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文
作为儒家十三经的《孟子》,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用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中得以体现。《孟子》阐述了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孟子》与《论语》都是我国儒家文化中重要的经典之作。
孟子处于战国时期的**年代,百家思想争鸣,也就是由于乱世而出了孟子这位思想枭雄。他出生于贫苦家庭,在各种教育下还是在那个年代积极思考出一些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这些思想从我个人观点看来孟子确实是一位思想巨人,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思考出这些思想理论在那个年代是一种划时代的产物。
在我们所知的《孟子》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中,都分别阐述了其主要的思想体系。读罢《孟子》,我可以读出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孟子及其学派的政治主张与思想学说。其中一方面表达了“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孟子主张通过改良的手段来推进社会改革,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仁政”“王道”,带能到达统一天下的目的。实行仁政的关键在于“保民”,而保民的基础则是“制民之产”即让老百姓拥有自己的财产,以求得其对国家的“恒心”。孟子的仁政思想突出了“民”的地位,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具有明显的民本色彩。孟子还发挥了孔子君臣相对论的观点,肯定臣下和人民具有反抗暴君的权利。另一方面表达了性善论的观点。这是孟子伦理道德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孟子主张性善论,其依据是人人都有善的萌芽,人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之所以不善,主要由于外界的影响及主观上不愿意向善等原因造成的。为是人的善性得到保存和扩充,孟子还提出了“养心”、“寡欲”、“存心”、“思诚”、“自反”、“不动心”、“求其放心”、“养浩然正气”等一整套修身养性的办法。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端”是与生俱来的,是“天之降才”。天生万物必然赋予每种事物能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他不否认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善的行为和不善的人。“人为不善”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的原因。他认为不善的客观原因是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对人的陷溺,而主观原因是人们“放其良心”而不知存养和扩充。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伦理道德思想和道德规范,强调了儒家的主要思想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这表现了其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早年他对孔子的崇拜及其思想方面的学习。孟子强调“仁者爱人”,这是他对人自身的重视和肯定,提倡“亲亲”而后“仁民”,一方面反映出他具有重民、爱民的思想,同时也表现出孟子的仁爱是以血缘感情为出发点,带有氏族宗法意识,其实孟子的目的也在于借以维系当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统一和稳定。孟子推崇道德价值,认为道德的力量的是巨大的,它决定着个人的荣辱与生死,所以他说“仁则荣,不仁则死”,他把道德放大了一个决定人生死的地位,虽然这有点过于强调道德的力量,但同时反映了儒家对道德追求。所以就有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对生死臵之度外而追求精神境界的崇高的行为。他主张行仁政,希望君主“以民为贵”。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就此,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阐述了一场战争、对弈中各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的次要,君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孟子觉得武器装备、地理位臵等客观因素在治国这方面是次要的,而君主能够施行“仁政”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君主治国成败的关键。
一.与文明的不同对话
余秋雨在《文明的碎片》的散文集中回应了曾经令他思考再三的问题:“这片土地、这个时代, 给了我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指令, 使我坐立不安?”答案就是:“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 什么是它们的 对手———文明 ?每一次搏斗, 文明都未必战胜, 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 它呼喊几 声”。 (余秋雨《秋雨散文》) 在《寂寞天柱山》中, 他用深邃的目光回望天柱山昔日的繁盛, 感慨中国历史上不间断的战乱、暴力和强蛮这些“圆目怒睁、青筋贲张的主题”对文明的巨大摧残。在他看来, 文明往往是脆弱的, 《抱愧山西》、《苏东坡突围》和《都城的脆弱》 都揭示了文明与野蛮、蒙昧的对抗, 文明被野蛮、蒙昧击败。因此, 我们在他的作品中更多看到的是, 他试图用自己的努力去整和已经“破碎”的文明, 用自己多重的文化思考提醒处于世俗的“日常迷顿状态的人们”。
如果说余秋雨感叹的是文明的脆弱与破碎, 那么王充闾笔下的文明则是韧性与恒久, 他所看到的是文明对野蛮、蒙昧的瓦解力和征服力。在《文明的征服》中, 他用艺术的语言叙述了历史的事实, 并深刻地感悟到:“战争的胜利者在征服敌国的过程中接受了新的异质的文明, 这种新的文明最后又反过来使它变成了被征服者。”因此, 文明在他眼里, 没有余所认为的“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有一种近乎天然的消解文明的机制”似的感伤与忧虑, 更多的是有一种自我“消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
二.生命底色的迥异
《文化苦旅》的“苦”字正是秋雨散文所体现的生命底色。他的苦涩来源于他对历史人生某种洞察及洞察后的困惑和无奈。《道士塔》《阳关雪》 通过对一个个古老物象的追根溯源及形象化的追忆和再现, 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 历史的沉浮沧桑和不以个人情感好恶为转移的复杂无奈。而在《信客》《酒公墓》《笔墨祭》等文章中, 他则张罗了一次次美的祭奠, 目睹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走向黯淡, 体味到人生的不幸与缺憾, 痛苦与无奈, 字里行间充溢着无法逃遁的苦涩和难以言传的忧伤。中国文化的苦难命运也是他“苦”的原由。《莫高窟》遗迹的碎片, 《千年庭院》饱经沧桑的历史, 《风雨天一阁》主人更替的悲怆命运……无一不在述说逝去岁月的凄凉背影, 表达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与激愤的心情。
如果说秋雨散文给生命描画了一种暗淡、凄苦的冷色, 那么王充闾则为生命涂抹上了一道光彩的亮色。他善于把山川景物与对生命的思考结合起来, 在山川中形成意象, 在“观千载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中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悟, 让自我充分渗入对象领域, 使作品闪现理性光辉。无论是《青山魂》中的李白, 《桐江波上一丝风》中的严光, 还是《春梦留痕》中的苏轼, 一生都历经坎坷, 命运多舛, 然而在作者看来, 他们其实是在“走向自由、自在的轻松”, 是在超越自我, 获得一种新的生命的价值。李白是“把人格的独立视为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 “体现着人类生命的庄严性”。严光背弃了政治与功利, 专心于文化的思考与著述, “在一定程度上, 造就了中国文化博大宏富的万千气象”。苏轼更是在多次贬谪的灾难中“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自由”。透过这一个个历史故实, 王充闾找寻到“个体生命的价值, 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自由, 从而能够站在比同时代人更高层次上俯瞰社会人生, 获得一种自我完善感和灵魂归宿感。” (王充闾: 《沧桑无语》)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在内容编排上,把文言文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精选了《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四篇文章,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虽然是文言文这种形式,但内容却是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设法挖掘文中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健康的人格,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与文本对话,与古人交流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先秦时期的风云变幻,我们可凭借历史散文这一形式,来窥其一斑,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感受诸侯之间那纵横捭阖的斗争。当你沉浸其中,透过枯燥的文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我们仿佛看到了不计前嫌、深明大义的爱国英雄烛之武正在巧妙地劝说秦穆公,说得他连连点头,最终使得郑国避免了一场国家灾难;越王勾践忍辱含垢、卧薪尝胆,最终报了仇、雪了耻,奏想了一曲催人奋进的人生奋斗之歌;大臣邹忌从国家利益出发,巧妙地说服了齐威王,使得他接受并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齐国从此逐步强大起来;名垂青史的赵太后被大臣触龙说服,送爱子去做人质,从而使得国家转危为安。通过这四篇文章,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到,诸侯国之间矛盾错综复杂,是时势造就了英雄,在动乱的年代既出现了不少明君,又出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不已,一组又一组绝妙的搭档,使得历史如此精彩生动,这恐怕就是先秦历史散文璀璨夺目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二、穿插补充一些历史故事,了解人物的完整个性
课本所选的四篇文章,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相对比较丰满,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总还是流传有不少佳话或逸事的,而教材恰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空缺。因此,语文教师要多搜集并补充一些与课文人物有关的经典内容,与课本相互补充,相映成趣。比如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另一则故事,郑国商人弦高智退秦军的故事,关于范蠡、伍子胥的典故等等。从课本上我们能够了解到勾践奋发图强的一面,教师可补充一些他与人共患难但不能同享乐的狭隘的一面,还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勾践。另外,可补充越国为复仇而设的一些计策,如借粮还粮、派美女西施去迷惑吴王、西施巧送姑苏城防图等故事。邹忌曾先后两次讽谏齐王,可补充邹忌第一次劝说时,借鼓瑟“抱而不弹”的道理,启发齐威王虚心纳谏。女中豪杰赵太后见齐王使者时,先问百姓收成最后问齐王的千古美谈,充分地表现出了她的民本思想。可以说这些故事比较感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教师拓宽知识面的话,学生也不会觉得文言文枯燥,相反会觉得趣味盎然,学生会从老师的传授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感情上产生共鸣。
三、研究游说之辞,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历来重视口才的作用。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所选的这四篇文章,都是巧言辞令的典范。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先从亡郑无益于秦说起,然后谈到存郑有益于秦,最后抓住历史上晋国的不守信用、贪得无厌的方面,极尽挑拨之能事,说的秦穆公乱了方寸,最后完全站在了郑国的立场一上。文种巧妙设喻,启发越王未雨绸缪,及早准备,终至东山再起。邹忌现身说法,从身边被妻、妾、客蒙蔽的事实说起,由小及大,由己及人,讽谏齐威王广开言路。触龙设法打破僵局,从养生之道谈起,以拉家常的方式步步为营,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最终达到了目的。这四个人,都是深谙他人心理、善言辞并讲究技巧的高手,他们都能从大局出发,急国家之急,想人民所想,进谏时都能选准突破口,最终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历史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先秦历史散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浪花,它包含的民本思想,让我们感怀;在国家危急关头,以大局为重、个人服从大局的思想,让我们震颤;在对待个人不足的问题上,是明智地作出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呢?还是像周厉王一样顽固不化?我们应从古人身上找到答案,把自己融入社会大洪流中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和社会。
——我的宗族记忆
在我的记忆深处,所有的历史都是写在纸上的。那些大人物,英雄也罢,枭雄也可,都在纸上用文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当我们打开历史的画册,却无法找到关于小人物的些许记忆。也许很多很多年前,我们可以在族谱上翻到那些我们叫做祖先的卑微的名字。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农耕时代的结束,人们的家族观念也随风而去,当一个生命逐渐逝去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关于他们的记忆,有人说这是一种进步,是进步吗?我不得而知。也有人说,这是人们对自己祖先的遗忘,是人的一种退化,是退化吗?我也不得而知。
我的祖先不属于我现在脚下的土地,听祖父说起,我们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一路迁徙而来。在我的老家,我们已经居住了整整五代。对我来说,我记住的,除了祖父一代人,父亲一代人和我自己这一代人,以及正在成长的我的女儿他们一代。那些更早的,比如我的曾祖,我的高祖,我没有丝毫记忆,也曾想过翻阅一下那些只言片语,找找他们生活的那些痕迹,可是,随着老家的几次修建,那种叫做族谱的东西,到底去了哪儿,却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我也只是从祖父和伯父的口中偶尔听到而已。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作为大山的儿子,我会离开生我养我的大山,到外面去讨生活。在我所接受的传统思想里面,我一直以为我会和我的父辈一样,在土地里面刨生活,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也葬于斯。阴差阳错的缘故,我离开了我的老家,把握自己的家定义在了一个对我的父辈来说很陌生的地方,在那里,我听不见农村那亲切的牛哞,看不见轻盈的袅袅炊烟,当然也就没有了那些熟悉的面庞、悦耳的乡音。行走在城市的街头,我所能把握的除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一家人,再也没有了其它。其实我知道,老家将会逐渐淡出我的视线,而我也会逐渐被老家所遗忘。
幸运的是,我工作的单位,依旧在老家的小镇上,每年的三百六十五天,我有超过两百天的时间可以听到那些熟悉的乡音,看到那些朴实的脸庞。只有这样,我才能感觉到我内心深处的关于老家的许多东西依旧鲜活着,就像我依旧活着一样。
曾经看过别人的族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当然这是莫大的荣耀。一个泛黄的本子,用工整的笔记,记载着一个个曾经逝去的生命名讳,普通人只有短短的几行,记载着某人生于某年某月,逝于某年某月,曾娶某人为妻,生有几子几女,仅此而已,个别在历史上曾经留下过自己的足迹的人也许会幸运一些,会加上几笔关于他的生平的记载。
我知道,在很多的家族里面,对这寥寥几笔却是极端重视。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面,那些家族内部的惩罚,点天灯、浸猪笼等虽然血腥,却无法让族人真正恐惧,最然人恐惧的莫过于开除祖籍,死后不得葬入祖坟,每当这种惩罚实施的时候,总面临着无数的争斗,以前我不理解这一切,随着年龄渐长,开始接触历史的时候,我开始明白这一切。这种做法是将一个人在世上存在的一切全部铲去,这种做法虽然不会伤及人的生命,但是被惩罚者的子子孙孙都将要接受这种惩罚,无休无止,一时的惩罚将成为子子孙孙永远的耻辱,而且永远无法抹去。
在很多农村,人们都忌讳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别人,尤其是异姓,在他们看来,一旦孩子过继给了别人,就是把自己的孩子从宗族上抹去,而且是永远地抹去。在我小时候,骂人时最恶毒的话,就是说谁的父亲是领养的孩子,这种骂人话比骂别人的母亲还要恶毒,为这种事轻生的人也大有存在。有一次回老家,走到一处,母亲告诉我那个地方曾经居住了一个望族,由于各种原因,那一家人先后死去,曾经让别人所羡慕的青砖绿瓦已经变成了断壁残垣。我不由生出一种感慨,像这样的人家,他们还有宗族存在吗?一旦一个家族走到这一步,活着的最后一人,面对着曾经存在的一切,他们会想些什么呢?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坚持的宗族观念,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我的家族一直是一个漂泊的家族,在老辈的口耳相传的记忆里面,我听不到多少辉煌的记忆,有的只是生活的`苦楚。父亲曾经告诉过我,我的曾祖,实在“湖广填四川”和“四川填陕西”的两次大移民中,从遥远的湖北黄州一路迁徙而来。刚到这里的时候,当时的土著对曾祖他们极为排斥,于是,曾祖不得不采用了一些极端的手段来获得大家的认可,当然包括使用武力。每次听父亲讲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生出几分钦佩,我的曾祖是一个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但是对我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假如当初没有曾祖他们的一路艰辛,那么也就没有我的祖父,当然也就没有了我的父亲,父亲也不可能遇到我的母亲,自然也就没有了我,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些文字。
年少的时候,我对我的曾祖有过太多的埋怨,当时的我不明白,曾祖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地方扎下跟来,因为这里的土地贫瘠,穷山恶水的,用一句现在很流行的话来说,这是一个鸟不生蛋,兔子不拉屎,鬼都不长毛的地方,局限了他们的一生也就罢了,还让我们这些子孙们从一开始就比别人差了好多。随着年岁见长,一次又一次的背井离乡,对于我的曾祖,我不再埋怨,我的敬佩感与日俱增,试想想,一个外地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无所有的自己,要取得别人的认可,并且落地生根,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而且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新落户的外地人,势必要夺去别人的土地,对于农民来说,这可是他们的命根子,谁能容许别人夺走自己赖以生存的东西呢?在父辈的口中,我听不到关于曾祖软弱的记忆,但我相信,面对着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村民的集体排斥,曾祖的心里,也曾经动摇过,何况,当时的他也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对于自己的家乡,他也有过太多的,太多的留恋。面对这样一位真正的男人,我又有什么可以埋怨的呢?
去年给曾祖上香的时候,跪在曾祖的坟前,我突然有了一种想法,假如曾祖活到现在,面对着一群自己的子孙们,一个个抛弃了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自己的梦想,他又会作何感想呢?是生气,还是理解,我不得而知。
无需夸耀,不容粉饰,他的名字本身就闪着熠熠光彩:苏轼,那个在沉醉了几百年的中华大地上响亮的名字,那份足以让每一个沽名钓誉矫情伪饰的文人汗颜的性情。
不错,真的自我向天下告白。最细腻的情感,最伤感的孤独,最无羁的豪放……临风长啸,他心一颤,笔一挥,气一吐,内心的所有情感便奔涌而出,潺潺流淌,而他的本色也在文字的雕琢中一一展露。
苏轼是一杯水,温柔多情,爱悬于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不掩饰内心的思念,甚至有时还会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经历。天人永隔的别离,肝肠寸断的痛苦,刻骨铭心的思念,在如水般流淌,把本色细细说讲。一位至情的文人,不在乎“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劝谏,不理会“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名言,他将灵魂深处那浅浅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诉说着。不理会世俗的眼光,至情的本色由我张扬。
他的文字并非缺乏装饰与文采,没有清词和丽句,只是他将内容看的高于修饰,就好像他把真我看的高于“蝇头微利,蜗角虚名”一般。不掩饰内心那份“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他会用清寂的背影留下“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绝唱,又或“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哀怨。他像是一杯茶,略带清苦又暗香萦绕。寂寞被他用笔渲染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他那至性的本色默默张扬。
他将潇洒飘逸的语言服务于思想,他用最华丽的文字去书写最理性、最智慧的篇章。苏轼会用他的一句句诗词、一篇篇歌赋来向你证明:人生那失望、失意、失落的苦胆可以用冲天的豪气去稀释,苦难会在阔大的长江、阔大的山川、博大的胸怀前黯然失色。“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他把豪放铺洒,让豁达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似酒般干冽爽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他把乐观宣扬,将被贬谪的痛苦蒸发为理性的思索,不让自己迷失在名利场中。“浮游于天地中,放浪于形骸外”他将自己对于生命的卑微与崇高的思考在一点点诉说,他把自己大彻大悟后的思想向千年古风传达。不用夸张,他把乐观理性的本色在张扬。
穿梭在历史的色彩中散文
来到圣·米格尔·德·阿连德,发现这里竟是一处胜地:没有高楼大厦,但名声远扬;没有机场,但客流如云;没有车水马龙,只有宁静从容的气度。圣·米格尔·德·阿连德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而且早在前就被《旅游休闲》杂志评选为“最值得去的地方”。
顺着崎岖的鹅卵石小径行走,抬头仰望高耸入云的大教堂,一座座哥特式钟楼令人一时间感到头晕目眩……说起这座城市的历史,还要追溯到16世纪中期。1542年,西班牙传教士圣·米格尔来到这里,带来了欧洲的纺织和耕种技术,成为小城发展的起点。1555年,新西班牙总督唐路易斯·德韦拉斯科为这座小城奠基时,将其命名为“圣·米格尔·埃尔·格朗德”。19世纪初,伊格纳西奥·阿连德等一批仁人志士在这里聚集,秘密谋划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这次密谋引发了墨西哥历史上著名的“多洛雷斯的钟声”和独立战争。1826年,独立后的墨西哥把这座小城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为“圣·米格尔·德·阿连德”。1926年,墨西哥政府宣布圣·米格尔·德·阿连德为历史保护城市,限制改变城内建筑外观,对新修建筑严加规定,才使得这里的独特风貌一直保持到今日。
如果说圣·米格尔·德·阿连德是一幅印象派画家的乡村写生,那么另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名城瓜纳华托就是梵高笔下绚烂多彩的油画。抵达瓜纳华托时,恰好是正午时分,导游安东尼奥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我们到城市的最高处观赏风景。直到站在高处鸟瞰全城时,我才意识到,只有在正午强烈阳光的照耀下,才能领略到瓜纳华托的五彩缤纷,这种色调是任何一个画师都无法勾兑的绚烂。
别看瓜纳华托常住人口只有十几万,但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让这里扬名世界,拥有“墨西哥的珍珠”的美誉。沿着山路而下,我发现这里的道路与建筑错落有致,10多座天主教堂星罗棋布。早期开辟的河道如今被改建成隧道,交织成网,对今日的城市交通发挥着重要作用。
漫步于城中,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庭院、每一座建筑、每一处广场,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和文化的韵味。安东尼奥将我们带到一条非常特别的街巷,他告诉我们,这儿被当地人称作“接吻小巷”,至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富家少女与一位青年矿工相知、相恋,但门户差异令女方父母对他们的爱情百般阻挠,甚至把女儿关在家中禁止外出。青年得知后,想办法说服了住在少女家对面的邻居,与她在阳台上幽会。小巷非常狭窄,二人可以隔着街在阳台上接吻,互诉衷肠。
瓜纳华托在墨西哥独立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城市始建于16世纪,历史上曾是著名的.银矿产区,殖民时期成为西班牙皇家御用产银区。从1530年西班牙人入侵,到1810年独立战争爆发的漫长岁月里,瓜纳华托孕育了墨西哥人民反抗殖民者的革命火种。
站在市中心的格拉纳迪达粮仓前,听当地人讲述墨西哥独立史上光辉的一页:1810年9月18日,起义军进攻瓜纳华托,矿工皮皮拉只身潜入西班牙军队负隅顽抗的要塞格拉纳迪达粮仓,用一支火把燃起革命之火,打乱了敌人的后方,里应外合攻破城门,瓜纳华托成为起义军占领的第一个州府。由此,起义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最终催生墨西哥独立革命。
站在高举火把的皮皮拉的巨大雕像下,我感慨万千:多少个皮皮拉为墨西哥独立事业献出了热血,墨西哥人民的革命精神值得钦佩!
临别时,安东尼奥对我说,在瓜纳华托州,历史充满色彩。
一、散文贵在处处有“我”。
1. 散文中有“我”的存在:
正因为散文中有“我”的存在, 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每一位作者、每一篇散文情思的独特与深刻, 切忌出现肤浅化、概念化、标签化的“主旨”。
对于《背影》这样的经典作品, 要破解文本, 就要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开始。这是文章的收穴之处, 隐藏着《背影》之所以“好”的秘密, 也蕴涵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的潜质。因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第一, 在主题内容和思想上, 朱自清虽“只是写实”, 却真切地写出了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 会有摩擦, 也会有波折。由此可见, 《背影》不像一般同类作品那样简单、浅显, 即便失去了“纯情”, 却收获了家庭、人生等多个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第二, 只有发现了《背影》中轻易不露真容的“豹尾”, 才能发现《背影》在艺术上的讲究与到位, 即对文章结构、情感表达、语言选择等多方面的控制, 这种控制是那样强大有力, 又收放有度, 浑然天成, 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 处处可见“我”的身世经历, “我”的情感所在。
2. 散文中没有主人公的问题:
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 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即便是叙事性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也要有别于小说的人物分析。有的老师在对《背影》进行教学设计时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写环境下的典型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手法。这些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教学策略, 属于小说教学的范畴。散文中的“我”是“我之情”“我之意”“我之志”———“我”之思想感受, 只有抓住“我”之情感所在, 才是散文教学的重点。
二、现代散文越来越重视思想、理性、理趣。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魂魄。因此, 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散文“思想”, 不要止于简单抒情、议论, 还要结合文中的“形象”来感染读者, 体会其中的哲思。
例如《囚绿》一文, 作者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 为“囚绿”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著, 最后却不得不放“放绿”。“放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有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 步步“放纵”, 到这一部分文意逆转, 猛然收住, 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 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珍重”一词, 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 以及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三、精读文章, 品味文章的语言。
著名作家柯灵说过:散文的文字虽小道, 却是探察内心的窗口。品味散文的语言, 主要是品味散文的重点语句。把握关键句, 对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至关重要。
1. 重视文中反常的语言:
散文中有些语言看似反常, 实则含义深刻, 我们一定要重视这样的反常性语言。例如《家》一文, 作者把家分别比喻为“一只船”、“温暖的港湾”、“永远的彼岸”。这三个比喻层层递进, 表达了家不仅是港湾, 而且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 家还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 又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2. 重视对文章结构有影响的语句:
有重要代词的语句;运用修辞的语句;能揭示文章主旨、概括段意的语句等。因为这些语句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一文, 教学中要真正把握作者的构思之美, 就要帮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要语句。一是要抓住一些直接抒情的句子。如“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 似水流年, 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等。二是要抓住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有所剥夺, 也有所增添”。三是要抓住在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如第2段中的“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 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这一句引发了联想, 引起了下文。
3. 重视文章的结束语:
很多散文都采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 这样的语言是文章的神, 要言不烦, 以一驭万, 如果说全文是“画龙”的话, 那么这样的语言就是“点睛”。例如《废墟的召唤》的结束语:“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唁这一段凝固的历史, 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篇末点题, 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 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 给读者留下了绵长的思索。
四、抓线索, 理文脉, 理解作者情思。
宋人陈师道认为:“读书如禹治水, 知天下脉络。”就散文而言, 线索最重要, 材料是依赖线索展示的, 思想是随线索发展的, 事理是循线索演绎的。
写人叙事类散文, 所叙事情虽不完整, 但总有一定的情节性, 因此应当从情节方面寻找线索。例如《永久的悔》一文, 通过记叙“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家庭的基本情况, 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及母亲的艰苦生活三方面, 达到扣题———作者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结果造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
写景状物类散文, 或寄情于景, 或托物言志, 物象和情感在文中总是具体可感的, 所以抒情散文的线索可以从面面展开的层次或从作者与借托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寻找。例如《白杨礼赞》一文, 要引导学生明白本文赞树的目的是赞人, 但不直接说, 而是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 采用含蓄的形式用白杨树表现对北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纵横决荡、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紧密团结、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的讴歌。
议论哲理类散文讲究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阅读时要注意分析推理过程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注意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每一个凝聚点。例如《更浩瀚的海洋》一文, 作者用七个相同的行文思路, 为读者描绘了七个场面和在其中活动的七个人物。作者在描述每一种人后, 都用“我”和“我的心”的对话, 对那种人进行否定, 并以“不配看见我的身体”为理由, 继续理想之所追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中描绘的七种人生状态进行归纳、讨论, 体会作者执著追求理想境地的精神品格。
我确定自己喜欢它那种原本地展现儿童心态和童年历史的天才的形式,喜欢它们节俭朴素的形式。尽管那是多么简单的历史,也许不过是一个后花园,一间草房子,一只隐鼠,昏黄的油灯下的故事,无意中参与的成年人的悲欢,也许还有恐惧、悲伤,也会看到生死。但是写出来是多么不容易。
我的童年还好好的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现在,我不会轻易去翻阅它。因为年轻的生命应该有新的东西。但我知道,总有一天,还是会去翻阅。
妈妈说她有一次梦见自己睡在卫生所的床上,我一次也没有梦见过。也觉得不需要梦见,它是那么完好的保存在我的头脑里,色彩、场景都依然鲜明,在我的回想里,那里不像实际上的人来人往,它是空的,但有时会听到药房憃药的声音。
我不会轻易去触碰它。现在,我可以写一写,纸上的童年。
初一的时候,我们下晚自习后去超市买了许多花信纸,长条的,在那上面写《XX的故事》,我保留着它的开头,写的是喜欢哪个老师不喜欢哪个老师。比较完整的日记本上面有一把小锁,现在它被撕去一大半,但是也保留着初一上学期的记忆。写得比较生动的是回老家过元宵节,和邻居的弟弟一起用可乐瓶子做了花灯。还有一个宝贵的开头,“坐在我对面的邻居的弟弟在写:“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我微微一笑,想,今年元宵节我做了什么呢”。
初二的日记都不见了,留下一小叠散的纸,记载着隔壁班十三少的故事。初三大概太辛苦,居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初三结束的暑假我看了《墩子的故事》,墩子是一个小男孩,读高一,他写作文会用“旖旎”这个词,他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他还砸破学校的玻璃去图书馆偷书。这是一部恰如其分的电影,在我高中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候。
高中所有的周记本和日记本都完好无缺,连同那上面大长今和古天乐的贴纸。无非是关于学习学习,烦啊烦,但是仿佛也会写一些同学的速写,都是我要向他们学习的很认真的同学。一直记到高考结束,在个人历史上,它很清晰地记载了某个重要的转折点。
大学的时候,当然记得更多,大概有七八本的样子。有一本写到中间,工作了以后接着写。我在那上面画了两幅图,一幅画着城市,一幅画着乡村,城市里画了一张办公桌,乡村里画了三尺讲台,那时我正在这两者之间认真的矛盾着。我也画了一栋理想中的小楼,它带有某种寓言性,后来我真的在某个小楼住了快两年,而那院门口也有像画里一样的一棵树。
后来是完整的一大本,23岁到24岁的日子,所有的安静,冲动,孤独还有坚持都写在里面了。在实在闷的日子里,还完整地抄过萧红《孤独的生活》还有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它们已经与日记融为一体。最好看的是考研的那一段,几乎每天都记。离开那小镇的时候,把墙上贴的纸条好好保存在日记里,上面是毛主席的话“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它们真是很管用。
我所有的写过的东西,基本上都保存下来了。包括领导的讲话稿,我想起来,当时,年轻的局长会用红笔把所有的标点符号给我改一遍,还有某些技术性的错误,他是很认真的。还有那时候去调查矫正对象的时候,所有的调查评估意见书,我也写得很认真。女领导也拿去改了一次又一次,法律上所讲求的准确性,以及怎么下一句合适的结论,都是我当时认真听了的。
还有那些档案,整理起来,起诉书和判决书是简洁与准确的标本,矫正人员的思想汇报有一种朴拙的味道。因此我还写过《“思想汇报”里的蛛丝马迹》这样的稿子上报。
纸上的童年历史很完整。它们记的都是琐碎的心情,但因为是过去的日子里的档案材料,它们是独一无二的,是我最宝贵的东西。
写,有什么用呢。我觉得有十个人在看,就写给那十个人看,十个人里还有我妈妈,她虽然是一个医生,但是喜欢看我写的,我这样每更新一次,她也会很高兴。
最重要的,这是一种记录。何况,仿佛什么也不会做的我不是也通过这个养活过自己吗。
想想,大概是从我的数学老师讲给我们那个故事开始,我就开始缓慢地执行着。老师说当年她高考的时候,大家都在焦虑的时候,她有一个女同学天天记日记激励自己,熬过了那段日子,最后去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而她自己本来天分很高,却败下阵来。她讲这话并不是为了让我们记日记,但是我从此却开始了记录,大概因为我也常常很软弱,需要某种自我鼓励。讲故事的数学老师都已经不在了,30多岁就去世,她那时候常常告诉我们在困难的境遇里要学会坚持,要把身体搞好。
纸上的历史还将延续,人应该越来越好,写得也越来越好。
作者:小婉
阅读余秋雨所创作的历史文化散文总是被蕴涵在文本中的一种强大的艺术审美张力所裹挟、震撼。
在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以其独特的美感在散文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写作风格激情却不煽情、通俗却不艳俗,当然,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并非在于其品读快感,而是具有更加深层次的内涵。
一、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的主体价值
阅读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可以看见大量“我”的形象,他注重描述“我”的价值观与情感体验,直接的表达出来,让读者看到了“我”的个性。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为读者讲述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游览古迹,更兼顾着评论员的身份,为读者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描述具有历史风味的古宅,让读者感受到豪迈的场面,从这种场面中领悟到山西商人的人生风采,跟随着“我”的讲述,读者不知不觉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感体验,从开始的困惑、思索、惊讶和彷徨转到最后的寻根式追逐。这是作者的叩问,也是读者想要从历史中获取的答案,利用“我”的追寻,作者将读者带进了主体情感世界,完成了历史的寻根。
二、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
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学者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可置否的是,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集成了前人学者的文风,在语言的表达上实现了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有着独特的风味。在他的文化历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价值反思和情感体验来确定主题,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知性蕴含着感性,强调“审智”,他不会过多依赖自身的情感,他会从原生的世界中寻求多层次的美感,实现了逻辑和审美之间的转化。得益于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三、利用故事来抒发情怀
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有着浓厚的主体意识,利用讲故事的叙述模式满足了读者的窥探行心理。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穿插了大量帝王的奇闻异事,很好的将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此外,余秋雨也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推测历史人物的想法,这与苍白的文献相比,独具趣味,可以很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例如,在《遥远的绝响》中,作者描述到:“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在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之中,这种故事是非常多的,但是他却往往不会用详细的笔墨来表述,这种表达方式满足了读者的兴趣习惯,读者并不需要进行反复的咀嚼和回味,可读性非常强。在很多情况下,余秋雨会代替文章中的人物来发言,饱含深情的为读者讲述一个个的故事。在部分情况下,余秋雨还会应用传奇式的表达技巧,为文章赋予了新的韵味。这些曾经不屑被很多大家运用的技巧,余秋雨却娴熟地将其融入进自己的散文中,使他的历史文化散文更亲切,行文更自由。散文显得生动活泼,不拘谨。当然,有时候洋洋洒洒地讲述可能有累赘之嫌,但读者却乐此不疲。即便如此,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并不流俗,这主要是因为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渗着一股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
四、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全书的中心情节是描述弃儿汤姆·琼斯的生活遭遇。该书刚刚出版不久,英国当时著名文学评论家撒缪尔·约翰逊就对这部作品所反映的道德观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部作品将邪恶的主人公描绘得富有魅力,使人无从分辨是非。然而,约翰逊的这一见解却是出于对小说的误读。实际上,菲尔丁并不赞成主人公汤姆·琼斯的荒.唐行为,但他所持的是另一种与约翰逊不同的道德观。正如伊恩·瓦特所指出的,菲尔丁只是试图向我们展示这样一种道德观:“他相信道德决不是根据公众舆论而对本能进行压抑的结果,道德本身乃是一种向善或仁爱的自然倾向。”因此,菲尔丁才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品性优良,但却难免过失和荒.唐的主人公,并且试图向读者表明,与琼斯形成对照的布利非才是人们应当反感和唾弃的。
与十八世纪的许多启蒙思想家一样,菲尔丁认为,道德来自于人的天性,美德是一种不计功利的善。因此,正是通过汤姆·琼斯与布利非之间的鲜明对比,菲尔丁充分肯定了发自天性的“自然道德”,而反对虚伪做作的“文明道德”。琼斯从小虽然淘气顽皮,但是,从他对待黑乔治一家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他的优良品性。他和黑乔治一同偷猎,然而,所得的大部分都给了黑乔治一家,若是被人发现,琼斯又总是独自承担罪名。他还不时地给贫穷的黑乔治一家以各种照顾,用奥尔华绥送他的礼物卖钱来救济他们。琼斯这种宽厚的心肠,在乡村里受到了很多穷人们的称赞。用苏菲亚的话来说,琼斯的为人堪称“英雄般的高贵和天使般的善良”。琼斯的天性中就带有优秀的品质,这一直是作者所强调的,同时这种品质也多次在不同的事件中反映出来。
作品中最能突出他的高尚道德的有两件事情,一是他前往伦敦的途中遇到强盗抢劫;二是他帮助耐廷盖尔先生和南锡完婚。正是通过这两件事情,菲尔丁向我们展示了琼斯超于常人的高尚品质,也充分肯定了那种出自天性的“自然道德”。
第一件事是这样的:走出巴尔涅特不远,琼斯和巴特里奇遇到了一位样子文雅的陌生人与他们结伴同行。当听说琼斯身上带有一百英镑时,这个人突然掏出枪,向他们索要那笔钱。琼斯准备将自己的全部财产——三个多畿尼交给他,可是当强盗要求要那一百镑时,琼斯坚决地拒绝了他,因为那一百镑不是他的,而是苏菲亚遗失的。于是,他们打斗了起来。最后,强盗不敌琼斯,被琼斯制服。受了惊吓的巴特里奇这时要求干掉这强盗,可是当琼斯听说这个强盗是因为妻子要生孩子,家里困难迫不得已才抢劫时,不仅将他放了,还把自己仅有的几个畿尼的一大半给了他。那位行劫的汉子对他感激不尽。琼斯来到伦敦后,借住在密勒太太家。他听说她的表妹夫家里生活困难,就慷慨地将自己所有的钱拿出来,让密勒太太用来资助那家穷人。最后,密勒太太的表妹夫亲自来感谢这位恩人时,琼斯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安德生先生就是他在途中遇到的强盗。由于琼斯的帮助,这家人有了床睡,有了面包吃,他妻子的病也好了很多。安德生对琼斯感激不尽,琼斯也把能够帮助别人当作最大的快慰。这件事集中体现了琼斯的诸多高贵品质。在遇到强盗时他勇敢而果断,在钱财上他仗义疏财,对待弱者他富有同情心。
另一件事也发生在密勒太太家。她的女儿南锡爱上了房客耐廷盖尔,南锡怀上了身孕,耐廷盖尔却迫于父命,要娶一位富家小姐。眼看南锡的名誉就要毁在这件事上,琼斯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他为南锡和耐廷盖尔奔走,终于促成了二人的好事。与琼斯的高尚品质形成对照的,是布利非的虚伪阴险和自私自利。这位富家少爷,表面上一本正经,满口仁义道德,然而,他的一切行为都出于自私卑鄙的利害考虑,其一举一动刚好和琼斯构成了巨大反差。琼斯是不饰雕琢的天然质朴,布利非则将自己的自私本性掩饰起来,装出一副笃信宗教,老成持重,循规蹈矩的模样。他早就知道琼斯的真实身份,因为怕危及自己的利益,一直将这件事隐瞒起来。他之所以追求苏菲亚,也完全是因为看中她家的财产。琼斯被捕入狱后,他竟然派人制造假证,企图置琼斯于死地。然而,在乡绅奥尔华绥面前,他却伪装成一个正人君子,骗取他的信任。这样的人物恰恰使得琼斯略带瑕疵的美德更加得以彰显。
三、“灵”与“欲”的人性伦理道德观
小说最容易引起人们争议的道德问题,是汤姆?琼斯在对待异性上的有失检点的态度和行为。不可否认,琼斯的确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他已经爱上了苏菲亚,却与别的女人多次有染。在得知奥尔华绥有望病愈的消息后,琼斯喝醉酒与布利非发生了争吵,随后他来到树林里散步,满心想念的都是苏菲亚。但是,当他看到了旧情人毛丽,两人说了几句话后,他就忘记了刚刚对苏菲亚的一片痴情,即刻与毛丽钻进了树林的深处。另一次是在琼斯流浪的路上,他遇见了沃特尔太太。这位太太爱上了琼斯,并竭尽全力地勾引他,琼斯终于在酒足饭饱后经不起诱惑,与她发生了一夜情。而在伦敦,琼斯也曾因为生计无着,而与贝拉斯顿夫人暧昧不清。不得不承认,这些行为都是对他纯洁爱情的玷污。但是,菲尔丁仅仅把这种问题处理成一种年轻人一时冲动的过失,而这种过失并不影响琼斯的优秀品质和纯良的天性。在对待毛丽的问题上,作者从一开始就强调琼斯对毛丽的慎重态度。他们相好以后,琼斯也一直怀有高尚的道德,将毛丽的幸福看作自己的责任。即使当他发现真正爱的是苏菲亚时,他也对毛丽怀有深深的内疚,甚至也曾经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觉得自己应该对毛丽负责。只是由于最后他发现了毛丽的放荡行为以后,他才有所释然。然而,即便此时,他也仍然把毛丽堕落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在与沃特尔太太的关系上,琼斯似乎也是出于被动。一方面,琼斯在酒足饭饱后经不起诱惑,另一方面,他与苏菲亚的结合看来也希望渺茫,便一时糊涂而犯下了错误。事后得知因为他的不检而失去了与苏菲亚见面的机会,他痛悔不已,并且立即追随苏菲亚的行踪前往了伦敦。因此,即使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他本性的纯厚。对于贝拉斯顿夫人,琼斯之所以犯错,多半是由于对苏菲亚的行踪感到焦虑,错把贝拉斯顿夫人当作引路人而造成的。虽然这种不正当的性关系对不起苏菲亚的爱情,但是比起前两次的错误,这次过失的大部分责任应当归咎于贝拉斯顿夫人的阴谋。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琼斯虽然有时难免荒.唐,但是,毕竟他的天性里有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他对待女性更多时候是出于尊敬,并且慷慨热忱,表现出一种保护妇孺的侠士姿态。他的过失往往被作者用其自身更为高尚的情感加以对比和弥补,使人们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遗憾,而不是感到厌恶。菲尔丁一再强调主人公的优秀天性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显然,菲尔丁并不想把琼斯塑造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物,相反,他毫不掩饰他的缺点。因为在他看来,完美的人物是不真实的。然而,菲尔丁写出琼斯的这些道德缺陷,并不像约翰逊所说的那样,是故意混淆人们的是非标准。恰恰相反,菲尔丁塑造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他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我是我,如你所见又不尽然,乃至如我所知也不尽然。既有日月年来所积之骨之气,又有刹那一切皆空的神形俱灭!既有满怀浩然之气的安宁无畏,也有因至爱至善而生的痛苦、因对无耻卑鄙而生的愤怒和控诉!
我是永恒的,那是我的灵魂。我也是时刻幻化的,那是对尘世的爱与恨。恨,呵呵,不如说是悲愤或不屑一顾,其实多已是冷漠了。世间那么多罪恶不公,那么多肮脏丑陋,我恨得过来吗?当下浮世之人心道德可比几千年前的屈原时代更好?几千年后是否比我们当下更美?看来,不必抱以奢望了。
进步的只是所谓的科技,人心世道总有着伴随人类始终的痼疾和丑陋。
也正因为这样,人类优秀文明之火决不能熄灭。传承者之责任担当不可谓不重。
【历史散文】推荐阅读:
余秋雨历史散文《历史的暗角》简介06-25
初二历史《伟大历史转折》说课稿10-16
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历史解释原则05-27
【历史导游词】 特色历史导游词06-05
浅谈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11-15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现代中国与历史记忆方法11-02
《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11-24
铭记红色历史05-28
历史试题2013505-28
历史与文化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