.5万户, 总数达到1.78亿。宽带提速工程成效显著, 4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25亿户, 占宽带用户总数比重达到70.1%, 提前八个月实现4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比重超过70%的目标。FTTH/0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642.0万户, 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到14.9%。

3. 三网融合与多网融合带来的新机遇

三网融合的推行将进一步降低通信资费成本, 拓宽带宽, 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数据业务需求。三网融合应用广泛, 遍及多个领域, 相关市场的发展将提高对具有综合业务处理能力的光传输设备的技术要求。

在新的三网融合规划中, 电信企业可以做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传输, 该业务可以增加宽带单用户的ARPU值, 但对带宽有一定要求, 需要4M带宽网络。现有主流带宽没有办法满足, 推动电信企业进行带宽升级, FTTx将有望大规模推行。双向进入引入有效竞争体制, 广电与电信运营商都需要建设更好的网络进行后续业务支撑, 特别是高清数字电视的逐步推广, 对两者的带宽有非常高的提升需求。

电视网方面, 2008年广电总局与科技局签署了关于共同建设NGB的框架协议, 广电总局基于“3T”技术建设NGB的投资已经启动, 其会大力推进互动电视。这也将带来光通信行业需求的旺盛, 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器件都将有明显的需求提升。从现有广电网络布置情况来看, 广电已经拥有全国光纤骨干网, 但接入网大部分仍以同轴电缆为主, 能提供带宽非常有限。

现在双向网络仅仅15%的网络覆盖, 双向用户500~600万, 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和深圳。前期建设都是以各地自己为主, 但考虑到科技部与广电总局签署的《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 将用10年时间推行NGB, 届时传输带宽将超过1000Gbit/s, 保证每户接入带宽60Mbit/s, 广电的光纤双向网络改造将会加快推行, 后期广电全国进行网络升级改造的动力非常大。

三、我国光通信行业的趋势

(一) FTTx将成为下一步发展重点

根据2013年工信部的要求, 见后几年将全面实施新建住宅建筑光纤到户, 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地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实现光纤到户。要求还强调“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未按要求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 不得接入公用电信网。”此外, 工信部还要求, 加快推动既有住宅建筑光纤到户改造。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通信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既有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资源共享的监管力度, 切实解决光纤到户改造入场难的问题。

同时,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方案》的制定完成, 承担“宽带中国”战略建设的三大运营商所关心的投资来源、补贴方式等细节, 将会以配套政策的形式陆续制定并出台, 从而进一步加大各运营商实施光纤改造的动力。实际上, 在今年2月26日, 工信部就召开了“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 并提出今年主要目标:1) 网络覆盖能力持续增强, 新增FTTH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 新增3G基站18万个, 新增WLAN接入点130万个;2) 宽带接入水平有效提升, 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占比超过70%。

同时会议还提出到2015年实现宽带接入用户2.5亿户, 接入速度城市家庭平均达到20M以上、农村平均达到4M以上的既定目标。为达到上述目标, 单个运营商建设全国性宽带网络的总成本将高达2000亿元至2800亿元, 三大运营商总计建设成本将超过6000亿元。目前我国宽带接入主要采用以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ADSL) 为代表的铜线宽带技术, 但是随着业务需求和用户规模的提升, 铜缆接入所能提供的带宽将无法持续满足实际的需求, 要加快宽带发展,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必须推动技术换代和网络改造, 实现光纤到户。因此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 FTTx将替代现有接入模式成为未来用户的主要接入方式, 成为今后几年光通信行业的发展重点。

(二) 3G网络用户的激增将成为持续增长动力

2011年至2013年一季度, 我国传统移动电信业务整体增速放缓。据工信部统计, 2013年1~4月, 移动电话用户净增940.4万户, 比3月减少427.4万户。固定电话方面, 固定电话用户持续减少, 无线市话退网速度趋缓, 2013年1~4月, 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121.3万户, 占电话用户总数比重比上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

其中, 传统固定电话用户净减84.7万户, 下降幅度超过无线市话一倍多;无线市话用户净减36.6万户, 所占固话比重萎缩至4.0%, 退网速度进一步趋缓。

与此同时, 3G业务的增速显得愈发突出。截至2013年4月, 3G移动电话用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其中TD用户占比达到41.4%。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4297.0万户, 总数达到11.55亿户, 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提升到80.8%。3G移动电话用户净增5593.9万户, 与去年同期前七个月净增数相当, 达到2.89亿户, 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25.0%。TD电话用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4月累计净增3177.5万户, 在新增3G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达到56.8%, 总数达到1.2亿户, 在3G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突破40%, 达到41.4%。

3G业务的快速增长势必推动各大电信运营商对于3G网络基站的进一步铺设与升级, 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1~3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两位数增长。2013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达488亿元, 其中互联网和数据通信投资同比增长91.5%;移动电话基站213.7万个, 其中3G基站占比40.6%, 同比增长30.1%, WLAN公共运营接入点数达到535.4万个。由于基站网络的建设涉及光通信行业整条产业链, 因此大量3G基站的建设将会有效推进光通信行业的发展, 成为光通信行业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

(三) 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随着我国光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产业链的不断建设, 光通信设备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强大技术研发实力和完善的服务已经成为光通信设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单一依靠低价策略的小型企业只能在低端领域参与市场, 加上普通设备价格不断下滑的趋势, 不具备研发实力的小型企业势必遭遇洗牌。特别是在ULH DWDM、ASON和M STP这三大领域,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最重要砝码。

摘要:随着我国3G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宽带服务的不断提速以及三网合并的快速发展, 光通信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性的发展, 已在我国通信业中占据了重要的低位。本文将先阐释光通信的定义, 然后从政策与市场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光通信行业的特征, 并对目前光通信行业的近况做了介绍, 最后, 分析并预判了光通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通信,光通信子行业FTTx,3G

参考文献

[1]东兴证券.光纤通信行业2012年深度报告.

[2]太平洋证券.通信行业2012年年度投资策略:期待光通信设备行业景气释放.

[3]张英海, 霍泽人, 王宏锋等.自由空间光通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数据通信, 2004.

[4]赛迪顾问.中国光传输接入行业研究报告.

[5]兴业证券.光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篇8

关键词:汽车市场;节能;新能源汽车;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10-01

一、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

汽车产业全球化集中体现在特征上:一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汽车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日益全球性配置。例如,过去跨国公司在本国建立、保持研发机构,对于目标国市场采取的复制产品的方式进行投资,而现在则采取将各个功能活动和能力分配给全球市场的方式。由此导致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的出现,特别是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呈现分离趋势,零部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并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往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从汽车产销量的地理分布看,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都出现了严重市场疲软,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形势看好。在亚洲,中国、泰国和韩国等凭借其良好成长性和巨大潜力,继续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上的亮点。据预测,全球汽车产量亚太地区将占到65%,而其中将有一半来自中国。

二、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开始重视汽车产业发展规模问题,针对汽车产业暴露的厂商多、产量少、缺重少轻、轿车产品空白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规范治理和解决。20世纪90年代起,汽车产业在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合资化愈演愈烈,产业资金需求膨胀。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各地政府投资于汽车产业热情高涨,形成了过于分散、数量多、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布局,区域间车企分工协作能力差,重复工程多。基于汽车产业暴露出的组织结构问题,国务院1994年7月颁布实施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旨在运用外资实行大批量生产,促成国内企业的合并与集团化,形成二至三个大集团,着重解决“散、乱、低、慢”等问题。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企业单位数量达10322家,其中75%以上集中在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内。汽车整车及改装车企业数为809家,汽车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376.42万人。

三、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空间、投资机会与盈利前景预测

未来时期随着影响中国汽车需求市场的价格、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汽车信贷、消费环境的改善,特别是跨国公司主导下的汽车合资企业不断在全球同步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将对未来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将成长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近年来,跨国公司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推动了国内汽车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热潮。预计今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角逐将更加激烈,国内几大汽车集团依托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将进一步加速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市场格局剧烈变化,投资并购机会将不断涌现。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高于国际水平,随着产品的价格下降,这极可能降低行业的利润率,但在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费用也有较大下降空间,利润总额等总量指标可能保持,甚至有可能提高。国家进一步降低一些税费,将为行业内大部分企业提供降价空间,如果产销规模能随降价得到有效扩大,规模效应将发挥出来,会使行业效益保持在较好水平。

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1)中国汽车市场虽然过去1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目前汽车千人保有量仍与世界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80辆左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500辆以上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大。初步测算,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合理水平的上限为2.5亿辆左右,预计在2025年前后达到,那时的千人保有量估计为170辆左右,与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同时,我国的公路建设质量在近些年得到显着提高,未来基础设施投资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全国公路体系仍将不断延伸和扩大,这给汽车出行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条件,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向中小城市进一步延伸。

(2)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汽车产业是波及范围最广和波及效果最大的产业。对钢铁、有色金属、橡胶、等原材料工业,铸、锻、热、焊、冲压、等设备制造业,机械、电子、电器、化工、等配套产品和零部件,公路建设、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都会产生巨大需求,从而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便携式汽油发电机下一篇:著名erp失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