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奶业发展情况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呼图壁县奶业发展情况(推荐3篇)

呼图壁县奶业发展情况 篇1

奶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我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奶业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显著提升,逐步成为全疆重要的奶牛养殖大县。尤其是2001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天山北坡经济带现代畜牧业发展排头兵的作用,把增收面最广、增收效益最明显、最具发展潜力的奶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以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为方向,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产业化发展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产业规模、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先后被授予“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奶牛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自治区畜牧产业化示范县、全国牛奶生产百强县、全国奶业加工创业基地”等称号。2010年,全县优质荷斯坦奶牛存栏将达到5.01万头,牛奶产量达到16.8万吨,建成千头牛场10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45个,机械化挤奶厅15个,托牛所4个。奶业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

一、以政策扶持为引导,推动奶业快速发展

我县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始终把奶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来抓,确定了“至2012年前进入全国30强奶业基地县行列”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以农区和城郊为重点,辐射带动了全县奶业发展”的思路,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呼图壁县奶牛业的实施意见》、《呼图壁县加快奶源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一系列扶持奶业发展优惠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扶持奶业及畜牧业发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农户重点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性控冻精推广和挤奶厅、托牛所建设,对新

建的奶牛养殖小区县财政每个给予20万元的补助,对新建标准化挤奶厅每个补助10万元,对规范化建设运行的托牛所每个补助10万元,对企业、农户规模化发展奶牛产业的进行贴息补助,并向奶牛养殖户划拨饲草料地和养殖用地。同时,大力协调县农信联社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采取5-10户农牧民联保信用贷款、担保贷、抵押贷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农牧民奶牛品种改良和购进优质高产奶牛资金不足问题。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在挤奶机械购置、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强制扑杀、奶牛保险等方面给予补贴和支持,广大奶农发展奶业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奶业的快速发展。

二、以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为加快提升奶业发展,我县将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转变奶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平台,大力实施“退户进区”战略,在发动乳品加工企业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通过政策扶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措施,引导奶牛养殖大户积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进入小区发展规模养殖;积极配套标准化挤奶站,大力推行机械化挤奶,推行“公司+小区+农户”、“小区+合作社+农户”、“公司+小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及托牛所等多种经营模式,全县建立标准化机械挤奶厅15个,逐步使用标准化机械集中挤奶,争取2至3年时间内全部退出散户养殖。同时,围绕养殖小区组建奶牛专业合作社,引到合作社开展“双托、双赢”模式,实行“六统一”饲养模式。目前,全县奶牛养殖主要以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场)、挤奶厅、托牛所(合作社)与集中地区散养户并存,逐步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主导

产业和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以品种改良为抓手,加快建设高产奶牛核心群

我县早在八十年代就发展奶牛养殖,具有良好的养殖基础和奶牛品质优良。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与呼图壁种牛场的融合发展,着重在奶源基地建设、项目争取上增强合作,按照“政府推动、政策倾斜、技术支撑、资金扶持、布局合理、市场运作”的原则,认真实施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优质冻精冷配、性控冻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强化服务承诺、冻精统管等措施,建立技术服务监督和制约机制,每年购进国家优质良补冻精3万枚以上,性控冻精3000枚以上,促进了优质奶牛的自繁自育,母犊率达到95.5以上,每头奶牛产奶量可实现年递增20%左右,全群增长幅度在32%左右,全县奶牛年自然增长5000头。在实施过程中,规范了冷配技术服务人员的行业服务行为,率先在全州实行了冷配签单制、诊疗处方制、收费票据制、服务承诺制和违规处罚制,全县46名品种改良员实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大力推行了“优质优价、明码标价、畜主自选、服务包干、收入分配”的冷配服务机制,兴建了6个乡镇动物医院+品种改良站,建立牛冷配改良站51个,每年完成牛冷配2万头以上,奶牛良种率达到90%以上,逐步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奶牛基础群体,建立了稳固的奶源基地。通过改良,奶牛种群结构日益合理,奶牛单产水平在7000公斤左右,高于全州平均水平300-500公斤,繁殖率达到84.1%,犊牛成活率98%以上。

四、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提升奶业加工转化能力

坚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奶业产业化的主要任务,通过争取上级技改项目、设立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招商引资

和资产重组等途径,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奶业龙头企业,2002年成功引进江苏维维集团,建成加工鲜奶300吨的乳品生产线和2个千头牛场,引进和发展了迪兰德、绿鹰、大绿洲等企业在我县投资建设奶牛养殖场,辐射带动了一批奶牛养殖户发展奶牛业,有力地带动了我县奶业生产向规模化、高效化迈进。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进厂驻企”工作,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资金、技术、用工等问题,引导西域春、维维乳业开展技术改造,延伸奶业产业链,两家企业日处理鲜奶均达到300吨以上。呼图壁种牛场借鉴以色列先进奶业发展模式,引进奶牛管理技术和设备,建成高标准、现代化、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产奶牛示范养殖场,高产奶牛存栏超过10000头,酸奶产品已占新疆酸奶市场近50%的份额,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示范养殖场,为加快创建全国奶业30强基地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以疫病防控为保障,确保奶业安全发展

我县始终坚持“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双轨机制,实行动物防疫畜牧业工作一票否决制,切实抓好奶牛每年2次“五号病”集中免疫工作,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达到100%,免疫证和免疫耳标的持证率达到100%,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抓好奶牛的常规防疫、月月补免和奶牛的两病监测,对监测合格的奶牛发放健康证。全面加强防疫监督执法工作,切实做到“以监促检、以检促防、防检结合”。加强奶牛的流通管理,实现奶牛数据微机化管理,逐步规范和完善了奶牛动态化档案。大力推进奶业标准化生产,实行奶牛养殖标准化技术规程。加强鲜奶收购的监管,大力推行鲜奶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在奶站使用乳成份快速分析仪进

行现场检测鲜奶,增加了鲜奶收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积极开展奶站治理整顿,全县13家生鲜乳收购站均具备生鲜乳收购经营许可,确保了奶业市场安全运行。

通过多年的努力,呼图壁县奶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县共建千头奶牛养殖场10个,奶牛养殖小区45个,良种及改良乳牛存栏达6.39万头,奶牛养殖专业户达到2698户,荷斯坦奶牛存栏量达5.01万头,形成了以奶业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二是生产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全县建立大型乳品加工企业2家,日加工能力达到750吨,占全州日加工鲜奶能力的50%,农牧民来自奶业的纯收入达到1108元。

呼图壁县奶业发展情况 篇2

1 德州市奶业生产现状

1.1 奶牛养殖情况

本市是个农业大市, 秸秆资源丰富, 养牛历史悠久, 发展奶牛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尤其近几年来奶业生产迅猛发展, 三鹿奶粉事件后, 本市奶牛生产未受到很大影响, 全市奶源销售情况正常, 群众养殖情绪稳定。同时本市群众抓住周边地区奶牛养殖效益下降、价格下滑的机遇, 纷纷引进或自筹资金购进外地奶牛, 填栏补栏, 全市奶牛数量随之增加, 引进购进奶牛较多的有禹城市、武城县、陵县、乐陵市等。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奶牛存栏量达到12.3万头, 其中拥有存栏300~500头的奶牛场33个, 500~1000头的奶牛养殖场24个, 大于1000头的奶牛场20个。奶业合作组合发展较快, 全市奶业合作组织80个, 吸收养殖大户1556个。奶牛加工企业3家, 其中大型加工企业为光明乳业 (德州) 有限公司, 年加工生鲜乳20万t, 其余为乳饮料加工企业, 年利用鲜奶5万t。

1.2 奶牛质量情况

国家良种补贴政策实施后, 全市奶牛改良成效显著, 奶牛体型外貌得到了改善, 生产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本市奶牛平均产奶量已由2005年的4.7上升到了5.6t。各奶牛场都建立了高产奶牛母牛群, 约占35%左右, 为下一步繁殖高产奶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生鲜乳收购情况

本市奶牛数量多, 生鲜乳收购形式有两种形式:一是奶牛场、奶牛小区建设大型机械化奶站, 统一挤奶、统一销售;二是依托养殖小区奶站收购周围散养户生鲜奶, 散养户一般是手推车式挤奶, 所占比例较小。目前全市建有55个奶站, 机械化挤奶比率达到100%, 年收购鲜奶26万余t, 其中优质奶占40%左右, 主要销往德州光明、济南佳宝、泰安蒙牛、平阴伊利、济阳旺旺等乳品加工企业。

2 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2.1 规模化养殖日益成熟

近几年来,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 以“建设京津济地区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这一中心任务, 积极组织开展“抓千区、带万户、促增收”活动, 在全市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 组织全市奶牛养殖户“进区入社”饲养。目前“进区入社”养殖率达到了100%。

2.2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市畜牧兽医局采取多种形式, 搞好畜牧科普教育, 全面提升科学饲养水平。每年召开一次奶牛生产技术培训班, 组织全市奶牛养殖户系统学习, 提高养殖水平。二是精心指导新建奶牛场科学选址、规范布局。三是建立标准化饲养基地, 2008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品质农业”的战略, 全市建成40个标准化奶牛场 (小区) , 16个品质畜牧业示范奶牛场 (小区) , 以此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3 奶业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增强

一是建立健全了全市奶业监管机构。市畜牧兽医局畜牧站负责全市的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 县畜牧部门也相应安排了主要科室和分管负责人进行管理, 形成了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的管理网络。二是建设标准化奶站。2010年在全市开展了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活动, 建立配套设施, 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各项记录表格, 规范生产行为, 提高本市奶站管理水平, 实现奶站建设、管理标准化。三是严格监管。奶站都派驻有乡镇和畜牧部门监管员, 加强指导和检查, 常年驻场, 常抓不懈;同时市畜牧兽医局每年春季抽调各县市区管理人员组成检查组, 采取现场查看、现场打分的方式, 分片对全市奶站的生产经营、标准化建设、监督管理以及证件发放情况等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四是认真做好生鲜奶抽样监测工作。配合农业部、省两级畜牧部门抽查, 搞好抽样监测。据信息反馈本市生鲜奶合格率全部达标。通过对加工企业的走访, 均反映本市奶牛场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没有发生过质量事故。鲜奶生产收购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有效保证了原料奶的质量安全。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资金支持不够

奶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产业支撑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要发展现代奶业经济, 要有更多投入, 长期以来奶业的投入过低, 造成部分奶牛养殖场 (户) 发展受到限制。

3.2 饲养管理水平偏低

大部分养殖户不懂精细化饲养, 管理较为粗放, 多数养殖小区环境卫生差, 尤其是饲料配方不够科学、不够合理, 饲料结构单一, 达不到营养平衡合理供给, 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同时养殖设施简陋、生产记录不规范也是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4 发展建议

4.1 加大对奶业产业的资金投入

重点支持奶牛良种推广、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等方面建设, 进一步改善奶牛产业生产条件, 大力推进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建成产业典型和样板, 真正起示范带动作用。

4.2 优惠政策, 促进发展

给奶业发展予以更加优惠的政策, 使这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给农民带来收入, 给社会带来效益。

4.3 依靠科技, 抓好技术培训

永登县奶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篇3

1 奶业发展历史

在2000年以前, 永登县奶牛养殖只在人口集中, 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关镇、中堡镇、红城镇、武胜驿镇、河桥镇、连城镇养殖。生产的牛奶, 养殖户自行在本地零售, 由于消费者少, 消费量有限, 销售一直是困扰奶牛养殖户的主要问题, 加之养殖户生产管理不规范, 卫生要求不达标, 奶牛品种繁杂、产量低、品质差等因素, 导致奶牛发展一直徘徊不前, 存栏仅有1000多头。2004年“好为尔”乳品企业在我县树屏镇哈家咀村温热湾建立了奶牛养殖小区, 从此带动了秦王川地区的奶牛养殖快速发展, 温热湾养殖小区先后进入23家养殖户, 奶牛存栏达1700多头, 随后又有雪顿、蒙牛、伊利等乳品企业的介入, 有力的推动了永登县奶牛养殖的发展。在中川镇、秦川镇、上川镇、树屏镇相继建成了秦王川奶牛养殖场、五丰奶牛养殖场、九叶奶牛养殖场、永红奶牛养殖合作社、好为尔园区等一批奶牛养殖企业, 至2006年全县奶牛存栏达到3700头, 发展形势良好。2008年由于受到“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影响, 奶牛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乳品企业不收购牛奶, 发生倒奶和出售牛奶的情况, 损失惨重, 打击太大, 迫使一些养殖户买牛转行, 奶牛存栏迅速下降。2009年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养殖户的艰苦努力, 提高了牛奶品质, 规范生产, 科学管理, 同时建立了6个挤奶站, 拓宽了牛奶销售渠道, 使牛奶生产销售出现了转机。随着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 犊牛来源主要来自国家良种补贴冻精授配的荷斯坦犊牛。我县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主要品种是荷斯坦良种奶牛。

2 奶业发展现状

全县奶农户总数是282户, 奶牛存栏达4010头, 成年奶牛2610头, 产奶量平均达每头每天22kg。1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专业场 (户) 达到67家, 养殖企业6家, 存栏200~500头的有4家, 千头以上的有1家。奶业产值达到2300多万元。

3 奶站及运输车情况

现有6家奶站和6辆鲜奶运输车。即甘肃秦王川奶牛试验场、永顺牧场、五丰乳业公司、中川兴源奶牛养殖合作社、九叶乳品责任有限公司和永登树屏奶源基地有限公司6家奶站, 全部是机械化挤奶。各奶站都有一辆生鲜乳运输车, 运输车辆一切运行正常, 符合生鲜乳运输标准。

4 主要工作

4.1 狠抓落实奶牛良种补贴项目

近三年来每年完成市上分配的良种冻精改良任务, 每年在树屏, 秦川等四个奶牛养殖示范点授配能繁母牛3200多头。

4.2 切实加强疫病防制

按照《永登县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方案》, 规模养殖场按照程序免疫, 坚持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月月补针的办法, 确保畜禽防疫不留死角, 口蹄疫免疫率100%, 加强养殖场免疫工作、消毒工作、门禁措施、档案管理等各项动物防疫制度的监督检查。在免疫过程中我们实行免疫与消毒同时进行的做法, 每年牛场和奶牛养殖户消毒面积累计达90多万m2。

4.3 强化生鲜乳源头监管

对6家奶站, 每月开展一次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与蒙牛、伊利等鲜奶加工企业订立了长期供销合同的6家奶站, 有企业驻场监督员实施全程监管, 确保奶产品质量;2010年4月农业部对奶站进行考核, 对检查的十项内容经逐一对照后一次顺利通过, 并得到好评;按时完成省、市所的奶样送检任务, 完成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生鲜乳送检任务。

4.4 强化饲料、兽药、添加剂等质量安全监管

按照《兰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方案》安排部署, 结合我县生鲜乳奶站清理整顿工作, 对全县饲料生产、经营环节和专业养殖场的饲料安全生产进行了抽查。查看质量合格证和产品保质期, 并作了监督检查记录。重点对饲料来源、原料来源、饲料配方、饲料仓库和原料仓库、配料间等进行了实地查看, 对是否使用了预混料、饲料添加剂、动物源性饲料等情况进行了排查和登记, 规模养殖场都自购玉米、麸皮等原料, 加工正规厂家的浓缩料自配饲料, 都没有添加其他成分。

4.5 加强奶站管理

督促奶站相继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 组织人员对全县所有养殖场奶站及流动收奶户进行摸底调查。配合县农牧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县安监局、县经贸委、县工商局等部门, 组成检查小组, 对照兰州市奶站专项整治检查表所列的整治项目及内容, 从七个大项, 27个小项对所有奶站进行了全面认真的专项检查。制定《奶站管理准则》、《生鲜牛奶管理准则》下发奶站和奶牛养殖户, 并同奶牛养殖户和奶站签订承诺书。

4.6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和就地培训的方式, 一是每年培训奶站和规模养殖场管理人员、奶牛养殖户达1000多人 (次) ;二是近3年有36人 (次) 参加了市牧研所举办的繁育员培训班;三是永登县畜牧兽医局指派专人负责各冻配点的液氮拉送和技术指导, 与养殖户主动联系, 开展上门服务, 方便饲养户, 加快了奶牛良种改良步伐;四是畜牧兽医局科技特派员结合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阳光工程举办培训班进行集中培训, 培训养殖户1000多人 (次) , 发放《奶牛科学饲养管理》和《奶牛饲养与疾病防治》等资料和光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饲料添加剂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3000多份, 深受养殖户的欢迎。

4.7 切实抓好玉米秸秆青贮工作

自2006年始, 永登县示范推广双垄全膜沟播玉米技术, 去年, 全县双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 在七山、通远、柳树、秦川、龙泉等10乡镇开展了青贮工作。五年来共配发铡草机378台, 累计建成各类青贮池2720座。每年完成青贮饲料总量3.02万多t。玉米秸秆青贮解决了奶牛冬季缺草问题, 为奶牛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5 存在问题

5.1近年来由于奶业市场价格波动, 给奶农增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鲜奶价格低迷, 饲料价格不断上涨, 奶农饲养效益严重下滑, 出现“养殖大户勉强维持, 中等养殖户卖牛养牛, 养殖小户不打算养牛, 一部分养殖户外迁养牛”现象。

5.2在武胜驿镇、城关镇、中堡镇等人口比较集中、厂矿和单位多, 因为没有挤奶站、收购站和乳品加工企业, 饲草短缺, 加之养殖户饲养粗放, 管理不科学, 挤奶不规范, 导致大量奶牛的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发生, 使牛奶品质下降。

5.3中川镇的秦王川奶牛养殖场、九叶奶牛养殖场、永红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有较好的技术优势, 发展前景广阔, 问题是当地没有乳品加工企业, 牛奶交售兰州、榆中等地运输、保存不方便, 建议引进乳品加工企业, 维护该地区的奶牛养殖保持可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

5.4秦川和中川2乡镇划归到兰州新区, 由于新区的综合开发占地, 使有些奶农户出售了奶牛, 的奶牛存栏数下降。

【呼图壁县奶业发展情况】推荐阅读:

呼图壁县档案局2012年工作计划06-30

上一篇:给人温暖的句子下一篇:学院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