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精选8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实现全区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全区教育基本实现优质均衡。全区的受教育机会、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等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各类教育的公平度、满意度大幅提高,真正成为城乡一体融合区、素质教育先进区、体制机制创新区、人民群众满意区。
(二)具体指标
1.幼儿教育 全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以上,实现托幼一体化教育。全区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98%,75%的幼儿园达到“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办学条件标准。
2.义务教育 全区所有中心小学达到市现代化小学标准,所有初中达到省示范初中标准。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0%,巩固率、升学率分别达99%、98%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100%。
3.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相当。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以上。十四中争创“江苏省四星级学校”,高级中学文昌校区争创省三星级学校,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争创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4.继续教育 建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制,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社区教育覆盖面100%,90%的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成为市级示范社区教育中心,创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2-4个。新增 1 劳动力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5年。
5.高等教育 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电大分校办学达全市一流水平。
6.学校布局 根据城市化进程和区域人口分布趋势,按规定标准,科学规划城乡中小学布局,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技术装备更加精良、教育功能更加完善。建成小班化实验小学12个,初中4个。
7.信息化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实现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8.办学条件 生均占地达标,校舍建筑完备,专用教室齐全,教学设备先进,30%左右的中小学建成市优美景观学校。中小学校舍安全性全部达到规定抗震指标。
9.教师队伍 小学教师全部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60%以上;初中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8%的初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分别达到20%以上和8%,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培养5名市级名校长,5名市级名教师,60名区以上学科带头人,100名区以上优秀青年教师。
10.教育管理 进一步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依法治教,办学行为规范,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教育满意度持续提升。
11.教育投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三增长一优先”的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12.教育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 努力培养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人才。区域教育特色形成品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市中等偏上水平。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全区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对无证幼儿园整顿规范工作。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推进0~6岁幼托一体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幼儿教育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优质幼儿园的创建活动,提升幼教办学水平。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建、扩建、新建一批幼儿园。利用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资源举办幼儿园(班),充分发挥镇街中心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加强教育配套建设,对开发配建幼儿园统一管理。
(二)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化建设,积极推进教育公平。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建立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加快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盘活重组教育资源。按照规划要求,在新建、扩建的开发区和住宅区同步配套建设中小学。将学校布局与校舍安全工程、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新城开发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落实教育惠民工程,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做到应免尽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大特殊教育管理和师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
(三)实施优质高中提升工程,满足群众教育需求。
按照区政府提出的公共配套服务与城市建设相同步的要求,按四星级标准在新城核心区新建一所普通高中,力争将十四中学、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创 3 建为省四星、三星级学校,为新城居民提供一流教育服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市局职业教育“双十”提优工程的要求,力争将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创建成全国1000所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结合江北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先进制造业、涉农专业建设,广泛开展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全面优化教育管理。
适应国情和时代需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委员会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使用办法。扩大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作用,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五)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注重德育创新,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课程标准与教材、课堂教学活动、课改科研课题的研究,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根据不同学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立小学、初中综合实践课程实验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制定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评价方案,探索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筑教育人才高地。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师德素养。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充分利用绩效工资实施后,4 教师岗位社会吸引力增强的有力契机,完善“凡进必考”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经历。
(七)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格局。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教育总体发展规划,创造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和谐发展的环境。实施“社会办学工程”,整合社会力量办学资源,鼓励引进名牌学校到我区办学,鼓励公办学校特别是名校,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等形式,发展优质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形成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教育发展运行机制。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引导、管理和监督,确保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八)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带动教育现代化。
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数字浦口”建设总体框架,构建先进、高效、使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3年内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手段的学习能力,加快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九)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中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构建我区教育科研和教研工作的新体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创新教研工作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学校教研工作的特色。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重大教育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研究制定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构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 5 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多元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开源节流,健全教育投入稳步增长机制。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依法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学生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依法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GDP的4%。
充分调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之处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健全政府助学体系。完善对农村各阶段各类型贫困学生的助学制度,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镇街发展教育的职责,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系。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和多样的办学体制。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扩大教育对外交流。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良性互动。
(三)依法治教,切实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的行为,维护好学生、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学校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 6 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权利,对学生的评价公平公正。建立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坚持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督导检查的同时,加强对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和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督导评估。主动接受人大、司法、监察、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问责制。
(四)加强领导,努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充分认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基层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加快教育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引导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引领基层学校根据全区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要求,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城乡教育一体发展。
一、统筹规划、科学谋划, 推进教育一体发展
2007年, 我区编制完成了《双桥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07——2020) , 制定和完善了《中小学建设项目规划》、《双桥区中小学校塑胶运动场地建设规划》、《双桥区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和《双桥区“双高普十二”规划》等专项规划, 这些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统筹经费、制度创新, 建立均衡投入机制
自2007年起, 双桥区打破了以往按城市、城镇、农村类别安排经费的做法, 实行均衡安排财政拨款。全区所有中小学均按统一标准安排经常性运行经费, 即每年每生按小学545元、初中840元、高中900元安排。此后, 这一标准逐年提高, 2009年起这一标准分别提高到小学710元、初中1090元、高中900元。在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国家政策时, 双桥将政府的责任分解为财政局和教委的责任, 明确规定由财政局长确保教育投入达到“三个增长”, 并纳入区委、区政府综合目标中进行考核, 有力保障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目标的实现。多渠道筹集5500余万元资金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整体搬迁1所中学, 并将于2012年前将全区所有中小学运动场建成塑胶运动场。中学全部实现“班班通”, 全区中小学均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仪器配备都达到了教育部2000标准, 部分学科已达到教育部2006标准。建成中小学、幼儿园视频监控体系, 提高了校园安全防范标准。大力加强校园环境整治, 现建成市级园林单位1个, 区级园林单位6个。
三、统筹师资、加强建设, 教师配备均衡发展
从2005年起, 双桥区按编制足额配齐教职工, 构建教师素质测评体系, 并以此为依据对全区教育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重组, 建立了教师配置新机制。变“学校人”为“系统人”, 统一调配, 打破教师一校终身制, 建立了教师人事关系集中管理制度, 推进了城乡学校教师编制制度改革。从而实现了中学之间、小学之间教师收入基本均衡, 基本消除了校际差距。一是率先实行“城市学校教师晋升小学高级以上职称需有在农村学校1年以上从教经历”和“新录用和调入教师首先安排到农村学校工作1年以上”、“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等制度, 农村学校教师也可根据工作需要申请到辖区内任何一所城市、城镇学校跟班学习6个月以上, 从而建立起城乡学校之间、强校弱校之间教师双向流动机制。二是施行顶岗实习制。为解决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施后体育、艺术、科技教师的紧缺问题, 双桥从高校选录优秀学生到辖区各中小学校顶岗实习。这一举措既解决了教师编制的局限与学校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 又达到了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套要求。三是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以校本教研和教研组建设为抓手, 强化教师培训工作, 人均经常性培训经费每年不低于200元, 每名教师每年外出培训学习1次以上。通过加强市、区、校三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 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全区小学教师90%以上达到大专学历, 初中教师学历符合规定率及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达100%。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教师继续教育合格率、参加普法考试合格率均达100%。四是消除城乡教师的待遇差距。
四、统筹资源、捆绑发展,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自2004年起, 双桥全面推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开足开齐了国家和地方课程以及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为推动城乡学校一体发展, 从2006年秋季起, 双桥在小学阶段大力推行“捆绑式”办学模式, 按照“一校两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原则, 将部分村小划归城市小学管理, 让村小成为城市小学的分部, 统一调配教师, 统一管理制度, 统一教学安排, 统一教师考核, 统一安排经费, 使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扩张, 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得到显著得升, 打破了长期以来乡镇中心校带村小“小马拉大车”的传统模式。“捆绑式”办学模式实施以来, 使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 整体教学水平已超过镇 (街) 中心校, 接近城市小学, 艺体学科显著加强, 新开设的外语、信息技术教育效果显著, 教育质量得到当地村民的广泛赞扬, 学校办学规模2010年比同期增长50%以上。同时, 双桥区还积极推进中小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不仅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 反而狠抓书法、铜管乐、舞蹈、孝道、鼓号、武术、腰鼓等特色教育, 这样使各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降反升。通过小学质量抽查和中考的结果显示, 城乡各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面达100%, 小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合格率分别达98.5%、99.2%。
五、统筹助学、扶贫济困,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到目前为止, 双桥区已构建起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到高等教育为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资助。严格执行国家和市级层面实施的高校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 中职“五类生”免学费, 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和课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等学生资助政策。同时, 我区还新增4项资助政策:一是从2007年起低保家庭子弟就读本区普高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二是从2006年起对因村小撤并而跨村就读学生需要中午在学校就餐者进行午餐补助。自2008年起, 学生需乘车上学者, 试行上学、放学乘车补助。三是从2009年起对城乡低保家庭和家庭特别困难的幼儿就读学前一年进行免保育费政策。四是从2008年起对双桥户籍学生就读区内中职学校的实行免费政策。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社会而努力奋斗
陈惠娟
(二○一○年九月三十日)
同志们:
在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取得良好开局和“十二五”发展壮丽画卷即将展开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这次大会,专题研究部署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这对2012年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昨天我们检阅了一年来全市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新典型、新亮点,今天上午杨曹明同志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落实。现在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高点定位,切实增强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十二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持续跨越发展最迫切的战略任务。
1.放眼国际国内形势,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乃大势所趋。“十二五”时期是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关键期。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经济结构开始由二元向一元转换,人均GDP达到3000至5000美元,产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无论欧美还是日韩,都是在这一阶段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到今年年底,预计我市人均GDP将突破4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0%,这意味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黄金加速期已经到来。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新变化看,金融危机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调整进程加快,全球性产业大重组势在必行,长期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全球化红利正在衰减,中国经济发展更加依赖科技创新和国内消费增长,而农村则是拉动内需最大潜力所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成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十二五”发展新要求看,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十二五”期间即将重点实施、全面突破的战略重点,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的前提与关键。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发展新阶段的新特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2.综观我市发展历程,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时代重任。如皋人口多、底子薄,农村经济薄弱、历史欠账较多。2003年我市以沿江大开发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以来,一直致力于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发展。2003年起大力实施农村五件实事、发展六大农业主导产业;2005年以“三集中”为主抓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2007年以“三化”互动为载体,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2009年总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出2012年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最近,经过认真调研,我们初步提出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基本现代化水平,2018年总体建成全面现代化。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充满挑战。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根本途径,也是唯一方法。因此,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市“十二五”期间最重要、最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3.分析我市基础条件,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可能可行。经过近年来持续跨越发展,我市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已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工业化进程加快,预计今年规模工业销售、全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将分别突破600亿元、70亿元、30亿元,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关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农民进城进镇兴家立业,城镇化率达到50%,城乡互补、融合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三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通过大力实施“三年倍增”计划、“万顷良田”工程,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三大合作”,高效农业占比已达60%,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对接,市级“八横八纵”、重点镇“四横四纵”、一般镇“三横三纵”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公铁水港四位一体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农村水、电、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协同发展条件初步具备。五是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优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保等资源逐步向农村辐射和延伸,公共服务日趋均衡。因此,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形成区域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高效落实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各项举措
全市上下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工作思路,猛攻重点环节,全面开创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新局面。
(一)以“三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城乡一体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条件。高效推进三者深度融合,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工作主线。
1.坚持把工业化作为“三化”深度融合的“火车头”,带动城乡一体化。工业化是“三化”融合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工业经济的做大做强促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能力的不断增强。加快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引导鼓励船舶及海工、汽车及配套两大主导产业从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销售等“微笑曲线”两端攀升。以熔盛重工为龙头,打造千亿级船舶产业基地和千亿级海工产业基地,加快韩国船舶配套园和欧洲动力系统配套产业园建设;加快20万辆轻卡系列产品扩能改造,通过招商嫁接存量客车,推进5万辆电动汽车早日开工,加快落实180万套工程胎和2000万套小胎项目,发挥金属表面处理园功能,加快招引精密零部件制造企业,促进汽配产业向高端攀升。加快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实施新兴产业“年倍增计划”,大力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以神马为龙头的新型电力材料、以九鼎为龙头的风电、以美能得为龙头的光伏、以元升为龙头的光热、以省级软件园为龙头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以宝众宝达和德源高科为龙头的医用和日用化工材料等板块。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引导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改造四大传统产业,瞄准海洋工程、航天航空领域大型装备改造提升液压机械产业,着眼生物技术、循环经济改造提升长寿食品以及肠衣产业,突出自主设计、文化包装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围绕节能环保改造提升电力、冶金产业,不断提高传统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2.坚持把城镇化作为“三化”深度融合的“发动机”,推动城乡一体化。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顺应当前城镇化急剧扩张发展趋势,大力提升城镇资源集聚力和要素承载力。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格局,确保江海高速城区连接线、新204国道港区连接线年底前通车,明年农村危桥改造基本完成;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确保主管网年底前建成;提升农村通达工程建设标准,确保明年基本实现“组组通”,农民集居区通达率达100%,形成“无缝对接”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建成重点镇“四横四纵”、一般镇“三横三纵”的镇区道路框架,高标准提升集镇功能,全面完善“十个一”功能,通过“十星级”创建活动,确保明年各镇完成60%以上,主体功能区创造条件全面完成。持续做大镇区规模,做优镇区环境,完善功能配套;加大老镇区的搬迁改造力度,注重整理土地资源,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中心城市现代化。围绕上海城市客厅、城中花园的目标定位,致力打造区域性现代化中等城市。加快推进CBD、RBD招商建设,积极发展多业态现代商贸业,积极打造花木城、汽车城、嘉信钢市、农副产品等4个超百亿市场;加速发展广电传媒、创意设计、影视演艺、教育培训等文化产业;注重发展特色旅游业,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进一步打造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红色之旅等品牌;加快发展公铁水港一体的现代物流业,积极打造亿吨大港、百万标箱、3000万吨铁路运输能力,建设千亿级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基地。
3.坚持将农业现代化作为“三化”深度融合的“助推器”,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拓展了空间,推动了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要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按照“三年倍增”要求,力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三化”深度融合提供坚实基础。吸聚“三资”推进农业市场化。充分利用“一会两节”和农业招商洽谈会等载体平台,积极吸引“三资”投入项目农业,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商品化,创新组织模式,做优做大60万亩优质稻米和10万亩特色小杂粮,力争明年单位亩产出达4000元以上;加快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确保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基地达50万亩以上。加强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化。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加快形成农技创新体系;以百名科技人员“驻点兴园”、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活动为抓手,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全面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化进程。培育品牌推进农业外向化。进一步放大“苏·皋长寿”品牌效应,以优质农产品基地为依托,以有机农业示范市创建为抓手,着力培育花木盆景、长寿食品、外向肠衣等百亿级,生态果蔬、优质稻米、优质畜禽、优质蚕桑和旅游农业等数十亿级产业板块;强化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创建,确保农产品创汇持续居全省县(市)第一。
4.坚持把“万顷良田”工程作为“三化”深度融合的“原料库”,保障城乡一体化。“万顷良田”工程有利实现农民利益和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实现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双赢,必须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为加快“三化”深度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障。实施以区带镇,推动由点及面。在主体功能区成功实施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由点及面向全市推开。实施以区带镇、区镇互补,将主体功能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和各镇的土地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年底前主体功能区、中心镇、一般镇分别编制完成5万、2万、1.5万亩“万顷良田”规划。实施和谐搬迁,推动高效突破。进一步健全安置房建设、搬迁补偿、培训就业、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的搬迁安置机制,确保搬迁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主动搬迁、自觉搬迁、进城进镇的愿望;要坚持依法搬迁、和谐搬迁,确保实现土地利用零违法、零强拆、零信访的“三零”目标。实施政策支持,保障工程实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各级农业建设开发资金优先用于项目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力度;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采取财政适当贴息、补助等手段,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村道路、水系、仓储等基础设施;加大培训、就业、户籍、保障等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保障“万顷良田”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以大力推进“三集中”为抓手,加快城乡一体化。全面加快推进“三集中”,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以集约发展实现节约资源,以集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1.以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推进集聚集约发展。始终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加快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大力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园区一级开发、与先进地区合作共建等多种方式推动工业集中区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全面提升工业集中区的承载水平和集聚能力,确保主体功能区各特色专业园区明年达到“九通一平”、面上各镇达到“七通一平”。鼓励主体功能区特色专业园区和各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主导产业的高端配套产业,确保入园企业达到规定的投资、产出、税收强度标准,全面提升园区投资和产出水平。大力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规划引领、典型示范的力度,以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村(社区)带动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农业向高效、规模、集约方向发展,确保明年各主体功能区建成2万亩、面上各镇建成万亩、各村建成千亩的高效规模农业园区。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集聚区。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宾馆超市、餐饮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金融保险、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村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连锁经营,不断完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以镇工业集中区和集居区为中心的农村服务业集聚区,全面提升农村现代服务业档次。
2.以土地向能人集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村土地流转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要切实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围绕“三年倍增”目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经营大户为骨干,鼓励“本地资本+外地技术”发展模式,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优质农业项目、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有序规范流转,形成土地流转长效机制,促进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确保明年新增流转土地20万亩以上。要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进一步完善农地自由流转的市场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培育发展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保障农民土地流转及增值的收益最大化。要全面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建立完善机制,发挥村党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推动作用,鼓励村干部流转兴办规模农业,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支持和鼓励二三产业发展较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土地流转,统一经营、发包经营,明年每村流转土地确保达到500亩以上。
3.以居住向社区集中,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推进农民进城进镇居住为契机,全面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向集聚区延伸和覆盖,使广大农民与城镇居民共享更多的质优价廉的公共服务。全面加快农民集中居住。以万顷良田、镇区、园区、农保区土地拆迁整理项目区建设为抓手,适度超前加快推进多层、小高层农民集居区建设;加大招商建区力度,吸引实力强、品位高、信誉好的投资商开发建设集居区,确保安置房与商品房建设同标准、同品质,提高群众对集居区的认可度、满意度,确保明年主体功能区分别建成5000户以上,中心镇和一般镇分别建成1000户和500户以上,九华、江安建成800户以上的规模样板小区,明年长江镇(如皋港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2012年主体功能区实现高度一体化,面上各镇所属社区、机关下派第一书记、返乡能人书记所在村创造条件实现集居60%以上。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事业。以义务教育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市创建为契机,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现代化格局。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健全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加快人民医院综合楼、中医院急诊楼等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加速发展农村文体事业,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充分发挥村公共服务中心作用,不断完善功能、提高利用效率,力争今年公民法治驿站实现全覆盖。全面提高农村保障水平。围绕覆盖全市农民、惠及全体百姓的目标,不断提高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完善各类企业用工必保、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应保尽保、公共财政引导新型农保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深入开展“双联双助”,确保动态消除贫困。
(三)以规范提升“三大合作”为依托,加快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覆盖到绝大多数农户、土地股份合作覆盖到绝大多数农田、农村社区股份合作覆盖到绝大多数村组,使合作组织成为加快城乡一体化的中坚力量。
1.重点依托土地股份合作,促进农民增收长效化。以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为重点,让更少的农民经营更多的土地,让更多的农民进入二三产业,不断增加农民资产性、资源性收入和工资性、经营性收入。要在“利益分配”上求突破。土地股份合作社要大力提升运作水平,不断扩大土地流转收益,在确保农户保底收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风险和利益更加密切的联结机制,保障成员享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在“转移就业”上下功夫。围绕区域产业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依托各类职校、成教和实训基地资源,不断加大培训转移力度,持续增强农民就业技能,使劳动力能够多向技术岗位转移、多向收入高的岗位转移,确保明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以上。要在“全民创业”上搭平台。创业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富民之本。要加快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倾心打造全民创业平台,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出的农民自主创业,要继续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返乡能人带头创业,扶持更多农民由“劳务型”向“老板型”转变,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2.重点依托社区股份合作,促进村级经济快增长。以社区股份合作社为依托,以建设村级特色民营小区为重点,以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为基础,千方百计做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文章。大力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社。符合条件的村(社区)成熟一个、建成一个,城镇所属社区、已撤村建居村组、被征地农民安置结束村组和人均集体资产超过2000元的村(社区)必须率先完成,确保明年消除村营收入20万以下的村,着力打造一批超百万村和超千万元、超亿元社区。大力发展村级特色民营小区。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发展村级特色民营小区,推进液压机、太阳能、肠衣、纺织服装、绗缝、医疗器械等重点特色板块加快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优质要素和资本投资村级特色民营小区,努力把土地资源转化为村级财源。大力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要扩大村级物业性资产,鼓励各村(社区)到镇区开发建设商业项目,到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或三产用房,通过出租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鼓励社区股份合作社在民营小区创办村级企业、标准厂房和建设集居房,通过村集体入股等方式,以工促农壮大村级经济;最大限度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通过租赁、出售、入股等多种形式,增加村集体政策性、资源性、资产性、服务性收入。
3.重点依托农民专业合作,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切实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创新农业经营制度的重要抓手,作为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平台,力争2011年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占比达75%。不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的规模。要把建立专业合作社与现代农业规模扩张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村组干部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吸引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2011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以上,累计突破500家,构建起覆盖全市镇村和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的层次。坚持以“四有五好”合作示范社创建为载体,全面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合作社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由产值增长向效益提升转变,确保2011年全市建成“四有五好”合作示范社100家以上;要积极引导达到一定规模的合作社转化为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经营规模,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的实力。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跨区域扩建基地,成立合作社联合社,实现资源和优势整合,不断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跨行业、多领域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对产业和农户的带动力;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确保2011年参合农民比例达40%以上。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更有力的领导、更科学的规划、更完善的机制,大气魄、快速度、高质量地组织好、落实好。
1.强化组织领导。全市上下要以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为己任,自觉站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最前沿,自觉走在组织推进的最前列。强化市委领导主体作用。建立由我挂帅,杨曹明同志任组长,黄成、张辉、杜永红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参与的推进城乡一体化领导组织,定期研究,加强领导,切实承担起市委对“三农”工作的政治责任。强化四套班子指导主体作用。市委常委要以身作则,四套班子领导要率先垂范,深入一线,强化对分工联系的片、镇(区)、村(社区)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同时以“万顷良田”工程为抓手,亲力亲为培育一个统筹发展样板,为面上推开提供典型和示范。强化市级机关部门服务主体作用。更高水平小康建设领导组成员单位要加强业务指导、提供优质服务,培养典型,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服务面上工作;市级机关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双联双助”为载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帮助挂钩村(社区)在农业园区建设、农民转移、土地流转、资源整合等方面,解难题、找对策,形成齐抓共建的局面。强化镇(区)组织推进主体作用。主体功能区要加快“三化”深度融合步伐,勇当更高水平小康的领头羊、率先全面现代化的先行者;各镇要高点定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高于全市、高于“十一五”的平均发展速度壮大镇域经济;注重统筹发展,明确镇村两级各自职责,在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职能作用。
2.突出规划引领。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镇区“十二五”规划、村(居)“三年发展规划”、小城镇和特色园区规划等编制工作,努力使规划成为引领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行动指南。要统筹谋划。要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社会资源共享和生态环境共保;要坚持以镇带村,加快完善各镇总体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集镇集聚区规划、村级集聚区规划和具有文化保留价值的村庄包装改造规划;要坚持以点带面,各镇(区、园)、各部门必须选择一个村(社区)、一个示范点,加强规划编制指导,以典型引路带动全面落实。要凸显优势。加强与长三角区域规划、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市“十二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努力在政策、项目等方面争取上级更多的支持;强化功能片区的概念,促进建设、土地、产业、生态等规划的有机衔接;依托镇区历史、人文和产业,注重城乡建设的错位发展、注重村镇特色的充分彰显、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着力构建“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良好发展态势。要讲究科学。充分发挥专家和群众的作用,在空间布局谋划、重大项目确定、重要基础设施规划上,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意见,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形成共识、凝心聚力的过程。各镇(区、园)、村(社区)、各部门必须在10月底前完成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评判。
3.深化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迫切需要突破障碍,形成加快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推进“万顷良田”工程,促进农保区搬迁整理;要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项制度,完善收益分配制度,推进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发展;要积极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保、以农村宅基地和住宅置换城镇住房的机制,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大力发展镇村银行、农村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大力引导金融机构向镇区延伸,拓宽金融服务“三农”的功能;鼓励开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扩大农村有效物担保范围,为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提供有力支持。完善城乡一体管理机制。扩大经济发达镇(区)行政管理权限,强化公共服务,增强发展活力;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保障体系,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并轨,缩小城乡保障差别;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机制;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打破行政区域概念,积极探索与新型社区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党建工作机制。
4.强化党的基层建设。以“十面红旗”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基层党组织“五个好”、优秀共产党员“五个带头”为标准,在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中,充分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村级班子建设的有效途径,选拔重用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干部,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突出“两新”组织建设,经济组织建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必须覆盖到哪里。夯实基层能力基础。村级党组织书记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三年倍增”,推动土地流转、加快拆迁整理,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集聚、做优农村环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发挥本地能人作用,始终带着感情为民做事、为民解忧,切实承担起村域经济的主体责任。机关下派第一书记要发挥资源优势,当好各镇村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返乡能人书记要发挥资本优势,在带动农民致富、推进城乡一体、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大学生村官要发挥知识优势,以更高的定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胆略,当好更高水平小康建设的领头人、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接班人;联助书记要发挥部门优势,切实推动任职村城乡一体化进程;企业党组织要以“千企联百村”为抓手,发挥好以工带农、以城带乡作用。夯实基层群众基础。加快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人民群众是主体。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在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统筹发展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凝聚群众力量,最大限度地实现、维护、发展好群众利益。要加强自身建设,弘扬奉献精神,树立党的基层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努力形成团结稳定、奋发有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摘要: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可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4-0023-03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更迫使我们认识到,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另外,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等问题,都进一步证明单纯靠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靠分散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多年内需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城乡互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一方面就在于实施和完善推进城镇化,从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由此也大大地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就是说一方面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但另一方面只有扩大城市,才能发展城市。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一、城市化发展现状
以吉林省为例,改革开放前期,吉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却相对缓慢,2008年全省农村人口1 45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4%,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20万。也就是说还有一半多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二元结构分割现象较严重。其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仅低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唐等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判断吉林省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重工业占较大比重,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城市难以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阻碍了城市化的步伐。二是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吉林省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三是吸引外资能力不强。
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就全国而言,在未来的10多年中,全国将有3.5亿农村居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定居,使城市人口从今天不足6亿增加到10亿,使我国成为有2/3城市人口的国家。新迁入城市的人口将主要分布在8个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和15个人口数量处于500―1000万的大城市中。另外,到2025年,全国至少会出现221个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到2025年城市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25%上升到33%。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是城市化推动了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未来20年也将是继续这样。满足城市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全国需要新建170个交通枢纽,需要新建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的500万栋楼房,其中5万栋楼房的楼层超过30层。吉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全面振兴,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像吉林省这样一个拥有2 700多万人口的省份,又有着像长春、吉林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要让更多的农民经过培训,从黑土地当中走出来,进入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因此,有必要使城市化水平至少提高到70%以上。目前,长春市城镇人口(不含所辖县、区)358.1万,驻长高校学生约50万,合计408.1万人。3年内应该达到500万,7年内达到700万,到2020年实现900万,这样,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长春。每个市(州)再发展到50―100万,这就有500~900万,再加上40多个县,农村人口就基本上转移到城市中来了。那么,剩下的农业人口在原有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富裕之路,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而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后,城市的活力就增强了。对房地产的拉动也将大大增强。原来想买新房的,换个大一点的房子的,可把旧房子卖出去。旧房子卖出去,新房子就会有人买了,房地产业就好起来了。
目前,延边州正在根据吉林省政府批复的《延龙图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建设以延吉为核心的区域中心城市,以此作为推动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延龙图三市共享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其中,延吉市长白山路向西延伸布尔哈通河西段综合治理等工程正在建设中;围绕扩大延吉发展空间,原龙井市朝阳川镇已整建制划归延吉市;三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2008年上半年延龙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占全州58.6%。下一步将进一步抓好《规划纲要》的落实,做好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以及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延吉市北出口加宽、西部城区规范与建设、州新兴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市供热、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一批先导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8年完成延吉市长白山路西段至朝阳川联络线路基工程建设,做好延吉至海兰湖至图们城际公路等工程前期工作。围绕产业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共享、市场共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科教同兴目标,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好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争取开通延吉至龙井城际公交线路,2008年底撤销延龙、仁坪收费站,构建日趋紧密的城市结合体。针对延龙图城市人口布局不合理、人口规模小的实际,在不改变现有城市框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延龙图三市特别是龙井市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力争使延龙图地区人口有大幅度增加。积极协调金融、税收、电信、邮政等部门,在延龙图三市实行同城管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条件,使群众享受到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三、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要创造条件,通过制定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加快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制度和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原始资本。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文化技能水平。
(一)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超前的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刚性约束力。要从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高标准、高水平出发,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布局。
(二)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重点是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设施的完善、服务功能的齐全,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如,近年来,通化市以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以及宜居城市为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用BOT等方式,新建了绕城公路、城市立交桥,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启动建设了一批大型商贸服务设施。目前,吉林省欧亚大型购物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义乌国际商贸城、恒坤家居博览购物中心正在建设之中,长白山药谷物流中心,中东新天地购物公园、东润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也在2008年建设。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使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三)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修编工作。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加快城市向周边延伸,拉大城市骨架。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文化科技城等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大项目,使之成为中心城市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的新集聚区。
(四)要鼓励全民创业
只有全民创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每一个城市市场主体的潜能,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进发,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化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在发达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平均45个左右,发展中国家是20~30个,中国不到10个,吉林省为2.9个。反差非常大,所以大大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念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重官轻商的官本位思想等等,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为此,要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造精神,从文化的根源上,培育创业文化,引导树立敢创、敢闯的创业信念和信心,鼓励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让全民创业有更大的创业空间,最大限度地加大对全民创业型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从战略高度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型,推动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全民创业型经济转变。
(五)积极发展县城经济,扩大县城规模
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臵。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让人民群众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资源,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我们分别到仁化、曲江等县(市、区),对目前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写出本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R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121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完全小学25所,教学点77所。在校小学生23340人,教学班706个,平均每班33人(县城班额偏大,每班大都超过50人);在校初中生16892人,教学班329个,平均每班51人。
二、目前城乡教育存在问题
一是教学资源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配臵不合理最直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学资源的配臵不合理。R县的县城学校、镇级学校与乡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异表现非常明显。县城学校享受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各类设备十分完备,镇级中小学校教学资源也较为完备,村级小学条件相差较远。近十年来,该县基本上没有专项资金投入乡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村级小学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教学器具缺乏,没有配备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些位臵上较偏远、经济上欠发达的乡镇,学校的校舍残破不堪,有些甚至成了“危房”,在一些远离城镇的村办学校,校舍条件就更是简陋。由于许多村级小学面临被撤并,办学条件无法提升,教育教学总体质量非常不乐观。
二是师资配臵不合理。R县各镇特别是村级小学师资力 量非常薄弱,镇、村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较低,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普遍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单
一、教育教学方式落后等情况,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教学都难以保证。由于历史原因,乡村小学已多年未补充年轻教师,现在很多乡村小学教师年龄严重老化。很多村小教师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甚至更高,比如翁源县江尾镇新生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55岁。镇村两级学校紧缺英语、计算机、体、音、美等学科教师。村级小学基本上是教师包班教学,学校没有专职音、体、美、计算机课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的村小教师甚至只上好语文、数学课,其它学科安排了课程也没人上。由于城乡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差距明显,近年来R县“教师入城”风潮引起社会的相当关注,许多教师都挤着调入县城或镇级中小学校,乡村学校的师资只有流失没有补充,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稳定。
三是经费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经费配臵差异巨大。由于教育政策中的“城市中心”取向和近年来创建教育强县的政策引导,R县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城镇地区。有限的教育经费主要集中于城镇,原本更需要扶持的乡村教育得到的资金支持远远少于城镇,很大程度制约了基层教育的发展。
四是生源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臵导致学校条件及教学水平上存在差异,优质资源集中在城镇少数的学校。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性导致择校风盛行,家长都争相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上好学校,争相往城镇里钻,导致乡村学校生源减少严重。同时好学校对生源进行“择优”录取,导致优质生源向少数学校不断集中,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则步入恶性循环。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程 度。当前存在的教学资源配臵不合理、师资配臵不合理、经费配臵不合理等不均衡的现象,必然制约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因此就会越拉越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对乡村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惯势,总以为基层学校的投入难出成绩,基层学校“庙小人少”没必要花太多的人力物力,在分配教育资源时“重城市轻基层”,导致城乡差异明显。
二是基层学校难以留住优秀教师。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城乡师资配臵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教师待遇差,很多人不愿去农村任教。到农村任教的教师很多因为条件差,待遇低而离开。另一方面,农村生活环境差,没有完善的体育场所,娱乐场所、教师居住社区,在硬件环境上跟城镇差别很大,同时农村的多媒体的建设、互联网工程也不完善,农村教师的生活面较窄,精神文化匮乏,不能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造成愿意到基层任教的老师少之又少。
三是经费配臵重城市轻基层。在教育经费配臵上,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城市轻基层的偏向。由于基层学校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且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是往往集中在县城学校或是个别的好学校,导致乡村基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是优质生源被城市学校优先选拔。乡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落后,教育结构失衡,校园环境不好,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质量低下,办学水平不高,学生家长逐渐丧失信心。同时“普九”后学生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上好学”的需求日益凸显。城市学校对优质生源进行选拔,优质生源流向县城现象严重。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 城市学校的容量有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城市好学校就读。R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紧张,县城小学班额人数每班都达到50多人,有的甚至安排到60多人一个班。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法就读,使县城学校面临更大压力。
四、对策
(一)确立均衡发展的教育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就是在不断加大、保证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不同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一是充分认识乡村教育重要性,树立城乡均衡的发展观。要在思想意识里树立发展乡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千家万户农民的希望所在。只有加快发展乡村教育,才能切实保障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实现广大农民求知求富的愿望,才能有效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协调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认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改变过去的那种“城市中心”偏向,牢固树立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观,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变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合理的格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全面理解均衡发展的教育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在资源配臵上改变过去的重城市轻乡村的做法,向农村倾斜,保障乡村教育的发展。要克服均衡发展就是搞平均主义的倾向,逐渐消除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合理差距,落实教育平等,在城乡之间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以达到教育平等的目的。
(二)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走规模办学之路。优化学校布局,要统筹兼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全县教育布局结构更趋合理。一要重视学前教育,赢在起点。学前教育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是儿童各种行为、习惯和性 格和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及日后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办好学前教育,从缩小城乡教育的“起点差距”着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尽量不要在出现农忙时节适龄儿童在田间地头独自玩耍的情景。首先学前教育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乡村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县财政要加大对乡镇公办幼儿园的倾斜力度,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改建成幼儿园。其次是要发挥社会合力办好学前教育。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做大做强民办幼儿园,对各镇(场)中心幼儿园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扶助,推动中心幼儿园上等级、上水平。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再者要提高幼儿教师水平,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合理确定生师比,基本达到每班配备二教一保,实现全县幼师学历达标,并持证上岗。二要做好撤点并校,优化布局。撤点并校是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结构。工作中要坚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稳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我县人口分布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和学校分布现状等因素。撤点并校工作首先要着眼于科学规划,围绕“一个镇办好一所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的目标,村小、教学点向中心小学集合,村小高年级向中学或中心小学集合的做法,整合和配臵教育教学资源。积极鼓励支持各镇撤并规模小、质量低的教学点。想方设法撤并30人以下的教学点,以规模促效益,以规模促质量,从而达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其次撤点并校工作不搞“一刀切”。对目前校园、校舍条件较好,又具有一定生源的学校,予以保留;对离镇区较远,交通不方便的山区小学要保留,并结合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学校建 设、规范化学校建设、教育创强工程等对校舍及设施进行改造,在建立和完善镇中心小学或片完小,形成规模办学的同时统筹兼顾偏远山区孩子上学问题。三要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未来。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实现农民创富的重要途径。县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走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路子。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费入学的政策,继续扩大农村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免费就读职校的范围。同时,职业教育和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相结合,推行企业“定向式”、“定单式”培养,不仅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还加强对学的就业指导,努力做到“助学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要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解决城乡教师资源配臵不均的问题。一是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加大对教师待遇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福利待遇,吸引优质师资。按照每年不低于50人的规模,引进补充教师队伍,改变目前农村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状况,不断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健全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机制,加强在职继续教育。县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教师学历提升及素质提高。二是形成稳定的教师农村任教机制,改变农村师资结构。引导新的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改变目前农村学校老师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的状况;制定申报高级职称时必须有农村学校任教3年经历的政策,这样,每年将有一定数量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县人事部门要考虑作为山区县要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比例,切实改变山区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创新教师交流制度,缩小城乡师资力量差距。首先,实施县域内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建立县、镇教师流动或支教机制,每年以10%的教师数进行流动,以加强校际沟通交流,让一些边缘薄弱学校的教师、中层领导与先进学校实行对口轮换。其次,充分利用与城市学校对口帮扶的机会,促进学校教师的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 环渤海地区的中心, 东临渤海, 北依燕山。市域面积11760.26平方公里, 疆域周长约1290.8公里。天津距北京120公里, 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对内腹地辽阔, 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 对外面向东北亚, 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市海陆空交通便捷, 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天津市辖16个区、县, 全市常住人口为1300万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 人均超过1万美元,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今后一个时期是天津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 到2020年, 天津市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这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力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科技是支撑, 人才是关键, 基础在教育。根据《纲要》的要求, 尽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 更加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 提高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 已经成为新时期天津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沿海, 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 面积2270平方公里, 海岸线153公里, 常驻人口248.21万。国务院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作出了全面部署, 明确了功能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 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目前, 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优势比较突出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八大主导产业, 具备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 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群, 将在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努力成为我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伴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天津市要在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上领跑全国,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是题中之意, 这是政府担负起发展教育的责任,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天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高水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权利。
2010年, 全市共有义务教育学校1288所, 在校生77.9万人, 专任教师63216人。其中, 小学956所, 在校生50.6万人, 专任教师37317人;初中332所, 在校生27.3万人, 专任教师25899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使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与经济社会同步并适度超前的现代化水平, 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步伐;有利于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普惠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天津教育的综合实力,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纲要》明确提出, 到2020年,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率先形成学习型社会, 率先建成人力资源强市, 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未来5到10年, 天津教育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把“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核心理念, 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优质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高标准领先发展职业教育, 高质量内涵发展高等教育, 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继续教育, 健全发展特殊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努力形成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形成完备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 实现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科学决策———民心工程, 标准先行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早在1994年, 天津就率先通过了国家的“普九”验收。此后的十几年, 天津一直在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着不懈的努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市区规范化学校建设、村级小学建设、农村装备升级, 随着一项项工程的实施, 天津市义务教育得到了一次次新的提升。在全国率先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推行“两免一补”和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 使85万名学生和近30万个家庭普遍受益;在全国率先规范、整顿改制学校, 使60余所改制小学、初中“回归”公办, 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与此同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又使素质教育在天津的义务教育学校得到了深化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后, 天津市义务教育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十一五”期间, 农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天津重点实施的农村小学建设和教学装备升级等硬件工程及以教师和校长培训为重点的软件工程, 已经得到落实。教师专业素质、干部管理水平和学校文化品位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孩子有学上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让孩子上好学才是他们的迫切愿望。教育发展需转入一个新的阶段。
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是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实现这一目标, 基础在教育。率先实现义务教育现代化, 为天津未来超前发展做好人才准备, 已经成为义务教育的历史使命。
更加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正在成为公众的主导性需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作为政府必须承担的一项民生工程, 如何向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积极靠拢, 成为追求这一主导性目标的首要问题。
天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 做出决策:从2008年开始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项目, 目标是到2012年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规定标准, 实现义务教育较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新目标。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 秉持着科学化、精细化的宗旨, 整个工程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和条文细化的基础上。2008年, 天津市政府出台了《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2008-2012年) 》 (以下简称《标准》) 。整个指标体系涵盖了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和素质教育等4项一级指标、24项相关的二级指标以及100个评估要点。《标准》体现了四个特点。
一是高标准。现代化学校的标志性要素, 在《标准》中均有体现。比如在办学条件方面, 教学装备不仅要配齐, 还要管好、用足;校舍、场地面积在达标的基础上, 校舍还要保持常年良好状态;进入城市化的学校, 运动场地要铺设人工草皮和塑胶跑道;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要达到95%, 演示和分组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必须实现电子校务, 95%的教师能自主开发和使用课件;要免费提供充足饮水, 城乡都使用水冲厕所, 实现集中式供热。在学校管理方面, 强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校文化、扩大交流合作;关注弱势群体, 保证残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完成学业;争取家长、社区及社会有关方面支持、参与和监督学校工作;参与均衡发展合作学区的活动, 建立城乡学校合作机制, 支持新农村建设;建立学校网站。在队伍建设方面, 特别把均衡配置骨干教师、促进区域教师流动、鼓励教师自我发展列入其中;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专科和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达标率为100%;骨干教师人数不少于教师总数的30%。在素质教育方面, 特别把校内的学生自主管理、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课上的高效课堂教学、课外的社团小组活动, 都纳入评估范围;家长和社区对学校的满意程度, 也作为重要的考量内容。
二是均衡化。《标准》实施, 坚持校际均衡、城乡一体的基本原则。从资源配置到教育质量, 全市学校执行统一标准, 城乡执行统一标准。特别对农村学校将给予政策倾斜。同时, 也鼓励条件较好的区县和学校, 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 但不支持“锦上添花”。
三是全覆盖。《标准》实施坚持“软”“硬”并重, 无论硬件还是软件, 都是刚性指标。坚持底线要求, 覆盖学校工作的每个方面的100个评估要点, 均为底线, 不设权重, 不评分数, 须全部通过, 才能认定达标。
四是阶段性。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是本届政府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整个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 2012年天津市人均生产总值将增至12000美元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水平。因此, 它也就成为2008年至2012年, 评价区县政府“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让群众切身感受“均衡”、享受“公平”, 提高公共教育服务质量的标志和依据。
2010年年初, 市政府决定将特殊教育纳入推进义务教育较高水平均衡发展的工作之中, 并印发了《天津市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二、全面统筹———整体推进, 上下联动
义务教育的责任在政府。天津市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 全面进行统筹规划, 完善政策体系, 明确工作要求, 加大财政投入, 加强监督指导, 充分承担政府责任, 建立有效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机制。
1. 加强领导, 强化责任。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 涉及全市多个部门、每个区县和所有义务教育学校, 社会影响大, 经费投入多, 持续时间长, 必须加强领导, 统筹安排, 强化责任, 合力推进。为此, 天津市政府成立了由张俊芳副市长为组长, 市教委主任和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为副组长, 市教委、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地震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 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监督检查该项工作的实施。各区县也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 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建立和健全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具体、翔实的工作方案, 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步骤节点和落实时限。
2. 保障投入, 提高效益。
《标准》出台后, 天津市政府首先推出了五大配套工程。
一是校舍安全加固及功能提升工程。由市、区县两级财政提供专项资金,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 并同步完成供暖改造、旱厕改造、校园环境及运动场地的功能提升。这项工程连续三年被列入天津市政府年度20项“民心工程”。
二是图书配送工程。市政府协调市教委、市财政局、市新闻出版局等单位, 制定标准, 招标采购, 用5年时间, 分期、分批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配送图书, 使全市小学生人均图书不低于30册、初中生人均图书不低于40册。
三是新增教学仪器设备配送工程。在前两年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装备升级的基础上, 天津市根据课程改革的新需求, 进一步实施了新增教学仪器设备配送工程, 用两年时间, 为全市中小学补充基础性教学仪器设备, 确保演示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
四是“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由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 选拔200名市级、600名区县级、5000名校级农村骨干教师开展专业培训, 提升他们引领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和实际能力。
五是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由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 从全市遴选优秀中小学教师、校长, 开展以专家型、创新型教师和校长为目标的、更具针对性的系统培养。
天津市在建设任务比较繁重、财政状况还不充裕的情况下, 市、区县两级财政一直坚持优先安排和保障教育。市财政专门对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项目, 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 对教育基础和经济实力都相对薄弱的区县, 给予了更多的政策倾斜, 并明确了7誜3的资金分担比例, 即市级财政投入70%, 区县财政投入30%。其中, 对蓟县、宁河、武清、宝坻、静海五个远郊区县, 还给予了专项转移支付, 重点项目基本实行全额投入。市财政和各区县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 逐校做好预算, 多方筹措资金, 确保学校硬件建设的经费投入。到目前为止, 全市共投入80亿元, 保证了全市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顺利实施。
3. 把握关键, 突出重点。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是一项系统工程, 内容丰富, 覆盖面广, 实施过程中必须分清主次、把握关键、突出重点。
市级层面, 重点是推进5个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 关键是搞好总体设计, 制定规划方案, 保障经费投入, 建立推进机制, 加强过程指导, 强化监督检查等, 确保工作进度和工程质量, 并以此为抓手, 以拉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实施。全市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分工协作, 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地震局等部门, 对校舍安全加固和功能提升项目, 在审批、勘测、施工等方面都开通绿色通道。市新闻出版局积极参与图书配送工作, 并积极建立和完善图书配送机制。
区县层面, 对照《标准》, 找准“短板”,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师资水平,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确保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在创建达标过程中, 一个也不能少。各区县都成立了以区县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坚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区县党委召开常委会、动员会和现场推动会, 专题研究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作。区县政府把这项工程作为“一号工程”, 优先安排, 精心部署。教育、财政、建设等部门逐校、逐项落实规划、做好预算, 确保投入。各级党组织都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与“创先争优”结合起来,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广大党员主动带头示范, 发扬了“五加二”、“白加黑”的天津精神, 保证了创建达标工作的不断深入。
学校层面, 重点是动员全校干部、教师,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练好内功。大家对照《标准》, 逐条自查, 逐条落实, 努力创新学校管理,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切实提高办学水平。
与此同时, 各级人大还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作为代表重点考察项目和专项审议内容;各级政协也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 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列入委员调研课题。全市形成了一个党委高度重视、政府全面实施、人大依法推进、政协民主监督、上上下下凝心聚力的工作格局。
4.建立制度, 确保落实。
为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实施过程中, 天津市建立了五项制度。
一是信息专报制度。市教委每月定期将各区县实施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 以信息专报的形式, 报送到市领导小组。每月市领导小组都要通过专报, 及时了解各区县的工作进展情况, 并协调和指导工作。
二是专项督查制度。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 成立联合督查组, 坚持每年深入到各区县和部分学校, 专门督查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和5项重点建设工程的落实情况, 连查5年, 直到全面落实。
三是结果公示制度。从2009年开始, 市教委通过新闻媒体, 每年向社会公示各区县的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 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监督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四是向人大代表报告制度。坚持每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和人大代表定期专题通报全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 重点通报各区县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以及5项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专项经费的落实情况, 主动争取人大代表的支持和监督。
五是“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达标区县”认定制度。市政府决定, 到2012年, 区县教育布局规划内的义务教育学校, 包括特殊教育学校, 全部通过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组织的评估验收, 市政府就认定该区县为“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区县”, 并给予奖励。
这几项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约机制, 有效强化了各区县、各部门的责任意识, 有效完善了指挥管理系统, 有效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 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保证了这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加强督导———创新体制, 改革机制
为了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的实施, 市政府要求必须严格评估验收, 切实保证质量。为此, 突破了延续多年的“区县自查为主, 市里抽查认定”的“常规”, 建立了由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组织专家队伍, 深入每一所学校, 检查每一个方面, 逐校评估的验收评估系统。这个全新的评估系统, 着力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是调整评估队伍。针对督导评估工作量大、时间性强的实际要求, 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在继续坚持聘请老专家的基础上, 又吸纳了大批三四十岁的区县、学校的优秀干部进入评估组工作。不仅满足了评估验收工作的需要, 还推广了典型经验, 助推了基层达标;加强了专业培训, 积蓄了督导力量。目前, 全市共聘请了400余名专家, 组成40个评估组, 很好地保证了评估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统一工作程序。根据《标准》, 制定了一日工作流程及督导评估人员的岗位职责, 严格规范每个评估组的工作行为, 确保了评估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三是改进评估技术。整个评估过程坚持随机原则。为保证随机的有效性, 要求各类抽样均须达到一定数量:每校抽查学生现场实验不少于6人, 听课不少于16节, 问卷不少于40人, 电话访谈家长不少于30人, 个别访谈学生、教师、干部不少于50人, 并与社区居民、干部进行座谈, 听取意见。同时, 还开发了用于仪器设备检查的“软件”, 由学校现场“点击”, 随机选定学科和品种, 既保证了评估质量, 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是实行公告制度。每年年底, 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发布年度督导评估公告。公告不仅列出当年达标学校的名单, 还对区县的“达到度”进行排名, 2012年市政府将以此为依据, 评选“义务教育先进区县”。
五是加强复查回访。每年, 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都要组织专家, 对已经达标的学校进行随机复查回访, 对于出现严重“反复”的学校, 在当年公告中点名通报, 取消已取得的评估验收认定结果, 并消减区县“达到度”。各区县也要把随机自查列入责任督学日常工作, 确保学校切实把创建成果变成工作常态。
六是主动争取监督。每次评估结果公开以后, 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都要受理申诉或举报, 并按规定给予答复, 及时纠正评估出现的偏差, 通报、问责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严重违规的人员, 保证评估验收的信度和效度。
随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不断深入, 教育督导在行政管理中的特殊职能更加凸显出来。为了进一步发挥督导检查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10年市政府根据《纲要》的有关要求, 全力推进教育督导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 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
1.创新督导管理体制。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不仅牵动着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而且涉及了更多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延续多年的“教育部门管理教育督导”传统模式, 已经难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为此, 天津根据《纲要》关于“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 独立行使督导职能”的精神, 专门组建了“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以下简称委员会) , 负责管理全市教育督导工作。
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兼任, 直接对市长负责。市教委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 与教育联系较多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兼任副主任, 并吸纳其他政府部门负责人及各区县分管教育的副区县长和本市知名人士担任委员。
委员会实行协商议事、民主决策、依法督导、接受监督的管理体制。市政府原来设置的教育督导室, 为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具体负责落实委员会的工作要求。为了保证这个办事机构的工作运行, 它的内设处室由1个增加为4个, 分别负责组织对口督导检查。
2.创新督导评价标准。
以前, 教育督导一直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督导职责不明确, 二是督导标准不清晰。为此, 天津市根据《纲要》关于“坚持督学与督政并重, 监督与指导并重”的要求, 进一步明确了市、区县两级政府的教育督导任务:
市政府的教育督导任务共4项:一是对市政府所属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即同级督政”) 。二是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三是对职业教育主办单位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和所属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督导检查。四是对市属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督导检查。
区县政府的教育督导任务共3项:一是对所属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进行督导检查。二是对乡镇政府、街办事处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进行督导检查。三是对所属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进行督导检查。
为了保证执行上述督导检查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有关规定和本市教育规划纲要、“十二五”教育规划的发展目标, 修订了《区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标准》, 制定了《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检查标准》。同时, 出台了与《区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标准》相配套的《区县教育局履行职责的督导检查标准》。由于这些“标准”把执行实施的依据与监督评价的“工具”统一起来, 也为全市形成“统一决策, 标准管理, 督导保证”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理顺了工作关系, 奠定了制度基础。
3.创新督导评价机制。
考虑到区县政府教育工作是全市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天津市首先从对区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入手, 在两个方面创新了督导评价机制。
一是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基础性评价涵盖了《标准》的所有项目, 并用“过不过”对区县政府及教育局和所属学校, 进行全面工作评价。目的是首先确保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措施的基本要求, 能够落到实处。发展性评价是根据督导周期内的重点工作, 在《标准》中选定重点项目, 用“好不好”对区县政府、教育局及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创新成果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先进典型引领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
为促进区县政府优先发展教育, 推进教育公平, 落实素质教育, 保证学校安全, 天津市在各类评价《标准》中, 还分别设定了几个“红线”项目, 并实行“一票否决”。比如依法落实政府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按照规划进度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等。
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均以计分方式实施。评价的结果再按及格、一般、良好、优秀4个等第区分。基础性评价总分满分的为“及格”, 发展性评价总分自低而高按照一定比例, 折合成一般、良好、优秀3个等第, 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告。
二是激励性评价和追责性评价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发挥督导检查的导向作用, 根据评价结果的等第, 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或实行问责。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区县, 还可经市政府推荐获得国家的表彰奖励。同时, 获得表彰奖励区县的主要负责人, 分管区县长及教育局局长, 在该轮督导周期内任职不少于2年的, 也可获得相应的表彰奖励。评价结果不及格的区县政府及教育局和所属学校, 要由其主管机关实行问责, 限期完成整改, 并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参加有关的评选活动。该单位主要负责人还要向主管机关书面检讨工作, 校长也要列入不称职名单。
4.创新督导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委员会设总督学、副总督学, 委员会主任任总督学, 部分副主任任副总督学。根据新时期教育督导工作对这支队伍人员结构、专业素质、工作特点等方面的新要求, 天津市还创新了五项督学管理制度, 引导督导队伍确立职业理想, 树立职业道德, 提高专业能力, 强化专业纪律。
一是首席督学制度。委员会设4名首席督学, 由资深专家担任, 总督学聘任。他们分别负责对市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区县政府教育工作及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督导检查和专业指导。
二是督学职级制度。为了更好地落实规划纲要的要求, 首先在兼职督学中试行职级制度。本着能力水平和工作职责相结合的原则, 初步设置了一级督学、二级督学、三级督学和见习督学四个职级, 以体现督学的专业性。
三是资格认定制度。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建立兼职督学的专业化发展机制, 保持这支队伍充足的数量和较高的素质, 从扩大申请范围, 提高准入条件, 严格遴选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 并按照综合督政、学校管理、学科教学3个专业类别进行督学分类评估。通过督学资格认定的人员, 教育督导委员会统一颁发督学资格证书, 并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登记注册、分类储备。市、区县可根据督导工作的实际需要, 定期从中选聘兼职督学。
四是责任督学制度。学校工作是教育决策的基础执行层面。实施责任督学制度, 对于监督、指导学校把《标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 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进一步明确了督学责任区的划分, 兼职督学分片负责, 随机下校, 从学校管理、学科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检查监督、专业指导, 及时帮助学校总结、推广经验, 纠正解决存在问题, 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为“办好每一所学校”提供保证作用。
五是督学培训制度。委员会每年制定督学队伍培训计划, 定期开展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教育理论、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比较、课程改革、教师发展、校舍建设、设备配置、督导规则、督学纪律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在执行督导检查任务之前, 督导部门还组织兼职督学现场“实习”、专题研讨, 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在操作中提高, 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建设成就———城乡一体, 特色突出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各区县党委、政府, 各有关部门以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广大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 取得了重大成果, 为推动天津市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 全市120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中, 已有1089所通过了“达标”评估验收, 占总数的90%以上。同时, 还先后对477所达标学校进行了随机复查回访, 进一步促进了区县、学校积极巩固成果、不断提高水平。全市义务教育的主要成就, 体现在三个层面的根本性变化。
1. 政府的教育职责得到落实。
随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逐步深入, 义务教育在全市各区县已经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 并形成了规划优先安排、经费优先投入、资源优先保证的新局面。特别是5个远郊区县, 在学校数量很大、整体基础薄弱、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 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已经跟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步伐。
2. 区县的管理方式得到转变。
缩小校际差距, 缩小城乡差距, 努力办好每所学校, 教好每个学生, 已经成为全市教育部门加强义务教育管理的目标。各区县教育局都把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作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 精心组织, 认真规划。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仪器配备等有关部门, 不仅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 结合《标准》的相关规定, 各司其职, 合力推动, 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 加大了对普通学校的关注程度和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力度。大家主动帮助学校查找问题, 理清思路, 解决困难, 落实标准。这种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不仅体现了效率, 更加凸显了公平。
3. 学校的素质教育取得突破。
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过程中, 硬件的规范化, 不仅使校舍更加牢固、安全, 环境得到净化、美化, 而且使城乡学校全面实现了集中供暖、水冲厕所、标准场地和电子监控。特别是教学设备的再次补充和图书资料的统一配送, 又进一步缩小了学校之间的差距, 为所有学校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创造了更加完善的基础条件, 激发了广大校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目前, 所有学校都把软件建设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 积极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尤其是以推进高效教学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新的共识以后, 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受到了学校的广泛关注, 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大课间活动和“2+1”项目的认真落实,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定期开展, 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校长们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质的变化:坚持科学发展和依法办学, 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民主、开放, 发展学校文化, 建设数字校园, 加强对外交流, 争取社会支持, 已经成为学校的普遍追求。和周边学校构建联合学区, 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资源, 与农村学校建立合作机制, 这些前所未有的举措, 都收到了明显的实效。与此同时, 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内涵发展又增添了强大后劲。教师流动制度的试行成功, 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优化组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成果, 使广大教师对职业道德和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整体学历越来越高, 骨干教师越来越多, 理念和技术越来越先进。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建设的不断推进, 带来了喜人的变化:德育追求实效, 课堂追求高效;学生负担减轻了, 综合能力提高了;课外活动更加多彩, 学生身心更加健康。学生正在分享着学习生活的幸福。
正是这些根本性的变化, 让人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 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全市义务教育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的阶段。城乡、区域、学校之间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城市的老百姓再也不用为孩子“择校”而发愁, 多少代农民“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夙愿得以实现。如今, 再到学校去, 看到的一定是优美的环境、规范的管理、井然的秩序、活跃的课堂。从中心城区到边远农村, 从滨海新区到山区、库区, “最漂亮、最安全的建筑是学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地源热泵”、节能保温新材料、水净化设施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绿色环保材料和设施进入校园, 让学校在走进现代化的同时, 也朝着绿色校园的方向迈进。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更是得到了广大天津人民的认可与欢迎:专家评估组分别对3.3万名学生家长进行了电话访谈, 对5.4万名学生、教师、干部进行了个别访谈, 群众满意度几乎是100%。由此可见, 天津的老百姓得到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最大的实惠, 切身地感受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均等性、公益性和普惠性。
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过程中, 全市各区县形成了迎难而上、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 创造出许多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县的党委、政府都把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摆上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全力落实市委决策。
滨海新区刚刚组建, 就迎来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为了充分发挥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排头兵作用, 区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任组长, 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塘沽、汉沽、大港管委会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统筹协调新区学校达标创建工作的规划与管理。构建了区政府、管委会“两级管理”, 区教育局、管委会教育局和学校“三级联动”的高效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根据工作进展, 及时召开汇报会和通报会、重难点工作协调会和现场会以及全区的达标建设工作推动大会, 强力推进达标创建工作, 形成了政府加强领导, 相关部门履职尽责, 全社会共同助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学校数量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 短短两年完成了90%的任务, 132所学校达到了现代化标准。
宁河县地处天津市最东部, 教育基础差、学校底子薄,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难度很大、任务很重。但是, 县委、县政府着眼科学发展, 变压力为动力, 把现代化标准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明确表示要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举全县之力, 高标准规划, 高质量完成。成立了县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指挥部, 县委书记亲任总指挥, 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同志任正、副总指挥, 有关部门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每周召开例会, 听取各项工作进展, 研究解决问题。全县还建立了“双包”、“双创”机制, 即“局长包片、科长包乡镇”和“机关指导创建、基层落实创建”, 明确了责任, 加强了指导, 形成了强势推进的态势。
蓟县是天津最北部的农业大县, 山区、库区面积很大, 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义务教育历史“欠账”较多。县委、县政府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作为重要的机遇, 给予高度重视。连续两年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列入县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项“民心工程”, 确定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书记、县长亲自挂帅, 多次研究部署, 两年中先后14次深入70余所学校进行现场推动、指导, 钉进度、钉质量、钉安全、钉成果, 钉住不放, 一抓到底。县级四套班子的分管领导, 组成4个督查组, 实行包保责任制, 坚持逐片、逐校督查, 确保逐条、逐项到位。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
各区县都把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 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重要保证, 克服困难, 筹措资金, 加大投入力度。
东丽区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近郊区, 政府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全额纳入公共服务范畴,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以满足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全区适龄儿童少年, 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共计投入资金7.94亿元, 极大地改善了全区教育环境。其中, 投资2.8亿元新建了6所学校;投资2200万元完善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其他均用于学校加固改造提升、设备购置、食堂改造与文化建设等。在各委办局的通力合作下, 提前两年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现代化标准建设的目标。
红桥区区域经济虽然很困难, 但区委、区政府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创建工作, 作为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形象的难得机遇, 挤出资金, 加大投入。仅第三批5所达标创建校, 就投入资金2800万元, 平均每校投入560万元, 生均投入近1.4万元。由于这些学校中超过40%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弟, 他们还专门增加了多媒体电教车和触摸屏, 并提高了图书配置标准, 让这些孩子享受更好的义务教育。
三是加快布局调整。
各区县在前几年学校布局调整的基础上, 又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纳入区域城市规划, 并已成为推进城市化、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清区为了保证教育事业发展适应新农村、新市镇的建设要求, 结合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实行了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仅2011年, 就拆除20年前基本“普九”达标时期保留的49所平房校, 新建37幢教学楼, 改、扩建17幢教学楼, 新增面积22万平方米, 总投资达13.8亿元。加上新农村、新市镇、撤村建居和居住区配套在建的10所学校, 新建的教育工程65处, 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 总投资达22.5亿元。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由原来的158所调整为138所, 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100%楼房化、现代化。
宝坻区对义务教育学校重新进行布局调整, 撤销规模过小、校舍简陋的学校, 按照《标准》要求, 加快建设新学校。三年来投资5.48亿元, 新建、扩建学校40所, 面积16.3万平方米;投资8149万元, 完成了60所学校的功能提升;投资5580余万元, 添置、更新了学生课桌椅、图书、仪器、设备。目前, 已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由原来的165所合并到100所, 并实现了学校科学布局、装备全面提升。
津南区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 按照建设示范镇的要求, 加快了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的进程, 2010年确定新建、扩建19所学校, 并列为全区重点工作, 总建筑面积达25.1万平方米, 生均占地面积达到37.78平方米。校校建有风雨操场、塑胶场地。一流的设备、先进的设施, 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务。实现了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目前, 正在进行改、扩建之中的学校有9所, 到2012年底, 所有新建、扩建学校将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预计投入资金近16亿元。一座座崭新的高标准的中小学校舍拔地而起, 布局调整为学生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均衡性和普惠性将在全区成为现实。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
各区县高度重视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 加强整体规划, 采取有力措施, 提升这两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过程中,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河东区作为后发优势突出的区域, 极为重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 并作为系统工程,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引进人才标准。经过选拔、引进, 大量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目前, 具有本科、硕士及博士学历的教师的比例, 均超过了本市发展规划的要求。二是加强现岗教师业务培训。设立专项资金, 组织教师到东北师大、华东师大、西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院校进行学习, 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得到了系统培养。三是实行优秀教师柔性流动制度。每年从市区重点中学和部分小学中选派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教育发展协作校的普通中小学顶岗任教, 直接进行指导、帮助。四是在全市率先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目前, 已有78名长期在同一学校任职的干部交流到其他学校, 一些年轻校长也进入名校挂职锻炼, 从根本上促进了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静海县着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全面开展, 在社会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研究与教师专业培训的结合, 进一步助推了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县政府为缓解农村专业教师不足的压力, 还推广了专业课教师走教制度的经验, 解决了农村学校的个别学科师资不足的矛盾。组织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发挥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对走教学校教师进行的全方位“传、帮、带”, 体现了资源共享, 促进了教育均衡, 保证了素质教育。
滨海新区根据“抓两头带中间”的建设思路, 出台了《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这项投入2000多万元的工程, 包括滨海教坛名家项目、滨海教坛新秀项目、滨海教坛能手项目。工程2010年启动以来, 已经显现了滨海新区教育对全市的引领作用。
五是关注困难群体。
各区县都特别关注困难群体的义务教育, 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和家庭生活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并作为政府的一项郑重承诺。
西青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已近12000人, 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的三分之一。西青区政府把保证困难群体入学, 作为政府责任, 加快布局调整, 投入资金12亿多元,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6所。同时, 制定资金匹配办法, 明确了街镇和区两级财政资金投入比例, 建立了外来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目前, 区政府正在根据流动人口子女每年将新增1600人到2000人的发展态势, 按小班化要求, 在“十二五”期间新建12所小学, 新建、改扩建3所中学, 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 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河北区有8所学校与北辰、东丽两个近郊地区相邻, 由于学校附近来津务工人员居住比较集中, 在校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区政府非常重视这些孩子的义务教育, 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过程中, 努力克服财力不足的困难, 专门向这些学校投入几千万元资金,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依法规范管理制度, 较好地保证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同样分享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成果。
滨海新区始终坚持“确保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都有位子, 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新区居民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的指导思想,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最便利的教育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在流动人口服务大厅设立了义务教育窗口,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就学政策, 使新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并与新区居民子女一起编班。目前, 滨海新区的148所义务教育学校中, 每一所都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 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3万多人, 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的28.5%。
南开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过程中, 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一定要按照《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把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落到实处, 为残障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区政府投入700多万元对校舍进行彻底改造和功能提升, 投入300多万元装备了先进、齐全的教学和康复设备。目前, 特殊教育学校共设有规范的唱游教室、语训教室、美工教室、劳技教室、家政训练教室、多功能活动室、感觉统合训练室、体育康复训练室、体育训练健身房等专用教室和康复训练用房共计20间。学校还结合教学、康复的实际需要, 开发了爱心超市、烹饪教室、客房训练室和沙疗活动室, 为改善残疾学生身心缺陷、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坚持“让我帮你创造有质量的生活”的办学理念, 为每一个残疾学生的生存、发展尽心竭力。“生活适应教育”、“特奥项目训练”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 学校还面向社会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全面开放, 通过加强随班就读的指导和送教上门、到校辅导等方式, 主动发挥辐射作用, 在全区构建了有效的特殊教育服务网络, 满足了这一困难群体的教育需求。
六是推进教育创新。
各区县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积极推进教育创新, 并以此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进而形成了在义务教育较高水平均衡发展大背景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和平区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过程中, 进一步发展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创新模式。区委组织协调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区56所学校与88个社区, 分别建立了双向和多向的合作关系。同时, 全区还构建了学校与所在街工委、文化、科技、体育、卫生、公安、交管等部门的工作联系网。社区作为学校开展各类德育实践活动的基地与平台, 使德育走出校园。同时, 学校也把校内的活动场馆、计算机房、礼堂、教室等资源免费对社区开放, 促进了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特别是在全市率先推出的“百名教师进社区”的创新举措, 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中, 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一做法被中央文明委誉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大创造和亮点。2011年, 再次被认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
河西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小学联合学区和中学“一对一”互助机制。全区30所小学已经进入了5个联合学区。他们签定了《联合学区合作协定》, 确保了学区工作的协作一致和有序运转。在总校设立的联合学区办公室, 积极开展协调学区资源、推动校际协作和组织教师流动等工作。目前, 已经显现了“名校带新校”策略优势, 形成了“总校统筹协调、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 相互交流合作”的管理模式。中学“一对一”互助机制, 将7所示范高中与7所普通中学结成对子, 在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等方面, 彼此交流、合作。优质高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示范作用, 带动公办初中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师资专业素质、科研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得到提升。河西区创新管理机制的典型经验,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两次给予报道。
北辰区立足城乡一体化, 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同时, 努力构建全新的区域教育管理机制。校长职级制的实行, 取消了学校和校长的行政级别, 一批高素质干部通过竞争, 走上了边远地区学校的领导干部岗位, 对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发挥了促进作用;教职工岗位聘任的推进, 加快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优化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中心城区学校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任教, 为农村学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特别是在教师的福利待遇、培训经费、先进评选等方面, 加大“三项政策”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的力度, 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促进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国家督导团委托的以督学职级制、责任督学制为重点的试点工作, 取得阶段性经验和成果, 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中, 进一步显现了教育督导的监督功能, 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并被国家督导团肯定和推广。
五、展望未来———立足长远, 高位均衡
2011年3月9日, 天津市与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 对未来天津义务教育发展做出七个方面的承诺, 进一步明确了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些承诺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性目标、四个体系机制、两项重点改革和一套工作规范。
两个阶段性目标:2012年底, 全市城乡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能达到市政府确立的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基本形成全市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2015年, 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基本解决择校问题, 实现义务教育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四个体系机制:一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评估体系。在认真总结近几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着眼于更高要求, 研究制定下个阶段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评估体系。二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府评估体系。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必须加强各级政府对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的督导检查。为此, 根据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的要求, 研究制定相关的指标体系, 把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切实纳入评价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三是建立义务教育的学业水平监测体系。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逐步制定小学、初中各年级、各学科学业水平监测标准, 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四是建立均衡发展的经费投入保障体系。形成有效的制度和机制, 不断加大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投入力度, 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 向困难区县和边远学校倾斜。
两项重点改革:一是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 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 按照计划进度, 落实工作任务, 为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累经验。二是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全面落实50%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的办法, 积极探索解决中心城区“小升初”择校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套工作规范:加强宏观战略研究, 形成一套立足本地实际, 符合教育规律, 指导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规范性文件, 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在法制轨道上, 又好又快地得到发展, 为义务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 提供有力的政策和理论支撑。
一、提高认识,坚定调整学校布局的决心
随着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步转移,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城乡教育布局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农村中小学布点多、容量小、条件差、效益低,城镇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学生上学难、教学班额大,严重影响了全县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调整中小学布局、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全县382 078平方米中小学(含16所幼儿园)校舍中,D级危房就高达125 678平方米,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32.9%;B、C级危房达83 752平方米,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21.9%;破烂的校舍时刻威胁着师生的安全。要实现校舍安全的目标要求,全县仅排除现有D级危房一项就需资金1.3亿元,但是如果把校安工程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结合起来,被撤并学校的D级危房只拆除不新建,把资金整合用于并入学校和保留学校的改扩建,排除全县的D级危房只需7 625万元资金。由此可见,调整中小学布局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教育,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全县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这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姚县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被列为全省现代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试点县的机遇,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全县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和以县长为组长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
二、深入调研,明晰学校布局调整思路
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中,大姚县认真总结前几轮校点调整的经验和教训,组成调研组多次深入乡镇、校区、校点调研,摸清各乡镇学校布局、办学状况以及生源分布情况,对未来学校生源和办学规模进行预测,对各乡镇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县城区学校的接纳能力及学生、家长的就学意愿进行比较分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学生、家长的就学意愿等方面因素,确定了“做大城区、巩固坝区、优化山区”的布局调整思路,明确了“因地制宜、适度集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调整原则,采取校点撤并、分段撤并、整校撤并三种模式,有序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使生源逐步向完小、中心完小、乡镇和县城区学校集中,最终实现“县办高初中、乡镇办小学、村办幼儿园”的布局调整目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1234”的总体思路抓好推进:围绕一个规划,即围绕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以3年完成全县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任务为目标,分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突出两个重点,即突出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三个结合,即注重学校布局调整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与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相结合;实现四个目标,即力争实现“四个百分之百”,一是所有适龄儿童100%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二是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00%升入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三是所有普通高中学生100%升入高等学校,四是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00%实现就业。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全力打造“教育名县”品牌。
三、科学规划,打牢学校布局调整基础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大姚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根据规划,中学阶段,将全县3所高完中撤并1所,保留2所,将现有的16所初级中学撤并8所,保留8所,被撤并的初级中学学生并入实验中学和李湾中学,同时扩大县城区实验中学和李湾中学的办学规模,拉动全县初级中学布局调整。小学阶段,把撤并后的初级中学作为本辖区小学集中办学的校点,将289所小学撤并180所,保留小学校点109所;为满足县城区学龄儿童就学需求,在县城新建1所规模为24个班1 200人的金龙小学。学前教育阶段,将撤并后的小学作为学前教育的集中办学点,办好现有公办幼儿园,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大力发展民办幼儿教育,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提高入园率和办学效益。
为发挥城区学校的龙头作用,我们以实现城区中学扩容7 000人为目标,制定了《大姚县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及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方案》,力争把大姚一中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一级一等优质完中,在校生规模达到4 500人;把实验中学建设成为全州一流的普及性完中,在校生规模达到5 000人;把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全州汽车驾驶维修及职业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在校生规模达到3 000人,进入国家重点扶持的1 000所县级职教中心行列,最终在县城区形成“3所中学(2所完中、1所初中)、3所小学、3所幼儿园”的校点布局。今年秋季学期,我们已把大姚二中的高中部并入实验中学,范湾中学实现了整校撤并。
同时,为进一步统筹投入机制,整合师资力量,强化培训职能,在去年3月把县教师进修学校、农机化学校并入县职业高中,成立县职教中心的基础上,今年7月,又将县委党校、县行政管理干部学校与县职教中心合并办学,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使党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实现一校多能、双赢发展。
四、广泛宣传,达成加快调整的共识
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我们通过“讲、看、算、议”等方式,大力营造舆论氛围,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决策转化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讲”,就是宣传发动。层层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从有利于实现资源最优组合,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排危,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方面进行全面宣传,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看”,就是参观考察。乡镇、村、校组织学生家长及有关人员到合并后的学校实地查看,通过合校增效的现身说法,打消思想顾虑。“算”,就是算账给干部群众听。把集中办学节约资金和改善设施的账,把调整布局使学生享有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机会的账,算给干部群众听,以谋求共识。“议”,就是广泛商议,科学决策。《大姚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稿形成后,我们就公开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并通过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广纳善言,在发布信息中宣传政策,在听取意见中完善规划。按照政协协商、政府决定、人大决议、县委决策的原则和程序,研究制定并审议通过了规划。
五、抓好结合,加快推进校安工程建设
大姚县始终坚持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统筹谋划,相互促进。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大姚县及时制定了中小学危改规划,并结合《大姚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按照《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舍排查鉴定实施细则》的要求,迅速完成了全县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为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大姚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及时启动工程建设。我们还把县级配套资金773.69万元分年度纳入新增财政预算。同时,以政府信用合作方式融资1 100万元,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目前,规划在今年实施的24所校安工程项目学校,已有6所完工,18所正在建设。全县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计划在2010年9月底以前全面排除。
六、强化措施,巩固布局调整成果
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大量农村学生寄宿就读,学生能否“在得下”、“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成为社会、群众和家长检验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一个难点。我们紧紧围绕学生的吃、住、学、乐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一是围绕学生“在得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开展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整合项目资金,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加强并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办学的承载能力。今年,投资2 200多万元的实验中学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一期投资1 422万元的李湾中学改扩建项目也将于今年11月底前启动。二是围绕学生“进得来”,打破行政区划招生。从今年9月份开始,降低实验中学等学校的招生门槛,面向全县5个山区乡镇招生。只要学生愿意报名,学校一律给予录取,让这部分学生和家长首先感受到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并通过这部分学生的宣传、动员,带动更多的山区学生到县城区学校就读。今后几年,大姚县将按照布局调整规划,进一步打破招生区域界限,加快推进布局调整工作。三是围绕学生“留得住”,重视贫困救助和人文关怀。大姚县已经形成了以李一平教育基金会助学为主、相关部门和各中小学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助学格局。我们将进一步出台倾斜政策,关注、关心被撤并学校的学生,加强个别指导和帮助,整合寄宿生补助、贫困生救助、民族生补助等助学资金,扩大学生受补助范围,尽可能缓解家长的经济压力,真正实现让学生“留得住”的目标。同时,结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发展学生特长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活动,做到一校一特色,实现让学生“玩得好”。加强后勤管理,督导全县中小学认真开展以种菜、养猪、办食堂为主的勤工俭学,办好蔬菜基地,改善寄宿制学生生活,既让学生“吃得好”,又减轻学生生活负担。四是围绕学生“学得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小学、初中、高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广以“三疑三探、三练三思”为核心的“大姚教学范示”。继续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片区管理负责制、德育导师制和特色教育,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开展以结对教研、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探索并推广学科分层走班的教育管理新模式,做到课堂高效,课后轻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让学生“学得好”的目标。通过以上措施,被撤并学校的学生无一人流失,学生脸色红润了,体重增加了,健康素质明显改善。学年末检测,小学山区与坝区两科总分差距从过去的50多分缩小到10分以内,消灭了过去单科个位数的现象,真正让学生和家长从环境、生活、学习等方面充分感受到学校布局调整的好处和实惠。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荐阅读: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07-09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06-07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09-16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07-06
在深化改革中促进城乡统筹发展05-23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05-31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07-02
红崖子乡2010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结06-16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