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公开课教学实录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顾茅庐公开课教学实录

三顾茅庐公开课教学实录 篇1

吉珊

师:话说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烽火四起,百姓苦不堪言。隆中有一奇人,熟知天下兴亡之道,能解群雄纷争之势。自称“卧龙”,世人皆言得之可安天下。刘备听闻,诚心请之,一请不得,二请不见,方有今日之刘玄德三顾茅庐。(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的三十七回,那么你了解《三国演义》吗?(指名回答)

师:真是一群小小三国星,可吉老师还是想考考你们。(平板推送题目)

师:厉害,厉害!老师服了。咱们接着回到课文。师:这第三次,他请到诸葛亮了吗? 生:请到了。

师:是刘备的什么打动了诸葛亮? 生:诚心诚意。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前发生了什么?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师:从“嚷”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张飞的鲁莽与冲动。师:还能从“嚷”体会到什么? 生:张飞心情很烦躁

师:张飞,你为什么会如此不耐烦,烦躁呢?(指名回答)生:我和哥哥已经两次请他,他却避而不见他是个什么身份,倒不如直接捆来。

师:请你来当一回猛张飞呢读一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觉得该怎么读?试试看?你为什么要大声地读张飞的话? 生:课文里有个嚷字。

师:是啊!声音大得都喊起来了,就是嚷。要知道,张飞可是一员猛将。谁来当当猛张飞?

师评促:有一点猛。能更猛一些吗?

师:老师也给大家请来一位猛张飞,一起来听一听。师:让我们一起来,加点动作会更有猛劲哦!

师:孩子们,你们对猛张飞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吗?咱们来投票表态。师:你们为什么都不赞同张飞。生:张飞说要用绳把诸葛亮捆来。师:“捆”绳子捆绑的都是些什么人? 生:。。。。

师:由此看来,张飞对诸葛亮一点都不尊重。

师过渡:捆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人的心啊!猛张飞不懂这个道理,可刘备知道。教师引读: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出示句子)师:刘备这是在______ 生:责怪张飞

师:你知道刘备和张飞的关系吗? 生:张飞是刘备的结拜兄弟。

师:是啊!《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情节就是——桃园三结义(出示图),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成三兄弟,感情比亲兄弟还要亲。他竟因为这个还未见过面的诸葛亮而斥责张飞,由此看出他对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师:老师找找生气的小刘备在哪里?哦,小刘备,老师看见你瞪了一眼张飞,生气地说—— 生读刘备的话。

师评促:老师听出你有一点生气,有没有更生气的刘备?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过过瘾,男生当猛张飞,女生做生气的刘备,请大家起立,不要忘了加上表情和动作哦!生表演。

师:嗯,从刘备们的语言中,老师听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板书:语言)

(3)师总结: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一鲜明的对比,从侧面更突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也感受到刘备对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师:那么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情到底有多真?现在就让我们再次用心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体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边读课文边用笔划出相关句子,把你深有感触的词语圈出来,也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平板推送片段,学生圈画并提交)预设2:

生答: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前行。

师:你知道半里是多远吗?一里是500米,半里就是250米,半里多就有两三百米远。隔了那么远,刘备怎么就下马步行了呢? 生:怕打扰诸葛亮;尊重诸葛亮。(如果他骑着马大摇大摆地到诸葛亮面前,就会显得不尊重。)

师评: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刘备;你真是一个心思缜密的刘备。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半里下马步行,诸葛亮也不会看到,而恰恰是他这样的举动,让我们又一次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预设3:

生答: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师:哪个词最能体现他的诚心诚意? 生:轻轻敲门。

师:他轻轻敲门,生怕打扰了诸葛亮休息。也让我们看出了他的诚心诚意。

生:小刘备们,让我们也轻轻地读好这句话,可不能打扰诸葛亮休息哦!预设4: 生: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师:老师想请教你,刘备为什么要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而不进去呢? 生:怕他们又一次鲁莽地打扰到诸葛亮。

师:于是,他自己轻轻地走进去(老师做动作),怎么样地等候? 生:恭恭敬敬地。

师:谁来用动作告诉我们什么是恭恭敬敬地等候? 生做动作,师生共评判。

师:“恭”可是个有故事的字,咱来看看它的前世今生。(PPT出示)师:恭,肃也。从心从共,本意为对神龙的敬奉,后指态度肃敬。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好这个字呢?咱们一起来观察观察它。生:撇捺舒展......师:吉老师带给大家一个口诀,咱们来读一读。师:伸出你的小手咱一起跟着视频书空。(生写)(评价)

师:刘备就这样肃然恭敬的等候着。他是哪里等候? 生:在台阶下等候。

师:要知道,古时候,阶下等候是晚辈尊敬长辈才有的一个礼仪。刘备是谁?刘备乃堂堂汉景帝的后代,人称“刘皇叔”,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而诸葛亮呢,此时只是一介乡野书生。刘备当时已经47岁了,而诸葛亮呢?只有27岁,只不过是一个未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地位的悬殊,年龄的悬殊,刘备全然不顾,就这样“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我们再一次看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预设5:

师:他恭恭敬敬地等了多久? 生:半晌工夫加一个时辰。

师:半晌用我们的大白话说就是半天,大概4个小时一个时辰就是2个小时,这样算起来,刘备最起码恭恭敬敬地等了6个小时。如果你平时等人等了这么长的时间,你会怎样?(生回答)

师: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东汉末年,看看刘备等候诸葛亮的情景。播放视频。(平板推送视频)预设6:

生答: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师:老师采访一下小刘备,你刚刚还那么有耐心地等,怎么现在那么着急要快步走进草堂?

生:急切地渴求见到诸葛亮;不想让诸葛亮等太久。

师:是啊,他恭敬耐心地等候就是为了见到诸葛亮,知道诸葛亮醒来,当然是快步进堂。让我们急切地读一下这句话。

师小结:同学们,看,下马步行、轻轻敲门、阶下等候、快步进堂都是刘备的——动作,由他的一连串动作,我们感受到了他的诚心诚意。让我们再在朗读中来重温他的诚心。

师:刘备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流露出他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尊重,因此留下一段佳话。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刘备,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吧。齐读 师:总结写法:同学们你们看,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把一个“尊重人才”的刘备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写法。

三顾茅庐公开课教学实录 篇2

师:四(6)班的孩子们,大家好!

生:校长好!

师: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当校长吗?

(生摇头)

师:因为我很喜欢笑,所以就当校长了。你们喜欢笑吗?

生:喜欢。

师:我们就来笑笑,笑也是有水平高低的。下面请按我说的笑一笑。请大家微笑。

(生微笑)

师:哈哈大笑。

(生哈哈大笑)

师:傻笑!

(生做出傻笑的表情)

师:捧腹大笑。

(生做捧腹大笑的表情,发出了笑声,心情完全放松。)

师:大家笑得很开心,你看这位同学笑得有滋有味,口水都笑出来了,还在咽口水。还有这位同学,哈哈大笑的时候,把门牙都笑掉了。

(生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师:我们都放松一点。今天到这里来上课,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轻轻松松地上课,好不好?

生:好!

二、猜谜导入初识神奇

师:可以上课吗?

生:可以。

师:听说我们四(6)班的孩子读的书特别多,知道的故事也很多。今天洪老师要出几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这几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生跃跃欲试)等会儿我们猜谜语可是有规则的,知道谜底的不要大声喊,举手就行,好不好?

生:好。

师:(课件出示谜语一:“小狗舔舔水,木头变白银。递水给路人,白银变黄金。”)请你来读———

生:“小狗舔舔水,木头变白银。递水给路人,白银变黄金。”

师:这是什么呢?

生:《七颗钻石》……那个罐子。

师:《七颗钻石》里面的水罐,是不是?

生:是。

师:请坐。这个水罐会变,木头会变成白银,白银又会变成黄金,我们感觉这个水罐很———

生:神奇。

师:(板书“神奇”)再往下看,(课件出示谜语二:“呼吸它能帮忙,说谎就变长。”)这是什么呢?

生:小木偶故事中的小木偶。

师:小木偶的———

生:小木偶的鼻子。

师:这个鼻子说谎就变长,也很神奇。再来看———(课件出示谜语三)我来念一念,我念完知道的就请举手。“巨如天柱能定海,忽变花针耳中塞。大大小小真如意,哪怕妖魔与鬼怪。”是什么?大家一起说———

生:金———箍———棒!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猜了三个神奇的东西。这些神奇的东西在我们的现实中一般看不到,通过作者奇妙的想象,让我们感觉到了神奇。(板书:奇妙的想象)同学们,你们读过很多的书,在你们读的书和看过的动画故事中,有没有特别神奇的、印象很深刻的事,如果有,就跟大家交流一下。(提醒学生放松心情过电影)

生:我看过《七只乌鸦》,里面有七个孩子。有一天,爸爸叫他们去灌水,他们把水罐放到水里,不敢回家了。爸爸责怪孩子不听话,让他们变成乌鸦,结果他们真的全变成乌鸦了。

师:嗯,很神奇!一句话,能够使人变成乌鸦。还有吗?

生:《琼斯太太的面包房》里的那只猫吃了带鱼和带有酵母的牛奶,它就变成了一只很大的猫,简直是一头大河马。

师:吃了东西会变得很大,这也很神奇。

生:我看过一个故事,故事中的梦中人能够来到现实,我觉得很神奇。

师:梦中人居然来到了现实世界里,穿越了时空。是的,我们在看书、看动画片的时候,经常会体会到神奇,而这样的情节留给我们的印象也特别深。老师在看书的时候,也看到过很多很多神奇的故事。老师梳理了一下这些神奇的故事,写了一首小小的诗。我们来看看。(出示小诗)我们一起来念念,神奇,起———

生:石头会说话,稻草敬个礼。蜗牛长双翅,上天又入地。蚂蚁写首诗,李白不能比。小虾推轮船,龙王直叹气。火车倒着开,吹上一口气。奇思又妙想,故事真美丽。

三、漫画对比引发想象

师:这样的奇思妙想,给我们带来了神奇的感受,给我们带来了美丽。今天我们也来创造一个神奇、美丽的故事。谁知道我们今天上课的故事叫什么吗?(板书课题)念———

生:《养龟记》。

师:这《养龟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看学生表情)大家都很期待。(出示第一幅图,稍顿)

师:同学们平时总是埋怨老师,一幅图要我们写这么多的字。今天洪老师请大家看这幅图,就写一到两句话,不准多写,把这幅图的意思写出来就可以。大家看图后可以左思右想、奇思妙想,甚至可以胡思乱想。想一想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写一两句话。

(生写句子,师分组巡视。)

师:我们四(6)班的同学个个都很会写。下面大家把笔停一下,请几个同学来交流一下。

生:有一天,虫虫的爸爸在海边捡到了一只乌龟。于是,爸爸把小乌龟送给了虫虫,虫虫刚接过乌龟,乌龟就发出亮光了。

师:同学们,你们体会到他这句话的想象了吗?(稍顿)虫虫刚接过乌龟,乌龟就发光了。看来这乌龟里面肯定有玄机。

生:在一个圣诞节除夕的夜晚,小男孩捉到了一只萤火虫,萤火虫一下子变成了小乌龟。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在一个圣诞节除夕的夜晚”,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

生:圣诞节。

师:今天是除夕吗?

生:不是。

师:改成“在一个圣诞节的夜晚”,可以吗?

生:可以。

师:他写得怎么样?萤火虫一下子就变成了一只乌龟,会发光的乌龟,想得很奇妙。

生:在一个万圣节的晚上,小男孩杰瑞到海边玩耍,突然走过来一个老人,老人手上提了一只会发光的乌龟。

师:他把乌龟想到遥远的外国去了。想说的同学还有很多,大家都为这一幅画写了不同的想象、意思。同学们,这只乌龟被带回家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这个就不需要同学们猜了。请你面朝舞台中央的大屏幕,然后闭上眼睛。等会儿,老师说睁开,你们就可以睁开眼,如果你感到惊奇的话,不要憋在肚子里,可以“哇”地一声,越惊奇,你就“哇”得越响,好不好?好,闭上眼睛。

(生闭上眼睛,师点击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生睁开眼睛。)

生:哇———

师:下面我要采访一下,你为什么“哇”得这么响?

生:因为这只乌龟比房子还大。

师:哦,小小的乌龟变得比房子还大。你又为什么“哇”呢?

生:因为爸爸带回家的时候,它还是小乌龟,养了几天就把房子都撑破了。

师:嗯,这乌龟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大,它是怎样变得这么大的呢?请同学分小组坐好,首先自己想一想,可以奇思妙想,还可以胡思乱想,想好了在组里交流一下。

(生分成六祖进行交流,师巡视。)

师:刚才我们每一组都进行了交流,现在我们每一组都可以派一个代表,跟大家交流一下你这组的奇思妙想。

生:小乌龟很爱吃鱼肉,有可能那只鱼里有什么会变大的东西,乌龟吃了鱼肉就有可能变大。

师:哦,吃了某一种鱼就变大了,是吗?这种鱼也很神奇呀。

生:在回来的路上,一个虫子飞到小乌龟的嘴巴里,它把那只虫子吃了,那只虫子会变大,乌龟也就变大了。

师:看来同学们比较喜欢吃,吃了东西就变大了。还有其他的吗?

生:小男孩往瓶子里灌了有魔法的水,小乌龟就变大了。

师:魔法水是哪儿来的?

生:捡来的。

师:什么地方捡来的?

生:回家的路上捡来的。

生:小男孩把乌龟带回家,觉得它太小了,心里想乌龟变大,乌龟就变大了。

师:小乌龟随了小男孩的心愿。嗯,这有点像金箍棒,想变大,它就能变大。

生:小乌龟只要听到别人说一次谎就会变大一次。

师:这有点意思,只要听到别人说一次谎就会变大一次,就好像匹诺曹的鼻子。还有觉得自己的想象很妙的举手,跟别人一样的就不说了。

生:乌龟五百万年变大一次,到了五百万年就突然变大了。

师:小乌龟在男孩家,刚好遇到五百万年,就变大了。(扫视教室)哇,还有这么多的同学要发言。同学们,我们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家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下面就请大家拿出笔,写一写把乌龟拿回家以后,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大,是怎么样变得这么大的。把情节写清楚。我们先来看一看,(出示一段经过改写的《西游记》中金箍棒变大的片段)老师这里也有一段话,你们听我念一念。

只听得孙悟空指着金箍棒说:“长、长、长。”那金箍棒便应声长了起来。一会儿功夫,金箍棒就如同城堡那么粗,钻出了水面。龙王连忙喊:“快停下,快停下!别喊了,别喊了!”可是孙悟空哪里肯听龙王的话,“长长……”金箍棒不停地在长高,已经伸到云层里去了……只听见“轰”的一声,金箍棒伸进了天庭,把神仙们吓得个个面如土色。

四、静心写作互动交流

师:变得神奇吗?并且把金箍棒怎么变的也写清楚了。同学们在开始写变化时也要注意哦。(出示评价标准:语句通顺,变化神奇,变化过程清楚。)等会儿我们就用这个标准来看看同学们写得怎样。

(生写作,师巡视。)

师:好,有许多同学已经写好了。下面请大家把笔放下,我们来交流,同学们听了要想想:第一,他把话写清楚了吗?第二,最关键的是变化神奇吗?有没有放飞我们的想象?(边板书边说)一只小小的乌龟在他的笔下是怎样变成一只巨大的乌龟的?

生:小男孩睡觉时,一个调皮的魔鬼变成了一只小蚂蚁,从小男孩家的门缝里爬了进去,爬到了乌龟壳上。第二天,小男孩发现小乌龟变大了,变得像一个脸盆那么大,小男孩害怕极了,连忙找爸爸。爸爸了解了情况之后,连忙往龟壳上滴了一滴黑色的血,乌龟又变回原样了。

师:看来这一滴黑色的血起到了神奇的作用,乌龟变大以后,又变回去了。

生:小男孩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双手套,他把手套带回了家。回家后他发现小乌龟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小男孩戴上手套,在小乌龟头上敲了三下,小乌龟就变大了一倍。小男孩十分高兴,就在乌龟背上不停地敲,乌龟越来越大,最后把房子都撑破了。爸爸回到家看到乌龟大得撑破了房子,吓得面如土色。

师:同学们,他想象得神奇吗?他把变化的过程写清楚了吗?我觉得,他写的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给一百分。

生:在一个月圆之夜,小乌龟看了看圆圆的月亮,觉得身子小,就许了一个愿,希望自己能长大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乌龟先是头变得像汽车那么大,再是身子变得像蒙古包那么大,腿变得像柱子一样粗,趴在那里动弹不得,只听得“轰”的一声,小乌龟把房子都撑破了。

师:在月圆之夜,看到月亮就会变,先是头变大,再是身子、腿变大。想象得怎样,变化过程写清楚了吗?也是一百分。

生:假如有这样的月亮的话,我也想许个愿,让月亮把我的头发变多一些。

(生大笑)

师:还有吗?

生:第二天,杰瑞起来给乌龟换水,心想:“哎,乌龟这么小,如果能够变大,那多好啊!”之后,杰瑞每天给小乌龟换水,祈祷小乌龟快快长大。上帝听到他的话,决定帮助杰瑞实现这个愿望。第二天,杰瑞发现水盆装不下乌龟了,于是就把它放在了浴缸中。第三天,小乌龟长如火车,形似巨人,高如城堡,房子被撑得支离破碎。

师:哇,小男孩许愿,把上帝也请来了,了不得!还有很多的同学,也有自己的想象,课后还可以交流。同学们,你知道这个故事是洪老师从哪里模仿来的吗?

生:《父与子》。

师:洪老师要推荐大家去看这本有趣的漫画———《父与子》,它会让你们的想象插上翅膀,飞得更高,并且有许多漫画,都可以有不同的想象。(出示《父与子》封面图片)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学习诸葛亮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3.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生版),搜集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顾茅庐》齐读课题。谁来说说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啊,刘备要三次请他。师解释卧龙先生的了不起)

2.师:第三次去隆中,刘备凭什么打动诸葛亮的呢?(板书:“诚心诚意”)

二、精读感悟,体会诚意

师:那么他的心到底有多诚?用心读一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体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边读课文边把你感受深刻的词句圈画出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小组交流一下。

(二)指名回答,随机交流。

表现一:怒斥张飞 语言对比

引导交流,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 交流:出示: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1)从“嚷”体会张飞的鲁莽与冲动。谁能当一回猛张飞呢?指名读。

刘备同意张飞的提议吗?为什么?(不尊重人才)你从哪儿看出他不尊重人才的呢?

(2)师过渡:捆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人的心啊!要让人家心甘情愿地帮你忙,怎能不显示出你的诚心诚意呢!猛张飞不懂这个道理,可刘备知道。教师引出: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读读这两人人话,尽量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语气。你读出来什么? 谁来学着张飞嚷一嚷。这真是一个冲动的莽汉啊。刘备责备他是的语气是怎样的?你来读读。

这么凶啊。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兄弟,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责备张飞,这说明什么?(3)全班分角色读,再次体会刘张二人对诸葛亮态度的不同。

男生读张飞的话,女生读刘备的话,师读旁白。指导学生读出各自的神态和语气。

(4)师总结:张刘二人对待诸葛亮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一鲜明的对比,从侧面更突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继续交流:说得容易做得难,你还你从哪些行动中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板书:动作)表现二:到达前,下马步行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他为什么不骑马到诸葛亮的家呢?(他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表现三:到达后,耐心等候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1)谈谈你的体会。读读这个句子,“轻轻”动作轻一点,有礼貌点,千万别惊醒了诸葛亮哦。(师加点)(2)“恭”字下面是什么?“恭恭敬敬”是什么意思?你平常对谁“恭恭敬敬”过?(动画演示)

(3)而刘备是谁?刘备乃堂堂汉景帝的后代,人称“刘皇叔”,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而诸葛亮呢,此时只是一介乡野书生。刘备当时已经47岁了,而诸葛亮呢?只有27岁,只不过是一个未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地位的悬殊,年龄的悬殊,刘备全然不顾,就这样“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4)刘备这样恭恭敬敬地等了多长时间?相机了解“半晌工夫”与“一个时辰”,半天左右再加上两小时。如果你平时等人等了这么长的时间,你会怎样?联系学生等人经验来体会。进而感悟刘备的诚心诚意,明眼人都能看见。师:(ppt视频张飞)表现四:快步走入

(1)终于诸葛亮醒了,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2)刘备先前等得是那么的耐心,这时他为何要快步走入?结合“快步”体会刘备见诸葛亮的迫不及待以及求贤若渴。

(3)刘备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流露出他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尊重,因此留下一段佳话。

三、探究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过渡:刘备如此求贤若渴,想必诸葛亮非常有才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体现诸葛亮很有才华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并思考:诸葛亮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华。1.拓展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前的迷惘状态 2.见面以后诸葛亮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华?

出示: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拓展相关知识地图)

3.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这样的分析,这样的策略,是前所未闻的。刘备听了(引读)——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吗?可见诸葛亮很有才华。

4.要求诸葛亮,刘备是诚心诚意,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是怎么对待他的呢。

刘备把他当做——(师引读)——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出示)(1)用一个成语概括叫“如鱼得水”。谁是鱼儿?谁是水?

四、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把一个“尊重人才”的刘备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写法。

师:刘备的诚信和尊重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也用自己的一生回报了刘备,诸葛亮出山后,成为刘备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他帮刘备打了好多场胜仗(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智降姜维,空城计、草船借箭„„)

五、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诚心诚意)

语言

动作 刘备 诸葛亮

神态 尊重人才 雄才大略

六、布置作业

《三国演义》中像本文这么精彩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比如 1.请同学们课后办一次“精彩三国”故事会。

一等奖公开课教学实录 篇4

地点:初一.一班

时间:3月17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同学们知道哪些和狼有关的成语呢?

生1:引狼入室

生2:狼子野心

生3:狼烟四起

生4:狼吞虎咽

生5:狼子野心

生6:狼狈为奸

生7:狼狈不堪

师:看来大家积累的成语不少,那么从这些成语来看,他们反映了狼的什么本性?

生1:狡猾

生2:残忍

生3:凶暴

师:对,我国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狼》这篇文章中把狼的狡猾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看一看我们人,也就是屠夫在如此狡猾的狼的面前有时如何做的呢?大家把书翻到210页,看看蒲松龄时何许人也?

生: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本篇文章节选自《聊斋志异》,它是我国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艺术成就很高。

师:好,同学们用笔把这段文学常识画出来。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学好它吗?(学生思考)我们先从古人那里看看有什么启示,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看来学好文言文的要诀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读”。所谓“三分鉴赏,七分阅读”也就是这个道理。既然要读,就要读的“响亮”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一步:认读。(教师板书)要求是:“字正腔圆”,(教师板书)吐字清楚,速度放慢,做到准确无误,声音饱满响亮。为了能够到我们的要求,首先大家把课文默读一遍,结合课下注释,并拿起笔圈画出你认为容易读错或者其他同学容易读错的字。

生:(开始默读,拿起笔来圈画……)

师: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那些字是我们应该注意把握的?

生1:我认为有:缀、窘、薪、苫、这几个字。

生2:还应该有:眈 、瞑、暇、隧。

生3:还应该有:寐、黠、尻。

师:(打出投影)大家看看,这是老师把刚才同学们总结的加上增添的一些字词。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读字词……)

师:好,完全正确,看来大家预习的不错!下面我们来气读一遍文章。

生:(齐读文章……)

师:同学们声音洪亮,能够大家我们第一步的要求了。“字正腔圆”是读好一篇文章的初步要求,要读的再好一些呢?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文义有一个了解,下面我们进行:译读。通(其)解(其)惑(教师板书),首先请大家默读课文,借助课后的注释来翻译文章,同时用笔勾画出不懂得生字词或者句子。

生:(开始默读翻译文章……)

师: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下面我们分四人一组,讨论刚才大家在自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生:(开始大声地讨论,教师巡回察看并随时回答学生的提问)

师:好,现在大家在讨论后仍旧有疑问的字词句可以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解决。古人说“学则须疑,疑源于思,思然后能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生1:“屠自后断起股”的“股”字是屁股的意思吗?(学生笑)

师:先前有一个字是屁股的意思,是什么?

生:尻

师:对,那么这个“股”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2:老师,我知道,是大腿的意思!

师:哦,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里面没有注释的呀?

生:我查的字典,字典里面说“股”是大腿的意思!

师:好,这位同学对知识是求甚解的。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同学们以后在读古文的时候,不仅可以借助于文中的注释,并且要注意象这位同叙一样能够借助基本的工具书解决。

生3:“前狼止而后狼又止”如何翻译?

生4:就是前边的狼停止了,而后边的狼又跟上了的意思。

师:文言文的翻译有“信,达,雅”三个原则。“信”就是翻译的准确,合乎原文,“达”翻译的要通畅,“雅”就是翻译的要美,要有文采,刚才那名同学是按照“信”和“达”的标准翻译的,而翻译的方法有不外乎:“对”、“换”、“留”、“删”、“补”、“调”、“变”七个字。谁再试一下?

生5: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而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了。

师:对!还有问题吗?

生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怎么翻译?

生7:就是想要从隧道中钻过去从身后攻击屠户。

师:正确!

生8:“意暇甚”的意思应该是说明狼的神情很悠闲,为什么“甚”字要放在最后呢?

师:那我想问一下,“甚”是什么意思?

生8:是“很”的意思。

师:那你想一想现代汉语中有没有这种情况呢?

生8:有的,比如说:我高兴得很。

师:对,那么这个“很”字在这里为什么要放到最后呢?

生9:是起到一个强调的作用。

师:是的,古文有些语法现象在我们现代汉语中仍旧遗留了下来,所以我们有时可以用现代汉语的知识来解决古文里的理解问题。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就叫作“互动法”吧!

师:好,还有问题吗?……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文言文的特殊现象:词类活用现象。从名称上看大家知道“词类活用”是什么意思吗?

生1:是不是词可以灵活的用?

生2:应该是词性可以灵活的用。

师:对,(教师打出投影指导学生学习文中的重点词和认识词类活用的现象)

师:大家看看文章一共有几段话?

生:5段。

师:我们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段的段意呢?

生:我看可以分别概括成: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和评狼。

师:非常好。(教师顺势板书)准备工作我们已经结束,下面进入读书的最高境界:美读,入韵入境(板书)这就要求我们读出感情,像讲一个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把自己融入到文章之中去,用你的心跳感受作者的心跳,用你的感情体会主人公的感情。举例来说,同样的一句话,我们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停顿会有不同的意思。文中的“屠大窘”应该如何读?

生:屠大窘(大字重读)

师:你为什么要把“大”字重读呢?

生:因为这个时候情况非常危急,屠夫一个人是斗不过两只狼的,把“大”字重读时强调情况的危急。

师:看来这名同学对文章的悟性很高呀,同学们再看看第一段如何读?

(生读了几遍,不理想)

师:大家想象一下:日已西沉,山路蜿蜒崎岖,西周寂寥无人,寒意彻骨,忽有两狼影紧随,屠心中惧意犹升,形势突变,我们用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再读,读出了味道)

师: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很重要的一点还要会品。(教师板书:品读,解意体蕴)我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文中那些地方反映了狼的性格特点,那些地方反映了屠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察看)

师:好,我们来说说看。

生1:我找的反映狼狡猾的。在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与前,目似瞑,意暇甚”狼是不会说话的,但是他们在柴草堆前表现的两人吃惊的默契。同时这只狼是是在迷惑屠户,使他失去警觉,而另外一只狼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生2:我找的是“途中两狼,缀行甚远”我觉得这个也说明了狼的狡猾,因为他们没有贸然的上前把屠夫吃掉,而是跟着他做了很远,等待时机。

生3:我找的是“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我觉得这里也能反映狼的狡猾。当他们看到屠夫有武器之后,也是不敢贸然上前,而是在想办法,这才出现了后面的他们狡猾的行动。

生4:我找的是反映狼贪婪的。对屠夫扔下的骨头,他们一方面不客气:吃;一方面“一狼得骨止而一狼仍从”

生5:我找得是反映屠夫勇敢、果断的。如“屠暴起,以刀辟狼首”如果这时屠夫是犹豫不决,那我想狼一定会把它吃掉的

生6∶我觉得文章之中首先反映的是屠夫的恐惧、担心。从文章中的“屠惧,投以骨”,但是后来,他发现狼的贪欲是无法满足的,所以才被迫御敌。同时这也更加符合正常的情况。人在一开始遇到狼是会害怕的。

师∶噢,这位同学分析的有道理,也就是说蒲松龄这样写更加让人觉得真实。

生7∶还有这句也是反映屠夫的机智的∶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因为要使让我的话,我想我早就跑了,不会再看看柴草堆后面,或者想到另外一只狼。[众生笑]

师∶同学们看书很仔细,那么作者主要是写狼还是屠夫呢?

(学生思考……)

生1:我觉得主要是写的狼,因为文章题目是《狼》,同时文章中也把狼的狡猾刻画得淋漓尽致。

生2:我也认为是写狼的,我补充一点的是,因为老师以前也讲过,文章的题目是题眼,而作者也花了很多的篇幅来写狼。

生3: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文章是用很多的篇幅写了狼,但是从文章的结尾来看,虽然狼很狡猾,但是最终还是被屠夫打败了,所以我觉得主要是来写屠夫的。写出了他的勇敢,果断。

师: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我们看,文章越写狼的狡猾,也就越能表现出屠夫的勇敢,也就是我们人的勇敢。那么狼又代表了什么呢?

生1:狼代表了坏人

生2:狼代表了恶势力

生3:狼代表了困难。

师:好,那位同学能够来总结一下?

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义就能战胜邪恶。这也是历世发展的规律。

师:噢,这位同学已经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的却,特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同学遇到坏人,恶势力和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要退缩,因该像文章的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想你一定的战胜阻碍你前进的一切,最终取得胜利!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休息!

三顾茅庐公开课教学实录 篇5

指导思想与教学意图:

语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文本进行体味、思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学习《祝福》,从创新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并且贯穿整节课,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最后得出主人公的死因。

教学小说时,教师不能让学生被动地充当“容器”,停留在表面的泛泛理解上,而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正确地理解文本,主动地探求文本中所蕴含的各种意义,学生还要不断地介入评价、怀疑和预测,不断地提出问题,再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运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才是积极的文学课堂教学。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全文,理清小说思路,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及常识,合作探究文章中主人公死因。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清封建礼教对人的戕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中几处对“钱”的描写的研究,把握主人公的死因以及死亡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

二、筛选信息 提问: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作者提到的带有具体数目钱句子。

明确 :

①6 P16 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②7 P17 每月五百文;

③8 P18 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

④9 P19 把祥林嫂嫁进深山,到手了八十千;娶亲费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

⑤4 P24 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 , 二元鹰洋。

三、合作探究

师生合作探究挖掘文章中五处带有具体数目钱的账单的背后含义(结合课前给学生下发的预习补充资料)。1.P16 福兴楼的 清炖鱼 翅,一元一大盘

重点分析以下内容:“一元”是城里福兴楼清炖鱼翅的价格。这句话出现的位置在“我”到鲁镇的某一天下午,路上偶遇祥林嫂,祥林嫂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最后“我”以“说不清”搪塞过去。这句话看似调侃之语,跟文章没有多大关系。

2.7 P17 祥林嫂 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的工钱:五百文..P18 祥林嫂 的婆婆劫她回去时清算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

重点分析以下内容:祥林嫂每月工钱“五百文”跟前面“一元”对比,说明前面“一元”并非闲来之笔,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不可能在他含着泪刻画的人物中随意调侃,祥林嫂每月的工钱与一盘鱼翅的价格作对比,突出祥林嫂工资的低廉;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经济上的剥削和压榨(政权压迫);祥林嫂拿着低廉的工资,干着繁重的劳动,她没有抱怨,相反,这样的日子使她的口角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就说明说明祥林嫂的要求极低,易于满足,我们也可以想象到她在来鲁镇之前在婆家那种非人生活的辛酸,此时,祥林嫂“暂时做稳了奴隶”。

但是,好景不长,祥林嫂被劫,因为其私自逃出,礼教不容。祥林嫂的工钱理所当然给了婆婆(夫权压迫)。

3.9 P19 祥林嫂 的婆婆把祥林嫂嫁入贺家墺,获彩礼八十千;

祥林嫂的婆婆给二儿子办喜事,花去彩礼五十千;办完喜事后 结余 十多千;

重点分析以下内容:祥林嫂被劫回,卖入深山,此时的祥林嫂成了商品,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只能任人摆布。婆婆卖她的目的给他小叔子娶老婆,为整个家族来繁衍后代,这是族权和夫权在替其婆婆撑腰。

4.3 P23 捐门槛的价钱,大钱十二千 , 十二元鹰洋。

重点分析以下内容:在封建社会里“神灵”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中似乎都是不可亵渎的,都是至高无上的,都是应当尊敬的。人只有俯首帖耳,只有按照神灵的吩咐和指示来办事的份。祥林嫂一生二嫁,“一女侍二夫”,在人

们的眼光中,祥林嫂就是一个“不干不净”的污浊女人,是不配敬奉神灵的。长期浸润着这种思想意识的人们,祥林嫂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异类,于是她倍受歧视也就不足为奇了!殊不知,一个人思想、尊严受到践踏、受到戕害比之肉体上被践踏、被戕害更为让人心寒,更为让人绝望。一个孱弱的祥林嫂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仍然没有丧失生之希望,仍然对神灵深信不疑。因此她倾尽所有“捐了门槛”之后,天真地认为“神灵”因为她赎了罪,就获得了与周围人一样成了平等自由的人了。然而,事实上呢,祥林嫂在人们的眼光中“风景依旧”,仍是肮脏的“不干不净”的女人。至此,神灵拯救不了她,也赎不了她的“罪”。因此祥林嫂唯一寄托在神灵上的希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彻底破碎了。那么祥林嫂对生还剩下什么呢?毫无疑问,等待她的只有死亡——这一别无选择的路了。这是神权对祥林嫂的压迫。

四、总结展示

祥林嫂是被封建制度下政权、神权、族权、夫权联合绞杀死的。祥林嫂的死是一种历史必然。

五、板书设计

政权

夫权

神权

祝福祝福

鲁迅鲁迅 钱

族权

教师个人介绍

刘宁,中共党员,曾获得河北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张家口市优秀班主任、张家口市优秀教师、张家口市师德先进个人、张家口市新长征突击手、张家口一中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所教班学生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辅导的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和作文竞赛中多人获得全国一等奖和省级一等奖,辅导的学生有多篇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获得学校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2013 年 10 月执教的公开课获得张家口市全市高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参加了多项河北省和张家口市“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并已结题。所带的班被评为校、市、省级先进班集体。

《 祝福》 教学实录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组

刘宁

师: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板书题目、作者)。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阅读了这篇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是„„ 生:祥林嫂。

师:祥林嫂最后的结局是„„ 生:死了(板书:死)

师:本来这一节课老师想带领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但是死亡这个话题太沉重了,我们谈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人们喜欢谈论„„ 生(笑):钱。

(板书:钱)

师:好,这一节课,我们从“钱”开始谈起。下面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作者提到的带有具体数目“钱”句子。

(学生读课文,找到有关信息。①P16 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②P17 每月五百文;③P18 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④P19 把祥林嫂嫁进深山,到手了八十千;娶亲费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 ⑤P23 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 十二元鹰洋。)

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分析这五张账单。首先看第一处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一元是一盘鱼翅的价钱。这句话出现的时候,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我路遇祥林嫂,她向我询问魂灵有无,以及是否有地狱。我回答也许有,也许没有,最后以“说不清”搪塞过去。回答完以后,我觉得不安,决定明天进城去,师:决计明天进城去干什么呢? 生:去福兴楼吃鱼翅。

师:去干什么呢,去福兴楼吃鱼翅,这一句话你感觉带有什么样的语气啊? 生:我感觉带有一种调侃语气。

师:“到福兴楼吃鱼翅”这句话看似带有调侃语气,跟主人公祥林嫂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先一块分析下一处有关钱的描写。

(找同学阅读这一段文字)

师:出现这句话的时候,此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祥林嫂初次到鲁镇打工。

师:祥林嫂到了鲁镇鲁四老爷家,祥林嫂和鲁四老爷一家就发生了一种关系--雇佣关系。假如你是鲁四老爷和四婶,你到底看中了祥林嫂什么呢?你才会雇佣祥林嫂。

生: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可见年轻力壮。两颊却还是红的,可见有活力,身体比较健康。手脚都壮大,古人以缠足三寸金莲为美,但是不是选美,是要求能干活。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说明很温顺,老实,安分守己。

师:除了这位同学答得这几点,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 生:还有重要的一点,试工期结束的时候,确定给祥林嫂每月工钱五百文。

师:同学们,这个时候一元等于一千文。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处有关钱的描写,鱼翅的价格是一元一大盘,我觉得“价廉物美”,而祥林嫂每月的工钱是五百文,还不够半盘鱼翅的价钱,非常的低廉。鲁四老爷代表的是农村没落的地主阶级,祥

林嫂是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五百文就可以看出地主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经济上的压迫剥削压榨。这是一种„„ 生:阶级压迫。

师:这种阶级压迫如果我们用我们课前下发的补充材料中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段话中的三种系统的权力来描述,属于哪一种? 生:政权(板书:政权)

师:可见前边有关鱼翅一元一大盘的描写,并非闲来之笔,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不可能在他含着泪刻画人物的文章中调侃。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雇主鲁四老爷为何要雇佣祥林嫂,我们现在再看祥林嫂,她拿着如此低廉的工资,她是如何让表现的呢?是不是抱怨,发牢骚呢? 生:不是。“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师:通过这一段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要求极低、极易满足的一个人。

师:我们的祥林嫂拿着如此低廉的工资,她没有抱怨,反而非常的满足,不停地劳作,我们想象一下她来鲁镇之前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生:她来鲁镇之前,在婆婆家应该受尽了压迫、凌辱,过着一种非人的辛酸生活。

师:祥林嫂在鲁镇的生活,她感到很满足,但是这种生活持续了多长时间呢? 生:三个半月。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因为下一处钱的描写,“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祥林嫂每月工钱 500 文,所以是三个半月。

师:这位同学提到了下一处有关钱的描写。为什么要给她算清工钱呢? 生:因为她的婆婆带人把她抢走了。

师:你为什么用“抢”字呢?文中哪里体现出是“抢”来呢? 生:待到祥林嫂出来掏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样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

师:她的婆婆带人把祥林嫂抢走了,那么她的婆婆为什么敢光天化日之下抢人呢?为什么周围人看到也不管,也不报官呢? 生:因为当时的社会,妇女讲求“三从四德”其中要求妇女,出嫁后必须从夫,丈夫死后,只能受婆婆的摆布,所以她的婆婆敢抢,周围的人也认为她的婆婆的行为是理所应当的。

师:妇女出嫁后必须从夫,这是属于„„ 生:夫权压迫(板书:夫权)

师:婆婆带人为什么要抢走祥林嫂呢? 生:因为婆婆把她嫁到了深山里。

师:这位同学说“婆婆把她嫁到了深山里”,老师把这句话换一个词“婆婆把她卖到了深山里”,你们觉得这两句话,哪一句更准确? 生:(齐答)老师这句话更准确。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她的婆婆把她卖到山坳里,她就到手了八十千。此时的祥林嫂变成了一个

可以任意买卖的商品。

师:还有吗? 生:“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里面“捆”“塞”“抬”“捺”几个动词的使用,告诉我们这不可能是“嫁”,只能是在祥林嫂极不情愿的的情况下,“卖”。

师: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好,他关注到了文章中的这几个动词使用。祥林嫂的婆婆敢把她卖掉,你们觉得谁在背后为婆婆撑腰呢? 生:老师,我觉得还是刚才所说的,古时候要求妇女“三从四德”,出嫁后必须从夫,丈夫死后,只能受婆婆的摆布,所以她的婆婆可以把她卖掉。

师:对。那么婆婆卖掉祥林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生:为她的小儿子娶媳妇。

师:婆婆为什么要给小儿子娶媳妇呢? 生:为了整个家族能够繁衍后代。

师:婆婆把祥林嫂抢走,并且把她卖掉,是为了给自己的小儿子娶媳妇来繁衍整个家族的后代,这主要属于什么对祥林嫂的压迫啊? 生:族权压迫。

(板书:族权)

师:我们简单做一下总结: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丈夫是一家之主,祥林嫂的丈夫死后,她就是去了经济上、精神上的依靠,她沦为了婆婆眼里面的商品,婆婆利用妇女出嫁要从夫的这个理论,对祥林嫂进行摧残和压迫,祥林嫂不堪屈辱逃到鲁镇做工。在鲁镇,她虽然拿着很低廉的工资,但是她做工很卖力,她对这样的生活很满足,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人一般处于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此时祥林嫂正是处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虽然祥林嫂暂时脱离婆家魔手,来至鲁镇作佣人,然而好景不长,“夫权”的权利赋予了婆家为所欲为,闻讯而来之后,强行绑架而去,而且为了自家的私利——即她的小叔子能有钱结婚,便强行的贱卖了她,并强迫她改嫁到边远的山墺里。可见,杀死祥林嫂,“夫权”和“族权”砍下了残忍的两刀。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第五处描写“钱”的句子。这一处描写钱的部分“十二千和 十二元鹰洋”是指„„ 生:祥林嫂捐门槛的价格。

师: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门槛呢? 生:因为祥林嫂听从了柳妈的建议,到土地庙去捐一条门槛,“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师:“赎了这一世的罪名”,祥林嫂有什么罪呢? 生:再嫁而且两任丈夫都死了,古人讲:一女不侍二夫,这是封建礼教所不允许的。人们认为祥林嫂“不干不净”“败坏风俗”,四叔家祭祀不再让她沾手,而且柳妈告诉她将来到阴司去,两任丈夫要来争,阎罗只能把人锯开,分给他们。

生:用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人们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这些都属于封建迷信。

师:祥林嫂花钱捐了门槛,赎回自己的罪过了吗?她做回了正常人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祥林嫂认为自己捐了门槛就会跟正常人一样在祝福的时候可以祭祀,但是到了祝福时候,祥林嫂仍然不被允许祭祀,最终祥林嫂精神崩溃。

师:一个孱弱的祥林嫂没有丧失生之希望,仍然对神灵深信不疑。因此她倾尽所有“捐了门槛”之后,天真地认为“神灵”因为她赎了罪,就获得了与周围人一样成了平等自由的人了。然而,事实上呢,祥林嫂在人们的眼光中“风景依旧”,仍是肮脏的“不干不净”的女人。至此,神灵拯救不了她,也赎不了她的“罪”。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当时人们的好多观点属于封建迷信,以及“神灵”无法救赎祥林嫂也可以说欺骗了祥林嫂,这属于毛泽东说的哪一种权力对妇女的压迫? 生:神权。

(板书:神权)

师:祥林嫂唯一寄托在神灵上的希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彻底破碎了。那么祥林嫂对生还剩下什么呢?毫无疑问,等待她的只有死亡——这一别无选择的路了。

师:同学们看黑板,这想什么? 生:外圆内方的古钱币。

师:我们这一节课透过一个小小的古钱币,可以认清套在祥林嫂脖子上的四条绳索———政权、夫权、族权、神权。正是这四条绳索,一步步的把祥林嫂逼向了死亡。

附:板书设计

政权

祝福祝福

鲁迅鲁迅 钱

夫权

族权

神权

三顾茅庐公开课教学实录 篇6

书面表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高三英语教学的一大课题。

书面表达讲评课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涉及的学生面比“面批面改”更广,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负担。在书面表达讲评课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通常以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真实性强且有一定的开放性等要素为选材原则, 精选一篇书面表达材料作为学生的作业, 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独立完成写作任务;之后, 笔者按学号任意抽取学生习作进行批改。在批改过程中, 笔者对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错误以及高级词汇、较复杂的表达进行罗列和分类, 并选择一篇优秀习作作为讲评课的素材。现以如下一篇材料为例来说明具体的操作方法。

假如你是李越, 你的英国网友David来信说他打算来华留学, 想知道初到中国可能遇到的困难。请你用英语给他写一封回信, 信的内容应包括:

1. 可能遇到的困难:语言方面的障碍、饮食不习惯、想家等。

2.鼓励他, 并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注意:1.回信应包括以上所有要点, 可适当增添其他内容。

2.词数:120词左右。

3. 信的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 不计入总词数。

Dear David,

I′m glad to hear from you.You asked me about the difficulties you may meet with when you get to China…

Yours,

Li Yue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鉴别共性错误, 反思习作中的错误。

2. 欣赏一些优美的表达,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 欣赏一篇优秀习作, 提高进行写作的谋篇布局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 强调书写的重要性

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事先扫描好的几篇学生习作, 将字迹潦草、涂改严重的学生习作和书写工整、卷面美观的学生习作进行比较, 强调书写端正、卷面整洁的重要性。

2. 指导审题

(1) 学生浏览以上材料后, 思考材料中哪些是对写作背景的交代, 哪些是需要翻译的要点, 确定写作的基本内容。

需要翻译的要点:

(1) 可能遇到的困难:语言方面的障碍、饮食不习惯、想家等;

(2) 鼓励他 (David) , 并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3) 书信结尾的客套用语。

(2) 时态的选择:因为材料讲述的是David到中国后将会遇到的困难以及李越对他的鼓励等, 所以应选择一般将来时和一般现在时。

3. 改错

(1) 笔者将学生习作中的典型错误按单词拼写、句意表达、词汇使用、句子结构以及中式英语五个方面分类, 然后呈现在大屏幕上, 指导学生修改句子中的错误。

学生习作中的典型错误分类如下:

(1) 拼写错误, 如:

I want to give you some advise. (advise是动词, 名词为advice。)

(2) 句不达意, 如:

You can′t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an easy way, as you know Chinese. (画线部分意为“由于你懂汉语”, 句子前后矛盾。)

(3) 用词不当, 如:

During you are here, … (during是介词, 不能引导从句。)

(4) 句子结构, 如

Different people speak Chinese are different. (此句应改为:Different people speak Chinese differently.)

(5) 中式英语

You may can′t communicate with Chinese people easily. (应删掉may。)

(2) 在学生修改完句子错误后, 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的情况, 并对不同意见以及未能做出修改的句子展开讨论。

(3) 小组派代表汇报修改意见。教师就同一个意义向学生征求多种表达方式, 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 欣赏好句, 鼓励活学活用

(1) 笔者将学生习作中较好的表达按高级词汇的使用和较复杂句子结构的使用分为两大类, 呈现在大屏幕上, 并在每个句子后标注作者姓名, 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学生习作中较好的表达分类如下:

(1) 高级词汇的使用, 如:

You will suffer from serious homesickness.

(2) 较复杂句子结构的使用, 如:

It′s obvious that you′ll be faced with many great challenges in China.

(2) 学生将同学写出的优美词句与自己的相应表达进行对比, 以体会高级词汇和较复杂句子结构的使用。

(3) 笔者解释部分高级词汇和较复杂句子结构的用法, 并举例巩固。例如:

“Also,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which we really feast on, may not be so tasty to you.”一句中的feast on意为enjoy, feast一词来自SEFC Book 2BUnit 15 Destinations的Reading部分。此环节旨在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句型和短语。

5. 欣赏佳作, 关注谋篇布局

(1) 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让学生阅读。

(2) 学生阅读以上范文后, 教师要求各小组讨论该篇习作能得高分的原因。

(3)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和体会:

S1:这篇作文使用了很多高级词汇, 如be of great difficulty, in various aspects, as a consequence of。

S2:还有frustrated, crack all these hard nuts, be in store。

S3:作文中使用了定语从句:you′ll come across;which differs from that of your country。

S4:我觉得which differs from that of your country中作者用that代替the lifestyle是正确的。

(4) 教师总结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这篇作文之所以能得高分, 原因之一是使用了较多的高级词汇和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同学们还应注意到本文中连接词的使用十分自然, 如here, so, what′s more, as a consequence of, however等;而且文章第一段讲述对方可能遇到的困难, 第二段鼓励对方并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段落划分合理, 结构清晰。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书面表达不是句子的随意堆砌, 构成语篇的句子之间必须相互关联, 写作时一定要思考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重视谋篇布局。”

6. 学生参照典型错误分类总结,

高级词汇、较复杂句子结构的使用以及学生佳作, 从语言、文法、逻辑、用词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7. 小组活动:

英语水平有差异的4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相互批阅和评议同伴的作文, 并提出修改意见, 如段落结构、时态、语态、选词、主谓一致和拼写等, 标出有疑问的地方, 待相互讨论或征求教师意见后更正。在小组合作活动期间教师当堂指导。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能取长补短, 增强推敲词句、谋篇布局的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8. 布置作业:

学生修改作文, 书写工整后交给教师。此举旨在让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复习写作技巧。

四、课后反思

1.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讲评课只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途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好的语言表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按热点话题分类, 精选短小精悍、原汁原味的文章, 督促学生每日诵读, 这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2.讲评课仅是一个开始, 课后学习也很重要。教师如果能在课后精选几篇学生修改后的习作, 张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 将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 教师应按适当比例选取几篇英语薄弱生的习作放在墙报之中, 尽量让他们体会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3.按学号任意抽取书面表达进行批改的方式缺乏科学性。课后, 笔者积极与本校其他英语教师商讨, 教师们一致认为应采用将全班学生按英语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组, 从每组学生的习作中各抽取一半进行批改的方式。这样, 教师所归纳和分类的共性错误、高级词汇、较复杂的表达才更具有代表性, 学生在听课时也能各取所需。

三顾茅庐公开课教学实录 篇7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华校区 兰溪山人

教学目标:

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分析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美好心灵。感悟黑孩子罗伯特在种族歧视下面对残酷生活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宽容、善良的美好品德。

2、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平等关爱他人。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分析罗伯特捐钱过程中的心理、语言、动作,体会他善良、宽容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用演讲,引入新课

师:1963年,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一一个梦想》的演讲。

PPT出示,一起读:

我梦想有一天,„„黑人男孩和女孩能跟白人男孩和女孩手拉手,像兄弟姐妹似的走在一起„„

引语:这是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二十多年过去了,他的梦想实现了吗?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那儿有个黑孩子罗伯特,也许他的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齐读课题。

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再读)

二、直奔重点,朗读品味

(二)感受“主动捐钱”部分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身为黑孩子的罗伯特常年——备受歧视(板书:歧视)但小罗伯特不管生活环境怎样残酷,他仍然热爱生活、渴望友谊,他和许多的小孩子一样,也有着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买一架玩具战斗机。

师:为此他历经艰辛,终于攒够了买战斗机的钱,可他买到了战斗机吗?(没有)

为什么?(因为他把钱全部捐给丽莎治病了。)

师:是捐给那个总把罗伯特称为“小黑鬼”的丽莎吗?(是的)师:是捐给那个不止一次地拒绝和他做朋友的丽莎吗?(是的)

师:问题来了,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为什么要捐钱?更何况丽莎还经常奚落和嘲笑他。)

过渡: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不理解,老师也不明白。就让我们再次走近罗伯特,一起来探讨他为什么会这样做。请同学们默读11-15自然段,思考:罗伯特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并做批注,写出你的感受。

1、悟“想”(体会其担忧、不舍的心理)

师:当听到丽莎生病了,而且可能会死去,罗伯特是怎么想的?

生汇报: PPT出示:悟“想”——丽莎可能会死?罗伯特听了禁不住打了个寒战。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呃,天哪!丽莎,你不能死,不能死,绝不能死!

师:从这个句子你们能感受到什么?(第一遍读)生1:罗伯特很为丽莎担忧。

(试着读出你的担忧。其他的同学你们担心吗?第二遍读)

师:同学们,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仔细读这个句子,这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大家轻声读这个句子,多读几遍,用心体会,相信你一定会

有不一样的发现。

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个句子在表达上有哪些特别之处?

①反问句:感情更强烈,表达罗伯特对丽莎的担忧。(第三遍)

②反复手法:“三个不能死”(第四遍)

③标点:先是逗号,最后却以感叹号收尾。

小结:你们真是群了不起的孩子,非常用心在读书。不仅针对关键的词语发现问题,连标点和修辞手法也成了你们质疑的对象。学习语文就应该像这样抓住字词句甚至标点仔细品味,去感悟人物的真情实感。你们做得很好,老师为你们骄傲。

对比读:

师:在罗伯特的心目中,丽莎仅仅是他的同学吗?(还把她当做朋友)师:可是,丽莎把他当朋友吗?(不)不仅不把他当成朋友,而且——学生回答: 老师一不在跟前就不停地叫他“小黑鬼”。常带头奚落他和别的黑人孩子。拒绝和他做朋友,并且说:“哼,谁跟你做朋友!我爸爸最讨厌黑人,他说你们黑人又蠢又脏。”

师:尽管丽莎不停地叫他小黑鬼,尽管丽莎不止一次地拒绝和他做朋友,可是想到病重的丽莎,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担忧,想——(第五遍)

师:这是需要何等的胸怀啊,这是怎样博大宽广的胸怀啊!从丽莎对罗伯特的态度和罗伯特对丽莎的态度的对比中,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伯特呢?

生:善良、宽容(板书)

2、品“做”(回顾钱的来之不易及其矛盾的心理)

师:想到这些,罗伯特再也坐不住了,他采取了行动。他是怎么做的呢?

PPT出示:罗伯特摸了摸裤子的口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三步两步冲到讲台前,把钱全部掏了出来。

师:这段文字采抓住了人物的什么在描写? 生:动作。

师:请同学们迅速圈出这段话中的动词,看看这些词又对你产生了什么触动?

①——摸了摸(体会钱的来之不易,回顾“辛苦攒钱”部分,读出不舍)师:这钱来得容易吗?他仅仅只是遭人白眼吗?还可能遭遇什么?

②——摸了摸(体会罗伯特矛盾的心理,读出矛盾)

师:从这个“摸一摸”上,你们仅仅能体会那种不舍吗?还有其它感受吗?

师:罗伯特舍了他最舍不得的,这就是伟大!这就是罗伯特的——善良、宽容!

③——冲(怕自己后悔改主意,对比罗伯特对战斗机的入迷)

生:我从这个“冲”字体会到了他怕后悔。并且这里用上了“三步两步”来形容“冲”说明罗伯特生怕自己稍微慢一点就表现出舍不得捐钱了,只好三步两步地冲上讲台去了。

④——深深地(体会下决心的困难,读。)

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从这句中体会出罗伯特下定决心是多么困难。

⑤——全部(体会其坚决,读出坚决。)反复引读:

师:他掏出来的仅仅是钱吗?他掏出的还有什么?(梦想、善良、宽容、纯真、爱心等)师:就是这个生活在灰暗、破烂、充满霉臭的黑人区的——黑孩子罗伯特。师:就是这个被丽莎叫做“小黑鬼”的——黑孩子罗伯特。

师:也正是这个被丽莎的爸爸称为又蠢又脏的——黑孩子罗伯特。继续引读:

PPT:给丽莎治病

师:他掏出了自己辛苦攒够的钱,简单地说了句——给丽莎治病。师:他掏出了自己的梦想,坚定地说了句——给丽莎治病。

师:他掏出了自己水晶般纯洁的心,满含真情地说了句——给丽莎治病!

3、动“情”(感悟感人画面)

师:然而,他毕竟只是孩子呀。虽然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虽然他下定了很大的决心,虽然他有着足够的善良和宽容,但在把钱交到尤金太太的一瞬间,他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转身飞快地跑出了教室。

教师引读——PPT出示:一出教室,他的泪水就大颗大颗地涌了出来。他怕老师再多问两句自己就会改变主意。他是多么喜欢那架战斗机啊!可是他也很怕丽莎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想到战斗机,想到丽莎,他一路伤心地哭着回了家。

师配乐感情朗读。

师:孩子们,现在你就是罗伯特,想到你心爱的战斗机,想到丽莎,于是你—— 生:配乐朗读:“一出教室„„哭着回了家”

师:此时的你,早已经把遭受的奚落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你的心里只有战斗机,只有那个脸红得像玫瑰花的丽莎,你哭了,于是赶紧跑出教室——再引读。

师:你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呢?(既喜欢战斗机,又担心丽莎的病,痛苦的选择,真情地流露。)

师:他是多么喜欢那架战斗机啊,可是在丽莎和战斗机面前,他最终选择了——丽莎。师:这是怎样的泪水啊?

(这是痛苦抉择的眼泪,这是真诚善良的眼泪,这是充满爱心的眼泪。再读)

(三)体会“深情拥抱”部分

师:尽管罗伯特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钱,可丽莎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朵红红的玫瑰花就这样凋谢了。葬礼上,罗伯特再一次落下了眼泪,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默读第19自然段。

(是因为丽莎爸爸的拥抱、父辈的温暖、得到尊重而高兴等)

师:想当初!当你被别人叫做“小黑鬼”的时候你哭了吗?(没有)

师:当你打工想赚点钱来买飞机模型却遭人白眼的时候,你哭了吗?(没有)师:当你和自己的妈妈整日生活在肮脏、灰暗、霉臭的地方,你哭了吗?(没有)这到底是怎样的泪啊?(感动的泪、激动的泪、高兴的泪„„)

三、深情总结,升华主题

——重温《我有一个梦想》

师:罗伯特用他的善良、宽容、这颗包容着“爱”的心改变了丽莎爸爸以前对黑人孩子的看法。他一把将罗伯特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这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拥抱吗?(存在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歧视消除了,这是幸福的拥抱,这是谅解的拥抱,这是尊重的拥抱,这更是平等和民主的拥抱。)

这仅仅只是罗伯特和丽莎爸爸两个人之间的拥抱吗?这拥抱代表着什么?(不,他们只是千千万万个黑人和白人中的两个代表,他们的拥抱,代表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这是罗伯特梦寐以求的,这也正是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也是千千万万黑人的梦想。让我们再重温所有黑人的梦想——

PPT出示:“我梦想有一天,„„黑人男孩和女孩能跟白人男孩和女孩手拉手,像兄弟姐妹似的走在一起„„”

师:是啊,黑人和白人终于走到了一起,罗伯特走出了教室,迎接他的,是一片灿烂的

玫瑰花——

PPT出示:教堂外面的玫瑰花开得好红啊!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红色的玫瑰花象征着什么?

(预示着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坚冰终于融化了,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未来,黑人和白人终究走到了一起,这不仅仅是罗伯特的梦想,也是千千万万个黑人的梦想,未来始终是美好的。)

师:就在这个故事发生二十多年后

PPT出示:

2000年12月 鲍威尔被任命为玫瑰第一个黑人国务卿

2005年1月

赖斯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非洲裔国务卿 2007年11月4日 黑人奥巴马正式当选美国总统 2012年11月6日 奥巴马总统成功连任 „„„„

师总结:地球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不管你是哪一种肤色,不管你是黄种人,白种人,还是黑种人,也不管是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甚至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我们都应该平等民主相亲相爱。愿我们都能够像罗伯特一样宽容善良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我们的地球一定会变成温暖的大家庭。

附: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公开课教学实录 篇8

杨银双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

2009年9月25日下午,第一节课为高一·4班语文公开课《鸿门宴》。初次登台,详记之,以备。

一.课前阶段,由于学生在课间午读时分已经到多媒体教室,利用本段时间对学生进行了相应背景知识的介绍,包括电影资料《西楚霸王》中“项羽坑杀二十万秦降兵”、“刘邦起兵后逃跑”的两段视频,加深学生对于课文人物的形象认识。

评价——此段课前预习活动,应当注意不要过多展示,这样才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另,在之前的课前准备中,对于“司马迁的《史记》”、“项羽生平”、“刘邦生平”有过简单介绍。

分析——教学实践中,课前预习的确重要。说课阶段时,组内讨论有这个建议,的确对于学情需考虑充分,针对性强,实际操作可行性高。本人发现,在教学中,学生开始略显紧张。电子白板的展示功能比较强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网络连接,安排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尤其是对于网络视频资源的使用,能够给学生很好的直观感受,对于塑造教学氛围有独特作用。

二.课堂阶段教学阶段基本分为“课前导入阶段”、“课堂教学文本分析阶段”、“课堂教学情节分析阶段”、“课堂教学人物分析阶段”以及“课后作业展示阶段”。

1.课前导入阶段,教学设备为“电子白板”教学,互动性高,于是选择以“手写板书”方式展示李清照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导入方式轻快简洁,引出霸王“项羽”。由此引申到司马迁《史记》的简单介绍,此处电子白板操作,转换为PPT课件。有学生回答鲁迅先生的评语“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教学中教师未做点评。

评价——此段教学过程,用时较少,跟技术设施的灵活运用有关,为下一阶段教学的时间安排做了铺垫。“电子白板”教学作为能够增加师生互动的信息技术,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对于语文这样大容量信息的学科来说,是一种“粉笔和黑板”解脱,当然对于教师的技术要求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在课前,已经在高一·3班和高一·2班分别上了两堂实践课,效果不一。其中,3班课以成语“破釜沉舟”入题,明显用时过多;2班以李清照诗入题,效果较好。可见,由熟入生、以旧入新,是比较良好的选择。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细节,可以更自然些。

分析——背景介绍方面,当时准备简单些,所以对于《史记》的介绍交代不清楚,尤其“项羽”和“刘邦”对比时,未能明确人物差异。客观讲,开篇时的确紧张。

此处如能利用“电子白板”联通网络资源,及时查找网络介绍,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会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2.课堂教学文本分析阶段,由PPT课件“连接”入“配乐朗诵音频”。此处明确学生在课本中标注“生字、生词”,标注“疑问”,进行简单的文段梳理。后,侧重于文段梳理,以学生练习形式,列“正音”、“解释”和“翻译”三项训练,采用PPT展示问题、分小组提问回答形式完成。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语言现象的归纳上来,并及时由PPT展示跳出,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板书和展示。此处,在教学实践中,未能做“学生朗诵”过渡,是教学失误。文本分析阶段,归纳以“字、词、句”的顺序进行,分“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三项,此段PPT课件设计上有一错字,是败笔,但有学生主动上讲台,进行“电子白板”板书操作回答,比较吸引学生兴趣。提问、讲述、归纳,学生紧张,发言匆忙,回答效果不理想。教者以语言语气调动,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此段文本分析过程,课件准备出现错字偏差,是不应有之事,在教学实践中切忌出现细节上的纰漏。另外,教学的艺术必须重视起来,合理安排时间是关键。学生问答环节,时间过长是弊端,必须改。当然,也有学生不太明白“电子白板”操作的原理,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的原因,从这一点看,不进教室要学会电子白板操作技术,也应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教学设备的操作,以更高的实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在处理学生提问方面,应加强语言的简洁程度,更简单有效些。教学节奏上,教者没有很好的把握,略显松散。

分析——本段由PPT课件“配乐朗诵音频”展示过渡到学生“自由朗诵”的确效果不好,应根据学生情况处理。时间是教学的大问题,结构上松散,节奏又拖沓,这是教学操作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有可能,制作“无朗诵配乐音频”,利用信息技术条件引导学生的朗诵进度,控制时间。另外,此段过程评价,教师讲授过多过浅,如择一二详细谈之,可能效果更明显。在文本讲解过程中,可利用“电子白板”板书做简单的阶段小结,明确知

上一篇:7.3班班会串词下一篇:心意_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