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毕业论文(通用8篇)
10中医乙班 沈俊宏 3100102113 医学界有句行话“用药如用兵”.公元18世纪中叶的清朝乾隆年间,御医徐大椿在他自己撰写的《医学源流论》中专辟《用药如用兵论》一章,全面、详尽、准确地阐述了“防病如防敌”、“治病如治寇”、“用药如用兵”等医理。文中提出了治病用药的10种方法,其中“以寡胜众”之法就典型地运用了孙子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观点,主张“一病而分治之,则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如痢疾这种病,症状甚多:便脓血,里急后重、腹痛等。治疗时,以行气、活血两种方法分而治之。行气则后里自除,腹痛亦止,活血则使脓自愈。一种病按气、血分治,从而达到以寡胜众的目的,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说:“《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不过徐大椿并非体察到用药之法如同用兵的第一人。早在被尊为医经的《黄帝内经·灵枢·逆顺》中就谈到医学与兵法的关系,说:“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以与“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灵枢·刺法》)相对应。可见中医用药之道与用兵之法渊源颇深。
中医遣方用药与用兵之道看似毫无联系,但在中医临床用药上,可以看到许多军事理论的具体运用。将中医同中国古代用兵之法联系起来是非常科学,同时,这一理论也是非常严谨的。
首先从方法论上看,中国兵学与中国医学一样,形成了完备而严密的理论体系,都贯穿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施治是中医著名的诊断治疗方法。从哲学上说,它是一种朴素的系统的思维方法。中医把天地人视为一个大系统,“人”又分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各个于系统。通过望、闻、问、切,对各个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症下药。药分君臣佐使,最后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扶正法邪,治病救人的目的。古代兵法也使用这种系统分析的方法。比如说,关于战争全局的战略问题,《孙于兵法)讲求“道、天、地、将、法”之类“五事七计”,对战争各方面进行总体把握,系统分析;关于行军布阵之类战术问题,兵家也无不讲求天、地、人的相互关联,各种条件在战争运动过程中的有序变化,奇正相生,相反相成,最后达到因敌制胜的目的。
再次,从指导思想上看,兵学与医学更是有着许多共同点。
一是防病如防敌。对于疾病,医家主张“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只有那些能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的医生,才能称得上是良医。对于敌人,兵家主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平时就要有备无患,“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将帅也才能被称为良将。良医本着治病如治寇的负责精神,因而能够高度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做到防徽杜渐,加强防范。
二是择医如用将。明朝椿澄说得好:“知其才智,以军付之,用将之道也;知其方技,以生付之,用医之道也。”(《诸氏遗书》)打仗要委派良将指挥,治病要选求良医诊治,道理是相通的。中国古代所谓良将必须“智信仁勇严”五德兼备,也就是说。必须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只有将才而无武德的将领只能称为“名将”而不能称为“良将”。同样,只有医术而乏医德的医生只能称为“名医”而不能称为“良医”。“良医”必须做到“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怖。广收方论,博通义理,明运气,晓阴阳,善诊切,精察视,辨真伪,分寒热,审标本,识轻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如能选择这样优秀的医生治病,何病不克,何疾不愈?
三是用药如用兵。兵凶战危,是一种关乎国家军民生死存亡的暴力行为。古代的医家看到,“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千金要方·食治》)这是从“兵”与“药”的特性上说明二者都具有“刚烈”的共同特点,因此用药要慎之又慎。古人还从用药之法“贵乎明变”着眼,看到灵活多变的共同点。“用哪些药,每种药用多少”直接关系着药效的好坏,也体现着医生水平的高低。用兵亦是如此。编组用兵是用兵的基本方法。编组无非是挑选军兵种并确定其比例关系,挑选是否得当、比例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决定战斗力生成的质量。但是,如何选兵、如何确定比例,虽从根本上取决于作战需求,但不同的指挥员往往有不同的取舍,作战效果也是大相径庭。徐春甫《古今医统》指出:“治病犹对垒。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用药因病而施治者,医之良也。”这是医家以用兵来比喻用药。《白豪子兵 》指出:“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这是兵家以用药来比喻用兵。显而易见,“兵”与“医”即使不像徐大椿所认为的同源,但也的确是相通相用的。对症用药对药效的影响同样非常大。对症用药是用药的基本依据。“对症”首先要“知症”,即摸透病情。“知症”无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中医望、闻、问、切的“经验法”,一种是西医仪器检查的“技术法”,但最科学的方法还是中西医结合,既重仪器检查,又靠经验判断。用兵亦是如此。因敌是用兵的基本依据。“因敌”首先要“知敌”,即摸透敌情。“知敌”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技术侦察,一种是经验判断,但在信息化条件下,“眼见不一定为实”,“知敌”最科学的方法是技术侦察与经验判断有机结合。同时,遵循适量用药的基本原则也是重要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量不足,药效达不到,病就治不好;而药剂过量,可能此病治愈,却引起其他不适。因此,用药特别强调“度”,其最高境界是既达到了治病目的,又使副作用降至最低。用兵亦是如此。适量用兵是用兵的基本原则。兵力不足,达不成作战目的;而用兵过度,则会增大损耗,带来战场上的被动。因此,用兵也特别强调“度”,其最高境界是“恰到好处”,即根据作战需要适量用兵、精确用兵,确保既能达成作战目的,又尽量减少附带损耗,有效提升作战效益。
顺应时代发展, 更新教育理念
在普通高校开展军事理论课创新教学, 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 全面更新教育理念。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把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 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注重军事理论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才能;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利于培养和储备数量充足、素质较高、掌握高科技知识的国防后备力量。军事理论教师和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应把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当作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搭建沟通平台, 创新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创新是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的重要条件。首先, 建立联合办公新机制。要根据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实际需要, 建立军地联合办公机构, 及时解决军事理论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次, 建立和完善有关法规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军事理论教学实际, 完善评教评学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验收制度、奖惩制度等, 对军事理论教学实施规范化管理,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再次, 建立军事教师与派遣军官的沟通管道。积极创造条件, 加强军事教师与派遣军官的交流与合作, 形成军地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推动军事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第四, 建立军事理论教学评估体系。使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有一个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 促进军事理论教学规范有序的进行。
针对教学对象特点, 创新教学内容
军事理论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紧贴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用新知识阐述新理论, 用新信息带动新思维。具体应该抓好以下三点:一要抓住结合点。军事理论教学要在阐述基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 尽量把一些战例及相关事例作为论据, 寓理于事例之中, 寓理于情趣之中, 使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使军事理论课教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二要抓住侧重点。对地方大学生要侧重于拓宽军事领域的知识面, 注重知识的信息和科技含量, 不宜在理论的深度和学术上作过细的探究。三要抓住热点。军事理论教学要紧跟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 力求把学生最关注的世界热点、最新信息及相关前沿问题及时纳入到教学之中, 用热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使军事理论课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针对军事理论课程特点, 创新教学方法
地方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具有内容多、覆盖面广、时间少、军事理论课教学机制不完备等特点。要提高教学效果, 必须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灵活运用史论结合、以史带论的教学方法, 对于搞好军事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 通过挖掘丰富的军事理论内容和博大的军事历史知识, 结合教学对象特点, 有针对性地加以灵活运用, 能使学生在生动、详细的具体事例中去感悟军事观点, 激发学生学习军事知识的兴趣。运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关系国家生死存亡和民族盛衰的具体史例, 诠释军事理论观点, 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更新教学手段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 在综合运用幻灯、广播、录音、录像手段的同时, 要重点突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 使空洞的理论可视化,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把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图像显示的直观性有机结合起来, 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同时, 为普及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辅助军事理论课教学, 要积极开发网络资源, 建立和完善国防教育网站, 将军事理论课的课件资料在网上公开, 通过网络解答学生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为大学生军事理论学习提供良好条件。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军事理论课考核应当根据教学目的, 创新考核的内容和形式, 并通过考核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考核的结果采取平时成绩与课终考试成绩相结合, 侧重于平时成绩的原则。平时成绩可以根据课堂提问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定。考核内容采取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 侧重于主观题的原则。主观题以论述题、小论文等形式进行。客观题主要以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形式出现。通过灵活的考核评价体系, 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锻炼学生开拓性思维, 培养其创新能力。
[摘 要]大学里丰富多彩的学生军事类社团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主人翁责任感、国防意识,而且丰富了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法,拓展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关注国际国内军事动态的热情,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建设,发挥其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为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学生军事类社团 军事理论课教学 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5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10-02
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专门人才的有效手段,成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专门途径。在各类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同时,军事类社团也以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学生社团中的新兴力量。军事类社团以其鲜明的国防教育特征,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全面丰富了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内容,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着促进作用。
一、高校开展学生军事类社团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无论何种类型的军事类社团活动,无不包含着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的内涵。学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培养良好的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等高尚的情操。同时,在全体军事类社团成员的共同信念的鼓舞下,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感染,将认同感过渡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升华到对国家国防建设的责任感。[1]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认识国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觉建设国防的意识
首先,社团成员通过各种爱国主义活动的组织筹划、参与社团各方面的活动,可以加深对国防的认识。在一个社团内,每个成员都是社团的主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亲身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这样的亲力亲为,更有利于他们全面认识国防。其次,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通过对社团活动的筹划和实施,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充分挖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觉建设国防的意识。
(三)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坚定可靠的国防后备力量
近几年,部队依托地方高校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工作已经在一些重点大学开展试点,选拔培养的范围和数量也将进一步扩大。高校军事类社团由一群喜欢军事历史、爱好武器装备、关心国际国内军事格局、渴求国防知识的热血青年组成,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志献身国防、报效祖国,他们是后备军官最合适的选拔对象,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坚定可靠的国防后备力量。
二、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是补充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
现代军事理论课教材内容是按照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重新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编写的,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分为五个方面,包括18项教学内容,学时数为36学时,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2]但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各高校大量缩减了基础课教学学时数,军事理论课也面临着压缩课时的挑战。真正能够依照大纲开满36个学时的高校非常少,大多数是把军事理论课堂教学与军事技能教学相结合,或是把军训期间的国防电影、形势政策报告以及入学教育等纳入其中,才能勉强达到36个学时。[3]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单纯靠教师课堂上讲授军事理论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而学生军事类社团通过开展活动正好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是补充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
(二)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是创新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军事理论课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涵盖知识丰富等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比较枯涩难懂,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常出现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的现状。[4]学生军事类社团通过开展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来激发大学生学习军事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关注国内外最新军事军情动态和大学生关心的热点时事话题,可以极大地丰富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内容,成为创新军事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是军事理论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拓展
现代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教学器材和模具,甚至有些地方高校仍停留在“一根粉笔,一张嘴”上,教学方式单一。[5]学生军事类社团可以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军事理论教学相结合,把国防教育活动与军事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把爱校、爱家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还可以依托学生军事类社团,组织学生走进军营、参观军事训练,进行现场教学。这样,依托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的平台,使军事理论课教学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哲理,从而提高了军事理论课的吸引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拓展了军事理论课堂教学方式。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师对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的指导
与负责高校社团管理的教师相比,军事理论课教师拥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地把握当前时事政策和热点话题,这使他们在管理和指导社团活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军事理论课教师参与学生军事类社团管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团管理机制,避免社团活动的盲目性,有利于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对接,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6]
(二)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的有机结合
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是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补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社团活动内容要有机结合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内容在社团实践中深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军事理论课教师也要积极探索使学生社团活动与军事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挑选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采取讨论、调查等方法,让学生自主调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加强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建设
一是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培训,社团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团活动的质量,通过系统、科学的培训,让社团骨干了解社团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管理技巧和领导艺术等,切实提高社团骨干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大社团活动经费的投入和硬件设施建设的力度。社团未来的发展如何取决于对社团建设投入的多少,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必须要有专门的活动场所和设施,要有充足的社团活动经费,这样才能让社团得到良性发展,才能发挥学生社团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四、结论
作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不仅培养了大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对军事理论课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他们关注最新军事动态和国际国内时事热点,有效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之,在国际国内形势日益复杂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定会成为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补充,为丰富和完善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方式做出应有的贡献。
[ 注 释 ]
[1] 许峰.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37-38.
[2] 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第十六条,2007.
[3] 黄栋.论地方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0):182-183.
[4] 伍国华.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探讨[J].才智,2012(22):293-294.
[5] 姜延波,苗禄权.学生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初探[J].国防,2004(1).
[6] 李宣庆,王丽娜,王雪,李广场.高校专业性学生社团实践对本科教学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6-118.
[责任编辑:覃侣冰]
[收稿时间]2014-12-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军事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1.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交战双方或一方以信息化武器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工具,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的战争。
2.军事高技术从宏观层次上可分为军事信息技术、军事新材料技术、军事新能源技术、军事生物技术、军事海洋开发技术、军事航天技术。
3.国防动员实施的基本程序是:进行动员决策、发布动员令、优化动员机构、修订动员计划、组织调动国防资源、检查与评估六个基本程序。
4.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指挥员借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设备、人员、运作的方法步骤,按照军事原则,对所属部队进行指挥控制的人际信息系统。
5.人民防空的主要措施有:平时设置人防机构,建立通信警报系统、机构人防工程、组建人防科研开发、开展人防教育训练与演习,战时组织人口掩蔽和疏散、配合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等。
6.高能激光武器的杀伤破坏效应主要是烧蚀效应、激波效应、辐射效应。
7.精确制导武器特点主要包括:命中精度高、作战效能高、射程远、作战效费比高四个方面。8.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有:精确战、网络战、电子战、情报战、心理战、特种战等。9.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10.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正常状态转入非常状态,统一调度各种资源的一系列活动。
11.心理战术研究如何利用人的心理规律,按照己方的目的,通过有效的信息去影响和改变对方心理的行动。
12.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包围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13.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与传统心理战的区别有:⑴手段更加丰富;⑵作战层次越来越高;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14.缓和是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其具体表现:⑴全面战争的危险降至历史的最低点;⑵我国与周边邻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⑶我国周边的热点冲突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⑷我国的国际声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15.指挥自动化系统超常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一是超常的情报搜集、传输能力;二是超常的情报处理能力;三是超常的辅助决策能力;四是超常的指挥控制能力;五是超常的力量倍增能力。
16.侦察卫星的用途有:⑴详细侦查对方各种战略目标。⑵对地方领土进行准确测图。⑶侦查地方战略导弹的数质量情况。⑷侦查地方地面部队的调动部署情况。
17.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指在军事斗争准备上,要从打赢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要实现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18.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拓展能力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容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五个部分。
不知不觉,半个学期的军事理论课已经接近尾声。在课上,老师为我们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国防,军事思想,高科技武器和信息化战争等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更增加了我们对中国解放军的信心,对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军事理论课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认识到了增加军事理论知识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下面我就几个方面谈一谈对军事理论课的感受。一 中国人的国防观念
①国人的海洋国土意识不高。
“中国的领土面积多大?”绝大多数人回答:“960万平方公里”,但是这并不正确。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陆地,领水,领空,领海。而领土面积则包括:陆地领土和海洋领土。我们常说的“960万平方公里”指的是陆地领土,然而中国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所以中国实际领土面积为“1260万平方公里”,超越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答对。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人的海洋国土意识极低,这也难怪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中有一半与其他国家存在纠纷,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钓鱼岛问题,黄岩岛问题,南海问题便是这一问题的缩影。要解决海洋领土争端,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国民的海洋领土意识,让民众了解我国的海洋领土基线,以便在海洋争端中赢得国内的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形成舆论压力,最终通过谈判或者军事斗争夺回属于自己的领土。
②国人的国防意识不高。
上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原因,中国人的国防意识很强。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的国防意识降到几乎为零。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现代舒适的生活的同时也模糊了人们的双眼。其一,面对金钱,有些人不再清醒,无法拒绝诱惑,做出些对国家不利的事情。其二,民众害怕战争。让一个人最无法接受的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曾经拥有。战争是残酷的,它与文明相悖,会摧毁文明的一切成果。当今的国人,早已习惯了现代舒适的生活,他们不敢想象战争的后果,更无法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那样乐观地面对战争。所以,他们选择逃避。面对日益险恶的周边环境,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围追堵截,他们并没有擦亮自己的双眼,增强国防意识,而是选择自欺欺人。妄图以自己的善良换得别国的善良,简直是不可理喻。殊不知,在当今的世界中,各国都将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会因为他国的一点示弱,而软下心来。就前不久吵得沸沸扬扬的钓鱼岛问题来说,其根源是中日两国的历史矛盾积累,在中日军舰快要交火的危急时刻,竟然还会有人认为“日本这个民族本性善良”,真是可笑之极。
二 军事思想的应用
身为一名对军事十分感兴趣的大学生,课余时间我总会关注一些军事新闻、时事热点。但是,我不能够理解,为什么面对其他国家的挑衅,中国总是可以忍。现在,“抗议”一词已经成为政府软弱的代名词。渐渐地,我对政府也失去了信心。
军事理论课上,在老师为我们讲授了军事思想之后,我似乎能够理解中国政府的内在目的。《孙子兵法》中写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思说,两国之间最高明的是谋虑的比试,其次是外交,最后才是战争。15世纪以来,中国共遇到四个战略机遇期。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没能抓住前三个战略机遇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抓住第四个战略机遇期,有了今天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为了抢占今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中国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来处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今后更好更快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崛起是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因此,近年来美国纠集其盟国在中国周边不断制造麻烦,扰乱中国的社会秩序,分散中国精力,使中国政府无法全力投入经济建设之中。同时,又煽动国内民众的情绪,增加民众对中国政府的压力。美国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中国卷入战争,从而彻底地影响经济发展,阻碍中国崛起。中国政府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在处理问题时小心谨慎,只要是不触及根本原则的问题,尽量避免战争,为的就是能够有一个平稳的发展环境,保持经济高速发展,最终完成我们的目标——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时候的中国,势必将失去的加倍夺回来……
三 战争中的高科技与人 有句话这样说:“21世纪的战争,早已不是人类之间的较量。”的确,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天上飞的超高速空天战机到地上跑的战略机动导弹,从太空中的激光动能武器到深海中的攻击型核潜艇,处处体现着科技的力量。这些武器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威力和效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军队组织与军事战略,引发了新的军事变革。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世界各国竞相以军事高技术领域的优势夺取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在战争中发挥着决定性的因素。
高科技武器的发展日新月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赶上。只有将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才能够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在这方面拥有更丰富的经验,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朝鲜战争,哪一次不是解放军用小米步枪打炮了敌人的飞机大炮。相比于人在战争中表现出的精神力量,高科技武器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中国每隔五年都会进行一次阅兵,但是你们看到过美国阅兵吗?没有。美国很少阅兵,即使阅兵也只是派出仪仗队。为什么?因为美国是世界军事强国,打仗主要靠的是武器,其次才是人员士气,美国大片和军事演习早已达到了宣传其强大军事的目的,所以他没有必要再去阅兵。而对于中国来说,人员士气第一,武器装备第二。因此,阅兵不仅展示了军队的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军队的士气。
毛泽东在战争中充分发挥了人的作用。中美之间的几次战争,均以美军的战败而结束。难怪美国的一位退役将领曾说:“我们不怕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我们就怕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因此,在当前局势下,我们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军路线、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继承并发扬毛泽东思想,将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几周的军理课学习已经结束,在这几次的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从前的很多观念也彻底改变了。
从前军训,我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军训,认为这只是用来约束我们的一种方式。经过军理课的学习,我才明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参加军事训练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不应再像曾经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应当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多关注我国国防与军事。在整个军训过程中,教官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我明白了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应该做一个守纪律的人,应当严格要求自己。
在军理课上,老师没有生硬地灌输书上的内容,而是风趣幽默地向我们讲述了世界军事格局与恐怖主义的相关内容,还通过一部电影生动地展示了军事中的高科技应用与神奇的信息化战争。
一、影响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分析
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起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调节教学过程的作用。然而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是由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制约的。
(一) 客观因素的制约
1、受到教学对象的制约。
军事理论课在普通高校各专业本、专科学生开设,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状况有所不同, 这就决定了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技能、接受能力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 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要适应他们的思想和接受能力的现状,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知识思想水平和军事技能, 增强国防观念, 强化国防意识,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2、受到教学内容的制约。
目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教材通常分为军事思想、军事科技、战略环境、中国国防四大部分。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传授国防思想、国防历史、国防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这就决定了讲授法不能丢。又涉及到大量的军事高科技, 战略环境和局部战争等内容, 因此, 教学方法的运用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
3、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
军事课主要以国防教育为主线, 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 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组织纪律性,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军事理论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每一章节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 着重解决的问题不同, 这就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 主观因素的制约
1、合格的政治素质。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 面对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图谋, 面对国内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严峻考验, 面对市场经济的直接冲击,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需要特别说明, 大学生国防教育,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在一定意义上说, 国防教育还是政治课程教育, 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
2、过硬的军事素质。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要具有深厚的军事素质。军事素质是高校军事理论教师最重要的业务素质。具体讲, 就是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具有扎实的军事思想知识、现代战争知识和军事战略知识。提高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军事素质, 有助于增强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的创新能力。通过系统、全面、扎实、正规的军事知识学习, 使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形成以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为特征的创新性思维。
二、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指导原则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 这一时代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知识的创新与知识的创新应用, 知识的创新和知识的创新应用首先要有创新的教育观念。创新的教育观念它主张的是摒弃注入式教育方法, 提倡发展个性发展, 做到因材施教,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 探索知识为主的原则。
传统的军事教育, 是以传授知识和积累知识为主的教育, 使学生被动的接受, 学生永远不能超过老师, 更不能超越已有的知识范畴, 这样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因此, 我们必须创新教育观念, 实现“传授知识”向“启发创新”转变。目前我们的军事理论教程是有一定的滞后性, 但我们周边的军事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 不管是我们老师在教方面, 还是学生在学方面, 都不能只是被动的“适应”现在的知识, 而是应超越现有教材, 在“假设”中不断的创造出新的知识。
(二) 以学为主的原则。
传统或目前的军事理论教育从整体上是一种“以教为主”的教育。老师本着“负责任”的态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 越讲越细, 生怕遗漏了一个内容, 这种教学方式, 破坏了军事理论教学内容的思维创新价值。所有的问题都由老师讲得清清楚楚, 学生不费一点力就学了个明白, 表面上看这种方式最佳, 但实际上忽视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体地位, 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因此, 我们必须克服“以教为主”教学模式的缺陷, 从培养创新人才着手, 构建并实行“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
(三) 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
个性的解放和发展是创新的前提,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传统的军事教育, 以教为主, 以教师和书本为主, 以书本的标准答案为判断学生的成绩。所以就很难解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就没有了创新。因此就必须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肯定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实行创新教育。
三、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实施策略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模式”中指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 95%的学生都能学好一门学科, 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因此教学过程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的必要的帮助。
(一) 精选教学内容, 把握教学重点。
目前我国大部分使用的军事理论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军事思想、军事科技、战略环境、中国国防, 大纲规定的课时通常为36个课时 (2个学分) 。面对内容多、时间短、要求高的特点既要精选内容, 做到突出重点, 又要把握好深度和难度, 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老师在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同时, 也要突出一个“新”。所谓的“新”, 就是要始终关注国际国内军事形势、热点的新变化及学生国防意识的新发展, 要运用国防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研究高技术战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和充实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 增强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开发学生的思维辩析能力,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 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 注重课堂设计, 把握教学主线。
教学的总体设计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有个良好的开头。良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老师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导入新课, 就可以利用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的特点,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产生渴望探求知识的心理状态, 从而为教学整体奠定基础。比如在讲到周边环境这一节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从最近几个国家的联合军演、我国领土主权受威胁这里放手, 从他们最关心的地方入手, 这样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二是要有高潮迭起的内容设计。在课堂设计上, 我们知道成年人学习的最佳注意力一般持续10至15分钟, 再加上军事理论课理论性较强, 学生长时间的听课就会出现听课效果下降。老师在内容的设计上, 要考虑到学生注意力的起伏现象, 不断掀起高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三是要有留有余味的结尾。一堂课的结尾, 必须是留有余味, 耐人寻味。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会学, 课后给学生留下思考悬念, 有助于促使学生课后查找资料, 钻研教材, 这既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消化理解, 又使学生大胆创新。
(三) 拓展教学方式, 师生共同参与。
一是让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军事知识学习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 把爱国主义与爱校、爱家结合起来, 结合纪念日和一些国内外的重大事件, 组织学生参观基地、走进军营, 进行现场教学;二是发挥校园网络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军事理论教学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展网络教学。在一些特殊时期, 如领土争端问题、南海问题, 可以请部队专业人员到高校, 与学生面对面, 采取“讨论式”、“解答式”、“辩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 与同学们进行军事思想交流。也可以利用校园网, 在网上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掌握国防知识。三是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我们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 可以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 运用图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讲解, 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直观性。还可以让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 如:在讲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时候, 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自己绘制红军路线图、四渡赤水战术图等。这样使得军事理论教学既生动形象, 又富于哲理, 从而提高了军事理论课的吸引力,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老师教得很辛苦, 学生学得很累的现状, 主要从教学方法上入手, 分析影响军事理论教学法创新的主 (客) 观因素, 提出军事理论课教学法的创新。
关键词: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姜延波、苗禄权:《学生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初探》, 《国防》, 2004 (1) 。
[2]傅乐平:《高校军事理论教师素质探析》, 中南大学, 2006年。
[3]温熙森、匡兴华:《国防科学技术论》,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年。
[4]马永富、廖达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摘 要: 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我国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相比本科院校存在很多不足,为提高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混合模式教学。本文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对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军事理论课程 混合教学模式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程,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学生通过对军事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正确认识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强化忧患意识,已成为我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1.我院军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但是高职院校在军事课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有待改善的共性问题。以我院为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师资力量不够。高职院校中专职从事军事课程教学的老师凤毛麟角,多数由辅导员老师代课。如我院每年入学的新生在4500人左右,100人一个教学班共计45个班,军事理论课总学时为36学时/班*45班=1620学时,保守估计需要五六位军事课教师,而我院专职从事军事理论教学的教师仅有两位,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
1.2教学目标大打折扣。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育大纲》规定,军事理论课的学时为36学时。大多数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的学时达不到《大纲》要求的36学时,有的压缩至12学时,有的院校根本没有把军事理论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我院军事理论课为30学时,距36学时还有一定差距。
1.3大班教学,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我院军事理论课教学采用的是大班教学,大班教学存在教师难以掌控课堂、学生思想难以集中等诸多缺点。有的高职院校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军事理论授课,一次讲座人数多达三四百人,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1.4高职院校学生的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我院大部分学生对军事理论课当中的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的相关内容觉得很吃力,对某些高技术的工作原理参悟不透。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军事理论课授课方面采用的仍然是“满堂灌”[1]的教学模式。虽然现在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中非常普遍,但授课模式仍然比较单一,大班授课导致老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难度加大,有不少学生低头玩手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改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2.混合式教学融入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对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定义,混合教学模式也叫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多种理论指导,运用多种教学设备和工具、教材和媒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方式与互联网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最终达到最优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2]。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混合教学模式成为高校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模式之一。混合教学模式不仅汲取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而且把数字化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凸显出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对教学过程掌控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课堂、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混合教学模式综合了“教为主”、“学为主”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凸显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显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强行被“灌输”。因此,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3.混合教学模式在我院军事理论教学当中的应用
我院军事理论课教学安排在新生军训之后,学生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进行了无缝连接。
3.1我院上军事理论课的教室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可谓硬件条件充足,保证传统教学模式的正常进行。
3.2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为教育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空间。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为强大支撑的新一轮学习革命初见端倪[3]。我院自2015年免费为在校师生提供“智慧树”网络在线课程,军事理论课程的在线教学选取会计151、152两个教学班作为试点,这两个班的军事理论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课程学习两个部分,各占15个学时,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不但能及时听取军事专家对当前我国各方面军情的精确解读,还能和军事专家进行远程交流互动,网络在线课程的应用极大地弥补了我院师资力量的欠缺,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程的热情。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任课老师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作业完成请情况,并且每个学生可以在线提交期末论文,既节省纸张又提高学习效率。
3.3我院自2014年起分批次配置小型军事课教学模具,如今已有不同比例的军事教学模具近60个,例如1:500辽宁号航空母舰模型、1:48利剑无人机模型、1:30嫦娥三号玉兔号月球车模型等。在上课过程中,授课老师将课本、多媒体课件、模型三者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程的兴趣,弥补了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纸上谈兵”的缺憾,利用军事模型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军事课程的学习中“看得见、摸得着”,既增进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又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上课的时候不再是“低头族”,而是进行“你一言、我一语”的探讨式学习。利用模型辅助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最喜爱的授课模式之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有限的90分钟课堂中事半功倍。
3.4我院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时数为30课时,此外还有6个学时的校外国防教育实训,实训基地为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我校地理位置优越,距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仅6公里距离,新生在军训之后都会以班级为单位到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3.5我校军事理论课程的考核也有多种形式,有学生出勤率考核、开卷考试、网络课程在线考核、期末论文考核。我院采用的是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办法判定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最终成绩。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能准确判断出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像往常一样以一张试卷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
此外,江苏省每年都会开展军事课教师培训,截至2016年6月已开展14期。江苏省通过每年开设培训班,提供教学资料,组织全省军事课教师授课竞赛等途径,提高各院校的军事课的教学水平。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伴随着教学模式的创新,我校自2011年开设军事理论课程以来,军事课程的授课模式从最初的“教师一言堂”转变为“多媒体课堂”,如今我院采用的是“多媒体、网络在线、模型、实训”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转变使我院原本枯燥的军事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由原来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期末,在对近10个教学班,937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当中发现学生最喜爱上军事理论课的方式是校外实训,其次是有军事模型辅助的多媒体课堂,然后是网络多媒体课堂,最后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军事理论课堂。
4.结语
本文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着眼于我校军事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我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论证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阐明我院目前采用的是“多媒体、网络在线、模型、实训”相融合的初步混合教学模式。
在国内,混合教学模式不但应用于高校教学,而且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企业在培训中运用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得企业所需的人才。当然,目前我院对于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我院所采用的“多媒体、网络在线、模型、实训”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只是何克抗教授定义的混合教学模式当中的冰山一角。今后,我院将继续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做进一步探索,确保高质量实现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高质量完成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
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军事理论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因此,我们必须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让更多的元素融入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让混合教学模式更饱满、更丰富,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智明.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报,2010(6).
[2]李迎.基于高校网络教学水平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军事理论课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军事理论课要点11-08
军事理论课重点内容05-29
军事理论课 绪论教案07-12
军事理论有感09-15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意义07-01
大一军事理论考试重点06-08
完整版军事理论答案07-07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09-30
军事理论实践作业09-30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