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思想与老庄思想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孔孟思想与老庄思想(精选6篇)

孔孟思想与老庄思想 篇1

一道法自然观 主张雕琢复朴 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 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 崇柔尚雌精神 内圣外王之道

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 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 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 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 三被褐怀玉的超然人格和崇尚自由的批判理性

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

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 境界

忧患意识与隔离智慧

超越的哲学与文芦的超越

孔子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孟子思想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孔孟思想与老庄思想 篇2

关键词:孔孟,仁,意义

一、“仁”的政治含义

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 尽管“仁”字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 但把他们明确作为一种思想提出来, 孔子是开创者。不过, 两千多年以来, 学者们大都囿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解释“仁”, 把“仁”的思想作为儒家的伦理学说。近代以来,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冯友兰认为“《论语》中言仁处甚多, 总而言之, 仁者, 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 而即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者也”, 徐复观认为“仁只是一个人自觉的精神状态……一方面是对自己人格的建立及知识的追求, 发出无限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对他人毫无条件地感到有应尽的无限的责任”, 李泽厚从血缘、心理、人道、人格四个方面来理解“仁”, 认为“仁”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思维模式。

该从何处着手推衍孔子“仁”思想的政治含义呢?朱熹的做法有启示意义。《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朱熹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 本心之全德。克, 胜也。己, 谓身之私欲也。复, 反也。礼者, 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 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 莫非天理, 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 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 则事皆天理。” (《论语章句集注·颜渊》) 朱熹将“己”解释为“人欲”, 将“礼”解释为“天理”, 从而把“克己复礼”解释“存天理、灭人欲”, 从这出发, 朱熹发展出了新儒家的理学派。朱熹对“仁”的理解进一步的强化了“仁”是伦理思想的观念, 使得后世学者对“仁”的理解进一步偏离了孔子的本意。不过, 朱熹的做法说明“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仁”思想里的重要意义, 理解和解释“克己复礼为仁”是解读孔子“仁”思想的切入点、起点。

我也把“克己复礼为仁”当作为理解和推衍孔子“仁”思想政治含义的起点。“克己”, 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要克制自己, 包括利益、权力等, 这是一种非个人主义的态度, 是和那种追求个人私益、不顾他人利益的做法相对的。“克己”不是“无己”, “克己”不是没有个人利益, 只是反对侵犯他人利益。“克己”的思想也不同于集体主义, 是介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 我把它称之为克己主义。有些学者把“仁”的思想归结为道德伦理观, 依据之一是“子罕言利, 与命, 与仁” (《论语·子罕》) , 这是后人曲解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反对的只是不正当的利益, 反对的只是不顾他人利益、牺牲他人利益的作法。孔子虽然提倡道德教化, 但并不排除功利主义。

孔子说, “仁者爱人”, “爱人”是“仁者”的本性, 也是“克己”的原因, “人而不仁, 如礼何?” (《论语·八佾》) 如果人的本性中没有“爱人”的因子, 怎么能建立“亲亲”的理想社会呢?关于“仁者”的本性为什么是“爱人”, 孟子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更明确的提出“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 也即是“仁政”的主张, 并提出了具体的政治原则和施政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 “仁政”不同于西方的福利制度, 而是一个包含福利思想又高于福利思想的概念。福利制度只是经济分配领域的一种制度, 而从孟子上段话来看, “仁政”除了涉及经济分配领域外, 还涉及刑法、教化等领域。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仁政”, 但从他的理想社会来看,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就是他心目中的仁政。提出“仁政”与福利制度的区别这个命题, 主要是为下文的论证服务。

二、从“仁”的角度反思西方政治思想中的自然状态理论

自然状态理论是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其在近代的代表思想家是霍布斯 (Hobbes) 、洛克 (Locke) 和卢梭 (Rousseau) , 正因为自然状态理论是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础, 现代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 (Rawls) 和诺奇克 (Nozick) 也把自然理论作为建构个人政治哲学的开端和起点。“仁”的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孔子把“仁”作为建构儒家理想社会的开端和起点, 因此, 从“仁”的角度反思西方政治思想中的自然状态理论, 能够进一步发掘“仁”的政治含义和价值。

霍布斯认为, “在人的天性中我们发现, 有三种造成争斗的主要原因:第一是竞争, 第二是猜疑, 第三是荣誉。”“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的时候, 人们便处在所谓的战争状态”“这种战争是每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笔者认为仅仅把人性简单说成是恶的这不符合人类的经验事实。这种理论没有看到人性中的“不忍人之心”, 而仅仅偏执于人性一方面就认为人与人之间处于战争状态, 事实上霍布斯的理论也被后世的众多学者批判。

最值得反思的是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 不仅仅因为洛克开出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洛克传统”, 而且因为按照洛克自由主义传统建立的西方政治制度在现实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康晓光认为“自由主义成了和共产主义一样的乌托邦。”洛克把自然状态描绘成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状态, 只不过为了避免“人们充当自己案件的不合理的裁判者”而建立国家, 洛克还根据自然法认为, 人的财产权是天赋的, “任何人都不应该侵犯另一个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这个观点意义重大, 保护个人合法的财产权是西方政治思想给全人类的一个礼物, 自洛克之后, 凡侵犯、剥夺个人财产及其权利都是违法的。我在这里要重点引用的是诺奇克关于权利的论述, 诺奇克认为, 人所拥有的各种权利仅仅具有否定的意义,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拥有权利, 但这并不能使他拥有要求别人为自己提供食物的权利, 国家也可以对他的这种要求无动于衷, 因为国家要进行财富的再分配, 就必须从个人那里征税, 但国家没有为此而征税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拥有的仅仅是不受伤害和不被干涉的权利。”从诺奇克的观点中, 我们可以发现, 西方自由主义的权利观点存在的不足之处, 那就是对无产者来说财产权是虚设的, 对于将要饿死的人来说国家没有义务对他救济。

从以上西方思想家的自然状态理论中, 我们会发现, 理论的起点和基础存在偏执, 不是偏执于人性恶的一面, 就是偏执于权利不受侵犯的一面。而在这两个偏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方政治制度存在缺陷, 这种缺陷就是忽视了人性的善因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没有关爱和对弱势群体的照顾的社会不可能是理想的社会。其实, 现代西方社会里种种的负面因素早已经在经验上证明了理论的不完美。

三、“仁”的思想能有效消解“五四”对儒学提出的挑战

1916年,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上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称, “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 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化之一大分水岭也”“此而不能觉悟, 则此前之所谓觉悟者, 非彻底之觉悟, 盖犹在徜徉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 伦理之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这是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要打倒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之依据, 这场运动发展为“打倒孔家店”、否定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也为以后的儒家文化复兴提出了一个挑战:儒家文化是不符合科学主义和民主主义的, 有碍中国富强, 所以要被打倒。自此以后, 如何应对民主问题便成了复兴儒家文化的一个挑战, 一个迈不过去的坎。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等新儒家立志于从儒家心性之学中找出和西方民主思想对接的因素, 在他们四位联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 还专门指出了中国文化之发展与民主建国问题, 而他们提出的理由无非是儒道主张限制君权、儒家有天下为公等思想, 这些思想和民主思想是兼容的。张君劢还专门指出, “我考儒家思想之范畴, 曰外物之有, 曰致知穷理, 曰心之同然, 曰形上形下相通。此数原则中, 何一不可与西方哲学相联系者乎?何一反于科学者乎?何一妨碍民主政治者乎?”从儒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与民主思想兼容方面来论述儒家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为儒家文化复兴寻找基础是“五四”以后文化民族主义者或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要想法。不过, 这种方法只是用儒家文化去附和西方民主思想, 而他们在论述的时候也常常出现比附的情况, 还没有真正找到儒家文化独立性的基础和价值。

如何解决“五四”时对儒家提出的挑战?如果光从如何与民主对接来看, 这个挑战肯定解决不了, 肯定要走入死胡同。我认为, 应对这个挑战的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超越民主。而要超越民主, 只有从孔子的“仁”思想出发。民主不是人类政治制度发展的最终形态, 而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西方民主政治存在的问题早已经暴露无遗, 民主制度理论的缺陷也不是秘密。因此, 民主对我们提出的挑战已经是一个不重要的问题, 已经是一个不再关乎儒家思想生死存亡的问题。孔子“仁”的思想就是对这个挑战的最好回答, 像我在上文中分析的那样, “仁”的思想是一种比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基础理论要优越的思想。今后, 我们的挑战应是如何完善“仁”的理论, 如何从“仁”这个政治哲学的基础理论出发建构一套新的政治制度, 并在现实中付诸实施。

四、超越民主:“仁”对中国与世界政治发展的意义

如何读懂孔孟老庄 篇3

今年4月1日,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大学来讲,纲要明确提出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的理解是:大学生更要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读一些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著,从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教育。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今年2月24日,他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这样说:“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离开这个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斩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里站稳脚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今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召开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中法 两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国度,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术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 中国的诸子百家学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诸子百家的“家”就是学派,形成了学派,有理论、宗旨、传承。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写了《论六家之要旨》,讲了六个学派的要点:阴阳家认为宇宙的根本力量在于阴阳的交流和相辅。儒家在中国历史上传承、创造中华文化,贡献很大,司马迁称其代表人物孔子为“至圣”,他在 《史记》里写了孔子弟子列传。墨家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名家,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逻辑学家,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系统的关于逻辑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法家主张以严刑峻法来统治国家。道家创始者是老子,发展者是庄子。除了这六家,到西 汉时期有人主张增加农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这十家号称“百家”。百家争鸣的形成反映了中华文化原创性文化的形成,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基因。我今天想着重介绍四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希望由此引起同学们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读老子:感受探索宇宙和人生大智慧问题的勇气

老子姓李名耳,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老子曾经担任过东周王室管理图书的工作,学问渊博,思想深刻。他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名著,叫做 《道德经五千言》,简称《老子》书,总共五千字。老子有智慧、有勇气、有能力去探索世界的本源。老子认为千变万化的世界有一个来源,名叫“道”,人们看不清“道”是方的还是圆的,也看不清楚它的细节,它是“玄之又 玄,众妙之门”。老子不用神,不用“上帝”,也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去说明 我们的现实世界,而是用“道”去说明,用 智慧去把握世界的本质与来源,这是一个很深层的精神追求,这是中国哲学的开端。“道”如何转化为千变万化的世界呢?《老子》书说“道法自然”,“道”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纷纭复杂的世界。这反映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探索大问题的伟大民族。老子还探讨了“道”是如何运动的?他认为“反者道之动”,“道”总向相反的方向去运动,最终回到它最初的起点上。“反者道之动”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深刻的辩证思维。强与弱,大与小,远和近、生与死、祸与福都在转化中。老子又说“弱者道之用”,认为“柔弱”才是人对“道”认识之后应当采取的一个态度:指任何事情不要武断,条件不够不要强求,不要妄为,不要自以为是,不要骄傲。老子提醒,一旦认为自己到了“顶点”就很危险了,“物极必反”嘛!你的学问越大,你应该越是谦虚,不要把事情做得绝对化。老子说“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要人们把眼睛向低层去看,向民间去看,“以百姓心为心”。老子讲“上善若水”,还指心还要像水那样清澈,交朋友 要像水那样相亲,语言要像水那样真诚,办事要像水那样清晰,正因为像水那样,所以它能够成功。

读庄子:感受人生的哲学,获取精神的力量

老子之后的战国中期产生了一位大哲学家,也是中国文学的先驱——庄子。庄子的书有内篇、外篇、杂篇,其中内篇是庄子自己写的。庄子书说的故事,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学道理。例如“朝三暮四”的故事就是庄子为了提醒世人,不要只看到差别,还要看不同事物的同一性。庄周梦蝶则反映了作为主体的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为客体。人有的时候是主体,有的时候是客体。庄子还说,秋天水涨,百川流入黄河,河神很高兴,自以为天下第一。他顺流东行,到了北海,不见边际。他这才醒悟,对海神说,我看到你是这样广大无边而难于穷尽,如果我不到你这里来,坐井观天,我肯定会被理解大道的人所耻笑呀。因而人应当不断追求与“大道”的合一,千万不可坐井观天。庄子还提醒世人: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人停止了对“大道”的追求,那就是“心死”了,值得警惕呀!

读孔子:感受仁爱精神,明晰“君子”之意

儒者是春秋时期对西周的礼制十分熟悉、深有感情的那些人,他们对西周礼乐文化身体力行。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西周时代,“官学”以吏为师,是为了培养贵族子弟,使其拥有知识文化,从而世代做官的。针对此,孔子挺身而出,办私学,倡导“有教无类”,不分贫贱亲疏,都可以受到教育,打破了西周以来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为诸子百家的人才做了准备。孔子作为中国教师的代表当之无愧,后人要继承他这样的精神。我认为应该把孔子的生辰日——9月28日定为教师节,作为后人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开私学的老师的纪念。孔子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他说自己15岁志于学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很高的人生境界了。办好教育一定要有好的理念,孔子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把普通人培养成为有道德修 养、有文化、有理想的“君子”。“君子”有道德修养,有文化修养,也有理想。孔子引导学生们做君子不做小人,产生了巨大的思想文化影响。孔子还把西周以来的文化典籍诗、书、易、礼、春秋进行了整理,作为教科书,使它们流传下来,教育后代。他对“五 经”加以整理,提炼出“仁者爱人”的做人准则。什么叫爱人呢?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250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代代辈辈能记住的一句话,经过努力就能够办得到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觉得要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起,不断提升自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第二个层次,你自己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你自己想发达,也要让别人也发达,这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得到的。孔子想的不只是他个人,而是整个社会。第三个层次则是孔子回答他的学生时所说:一是“老者安之”,希望在社会上老人要得到照顾;二是“朋友信之”,朋友之间要讲究信用,讲究友善,诚实相待;三是“少者怀之”,使少年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些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采访人们对家训、家教的看法,起了很好的作用。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上,要讲仁义礼智信。

读孟子:感受“民本”与人性,让内心更加坚强

孟子和庄子同处战国中期。孟子对梁惠王说,老百姓如果没有恒产,就不会有恒心,很难安定下来。要统一天下就必须让百姓有固定的收入,能够赡养他的父母,抚养他的妻儿。孟子建议分给每家农户5亩地,四周再种上桑树,这样50岁以上的人就有棉袄可以穿了,70岁以上老人可以吃上肉了,这还不够,还要开办启蒙学校,让少年儿童都能够读书。孟子提出的政治思想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这是中国古代宝贵的“民本”理念。孟子怎么看人性的问题?孟子说人性和兽性差别就那么一点点,就在于人有而动物没有,只有人性还不够,还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把先天的人性发扬起来,使之巩固。孟子认为,人性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但是只有善的人性是不够的,后天的教育是不可少的。孟子还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使人沉迷不醒,忧患使人头脑清楚,奋发有为,因而君子应当有忧患意识。由此他归纳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人们在克服困难中变得更加坚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我们的先哲早已离开世间,但是他们的精神追求,也就是传统文化的成果依然存在。在我国,从西汉时起建立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共同文化体,即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学习,构成中华文化的整体,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其中体现出民族的智慧、民族的价值尺度、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中华儿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从自己的精神家园中找到克服困难和奋勇前进的 力量和智慧。中华文化包含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也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我们还要有鉴别地汲取人类的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深沉精神,感受深层的精神追求。

老庄思想总结 篇4

《老子》名言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2..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6.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8.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9.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1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7.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18.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9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2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的主要思想

一、道

1.“道”的含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2.“道”与“德”

“道”可以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谈“道“就是谈论在走向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怎么走”。“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论“德”是评价、对比人们“走路的水平”怎么样。

二、无为

《老子》书中有着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 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

(一)修养论

老子的无为是对世俗思想的反动,他对无为所开展的功夫均采反向操作,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无为即依此方式来表现。

1、抱朴守真

老子无为的思想,表现于修养上,即是抱朴守真,也就是保持内在纯真质朴的本性而不妄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所教我们追求的是如同婴儿般的质朴,没有后天习染的德性,也就是“常德”。

2、清利寡欲

老子要我们追求的是归真反朴的常道,自然不能受到外界的诱惑,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故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争名逐利,爱货贪财,这些是人所谓有为之事,都是老子所不为、所唾弃的。所以要去除外诱,用以远祸养生。

3、无知守愚(绝圣弃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就学而言,先秦时代多含知行两层涵义,所以绝学有弃绝所知与所为的有为之事,也就是老子反对以有为的聪明来玩弄世事,而赞成大智若愚的缘故。

4、致虚守静

要达成无为,致虚是必然的要求。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只有致虚才能使心空虚无知,唯有守静才能去除欲念的纷扰,使心安宁静默,虚静是要以虚胜实,以静制动。

5、无私不争

老子的无为是法天地的无私,法大自然,如江水大海的不争、善下。他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无私之私与不争之争,正是他对“无为而无不为”的推衍,圣贤之私,并非是一己之小私,所争的,也非世俗之争,而是争全人类的福祉,老子之无私与不争,也当是如此。

(二)政治论

1.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民本思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庄子的主要思想

1.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认为要最大限度地融合于自然,抛弃自己的诸如生死、功名、得失、贫富、毁誉等一切的物欲和意欲,即要抛弃一切实用功利性的考虑,抛弃社会观念和人文观念的束缚,物我两忘,达到“无功”、“无名”、“无己”的状态,最终成为“至人”、“神人”、“圣人”。

与儒家积极入世、努力尽自己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不同,庄子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他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2.“无以人灭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建立了种种制度、规范,破坏了自然本性,造成了天与人的对立。

从当世的角度看,庄子这种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不惜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最终导致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今才意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殊不知早在几千年前智慧的前人就已经向我们提出了警告。

然而,在庄子的这一思想中,要恢复人性之自然,就必须破除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却是偏激的,不科学的。他认为原始社会是最接近自然的,也就是最高的社会境界,这其实是将自然状态理想化了,是违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不能因为强调文明进步的负面意义就否定人类的文明,我们思考的应该是怎样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来发展人类文明。3.逍遥游——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4.安时处顺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5.庄子的政治思想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墨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庄子说“圣人生而大盗起”。庄子认为圣人的主义学说不过是“窃国大盗”的工具罢了。庄子还对圣人学说的积极性怀疑,认为圣人可以使一人变好,也使三人变坏。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对治国,庄子反对儒家的以仁义治国和法家的以刑罚治国。庄子认为儒家的仁义礼乐违背人性,使百姓“失其朴”。对于刑罚治国,“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庄子反对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方法的核心,是以知治国。庄子认为知是“争之器”,而且知往往会被大盗所利用,所谓“盗亦有道”便是如此。对于以知治国,庄子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所以,庄子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治国,任其自然,认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君主要“无容私”,“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在《庄子》中描写过他心中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总结:庄子强调的是一种极度自由的状态,歌颂生命自我的超脱飞越;主张平等,肯定物我之间的融合。这种自由与平等的观念表现为反对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他主张人与自然合一,反对人为物役,对生死名利具有豁达情怀,以超功利的自由境界为人生理想等,都对今天的人们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出自《庄子》的成语 白驹过隙

蜗角之争 游刃有余

螳臂当车

得鱼忘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大而无当

大相径庭

目无全牛

踌躇满志

虚与委蛇

唇亡齿寒

老死不相往来

以管窥天

邯郸学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亦步亦趋

化腐朽为神奇

鹏程万里 中规中矩

心如死灰

朝三暮四

盗亦有道

井底之蛙

呆若木鸡

哀莫大于心死

失之交臂

招摇过市

相濡以沫

《庄子》名句

论孔孟的德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篇5

关键词:德治,仁政,以德治国

一、“仁政”的思想渊源

上古之世, 竞于道德。孔孟的德治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 可以追溯到西周之后开创的“德治”传统。西周之前, 夏殷两朝的社会思想仍在宗教神道的统治之下, 统治者将王权与对至上神“帝”的信仰结合起来, 认为“君权神授”, 王权源自“天命”。《尚书·召诰》曰:“有夏服天命。”《诗经·商颂》曰:“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这里的“天命”是具有人格意志的神, 因此统治者认为自己在神的庇护之下可以为所欲为, 即便是横征暴敛, 荒淫无度也不会受到惩罚。商纣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西伯勘黎》) 正是由于这种对具有人格意志的“天”的迷信和崇拜, 导致统治者盲目的认为自己的统治就是“神治”,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只需要虔诚的供奉神, 而无须关注民。商亡周立, 西周的统治者虽然依旧敬畏天命, 供奉神灵, 但是他们却吸取了经验教训, 并认为“天命靡常”。 (《大雅·文王》) 由此, 西周的早期的统治者周公对传统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 提出了“以德配天”的观点, 《周书》曰:“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以德配天”要求统治者不仅要敬奉神灵, 祭奠祖宗, 更重要的是还要求统治者在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实现“保民”的目标, 除此之外, 周公“制礼作乐”, 并试图通过“礼乐”规范社会等级次序, 教化人心,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由此西周便开创“德治”的历史传统。

二、孔子的德治思想

“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 在孔子那里, 对德治思想也有所阐发, 并首先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概念, 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古之为政, 爱人为大。” (《礼记哀公问》) 可见, 在孔子看来, 治理国家应该以德为主导, 去爱护百姓。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在这里, 孔子将德与令结合起来, 强调官员以身作则, 树立官德, 这样才能保证政令的有效实施。子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可见, 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推行德治, 自身不仅应该修身成仁, 同时也应该以“礼”来教化民众。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对孔子格外推崇, 孟子曰:“乃所愿, 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仁”学, 还为“仁”学提出了性善论的理论根据,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仁政”的思想, 完备了从孔子以致从周公那里继承来的德治理论。

1、“性善论”——“仁政”的理论根据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 可见, 这里的“不忍人之政”就是孟子主张推行的“仁政”, 但是这种“不忍人之政”是建立在“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的, “不忍人之心”即为“仁”心, 那么这种“不忍人之心”何以可能, 或者说理论根据在那里?孟子是这样解释的:“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 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 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这就是孟子提出的著名的“四端”。孟子认为“四端”是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的本性, 也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由此, 人是先天性善的。人将“四端”培养扩大即能成“仁”, 王者基于“四端”修身成“仁”便能实行“仁政”。孟子通过“四端”说来论证“性善论”, 并将这种先验的“性善论”作为理论根据, 说明“仁政”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2、“民贵君轻”——“仁政”的政治立场

孟子曰:“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理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首先要注意的是, 孟子并未否定王权。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其间必有名世者。” (《孟子·公孙丑下》) 在孟子那里, 根本上渴望的是可以重民克己好德的仁君出现, 并且希望自己可以辅佐这位君主重新实现汤、武的王道, 而不是强调在政治权利上, 民大于君。其次, 在孟子的思想里, 孟子是以“仁”为标准, 衡量君主的“轻重”。如若君主不仁, 便是贼民, 那弑君也没有过错。齐宣王曾经问孟子:“汤放桀, 武王伐纣, 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 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 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可见, 孟子认为, 没有仁心, 不施仁政的君主那就轻如鸿毛, 即便杀之, 亦不违反纲常礼仪。最后, 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政治立场强调的是实现一种君主既可以“王天下”而民又可以安居乐业的双赢的结果, 既不是单纯的从君王的利益角度出发, 也不是纯粹的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说话。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 在孟子这里, 君主成就王道, 立威立德于天下, 与民养生修义之间没有手段与目的区别, 它们是互为因果的。

3、“制民之产”——“仁政”的经济基础

我们知道, 孟子在政治上一直崇尚的是王道, 而实现王道最为关键的是“保民”。孟子曰:“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 那又该如何实现“保民”那, 在孟子的思想体系里, “保民”并非是强调政治上的保障小民的权利, 而是突出了经济上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的重要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各国征伐不断, 苛政横行, 小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能够获得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 已经是非常艰难, 又何谈约束自身的行为, 有高远的道德追求。孟子正是认清了这一点, 认为政治如果想要得到小民的拥护, 就必须“制民之产”为“王天下”奠定经济基础。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苟无恒心, 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及陷于罪,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对于如何发展经济, 在方法上也有一番经典的论述。孟子曰:“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解决了民众的经济问题, 那么“王天下”就如高屋建瓴, 顺势而下, 无往不利。

4、“谨庠序之教, 申孝悌之义”——“仁政”的教化制度

推行“仁政”实现“王道”, 仅仅解决了民众的经济问题是不够的, 小民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规范的教化和制约, 以保证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孟子曰:“人之有道也, 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 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孟子·腾文公上》) 孟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以“礼”来实行教化, 而不是以“法”来进行束缚。孟子曰:“仁言, 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 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这也是“王道”和“霸道”的根本性不同。不管是“王道”和“霸道”都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都能促使一国民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 但是它们实现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民众的生活状态也大有区别。“霸道”是通过严格的政令来约束民众的行为, 即便是政令苛刻, 人民因为畏惧也不敢不从, 但内心却是充满怨气, 即使是作奸犯科, 也是“民免且无耻”。而“王道”是通过社会教化来推行“礼”的道德规范, 它植根于人内心原本的善, 将其扩大以成“仁”, 促使民众将道德内化以自觉自由地实现和谐有序的生活状态。

四、孔孟德治思想的现代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却进展缓慢, 在一些社会领域甚至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以德治国”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 为把“以德治国”落到实处, 我们必须明确它的具体含义。新华社评论员评论道:“以德治国, 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 “以德治国”的“德”指的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体现在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上的社会主义道德, 而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并未被提及。但是,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 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由此我们不免要问, 国家在强调发扬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如何促使那些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能够真正体现其用处, 而“以德治国”的思想战略在以坚持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为主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参考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精髓?其实不难发现, 如果将“以德治国”与发扬传统的思想道德文化特别是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德治思想结合起来, 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这样我们既能保证“以德治国”的“德”真正具有中国特色, 确保其有效的实施, 又能在这其中凸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 彰显其不朽的思想力量, 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2]刘文英.中国哲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3]李国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哲学基础[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4) .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探析 篇6

老庄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原和运动的规律。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1]233,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1]260;庄子也说“:夫道, 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3]246老庄道家认为“, 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和运动规律, 具有超越性、本原性、实存性的特点“, 道”产生了宇宙万物, 之后又内在于万物, 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更重要的是“, 道”创造万物并不含有意识性, 也不带有目的性, 在整个创生过程中, 纯任自然, 万物的成长活动也完全是自由的。“道法自然”[1]169, 这是“道”的根本原则。“自然”并不是指实存意义上的自然界, 而是指事物能够按其内在本性发展, 不受外界干预, 自然而然。老庄道家认为, 只要能够顺应自然而行, 不妄为, 便可达到“无为而无不为”[1]212的境界。“道法自然”是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的总原则。

一、老庄道家对“显学”的批判

对“显学”的批判是老庄道家德育思想倡导自然主义为主的首要表现。“世之显学, 儒、墨也。”[5]456“显学”指以倡导宣扬“仁义”“、兼爱” 等伦理道德规范为主的儒家、墨家。庄子说“:夫道未始有封, 言未始有常, 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 有伦有义, 有分有辩, 有竞有争, 此之谓八德。”[3]83庄子认为, 儒墨两家人为地划分事物之间的界限, 确立人伦等级秩序, 强分贵贱、亲疏、彼此、胜负、是非, 违背了自然本性, 是对人性的戕害和异化。为此, 庄子说“:故有儒墨之是非, 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则莫若以明。”[3]63庄子认为只有顺应自然, 以澄澈若镜之心灵观照万物, 才能帮助人们复归自然纯朴本性和生命本真。“显学”只能越来越偏离自然本性, 异化人心。老子说“:大道废, 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1]145面对急剧动荡的时代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病象, 老子认为正是由于违背自然本性的种种“妄为”才导致了混乱局面。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1]147, 当“圣智”“、仁义”“、巧利”变成了戕害自然本性的流毒时, 持此主张的“显学”也就成了荼毒和异化人性的帮凶。所以, 老子又说“: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301, 意即有道之人欲世俗之不欲, 学世俗之不学, 以此来补救众人的过错, 顺应万物之自然本性, 辅助其生长。老庄道家认为, 只有顺应万物自身的本性, 才能实现个体自我本真的彰显和弘扬。因此, 老庄道家通过对“显学”的批判进而提出了自然主义的德育思想。

二、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道德人格

先秦儒墨各家学派均把理想人格作为学派最重要的培养目标, 然而, 与儒墨各家所主张的注重群体性、社会性的理想人格略有不同, 老庄道家主张的是更加注重个体性、自然性的理想人格。老庄道家所主张培养的理想人格是自然道德人格。自然道德人格是在顺应自然本性的前提下, 个体对自身存在进行深刻透彻反思, 以及对 “道”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自然的理想人格。这种自然道德人格在老子看来就是“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1]274中如同赤子般的“圣人”境界。老子所谓的“圣人”境界就是一种“与道玄同”的境界“:圣人在天下, 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1]253老子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的显著特征就是“五若”, 即“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1]243。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自然道德人格培养的主张。庄子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是“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3]17的“至人”“、神人”、“圣人”[3]17境界。 “至人”“、神人”“、圣人”只是庄子对自然道德人格从不同角度所作的更加具体的阐释。庄子的“至人”“、神人”“、圣人”境界是一种“逍遥自由”的境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敖倪于万物, 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3]1098庄子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的显著特征就是“三无”, 即 “无己”“、无功”“、无名”[3]17。总而言之, 老庄道家所主张的自然道德人格的根本特点就是“自然”。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2老庄道家所主张的 “圣人”境界也是通过这种注重“自身省察”的自我修养方法达到的。 老子说“: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1]250, “圣人”境界是“道”的境界“, 道”的本性是自然“,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1]169, 作为“道”的产物的人, 理应顺应自然本性, 达到“与道玄同”的 “圣人”境界———纯真、谦下、慈爱、俭啬, 然而, 伴随后天外在人为异化了的伦理道德知识的学习积累, 导致个体自然本性被各种欲望、巧利所污染蒙蔽。外在经验知识虽然增加了, 但是内在却越来越偏离人的自然纯朴本性。所以, 老子主张要想恢复人的自然纯朴本性, 就要通过“减损”的办法“, 损之又损”, 逐渐涤除异化道德对人的内心的污染, 重归纯真素朴的“婴儿”之境。而庄子则主张通过“忘却”的办法, 不断擦拭覆盖在个体自然本性之上的污垢, 进而除去束缚在个体本我之上的异化道德, 重现“自在逍遥”的自然状态, 并且, 庄子还具体提出了“坐忘”“、心斋”“、悬解”“、见独”等独特的道德修养“减法”[6]18, 通过个体的自我修养进而塑造自然道德人格。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达到“圣人”境界的最终目的是“无为而无不为”[1]212, 即通过“无为”进而达到“无不为”的终极目标。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1]102老子认为, 达到了“圣人”境界, 即成为具有自然道德人格的人就是“上善”之士。老子用水性来比喻“上善”之士的人格, 那是因为水本身具有“几于道”的特性和作用:柔、谦下、利万物。所以“, 上善”之士就如同水的“柔”“、谦下”般“无为”, 更能像水般“利万物”, 进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而庄子则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 而休乎天钧, 是之谓两行。”[3]70“圣人” 顺应自然以成事, 混同是非以齐物, 犹如运转陶钧塑造泥坯一样, 皆顺势而为, 纯任自然。这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真谛。

总之,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德育思想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圣人”境界的自然道德人格, 能够以“无为”的精神而成就“无不为”的事业, 最终实现“执大象, 天下往。往而不害, 安平太”[1]205的美好愿景。由此可见, 老庄道家并非学人所理解的“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2]37般的消极避世, 更非“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7]392般的极端利己。相反, 老庄道家所主张的自然主义德育思想在充分强调其个体性价值的同时, 更加注重在顺应自然本性情况下所应承担的社会性价值, 可以说, 社会性价值是个体性价值实现之后的高级阶段和追求, 而个体性价值则是社会性价值实现所必需的前提和基础。所以, 老庄道家真正实现了德育的个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本质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2]杨伯峻, 杨逢彬.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 2007.

[3]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61.

[4]林语堂.人生的盛宴[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6]谭维智.试论老庄道德教育的减法原理[J].教育学报, 2008 (4) .

上一篇:工作调度制度下一篇:母鸡是可数名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