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县实施方案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质量强县实施方案(精选8篇)

质量强县实施方案 篇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按照“优服务、严监管、强素质、上水平、争一流”的工作方针,以“优化质量服务,实现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开展文化场监管为基础,深入推进质量强县建设。

二、创建目标

加强基础、加强监管、依法行政、精致管理,营造健康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全面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创建工作重点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县文广新体局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质量强县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查指导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2、制订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主要包括:领导小组及各股室工作职责;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检查督查及考核评价制度、质量形势分析制度等。

(二)稳健启动,确保开局良好

召开局质量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主要内容是: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工作计划的制订及工作重点进行讨论。

(三)指导协调,确保责任落实

1、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自查。自查的主要内容是:工作计划的制订及进展情况。

2、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考核评价办法,对各责任单位及科室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四)结合实际,推进质量强县工作。

1、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全面深入地抓好惩防体系的深化构建工作,切实增强惩防工作的及时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创先争优”成果,以推行阳光政务为抓手,强化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依法行政,有效制约行政权力。

2、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强化执法责任。加强法制监督工作,对涉及许可、检查、处罚各个行政执法环节的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执法监督,切实有效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维护合法经营,开展游艺娱乐场所审批工作回头看,强化行政审批廉政建设,继续开展版权宣传活动(法制宣传),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开展网吧、印刷业、电子游戏(艺)场所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十小”行业“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推行规范管理、守法经营示范企业,督促广播电视安全,整治虚假违法广播电视广告,加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四、工作要求

1、各有关责任单位和股室要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质量强县工作系列宣传活动,为质量强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2、各相关单位和股室要统一思想,立足大局,深刻认识建设“质量强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夯实质量基础,促进服务质量和监管质量的全面进步。

质量强县实施方案 篇2

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

(1)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发挥主渠道作用, 以“责任、创新、实践”为重点,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 积极开展“法律进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文明礼仪进校园”“民俗文化进校园”等行动, 促进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2) 落实政府、学校、社会、家庭育人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学校为主体, 企业、社区、家庭全面参与的青少年德育工作机制。加强中小学德育实践基地建设, 整合屯昌县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地理资源, 加强青少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2. 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1) 强化学校规范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各个学段内部结构特点的学校章程;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试行) 》;落实校务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教育质量定期分析制度和社会参与学校评价制度、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等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点监督管理。

(2)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视导机制, 通过现场观察、分析评价、研究诊断等方法对学校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校本研训管理、课堂教学等进行诊断、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达到调适、改进学校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3. 突破难点, 开展“四项”行动。

(1) 深入开展“教育质量研讨”行动。每年都要围绕提升教育质量确定专题, 开展深度调研, 召开现场会议和教育质量分析会;针对高考和中考, 组织骨干教师扎实开展考试信息跟踪、备考和学科教法研究, 提高中考、高考成绩。

(2) 深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行动。组织教师进行“一般基本功”“学科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和比赛活动;每年开展“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质课、优秀论文”等评选活动, 引导、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3) 深入开展“师德师范、校风校纪提升”行动。制定与落实校长和教师行为规范, 加强内外监督和约束;每年9月定为“师德师风大家谈”活动月;每年评选和表彰一批优秀教师;每学期末开展“百姓问教”活动。

(4) 深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行动, 积极探索教师均衡配置的新途径, 通过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教师双向对口换岗任教、学校互派中层领导交流挂职等多种形式, 促进学校共同进步。

4. 深化改革, 提升教育发展内在动力。

(1) 落实与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进一步简政放权, 切实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 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2) 探索建立教师转岗退出机制。一是对连续两年考核为基本合格或当年考核为不合格的教师进行转岗到非教学岗位;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的, 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由学校提前30日书面通知, 按照人事管理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非教学岗位经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工作的, 按照人事管理有关规定予以解聘。二是因身体健康原因, 不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工作年限满30年或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教师, 按照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相关退出手续。

(3) 实施学区制办学, 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成若干个学区, 以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 带动学区内学校共同发展。

(4)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 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完善分层教学试点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5)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一县两校一园”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引进工程, 至少引进省外1所优质中学、1所优质小学、1所优质幼儿园与我县合作办学。面向全国公开招聘若干名中小学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发挥长期居住屯昌县“候鸟人才”的作用。

5. 加强四支队伍建设, 提升整体素质。

(1)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健全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探索中小学校长管理“去行政化”, 中小学校长由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 试行校长职级制。对优秀校长转岗实行可比照级别安排:屯昌中学、思源实验中学校长转岗可按正科级别安排, 红旗中学、职业学校和思源实验学校校长转岗可按副科级别安排。要积极尝试在本系统或面向社会采取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办法选拔任用中小学校长。

实行校长任期制。小学校长任期为五年, 中学校长任期为三年。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满两届后, 原则上应该交流, 任职满三届, 必须交流。学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或连续两学年被评为基本合格的校长将进行解聘。

加强校长岗位培训。中小学校长必须“持证上岗”。新任校长到任一年内必须取得校长任职资格证书, 否则不能继续担任校长。在职校长任期内至少参加一次岗位培训。有计划地组织部分新任校长、副校长到同类管理水平高、办学成绩突出的学校挂职研修。

校长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要经常性地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指导教科研工作。校长要兼任一定课时量的学科教学, 并带头上示范课或作讲座, 带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本县域内中小学 (含幼儿园) 教师实施统筹规划和综合管理, 严格落实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三年一核”和“一年一微调”的政策。

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按照“有编即补、凡进必考、择优录取”的原则招录教师, 一般招录本科以上年龄在30岁以下的应、往届毕业生为主;对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以上职称的在岗教师, 年龄适当放宽。

加强教师培训。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县举办的各类培训, 教师培训经费占学校公用经费的比例不得低于5%。加强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 由政府出资向社会培训机构购买服务, 补充培训能力不足问题。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设立学科名教师工作室, 开辟“名师讲座”“名师精品课研讨”等教育教研活动, 使名师逐渐成长起来。

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坚持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优秀教师和班主任倾斜, 在30%奖励性绩效工资总数内, 排在前面的10%人员和排在后面的10%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相差8倍以上。

推进教师交流。落实国家和省的教师交流制度, 每年按5%—10%的比例进行交流。在农村中小学工作未满5年的, 一般不予交流, 教师调动必须根据学校岗位需求, 参考教师综合考核结果。

加强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聘后管理, 对已聘任的一级教师、高级教师等每学年进行量化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担任班主任、周课时完成量、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上公开课、学年度发表论文等情况。对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的教师, 给予缓聘, 缓聘时间为一年, 一年后经考核合格的, 给予续聘;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教师, 给予低聘。聘任一级教师、高级教师等职称职务的原则上3年内不允许申请工作调动。建立学科教师随考制度 (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 随毕业班考试制度。

(3)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提高教研水平, 促进教研常态化。推进县教研员全员聘任制和考核制, 建立县、片、校三级教研机构“纵向指导、整体联动、分层落实”的联动机制。

6.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1) 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体系。

(2) 制订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办法。

(3) 建立校长考核评价体系。

(4) 建立教师工作管理评价体系。

5.建立中小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二、保障机制

1. 加强组织领导。

(1)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育工作, 县政府常务会每年至少研究两次教育工作,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半年对教育工作进行一次调研, 解决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县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对教育工作进行一次督促检查, 县人大、县政协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教育专题视察和调研。

(2) 成立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研究制定全县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设立中国共产党屯昌县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负责县委教育工委的日常工作。

(3) 完善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所学校, 每年至少为学校办一件实事;镇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一所完全小学;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和中层干部实行包片包校制度。

2.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确保教育经费的法定增长。

(1) 落实省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各级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按不低于省定的标准执行。

(2) 设立校长基金。校长基金主要用于表彰奖励优秀教职员工、资助名师工作室和教研活动等。

3. 规范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兼顾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统一规划城乡学校布局;统筹考虑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全面改薄工程等, 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按先建后撤的原则, 采取“撤、并、建”等措施, 实现城乡教育结构、规模、质量的统筹、协调、均衡发展。

4. 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1) 大力表彰先进, 通过激励和引导, 着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 造就一批理念新、能力强、水平高的专家型校长, 引领广大教师和校长努力工作, 争创一流。

(2) 关爱特殊群体学生, 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尽职尽责,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孤儿、三类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关爱保护工作体系, 促进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

(3) 县委、县政府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努力为学校和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严厉打击干扰教学和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质量强县实施方案 篇3

一、要永葆新型工业化的浓厚氛围

工业化是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大多数地区,不经历工业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大发展。宁乡原来也是一个既无明显区位,又无特色资源,更无产业基础的内陆县。十多年来,宁乡坚持营造并始终保持新型工业化的浓厚氛围。一是始终唱响兴工强县主旋律。从1997年开始,15年来始终把兴工强县当作第一战略,从未动摇。唯一的改变,就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二是始终突出兴工强县主目标。在县对乡镇园区和县直单位年度绩效考核中,工业化权值最高,在100分基本分值中占15分。三是始终营造兴工强县大氛围。连续8年召开千人以上全县工业经济大会,全体县级领导、乡镇和园区负责人、县直服务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全体企业主参会。全县真正形成“一切围绕工业、一切服从工业、一切服务工业”的真抓实干氛围。四是始终重奖兴工强县大功臣。连续6年每年财政拿出1000万元以上奖励先进工业园区、乡镇、优秀企业、企业家、职业经理、员工和优质服务单位。连续12年每年拿出500万元以上奖励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功臣和项目推进功臣。

二、要形成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发展新型工业化,必须以园区为平台、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以招商为手段、以创新为动力、以环境为保障。一是强力打造大平台,形成园区体系。2002年宁乡经开区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8年的努力,2010年11月,宁乡经开区成功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第四家和县级运作的第一家国家级经开区,为宁乡更好地利用国家和省市政策及资源、更多地争取外来投资、更快地发展工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提供了更高更大的平台。2006年,宁乡争取省、市支持,打通了金洲大道,开辟了金洲新区,将宁乡至省会长沙的时空距离由35公里缩短至13公里,为宁乡东进融城(融入长沙)和建设“3+5”城市群核心示范区开辟了全新空间。经开区2011年又获批国家级再制造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70亿元,工商税收跨越5亿元台阶。金洲新区获批国家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实现产值180亿元,工商税收超过3亿元。同时,部分专业特色工业小区也在大园区的引领下顺利成长。二是努力培育大产业,形成产业体系。没有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大产业支撑的工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宁乡出台了关于培植大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建立了七个县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力扶植培育七大产业。目前以三一重工、楚天科技、华良中意电器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加加集团、青岛啤酒、宏全国际、小洋人乳业等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以邦普科技、族兴颜料、红宇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三大产业对规模工业产值贡献率达68%。三是全力引进大项目,形成企业群体。无项目不发展,小项目小发展,大项目大发展,重大项目跨越发展。10多年来,宁乡始终突出引进和培育重大项目,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配置到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上来。10年前,县党政主要领导九赴青岛,在年财政仅两亿元的情况下,补贴3000万元以上引进了青岛啤酒,现在青岛啤酒年税收在5000万元以上;2009年,引进了三一汽车起重机项目,财政支持力度在3亿元以上,2010年起,年纳税额就超过了1亿元;楚天科技是400万元进入宁乡的,现在年缴税已超4000万元。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已从10年前的57家增长到目前的556家。目前尚有两个规模工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同时,正在紧锣密鼓洽谈引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四是致力推动大创新,形成竞争优势。我们认识到,企业和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掌握核心科技。目前,宁乡企业已创建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拥有一大批专利技术。三一、圣得西、楚天等企业都在国内外建立了与世界最先进水平接轨的研发中心。企业的主导产品和主要技术从以模仿和引进为主到现在自主知识产权达40%以上。

三、要破解新型工业化的制约瓶颈

一是加强要素资源供应。在用地、征拆等方面为工业发展和工业项目引进落户提供保障。及早进行用地项目包装和申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有效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严格执行征地拆迁政策,2011年征地7924亩,拆迁房屋1216户,拆迁面积51.3万平米,及时保证了项目腾地需要。二是突破融资瓶颈。加强银政企对接,每季度召开贷款协调会和银企洽谈会;完善资本运作机制,设立“产业创投基金”,撬动民资投入工业。三是强化人才支撑。连续四年实施“5127”人才引进工程,引进博士63名、硕士172名、重点本科生491名。优秀人才三分之二引入企业。建设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打造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基地,为集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了人才基础。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在线办理改革,严格实施一家收费、全程代理和挂牌保护制度,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突出进行项目施工环境整治,坚决遏制阻工闹事等不法行为,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五是深化两帮两促服务。宁乡在全省率先开展“两帮两促”活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扎实开展经济服务活动,全力帮助扶持企业发展、帮助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增长,每年累计开展帮促活动3000天次以上,排查用地、资金、拆迁、电力、自来水和燃气等问题1200个以上,每个问题都基本得到圆满解决,为项目建设排除了障碍,为扩大投资破解了瓶颈。目前,针对实体经济发展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全县所有领导和部门分组深入走访企业,开展“暖心、减负、助力”活动,为企业家暖心鼓劲,为企业进行政策性减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要全力服务新型工业化

工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和主要支撑,宁乡发展和改革局始终认为应是发展和改革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力服务工业发展。一是加强宏观统筹,积极谋划工业发展大局。始终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头号战略,突出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中的首要地位。始终把新型工业化当作发展和改革的头等大事,密切关注和分析工业发展形势,积极研究和提出发展对策。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形势下,宁乡提出要以新一轮工业大招商大发展来推动下一轮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二是加强品牌创建,积极服务工业平台建设。从国家级经开区报批,到省级开发区报批,再到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项目申报,县发改局都是以主人翁的姿态,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园区的同志一道来做好有关工作,梳理报批流程、学习制作文本、协调衔接审批、争取上级指导支持,通过事在人为的努力,宁乡的许多重大品牌和项目均在一般人想象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轻易”得来。三是加强政策服务,当好企业发展称心保姆。加快企业备案流程,实施企业备案绿色通道;全面研究国家和省市工业发展政策,积极协调国家和省、市发改委工业(产业)、高技、财贸、环资、地区等部门,为企业在扩大产能、技术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企业备案、绿节能减排、融资上市等多方面积极争取资源、政策、平台等要素。3年来,为全县企业争取中央投资在1亿元以上,促进了加加集团成功上市。

教育强县建设实施意见 篇4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十九大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共绘新时代大美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是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新时代教育发展特征,继承崇文重教优良传统,弘扬井冈山精神,借鉴吸收先进地区办学治校经验,打造教育品牌,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眼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集中攻坚、综合改革、重点突破,提供更丰富的办学资源和更贴心的教育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激发内生动力。加强系统谋划,注重衔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和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各乡镇各校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三)主要目标。与省、市同步基本建立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得到破解,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缓解,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

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格局更加完善。

二、深化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改革

(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健全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学校党委(党支部)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以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走在前列活动为抓手,创建“红色、绿色、古色”特色教育体系,提升本地特色教育资源,深入推进“绿色文化(茶文化)、经典文化、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打造一批县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营地),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资源对学生免费开放或减收费用。统筹开展好中小学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活动,深入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和法治教育;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构建家校社共同育人格局。〔责任单位:县委教体工委(县教体局)、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旅局、团县委,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五)健全学生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保障教室照明卫生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扭转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比例增多的状况。加快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抓好“足球进校园”活动。全面落实吉安市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开足开齐美育课,切实抓好学校艺术教育,帮助学生形成 1-2 项艺术特长

和爱好,全面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强化与拓展“1+1”素质教育,组织召开素质教育现场交流会。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活动,加强学校大课间管理;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开展好师生读书活动,组织读书沙龙,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咨询室,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军事理论教学和学生军事训练。加强安全教育,配齐学校安保人员,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推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医务室,按标准配备校医和有关药械设备。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育人功能,积极推动青少年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卫健委、县财政局、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团县委,各乡镇政府〕

三、深化各类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六)完善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 2020 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 87%,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原则上达 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 80%以上;办好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2019 年秋季全县乡镇公办幼儿园必须全部投入使用;2020 年实现在人口 2000 人以上的大村落利用完全闲置学校改建村级幼儿园或利用村小教学点的富余校舍、富余土地改扩建附属幼儿园。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2019 年起,老城(棚户区)改造、新城开发和居住区建设应将配套建设幼儿园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确保在户数达 1200 户以上的小区建设配套幼儿园。建立公办幼儿园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采取定向培养、招聘等方式,补充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公办附属园教师,争取到 2020 年,公办幼儿园正式教师占比达 40%以上,2019 年招聘公办幼儿教师 50 名,2020年计划招聘 60 名。建立各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整顿无证办园、违规办园等行为。探索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龙泉幼儿园为龙头的“1+N”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委编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民政局、县市监局、县公安局〕

(七)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城镇挤、乡村弱”问题,加快完成城区新泉江小学整体搬迁工程和思源实验学校二期、八角楼小学新建工程;加快完成乡镇高坪中学、禾源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做好“两类”(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学校建设规划,启动左安中学、于田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工程,合理有序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到 2020 年,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实施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行动,加大对薄弱学校、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建立以优质学校为主体的教育共同体,实现管理互动、师资交流、资源共享、活动同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促进城乡学校科学、协调、均衡发展。力争在 2025 年前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持续开展智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大力推动城域网建设,推进“互联网+教育”升级,增加智慧课堂的覆盖率。全面推进高品位的美丽书香校园建设。〔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团县委、县妇联〕

(八)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 年)》,瞄准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以上目标,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加快燕山中学(智华中学)建设进度,确保 2019 年秋季学期交付使用,完成瑶厦中学高中部剥离。落实全省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化解高中阶段债务。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到 2020 年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认真落实全省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确保高考改革平稳落地,积极应对新高考,加大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力度,积极探索“选课制”、“走班制”,健全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加大对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经费、师资支持力度,保障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需要。〔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九)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探索采用混合制办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引进民资解决继续投入问题,破解县职教中心发展瓶颈;按照普通中专设置标准,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县职教中心顺利通过省级达标中职学校评审验收;适应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培养、送教到企、顶岗实习、共建专业、共建车间等校企合作项目。建立与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机制,进一步拓展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签订“3+2”培育模式,加大本土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县级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 30%,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 30 万元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积

极探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力争到 2020 年职普招生比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工商联、县职教中心(县职业中学)〕

(十)改进特殊教育发展机制。积极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儿童康复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含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安置,落实“一人一案”,做到“零拒绝”。完善残疾儿童学籍管理机制,将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班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纳入中小学生学籍管理,逐步形成以县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以随班就读为网络,以送教上门为辅助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落实医教结合制度,扎实推进残疾儿童身心康复。加强特校教师和专业医疗康复人员的协作,开设必要的康复训练课。安排不少于 5%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与职业教育。〔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残联〕

(十一)完善民办教育政策支持体系。采取以资金或资产入股、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对现有民办学校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无证无照教育培训机构的整治。建立完善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信用评价、质量认证和评估体系。〔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委编办、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税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监局〕

(十二)健全继续教育、专门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发展机

制。建立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终身学习推进工作机制,全面普及个人终身学习账号的应用。加强专门教育,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加强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有效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完善基层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整合利用现有的社区教育机构、县职教中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以及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体育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等,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推动医养教结合,促进养老服务和老年教育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委政法委、县卫健委、县民政局〕

四、深化教育保障体制机制改革

(十三)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行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积极改革,整合资源,成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设立龙泉教育论坛(校长论坛、班主任论坛、学科论坛),搭建校长、班主任、教师交流成长的平台。深入实施“以德为先、骨干带动和全员提升”的强师战略,完善以“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及骨干教师、“百名师德标兵”“百名优秀班主任”等为主的县级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建设的实施细则》;通过有计划地调剂事业单位编制、招聘合同制教师、返聘优秀退休教师等方式多渠道补充教师,2018 年起确保每年补充教师 600 人以上,利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我县师资总量不足的问题。落实《关于加强全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指导意见》,通过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教育系统内部调配和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补足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的有关规定。建立校长考核和激励机制,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出台校长奖励办法。适时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完善教师聘任制、绩效工资考核制、县城学校教师选聘方案,逐步实行教师选聘资格准入制度;进一步明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部门职责,教育部门应参与评审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十四)健全财政投入机制。严格落实“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的要求。加强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让净收益计提教育资金征管,并确保及时足额用于教育事业发展。落实各类教育生均拨款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在公办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生均公用经费按特教学校标准拨付。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家庭贫困学生档案库,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教体局、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

(十五)完善督导评估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乡镇和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机制,建立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专兼职督导员队伍。全面推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和挂牌督导制度,实现中小学督导常态化。健全教育督导公示、公告、报告发布、限期整改和约谈问责制度,把督导结果作为对乡镇和职能部门及有关负责人进行考核、奖

惩的重要依据。落实教育督导专项经费,保障督导工作正常开展。〔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各乡镇政府〕

(十六)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加快教育城域网建设,2019 年年底前完成县级教育城域网和各级各类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校园和“专递课堂”建设。建立电教设备信息化统一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图书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资源开发机制,形成“基础性资源靠政策、个性化资源靠市场”的资源建设格局。完善资源应用机制,形成“市场突出重点强特色、县级保障服务促应用”的资源应用格局。〔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五、组织领导和推进实施

(十七)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贯彻落实。深入推进“一树两强”主题活动,巩固提升支部“七化”建设成果,全面加强“六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党建质量。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各乡镇党委、政府每年要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县委组织部要在干部考察过程中,注重了解考察对象在落实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教育强县方面的工作情况。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改革落地生根作为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领

导干部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为教育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县纪委监察委要落实监督责任,督促党委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县委宣传部要大力宣传我县深化教育改革的政策举措和成绩经验,合理引导改革预期,为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县发改、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要细化、完善有关配套政策,积极支持和推动教育改革;其他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要结合各自职能,为教育改革提供大力支持、创造有利条件。〔责任单位:县委教体工委(县教体局)、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宁强县北关小学校报创办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拓宣传阵地,搭建师生展示才华、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全力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品牌和新型办学理念的素质教育型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打造书香校园特色,决定创办北关小学小学校园报。现将校报创刊方案设计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传递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反映各方面工作的成就,展现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反映师生员工的心声。坚持充实内涵、重点发展的思路。坚持服务师生为主,提升校报宣传与辐射功能;坚持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依靠师生力量增强办报活力;坚持立一流的目标,办一流校报,展学校风采。

二、组织机构

顾问:

主编:

副主编:

质量强县实施方案 篇6

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实际来看,经过建县50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02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916万元,比“九五”末增长36.6,年均递增16.9。全县人均GDP达到19650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997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48.3和21.3,年均递增21.8和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2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97元,比“九五”末增长12,年均增长5.8。经济综合指数在全省86个县市中排名第8位,在全省22个少数民族县中名列第1位,在全市县市区排名第3位。结合自身实际,我们提出在今后20年内,分两个阶段迈进,到2012年提前八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把阿克塞县建成全国一流的少数民族富裕县,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自治县的资源特点和区域发展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仅是适应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

一、加快培植工业经济,构筑工业强县的新框架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强有力的工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是一句空话。阿克塞县的工业在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工业体系趋向多元,由单纯的石棉采选拓展到矿山设备、石材加工、炸药、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等10多个门类;工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石棉工业集团公司万吨选厂扩建项目、神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铵锑油炸药技改项目、塞阳石棉设备制造公司选棉设备生产项目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相继建成。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西部石棉市场的建成有效地规范了石棉生产经营行为。工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到2002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6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6776.9万元,比1992年翻了3番;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56;全县工业企业从业人数达到3430人,占县内从业劳动力总数的60;工业税收完成1568.4万元,工业直接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95。地方工业的稳步发展,不仅保证了自治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克塞经济要迅速发展,必须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今后我县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思路是: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发掘和培植,构建有竞争优势的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树立大农牧业观念,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加快石棉等工业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加快具有民族特色轻工业的发展,以争取较大的经济利益;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产业群落优势,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以减少地区经济发展风险,提高成功率。到201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9.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4亿元,年均递增9.6,占GDP的52,个体私营经济成份占所有制成份的80以上,科技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5。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树立竞争优势观,沿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培育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工业经济强县。为培育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亟须将比较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思路结合起来,完善开发政策,制订竞争优势导向的跨越式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制订和战略规划,确定未来经济发展的路标,明确鼓励、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为这些产业的发展进行制度安排(如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创业风险基金等)和组织构建(如建立民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从而在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途径推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高。加快工业化进程主攻“六个方向”:

1、以石棉为主的工业经济向股份制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石棉工业是阿克塞县的主导产业。以石棉为主的工业经济向股份制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就是各个骨干企业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本质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选择股份制、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以资产为纽带,企业间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组建专业化的企业集团,对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外成为具有相当市场竞争优势的规模较大的竞争者。组建甘肃塞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力争早日上市,募集全社会资金,发展阿克塞经济。

质量强县实施方案 篇7

工业经济是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要把旬邑县建设成咸阳北部经济强县,关键在工业,重点在工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做快工业经济速度、做强工业经济实力、做优工业经济效益,实现工业率先发展。

旬邑县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就必须按照“以新型工业为龙头,形成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总体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实施“一绿一黑”工业强县战略,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加快绿色农果畜资源和煤炭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渭北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和咸阳煤载能化工基地,以新型工业化加快实现经济强县。一要做大煤炭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企业生产能力,扩大煤炭产出,提高原煤产量,确保圆满完成全年700万吨原煤生产任务。继续加快青岗坪煤矿建设,力争3年实现产值20亿元;加快清塬、七里川、席家山煤矿技改扩能步伐,力争早日达产达效,确保到2010年,全县原煤产量突破1000万吨,实现产值40亿元;要做好中电投4×60万千瓦电煤一体化项目前期各项工作;要以旬东煤业公司为龙头,培育年产值过50亿元的旬东煤电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围绕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走煤电、煤化工转化的路子,加快引进一批煤炭资源深加工企业。二要做优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全县苹果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以果汁、饮料、果脯、果酱、果干为主的系列有机休闲食品加工业和果箱、套袋等苹果包装业。依

质量强县实施方案 篇8

实施情况总结

一、专项行动计划2013总体情况

内蒙古中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旗委政府及科技局的领导下,以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扩大葵花籽加工能力为己任,开发葵花籽加工坚果类系列产品,实现葵花产业的克持续发展,带动科右中旗经济增长。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2013实现推广食用葵种植基地11万亩,油葵种植基地26万亩;引进新品种JK103、JK601及8211、NC208等4个;举办科技培训班5次,科技局主办葵花种植电视讲座一次,举办田间地头现场会3次;建立项目示范试验基地2300亩,沙地滴灌试验地108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落实和加快项目的推进工作,在旗科技局带领下,由科技局和公司成立了科技项目管理小组,配备专人进行专项资金的管理,建立了和制定了整套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二、主要成效

葵花种植基地面积总规模为11万余亩,基地的选择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满足所选择的品种要求为基本条件,结合所在区域的气候、地块、地貌、土壤等生长要素,进行确定,公司每年基地面积增量不低于5万亩,至2018年力争超过50万亩。根据食用葵原料市场及自身生产炒货需求,确定当年种植品种以实现最佳产出效益的原则,所需种子的来源由安徽华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新品种JK103、JK601在国内杂交食用葵中处于领先水平,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9%;油葵8211、NC208良好的抗病性和高产稳产的特性,为广大种植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2013年春季,公司食用葵基地的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生产环节的组织工作有序进行,由公司农场三部组织当地农户根据所种植的品种特征,采取相应的种植农艺技术,确保生长周期内各环节生长要素合理安排,尽可能的采取各项增产增收的保障措施。

公司根据当年春播前的基地面积进行确定资金需求情况,对土地使用费,种子、化肥、灌溉、机械、人工等生产成本要素进行合理预算,试验示范基地生产资金预算600万元,在生产投入前公司将资金以现金形式拨付,设立了基地生产专用资金账户,该账户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由中阳农业公司派一名财务人员组成专门核算小组,在科技局的监督和管理下对基地项目的资金,各项目开支销售收入,产生的费用等进行记账、核算、每月财务动态上报公司财务部。

(一)、基础设施投入:中阳公司在2013年负责对电力设施、灌溉设备、大型机械、喷灌设备等基础设施投入168万元,保证在春播前完成基地面积2400亩耕地的所有水利设施及各项准备工作。

(二)、当年生产费用投入:土地使用费,种子、化肥、灌溉、机械折旧、租赁费、人工等生产成本要素的投入,该项生产成本费用预计170万元;土地租金年金60万元。

(三)生产管理:在正式播种前公司将资金或种子化肥220万元拨付至高立板基地即公司第二食用葵基地,由农场二部组织实施生产。

2013年末,由农场二部负责对高立板基地项目的产成品进行组织分级清选,达到洽洽食品食用葵原料收购质量要求,并对对清选商品质量及生产过程进行管理,按照相应的2013洽洽食用葵原料回收标准及价格回收,回收葵花籽原料4600多吨,平均收购价格5.5元/每市斤,与种植玉米相比较,订单农户平均每亩增收700多元,最高亩产达2600多元,远远超过种植其他作物的收益,农户种植葵花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公司针对农户对种植葵花作物尚处于初级阶段,对技术及生长习性不够了解,因此,公司采取以下措施:

(一)科技领先,种子先行

1、海南科研

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华夏向日葵研究所、等专家级科研人员、国家级首席专家张义等组成16人研发团队,现有的研究成果有杂交食用葵新品种JK103、JK106、JK601以及科阳1号、科阳3号、JK518C等。

2、甘肃、新疆育种(图片4)

甘肃酒泉建有育种基地3300亩,新疆2600亩。年加工优质杂交食用葵种600多吨;油葵种子500多吨,建有种子生产线5条;农业订单得到了基本保障。公司同时又是(洽洽集团)安徽华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东北地区种子销售总代理,覆盖区域为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

(二)田间指导,订单种植(图片5)

科学种植是提高每亩收入的重要保障,为此,公司在吐列毛杜农场建有2300亩示范基地,较好的带动我旗农户种植向日葵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广大农户正确的了解新品种的特性及种植方法,我公司每年举办近20场种植技术培训现场会,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和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密植、引蜂,以提高每亩单产,实现增产增收;2013秋,举办了中阳农业秋季葵花种植观摩现场会,参加会议人员扩展到吉林、黑龙江、辽宁以及内蒙的海拉尔、敖汉、扎鲁特旗等,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为了让农户放心,公司采取提供良种、订单种植、保底回收的生产模式解决农户葵花籽销售的后顾之忧。

(三)原料回收,生产加工

公司自2011年起,订单回收有效拉动了农户对食用葵种植的积极性。至2013年科右中旗地区食葵面积猛增到60多万亩,公司食用葵订单面积已突破10万亩,食用葵种植户增至14000多户,每户户均增收6600多元;每亩食用葵对比玉米增收500-800多元,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刺激了农户种植食用葵的积极性。油葵订单面积比2011年几乎翻了一翻,面积达到28万亩;带动农户5300多户;户均增收7800多元。食用葵销售价格也由2011年的平均每斤3.6元上涨到2013年的5.5元,最高达到每斤7元。全部订单农户实现增收1.34亿元,真正的起到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公司2013年收购瓜子原料4956吨,炒货加工2089吨,完成产值3972万元,向总部洽洽集团供应原料2170吨,全年原料贸易额2382万元;2014年储备原料5610吨,其中为洽洽集团储备2300吨,中阳公司自备加工原料3300吨,产品主要销售区域为哈尔滨、沈阳、阜新、通辽以及科右中旗周边城镇。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品牌营销,品质保证

公司坚持创立具有内蒙古地方特色的独特品牌,依照科右中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目前主要品牌有“沁格格”、“蒙益多”“阳生”,产品逐步向系列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真正的起到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1、技术人员缺乏,基地面积增长过快,服务难以全面。主要措施: 其一,招聘年轻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广泛吸纳社会科技人才,与农科院、高校等科研单位合作,举办技术人员研修班,抽调好学肯干的年轻骨干人员脱产进修。

其二,在各种植基地苏木及嘎查,选拔年轻有文化的种植户为带头人,组织成立葵花种植协会或协会,以帮、带、扶等多种措施和手段进行推进工作,尽快建立一支农户自己的科技队伍。

2、项目投入资金有限,对新品种的研发和繁育的经费不足;对农机设备及产品加工新型设备采购受到一定的局限;影响了带动食用葵种植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主要措施:

中阳公司在加快企业自身的产出机制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企业贷款及内部集资等多种形式,增加项目资金的投入。

另一方面尽可能争取自治区、盟财政、旗财政的资金支持及项目补助,以满足不断扩大的葵花基地对技术、良种及产品加工能力的需求,尽量避免因资金规模形成对葵花产业发展的制约。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安排

1、在2013年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培训场次。

2、添置大型农机具及产品检测、加工设备。

3、建立葵花网上贸易平台,促进种子、原料、商品贸易。

4、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空中科技课堂,网上咨询、专家在线等服务,达到更广范围的技术服务对象。

5、建立高标准实验室及采购实验设备;新建温室大棚及小型种子

加工设备。

内蒙古中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一篇:加拿大婚礼习俗下一篇:狮子王观后感小学二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