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反思(共12篇)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板芙镇新联小学:肖力强
我从事美术教学以来一直都觉得美术欣赏课难上,因为美术欣赏课要求很高,美术教师要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较好的沟通能力,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才能达到美术欣赏课的最终目标。在此我谈谈对《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这一课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反思。
这节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做传授知识的工具,也不做学生学习的包办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目前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课的结构通常是先给学生看艺术作品,再让他们谈谈看法,学生的兴趣没有被很好地调动,没有能够真正投入到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之中。学生参与艺术的途径应该是全方位的,对艺术的欣赏仅靠眼观、嘴说,很难让他们持久地参与。而我则带领学生在欣赏大师的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时分 “看、议、说、演” 四步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去揣摩体验艺术作品。之后让学生自己学习其他艺术作品,欣赏时穿插不同的环节,让学生在与大师对话中获得鲜明深刻的美感体验。这节课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欣赏课上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美术常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要因此忽视学生的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劳动有痛苦也有快乐;正如人的生命有欢乐、幸福、寂寞、苦闷
中山市板芙镇新联小学美术精品课程
一样;艺术作品也丰富多彩。但现在的孩子们大部分生活环境优越,阅历也不算丰富,所以对一些情感体会不是很深刻,绘画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只有读懂了人类的感情才能读懂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让他们在活泼、轻松地环境中完成欣赏目标——体会画家的情感。如欣赏大师的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时,开展“听音乐”,“听画家列宾的故事”,“学生表演纤夫劳动场面”等活动而不是自己空洞的阐述。最后有学生说帮妈妈洗衣服很快乐,有个学生画了暑假回老家帮爷爷收稻谷的场景。学生们都知道了劳动也有快乐的,要像列宾一样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信心。美术教育不单纯是一种技法的教育,更是一种情感的教育,让学生在欣赏中与画家作情感上的交流,引发心灵的共鸣,这是人性化的美术教育,更是一种充满爱意的教学。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我自己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遗憾:
第一、《画家列宾的故事》如果能再讲丰富一点会更好,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伏尔加河纤夫》这幅画的历史背景、画家创作这幅画的意图。
第二、在学生表演“伏尔加河的纤夫”这一环节中,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联合进行表演,达到与学生一起互动效果。
第三、在评价时,由于时间上的安排只有两三个同学上去讲台说了一下,我来不及做认真地评价,匆匆收场。在最后的总结方面,我建议教师可利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总结。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
中山市板芙镇新联小学美术精品课程
米勒是一位赞美劳动的艺术家。米勒说过:我生来只知道土地, 所以将我在土地上劳动的所见所感, 都忠实的表现出来。他认为:劳动自身不但是美丽的, 而且劳动还能够产生一切美的事物, 包括劳动者在劳动时的表情, 姿态;以及在劳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等等。米勒的作品对表现女性美的方式有了新的定义,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行为——劳动。在劳动中存在着无比生动的形象。但现实生活很自然化的, 不免显得散乱、朦胧, 夹杂着一些偶然性的表面因素, 因而表达出来会显得平淡。这就需通过艺术家运用天马行空的思想加以加工创造, 才能使平淡简单的事物散发出独特的艺术美, 使现实生活中普通的形象显现出鲜明的个性。
《拾穗者》是米勒最能够突出女性劳动美的一件作品。这幅作品中描绘了秋收季节中, 人们在麦田里地里拣拾麦穗的场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 而背景中则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前面捡拾麦穗的三人与远处忙碌的人群构成对比关系, 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 体态健硕。这样的形象以现实的眼光来看并不美丽, 更无从谈及优雅。而我们在画面中能看到的只是为了生存艰难的躬下身子, 在泥土中搜寻着零散的粮食。通常人们认为的优雅和典雅之美, 只是属于美的创造和欣赏范畴。在人们经常忽视的粗拙、残缺之中, 也含有美的因素, 因为这也是一种艺术的美, 是现实生活的升华。而且在这些被忽视的美感中包含的力量往往是雄实和浑厚的, 这恰恰是优雅美和典雅美所不能企及的。美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以健康的思想为内涵, 以积极的生活追求为基础的。批评家朱里亚·卡莱德在他的巨著《米勒艺术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画出了在米勒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 并评价米勒是位高贵而不朽的人性画家。人类与自然斗争是严酷的, 而在封建社会中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与其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相差巨大, 这得益于封建社会及其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因此在米勒笔下描绘的劳动者, 无论是《牧羊女》《挤奶女》, 还是《拾穗者》中的农村女性, 在她们卑微可怜身影中, 投射出的却是一种非常浑厚庄严的美感, 体现出这些底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无所畏惧的精神。米勒通过长期对劳动者观察体会, 感悟到了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东西——通过劳动者来体现劳动本身的美。米勒说过, 人们早出晚归、辛勤劳动, 就像海水的潮汐一样, 那是大地的脉搏。在米勒对于劳动的美的认识是深刻而坚定的, 这也是他的作品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主要原因。追随他的画家雷东如此评价米勒——“一面是画家, 一面是思想家”。米勒自己也说过:所谓构图, 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任何艺术都是一种语言, 而语言是应该用来表达思想的。难能可贵的是, 在米勒的作品对这些饱含情感的画面却丝毫没有显现出矫揉造作之感, 这也证明了他对生活与人情的熟知, 以及对画作严格和周密的构思。这样的作品也通常是艺术家对于劳动者道德伦理的赞美——他们虽穷, 但在道德、情操上是纯真高尚的。一些艺术家们的作品通常以表达社会中非常消极负面的状况来宣泄对显示不满的情绪。例如在《倚锄的人》这幅画中, 表现出一个赤贫农民在繁重的劳动面前毫无希望的劳动情景, 表达出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统治阶层深深的厌恶之情。因此, 美术作品应以正面表现真、善、美为主要途径, 虽辅以揭露假、恶、丑之手段, 但其终极在于扬美。虽有悲剧之表现形式, 但悲剧的背后往往是崇高。正如鲍桑葵所说:我们所担心的、为健康的知觉或艺术的特征所不可克服的丑, 并不是狭隘的东西, 粗狂的东西, 可怕的东西、奇异的东西, 或哪怕是本来面孔被坦率地和有力的揭露出来的恶毒的东西;既然它们表面上的丑陋被明显的描写出来, 这些要素也就变成美的变异。米勒的作品以深厚而崇高的感情使人感到温暖, 它们带有宽容、大度、忧伤、对苦难和贫困逆来顺受的色彩。所以, 审美现象不仅仅取决于现实, 也取决于人的意识与视觉观念。
日常生活是平淡的, 却又是真实多样的。在许多的作品中, 最应该传承下来的是对真实的生活状态的追求, 有了这种真实感, 作品才有意义, 也才能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
参考文献
[1]郑雪锋.浅谈艺术的美与丑[J].大众文艺, 2014 (03) .
值得注意的是,陈独秀所设想的写实路线经过徐悲鸿、蒋兆和以及新国画运动成为新中国美术的主流,但是康有为设想的以工笔和院画来改造文人画的羸弱和程式化似乎一直缺乏具体的艺术家的践行。在这个剧烈的变革过程中,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画改造其实逐渐被简化成了“水墨问题”。究其原因,根植于“墨戏”传统的水墨表现性在“八五新潮”这个背景下,非常自然地与现代主义绘画中表现主义或者材料语言观契合在一起,从而能自然地获得一种“前卫性”。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过程,因此在现代主义运动和传统艺术语言之间必然存在一些张力关系。有些媒介和语言被发扬光大,有些则被遮蔽、遗忘、忽略甚至磨灭。过去三十年里,实验水墨渐次引入了材料性和绘画的行动性,新文人画和都市水墨也似乎在当代叙事中寻求突破。相比这些“显学”,徐累从九十年代开始使用的工笔技法予以论证,属于在二十世纪中国画的革新中一直被遮蔽的领域。而今天看来,他所代表的恰是近年来开始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将工笔技法作为语言资源,在笔和墨之外试图让那些在过去的实验水墨实践中被废黜的色彩、空间、叙事等范畴重新成为当代表达的一部分,进而开启一条不同于抽象实验的新线索。
徐累虽然是国画专业科班训练出身,但是他进入当代美术却并非从国画开始。作为当年的热血青年,徐累是“江苏青年美术周”以及“红色旅”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那个燃烧着人文热情却缺乏系统知识梳理的时代,艺术界基本上还处在集体无意识的青春期。文学性以及和文学最为相关的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成为很多新潮美术青年的首选。徐累也不例外。他一九八九年参加“现代艺术大展”的作品《裂变》和《心肺正常》即是如此。但是,和很多艺术家在九十年代远离了超现实主义或者存在主义的这类叙事风格不同,徐累似乎一直还在沿着文学性的脉络发展。因此,与其说文学性是徐累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毋宁说文学性是他与生俱来的一种精神气质。纵然在九十年代初的某一天,他开始远离“前卫艺术”及其纷争,但气质却一直还在那儿,郁结成一些奇奇怪怪的意象,最后变成了这些纸上作品的基因。徐累那几乎快被人忘记的、作为“八五新潮”参与者的历史身份并不能必然导致这些传统形态作品的特别意义,但是却可以证明,他对于毛笔、宣纸的选择,其实是一个经历过出走后的人的“自觉”选择过程。今天把他放到水墨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自觉其实是别有意味的。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唯恐不前卫不介入现实的文化氛围下,文艺愤青徐累回归传统媒介还是引起过“革命战友”的侧目、不解和不屑的。
徐累自己对此的解释是:“变革有可能是往前走,也可能是往回走,往回走不是守旧,不是倒退,是追溯和复活历史上有价值的起点,相当于车在前行过程中的后望镜,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态度。”而他的做法倒是简单而直接,“用最为传统的熟宣作画,却不采纳人们熟悉的传统中国画程式”。就技法而言,他采用的基本还是着色、晕染一类带有工笔色彩的技法,相比实验水墨和新文人画,或者都市水墨偏爱的宣纸上随机而不可控的张狂墨色扩张,熟宣纸本身对应的拘谨而缓慢的特质,在赋予艺术家理性塑造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带上了文化自觉的光晕。
其实从“前卫艺术”出走,并非只有徐累一人。当栗宪庭把一九八九年“现代艺术大展”作为“新潮美术的谢幕礼”的时候,已经预示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现代主义和前卫运动的反思。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前卫艺术和新潮运动,各人的反思也不一样。对八十年代的反思既能催生出玩世现实主义和新文人画的无聊感,也能催生出新生代反形而上学的气质。而徐累心中反思的,则兼有前卫艺术运动中的极端主义、集体主义和本质主义,但作为新潮美术的参与者,他又会在潜意识中本能地把“新文人画”那种无聊的气质,看作革命失败后排遣压力的“自暴自弃”。在九十年代早期新文人画兴起的时候,他即开始以他特有的方式表现带有反思意义的颓废和虚无。如果我们把新文人画看作是把饮食男女的肉身体验作为主要手段的话,那么徐累则是希望从精神而不是肉身的角度来介入这段颓废和虚无。因此很自然,他延续了八十年代文学愤青的特有气质,关注记忆、历史、精神性以及与之有关的意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艺术上的超现实主义和文学上的意象派对于徐累有着持续的影响。倘若论及意象在文学和艺术中的实践,其实涉及的都是世界表象与精神本质之间的关系。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徐累,一直有着“可见的都是不可信的”怀疑主义的论调。不过现在的他似乎更倾向于意象派诗歌的那种直接和无理。虽然还是在使用传统媒介,但是其焦点不是呈现传统工笔画中那些起承转合、言说有据的传统中国画的“美”,而是接近与意象派诗歌的那种“缝纫机与雨伞在手术台上相遇”的“美”。于是,我们在徐累作品中看到了一个混合着民国形象、奇珍异兽、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明清言情小说的幻象世界。他把诗歌中的意象转换为图像符号,从而把绘画变成了一次次图像的修辞练习。帷幔符号在“旧宫”系列中的出现,让我们想起旧时光里的秘密与幽灵;随着时间的流逝,画面中人物开始退场,换上场的是那些被驯化的马匹与禽鸟,它们的游荡,暗示着主人的“缺席状态”;风景消失,地图显现,世界成为一个虚饰的东西,而地图成为这种虚无的隐喻……
nlc202309040715
徐累毫不掩饰地提示着画面与文学乃至文字的关系 。
在他的方法论中,诗歌的修辞变成了图像修辞,自我的存在变成了意象的排列,词语的节律变成了视象的节奏。在这个方法论转换的同时,徐累在语言上所回归的是徐熙在《墨竹图》中所代表的那种古典绘画传统。他通常是稍加勾画就开始填色;填色的过程并非是从一极到另一极,而是从中间色开始,逐渐向两极拓展。这些都是来自于宋画特别是写真绘画的技巧和方法,可是画面在精神气质上却迥异于宋画的那种理性。宋画暗合的宋代儒家“格物致知”的新特点,即企图通过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从而获得对于世界的了解。当然这也是后来康有为提倡以宋画改造中国画的基本理由。套用今天语言哲学的观点,宋画是要通过对花鸟虫鱼这些“所指”的不懈研究和表现,从而接近世间万物背后的“能指”——不言的“天地大美”。
徐累一方面完全继承了这些技法,并保留了对于呈现事物的特别兴趣;另一方面,他的人生和绘画哲学却充满了异乎于“格物致知”的气质。在他的画面中,我们感到的是充满怀疑的神秘主义色彩:可见的往往不可信,画面中重要的往往是那个不在场的主人。在他的修辞中,帝国的历史变成了旧宫,风景被抽象成了屏风上的地图,而禽鸟则变成标本和骨骼。徐累并非是要通过物的“所指”参透世界的“能指”;他不关注生命与激情,只关注生命和激情消失之后的标本和文本。倘若虚实之于事物有如硬币之两面,画家徐累更关注的是“虚”,是事物的“所指”。与此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地制造着意义、事实、真相在“所指”上无休止地滑动。这一切就好比《盗梦空间》中那个永不停止的陀螺。陀螺不停,梦境不止。
徐累的这些作品让你观看,却不让你沉溺在剧情之中;他让你怀疑、猜测和思考,却不让你有丝毫写实绘画常常呼唤的廉价的共鸣。这些画面中虽然甚少具体的人物,但是每个物体都指涉或暗示着举止和行为。虽然同是孜孜不倦地描绘刻画着“物”的“存在”,但这些作品的核心显然不在“格物”,而在营造一种类似于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间离”效果,即营造出逼真现场,却不让你沉浸于其中。布莱希特的间离可以理解为一种“陌生化”手段,其目的是反对亚里士多德以来“同情”的戏剧传统,从而极大地启发了先锋戏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间离”的重点是通过陌生化的手段形成对世界的反思和批判。所以布莱希特说:“历史事件是只出现一次的、暂时的、同特定的时代相联系的事件。人物的举止行为在这里不是单纯人性的、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特定的特殊性,具有被历史过程所超越和可以超越的因素,它屈服于从下一个时代的立场所做的批判,它不断的发展能够使我们对前人的举止行为越来越感到陌生。”
显然“间离”的目的不在于复原,而在于历史化,在于唤起我们对于历史理性的思考。环顾徐累的作品,其每个意向都精巧而逼真,但彼此间却是矛盾丛生,无法指向古典绘画一直营造的那种和谐世界。徐累的精巧写实所营造的是一个陌生的奇异世界,就如同他这些文学性工笔风格对于前卫艺术一样,也是个陌生的世界。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理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徐累和他营造的奇异世界并非是对八十年代革命的遁世逃避,他也没有和这个操蛋的世界握手言和。徐累伪造了这些人物缺席的历史现场,其重心不在“历史”却在“历史化”,即当他意识到“以极端自我成为历史”的是一种妄想,他进而思考的便是“何以会成为历史”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是以反思的“前卫运动的虚妄性”的方式,延续着那个不死的前卫精神。所以这些奇幻的画面可以看作艺术家对“八五新潮”以来当代艺术历史化幻觉的反思,是当代艺术这辆快速前行的汽车上的一面后视镜。它们不是逃离,而是出走,更是出走之后的理性反思。
篇一:绘画>教学反思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是教师必须在绘画教学中首要注重的问题。
然而,在目前的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意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守教材,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中,一般都是先看教材,找出教学目标,教材要求画什么就画什么。而且方法多是先出示范画进行讲解,再分步教画,教师画一笔,幼儿跟着画一笔,随后再让幼儿参照范画作画,模仿比较好的还可以再添画一些小花、小草、小鸟、太阳等,以丰富画面。幼儿在学习中亦步亦趋,画面大同小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比较呆板。
二是讲评范围狭小,模式固定。讲评作业时,教师似判断是非的法官,对幼儿模仿比较象的、画面添加内容多的、画面干净整洁的作品往往大加赞赏,甚至用小红花、五角星来作为奖赏。
而对画面单调、模仿不象、作业散乱的幼儿作品则不予肯定,有的甚至批评、指责幼儿没有认真作画。而对绘画天生敏感的幼儿毕竟少数,这少数的幼儿往往成为教师固定的讲评对象,不利于激发更多幼儿的绘画热情。
三是绘画空间局限,忽视环境布置、区角等在幼儿园绘画教学中的作用。幼儿园每年或每学期的室内外环境布置,是教师们非常看重的。为了保持墙面的美丽整洁,画面布置一般都设计在幼儿可望不可及的高处,而能让幼儿伸手可及的墙面、地面,则必须保持整洁无瑕,不让乱涂乱画,幼儿只能在纸上或作业本上进行作业。幼儿随意发挥的自由创作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上述问题不利于幼儿拓展绘画思维,发挥创意,其弊端十分明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为如何把握幼儿绘画教学指明了方向。
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激发幼儿自由表达和个性创造方面多作研究和努力,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四个结合”:
一、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
知识更新、信息多变的今天,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中随机派生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能随时贴近和把握幼儿生活,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孙悟空、猪八戒已不是名着中的想象人物,而是幼儿能直接从电视里看得见的活生生的形象。
“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也不再是幼儿感兴趣的房子的模样,他们可能对结构复杂的高楼大厦更为投入。再如,大炮、坦克是幼儿喜欢可又比较难画的武器,可最近的伊拉克战争,美国的高新武器却让孩子们大饱眼福,坦克、大炮、飞机、航母、导弹??,孩子们竟能画得栩栩如生。可见,教师如果能根据幼儿生活实际和兴趣,留心发现那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熟悉并喜欢的事物,在预成教材的基础上,适时生成新教材,则不仅能丰富和发展预定目标,更能开拓新的教材教法,促进幼儿更为愉快、成功地作画。
二、示范法与观察法、谈话法相结合,并灵活运用。
示范法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绘画的简单技巧,提高短期作画水平,但如果示范法过前、过全,则容易束缚幼儿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观察法是幼儿学习绘画的重要方法,在教材确定之后,课前或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引导幼儿注意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点,体验活动的感受,欣赏美好的事物,把绘画内容变成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深的东西,幼儿就“有物可画”;谈话法在幼儿绘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幼儿创设宽松开放的谈话环境,将绘画构思先表达出来,将绘画情景描述出来,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提高绘画兴趣,而且能使幼儿相互学习和借鉴,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从而使幼儿“有物想画”。
以上多种方法都有其具体的运用环境,需要教师灵活把握。
幼儿绘画能力千差万别,对于在观察法、谈话法基础上还无从下笔的幼儿,教师应及时进行个别示范,帮助其树立信心,勇敢地拿起画笔。对于绘画操作过程中遇到暂时困难的幼儿,教师应成为引导者与合作者。
如一次绘画“迷宫”时,一位小朋友马上就要成功了,可迷宫被一个笔误变成了死胡同,面对一筹莫展的幼儿,我适时引导她说:“将关键的一条竖线怎样改变就会成为通道呢?”,稍加指点,小朋友茅塞顿开,将竖线改成一扇门,“死道”变“通途”,幼儿思维被激活了。可见,示范法的应用应和观察、谈话等方法相结合,因人、因情施教,这样才能既帮助弱者,又不限制强者,才能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有胆敢画”。
三、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
评价作品的过程,也是幼儿再学习的过程。一幅作品完成后,幼儿往往会根据题材内容和创作经验,迫不急待地将作品中的一笔一画绘色绘色地讲出来,语言被分配在图画中的每一个角落。幼儿的自我表述,激发了大胆表现的欲望,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孩子们的许多奇思妙想也会让你叹为观止。如:之所以有“绿色太阳”是因为“天热了,绿色太阳比红色太阳要凉爽”;爸爸的唾液有“黄豆一般大”是因为“爸爸生气时太吓人,说话声音很大,喷出的唾液砸到我脸上很疼”??可见,孩子们已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汇到创作中去了,而这一切,单靠老师的眼睛是不可能全部评价出来的。在了解幼儿作品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教师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进一步评价尤为重要。幼儿喜欢把对生活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或宣泄出来,借物象表达心象,抒发自己率直的感情。这样的作品也许线条不够流畅,结合比例不合常规,色彩深浅不合实际,但仍不失为一幅有创意的好作品。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时刻注意保护幼儿的创意,尊重幼儿的情感处理,每一幅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只要作品有独到的创造个性,能表达孩子的天性和对生活的感受,哪怕只是其中一点,教师都要及时捕捉并给予赞赏和鼓励,要让鼓励的语言“普洒”在每个孩子身上。
四、课内空间与课外空间相结合。
常常发现不少孩子取出水彩笔在桌上、椅上、墙上、地上,甚至手上、脸上,随心所欲地涂画着。如果教师充分利用活动室周围环境,善于寻找拓展幼儿绘画的空间,则不仅可以改变幼儿不良习惯,还可以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提高绘画技能。班级的美术区角放上纸和笔,便于幼儿随画随取;
六个平面的长方体食品箱贴上白纸,更是幼儿作画的好地方,一层一层地画,一层一层再贴,画好的五彩缤纷纸箱还可以用来做游戏,幼儿乐此不疲;平净明亮的玻璃固然卫生,但贴上幼儿撕纸作品,把它布置成窗花,更富有>童趣;选择部分贴上瓷砖的洁白墙面作为幼儿绘画场所,幼儿会大胆装饰,欢喜无比,因为美丽的教室里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教师作品,更有触手可及、举目可见的幼儿自创作品,幼儿又怎能不体会到美术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总之,自由创作空间的扩大,可有效提高幼儿绘画积极性,促进孩子们手脑并用,随心所欲,大胆表现,较大限度地发掘幼儿内在创造力和表现力。也只有创作空间的不断拓展,孩子们手中的五彩笔才能画出更加富于创意的、五彩缤纷的神奇画卷!
篇二:绘画教学反思
通过一个学期的的绘画教学,我对2–3岁的幼儿的绘画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儿童绘画特别是对2–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阶段他们都还处于涂鸦期,这一时期的线描是从无意识当中产生的,并不存在表现具体形象的意图,但有象征性游戏功能。
在绘画教学中提高幼儿绘画的能力,并不是幼儿绘画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绘画活动是幼儿表现个人对周围事物认识和情感的活动,在这一时期不必一味的去计较孩子画出了什么,画得好不好,过多的干涉会使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受到限制,使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受到遏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的画。对他们的绘画多给予肯定和赞扬,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绘画,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首先,我对我们班的幼儿进行涂色的练习,为了让幼儿对涂色感兴趣,能大胆地运用各种颜色进行涂色。我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游戏的形式引导他们,从而提高涂色的技巧。在教学中多以添画的形式出现,并以>故事的形式引出绘画的主题,在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让幼儿有更多一点的想象空间我尽量把握好示范的度,并用生动有趣地语言引导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我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多接触美的事物,用语言感染他们。
世界有多大,童心就有多大,儿童画的天地就有多宽广。在这个学期我的绘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在教学时没有充分地体现个体差异性,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的关注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并针对我班绘画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大胆地进行绘画,启迪他们的心智,画出他们眼中的世界。
篇三:绘画教学反思
转眼一个月又得了一半了,回顾这半个月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下面是我上个礼拜一堂绘画课所做的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刚从家庭走向新环境,对绘画几乎是一无所知,发展水平只是一个“涂鸦期”。比如,我在上周上的“神奇的笔”(绘画)一课时,让幼儿为一只气球涂色,开始时大家兴趣都很高,但是由于他们不清楚应该如何涂色,虽然老师示范过,但他们不懂得如何运用色彩,有的用各种颜色在气球上东一根、西一根画,有的索性画在气球外面„„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老师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不必强调幼儿画的好不好、像不像。这样会让他们失去绘画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应该去引导、呵护和培养他们。比如给气球涂色时,小朋友常常把颜色涂到轮廓外面去,这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孩子尽量注意不要涂到气球的外面去,因为不小心涂到外面去了,气球就会“嘭”的一声爆掉了。这样说小朋友都开心的笑了。在涂色的时候都格外的小心了。所以我觉得老师在培养幼儿绘画时,首先要从兴趣出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再教育指导他们该怎样画才会更好看。
幼儿的绘画潜能是多样的,思维空间是广阔的,所以老师在和幼儿一起观赏自己的作品、讲评自己的作品时,应该注意多用正面的、鼓励的语言,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认可。即使画的有多不好,也要先表扬再建议。比如为气球涂色时,甄紫涵小朋友涂得很不均匀,而且也只是涂了一小部分,这时我就对她说:“我觉得你涂的很漂亮,但你看这里还是白白的纸,我觉得如果你把它都涂满了,一定会更漂亮的,你觉得呢?”甄紫涵小朋友听了我的话,点点头继续涂了起来。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责怪批评幼儿的不对、不足之处,只会使他们失去绘画的兴趣,磨灭他们的积极性,抑制他们的情感,这样做孩子的身心就得不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变色的游戏》是广东岭南版美术课程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美术与科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其中一节,本单元有些内容也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不管属于哪个学习领域,本单元都密切联系“美术与科技”、“美术与生活情趣”的课程取向,因为电脑本身就是科技的产物,电脑美术作品题材均取自社会生活,生活气息浓郁,情感色彩强烈。而《变色的游戏》本课重点学习颜色工具的使用与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使用中感觉色彩的变幻与丰富以及色彩的一些相关知识,比如色彩与光、冷色与暖色等。
首先,作品引入。让学生欣赏两幅内容一样,但色彩完全不同的画(一幅是白天时鲜明的、亮度高的色彩,一幅是晚上深色调,亮度低的色彩),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找出不同点,指名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小结,以引出下面的本课主要内容――变色。
其次,对比学习。在学生还沉醉在刚才的变色游戏给他们带来的新鲜感的时候,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求知的欲望更强,我出示一张有“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四张图片,画面上四种色彩感受完全不一的对比,适时提出:四个季节的主要色调是什么颜色?随后引导学生回忆,在脑海里留下一年四季的主色调。即为本课的变色打下伏笔,也为学生今后的色彩知识添上一笔。这段学习内容重在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来感受,自己说出对一年四季的不同色彩的感受,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再次,分析比较。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电脑上利用绘画工具对同一幅内容的画面进行填充色彩。此节主要针对冷色与暖色的对比进行学习,学生对画面进行填色的时候冷暖对比,学生基础的色彩搭配知识。
本课知识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从表面上看,劳动并不是一个重点,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知识看似零散。在教学实践中,把劳动作为教学主线整合教学内容:劳动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劳动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劳动的重要途径是就业,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对国家而言,便意味着国家要实施扩大就业的政策,通过立法和执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个人而言,便意味着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使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以劳动作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课堂具有了内在的逻辑性,通过设计招聘启事的情境,把就业压力、就业观、政府行为、劳动者维权有机结合,符合高一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2.赞赏与鼓励——对学生内心需求的关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生调研的结果五花八门,也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了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在教学中,没有简单的对这些学生的愿望做出否定的判断,生硬的说教学生选择清洁工的工作。而是肯定每位同学选择中的积极方面(说明所有的同学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可以不选择,但必须要尊重,这是我们对劳动的态度,更是我们对人的态度,学生在此自然而然的实现了价值观上的升华。在就业环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内心需求得到尊重,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学生表现出能较好的处理个人愿望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性面对选择。
3.感性与理性——实施中的两难取舍
情感体验可以自主获得,价值观的升华则需要教师的.引领和点拨。本课采取讨论与讲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计冲突性的情境,学生共同讨论,在冲突、判断、思考中深化认识,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
这节课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已学过的知识,通过自主动手实践,体验感知,评价交流等研究、探索的自学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设计“风景”“动物”“美食”三个主题的演示文稿,在设计演示文稿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美化演示文稿,将所输入的内容动起来。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集体发现自己的力量,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创设情景性的学习环境
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三个不同的主题让学生抽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让学生自主动手制演示文稿,参与小组竞选,选出较好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
2、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给予学生探究的权利和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造天地,发挥学生更大的创造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创作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对于一些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作品。于是,我请他充当“小老师”,帮助小组内其他同学。但在这过程中,帮助别人的同学只是帮助别人操作,没有教同学怎样做,有困难的同学有可能最后还是不知怎么操作。在这一点上,我忽略了对“小老师”提出要求,我应当在请“小老师”帮助有因难的同学时,提出“只能教同学如何操作,不能代替同学进行操作”。而且本节课同学们没有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操作速度有些慢,有些同学的作品完成的不够全面。
3、精心设计评价的层次
在进行展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全班性的评价展示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并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发展学生反思评价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但在评价中,学生间的评价交流力度不够,学生语言能力评价不还不够科学性和全面性。
启发学生自学感知: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劳动课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最后形成技能,教师的教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会和不会的临界点为切入点,所以劳动课的自学感知是必不可缺少的。
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运用旧知识与技能,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机会,还使学生对所需学习的新知识技能有整体印象。如在拆麻雀时,学生通过拆,了解折麻雀分了六步:麻雀的尾巴拆开后,发现“折脖颈、翅膀”属原有知识,折尾巴由学生实践感知,一起找到方法。
折尾巴是难点,学生虽拆开尾巴,也不能完全掌握方法,于是师利用示意图出示折法,通过阅读再尝试折法,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图示意义,再全面展开,兴趣高涨。
巩固练习总结。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学生掌握了折麻雀的方法、要领,放手让学生练习操作,一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劳动知识,形成技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及时矫正存在的问题。
然而,三年级的孩子大部分还处在依赖父母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诸多问题的阶段,对生活的体验不深,而且大多还不能做到主动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因此对“职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所以,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去调查了解社会上有哪些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具体要做什么的。再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他们对照自身生活,讲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的职业,来逐渐感受各种职业的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正当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得到尊重。从而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别人,长大成为别人生活需要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待学生要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小心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但却非常脆弱,稍不小心,它就会滚动破碎。作为教学工作者,对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所以,在活动过程中,为了保证全员参与,体现自主合作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我多次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机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互相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大胆展示、大胆探索自己,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情感、态度、能力等都得到发挥和提高,通过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汇报,让学生对“人们的职业和劳动”有全新的认识。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于是我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以活动来体验生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职业与职业之间是关系密切的”,我让学生扮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比如:医生的小孩要上学谁来帮帮他,教师生病了谁帮帮他。通过“接龙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文描述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很远,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这样可以帮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中心。因此,在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家里有电脑的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了很多小故事与大家分享,乐思良还拿来了一本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
整体把握课文。在讲解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词,后问: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我的艰难?整堂课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在教学“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的段落时,我采取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通过默读、自读、品读……多种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在读中感悟文章的中心。在学生体会到“我”第一次挑煤的艰辛时,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能体现“我”第一次挑煤的艰辛的语句。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谈体会。
如有的找出“我看见比我大点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挣几个钱”;有的学生是找“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有的学生找的却是:“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还有的学生找“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胆子从左肩移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换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歇。”……而且同一个句子,学生的感受也不同。
在教唱歌曲的时候,我用的是教唱法,由于学生比较小,首先让学生读一遍歌词,这样学生初步对歌曲有个印象,然后一句一句和老师学歌曲,把重难点讲解的非常清晰,听得出来学生牢牢的掌握了歌曲。
最后环节加了一个为歌曲伴舞伴奏的环节,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手绢,学生也各自编创了舞蹈进行歌表演,进一步感受歌曲,也使学生懂得了劳动是最最光荣的事情。
11月25日上午,许宏首席教师工作室暨学军片品德教研活动在学军小学求智校区举行。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主题是“基于儿童文化,共建生态课堂”,前三节课的执教老师个人素质都很强,至少在教态和课堂驾驭能力上都是“有套有路”,不比我的“野路子”。尤其是苏峰老师最令我佩服,能够在临时换了授课班级的情况下,仍能依靠文本,突出学生意识和目标意识,开启智慧的课堂,很好地符合了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中午是师傅结合课堂教学的主题研讨。师傅提出,要让儿童成为儿童,就要走进儿童,了解儿童的文化特点。我就在思考,我们平时的课堂是否就注意到儿童心理特征和文化特点,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能看到富有儿童表征的点滴,可有时就这样漠视了。农村孩子还是很淳朴的,许多“小大人”的行为表现还是家庭社会给他们的影响,面对这些因素,我们的德育工作有时显得十分苍白无力。无论是品德教学,还是德育工作,要面对的问题还是十分复杂的,这个时候就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有限,导致实际工作缺少依据。所以,师傅提出在工作中要“寻找理论支撑点,多学习各种教育知识”,看来以后要向师傅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就像一直以来,我就希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中华式儿童”,在品德教学和德育工作中寻找民族的根。像《劳动成果要珍惜》这一课中,就想把《弟子规》中有关名言警句介绍给学生,几次试教中,这一内容糅合得都不是很自然,主要还是自己“剑术”不精,说教就大于体验,脱离了儿童文化,想砍掉又有点不舍,这方面今后还得多向师傅取经。
下午第二节是我执教的《劳动成果要珍惜》。课上,我从前一课的劳动者话题聊起,讲到身边无处不在的劳动成果,再根据学生的课前调查内容,主要交流“食堂工作人员、自己老师、求智巷协警、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果背后的感人故事,体会这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最后结合教材中“以俭素为美的司马光”故事,出示《弟子规》中的几句话,体会名言对我们珍惜劳动成果的帮助。还算顺利地把课上下来了,但自己感觉到硬伤还是很多。课后,特级教师黄黎明老师在点评中就指出,应该胆子再大一点,教学再放开一点,六年级学生可以尝试探究教学法,以一个片段作为引领,其他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一个自主讨论再交流,教师应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图片提示小结。我想,主要是自己“剑术”不纯,很多还是现学现卖,所以每一步都谨小慎微,生怕漏了哪个环节,又怕放 出去收不回来,教学就显得十分生硬。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绘画作品09-10
消防绘画作品简介范文07-12
毕业绘画作品展策划书07-05
中班美术绘画教案《彩虹桥》及教学反思07-09
初探宋代绘画中的07-09
绘画游戏 教案 反思06-15
教学中的互联网参赛获奖作品《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11-02
鲁迅作品中的奴性形象10-21
亦舒作品中的经典语录10-27
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