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证重点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证重点(精选8篇)

教师证重点 篇1

所谓的“重点词语”,指的是含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在句子中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语等。

1、理解词语的含义

①通读全文,把握主旨。其实不单单是做词语含义理解题,做任何题的前提都是把全文仔细阅读一遍,把握住文章主旨再去做题才能有的放矢。

②依据语感揣摩词义,结合上下文,联系语境辨别、验证。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有时其含义不同,因此,解释词语含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③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语含义。如:拟人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使深刻的内容浅显化,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排比能加强语势,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感染力等。

④结合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词语。

理解词句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意等,准确地把握住词句与文章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地理解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一篇文章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文中丰富多彩的词句就好比树上生机勃勃的绿叶。有了词句的绿叶,才有大树蓬勃的生命;同样,只有与大树血脉相连,词句的绿叶才能闪现生命的光彩。因此,理解词句的含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透过语言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

理解词句含义,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文章这个整体,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考虑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①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一个好的写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因此,当我们剖析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或句子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想一想,这个词语或句子在体现文章主旨上起到什么作用。

②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当我们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句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③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因此,我们理解一些词句的含义时,也不要忘记考虑语句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作者遣词造句,总是要为表达中心服务。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词句会产生特殊的含义,我们在理解时必须要结合上下文意,经过仔细的思考,才能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⑤联系修辞特点来理解词句的含义。作者在文中为表达的需要,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多为比喻)来表达深刻的意味。这样的词句,常常是含蓄难懂的。我们可以抓住比喻修辞的特点,通过将比喻还原为本体来透过表象去领悟其中的深意。

2、理解句子的含义

这类试题一般会选择那些有丰富内涵的句子或结构复杂的句子来设题。①内涵丰富的句子要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弄清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用化虚为实的方法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要采用紧缩的方法,去掉附加成分,抓住主干。②句不离段,即参照本段的中心意思去理解句子。如果所考查的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那么理解了本段的意思,再难理解的句子也能迎刃而解。③根据句子的位置理解句子含义。总结句有总括全段或全文的作用,理解它要从上文找答案;过渡句既总结上文,又领起下文,理解它就要前后结合;起始句总领下文,理解它可先理解下文。④理解句子的修饰、限定成分。修饰、限定成分常常能帮助我们打开理解句子的窗口,从中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解释句子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①借用法:即借用原文中具有相似意义的句子。②裁剪法:将分散在文章中有用的句子拼接融合在一起。③压缩法:把和语句有关的大段文字压缩整理,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④阐释法:有些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理解看法,这要紧扣文章主旨和语段的中心意思去举例子。

3、分析句子的作用

这类题一般选择文段的中心句、祈使句、过渡句、总结句、照应句、伏笔句以及揭示作者观点、表达作者情感的议论句、抒情句等特殊句子来设题。

解答这类试题只要牢记这些特殊句子的作用,再结合原文来回答就可以了。如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有: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有: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等。其他类型的如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烘托人物心情。单就人物描写来说,又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这些描写的独特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积累,因为考试时都有可能涉及到。

永不贬值的财富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合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而实际上是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①(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一元钱。②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在第3段选文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理解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全文的内容和中心。从事情本身来看,“财富”指钱,当然是指文中瞎婆婆给的一元钱;但从中心角度来看,作者是把自己从这件事中懂得的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的道理当作了“永不贬值的财富”,因为这必将影响他一生。两个加点词的理解同样要联系文意和人物形象。“颤颤抖抖”既是瞎婆婆年事已高的体现,也是她对来之不易的“两元钱”做出“送”的决定时的表现。“颤抖”则是“我”见到瞎婆婆的举动后倍受感动的心情的表现。联系上文内容,可以看出“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变成一元钱的缘由。

行 道 树 张晓风

我们是一列行道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最后一句中“忧愁而又快乐”的含义是什么? △第3节中“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一句该如何理解? 从表面上看,“忧愁”与“快乐”是一对反义词,用在一起是矛盾的。但联系文中行道树的形象,我们会看出行道树春天勤生绿叶、夏天献出浓阴,他为能为人制造清新、迎接光明而自豪;同时他又为城市的污浊、自己的不被了解而痛苦。这就是行道树“忧愁”与“快乐”的原因。他为自己的奉献而快乐,为城市的污染和人们的健康而忧愁。理解了这一点,也就对行道树这一奉献者的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一句的理解,要结合文意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一切神圣的事业都像行道树这样,需要你为之奉献,承受牺牲;而为别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幸福的人获得的幸福更为深沉。

门的悬念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入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定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予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烂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这是一道玻璃门。

△校长说“我已经定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是最坚固的门? △文中说“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这“易碎的梦”具体指什么? △“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珍惜与呵护”的含义是:。从表面上看这几题是考查对词句意思的理解,但在阅读中都需要结合文意和中心来思考。联系全文看,校长安上玻璃门,是想用信任和爱心来教育孩于们学会珍惜和呵护。把握住这个中心,我们就能理解,说这是“最坚固的门”是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使人懂得珍惜与呵护的心灵之门;“易碎的梦”是指用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珍惜与呵护”的含义是让学生在小心翼翼中养成自觉爱护公物的品行。【实践训练】

(一)优 点 零

毕淑敏

一位做儿童心理研究的朋友告诉我,他发给孩子们一张表,让每人填写自己的优缺点和美好的愿望。孩子们很认真地填好了,把表交上来,他一看,登时傻了眼。很多孩子填的是——优点零,愿望零。

我对世上是否存在没有优点的成人,不敢妄说。但我确知世上绝无没有优点的孩子。我或许相信世上有丧失愿望的老人,但我无法想象没有愿望的孩子,将有怎样枯萎的眼神。

不知道愿望和优点,这两样对人激励重大的要素,假若排出丧失的顺序,该孰先孰后?是因为丧失了愿望,百无聊赖,才随之沉没,成为没有优点的少年,还是一个孩子首先被剥夺了所有的优点,心如死灰之后再也不敢奢谈一丝愿望?也许它们同绞缠在一起的铅丝,分不出谁更冰冷僵硬? 没有愿望,必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孩子不再期望黎明,因为每一天都被功课塞满,晴天看不到太阳,阴天看不到雪花,日出日落又何尝有不同?不再留意鲜花,因为世界一片苍白,眼中暗淡了温暖的色彩。不再珍视夜晚,因为眼镜遮挡了星光,即使抬头也是泪眼蒙陇。不再盼望得到师长的嘉奖,因为那不过是些层层加码裹了蜜糖的手段„„

没有优点的孩子,内心该是怎样痛楚地喘息?见过一个胖胖的男孩,当幼儿园老师第一次问:谁觉得自己是个美男子?他忙不迭地从最后一排挤到前面,表示自己属于其中一员。可惜他紧赶慢赶,动作还是晚了一点。另有好几个男孩抢在前面,在老师面前排成自豪的一排。没想到教师伶牙俐齿地向他们说,还有你们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竟觉得自己是美男子,臊不臊啊?后来,那几个男孩子,开始为自己的容貌羞涩,无法像以前那样快活。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也可以说明一点问题。每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如果成人爱他,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他会感觉到自己是天地间的一个宝贝,他的生命的存在就是一个大优点。假若有人粗暴地打击他,奚落他,嘲讽他,鞭挞他,那脆弱的小生灵,就会被利剪截断双翅,从此萎靡下来,或许跌落尘埃一蹶不振。

看不到自身优点的人,必也看不到他人的优点。他们的谦恭,可能是高度自卑下的懦弱。他们的服从,可能掩饰着深刻的妒忌和反叛。他们的忍让,可能埋藏着刻毒的怨恨。他们的赞美,可能表里不一信口雌黄„„

我以为愿望是人生强大的动力之一,假若人类丧失愿望,世界就在那瞬间停止了前进的引擎。因为有跑的愿望,人们有了汽车。因为有说话的愿望,人们有了电话。因为有传递和交换的愿望,人们有了互联网„„

优点和愿望是孩子们的双腿。希望有一天看到他们填写的表格上这样写着——优点多多,愿望无限。

1.第5段中“裹了蜜糖的手段”指的是什么?(指师长的嘉奖)2.第8段中“他们”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看不到自身优点的人)3.作者以为“愿望是人生强大的动力之一,假若人类丧失愿望,世界就在那瞬间停止了前进的引擎。”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人类的愿望是推动世界发展前进的强大动力)4.这篇文章针砭时弊,发人深省,孩子们的自我评价令人为之悲哀。请问,第1段中哪几个字强化了这种感受?(很认真)5.作者认为造成孩子们填写“优点零,愿望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改变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又是什么?(作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僵化的教育,改变的根本途径是爱孩子)(二)我听见你的飞翔

整个冬季和早春,我都听见你的飞翔。

其实,我一直忙得一塌湖涂,被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缠得喘不过气来。常常,我在一个小小的喘息的间隙里,想,一个失却了方位感的工蜂是不是就如我一般?飞过了一朵接一朵的鲜花,送走了一个接一个的花季,采集着数不清的甜蜜和丰盈,为的到底是什么? 一定早就晕头转向了,如果没有那些层层叠叠的文字时时在我的眼前飞翔。那是一个个飞翔的精灵,小小的,倏忽而来,倏忽而去。空气为之震颤,云天间有它们来来往往的痕迹。

如蜜蜂一般有着变幻莫测的舞步,如野马一般天马行空超尘脱俗,如大雁一般军纪严明阵容严整。

小小的,飞翔的精灵,倏忽而来,倏忽而去,在我的眼前,在我的头顶,在我的心间。忙碌不堪的时候,我无暇欣赏。午夜梦回的时候,它们依然盘旋在我的天空。

冷冷的月华,华美的羽翼,静静的守候,我一直都能听见你们飞翔的声音。我的精灵,我的忠诚的朋友,我是不可以离你们而去的。也不能够。有许多次,许多时候,我似乎已经将你们忘到了九霄云外,耳边没有了翅膀摩擦的声音,周遭似乎猛然清净了下来。然而,片刻之后,所有的尘世喧嚣纷纭而至,仿佛一群热衷于攻城掠地的流寇,不放过哪怕是一座小小的空城。喊喊喳喳的流言,不绝于耳的吵闹,这样那样的交响,我被包围,我陷落其中。

你振翅飞来了。扇动淡淡的墨香,翻开柔柔的书页。我想起神奇的巫师魔杖,一挥再一抖,就有了一盏不熄的灯。你就是那魔杖,以生生不息的力量,点燃我。

我是多么自私。你来了,我便只顾着安排你的一切。我急急地办妥那些不得不办的事情,我毫不容情地推掉那虚伪的应酬。我宝贝着你,以全部的身心。留在我的身边吧,生生世世,永不离去。你听,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对你这般低语。

如果你直接抵达了我的笔尖,我便要对你感激不尽了。难以揣摩的心思,千变万化的组合,飘忽不定的行踪,我原是把握不了你的,我的手中只有一瓶鸵鸟牌的墨水。可你在某一天从我小小的笔中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了。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得知了我的地址和门牌,我阻止不了你的到来,你是我最尊贵的不速之客。我腾空烦乱不堪的心房和每一张洁白的纸张,将你以贵宾的规格接待。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工作更令人着迷的呢?我要虔诚地守候你的每一次造访,我申请做你最忠实的仆人,为你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服务。

整个冬季和早春,我都听见你的飞翔。我房间的灯每夜闪亮,那是你熠熠生辉的眼睛将我注视。我忘记了凛冽的寒风,我没在意早春的沙尘。我不看飞雪,它没有你的多彩,我负了春花,它缺少了你的思想。我只听见你的飞翔,你的飞翔是我的天籁。

我的精灵,你的飞翔是我的天籁。整个冬季和早春,我一直听见你的飞翔。真好,真的。1.文章中“一个个飞翔的精灵”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指那些层层叠叠的文字)2.第2段中作者把自己比做“一个失却了方位感的工蜂”,有什么含义?(表明“我”表现出忙碌而漫无目的的生活状态)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语言含蓄深刻。请指出下面两句的含义。①所有的尘世喧嚣纷纭而至,仿佛一群热衷于攻城掠地的流寇,不放过哪怕是一座小小的空城。(庸俗而无意义的生活主宰着我们,让人无法逃避)②你就是那魔杖,以生生不息的力量,点燃我。(文学使“我”的人生拥有了光明,充满了意义。)(三)永不放弃

睁开朦胧的睡眼,周围一片白色。进进出出的白衣天使们一看到我,眼神便异样起来,像我这样一个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已无所乞求,一丝目光也是灵魂底层中的一线希冀,即使是异样的。

母亲来了,含着泪;父亲来了,哑了嗓子。好久,没有吃这样可口的饭菜,似乎一生都没有。医生带着两个护士轻轻地走来,我看见了笑容,好美!一阵钻心的疼痛过后,母亲苍老了十岁的脸映在我的眼中。“明天是你的生日,孩子。”她说。生日?脑海中一片问号。

也许,当我的生命点燃第十六支蜡烛的时候,我便将升入天堂。天堂里有谁?上帝,安拉,抑或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金光佛祖?我不知道。烛光闪闪,泪水中十六颗晶莹的。星星在闪动。

我很庆幸,我错过了去天堂的班机。母亲让我吹蜡烛,我并不想吹,如豆的蜡烛不也是生命吗?它们左扑右闪,躲避着上帝的魔掌,我不也是如此吗? “生命的诺亚方舟只有靠自己去建造!”我对自己说。

梦中,望见伊甸园,隔着一层淡黄的薄纱,一切都是朦胧的。上帝仍不愿把自己的天堂展现于世人,除非我升入天堂。也许那时,我什么也看不见。

艺术家们幻想了几千年的地方,也许只是一片废墟。

上帝是如此的阴险。我不能做它的奴隶。

我要存活人间!可是,我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医生的笑脸已有了苦涩。

生命的烛光愈来愈暗。我对自己说。

此时,夕阳向大海洒下最后一点余光,消失了。无尽的黑暗笼罩乾坤。

“你还是清晨蓬勃的太阳,尽管乌云重重,但浮云岂能永远蔽日„„”灵魂中传来一个声音,浑重,低沉。

远处,飘来一阵呜呜咽咽的乐声,如盛夏闷雷隆隆,如秋天凉风飒飒,如冬日铅云密布„„

为什么没有春天?当我正处于春季的年龄而生命中的春天便这样过去了吗? 我扪心自问。

没有人回答我。

这时,声音渐渐地淡下去,暗下去,似乎就要消失„„ ’

我闭上眼睛。

忽然,一阵激昂的交响乐刺破天空,它激情迸射,充满希望与渴求。我睁开了眼。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明天太阳依然升起„„

教师证重点 篇2

首先, 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学习不完全是认知领域的事情, 只有当学习与一个人的情感、意志、态度等结合起来, 学习效果才会明显。所以, 听课时我们应重点观察教师是否具有民主平等精神, 以真诚、热情和换位思考的态度,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信任、尊重、理解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其次,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听课时我们应用心观察: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有无面部表情、心不在焉现象;对教师的讲授, 学生是否作出及时积极的回应, 对问题的实质弄清了没有, 能否通过联想进行逻辑推理, 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再次, 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培养与训练, 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中动口、动手、动脑的情况;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是否记忆牢固, 做到“温故而知新”;对教师讲授的新课内容, 学生能否展开想象的翅膀, 较快地领悟和掌握;在巩固新知识时, 学生能否举一反三, 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拓展, 这些都是听课者应重点观察的内容。

教师证重点 篇3

一、学生对声乐的基本了解

声乐是用声音来表现音乐。人声的种类多种多样,声音的色彩也可以千变万化,可以用来塑造各种音乐形象及声响,是可以用最丰富的方法、手段来展示音乐的一种奇妙乐器。

乐器的形状、材质、制作工艺、演奏方法、技巧决定了其本身的音响特质。人声这件乐器是可以变化的,人类对于美好的事物有着自身特殊的喜好,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虽人声在材质上是不变的,但其可变的东西却太多了,声带的长短、薄厚、宽窄、位置的深浅,共鸣腔体的大小、震动频率的快慢、振幅的大小等等。丰富的变化方法、组合方式,使得人声可以展现不同种类的音乐,在展现的同时又不断形成自身特色。

二、学生对自身演唱条件的了解

每个学生的人生成长经历、心理素质、对自身条件的認知各不相同,这些大大地影响了每个学生对声音的理解、控制和学习进程。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学生学习声乐的自身条件呢?原因很多如:不同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说话方式、无意识的模仿等等不利于声乐演唱的用声习惯,使得我们这一先天本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现今社会资讯发达,学生选择歌曲的途径较多,有的人是喜欢歌曲的旋律、有的是喜欢歌词、有的是喜欢演唱者,因此他们会去模仿、学习,如果学生自己选择模仿的歌曲刚好符合自身的条件,那他是幸运的,学生会无师自通演唱得很好,但大多数会因为选择不当以致音准、节奏都出现了很大的偏差,甚至是毁坏了声带,而学生本身又不具备自我纠错的能力,使得自身在声乐的道路上越走越偏,这也是为何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音不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侧重点

学生学习声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检查,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演唱能力呢?

首先应该是呼吸。各种各样的呼吸方式有很多种,大体上都是以运动方式及肌肉运用的部位不同来划分,有胸式、腹式、胸腹式联合、顺腹式、逆腹式、锁骨式。

美声唱法中多以胸腹式联合呼吸为主,欧美初期也曾有很多歌唱家用锁骨式或胸式,尤以女歌唱家为多,男生大多腹式,后因音乐风格、种类的不断变化、发展,为更好的适应,完成音乐作品才形成了逐渐统一、科学的声乐呼吸体系。

基本的东西是简单的,不会复杂,呼吸的基础训练也不是复杂的,方法如下:

1.吸下来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吸气。其实吸气,是没有对错的,你无论怎样吸,气息都要进入肺部,但是因为要歌唱,我们就要把气息均匀、灵活、有效的呼出去。此时,呼出去的气息,是由哪里来推动,怎样推动,就十分重要了。因此,我们把推动气息出气的部位,作为吸气的部位,这样一结合,吸气就简单了,想怎样吸就怎样吸。

2.呼出去

唱歌的气息要求绵长、均匀、连贯、流畅,这一切的要求是由歌曲的情感需要来决定的,情感是丰富的,呼出的气息,远没有情感变化的方式多,因此,有时也借助吸气的情绪、动作来弥补,尤以流行歌曲为多,依据呼出去的要求,我们就要考虑到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够帮助我们来完成这些要求呢?横膈膜是不可以的,它不是肌肉群,也没有神经,腹部的肌肉是可以的,它可刚可柔,腰部也可以,肋间肌可做辅助。

3.具体操作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呼吸表情方式来提示学生感受这几部分肌肉对呼吸的帮助:

叹气 、惊讶 、运动后、 打哈欠、 咳嗽 、吹蜡烛等,总之,都是从生活中来的一些动作,千万不要脱离生活实际,想一些天马行空的方式,不实际,因为歌唱就是从生活中来的,也是要到生活中去的。

4.有声练习比较有效的有:

(1)打嘟噜(双唇),初期练习有困难的同学可用手指帮忙轻推嘴角两侧。

(2)气泡音

开口以气息轻吹声带,应在“打嗝”状态时的位置,如果位置偏高应及时调整。

(3)哼鸣练习

哼鸣练习是为了获取歌唱的高位置和初期共鸣感觉而进行的一项目的性练习。哼鸣练习简单、易上手,但要获得正确的歌唱位置与状态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与方法。

位置的高低:

眉心、头颅、脑后、哼鸣因口腔封闭,易获得高位置震动感,但一定要注意震动的位置,随着音的高低来确定,不要单纯地去强调某一位置,一定要结合音高来确定。

哼鸣的集中:

哼鸣时,也要强调声音的集中,哼鸣练习如果练习方法不正确,是不会有进步的,而且会因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偏离方向。

哼鸣的状态:

唇的状态:双唇要放松,保持微笑状态。

齿的状态:齿轻闭,间隙可有可无,舌的状态,舌尖轻抵下齿内侧,整体平放,舌根松弛。

喉的状态:喉位放下,打开喉咙,软腭轻提。

鼻的状态:鼻翼轻张、打开、通畅思想状态,吸气时要深、远、高,用思维去想象,你的前面远方有一弧形的通道,气息在内运行,开始时不要好高骛远,脱离了思想的控制,尽量要在自己的思想控制范围之内进行,深在两肋之间,如做不到,不要强制进行,会导致喉头及锁骨发紧,可由胸口开始,日后熟练逐渐下沉。

有了以上正确的发声状态再结合口腔的打开、腔体共鸣、咬字与歌曲的结合,学生就可以放心的在声乐艺术的海洋中扬帆远航了。

(责任编辑 刘新蕊)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 篇4

道:一是实存意义上的道;二是规律意义上的道,即万事万物所固有的因果性和规律性;是生活上所依循的道。

德:是将外在的规则和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并表现出符合“德”的行动,成为个人的德行。

道德修养: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的过程和所花费的功夫。

方法:切(发现和认可自己)磋(更新自己)琢(塑造自己)磨(完善自己)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对象具有特殊性;②主体和工具的同一性;③方式兼具个别性与合作性;④成效具有广延性

职业道德的含义:是职业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它是与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作用:①内容上,要求高;②表现形式上,具体、灵活、多样;③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主要在从事人员活动时发挥作用;④从生产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是维护职业信念和尊严的基础。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以及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范畴:广义上是指反映和概括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特征、方面和关系的本质的基本概念;狭义上是指那些反映教师个人与社会、教师个人与他人之间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念。

教师义务:①遵纪守法;②完成工作任务;③对学生进行思想与知识教育;④关心、爱护、尊重学生;⑤保护学生合法权益;⑥提高思想业务水平。

教师良心: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和调控的心理机制。

作用:①指导作用;②监督作用;③评价作用

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的伦理原则。特性:①对等性;②可互换性;③最终价值判定的依赖性。

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观所需要的公平和正义。教师荣誉:是社会组织和成员对教师旅行教学义务的肯定和褒奖,教师因意识到这种积极评价而产生道德体验,进而获得教师的荣誉感。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①要“把人(学生)当人(未成年人)看”;②要“使人(学生)成为人(对社会无害的,有贡献的人)”;③要实现教育者自身的“成人(身体、心理健全发展的人)”

教书育人原则:①按规矩育人;②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自觉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教师在劳动中调整同他人、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总和。

《规范》的基本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②继承与创新相结合;③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④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⑤他律于自律相结合

素质教育三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劳动的意义:个人意义:教师工作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自我意义

社会意义:①教育承载着家庭的梦想和社会和谐的希望;②教育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与文明;③教育为强国之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法:学(间接知识和他人经验)、思、行;

“行”要身体力行,通道的规范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动。①克己:一是要克制自己的不合理欲望,二是要克制冲动,三是在教育实践中对自己的偏好要有所克制;②忠恕:要求根据自己的内心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情绪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③慎独:是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方式。④中庸:本质是适度与和谐;⑤进取与创造。

教师的类型:①生存性;②享受型;③发展性(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的生涯的推动力;是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活动)

理想教育是什么样的?

①以立德树人为目的;②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为内容;③以合理有效为手段;④师生快乐幸福为过程。

理想教师的形象?

①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②是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③是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④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⑤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⑦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⑧是一个坚韧、刚强、不想挫折弯腰的教师。

怎样做好岗位工作?

①对学生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②以研究方式对待;③提供专业服务。

教育法律的要素:主体:指教育法律的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是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自然人、法人、国家);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义务与权利所指向的对象;内容: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依法成立的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违法:是违反现行的法律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包括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或者没

有做法律要求做的事。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有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以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①教育教学权;②科学研究权;③管理学生权;④获取报酬待遇权;⑤民主管理权;⑥进修培训权

教师语言:要求:规范、文明、纯洁(低);准确性、激励性、启发性(高)如何与人事和谐相处?

①控制心魔,避免妒忌;②以“下跳棋”的方式而不是以“下象棋”的方式竞争;③主动投桃,及时报李;④在协作中优先考虑对方利益。

性道德:是指人类调整性行为的社会规范总称,也指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社会生

活的正常进行,约束人们性行为的道德规范。

内容:①自愿无伤;②合法合俗;③尊重相爱;④负责担当

《儿童权利公约》:①儿童最佳权利原则;②尊重儿童尊严原则;③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原则;④无歧视原则

关爱学生:①教育爱是一种接纳和宽容;②是对学生满含信任和鼓励的期望;③是一种理性、平衡的爱。

换位思考:有利于站在学生角度施教;有利于营造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教师的生活。学生权利: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的职业责任:措施:①加强教育场所、教育设备、学生生活设施和食物安全检查,避免学生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避免学生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教育设施和生活设施,防止不健康、不安全的食物对学生的伤害,不组织学生参加风险程度高的实践活动;②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给学生求生自救自护的本领;③在灾难和危险面前待学生脱离危险处境,保护学生不受伤害;④在学生人身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教师要及时出面制止;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主张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⑤在伤害事故发生以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救护受到伤害的学生,力争把伤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怎样和学生一起成长?

①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表现和表达;

③用心倾听,重视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表现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①智力水平正常;②自我意识正确;③人际关系和谐;④生活平衡积极;⑤社会适应良好;⑥情绪乐观向上;⑦人格完整统一

职业倦怠表现:①情感衰竭,没有活力;②去人性化;③对教育工作产生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

怎样克服:①建立理性的自我认知;②及时觉知职业倦怠的产生;③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善于与人沟通和交往;④学会心理减压;⑤及时诊断亚心理健康状态,做出针对性调整;⑥用科学、人道的态度对待学生问题。

教师终身学习的意义:①教师需要终身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②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师发展阶段: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

教师专业化:含义: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要求,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专业知识:①小学生发展知识;②学科知识;③教育教学知识;④通识性知识

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活动总结 篇5

——重点培养对象总结

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三年前在区一中召开的重点培养对象启动大会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领导的期望和指导老师的教诲一直在激励我努力向前进步。十分幸运,我第一年教初中历史就能在史亚玲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当时的我,教材不熟悉,课标不清楚,教案仿教参,教学手段单一。可以说,没有任何初中历史教学经验的我真是茫然一片,对教学没有什么头绪。在史亚玲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实验中学各位优秀历史老师的基础上,我有了十足的进步。

一、思想方面

三年来,我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学习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教学中适时向学生传达。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做宏观的了解。注重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教师的职责和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增强我对献身教育的使命感、道德责任感,从依法治国的认识高度来依法执教,培养自己的师德师风。

二、教育教学方面

三年的时间,我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教了一轮。第二、第三年我都是同时带两个年级的课,所以我对教材不能说是倒背如流,也大体能说出六本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页的内容。为了熟悉教材,我曾不分日夜的看课本,我在七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九年级的课本看了

个遍。为了能了解初高中内容的衔接,我也一直在看高中四册课本以及做高考题。除此以外,考研的历史专业书,白寿彝的《中国近代史》,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通史》,叶汝贤的《唯物史观发展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专业书籍的阅读,也让我对初中历史知识有了长足的认识。为了写教案,我查阅教参,搜索网络上优秀教案,六册课本我写了25本教案。现在我正按自己的思路写属于自己风格的教案。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搜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在信息量铺天盖地的的信息社会,如何去搜集信息和辨别信息的真伪是个很重要的能力。

三、个人发展方面

1.提升自己专业知识

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是进行历史教学的根本。在钻研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我涉猎相关的专业书籍,如《明史》、《中国史纲》、《美国史》、《日本史》等。教育学专业知识如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石中英的《教育学基础》等,我也阅读较多。此外,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我也十分的重视,阅读过陈琦、刘儒德的《教育心理学》,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等。在阅读的同时,我也做了5本读书笔记。作为一名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是必须都需要掌握的。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我在提高学科专业素养的同时,也了解了历史学科的前沿知识。

2.注重个人能力发展

有了专业知识做基础,我还要在教育教学中去灵活运用。三年来,我着重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精心备课、上课和反思,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积极用教育教学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方面,我在两个班级采用两种教学模式来组织课堂,来试验教学效果,为以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下基础。

三年中我一直积极向实验中学优秀老师学习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史亚玲老师的指导下,我多次参与实验中学老师们的听评课活动,这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此外,我还从网上搜集了30余节优秀课例,来学习不同地域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三年来,每学期听课记录至少20节,共计140多节。

在学科教研方面,由于学校历史教师实在缺乏,所以之前更多的是我自己的摸索,之后就是在史亚玲老师的指导下和向实验中学老师的学习。由于历史教师少,我们教研都是和政治地理一同教研的。这样在我们不同学科的交流中,我对学科之间的整合了解了很多。

我每周按时按照学校的要求撰写教学札记,记录自己每周的教学经验和反思,通过平时点滴的记载和反思来积累自己的经验,并将之作用于教学,从而提升自己。

3.培训学习方面

三年来,我一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在培训中学习先进的经验来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枣庄举行的2010年省优质课,是我听的第一次省优质课,其中各地的优秀老师所展现的《明朝君权的加强》、《伟大的历史转折》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这三个课题,让我认识到了各地历史教师风采和不同的教学风格。

在工作之余,我还加强自身的学习。我2009年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教育硕士,通过第一年教育学、英语、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政治等公共课的学习,提升了我对教育基础学科的认识。第二年专业课的学习更使我受益匪浅。我的导师周文玖教授所讲授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让我对史学史的认识更为加深。郑林、马卫东、侯树栋、郭家宏等老师的课程让我对历史教学前沿和理论性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尤其是郑林和马卫东老师,他们是专门研究历史教学的,他们渊博的知识,前瞻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让我们获益良多。现在我正在潜心读书,准备完成毕业论文。

4.不足方面

教师专业发展期末复习重点 篇6

1.师范学校的出现标志着教师养成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的历史转变。

2.教师的社会地位包括 教师的经济收入、教师的职业声望、教师的社会生活。其中经济收入处于中下层,职业声望处于中上层。(15年)3.文化资本以机构化的形式存在,也就是教育文凭制度。4.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15年)

5.现代教育体制是科层化组织,居于其中的教学组织也是按照层级形式设计的,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

6.教育信念是教师活动的内心向导,其特征:个体性、情感性、意志性、道德性。7.专家型教师信念系统的特征:整合性、反思性、有效性、开放性 8.教师实践智慧的特征:具体性、综合性、缄默性、个体性。(15年)

9.处理偶发事件的实践智慧需要教师具备以下三大素质:良好的临场心态、丰富的学识经验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10.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求知、反思、合作”

11.初任教师的社会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策略性依从—内在化调整—重新解释策略。12.社会结构、教育政策、学校管理和教师文化形成教师角色期望和规范的主要环境力量。其中,任教学校是促进初任教师社会化的最重要场所。

13.教师职业发展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布鲁纳认为内部动机由三种內驱力引起:好奇的内驱力、胜任的内驱力、互惠的内驱力。

14.学校管理的分类:专制或独裁的管理方式、民主参与的管理方式、权变的管理方式。15.教师发展的动因分析:“教师天赋”说一般强调内在因素,被称为教师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

“外铄论”主张教师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包括环境与他人、学校氛围、教师培训等决定的。

16.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主要包括: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师教育模式、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是目前最主要、最基本,也是比较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17.课例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

18.师徒制起源于技艺学习的经验,是最早的教育形式之一。首先在英国实施

19.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目前最主要、最基本、也是比较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

20.专业与职业的区别:(15年)

专业:1.高深理论、专门技术 2.需长期专业化训练 3.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报酬、高声望 4.专业自律、自治、专业伦理规范 5.创新性

职业:1.无需高深理论、专门技术 2.个人经验总结 3.谋生手段,低声望 4.他律 5.缺乏创新性

2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5年简答)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2.学科知识和教学类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内容。(15年)

23.20世纪50年代英美率先提出关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旨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24.首次以官方文件对教师作出专业说明的是: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15年)25.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英国 26.文化资本最早提出者:布迪厄(15年)

27.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培训(STT)产生于英国。PDS(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教育模式)最早出现于美国。

28.费朗斯-富勒是经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提出教师生涯循环论。美国学者伯登提出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名词解释

1.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意识,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主要是针对教师队伍整体而言,是指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2.学生社会化: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价值、社会规范和信念体系内化到学生的人格形成之中,向学生提供为准备承担社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个体能够适应并融入社会。

3.文化资本: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比如语词能力、一般的文化意识、审美偏好、关于教学体系的信息以及教育文凭等。

4.教师理性:教师理性即为教师在其具体的教育教学专业生活中持有的生存态度、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本体理性、认知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四个方面。

5.教师实践智慧: 教师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与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

6.教师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教师自己确认并信奉的有关人、自然、社会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和假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心向导,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15选择)特征:1.个体性2.情感性3.意志性4.道德性

7.专家型教师信念系统的特征:1.整合性2.反思性3.有效性4.开放性

8.教师社会化:教师在学校系统中学习和内化专业行为规范、准则而胜任社会所期待的角色,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

9.认知能力:教师认知能力主要指教师对教学及其情境进行加工、储存、提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10.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在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自我体验、修炼和内化所形成的品质,是教师满足生存需要、成长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之一。

11.师德:师德是教师主体在自觉自律下对规范的尊重和对他律的超越,是社会认知与角色行为的统一。

12.教师职业发展动机:是教师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激发、维持职业行为的心理状态和意愿。

13.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府制定的调整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和利益关系的公共政策,是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14.学校管理是管理者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对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是对学校系统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和决策的过程。

15.学校氛围是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对其成员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式影响的心理环境。

16.教师文化是指学校教师群体共同享有的价值观、信念、规范、行为、态度的意义系统。

17.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是以师范院校或大学为基地而开展的对师范生和教师进行教育或培训的模式。包括定向型模式和非定向型模式。

理论假设:教师所需要的知识大多是在大学里获得的,教师专业化的体现,教学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能力的形成,都必须以系统地理论学习为基础,只要教师或预备教师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原则,就能够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原则有效的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定向型模式:又称封闭式独立设置模式。它是以独立设置的普通师范院校、职业性和技术性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为主体,以特定的培养对象、培养规格为目标,以制定统一的专门学科和教育学科培养计划,采用相同的培养、培训方式,学习共同的内容为特征的定向式的教师教育模式。

非定向型模式:又称开放式教师教育模式。它是以综合大学或其他专门高等院校为主体,以综合文理学科知识、教育学科课程为基础,以国家教师任职资格要求为依据,为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供专业培养和训练的教育模式。

18.师徒制是指职业新手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过程的观察、模仿和自

身教学过程的反省、再实践,而逐渐体悟教师职业的隐性经验和缄默知识,不断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智慧的培育方式。

19.课例研究是教师长期而系统的合作研究课堂中的教与学行为,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经验的综合过程。

20.教育叙事是呈现某一时间、场域的教学行为和鲜活的教育经验,表达和解释教育的感受,寻求教育意义的历程。

21.教师成就动机: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重要而有价值,愿意认真地去完成,并欲达到既定目标或某种理想境界的一种内在推动力。(15选择)

22.本体理性:教师持有的对教育教学本质和规律持续的思考和追问的理性。

23.认知理性:是教师藉以认识和把握教育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和抽象思维形式,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一种独特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手段,最终意义是达到教育教学因果必然性联系的反映。特征:批判性、非完备性

24.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教育模式(PDS):是融教师之前培养、在职研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新型师资培育形式。

理论假设:每一位教学实践者对教学都有一种基本的认识,这种对教学的认识是在学校中形成的,师范生要想学会教学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养成.25.STT(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以学校为教育基地,针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由学校策划和组织实施的面向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活动

理论假设:一种有成效的师资培训应当让师范生有机会获得不同类型的知识,大学只是为师范生未来从教提供理论知识,如果师范生毕业后能够较好的适应并胜任教学工作,就必须由理论转向实践,由大学转向小学,根据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培养未来教师.26.师徒制教学:是职业新手在有经验职业人员或专业人员指导下,依靠具体实践的学习而获得职业或专业技能的教育方式。

理论假设:基于所有的知识和实践活动都以各种不可还原的缄默的因素为基础并且人们总是从缄默的因素进到专注的、被公认的真理判断、行为或行动的实践知识或隐性经验和智慧

27.课例研究理论假设:是教师同行围绕课例进行集中的有目的的深思熟虑的反思过程,是通过团队运作的方实践性教学,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

过程:1.确定目标集体研讨2.实施授课,观摩记录3.集体反思行为跟进4.总结经验分享成果

注意的问题:1.防止行政化和功利化2.着眼于宏观而长远的目标,而不是短期效果 28.教育叙事理论假设:是呈现某一时间、场域的教学行为和鲜活的教育经验,表达和解释教育的感受,寻求教育意义的历程。

过程:1.收集故事素材构建现场文本2.深化叙事,诠释意义3.撰写研究文本检验研究效度

简答论述部分

1.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非专业人员转变为专业人员的过程,由新手教师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强调教师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完善。教师专业化:主要对教师队伍整体而言,是指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技术理性的表现

1.教师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追求教学技能的自动化 2.基于熟练的教学技能,探寻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3.在科层制教学组织中,教学生活趋于理性化 3.教师实践智慧的类型 1.施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智慧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智慧 3.处理偶发事件的实践智慧 4.优化人际关系的实践智慧 4.教师专业发展阶段(5个)

1.预备阶段、2.适应阶段、3.迅速发展和稳定阶段、4.停滞和退缩阶段、5.持续发展阶段。其中,适应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5.适应阶段教师的表现

(1)由浪漫的职业理想到复杂多变的教学现实(2)由实践知识和智慧的缺乏到教学应对策略的探求(3)由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向多重的教师角色 6.教师认知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认知能力对教师的教学效能产生重要的影响(2)认知能力影响教师教育机智的形成和发展

(3)认知水平高的教师不仅表现在自己的专业成熟、教学水平和教育机智上,而且还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7.职业道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1)职业道德是教师实现角色认同的基本前提。(2)职业道德是教师敬业乐教、发展成长的内在动力。

(3)教师是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利益关系中发展的,这些关系的处理需要道德的力量。8.自我评价对教师的发展成长的作用

自我评价是评价主体以自身作为评价客体的评价活动。

1.自我评价有利于教师的角色内化 2.有利于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机 3.有利于增进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发展 4.能够促进教师把握人生价值选择,进行自我塑造

5.自我评价有利于加强学校的民主气氛,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也为教师创造平等对话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密切校方与教师的关系,从而促进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的相互适应、融合。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9.教育政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教育政策为教师的基本生活、工作和学习条件提供保障,直接影响教师的生存和发展(2)教育政策对教师专业发展予以规范和引导(3)教育政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促进 10.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大学应当向预备教师或在职教师传授什么样的专业知识(2)大学能够为促进教师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发展做些什么

(3)大学教育实习为促进师范生(预备教师)的成长发挥什么样的作用。11.PDS(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1)只有部分教师参与的合作模式难以实现教师的持续发展(2)大学与中小学两种不同制度文化之间的层级差异和长期隔离(3)中小学教师承担更多的角色是否会影响教学质量 12.STT(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1)如何保证职前教师培养质量

(2)中小学如何与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有效沟通(3)实习生的成长是否就是适应中小学的教学生活(4)实习生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什么

13.舒尔曼指出教师的知识结构至少包括七个方面: 1.学科内容知识; 2.一般教学法知识; 3.课程知识;

4.教学法——内容知识; 5.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 6.教育情境的知识;

7.有关教育宗旨、目的、价值和它们的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14.课例研究的实施程序: 1.确定目标,集体讨论

2.实施授课,观摩记录 3.集体反思,行为跟进 4.总结经验,分享成果 15.初任教师遇到的问题:

(1)教学内容:教材不熟,重点难点把握不准确;教法不灵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学生:教学管理能力差,难以维持课堂纪律;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难以解答;不能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学材料匮乏。

(3)同事:同事关系处理不得当;

(4)规范:教学语言不流利,有时出现口误;板书不规范;教学设施简陋。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与协助下,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来解决。

16.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

1.认知能力2.职业道德3.人际交往4.职业发展动机5.自我评价 17.教师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18.职业道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1.职业道德是教师实现角色认同的基本前提 2.职业道德是教师敬业乐教、发展成长的内在动力

3.教师是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利益关系中发展的,这些关系的处理需要道德的力量 19.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因素

1.教育政策2.学校管理3.学校氛围4.教师文化 论述题 16.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1.教师专业发展的技术理性取向 2.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意信念取向 3.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智慧取向

16.教师在社会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P24论述)(1)教师以社会赋予的合法权利分配文化资本(2)教师以学校教育代理人身份促进学生社会化(3)教师以权威者角色引领学生职业取向(4)教师以引导者身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7.教师发展环境的调控与优化(P117论述)

(1)良好的发展“潜质”是教师成长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严格师范生的资格选拔,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准入制度。

(2)培养优良的教师,师范教育必须改革。

(3)初任教职的新手教师发展成长为具有实践智慧的优秀教师或专家型教师,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与协助。这种环境主要包括:

充足的物质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宽松的教育氛围。人性化的教师评价,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

18.师徒制对初任教师发展的影响。(P152论述)

1.师徒制不仅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而且能够促进资深教师的持续发展 2.师徒制有助于资深教师的理性实践,把缄默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

3.能促进教师不断追求教学卓越,而且对优秀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不足

1.许多新手教师不乐意、不情愿或不好意思向资深教师学习和请教,资深教师一般也不好为人师,致使拜师活动形同虚设

2.资深教师对带新手教师积极性不高,对自己教学专长有所保留,知识许多优秀教师宝贵的缄默知识,隐性经验和教学专长不能让新手教师分享 3.即使师徒制教学方式能够顺利实施,师徒制本身也并不是完美无缺 PS:往届题目参考:

二.名词解释:1.教师社会化 2.教师职业道德 3.学校氛围 4.教师职业发展动机 5.教师实践智慧

三.简答题:1.中小学为本教师教学主要问题 2.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区别 4.课例研究的实施程序 四.材料分析: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材料给你的启示。12级(2015年7.14)

一.选择均在重点之内,题目中已标注。(短的名词解释可能考选择)

二.名词解释(5个)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社会化、教师职业发展动机、教师实践智慧、教师文化

三.简答(4个)1.自我评价对教师的发展成长的作用 2.教师在社会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3.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教师证重点 篇7

高职院校重点课程建设的意义

高职院校重点课程建设, 就是要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及时补充行业内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 探索运用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改造传统教学的新路子。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课程建设中, 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内容,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重点课程建设还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提出挑战, 要改变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通过重点课程建设, 可以带动技术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水平, 因此, 重点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改革的推进, 与重点课程建设息息相关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高职院校需要重视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发展, 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 如何处理高职院校重点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值得探讨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整个职业生涯中, 教师继续学习和研究, 不断获取专业知识, 发展专业能力, 丰富专业情感, 追求专业成熟和走向卓越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成长过程, 关注教师内在的专业性提升。对高职院校教师而言,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 是对教师标准的认定, 就是说教师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历和学位标准, 获得足够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技能, 同时要具备教育者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 教育的专业化与终身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从业之后必须进行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和专业发展, 在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技能、道德情操上不断修炼, 成为合格的高职教育工作者。

人们对高质量的教育充满希望和期待, 而高质量的教育依赖于高水平的教师。一个高水平的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是具备专业发展意识、专业发展追求、专业发展能力的人,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目的是完善教师的个体人格, 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外在的目的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进而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促进高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重点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重点课程建设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观念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 对于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教师观念的转变仅依靠一些外在的、孤立的理论学习是不够的, 教师参与重点课程建设是更新观念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教师以重点课程建设为依托, 可以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逐步实现观念和角色的转换, 从而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及“如何教好”的问题,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心中悟出始知深”。高职院校教师参与重点课程建设及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教师亲身体验教育规律的过程, 通过重点课程建设及教育科研活动, 可以使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从而在实践中体现、巩固新的教育观念, 促进外在观念的逐渐内化。

重点课程建设有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 (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文化知识 (教师在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础知识) 、实践性知识 (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和条件性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四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知识结构的缺陷表现为本体性知识不够深入, 条件性知识掌握不足, 实践性知识缺乏系统性, 文化知识单一, 知识更新落后于时代要求。通过重点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会有一个反思的过程, 可以通过自省进行自我知识结构的调整。通过重点课程建设, 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衔接、工作岗位对课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内容的对接、从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职业道德规范, 深入思考学生初次就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设想和规划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和职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重点课程建设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随着重点课程建设的逐步实施,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内在的要求, 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动提出了全面而深刻的挑战。要求教师反思、完善甚至转变许多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及教育观念。重点课程建设应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对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培训, 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能力。通过重点课程建设, 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讨论、案例分析、项目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 并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将多种教学方法加以灵活使用;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重点课程建设达标高职院校重点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围绕新的评审指标体系, 更新教育观念,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 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素质为基础, 以针对企业岗位的教学内容为核心, 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平台, 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 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集实用性、针对性、职业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重点课程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拥有一支高专业素质, 课程建设经验丰富, 并且能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重点课程建设理念的师资队伍。教育部要求合格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 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特色, 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 必须安排高职院校教师到与重点课程建设密切相关的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因此, 强调并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推进高职院校重点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重点课程建设, 构建以重点课程为依托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有利于搞好整体课程建设,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工作, 保障教学质量, 落实课程教学责任制, 实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的专业发展, 可使教师以重点课程建设为依托, 按照高职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 达到促进整体课程建设的目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 教师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力军。因此, 高职院校既要重视重点课程建设, 也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 要在重点课程建设过程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重点课程建设, 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 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郑春禄, 耿玉香.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4) .

[2]王宏, 李永刚.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6, (9)

教师证重点 篇8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健身方式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活动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和教学工作的效果。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能有效的提高高校女教师的体质水平,缓解她们家庭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改善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 长沙市 高校在职女教师 休闲体育

一、前言

高校女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未来知识分子的教育、培养者和科研工作的实践者,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她们对教学、科研的投入。同时,作为孕育生命的母亲和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健康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事。但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持续快速的发展,高校教职工面临着不断升级的工作压力与激烈的竞争。高校女教师面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活动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和教学工作的效果。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象为长沙市的重点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南大学)在职女教师。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长沙市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体育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市重点高校在职女教师在选择参与休闲体育动机时,在职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首先是增进健康,然后是缓解压力,保持体型,社会交往,防病治病。

(二)长沙市高校女教师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容是指选择何种项目进行锻炼,在本次调查中,长沙市重点高校在职女教师休闲体育项目选择依次为:散步占38%、跑步锻炼占29%,健身操、体育舞蹈占52%,球类运动占24%,游泳占13%,瑜伽占18%,棋类占5%,太极拳占3%,其他占4%。

(三)长沙市高校女教师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场所

长沙市重点高校女教师36%选择在居住小区锻炼,20%选择单位体育设施,19%选择收费健身中心,17%选择公园、广场等公共场地,3%选择马路,还有23%参与休闲体育的场所不固定。这一数据说明女教师在体育活动空间的选择上是采用方便、就近原则。

(四)影响长沙市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

统计结果显示,影响重点高校女教师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依次为工作繁忙(45%)、缺少时间家务较重(31%)、无场地器材或距离太远(29%)、缺乏指导不懂锻炼的方法(27%)、学校不重视(18%)。从中可以看出,工作繁忙而不能参加体育锻炼所占的比例最高,因此,合理的安排工作量是吸引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重要条件,愉悦的身心才能更好的提高女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我市重点高校在职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反映出女教师对体育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功能认识不足,还需对教师的体育参与意识加以积极引导,以确立比较完整的体育价值观,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2.我市女教师最喜欢参与的休闲体育项目依次是:散步、体育舞蹈、跑步、球类、健身操、瑜伽、游泳、棋类、太极拳。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很多人健身项目比较单一,不够多元化、锻炼随机性强的弊端。参与形式以与朋友同事、家人一起。

3.我市高校女教师对体育运动场所要求较低,大部分在居住小区和单位体育设施,说明我市高校教师在选择场地上主要以从近、从便原则为主。

4.影响教师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依次为工作繁忙、缺少时间家务较重、无场地器材或距离太远、缺乏指导不懂锻炼的方法、学校不重视。说明教师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时主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二)建议

1.广泛推广体育科学健身知识、指导休闲体育活动。广泛推广体育科学健身知识、健身手段、健身方法,使她们认识到休闲体育的健身、健康功能,学会健身方法,提高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引导和对体育休闲设施的投入。学校应根据教师的客观条件,适当的增设体育场地和器材,满足教师体育参与的需求。应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体育活动,政府部门也应为教师健康着想,适当的投入物力和才力,以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进行体育健康锻炼,为广大女性的业余锻炼提供足够的、良好的运动环境。

3.转变女教师的休闲体育消费观念。培养女教师科学的体育消费意识,认识到体育不仅是消费,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个人健康投资,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 袁继芳.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休闲运动[J].四川体育科学.2005(2):89-91.

[2] 卢锋.休闲体育概念的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5):32-34.

[3] 郑春霞,陶伟.高校女性教职工日常休闲行为探析——以广州高校为例[J].人文地理.2007(3):65-68.

[4] 马勇占等.高校教师生活方式與其休闲行为选择的实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6):16-20.

上一篇:写工作总结应注意的问题下一篇:在全市重点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