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致辞

2025-0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致辞(共12篇)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致辞 篇1

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胡锦涛主席和夫人,尊敬的蓝峰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此刻,我们相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共同开启一场全球盛会的帷幕。明天,有着159年历史的世博会将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举行。

感谢国际展览局的成员国!是你们的选择,让中国人民对世博会的向往,从遥远的憧憬成为今天的现实。

感谢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中外企业的参展方!是你们的无限激情、智慧、创意、精湛技艺,让一座座美仑美奂的展馆展现了生命的力量,传递着和平、友爱、希望。

感谢全国人民,尤其是上海市人民,以及上海世博会的建设者、工作者和志愿者!是你们的参与和奉献、理解和支持,让我们得以分享上海世博会的辉煌。一个半世纪以来,人类前进的脚步在世博会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是各国人民创新、合作、交流的平台。她将打开未来城市的大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城市、自然相和谐,推动建设平安、文明、幸福的城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上海世博园即将开放。我们会以周到的服务、真诚的笑容,让所有观众在中国体验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女士们,先生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定选择。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致辞 篇2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世界博览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1]世博会之于中国不亚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它是继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大事。近些年来,西方媒体(尤其是以美国为主的媒体)构建的中国形象基本是一个崛起的但存在潜在威胁的大国形象,有关“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的说法也是此起彼伏。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国给国际社会展示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与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在过去的这两年间,英美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的议题时也有所侧重,比如2009年10月5日fore ign policy题为“China's Minority Proble m———And Ours”的报道中,在简单叙述了六十周年阅兵情况后配发了乌鲁木齐武警与回民对峙的照片,还详细介绍了“7·5”事件的细节。《纽约时报》的报道也不忘将报道与“文化大革命”和“八九风波”等有损于中国形象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总的来说,英美媒体对华的报道基本上遵循了报道成就的同时不忘有损中国形象的典型事件的原则。英美媒体的涉博报道将用怎样的框架再现“真实的”中国?英美主流媒体世博会的报道是否还和以前一样侧重于中国的人权、民主和自由等问题?本文拟从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入手进行涉博报道的框架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文献综述

著名传播学家戈夫曼认为:框架是人们了解外在事物的基础,是人们了解、指认以及界定经验的根据。也就是说框架是人们将事物外在的形式(新闻报道)转化为主观认知的重要方式。他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2]加姆桑 (Gammson) 认为框架是人们组织事务的原则,能够为人们提供事物整体性思考的基础,针对一系列的符号活动来构建其意义。吉特林也对框架理论进行了相应的解释,他认为:新闻媒介通过对一系列社会事件相关材料的选取来表现对这一系列社会事件的相应的评判。[3]框架理论具体到新闻报道中也就是在众多的社会事实中记者选择报道哪些事实,新闻最后构建的是部分社会现实,是一种通过新闻媒介报道的意义建构。可以说这种构建贯穿于新闻生产的方方面面,新闻选题的确定,记者和编辑的偏见以及报道版面的安排等。本文试图通过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来回溯美国主流媒体塑造的中国真实世博形象。

近一个世纪以来英美媒体对华报道的趋势数经变化,从19世纪的“黄祸论”、“睡狮论”到20世纪的“威胁论”和“文化冲突论”,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外在强加的丑化。[4]这个时期的中国在国际上的总体形象是一个“东亚病夫”。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东亚病夫”的形象,从此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形象,已不是过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形象。自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中美建立非正式关系以来的30多年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涉华报道经历了3个演变过程:七十年代的浪漫化阶段、八十年代的天使化阶段和九十年代以来的妖魔化阶段。正如一位美国记者所描述的:“在七十年代,当美国记者在北京一下飞机,他对接他的翻译说:带我去采访动物园,看大熊猫;在八十年代,当美国记者在北京一下飞机,他对接他的翻译说:带我去迪斯科舞厅;在九十年代,他一下飞机,对翻译说:带我去见持不同政见者。”[5]2008年的中国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3·14”事件使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达到高潮,英美媒体基本客观地报道了“5·12”大地震,因为灾难导致死亡所引发人类同情之心这一事实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观。2010年世博会,英美媒体又会用怎样的方法去呈现这一全球关注的事件,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关键词“Shanghai Expo”在数据库Factiva中进行搜索,获得《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报道17篇,《泰晤士报》等英国媒体关于世博会的报道18篇,共获取2010年4月30至5月2日关于世博会开幕式报道的35篇文章,并对这些文章进行量化的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本文将对文本按照以下变量进行内容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人权、安全,将对每篇文章中不同话题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按照消息源和词频进行文本分析,消息源的分类按照中国官方消息来源、引述中国媒体报道、专家、现场采访方面进行分析;还将采用词频分析的方法对40篇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关键词分别为:lavish (浪费的,耗资巨大的) 、showcase (展示) 、security(安全,安全工作)、hum an right (人权) 、Fre nch Pre s ide nt Nicolas Sarkozy(法国总统萨科奇)、comeback (恢复,复原) 。从而想得出:1.英美媒体世博会报道的主要取向是什么?2.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价值取向?3.这种价值取向与英美媒体涉华报道的其他价值取向有何异同?

(三)研究意义

重大国际事件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大好时机,世博会更是有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的美誉,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其本身的意义重大。而以英美为主的主流媒体怎样建构世博对于中国形象至关重要,也为提高对外传播的战略有所参考。英美媒体关于世博会的报道正是通过记者的选择构建意义的过程,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世界对世博会的认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利益,解读国际社会对世博的认知,有助于中国对国际舆论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发出更加有力的声音。

三、英美媒体世博开幕式报道的文本分析

英美主流媒体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报道中题材分布各有侧重,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人权和安全进行分来,其分布趋势如下:

从表一可以看出,英国媒体在涉及世博会开幕式的报道中,题材分布最多的是经济,占到38.9%,在经济题材方面主要报道的是中国经济,尤其是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经济的崛起。首先,英国媒体将世博会旨在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报道的主旋律。例如路透社2010年4月30日题为“Shanghai ope ns Expo w ith dazzling dis play”(上海世博会盛大开幕)的报道中写道:“The city has trie d to re vive the glam our as s ociate d w ith it in the1920s, w he n Shanghai w as dubbe d the"Pe arl of the Orie nt"for the lavis hne s s of its glitte rati and art de co buildings.”(上海因其建筑物的光彩夺目而被誉为“东方明珠”,正在努力恢复着这座城市20世纪20年代的光环。)同一天的《金融时报》也这样写道:“Shanghai staged an extravagant dis play of pyrote chnic pow e r, on Friday, to ce le brate the ope ning of the large s t w orld e xpo in his tory, unde rlining the e m e rge nce of China—s trong, pros pe rous and trium phant—from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周五,史上最盛大的世博会在奢侈的焰火表演中拉开帷幕,中国旨在展示中国作为一个强大、繁荣与自豪的国度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中崛起。)其次,关于经济题材报道的又一重点是世博会的耗资问题,多少媒体均用了“extravagant(奢侈),Lavish(挥霍)”等词来描述世博会的耗资。例如路透社2010年4月30日的报道称:“China spends reported$58 billion on six-month event”,“Shanghai all but closed down the main Pudong financial hub on Friday for a s how that w ill kick-off its m ulti-billion dollar World Expo.”(中国耗资580亿美元举办为期六个月的上海世博会。周五,几乎整个浦东金融中心都处于封闭状态,为的就是耗资数亿美元世博会开幕式的安全。)2010年5月1日的报道再次提到:“China says it has spent$4.2 billion--double w hat it s pe nt at the 2008 Be ijing Olym pics--to hos t the w orld's large s t e xhibition.”(中国政府称世博耗资42亿美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销的两倍,这也是规模最庞大的一届)。《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等媒体的报道都要从不同角度为中国世博算一笔账,认为世博会是奢华的、浪费的。世博会本该是文化和经济界的奥运会,旨在展示世界文明的成果,而英国媒体则是更多地关注了举办世博的成本,这样报道会给受众形成世博会的目的是投入产出比,中国能否通过办世博赚取利润?紧随其后的是政治题材的报道和安全,其中政治题材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世博会开幕式,世界将会体验一届难忘的世博,以及法国总统萨科奇等世界政要出席世博开幕式这一话题。安全问题也是英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强调安检的严格和安检给游客等带来的不便。例如《卫报》2010年5月1日的报道称“Hu Jintao, China's president, is hosting leaders including the Fre nch pre s ide nt, Nicolas Sarkozy, and the Europe an com m is s ion pre s ide nt, J oséManue l Barros o, am id inte ns e s e curity in the e as te rn Chine s e city.The South Kore an pre s ide nt, Le e Myung-bak, and North Kore a's top official, Kim Yong-nam, are als o atte nding.”(在严格的安检氛围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上海接见了出席世博开幕式的法国总统萨科奇、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韩国总统李明博以及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2010年5月1日BBC就报道说:“'Oppressive'security, Residents living near the Expo s ite have com plaine d about oppre s s ive s e curity m e as ure s."It's jus t not conve nie nt to ge t in and out any m ore,"Dong, a local re s ide nt, w as quote d as s aying by the As s ociate d Pre s s ne w s age ncy.Marke ts have be e n clos e d dow n to build Expo car parks, he adde d.Six pe ople w ho prote s te d about having the ir hom e s de s troye d to m ake room for the Expo have be e n s e nt to labour cam ps, the Hong-Kong bas e d Chine s e Hum an Rights De fe nde rs w e re quote d as s aying by AP.”(上海世博园区附近的居民抱怨如此严格的安检,美联社援引一位当地董姓居民的话称,“安检给居民的出入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世博园区建设,周边市场被迫关闭。”美联社援引香港人权组织人士的话称,六名当地居民因反对动迁而被送入劳教所。)相对来说,英国媒体对于文化和环境关注的比较少,世博本该是文化的盛会,而英国媒体却没有突出这一点。英国媒体关于人权的报道没有专门的篇章,但很多报道都会涉及到一点,这点将在词频分析中予以叙述。”

与英国媒体略有差异,美国媒体更加关注政治题材的报道,和英国媒体一样,美国媒体的报道几乎都引述了胡锦涛主席欢迎晚宴时的讲话,还关注中国政府借此机会重塑形象,报道说世博会是继奥运会之后中国塑造大国形象和强调其大国影响力的绝佳时机。不少报道还借介绍出席开幕式政要来暗示各国间的关系。有报道称尽管法国和中国的关系自从奥运会火炬事件以来不是很好,但萨科奇还是出席了开幕式,表明了两国间和好的姿态等。美国媒体也将大量的篇幅给了经济题材的报道,这点与英国媒体的报道相似。比如《纽约时报》2010年4月30日的报道写道:“‘The government w ill s pe nd w hate ve r m one y it take s.For the le ade rs hip, it's w orthw hile, ’s aid Zhe ng Yongnian, dire ctor of the Eas t As ian Ins titute of the National Unive rs ity of Singapore.”(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说,政府将不惜花重金举办此事,这对于提升领导层形象,这样做未免不可。)相比之下,美国媒体关于安全题材的报道没有英国多,文化、环境和人权的报道分布适中。

在消息来源的统计中,同一篇文章中同一消息源的多次出现以一次记录。消息源的分布体现了媒体报道的倾向性和平衡性。通过对35篇文章的消息进行梳理发现英美媒体更愿意采访非中国籍的专家,35.4%的消息来源为非中国籍专家,紧随其后的是现场采访和中国官方的消息来源,其中中国官方消息来源应用最多的就是胡锦涛的话,合众国际社2010年5月1日:“Chine s e Pre s ide nt Hu J intao, s pe aking at a w e lcom ing dinne r Friday, prom is e d the e xpo w ould be"unforge ttable","The World Expo is a grand e ve nt to s howcas e the be s t achie ve m e nts of hum an civilization, "Hu s aid in a Xinhua re port."It is als o a gre at occas ion for pe ople from around the w orld to s hare joy and frie nds hip."(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周五欢迎晚宴上承诺本届世博会将会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盛会,新华社援引胡锦涛主席的报道说,“世博将展现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同样,世博也是一次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快乐和友谊的机会”。)”中国籍专家和中国媒体的引述比较少,这也符合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一贯风格。此外还有少量的模糊消息来源。例如《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10年4月30日的报道中写道:“You need someone who know s how to w ork the s ys te m or you are w orking agains t the s ys te m, ”s aid the e ve nts m anage r of one Europe an pavilion.”,““The re have be e n poor com m unications betw e e n the Expo organize rs and pavilion dire ctors, ”complains the Europe an official.“That has he ld things up.”(欧洲馆的事务协调经理说:“我们需要那些专业人士来保证系统顺利运作,不然我们则会背道而驰。”他还抱怨道,“世博组织者和场馆负责人缺乏有效沟通。这样会耽搁很多事情”。)

在词频的分布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是“Showcase”(展示),这一点与前面数据显示的高度重视经济报道是一致的,报道主要关注中国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不断崛起的国际影响力。在词频分布上排第二的是安全,几乎每篇报道都会出现与安全有关的话题,报道指责中国严格的安检给市民及游客带来的不便。Lavish (浪费的,耗资巨大的) 这一词频的出现也相当的高,旨在暗示中国的铺张浪费,耗巨资来办世博。关于人权的报道出现的频率也相对较高,都会通过各种渠道采访所谓的人权积极分子来指责中国的人权问题。《纽约时报》2010年4月30日的报道:“Like the Beijing Gam e s, s e curity is tight be fore an ope ning ce re m ony to be atte nde d by fore ign le ade rs including Fre nch Pre s ide nt Nicolas Sarkozy.Officials"have de taine d, place d unde r s urve illance or thre ate ne d activis ts, dis s ide nts and pe titione rs, "re porte d the lobbying group China Hum an Rights De fe nde rs.”(据中国人权维护游说人士报道,“就像北京奥运会一样,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前的安检非常严格,包括法国总统萨科奇在内的外国领导人将出席开幕式。激进人士、异见人士和请愿者统统被政府拘捕或严密监控。”)美联社5月2日的报道也写道:“Meanwhile, the Hong Kong-based Chine s e Hum an Rights De fe nde rs s aid at le as t s ix pe ople w ho prote s te d having the ir hom e s de m olis he d to m ake w ay for the Expo w e re s e nt to labor cam ps.”(同时,美联社援引香港人权组织人士的话称,六名当地居民因反对动迁而被送入劳教所。)个别报道也涉及到了关于中国尤其是上海的崛起,不只是经济上的崛起,更是一种政治地位提升的体现。

四、英美媒体世博开幕式报道的四大框架

(一)议题设置明显,主要突出经济和安全

英美媒体关于世博会的报道议题设置明显,倾向于报道经济和安全,在报道展示中国经济上崛起的同时暗示本次世博会的铺张与浪费。安全话题是关注较为明显的话题,强调世博严格的安保,其实安保本来就是政府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但媒体过度地报道给受众反而造成不安全感,会将本来正常的话题扩大化,从而可能造成人们不必要的担忧。媒体通过给受众多次重复呈现类似的议题,会影响受众对于上海世博的解读,从长远看,可能会形成外国受众对中国的刻板认知。

(二)人权问题借题发挥

人权问题是外媒报道中国的必需品,不管什么样的报道,不管报道中国的成就还是一些阴暗面,总会提到人权问题,而且在引述方面应用的多是国外和境外的人权组织人士的话,这种消息来源的不公平分布本身就暗示了报道的可信度,会给国外受众带来中国没有人权这样的认知。本次世博报道,外国媒体抓住“机遇”再次渲染。这样会进一步“加深”外国受众对中国人权问题的认知。

(三)政治议题表现多元化

政治议题的报道集中引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发言,法国总统萨科奇的出席几乎也占了同样的版面,文章通过这些领导人的行程来论述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会和一些热点事件,比如“朝鲜天安舰”事件等联系在一起。政治议题的报道较少报道中国的政治,而是通过其他一些事件来暗示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报道称两个最不安宁的国家的国家馆朝鲜和伊朗竟然在世博园内挨在了一起。这样的报道也是本次世博会报道的一大特点。

(四)环境文化议题被弱化

和其他议题相比,环境和文化议题被弱化。仅有的几篇文章描述了上海的环境和文化,文化的盛会缺少了文化的报道是一种遗憾。像文化和环境这样的新闻一般属于软新闻,这需要记者对于中国尤其是上海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记者了解后再以外国受众可以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外国记者不一定对中国有很好的了解,如果外国记者只是因为世博会才来中国,很难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中国的文化,从而写出有关中国文化的报道。环境方面的议题较为关注炎热的夏季举办世博会,政府会采取些哪些措施。总之,本次外媒世博报道的环境和文化议题被弱化。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2010年4月30日到5月2日期间英美主流媒体对世博开幕式的报道进行了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初步总结出英美主流媒体报道世博所构建出的四大框架,即议题设置明显,主要突出经济和安全、人权问题借题发挥、政治议题表现多元化和环境文化议题被弱化。媒体通过选择报道和设置主要议题的途径,展示了一个基本正面的世博形象。

摘要: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大型事件, 开幕式作为媒体大战的开始, 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接下来的涉博报道奠定基调, 也为那些不了解世博的受众提供了一个大致了解世博的渠道。然而, 英美主流媒体怎样呈现世博会的开幕式,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于世博会的认知。本文通过对英美主流媒体报道的样本分析, 总结出了英美主流媒体涉博报道的四大框架。

关键词:英美,主流媒体,开幕式,框架

参考文献

[1]参见http://www.expo2010.cn/expo/shexpo/zlsb/sbzs/userobject1ai29249.html.

[2]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10) :89.

[3]刘泽江.新闻框架理论探析[J].大学时代 (B版) , 2006 (3) :24.

[4]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225.

上海世博会上的科技盛宴 篇3

中国与世博会源远流长,从1851年开始,中国的茶叶、丝绸、中药等等都在万国工业博览会上展示,灿烂的中华文明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

2002年1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

世博会是科技创新的展示舞台。它对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是引领科技文明发展的风向标。它会影响人们对于未来的畅想,对于未来发展理念的展现。世博会能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带动形成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2010年5月1日,全世界的目光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再次聚焦中国,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拉开了大幕。在这个规模空前的大舞台上,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展精彩,让具有159年历史的世博会焕发出空前活力。

为了让读者领略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展馆的科技魅力,本刊编辑部从世界各洲分别选择几个案例,共同感觉这一精彩纷呈的盛会。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致辞 篇4

。。

在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上的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李毅中(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五日)

尊敬的俞正声书记、哈玛德〃图埃秘书长,各位来宾,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在世博会召开之际,国内外城市市长、国际组织、学术界和媒体代表聚集一堂,研讨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的经验和道路,相信对推动信息化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各国的交流合作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本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众所周知,信息化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和管理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在城市的应用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回顾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我们深切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提高了城市通信效率、便捷了居民的沟通交流;加强了城市交通管理,加快了物流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改善了城市的综合发展环境。城市的发展、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带动了信息化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2010年3月,中国电话用户达到10.86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3.84亿人。电脑、手机、彩电等信息产品广泛普及,手机视频、无线城市等新增长点不断催生,智能交通、电子医疗、现代物流等信息化应用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8%增长到2009年46%。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需求且具有巨大潜力,工业化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同时以工业化、城镇化来促进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我们也注意到,在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加大扶持力度,把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提出了智慧地球、宽带普及等政策,提升经济长期竞争力。这也为我们统筹协调推进信息化与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随着宽带技术和下一代网络的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努力打造宽带、融合、泛在的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网络的平滑过渡与升级换代。加快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下一代网络发展,加快培育物联网产业。推进 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融合推进信息化和城市化,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把信息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加快3G、电子商务、软件服务、网络动漫、电子娱乐等新兴产业发展,拓展新型消费。推进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下一代网络等新技术发展,催生新型产业。加快TD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推进4G发展。促进无线城市、数字家庭、移动办公等新应用。

第三,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广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各领域渗透。在城市化进程中,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促进产业集聚,实现优化升级。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信息化发展路子。

还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数字鸿沟、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倡议各国加强合作,兴利除弊,发展与管理并重,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共同促进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感想 篇5

标签: 上海世博会 开幕式 合唱 印象 歌星

我不用形容词来描绘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仪式,只是真实记录一下给我留下印象的东西。

首先,感觉主持开幕仪式的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名如其人——正声:字正腔圆。不看其人只闻其声的话,一定会认为是一个普通话一级甲等的老资格播音员。他说的话看似简单,但还是挺吃功夫的。比如:“升国际展览局局旗,奏国际展览局局局曲。”“升上海世博会会旗,奏上海世博会主题曲。”我看这样的话都可以当做播音员资格考题。

其次,国际展览局局长让-皮埃尔-蓝峰无疑成为开幕式上最“拉风”的人。据说他曾经担任过法国驻华大使。这令人联想到国际残联主席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风采,不过他在讲话的时候也只是学说了几个中文单词,而拉夫却是坚持用中文表情达意。他说到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提到中国的改革开放,说到中国的发展史无前例。还用中文结尾:“预祝上海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

再次,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海人出勤率比较高。主持人有董卿、曹可凡,歌星里有毛阿敏。

再有,非洲索维托合唱团的合唱节目很有特点。领唱者超级吨位,其他人大多很苗条。和我们平常的合唱不同的是,人家是载歌载舞,而我们往往以动作为辅。就是说,咱们再搞合唱演出的时候,不妨也动起来。

还有,唱《今夜无人入眠》的意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他的嗓子比奥运会开幕式上与宋祖英合唱的多明戈还要好。而演唱《星》的日本歌星,让许多熟悉这首歌的人有了一次怀旧。

最后就得说最后那个节目里两个玉树小朋友了。他们开始的时候有些怯怯的,当与几个外国小朋友肩并肩手拉手的时候,就变得快乐自然了。

(楚君)

在车博会开幕式的致辞 篇6

女士们、先生们: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第三届××车博会暨××日报汽车文化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隆重开幕了,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光临本届××汽车博览会暨××日报汽车文化节的贵宾和参展商表示热烈欢迎!××是在改革命开放大潮中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以“三来一补”起步,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宽裕小康水平。在短短的20多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曾用100多年、亚洲“四小龙”

曾用40多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以国际加工制造业闻名的新兴城市,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奇迹”。xx年全市gdp672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gdp351.51亿元,同比增长18.3%,在广东省排名第一。目前,××有5个xx亿:年出口总额xx亿元,年末银行存款近xx亿元,年工业总产值xx亿元,外商投资xx亿元,本地资产xx亿元。××经济高速发展拉动了汽车消费。目前,××是中国家庭轿车拥有率最高的城市,每一百户家庭有轿车20.8辆。无论国产车还是进口车,××都有极大的购买力。而××又地处粤港澳经济黄金走廊中间、珠江三角洲的中腹地带,有很大的经济联动力量,其车市的火爆往往能引发整个珠三角的购车风潮。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全世界的汽车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品牌在此都设有经销代理店,有的甚至是珠三角和广东的总经销。据不完全统计,××有大大小小汽车行200多家,各种汽

车配套服务公司1000多家,“汽车街”首尾相连,“汽车城”鳞次栉比。去年,××市汽车销售额超过55亿元,新增车辆15万辆。今年虽有非典的影响,但××的车市仍不可遏制地增长。前7个月,××有53898辆新机动车上牌,同比增长近四成。汽车消费刺激汽车展会业的发展,前两届××车博会成功的举办,吸引了国内外汽车巨头参展,××车博会无论是参展规模、档次、活动内容,均堪称当年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汽车展示易会。今年,车博会组委会联袂××日报打造汽车文化节,使展会附加了文化的含量,车博会的档次和品味由此得到了提升。车博会打造“文化展会”经验,值得××会展业借鉴。××正在加速高度城市化建设的步伐,××的建设离不开海内外商家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热烈欢迎各地贵宾来××这座美丽而富饶的城市作客,同时也希望各位商家一如既往的支持××经济的发展,一如既往的支持××汽车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最后,祝各位来宾和各位参展商身体健康,财源广进!预祝本届××汽车博会暨c日报汽车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开幕式领导致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首先,我谨代表xxx市政府、xxx金融工作办公室、金博会组委会,对参加 2014 年第二届金融理财博览会开幕式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作为xxx专业的金融盛会,金博会是推动xx金融业发展与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市政府专门召开协调会,要求金博会要贯彻创新、务实的指导思想,每年每届都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全面反映保定金融发展的最新成就;同时要贴近实际、贴近民生、贴近企业,通过金博会宣传xx,为企业和市民提供金融服务。

近年来,xx进一步加大了对金融业的支持力度,不遗余力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

优良的环境,推动金融业继续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与xxx金融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综合性金融展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金博会经过2年的培育,已发展成为xx专业的金融盛会。金博会的成功举办,对营造金融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促进xx地区的金融业的交流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今后,金博会要办成知名品牌,一年比一年更有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金博会要着重挖掘内涵,在实效上下工夫,产生现实的生产力。金博会要成为企业融资洽谈会,通过这个平台,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投资机构与企业对接的机会,通过宣传金

融产品,普及金融知识,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的理财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和民生的能力,推动和扩大金融交流合作,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

最后,衷心祝愿博览会圆满成功,并祝各位领导和嘉宾身体健康、工作进步,祝各位参展商取得丰硕成果、满载而归。

谢谢大家。

英德市首届婚庆博览会开幕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们、朋友们:

早上好!

欢迎大家如约参加英德市首届婚庆博览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活动是由英德海螺国际大酒店主办、色色婚纱、天长地久婚纱摄影、香港黄金、名士酒业、观光旅行社、尚艺造型设计协办,以及创世纪家私、富隆酒业等各个行业的近10多家知名企业,开创性的实现了婚庆产业链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力求打造2014年最火爆、最时尚、最浪漫的展会。本次婚博会集幸福、浪漫、惊喜、优惠于一身,囊括酒店婚宴、婚纱摄影、婚庆服务、婚戒首饰、新人彩妆造型、家居产品、蜜月旅游等等,满足你婚礼的所有需要。为

您打造真正的一站式婚庆资讯平台。

尊敬的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欢迎各位来到2014高港区首届婚博会现场!

此次婚博会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结婚服务企业的积极参与。高港时代购物中心将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争取将本届婚博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最终完成“构建和谐家庭和美满婚姻,进一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目标。

高港时代购物中心自入驻以来,一直以青春潮流的品牌定位服务于高港时尚消费群体,一直准确地传递着流行时尚资讯,不断引进知名品牌,紧随流行大趋势,行走在时尚的前沿。高港时代购物中心是目前高港区唯一的大型消费综合体,为高港人民倾情打造了一个汇集日常消费、时尚服饰、精致餐饮、流行院线的大型购物殿堂。其现代化、综合性、时尚性、高品位的风格以及全新 的服务理念、雄厚的企业实力、不断完善的服务设施,已成为高港消费界的新焦点,掀开了高港时尚休闲购物的新篇章。从区位优势到企业实力,从购物环境到服务理念,借着高港经济的强劲势头, 时代购物中心必将凸显其天然的优势,为高港地区呈现新的风貌、为地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港新贵!

第五届南京车博会4月28日河西博览中心举行

2014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博览会将于4月28日—5月2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南京五一车博会招商工作一经启动便引来万众瞩目,包括媒体、汽车厂商、热心观众,都对南京车博会有着更多期待。

规模品质提升 顶级豪车扎堆亮相

本届南京车博会预计将汇聚70余个国内外主流汽车品牌,总展出面积达75000平米,展出车型超过500款。

随着南京国际车博会影响力的逐年提升,顶级豪车的参展积极性也愈发

高涨。据悉,本届车展将有诸如阿斯顿·马丁、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宾利、玛莎拉蒂等顶级豪车高调参展,此外,国内外各大豪车、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也将携绚丽夺目的厂方展具、御用车模、厂家车展促销政策亮相,为南京市民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和消费盛会。

活动更亲民 时尚、娱乐一样都不少

本届车博会,时尚和娱乐元素也将更为突出。由专业团队打造的“中国超级汽车模特大赛南京分赛区”将于展会期间在现场隆重推出,届时,除了八方佳丽汇聚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车展现场,还将有知名艺人、名模出席,为车展活动增光添彩。

此外,由组委会联合西祠胡同举办的摄影大赛,腾讯、新浪等媒体举办的微博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现场漂移、试乘试驾体验活动等极具互动性的活动也将在展期同步进行,让广大车友在赏车购车的同时,更多的参与到车展中来,好好享受这难得车市盛会。

年上海进博会开幕式个人感悟 篇7

【篇一】2020 年上海进博会开幕式个人感悟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 5 日上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主旨演讲中纵论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宣示中国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大家共同努力,不断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中国航油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精神,广大干部员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观看了主旨演讲的现场直播。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精神,立足本职、放眼未来,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一流的工作业绩,推动中国航油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航油高度重视此次供油服务工作,严格按照“绝对保障、万无一失”的目标要求,坚守使命,认真履行中央企业政治责任,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全稳定和供油服务工作,切实为进博会保障筑牢安全防线。

月以来,中国航油集团公司领导亲自带队,多次前往安全生产一线调研检查,发现隐患,解决问题。各生产单位积极开展自检自查,有效整改发现的问题。截止 11 月 6 日零时,虹桥航空加油站完成第二届进博会各级重大保障任务 136架次,加注航油 1444.84 吨。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奋“进”之路,永不停歇。中国航油将始终牢牢把握习近平主席关于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指示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不辱使命,相约“进博时间”,书写“进博故事”。

承诺,重于千金;责任,任重道远。中国航油将切实践行央企责任,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履行“最严标准、要求、最周密措施”的工作要求,用实际行动助进博、护进博、挺进博,在公司跨步迈向世界一流的航程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展示出“航油国家队”良好的社会形象。

【篇二】2020 年上海进博会开幕式个人感悟

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口号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3600 多家参展企业齐聚上海,让去虹桥“四叶草”看展览,成为领略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开放魅力的崭新体验。

有人形容进博会是“中国搭台,世界合唱”。的确,参加进博会不仅是企业层面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对华出口的一次契机,也是国家间促进多边经贸关系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一个机遇。在国际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借助进博会这个平台,呼吁各国超越差异和分歧,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包容发展,携手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得不说,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方面,中国确实拿出了极大的诚意。

中国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下,主动扩大进口,将 13 亿多人口的大市场,真诚的向各国开放市场。习近平总书记在进博会开幕式上更是向各国承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自 4 月份我国宣布的放宽市场准入以来,中国进一步精简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减少投资限制,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放宽教育、医疗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预计未来 15 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 30 万亿美元和 10 万亿美元。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中国拿出了的诚意。

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一贯主张,坚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中国也愿推动早日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

更是致力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同相关国家一道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搭建更多贸易促进平台,鼓励更多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到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深化生态、科技、文化、民生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为全球提供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让世界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

【篇三】2020 年上海进博会开幕式个人感悟

时隔一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拉开帷幕。作为中国“买全球”“惠全球”的抓手,进博会如同一扇开放的大门,让世界再次看到一诺千金的中国行动、惠己达人的中国机遇和计利天下的中国担当。

扩大开放,中国说到做到。进博会不是一般的会展,而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是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进博会上展示的不仅有各国的商品,还有新技术、新服务。中国企业有更多机会接触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更多渠道引进最新设备和服务,推动自身发展和产业升级。进博会向世界传递出明确信号: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不会止步。

还有 1 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昨天,记者从第二届进博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第二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展览面积位列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香港、韩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瑞士和英国。

统计数据显示,从参展企业平均展览面积上看,本届进博会每家参展企业平均拥有展览面积近90平方米,远高于首届的 74平方米。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首届进博会的企业商业展给企业带来了实效,同时让第二届进博会的参展企业的质量和实力得到提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表示。

为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参与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发展,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第二届进博会对参加企业商业展的 40 个最不发达国家,每国提供两个免费标准展位。另外,中国香港地区共有 200 家企业参展,比去年上升 40%,参展面积 2.23万平方米,同比增六成,七大展区都有中国香港企业参加。第三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的报名也于今年 8 月启动,截至目前已经有 115 家报名,面积超过 6 万平方米。

本届进博会境内外采购商专业观众注册超过 50 万,大大超过首届。专业观

众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其中,来自制造业的占比 31%,来自批发和零售业的占比 23%。从采购商注册性质看,境内企业中,中小民营企业占比 67%,明显高于去年。境外采购商注册人数的快速增长也成为本届进博会的亮点之一。首届进博会境外采购商到会 3600 人,而截至目前,第二届进博会境外专业观众报名注册已超过 7000 人,约为首届进博会的 2 倍。这充分表明了进博会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首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从昨天举行的进博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为进一步突出专业化办展方向,今年进博会将不再设置社会公众日。为满足广大市民热切的观展愿望,感受精彩的进博盛会,国家展将在进博会后进行延展,于 11 月 13 日—20 日(9 时 30 分—16时 30 分)向社会观众免费开放。

据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尚玉英介绍,通过前期网上预约,8 天观展场次已全部预约完毕,观众总数 40 万人,上海市民占比 85%,中国港澳台人士 1000 人,国外人士 20xx 人。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进一步研究细化观展路线、策划制作导览手册,确保实现“展示延展国发展成果、满足社会观众观展愿望、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确保延展安全有序顺畅”的目标。

世博会开园仪式上的致辞中英文版 篇8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园仪式于5月1日举行。在这样隆重的场合,少不了礼仪祝词,这在口译考试中也是重点。请回忆口译课上学过的reception and ceremonial speech相关内容。现场口译员的口译文本仅供参考,根据事先写好的稿件读的。有些用词临场很正式。标红的地方值得注意,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积累起来很快。

现在,请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先生致辞。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要隆重开园了。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参展方、国际展览局以及所有在筹办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远道而来的八方宾朋,表示热烈的欢迎。

上海世博园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凝聚着人类对城市建设的卓越智慧,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现在,我们欢聚在上海世博园,共同观赏创意型、独特的场馆展示,感受丰富多彩的科技成果,参与充满睿智的各种论坛,欣赏引人入胜的文艺活动,一定能够在平安和谐中享受成功,在创意活力中感受精彩,在快乐温馨中定格难忘,全方位体现人类对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和共同探索。

一切始于世博会,一切汇聚世博园。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园的荣耀。

Now, I invite His Excellency Mr.Jia Qinglin, Chairperson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a’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o make remarks.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today marks the grand opening of the site of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At this exciting moment, I wish to express, on behalf of the organizer, heartfelt

thanks to the participants, the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s Bureau and all those wh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preparations of the Expo.I would also like to extend a warm welcome to all the distinguished gue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Built around the theme of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the Shanghai Expo site epitomizes human ingenuity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crystallizes mankind’s vision for a better life.This is a joyful occasion.We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dmire the unique designs of the pavilions and displays, explore a rich variety of scientific feats, participate in inspirational forums, and enjoy fascinating cultural events.We will experience a successful expo of peace and harmony, marvel at the splendid array of innovations and capture the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致辞 篇9

(2010-10-31)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世界上只有一个……

[台海局势] 司徒文:两岸持续交往是和平保证 [中日关系] 温家宝与菅直人非正式会晤10分钟 [中国政情] 中共强调五中全会改革立场

[全球反恐] 炸药邮包事件 美英澳加强航安检查

上海世博会最高级别论坛——世博会高峰论坛今日上午9时在世博中心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伟哥650元买1送1◆直 销

威猛男人━女人无法抗拒

糖尿病—化糖清血新突破 牛皮癣——清毒抗复发!

们,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即将落下帷幕。本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当代文明成就,汇集了人类探索城市发展的共同智慧,创造了多项世博会的新纪录,谱写了世界博览史的辉煌篇章。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成功的盛会,世博会云集了包括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在内的246个官方参展者,超出以往历届世博会。从5月1日到今天,世博会参观者达到7000多万人次,创下参观人数的新纪录。

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美丽的黄浦江畔,走进世博园,顶着烈日。本届世博会还第一次开辟了网上世博,为世界各地更多的民众参与世博会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精彩的盛会,近6平方公里的世博园仿佛是一个地球村,一座座风格迥异、造型别致的建筑物毗邻而居,随风舞动的英国馆、枫叶造型的加拿大馆,形容“丝路宝船”的沙特馆等各具特色。尽情挥洒着人类智慧的奇思妙想。世界各国的文化瑰宝纷纷闪亮登场,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希腊的雅典纳神像,法国印象派大师的传世之座,丹麦的小美人鱼等世界奇世文化珍品,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平均每天100多场,总计2万多场次的文化演艺活动,荟萃了绚丽多姿的各国文化的精髓,给人心旷神怡的精神享受。全球许多政治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莅临中国,在上海世博会系列论坛上发表真知灼见,探索未来世界,碰撞出无数睿智的思想火花。

上海世博会犹如一部写在大地上的百科全书,构成了一幅多元文化和谐共荣的美好画卷。上海世博会是一次难忘的盛会,世博会让渴望了解世界的中国人民,和渴望了解中国的各国朋友走在一起,相互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世博会开幕式上,来自青海玉树灾区的两位藏族儿童和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孩子们牵手相拥,表现出人类在苦难面前同舟共济的兄弟的情谊。

一位叫山田外美代的日本老人,人称世博奶奶。4年前就来到中国,为参观世博会探路,几年中往返中国18次,世博会开幕以后,她购买了183张门票,每天都出现在世博园。另一位来自中国浙江省年过七旬的农村老人,在上海租了一间小房子,为国内外参观者免费提供住宿,自己甘愿睡在小沙发上,感动了无数的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8万多名身穿青色白裤的园区志愿者,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小白菜”。还有近200万名城市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他们的灿烂笑容和热情服务,成为解读中国的真正名牌。

上海世博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首次来到发展中国家,首次在一个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举办,这对中国和上海是严峻的考验。8年来,我们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筹办工作,特别是上海人民,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同时,国际展览局和往届世博会举办国也给予了宝贵的指导。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凝结着无数人们的辛勤劳动,正是广大世博会的组织者、建设者、工作者、参观者、志愿者的真诚、智慧和汗水,共同铸就了世博会的辉煌。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一切参与世博、支持世博和为世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女士们、先生们,上海世博会不仅荟萃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为人类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启迪了人们的心智,这是世博会的灵魂之所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上升到精神和理性的高度时,才能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并永久传承。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这次盛会及其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和启示是很有意义的。世博会鲜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等发展的新理念。上海世博园本身就是一个低碳的典范,园内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高达4.6亿兆瓦,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运用超过千辆,象征工业文明的165米高的大烟囱被改装为气象信号塔,用最新低碳材料和节能技术建造的各国展馆比比皆是。

馆内陈列的最新低碳技术和产品不计其数。首次设立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逼真的模型展示了世界各国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智慧,描述了未来城市生活的新模式。这些新理念反映出人类对发展含义的理解更加科学,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更加理性、成熟,必将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世博会有力地证明了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就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并产生了很多科技产品。工业革命后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令人震撼,在不到100年的时间中,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如果和工业革命后的那一百年相比,人类在最近一百年创造的生产力不知又要大多少倍。

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人类最新科技成就,如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新材料、生态节能建筑等,彰显了人类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和推广,不但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还将引领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提供有力的支撑。

世博会生动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上海世博会为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充分展示了世界的丰富多彩,这里不仅有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品,而且有非洲独特的民族服饰和黑木雕,还有精美绝伦的加勒比海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手工制品。这些产品都是人们在长期劳动时间中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理念,是一个民族凝固的文化。除了丰富的展品之外,世博园内每天都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文艺节目,原汁原味的非洲土风舞,华丽恢弘的法国宫廷舞,热情洋溢的阿根廷探戈,凝练简洁的日本能剧,欢快浪漫的英格兰民族音乐,优美典雅的中国京剧,这些世界各国艺术的精华使世博会更加生动鲜活,更具吸引力。世博会告诉我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值得骄傲的传统文化,各种优秀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都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一枝独秀不可能形成争奇斗艳的百花园。

世博会充分表明了追求平等、和谐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世博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节日。参加世博会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如果没有相互理解和信任,没有对和平的热爱和对和谐的向往,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国家和民族的人们欢聚在一起。首次集体亮相世博会的14个太平洋岛国和13个加勒比海岛国,有的是第一次参加世博会,有的还没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是都兴高采烈地加入世博会的行列,这充分说明世博会是超越国家、民族、宗教界限的。

上海世博会把服务参观者和参展方放在突出位置,园区内大量增设便民设施,特意挑选9家清真餐厅进驻,使人处处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世博园内首次设立了残疾人馆,所有活动都有无障碍座位,并为残疾人馆提供轮椅租赁、无障碍寄存等各种特殊服务,充分体现了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世博会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并不仅仅看有多少高楼大厦,还应当关注每个人的现实需要和精神需求,让社会关爱的阳光温暖人们的心房。

女士们、先生们,世博会历经159个春秋,在这一个半世纪中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现过三次重要的科技革命,世界发生了沧桑巨变,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都有史无前例的飞跃。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面,也反映和折射出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担忧和困惑。我们弘扬世博理念,就是要倡导人类携手应对各种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我们要共同推进城市和谐发展。今天,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化一方面让人们享受了现代文明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伴随着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贫困化、文化的冲突、金融危机等前所未有的挑战。

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对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进行开创性的探索,我们要认真总结上海世博会关于城市发展的宝贵思想成果,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建设经济集约高效、社会公平和睦、文化多元包容、生态环境良好的和谐城市,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我们要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本届世博会描绘了未来城市美好生活的远景,但我们不能忘记,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还比较落后,全球主要贫困人口还生活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我们应该大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村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我们要帮助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我们从世博会主题论坛演讲者的焦虑神色中看到了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感到了贫富差距扩大的缩影,人类同是地球大家庭的兄弟姐妹,应该秉承携手前进、共同发展的理念,竭尽所能帮助欠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使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

我们要共同珍惜和爱护地球家园。从世博会的展览、展示中可以看出,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无尽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巨大代价。地球不仅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更是从我们的后代那里借来的。我们必须尊重自然、注重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家园。

我们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从世界各国积极参与世博会的热情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追求和平进步、实现和谐共处、创造美好生活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世界各国应该理智处理民族矛盾、文化摩擦和地区冲突等热点问题,以和平的方式协商解决国际国内纷争,消除种族隔阂和冲突,共同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向世界学习的良好机会,一日观世博,胜读十年书。走进世博的场馆,不仅饱览了各国的美丽景观和奇珍异宝,也领略了各国的灿烂文化和风土人情,这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和震撼是电视和书本都无法比拟的。世博会也是各国综合国力的展示,在这里,既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又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只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和开放兼容的道路,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深化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自行车比赛开幕式上致辞 篇10

大家上午好!

沐滕阁秋风,览前湖胜景。伴随着“七城会”的日益临近,今天我们在美丽的之滨隆重举办“喜迎七城会——年首届‘·喜德盛杯’环前湖自行车赛”,目的是大力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健康生活,进一步打响低碳示范区品牌,为“七城会”的胜利举办营造浓厚的比赛氛围。首先,受工委、管委会的委托,对各位裁判员、运动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支持、关心赛事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绿色、环保、低碳、健康”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自行车运动是一项融入自然的绿色运动,是世界风行的环保健康新时尚。作为展示南昌市“一江两岸”现代都市风采的标志性新城区和正在快速崛起的“生态胜地、时尚商都”,我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贯穿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特别是积极倡导“新城区·新生活”品牌,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改善交通环境,引导广大居民绿色出行、低碳消费、健康生活,在开展自行车运动方面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XX年8月我区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免费公共便民自行车服务系统,今年8月又在全市率先启动健身绿道建设。随着这些举措的相继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自行车运动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自行车运动已经成为我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成为展示我区现代新城的特色名片。

首届“·喜德盛杯”环前湖自行车赛由管理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江西分公司赞助,比赛分为男子公路组、男子青年山地组、男子壮年山地组、女子山地组四个组别,共有来自省内外和澳门、台湾等地区的200余位运动员参加比赛,是一次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的大型比赛。今天的比赛是首届环前湖自行车赛,也是我区举办自行车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起点。我们相信通过本次赛事的举办,必将有效提升和广泛宣传我区城市形象,有力推动我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希望赛事承办单位在精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组织好比赛;希望广大参赛选手公平竞争、团结互助,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友谊;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此项赛事成为我区文体活动的重要品牌,助推我区走一条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啤酒节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11

(7月8日晚7点28分,人民广场)

各位来宾、广大市民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激情似火、酒香四溢的美好夜晚,我们迎来了第五届“xx啤酒文化节”。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和参与这一盛会的各位来宾致以美好的祝愿!

一年一度的啤酒文化节,是我市展示发展成果、深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我市广交海内外朋友、扩大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本届“xx啤酒文化节”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激情七月、相约万友”为主题,精心设计了新产品展示、美食、娱乐、酒文化四大板块,并安排了精彩的文艺演出,搭建起展示企业形象、交流文化、沟通产销渠道、缔结友谊桥梁的大舞台,为参节市民和游客奉献夏日的盛宴。

本届“xx啤酒文化节”将以开放的胸怀、细致的服务、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浓郁的节日氛围,充分展示我市热情、开放、文明、进步的城市风采,让广大市民尽享啤酒芳香,尽享文化大餐,尽享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果。

最后,祝第五届XX啤酒文化节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市民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运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篇12

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经过精心准备,我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xxxxxxx“xxx”首届职工趣味运动会。首先,我谨代表分公司班子对运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了筹办好本次运动会,精心组织的组委会、各个小组以及筹备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更要对今天在场的每位运动员道一声:“大家辛苦了,加油!”

本次运动会,可以说是分公司系统内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会!我们倡导“团结、文明、健康、奋进”的氛围,坚持“隆重、热烈、精彩、节俭”的风格,共同为“xxxxx”。在项目设置上力求贴近需求、贴近员工;在组团方式上,以支部为单位,全体员工欢聚一堂,共同分享运动带来的欢乐与健康,共同展示xxxx公司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化。公司还将根据员工需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努力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家庭和谐、生活幸福!希望大家热情参与,互相鼓舞,团队协作,享受过程。我们坚信,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xxxx公司必将展现出更加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企业风貌,为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添彩!

上一篇:公司开业典礼发言稿「保险」下一篇:管理信息系统实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