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荷叶》教学反思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张荷叶》教学反思(精选12篇)

《一张荷叶》教学反思 篇1

首先在活动目标上,我制定了三点:

1、较清楚地讲述鸡娃娃用荷叶做成的几种物品。

2、学习量词:一张、一把、一只。

3、感受编讲图片故事的乐趣。通过活动,这三个活动目标基本有达到,完成的程度比较理想。

其次虽然孩子已经有在其他看图讲述活动中尝试过这样的活动形式,但是在今天的活动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了几点不足:

1、由于本次的活动没有教学挂图,因此在我在网上找了一些这个故事的图片,并利用电视来播放图片,但是这对于孩子观察还是比较小的。

2、整个活动孩子的主体性比较没有体现到,都是处于老师问孩子答的教学形式,孩子比较被动。

3、本次看图讲述活动较于前几次的活动来说已经有所进步,孩子们已经能够根据挂图来说一句话,这是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比较明显的一个进步。但是还是不够,孩子明显词汇量不足,而且想象力没有拓展开。

4、教师的设置的问题不够明确,不能很好的做到有效提问。

《一张荷叶》教学反思 篇2

《荷叶母亲》是人教版七年级 (上) 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都以抒写、歌颂人世间的亲情为主要内容。我自认是情感丰富之人, 为了上公开课, 我挑了这一篇。

若在平常我肯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有感情地引入或巩固旧知引入———朗读课文、疏通字词———整体感知———分段讲解——归纳小结。

多好的常态课啊!脉络清晰, 重点突出, 张弛有方, 这就是我引以为傲的常态课模式!

可惜, 为了上公开课, 势必要上出点新意!想了很久, 还是觉得抓住“读”字作为突破口, 以读领全文, 以读串整堂课。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读’, 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总之要多读。何况冰心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读”出主旨, “读”出情感, 应该是有些可操作性的。于是, 有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引入——范读——中心开花———主旨突破———细处回眸——走近作者———拓展欣赏———作业。一堂课下来, 似乎条理仍很清晰, 重点也能牢牢把握, 可惜, 开心之余, 遗憾时时浮上心头。

一、课堂回眸:有感情地引入

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东西, 它如一缕阳光, 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温暖如春;它如一泓清泉, 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灰尘也能明净如初。孟郊的“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早就对此作了完美的诠释。相信到现在, 同学们已经猜出这样东西的名字了。它就是母爱。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荷叶母亲》。

遗憾一:课前觉得那两句比喻句非常优美, 课堂上由我的嘴中读出来却只见一片肃然的表情, 根本达不到煽情的效果;事后才发现, 课堂作业本中有一道完全一样的仿句题;偶然翻看儿子的《亲情故事》 (小学的) , 赫然发现扉页上就是这醒目的两行字!欲哭无泪, 何必去抄两句呢, 咱又不是江“女”才尽!而且在引入过程中过早地揭晓了文章的内容, 给学生一种思维定势, 削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或主旨的个性化解读。

反思:若有类似的情感投资, 切忌抄袭, 贵在真诚!切忌定势, 重在创新!

二、课堂回眸:教师范读, 学生边听边思考:文章重点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遗憾二:若在平常, 我是断不肯范读的, 一来嫌麻烦, 二来真的想把机会让给学生, 毕竟课外做语文的远远少于做数理化的, 能读语文课文的又真有几个?可是为了公开课, 为了让“读’能贯穿整堂课, 为了不让太拘谨的学生出丑, 我决定范读了!可是效果呢?好像只有我的语调在柔婉, 好像只有我的情感在起伏, 学生真正投入的, 是在尽力寻找我事先布置的问题答案。而在另外一个班里, 我让学生自己朗读, 效果远超出我的预期。

反思:尊重学生, 其实就是尊重教师自己。教师范读时, 不要预设几个问题, 听的目的是为了融入情感而非解决问题, 若要解决问题, 干脆直接改为自读课文为好;教师的范读放在整堂课的开始, 容易给学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个性化感悟。个人认为, 整堂课的结尾, 在学生的朗读后, 来个教师范读, 既可以展示教师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把握, 也可算对学生理解阅读的渗透、提升, 是否更妥?

遗憾三:在此环节中, 还出现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在一个学生已经答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课文重点描写的对象是红莲”, 为了显示本人的循循善诱, 我自作聪明地问:“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看着我亲切的笑容, 班长举起了她的手———潘多拉的盒子北打开了:“课文重点描写的对象是荷叶。”我的脑子居然一片空白:在备课时我其实想到过莲和荷可能会被学生混淆, 可惜后来没有探究。如果当时能这样处理:1.巧借他力, 把问题抛给学生, “有哪个同学能帮老师来解答呢?”2.实事求是。“老师对莲和荷倒真没有查过字典, 下课后我们一起再探讨好吗?不过本文较明确的是写花还是叶子?”我想, 这两种处理都可以较为妥当地处理学生瞬间的疑惑了吧。可惜, 我采用了第三种:自作聪明:“其实在古文中, 莲就是荷, 荷就是莲, 所以本文重点写的是红莲, 而不是白莲。”说完, 后背一片汗涔涔。下课赶紧去查:莲, 多年草生植物, 生浅水中, 地下茎叫藕, 种子叫莲, 均供食用。花叫莲花或荷花, 供观赏。心中哀叹, 只好下堂课补救。

反思:能巧妙机智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既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 从深层次来讲, 更能体现教师备课的层次、深度。备课, 不仅是备教材, 备教法, 也要背学生。不仅备旧知, 也要备预知。不仅要备课内, 也要备课外。现阶段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 不仅是对年轻教师, 也是对“资深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若总想避烦就简, 投机取巧, 最终必会自讨没趣, 自取其辱。

三、课堂回眸:中心开花:既然重点描写的对象是红莲, 那么文中, 共写到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红莲是怎样的?环境又是怎样的?

在学生找出三看红莲后, 我分别结合了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方式, 并指导学生用横线、波浪线及括号在文中圈点勾画, 此环节较为顺畅。原因是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运用多种朗读方式, 让学生借助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使诗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既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 又提高审美情趣。

遗憾四:总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总说“教无定法”, 但从此环节来看, 虽然学生对教师预设的重点问题都能找得迅速有效, 答得头头是道, 在课外的作业本中正确率也很高, 但自认方法过于单一, 就是读一遍———找答案——回答、明确答案——再读一遍, “举一反三”在整堂课中被固定为一段时间内的针对性回答, 大大削弱了学生求知的浓厚欲望。能用什么方法加以改进呢?仍然苦恼。

反思:“教是为了不教”, 若有新的方法可尝试, 即使浪费些时间又何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 作为教育者, 要跟上时代步伐, 转变教学观念, 使教与学成为一种生命的活力。

四、细处回眸:主旨突破:为什么看到荷叶盖住了红莲, 作者会想到母亲呢?

细处回眸:文章的重点是描写红莲, 那么能不能删去写白莲呢?开头写三蒂莲开有什么作用呢?

这两个环节是在课堂内处理得较为顺手的。学生不仅会朗读, 还做到了当堂背诵出主旨句, 更能有感情地理解了主旨;由对主旨的很好把握再去回头寻觅课文的写作手法:衬托, 自认为是设计中的亮点:扣住了朗读而又主次分明。

遗憾五:可是, 课外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余映潮先生的《荷叶母亲》教学实录。在这一课中, 余老师创设了“术语点评、课文集美、妙点揣摩”三个学习活动, 既有语文味道, 天然质朴, 同时又十分巧妙, 天衣无缝。可以说, 余老课真正深入到了文本里面, 并且做了鞭辟入里的解读, 呈现一种真语文和大语文的味道。

看完后, 心中残存的那点自傲顷刻被瓦解, 只留一种骇然的感觉。一堂真正完美的课肯定会有一条线贯穿, 我的课呢?总以为用读贯穿了:以读带出引入———以读领悟品味——以读拓展深化, 其实, 真正仔细一瞧, “读”只是一个幌子, 我真正在做的仍然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句子的赏析、对作者的了解, 到底读出了什么?只有我知道。到底谁读懂了什么?只有我知道。整堂课下来, 如果问学生, 你觉得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冰心的文章较为合适?绝对不会是你满意的答案。

遗憾六:最本质的缺陷在于我无力 (也许是有意) 去解决散文诗的概念, 所以我将此环节忽略了;我觉得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不能体现我以“读”贯穿的思想, 因此整堂课中被我取消了此环节;为了体现“读”的方法也能贯穿作者简介, 我将作者简介与拓展欣赏合并为欣赏冰心的《纸船》……

反思:预设目的过于直露, 破坏了整堂课的美感。

一堂公开课下来, 居然找到了这么多的遗憾, 那么若是常态课呢?不敢往下想了。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 篇3

——《荷叶 母亲》教学反思

刚刚执教完冰心的《荷叶 母亲》一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冰心用心铸就的爱的颂歌,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对于这样一篇美文,作为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春风化雨,让作品潜移默化滋润学生的心田,成为了我这堂课一直追求的目标。下面是我自己对这堂课的几点反思。

反思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郁于中,才能发之于外。作为执教者,心中有情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为此,我深入钻研文本,潜心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沉情感,让自己先被作者打动,然后再去感染学生。所以,我反复地朗读课文,仔细地品析课文,深入体会“荷叶护莲”这一诗化意象里所蕴含的冰心的感恩之心。其次,我拜读了冰心的《繁星》里关于母爱的颂歌所有的诗作,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方式,并多方探究冰心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让自己的教学既紧扣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力争做到教学的高屋建瓴。

反思二: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制定教学流程,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语文学科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课,空洞说教往往让学生心生反感,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为此,我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环节。“走近名家”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爱的哲学”;“赏文入境”让学生开始进入作品的情感氛围;“品文知心”让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通过对文本的诵读和品味,让作者的情感力量自然而然地沁入学生的内心;“心有所悟”让学生从作品里走出来,走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手写我心”则是在学生充分酝酿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文本诗化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此教学流程既遵循了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也严格遵循了课程育德必须紧扣学科实际,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育德的要求,让学生“读——品——悟——写”,在全面完成学科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反思三:为了要让爱的种子能够播撒在学生的心中,我还注重了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资源,结合学生感受深刻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最近学校德育处开展了一次“孩子,你知道父母的付出有多少?”的德育主题活动,许多家长都给学校做了反馈,对学生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我有意识地利用了这一素材,让学生在现实的感召下体会父母为自己的爱与付出,学生受到的心灵震动很大,不少学生是满含泪光地写作,哽咽抽泣地诵读,让我也深受感动,忍不住潸然泪下。

反思四: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前提下接受情感的熏陶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充分展示语文教学的本味,体现语文教学的精髓,才有可能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依然应该是而且必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文本和生活中培育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方面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德方面的巨大作用,争取教学的最大成功。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 篇4

以前教课,我都是采用解题、了解作者、梳理情节、划分段落、归纳中心等传统教学模式,讲得多,分析细,结果往往是老师累、学生烦、效果很差。

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决心把课堂交给学生,按照“朗读——探究——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探究诗文的构思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读”,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总之要多读。在课堂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借助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又提高审美情趣。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从而清楚地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在课堂上学生动脑还动手,运用同类写法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对母亲的爱。

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篇5

在韩老师、牛老师两位师傅指导我备课时,我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抓住课文重点突出创新?当时心里也有了不少想法,也想把这些想法在自己的课堂上展现出来,可上完之后,尽管有成功之处,可还是有很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

课后认真想了想,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巧妙选材,是优化教学实践的基础。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推动下,我深入钻研,用心领悟新课标中的新精神、新思想、新理念,力争在构思课堂教学目标、过程、方法时,使之得以深入贯彻。本课教学目标是认识“荷、珠”等12个字,会写“是、朵”;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结合色彩明丽的插图、直观形象的动画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带来了欢乐。同时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体味小水珠的快乐心情的同时,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这三个目标着重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二、树立师生平等合作的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创设乐学氛围。

《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在课堂上时刻谨记这一点,始终以学生为本,师生之间像朋友,是伙伴,课堂始终以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为主体,在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在识字教学过程当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日常的积累以及生活经验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以猜字谜等游戏形式向学生传授新的识字方法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逐步学会积累。其次,我注重创设学声乐学的情境。我由课文内容入手,设计富有诗意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到既轻松又充实。最后,条理清晰的板书、生动有趣的课件,给学生以多感官的综合刺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泼生动的乐学氛围。课堂上,孩子们个个踊跃发言,你争我辩,爱读、想说…个个兴趣盎然,乐学氛围由此产生。

三、以课堂为载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快速良性的发展。

1、注重朗读、阅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习书面语言的有效途径。根据本文语言优美、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我在课堂上贯穿了“以读为主,感情体验“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件、图片,让孩子们认真观察,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移情心理作用下,孩子们换位感受小水珠喜欢荷叶、高兴的心情,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实践证明,这样做,一方面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孩子们从课文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另一方面,在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爱读情感,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想象力。

人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想象,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羽翼,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凭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在理解了“摇篮”,体会小水珠的幸福快乐后,我创设了夏日里池塘周围的美丽情境,紧跟其后我提问:躺在荷叶上的小水珠会看到什么?课堂上,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道出了夏日里的许多美景!我适时给予了表扬并由此指导第二段的朗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课后我设想此环节还可以让孩子课后动手画一画小水珠看到的夏日美景,这样更能体现“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大语文教育观。

3、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更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别注重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课堂讨论,情景表演等形式,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学会协同合作。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后,我会提醒学生,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讨论一下,看看谁的答案更准确。

不足:

1、课堂节奏紧凑不够轻松、自然。

我希望我的课是轻松的、自然的,虽然整节课感觉还算融洽,但我不觉得轻松,总觉得不畅快,课上觉得有些压抑。带着这样的心理在授课过程中我总是性子很急,在朗读感悟时过于急于求成,有些走马观花,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带入情境获得情感体验。该学生讲的没有讲出来,反之不该老师讲的老师却倒了出来。整堂课自己没有进入状态,和孩子们在情感上没有产生共鸣。

2、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讲台不久的年青教师,说实话最让我害怕的就是课堂上碰到所谓的“教学事故”,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总是担心自己会束手无测出尽洋腔。可是问题终究还是出现了,在指导书写的时候,由于书写笔的问题在范写的时候字有些不尽人意,孩子立马给老师作出了评价:“难看,难看死了”,孩子是童言无忌,道出了事实,而我却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应对,找不到自己要下的台阶。如果再让我上一次的话,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会顺接着孩子的评价:“是啊,老师写得有些难看,谁来写写看?”这样,不仅能够让自己走出尴尬,也给了孩子展示的机会。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篇6

1. 认识本课12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体验生活的美。

3.能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这里有一条谜语,大家来猜一猜。

“圆圆绿伞,浮在水面。盛夏展开,深秋难见。”(荷叶)

2.同学们真棒,对,就是荷叶。夏天到了,池塘里到处长满了绿绿的、圆圆的荷叶。你们看,这圆圆的荷叶多可爱呀!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课文,教师范读。

2.多么精彩的课文,我们大家快来读一读!大家在读课文时,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练习读。

3.谁来试试,带领大家认读这些词语朋友?

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指名读、齐读)

用“亮晶晶”“笑嘻嘻”这样的词语表达意思准确又生动,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金灿灿、绿油油、红火火)

同学们真棒,已经学会积累词语了。

4.读课文。

刚才的生字朋友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自己读读课文,看看荷叶的好朋友都有谁。

你们也可 以这样表 达 :___、___、___和___是荷叶的朋友。

三、品读课文

1.这些伙伴分别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语句。

2.这四位朋友把荷叶当作了什么呢?

(1)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

小水珠把荷叶比作自己的摇篮,觉得荷叶是它舒服的睡床,小水珠在圆圆的荷叶上滚来滚去,就像躺在摇篮里的婴儿。在课文中,小水珠做了怎样的动作?(板书:躺)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让我们感觉到了小水珠的快乐。那么谁来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要读出小水珠快乐的心情。

(2)小蜻蜓把荷叶当作停机坪。

荷叶圆圆的,平平的,就像飞机场,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就像飞机停在飞机场上。

小蜻蜓就像一架即将在荷叶上着陆的小飞机,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呢?(板书:立)

(3)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歌台。

荷叶就像圆圆的歌台,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就像在舞台上跳舞唱歌。

理解词语:大家听过青蛙叫吗?对,青蛙叫的声音很大很清脆,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表达。对,就是“放声歌唱”。

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歌台,可以在上面唱歌、跳舞,多么悠闲、多么快乐!

我们好像看见一只可爱的小青蛙正蹲在圆圆的歌台上演唱歌曲。(板书:蹲)

(4)小鱼儿把荷叶当作凉伞。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把撑开的凉伞,为小鱼儿挡住了阳光。小鱼儿把荷叶比作凉伞,有了荷叶这把大凉伞,天再热,小鱼儿也不怕了。小鱼儿穿梭水下,大大的荷叶就是遮风挡雨的伞,可以给它带来快乐,因此小鱼儿才会用心捧出最美最美的水花。你能体会小鱼儿的心情吗?试着读一读,体会小鱼儿在荷叶下的快乐。(板书:游)

四、表演课文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前后桌一组,自己分配角色。教师指导。

五、拓展练习

1.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让我们感受到了夏日的美。这些美丽的荷叶吸引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还会吸引哪些朋友来到池塘和荷叶一起玩呢?它们会怎么说呢?

学生仿照例子说一说。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 篇7

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按照“初读感知——探究质疑——抒写感恩”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体会浓深的母子深情。

新课导入部分我采用ppt多媒体课件创造范围,让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文本,为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搭建了很好的桥梁。阅读课文、整体感知部分注重了朗读的运用,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为下一步深入理解文本奠定了基础。研读文本、质疑探究部分,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对于学生由于能力的差异,我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点拨,这样让学生既学到了方法,更提高了能力。拓展延伸部分,我选择了与文本一致的片段,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能力。形成性练习部分,我既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通过小片段的练习,锻炼了学生赏析和写作能力,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引导和熏陶。

我觉得本节课比较成功之处在于:

1、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分析比较到位,教学设想符合文本要求和学生实际。

2、教学目标的设计注重一学生为主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的写作特色,主体都是学生,注重了以学生为主导的理念。

3、注重学生的朗读,朗读的方法及技巧都做了要求及指点,对于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没有采用直白简单的灌输法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朗读及自由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知,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

4、多媒体的使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5、让学生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体会诗歌中的浓浓母子深情。

荷叶圆圆》识字教学反思 篇8

西营小学陈宗萍

这次识字课环节,我还是首先让学生自己读,提出要求是:等会汇报,你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用上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学过的方法,可以组词、说话,只要这样才能更牢固地识字生字,也才能学以致用。这个环节不仅能检测到学生对生字的预习情况,还能给更多的同学以做小老师的机会。由于可以一次只说一个字,要求比较简单,学生非常积极、活跃,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汇报着自己所认识的字,而其他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可以指出别人出现的错误,比如,后鼻音字“晶、停、坪”,“翅膀”的“翅”的方言发音。识字教学,本人力求这项教学任务完成得妙趣横生。《荷叶圆圆》一课有12个字的复习巩固任务。上课伊始,在学生充分预习生字的基础上,我和学生们做起了“摘苹果”识字的小游戏。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这里有棵神奇的果树,上面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果子,有酸甜的草莓,还有可口的葡萄,下面请同学上来摘果子,谁愿意?”学生感到新奇,纷纷举手发言。学生在参与这个识字游戏中,既对课文的生字学会了,同时又得到了乐趣。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将本课要巩固的所有生字都认认真真地学会了。虽然是在读生字,却全然没有累的感觉,学生们自始至终兴趣盎然。

识字教学,老师们各自有各自的方式。一学期下来,我的形式基本上已经固定:首先会让学生自己对照拼音读一读,巩固预习;然后全班齐读一次,以检查一下学生的总体情况;然后指名读,读对了大家跟读,读错了给她纠正,检查个别孩子的情况;再就是分小组赛读、男女赛读、师生赛读、挑战读等各种形式的读,以巩固字音。经常发现,大多数学生已经可以很准确地读出生字的读音,光读,形式单一,已经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而且时间用的很多,还是要想想别的办法,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也让单位时间更有效果。我想,如果能尝试着观察好每个字的字音和字形合起来去想,让学生汇报字音的时候,也同时也让学生说出来如何识记这个字,时间是否很更紧凑、宽裕些呢?

我指导学生写“朵”、“机”“我”三个字,写之前首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提问:“‘朵’字上边是个‘几’吗?”学生会回答:“不是。没有钩。”接着请小朋友们再写一个飞机的“机”字,要注意这个字的右边可是个“几”字,有钩的!还要注意钩的写法。然后请小朋友们再写一个“我”字。这个字很难写,建议小朋友们先在书上描一遍,记住斜钩是怎么写的,然后再写。

荷叶圆圆的教学反思 篇9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发明潜能。

备课伊始,我对拓展局部还半信半疑,生怕学生临时卡壳,和至课堂上听着小孩们那充溢诗意而又富于幻想的发言,我不由在心里为他们喝彩。同时也再次对“新课标要求教师有新的课堂行为”这一句有颇多感悟,假如没有老师先前的蹲下来与小孩们平等对话,没有教师新型的课堂行为,我相信拓展这局部是不会胜利的。

众所周知,想象是发明力的源泉。没有了想像,人的思维就会枯竭。一年级的小学生正是富有想象力的阶段,我们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要多鼓励他们,多给他们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发明潜能,让每一个小孩都成为诗人吧!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反思、点评 篇10

大连瓦房店市文化小学

孙丽莉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4课《荷叶圆圆》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培养他们的熟读能力,想象力,表演能力。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以读书为指导,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同时通过学生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演一演,最终达到背诵的目的。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通过学生自由演读的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满足孩子的表演欲望,可谓“寓教于乐”。三|、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认会写“朵、叶”两个生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

四、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五、教学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感悟课文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能猜出是什么吗?(出示课件:圆圆大绿盘,浮在水面上、水珠拿它当摇篮,小雨拿它当凉伞。)生:荷叶。

师:你见过荷叶吗?荷叶是什么样的呢? 生:圆圆的、绿绿的。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4课《荷叶圆圆》,小朋友们和老师一同书空课题。师:荷叶是植物,所以荷字是草字头,叶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注意左窄右宽。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两次吧!

过渡: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到第14课。

(二)初读课文 1.读前提要求。

师:在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先圈出生字宝宝,读几遍然后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地、大声地读吧!2.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师:老师看到大家都找到生字宝宝了,现在我们就把生字宝宝和它的好朋友一起请到大屏幕上好吗?

(三)认生字 1.出示课件: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拼读大屏幕上的词语。

荷叶 小水珠 摇篮 透明 翅膀 停机坪 亮晶晶 笑嘻嘻 2.去掉拼音学生齐读词。(课件演示去掉词语的拼音)师:小朋友们,你还能读吗? 生:能。

师:小朋友们一起读吧!3.爬山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带你们去爬山。(课件出示:山)师:点击屏幕会出现词组,孩子们读。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都顺利的爬到山顶夺得了红旗。我们的生字宝宝实在是太淘气了,看它又跑到这来了。(课件:带拼音的生字)师:小朋友们还能认吗? 生:能!

师:请同桌互认生字吧!

师:我们一同来读一下。(生齐读)

师: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吗?(能)那我们一同来读一下,下面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4.记生字。

师:小朋友们,能不能把你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呀!。

生1:我记住了“美”字,方法是加一加,上边一只秃尾巴羊,加下边一个大字。生2:我记住了“晶”,方法是猜字谜:三天。

生3:我记住了“停”,方法是猜字谜:一人来到小亭边。生4:我记住了“膀”,方法是猜字谜:月亮在旁边。…… 5.摘苹果读生字。

师:小朋友们,这些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现在老师就领你们去摘生字苹果好吗? 师:小朋友们记生字的方法真多,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你们已经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现在我们就要摘生字苹果了。只要你们读准了生字,这些苹果就会掉到篮子里,就是咱们的啦!老师指到哪一个,同学就读哪一个。(生齐读生字,课件演示一个个苹果掉到篮子里)

过渡:小朋友们认识生字宝宝,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把生字宝宝送回他的家,看大家还能不能认识?

(四)朗读感悟课文。

1、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荷叶有几个好朋友 生1:有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2、荷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师:请小朋友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3、你最喜欢荷叶的哪个好朋友?

生1:我喜欢小水珠(请学生来读,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师:请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师:你真棒!小水珠有两个动作,谁知道? 生:躺和眨

师:谁来做这两个动作?(老师也示范。)师:请小朋友们带着动作齐读每二自然段。

(用读第二自然段方法,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不做动作,读完后提示小朋友 “呱呱”地唱两声。)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有感情的读了每一个自然段,请小朋友们起立,让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读全文。

过渡:同学们读的太棒了,让我感受到了美,你们读课文这么棒不知道你们书写的本领怎么样啊?我们来展示展示吧!

(五)写生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两个字:朵、机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在书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生:朵的上面不是几,朵的下边是木字,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写的舒展。

2.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能不能写的和它(大屏幕上的字)一样漂亮?请小朋友们描一个写一个。(老师巡视)3.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学生评议。生1:××同学,他(她)的“朵”字写得好,他把每一笔的位置都写准了,写得真漂亮!生2:××同学,他(她)的“机”字写得好,注意了左窄右宽……

师:小朋友们观看了刚才这几位小朋友的书法作品,如果你对你的作品不满意,请马上修改吧!

过渡:小朋友们,这节课从认字、写字到朗读课文,你们一直表现得都很棒。那你们学了这么多的知识,累不累呀?(不累)那我们可就要来比一比了,看谁的本事大。(请拿出课前老师发的检测单)

(六)课堂检测

一、请你给给生字宝宝带上小帽子吧!()()()()()()

坪 透

翅 膀

二、读句子,选词的序号填空

①躺 ②立 ③蹲 ④躲

(1)小水珠()在荷叶床上。(2)小青蛙()在荷叶上(3)小 鱼()在荷叶伞下(4)小蜻蜓()在荷叶上。

三、连线。

荷叶是小水珠的 凉伞

荷叶是小蜻蜓的 歌台 荷叶是小青蛙的 摇篮 荷叶是小鱼的 停机坪

八、板书设计: 荷叶圆圆

小水珠

摇篮 小蜻蜓

停机坪 小青蛙

歌台 小鱼儿

凉伞

九、教学反思:快乐课堂

有效教学

《荷叶圆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语言生动活泼,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本课中我力求通过创设各种宽松、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1.关注识字教学:

因为这一课要求孩子们识记的生字很多,所以利用6步识字法即先圈画文中生字,带拼音的词组识记、去拼音的词组识记,带拼音的单个字识记,去拼音的单个字识记,最后把生字送回课文,整个的识字过程做到了由易到难,并利用字源字理帮助孩子识记生字,并且加入了登山,摘苹果的识字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识记生字并加深印象,最终对本课生字有根深蒂固的记忆。

2、关注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习书面语言的有效途径。根据本文语言优美、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我在课堂上贯穿了“以读为主,感情体验“的教学思想。在朗读中,我贯彻了“快乐朗读”的理念,让学生边读边悟,读出童趣。我首先自由朗读,读出小水珠、小青蛙、小鱼儿和小蜻蜓喜欢荷叶的感觉,再让孩子们学着他们的动作去表演,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小水珠、小青蛙、小鱼儿和小蜻蜓,带着这种感觉去读课文。实践证明,这样做,一方面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孩子们从课文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另一方面,在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爱读情感,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3.关注写字教学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应注重写字指导,切实指导学生把要求写的字写正确,写工整。我在课堂上,也做到了扎实有效的进行了写字教学。

(1)分散写字教学时间,“叶”是这节课上要求会写的生字,但是这个字在课题中就出现了,于是,我在书写课题时就让学生跟我一起书空,让学生在这过程中就掌握了这个字的书写方法。

(2)在教学朵字和机字时,更是让孩子们成为小老师,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正确,写工整,孩子们自己感悟和观察到的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真正做到书写正确,书写工整。但在书写时间上略显仓促,孩子们有的还没有进行互评就要结束了,所以日后一定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孩子真的有收获!

总之,这堂课我力求体现的扎实性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基本都能做到,相信在不断的锻炼和实践中,将更加走向成熟。从优缺点两方面反思

十、教学点评:

《荷叶圆圆》这首散文诗犹如一股清凉的山泉,被孙丽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演绎着“动”的旋律,沁人心脾,让我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轻松和乐趣。

1.动中求趣。

课堂上,教师借助识字游戏复习巩固,并通过字源字理激发了孩子们主动识字的兴趣,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接着在朗读领悟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表演朗读,其宗旨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味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2.动中求悟。

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朗读、背诵的学习方法,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朗读“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词,怎样让如今的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饱含情意的课堂,体现创意的课堂,更需要在“教与学”上下功夫。在教的方面,老师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游戏活动等方式,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主动参与,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动中求实。

教学时,要踏踏实实地把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渗透到热热闹闹的活动形式当中去。比如:课堂上,图片的再现、游戏环节的添加,动作的演示、教师的范读„„都是为有感情朗读课文做好情感的铺垫;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把书上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且有了自己的独特创造。

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篇11

讲课之前,我很紧张。前一天晚上,做梦讲古诗,讲着讲着古诗的内容竟然忘记了,急得我从梦中醒来,幸亏这只是一场恶梦!呵呵,不过讲课的时候,我一点儿也没有紧张,我也说不清是为什么,可能我真的都把听课的老师当成了“百财”了,哈哈……因为那时我的眼中只有我的学生。

《荷叶圆圆》是一篇新选入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着重抓住了这几方面展开: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从导入新课到讲解课文,简笔画贯穿始终。因为我发现小孩子们太喜欢画画了,我们班的孩子每次上完美术课都会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我。受此启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我想到了用简笔画取代了FLASH课件。效果果然不错。

在今天放学留家庭作业的时候,我在想画荷叶的作业还要不要给他们记下去呢?于是,我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没想到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画!”高兴的同时,我在想:要是对待每一个作业他们都能有画荷叶的热情就好了!不知道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

(二)多种形式激发读兴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把课文的字音读准。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带着问题完整自由地读一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并读给大家听。接着有齐读,男女生对读,比赛读等,读的形式较为丰富,激发了孩子们的朗读兴趣。

平时上课时,同学们最喜欢分角色朗读课文,遗憾的是我没有把握好时间,等我想进行这一环节时,已经快要下课了,只好忍痛割爱,把这一环节删了。唉,都怪我!

(三)拓展课文培养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比如创设情景,学习小水珠,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成了一颗晶莹透亮的小水珠,躺在绿绿的荷叶上,在风姐姐的抚摸下滚来滚去舒服极了。“小鱼儿”躲在荷叶下干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最后,我还安排了拓展内容,让学生用“是”说话。“荷叶是小蝴蝶的-----”,和分角色朗读一样,也被忍痛割爱了。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结尾处,我安排了一段关于荷叶的录像内容,取得的效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孩子们被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禁不住问我:“这是哪里啊?老师。”使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

《一张荷叶》教学反思 篇12

一、 个性朗读,自主体验,读中理解,读中领悟。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整节课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多样,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在读中积累语言,并培养语感。

二、 注意语言内容,更注意语言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四种小动物充满欣喜地将荷花当成自己喜爱的东西是本课的内容所在,也是学生注意力聚焦点;而“荷花是......”的比喻句式和重复结构是本课最显著的语言形式,也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我以内容为凭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知道“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出示语言形式,引导小朋友根据句式提示,仿说仿写文段,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从学生的作品来看,语言稚嫩,也叫粗糙,可也有不少鲜活的灵感之花,不时给人带来惊喜。

这一节课学生全情投入,学得有滋有味,这实在让我欣喜,可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值得好好反思。如:

(1)自己深知范读的重要性,可由于自己的不自信,不敢师范,这对指导学生的感情朗读,或多或少有些影响。

上一篇:殡葬服务心得体会下一篇:七岁小孩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