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总结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朋辈心理辅导总结(精选11篇)

朋辈心理辅导总结 篇1

1、这次我做的朋辈辅导,我知道其实我都没有真正做到一个引导员该做的事,讨论中总是出现偏题,我没有及时把他们的思路拉回来,有可能是你们和唐琴师姐看了我的策划,所以你们就可以帮我撑场,知道该说什么,但是有一点,我做这个情绪的主人这个话题,我有几个板块,但我还没说出下一个环节时,唐琴师姐已经说出来了,当时有很多都无法进行下去,所以有几个方面都省略了,我应变能力太差,没有想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此次朋辈辅导内容单调,虽然都在积极发言,但总是偏题。下次应该增加活动环节

局面控制力不好,场面很混乱,这点我没做好!可能是太熟的原因,所以就可以随便一点,非常不正式,但我觉得这样也有一个好处,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虽然很混乱,但我觉得,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但下次我会注意的。因为这是作为引导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场成员有些没有融入进去,这点我没注意,应该及时把他们带动起来,参与此次讨论

这次没有清晰的思路,当别人打断我的思绪时,没有及时补救回来,引导成员思考时,没有表达清楚。我应该加强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不是很正式的朋辈辅导活动,感受到了,虽然我有很多不足,但我很开心,我觉得这就够了,下次再接再厉

朋辈心理辅导总结 篇2

但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侧重于理论化知识的灌输,偏重于学习规律、心理发展规律等理论方面的学习,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错位;教学形式大多为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和交流,学生参与程度和感兴趣程度较低;授课对象人数众多,专职心理老师少,课堂纪律不好维持,导致授课效果差。

朋辈心理互助是指受过培训和督导的年龄相当者,通过心理咨询、谈话、分享、游戏等多种方式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由于受助者和助人者都是同龄者,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着相同的心理状态,或者正在经历相似的心理困惑,所以朋辈心理互助作为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形式,为高校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道路。

一、朋辈互助式教学的总体思路

朋辈互助式教学的总体思路是:把朋辈心理辅导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将课程设计和课程创作进行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性和互助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一系列自主式、互助式和对话式的环节,让学生真正学到对自己有用的、感兴趣的心理学知识;注重方法的指导,使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动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效果持续化;增加课后教育的环节,将心理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概论、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情绪和压力挫折管理、人际交往、学业辅导、情感困惑、职业规划等与大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内容。授课形式为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由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件准备、课中讲课以及课后的作业,活动有讨论、游戏、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

二、朋辈互助式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课是一个动态进行的过程,朋辈心理互助的形式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课前准备、课中展示以及课后评价三个环节将朋辈辅导与心理健康课程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课前准备

在朋辈互助形式的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有着很大区别,在课前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实施的方法和意义,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参与感,主要任务:

1.通过对心理课程和朋辈辅导概念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朋辈互助教学的形式和意义,以及具体的授课计划。

2.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主题,并按照主题自由分组,组成朋辈互助小组,并制定小组内规范,既可以明确团队分工和职责,同时也有约定和凝聚的作用。

3.指导学生根据主题查找资料、制定教学内容和计划、制作课件等,让学生在教师指导、小组配合的方式下积极主动获取心理学知识。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环节是整个课程环节的核心,主要是指导学生将课前准备的内容以完整的形式在课堂上加以呈现。具体内容有:

1.首先由教师进行课前引入,主要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和讲课团队的准备情况,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有个大致的印象和合理期待。

2.接下来由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课程汇报,授课人数不限,可采取独自讲课,也可以由小组成员合作讲课。

3.其他学生需要认真倾听,作好记录,并且每个小组需要提出至少一个与讲课主题相关的问题。

4.讲课时小组其他成员在游戏环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等互动环节中,需要在台下进行配合。

(三)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主要从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部分:学生评价主要对课程的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等过程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评价主要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结果方面进行评价。

课后增加教学评价和教育指导环节是朋辈互助式教学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步骤,既可以对小组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从而继续引发朋辈小组内的沟通交流,又可以让全班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当中,通过团体的朋辈的力量,让学生以最能接受和最自主的方式体验到心理健康教育带给自己的成长,学会互助和自助。

把朋辈心理辅导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确立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将课程设计和课程创作进行结合,充分考虑了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和互助性;其次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一系列自主式、互助式和对话式的环节,让学生真正学到对自己有用的、感兴趣的心理学知识;而且注重方法的指导,使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动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效果持续化;最重要的是增加了课后教育的环节,将心理教育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培养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摘要: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将朋辈心理互助的形式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课前准备、课中展示以及课后评价三个环节将朋辈辅导与心理健康课程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朋辈心理互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朋辈心理辅导总结 篇3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涵义

朋辈心理辅导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70年代初期,心理辅导专家Hamburg和Varenhorst等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起了朋辈心理辅导运动,朋辈心理辅导逐渐为人们熟悉和认同。当时朋辈心理辅导主要集中在各级学校,特别是在中小学开展,许多学校设有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心。在我国,朋辈心理辅导近年来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之一。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朋辈”包含“朋友”和“同辈”,他们通常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学习经历和生活方式。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等多种特性,因此,非常适用于专业心理辅导员较为缺乏的农村初中。在农村初中,朋辈心理辅导主要是在同学之间相互的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能为朋辈提供心理援助和行为示范的同学被称为朋辈辅导员。

二、农村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农村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体现在它能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解决困惑农村初中生的多种心理问题

农村家庭多数生活比较困难,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方式往往比较简单、粗暴;父母外出打工,致使少年儿童“留守”、“寄读”的现象较多,家长很少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心理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农村初中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较少,也没有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这些都使学生承受着来自父母、学校、社会的种种压力,却无从发泄和排遣。学生形成种种心理问题,并且得不到及时疏解、引导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有学习类、人际关系类、青春期类心理问题,具体表现有自卑心理、自闭心理、厌学心理、惧怕心理、迷惘心理、依赖心理、无助心理、逆反心理、偏见心理、猜疑心理等等。在初中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这些问题表现程度并不相同。一项对农村初中生的调查显示:学习问题位居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首位;中学各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情绪问题,但初三学生发生率最高;人际关系问题在初二学生中表现最为突出;适应性问题主要发生在初一和初三;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上比男生严重,这表现在考试焦虑、情绪、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以上形式多样、程度不一的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恰好能运用简便易行的朋辈心理辅导来解决。

2满足农村初中生的心理需求

农村初中生遇到心理困扰是较多的,那么他们选择谁来作为倾诉对象呢?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的倾诉对象53.6%是朋友和同学,20%是家长,18%是自己,6.0%是任课老师,1.5%是心理咨询员,0.9%是其他人。另外一项关于农村中学生性困惑调查显示:解决性困惑的途径差别不大,80%的学生首选“问朋友”,其次约有10%的学生选择“问医生或拨打心理咨询电话”,第三是“问父母”,而主动“问老师”的最少,仅占3.5%。以上调查结果均说明了中学生遇到心理困惑需要倾诉或咨询时首先选择朋友和同学。而朋辈心理辅导正好是在同学或朋友中开展的一种具有友谊性、自发性的心理辅导模式。朋辈辅导以同辈间年龄相仿,具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和共同的人生经验,而形成了更易沟通,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群体环境,它能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心理成长问题。

3补充农村初中心理辅导人员的不足

农村初中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非常缺乏。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由班主任负责,班主任还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和至少2个班以上的课程教学工作,加上中考压力,使班主任不堪重负,心理辅导工作难以做得到位。朋辈辅导员作为心理辅导的重要补充力量,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既可缓解学生心理咨询需求量大给班主任带来的压力,也可以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自身的素质。

三、农村初中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

1建立班主任、班干、学生相结合的朋辈心理辅导团体

朋辈心理辅导团体从初中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开始组建。新生报到注册时,首先对新生进行分组,一个组即为一个心理辅导团体,班干和组长均为该团体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从而建立班主任、班干、学生相结合的朋辈心理辅导团体。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有:配合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在班集体中宣传普及学生心理卫生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关注班级学生心理状况,主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深入观察并及时反映本班学生心理动态,当发现有学生处在心理危机、应激状态或心理明显异常时,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反应情况。

2选拔和培训朋辈心理辅导员

在选拔辅导员时要兼顾考虑性别、宿舍、学生干部等因素,同时注意考察他们是否具备以下特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积极向上;为人真诚,较有亲和力,善解人意,关心他人;善于倾听和表达,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能力;具有组织学生团体活动的经验等。

经过遴选出来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由班主任进行培训,培训以心理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为主,方法有开设心理咨询的讲座、举办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班、讲授心理辅导注意事项等。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上岗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模拟咨询,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体会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提高心理咨询的技巧,培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班主任注意与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案例分析,定期对他们进行督导,并建立和完善效果评估与激励机制,注重对他们的考评与奖励。

3设计朋辈心理辅导活动项目

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开展前必须明确为什么组织这次辅导活动?这次活动要达到什么效果?参加对象是谁?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内容是什么?在农村初中生中朋辈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的主要项目有新生适应问题、贫困生问题和人际交往、学习动力、学习焦虑、情感与情绪处理等辅导专题,专题下又有不同针对性的活动。例如,如何处理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焦虑,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宿舍之间的人际交流障碍如何解决,同学关系出现危机如何处理,如何面对贫困,如何适应学习环境,以及早恋问题、厌学问题、逃学问题、心理自卑问题、逆反心理问题、猜疑心理问题等等。在设计方案后,由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同学进行心理训练,让学生释放内心压力,调整心理状态,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4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心理辅导

哈工大朋辈辅导员培训总结 篇4

朋辈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只重要力量,工作在高校同学沟通与管理的第一线,许多具体工作对于校园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念,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如何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班长,同时也是朋辈辅导员,我参加了哈工大朋辈辅导员培训班。在四次培训中,通过听专题报告、参与案例分析、开展分组讨论等形式,围绕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学习与探讨。让我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有了初步认识,深感辅导员工作的艰辛与责任。

通过学习我们才知道,以前对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培训下来,使我受益良多,收获很大。我相信,经过系统培训,我感到我将更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我为我的选择感到骄傲。衷心地感谢学校能够给予我这样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

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涉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等内容。本次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却很丰厚。现将几天来的学习感悟陈述如下:

一、加深工作认识,摆正工作心态

辅导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又团体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想做好辅导员工作,成为学生可亲、可信、可敬的碰杯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听取了老师的经验之后,顿然思路开阔。用老师的话就是做好朋辈辅导员工作很不容易,但是,如果用“心”去做,也很容易把这份工作做好。多些理性的头脑,更能够科学地来开展工作。

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 其次,我们要加强业务学习,了解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领导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注重实践锻炼,加强工作研究,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 第三,我们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作为班长,朋辈辅导员,我们的身教重于言传;第四,我们要切实发挥我们的职能作用,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好班级文化活动和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的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本次培训之后,我对朋辈辅导员工作的地位和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辅导员工作不但要做,更要做好,只要用心去做,定能做得优秀。

二、提高业务水平,加大实践力度

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有很多,我们大多数时候只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其他许多重要的方面,比如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等等方面。其实,这些工作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些方面的教育,做到工作细致,态度端正,责任心强,富有成效,真正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

教授的的精彩报告,使我认识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不能沿用以往简单而又粗暴的做法,不顾大学生思维方式新的发展特点,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结合起来;采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的交往实际,贴近大学生关心的社会实际,实践育人,创新管理模式,深入细致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用校园文化和各种活动,加大党员发展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

教授的讲座,使我对心理健康知识,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将对我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同学心理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 教育是造就凡人,使大学生成为一个正常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圣人,使大学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两者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做学生工作,也必须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而不能搞单帮,因为一个个小小的经验也可能在团队的作用下变成大智慧,从事朋辈辅导员工作的同学们可以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加深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三、明确发展重点,找准努力方向

很多时候我感到困惑和异常无助,因为我所从事的是一份在旁人眼里很空洞的工作,知识性不强,职业地位不明确,流动性高。如果没有“杀手锏”很容易被淘汰。我们职业发展教育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空白。如果我们多关注职业发展教育方面的资讯,随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化,及时了解相关专业的人才市场信息,初步预测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分析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状况与市场需求间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择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争取成为第一批职业教育的赶潮人,我们就不会为明天做什么而担忧焦虑了。为此,我们应该掌握职业发展教育理论知识,参加职业发展教育技能培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心理学、人力资源学、法律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市场学、创业教育、公关礼仪等,了解就业技术方面的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使我明确了自己今后应该走的路和努力方向。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在各种思想意识斗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西方敌对势力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我国年轻一代的争夺。培养政治坚定的大学生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位朋辈辅导员的使命;但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好地胜任这一重任,无疑向我们每一位老师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自身需要加强政治修养,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唯有如此,才能抵御外部敌对势力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腐蚀”;才能把学生管理水平向科学化、系统化推进;才能让更多的同学受益。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探索 篇5

概述了朋辈心理辅导的涵义和特点,分析了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主要做法及其成效,对深入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提出了建议:对朋辈心理辅导应足够重视,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构建“宿舍-班级-学院-学校”的朋辈心理辅导网络,发挥学生干部在朋辈心理辅导中的作用等等.

作 者:张木明 唐军梅 王汝干 ZHANG Mu-ming TANG Jun-mei WANG Ru-gan 作者单位:张木明,王汝干,ZHANG Mu-ming,WANG Ru-gan(华南农业大学,团委,广州,510642)

唐军梅,TANG Jun-mei(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州,510642)

朋辈心理辅导总结 篇6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社会心理学;高职院校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产生背景

随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日显突出,20世纪60年代,为弥补学校内专业心理咨询人士不足带来的工作被动,美国一些精神心理健康学者探索高校内非专业心理咨询的改革,在校内设立朋辈辅导机构,选拔部分学生,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充实到心理咨询队伍中,并通过他们向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在我国,因为受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朋辈辅导在我国高校内开始受到重视。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数及在校生数均占全日制普通高校的50%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承担着不可低估的历史重担。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是普通高考本科线以下的学生和“三校生”(中专生,职高生,技校生),相对普通高校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个性突出,桀骜不训;自我中心,责任缺失等特点。

我国高职院校虽也有按照一定比例(5000:1)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要求,但从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随着“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理念日益成为共识,这样的人员配备远远不能满足各高职院校的日常教育和辅导工作的需要。为弥补这一不足,在借鉴国外高校的一些成熟做法基础上,国内各高校普遍开始推行“朋辈心理辅导”的做法——即选拔一批具有一定兴趣爱好和责任心的学生,通过专业教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和考核,以协助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及作用

高职院校的朋辈心理辅导是区别于专业心理辅导的一种方式,指的是受过一定培训和考核的非专业人员,义务从事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等活动,又称“准心理咨询”或者“非专业心理咨询”。在这一心理辅导方式中,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关系较为亲密,年龄或层次相当,因而具有义务提供帮助、过程互动较好、帮助充满友谊、辅导简便有效等特点。

朋辈辅导中的“朋辈”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朋”即“朋友”,是指有参与辅导双方是曾经有过交往的,或者比较熟悉,甚至可以使知心朋友,是值得信赖的;“辈”即“同辈”,是指参与辅导双方年龄或者层次相当,他们相互之间的生活方式和阅历相近、人生观和价值观类似、关注的问题或兴趣爱好相同,容易做到同感和移情。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适度延伸和有益补充,具有覆盖面广,发现问题及时,能防患于未然,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等特殊作用。它让受帮助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心理安抚和解脱,让辅导者在帮助他人的活动中得到价值认同并促进自身成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朋辈心理辅导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人的社会化是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化进程中,人们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为方式。从个体视角来看,社会化是一个个体与其他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客观因素中的“同辈群体”亦称“同龄群体”,指年龄与社会地位相似的人结合形成的群体,如同学、朋友、同伴等。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沟通属于非正式沟通,相对于正式沟通具有形式灵活随意、传播速度快、容易接受和采纳等显著特点。他们成长于相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有相似的价值观,趣味相同,感情融洽,情绪易相互感染,行为易相互模仿,他们强调参与者的平等和一致,同心协力,相互容忍。这种同辈群体的影响力常常高于家庭、学校和教师、父母,影响着个体社会化的各个方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朋辈心理辅导总结 篇7

一、朋辈心理咨询的含义辨析

在已有的文献中,朋辈一词的含义是指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社会生活背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年龄相当的关注共同问题的个体。而当前对于朋辈心理咨询的含义,也并未获得完全一致的意见。Tindall认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所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而在咨询中提供倾听、支持、意见沟通,但“很少或不给予劝告”。[1]而我国的闻羽等人[2]则认为在朋辈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员可以对当事人的言行进行直接而及时的监督和干预。

综合当前研究者对于朋辈心理咨询含义的界定,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借助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的特点,一是心理咨询员与求助者在年龄、身份或社会生活背景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或一致性。二是心理咨询员必须是经过心理专业培训、具有一定资质的大学生担任。三是心理咨询员必须遵守有关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如保密性、价值中立等,但在危机干预等方面可具有一定程度的暴露性(如及时报告给辅导员老师或相关机构等)。

二、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中的问题

1. 心理咨询员的个性特征

作为朋辈心理咨询中的心理咨询员的学生,并不是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而是要与另外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打交道,无论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程度的轻重,毕竟都是需要他们去应对的。因此作为心理咨询员,应该能够“走进去、跳出来”。否则容易受到别人的情绪及思维的影响,不仅没有解决对方的问题,反而会导致心理咨询员出现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朋辈心理咨询中作为心理咨询员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稳定的情绪特征,不容易受到求助者的情绪的影响而导致个体心理的困扰,同时,心理咨询员又能够具有很好的亲和力,拉近与求助者的心理距离,以使得咨询的效果更佳。然而究竟应该选拔什么样的学生作为心理咨询员,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 咨询内容的保密性问题

尽管朋辈心理咨询是非专业性咨询,但由于涉及到求助者的心理层面,因此心理咨询中的保密性原则依然适用。心理咨询员与求助者相互之间的熟悉性,确实有利于心理咨询的及时开展,但是由于时间、地点随意性相对较大,而且朋辈心理咨询员自身的非专业思想,容易导致咨询的保密性问题受到影响。吴思宇指出,心理咨询员是否能做好咨询工作的保密工作,是否能做到在专门场所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帮助,是否能够做到不合来访者发展咨询以外的关系等是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3]同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的学生干部是否应该具有心理咨询者的身份,值得商榷。

3. 咨询技巧与方法掌握问题

朋辈心理咨询员即使进行过相应的培训,也并不能给予心理学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全部。这就容易使得心理咨询者由于自身心理学知识的欠缺以及技能技巧不足而导致咨询效果的差异。某高校对朋辈心理咨询员60学时的培训中,涵盖的内容非常宽泛,而因学时有限培训目的很难达到。心理培训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并不能有效提升心理咨询员的心理咨询的技巧与方法。

4. 心理咨询的实效性问题

尽管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朋辈心理咨询是“准心理咨询”或者“非专业心理辅导”,但由于其目的在于给予求助者心理的安慰和支持,帮助当事人更有效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因此朋辈心理咨询不同于同伴间的互助行为,带有一定的专业色彩,从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方向来看,咨询的目标已经从障碍性心理咨询模式转变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但由于求助者和助人者都来自同一群体,心理咨询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受到一定限制,加上其身份、地位的相同或相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易使心理咨询员的思维与发展性眼光受限,因此心理咨询员能否把握好咨询中的发展性目标,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三、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发展趋向

1. 培训前的筛查方式与内容的探究

在对朋辈心理咨询者进行培训之前应该先进行相应的筛查,选择适合作为心理咨询者的个体,进行相应的培训。当前研究者已经开始采用相关的测评方式来筛选咨询员,如李辉[1]、林静[4]等人采用SCL-90、16PF等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筛查和评定,但不同的研究者所使用的评定方式及筛查标准并不相同。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工具、从哪些方面进行考察才能更能够有效地筛查出朋辈心理咨询中适合作为心理咨询员角色的人员,应该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尽早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心理咨询中的督导与疏导

作为朋辈心理咨询中的心理咨询员,由于咨询对象具体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所咨询问题轻重也有所不同,因此专业教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督导制度和后续的培训制度,同时根据心理咨询员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同时在心理咨询员咨询过程中进行督导,使得“助人”目的能真正实现。同时专业咨询教师应定期对心理咨询员进行心理疏导,排除其心理垃圾,帮助其在朋辈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成长。

3. 朋辈心理咨询的衔接

在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工作中,通过一系列的筛查和培训工作,选拔录用了一批作为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但是学生的阶段性和流动性导致培训出的学生可能做了一年的工作就不再做了,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又重新开始新的筛查和选拔、培训工作,心理咨询员的任职以及工作的传承,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予以思考的问题。

目前,对于朋辈心理咨询的模式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如果我们能更全面地考虑相关的问题,从人员的选拔、培训及使用策略方面步步把关,相信在大学中推广朋辈心理咨询,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僧多粥少”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

摘要:朋辈心理咨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研究表明,当前并没有很好解决诸如心理咨询员的筛查、保密性工作、咨询与方法技巧的掌握以及朋辈心理咨询的实效性问题。因此,建立朋辈心理咨询员的筛查与培训制度,同时专业教师做好心理咨询员的疏导与督导工作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朋辈心理咨询,问题,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黄小忠,龚阳春,方婷,李伟健.朋辈心理咨询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7(12):1145-1147.

[2]闻羽,桑志芹.朋辈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J].江苏高教,2009(5):151.

[3]吴思宇.对朋辈心理辅导活动的感受及建议[J].才智,2009(3):175.

[4]李辉,杨婉秋,张满堂,等.学校朋辈心理咨询员的选拔、培训与评估[J].云南电大学报,2007(1):36-38.

朋辈心理辅导总结 篇8

【关键词】高中学生 心理健康 朋辈心理辅导 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79-02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转型的当前,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不论是学界还是实践界,对我国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高中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的集中场所,如何在高中学校实施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缓解青少年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诸多失范行为,是当前高中学校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在此背景下,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具有自发性强、覆盖面广、情感联系紧密的心理辅导方式,引入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程中成为一种可行选择。

一、朋辈心理辅导概述

朋辈是“朋友”和“同辈”的合称,用在高中学生群体身上,指高中学生的基本同龄朋友关系。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在学校一般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需要帮助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服务的人际帮助过程。从起源看,它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二战后大量的军人回到家乡,他们在经历战火后心理遭遇创伤,之后又遇到越南战争,他们需要心理咨询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因此出现全社会心理专业辅导人员缺乏的现象。在此背景下,精神卫生领域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运动,其中在学校领域,有学者尝试探索在学校培训一部分学生,让这些学生对其他需要心理辅导的同学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这一举措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呢?美国学者威兰德(Vriend)于 1969 年对此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在咨询团体中他利用受训的高成就学生帮助低成就学生的方式。他的研究对朋辈心理辅导的价值给予了积极肯定,并写成朋辈心理辅导领域的第一篇经典性论文。其后,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学者受其启发,也在本国开展了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朋辈心理辅导在欧美国家逐渐成长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辅导模式,被普遍地引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为这些国家在校学生的心里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朋辈心理辅导之所以能在学校被普遍实践并推而广之,与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一些特点紧密相关。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亲密性、自发性、简便性和普遍性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亲密性特征,专业心理辅导要求辅导者和被辅导者建立较为亲密的情感关系,而朋辈心理辅导正好是发生在亲人、熟人或相互熟知的同学、朋友之间,具有先天的优势;第二,朋辈心理辅导具有自发自愿性特征,一般意义上讲,辅导行为是一种利他行为,是基于朋友、同学之间的关爱、友爱而自愿发生的,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当事人要给心理辅导人员予物质报酬的问题。而学生的同侪关系正好契合这样一种情感维系关系;第三,朋辈心理辅导具有简便性特征,朋辈心理辅导要求辅导者和被辅导者共同生活,交往便利,高中生通常是共同生活和学习的,这为朋辈心理辅导提供了现实基础;第四,高中生的朋辈心理具有普遍性,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他们更喜欢跟自己的同辈群体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困惑,当其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他们通常会选择同辈的好友进行倾诉,但对其父母和教师则通常采取回避态度,这一现象在高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

二、高中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一)朋辈心理辅导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隨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正在迈向工业化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伴生于社会急剧转型的,是多元价值的碰撞和旧有传统价值的震颤、断裂。对于身处此时代的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享受到了更好更多的教育机会,但另一方面,也要承受这种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多元价值的冲击。在此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心理问题的需求也更加多层次、多元化,因此对传统的心理咨询工作提出了挑战。对于高中生群体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咨询需求也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从一般的学校教育环境、教育教学方式等的适应问题,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是精神疾病等都可能发生。据调查发现,当前青少年学生患心理抑郁症的情况非常普遍,每年都有数量不少的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发生,这一次次事件提醒我们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相当严重,也提醒我们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危机性,在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中,传统的诊所式辅导因其所固有的弊端(专业辅导人员少、场所固定等)而不能完全满足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亟需寻找更加适合青少年心理辅导的方式作为补充,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近引进的心理健康辅导模式,其具有主动性、随时性和普遍性的特征,恰好可以满足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地就心理困惑问题进行沟通和疏解,有助于及时化解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有助于满足青少年学生多层次、多频次的心理援助需求。

(二)朋辈心理辅导有助于完善高中生心理辅导体系

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目的是要及时、有效地化解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所面临的问题,其附带效应是可以完善现有的高中生心理辅导体系。在当前大多数高中学校中,普遍没有心理辅导相关的从业人员,也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场所。而这些学校的心理辅导,仅仅限于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们发现,这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也只是流于形式的,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能获得足够的重视。在任课教师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也通常不是专业对口的教师,而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其教学质量值得怀疑;在课时安排上,普遍每周只有一节课的安排,课时量过少。即便如此,在临近高考或期末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会被作为不紧要的课程而被挤占,为高考课程的教学留出时间。而即便有条件设立心理咨询工作室的某些城市学校,面对诺大一个学校,却通常只有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完全不能满足日益庞大的学生心理咨询需求队伍。在此背景下,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全新的形式,可以对学校层面的心理辅导方式(不论是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有效的补充,从而完善高中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

三、高中学校推行朋辈心理辅导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科学、多层次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体系

建立多级、多元化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构筑严密的朋辈心理辅导网络,有助于及时缓解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构建健康的心理环境。笔者认为,高中学校应该自上而下构筑起“学校—年级—班级—宿舍”的多级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在学校层面,由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部门牵头,联同教务处、团委、学生会、年级、班级,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机构,并由学校主要领导作为机构的负责人,从而保证机构的各项活动能够较为顺利地开展;在年级层面,分年级建立由专业心理教师牵头,班主任、科任教师参与的心理辅导中心,涵盖年级组的所有班级;在班级层面,强化班主任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主导责任,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与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并列,专事负责班级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宿舍层面,建立心理信息员制度,及时掌握在课外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上汇报,防患于未然。

(二)建立基层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干预机制

基层心理辅导是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基层心理辅导方面,笔者认为前文已经提到的班级和宿舍应该发挥关键作用,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应及时发现和反馈本班级、本宿舍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咨询需求,并承担心理问题的预警和后期跟蹤工作。笔者认为,班级心理委员所要承担的主要工作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向上反馈学生心理咨询需求等。宿舍心理信息员所要承担的工作与班级心理委员有一定相通之处,但其主要在课外时间,学生休息的时间里发挥其作用。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信息员通过对学生在学期间和放学后课外时间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程跟踪了解,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发现、早咨询、早治疗。

【参考文献】

[1]Murry,P.Th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to-student and faculty advising programs[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1972(13)

[2]汤舒俊.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心探索——朋辈心理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7)

朋辈心理 我的使命 篇9

11月08日下午,我系在五教214顺利开展了2011级新生朋辈心里交流会,活动以“我的使命”为主题进行。

土建系黎老师,薛老师等出席了这次活动。

交流会活动以相知相识·问卷调查·心有灵犀三个内容进行展开,活动中大家踊跃参与,彼此了解,更进一步促进新生之间心灵间无缝隙的交流,体现了新生们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顺利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

朋辈辅导员培训心得 篇10

还记得当时学校下发朋辈辅导员报名通知的时候,我看了一下,觉得这个还是蛮适合自己的,而且自己也希望能在生活当中更多的帮助身边的亲人、同学和朋友,于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报了名,当时我们班除了心理委员之外唯一一个报名的人了,感觉蛮奇怪的。

后来就是几次的集中学习,每次的教学老师都不一样,但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出这几次的培训课中,我学习到了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些心理疾病证,比如说,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妄想症、幻听等症状。当然遇到这种比较严重的情况的时候,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还得依靠医学的力量。

几次培训中,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的是一为年级辅导员,大概忘记了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是一位在辅导员这一岗位上默默奉献了10年的好老师。当时还让我们做了测试的、因为是辅导员,做讲的更多的是关于大学生贴近的问题,作为一名在这方面好学者,很快这位老师的话题就引起了我的兴趣。她说了大学的学习,工作、恋爱,和未来是就业还是考研。她说,如果你是一个决定要找工作的人的话,那么从大一考试就关注工作方面的事情,比如而是自己是是和哪一方面工作,在前程无忧网上注册一账号,每一次提高自己的实力之后,就网上加一条,到了大四,那么就可以积累很多的成绩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无非是很简单的事,就不用像现在的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无从下手了。事实就是这样的,只有提前贮备,才能有不变应万变的效果。这堂课学到很多。

话题转到我作为朋辈辅导员的感受。虽然说我现在还没有作为一名正式的朋辈辅导员,但是我想我已经进入这样的模式了。朋辈辅导员,顾名思义就是对朋友和同辈辅导的意思。以前我是以一名党员的标注来要求自己,要求自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或者是出现一些轻微的心理不健康的同学,现在我意识到了,这就是朋辈辅导员的职责。经过这次培训,我更多的了解朋辈辅导员的职责范围,也了解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概念,这将为我继续作为一名帮助同学的热忱增添了一份信心。我相信在未来的时间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我都将会继续学习并尽我所能去帮助身边的人。为他们排除心理问题,温暖他人,快乐自己。

最后,我想说,在学习这些心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是在大学生活中有用,而且对自己本身也是很有帮助的。我应该多去倾听,应该是以个聆听着,让朋友们觉得我们是理解他们的,能够做他们的朋友,真正起到帮助同学的作用。

朋辈心理辅导总结 篇1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 朋辈心理辅导

当前大学生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水平逐渐提高,但实际接受咨询的人数、比例要远远低于存在心理困惑的人数、比例。为缓解这一问题,弥补高校心理咨询师资源的不足,朋辈心理辅导大有可为,特别是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朋辈心理辅导更加重视全体学生的积极改变和自我成长,使得大学生对朋辈辅导方式的认可度和需求度大大提高,这也启示着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继续提升和拓展朋辈心理辅导功能,切实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内涵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形式,它是由受过培训的成员,或者是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为同伴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过程,具体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互相给予鼓励、劝导、支持和心理安慰等。与专业心理咨询不同,朋辈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互动性、友谊性、简便有效等特点。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可分为朋辈个体心理辅导和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其中,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在校园影响面最广,因其具有心理的示范性、行为的模仿性、氛围的共融性、观念的启示性、问题的疏导性等特点为广大学生所喜爱。

二、在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的积极改变,认为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能力和发展的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的工作重心已经从障碍性工作模式向发展性工作模式转移,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主要是对有心理障碍、患某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而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主要是帮助受助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适应能力,充分开发潜能,提高人生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上,从关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转移到关注全体学生,从关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转移到促进全体学生的积极改变和自我成长。传统心理辅导模式关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这固然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它不应该是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重点,因为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胜任这一工作,朋辈辅导员要胜任这一工作对大多数的朋辈辅导员来说是不现实的。这从客观上确立了高校朋辈辅导员应该以促进同学的积极改变和自我成长为工作重心,即将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传递与辅导作为高校朋辈辅导工作的核心内容。可见,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

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组织机构

建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组织机构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基础。目前,大多数高校主要是建立以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为主,以心理社团等学生团体为辅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网络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朋辈辅导员的选拔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选拔过程中应对申请者进行全面考察,不仅考察申请者的知识、相关经验、特殊技能等外显特征,更要了解申请者的人格特质、申请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内隐特征,选拔人格健全,既有相关知识和能力又具备奉献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

(二)健全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体系

1.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理念

朋辈辅导员的培训是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应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使朋辈辅导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完成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完善对自我的认知,增强辅导的信心和能力,提高对朋辈心理辅导的理念、意义和助人自助、无私奉献精神的认同。

2.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内容与形式

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朋辈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由于朋辈心理辅导是由非专业人员采取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大多数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从事这个岗位之前对心理学虽有兴趣但了解不深。故对朋辈辅导员的培训不仅要充实他们的心理咨询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要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培训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学基本理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心理辅导与助人技巧等。同时,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上岗前必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模拟辅导,使他们感受、体会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提高心理辅导的技巧,培养处理实际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以发展性团体的形式,采用体验式学习,采用互动式教学、团队游戏、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电影赏析、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

3.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督导与考核。

高校的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应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其工作进行及时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定期组织例会进行交流讨论。同时,专业心理辅导教师要对朋辈心理互助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如设立考评细则、奖惩制度等,由于辅导工作涉及很多因素,考核宜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既考察他们的工作结果,也关注他们的工作态度、日常行为、品德修养等内在的素质,通过全方位的考核,对优秀者颁发奖励,树立榜样。

(三)不断拓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实施路径

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实施路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借助网络、报刊、宣传栏等开展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内容宣传与氛围渲染;通过开展活动如团体辅导、心理沙龙等促进大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感悟与体验;通过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实现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理解与传递。这里的个别辅导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喜欢和习惯采用的方式,如微信、QQ等。朋辈心理辅导员大多是班级的心理委员,他们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生活,往往能够及时发现同学遇到的心理困惑,这是每位同学都会遇到的,比如因人际交往、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引发的心理困惑,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情绪波动等异常表现,朋辈心理辅导员往往能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或向教师求助。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大都喜欢将自己的动态发布在微信朋友圈或者QQ上,工作比较用心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往往能敏感地捕捉到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对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同学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必要的帮助,有效地对轻度的心理困惑进行疏导和缓解,从而避免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J].高教论坛,2010(10):25-28.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党性原则下的新闻工作下一篇:中秋节慰问员工信现代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