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规划新理念

2025-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社区规划新理念(通用8篇)

城市社区规划新理念 篇1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外围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

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

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0.

城市社区规划新理念 篇2

关键词:生态社区,聊城,土地利用,道路交通

1、生态社区规划理论概述

生态社区 (Ecological Community) 的理念是为了解决自然与城市社区的对立而提出的。从现在来看, 国内外在定义生态社区概念时通常从环境、技术和居民生活方式等角度来着手。

(1) 侧重环境对社区建设的概念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誊尼斯强调社区规划可以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来强化社区的生态性功能, 并着重指出环境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以及环境对人的直接性影响效果。他还把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复合结构加以考虑和营造, 重视对人类居住环境中的各种非自然物质构成环境的生态作用的认识。

(2) 侧重技术对社区建设的概念

这种概念强调绿色生态社区是综合生态学和住宅产业的复合体, 应当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当地住宅社区的发展要求,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生态学为基础, 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 从而促成高效、文明、宜居、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3) 侧重居民生活方式的概念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罗伯特·吉尔曼 (Robert Gilman) 是这样定义生态社区的:“生态社区是一种人类尺度的、功能多样的住区。在这种住区里, 人类活动和谐的融入自然界, 并且支持人类的健康发展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中, “人类尺度”是指社区规模符合人体要求, 居民彼此认识, 并认为自己属于社区中的一员, 且能够影响社区的发展方向。“功能多样化”的社区能提供日常生活的主要职能, 如居住、商业娱乐、食品生产、手工业、社交生活和休闲等, 并且各种职能的比例是协调适当的。

由此可见, 生态社区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概念, 涵盖环境、技术、社会以及生活等多方面元素, 强调人群聚落 (“社”) 和自然环境 (“区”) 的生态关系整合, 是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

1.1 生态社区的设计原则

生态社区的规划设计要回答居民的交通模式选择、土地开发模式与强度问题、居住标准问题以及扩张与调整的问题, 生态社区在规划设计的各个领域, 主要包含下列具体规划原则:

1.土地利用

(1) 鼓励符合TOD模式的开发, 土地利用和交通选择有机联系

(2)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充分利用废弃土地, 因地制宜 (3) 鼓励填充式开发, 充分利用土地

(4) 合理的混合布置, 即商业、办公和居住的混合, 并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5) 鼓励社区内的基础设施集中有效布置, 促进设施的高效利用

(6) 为社区未来发展提供预留空间, 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追求的变化

(7) 在区域内布置就业空间, 方便居民上班出行, 使就业与居住相平衡

2.道路交通

(1) 在社区内部提供多种交通方式, 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手段

(2) 布置符合步行与其他非机动交通要求的道路 (3) 社区内道路布置要避免过境交通, 少用尽端路

(4) 步行距离不超过400米, 街道尺度适宜步行和自行车, 打造舒适的空间感觉, 和商业、居住等不同类型相联系的不同尺度的街道, 街区长度小于400米

(5) 街道双向人行道, 提供连续的自行车通行网络

(6) 杜绝人行道的停车等占用方式, 保证人行道系统和公共设施、开发空间的连续性

(7) 充分利用沿街停车和“共享式停车”, 与土地利用相结合, 利用不同功能用地在停车上时间的差别, 提高停车效率

3.适宜步行的社区的原则

(1) 街道尺度适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舒适的空间感觉、和商业、居住等不同类型相联系的不同尺度的街道, 街区长度小于400米

(2) 杜绝人行道的停车等占用方式

(3) 街道双向人行道, 提供连续的自行车通行网络, 公用设施与足够的自行车停车设计

(4) 人行道系统和公共设施、开放空间的连续性[1]

1.2 国内外生态社区案例分析

1.2.1国外生态社区

1.英国伦敦贝丁顿 (Bed ZAD) 零耗能社区

基于可持续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英国在位于伦敦西南的萨顿市成功建设了贝丁顿零能源发展社区, 该小区曾获得2000年英国皇家建筑协会“可持续建设最佳范例”奖, 并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选定作为2000年轮动“可居的城市”展览中可持续开发的范例。

土地利用方面, 充分利用棕地 (曾经用于开发建造, 但是又被遗弃的荒地, 无论受污染与否的土地) , 通过开发棕地, 减少城市的向外扩张, 从而保护自然环境。

交通方面, 为使交通领域能源消耗降低到整体能源消耗量的30%, 开展了一项“绿色交通计划”, 旨在鼓励步行、骑车和利用公共交通, 减少对私家车的日常依赖度, 这使得该社区私家车行驶里程数比当地平均水平低了50%。该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减少居民出行需要。通过住宅和办公空间的复合开发, 为部分居民在社区内提供了工作机会, 居民可以从家中徒步前往工作场所, 减少了社区内部的交通流量。同时, 为减少居民驾车外出的次数, 生态村也积极从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比如, 生态村附近开设“农场商店”, 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食品和蔬菜, 商店负责送菜上门。而且, 社区内还设置多个公共场所——商店、咖啡店和带有儿童看护设施的保健中心, 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要。

(2) 鼓励乘坐公共交通。生态村周边布置有便利的公共交通网络, 遵循“步行者优先”的政策, 从社区步行到公交站点或火车站均不超过10分钟路程。并且, 社区还为电动车辆设置了免费充电站, 其电力来源于所有家庭房顶装配的太阳能光电板。

(3) 提倡拼车或租赁汽车。社区鼓励居民租车外出, 还鼓励居民合乘一辆私家车上班, 减少了“一人一车”的浪费现象。

2.德国弗莱堡瓦邦 (Vauban) 社区

德国南部城市弗莱堡是欧洲最具生态意识的小城, 位于弗莱堡市郊的瓦邦社区被誉为德国低碳可持续社区的标杆。“瓦邦可持续模式”计划在节能减排、减少交通、社会整合及创造可持续邻里单元方面都取得了相当成功的经验。提倡“生活不需用车”的交通理念, 减少了35%的车辆使用量。社区核心区完全没有停车空间, 社区外布置便利的电车路线, 拼车方式、环线以及一些商业快速通道将社区与外面进行有效快捷的衔接。对狭窄的U型道路进行交通限制, 优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

旨在建设成“无车化社区”的瓦邦社区要求居住、工作和公共服务设施都尽可能相互靠近, 使人们有条件放弃对机动车的依赖。社区也鼓励居民更多地选择污染少的交通方式:步行, 自行车, 太阳能交通工具, 拼车, 低价位公共交通等。在社区的环线上建设两个停车场, 以保证每户居民到最近停车站点的距离不超过500米, 公共车站的设置也同样遵循这一标准。并且, 为进一步保证社区居民外出方便, 发展连接市中心的有轨电车, 将电车站布置在适当步行距离内, 所有家庭沿着电车轨道线型布置。

1.2.2国内生态社区

(1) 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

天津生态城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倡导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 强化绿色交通与土地使用的紧密结合, 提升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 减少居民日常生活对汽车的依赖, 通过混合用途开发和职住邻近来减少出行导致的尾气排放, 创建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高服务、有利于社会公平的交通模式。

并且, 规划借鉴了新加坡新城建设中的社区规划理念, 并将生态型规划和我国社区管理要求相互结合, 提出了符合示范要求的生态社区模式。为减少市民机动车出行的日常需求, 生态城设置了多层次的“社区中心” (生态细胞、生态社区和生态片区) 的嵌套系统 (图3) 。生态细胞是可容纳8000人的400m×400m的基层居民社区, 包含住宅、绿地及其他所必需的日常生活设施, 其社区中心服务半径为200-300m。并且, 每四个生态细胞集合组成一个约30000人的生态居住社区, 其社区中心服务半径约为400-500m。综合片区由4—5个居住社区组成, 片区中心服务半径为800m。这种结构符合当前最科学的“生成整体论”的哲学思想, 即每一个构成系统整体的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特征, 局部是整体的表现。

(2) 北京单店生态社区

单店生态小区为响应政府政策, 弥补北京住房供应不足, 满足居民住房需求, 采用中小户型为主的多元化住房结构, 以住宅生态节能技术为特色, 强调可支付的经济型与宜居型相结合, 实现生态社区的发展。

土地利用方面, 充分利用废弃土地, 将生活垃圾消纳地改造成为适合人们居住的住宅用地。改善环境, 避免影响周边区域, 建筑垃圾经过分类处理后可用于堆填景观山丘, 塑造地形的高差变化。

道路交通方面, 利用地形的高度差异, 从立体空间上实现机动交通和步行道路的分离, 减少机动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社区内设有环形组团步行景观道, 形成丰富生动的步行路线;水系两侧创建健身慢跑道和游憩空间, 并形成通过台阶和坡地相互贯穿、与步行道平行的车行流线。而且, 充分利用地形高差, 将停车规划与竖向设计相互结合, 采取集中式地下停车、沿道路架空停车以及集中地面停车三种形式, 全面解决社区停车问题。

1.3 小结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生态社区案例的整理分析, 从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两个方面可以分别归纳出这些案例中的要点内容:

(1) 土地利用方面, 鼓励填充式开发, 重视TOD模式的运用, 加强土地利用与道路交通的有机联系, 公共设施布置与社区交通相协调, 减少居民到公交站点的距离, 不超过500米。生活设施的合理性混合布置, 对小区内部的商业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遵循职住邻近规划理念, 达到居民在社区内部实现就业的均衡性。为社区未来发展提供预留空间, 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追求的变化。合理布局小区内部的教育、商业、医疗等各种生活便利设施, 实现小区的服务设施合理化。增加住区的交往休息空间设置, 特别是老年人的休息娱乐场所。

(2) 道路交通方面, 促进“无车化社区”的实现, 在社区内部鼓励各种交通方式的可达性, 完善小区内部道路系统, 设置人行、车行专用道路, 对机动车道路网路进行等级划分, 实现人车分流。街区尺度应不超过400米。合理布局小区内部道路系统, 使居民出行和活动的距离符合人体尺度。倡导公共交通, 限制私人机动车交通进入社区。设计与景观结合的停车方式, 减少汽车尾气、噪声对于居民活动的影响。充分利用沿街停车和“共享式停车”, 将停车点布置在社区边缘、地下停车场和沿道路架空停车。居民到最近停车点的距离不超过500米, 公共车站的设置也同样满足这一标准。

2、聊城市住区案例分析及改善建议

2.1 案例分析

(1) 金柱大学城东苑小区

金柱大学城·东苑小区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绿化率为37.1%, 总户数为2000户, 户型丰富多样, 可满足多种居住需求。小区规划配套设施完善, 功能齐全, 建有商业、会所、公园等, 满足居民的多种生活需求。

土地利用方面, 并未重视TOD模式的导入和运用, 强调公交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并且, 虽然社区内部基础设施集中有效布置, 但小区内的广场、绿地中的儿童、老人活动设施, 不仅种类单一, 而且功能性也不齐全, 一些人文景观设计没有考虑到地域性等特点。

道路交通方面, 在作为城市主干路的长江路上布置了小区出入口, 这将会对主干路上的交通通行效率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 小区内道路系统不够完善, 人行道路和机动车道路混行, 造成小区内交通混乱并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忽视了慢行交通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此外, 虽然小区南北两侧的边长较短, 但东西两侧的边长却相对较长。

2.奥森花园小区

小区综合配套设施齐全, 奥森小学和幼儿园位于小区西南部, 还将设置专业舞蹈厅和音乐厅;综合性会所位于小区中心景观区北侧, 设有社区医疗中心、阅览室、健身房和棋牌室, 是小区重要的休闲、娱乐、健身、保健场所。

土地利用方面, 尚未强调TOD模式在小区规划方案中的运用。虽然现已布置了多样化的社区生活设施, 但商业设施的位置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一般来说, 商业设施应该顺应居民上下班的活动路线, 布置在小区的进入口处, 但现在小区规划却忽视了居民的日常活动模式, 许多去幼儿园接送孩子的居民会在上下班时经过小区进出口处, 人流和车流的来往比较频繁, 充满很多商机。

此外, 对老年人的住宅及配套设施不足。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 针对不断增加的老年人, 目前针对中国养老小区设计的住宅并不多见, 对于老年人专用小户型楼房以及与子女相邻居住的住宅及配套设施明显不足。

道路交通方面, 采用完全人车分流的规划设计理念, 在小区的主入口外部设置车辆入口, 地下停车场全部连通, 车辆可从小区外部任一车辆入口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 可直达住户所在单元电梯。小区内除特殊车辆外, 不行车, 不停车, 对小区内居民的游憩、活动不产生任何影响。此外, 街区尺度相对较大, 不利于适宜步行的空间形成。

2.2 改善建议

通过上述两个较为典型的小区案例分析来看, 聊城市生态社区建设需要面对运用TOD开发模式、生活设施合理布置、小区进出口布置与周边道路性质的综合考虑、应对老龄化时代到来的老年人生活设施布置等诸多问题。若想加快生态社区建设的步伐, 需要解决目前小区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而将来居住小区规划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 土地利用方面

(1) 构建TOD生态社区

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是为了脱离机动车依存性城市空间结构, 在主要公交车站周边的半径为400-800米范围内, 构建高密度符合功能开发、适合步行和自行车的公共交通中心型开发方式[2]。社区TOD具有减少市民出行对自家车的需求, 所需停车面积减少,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促使住房、就业集中在车站附近范围内, 缩短工作、购物和娱乐的步行距离等诸多优点。

根据图6可知, 小区规划可以在小区的进入口处布置公交站点和核心商业区, 在方便居民利用公共交通的同时, 还能顺便利用商业设施, 强化了公共交通和商业设施之间的相辅相成效果。金柱大学城东苑小区可以将商业设施集中布置在靠近长江路和华山路的两个小区进入口处, 而奥森花园小区适合布置在小区进出口处, 并在其两侧布置临街商业, 促使居民在社区内部拥有就业机会。

(2) 结合老龄化时代的社区规划

通过全局观的规划思想, 对未来社区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较为准确的预测。如今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在人口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因此, 社区规划应适量增加老年人住宅, 并在老年人住宅附近适当配建一些老年人生活设施的用地, 如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公园、运动设施等, 强化老年人到达这些设施的可接近性。

(2) 道路交通方面

(1) 实现无车化社区

舒拉将无车化社区定义为“力求能够排除居住者生活的汽车利用”的居住区。荷兰兰斯塔德地区在达成削减25%的汽车交通量的政府目标方面, 无车化社区的实现有着一定的积极效果[3], 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私家车的二氧化碳排出量, 从而促进生态社区的实现。

因此, 生态社区的实现要最大程度减少进入到社区内部的机动车数量, 尽量做到人车的立体分离, 使私家车停驻在地下停车场或社区外部, 并保障社区地上步行道路和自行车道路等慢性交通方式的体系性和便利性, 并强化慢性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有机衔接。

(2) 考虑人体尺度的小街区社区

在构建步行优先的生态城市方面, 公交为导向开发TOD理念的创始人彼得·卡尔索普主张建设由方格化道路覆盖的小尺度街区, 因为小尺度街区与大街区相比, 具有提高街道活力和渗透性、视觉性效果和可识别性等许多优点[4]。莫丁在《城市设计一绿色尺度》中认为理想的街区在70x70-l OOx100m的面积范围, 并且欧洲一些著名城市的街区规模一般也都控制在200m以内[5]。参与曹妃甸生态城规划的瑞典SWECO根据在中国的经验认为, 生态城的路网应更密且道路断面较窄, 但街坊地块如果很小则很难进行开发, 其尺寸必须够大以允许多种功能的开发和进一步的细分。在反复实验对比后, 选择了220x220m作为街坊尺寸。这样的街坊氛围很人性化, 而且交叉口间距也适合开车和行人过街需要。同时, 这样的框架内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街坊类型, 包含多种混用的形态, 街坊和建筑空间富有弹性, 可根据城市发展在将来灵活改变功能[6]。

而从金柱大学城东苑和奥森花园这两个小区来看, 所在街区尺度都超过了400米这个标准尺度。近期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第十六条中指出要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 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表示, “开放式小区, 准确来说应当是住宅小区的尺度控制到一定范围之内, 而研究发现, 大概控制在200米之内是比较适宜的。”

由此可见, 今后小区规划的街区尺寸应当不超过400米, 而且控制在200米以内是比较有利的。

3、结语

本文根据生态社区理念和主要规划设计原则, 从土地利用和道路交通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聊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新建居住小区的改善建议。当然, 仅仅从这些方面努力对于生态社区建设是不够的, 还需要在绿色低碳的住宅建设、节能交通工具使用、鼓励拼车出行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社区建设的快速实现。

参考文献

[1]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专题研究[EB/OL].2008:20-22

[2]栾志理.活用TOD的外国生态城市的发展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C].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012

[3] (日) 海道清信.紧凑型城市的规划与设计[M].苏利英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 2011:142

[4]栾志理, 朴鍾澈.从日、韩低碳型生态城市探讨相关生态城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3:46-56.

[5]徐轩轩, 胡斌.混合:城市街区的多元化营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 (24) :75-78

城市社区公园 设计理念探析 篇3

一、公共设施是城市环境产品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它是历史的积淀和当地人们创造的结晶,也是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新的一笔宝贵资源。

公共设施是集环境设计与产品设计于一体的城市环境产品,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城市公共设施具有很强的服务市民的实用功能和延续文化的精神功能。地域特色是公共设施设计中举足轻重的隐性因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将城市地理特征、风土人情等特色物化为具体的环境产品,让地域特色参与到城市设计中来,既传承了地域的文化特色使其更加大众化,同时也有益于设计出适合当地民众生活方式和风俗的新型公共设施,从而丰富公共设施的文化内涵。

二、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概况

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处北部湾沿海开放区的核心位置,其所属的钦州港是国家级保税港,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整车和红酒进口港。钦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2.2℃。钦州市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出产的中国四大明陶之一的坭兴陶更是闻名国内外。

钦州市城区现有城市社区公园五个,有位于老城区的中山公园、位于钦江沿岸的江滨公园、位于城南的白石湖公园、位于市中心位置的钦州湾广场、位于市政广场的梦园。这些城市社区公园在给人们提供极大的休闲娱乐便利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钦州市的社会文明发展程度。

三、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存在的不足

城市社区公园是现代城市居住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公园属于公共开放绿地空间范畴,可供公众游览、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钦州城市社区公园的公共设施基本上可以满足市民实用性方面的需求,但是在人性化设计、节能环保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笔者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现阶段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本地文化表现不明显,没有突出城市记忆。在钦州的五个城市社区公园中,除了中山公园的公共设施可以看出一些本地文化和城市记忆外,其他四个都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风格或是盲目的仿古风格。这就要求城市的设计者们要考虑如何把钦州城市鲜明独特的海洋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的理念之中,而不是将其边缘化。

第二,由于缺少公共设施的民俗体验性设计元素,因此使社区公园的设计远离了城市特有的市井生活。这里,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幅画,那么城市社区公园就是一张宣纸,社区公园中的公共设施所体现的民俗风情则是它的墨香。只有真实的民间生活才是最具有城市特色品味,因为它能够触动人的心灵,引起共鸣。钦州城市社区公园中的公共设施包括景观小品的设计,并没有把钦州特有的民俗风情表现出来,例如敲大鼓、唱山歌、跳岭头、舞狮等民俗风情文化。

第三,缺少古今结合、体现科技魅力的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文化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地保存,固步自封、孤芳自赏只会使地域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比如,五个社区公园公共设施之一的路灯,大多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的现成产品,没有体现出钦州的地域与文化特色。这里之所以以路灯为例,是因为路灯比较容易用来进行古今结合或地域文化特征设计的,是能够体现科技魅力的公共设施产品。

第四,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缺少节能环保元素的考虑,更多的是考虑了设计建造时的成本,而没有考虑到可持续的长久利益所在。通过调查走访,五个城市社区公园几乎没有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公共设施,例如太阳能公共卫生间、风能路灯等。

四、钦州地域特色的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策略

根据现阶段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分析运用钦州地域特色文化、风俗,并结合生态设计原则、主题化设计原则和人性化设计原则,对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进行设计。

(一)地域文化外显与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都市中保存城市曾经的记忆,如何将地域特色文化现代化,是当今的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亟待考虑的课题。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是城市本土文化极好的展示平台,它通过形式和功能展示着城市的成长印记及其隐含的精神内涵。

设计者完全可以将浓缩着钦州城市记忆的历史传说、人物、器物等,通过抽象、提炼等手法,使之成为可视的视觉符号,并将这些符号运用到城市社区公园的公共设施设计中。钦州地处北部湾畔,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钦州人的日常饮食少不了海鲜,钦州引以为豪的生活在钦州湾的中华白海豚已经成为钦州的旅游亮点,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出海口的钦州港已经升格为国家级保税港区,以上可见钦州离不开海洋,海洋文化已经成为钦州市典型的地域文化。那么设计者在进行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时,完全可以将具有鲜明海洋特征的事物符号化,并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公共设施设计中。例如,设计者可以把白海豚造型抽象、凝练,运用重复变形的手法进行再设计,形成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路灯;把浪花的造型形象进行抽象并与公共休息座椅造型进行结合,形成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座椅,使市民在欣赏、使用这些公共设施时就会想起浩瀚的海洋。

(二)民俗风情与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中,设计者要以市民最平常的、最普通的生活为依据,摘选最具本地特色、最能感人的民间风俗,将其表现在公共设施设计中,让市民体验城市特色的民俗风情,贴近最原汁原味的本地化生活。例如,敲击烟墩大鼓是钦州市一些古老乡镇每逢重大节日的一项传统活动。提起烟墩大鼓,钦州人无人不知,它是一种钦州本地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者完全可以考虑将烟墩大鼓的造型经过再设计运用于路灯、休闲桌椅或雕塑造型,从而延续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

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也要重点考虑低碳、绿色环保价值,要在可持续的理念下倡导节能减排,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生态引导主要体现在对材质的使用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两方面。例如,设计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环保可回收材料,作为公共设施的构成材质;运用科技手段利用太阳能、风能替代传统能源,用其照明或做其他用途,让社区公园公共设施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题设计与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

为使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更具文化内涵,设计者可以在不同的社区公园或同一社区公园的不同区域进行主题设计,例如以海韵、古韵、四季等主题进行创意设计,注重符号要素的关联性,调动造型、色彩、肌理等要素,从外在形态到内在精神构建契合主题的创意设计,达到与整体区域风貌要素协调一致。

(四)地域性色彩与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

许多社区公园在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方面缺乏特点,不能很好地融入地域性色彩进行设计,使得整体设计显得平庸,导致难于感染参观者或使用者的现象产生。因此,设计者在进行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时应适当在辅色调中融入本地地域性色彩,这样才能既有利于体现当地文化,又能使色彩更容易被当地人尤其是老年人所接受。地域性色彩包括两方面:一是当地特有的传统建筑色彩,例如钦州市灵山县大芦古村的传统建筑色彩;二是地方风俗文化之物化色彩,例如以钦州的坭兴陶、贝壳等作为风俗文化之色彩加以运用。

(五)侧重老年人的通用性设计与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

老年人作为城市社区公园的主要使用群体,其在运动机能、知觉机能和认知机能方面具有特殊性,为此针对老年群体的特点提出通用性设计策略。

1.针对老年群体运动机能下降问题,设计者在构思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运用肢体进行操作的设计,而要考虑以智能化或自动化的操作方式替代。

2.针对老年群体知觉机能下降问题,设计者应尽可能多地维护老年群体视觉信息传达的畅通,例如保证充足的照明,文字、图形等要简单醒目,避免一些反光材料的使用,多使用具有语音提示功能的公共设施。

3.针对老年群体认知机能下降问题,设计者要尽量使用功能简化、界面简单、易于学习和使用,允许误操作的公共设施,从而缓解老人们的心理压力,减少对产品认知的困难。此外还可以结合图片、图形、符号、文字和语音等,介绍公共设施的使用方法。

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作为地域文化的媒介和功能承载物,既完善了公共设施的适宜地域民情的实用功能,又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特征,延续了地域的民俗传统,地域特色也为公共设施设计提供了新的构思角度。本文提出了针对地域特色的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策略,以供城市规划决策和设计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 薛文凯.公共设施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5.

[2] 张焱.我国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区域文化差异性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9:51-52.

[3]北京市园林局.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Z] 1993.

[4]段金娟. 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以北京为例[J].装饰,2013(7):127-128.

[5] O′CONNOR Z.Bridging the Gap:Facade Colour,Aesthetic Response and Planning Policy[J]. Journal of Urban Design,2011 11(3):335-345.

[6] 曹幸.老年人视角下的社区公园景观色彩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38-39.

WTO与城市规划理念的变革 篇4

摘要:WTO将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城市所有制结构、城市社会问题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求规划的目标、规划立法、规划实施理念进行相应的变革。

1. WTO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1 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与世界趋同

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重视公共利益、追求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会成为未来城市文社会主流。

1.2 产权多样化决定了政府不是城市利益的唯一代表

所有制结构产生根本性变革,政府不再是城市资产的全权拥有者,也不再是城市发展目标和利益的唯一代表。

1.3 城市社会问题显化为规划的基本命题

城市规划作为调控城市发展的政治手段,消除贫困,寻求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平发展、增加城市就业机会成为规划面临的基本城市问题,规划从物质环境规划步入社会发展与环境空间有机综合的阶段。

1.4 体制的震荡和冲突增大了规划调控的难度

政治体制、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方向的差异,客观要求运用市场经济通则,针对我国社会文化的特征构筑自己的经济体制。城市规划制度作为城市社会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调整、变革和重构的过程。

2. 规划理念的构成和变革

2.1 多目标的规划立意

新世纪,客观现实要求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促进城市的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规划首先应树立满足人的动态需求的基本理念,综合协调城市空间发展过程,处理好土地利用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构筑与城市发展阶段相合拍的时代城市生活方式,提供适应新世纪城市居民、城市活动行为模式的环境空间,融城市文化于城市环境中。

2.2 适度化的发展方式

规划应调控城市资源的利用方式,协调城市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使城市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限定在相互容许的强度之内。因为生态系统是城市生长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未来的生活质量和繁荣依赖于城市如何利用资源和管理生态系统。

2.3 科学化的规划立法

面对城市居民财产权的明晰和城市资产所有制的多样性,城市规划立法首先从保护城市利益主体的权利,实施立法、执法的分离。其次,提供不同利益群公平的生存、发展和生活权利,尤其在城市物质空间上使集体、个体具有同等规划发言权。再者,城市规划立法应建立公众参与的法律基础。

2.4 社会化的规划实施过程

城市社区规划新理念 篇5

(2006年-2010年)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加强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性、系统性,加快构建和谐社区的步伐,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突出×××特色,提升社区品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以示范创建为手段,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保证,努力创新,把社区建设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要对居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2、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3、坚持党组织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形成和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4、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提高和谐社区建设水平。

(三)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围绕建设新##和新##发展的要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党的组织建设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激发社区活力;以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投入,统筹规划,使社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加强社区建设水平,打造精品社区,出经验,出成果。加快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

二、社区建设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长效机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1、积极推进民主选举。坚持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方向,保障社区居民的选举权。

2、提高社区民主自治水平。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社区居民会议制度、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和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制度,讨论、协商、决定社区重要事项,对社区居委会工作提出建议和进行监督,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自治权和参与权。

3、不断创新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和民主管理与服务职能,明确社区职责,理顺关系,探索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实现途径和有效方法,确保社区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4、强化民主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以居务公开为重点,加强社区民主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区要设置标准化的居务公开栏,按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实行居务公开,依法保障社区居民和社区成员单位享有的社区事务知情权和对社区事务的评议权,罢免权。

5、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培训教育、考核评议和奖惩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积极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进程,通过公开选聘、考核,吸引相关专业的院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专业结构。逐步增加社区工作者的补贴和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

(二)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的社区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组织作用

1、进一步理顺社区党组织与其他组织体系的关系。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工会、老年协会、共青团、妇联、残协等相互配合的社区体系。进一步巩固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其他组织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形成社区组织的工作合力。

2、加大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培育和发展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中介组织。支持民间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加强对民间组织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的指导、监督。

3、不断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志愿机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发动和鼓励社区成员之间开展互助性服务,大力开展社区慈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建设好“四室两栏一中心一站一场所”:

——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多功能活动室(含党建活动室,工、青、妇组织活动室,文体活动室,资料图书室,会议室等)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社区警务室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老年活动室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社区户外活动场所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包括:每个社区均有一条健身路径);——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社区必须设立居务公开栏和宣传栏。

(四)丰富和创新社区服务内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完善社区就业服务。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提供就业保障。通过职业介绍、市场调节就业,公共信息发布等有效的手段促进就业,为社区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帮助,特别是要帮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改善基本生活条件。

2、健全社区社会保障服务。依托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快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制定灵活有效的办法,扶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兴办社区服务业。依法解决好劳资纠纷、劳动争议仲裁等热点难点问题。健全区、街、社区劳动监察三级网络,确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积极开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特困居民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努力实现社区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市场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在区、乡(街道)两级建立和完善慈善救助体系。

4、加强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楼院的四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配套政策落实、服务网络健全、人员素质较高,方便群众就医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实现 “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良性运转的双向转诊机制,社区卫生服务覆盖95%以上的居民、部分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员,在社区可以获得规范的诊疗、护理、康复等项目服务。

——建立社区保健服务,重点做好老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人群的服务。为90%以上的常住居民和100%的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到2010年,对90%以上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实行电脑化管理。认真落实省、市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

——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体制,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按照“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的原则,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5、推进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促进社区进步。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拓展“四进社区”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形成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大力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辖区内文艺团体和市民学校的阵地作用,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组织居民参加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文明社区达标率达85%以上,大力培育学习型社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要充分利用社区文体活动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80%以上的社区要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每年组织2—4次社区文化活动。在社区居委会建立全民健身工作机构或体育指导站,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立晨(晚)锻炼点。——启动社区图书室建设活动,争取到2010年建成社区图书室。

——建立 “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以民政部“社区信息化平台”软件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推动社区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实现全区社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6、搞好社区治安,促进社区稳定。

——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社区矛盾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使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社区。

——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等社区治安防范网络,发挥治安联防队、义务巡逻队等治安组织作用。

——以提高社区成员法律素质为核心,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活动,做到法律书籍、法律辅导、法律警示进社区。

——规范社区警务室的建设和管理,社区警务室做到“三个统一”即:标识统一、工作规范统一、配置标准统一。

——积极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平安社区活动,创建达标率逐年提高,出租房年发案率逐年下降。

——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和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

——做好社区公共安全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社区安全水平。

7、建立健全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服务管理体系。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实行外来务工人员与户籍人口同教育、同服务、同管理,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建立教育、服务、管理三大体系,形成区、街、社区三级网络和搭建劳动就业、司法咨询援助、“大教育”、治安保障、党建工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输出输入等八大工作平台。

8、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区建立和完善“多功能、一站式、敞开型、直接贴近居民”的综合服务平台,提高为社区及其居民公共服务的水平。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有些社区组织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承担。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社区公共资源共享。

(五)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加强社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切实搞好社区的绿化、净化、美化。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居民群众环保意识。推进绿色社区、宁静小区创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

2、实施分类指导,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要重点在环境整治上下功夫,积极解决好社区居民最关心的社区道路、路灯、绿化,以及脏、乱、差等问题。加快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老、弱、病、残、孕建设方便的出行通道。

(六)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组织保证

1、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机构。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要同步规划、同步调整、同步建设。进一步明确、理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关系,实行分类指导,加强督促检查,使社区党组织成为社区居委会、群团组织、志愿者等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

2、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改善党组织班子结构。要按照“五好”的要求,建设精干、务实的党组织班子。积极倡导和推行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要建设一个政治坚定、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坚强、熟悉城市管理和社区工作的奋发有为的社区领导班子。

3、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按照“五带头”要求,通过争创“党员先锋岗”,设立“党员责任区”,建立“楼宇党小组”和开展“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对下岗和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党员、高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加强管理。探索党员属地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

4、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在街道成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在社区成立党建工作协调小组。积极发挥协调作用,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使党的建设工作向新的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延伸,向驻社区单位或居民楼院延伸,向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延伸。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开创和谐社区建设新局面。社区基层党组织要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融入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号召广大党员“亮身份、做贡献、树形象”,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保障措施

(一)鼓励创新、注重实效

1、要立足基层,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工作实践中的经验。鼓励创新、鼓励创造,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社区和群众的创造活力,继续开展特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形成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社区建设格局。

2、要开展好和谐社区建设的示范活动,努力形成建设和谐社区的示范效应。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推广创建工作中的经验。

3、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区工作者培训、公开招考、竞争上岗、考核、评议等制度,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

4、要完善奖惩激励和评选表彰机制,定期组织评比活动,表彰社区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继续开展评选社区“十佳贴心人”活动。

(二)广开渠道,增加投入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社区建设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

2、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大对公共财政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3、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政府支持为主,费随事转,有偿服务,社会投资”等多元化的社区建设资金筹措机制。要鼓励、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业。

(三)严格考核、强化监督

1、将社区建设的考核纳入街道的考核工作之中。对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开展情况、基础管理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量化考核,并通报检查、考核结果。

2、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建立健全社区建设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反映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居民需求及满意程度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及工作评估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建设监督机制。

(四)营造环境、搞好宣传

1、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媒体、宣传栏、宣传手册、网络等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要大力宣传建设和谐社区中的好人好事,用先进典型引导实践活动。让社区工作深入人心,使大部分驻区单位和居民都能认识到社区建设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城市社区规划新理念 篇6

苏园路社区位于郴州城区繁华地段,成立于2002年8月1日,由原高山背居委会和苏仙桥居委会调整合并而成,现辖区内有12个单位:苏园中学、区农机局、区水利局、郴电国际苏仙供电所、苏仙影视城、区医药公司、市环保局苏仙分局、市广电局苏仙分局、区机关事务局、区城管局、区劳动局、区税费征收办和3个居民区,32个居民小组,总面积0.5平方公里,居民户数1858户,人口4853余人,流动人口229人。社区党支部 有党小组4个,党员68人(含1名预备党员)。

五年来,本届社区党支部和社区结合市、区两级创建“和美社区”的契机,组织和带领社区党员、干部、群众一道,大力建设社区,使社区在各方面取得了发展和进步。根据群众提出的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意见和要求,社区经常多方筹措资金,结合创建“和美社区”策划和开展了一系列的邻里节活动(包括邻里厨艺大赛、邻里游艺活动),每年花样都不一样,吸引了小区居民高度关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居民素质,活跃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居民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情,营造了社区和谐的氛围。党支部热心为居民服务,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2007年社区建立了自己的网站。2008年冰灾时,当时的省委书记张春贤亲自来到居民区进行走访慰问;市房产局感受到社区班子是在为百姓做实事,拨专项基金在全市第一批改造了苏仙桥新村这个廉租房小区,社区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受到了省、市、区领导的多次表扬。

苏园路社区2007年被省政府评为“湖南省最充分就业社区”,2008年被市委宣传部评为“郴州市和美社区”;被省民政厅定为“湖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先进社区”; 2009年5月,社区获得了“全国城市先进体育社区”和“全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先进社区”两项全国性荣誉;同时社区还获得了多项区级、街道级先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尽管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社区建设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社区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承担着较多的工作职能,样样都管;受相关管理权限等因素的制约,许多事又无权直接处理,想管管不了,造成了责权不对等,给社区工作开展带来了不便。二是社区全方位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现阶段城市的社区服务已经发展到对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全面服务,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自治、社区文化体育卫生及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等多个方面。而目前不少地方社区建设基本上以解困济贫、解决孤寡残困人员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困难为主要内 1

容,没有突破单纯物质扶助的福利和救助,在实现社区全方位建设做得不够。缺少集教育、生活、娱乐、保障等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网点,服务手段不健全。社区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基础设施与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三是社区建设经费及办公经费短缺,困扰社区居委会开展正常工作。长期以来,除每年10万元(今年将增拨至12万)拨款外,社区已无别的经费来源,这10万元的经费包括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开展各项活动的费用,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经常是朝不保夕,影响了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社区是构成现代城市的细胞,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做好社区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了打造新型社区,我社区在区委、区政府派驻社区扶建工作组的支持下特做如下规划,恳请在座驻点单位领导对我社区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更大的支持,推动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1、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结合社区的实际,开展好社区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民政低保这些与广大居民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工作,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需求,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做群众的代言人,提高省民调满意度。另外就是针对重点人口建立访谈制度,规定每月必须和他们见面谈话,了解情况,并帮助他们解决相关的工作和生活难题。与区综治成员单位及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的工作人员开展“大下访”工作,了解居民有什么司法机关未解决的事情,并对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

2、谋求科学跨越,确立富民强社区的新目标,放手先行先试,力求

重点领域新突破。今年我社区主要任务是改造社区办公室,将社区社会事务和社区事务一站式服务大厅、老年活动中心、居民学校、党员远程教育室、会议室、下岗职工培训室装修完善,院内修建10米长的社区宣传栏,使社区的办公条件达到我市第一流水平,力求更好的、更方便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3、添置电脑、传真机、复印机、照相机等相关办公设备,完善社区网站建设,开发社区管理软件,将社区居民的姓名、年龄、下岗时间等所有需要社区掌握的资料输入电脑,以便快捷的开展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就业医疗、民政低保这些与广大居民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工作,利用社区人才和资源优势及时发布社区信息,使居民第一时间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就业信息等。在工作经费上,以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为主,采取共驻共建、社会支持,筹措社区建设管理资金。按驻点单位经济实力设置一个资助金额浮动范围,规定最低标准,落实经费,缓解我社区经费短缺问题,也使社区活动经费有一个固定的来源,减少社区干部在争取办公经费上的精力,使他们能更加专注于具体的社区工作。

3、确立鲜明导向,激发社区工作新活力。在社区三个居民区落实三个不锈钢宣传栏的建设工作,配合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两城建设”和“三创”工作的社区宣传事宜,积极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搞好社区环境治理,使社区净化、美化、亮化。

4、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下岗失业人员和无业居民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聘请专业的求职顾问来社区授课,给社区居民解决失业再就业问题,使社区无“零就业”家庭。

5、社区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和慈善超市扶贫济困,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多开展一些居民群众乐于广泛参的有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把社区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朔造美好心灵、弘扬社区正气,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阵地。在社区服务上,以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综合各类服务资源,建立完善社区服务行业信息平台,开设热线电话和社区服务网站,提供家政服务、家电维修、水电维修、房产服务、法律指南、劳动结业、教育培训等多种服务信息。为市民提供及时帮助和全方位的有效服务,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借以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构建和谐社会。

6、筹资组建成立以社区辖区内20名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主、10名社区志愿者为辅的社区义务巡逻队,采取白天在楼栋边守口巡查、夜间巡逻的方式,达到使辖区发案率直线下降,治安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的效果。

总之,社区今后要在区委、区政府派驻社区扶建工作组的支持下,改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更新工作观念,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进社区建设方面下功夫,继续保持市“和美社区”这块牌子,力争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尽力抓住一切机遇,把社区工作提高到新的台阶,使社区真正成为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新型社区。

苏园路社区居委会

城市社区规划新理念 篇7

1 目前我国城市所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 不仅城市的数量大幅度的增加, 城市扩张的速度和规模也在逐渐地加快和扩大。然而, 由于我国的城市设计自古以来就是采取“同心圆式圈层结构”的模式。因此, 在城市经过长时间的扩张之后就出现了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 那就是城市内的水问题。在2012年的时候, 北京发生“7.21”特大暴雨事件, 造成79人死亡, 160.2万人受灾, 经济损失高达116.4亿元。同时, 在2013年至2014年, 武汉、深圳、上海、宁波等地也相继发生特大暴雨事件。这些由于暴雨导致的自然灾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极大的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 然而, 从上述的名单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件事, 那就是受灾的城市基本上属于特大以及一线城市。由此可以看出, 城市化进程越快, 进展越深, 那么越容易发生此类自然灾害。那么,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尽可能的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呢?这就是今天笔者在本文中将要探讨的问题。

2“海绵城市”

2.1“海绵城市”的理论

在我国, “海绵城市”的概念是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上提出的。具体的来说就是要让城市能够像一块海绵那样在面对水资源的时候具有良好的弹性。既可以通过雨水来吸水、蓄水、渗水甚至净水来避免城市洪涝的发生, 同时又可以在城市面对缺水的情况时, 利用以往储存的雨水资源来避免干旱的情况, 以此对雨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2.2 如何打造“海绵城市”

要想打造“海绵城市”,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城市现有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进行扩张和开发的时候需要采取对城市现有生态系统影响最小的方案, 这样才能让城市的生态系统不会因为城市的扩张和开发而遭到破坏, 或者可以让城市的生态系统完成自我修复。而要做到这一点, 那么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一定要对城市现有的湿地、河网以及绿地等进行保护, 除此之外, 还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这样才能保障城市的吸水和蓄水功能;其次, 除了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以外,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可以设置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设施进一步的强化城市吸水、蓄水、净水的功能。

3 打造“海绵城市”的建议

3.1 政府积极推出建设“海绵城市”的政策

要打造“海绵城市”首先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 对于已经出让或者已经划拨但是还未进行建设的土地, 需要通过相关的政策来保证其原有生态的保护以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同时, 政府除了采取强制性的手段以外, 也可以通过资金激励以及设计条件的变更来保障“海绵城市”的理念和相关建设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同时, 在宣传上, 政府还能够采取找试点、树典型的方式来激励各等级城市开展自身“海绵城市”的建设。让公众能够从身边相关的“海绵城市”建设来切身的体验“海绵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好处, 深化“海绵城市”在公众心目中的概念。

3.2 在各等级城乡推进“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的建设关系到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在对抗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时的能力。因此“海绵城市”的概念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城市的规划, 而是对于各等级城乡的规划都有所帮助。在进行城乡规划的时候, 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对于城市的“蓝线”、“绿线”等开发边界进行合理的规划。要尽最大可能的去保护在城乡原有生态环境中的河流、湖泊、湿地等, 使得原有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能够相互协调、相互统一, 这样才能满足在城市建设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除此之外, 在城乡规划中, 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手段与技术融入到居住小区、商业中心等开发项目之中。比如说可以在建设居住小区的时候采用绿色屋顶, 针对人行道以及商业广场采取下凹式绿地的做法, 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城市的吸水以及蓄水的能力。

3.3 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

在打造“海绵城市”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的吸水、蓄水和净水的能力, 并且让城市能够在灾害来临之后进行自我的修复。那么, 要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保护的是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中的水网体系以及湿地、沟渠等, 这样既可以保护城市原有的水源不会受到影响, 同时又能保证城市原本的吸水、蓄水、净水能力不会遭到破坏;其次, 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湿地、水网和其他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 这样才能使城市原有的吸、蓄、净水能力得到恢复。

4 结束语

将“海绵城市”理念充分运用到城市规划中, 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 让公众切实体验“海绵城市”建设建设所带来的好处, 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段鸣飞.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 2015 (15) :21-22.

[2]刘剑平.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与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20) .

[3]万贤茂.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 2015 (9) .

城市社区规划新理念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环保;低碳理念

能源紧张与环境污染是现今全世界都在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有近几十年来高度城市化建设进程飞速发展的原因。今年年末习主席在与周边岛国的出访中,要与邻国一起面对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CO2排放量过大,导致温室效应,南北极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身,沿海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我国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用各种方式相应低碳环保的号召,有一家名叫栖巢咖啡店,栖巢咖啡店整个装修和经营都采用了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小店是用废旧砖砌成,室内装修采用回收的废物,小店的纪念品是濒危的保护动物玩偶等等。这个低碳环保的小店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一隅,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市政部门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下文所述,仅供交流参考。

1.低碳城市的理念

自低碳环保理念建立以来,城市建设也在朝着环保的方向努力,从绿色建筑到绿色交通等等。各个领域的人士对于低碳和城市建设的观点不一而同。但是基本上都表述了这样的观点,第一,城市低碳化的进程中需要市政部门建立全面的、历史性、具有可行性的计划和相关的政策;第二,现阶段低碳环保是城市发展的主题,要建立绿色消费的理念以将经济发展转向低碳方向;第三,要在城市中建设内部的资源循环使用,实现城市排放温室气体最小化。

2.低碳化城市建设进程的规划

2.1城市空间规划的低碳发展引导分析

2.1.1城市空间结构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城市空间结构对于城市的运行效率有着直接的引导和限制作用。一个适合城市地理环境与发展目标的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引导城市理性生长,也能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

2.1.2城市密度控制

我国的高城镇化速率虽然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表现,但也存在一些隐藏的问题,例如有些城镇盲目攀比,忽略地方发展现状和资源承载能力,在规划中有必要根据城市发展情况适当提高城市建成区特别是新区、开发区的城市建设密度,避免城市新区土地利用松散。

2.1.3土地利用规划

为了配合低碳城市建设的要求,政府及规划师应当让规划趋于科学合理。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注重各类用地的比例均衡,在城市每个需要集中建设的部分都应增加土地功能的混合度。

2.2城市交通规划的低碳发展引导分析

2.2.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提高城市道路运输效率,方便市民生活,在进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时,应当注重实用性,提出比例适当的道路等级配置,提高路网密度,减少不必要的干道,在城市中心区和居住区集中地带增加支路,使街区能够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尺度要求。

2.2.2政府交通政策

(1)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碳排放集中的交通运输领域,调整交通出行结构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方式,政府需要大力发展公交運输,其中公共汽电车运行系统的完善、提高将对城市低碳交通系统的建立带来不容小视的推动作用。

(2)控制私人小汽车出行量。控制私人小汽车出行量是建立低碳交通体系,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任务。从政府推行政策的角度出发,可以适当减少城市公共停车场的数量,增加停车收费,加强违章停车管理处罚,实行车牌尾号分时限行,征收较高的新车牌照税费或是像上海市采取高价拍卖新车牌照等方式,控制私人小汽车出行。

(3)鼓励自行车出行与步行。相比机动化的交通方式,自行车与步行方式具有自由、经济、节能、环保、健康等众多优点,人类日益崇尚绿色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增加自行车与步行出行方式将有利于优化交通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4)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衔接。要在城市中建立一个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必须重视不同交通方式的组合衔接,顺畅的衔接不仅能够方便市民出行,还能有助于优化交通结构,减少碳排放。

2.3城市产业规划的低碳发展引导分析

2.3.1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产业结构要以低碳化为目标,兼顾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型产业两方面,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大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对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关闭。实现传统产业向产业多元化,生产清洁化,利用高效化的新型产业经济转型,达到整体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本、技术投入。可以增加低碳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生产低碳化的内在动力,同时鼓励产业生产的自主创新,对低碳研发项目提供资金和人才,促进低碳化产业结构的生成。

2.3.2产业联动

(1)构建低碳经济产业链。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构建区域低碳经济产业链。区域内部城市组建城市联盟,定期召开市长高峰论坛,明确共同发展目标,签订共同发展协议,紧密围绕区域内每个城市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行低碳经济产业链的设计和运行;将产业发展与城市资源特色、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针对低碳经济核心产业采用紧密联系、共生集聚的发展模式,针对低碳经济延伸链带动产业采用协同合作、互相补充的发展模式。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现实发展和长远利益的统筹协调。

(2)推动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在城市低碳经济产业链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自身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实际情况,建设不同的低碳产业经济园区。园区内引进的企业必须要处在同一产业链网中,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在园区内构建复合低碳生态系统,实现园区内部各企业的共生发展。优化园区内部交通结构,根据各企业间的原料及各环节中间产品的流转关系,组织科学合理的交通路径,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量。

3.结语

中国梦的创建需要丰富的资源和美化的环境,低碳化城市的建设是中国梦铸就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市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总览全局,从各个角度出发,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完善相关的计划落实进程,真正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从现阶段看,城市的低碳化进程中主要关注城市空间合理规划,减少建筑用材料同时减少重复建筑和冗余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要关注城市交通的有效运行机制以尽量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车辆燃油对大气中二氧化的排放;要对城市的主要产业进行绿色生产的整治,努力做到生产原料、生产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利用率最大化以节约能源同时减少生产动力消耗而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这些从技术层面说依赖于相关科研工作者,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科]

【参考文献】

[1]黄经南,杜宁睿,刘沛,韩笋生.住家周边土地混合度与家庭日常交通出行碳排放影响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3(02).

[2]杨瑞华,葛幼松,曾红鹰.基于CLA模型的城市微观家庭碳排放特征研究—以全国9个城市家庭碳排放问卷调查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

上一篇:歇后语及意思解释下一篇:四年级上音乐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