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 cs3教案1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flash cs3教案1(精选9篇)

flash cs3教案1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适当展开想象。

2、体会“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自己有可能观察日出景象,观察要求:

(1)从日出之前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天空和太阳有什么变化;

(2)太阳升起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2、收集有关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关资料;

3、收集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或文;

4、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共两课时,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海上日出>> 2.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叙述,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二、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检查预习情况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范、刹、镶”的读音);

3、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体会出“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以“机帆船的机器声”衬托“周围很静”;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得益于作者“常常”不懈的观察);

(二)诵读、品评二、三自然段,体会出:

⑴读二、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⑵作者是怎样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⑶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①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先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一句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②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景象,既得益于作者不懈的观察,又与其观察的认真专注分不开,文中体现为“目不转睛”。③可结合两幅插图理解领会重点的句子: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先将太阳升起的过程形象地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具体描述如何上升,具体的动态又和负着重担的感觉极吻合,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吃力。朗读时可想象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使自己的语速语调和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从“慢慢”开始速度要慢,“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儿”三个词语气加重一些。

2)“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可结合上句太阳升起时的艰难来理解:太阳尽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冲出海面便发出夺目的光芒。读这句话时语速稍快,在“刹那”、“夺目”、“突然”三个词上要加重语气。)

5、诵读、背诵1——3自然段。可以先在同座或小组里练读、练背,再和他人赛一赛。

6、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巩固1——3自然段的背诵、体会;收集的资料自己相互交流。

7、自由练读第4、5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所描写的日出景色有什么不同?

(1)抓住“透”、“镶”、“染”来体会太阳的光芒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2)品评最后一节:出示句子,比较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这是伟大的奇观。

8、讨论、体会出:既赞美了奇妙的自然景观,更惊叹于光明的伟大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光明、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这句话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赞美之情,朗读时语调稍平,语气上体现出赞叹的感情。

(三)总结

好文章是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的,希望大家今后留心观察,勤于练笔,描写出美丽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四)作业设计

1、练习背诵全文,可按“无云——微云——厚云”的顺序背;也可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

2、完成“思考·练习”2、3、4题。

3、交流收集的资料。

板书设计:

日出前:天空浅蓝

出现红霞

范围扩大

海上日出

日出时:负

冲破

日出后:微云:透出

直射

亮光

厚云:放射

《1 寻找热能》教案1 篇2

备课设想

热能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需的能量之一。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及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帮助外星系的朋友“友友”完成这次地球上热能的考察任务。并且知道我们人类与热能的密切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概括事物的共同特征,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以及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标准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归纳如下:

1.了解什么是热能。通过学习交流,知道热能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2.能运用表达与交流的方法把自己知道知识与同伴共享。3.能把掌握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点:了解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拓展思维,利用热能知识服务人类生活。教师准备:铁丝、食谱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是来自外星系的小科学家友友。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地球上的热能。你们能协助我考察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1.交流资料,认识热能。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热能知识或课前查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资料予以展示,给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我们的外星系朋友能顺利的完成地球上的热能考察任务,首先,我们要根据这位客人的要求,帮助他选择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就来完成这个任务,看谁完成的最好,最合理。

1.根据友友的要求,帮助他安排住宿环境。住宿条件:当地年平均气温15℃左右,空气清新,污染小。分组合作学习,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帮助友友选择出适合他生存的地理位置。

根据提供的资料,帮助友友选择每天的热能食谱。

地球人可以从不同的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那么,我们的朋友“友友”也和我们一样,需要从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生活,他每天所需热能也和我们差不多。

下面我们就根据他的需要为他设计一份热能合理的食谱,看那位同学能最先为友友设计好。

提示:友友每天食物中的热能需要8000多千焦,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及提供的食物中的热能资料,自己动手设计食谱卡,等候进行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小组探究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动手实验,体会生活中热能的产生过程。

我们已经帮助友友安排好了住宿和饮食,下面的主要任务就是我们要帮助他完成热能的考察任务。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怎样产生热能,请把你的方法与外星系小科学家交流一下,也可以通过演示的方法介绍,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分小组进行交流,由小组长进行记录,然后全班相互交流学习。)生1:反复折铁丝,可使它发热。生2:将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产生热能。生3:电炉通电后,可产生热。„„

我们和友友通过交流学习,他对我们如何利用热能很感兴趣,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有关热能的知识,经过紧张的工作和学习,我们都觉得有点热了,怎么办呢?能运用热能的知识解决这个难题吗?现在我们就和友友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二、热能在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交流,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怎样才能把学到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教材的内容“制作冰淇淋”。

(1)指导学生看材料超市中需要的材料。(2)探究制作方法与步骤。

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进行探究,活动。可单独活动,也可几个同学结合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后小结。

亲子教案1-1.5岁 篇3

课时:40分钟

桌面时间:20分钟

运动时间:20分钟 游戏一:桌面游戏:玩套环 要求:能将套环放在轴上 方法:成人做示范 运动技能:做竹杆操 第一节:踏步

立正,两手握竹竿。两脚原地踏步

拍。

(老师操动竹竿,随儿童手臂前后略摆动)第二节:上肢运动 两脚开立,手握竹竿。

1、两臂侧平举(老师左右拉开竹竿);

2、两臂上举(老师将两竹竿向上举);

3、两臂侧平举;

4、还原。

第三节:侧屈运动 两脚开立,手握竹竿。

1、两臂侧平举(老师左右拉开竹竿);

2、右臂上举,上体左侧屈(老师将儿童右手竹竿上举,左手竹竿向下);

3、两臂左右侧平举;

4、还原。

5、两辟臂左右侧平举;

6、左臂上举,上体右侧屈(老师将左手竹竿上举,右手竹竿向下);

7、两臂左右侧平举;

8、还原。

练习走

要求:推着玩具车走 02周 桌面游戏 玩套环

要求:能将套环放在轴上再一个个取下来 方法:成人不做示范,孩子将环套在轴上

运动技能 做竹杆操

第一节:下蹲运动 两脚开立,两手扶竿。

1、下蹲(老师将两竹竿同时向下);

2、站起(教师将两竹竿提起),如此轮换动作。

第二节:划船

两手握竹竿,两脚前后开立。

教师操动竹竿,前后移动,儿童随之配合上体前后移动。教师可边移动边唱划船歌。第三节:跳跃运动 两手握竹竿,两脚开立。

原地跳跃(教师随儿童跳动,上下挪动竹竿); 跳跃时教师配合“一二、一二”的口令。练习走

要求:推着玩具车走 03周

桌面游戏 玩套环

要求:练习套环的速度

方法:成人做示范,孩子将环套快速套在轴上 运动技能 做竹杆操 第一节:踏步

立正,两手握竹竿。两脚原地踏步

拍。

(老师操动竹竿,随儿童手臂前后略摆动)第二节:上肢运动 两脚开立,手握竹竿。

1、两臂侧平举(老师左右拉开竹竿);

2、两臂上举(老师将两竹竿向上举);

3、两臂侧平举;

4、还原。

第三节:侧屈运动 两脚开立,手握竹竿。

1、两臂侧平举(老师左右拉开竹竿);

2、右臂上举,上体左侧屈(老师将儿童右手竹竿上举,左手竹竿向下);

3、两臂左右侧平举;

4、还原。

5、两辟臂左右侧平举;

6、左臂上举,上体右侧屈(老师将左手竹竿上举,右手竹竿向下);

7、两臂左右侧平举;

8、还原。

练习走

要求:推着玩具车走 04周 桌面游戏 玩套环

要求:练习套环的速度

方法:成人做示范,孩子将环套快速套在轴上,再快速取下。

运动技能 竹竿操

第一节:下蹲运动 两脚开立,两手扶竿。

1、下蹲(老师将两竹竿同时向下);

2、站起(教师将两竹竿提起),如此轮换动作。

第二节:划船

两手握竹竿,两脚前后开立。

教师操动竹竿,前后移动,儿童随之配合上体前后移动。教师可边移动边唱划船歌。第三节:跳跃运动 两手握竹竿,两脚开立。

原地跳跃(教师随儿童跳动,上下挪动竹竿); 跳跃时教师配合“一二、一二”的口令。练习走

要求:推着玩具车走 05周(2月)

桌面游戏 玩套塔

要求:成人不做示范,孩子自己尝试着套 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弯腰和走的动作。要求:不用扶,自己能弯身拾物。游戏:捡圆环

用具准备:各种颜色的塑料环或自制的圆圈,用彩色塑料带加以装饰;一根小棍。

玩法:将各种圆环套在小棍上,成人转动小棍,将圆环甩出,让儿童追赶在地上

滚动的圆环,捡拾起来拿回,又套在成人拿的小棍上,反复玩。

注意:不要让幼儿互相碰撞摔倒。06周 桌面游戏 玩套塔

要求:成人不做示范,孩子自己将环从大到小套在轴上。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弯腰和走的动作。要求:不用扶,自己能弯身拾物。游戏:捡球

准备:各色小球,乒乓球,小篮。

方法:成人将篮中小球四散扔出,让幼儿捡拾回来,放回篮内。07周 桌面游戏

玩套木片(木片上只有一个洞)

要求:成人做示范,孩子将木片套在轴上。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弯腰和走的动作。要求:不用扶,自己能弯身拾物。游戏:捡花片

准备:用纸做成的各色花片。

方法:成人将篮中花片四散扔出,让幼儿捡拾回来,放回篮内。

08周 桌面游戏

玩套木片(木片上只有二个洞)

要求:成人做示范,孩子将木片套在轴上。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弯腰和走的动作。要求:不用扶,自己能弯身拾物。游戏:捡珠子 准备:珠子。

方法:成人将篮中小珠四散扔出,让幼儿捡拾回来,放回篮内。09周(3月)桌面游戏

玩套木片(木片上只有二个洞)要求:孩子能熟练地将木片套在轴上。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弯腰和走的动作。要求:不用扶,自己能弯身拾物。

游戏:捡玩具

准备:一些形象玩具,如:动物、汽车、娃娃等。

方法:将玩具摆好,让儿童站在距离玩具一米左右的地方,走过去捡玩具,捡到

玩具后,可以自己玩一会儿,也可拿回交给成人。

10周 桌面游戏

玩套木片(木片上只有三个洞)要求:幼儿能将木片套在三个轴上。运动技能 滚球

要求:用手推着大球向前走。11周 桌面游戏

玩套木片(木片上只有三个洞)

要求:幼儿能熟练地将木片套在三个轴上。运动技能

滚球

要求:手推着大球向前会走。12周 桌面游戏

玩套木片(木片上只有三个洞)

要求:幼儿能熟练地将1—3个洞的木片套在轴上。运动技能 滚球

要求:双手推球快速走。13周(4月)桌面游戏 小丸和小瓶

要求:成人示范,让幼儿将小丸放入瓶内 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弯腰和走的动作。要求:不用扶,自己能弯身拾物。游戏:小鸡吃米

准备:成人和儿童戴鸡的头饰。

方法:成人和儿童戴好鸡的头饰,成人做妈妈,带小鸡走来走去,边走边说:“叽

叽叽来吃米。”弯下腰,点点头做吃米状。

14周 桌面游戏 小丸和小瓶

要求:让幼儿将小丸放入瓶内 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走的动作。要求:能独立行走。游戏:拉蝴蝶

准备:用彩纸摺成双翼蝴蝶状,用线扎着中间。方法:每个儿童有一个,拉着线随意走动。15周 桌面游戏 小丸和小瓶

要求:成人示范,让幼儿将小丸从瓶中取出来 运动技能

目标:走的动作。要求:能独立行走。游戏:踩小虫

准备:用彩纸做成小虫,用线扎着。

方法:成人在地上拉动线绳,让幼儿用脚踩小虫。当幼儿快踩到时,再移动,引着幼儿走动。16周

桌面游戏:小丸和小瓶

要求:幼儿能熟练地将小丸放入瓶中和从瓶中取出。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走和弯腰动作 要求:能独立行走。游戏:收玩具 准备:各种玩具

方法:在室内不同地方放一些玩具,让幼儿去把玩具收起来,幼儿

拿了玩具可以交给成人,也可以自己放在筐里。17周(5月)桌面游戏:盖瓶盖

要求:能把瓶盖盖到瓶口上,但不会拧。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走 游戏:踢球

准备:较大的吹气塑料球

方法:让幼儿边踢边跟着向前走。18周

桌面游戏:盖瓶盖

要求:把盖盖到瓶口,并有拧的意识 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走 游戏:踢球

准备:较大的吹气塑料球

方法:让幼儿边踢边跟着向前走。

19周

桌面游戏:盖瓶盖

要求:把盖盖到瓶上并拧上。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走 游戏:滚罐

准备:空罐头桶内装小铃,封好。可按上牵的绳。方法:牵着绳,使桶在地上滚动,或让幼儿边踢边追。20周

桌面游戏:盖瓶盖

要求:熟练地把盖盖到瓶上并拧紧;同时熟练取下。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走 游戏:追追

方法:成人走在幼儿稍微前面一点,假装躲开幼儿,边走边让幼儿在后面追过来。21周(6月)

桌面游戏

盖瓶盖(两个不同形状的瓶盖,选择其一)要求:成人帮助下能完成 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拉绳走

准备:用各种颜色的布条编成的彩绳。游戏:开火车 22周 桌面游戏

盖瓶盖(两个不同形状的瓶盖,选择其一)要求:独立完成 运动技能

目标:训练走。游戏:推风车

准备:做好的风车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方法:让幼儿推着风车在地上随意走,促使风车滚动。

23周 桌面游戏

盖瓶盖(两个大小不同的瓶盖,选择其一)要求:自己尝试 运动技能 目标:走 捉蝴蝶

准备:制作几个颜色美丽的纸蝴蝶贴在墙上,高度适合幼儿手能触到。

方法:幼儿站在距蝴蝶一、二米远的地方,成人说:“小朋友看墙上的蝴蝶多好看呀,去捉住它。”幼儿跑到墙边,用手拍一下蝴蝶,然后回来。每次可轮流几个小朋友去拍蝴蝶。24周 桌面游戏

盖瓶盖(两个大小不同的瓶盖,分别盖上)要求:能熟练完成 运动技能

目标:训练走。穿大鞋走

准备:废旧鞋盒两只,剪刀子把、胶水落石出瓶。

方法:成人将废旧鞋盒的盒盖剪个洞(洞口大小以孩子脚能伸进去为宜),用胶水将盒盖与盒子粘在一起。孩子双脚(可穿着鞋子)伸进盒盖洞里,然后穿着“大鞋”来回走。可以比一比,看谁先走到妈妈那。25周 桌面游戏

盖瓶盖(三个大小不同的瓶盖,选择其一)要求:成人指导下完成 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走 传递彩球

准备:每个幼儿彩球一个。

方法:妈妈手拿彩球,让幼儿帮助把彩球传递给另一个成人,再从另一个成人的手中将球传回给妈妈,反复做,让幼儿在两个大人之

间来回传递。26周 桌面游戏

盖瓶盖(大中小瓶盖,分别盖上)要求:成人指导下完成 运动技能 目标:练习爬 小马运粮

准备:枕头(作粮)

教案:鸡蛋变娃娃教案 1 篇4

活动领域:语言、社会、艺术 执教者:黄亚洲

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鸡蛋变娃娃》,能说出鸡蛋可以变成鸡娃娃。2.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动物之间的亲子之情,从而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1.教师自制草地场景。

2.鸡妈妈、小狗、小猫、小鸡蛋、小鸡图片各一个。3.小猫、小狗、小鸡头饰各5个,大鸡蛋五个。4.儿歌PPT、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跳舞走进教室:今天的天气真好!和黄老师一起去做做游戏吧!

2.引导幼儿发现草地,提问幼儿草地上有什么?

3.出示小狗爸爸和小猫妈妈,教师操作教具并以故事形式讲述儿歌内容。4.教师提问幼儿:谁来做爸爸?谁来做妈妈?小狗和小猫他们是怎样做爸爸妈妈的?最后鸡蛋宝宝变成了什么?

5.教师总结:小狗和小猫很爱鸡蛋娃娃,就抱着搂着它,这样抱着抱着搂着搂着,鸡蛋娃娃感觉很暖和,慢慢的鸡蛋就变成了小鸡娃娃。原来啊,鸡蛋是可以变成鸡娃娃的。

6.教师:抱一抱楼一楼我们会感觉很温暖很舒服,老师很喜欢你们也想和你们搂一搂抱一抱。(教师和小朋友抱一抱)。现在小朋友们一起搂一搂抱一抱,看看是不是很开心呢。(小朋友之间相互抱抱)是的,平时,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抱着搂着我们的,他们很爱我们,所以我们很幸福,要感谢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二、欣赏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播放课件念儿歌《鸡蛋变娃娃》一遍,幼儿欣赏。

2.教师提问幼儿儿歌名称。3.教师完整播放课件一遍和幼儿一起念儿歌《鸡蛋变娃娃》。4.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表演儿歌《鸡蛋变娃娃》。

三、游戏:鸡蛋变娃娃

1.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小猫做扮家家的游戏,是不是自己也想做爸爸妈妈和娃娃啊!好,现在,我们的游戏也开始了,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带上头饰吧,当音乐响起时,扮演鸡蛋的小朋友戴上小鸡头饰背上一个大鸡蛋背对着小朋友蹲下去,一只小狗找到一只小猫手拉着手做朋友,然后再一起去找一个大鸡蛋,抱一抱搂一搂,音乐停了时,扮演鸡蛋的小朋友转过身跳起来,和小狗小猫抱在一起。

2.幼儿游戏,注意提醒规则:音乐停时蛋宝宝要马上带上小鸡头饰站起来。

《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案1 篇5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体会科学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能力: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和分析事物。知识: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影响,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将尚不清晰的有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并且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农村的学生对于科技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的认识没有城市孩子那么丰富。他们无法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感受到人类正是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我们有可能追求和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对于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学生容易感受到,但是他们缺乏正反两面看待事物的能力,对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人类滥用某种科学技术,就会带来许多危害的认识明显不足。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的学生接触科技产品相对有限,对于科技产品服务于生活的认识相对狭窄。但是对于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有着较深的体验和认识。同时,迷信的思想在农村多多少少仍有残留,孩子难免会受到迷信思想的影响。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缺乏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对科技的负面作用缺乏认识,不知道要讲究科学伦理,不懂得如何避免科技的负面效应从而将科学技术更好地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方法。同时,对一些生活现象受迷信思想的影响,缺乏科学精神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并体会科学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影响。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和分析事物,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教学难点是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

要突破重难点,教师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紧紧围绕“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2.围绕“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得到了改善,变得有质量、丰富多彩、文明健康这一事实。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技术所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建设和提升。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获得改善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果关系,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对现象的叙述。透过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树立科技文明的魅力在于造福于人类,有益于人类的价值观。同时,透过一些科技成果给人类、自然所带来的破坏,例如滥用克隆技术涉及到人类尊严与道德伦理问题等内容,引发学生对科技成果与产生的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能辩证地看待和分析科技的作用,树立尊重科学,讲究科技伦理,反对封建迷信的意识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感受并体会科学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影响。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和分析事物,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

教学难点

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科技不发达时期人们如何生活的资料或故事;查找科技广告的图片或者文字资料;寻找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等。

学生准备:询问父母、爷爷奶奶儿时生活的情况;开展“科技在我家”的采访调查活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科技是把双刃剑”的教材内容。第2课时完成话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 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播放动画:洗衣方式的演变]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洗衣机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洗衣机就是科技带来的成果。科学技术成果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用着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方便。

2.[播放视频: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现代科技的发展是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小结:科学技术的发展,减轻了人们家务劳动的负担,节省了时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增强了人们认识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板书: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3.[播放课件:科技在我家] 学生结合表格,从生活、交通、娱乐等方面分组交流课前进行的“科技在我家”的调查结果。帮助学生多角度感受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进步。(板书: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4.[播放视频: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袁隆平的事例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认为对我们生活影响较大的科技成果还有哪些?举例说说。

小结: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给我们农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家乡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步步走向文明、走向富裕。

活动二:正反感知科技是把双刃剑

1.[出示图片:农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他们在做什么?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小结:农药可以用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因素。(板书:利)

2.[播放课件:农药的副作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农药使用不当会带来哪些弊端?

小结:不当使用农药不但会给土壤、农作物和环境带来污染,还会破坏生态,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对人体健康也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板书:弊)

3.在生活中再找找这样的例子,分析一下利与弊。小结:当我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给我带来的好处和方便时,也会感受到带给我们的伤害,科学技术有利有弊,真是一把双刃剑啊!(板书:科技是把双刃剑)

活动三:发展科技为人类造福

1.[播放课件:克隆技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个短片,你对克隆有了哪些了解?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小结:克隆技术的研究应该在一定的限制内规范发展,让这一技术在有力的法律监督下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人类应该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而避免其危害人类。(板书: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

2.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确利用它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我们应该把科技用在有利于我们生活、社会发展的方面,想办法避免和控制它的负面效应,减少对人类的危害。这样,科学技术就能够造福人类,推动社会文明的继续前进。

板书设计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科技是把双刃剑 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

第2课时

活动一:崇尚科学不迷信

1.[播放动画:天狗吃月、鬼火追人]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月亮真的是被天狗吃了吗?真的是鬼火在追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比如发生月食了,以为是“天狗吃月”;磷火燃烧了,却以为是“鬼火追人”。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其实这些让人害怕的自然现象发生的真实原因是这样的。

2.[播放课件:月食的形成过程、磷火现象的产生]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讨论:从上面资料中你明白了什么?

小结: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比如打雷了,以为是天公发怒了;发生月食了,以为是“天狗吃月”;磷火燃烧了,却以为是“鬼火追人”。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只有掌握科学知识,才能破除迷信。

3.思考教材关于“非典”和“法轮功”两个事例,说说迷信和邪教对社会和人们的危害。

小结:我们要充分认识迷信和邪教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做到学科学,用科学,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板书: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活动二:崇尚科学 抵制迷信和邪教

学生讨论制定“崇尚科学 抵制迷信和邪教”宣传活动方案。提示:宣传内容:歌颂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等。宣传形式:演讲、小品、儿歌、板报等。板书设计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1-1 篇6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难点处理方法:启发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授课时数: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关于本课程:

课程名称:《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师的一门必修课程和 主干课程之一,使学习者能应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解决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课程宗旨:在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实用策略,帮助整合各种理论与经验,掌握 在真实教学情景中做出明智教育决策的能力,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课程必要性:幼儿的学习与教学虽然与中小学生有共同性,但还有其特殊性,不仅 在幼儿学习的规律、特征和水平方面与中小学生有所不同,而且在教师教学方法与策略上也存在着差异。这些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独有的重点探讨的问题。

案例:四位实习老师日记;张老师的困惑:略

作为幼儿教师,或许和案例中的张老师有着相似的困惑。要科学地分析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和研究幼儿教育心理学。

教学要求:1.上课手机调至无声。2.有问题随时举手提问。3.请假需做出特别说 明。4.保留点名权利(随堂作业)。三次无故缺席者不得参加考试。

考 核:1.基本要求:认真的态度,广泛阅读、积极参与、深度思考。2.过程 重于结果3.形式:中期作业参与课堂讨论30%考试70%)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教育及幼儿教育的实质及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构成怎样?为了更科学、准确地界定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我们首先应对教育及幼儿教育有所了解。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幼儿?

想一想:你所理解的幼儿是指哪一年龄段?(0-

3、3-6?)有些什么特点? 提 示:幼儿一般指的是3—

6、7岁的儿童。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叫做幼儿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正是学校之前的时期,所以叫做学前期。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身心各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其发展特点:略。

二、什么是教育?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是你所理解的“教育”现象?:略

启示:1.实施教育的个体、目的、方式是多样的;教育的施受者之间具有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一)“教育”的词源学考察

1、甲骨文含义。

在“教”字的意思:左边上部“爻“代表经典的内容”,下边“子”是孩子,右边上部“卜”代表棍棒,惩罚和约束孩子不良行为,右边下是“手”,即成人手持器械,督促孩子学习经典的内容 ; “学”字的意思:孩子在一所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育:象形文字中“育”的左边是女字,右边是一个倒立的孩子。也表示“妇女生育孩子”,这里也有产出、引出的意思 :子形倒立,是孩子未生出时的状态。

2、西方的词源含义。在古希腊语中,“教育”一词与“教仆”有关,教仆是陪护奴隶主子弟上下学的奴隶的专称。

在现代英语中,教育是起源于拉丁文有 “引出”,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启示:◆中西词源学上“教育”的涵义均可包括引出、觉醒、内在的成长之意

◆将“教育”理解为一种文化或外塑(“化性起伪”)活动,也可在词源学上找到一定的依据,教育始终不能排斥来自外部的影响

◆即便是外塑,也可与觉醒、内发等意共存

3、古今中外对“教育”的解读:

孟子、孔子、鲁迅、陶行知、卢梭、裴斯泰洛齐、杜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1976)中的定义等。

(二)教育的含义: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狭义:则主要是指学校情境中的教育。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③家长教孩子背儿歌、理发师带徒弟、教师教幼儿这三种活动属于那种教育?为什么?

(三)教育的实质:

1、教育以满足社会存在与发展、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得需要为根本职能

2、教育是经验传递系统

3、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系统

教育的本质:“3个人”(教育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育”)人 教育 人 “3个人” 成人 人 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 教师 学生 体现做人的人 家长 子女 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

案例:这样的“问题学生”: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时的一个故事。思考: 结合案例说明教育实质是什么?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 中学 小学 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案例:诺贝尔奖得主与幼儿园教育P3-4 幼儿教育即以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与非幼儿园教育(如家庭教育、各种传播媒介的教育等)。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案例分析:略

幼儿园教育是在幼儿园情境中传递各种经验、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系统,也是幼儿教育的一种典型形式。它主要由幼儿园来承担,由专职幼教工作者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各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幼儿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 主导 幼儿 反馈 教师

案例:略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本意雕琢玉石。物质本身的次序、层次、纹路。如心理、肌理、条理、事理等)

心理学: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心里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1>心理过程(共性):心理过程是指人对现实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包括:

①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②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如有的人观察细致入微,有的人想象力奇特,有的人擅长语言表达,有的人音乐上显露才华;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缓慢,有的人暴躁,有的人温柔;有的人朴实肯干,有的人懒散拖拉,有的人大公无私,有的人斤斤计较等等。

心理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心理活动的具体结构图示: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一)比较心理学: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① 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二)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 等等

C应用心理学:包括了心理学的诸多分支领域,它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的,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① 教育心理学 ② 工业心理学 ③ 医学心理学 ④ 护理心理学 ⑤ 司法心理学 ⑥ 艺术心理学 ⑦ 体育心理学 ⑧ 军事、商业心理学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想一想: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你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及幼儿教育有哪些了解或者困惑?期望从本书中获得哪些知识?

案例:小小资料角; 百宝车。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为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有意识地创设了帮助幼儿探索与发现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潜能。这正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

(一)涵义: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侧重三个方面:

1、作为一门学科,研究是幼儿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属于心理学的分支,但不同 于幼儿心理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系统中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这种发展肯定无法 摆脱教育的影响。

3、从实践角度说,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直接指导幼儿教育工作者改善教育行为

(二)研究对象:

1、研究幼儿(3——

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Eg:幼儿通过哪几个阶段来形成符合要求的规范行为?影响该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幼儿从事某种学习活动的动机有什么特点?揭示幼儿心理形成的内在规律,可以为幼儿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如何应用规律

Eg:依据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幼儿教育中怎样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怎样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总之,研究幼儿在教育情境下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依据幼儿在教育情境下心理发展变化规律,采取恰当措施,促进心理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过程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三)研究任务

幼儿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心理学科,又是一门教育学科,它的产生源于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各自发展、整合的需要。幼儿教育心理学应以这种发展需要为根本任务,即以促进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与整合为根本任务。具体讲,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有:

第一,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条件,即心理规律,从而使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本学科不仅要揭示有关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和一般规律,Eg:心理发展与遗传、环境、教育的关系,而且还要研究不同心理现象所包含的各种特殊、具体的规律,如认知能力形成规律、美感形成规律等。这些不同经验的获得过程及其条件是不同的,应分别加以研究。

第二,研究如何应用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教育与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学原则。

Eg:鉴于形象记忆在整个幼儿阶段占据主要地位这一特点,幼儿教师往往会利用实物、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帮助幼儿识记词汇语句;

Eg:针对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比较多的特点,幼儿教师往往会通过榜样示范、角色扮演、行为强化等方式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虽然教育学科始终关注幼儿教育的优化问题,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则在于揭示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所需的心理学原则,解决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依据其研究对象而确定的,就其学科内容体系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导论 主要探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研究方法,论述幼儿教师应扮演的多种角色及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分析幼儿教师如何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幼儿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

(二)幼儿心理发展与学习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影响因素,有关学习的各种基本理论及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及其培养与激发,幼儿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与体育,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幼儿美感的形成规律与美育,以及幼儿活动的迁移规律及教学应用。

(四)幼儿的心理健康及维护 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及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与矫治等。

(五)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课堂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了解了教育及幼儿教育的实质及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构成,为我们学习下面的内容打一个基础。

作业布置: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4、写一份有关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计划 附:学习期间应该经常阅读的杂志: 北京 学前教育 杭州 幼儿教育 ; 南京 早期教育;

长沙 学前教育研究; 上海 启蒙 广州 教育导刊(幼教版)等。

《 幼儿心理学 》理 论 课 教 案

第二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目的: 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难点处理方法:启发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复习提问: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有哪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由回答可知幼儿教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探索幼儿教育规律的一门

心理学的应用科学。是以促进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与整合为根本任务,无论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讲授新课: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案例:一个幼儿教师对教室精心的布置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一)理论作用

1、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2、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规律

3、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

4、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幼儿观和教育观。

(二)实践作用

1、指导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

幼儿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幼儿心理发展的各种规律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可操作、可实施的具体方案。帮助幼儿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特点以及科学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并促进幼儿学习,实施有效教学。

EG:老师采用行为矫正中的代币制来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P7。

2、了解世界幼教、把握我国幼教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一方面,国外幼儿教育理论与模式纷纷被引进我国,许多理论都涉及幼儿学习与指导,至于它们的科学性、有效性,特别是对我 8 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的适用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鉴别;另一方面,在新时期,我国幼儿在学习与教育上表现出很多新问题、新现象、新特征,这也需要我们建立适合时代发展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以指导广大幼儿园教师正确认识当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掌握适宜、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总之,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非常重要,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建立必然为科学的幼儿教育,特别是为幼儿教师开展科学、适宜、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想一想: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有些人认为,小孩子爱唱歌跳舞,喜欢漂亮的人,当幼儿教师,只要会唱会跳,长得漂亮就可以了?

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仅仅能唱会跳,能弹会演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了解孩子的基本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会观察和了解幼儿、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往、会设计和安排学习环境、会按照不同孩子的水平和特点来指导他们以多种方式来学习。

(一)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人们所具有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多种多样的,世界观不同,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会千差万别。

Eg:在有关儿童身心发展的问题上,一直存在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内因与外因、教育与发展等方面的争论等。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正确处理幼儿及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教育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二)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1、优化教学结构, 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意识的提高,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和教育培训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幼教工作者,积极学习和利用各种有关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可以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各种“教育措施与手段来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和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2、针对幼儿心理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可使每个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发展。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教育的盲目性,减少幼儿教育的失误,提高幼儿教育的效能。

Eg:消防安全主题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社会性发展要求,确定各年龄段的具体目标,小班为认识消防车、消防员,知道火警电话119。中班为:了解消防车上云梯、水枪的用处,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大班为:学会看安全通道标志,学习正确的逃生方法。具体适宜的目标使主题活动开展更具针对性。确定目标,把握重难点。

3、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引人到常规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调到幼儿学习的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儿童实现认知共享,能力互补,进而促进儿童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还可以深刻体验到团队意识、集体责任、友谊关爱等,与传统的的幼儿教育模式相比,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提高幼儿教育的效能,改善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而这些成效的取得,都离不开幼教工作者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借鉴。

(三)提高教师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1、挑战和机遇:

●人们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和教育日益关注和重视。

●过去老师要通研教材,因为老师们存在教错的现象,今天老师们缺少的是教育教学的方法、策略和艺术;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层出入穷,获取一劳永逸知识的 时代已成为过去。

2、对幼师的要求:

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家型和研究型的幼儿教师。

3、达到要求的途径:

(1)幼师应掌握相关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并能将理论转化到工作实践中去。Eg:在规划教学环境是时,应考虑到友谊、同伴压力及社会攻击等因素。教学是复杂,它需要教师有能力分析快速的教学变化,与儿童互动,并能迅速应付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难题。成功的教学不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学习与教学理论、动机以及课堂管理,还要知道如何评价儿童的学习。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端正教育观念,科学指导实际教学,最终可以成长为专家教师。加涅提出“人人皆为理论家” 的观点,强调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2、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心理品质进行反思、矫正或改进、完善,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3、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目前,对于工作在一线上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每天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投入 日常教学、生活管理、环境创设、活动开展等,几乎没有为研究留下多余的时间,很多老师都觉得“搞教育科研是专家们做的事情”,“即使要我们搞,不知道搞什么,也不知该怎么搞?”。因而,教师应走进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案例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及对教材的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讨论:阅读文章《太阳底下,你能否最光辉?》李仁甫(成才导报),2002年1月15日。结合实际谈谈你将如何度过几年职校时光,以适应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讨论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意义,对此作了一个整体介绍。幼儿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效能,最终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师至深的素质,促进至深的专业成长。

作业布置:

1、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2、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 幼儿教育心理学 》理 论 课 教 案 第三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难点处理方法:启发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复习提问: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工匠想要把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很重要。对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是一样,想要能事半功倍,研究的准则和方法很重要。要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首先必须掌握研究该学科所遵循的科学原则和方法。

讲授新课:

一、研究原则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是指幼教工作者在进行幼儿教育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又是对人们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积累的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实,按照心理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并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反对主观臆断,妄自论断。它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Eg:有关幼儿心理实验研究。略。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它表明在对个体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应取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加以分析。

Eg: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 12 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

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

想一想: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参与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促进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成果的正确性。

第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人的思维、意识能力也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

Eg:小孩没有现实的生活,其思维能力不会形成,如在印度狼窝中发现的“狼孩”。第二、人的心理随实践发展而变化。自然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是用进废退。Eg:几何学是生产于丈量土地的实际需要。

第三、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复杂性,人的认识的难免发生偏差,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成果的真理性。

4、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采用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全面衡量和评价幼儿心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Eg;聚合交叉研究

5、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以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宗旨,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使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达到和谐统一,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

注意:科学研究研究不能有悖于伦理和教育原则;应尊重婴幼儿的权利,不强迫他们从事其不愿做的事情;研究活动应尽量保证学前教育机构正常的教育活动,尽可能地将研究活动和托幼机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

Eg:某省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举办庆“六一”专场晚会,Eg: 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二、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对幼儿教育心理提出各种问题,如幼儿园小朋友的心理健康状况怎样?有哪些行为问题?怎样对个别行为问题突出的幼儿进行干预?游戏对幼儿的情绪有何影响?如果希望得到答案,就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总体上,常用的方法包括:

(一)观察法:

Eg:美国有一家玩具工厂,问了选择出一个畅销的玩具娃娃品种,就使用了观察法来帮助他们决策。他们先设计出10种玩具娃娃,放在一间屋子里,请来小孩作决策。每次放入一个小孩,让她玩“娃娃”,在无拘束的气氛下看这个小孩喜欢的是哪种玩具。为了求真,这一切都是在不受他人干涉的情况下进行的。关了门,通过录像作观察,如此经过三百个孩子作调查,然后决定出生产何种样式的玩具娃娃。

思考: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观察的?

任务:对比日常观察行为和托马斯的观察,回答:1.教育意义上的观察和日常观察有何不同? 2.什么是观察法? 3.观察法的特征是什么?

1、含义:P11。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如监视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语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人们可以收集到最直接的资料,包括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相关的数据。

2、特征:

目的性:观察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能把握观察的重点、内容、形式和方法。

客观性:所得资料是在自然状态下,对观察对象不进行任何控制和干预,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行为表现所作的真实详细的记录或客观描述。

能动性:是研究者根据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因此具有能动性。在观察过程中,研究者既要按照原计划进行,如预定的提纲和程序、时间、空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与表格,又要视情况的变化作出若干修正,体现出观察者的主观能动。

3、适用范围:广泛。

自主学习:观察法的作用、局限性、类型有哪些?

4、优缺点:

优点:自然、客观、简便易行、生动真实。

缺点:观察者只能消极被动地期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结果只能说明“是什么”,而难以解释“为什么”。观察记录易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代表性不够高。

5、类型:时间上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范围上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规模上可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

6、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① 轶事记录:

定义:是指选取一件简短的个别事件进行完整的记录。特点:运用普遍,一事一记,无需编制观察记录表格。

作用:有助于了解儿童个性特点,探讨影响儿童发展因素,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干预。要求:及时、准确、具体。

Eg:幼儿玩玩具—是单独玩/合群玩—(可反映出)性格(孤僻还是开朗、合群)优点:简便易行,方便灵活。

缺点:主观倾向;回忆的内容与事实可能会有出入(是事后追记)。②时间取样

定义:是指依据观察的目的,对幼儿在一定时间内的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进行观察与记录。

特点:在特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观察。

案例:帕顿20世纪20年代中期进行的一项有关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程度的研究。略。

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和外显的宜于观测的行为,如儿童遵守纪律情况、儿童分享行为、儿童依赖行为、师生交往活动类型等。

实施要求:作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的内容、时间段(具代表性的时间的长度、间隔)、指标(行为出现的频率与持续时间等)、行为(类型和操作定义);制定观察记录表格等。

优点:客观性。

缺点:不易观测不常出现的行为及内在行为。如儿童的同情心、成功、失败等。不能保留行为的具体内容;观察内容较零碎,难以从整体上揭示行为。

③事件取样 定义:是指对要考察的特定的行为、事件进行观察记录。如观察幼儿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言语的、体态的)、交往持续的时间、交往的对象、交往发生的场景、交往的后果等有关资料加以观察记录。

特点:不受时间的限制(即等待所选定的行为出现时才做记录,)。

时间取样与事件取样的异同:都是以幼儿的某种行为为观察对象,但时间取样关注的是某一行为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出现的频率,必须严格遵守事先规定的观察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段里进行观察记录;而事件取样则不受时间的限制,只关心某一特定的行为是否出现。在自然情境中一旦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出现,便立即进行观察记录。注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特征和全过程,如行为如何发生、变化,结果如何等问题;而时间取样法则注重在规定时段中预定的行为呈现与否、呈现的频率以及持续的时间;

记录方法:既可采用时间取样法的行为分类系统,也可将这种分类系统与实况详录法的描述性记录结合起来使用。

实施准备:首先确定要观察的类型,如儿童的争执、友好行为等;然后进行分类,设计行为观察记录表;最后到观察现场,守株待兔式地等候所选行为或事件的发生。

案例:道20世纪30年代初进行的一项有关学前儿童争执行为的研究。经三个多月,58小时的观察,共记录了争执事件200例。略。

优点:自然情境中观察,研究范围广;分析行为事件的因果关系;目标明确,资料集中,整体化程度较高。

缺点:易忽略行为事件发生的情境与背景。④核查表

定义:即事先设计好的简便易行的记录表单,观察者观察到相应的行为时,就在相应的栏目中做记号。又称行为检核法或清单法。

案例:幼儿相互影响的核查表P13.优点:快速便捷,操作简单,具诊断、测量的功能。

实施准备:事先应制定观察表格,即观察清单。观察可在一定的场合、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在观察实施中给予某些特定的指导语,要求儿童完成某项任务,以观察儿童的反应。

案例:观察了解儿童对物体的基本形状和数概念的理解。略。适用范围:较广。优点:操作简便、易行、灵活。可综合,可比较,可作量化处理。缺点:只判断行为呈现与否,不提供行为产生的详细情况和背景资料。⑦日记法或传记法:将观察所得的材料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是观察法变式。

7、观察法的作用

(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8、观察的程序:

1、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描述。

2、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9、有效观察的条件

“外门看热闹,内门看门道”。进行观察设计的步骤:(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确定目的和对象、制定计、准备工具等)①确定观察内容。如研究游戏对幼儿规则遵守的影响,就需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幼儿园、幼儿的年龄、家庭背景、要观察哪些行为和现象。

②选择观察策略。如参与、非参与;取样、行为核查表等。随科技的发展,现在可用单向玻璃、摄像技术等先进的观察手段。

③制定观察记录表。

(2)做好观察记录(描述性的文字、数字、等级记录、视听设备等)详尽、客观的记录6个方面的内容:略。

总之,记录准确、详细。语言具体、清楚、实在;不仅要记录幼儿行为本身,而且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和环境条件。可以辅以小录音机、摄像机,但要注意勿引起幼儿的紧张与好奇,也可以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进行记录。

(3)消除观察误差。

(二)作品分析法

作品:幼儿在自己的亲身活动中产生的多种不同形式的结果。反映幼儿对外部环境的积极探索与思考,体现了幼儿的感知与运动协调能力,也反映出幼儿的内在情感与思维活动。因此,幼儿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真实的证据,使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更为深层的、内在的丰富信息。

幼儿教师如何根据儿童的作品来了解其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呢?、作品分析法含义:是指通过对儿童的活动作品,如绘画、日记、积木造型、玩具拼装、泥塑、手工或其他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 状况与特点的一种方法。.作品分析法作用

第一、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通过分析积木摆放与造型或者泥塑作品,了解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及其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通过绘画,了解其情绪、情感、创造力、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等)、审美能力、社会态度、社会交往、性格脾气、身体状况特点等。

Eg:P14图1-1 是不同年龄的幼儿绘画作品,为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直观、直接的证据。从中看出,幼儿的绘画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提高。

Eg:小班幼儿美术作品分析。略

因此,儿童的绘画往往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无限情趣、稚拙可爱及其身心发展的特点。

想一想:如果你发现幼儿的作品似乎没有明显的进步,甚至还有些退步,那你会怎样解释这种现象?你是否可以采取某种方法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

第二、可制定相应的改善或干预方案,以提高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或矫正幼儿的身心疾患。

幼儿常把生活中遇到的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幼儿绘画不仅是幼儿之间沟通的第二语言,也是老师和家长了解他们的第二语言。幼儿的生理原因及周围生活环境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其作品,可以从中获取准确的信息,对其心理创伤进行诊断,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治方案。

Eg:一个孤独的边缘儿童的分析。略

所以说,画面可以诠释幼儿的心理状态。通过绘画能深入了解、发现儿童,及时纠正幼儿有偏差的心理,解决幼儿情绪问题。更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 .作品分析过程中的幼儿参与

虽然作品分析主要是由研究者或者幼师来完成的,但为避免对幼儿进行活动的初始动机、活动进程中的真实感受等内在的心理状况作表面的分析,或只从成人的角度进行技术层面上的评价,因而应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参与到作品评价活动中来,将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与感受。

Eg:P15图1 一2 中的例子就证明了这一点。

上述表明,仅以绘画技巧的改善来评价幼儿的发展还是不充分的,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幼儿的参与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更为真实的信息。这也恰恰回答了 章首案例中张老师的困惑之一,学生表面上的退步或许不是真正的退步,其背后的身心变化与发展进程需要幼儿教师的深人观察与深刻分析。

课堂小结:本章主要了解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时应必须掌握的科学原则和方法。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是指幼教工作者在进行幼儿教育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又是对人们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积累的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研究幼儿心理的常用的多种方法,各种方法彼此重叠、交叉,在研究时,往往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布置作业:

一、问答题:

1、观察法有何作用?有效观察的条件有哪些?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有哪些?

4.幼儿教师怎样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对幼儿进行观察,并记录所观察、搜集的资料?试以“幼的交往行为”为主题,练习使用几种基本的观察方法。

5.请以本章图l 一l 中的三幅绘画作品为例,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名词解释:

1、观察法

《1. 生命离不开水》教案1 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意识到动植物和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你口渴了怎么办?你们的手、衣服脏了怎么办?几个月不下雨,地里的庄稼快要干枯了怎么办?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2.小结:是呀,水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动植物的生长太重要了,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离不开水:

1.谈话:水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动植物的生长关系十分密切,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看一看谁能答得上来。世界上有哪一种有生命的物体能离得开水?(学生讨论、猜测)看来,这种物体还挺难找到的。下面,我们换一个话题,请每位同学在小组内说出10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把本组的共同想法记录下来。2.师生小结: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蒸腾、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离开水生物就不能生存,生命也就会停止。

3.提问:从人出汗、排泄等生理活动中可以证明人体内有水,但我们的身体里含有多少水呢?我们吃的米饭、面条、猪肉、鱼、鸡蛋这些食物中又含有多少水呢?牛奶都是水组成的吗?

第1课时《1~5的认识》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能在主题图中准确地数出用1~5各数表示的物体,并会认、读这5个数。2.借助小棒、点子图等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1~5各数基数的含义,知道1~5的数序。

3.在各种活动中感知1~5各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学习重点 1~5各数基数的含义。

(三)学习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准备课时,大家已经学过了1~10各数,你还记得吗?回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用1、2、3、4、5这5个数各说一句话。

(2)预习教材第14页~16页,并思考: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用哪个数表示呢?。

(3)下图中的珠子,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这个数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的数量?

(二)课堂教学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昨天你自己到农家小院逛了逛,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P14~P15的主题图。)

教:把你昨天在院子里看到的物体及它们的个数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吧。2.问题探究

(1)有序观察、数数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呢?

师:大家找的可真认真!可你们一会儿说5个南瓜,一会儿说1只小狗„„还记得我们数数时怎样数更好吗?

师:对,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那我们先说数量少的,再说数量多的。谁能按从少到多的顺序说出图中事物的数量?(教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贴出学生找到的图片)

(2)认识1~5各数基数的含义

师:1只小狗、1个老奶奶„„它们的数量都是几?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像1只小狗、1个老奶奶,它们的数量都是1,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教师在老奶奶、小狗图下贴数字卡片)

师:看看我们的周边的事物,还有谁的数量也可用1表示? 师:找过数量是1的物体后,我们该找数量是几的事物了?

师:你能找到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2来表示吗?(学生说,教师在鹅、盘子图下贴数字卡片)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像刚才这样接着往下说?(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适时地把数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图下面)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5这5个数,你能拿出数量是1的小棒吗?请拿出数量是2、3、4、5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对各种图案予以肯定,引导学生摆三角形、正方形)

(投影展示、交流)教师:你用几根小棒摆了一个什么图形?

师:大家能用小棒摆出1~5各数,真棒!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1~5各数吗?

(2)感知1~5各数的顺序

师:数学上经常用横式计数器来表示数。瞧,计数器上的一颗珠子可以表示“1”。(课件演示计数器)再添上1颗珠子是几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2和1是什么关系?

师:你知道2再添上1颗珠子是几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也就是说,2添上1是3。(依次教学3添上1是4,4添上1是5)同桌互相拨一拨,说一说。

师:除了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数,还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数,点子图上的一个圆点也可以表示“1”。从学具中拿出点子图表示1~5各数,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一排。

师:我们来抢答:1~5从小到大怎么排?从大到小怎么排?1后面一个数是几?3前面一个数是几?3和5之间的数是几?

(3)1~5各数的写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5各数,这些数该怎么写呢? 师:看着“1”像什么呀?

教师示范。学生书空写,在练习格里描、写。3.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1~5这几个数朋友,你有哪些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5这几个数朋友,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而且还了解了1~5的数序,还能美观地书写1~5,收获真多啊!

(三)课时作业 1.填一填

(),2,(),4,()【答案】(1),2,(3),4,(5)

【解析】这是基础练习,主要考察学生对1~5的数的顺序,与目标2一致。2.数一数,写一写

【答案】1,5,4,3,2(注意书写)【解析】考查目标

1、目标2和目标3。3.填一填(1)(),(),3,(),()

(2)3前面的一个数是(),和4相邻的两个数是()和()。【答案】(1)(1),(2),3,(4),(5)

或(5),(4),3,(2),(1)

(2)2,3和5 【解析】考查目标2。

4.找一找生活中哪里藏有1~5,想办法表示出来并和你的家人交流。【答案】略

flash cs3教案1 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行方式的影响

(2)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分析:

(1)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

(1)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2)结合文化塑造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个而发展

二、【课程标准】:

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感受不同文化对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以及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理解文化对人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从而感悟到不断丰富自己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四、【相关知识】:

(1)回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2)第一课中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五、【方法点津】:

(1)调查。通过调查本村、本社区以及当地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消费的状况,了解文化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人们生活的影响。

(2)尝试体验。推荐对自己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或文化方式,如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影电视、文化娱乐、艺术品、文化旅游等,用优秀的文化塑造自己,丰富精神世界。

(3)资料演示。搜寻、积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材料,进一步理解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六、【课文导语】:

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的。

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的亲友都是贴面颊。一般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子之间是抱肩拥抱,男女之间是贴面颊,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头,男子对尊贵的女宾往往亲一下手背(手指)以示尊敬。在一些欢迎宾客的场合,或祝贺、感谢的隆重场合,在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也有拥抱的礼节,有时是热情友好的拥抱,有时则纯属礼节性的。这种礼节,一般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肩偏下,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头部及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后,礼毕。

(2)朝鲜族历来重视礼节,以敬老爱幼为风尚。社会交往中对长辈必用敬语,平辈初次见面,也互致问候。日常生活中,一切以老人为先,晚辈不与长辈同桌而饮,不并肩而行。尊敬师长是朝鲜族的一个传统美德。称教师为先生,视教师为尊贵宾客。新疆少数民族有尊老爱幼的礼节。少数民族特别尊重长辈,在家里或毡房里做客,要让长辈和贵宾坐在首席,不可越位乱坐。随身带些糖果,分给主人家的小孩,主人会很满意的。

衣着:少数民族很注重衣着,男子讲究戴帽子,不管天气多热,他们不会穿着背心、裤衩上街或做客。我们到少数民族家做客,也要注意衣着整洁。

饮食:在城市里做客,比较容易讲究礼貌,在毡房里做客就有点特殊了。没有凳子,只能在毡子上席地而坐,这就要盘腿,不能把脚对着别人。没有餐桌,铺在地上的餐布就代表桌子,不可以从上面跨越。大块的饼子、大块的熟肉,要用刀子切成小块,不可整块用嘴啃。◇课堂练习: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A.文化创造

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C.人民群众 D.社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项符合题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课堂探究:上述现象,有的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有的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的

◇探究提示:启示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可各抒己见,谈出自己的看法。

◇课堂练习:

1.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材料说明了()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答案:C 解析:通过题意可以看出,封建伦理制度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A、B、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应该选C。2.文化对人的影响有()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情感、一种远大的理想、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会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

丰富的人生经历、令人心动的情感、远大的理想、催人奋进的力量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一份令人心动的情感、一种远大的理想、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激烈深刻的。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课堂练习:

1.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 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 答案:B 解析:“乡音无改”,表明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难以抹去的。A、C、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上一篇:票据遗失声明书下一篇:餐厅吧台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