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共10篇)

试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篇1

试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电视新闻是以无线电波传送视频和音频信息的`形象新闻,作为新闻媒介,它以真实性和时效性为主要特征.其中,真实性作为电视新闻的生命.就电视节目来说,无论是新闻片、记录片还是艺术片都是如此.然而,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的真实性在于客观记录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直接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事件.

作 者:史英杰 许静瑶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电视台,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刊 名:理论观察 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220 关键词: 

试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篇2

行业潜规则是新闻真实性失真的重要因素。在传统认识上, 有偿新闻这个行业潜规则会导致新闻失真。但随着新闻媒体商业化运营时代的到来, 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虚假新闻的产生不再是给钱记者和媒体帮着说大话那么简单。一些新兴起的行业潜规则正左右着新闻的真实性。同时, 虚假新闻编造得也越来越逼真, 普通读者很难辨别出来。

商业类的报纸, 特别是都市类报纸为追求发行量而故意歪曲、夸大一些新闻素材, 刊登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而造成新闻的失真。如2008年某报刊登的影响面颇大的虚假新闻《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就是受到了发行量的驱使而纵容工作人员刊发的新闻稿件。这些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已不再是像早些年那样收到了特定报道对象的好处而在真实性上动手脚, 其真正的动机是抓住读者眼球, 扩大发行量, 追求新闻媒体的经济利益。一些媒体对猎奇、娱乐的过分追求, 使虚假新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网络新闻也助推了商业类报纸的虚假新闻的泛滥。网络媒体由于建立在虚拟空间之上, 存在很大监管难度, 成为虚假新闻的重要发源地, 各种不实信息充斥于其中, 而商业类新闻媒体为了抓受众眼球, 不加甄别就予以转载, 然后又推动网站进一步地传播, 形成恶性循环。迫于发行量的压力, 这种趋势也蔓延到一些较权威的媒体, 一些新闻媒体似乎对此形成了一种默契, 如广州日报2011年刊登的《年终奖个税计税方式将修改避免多发1元个税多缴2万》。

迎合地方政府的意图, 也是近年来虚假新闻发生的一种原因。新闻媒体受党和政府的领导, 但同时新闻媒体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 要坚持新闻道德、遵守新闻纪律、按照新闻规律来采编刊发新闻。新闻不等同于宣传, 在本质上它是发生时事的报道。因而, 新闻机构并不应该作为政府的传声筒。但新闻机构往往又会受到政府的影响, 甚至会迎合政府的意图。如在宏观调控背景下, 各地房地产市场普遍进入了理性时期, 热卖慎买成为一个普遍的市场行情, 但有的新闻媒体为迎合地方政府发展房地产的政策, 故意在新闻中制造楼市交易火爆的场面, 在事实上就是发布了虚假新闻。这种类型的虚假新闻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很难消除, 即使在讲求新闻自由的西方新闻媒体也是如此。任何新闻媒体都会有一定的政治倾向, 要为一定的政治服务, 但不是说为政治服务、为政府服务, 就要制造虚假新闻, 通过新闻机构的严格自律、政府部门对新闻特性认识的加强, 由政府影响而带来的虚假新闻会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商业性报纸的诞生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带来了越来越庞大的广告。广告收入是商业新闻媒体的主要收入。“2011中国媒体广告总收入……预计达到383亿美元。”[1]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就成为媒体奋力争夺的对象。在市场化运营的情况下, 没有一定的广告量, 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都不可能生存下去, 更谈不上发展。在商家进行广告大战的同时, 媒体之间也在进行广告客户争夺战, 电视与报纸之间竞争, 报纸与报纸之间竞争。如果在一个大型城市, 存在两家以上实力相当的报纸, 竞争就会达到白热化。其潜规则就是以新闻的形式对对方的广告客户进行不实的揭露报道。纵观全国各地, 大量刊登广告的产品诸如黄金酒、白金酒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这种做法违背了新闻道德, 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市场推广, 在新闻媒体中形成了坏风气。

新闻媒体本应是最光明正大的地方, 但一些潜规则带来了新闻媒体的不正之风, 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影响, 败坏了新闻媒体自身的名声,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整个新闻战线的声誉。其解决的方法包括体制上的重构与改进、提高新闻队伍素质。从体制上来说, 商业类的新闻媒体必须回归新闻本性, 建立商业性和新闻真实性的和谐统一, 其刊登的新闻要去商业化色彩。新闻媒体也要突出自身的独立性, 不能受行政因素的干扰, 刊登与实际生活不符的社会生活画面。在目前, 新闻队伍日益庞大、成分日益复杂的情况下, 加强新闻队伍自身建设是当务之急。“记者行业的自律和净化, 不可能靠外界来实现, 尤其是不能靠司法机关来‘帮忙’, 这种力量只能来自于行业内部。”[2]要建设成一支政治可靠、作风正派的新闻队伍, 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新闻政策方针, 以喜闻乐见、真实性强的好新闻赢得读者, 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参见《新闻出版总署通报2011年4起虚假新闻查处结果》中国经济网2012-02-10

[1]2011年底中国媒体广告总收入将超日本.http://news.hexun.com/2011-09-21/133583812.html

试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篇3

关键词:“真实再现”;电视新闻;真实性;适度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87-02

众所周知,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现实情况的不确定性,电视新闻工作者很难拍摄到所有新闻事件的现场,尤其是突发性新闻。被记录下的画面常是进行之中或过去式的,事件过程变得不完整,因而新闻现场画面的缺失也成为电视新闻的一大遗憾。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人对事物的整体性、和谐性有着基本的心理诉求。也可以说,人们总是反感残缺、杂乱无章的事物,倾向于接触完整、和谐的事物。对相对完整的事物能更好地接受、判断和理解。

因此,缺失现场画面的电视新闻不仅影响新闻本身信息和意义的传达,也影响受众的接受、判断和理解。故电视新闻应尽可能地补充发生过的或无法拍摄的画面,还原完整的故事过程。除了传统的解说词配现场空镜头、采访当事人并加以追述、配发评论的手段之外,“真实再现”也是一种可适当运用的方法。

“真实再现”的概念初始自电影创作领域。1926年,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的概念。实践运用中,“真实再现”的手法在纪录片中得以初步体现,典型代表是法国克罗德·朗兹曼的作品《浩劫》。而该手法进入电视新闻节目领域,则要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视栏目《60分钟》首先在一些案件题材的新闻专题节目中运用“真实再现”。1993年以后,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等新闻类栏目也较早将“真实再现”这一手法引入进来。

“真实再现”的影像创作手法称谓很多样,例如“情景再现”、“情景模拟”、“情景回放”都表达同一个意思。它是指根据事实,用摆拍和导演的方法,部分还原过去的人物和事件,起到对新闻现场复原、重现的效果。换言之,是通过摆拍的方式达到报道的要求的一种手法。毕竟在客观新闻报道中添加了“演”的因素,“真实再现”手法下的新闻真实常与质疑声相伴。有人认为,“真实再现”手法有悖新闻专业要求,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新闻基本原则相左。

那么,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真实再现”手法的运用是否影响其坚守真实本色?我们应该如何恰当地使用“真实再现”手法?本文将从“真实再现”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和使用中的适度性两个方面试加以阐述。

一、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中真实是其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新闻真实性也是最核心的关键词之一,有三层含义:一是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二是新闻事实是客体与主体相统一的真实;三是新闻事实是总体与具体相统一的真实。

新闻真实按照不同标准有着不同的划分。例如,又可分为对象真实、内容真实、叙事真实。对象真实,即电视新闻针对的拍摄采访对象来自于客观,不是带有假设意义的真实,并且报道过程没有经过传者预先的策划安排、导演和摆拍。内容真实,指新闻报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和事情经过等因素必须符合客观标准。电视新闻中,要求真实准确的除了声音、文字以外,还有画面。电视画面应该做到与声音、文字提供的信息相匹配,画面内容与声音文字所指称的内容是一致的、高度吻合的。而叙事真实,指的是报道中所选内容的重要性、逻辑性应与客观现实相符,而并非在电视报道的建构中歪曲客观事实。强调叙事真实在电视新闻领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在构成事实的片段中,有的是主要事实片段,对事件整体产生影响,决定新闻价值的大小,少了它新闻事件的真实报道无从谈起;有的是次要或装饰性片段,它起到补充丰满新闻报道的作用,使新闻趣味性增加,变得生动又吸引人。如果颠倒或更改这种主次结构的话新闻就可能相应失真。不过,新闻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真实,究其根源,是因为它的采集、制作和传播过程均贯穿了人的因素。

需要明确的是“真实再现”手法是建立在有事实有依据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观众看到的再现画面都来源于过去的、存在过的客观事实,只不过出于节目编排和新闻叙事的考虑,事后通过摆排的方式对相关场景加以某种程度的还原和重现。其次,“真实再现”手法是新闻事实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涉及诸多方面的表现元素。视觉元素中如光线、场景、构图难免会发生变化,另外像时间、地点甚至时间人物都或多或少融入了虚拟的成分。但是,“真实再现”核心反映的新闻事实是真实无疑的,这一点也是运用“再现”的新闻同虚假新闻的主要不同之处。所以一方面,观众没有在理解新闻事实上产生偏差,而是欣赏到内容更加立体化的新闻;另一方面,“真实再现”手法通常尽最大可能还原事发场景,观众通过观看画面弥补了遗漏的信息,增强了他们对事件现场感的感知,产生了审美上的愉悦。从2007年的“纸包子”事件到2012年某媒体刊载“90后男孩破解世界数学难题”,我们不难发现,假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变更了新闻事实,甚至去掩盖、篡改、“制作”新闻事实。“真实再现”则好比是新坛装老酒,使用了另一种新闻的外在表现手法,却并未更改新闻的核心事实,故味道依旧醇厚。因此,笔者认为“真实再现”手法在一定意义上是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

二、“真实再现”的适度性

虽然“真实再现”手法一定意义上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但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也不能毫无顾忌的大量使用,而是要遵循谨慎的原则。

如上所述,“真实再现”手法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本质说来它所呈现给观众的是对现场的“还原式重现”,并非是原生态的、未经加工的事件,是真实背景下的一种“主动的意义制造”和电视化的叙述。实际应用中,因电视新闻制作水平的差异和指导思想水平的不同,节目中有时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对所还原信息的变形或放大。所以,报道很可能因为掺杂进人为因素而与新闻的真实性初衷相背离。同时,“真实再现”手法是在电视新闻创作中起事后弥补作用的一种辅助表现手法,不能过分地强调,而是要适当运用相关镜头,达到事件现场再现的目的。因此,“真实再现”手法在一个节目中不能使用太多,太频繁,应遵循“适度”的原则,使“再现”得来的画面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具体说来,包括使用中不能出现对话、基本上不用真人摆拍、不用局部代替整体、最好是运用带有一定寓意的空镜头等。

我们知道,根据类型、性质、内容、价值大小的不同,电视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分为消息、专题、评论等不同的报道体裁。不过“真实再现”并不适合于所有新闻节目,而是主要适合在新闻、社教类专题、新闻评论和纪录片等栏目中加以运用。这类节目的共同特征就是意识形态性相对淡薄,事实相对清楚、明晰,故事性、情节性、文学性、论证性、娱乐性比较强,考虑到故事表达和论证过程,适当使用“情景再现”是允许和必要的,由此故事才会更加吸引人,论证才能更明确、充分,节目也才能更加鲜活和有生命力。

正因为“情景再现”手法的特殊性和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在使用中还应明确如下几点:第一,“真实再现”也要时刻注意“真”字当头,而且宜粗略不宜细,宜写意不宜写实,要讲求自然和谐。第二,使用“再现”镜头时应配上相应的字幕来提示观众,让观众对真实与模拟画面一目了然。第三,象征性地去表现事物,多加使用虚化处理的情景。在电视节目中使用此种写意和借景的手法,能够增加节目的艺术性,也避免了细节对观众的误导。第四,该手法的运用要因节目而异,不同题材应区别对待。作为社教类、专题类节目可以适量的使用,因为其故事性、文学性、论证性较强。纯新闻类节目要少用或尽量不用“情景再现”,因为它主要以传递新闻信息为主,故事性相对较弱,若遇到过程性、故事性较强的新闻,则可运用空镜头和同期声采访来表现,让观众更能体会到新闻的客观性。总之,无论什么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其中“真实再现”手法都应适量使用,把握好度。另外,尽管“真实再现”手法优点明显,但它并不能成为报道的主要手段,现场采访、现场报道和跟踪拍摄等才是表现电视新闻的主力军。故电视新闻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则要不断强调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三、结语

目前,学着如何讲故事是策划电视新闻的一种主导趋势。为了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具观赏性和魅力,主题变得故事化,故事变得人物化,人物变得情节化,情节变得细节化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从受众心理来看,故事性也符合他们的欣赏习惯,激发他们的收看兴趣。在一档电视新闻节目里,如何用画面来更好地表现故事的进展、情节和细节的问题有待解答。对制作者来说,“真实再现”一定意义上拓展了创作空间,将抽象的、对过去事件的阐述变为具体可感的、对当前事件的展示,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该手法使电视新闻内容更加翔实生动,信息量更大更丰富,提高了电视新闻的观赏性;从受众角度看,“真实再现”重视缺失的情景,人们可以弥补遗漏的信息,有更好的审美体验。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在“情景再现”表现手法的运用中,现场是部分缺失的,节目一定程度依赖于后期制作这样的二度创作。因此,在电视新闻领域应不断规范“真实再现”手法的使用,划定它的使用范围,限定它的使用程度,使从事电视新闻的人员拥有可以参照的行为准则,使观众有清晰的节目期待,从而更好地去维护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而如何尽可能去平衡“真实”与“再现”的关系,又让观众得到审美愉悦和智慧启迪,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丁玲华.论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三个层次[J].新闻界,2009,(1).

[2]马云云.简论电视新闻中的“情景再现”[J].新闻记者,2009,(1).

[3]王风森.“情景再现”在新闻类专题节目中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2007,(6).

[4]朱惠民.电视“再现”镜头与新闻真实性[J].新闻记者,1992,(1).

浅谈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范文) 篇4

在新闻学原理的小组展示课上,我们选取了近期的热点事件——“八毛门”进行了分析研究。一个出生仅2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疑为先天性巨结肠。深圳市儿童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全部费用需10万元;而学医的父亲陈先生拒绝了手术,到另外一所医院仅开了0.8元的石蜡油,即缓解了孩子症状。深圳新闻网的记者傅大伟首先报道了这一事件,由于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也有记者为了探求事实真相进行了深入的追踪调查,发现这八毛钱的开塞露仅仅只是解决暂时性的问题,无论如何婴儿都得接受手术从根本上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这篇《医院要动十万元手术,最终八毛钱治愈》的报道相继被国内各大媒体转载,舆论对医院的骂声一片,究其原因全部来自于 ‘八毛钱’和‘十万元’这一巨大差距的噱头。就新闻本身来说,涉及患者与医生为主体这一医患主题的新闻就容易引起舆论的讨论,虽然,不得不说当今中国医疗制度不够完善,医疗领域环境恶劣,其中固然有部分医生缺乏职业操守的因素,但与庞大的医疗队伍相比毕竟是少数,虽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医患关系中,医生与医院是站在绝对强势的地位上,但不能利用这一敏感话题作为噱头,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只求其点击量发行量。

在傅大伟记者的本篇报道中,没有涉及任何专家或者医生的观点,仅仅凭借学过一点医的患儿父亲的一面之词与八毛钱十万元价格的悬殊进行报道,甚至引伸出医生利用手术拿提成等无客观事实根据文字。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只是才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并深入调查。

傅大伟记者这篇毫无事实根据的报道造成的后果,不仅仅只是给这家深圳儿童医院的名誉带来损失,也让许多患儿家长对医院产生怀疑拒绝接受治疗而导致患儿的性命堪忧。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力,也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更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新闻真实性的本质表现于执笔者的思想、立场和依据真实所作出的正确判断的与否。这就要求记者要深入实际采访,了解真正事实,成为客观事实转化成新闻进而传播给大众的中介。客观全面的公开信息,这才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新闻媒体是面向大众的,新闻缺乏真实,坑害的是整个社会。

很多媒体都在追求“独家报道”,为了吸引受众,博取点击率或关注度,采取断章取义,报道偏颇或是失实,认为媒体有了“独家”就有了立足之本,实则不然,仅仅为了抓住新闻敏感性而用这种缺乏客观依据,背离事实的新闻寻求立足之本,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可信度与公信力。在本次“八毛门”事件中,傅大伟记者以及其他对此事进行报道的媒体,其初衷也许是想进行这种舆论监督,能够使在医患关系中的一些黑暗问题得以曝光,然后促进这类问题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但是它的前提是我们对专业知识要有足够的了解,医学毕竟是个专业领域,没有权威机构或专家进行鉴定之前,媒体报道不应该妄下结论而误导舆论。

在现代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真实反映新闻事件,全面反映各方面的声音,是传媒提供新闻报道的基本职业道德。媒体从业人员都应该守住这一职业道德底线。把握新闻的真实性,肩负好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品读《看见》 了解真实的新闻人 篇5

邢泓琳

人物简介:柴静,山西临汾人,一九七六年出生,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视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二零零一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的‘人’——这句话,把我推到今天。”

——柴静

偶然在网上看到柴静新书《看见》的发布会视频,众多好友前来为柴静捧场,除了崔永元、白岩松、邱启明等央视名嘴之外,张立宪(读库总编辑六哥)、罗永浩等著名作家也悉数到场,与其说是发布会,这更像是一场朋友的聚会。发布会上,大家谈的最多的是柴静一路走来的变化,从“时空连线”到“新闻调查”,再从“24小时”到“面对面”,直到如今的“看见”,每一个栏目都让柴静成长,并得到收获。

这本书写下的是柴静作为一个记者的十年,是在这十年新闻中她所看见的人,遇到的事,正是这些故事构成了现在的柴静。书中写下了她的错误和失败,写下了她的内省与反思。“从蒙昧中挣脱,就像叶子要从蜷缩中睁开。”此书让你明白,做调查报道就是直接把你摁在生活上,让你用肌肤去触碰现实的温度,用眼睛去捕捉事实的动态,那才是真相。

此书,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柴静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他们是流淌的,从她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一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柴静,最早在电台工作,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仅凭声音与观众沟通,了解他们的心事,倾听他们的感受,直到那个转折点的到来。柴静接到央视陈虻邀请

她到央视工作的电话,面对当时年轻气盛语出惊人的柴静,陈虻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放弃,而是再三邀请,最终柴静决定到央视工作。进入央视后,柴静才发现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没有人会在意你的一言一行,甚至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存在,直到当自己的主持风格被大家认可。

关注柴静的人不难发现,她最初的采访风格,犹如万物是受她驱使的,有一种冷酷在里头,像是一块冰,更像是一只刺猬,让每每坐在她对面的采访者倍感压力,像是有一个无形的力量把自己逼到墙角,有着强烈的压迫感。为此,陈虻不止一次的教导过她,这一次次纠正的过程,就是柴静一次次推翻自己对职业看法的过程。事实证明陈虻是对的,他曾说过:“不要过于热衷一样东西,这东西已经不是它本身,变成了你的热爱,而不是事件本身了。”

书中写到,在做华南虎事件那一期,当事人陕西省农民周正龙在接受采访中,用极为肯定的语气告诉记者,“我认为百分百是真的,没有一点假”,并且表示就拍了一张,但当柴静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与他核对时,他看了一会儿,说:“现在有点记不清楚了,到底是在这儿闪的,还是在那儿闪的,时间有点长了。”

如果不做调查,仅凭采访者的叙述就做报道,就会偏离事实真相,就会误导大众对事件的看法,那新闻的真实性就不复存在。一名记者,需要的不是面对新闻直接对事件进行报道,而是先做好前期工作。采访最重要的就是证据,不论你做什么样的新闻,先要有证据,才有立足地,用事实说话。新闻最重要的就是本质,只有找到了核心,才找了一个新闻的魂,如果只是凭空想象去提问,那与采访者模糊的回答又有什么不同呢?

诚实地讲,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仔细的想过这个问题,这本书给了我启发也给了我方向。这本书用回忆的方式,记录了柴静在做新闻时,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因为你不写永远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她总结说,自己从凌厉到沉静,从锐气到宽厚,但宽厚不是容忍,宽厚是把你放在我心里,放在这儿,我也像你一样活一遍,我才知道了什么是因果。放下目的,学会感受,你以人的一个最本然的状态,来跟面前发生的事情产生关系,“采访不是评判,是认识”,“不是改造,是明白”。不要去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要先去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然是奴隶。你把你身上蒙蔽的概念和成见,像剥笋一样,一点一点儿、一层一层拨开,露出里头很鲜嫩很青的那个劲儿,如果试图去抵达,独立这两个字的内涵,就不足以匹配。

柴静用她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新闻是从“起点”回到“起点”的过程,因为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新闻的根本是什么,它不是任何人对于事物的评判,新闻是个事实,它就在那,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你只要将事实用你的声音传播出去,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因为你的情绪会牵绊听者的思想,会影响大众对事件本身的判断,那就违背了记者的职责,失去了新闻的价值。

对于新闻事件本身来讲,既有它的独特性也有它的多面性,如何看待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想书中写的关于钱刚老师讲述的小故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钱刚老师在某一年会上讲过一个故事,说美国“60分钟”节目的记者布莱德利在监狱里采访一个连环杀人犯,问,你为什么要杀那么多人?

杀人犯是个黑人,回答说:“因为我在布鲁克林区长大。”意思是那个地方是黑人聚集区,治安不好,社会不公,所以把我变成了这样。

布莱德利是个老黑人,当时六十多岁,胡子花白。他站起来揪着那个杀人犯的领子,摇着他说:“我也在布鲁克林区长大。”

钱老师说:“他这么做对么?不,先别回答,你要像苏联作家说的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之后咱们再来讨论。”

同样,对于每个人而言,“看见”不仅仅是对旁观事物的客观分析,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心了解的过程。如果给你时间,让你回忆你的十年,你会写些什么?在你身上流过和发生过的事情,你有没有好好地“看见”,看见后有没有反思过,如果你不能说去“看见”,并且是视而不见,那么你就配不上这十年。也许某一天,你会问自己说,我有没有虚度时间。“看见”不仅是在你的眼里,更是在你的心里,它像一面镜子一样照着你的过往,当你找不到方向时,请看看自己的心。

我喜欢这本书,并不是因为名人效益,而是作者的态度。作为传媒工作者,柴静用她自己的言行真实的告诉大众什么是记者的职责,什么是真正的新闻。选择一份职业,就是选择一份责任,想要做到精,就要像朱光潜说的那句话一样,此时,此地,此身。此时我所能做的事,就绝不推诿到下一刻;此地我能做的事,绝不想着换另一个境地我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我绝不妄想他人来替代。

试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篇6

本文从价值哲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对“事实”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考查和分析,强调指出“事实”是主体对客体进行价值评价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从而为“真实是新闻生命”这一基本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还联系法新闻实际,指出法新闻工作者要在尊重法律“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做到尊重法律“事实”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作 者:李顺万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0031 刊 名: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WUPL 年,卷(期):2003 5(4) 分类号:B81-05 关键词:事实   事实认识   价值认识   价值评价   新闻监督  

★ 法律学下的社会事实概念

★ 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事实

★ 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研究综述的论文

试析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技巧的创新 篇7

一、目前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

首先, 编排方式没有变化, 模式陈旧。大部分的栏目组对于节目的整体规划都是一样的, 像是新闻的顺序的问题, 以及事件发生大小的划分, 很难在编排这快找到亮点。

其次, 电视新闻的信息量少, 内容空洞枯燥, 没有吸引力。大部分的新闻极易出现文字性的毛病, 没有吸引人们眼球的内容, 语言比较枯燥乏味, 使人们很难进行欣赏, 这样就会导致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达不到我们所要追求的效果。

最后, 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差, 受众没有新鲜感。我们通过新闻报道可以看到, 无论是形式, 还是画面的设计等等方面都是很呆板的, 人们一如既往的看着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视觉疲劳, 大大的影响播放的效果。

二、编辑技巧在电视新闻中的重要性

编辑是电视新闻栏目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被誉为质量工程, 通常是对于信息的选择, 进一步的制作, 编排等项目, 这一步制作的效果将直接的影响到后期所有的工作部分。编辑工作也是对于我们工作人员的考验, 我们在材料的选择的过程中, 一定要更加的接近于群众, 选择更受社会关注的新闻, 能够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材料。此外, 工作人员对于选取的材料要进行加工制作, 要把信息正确地进行分析, 这样会更好地引导读者, 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为新闻的最后一道工序, 新闻的编排工作非常的关键, 因为过了此环节就会直接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我们要根据媒体、特色等环节的需要进行很好的整理, 然后确定最为可行的编排方案, 通过一种人们最为容易接受的途径进行编排, 这样就会大大地增加收视率。

三、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具体对策

(一) 编辑观念调适

传播环境的网络化变迁和传媒市场竞争的空前加剧使“竞合时代”新闻编辑的传播观念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面临新一轮改革和调适。

1.受众观念调适。

媒体在我们的眼里并不陌生, 在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身影, 充当着时代的信息的传输的工具。在20世纪20年代, 报纸是最为主要的信息来源, 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们在信息领域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 这样我们的信息产业也必将随着进行改变进化。信息业的市场是以人为主题的, 一切围绕着人的需求进行的。如今, 传媒的概念越来越强大化, 很多的方面都在进行改革, 在创意、在感官等等方向围绕着时代的需求, 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

2.信息观念调适。

如今的信息的媒介以多种形式存在, 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慢慢地朝着选择性的方向发展。这样对于我们新闻人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求我们既要提供高效的信息, 同时又要有条理, 能够很好地符合信息的流程, 流程并不是不变的, 而是慢慢的随着改变的, 这是应我们时代发展的需求。

3.品牌观念调适。

作为新闻工作者来说, 很多的时候都要进行品牌战略, 打造精品的栏目, 在百姓之间树立良好的口碑。这样对于我们的发展非常的有意义, 作为每件事都有自己的典型, 自己的标杆, 品牌的树立是今后我们新闻媒体发展的有意竞争的理念, 也是征服大家的最新的武器。

(二)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舆论监督节目技巧

一是坚持建设性监督。作为一名新闻人, 一定要很好地做好信息的引导工作, 响应政府的号召, 新闻工作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相应的管理机关一定做好这方面的监督工作, 对于一些扰乱社会, 危害人民的信息及时的遏制, 使我们的信息越来越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二是坚持科学监督。在我们开展监督工作的时候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果判断失误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整体的工作, 所以我们必须以客观为依据, 谨遵科学理论, 这样就会避免不科学的事件发生。三是坚持依法监督。我们进行的一切的信息的传递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我国的法律对于新闻报道有监督的权利, 当发现危害公共安全, 造成人们恐慌的新闻报道要进行强有力的遏制。对于法律的监督也是一样的, 要符合相关的规定, 以现行条文条款为依据, 这样就有处可循, 能够很好地避免盲目执法, 对媒体更具说服力。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 对于生活的质量也在不断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我们日常生活的娱乐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像是唱歌、徒步等等, 尽管增加了很多的不同形式的活动, 但是电视这项活动一直没有被人们遗弃。人们的追求提高的同时, 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 在很多的环节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创新, 越来越讲究技巧性。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创新,技巧性

参考文献

[1]张利群《浅谈如何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华章》2010年版。

[2]王军《地方电视新闻发展空间与编辑观念创新》, 韶关学院报, 2008年版。

再谈新闻的真实性 篇8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决定着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一个没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体,也很难有影响力和引导力。新闻报道是否真实,直接影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不懈追求,是赢得公信力和尊重的基础。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新闻工作者的个人信誉。媒体的引导功能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实现的。编辑记者是新闻媒体的主体,编辑记者素质的高低决定媒体和新闻水平的高低,决定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高下。新闻记者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承担着社会守望者的职责,因此也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是客观事实。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如何才能把好新闻真实性这道关呢?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对新闻工作者加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虚假新闻之所以不断出现,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放松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为经济利益而背弃社会责任、违背职业道德有直接关系。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力弘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新闻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扎起防止虚假新闻的“篱笆墙”。

其次,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新闻工作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好新闻从业人员,防止虚假新闻。实践证明,把思想道德教育、职业培训与新闻战线的整体管理、各新闻单位的内部管理相结合,加强和完善体制、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新闻工作运行机制,是防范假新闻的重要保证。

再其次,要把经实践证明的有效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党的新闻工作纪律,纪律面前不讲情面。总结近几年虚假新闻产生的教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数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采编的诸个环节中有章不循,作风漂浮,使虚假新闻在一道道“把关”中一路绿灯,得以出笼。问题暴露后,又不能严格执行纪律,得过且过,在客观上放纵了虚假新闻。各新闻单位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严肃工作态度,严格执行纪律,把防范虚假新闻的措施落实到每一篇稿件、每一个新闻节目的采编制作播发过程中。另外,有的新闻工作者报道时先入为主,分析主观臆断,把报道前预设的观点强加在事实之上,根据自己的希望来“打扮”事实,结果产生虚假新闻。毛泽东指出:“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记者到下面去,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要有冷静的头脑,要比较。”可见,媒体在具体报道中,一定要注意平衡各方面消息来源,不要只刊登符合自己意见的稿件,更不能主观猜测。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于新闻实践的始终。

无论是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来看,还是从树立媒体的公信力来看,抑或是从新闻工作者的个人信誉来看,维护新闻真实性,都是提高引导能力、实现正确引导的重要保证。离开了新闻的真实性,舆论引导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水之鱼、无本之末。一切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恪守职业道德,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维护新闻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切实担当起引导社会大众的责任!

试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篇9

2010年春节,凤凰卫视与东方卫视推出了周立波主持的《壹周立波秀》,虽然只有短短六期,但是这档节目却受到观众的欢迎,同年8月,东方卫视又继续推出《壹周立波秀2》,同样获得了当时全国收视率排名第三的不俗成绩。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观众而言,《壹周立波秀》中主持人周立波的“清口”表演加上名人访谈的节目形态是非常新鲜的,但是熟悉美国电视节目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壹周立波秀》的形态并非原创,而是模仿了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Late-nighttalkshow)的样式。

美国电视谈话节目可以分为日间谈话节目和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两类。与《奥普拉?温弗瑞节目》(OprahWinfreyShow)等日间电视谈话节目相比,深夜电视谈话节目在形态上是独特的:节目时长约为30分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持人的喜剧表演,也可称为“独角戏”表演。在演播室内,主持人面对现场观众讲上一连串笑话,或者进行各种别出心裁的搞笑表演。第二部分是主持人与嘉宾的访谈,被邀请的嘉宾通常是名人与明星,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一般以谈论嘉宾的趣事为主题,主持人语言风趣幽默,现场往往笑声不断。第三部分是乐队表演。通常是刚出新唱片的乐队在现场演唱自己的主打曲目。另外,深夜电视谈话节目的播出时间一般被安排在23:00以后。显然,在形态上,喜剧性的表演是深夜电视谈话节目区别于日间谈话节目的标志。

那么,深夜电视谈话节目的喜剧表演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些问题也许对深入认识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以及对我们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不无裨益。

一、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喜剧表演传统的形成

美国最早的一档深夜电视谈话节目是创办于1954年的《今夜》(Tonight)。对于这档节目的缘起,美国电视研究专家伯纳德?蒂姆伯格是这样记述的:“帕特?韦弗(即SylvesterWeaver,时任NBC副总裁)对《今夜》节目的最初构想是将其做成一档类似《今曰》(Today)的融合资讯、公众服务与娱乐等元素的深夜节目,再加上之前播出的深夜娱乐综艺节目《百老汇招待会》(BroadwayOpenHouse)中的某些元素。但是《今夜》的第一位主持人斯蒂夫?艾伦却努力带着节目朝即兴喜剧的方向发展。”①由此可见,斯蒂夫?艾伦是深夜电视谈话节目喜剧表演传统的奠基人。

斯蒂夫?艾伦对喜剧表演情有独钟。当他开始从事广播电台工作时,他主持的节目就采用了喜剧表演加上音乐的模式。后来他在节目中又逐渐加入更多的谈话元素,并开创了在录音间里引入现场听众的节目制作模式。在一期节目中,原先预定参加节目的嘉宾没有到场,斯蒂夫?艾伦便拿着话筒走到现场听众中与他们展开了即兴的交谈,这也开了广播节目中主持人与现场听众进行互动的先河。后来,当斯蒂夫?艾伦进入电视台并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主持、制作节目时,他把在主持广播节目时创造的节目模式移植到电视节目中,于是便有了与帕特?韦弗初衷并不相同的《今夜》。斯蒂夫?艾伦在主持《今夜》时,将节目样式打造为由主持人的独角戏、明星访谈、观众参与、演播室外的喜剧表演片段、音乐表演等若干环节组成,同时还创造了模仿剧场报幕员报幕的节目开场样式,以及“街头采访”等被后来的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乃至其他娱乐节目经常采用的手段。

在斯蒂夫?艾伦之后,杰克?帕(JackPaar)继续发展《今夜》的喜剧表演模式。杰克?帕有着更为出色的喜剧表演才能。他是作为专业的“Stand―upcomedy”演员出名的,因此在主持深夜电视谈话节目时,他能够十分轻松自如地进行独角戏表演,个人的喜剧表演风格也更为突出。在斯蒂夫?艾伦主持时,节目中的喜剧表演元素是多种多样的,杰克?帕则使“说”这一元素真正成为节目的核心。

“Stand-upcomedy”是一种深受美国人喜爱的舞台喜剧表演形式,其受欢迎程度类似相声在中国的地位。在形态上,“Stand-upcomedy”与中国的“单口相声”较为相似,是由一位表演者直接面对观众讲述若干个喜剧段子。在表演中,有的表演者也会借助一些小道具甚至魔术表演来加强表演的趣味性。“Stand―upcomedy”对表演者的要求极高,因为这种表演与观众的互动性非常强,表演者必须具备中国相声所说的“现挂”的能力,能够根据现场气氛的变化调整表演策略,或是在某些突发状况下能够巧妙地化解观众的负面反应。在美国,有很多专门表演“stand―upcomedy”的俱乐部和酒吧,观众可以在这些地方观看演出,有的酒吧还允许观众上台表演。很多喜剧演员都经过了小酒吧的历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才逐渐成名。

在杰克?帕之后,深夜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基本上都是有过“stand―upcomedy”表演经验的喜剧演员或创作喜剧段子的喜剧作家。有一些主持人即使在主持深夜电视谈话节目已经很出名的时候也仍然坚持在俱乐部或剧院里演出。显然,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与其他节目主持人不太一样,他们必须有高超的喜剧表演天赋和丰富的舞台喜剧表演经验,主持人表演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节目的质量。

不过,深夜电视谈话节目的持久发展却不能仅仅依靠主持人,因为主持人并不能创作出维持节目长期发展的大量喜剧,因此在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中还需要有喜剧作家参与节目创作。在斯蒂夫?艾伦时代,为节目提供创意的喜剧作家还较少,只有两位,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卫?莱特曼主持《今夜》时,节目中的喜剧作家数量已经发展到了12位。喜剧作家们不断创作出新的笑话以及各种喜剧表演创意,主持人则凭借出色的表演才能把这些事先准备好的创意、内容表现得像现场灵机一动产生的即兴创作,二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深夜电视谈话节目才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了解了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与美国传统舞台喜剧表演“stand―upcomedy”的渊源,我们在看到主持人的独角戏表演时才不会惊讶于它为何会迥异于其他电视谈话节目形态,而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中演播室为何布置得像剧场一样,以及在演播室中为何会有现场伴奏的乐手等问题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二、名人访谈中喜剧效果的营造

在主持人独角戏表演之后的名人访谈部分虽然与“stand-upcomedy”并没有直接关联,但由于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喜剧表演特性,这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强烈的喜剧色彩。在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特别追求令观众发笑的效果,主持人说话风趣诙谐,嘉宾通常也会迎合节目的需要主动讲一些自己的趣事或笑话。在有的深夜谈话节目中,为了追求喜剧效果,主持人与嘉宾甚至还会配合表演一些戏剧性强烈的场景,例如争吵、嘉宾愤然离场等。如ABC播出的由吉米?金摩主持的《吉米夜现场》(JimmyKimmelLive)节目,曾经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围绕明星马特?达蒙的喜剧创意。开始时,吉米在多期节目中常常开影星马特?达蒙的玩笑,屡屡以无厘头的“马特,抱歉,节目时间没了”作为自己的口头禅。然后,马特?达蒙被吉米邀请到一期节目中做嘉宾。在谈话中,吉米详细地介绍了马特在电影表演上取得的成就,当马特?达蒙想要开始发表言论时,吉米却将前述那句“马特,抱歉,节目时间没了”的口头禅搬了出来。这时,马特?达蒙的怒火再也忍不住了,在现场破口大骂并且愤然离场。当观众们热烈地议论马特?达蒙的“失态”表现时,节目组和ABC却出来澄清,说这是事先精心策划好的现场“演出”,并非真实事件。这一系列“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策划充分说明了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嘉宾访谈部分具有与其他谈话节目不同的特点,即它往往为了创造出喜剧效果而把表演性放在第一位,真实性放在第二位。因此,观众在看深夜电视谈话节目时,不能把嘉宾所讲的故事或表现过于当真,一笑而过才是正确的娱乐态度。

三、喜剧表演与社会讽谏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如今,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喜剧表演并不仅仅是纯为娱乐而娱乐的消遣品,而是涉及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话题,并与现实紧密相连。正如有学者所说,它“敢于触及所有严肃和敏感的话题,甚至可以说以这类话题作为主体内容”②,对政治尤其是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政坛人物进行冷嘲热讽,已经成为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的重头戏,大到政治决策,小到政坛人物们的穿着打扮、举手投足,节目的主持人都会用犀利的讽刺和各式各样的玩笑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电视机前的观众除了在哈哈大笑中释放现实的压力外,也获得另外一种观察政治的视角。然而,这种对现实和政治进行讽刺的自由并不是深夜电视谈话节目诞生伊始就拥有的,它是经过很多主持人的奋斗并历经了社会变革后才实现的。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电视节目观念普遍保守,因为电视网承受着来自广告商或政府监督的压力,这二者都希望电视节目尽量避免触及现实中的尖锐问题。因此,那个时期的.深夜电视谈话节目受到的限制也很多。到20世纪60年代,一些深夜电视谈话节目突破限制,将那些前卫、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普通成见的声音带入到节目中。如CBS的格里芬邀请了很多持反越战立场的著名人士如艾比?霍夫曼、戈尔?维达尔、简?方达等到自己的节目中发表反战观点。ABC的迪克?卡维特也邀请了当代一些重要的作家、思想家到节目中,就反战、同性恋等社会、文化现象发表独立见解。这些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抗争,使得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不再是仅仅追求逗人发笑的消遣品,而成为有历史意味的积极推动社会现实变革的参与者。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各种思潮、社会运动的洗礼,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获得了较大的自由并逐渐形成了对社会现实进行冷嘲热讽的传统。

四、国内对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的移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兴起了电视谈话节目的热潮,美国的电视谈话节目成为国内电视谈话节目复制、借鉴的榜样,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也不断被引进国内。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央视的《今晚》以及2010年开始播出的《壹周立波秀》都是国内电视界先后模仿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样式制作出的节目。在这些节目中,《壹周立波秀》是真正认识到了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的特质并成功进行本土化的代表。

首先,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是依托于美国文化中深厚的舞台喜剧表演传统产生的,观众熟悉其喜剧表演方式,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早已形成了默契。国内电视界对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与舞台喜剧表演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起初并未有充分的认识,《东方夜谭》和《今晚》都没有自觉地从相声等中国传统的舞台喜剧表演中吸取营养。《壹周立波秀》中周立波的“清口”表演是从上海传统的滑稽戏、中国传统的单口相声发展而来的,而且进行了长期的舞台实践。

其次,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或喜剧创作经验,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是节目的灵魂所在。《东方夜谭》的主持人刘仪伟与《今晚》的主持人高博都有一定的幽默感和喜剧表演意识,但他们都还谈不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相比之下,周立波的舞台表演经验丰富,已经形成了很成熟的喜剧表演风格,确实成为节目的核心。

再次,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喜剧性讽刺通常是针对社会现实的。《壹周立波秀》也大胆地对中国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讽刺,相比其他节目而言称得上是有很大的突破了。

不过,虽然有《壹周立波秀》这样的成功移植范例,总体而言,国内的深夜电视谈话节目数量仍然非常稀少,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内喜剧创作人才缺乏。美国的深夜电视谈话节目有大量喜剧创作人才为其服务,每个节目都有多位擅长写笑话的喜剧作家组成创作群体,他们负责写出主持人在独角戏表演部分的笑话脚本以及访谈部分的提问,为节目贡献喜剧创意。在这一点上,国内的深夜电视谈话节目差距较大,喜剧创作人才的缺乏导致喜剧创意枯竭,而喜剧创意枯竭则是节目无法长期保持高收视率的主要原因。

播出时间的尴尬也是国内深夜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问题。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长期稳定在23:00之后播出,这个时间段使深夜电视谈话节目避开了同电视剧、电视电影的竞争,同时也符合那些喜欢在深夜收看电视的成年男性受众的需求。国内深夜电视谈话节目的播出时段则很难固定,受众群体自然也不稳定。

总而言之,美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是非常难以被移植至其他文化语境中的节目类型,在《壹周立波秀》之后,我们期望能够涌现更多植根于中国传统舞台喜剧表演、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生命力旺盛的中国深夜电视谈话节目。

★ 深夜作文500字

★ 深夜的歌者作文

★ 深夜作文600字

★ 深夜心情

★ 深夜的等待作文

★ 深夜作战作文450字

★ 深夜朋友圈说说

★ 深夜电台广播稿

★ 深夜伤心句子

新闻的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篇10

关键词:新闻现象真实;新闻本质真实;调查采访

一、新闻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足以说明真实对于新闻至关重要性。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事实相符。即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新闻要确有其事,不能无中生有。二是与事物本质相符。即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①

正如杨保军将新闻真实现象划分为: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和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即只具有对应关系——新闻陈述与事实的对应的真实称为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但并不要要求“陈述”本身是周全的,即并不必然要求“陈述”必须是对一定客观事实的全面反映。而只有反映了事实的全面性和事实的正确性,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②随后杨保军在《新闻真实论》中解释道,引入“存在论”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新闻现象,但是新闻真实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因此将新闻真实更严格的划分为两个层次: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在媒介时代,流传着“有视频有真相”这一说法。然而,从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认识层面看,视频只能呈现新闻的现象真实,无法传达新闻的本质真实。但现象真实未必就等于本质真实,当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不相符时,新闻就会失真。“山东男子当街殴打老人”这一失实新闻就是一例。

2013年6月,山东各大媒体报道了一条“济南男子当街殴打老人”的新闻,并配有当时的图片和视频,一时引发了媒体和群众对事件中男子“殴打”老人行为的声讨。然而,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在济南调研时却发现这是一条失实新闻。原来,这段“男子当街殴打白发老太”的视频是齐鲁网的一名记者在公交车上路过拍下,并发到了微博和新闻网上,几分钟内这条微博被转发几百次,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关注,第二天山东六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然而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视频中被打的老人是男子的老伴,因患有老年疾病,当时突然犯病,不肯过马路,眼看着路灯要变为红灯,男子情急之下,打了老人两耳光,但只是吓唬,并不是媒体所说的殴打老人。由于齐鲁网的记者当时未联系到当事人,于是只是采访了几位目击者,凭视频中所呈现出的现象,主观臆断,发了这条新闻。

从这一案例来看,由于该新闻有视频的支撑,所以无论是媒体还是网民对新闻的真实性都没有质疑。但从新闻的本质真实来看,虽然视频记录了男子打老人这一事实,但是对于男子为什么打老人,却无法说明,因此造成了新闻的本质真实。因此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仅凭技术手段提供的真实不能达到新闻的本质真实。造成新闻本质失实的原因主要有:

1.未深入调查

新闻活动其实就是记者的采访调查活动,没有经过深入采访调查,仅凭现象做判断,难免会造成新闻本质的失实。从“济南男子当街殴打老人”新闻来看,新闻的首发者由于没有找到当事人,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仅凭自己看到的“打老人”这一眼前发生的事实就把该事件定义为了恶性事件进行发布,有损新闻的真实性。

2.抢时效

新闻的时效性是判断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第一时间首发新闻成为了媒体的追求,特别是网络媒体在时间上占有优势,在与传统媒体竞争过程中,更加重中新闻的时效性。上述案例中,齐鲁网的记者就是为了抢时效作首发,不加核实的将新闻发了出去,结果顾得了新闻时效性,却牺牲了新闻的真实性,可谓得不偿失。

3.经验性猜测

现象是事物外在的联系,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具体事实,会给人产生最直接的认识,或者是经验性的猜测。但是不能将这些推测、推论、合理想象作为事实来写,哪怕只是细节性的猜测,也会有损新闻真实性。在“打老人”案例中,首先是对“打人”行为的猜测,即虐待老人,因此对该新闻的报道有所偏颇。

4.迎合大众心理需求

新闻是选择的艺术,大众的心理需求就是一个选择标准。网络给大众提供了“观点的自由市场”,同时,网络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给大众提供了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平台。因此关于社会阴暗面、揭丑的新闻往往能引起受众的关注,激起他们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欲望。因此记者会倾向于选择甚至是制造类似的新闻,遇见符合受众心理需求的新闻现象,就急于报道,忽视了对事件背后真相的调查。

那么新闻记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确保新闻不失真呢?

1.提高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品质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职业规范,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规范。③“新闻业是一项讲究道德的事业,是在可证实真相和紧促的时间限制下,依靠诚实和勤奋工作的行业。”④相比于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新闻本质真实更难避免,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品质。要培养记者的职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为了抢新闻,不加核实就发布信息,不仅有损新闻的真实性,也会破坏媒体的公信力。加强培养新闻从业人员脚踏实地、深入采访、深入调查、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2.防止局部真实代替整体真实

新闻的本质真实要求新闻在整体上保持真实性,因此要防止局部真实代替整体真实而造成的新闻失实。正如“盲人摸象”故事,每个人所接触到的都是局部事实,没有虚假,但无法代替大象这个整体。事物存在着复杂性,要想客观准确地报道事实真相,就必须掌握事实的全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現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跤子的。”我们要不跌这种“跤子”,就必须“全景式”地深入进行采访,广泛获取事实的历史和全部材料,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到事物存在的真实状态。⑤

3.事实与意见分离

确保新闻真实性,要求在新闻报道中,遵循客观性原则,不“偏”不“倚”。写作中,多用中性词而不是非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即做到事实与意见相分离。这对于避免新闻本质失实尤为重要。新闻本质的真实是对事件的一个认识阶段,然而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我们对新闻作出最快的报道,在对事件真相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可以对新闻事实做陈述性报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新闻本质失实。如“打老人”事件,如果媒体只是单纯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而不是冠以“当街殴打老人!无德!”“这对中年男女太嚣张”类似的标题可以避免新闻失实的。

4.加强新闻把关

网络时代确实让大众了解信息更加方便和快捷,但是新闻的权威性却受到了影响,因此,加强新闻把关,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中,维护好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传统媒体在引用网络媒体新闻时,应注重新闻源的核查,不能因为看似“确凿”的新闻素材,而放低甚至对新闻不加把关,从而让一些不实的信息出现在公众面前,损害新闻的真实性。

总之,新闻的本质真实对我们的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闻从业者,要自觉树立新闻职业信念,遵循新闻职业准则,加强新闻职业自律,在采访报道中要深入实际,做好扎实的采访,采访调查中要做“游水的鱼”而不是“点水的蜻蜓”。(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元根,新闻失实现象及避免对策,新闻学,第6页

[2]杨保军,新闻真实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06年出版,第76页

[3]田梅,略论新闻失实及其防范措施[J],新闻窗,2008年第5期

[4]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69页

[5]赵忠泽,新闻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军事记者》2006年第2期

上一篇:苏菲的世界简介下一篇:奉献着就是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