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考传统文化范文
【背景资料】
草根(grass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野草赋有民众精神,它甚至于带着顽固的人性弱点,草根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草根文化,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的。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草根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
“草根”,在广义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和政府或者决策者相对的势力;这层含义和意识形态联系紧密一些。我们平常说到的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等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草根阶层”。有学者就把非政府组织称作草根性人民组织。另一种含义就是和主流的或者说是精英的文化、阶层相对应弱势阶层活动力量。比如一些不太受到重视的民间、小市民的文化、习俗或活动等等。例如在台湾民进党的行动纲领中,有一条是这样表述的:“文化鼓励草根文化,维护文化财产及民间技艺,加强巡回展览演奏,平衡城乡文化发展。”
“草根”在网络和现实中的解释,可以说很全面的。每一篇都谈到了“草根”,以及对其的来源,英语、汉语的解释,也都承认最早是流行于美国,而后在80年代传入中国,又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在各领域都有其对应的词语。正如DoNews.com创建者刘韧在其博客《草根的感激》中说的一样“草根是相对的。有一种说法叫“合群之草,才有力量。”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就是不要孤芳自赏,要主动合作。第二人多力量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颗草是永远也长不成参天大树的。
近来文化研究,学人多有引用“草根”一说者。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野草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野草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息息,绵绵不绝;野草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野草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
所谓“草根化”也就是平民化,大众化等等,但从各种文章来看,实际应用中的“草根化”的含义远比以上的解释来得丰富。草根和有权无权,地位高下没有关系。它具备两个特点:一,顽强,应该是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
【相关评论】
从小沈阳的走红看草根文化
小沈阳在春晚之后一夜走红,从500元的出场费一下急增到10万,赵本山的栽培没有白费。
从刘老根大舞台走出来的东北民间演员小沈阳,最初认识到他是在赵本山的《乡村爱情2》中饰演的王天来,他那带着娘娘腔的表演风格让我对他有了一些认识。不过,在本山的众多弟子中他并非是出类拔萃的,他能得到赵本山的青睐并力推至中央电视台,我想这与他对赵本山一口一个“爸爸”有关。春晚过后,小沈阳的名字一下子成了各大网站搜索和点击最高的词汇之一,关于他的新闻报道也成了各网民搜索的热词。
媒体的造势可以在一夜之间让人身价百倍,也可以在顷刻之间让人遗臭万年,不能不让人感叹。想当年的陈佩斯、朱时茂可谓是小品的人气王,然而在一场与央视版权之争中成了娱乐的牺牲品,从此便打入冷宫,至今还没有完全翻身,反观赵本山,不但在央视左右逢源、玲珑八面,每年的春晚也把他的小品当作压箱底的东西进行宣传和制作,他的主见和要求央视也尽量满足。
凭小沈阳的演技和搞笑艺术远不及赵本山,然而这几天在网上看到的尽是些“赵本山有了接班人”、“赵氏搞笑风格得到延续”的报道。客观地说,小沈阳的走红是在预料之中的事,能跟赵本山这样的大牌合作,就算是普普通通的山野小民也会爆红,我没有看到更多小沈阳的作品,对于他的艺术才能不敢妄论。看惯了哪些俗不可耐的偶像文艺,人们更加想看到能贴进生活的作品,从民间走来的小沈阳带着草根艺术进入央视得到人们的青睐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人们艺术欣赏水平返璞归真的一种境界。
如同当初郭德纲的崛起,靠的是打着民间艺术和草根文化的牌,短短几个月让他红遍大江南北。不过,当他溶入这个娱乐圈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变味了,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成了文艺公司赚钱的工具。当初信誓旦旦要扎根于民间舞台,要将中国相声发扬光大。当他真正成名后,接二连三地拍片,上电视,到各地作宣传,当初的誓言变得苍白无力,艺术文化成了市场经济作用下的牺牲品。
小沈阳是幸运的,他在众多的本山弟子中也是幸运的,为了能上央视的春晚,许多艺人劳其一生,费尽心思,哪怕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为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全球华人聚焦的联欢晚会中获得露脸的机会。在这里祝贺小沈阳,祝他成功,希望他能在以后的舞台生涯中戒骄戒躁,多从前辈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只有真正的扎根于民间,才能让作品更有贴进生活的元素,人们才会真正的喜欢,那些靠着噱头活着的艺人们会随着民众文化修养的提高而滚出人们的视野。
作文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说起2009年央视春晚,恐怕第一个想起的就会是“一夜捧红小沈阳”。凭着小品《不差钱》,夺得今年春晚戏曲小品类节目一等奖。从春节到现在,上至专家学者,下至贩夫走卒,几乎无人不晓这位大东北走出来的、搞笑幽默、长相“委婉”的小沈阳,几十家媒体同时以整版的篇幅连篇累牍对他进行报道;而网络上,他的博客和视频以每天几十万的点击率不断攀升;不少演艺场所,已经出现了专门模仿他的艺人。小沈阳创下了“一夜走红”的奇迹。
你可能喜爱小沈阳,也可能反感小沈阳,但是只要关注他、关注中国百姓的娱乐生活,就回避不了这位草根娱乐新贵所引出的话题。小沈阳为什么这么火?你是怎样看待小沈阳走红现象的?根据你的体会和思考,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构思角度:
(一)雅与俗的辩证
对一路走红的小沈阳,也有网友认为他的表演太低俗,没有深度,有媚俗倾向,不能登大雅之堂,甚至认为小沈阳的走红是民众审美力的堕落。凭借“娘娘腔、小发卡、花裤衩和模仿秀”一炮走红的小沈阳,在娱乐界引发了新一轮关于“雅俗观”的争论。
其实,任何雅文化,其实都是从俗文化中“去粗存精”演化而来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记载的诗歌,绝大多数也都是俗文化。我们现在奉为中国古典名著的《水浒传》,几乎就是在民间的说唱、话本的基础上发展完成的。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对外宣示的“国曲”的《好一朵茉莉花》更是一首民间小调。应当承认,俗文化是雅文化得以升华的坚实的基础。我们今天一再提倡艺术专门家到生活和民间去“采风”,也是因为一切高雅的艺术只能是从生活中来、从人民群众中来的。
雅与俗是两种风格,也是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一种而不必去打压另一种。
(二)红花需要绿叶扶
已经参加过19次春晚的赵本山今年第一次在节目中当起了“绿叶”,将主角让给了徒弟小沈
阳和毛毛。随后的元宵晚会上,他更是以一句“这时候谁在台上都会被轰下去,只有小沈阳”,把唯一的演出机会留给了小沈阳。可以这样说,小沈阳虽有过硬的搞笑本领,但如果没有赵本山的大力推荐和甘当绿叶,小沈阳也不见得红得这么快!
这让我们很容易想起北宋时的欧阳修,在他发现苏轼这个人才后,在《与梅圣俞书》中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扶持和培养新生事物,才能让这个社会不断进步。
(三)“一招鲜”难以长久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授张颐武曾表示,小沈阳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以个人魅力拉动整个现场的气氛,“他有自己的绝活,类似‘一招鲜’的东西”。但是,“一招鲜”可以令小沈阳迅速成名,但如果只有“娘娘腔、小发卡、花裤衩和模仿秀”,他就有可能缺乏充足的后劲支持自己长足发展。一夜走红的小沈阳就有可能行而不远了!
做一颗流星还是一棵常青树,就要处理好源与流的关系,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把“一招鲜”变成“招招鲜”,小沈阳的艺术生命才能长久。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只有不断的引活水注入,才能渠清如许。
“山寨文化”是一种“草根文化”
“山寨文化”的瞬时崛起,一时之间令人震惊,且表示担忧,视之为“来者不善”的洪水猛兽,于是将它标上“剽窃”、“劣质”、“冒牌”、“复制”等名号。也许主要原因有二:不经质量检测,质量无法保证,售后服务很差,而当“山寨产品”大量流入市场,这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伤害,这是其一;其二,“山寨产品”生产经营毫无规章可循,政府亦难以有效管理,且是对“品牌文化”的一大打击。
表面上看,这些担忧似乎有理有据,比如国际品牌手机经过山寨式的高仿后仅售几百块钱,加上这些“山寨产品”功能齐全、样式更新,以绝对优势捕获了普通消费者的芳心,因而“品牌产品”的市场受到严重挤压,甚至可以用“已被完全摧毁”来形容。然而,这一“下场”并非“山寨产品”风暴所致,这与生产“品牌产品”的企业自身因素如管理、产品创新、销售等环节也不无关联。试想,在“山寨产品”未到来的“纯净时代”,品牌不也是如海水般起伏沉浮?
首先必须承认,“山寨数码相机”、“山寨mp3”等这些“山寨文化”最直接的传达物品,已经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喜爱,拥有不小的消费市场。在得到政府许可的合法经营下,或者在没侵犯他人专利等权利的条件下,消费者愿意买并喜爱某种产品也是一种自由,“山寨产品”更无罪可言。在此意义上,除了“山寨们”坚守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政府唯一要做的是,就是去有效地规范“山寨市场”,使之良性运营,如在质量监控、消费者知情权等等方面进行合理管理。
再退一步讲,“品牌产品”之所以抵不过“山寨产品”,说明在创新意识上、市场营销上可能已落后,有待进一步改进。同时至少也说明“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观念须改变。除了满足高端需求,大量普通老百姓的大众口味也应当以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满足,如此才能使自己在眼睁睁看着别人捡去一块市场肥肉而不至于惊惶不已。在此,“山寨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草根文化”,不必以一种高雅来定式衡量,而禁锢自我眼光的同时,更不许他人看清时势。
因此,如果仍以一种“剽窃”、“劣质”标签来审视“山寨文化”,这真不如好好反思这些品牌企业自身生产、销售的模式缺陷,或去领会“山寨工厂”的创新精神与进取意识。切不可因“山寨时代”的全面袭来而大惊小怪,并加以处处抵制。
在港台新马等华人社区,“草根”早就进入人们的语文生活了,即使在大陆,大约在1987年“草根”就进入语用圈了。现在,它在媒体上的使用频率更是高得惊人,其构词能力和自由组合能力之强为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社区所不及。在港台新马等华人社区,使用频率较高的是“草根性、草根族、草根阶层、草根民众、草根议员、草根大使”。但是,在中国大陆,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草根×”或“草根××”。例如:草根化、草根版、草根导演、草根官员、草根大众、草根世界、草根城市、草根经济、草根工业、草根金融、草根银行、草根文化、草根力量、草根组织、草根精神、草根意识、草根运动、草根球队、草根革命、草根情结、草根作品等。
一、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
在对高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 写作能力是最难培养的能力之一。英语写作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学生虽然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 却不能写出完整正确规范的句子, 这需要引起英语教师的思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缺乏过程性写作训练, 以及学生英语写作基础知识积累不足, 是高中英语写作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并结合所做的理论研究, 笔者发现高考范文可以作为一种比较规范的写作文本, 在词汇、句型、语篇三个方面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丰富有效的经验, 对于改变英语写作教学“吃力不讨好”的现状,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高考范文的意义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高考范文的最终目的, 是充分利用高考书面表达的优秀范文, 使学生大脑中输入的英文信息的质与量得到提高, 语言输入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这一教学法的运用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首先, 分析范文能有效地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范文分析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感, 焦虑感, 帮助学生揭开书面表达的“神秘面纱”, 增强学生对写作的信心, 而且可以为学生的英文写作实现从控制性写作到创造性写作的飞跃打下良好的扎实的基础。其次, 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则在范文形式上得到充分体现, 在体裁特征、语篇衔接、遣词造句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文章体裁多样化, 类型齐全, 如演讲、故事、辩论等, 交际目的不同, 产生不同的篇章不同, 形成的体裁也不同, 而所用体裁的特点在范文中能够得到形象生动的体现。篇章的主要特征是连贯性, 通过范文分析, 建立语篇连贯的各种衔接手段就比较熟悉, 写作过程中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 语言生成的速度就会加快, 写作自信心也会增强。
三、高考范文指导下的写作教学
由于高考的写作命题都是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原则的, 因此很多范文都浅显易懂, 又不失深度及精彩。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比较和欣赏其结构、高级词汇和句式, 等, 让学生自己感受如何写, 通过对比与反思获得更多收获。通过让学生欣赏、分析高考范文, 不仅对学生在词汇、句型、篇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 而且通过对范文和高考评分标准之间的对比, 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高考写作要求, 为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我归纳总结的高考范文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方法:
1. 范文指导下的词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一个毛病, 就是词汇运用与所学词汇量不成正比, 这就造成一种严重的后果, 写作时无法顺利表达。首先, 教师可以从高考范文中提取高频词汇, 经过整理为学生建立一张方便实用的写作词汇表。其次, 利用课本加强对所学词汇的拓展, 为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作文训练夯实基础。多以翻译、造句等形式把词汇表中的词再现。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词语的语境和句子结构应用形成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避免学生孤立地记忆单词。
2. 范文指导下的句子教学:
首先, 五种基本句型要求学生牢牢记住, 熟练掌握, 这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会有很大帮助。其次, 学习一些基本的简单复合句, 如状语从句、定语从句、表语从句、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宾语从句等。在加强训练基本句型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正确、恰当、熟练运用复合句的能力, 一些较复杂的语法结构要鼓励学生多尝试, 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此外, 针对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 例如“行文连贯”“有效采用不同连接手段”等要求, 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连接词, 例如恰当地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 会增强文章说服力, 使文章结构严密, 更具感染力。常见的过渡词:
(1) 表并列:besides, in addition, what is more, moreover...
(2) 表转折:however, nevertheless
(3) 表原因:because of, thanks to, owing to...
(4) 表结果:thus, therefore, as a result…
(5) 表列举:namely,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hat is to say…
(6) 表结论:to conclude, in a word, in brief
3. 范文指导下的语篇教学: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语法而不是语篇, 即比较侧重句子结构, 对语篇要求较低。导致学生写出的篇章语病较多, 结构不严谨, 语言乏味, 连贯性不强。在完成基本功训练的前提下, 为了促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务必多加强语篇的训练。
与传统的写作教学法相比, 运用高考范文指导下的过程写作教学法, 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成绩得到提高。通过高考范文输入, 学生对如何表达地道的英语的关注意识和敏感度增强了, 注意到了写作输出与自己的语言输入之间的不同, 另外, 通过加强对写作训练, 学生的语篇构建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提高了整体写作水平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增强自信心,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见面时的问候方式;
2、对赞美的回答方式;
3、接收礼物时的回应方式;
4、餐宴礼节。
这道题目是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要求学生熟悉中外文化差异,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运用英语简练地介绍我国社交习俗中与英语国家有明显差别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才能实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教学目标。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具有鲜明的文化渗透特点,每个单元都以话题为主线展开,内容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下面我就本道高考题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易造成学生语言交际障碍的文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英语交际文化知识
根据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功能特点,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指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可能引起偏差或误差的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习语、委婉语和禁忌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
1、问候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的人见面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2、介绍
"What's your name?"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没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工作业绩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
4、致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5、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6、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7、餐宴礼节
中国菜注重菜肴的美味,西方饮食比较讲究营养。中国人吃饭的时候喜欢热闹,西方人一般是分餐制,喜欢安静的环境。在餐桌上中国以左为尊,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
二、在课内外有意识地渗透英语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文化渗透必须在课堂内外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
1、课前让学生主动了解英语文化知识。
在每一单元学习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媒体(书籍、报刊、网络等)收集与本单元有关的文化知识资料。学习Warming up和Speaking两个部分时给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共享资源,模拟情景进行语言交际。教师最后把本单元的相关文化知识系统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以此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做好学习和心理准备。
2、阅读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交际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充分借助图片、音乐、视频、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传递文化信息。如学习有关电影Cast Away的文章时,可以进行原版片段播放,学习Music这个单元时进行音乐欣赏,让学生欣赏精彩影音的同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索。
3、在进行语言知识教学时,应提示英语国家文化对词汇、语法的影响。
教师可结合单元话题收集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习语、谚语,如关于动物、颜色、食品等词汇和习语在中英文化中含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语法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英语在组词成句、组句成篇中非常注意“形合”,而汉语则注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汉语“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若将此句译成英语则为"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 。一看到if,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对于学习英语语法,减少“中国式英语”的错误是有帮助的。
4、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由于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同类语篇的英汉结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表达在逻辑思维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教师在写作时应充分意识到这种差异,而不是单纯从语言和写作技巧上训练学生,这样学生更能体会到什么是地道的、流畅的、连贯的英语文章,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5、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积累和实践。
教师可以选择适当内容举办讲座来补充、扩展教学主题相关的文化内容。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沙龙”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将课堂所学用于交际,并从中真正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支持学生。向基础较好的同学推荐阅读一定量的英语文学作品,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汲取文化养分,进行文化积累。
以下是我国生产一次性筷子(disposable chopsticks)的有关数据和相关信息。
官方统计:
1.我国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达到500亿双;2.耗费木材130多万立方米;3.需砍伐大约380万棵大树;4.每年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
专家警告:60%以上一次性筷子不卫生(insanitary),有害健康
政府措施:陕西省率先立法禁用,2011年12月1日起禁止省内所有餐馆提供一次性筷子。
[写作内容]
请根据以上内容,以“Say No to Disposable Chopsticks”为题,给学校英语墙报写一篇通讯,内容包括:1.官方的统计2.专家的警告3.地方政府的措施4.你的观点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参考词汇] 立方米:cubic meter;数据:Statistic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婚姻的基础是什么?是爱或者是两个人之间的终身承诺?物质条件比如钻石戒指,一所大房子或者是一辆车子占据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关于裸婚话题的电视剧,裸婚意味着情侣结婚时候没有考虑到物质方面的东西。大部分家长反对裸婚,我觉得裸婚是可以接受的。
The term “naked marriage” was coined in recent years, it refers to a union of two people without considering material conditions. In Chinese tradition, when people married, the boy should give some dowries to the girl’s parents, what’s more, as the time goes by, nowadays, a house and a car seem to be the necessary things for the marriage. While as the pressure is so heavy to a marriage, some couples make the brave choice, they choose to marry with abandoning the tradition, they don’t want the tradition becomes an obstacle of their love. Though most parents are not agreed with such idea, some open-minded parents have accepted the naked marriage. They think if they love each other deeply, they will fight for their future together.
“裸婚”这个词在近年里出现,那相当于两个人的结合在没有物质的基础上。在中国的传统里,的那个人们结婚,男方应该给女方的父母一些嫁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一所房子和一辆车似乎是婚姻的必需品。然而婚姻的压力如此的大,一些情侣做出了勇敢的决定,他们选择抛弃传统结婚,他们不想要传统成为爱的绊脚石。虽然大部分家长不赞同这样的主意,但是一些开明的家长已经接受了裸婚。他们觉得如果他们深爱彼此,就会共同为将来奋斗。
Naked marriage is simple and easy, though it goes against the tradition, I will say that naked marriage is pure and holy.
裸婚简单易行,虽然这有悖传统,但是我觉得裸婚神圣纯洁。
当我们走在街上的时候,如果仔细观察情侣,可以发现在年轻女孩身边的除了年轻的男孩子外,还有大叔。大叔是处于中年的男子,今天,很多年轻的女孩喜欢大叔,她们对大叔的爱是有很多原因的。On the one hand, Da Shu have stable job which brings girls security. Da Shu have fought for their future for a certain time, so they have earn some reputation and own good income, they can afford almost what the girls want, satisfying the girls in materials. Comparing with the young boys who are struggling for the living and make ends meet, young girls prefer to choose Da Shu.
一方面,大叔有稳定的工作,能够给女孩子带来安全感。大叔已经为他们的将来奋斗了一段时间,因此他们有一定的名声,也有很好的收入,他们可以基本上给予女孩子想要的,在物质方面满足女孩。和那些正在为他们的生计和收入平衡的年轻男孩子来说,年轻女孩倾向于选择大叔。On the other hand, Da Shu have mature mind, their broad vision is such a great charm that attracts the young girls. As Da Shu are not young anymore, they have gone through many difficulties and their life experience are so rich. Young girls haven’t experienced these before, they are so curious about what the Da Shu experienced, like reading an interesting book.
另一方面,大叔有成熟的思想,他们开阔的视野使得他们很有魅力,吸引着年轻的女孩。大叔本身不再年轻,他们经历了很多困难,生活阅历很丰富。年轻女孩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她们对大叔的经历很好奇,就像看一本有趣的书。Young girls’ affection for Da Shu shows that they are eager to be mature and explore the world, while they should grow up by themselves, instead of putting their emotion on the older men.
【关键词】教材文本 高考书面表达范文 高级句式
高级句式的运用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得分的重要因素。许多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能基本表达文章主要要点,但缺乏高级句式的运用。单一的句式结构极大影响了整体文采,降低了得分。而复杂多变的句式结构却能使篇幅有限的书面表达文章灵活生动,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一篇优秀的高中英语作文,除了能够准确无误的表达题目所要求的内容要点之外,还应该体现学生个人的英语素养和文采(Krashen.S.D,1988)。现行的北师大版教材文本和历年的高考范文覆盖了广泛的话题,具备丰富的文章体裁。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文本和高考范文,有效地指导学生认真进行解读,采掘其中的高级句式并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归纳整理了北师大版教材文本及高考范文中的部分经典例句和学生习作中的部分句子以供分享。
一、非谓语结构
Without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gases, the suns rays would bounce back into space leaving the Earth cold and impossible to live on. (北师大版教材文本)
Everything done,the volunteers sat in the yard,chatting with the elderly people. (09年浙江)
Moved by the story, everyone stood still, unable to say a word. (学生习作)
非谓语结构是最能体现文采的高级句式之一。它简练出彩,书面性强,一直以来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但是,大部分学生却很难自如地运用非谓语结构。其实,几乎所有的状语从句都可以改写为非谓语结构,尤其是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及方式状语从句。熟练掌握非谓语结构,并能充分运用到日常写作中,定能提高书面表达的得分。
二、倒装句
At the bottom of the bed was the stocking, now full of all kinds of small presents and sweets. (北师大版教材文本)
Along this 800-metre-long street are more than 300 shops. (09年全国Ⅱ,宁夏,海南)
Not until I graduated from shool did I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学生习作)
倒装句是一种有效提升句子亮点的句式结构。如何运用倒装句可以根据文章体裁进行选择,这具有一定的技巧性。
1.地点状语或时间状语开头的完全倒装。在介绍方位地点的文章中常要描述某一建筑物位于某地或某地有某物,这时可以运用完全倒装,把整个地点状语放在句首,然后是谓语动词,最后是主语。主语后还可以再加一个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使整个句子呈现出丰富的变化。此外,在记叙文中,如果把时间状语放在句首,采用完全倒装句式,会使得整个事件的描述更为紧凑,句与句之间衔接自然。
2.部分倒装。以否定词或only为开头的部分倒装句式也是常见的高级句式。当写作中需要用到否定词never, seldom, hardly等时,不妨直接把这些否定词放在句首,引起部分倒装。叙事时运用No sooner...than...,Hardly...when...来代替when会使描述更加栩栩如生,体现文采。而在解决问题型议论文结尾提出号召时,则可以应用only放在句首的部分倒装句式,不仅能升华文章的精神内涵,又使文章结尾更具有张力。其他类型的倒装句式也各有其妙处,在写作中尽量使用一两个倒装句式。
三、被动句
In other cultures, looking thin for a husband-to-be is not what a woman desires at all-rather, looking a little overweight is considered more attractive. (北师大版教材文 本)
It is suggested that all the people wear a hat and a pair of gloves. (09年辽宁)
All classes are taught by teachers with rich experience. (学生习作)
当不强调动作执行者,动作执行者不明确或主语过长时,宜使用被动句。被动句具有地道之美。然而,我国中学生长期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几乎整篇文章都运用主动句。通篇采用人称开头表达某人做了某事。这种文章句式显得尤为单调,缺乏文采。英语是一门客观的语言,运用被动语态的场合似乎比汉语多。被动语态便于论述客观事实,故常用于科技文章,新闻报道,书刊介绍以及景物描写。因此恰当地使用被动语态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学生若能巧妙地将文章中个别主动句改为被动句,便会使该篇文章句型变化丰富,语言表达更地道。
四、虚拟语气
If you had to choos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of the 20th century, you would have a real dilemma on your hands.(北师大版教材文本)
Besides, I wish there would not be too many students in a class. (2014 新课标)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put an end to phenomenon of wasting food. (学生习作)
虚拟语气具有较强的修辞功能。它在语用功效上是一种言语表达现象。虚拟语气表示所说的话是一种主观的愿望,假想或建议,甚至还可以是怀疑,忧虑,祝愿,遗憾或后悔等。在写作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虚拟语气会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句子意味深长,甚至有话外之音,言外之意的特殊功效。
五、It的各种句型
It was only when I got home tow hours later that I realized Id forgotten it and there was nothing I could
Do as the library was closed. (北师大版教材文本)
It is not until about 5:00 p.m. that 1 will come home. (09年全国I)
It is necessary that efficient action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such things from happening. (学生习作)
It 作为引词,起到先行引导的作用。它可以在句子中作为形式主语,引导以下常见句型:
It + be + noun/ adjective + V-ing.
It + be + noun/ adjective + ( for/of)somebody + to do something.
It + be + noun/ adjective + that...
It + be + p.p.+ that...
It也可以作为形式宾语,运用于:
Vt.+ it + adj./n. +to do/doing/that...
常用于这一类句型的动词有believe, find, consider, feel, make, think等。
提到it的用法,最为突出的句式是it引导的强调句。it引导的强调句的运用便于表达主观的意愿或增强情感。通过对句子的某个部分,尤其是主语,宾语或状语进行强调,从而起到了修辞的功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合适地运用it引导的强调句可以让文章更富于变化,更具有吸引力,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及共鸣。
六、名词性从句
That chances that we will a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live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are small. (北师大版教材文本)
However, what makes us surprised is that most of the Chinese mothers do not agree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e. (2011年 广东)
What the boy badly needs is regular exercise and a balance diet. (学生习作)
英语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及同位语从句。其中,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最为常见。当句子的谓语动词为动宾结构或介宾结构,可将句子改写为主语从句。此外,当需要对某个抽象名词进行解释说明时常运用同位语从句。
七、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This might explain his interest in fast cars, of which he has a vast collection. (北师大版教材文本)
You should sign your name in the office before 5:00 p.m. next Thursday,which is the deadline. (09辽宁)
As students, we often take examinations at school ,but sometimes we have too many examinations, which lay a heavy burden on us. (学生习作)
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起着后位补述的功能。补述既可以使语言连贯,又有简练,生动的效果。常用于事实表述后的情感感受,引发感想或对细节补充的场合。这一句式值得学生重视。
综上所述,英语写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训练过程。写作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是一项将积累释放于一时的过程。可供学习的写作素材无处不在,教师应坚持长期有效地指引学生挖掘教材文本及历年高考范文,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方可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此外,教师还应引领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英语语言教学 文化 分析
一、文化与语言的联系
我们的生活处处体现文化,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包罗万象,千变万化,有历史文化,如历史建筑和历史人物等;有社会文化,如风俗习惯;还有学术文化,如各学科知识、音乐、美术等。文化可以概括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语言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语言承载着文化、反映着文化,文化体现着语言、影响着语言,两者相互作用。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文化的过程,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可以分为语用文化、语义文化、语构文化三个主要内容,要学好语言就要了解语言文化,语言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从中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内容,还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交际文化,显示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色和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在英语语言中,语言文化主要体现在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和法律道德等内容上,英语语言的学科文化构成了英语语言教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的必要性
英语语言学科从根本上来看属于语言类的学科,具有语言学科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英语在学科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我们漫长的学习之路中一直开设着英语的学习课程。随着英语重要性的提高,英语学习的成效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知识文化的教学而忽视交际文化教学,没有深入了解英语语言学科的文化内涵,缺乏英语语言文化环境的熏陶,影响了学生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为了学好英语,许多学生从小就不遗余力地学,五花八门的英语辅导班都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都用上,但尽管从小到大学习英语十几年,学习的效果却不尽人意。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学习起来费时较多,收效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下降,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在逐渐减退,只在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英语教育逐渐向应试教育发展,出现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状况,学了十几年英语却不能运用自如,失去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实际意义,以致在交流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导致交际失误,影响了交际的效果。如“Thank you”这句话是中、英文常用的话语,用来表示感谢。但是如何准确地使用这句话,中英之间是有差别的。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内敛深沉,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盛意难却,接受以后一般也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流露出喜欢或厌恶的情绪,就可能影响到个人的素质。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礼物,并且称赞一番,欣然地向对方道谢。因此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要有意识融入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了解英语语言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理解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也有利于人们相互之间表达思想和情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新生的词汇出现在英语语言中,面对新文化的融入,英语语言教学要突破原有的英语语言教学对于词语的束缚,从新生的英语词汇中透视出英语语言文化的内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学好英语,以英语语言为依托,能更好地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因此,英语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并且在交流的基础上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奠定文化基础,从而提高英语语言教学的效果。
三、发挥文化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应该发挥其实用价值,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母语文化与目标文化的差异,并了解和研究这种差异,无论是在英语教学上还是在英语学习上,都要运用多种方法去了解社会文化因素,掌握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学习。
1.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文化内涵。目前许多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都缺乏有关英语文化方面的系统知识,对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不高,受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教学方式的影响,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教学方式简单、陈旧、程式化,评价方式单一。学习新课时,先教单词,再学重点常用的句型,然后在课文中逐句逐段进行讲解翻译。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了教授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没有结合文化知识来讲授语言的交际法则,也就不能通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的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运用自如的语言交际能力。此外,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只重分数和做题,没有拓展相关的文化知识,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加强英语文化因素的学习,首先在英语教学上就要做出转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文化渗透,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识。
(1)以教材为本,开展对话交际形式。英语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也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内容的重要手段。教材中出现的对话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时不仅要注意语言知识点,还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教学。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教师可以事先讲述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图片、录音或者影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文化背景,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教师也可以预先布置学生通过查找有关资料,自己去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背景资料呈现出来,教师再加以指导。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设计中穿插讲述有关的文化知识,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各种情景对话,鼓励学生主动运用英 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各种练习活动。
(2)以阅读为途径,深入了解英语文化。阅读是了解英语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补充辅助性的阅读,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英语读物,给学生提供一些英语书刊的名称,或者直接把学生带到学校图书馆去,让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英语读物。阅读材料包括短篇小说、童话故事、戏剧等,都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以指导。如有些英语读物会以注解的形式介绍人物的背景,能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提醒学生注意阅读。通过阅读大量的英语读物,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人物、风俗习惯和政治文化等内容,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强化文化背景知识。教师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能仅依靠讲述,还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尤其是现代科技手段来强化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具有学习意义的英文电影,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多留意一下电影画面中出现的细节,就好像在很多西方电影中为什么会有人戴着假发出席各种重要场合,假发对于西方人来讲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得出结论,认识到假发是英语国家中地位与权力的象征,继而加深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播放电视新闻和英文歌曲等形式反映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使到表达的内容也更为丰富深刻,加强学生的切身感受,使得如同置身于英语国家当中。
2.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文化意识。无论教师如何向学生灌输文化背景知识,关键还得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吸收、消化,因此除了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外,学生也要适当转变学习方式。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习方式单调,学习任务重,只关注考点知识,而容易忽略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意识淡薄,课后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查找相关资料,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述,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从而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发挥文化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常常会采用较为灵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问题设置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自由讨论,充分发散自主思维。这时学生应尽量开动脑筋,避免机械应付式地回答老师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与其他同学的积极讨论、合作来寻找答案,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就各种英语文化现象发表意见,相互评价,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能切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兴趣。只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主探究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
(2)重视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因素,从根本上转变文化态度。很多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不够重视,常常忽略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或者因为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甚至抵触英语文化。在学习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生活环境的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中外文化的认识,提高文化的敏感性,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由于文化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发掘英语文化的有趣之处,增强对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在课后,主动利用书籍、互联网等方式扩展英语文化,把英语学习向更深更广处延伸,既能做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并重,又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从根本上转变对英语文化的态度,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英语作为文化的载体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英语和文化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只有将文化教学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好英语。因此,学习英语,就必须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必须将语言教学体现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之中,促使学生主动去深入了解、感受和思考,认识到文化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英语文化的学习,要从教学目标质量上认识文化因素的重要意义,从英语与文化关系上揭示文化因素的主要内涵,注意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断积累英语文化知识,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让英语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常晨光.文化因素与英语强化教学[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03).[2]林小峰.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素质的渗透[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05).[3]马龙辉.英语文化因素教学与交际能力的培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03).[4]梁文君.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1).[5]何淑梅.深入把握语言文化内涵 切实提高应用外语能力——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思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6]房朝建,付余民.培养英语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2).[7]马晓梅.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大众文艺(理论).2008(08)
【英语高考传统文化范文】推荐阅读:
辽宁高考英语范文11-02
优秀范文江苏高考英语05-29
200字英语高考范文07-17
英语写人范文高考作文09-07
高考英语作文 高考作文06-27
高考英语名句06-20
高考英语讲座10-11
高考英语必背英语作文06-04
高考英语作文练习05-26
高考英语作文高级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