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笔记(精选7篇)
看了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比如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好多次用到这个心理学原理。在看杂志上的文章之时,偶尔也能看到作者引用这个心理学原理。然而,殊不知,艾宾浩斯是利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来得出这个遗忘规律的。后来的研究证明,如果学习材料是有意义的概念和原理,一旦学生理解之后,就很难遗忘。这个时候,显然不能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描绘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与遗忘。这段论述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站在“心理学”面前,我感觉自己真得太渺小了。同时,这段论述也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多多增加有意义的学习。对此,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例如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可知学习有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之分。在言语信息的一个亚类——符号学习中,因为符号学习属于机械学习,故学习者可以在无意义材料中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使机械学习易于记忆。这种改进记忆的方法被称为记忆术。那么我们可否作这样的推论,对于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材料,如果记忆者采取记忆术来记忆,那么其遗忘规律就不在是“先快后慢”了。
再如,当前在讨论教学问题时,经常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尊重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的,但显然是不具体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教学时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教学责任。在“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节中更是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完全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则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这样的观点让我联想到,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发起者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确保这个“过程”得以顺利通畅的关键因素。
类似地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一直以为这种教学论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教学论就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兴起。还有,如看了“学习心理”部分就会发现,机械学习在学习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强化刺激这些手段具有正统的心理学意义。
看了这本书,第二个感受是让我看清了我们平时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实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具体地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被“素质教育”或者“新课程”套着一些“帽子”,殊不知,在这些“帽子”下面,隐藏着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比如桑代克根据迷箱实验,提出可以把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这三个定律反应了学习动机、练习、强化和反馈在这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其中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动机和强化。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与当今建构主义心理学具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的本质。据此我不得不联想到朱国荣老师在杭州的那堂《长方形面积》:课中,在学生已经发现“长乘宽”就是“每行几个乘几行”之后,朱老师安排了一系列的关于“每行几个,有几行”的强化练习。当时我觉得这个过程有点死板,或者说给予学生再次去体悟的成分少了一点,感觉“不太好”。但从今天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才发现那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
看了这本书,第三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对教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理解。具体地说,以前只知道该这么做,但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是不知道了,而在看书之后,我找到了教学与心理学的联接。
看了这本书,第四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做好教学研究的信心。具体地说,以前总认为教学研究是一件非常深奥的事情,是那些非常聪明的人才能有实力去完成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想我也可以去尝试。
比如,国内外心理学家、学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水平并无显着的相关,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着相关。
再如,调查显示,不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成为专家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成为专家教师,就必须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一、班级分家,小组建设是学生张显自我的根据地
高效课堂中的两大支柱是导学案和小组建设,这里只谈一下小组建设。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建设给学生划分了一片天空,是由大到小细化的过程,从而学生自主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的态度和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达到“组内有我必有用”目的。
我班有学生36人,男生多女生少,正好以6人为一组,作分组实验也正好6人一组,两A(优等生)、三B(中等生)、一C(待优生)合理分配为6组。起先的分组,一些同学和老师有疑问,那样能行吗?而实施后的教学现状,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等方面明显好转,令人惊叹不已,而且深受学生的赞成和拥护。因此,小组建设既培养了小集体的合作与交流,也培养了团结精神;既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既改变了原来拔萝卜式的授课方式,也增加了待优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帮扶。如此一来,根据地建立了,那么学生的战斗力量也就能发挥的游刃有余,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飞翔!当然,这也给90后们的带了一个无形的紧箍咒,也时刻提醒着学生们自己的存在,更能体现出组中有我,我心有组的意识。
二、让给学生主阵地,着重体现学生高效的学
(1)相信孩子们有高效自学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我这里所说的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若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老师讲课也能起到事半功倍。
(2)确信学生有高效会学的方式方法。每个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些别人看不见的学习方法和灵药,各具千秋,各占一席之地。同样的英语单词、诗文,游戏点卡、QQ密码长达十几位,学生竟然能记忆犹新、倒背如流,学生们的巧记、联记的方法恰恰是学习中常常要运用到的方法,能抓住短、准、狠的要领。
三、发挥首长指挥作用,体现高效的教
(1)以心感生,教会做人。我们有时瞒怨学生不礼貌、白眼狼,其实细想一下,这些不良的表现都是我们造成的,是教育的失败,不能怨学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认为,教师必须以心换心,做学生的朋友,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曾经有一次,我走进教室准备讲课,发现讲桌太脏,讲台有堆垃圾,我立马擦净讲桌并处理了垃圾。无语的举止感动了学生,触动了他们内心的良知,认为高高在上的老师能干这事?从那天之后,我班的学生都爱集体、爱劳动了。因此,作为一个合格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东西确实太多了,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2)严而有爱,教会感恩。严而无爱,教育失败;爱而不严,那是溺爱。教师也是为人父母,对学生的希望和每位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愿望是一样的,我们要像爱自己孩子一样去真心实意对待学生,触动他们的心灵深处,心与心才能碰出爱的火花来,将爱传承下去。在课堂内外,我们时刻要教会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以德报恩,怀中抱有感恩之心,做一个有血有肉有心的好学生。我班有位男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管不下儿子,油盐不尽,任由孩子要钱、上网,课堂上经常睡觉,见此情况,我倡议五名班干部一同家访……。后来,张同学在校情况明显好转。
(3)以身作则,教学相长。从事教育十余年,学生都有向师性,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自身修养的关键是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权威。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佩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无形资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常说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是常流水。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交朋友,为人师表的同时,学习学生身上独有的青春活力,融入学生生活中去,课堂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进步能不高效吗?
(4)激励表扬,教会学习。表扬学生,要出自内心,对学生某些良好品行或点滴进步感到真诚的喜悦,这样才能更加激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为了鼓励后进生,为了安抚某个学生情绪而表扬,把表扬当成一种策略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高”效。为了让学生进步、成功,我们还得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养成良好的“高”效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保证。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同学个个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较好的学习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多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时刻保持一个平常心,别给压力太大,只要进步,就会离天更近,一切顺其自然反而会更加好。
教学理论以学习理论为基础,而学习理论则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了解心理学相关流派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学与教的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先简要概括一下这三种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
通观心理学的三大理论可以说行为主义中的“刺激——反应说”是我最为熟悉也是最早接触到的理论。我记得进入幼儿园接触到的第一件教具就是铃铛。老师通过手摇铃铛来提醒我们赶紧安静下来,上课时间到了。从铃铛到铃声,不同的刺激方式所得到的反应始终是相同的。现在,在了解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后,发现由于当时我们都是极不情愿的做出安静下来的反应,因此这种观点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作用并不明显。认知主义的顿悟说是我感受最深的理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都碰到过许多这类事例。比如在做数学的证明题时,面对题目给出的一幅组合图形,看着那些已知条件,要建立起相关数据之间的联系,脑子总免不了要经历一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过程。相似的,在学车的过程中我对顿悟说又有了一次切身的体会。在练习移库倒库时找到参照物,并用它去对准标杆对于成功入库是至关重要的。我在刚开始练的时候车身总会擦到标杆,抑或是方向盘打得太早,导致汽车进不了库。现在想来,是没有领悟到参照物与标杆之间的关系所致。书中的最后一个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最有助于实现长时记忆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我们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其中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也是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换句话说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用已有知识去内化新知识的过程,这一理论对于我记忆新信息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人类在一定时间内记忆的组块数量是有限的,同时要使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也需要相当长的过程,而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要记忆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的起讫时间。我知道七年战争是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的,而美国独立战争则始于1775年,因此我很容
易就可以将七年战争发生的年限定于18世纪中期,这样再记具体的时间就相当容易了。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它过于强调外界对人/物的作用,而看淡了人自身已有的经验和作用。如果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那只狗的鼻子失灵或是那只狗讨厌肉的香味,那么它在你多次的刺激下还会流唾液吗?如果这只猫不好动,那么它会不小心碰到门闩吗?人也一样,如果一个人自己不积极主动去争取,去尝试,那么,他根本就学不到什么,所以我认为这些反应其实都是建立在人/物已有的经验水平,性格特征之上的。而对于强化和程序教学我是赞同的,但在现今社会,程序教学是不大可能会实现的,它只存在于美好的未来,那个科技高度发达的年代。
认知主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行为主义的不足,它不仅重视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而且看到了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非认知因素。它认为学习是顿悟,我认为学习是在已有知识水平上的顿悟,其实学习就像修佛,你看的多了,读的多了,这些内容就会自然而然地在你的大脑中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你自己的一种观点,最后达到一种空明的境界。而布鲁纳的“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我是极为赞同的,了解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就相当于再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明确的构造图,就像一幢房子,外壳已建好,接下来便是往里面装东西了,至于东西放哪里,放多放少便看你自己的喜好了。
从表面上看,建构主义是建立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的,但细细一看,其实不然。建构与认知其实是同步进行的,我们在认知某一知识的过程中,便也是对某一知识的建构,就像搭脚手架,我们在看一根竹子的长短粗细时,就想好了是该将它们放在基座竖起来还是横着放。建构主义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总之,教与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一种单纯的理论并不能全面地去诠释它,而在教与学过程中,情况又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就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完善这些理论,而且,在教学技术实践中往往是理论间的相互交杂,取长补短的。
10.1.150.16
应素珍
看了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当前在讨论教学问题时,经常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尊重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的,但显然是不具体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教学时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教学责任。在“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节中更是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完全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则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这样的观点让我联想到,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发起者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确保这个“过程”得以顺利通畅的关键因素。
类似地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一直以为这种教学论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教学论就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兴起。还有,如看了“学习心理”部分就会发现,机械学习在学习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强化刺激这些手段具有正统的心理学意义。
看了这本书,第二个感受是让我看清了我们平时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实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具体地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被“素质教育”或者“新课程”套着一些“帽子”,殊不知,在这些“帽子”下面,隐藏着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比如桑代克根据迷箱实验,提出可以把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这三个定律反应了学习动机、练习、强化和反馈在这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其中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动机和强化。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与当今建构主义心理学具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的本质。据此我不得不联想到 朱国荣老师在杭州的那堂《长方形面积》:课中,在学生已经发现“长乘宽”就是“每行几个乘几行”之后,朱老师安排了一系列的关于“每行几个,有几行”的强化练习。当时我觉得这个过程有点死板,或者说给予学生再次去体悟的成分少了一点,感觉“不太好”.但从今天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才发现那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
国内外心理学家、学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水平并无显著的相关,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著相关。但是不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成为专家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成为专家教师,就必须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本书的理解
摘要:
这本书主要是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心理问题为基本线索,集中阐明了学习与教学中的心理学知识、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并力求反映国内外学与教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与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与学的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一、不同年龄的心理及采取的教学方法
首先,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发展中的差异的心理学规则。不同阶段的学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且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发展来做出老师应有的反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并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设计与其对应的教学策划。学前儿童:幼儿园及学前期儿童面临着自主性与内疚感危机,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我探索和尝试的机会,以发展其自主的人格;对学龄初期儿童,则应鼓励其想象与创造,对儿童的建议表示赞赏,并耐心回答其问题,以发展其主动的人格。教师应给进入学校的儿童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儿童理解失败也是学校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教育学生学会如何理解与帮助他人。小学生: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勤奋感,教师应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帮助下确立实际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要给学生显示独立性和责任感的机会,同时对那些丧失信心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
中学生: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如何与教学方法进行匹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物理、化学等操作性强的科目可能很有用,但对于历史、语文等科目却可能没什么效果。对同一门学科,不同的内容来说,同一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也可能相
差很远。例如,话剧文章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等等,而古诗、文言文却很难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同样,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活泼的老师能够和学生达成一片,采用活动教学法时更自如;而严厉的不苟言笑的老师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对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喜欢自己发现问题,因而探索性的方法更适合这些学生,而对于那些不爱动脑筋,喜欢老师告诉自己方法,以便按部就班的执行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就不合适了。
二、学习的本质
其次,作为教师,要明白你要让学生学的是什么,也就是要了解什么是学习。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的把课本上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要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后,能对相同类型的内容知道怎么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作用,即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而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学习活动的创新性,以前习惯于接受老师或书本的现成知识,懒得思考。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自己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成发现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最后,还要明白影响课堂活动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课堂管理。
这学期我被分到芗城中学去见习两周,他们有分好班和差班,在见习期间,我看到总有些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他们甚至各科全面崩溃,破罐破摔,甚至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不够浓烈,老师家长对后进生往往束手无策。不是我们的教学媒体不先进,不是我们的教师备课不认真,为什么还是出现与新课改不协调的现象呢?通过阅读《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和黄老师在课上的分析,我明白了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心理学家麦克莱伦认为动机是个体原意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任务,并力求达到完美程度的一种内在力量。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包括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实际上都包含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只是何者占优势而已。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催化剂:学习动机强烈的学生,唤醒水平高,注意力集中,容易为学习立即做好准备,从而较易产生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的激发,首先取决于个体的内部条件。这些内部条件主要包括学习需要、焦虑水平、学习期待和归因。个体借助于这些内部条件,实现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激发起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取决于学生对以往学习成败的体验。一般来说,以往的成功学习会使学产生愉快的体验,激起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可以说一次成功的学习比十次规劝或教导有力得多。正如盖茨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而频繁的学习失败容易严重威胁学生的自尊心,产生过度焦距,也容易使学生觉得自己的能力,即使努力也无法获得好的成绩,从而对学习冷漠,自
暴自弃,越来越缺乏学习的需要。适中的焦虑能够使学生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产生完成任务的心向,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激发的外部条件,包括学习任务的价值;学习任务的特征;学习任务的难度;学习任务的纬度;学习结果的反馈;学习结果的评价;其中无评语的等级效果最差,给以顺应性评语(即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的评语)效果最好;奖励与惩罚;课堂的目标结构。
其中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能够使学生喜欢上你和你上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在我们上课的时候要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可以参考以下这几点:
第一,要行为美,即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热情而富有责任心的情感,让每一个学生在同教师的交流中感受到教师的热情、真诚和爱,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舒适和满足。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既和蔼可亲,又严肃认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信任感。有了这种信任感,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形成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威信应建立在自身人格魅力的基础之上,只有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其实这种人格魅力是源于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并能针对其个性特点加以引导。在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中,应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教师是真诚的,而且也是可以信赖的,我们的合作会很愉快。
第二,要形象美,即注意身体语言。教态是身体语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第一印象最直接的表象。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形体姿态和风度。为人师表,优雅的举止常常令人羡慕、赞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教态会对学生的听课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举止从容、得体,就会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教师用典型直观的手势辅助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外,眼神作为一种特殊的体态语言,能折射出语言难以表达的含义,教师善于运用眼神,也会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发挥微妙的作用:用温和亲切的眼神关照全体学生,用热情鼓励的眼神给胆怯者以勇气和力量,用微笑钦佩的目光给成功者以赞许和激励,用朦胧疑惑的目光暗示发言有偏颇的学生及时补充纠偏。教师对那些开小差或违纪的学生则应用严厉而坦诚的眼神及时提醒,眼神运用得当,将取得语言未能达到的效果,让学生感到教师即是亲切的,又是严肃的,既是真诚的,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可见,用好身体语言,不仅可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美好的第一印象,而且也可使课堂教学显得既直观形象,又活泼生动。
第三,要语言美,即展现语言魅力。语言的魅力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展示个人魅力、给人留下美好第一印象的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魅力在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交流思想、传授知识最有力的工具,教学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是一种在规范性、科学性、感染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富有情感和生动形象的审美化语言。优秀的教师十分明了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的非常重要而注意锤炼自身的教学语言,通过含蓄幽默、声情并茂的讲解,启发带领学生进入教学的艺术境界,也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教师的钦佩之情。
一、从学与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
体育教学中,一切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原有的体育知识技能情况进行教学,在全面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考虑学与教起点,才能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循序渐进学习的本质是从简到繁,从易到难,让学生一步一步走,使学生更能掌握动作技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案例《后滚翻》教学讨论:
兼职体育教师:×老师,今天我上三年级体育课,内容是后滚翻,用的是你教我的教法,可教学效果不理想,不知为什么?
专职体育教师:那你有没有在教后滚翻时,先复习前滚翻,了解一下学习前滚翻的情况,看学生掌握的如何?如果学生前滚翻掌握的不好,后滚翻就可能学不好。
兼职体育教师:没有,那我再试试!
事后了解,原来班级学生还没有学过前滚翻,所以后滚翻教学效果不好。
只要教师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和运动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掌握,就能以学为中心,找准学与教的起点,有的放矢地采取教的方式方法,促进学与教的有效性。
二、在教的起点上找到学生学的起点——教学相长
体育教学中,学生都有非常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心理态势,把教与学的起点放在教会和引导学生会学的上面,举一反三,拓展运用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案例《游戏:钻山洞》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做游戏:钻山洞,你们愿意做吗?
生:“不愿意!”“原来做过了!”“没劲!”……
师:那今天我们先练习一次,让我看看老师教的方法以及你们学得怎么样,然后PK一下,能想出跟老师不一样的钻山洞的游戏方法和规则吗?
生:好!大家在热烈地讨论着……
师:下面请各小组表演汇报!
生:“老师,你看我们做的‘钻山洞’是圆形的!”“我们在钻‘汽车山洞’”……
教师在教会学生一种“钻山洞”的游戏方法、规则基础上,以教导学,然后启发激励学生自由组合设计,要求各小组创编出新的游戏方法。结果出人意料,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智慧,想出了十几种新的方法,学习起来兴致盎然,学生的思维、运用知识能力大为提高,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思想。
三、在学生学的起点上发现教的起点——以学促教
体育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当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练习时,就要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活动,然后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随机生成的问题为起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传统体育教学教在前、学在后的思维习惯,变为学在前、教在后,“以学促教”,教是对学的进一步提升。
案例《原地正面投掷》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原地正面投掷纸球。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投得比别人远吗?同时活动时散开,投时不对准别人,注意安全……
生:哇!只看见投的方法五花八门,有投、抛、抡等……
师:你能学学伙伴的新方法,把纸球投得更远吗?
生:“好”!
快乐地找自己的伙伴,交流模仿。“手用点力”“手挥快一点”……
师:老师想学你们的好方法,示范投掷的几种动作,请你们评价一下,哪一种投掷的方法好?
生:“第一种好!”“第三种好!”……
遵循“先学后教”的策略:第一学生先学,但这个“先学”不是师一声令下,学生四散胡闹。要考虑到:(1)改造投掷物(纸球、布球等),激发兴趣。(2)活动前向学生提问题: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投得比别人远吗?(3)活动的安全。学生边思考问题,边散开活动。学生的练习方法多种多样,方向距离各不相同。在惊叹学生的想象创造力的同时,老师要细心观察,发现课堂中生成的情况,考虑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第二同伴互教。自找伙伴练习,学别人的好方法,发挥兵教兵的作用;请好的同学表演,评价模仿,挖掘学生集体智慧。第三教师教,针对学生投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讲解示范几种主要的掷远方法,正误对比,让学生分析判断采用哪种掷远方法取得的效果最好,使学生有选择性的学。
通过对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必须熟悉学习起点,动态地分析钻研教材,围绕教材的重难点来设计展开教学流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把握好学习起点可以使教学起点更有针对性,有效克服教学中的浅层性、无效和低效问题。体育课堂有效学与教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课堂的教学起点之上,并使两者完美的结合,最终找到教与学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先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全让路,这是四则运算的规则。“1,3,5”,大调;“2,4,6”,小调,这是音乐调子的规则。数学和音乐两者之间天壤之别,本无关联。可是看了此书,我神奇地发现音乐的“美”和数学的“精”这两者之间奇妙的关系。比如音乐常用的和弦1、3、5,恰恰是数学的奇数组合;而音乐常用的和弦2、4、6,恰恰是数学的偶数组合。这些有规律的数字跳动在五线谱上就能弹奏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歌曲,而跳动在数学书上它就是让我又爱又恨的数字精灵,两者合体,同步的节奏让我莫名兴奋。重新拿起奥数本再看题目,数字在我眼里就是跳动在五线谱上的小蝌蚪,而我提笔写下的解题过程,犹如自己填词作曲的歌,这让我兴奋不已,更让我源源不断地想去探索和深究数学的奥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妈妈”的影响下,日常生活中我早已习惯了上超市口算需支付的金额、买水果核对要找的零钱、写作文也要精算一下字数……久而久之这些数学原理、概念对我来说根本不需要理解就能很好地掌握,因为在生活中我早已把它们的规律用熟、用透、用烂了,而且在这些应用中让我明白了寻常的生活中竟蕴藏着如此美妙的数学原理。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07-19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09-23
布鲁纳的心理学理论的读书笔记09-15
耶鲁大学心理学笔记07-17
大一心理健康教育笔记07-28
冯友兰新理学读书笔记07-22
关于护理学的读书笔记09-10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10-18
心理学书籍06-10
心理学元素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