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造业市场发展(精选8篇)
------------------------------
【报告价格】[纸质版]:6300.00元 [电子版]:6500.00元 [纸质+电子]:6800.00元
(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
【客服 QQ】1442702289 150151951
2【电话订购】010-62665210 62664210
【传真订购】010-62664210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服装制造专项调查方法介绍
1第一节调研方式及方法1
第二节市场规模统计范畴2
第三节市场预测模型
3第二章服装制造市场环境深度调研
5第一节2011-2013年国际经济环境5
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殴债危机
5二、殴债危机蔓延全球7
三、全球实体经济遭遇冲击8
四、全球经济走势预测10
第二节2011-2013年国内宏观经济环境1
4一、2011-2013年GDP增长分析1
4二、2011-2013年投资、消费、进出口分析17
三、全球殴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9
四、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20
五、中国经济走势预测2
2第三节产业政策分析26
第四节产业结构调整对DTY行业的影响27
第五节产品所属行业概况28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分类28
二、行业基本属性30
三、行业发展历程3
3第三章 2013年全球服装制造市场发展情况分析37
第一节 世界服装制造市场发展相关概述37
第二节 全球服装制造市场运行现状38
一、国外服装制造技术工艺38
二、世界服装制造市场格局分析
41三、国际服装制造品牌分析
43第三节 2013年世界服装制造市场区域市场分析4
5一、美国4
5二、德国47
三、意大利48
四、英国50
第四节 2013-2017年世界服装制造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54第四章 2013年我国服装制造市场发展现状分析56
第一节 我国服装制造市场发展现状56
一、服装制造市场品牌发展现状56
二、服装制造市场需求市场现状58
三、服装制造市场需求层次分析6
1四、我国服装制造市场走向分析6
3第二节 中国服装制造产品技术分析6
5一、2013年服装制造产品技术变化特点6
5二、2013年服装制造产品市场的新技术67
三、2013年服装制造产品市场现状分析68
第三节 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存在的问题7
1一、服装制造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7
1二、国内服装制造产品市场的三大瓶颈7
2三、服装制造产品市场遭遇的规模难题7
4第四节 对中国服装制造市场的分析及思考78
一、服装制造市场特点78
二、服装制造市场分析8
1三、服装制造市场变化的方向8
3四、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发展的新思路8
4五、对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发展的思考86
第五章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市场动态分析9
1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生产分析91
一、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产能统计分析9
1二、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产量统计分析9
2第二节 市场规模9
5一、我国服装制造市场产销存分析9
5二、我国服装制造市场市场消费统计及需求分析96
三、中国服装制造区域市场规模分析98
第三节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进出口情况分析10
2一、进口10
2二、出口10
5第六章 服装制造市场上下游行业分析109
第一节上游行业分析109
一、发展现状109
二、发展趋势预测11
1三、行业新动态及其对服装制造市场的影响11
2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服装制造市场的意义11
4第二节下游行业分析118
一、发展现状118
二、发展趋势预测1
21三、市场现状分析12
3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服装制造市场的影响12
4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服装制造市场的意义126
第七章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1
31第一节 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竞争现状分析131
一、服装制造市场竞争力分析1
31二、服装制造市场技术竞争分析1
32三、服装制造市场主要产品市场竞争分析13
4第二节 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区域格局分析138
一、服装制造生产企业集中分析138
二、服装制造市场集中度分析1
41第三节 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提升竞争力策略分析144
第八章 服装制造企业竞争策略分析146
第一节 服装制造市场竞争策略分析146
一、2013年服装制造市场增长潜力分析146
二、2013年服装制造主要潜力品种分析149
三、现有服装制造产品竞争策略分析1
51四、潜力服装制造品种竞争策略选择1
52五、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1
54第二节 服装制造企业竞争策略分析158
一、金融危机对服装制造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158
二、金融危机后服装制造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16
1三、2013-2017年我国服装制造市场竞争趋势16
3四、2013-2017年服装制造市场竞争格局展望16
4五、2013-2017年服装制造市场竞争策略分析166
六、2013-2017年服装制造企业竞争策略分析169
第九章 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优势生产企业竞争力与关键性数据分析
第一节A公司17
3一、企业基本概况17
3二、2011-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17
5三、2011-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76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178
第二节B公司18
2一、企业基本概况18
2二、2011-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18
5三、2011-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87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188
第三节C公司19
1一、企业基本概况19
1二、2011-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19
2三、2011-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9
4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197
第四节D公司200-3-17
3一、企业基本概况200
二、2011-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0
2三、2011-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0
5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07
第五节E公司209
一、企业基本概况209
二、2011-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1
1三、2011-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1
2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1
4第六节F公司218
一、企业基本概况218
二、2011-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
21三、2011-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2
3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2
4第七节G公司227
一、企业基本概况227
二、2011-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28
三、2011-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30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3
3第八节H公司236
一、企业基本概况236
二、2011-2013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38
三、2011-2013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
41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2
43第十章 2013-2017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46
第一节2013-2017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前景预测分析246
一、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前景分析246
二、服装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分析249
三、服装制造主要产品前景分析2
51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市场预测分析25
3一、服装制造产量预测分析2
53二、服装制造需求预测分析25
5三、服装制造市场竞争格局预测分析256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市场盈利预测分析259
第十一章 2013-2017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投资环境预测分析26
1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投资机会分析26
2一、服装制造投资吸引力分析26
2二、服装制造主要应用领域投资热点分析26
5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投资风险分析268
一、市场竞争风险268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270
三、政策和体制风险273 26
1四、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27
5五、其他风险276
第四节 博研智尚专家投资建议279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11-2013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1-2013年各产业GDP总量对比图
图表:2011-2013年重要宏观经济数据统计表
图表:2011-2013年主要宏观经济经济数据
图表:2011-2013年中国季度GDP增长率对比
图表:2011-2013年服装制造市场企业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亏损企业数量及亏损面情况变化图
图表:2011-2013年服装制造市场累计从业人数及增长情况对比图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销售收入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毛利率变化趋势图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利润总额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总资产利润率变化图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总资产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亏损企业对比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不同规模企业分布结构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不同所有制企业比例分布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对比表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收入前五位省市比例对比表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省市对比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收入前五位省区占全国比例结构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主营入同比增速前五省市对比 单位:千元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前五位省市增长趋势图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利润总额及与上年同期对比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利润总额前五位省市统计表 单位:千元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利润总额前五位省市对比图
图表: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利润总额增长幅度最快的省市统计表 单位:千元图表: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市场利润总额增长最快省市变化趋势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从业人数与上年同期对比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资产总计及与上年同期对比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资产总计前五位省市统计表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资产总计前五省市资产情况对比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资产总计前五位省市分布结构图
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资产增长幅度最快的省市统计表 单位:千元图表:2013年1-5月中国服装制造市场资产增速前五省市资产总计及增长趋势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出口量统计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出口金额统计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进口量统计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进口金额统计
图表:2011-2013年中国服装制造进出口价格分析
图表:A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A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A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A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A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A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略……
家纺即家用纺织品, 又叫装饰用纺织品, 与服装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共同构成纺织业的三分天下。作为纺织品中重要的一个类别, 家用纺织产品在居室装饰配套中被称为“软装饰”, 它在营造与环境转换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近些年国外家纺行业的发展遇到瓶颈, 各大品牌相继陷入困境。而相对于国外家纺品牌的不景气, 中国家纺市场更显得欣欣向荣。为此, 国外家纺品牌纷纷入驻中国。本来就异常激烈的国内家纺品牌的竞争, 又恰逢“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年, 国内各大家纺品牌该如何度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3年呢?理论研究表明,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为工业总量扩张提供了低成本的途径,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越发达, 纺织服装工业经济的市场辐射范围就越广, 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家纺服装市场的影响
家纺品牌同质化现象和山寨之风的盛行导致消费者难以抉择, 更影响品牌的辨识度。在众多品牌都倾向于欧式风格的时候, 走自己品牌的style对家纺企业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国内的家纺行业发展中, 有这样一支力量不容忽视, 那就是雨兰家纺。雨兰家纺一直以来以江西青花的独特产品资源化、以经典内涵的生活方式化, 以青花千年的感情抒发化, 打造以延续和发扬的中国文化家纺定位。在品牌辨识度上为家纺企业树立起了典范。
三、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横向产业链以及相关产业的关联度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横向产业链以及相关产业的关联度。
1、商务功能与专业市场嫁接, 发展商务专业市场
加快传统专业市场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商务、网络、物流、品牌、设计等新经济。通过专业市场产业拉动现代物流和商贸产业, 衍生出新的创意产业, 带动新兴产业, 引发乘数效应。
2、会展经济与专业市场嫁接, 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商贸型楼宇、会展业综合效益高、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较强, 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
3、楼宇经济与专业市场嫁接, 发展商业地产产业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将按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 把楼宇经济和商业地产与专业市场的发展结合起来。
4、创意产业与专业市场嫁接, 发展品牌时尚产业
创意产业是专业市场业发展的内涵延伸, 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平台, 成为“品牌时尚中心”或“购物旅游区”。
目前, 很多人认为,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已经是“三不像”业态, 既不像批发市场, 也不像零售卖场, 更不像写字楼的商业中心。其实, 批发市场本身就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一个过渡性产物, 从市场的外形看,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到底像什么已经并不重要, 我们关心的是,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变化和发展, 其产业链的资源聚集和凝固已经成为专业市场宝贵的资本, 专业市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等成为做好任何商业的基础。
四、小结
1、“新市场主义”的启示
传统的专业市场主要围绕产业开展经营和管理工作, 生产决定市场。如同资本市场一样, 传统的资金是围绕生产来进行的, 有多少产品就需要多少资金, 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产品的衍生, 资金已经脱离生产而独立运行。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产业链已经开始由基于产业阶段逐步向游离于生产产业之外而成为行业新的主体。
2、新市场模式的变化
随着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迅速发展, 人们早已经不能够满足传统的专业市场运营和管理模式, 一些新型市场的创新模式构成了当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靓丽的风景: (1) 新商业业态, 上海服装城——让升级版奥特莱斯成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新业态; (2) 新运营模式, 上海世贸商城——让买家驻进市场, 改变了买卖双方的基本位置; (3) 新产业形式, 上海鹏欣家纺产业园——把产业园建在了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城区, 使专业市场不再是车水马龙的叫卖场所, 而是第五大道平台; (4) 、新商务业种, 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购商不一定非要到市场, 电子商务成为新的选购方式; (5) 新虚拟形态, 阿里巴巴网站——做生意不一定非有建市场; (6) 新物流平台, 由深圳华南城集团投资建设的铁岭东北物流城——不一定非叫专业市场, 但是却具有专业市场功能, 现代物流成为新的批发形式; (7) 新地产投资, 由浙江铁牛集团投资建设沈阳国际纺织服装城——是市场带动地产还是地产带动市场, 建设完了才能懂; (8) 新时尚功能, 北京鹏润时尚中心——是批发市场, 是零售商场, 是时尚中心, 招商以后才知道。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我国家纺行业形势良好。2011年家纺行业1548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97.65亿元, 出口交货值539.11亿元, 实现利润总额122.40亿元, 产销率达97.97%。2012年上半年, 全国家纺出口保持平稳增长, 出口额达100.5亿美元, 比纺织品服装出口总体增幅高7.2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服装类纺织品消费约占总量的65%, 家用纺织品消费仅占23%, 且家用纺织品的人均消费所占消费性支出还不足1%。从国内外家纺用品消费的现实差距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看, 中国家纺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家纺”格局和“软装饰”文化的建立以及家纺行业低碳环保的趋势, 加速了我国现代家纺产业的形成、完善与提升。“十二五”时期, 家纺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消费, 积极扩大内需;创新渠道, 促进企业做强做大;提倡家纺文化, 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梯度发展;整合资源, 提高科技贡献率;加强人才培养, 夯实强国基础;践行低碳环保, 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创造良好产业环境。
摘要:通过家纺服装市场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并且结合现今市场经济下服装设计开发等方面的描述, 阐明家纺服装专业市场与传统服装市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服装定制;市场;前景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18-1
一、研究服装定制的必要性
(一)研究目的
从服装设计的角度研究如何满足对服装定制的需求,主要分为收集分析、整理和利用资料;了解客户信息与需求;设计的拓展和定制在设计中的协作这四个方面来研究。在实际的设计生产中,不同企业在市场定位、市场拓展、营销策略以及财务结算的方式上都有不同。本文希望能在全面考虑服装定制产品相关特点的基础上,给予设计人员一些相关方面的帮助和建议。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
服装定制行业在中国的市场发展仍处在初步阶段,定制服装的种类很多,层次也不同,但这些不同的存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各种顾客的需求。本文从服装定制的目的入手,通过对服装定制历史和现状的分析,研究服装定制消费群体的情况,找出不同群体的差异,对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起到启示作用,找到服装定制企业在市场可发展的空间,为中国未来服装定制市场的发展指出一些方向。
2.现实意义
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同族群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消费需求和生活理念。目前,服装定制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希望自己能与众不同,所以对服装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人们现在选择服装定制,实际上是通过定制这种方法来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人们不仅是要购买适合自己的服装,还是在享受独特的服务和体验。由此看出,服装定制的重新兴盛改变了人们以前的服装消费方式。由于每个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需求都是不同的,而成衣只能满足一部分既定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服装定制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服装定制的特征
服装定制有着不同于成衣的特点。成衣是工业时期的产物,由工业化的机器大批量生产,成本与价格与定制服装比相对较低,有标准的尺码对照表,而对消费者个体来说这个标准比较模糊。如今的服装定制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可以尽情展现个人穿着品味的大门,因此,对于成衣工业来说,服装定制有着属于自身且区别于其它服装形式的特点。
(一)产品具有唯一性
现在人们穿着的服装大都是流水线生产制作,这就意味着数千万人都会穿着同一款式的服装。而服装定制是为个人定制的服装,消费者不必到处搜罗适合自己的服装,也不必担心穿着高昂名牌参加聚会时出现“撞衫”的尴尬。时尚发展至今,很多品牌都推出过限量版的产品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很多的限量品也成为人们的收藏品。定制服装是根据消费者个人的需求而量身定制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属于个人的限量服装产品。
(二)产品具有个性化
服装是展现个性的一部分,所以消费者希望通过服装展示着装者的个性内涵。工厂生产出的成衣大都代表的是设计师心中对于消费者形象的概念,而服装定制则更贴近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可以跟设计师进行沟通,让设计师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设计,以此满足消费者对服装个性化的渴望。
(三)附属的尊贵服务
服装定制所提供的服务是完全为消费者个人而提供的服务。服装定制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整个过程中,从最初的接待到设计师为消费者设计服装,从设计稿到制版,再从量体裁衣到制作和最后的质检,都是一个团队在为一个消费者提供服务。由此可见,接受服装定制的消费者,不仅是在享受定制带来的这种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服装产品,更是在享受一种尊贵的服务。
三、国内服装定制的现状
21世界,服装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社会交往的频繁,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人际交往呈现多元化状态,服装消费者对着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国内一些高端人士的时尚意识逐渐觉醒,在出席活动、商务谈判、聚会等多种重要场合时,需要能表明其文化修养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定制服装,中国市场被视为服装定制发展的新契机。
国内服装定制行业刚刚起步,市场还不成熟,行业内也缺少规范的行规和人才培养等机制。国外很多知名品牌在国内的进驻在一定程度上也占据了国内服装定制的高端市场,对国内服装定制市场来说,存在巨大的竞争力,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服装定制企业。
四、总结
服装定制的消费群体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群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对服装定制必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虽然就目前情况来看,服装定制是一种非主流的服装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富豪和中产阶级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选择了服装定制这种方式,服装定制业在中国的发展也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渐繁荣。
参考文献:
[1]刘智博.定制服装设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6.
[2]刘丽娴,郭建南,任力.中国时装定制的概念剖析与现状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8).
[3]徐志,程济国,刘小花,乐小兵.浅谈服装的定制营销[J].金融经济,2007,(06).
[4]史林.高级时装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4.
作者简介:
报告
全球新设备销售已进入微利时代,国际上许多知名的设备制造企业已把获利空间转移到了后市场。后市场主要指设备的延伸服务,其中二手设备占很大的比重,而我国二手机用户很有可能是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客户群,工程机械的再制造也将为二手市场的迅速发展提供源动力,工程机械二手机和再制造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双向流动将成为发展方向。
我国二手工程机械市场总体发展概况
金融危机之下,出口下滑,而部分企业对出口依赖程度高,在国内寻求市场成为二手工程机械行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渠道,在此种情况下,二手工程机械内需回升趋势势如破竹,二手工程机械发展回暖迹象明显。二手工程机械行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手机械装备交易开始日益活跃起来,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二手机械行业来说,商机已经成熟。二手机械设备以其价格便宜、性价比高的独特优势逐渐得到工程承包商的认可,社会需求量剧增。
目前,国内二手机械设备交易额已超过500亿元。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进口二手挖掘机总量仅为几千台,而目前全国每年入境的二手挖掘机就超过两万台,相当于国内挖掘机年销售总量的1/3,二手市场需求之大可见一斑。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建立了一批二手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如西北二手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北京宝联达工程机械交易市场等。很多代理商、甚至制造商也开始了二手设备业务的拓展之路,如卡特彼勒、小松就推出了经厂家认证的二手设备。国内制造企业也开始自主或委托代理商进行二手设备业务拓展,尽管规模有限,但势头强劲。众多围绕大型品牌生存发展的产业链下游中小企业对二手设备需求量逐年递增。“发展以二手机械设备为主题的交易市场平台能极大满足本地机械消费群的需求,特别是本地中小企业”,上半年落户佛山的顺联二手设备交易广场机械城副总经理冯景胜介绍说,“现在国内大型的二手机械设备交易市场屈指可数,因为建二手市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即发展时间够长、地理环境够好、客户群够多。”
全国2009年实现二手工程机械销售额约369亿多元。上海二手工程机械市场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第一;天津二手工程机械市场实行销售收入2.5亿;广东二手机械市场销售收入2.2亿,还有武汉、河北、河南、陕西、贵州、山东、北京、东北、辽宁、云南、江西、湖南、浙江、广西、江苏、甘肃、四川、宁夏、重庆、湖北、深圳等二手工程机械市场都有相应的二手吊车、二手挖掘机、二手压路机、二手装载机、二手汽车吊、二手推土机等二手工程机械销售,二手工程机械交易市场红红火火。
Kappa
Kappa(这个不叫背靠背,图片是背靠背,但是注册的中文名字是:卡帕)
经营:服装.鞋类的.背靠背kappa是1916年在意大利西北部的都灵成立的意大利运动、休闲服装公司。在品牌的创始之初,Kappa就开始向各种运动队提供赞助,1981年,Kappa签约赞助了意大利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随后又成功赞助了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美国国家田径队,据统计,从98年到2008年,Kappa共赞助了近40个国家的400多个队伍或个人,在这些赞助过活动中,Kappa品牌所提供的使用创新令人难忘,其设计和代表品牌语言及品牌形象,使得Kappa品牌知名度迅速得以提升,成为国际著名的品牌之一。
Kappa经销商的企业使命:Kappa由“制造运动系列”到“高品质时尚创新系列”。任何一家企业必向“高品质创新”转变,否则他将面临淘汰出局。Kappa运动服装的转型却是很成功。在设计、流行趋势的发布等方面,西方潮流仍占主导力量,品牌方面,国际大牌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一直牢牢占据着世界服装市场的高端,获取高额的利润,传统的经营模式也日渐受到威胁。在这样的状况下,要想实现国际潮流的转变,Kappa服装业必须从“制造运动系列”到“高品质时尚创新系列”的转变。
下面是我从多方面阐述制定企业使命的理由:
第一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Kappa自组建以来,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立和营造,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惟人、惟实、惟新、惟美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建成的企业文化长廊,集中展示了Kappa品牌的发展历程和企业形象。
第二市场背景清楚消费者是谁?
在运动服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但是对于品牌来说,市场机会依然存在,关键是找到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
品牌竞争格局。市场品牌竞争激烈,但是市场机会还依然存在。Kappa在经过市场调研后认为,市场空档依然存在。“Kappa以优选的面料、新颖的款式凭借其运动、时尚、性感、品味四大追求点吸引消费群体,同时也将产品分别推向各种消费人群,包括18至35岁、生活及衣着充满活力、青春及时尚的人士,其共同心理特点是对自我生活有强烈的提升愿望,并通过服饰装扮表现出来,他们追求品位和时尚,易受流行趋势影响。
第三顾客关系-以顾客为中心。
企业“以顾客为中心”,坚持不懈地做好关系营销,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牢固的情感纽带,是品牌摆脱价格战的战略选择。
不断设计出新。为消费者提供与世界同步的最新工艺技术。凭借强大的设计力量,企业连续不断推出新风格的产品,不断引领潮流,给消费者以最大价值。
第四与顾客建立更多的购买途径。
Kappa通过现在的产品已经销往全世界,Kappa的产品主要为轻便运动及休闲而设计,自登陆中国以来,Kappa不断向中国消费者传递着原汁原味的欧罗巴风情,在各大运动品牌的销售市场都能够看到Kappa的身影,在网上也有Kappa的介绍和网络购买途径。
一、中国服装市场现状
1.1总述
谈到中国的服装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第一:一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第二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然而在中国服装制造业如火如荼的虚假繁荣背后,却是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的尴尬真相。拿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的事实,让中国服装业犹如天空里高高飘扬没有方向的风筝,生命线攥在别人手中。为什么中国服装业会如此被动和尴尬呢?认为这种处境的造成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中国有广阔的资源;第二、中国有非常廉价的劳动力,吸引着国际品牌的进驻;第三、中国拥有大量先进的进口生产工业设备;第四、中国有非常先进发达的交通设施、国际先进的物流产业;第五、中国有无数趋利的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趋之若骛。第六、中国有庞大的市场空间。第七、中国缺泛运作的人力。第八、中国还处于在一个创业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的配备不是还完善。
1.2分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还非常的落后。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还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
国内许多大规模的服装企业,实际上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这类企业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相对重视,但由于市场营销能力比较薄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由于设计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所以,企业应该有强大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这种企业的结构好象是一个杠铃,中间是生产开发和生产管理,两端是设计和营销,企业的运作就像杠铃一样,紧握中间的管理去平衡两端的能力,用两端的力量来显示企业的实力,这种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强,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服装企业由被动市场型的橄榄结构升级为主动市场型的杠铃结构,必须得到相应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
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由于设计手段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落后阶段,设计周期长,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就不容易发掘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服装的新产品周期(设计、成衣到进入销售)工业发达国家平均2周,美国最快4天,而我国平均是10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
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这片领域诞生了杉杉、雅戈尔、七匹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洛兹,等众多的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他们品牌实力较强,规模和竞争力都处于服装行业前列。但是总体来说,盈利能力还是太低。品牌没有规模。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服装业在加入WTO以后,如果只依靠依赖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的价格优势,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人民币汇率上升也对出口造成深远的伤害。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来势迅猛,给我国服装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目前,2/3的服装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全行业利润率从二零零七年的1.48%下降到08年的0。1%.08年上半年倒闭的6。7家中小企业当中,有1万多家属于纺织服装行业,里面大部分为无牌、贴牌、定牌出口企业。从表面看,欧美经济的衰退,订单减少,导致我国服装出口下滑,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的企业陷入困境,整个行业面临一片冬天的寒萧。一俟欧美国家的救市政策见成效,经济复苏,寒冬似乎就会过去。如果往深层思索,问题也许不会如此简单。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唤起了许多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催生了一大批自主品牌。那么,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又将为我国服装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外贸增长:思路决定出路
本次金融风暴中,受影响大的莫过于市场单一且过分依赖欧美市场的企业。相反,那些较早推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日子却好过得多。这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市场单一不仅风险大,而且容易丧失成交和定价的主动权。历经危机,相信更多的企业会调整市场策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增长潜力大的新兴市场。欧美经济萧条,更多当地强势服装品牌会把目光转向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大大加快其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它们的资金优势、品牌和产品优势、市场营销优势,是大部分国内企业一时难以抗衡的。如果涌入国内市场,对我国服装品牌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面对内外夹击,现有服装品牌势必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竞争格局将发生根本的改变,整个行业有可能重新洗牌。
三、行业调整
3.1总述
技术进步求发展,转变生产和经营模式,降低能耗求得平衡发展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此次的金融冲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实际上是一个转变思维方式和转变发展战略的良好契机,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所以盲目规避风险,不求发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借此机遇,逐步但彻底的“蜕变 ”。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专业化的发展模式来降低产品在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能耗。避免盲目多元,不在数量和资金规模上追求行业第一,而要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上追求第一。强化团队的贡献力。
3.2方向
个人认为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次大的挑战,但更是一次大的机遇。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中国13亿的消费市场受金融风险的影响很有限。所以结论是:一方面,企业要狠抓产品质量,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稳切市场消费需求的脉搏,适销对路,做好营销工作,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取国际市场。
外销受阻,国家40000亿拉动内需,这对服装业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刚好可以借此机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销,降低外销比重,发展自主品牌,改变中国出口服装价格低廉,设计低档,利润低微的 “国际形象”,摆脱旧的出口模式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对劳动力价值的盘剥,以及频频遭受的倾销和不正当竞争诟病。
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服装业将进一步向产业链完善的地区集聚,形成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基地。同时,具体到一个地区,会加快建设地区产业集聚园区或总部基地,通过优化配置资源,为服装企业创造更加优越的生存条件,推动产业的改造升级。只有通过集聚,形成团队优势,才有抗衡国外知名品牌的实力。这样,才能形成我国服装业的航母舰队,彻底改变散、乱、小的旧有局面。只有通过集聚,形成团队优势,才有抗衡国外知名品牌的实力
3.3品牌建立
品牌竞争:从表象到内涵
更多品牌的加入,必然导致竞争加剧。品牌竞争的内容,也一定会发生从浅层到深层的改变。从上世纪90年代自有品牌的大面积兴起到现在,我国的服装品牌,大多还停留在品牌名称和视觉形象的宣传推广(俗称表面功夫)阶段,关乎品牌生命的文化内涵、产品品质、技术含量、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等深层次、本质性的东西则少有企及。即便如此,在品牌竞争的初级阶段,仍然可以获得成功。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只做表面功夫的品牌将难以立足。未来的品牌的竞争,一定是内功的比拼,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靠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设计一个漂亮的标志、开发几款新颖产品包打天下的时代将一去不返。
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创新和产品质量,在于把“以消费者为本”的理念,渗透到从产品设计到生产、销售,再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于以细节体现品质,以文化体现内涵,在于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的使用价值。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与企业规模没有必然联系,但一定具有鲜明的个性,可以是大众品牌,可以是分众品牌,也可以是小众品牌。
未来的品牌竞争,是内功的比拼和核心竞争力的较量
流行趋势:新节俭主义VS新奢华主义
金融风暴带来的经济衰退,给世界人民特别是欧美国家人民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经济不景气,必然导致节俭主义的重新盛行(我们权且称之为新节俭主义)。衣服消费在人们日常消费支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且变化快,流行周期短,因而是体现新节俭主义最好的载体。未来一个时期,在服装设计中表现出新节俭主义倾向,是情理之中的。欧美服装发达国家,仍然是服装时尚的策源地,这一流行趋势,也一定会影响我国的服装业。我国虽然经济发展快,但依然属发展中国家,大量低收入阶层的存在,为这一流行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服装消费是体现新节俭主义最好的载体
同时,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我国又存在着一大批富裕阶层,这一阶层人士需要通过奢华消费,满足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因而,体现在服装上,也会流行适度的奢华。当然,现今的富裕阶层,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暴发户,追求奢华仅仅为了满足炫富的虚荣心,他们消费奢侈品,更多地是体现一种生活的品位,我们把它称为新奢华主义。
新节俭主义和新奢华主义同领风骚,也许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服装流行的一道独特风景。
结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产业链结构优化趋势更加明显, 竞争更加激烈。目前我国中等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达到6万多家, 绝大多数是加工贸易型企业, 处于产业链的底端。2008年, 面对人民币升值较快, 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 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已降至极点, 严重制约了我国服装工业技术改造升级。而服装CAD/CAM的普及应用是服装企业实现信息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据统计, 服装CAD系统在美、日、法、意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普及率已超过70%, 而在我国服装CAD应用普及率却不到15%, 说明我国服装CAD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又说明目前服装CAD市场的发展存在问题。
一、国内服装CAD市场发展现状
1. 国际著名服装CAD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市场
服装CAD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服装行业相结合的产物[2]。目前国际著名的服装CAD/CAM技术公司有:美国格柏 (Gerber) 、法国力克 (Lectra) 、西班牙艾维斯特 (Investronica) 、德国艾斯特 (Assyst) 、日本重机工业公司 (Juki) 、加拿大派特 (PAD) 以及瑞士Alexis等公司。这些公司由于起步早, 并有着深厚的专业积累和技术优势, 强大的资金实力, 所开发的服装CAD系统功能全面、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系统性能稳定;另外, 他们都开发了配套的CAM系统, 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一体化管理, 满足了用户的信息化需求。目前发达国家的服装CAD技术仍处于领先地位, 正在向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和三维立体化方向发展。
这些著名的服装CAD系统供应商虽然最早从八十年代就进入我国市场, 尽管当时软硬件的价格、售后服务费用都很高, 但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高价引进。然而, 由于对服装CAD系统缺乏必要的了解, 加上使用习惯、人员素质、培训体系及维修服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服装CAD系统实际利用率很低。真正的市场推广是在九十年后期, 随着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的许多大企业为了尽快融入全球产业链, 再次掀起引进这些国际品牌的服装CAD系统的热潮。服装CAD系统供应商迫于竞争的压力一方面降低CAD系统价格, 加强产品宣传推广, 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售后服务和培训体系巩固市场地位。目前, 他们依然占据着国内高端市场, 80%国内大型服装企业使用的CAD系统是这些国际品牌。
2. 国内服装CAD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市场
国内的服装CAD系统是80年代中期在引进国外CAD系统基础上进行研制开发的, 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段距离, 但发展速度较快。到目前为止, 二维服装CAD技术已比较成熟, CAD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的开发和配置上已接近国外同类系统水平。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至今已有50多套CAD系统通过各种形式的鉴定并进入了市场, 它们在基本功能上相差不大, 但在专业功能, 不同模块联动性、专业数据库设置以及操作方法上大不相同。其中以深圳富怡、北京航天、日升天辰、杭州爱科、至尊宝坊为代表的国产服装CAD企业在中小型服装企业中应用较广泛。最近几年国产服装CAD系统以较高的性价比逐渐占据着国内中低端市场。目前国产服装CAD系统价格一般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能接受, 市场销售增长较快, 但是在硬件配置、软件可靠性、集成性等方面稍差。
据统计, 运用CAD系统可使服装企业的设计成本可降低10%~30%, 设计周期可缩短30%~60%, 产品质量可提高2倍~5倍, 设备利用率可提高2倍~3倍。这样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迷惑性, 实际上只有比较成功地应用CAD系统的企业才能达到上述效果。而能够成功运用CAD系统的企业只占50%左右。
二、服装CAD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1. 服装企业对服装CAD的需求不明确
一方面, 服装企业对引进服装CAD系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种观点认为引进了CAD系统就实现了服装设计的自动化, 只要输入尺寸数据, 轻点鼠标, 就能得到符合要求的款式结构图和样片;一种观点认为CAD系统只是一个摆设, 不实用, 由于一些CAD系统功能不稳定, 失误率较高, 操作繁琐, 与企业的实际应用相去甚远, 致使CAD系统的实际利用率很低, 一些企业最终弃之不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CAD系统的价格过高, 投资回报率不明确, 国内外CAD产品的价格悬殊很大, 期望CAD系统价格更低, 功能更完善, 等到CAD系统普及了, 再选择合适的系统。
另一方面, 一些积极准备引进CAD系统的服装企业对CAD市场并不真正了解, 不了解市场上各种CAD系统的优缺点, 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选择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是购买全套的还是购买一些重要的模块 (款式设计、打版、放码、排料等) , 是一次性购买, 还是分阶段购买。在这些情况不明确的情况下, 盲目引进CAD系统, 风险很大, 失败率较高。
2. CAD系统的操作程序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 服装CAD打版系统主要采用交互式打版方式, 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时依据手工打版的基本思路, 先输入各结构点的值, 再把各结构点联结, 画出样板。与手工打版相比, 一般点线都不能省略;另外, 系统设计中对定点、画线、设置参数等方法的使用和操作过程先后次序都有严格规定。有时, 操作稍有差错, 必须从头再来。系统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必须是能熟练使用CAD系统并且是有经验的打版师才能正确完成完整的服装结构设计。而目前服装企业中打版师多数依据经验打版, 对服装CAD系统的样板设计原理、公式并不了解, 对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程序不习惯, 相应的操作速度较慢, 错误较多, 甚至比不上手工打版的速度和质量。不少企业使用一段时间之后, 无法适应, 最后干脆弃之不用。
3. 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匮乏, 技术培训体系不健全
目前, 服装企业中有经验的打版师多采用经验打版, 本身学历层次不高, 对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知识了解不多, 计算机知识匮乏。即使经过CAD供应商的短期培训, 要想熟练使用CAD系统代替手工打版难度较大。而从服装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在校学习过服装CAD系统, 但是学校教学主要侧重于基本方法、过程的讲解和练习, 与企业实际生产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再则学校使用的CAD系统不一定就是该企业使用的CAD系统, 不同CAD系统在操作程序上可能也较大差距。要让他们在短期内熟练使用CAD系统打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样板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 服装企业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奇缺。
在服装行业中, 人员频繁流动是很普遍的, 特别是技术人员的流动比例更高, 因此企业一般都不愿花钱培训技术人员, 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技术储备和培训体系。CAD系统供应商只是在销售CAD系统时对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免费短期培训, 之后, 企业需要再培训技术人员需支付不菲的培训费, 而培训机构也多是例行公事, 并不对培训结果负什么责任, 培训效果可想而知。再有, 经过培训的企业技术人员将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变成了个人的财富和资本, 而没有同时成为企业的财富和资本。随着技术人员的离职, 企业顿时失去这笔财富, 更有可能使CAD系统闲置, 样板设计工作停顿, 打乱生产秩序,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4. 服装CAD供应商产品销售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国际品牌的服装CAD在国内销售是采用经销商、代理商的模式, 这些经销商、代理商推广和销售产品是以销售和利润为目标, 而不是以服务为目标, 履行服装CAD开发商与最终用户之间二传手的角色。国外的CAD系统销售一般是在服装企业安装使用时, 按合同规定提供短期培训, 对培训效果不负责任, 只要求达到基本会用的目标, 不是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对使用的技巧、如何与该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合等个性化服务, 不在服务范围内, 经销商又不能把客户的意见和要求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给开发商, 使产品的功能难以及时改进完善, 市场竞争力被削弱。
国内CAD开发商一般采用直接销售模式, CAD系统销售、服务要比国外的好一些, 但是由于国内CAD系统开发技术力量薄弱、能力有限, CAD系统本身性能不够稳定, 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不好, 。虽然能提供比较周到的服务, 但是系统经常出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随着服务对象越来越多, 范围越来越广, 开发商有些力不从心, 服务质量也逐步下降。
三、基于共同价值增长的服装CAD市场发展策略
CAD系统供应商与服装企业应该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 以实现共同价值增长。服装企业借助运用CAD系统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竞争力;CAD系统供应商则通过在服装企业的成功应用来树立典范, 推广应用。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 改进和增强模块功能, 完善产品设计。以可靠的产品质量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客户的口碑, 是高技术产品推广的最有效策略。
1. 服装企业应明确对服装CAD的需求
首先服装企业要明确引进CAD系统的目的与需求, 先作自我分析与诊断, 然后要深入考察多家供应商及供应商服务的客户, 必要时请管理咨询机构参与谋划和鉴别。企业要做好投入产出分析, 注意成本的合理性, 既不要片面追求功能全面的软件造成浪费, 也不必为节约一时成本致使所选CAD系统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兼顾实用与开放。服装企业有几种类型, 对于从事服装设计、生产、销售全过程的企业, 应考虑引入全套服装CAD系统, 以设计和销售为主的企业, 应选择样板设计和款式设计模块性能突出的CAD系统, 来料加工型服装企业应选择服装CAD中样板设计、放码和排料模块使用方便快捷、兼容性好的CAD系统。服装CAD多个品牌价格、性能等各有特点, 某一种CAD并不适合所有企业。CAD系统供应商作为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 应从信息技术和项目实践的角度, 给服装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使企业的需求更加理性明确。CAD系统应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而非生产经营适应软件系统, 不能本末倒置;但也不能死抱着一条, 生产活动中的一些不科学的做法需要改进, 使CAD系统适合于企业的业务流程, 吻合度要高, 这样才能保障实施的效果。
2. 进一步改进完善CAD系统功能, 提高系统的适应性、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服装CAD系统一般由款式设计、衣片设计、打版、放码、排料等系统组成, 在这些子系统中应用得普遍并且效果比较好的是需要大量重复运算的放码和排料系统。款色设计系统的绘图功能与图形设计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相比, 在功能和效果上都略逊一筹, 系统改进一方面要针对服装设计的特点, 提供专业化的方便实用的工具, 另一方面要实现款式设计的三维立体展示效果。解决photoshop、coreldraw文件与款色设计系统文件的转换或兼容互用的问题。衣片设计系统中可采用大型电子绘图输入板 (类似手写板的功能) 实现公式输入法和直接注寸法的融合, 既要保留公式制版方法简便和专业化要求低的特点又要兼容直接注寸制版方法经验直观的特点。通过数据库技术将优秀样板师的打样经验和优秀样板变成知识存入数据库, 建立规则, 新的样板设计师可以借助专家系统有针对性地学习, 快速设计出优良的样板。
3. 建立CAD系统应用人才学习培训机制和知识管理体系
CAD系统供应商应帮助服装企业建立CAD系统应用人才学习培训机制, 不仅要培训企业技术人员学会使用CAD系统, 而且要用好CAD系统, 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网上学习交流机制, 不仅降低培训成本, 增强培训效果。帮助企业建立CAD系统知识管理体系, 使服装CAD技术不仅成为技术人员的财富, 更要成为企业的财富, 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可以通过知识系统学习交流经验, 快速成为技术能手, 形成技术人才梯队, 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技术保障。加强CAD供应商、服装院校和服装企业的合作, CAD供应商通过提供免费CAD教学软件和培训教师, 来增强CAD应用人才的培训和市场推广的能力, 将企业CAD技术人才培训委托给当地的服装院校, 服装院校则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 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联合进行技术攻关。
4. CAD系统供应商应建立科学完善的销售机制和服务体系
CAD软件产品和服务应分别定价。对用户来说, 价格透明, 容易产生信赖感, 有利于软件产品的销售。对CAD系统中的不同功能模块分别定价, 服装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购其中几个模块或者分阶段购买, 不仅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实施难度较小, 成功率较高, 而且一旦成功应用, 企业会进一步增加投资, 扩展应用范围, 同时对潜在客户的影响是巨大的。服务定价有利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 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免费服务的服务质量难以衡量、难以保证, 对服装企业来说是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对供应商来说是效益难以体现, 最终可能成为负担。将服务象产品一样定价, 服装企业引起会重视, 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购买相应的服务, 同时会非常注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对CAD系统供应商来说, 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服务范围将不仅局限于技术维护、人员培训, 可以拓展到技术人才梯队建设、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等内容。
四、结语
随着服装CAD技术的发展, 系统不仅具备款式设计、纸样设计 (打版) 、放码、排料等系列功能, 而且逐步增加了自动量体、三维试衣和服装数据库管理等功能, 它们贯穿于服装工业设计的各个过程。在服装的生产应用中, 服装CAD的优势主要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反应速度等等。基于共同价值增长的市场发展策略是基于合作共赢的基本思想, 综合考虑CAD开发商、经销商和服装企业三者的利益, 寻求共同利益最大化, 有利于提高我国服装CAD的普及率和利用率。
摘要:服装CAD技术是应用于服装行业的一项信息化技术, 是提高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分析目前我国普及服装CAD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从服装CAD开发商、经销商和服装企业三方面结合来提高服装CAD市场普及率和利用率的策略, 即只有基于价值共同增长理念的服装CAD供应商与服装企业合作共赢, 才能更好地实现服装CAD的普及与应用。
关键词:服装CAD,价值,共同增长,市场
参考文献
[1]虞紫英陈璐易李旭:服装CAD的技术现状和评价体系[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5 (12) :350~354
[2]李莹莹:我国服装CAD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财经界, 2006 (11) :30
[3]魏茂春缪明聪等:中国服装CAD/CAM发展策略[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6 (4) :33~36
[4]邹平:CAD技术在现代服装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15~18
[5]邱佩红陈继红:谈我国服装CAD/CAM系统的发展[J].山东纺织科技, 2005, (1) :40~42
[6]马素琴徐强:影响服装CAD普及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纺织科技进展, 2005 (4) :28~30
关键词:市场需求;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发展
当今社会,伴随着我国人口的日渐增长形成了庞大的消费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越来越在乎,选择服装是也不单单只是看中服装的实用性,开始追求时尚感和个性化。因此,服装的周期开始缩短,针对此问题改革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加快学习进程、适应当今社会的主流形式与市场需求,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1]
1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依托进行教学改革的意义
1.1 顺应时代发展达到服装设计教学的目的
服装设计为艺术专业,其不同于美术美工绘图,雕塑等单一的艺术专业,服装设计不但要符合设计的艺术性,还要顺应时代发展、顺应市场需求,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人员首先要培养综合实力水平比较出众的服装设计师,其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设计理念、知识,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有较高的市场分析能力与时尚潮流判断能力引导能力。[2]因此,服装设计教学能够依托市场需求,应对学生的基本功和设计理念加大教学力度,再结合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对学生进行引导,就会大大加强学生工作后的顺利程度。
1.2 适应服装市场的时尚需求
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服装市场自然也逃不掉社会发展的潜规则迎来巨大的挑战性并承受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其实服装市场乃至整个行业的竞争都是服装设计人才的竞争,所以服装行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很大。当然,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加对外贸易合作往来的增多,服装市场的需求也逐渐扩大就出现了服装设计人才供不应求去的情况。[3]而今,大部分高校对服装设计的教育工作只停留在表面,服装设计学生缺乏基本的动手实践能力,高校教学中只注重设计理念和书本教学,学生只能凭空想象实际效果,这样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直接使得学生达不到市场需求的标准,参加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在选择人才上也没有意愿接受只会设计原理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这样毕业学生就出现了就业难,毕业就是失业的情况。因此,学校应根据服装市场当前形势与发展情况,科学地实施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工作,给在校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平台。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率,也为服装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高素质、高水平、高思想、高文化的全面型人才。[4]
2 迎合市场需求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建议
2.1 探索“技术+艺术+市场”的教育模式
服装设计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专业,服装设计的基础就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色彩、服装图案。而服装设计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如服装构成设计、服装画技法、服装工程技术等。将服装设计将技术与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服装设计专业。因此,服装设计课程必然离不开艺术与技术的专门培养与融会贯通。服装可以看作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以商品的定位流通于市场当中,在设计与生产上需要更加关注。[5]服装设计专业,需要从设计角度出发,从艺术方面提升设计效果,从技术方面实现艺术的表现,并且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发挥服装设计的重要功能。因此,服装设计专业教学需要形成一种“艺术+技术+市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服装设计“艺术性”的同时,抓好学生服装设计的“技术性”,更要与市场需求挂钩,联系实际市场需求,使“艺术性”“技术性”更具实践价值。教学过程结合艺术设计理论,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并结合两者,使服装设计中难以理解的方式与数据有形化,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掌握服装平面、立体结构,促进学生对于服装艺术的理解与创新,纠正学生对学科选择上的错误认识,激发学生对服装设计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在基于市场需求下服装设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技术底蕴,将设计基础课程与工程技术课程相结合,融合服装设计的技术领域,使学生充分了解科学技术影响下的新式服装设计理念。[6]同时,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力求在市场需求上寻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依托市场需求,探索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的改革新方法。
2.2 探索服装构成、服装色彩、服装图案和服装画技法课程基础知识体系教学
服装设计的基本课程,主要以服装构成、服装图案、服装色彩与服装画技法等教学内容为主,这些课程内容有效地将服装设计体系具体化,通过以这些课程内容为基础,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学好服装设计,必然需要充分掌握服装设计的主要工艺,服装图案的选择与绘制是一门重要的艺术,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内容;服装的色彩搭配更为重要,只有合理的色彩搭配,才能保证服装构成、服装图案更加协调;服装画技法则是实现融合服装结构、图案与色彩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础教学内容,从根基抓起,从基础培养,促进学生对技术课程知识结构的掌握,提升学生基础技艺的掌握,使学生在迎合现代服装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充分胜任服装设计这份工作。
2.3 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
我国服装市场目前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状态,大众消费主要以实用、低价为主,而很多高端的服装设计往往本身造价高昂,无法适应我国当前市场。消费者对目前我国的服装市场流行趋势判断更加理性化,对于潮流服饰不再像以往一样盲目的追捧,这给服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市场对设计师的需求是无法否定的,但在我国来讲,服装设计师往往集中在大城市,在中小城市很难生存发展,这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存在密切关系。目前的教学体系虽然对理论教学内容足够重视,但却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需求,学生空有设计理论,单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很多学生在中小城市中根本无法立足,主要是因为中小城市的市场需求更偏向“实用性”“低价格”与“潮流性”。而在大城市,服装设计师的需求在很大成的上侧重“时尚”“流行”与“独特”,而大城市市场也包容中小城市的需求特点,因此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讲,大城市提供的生存空间更大。不同的市场需求使服装设计教学的侧重不同,但归根结底,主要还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不仅仅是培养“纸上谈兵”的学生,而是要通過实践方式促进学生对服装设计专业知识合理、熟练的运用。[7]教学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与大品牌服装企业合作的方式,取得大企业的实习岗位,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接受大品牌服装企业中服装设计师的熏陶、接触大企业服装设计理念,并在交流合作中增加实践设计经验。此外,教学中可举办或参办服装设计比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考验学生设计理论功底和设计技艺的灵活运用,从而给社会输出更加专业、更懂设计的服装设计师。
2.4 优化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综合水平
服装专业教学中,教材与其他專业一样,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服装专业教材不能偏离目前市场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因此需要跟随社会发展而主动适应变化,需要深入了解服装市场、服装设计师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修订教材内容,从市场需求出发,优化教材内容,给学生更具实用性的设计知识与设计理念,从而培养出更为出色的服装设计人才。教材内容必定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保证服装设计教学中与服装的产业生产存在密切联系,构建符合现代服装企业需求的、更加合理化、专业化的教学体系。[8]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结合具体理论知识内容与实践教学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可采取工作室教学方法、校企结合教学方法等,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教学中,师资力量、教师水平都是影响服装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需要高校需要加强教师综合水平的培训。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讲,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都是毕业后的大学生,即便是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仍然缺乏服装设计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的掌控能力无法满足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要求。高校可定期开展教师的实践培训,给教师优先提供实践学习机会,提升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体会”,使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有个大致印象,并在即将进行的实践教学中掌握实践基础理论与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的其他能力水平同等重要,高校在教师录用方面需要考虑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综合培训,促进教师综合水平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好的指导。
3 结语
社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与要求逐渐提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应改进教学方案,培养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优秀的设计人才,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为整个行业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峰.服装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1(11):146-147.
[2] 翁志珍.服装工艺与服装设计多视角结合的教学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6):53-56.
[3] 范丹红.探究教学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意义建构[J].教育科学论坛,2007(6):63-64.
[4] 陈孝荣.关于体验性学习的思考——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6,19(5):125-127.
[5] 王凯.工作室教学模式是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72-73.
[6] 周菲.如何更好地使服装设计教学与市场相结合[J].中学教学参考,2014(27):125.
[7] 董楚涵.服装设计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2):157-159.
【服装制造业市场发展】推荐阅读:
制造市场调研报告10-25
服装品牌市场调研06-02
服装配饰市场分析10-01
郑州服装零售市场调研10-23
网店服装网络市场分析11-15
服装市场调查报告范本11-18
广州白马服装市场调查报告07-09
年轻女性服装市场调查报告07-16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发展规划书11-12
服装店市场营销策划书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