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精选19篇)
一、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
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
一、深入教材, 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
一本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最基本要求, 它引导教师的授课方向, 但现阶段的课本上并没有具体的德育分析,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找到潜在的德育教学方法, 并把它结合教授的知识点传授给更多的学生。在我国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中, 有很多知识内容有关德育, 但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需要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去深入教材, 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将德育贯穿到知识点中。举例说明, 在学习“年、月、日”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记录比较重要的日子去学习日期, 像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国庆节等一些比较重大的节日和有意义的日期,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年份日期的理解, 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父母的辛苦和祖国的历史大事。还有, 像学生在学习“元、角、分”时, 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货币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我国资金流通的主体, 更是我们国家的标志。由此, 学生就会更好地运用货币, 改变以往大手大脚的习惯, 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教会了学生树立正确的货币认知, 帮助学生从小培养不乱花钱的习惯。
二、联系生活, 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的环境
小学时期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可以说, 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更好地去学习数学知识。所以, 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去进行教课, 锻炼学生的思考方式, 从而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答案, 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生活意识。在应用德育的同时, 就要求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联系生活经验中的德育例子, 这样就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去渗透德育。例如, 教师在讲解有关乘除算法的知识点以后, 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 而计算出来以后就会得到一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就与学生解的数学题有关,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在所有学生都答完以后, 教师就可以简述一个励志的、感人的小故事, 并让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总结和分析。运用有效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对生活中的实例经验的累积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更教会了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解决小学数学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加大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由此可见, 德育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三、观察学习动态, 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有的教师认为, 关注学生健康发展是各班班主任的责任, 其他各科教师不需要管理。在实际生活当中, 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由教师进行传授的, 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进行学习, 所以就要求教师, 无论处于什么岗位都要以身作则, 关注各班学生的学习状态, 用自己的热情和教授经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学习, 教师也能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问题, 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有效地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 解决了传统教学曾出现的问题,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 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 需要对授课的章节进行备课,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备课内容, 将课堂的知识风趣化, 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让学生更加喜爱数学课堂。在教师教学的同时, 要求教师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要时常鼓励学生去自我思考, 建立一个平等的、积极地教学平台, 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一定要注意它的策略性, 不要喧宾夺主, 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 把握渗透的可行性, 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所以在现阶段的教学课堂中, 需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 并通过学生点点滴滴的知识累积, 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祁金冰.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3) .
[2]吴亮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 2015 (7/8) .
“数学从现实生活中来,反过来为现实生活服务。”许多教师期待学生将数学应用于未来的、与技术有关的工作上,如木工、测量等等,而对数学在初级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素养的近期作用重视不足。为此,我校数学教师进行了6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所教学生的素质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有65%后进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行为有明显转变,向良性发展。
一、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数学课堂上最生动的德育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关注人的发展,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堂教学中应从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出发,教会学生更多做人的道理。
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处于半依赖、半自立状态,对中学阶段的学习有个适应期。为了让他们更快地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结合学校开展“溺爱有害”的教育,在讲七年级人教版数学“角”的有关内容时,让学生比较“33.15度”和“33度15分”的大小,学生凭感觉说“33.15度大”,经理智的思考发现:“单位不同需化为同单位。33.15度等于33度9分,比较小。”此时,教师发现一名在家庭溺爱中长大的学生靠在同桌的肩膀上听课,继续引导学生:感觉和智慧不一样,比如在同学身上获得溺爱,感觉真的很好,但那是错的;只有智慧才能破除烦恼。那名坐姿不好的同学悄悄地改正了自己的缺点,不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带动了一部分同学进步。
教师及时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产生深入学习愿望,从而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向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素养的育人目标。
二、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数学课堂上最重要的德育
教师要成为美的示范。教师走进数学课堂那“胸有成竹”的举止、清晰的言语、美观的板书以及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都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美。从教师的言行中获得真、善、美的熏陶,从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学生往往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形成自我的概念。教师要做学生的一面镜子,了解学生,用真实反映学生情况的语言帮助学生成长。不能欺骗或糊弄学生,教师的言行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德育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与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形象,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三、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数学课堂上最常抓的德育
小事情孕育大道理。我校教师从课堂教学开始,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细微之处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建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幸福感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了解学习新知识,会出现一个对所学知识认识比较朦胧、了解不全面的时期,此时解答问题出差错,不要紧,改过来就好。课堂上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会对全班同学有很大启发,是有功的表现。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在快乐中质疑,在微笑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情绪困扰更有利于学生获取成功,体验成功的愉悦。这种课堂氛围一旦形成,对学生的影响会很持久,有力地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别人的前提下学习,意识到个人目标和他人目标是互相依赖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数学作业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任务。书写整洁,计算或推理过程不能出现一点瑕疵,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通过做数学作业,培养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任的良好作风。
数学课堂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在七年级人教版数学的手机计费问题中,创设情境:帮助过自己的退休老教师拿着移动公司的两种手机计费方式来求助——哪种计费方式划算?爱学数学的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相启发、交流信息、成功解答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守望相助的精神。
学生管理教室内物品,是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和谐班级的保障。在讲七年级人教版数学“同类项”的有关内容时,从“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物以类聚”讲起,把混乱物品摆放整齐,体验有条理、有秩序的生活带来的简洁美,培养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处处想到他人、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明显的、有效的素质养成的过程。
一、指导思想
作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掘有关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并通过教学过程,渗透给学生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数学德育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1、利用数学课,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中华文明,才能培养出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3、结合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
三、渗透措施
1、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用列举实例的方法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习兴趣。
2、用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处理教材和数学中的问题,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唯物辩证法主张来源于实践并回到实践。它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广泛应用,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他们的积极性相当高,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会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为学生的今后成长必定起到一定影响。
3、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的渗透,增强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4、利用古代科学家在运算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能有伟大发现,对学生进行勤奋学习方法的教育。
5、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上课时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自控能力,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干扰,不开小差,不搞小动作,认真听讲,积极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作业时必须严格训练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书写整洁规范,图画符合要求,审题认真全面,计算耐心仔细,并能自觉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3)、意培养学生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学习精神,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请教时,不马上给他们讲解,而是鼓励他们重新审题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直到独立解决问题为止,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6.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扎实地学习风格,培养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及严谨、有条不紊的科学态度。
四、渗透进度 在本学期中,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实施勤奋学习的教育。
第一单元:
1、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
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单元: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探索第五单元:
1、11~20各数的认识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 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数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和判断能力。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第七单元:20以内加减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2、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3、组织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第八单元: 总复习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当代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九年级数学教科书为内容,对九年级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为高中输送品德高尚的,基础知识合格的初中学生。
二、德育目标
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新一代公民为目标,通过九年级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基本做法
1.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弄清各章节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弄通弄懂,并能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计算有关题,推导有关题,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返过来作用于实践。认识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九年级数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一定的程度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和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3.通过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圆、概率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以及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用数学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辩明数学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刻苦钻研努力学习。
4.通过教科书中的旋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5.通过圆的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树立科学和世界观和人生观。
6.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解题进行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学期继续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在完成加血任务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现对本学期的 思想教育工作作如下计划: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数学课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数不胜数,只要教师对教材充分挖掘,就可以找到很多有利的德育教育的素材。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样的结果是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生活实际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师通过联系生活中出现的振奋人心的大喜事来引出课题和收尾,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而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我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时机,在数学教学中及时渗透德育,做到智育、德育巧妙结合,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这样的教学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 这句话是说音乐具有抒发感情的特性。人们通过音乐所表现的“喜、怒、哀、乐”感悟到了爱什么、恨什么、尊什么、鄙什么等情感, 从而让人们去认识人世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音乐教师要挖掘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 以实现音乐教学的教育目的。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任何教材都具有德育意义, 音乐教材同样如此。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通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同学生的思想实际,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分析处理教材时, 对显性教材要引导得当, 注意学生的接受性, 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作来引发学生的思想情感。
如《义勇军进行曲》, 在演唱前, 先向学生介绍历史背景, 使学生知道爱国主义战士聂耳在中华名族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 用音乐为武器唤起民众的觉醒, 再分析处理这首歌, 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思想教育。
二、利用音乐意境,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意境, 首先要从教师做起。学生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老师影响的。其次, 良好的音乐意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造, 这就要求无论对教学内容的选择, 还是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都要潜心安排。而且, 利用音乐意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靠感情来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能使学生在沁人心脾的美的熏染中陶冶性情。
如《动物狂欢节》这一器乐曲, 可通过音响、节奏、旋律的不断变化, 抓住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置身于美善与丑恶交替的意境中。乐曲中轻松、愉快的音乐展示了可爱的小动物的出现, 使学生感到亲切, 产生对美善喜爱的感情。而低沉、浑厚的音乐却展示出凶猛、可怕的动物出现, 那种令人紧张的场面, 使学生产生对邪恶憎恨的情感。
三、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音乐故事中受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一般包括:唱歌、音乐知识、综合训练、欣赏等几个部分, 而且每一节音乐课不可能只完成一种任务, 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中, 通过音乐的作用和作品的介绍以及讲述音乐故事等来引导学生向崇高的英雄人物学习, 向音乐家学习, 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的极好办法。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带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的。这部大型音乐作品以黄河象征着中华人民勤奋勇敢、坚强不屈的伟大形象。作者能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 创作如此庞大的作品, 反映了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报国志。通过人物及人物作品介绍, 这种感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加强课外音乐活动,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课外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它和课堂教学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课外音乐活动中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等同样可以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如课外合唱, 完美的歌唱效果是靠全体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合唱时, 每个声部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用同样的音色, 同样的音量, 就是换气都要协调一致, 否则就会影响合唱效果。学生明白了这个理之后, 在训练中, 为了集体的利益, 就会自然而然地听从指挥, 这期间便会产生对集体负责的心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爱国主义
一、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1.运用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典型事例,不断对学生进行为建设伟大祖国、振兴中华民族而勤奋学习的教育。利用数学史上的典型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教学百分数时,出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我国的耕地占世界的5%”的数据,学生通过分析两个百分数的意义,认识到我国仅用世界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且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进而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2.结合课堂教学,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小学生有数学能力,却缺乏学习数学的信心,缺乏克服挫折的勇气。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性格、个性品质尚未完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是为人师表,用自己严格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找回自信。如讲课时,语言要清楚,推理要严密,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要耐心等。其次要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
3.联系生活实际,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小学数学教师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
二、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王老师是前年笔者带过的一名新教师,他的班上有个叫邓倩恒(化名)的学生,刚接到这个班的时候,王老师就发现她上课总是发呆,精神不集中。课后王老师多次与她谈心,但是她就是一声不响。多次尝试后,王老师就找到了她的家长了解了情况:由于她以前总是成绩不好,测验考试总是在班的最后,经常受到同学的讽刺、挖苦,这严重伤害了她的自尊心,造成了她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厌师拒学的心理,流入后进生行列。彻底了解了她的情况后,要改变这个学生的学习,首要任务是改变她的心态,让她融入学习中,在同学的帮助下学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观察,王老师发现她在数学计算方面能力比较强,便经常让她在讲台上板演,每次发现她有一点点的进步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使她得到同学的肯定。王老师还发动同学间互相帮助,多关心,少歧视,与家长达成共识少批评,多鼓励,用爱去融化她冰冻的“心理防线”,让她深刻体会到身边人都是发自内心地对她友好,使她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
案例二:王老师班有个学生胡杰浩(化名),平时家里对他管理放松,宠爱有加,使他自幼形成了任性、贪玩的习性。他学习不认真,总是不完成作业;与同学关系不好,经常与同学打架,欺负女同学,谁也不敢惹他;上课随意讲话,在班上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王老师了解到他的脾气后,不是马上批评,而是主动去家访,与其父母反映他在校的表现,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孩子的工作。为了使胡杰浩能深刻地认识其错误,也让同学们更好地明辨是与非,王老师决定在班上开个会专门讨论他的行为。王老师叫他不要发脾气,先听听同学们对他的看法,再看他们是不是说错了。会上,很多同学,包括平时怕他打的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胡杰浩平时的表现提出批评,同时还提出了中肯的希望。王老师也趁机会问他:“大家对你的批评是否说错了?你可以反驳,你有什么看法,就说出来吧。”这个学生听王老师这么一说,站起来十分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了同学对他的批评,还请求同学们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王老师深知他平时不做作业,就利用这个机会让他当组长,负责收各科的作业本,一定要收齐才能交给老师。到交作业的时候,他把全组的作业交给了王老师。王老师看了看,发现作业本中有他的一本,就微笑地对他说:“做得好,继续努力!”就因为老师的这句话,他以后的表现真的变了很多,同学、其他老师和他的父母都感觉到他进步了。
一、指导思想: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德育中的学习目的的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辨证启蒙教育等内容在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及诚实守信的美德,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等等。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依据数学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数学教材上的插图,应用题和一些数目材料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上就绘有反映科学技术和四化建设成就的大型电子计算机,太阳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南京长江大桥等图画,而这些图画又一般是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的,既具体又形象,很有说服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生动讲解,就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伟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受到了爱祖国受社会主义的教育。2.结合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但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看,单给他们讲这样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因为他们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这一事实,也可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如学习计算时,设计买卖情境进行引入,当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就向学生讲清出错就会给生产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学习时、分、秒的认识时,先向学生说明时间的重要性。如对军事家来说,时间就是胜利,对教育家来说,时间就是知识,对医学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对农民来说,时间就是粮食等,让学生知道时间对各种人都有着各自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学习,又如,在应用题教学中,选用的题材也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像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积极锻炼等事例。这样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建设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中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了为祖国的强盛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动机,激发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热情。3.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上课时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自控能力,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干扰,不开小差,不搞小动作,认真听讲,积极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客人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培养能力, 还要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我们教师教育, 培养出高尚的道德人格。通过良好的环境的熏陶, 先进典型的示范, 循循善诱的教导, 多种渠道的影响, 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文明守纪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主要内容:
1、突出文明礼仪教育 英语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用教育。在英语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对学生进行中西文明礼仪教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称谓、问候、告别、重大节日问候的得体运用,能对一般的赞扬、请求作出适当反应等。
2、渗透良好学习、习惯教育 教师要结合不同话题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对其进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育。第三单元谈论青少年面对的心理困惑、学习和玩撒的矛盾,让学生在课文中了解良好习惯,安排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
3、渗透社会美德教育,英语学科要和其它学科一道全面渗透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等美德教育。第四单元谈论职业,让学生知道每种职业都应得到社会的尊重,人人平等,人人都在为社会作贡献,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六单元讲的是谈论的是要遵守法纪法规,任何触犯法律的 行为都要受到严惩的。
4、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英语教育属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态。第一单元讲得就是西方国家的星座所表达的为人性格倾向和中国12生肖的异同点。所以,学习这一单元时,要注重介绍中华文化,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并形成运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还有,第一单元中,学习It’s adj.for sb.to do sth和It’s adj of sb to do sth中对学生进行以人为善,与人和睦相处的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教师必须先要自己有德,成为以德育人、以美传美的楷模。教师更要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开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细水长流地实施德育渗透,成为共建德育的高手。
教育的主要方式:
1.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 ,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 ,认真钻研教材 ,发掘蕴涵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具体的语言训练中, 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把理想、信念、自我修养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要联系学生实际 ,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每天深入教室至少一次,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及时的给与帮助解决,表扬优秀,鞭策落后,每天学生都要进行培优补差,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间隙时间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等。
3.教育过程中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德育要激起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在德育中有无穷的力量。
配合班主任抓好日常管理,经常与班主任交流,策谋策划,共同管理好班级。同时,也要经常主动与家长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寻求家校合作。
学期、月、周必做的工作:
1.学期的工作:配合班主任做好每学期的考评工作,写好德育工作总结。
2.每月所做的工作:每月家访不少于4人次,每月听班会一节,总结一个月以来的德育工作得失,与班主任交流,配合班主任做好一月一次的德育评价。
3.每月所做的事情:关注每周品德进步和退步的学生,予以表扬和批评,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制定改正计划。
4.每日所做的事情:每天深入课间不少于1次,了解学生现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日找谈不少于2人次。同时,课上要关注动态生的表现。
行为规范按月重点:
九月:《守则》1 维护国家荣誉,尊重国旗、国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规范》一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丢垃圾。
十月:《守则》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规范》三 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十一月《守则》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社会公德
《规范》五 严以律己,遵守公德 十二月:《守则》锻炼身体,讲究卫生,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规范》四 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一月:《守则》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关键字:渗透; 德育;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11-001
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培养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规范性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我们在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却不可忽视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那么,如何多渠道地渗透德育,树立教书与育人并重的新观念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简单的看法:
一、挖掘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1.利用现有资源,发掘德育素材进行渗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供教育教学利用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了。这些多彩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在关于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从网上收集了这样一些信息:我国领土辽阔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还有我让学生从网上查出了关于我市的信息: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东南部,北滨长江,南近太湖,距上海120公里(2003年高速公路通车后仅98公里),南京180公里,苏州80公里(2004年一级公路通车后仅58公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我试图以此唤起学生感受祖国、家乡的广博富饶、美丽可爱,从而立志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如在教《多位数加法》时,我用小黑板写出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中,我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反动派人数分别为470000人、500000人、540000人,让学生编出几种方法计算的几道应用题。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明白我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再后来又给学生讲述了长眠于香山烈士墓的烈士抛头颅,洒热血解放张家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家乡解放的历程与艰辛,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利用典型范例的榜样效应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着数不尽的英雄人物民族典范,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优秀传统,这些都蕴含着极强的德育因子,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的素材。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它们的榜样激励的正效应作用,有机地把这些素材融入其中、渗透其中。
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家的奋斗史,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历史中的辉煌成就,可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的非凡毅力和刻苦精神,从而从小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利用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可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我在教学圆周率时,让学生阅读书中的一段说明:“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仔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圆周率的值。”
又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出示了国旗、红领巾等实物,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认识: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学习环境,是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发奋学习,刻苦钻研,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二、联系生活,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标》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习数学和体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得生动学得深刻,进而使他们在“学”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与领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问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乐事。从而在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与兴趣。
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要人人参与,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眼前。这节课,由于把“身边的数学”予以充分的发掘和融合,有机地把学习与生活结合了起来,从而在“数据整理”活动中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了生活。这样,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同时,不断促使学生产生爱学校、爱老师和同学、爱家人、热爱生活,热爱地球的情感。
三、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
有人把童心比喻成一支牧歌,深情、清纯、温馨;也有人说童心世界犹如一泓清泉,纯静、透明、晶莹。这两种比喻都充分说明了童心美与纯朴的本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极其巨大。“身教胜于言教”,这些朴实无华的箴言更直接地指出了榜样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
陶行知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师的品德修养、教学艺术、个性心理无时无刻都在感染学生。学生思想的转变、品德的培养不是靠说教就能奏效的,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育教学实践说明,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面是极其宽广的,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积极探索,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品德,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参考文献:
[1]张嘉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首先, 要鼓励学生, 让他们能充满自信心。这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要学会真诚地去赞扬学生, 对他们回答的每一个问题, 对他们的每一个奇思妙想, 我们都要去赞扬, 我们都要去鼓励, 这样他们才会有充足的自信心, 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 要引导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性格、情绪。良好性格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坚强的意志, 积极的情绪和健全的理智, 也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 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再次, 要引导学生注意男女同学的交往和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中学学生都进入了青春期, 生理和心理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德育宣传
坚持启发式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而实施课堂教学, 必须坚持启发式。孔子曾提出: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要针对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多启发学生, 多调动学生, 多开展一些讨论活动,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而不要延续以往的满堂灌, 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 让学生在自觉地掌握知识的同时,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在学生日常行为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多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贴近生活的操作形式, 让学生在这种形式中轻松愉快、主动地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生命需要。因此, 在思想品德课中, 必须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境, 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 参与公共生活, 体验社会生活, 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
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 完善知识结构, 提升生活经验; 促进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使学生懂得了理解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从学生生活出发, 通过活动性教学让学生体验、思考、行动。在活动中,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与实现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要求统一起来。这样学生学到的不再是抽象的条条框框, 而是生动的生活体验、感受和认识, 也就能真正收到德育教育的实效。
四、思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 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俗话说: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思品教师只有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感染学生, 才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度和实效。
*******
***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
***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新课程理的深入实施,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它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惯穿在每个学科之中,不同时期,不同的重点工作,确定符合学校特点的德育工作的新内容,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和,促使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因此学校特制定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工作计划。
一、目标与措施、在教案中三维目标的确定是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要详细具体,在教学流程中处处要体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学校将定期检查教师在教学中的执行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参与学习,动手实践,培养高尚情操的引领者,改变以往教师只是教书,育人是主管德育领导的事情。
3、在作业改革工作上,将改变常规作业的弊端,改变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忽略人性化的管理,忽略道德情操的培养,我们确定“全面成长,分层递进,展示特色”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测试内容。
4、充分发挥政治,语文,等学科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阵地的教育功能,结合社会、校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利用学校电视台,学生答辩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政治立场,政治水平,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充分发挥健康课,心理咨询室等不断提升学生的养成教育,挫折教育,失败教育,利用假期去行众拓展集中培训。
6、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列入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使之在校园内外处处达到教育功能。
7、关注学生成长动态,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变化。
二、效果及运用
1、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落实新守则等看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2、形式通过公开课、开放课、随机听课等形式看课堂的时效性。
3、通过德育问卷调查,家长反馈,社会反响及教师的操作评语验收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初数学教科书为内容,对初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发展,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品德高尚的,基础知识合格的初中学生。
二、德育目标
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新一代公民为目标,通过初中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基本做法
(1)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弄清各章节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弄通弄懂,并能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计算有关题,推导有关题,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返过来作用于实践。认识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初中数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一定的程度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和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3)通过全等形、正方形、棱形、勾股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以及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用数学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辩明数学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通过勾股定理的教学,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以及勾股定理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刻苦钻研努力学习。
(4)通过教科书中的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三视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从形状简单的图形想象出它的对称轴以及旋转以后,折叠以后的位置关系以及图形形状的变化,并由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图形,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以及对应关系,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的、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5)通过三角形的中位线、梯形中位线、勾股定理、因式分解、解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求最大最小值等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树立科学和世界观和人生观。
(6)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解题进行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高中英语要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创造德育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教室布置)和师生课堂关系。教师可以多用英文名人名言、英文海报、英文字帖、英文黑板报、英文竞赛光荣榜等形式布置班级的物理环境,创设温馨教室,让学生在平时课间休息和英语课堂上渐渐体味英语氛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减少紧张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变得活泼开朗,从而能有效改善和提升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收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二、提升教师自身形象
高中英语教师要努力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谈,树立教师的榜样作用,建立威信。优秀的英语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后都能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些看似平常的基本行为却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多用鼓励的眼神、肯定的微笑、热情的赞许。在学生有进步时用excellent,perfect,marvelous,talented answer,etc给予肯定。而教师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担当意识更能感染学生。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能让学生喜爱教师,而这种喜爱也会转化成对英语学科的热爱。
三、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德育元素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勉强灌输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反感。因此,必须杜绝空洞牵强的说教。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可利用经典句子的引入,实现德育元素在课堂的渗透。如在课堂开始时,我给学生一个句子:If you merely wish for more,what you'll get the most of is frustration.Yet when you make use of what you have,what you'll get is real accomplishment.大意是: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想要得到,那么你总会失望。但是,只要你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一定会成功。学生们边读边思考大意,明白了不要整天做白日梦,坚持学与思结合的良好学习方法,从而珍惜当下,青春无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词汇学习、造句练习、语法学习、语篇学习,还是听、说、读、写、译等相关练习,都应用生动贴合学生的例句,让学生接受积极的、主流的思想,感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就会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四、大力推进课外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具体细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很少甚至不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事实上,情感与态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现状,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让学生的品德和智力得到双重发展,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挖掘教材,向学生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善于挖掘,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创设必要的教育情境,让德育教育自然而巧妙地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学时,教师可选择教材中的那些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等教育。例如:如:《万以内减法》的主题图——美丽的云南,向学生介绍云南的丽江、大理和昆明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6和7的认识》中的主题图,展现了同学们认真打扫卫生的情景,请同学们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表扬图中的爱劳动的小朋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向学生介绍上海世博会,出示一些有关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博览,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再如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十五页的主题图以及后面的统计图,介绍了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借此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在应用题的表述中,诸如植树造林、节约用煤气、粮食增产、激光测距等数据资料,教师也可利用来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解题中受到多方面的品德教育。另外,数学在我国历史悠久,相当丰富的史料也可供我们尽可能地利用。如教算盘的认识时,可介绍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介绍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情况等等。这些事例无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其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二、精心设计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用实例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学数学的重要意义,这样就可以深入浅出地对学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节时,课前我组织学生对村民生活水平进行调查,得到一些基本数据。如:某村一共有多少户,安装电话的有多少户等等。在新课导入时,我播放一组小记者采访村民生活水平的录像。小记者在采访中说:安装电话的居民户数占总户数的90%;购买摩托车的居民户数占总户数的65%;拥有彩电的户数占总户数的95%。使学生感到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激起了学生学好这一部分知识的愿望和自信心。新课学完后,又让同学们分小组活动,联系生活中有关百分数问题,举出种种不同的实例,把教学活动再推进一步。使学生真正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和真实。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生活逐渐富裕,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发起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结合生活实际,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思想教育
小学的课程中,数学是最容易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一门学科。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一种体现。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解决的方法是否正确,过程设计是否合理,都需要在实践中去验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觀点。如:在比较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动手实践,体会各自的特性。
数学知识都有内在的联系,从中也蕴含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它们既是相反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有各自的特征,但正方体又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数学的解题过程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学生在解题时要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理清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学会具体分析,做到有理有据,使学生感受到事实求是的观点。
此外,还要注重养成教育。数学的学习需要具有一丝不拘、认真仔细的良好品质。在学习新知时,学生要积极思考,理清思路,勇于发表自己意见。在练习过程中,需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小心验算。久而久之,培养了学生做事有条有理、科学严谨的态度。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将以生活德育、情境德育总体思路为指导,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突破,用美术的形式切实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结合全员育人有关精神,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要求,以“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同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寓德育于生活之中、寓德育于情境之中”,全面加强学生的美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审美情操的陶冶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重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锻炼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重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情感成长。
二、目标措施:
1、加强德育工作贯穿整个美术教学中的思想。端正思想,提高认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学中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死记硬背、轻创新能力的培养,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思想,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放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
2、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与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根据各学科德育工作要点,把德育内容扎扎实实的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1)在美术备课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德育渗透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环保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动脑动口动手等实践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意志品格。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做到德育与美术学科教育的渗透。如:环保方面,让学生爱护花草树木,让学生爱护大自然,亲密大自然。
3、深入探求生活德育、情境德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营造各种德育灵活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和成长。
(1)让各班、各年级积极行动起来,用学生美术经验来丰富校刊、校园网、黑板报、走廊文化等各种德育活动。让学校每一个角落留下班级美术文化的痕迹,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达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学有专长,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2)组织学生到室外去采风,写生,让学生画生活日记、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人、事、景、物,积极在生活中收集素材,并把这些素材加以提炼,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让学生的作品情趣化,生活化,艺术化,人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气艺术品味,利用一切媒材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欲,表现欲。提倡奇思妙想,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体验的机会,寓德育内容于各项活动之中。
(1)开展手抄报制作比赛、学生艺术作品展示会、美术成果展示会等。培养学生和竞争与交流意识。
容当中。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有些文章丰富而生动,有介绍乐于助人的、有介绍独立自主完成事情的、还有介绍热爱祖国的等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讲授必须要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寻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德,感受感受关怀同学、乐于助人的快乐、幸福感受。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目标,并为之而努力。还有在语文教学中,要用各种形式来渗透德育内容,比如语文园地的学习,口语交际的学习等都能渗透德育的内容。要让他们在宽广的语境内学习美德,受到语文整体学科的熏陶,在课余时间可以开展讲故事,演讲、念儿歌等形式让学生来培养竞争意识和养成说话及感受美德教育。并热爱语文的源远流长,同时在美德教育中要多对差生经行关注,注意对他们的耐心及夸奖式的引导,让他们感受美,并做到美。
一、通过介绍数学被广泛应用的实例, 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数学来源于现实世界, 又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 它的抽象性反映了它的应用的广泛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数学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生物科学、环境科学、自然资源模拟、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认识科学, 甚至正在进入艺术领域。我国目前正在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 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 银河计算机、宇宙飞船、高铁、航母、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灾害预报、疾病预防、发展规划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通过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对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可以带学生到工厂、农村、街道、建筑工地、医院等去参观、学习, 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生物之谜, 日用之繁, 无所不用数学。”以此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和决心。
二、通过介绍我国古今卓越的数学成就, 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也是数学的故乡之一。在我国独立发展起来的数学方法与理论, 它经由古代至十九世纪初, 有大约三千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数学的显著特点是历史悠久、长期发达、风格独特、成就辉煌, 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数学家。数学史表明,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 我国数学在大部分时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落后于外人只是近一百年的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快速发展, 中国数学正重振雄风, 大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翻开数学的史册, 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引进正负数的概念, 最早提出并证明勾股定理;最先提出3.1415926<π<3.1415927, 这项记录在世界上保持近千年之久。“杨辉三角”比西方早发现四百多年。这类事例不胜枚举。在近代数学家中, 华罗庚不仅在学术上是我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家行列的杰出代表, 而且他在1937年、1950年两次分别放弃英、美两国提供的优厚生活待遇和职位, 毅然回到祖国, 促进了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这种无限忠诚祖国的高尚品德与情操, 在当今社会具有多么现实的意义啊!
青年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 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上, 至今仍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为我国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多次获总分第一名。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国在数学上的卓越贡献,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引入新课时, 可结合有关数学成就和数学家富于创造的史实, 教育学生要学习古代数学家非凡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学习现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 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拼搏的责任感, 发奋学习, 刻苦钻研,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通过对立统一的事例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 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 教学中首先应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数学的产生和发展, 贯彻“理论与实际”“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培养学生逐步树立起从实践到理论, 再从理论到实践,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其次要注意用对立统一观点阐明知识的内在规律。数学中充满着矛盾, 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大于与小于等, 都表现为对立的形式, 又各自以它的对立面而存在且相互联系。它们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减法统一于加法之中, 除法统一于乘法之中。在解题过程中, 复杂与简单、空间与平面、常量与变量、数式与图形等相互转化, 为哲学上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与处理事务的联系, 提供了广泛而具体的论据。极限概念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函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又体现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事物间相互联系与转换的哲理教育的生动教材,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研究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双方的依存、联系和相互转化条件, 这样不仅对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刻, 还会从中有所发现, 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四、通过挖掘数学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数学是万花筒, 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数学中不但拥有真理, 而且具有至高的美。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 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 抽象的美。数学以其简洁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奇异性为特征表现出它的美, 作为数学教师, 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受到数学美的熏陶。对于初中生来说, 由于受阅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 很难体会出数学的美。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努力发掘教材中美的事物, 并运用美学观点把有关知识加工整理, 以形成易被学生接受的审美信息, 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同时也有助于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中学数学中, 体现数学美的内容很多。如著名的“黄金分割”体现最美的线段比例关系, 黄金矩形和黄金三角形给我们以匀称、舒适的感觉;数学语言的准确和精炼, 思维方法的灵活巧妙、变通都呈现出简洁美;求根公式中有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运算, 它体现了数学的抽象性、一般性、统一性、简洁美、和谐美。平面几何中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统一于梯形面积公式中。还有出人意料的巧妙的解题方法令人拍案叫绝, 赞叹不已, 从而产生一种奇异的美。通过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同时, 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分享学习的快乐, 接受数学的美育, 感悟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 数学学科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 教师不仅要把教材作为科学内容来研究, 而且要善于把教材作为教育内容来处理。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把教材自身的德育素材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科学而艺术地输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使德育渗透在知识的传授之中, 真正做到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 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作者从数学的广泛应用、卓越的数学成就、对立统一的事例、数学的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渗透,德育
参考文献
【四年级数学科德育渗透计划】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德育渗透计划10-15
六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11-13
高三数学德育渗透计划06-18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计划09-07
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下)10-27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法制渗透11-22
小学二年级数学德育工作计划12-01
六年级语文德育渗透计划09-17
六年级科学德育渗透计划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