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精选11篇)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教材的编排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专题的名字(“慢慢走,欣赏啊”)显示了专题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欣赏、体悟美。而这一板块(一花一世界)则更注重让学生于细微处去品读,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从这个意义出发,我希望以一种常态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审美力,品读玩味文章,而不愿意以一些精美的画面来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苏教版必修教材在专题的排列上显然不是并列的,而是一种层递的关系,后一专题是前一专题的拓展和深入。必修二的教材编排让学生在珍爱生命、热爱和平的大前提下,再来感悟生活中的美,别有深意。

2、教材编排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文章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意趣、永恒理想的追求。文章写的典雅、细腻,极富诗情画意。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把景物写的很有层次性和美感,通过栩栩如生的描摹,把听觉、视觉、味觉等感官的感受写的生动可感,读着文章就像和作者一起体验生活,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行文中,作者决不忽略文字的美感价值,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

因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学生对美的领悟能力。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我拟定为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说目标

1、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3、涵咏品味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以及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是:“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说学情

1、说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对这样一位作家进一步的了解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高中语文学习以后,学生已有相对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对生命和生活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会自己去发现美、赏析美,因此要求学生能在上课前作充分的预习,对文章涵咏品味。

2、说学习方法和技巧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情感,陶冶情操。在经过必修一第一专题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朗读技巧,本文是一篇语言有诗化倾向的、感情深沉真挚的散文,在教学中应用充分的时间以更多的方式让学生来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体验,在感悟体验的基础上美读。

同时适当地对学生作鉴赏方法的指导。

3、说个性的发展和群体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所有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让那些审美感悟能力更强的学生很好的展示自我。说教法学法:

1、涵咏法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周汝昌:治学不易,要有才、学、识、德、勇、毅、果、静、谦„„也要有悟。悟有顿、渐之分:顿是一见即晓,当下即悟;渐就是涵咏玩味,积功既久,忽一旦开窍,洞彻光明。以我的体验,中国文化和艺术最忌一个字:死,最宝贵的是:活。要教活学生,就要教他们这种涵咏玩味的功夫,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读死书。)

2、美读法(体验性默读、多形式朗读)说教学过程

预习:

1搜集有关作者的材料,学习“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对于散文,对作者的了解尤为重要。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拨动着作者的心弦。学生已经学过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这一点不难理解。2反复阅读文章(涵咏玩味),评点

3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进行赏析(以便课堂交流展示)。

(班德瑞的音乐——《寂静山林》作为整堂课的背景音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的记忆中有多少描写雨的诗句呢?

(诗句导入,通过古典诗句的吟诵,初步感受雨的意境。)(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杏花春雨润江南”,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忽落知多少”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秋风秋雨秋煞人”)

同样是雨,意境却是不同的。雨寄托着诗人的喜悦,承载着离别的相思,吟唱着人生的豪情,演绎着境遇的起伏„„那么用散文的形式来描写呢?若再带上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思念,雨将能引发我们多少感慨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控制在3分钟之内。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来谈谈读完全文的感受。

2、学生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划出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明确:“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无论赤县也好„„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要领略„„仍需回中国。„„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3、学生思考:暗含作者感情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空间什么时间什么样的现实情境下的思想感情?并在小组内交流。(板书)

听 辽阔的空间(横): 美国-台湾-大陆(江南、四川„„)听 晌午-黄昏 四月-七月

那“ 雨 ” 悠邈的时间(纵): 春雨-秋雨 少年-中年 冷 古(太初)-今(公寓时代)

雨 纵横交错 中年过后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的现实感 永恒理想的追求

4、主旨的把握:(学生再一次整体把握全文)

《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作为一篇抒情散文,写了他在美国、在台湾、在大陆的感受,思绪超越了辽远的时空。作者以“听雨”为主线,用“冷雨”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感等会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

(三)精彩语段赏析(方法:不同的角度、想象画面、关键词语等)

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为什么(欣赏的角度)。具体操作:

学生谈——进行方法指导——再赏析——学生读——朗读指导(示范点拨)——学生美读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语言艺术,其基础是诵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

(1)多角度写雨

重点赏析“听听,那冷雨„„”

赏析:多角度写雨,主要写听觉,然而也调动了视觉、嗅觉等多是感觉对雨进行描绘,将雨景、雨声雨意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创造性地描绘了“雨”这一诗情的意

象、“听雨”的意境。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赏析:凄迷比之凄凉、凄清、凄楚更多了模糊之意,情感上更多了怅惘。朗读应能把怅惘之情读出来。

“一打少年听雨„„;二打中年听雨„„;三打白头听雨„„”

赏析:(化用前人诗词)“少年听雨”作者回味意气风发的少年生活,是为下文表现的人生乐少恨多,表现老境孤寂凄凉作反衬;“中年听雨”作者回味壮年听雨的苍凉,既是与前文少年生活作比较,呈现出青春美梦的破碎,又是为下文写老年苦涩的境遇作铺垫;“白头听雨”表现了作者看破红尘、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绝望情绪,回顾了作者的一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视学生赏析的情况来指导朗读)

(2)诗化的语言(情景再现、关键词语)学生可能会找到的一些段落:“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也许地上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等等 明确:(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补充说明)

a句式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

b大量叠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散文的节奏和韵律,而且描写感觉十分细腻,引起读者感官刺激,使人如闻如见,如履其境。

c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

(四)结语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篇2

学习方式以自主探究为主, 如品读语言这部分, 对语言特点的解读,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完全可以独立完成。

把握情感相对来说就难了些, 拟采用点拨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完成, 培养学生对文句的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理清脉络, 把握结构特点;2、品读语言之美, 走近作者情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展示)

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帘幕萧萧竹院深, 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 滴破思乡万里心。———雨夜【北宋】张咏

提问:这些诗语有共同点, 发现了吗?

(回答:都写到了“雨”或“听雨”)

明确:从这些诗词中我们不难发现, “雨”是文人的爱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处境当中, 听到的雨以及听雨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 雨是情感抒发的一个触媒, 你看, 有人从雨中听到了离愁, 也有人从雨里感觉到孤独和相思, 还有人在雨里听到了战场上的厮杀。那么今天我们再来研读一篇同题材的散文, 看看能从中读出哪些东西。

2、关于作者:

与学生共同回顾《乡愁》, 明确“乡愁”是余光中笔下永恒的主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展示) 作者生平简介

余光中, 1928年生, 福建永春人, 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开始诗歌创作, 1949年5月由香港赴台湾读书, 1958年赴美学习, 1964年再度赴美讲学, 1969年又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书, 1971年返台, 1974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

(展示) 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74年, 也正是作者离开大陆25年。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 海峡两岸的同胞不仅不能来往走动, 而且连书信都不可通邮。诗人的感觉是敏锐的、流动的, 有时甚至是神经质。余光中写作这篇文章, 是执拗的想念家国的忧伤。他抒写这种感觉时, 巧妙抓住了“雨”这个特殊意象, 尤其是抓住了“听雨”时内心的疼痛感觉。余光中曾在文章中写道:“烧我成灰, 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 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 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 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 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 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热爱中国。礼赞“中国, 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展示)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 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物是人非, 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 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内地,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我那时已经21岁, 故土的记忆, 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 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 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余光中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便是余光中以“乡愁”为主题的散文代表作。

3、检查预习: (1) 字词正音

惊蛰zhé仓颉jié氤氲yīnyūn米芾fú寒濑lài羯jié鼓淅沥xīlì滂沱pāngtuó啾jiū树香沁qìn鼻裾jū边蓊wěng郁宵寒袭肘zhǒu山隐水迢tiáo铿kēng锵舐舐shì嘈嘈cáo切切

(2) 解释下列词语。

(1) 料峭:________ (2) 氤氲:________

(3) 岑寂:______ (4) 蓊郁:__________

(5) 寒濑:________ (6) 石破天惊:_________

4、整体感知:

(1) 初学问难 (断句)

A、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

B、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 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2) 提问:

谁在听雨?——“我” (他)

在哪里听雨?———每天回家, 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 雨里风里, 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听到过哪里的雨?———大陆、岛上古屋。

明确:在第2问的回答里抓住“想入非非”的“想”字, 从现实开始回忆, 文末再从回忆落入现实, 文章由“雨”为线索贯穿始终, 首呼尾应的结构特点便一目了然。回忆部分有时间的转变, 有空间的变化, 还有雨本身带来的各种感官体验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三维立体结构。

思路明确: (1) 由雨季的开始, 引发思念。 (春雨引发思念)

(2) 由“雨”展开具体的想象, 描写独特的体验, 抒发浓浓的相思。 (由雨展开联想)

A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关于“雨”的联想。 (雨的文字)

B从嗅、看角度写“雨”, 抒发了思乡的愁绪。 (嗅雨、观雨)

C从听的角度写“雨”, 尽情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与思念。 (听雨)

(3) 听不到雨声的失落, 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忆埋入心底, 沉淀。 (将雨的回忆沉淀)

5、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一下语言特点。

第2课时

1、自主发言, 交流阅读体验: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显著特点?何以见得?你能不能说出这种特点有什么好处?

明确:答案丰富多彩,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可相互提示、补充, 基本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 古典诗词大量引入, 文化底蕴丰厚。

例如:第四段有直接引用“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有化用的李白诗“笑而不答心自闲”。

(2) 大量使用叠词, 节奏感很强。

例如:第一段“先是料料峭峭, 继而雨季开始, 时而淋淋漓漓, 时而淅淅沥沥, 天潮潮地湿湿, 即连在梦里, 也似乎把伞撑着。”

(3) 有的句子特别长, 有的句子特别短。长的一气呵成, 感情强烈, 短的简约凝炼, 如散珠落玉盘, 长短搭配, 音节参差错落, 充满音律美。

例如:短句———杏花。春雨。江南。

名词独立成句, 读起来非常干脆, 看起来充满美感。三个意象让满纸都是水汽都是淡淡的花香。

(展示) 在散文的语言技巧上, 我追求多元的弹性, 认为语言应文白互补, 句法应长短相济……中文标点, 不可拘泥文法, 而应依照文气。———余光中

2、讨论: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在我们品读完音乐一般的语言之后, 你能不能感知到作者对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呢?请用本文语句来印证。

(1) 喜爱雨, “听听, 那冷雨。看看, 那冷雨。嗅嗅闻闻, 那冷雨。舔舔吧, 那冷雨。”

“听雨, 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 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答案不唯一, 很多把雨描摹得很美的语段都可以)

(2) 怀念雨, “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 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前尘隔海, 古屋不再。”

深入思考:作者仅仅是喜爱和怀念雨吗?为什么?

明确:古老的文化、缠绵的情绪, 过去的生活, 这一切都跟故乡联系在一起, 雨不过是思乡的载体, 对雨的钟情, 原不过是一场割舍不断、慰藉不了的相思, 所以再冷的雨滴到心头也是暖暖的, 只是可惜随着时代变迁, 这雨连听也听不到了, 如何让人不惆怅呢!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品味作者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人, 从黑发到白头, 经过多少漂泊, 多少沧桑, 唯一不变的, 是家国之思, 雨中的回忆落到现实是满把的苍凉。

3、 (展示)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朗读, 说一说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

明确: (1) “少年听雨”的画面, 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2) “壮年听雨”的画面, 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3) “而今听雨”的画面, 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 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

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 乘上时间, 乘上文化的记忆, 乘上沧桑感, 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对于个人只有小小的回忆, 几十年而已, 但是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 那些记忆变成典故, 变成神话, 变成历史渗透在你的精神里, 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 所谓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4、作业:写一篇关于雨的散文。

听听那冷雨 篇3

秋雨没有夏雨来得那么急。起初,感觉有雨丝细细密密、轻轻柔柔地漫下,像轻轻低语的热恋情人,轻轻地诉说着什么秘密。慢慢地变成点点滴滴,悄悄地将树叶、花草和路面都湿润了。秋雨温柔缠绵,如丝如缕,若酒般醇……袅娜依依的柳枝上挂着晶莹的雨滴,拂过来又拂过去,像群荡秋千的山妮子;粗壮的杨树伸着绿色的手掌,承接着潇潇秋雨,有男子汉的风格,静默不语;柔弱的小草叶片泛黄,在雨中低着头、瑟缩着,像做错了事的孩子。风和雨像一对孪生姐妹,拂动并滋润着你的头发,柔软、顺滑,让人格外舒服。

潺潺秋雨,已伴随凋零的花瓣和樹叶渗入了厚厚的泥土中。细密的雨点儿敲打着瓦片,散出一层薄薄的烟雾,檐上的雨滴滑下来,晶莹地散落在石阶上,跳动的影子清晰地映入眼帘。一种寒气从远到近、从头到脚升起,不禁打了个激灵,周身的倦怠悄悄远离,让人格外清醒。秋雨没有云雾舒卷的曼妙,没有清水芙蓉的清高,没有雨打芭蕉的幽雅,也没有和风拂柳的韵致。但在这蒙蒙秋雨中,可以期待秋收的喜悦。我不慌不忙地、坦荡地迎接着这场秋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时而仰起头感觉一下秋雨的清凉,任雨从头到脚把自己淋湿……

(节选自厉彦林《乡间秋雨》,题目为编者加)

阅读点滴

秋雨中,草木情态万千,有的娇媚,有的沉静,有的默默低首……在乡间听雨,真是别有一番情趣,那环境,那氛围,那感受,悲凉中透着喜悦。

选段中,作者灵巧地驾驭着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并巧妙地点缀着叠字词语,如诗如画地描绘出自己的心灵体验。而秋雨就在这描绘中洇出纸面,洇出风姿,洇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听听那冷雨》简案 篇4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语文组 杨宏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赏析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二、能力目标

通过赏读,能够读出雨的特点,读出听雨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情。

三、德育目标

1、领悟作者“思慕中华故土和热爱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

1、读出雨的特点、听雨的感受。

2、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

诵读出作者的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㈠、课文导入

现代诗歌导入,既让学生接收文艺的熏陶,也让学生学会思考。

㈡、诵读课文

1、诵读第二小节的部分语句,引入作者的介绍,利于学生领悟作者的感情的“由头”。

2、赏读《乡愁》、《听雨》,读出作者的感情。

3、师生互动探究“听雨”的感受,一是读出雨的特点;二是读出听雨的感受;三是读出散文的语言美,四是读出疑问。

4、诵读最后一节内容,体悟作者的丰富的情感世界。㈢、、课堂小结

回看《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余先生就是借助一个看似单调却耐听的雨的“形”,流露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仰慕、对隔海的故乡的思慕、对古屋不再的惆怅等等丰富的情感。其实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精髓也是如此:简单的外表背后,总是承载着博大与精深。这种含蓄与深沉的特点不仅流淌在余光中的散文里,更流淌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坎里。㈣、布置作业

1、以《窗外的雨》为题写一篇散文。

2、诵读散文精彩段落。㈤、板书布置

听听那冷雨赏析 篇5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作者经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述,真切地勾勒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汇聚在一齐,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作者经过娴熟的语言手段,突出了冷雨的听觉感受,大雨滂沱,小雨淅沥,其精妙可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媲美。文章想象奇丽而多变,并多处采用了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将熔古典语与白话于一炉,擅于经过双声叠字的运用、长短时间的句式和绵密的意象叠加来渲染情感和把握徐疾交错的节奏,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听听那冷雨字词 篇6

仓颉()滂沱()()岑寂()如椽()氤氲()忐忑()杉柏()羯()鼓 啾啾()雾霭()惊蛰()裾()边 骇()人

皑皑()潺潺()纤()手 晌()午 咀嚼()挞挞()滂滂沛沛()擎()天 蓊()郁 陋巷()巷道()黔首()譬如()

展露()玉砌()沁()人心脾 啮()齿 苔藓()强劲()惊悸()同仇敌忾()荏苒()()奇葩()讣()告 耄耋()()

呱呱()坠地 掮()客 瞠()目结舌 少不更()事 倜傥()()游弋()

粮囤()敷衍塞()责 虚与委蛇()米芾()

王禹偁()寒濑()淅沥()()揪()住 铁锹()啁啾()()愀()然 铿锵()()吟哦()默片()

2、字形

惊蛰

料峭

淅沥

雨雪霏霏 想入非非

弥天大谎

孺慕之情 皇天后土 空濛

青霭 和蔼

万籁俱寂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篇7

《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 欣赏啊”专题中的一篇散文, 它的前一篇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荷塘月色》, 两篇文章堪称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双璧, 文辞优美, 情感蕴藉,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离开大陆去台25年之后, 历经国家离乱, 爱子夭折, 现代文明冲击精神家园等人世沧桑之后的情感倾诉。作者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 曲折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的文化失根者浓重的思乡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赞美和依恋;也流露出由于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破坏而产生的深深感伤。文章情感深沉、丰富, 学生不易准确地把握住, 这给本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学贯中西的余光中是语言大师, 中年余光中的语言更是出神入化, 欣赏其诗化的语言和精巧的修辞应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设想

鉴于上述关于教学资源的分析, 本文教学计划宜从三个角度展开, 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 从大处研读本文, 教师指引思考路径, 点拨方法, 教会学生把握文章丰富、深沉的情感。

第二环节, 从细处品读本文, 欣赏作者诗化的语言和精巧的修辞, 这个环节的目标, 主要通过与《荷塘月色》的比较阅读来达成。

第三环节, 从模仿的角度练笔, 在品味余光中的语言之后, 让学生模拟创作, 在大师的引领下秀精彩华章。

教学目标的确立

1.知识与能力目标:查询、读懂文中的典故和诗词, 积累文辞优美的佳句, 会背诵;仿写出文辞优美的片段。

2.过程与方法:掌握散文主旨的方法以及比较阅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余光中深沉蕴藉的人生悲凉和不灭的人生眷恋;提升文化审美素养。

教学难点

体验余光中深沉蕴藉的情感。

教学重点

欣赏其诗化的语言和精巧的修辞, 会模仿创作。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比较鉴赏、分析研讨、模仿创作。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体验余光中深沉蕴藉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优秀散文必备两个要素:一是真实的情感, 二是优美的语言。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是人到中年的作者历经人世沧桑之后的内心倾诉, 同时也是学贯中西, 文采斐然的余光中才情的一次喷涌, 是一篇情感和语言兼美的文章,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这片多姿的森林, “慢慢走, 欣赏啊!”

二、走近读者

1.投影《乡愁》, 请一名学生诵读。

2.提问:这首初中学习的诗作表达了余光中怎样的情感? (乡愁)

3.教师引入:

余光中, 台湾作家、诗人、评论家, 祖籍福建, 1928年生于南京, 母亲原籍江苏武进, 故亦自称“江南人”。1949年, 21岁的余光中随父母去了香港, 1950年迁居台湾, 之后, 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

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热爱中国。他说“中国, 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4.阔别大陆25年, 余光中在台湾的寓所里写下了散文代表作《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表达的情感就要比诗歌《乡愁》更深沉, 更复杂了, 下面我们通过诵读课文来感受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三、披文入情

1.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自读课文, 画出作者真情流露的文句。

2.展示交流自己画出的语句, 师生讨论:哪些语句接近本文的主旨情感?

3.教师点拨:在阅读散文, 特别是阅读比较朦胧的散文的时候, 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的词句, 从中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对表现文章的主旨起到关键作用的语句叫关键句。关键句往往是议论、抒情的语句。位置往往在篇首篇尾, 段首和段尾。 (引导学生讨论)

4.请一名同学声情并茂地诵读文章最后一段, 同学再次划出关键句。

5.同学品味、分析“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这句话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同学在形成书面表达之后在课堂展示。

6.教师参与交流:作者通过对雨 (这是文章的线索, 抒情的媒介) 的细腻感受的描写, 曲折地传达出一位漂泊他乡的文化失根者浓重的思乡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这就是文末作者感叹的“前尘隔海”的内涵) ;也流露出由于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破坏而产生的深深感伤 (“古屋不再”的内涵) 。

四、深入阅读, 触及作者灵魂深处

1.提问:作者的这种人生遭际我们不曾经历, 概括一下作者经历了哪些人生的苦痛与人事的沧桑变化? (同学浏览课文)

明确:与祖国大陆分离成了失根浮萍, 爱子夭折的摧心裂骨之痛, 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破坏的感伤。

2.其中第一点伤痛是文章中表现最多的, 请同学默读第5节, 深入感受。

作者处境与蒋捷相似, 都“饱经风霜”, 蒋捷经历了亡国之痛, 作者经历了台湾与祖国的分离, 于是面对潇潇秋雨, 自然想到自己的一生, 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感慨, 自然会说“今在岛上回味, 则在凄楚之外, 更笼上一点凄迷了。”

3.这一节的“十年前, 他曾在一场催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 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 窗外在喊谁。”这句中的“他”就是余光中, 可为什么不称“我”?同学讨论。

作者曲折含混地说, 是因为丧子的记忆太残酷, 自己不愿提及、说明。

4.阅读7-11节, 感受作者的心境。

时光流逝, 作者青春不再, 美好的生活记忆和听雨的情趣随着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而成了绝唱, 作者的内心无比感伤, 整个世界“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 黑白的默片。”种种苦难与人世沧桑让作者的内心深感悲凉, 落在文题上就是一个“冷”字, 只能是“冷”、“凄冷”、“冷雨”, 不会是其它。

五、教师小结

1.请同学们再读文章最后一节的抒情文字, 感受余光中凄凉、抑郁的心情, 给予这位沧桑诗人情感上的同情与关怀。

2.教师小结:作者饱经社会、人生风雨的摧折, 额头成了水成岩, 内心长满了苔藓, 直到如今还在海峡的那一边执着地守望, 我们渴望有一天, 祖国统一的和风能抚慰他的面颊, 骨肉相聚的细雨能滋润他的心田。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文中引用到的诗词

2.请同学课后再读课文, 划出优美的文句品味, 形成书面赏析材料, 准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余光中诗化的、颖巧的修辞语言, 模仿写作。

教学过程

一、倾听与交流

1.同学先诵读划出的优美语段, 然后说说喜欢的理由。

2.教师参与美读, 参与欣赏交流 (教师发言内容可以参照如下)

语言之美

(1) 叠词的巧妙运用

叠词、叠音有轻音乐的美感, 或短促轻快, 或高长婉转。

如“淋淋沥沥”、“淅淅沥沥”、“料料峭峭”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雨的特点, 写出春雨的缠绵细密。

(2) 长短参差、整散结合的句式

“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 户内听听, 户外听听, 冷冷, 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听听那冷雨, 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 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 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长短参差的句式, 整散结合的句式, 让文段读起来朗朗上口, 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作者哪里是在写雨, 分明在谱一场雨的奏鸣曲, 在写一首关于乡愁的诗歌。

(3) 妙用诗词丰富文章内涵

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 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 在石, 在雪。那些奇岩怪石, 相叠互倚, 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 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 白得虚虚幻幻, 冷得清清醒醒, 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 压得人呼吸困难, 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的境界, 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 最富云情雨意迷离的情调。”

古诗词的意境是中华儿女内心最美好的记忆, 无论走到哪里, 它都是游子心中对祖国最强烈的依恋。

(4) 修辞之美

余光中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这样评价朱自清先生的修辞语言:“在想象文学之中, 明喻不一定不如隐喻, 可是隐喻的手法毕竟要曲折, 含蓄一些。朱文之浅白, 这也是一个原因。唯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 但是并不精警, 不美。”

请同学探讨一下你怎么看余光中的这段话, 请比较《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两篇文章, 结合具体语句谈谈。

教师引导:余光中的评价在表明自己的语言中擅长运用暗喻、隐喻, 这一点请同学在文中找一下来品味。如:“下雨了, 温柔的灰美人来了, 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 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 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 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 黑白的默片。”“二十五年, 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 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 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 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 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 等他回去, 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师生共同品味这些语言的修辞之美, 然后扩大到对文章中比拟、夸张等修辞语句的赏析。

二、它山之石

1.老师给出题目“听雨”让同学模仿余光中的语言创作片段作文, 然后学习小组推选出优秀篇目展示。

2.师生共同评点。

三、小结

《听听那冷雨》的体验性解读 篇8

在这篇散文里,作者调动了听、视、嗅、触等多种感官,并将其巧妙地多次转位运用,使读者徜徉于如梦如幻、时空交错的雨景之中,品味作者精心营造的艺术美感,同时作者“披文入情”,借飘落的冷雨抒发浓浓的思乡之情,将乡愁娓娓道来,“听听那冷雨”,听的实为一曲作者借雨声吟唱的渴望奔赴大陆怀抱的思乡之歌。

体验是生命本体的独特情感活动,集合个体精神的生成和智慧的闪光。体验性解读是针对重视文本理性分析却忽视感受体验的概念性解读和认知性教学而提出来的,不可否认,当前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中仍存在着段落化、碎片化的现象,一篇有血有肉、有感染力的文本可能被肢解得枯燥无味,据此,体验性解读呼吁阅读主体与作者同呼吸、共体验,实现彼此情感的碰撞和心灵的融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多次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注重体验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立足点,可以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领会文本。《听听那冷雨》之所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就在于有作者亲身体验的融入,文章将少年生活的记忆、身处不同地区的观感、对雨的多层次感情寄托等个人体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赋予了文本真实的力度和情感的张力。因而解读《听听那冷雨》,就必须从体验入手,引导学生体验作家体验过的世界,从而把握其内蕴和情思。笔者认为这篇散文的体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时空体验,二是情感体验,三是语言体验,下面就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别谈谈上述三种体验。

一、时空体验。初读文章,仿佛就跟随作者来了一场穿越时空之旅,心境由此而开阔。作者记录的镜头跨越了漫长的时间维度和广阔的空间场景,从历史到当下,从国内到国外,读者乘着作者灵动纷飞的思绪,在时空间穿梭,一会儿撑着伞漫步于天潮潮地湿湿,淅淅沥沥的长街短巷;一会儿又跳到了杏花春雨、牧童遥指的江南水乡;上一刻还沉浸在美丽的方块字拼凑出的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中;下一刻就登上了美国的落基山观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前一个镜头还是在古代,聆听着雨点铿铿敲在如椽的大竹屋瓦上;下一个镜头就切到当下,在日式的古屋里听变幻多姿的雨声……在整篇文章中,作者打乱了时空的顺序,将其交织在一起,阅读的同时,脑海中也随着作者极富跳跃性的叙述浮现出一幅幅与之相对应的画面,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引发无穷的想象。正是作者这种别出心裁的时空交织的艺术构思,我们才能更强烈地感受到作者贯穿在其中的独特体验。

时空的体验中有对冷雨的喜爱。看看作者的语言便可知晓了,如果没有喜爱,作者怎会将感情巧妙地寄托于冷雨,点点滴滴敲打在读者的心上。不论是淅淅沥沥的春雨,还是夏日的狂风暴雨,抑或是凄清寂寞的秋雨,甚至是凭空而写的一个“雨”字,作者都是喜爱和怜惜的,作者嗅雨、观雨、听雨,将自己对雨的感情流畅地诉诸笔端,洋洋洒洒,如涓涓细流般流淌在读者的心田之上,读者的感官也被全方位地调动,魂魄被雨吸引,和作者一起在雨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时空的体验中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不知不觉,二十五年过去了,分离已经如此漫长,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作者心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作者既饱受分别的痛苦,同时也有对时光悄然流逝的感伤,尤其是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因这二十五年来,没有受到故乡白雨的祝福,而把鬓角上落下的一点白霜算作自我补偿和安慰,流露了作者对岁月已逝的哀叹怅惋,正如作者在《问烛》一诗中感慨的“咳,这陌生的白发就是当日乌丝的少年?”时间的轮回里,少年已老,满鬓白发,皱纹爬上眼角,斜斜冷雨中,让人也体验到时光转瞬即逝的无奈。

时空的体验中有与故土分离的惆怅。第六自然段中,作者暂时从对冷雨的细腻描写中跳了出来,转眼间登上了美国的丹佛山,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看的是美国的奇岩怪石、皑皑白雪。读罢整段,不难发现,作者的这段插入更多的是为后文做铺垫,美国的山景和中国的山景形成对比,突出了只有回到中国,才能体验“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接着作者的笔锋转到了台湾山中一夜饱雨后的景色描写,人也由美国回归到了台北,与之一起回归的还有那对于中国山水永恒不变的喜爱和留恋。空间的辗转挪移让读者看了一场场穿越时空的冷雨,但加深的却是作者对于祖国母亲怀抱的深情怀念,也道出了如今相隔两地的缕缕惆怅。

时空的体验中有对故乡最深的眷念。作者希望脚下狭长的巷子和他的思路可以永远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由金门到厦门,真正实现台湾和大陆的有效对接。然后作者由此牵动了遥远的记忆,想到了自己处在杏花春雨江南的少年时代,但是现实的镜头又将作者摇了回来,少年时的一切都已不再,“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从现实到记忆再到现实,时间回环往复,一个问句最终升华了时间的走向,也唤起了漂泊游子对家乡最深切的思念。

冷雨串起了回忆,听雨勾起了乡思。文中多次提到了穿越时空的听雨,作者借用王禹偁的故事,写雨打在竹瓦上的声响;之后又写如今在日式的古屋里听不同的雨的情形,最后还是将叙述的笔触落到了记忆中的江南上,作者写道“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作者煞费苦心,特意将听雨的描写在漫长的时间记忆里走了一圈,最后又回到原点,回到作者最喜欢听的那江南饱满的雨声,读者也在聆听一首首雨之交响曲的同时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故土深沉的爱。

纵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在如梦如幻的时空错综叙述中渴望带领读者穿越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共同奔赴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难以排遣的丝丝乡愁。

二、情感体验。初读《听听那冷雨》便感受到如同《乡愁》般的浓得化不开的思乡愁绪,看到了一个漂泊游子对故土最殷切的思念。余光中先生二十岁的时候离开了大陆,在远离家乡二十五年以后写下了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心心念之的是承载着他无数回忆的故乡,传达的是渴望叶落归根的心愿。作者写到“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由此可见,作者现在只能借助气象报告来维持着和故土的一点联系,而对于作者来说,能够感到暖意已经是极大满足了。现实硬生生阻隔了作者回归大陆的愿望,满腔乡愁借助听雨来抒发,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共鸣。最为突出的是,作者化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来表达一生漂泊凄凉之感,“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作者借鉴蒋捷的手法,在三打听雨中也同样蕴藏着“一颗敏感的心灵”、“一滴湿漓漓的灵魂”,而牵挂他的正是“窗外在喊谁”的祖国。这雨声,是漂泊游子思念故土的心灵之音,也是祖国母亲对于在外的游子深沉呼唤。

作者以其细腻而绵柔的手法诉说着他悠远、深沉的内心体验,不论岁月如何变迁,永恒不变的是游子对故土最深的眷恋。在《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里,作者将饱含乡愁的个人情感体验透过雨这一意象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其最为质朴的情感诉求。

三、语言体验。反复咀嚼《听听那冷雨》,有一种余韵悠长的细腻缠绵之感,细细品来,想必和语言有很大关系。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一唱三叹,含蓄隽永,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让原本普通的方块字都有了表情达意的神韵。

变化多端的语言首先体现在叠音词的巧妙运用上,如作者一开头就说到“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几个叠字的巧妙运用渲染了凄冷迷蒙的环境,顷刻间就把读者带入了雨景之中,也为后文的听雨、看雨、嗅雨做了铺垫;再如文中的“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这一串叠音词运用的可谓出神入化,使得“雨”更加鲜活灵动,充满了生命力。最为精巧的还属作者的构思了。作者不是在写自然界真正的雨,而是借“雨”字来衬雨,充分发掘汉文字的魅力,“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都突显了汉文字所独有的视觉美感,实则也把祖先的智慧、民族的希望、中华文化的传承都寄托在了方块字上,借以表达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深厚情谊。作者还这样写道“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几个叠音动词充分调动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随着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表明了作者迫不及待亲近故土的心情,足以可见作者内心对故乡的无比眷恋。叠音词的大量使用使得整篇散文意蕴雅致,情思绵长,读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余音绕梁的复沓之美。

《听听那冷雨》变化多端的语言体验还表现在作者对古典诗词的巧妙化用上。余光中先生对于古典文学有着极高的造诣,在他的散文里,古诗词的影子无处不在,恰到好处的化用使得他的散文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和文化的厚重感。“牧童遥指杏花村”、“细雨骑驴入剑门”、“渭城朝雨浥轻尘”、“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借助这些信手拈来的诗词,作者或者表达对魂牵梦萦的故土的思念,或者流露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或者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巧妙融入诗词来表情达意,使得散文极富诗意性和韵律美,从而构成了余光中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而言之,在作者独特体验下,雨幻化成了多种多样的姿态,富有生命力,时而淅淅沥沥,时而滂滂沱沱,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清清爽爽……雨在读者心中已经变成了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的审美,与读者的灵魂交流;同时雨又寄托了作者多种多样的情思,给读者以多重的情感冲击。

看一场穿越了时空的冷雨,听一首寄托了乡思的乐曲。细细品读,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融入了作者极为真实的个人体验才赋予了《听听那冷雨》无穷的艺术魅力,从时空的切换、情感的抒发再到语言的变化,无不满载着作者切身的体验。因此,在解读这部作品时,应该用体验来感受体验,沉下心,潜进去,定会发现文本更深层次的意蕴。

《听听那冷雨》读书笔记 篇9

这篇《听听那冷雨》中无处不隐藏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这篇《听听那冷雨》文字细腻而忧伤。像“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和“二十五年,没有爱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补偿吧。”文字间透出的是尽是忧伤。

这篇文章是物+事,通篇写雨,却非想雨,而是借雨抒发对大陆的思念之情。而美丽的句子很多,我印象蛮深的是“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影光相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用了连续几个象声词写出了以前下雨的热闹和现在下雨的凄冷。“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将雨比作温柔的灰美人,将瓦比作琴键,那叮叮咚咚的脆响确实如弹琴一般。

这篇《听听那冷雨》是我明白了思念是一种痛,却又是一种快乐。像从西门街道厦门街,作者想像从西门到厦门,沉醉在自己编织的虚拟的幻想中,体现出那沉沉的思念。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篇10

“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与我校两位教师共同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的尝试。我们选择的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在确定了课题之后,我不敢怠慢,立刻着手准备。《听听那冷雨》是一篇美文,同时,这篇文章也很厚重,郁结在优美的文字中的是一个优美的意境,沉淀在意境中的是余光中先生深沉的乡愁以及强烈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情结!这样的文章,要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堂上面让高一的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是很有难度的,因此课堂势必只能取一点而无法涵盖其他,于是我就选择了让学生领悟余光中先生寄寓在“冷雨”之中的深沉的情感作为我课堂的目标。

出示余光中的《当我死时》,再一次感受余光中先生浓郁的乡愁和对中国文化的深深眷恋。

上完课后,我也去听了我们另外两位老师的课,胡春英老师的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体悟《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中优美的意象以及意境,进而上升到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散文的意象意境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很有指导意义。而刘燕老师则以朗读为课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在美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两堂课都上得十分大气,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和新教材的理念。通过这次《听听那冷雨》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我认识到应该文本是学生体悟文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真正吃透文本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而且我也似乎理解了新课程中倡导的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这个观点,同一篇文章的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和方法加以利用。文本的研习、阅读方法的教授、阅读能力的训练、文化的感染和浸润,都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个性、活力和生机!这也许正是新课程的所追求的目标吧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利用,教什么,怎么教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材使用方面,首先应具有一个基础的认识———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好教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我们翻开语文教材准备教学内容时,面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多元的价值取向,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这样才能成就高效课堂。那么,我们“教什么”,拿什么奉献给学生?这就需要我们好好研读文本,从文本中挖掘价值,也就是要精选内容,找准切入口,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然后围绕精选内容,综合考虑,做好教学设计,落实“怎么教”。下面以苏教版必修二《听听那冷雨》为例,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依据新课程标准,找准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依据此目标,我们可以明确本文任务:

1. 有感情朗读课文,尤其诵读那些描写浓浓乡情的沁入人心的经典语句,如“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 品味语言,体味语言美、意境美。阅读《听听那冷雨》,让人感受最大的特点是文章的语言本身及其意境的极致美,不仅让人动心爽口,而且让人感受于形,乐悦于耳。如“淅淅沥沥”,“淋淋漓漓”,“清清爽爽新新”,“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充分利用汉字的声韵和奇妙的叠字组合,雨的形、意、神均被描绘出来,品味起来有一种情意缠绵之韵味,入情入意,情景交融。

二、了解当前学情,抓准能力提升点

课堂教学中的所有选择和设计都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基础。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第一依据。

高一的学生对于诗化的语言和汉民族语言及文化的了解都比较少,加上文章的意蕴丰富,要体会文本的妙处难度较大。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该从余光中的生平经历和作品风格切入。余光中生于大陆,羁旅台湾,几十年来,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课文始终贯穿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诗人眼中、心里,祖国的一草一花、一砖一瓦、一字一词、一诗一文都是美丽可感的,值得永远品味珍藏的。为了使学生对诗的意境、情感有更深的体悟,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中涉及的中国文化进行圈画、诵读、品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在此过程中,笔者触摸到了学生柔软敏感的内心世界,听到了学生语言与思想拔节的声音。

三、扣住文本特点开拓、感悟、迁移

语文阅读教学,学的就是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它呈现出来的最显著的个性特色。每一个经典文本,总是有其鲜明的个性,或者在立意上,或者在选材上,或者在构思上,或者在表达方式上,或者在语言运用上……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表现、感悟、模仿的过程。《听听那冷雨》的个性在哪里呢?最显著的特性是文章通过诗意的语言,句式的灵活变换,叠词的繁复使用,写景方法的灵活运用,比喻修辞等的恰当使用,来表现文本的音乐美、图画美、意境美、情感美。因此依据这一文本个性,我们确定这是指向表达的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如下:

1. 寻找一个语言训练点为教学重点。

2. 将该语言现象进行重点品读,激发感悟。

3. 引导学生迁移到生活实际中进行仿写。

我们先让学生品读了“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透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这一语段。学生各抒己见,总结发言:本语段运用叠词,使视觉、触觉、听觉相互交融,浑然一体。这种通感技法,使“雨”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人以新颖奇特的美的感受,能够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审美情感。然后又评读了其他语段,师生共同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点。据此设计出一个迁移仿写环节,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如此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利用教材教语文的特点。

上一篇:高考的感谢信下一篇:“外委施工单位安全文明生产”考核办法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