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员招聘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精选9篇)
企业人员招聘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古银华
摘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当今人力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的社会里,企业的员工招聘工作不仅能解决企业劳动力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还影响到企业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我国很多企业人员招聘工作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将对我国企业人员招聘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其相应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人员招聘问题对策
“得人才者得天下”,这已经成为管理者的共识。在当今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已经聚焦于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而招聘工作恰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招聘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占首要地位,招聘的结果不但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且是企业自身的一种隐形广告。同时,招聘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人员流动率和人事管理费用。有人说,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做的最好的是招聘,出问题最多的也是在这一块儿。很多企业在人员招聘过程中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招聘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一、我国企业人员招聘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人才概念的片面认识
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前,不是很明确企业人才的概念。企业人才,是指有一技之长,能承担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组织、技术开发及关键重要岗位任务,为企业所用的德才兼备的人。而我国企业常常存在一大问题,即将企业人才片面的理解为高学历、深资历。以致在招聘中,只注重应聘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虽然应聘者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等都与这些因素有关,但对于“才”的衡量标准来说,还应注重其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考核还需企业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测试,不可只取决于学历和资历。
(二)缺乏目的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企业招聘前,还应当确定人员需求计划。员工需求量不仅是企业当前所急需员工的数量,也包括企业长远发展而需的人才储备。企业在实施人员招聘规划时应当是动态的观念,从长远着眼,考虑企业目标及其长期利益。而我国许多企业在招聘时,并没有动态的、系统性的人员招聘规划作前提,其有关战略定位,部门人员需求都不十分明确,只是盲目地开展工作。另外,众多企业在招聘中也没有预先制定人员招聘的规范程序,只是等到急用人时再去招聘,也只是收简历、筛选简历、面试和把人员安排到用人部门就了事。
(三)抬高标准、滥用手段
现在,很多企业在开展招聘工作时由于缺乏合理的招聘标准,在招聘中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根据人才交流机构调查,大约有50%以上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抬高用人标准,不但要求文凭、年龄、身高、职称等有量化的指标,还对相貌、气质、经验、应变能力等有规定,不管是否需要这些条件,一味追求高标准,这样会造成管理成本的浪费,也使一些条件不高但更适合企业工作的人才流失。并且容易导致“高标准”的人才被招进来后没有足够的施展空间或得不到理想的报酬,最终的结果还是拂袖而去。同时企业的招聘手段不够科学,目前比较盛行的招聘手段有广告、职业介绍、校园、猎头企业、亲友引荐、网络招聘等,这些手段各自都存在着利弊,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夺哪种手段较适合企业当时的形势,而很多企业在招聘手段上很盲目,要么全面撒网,要么随波逐流。
(四)缺少岗位分析,招聘条件与岗位实际要求相脱节
企业在招聘人员时进行岗位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弄清楚这些岗位需要应聘者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不然在选人时就很盲目。很多企业不考虑企业的规模,忽略岗位的实际需求而一味的拔高应聘的条件,这样只会造成不合实际的招聘,使应聘者所得的岗位与招聘要求相脱节,虽然在短时间内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但员工队伍不会稳定,自然加大了人员流失率。
(五)缺乏双方的有效沟通
招聘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而在招聘中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等的问题,招聘人员对应聘者的信息了解得太多,而应聘者对企业的了解甚少。招聘人员应向应聘者客观介绍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只谈论企业积极的一面,这会使应聘者对企业产生过高的期望,以至应聘者会感觉现实工作与预期相差甚远,这种差距往往就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六)招聘人员的非专业化
目前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员当中,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招聘技巧,缺少“慧眼识英雄”的本领。正是由于招聘人员的非专业化,导致招聘过程中错失人才,降低了招聘的有效性。招聘时对应聘者了解不够,只好依靠在试用期对应聘者进行进一步考查,从而加大了新员工试用成本,还会使企业陷入工作效率下降、重要客户遗失、运营机密泄露的危险境地。
二、加强我国企业人员招聘工作的对策
(一)正确理解人才的概念
企业效益的最终成果是通过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开发、生产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而体现出来的一个群体效应,是企业各种不同类型人才作用的综合反映。因此,企业应树立“人无完人”的人才观,不过于求全,而注重其一技之长,并以其特长能否满足企业要求为准。同时,由于企业自身内部各方面的功能、作用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所以企业应当全面理解人才,而不能只注重学历和工作经历,还应重视实际能力和潜力。
(二)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对于一个企业,应当明确自身的使命是什么,长期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当前的任务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然后规划出短期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和长期人力资源储备计划。人力资源战略从属于企业整体战略,只有在明确企业整体战略的基础上才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做出战略规划。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必须处理好主次关系,应首先考虑企业的关键技术岗位和重要管理岗位。还要区分“专业与一般”的关系,企业应把精力集中于专业人员招聘上。另外处理好“即用与储存”的关系,即用型人才应成为当前的主要对象,但也决不可忽视储备型人才的吸收,因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要着眼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利益。
(三)明确招聘标准、规范招聘程序,建立科学有效的招聘体系
为了提高招聘质量,吸引高素质而又适合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避免人才高消费,招聘人员在招聘前应对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岗位的职责、操作流程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制作岗位说明书,并以此为标准开展招聘工作。在招聘标准确立的前提下,招聘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企业是否建立规范的招聘流程和招聘体系。一般而言,企业完整的招聘流程主要包括:人员需求调查、人力资源规划、选择招聘信息和渠道、实施招聘、筛选简历、确定面试人选、实施面试与甄选、人事决策和确定录用人员。这些环节相辅相成,每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计划、操作方式,以保证工作的有条不紊,提高招聘质量和效果。
(四)鼓励用人部门参与招聘
招聘不能只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如果要极大地提高招聘工作的成效,企业用人部门应该与人力资源部门积极配合,参与到招聘工作中来。因为只有用人部门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最清楚,而且招进来的人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部门的工作绩效。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标准,配合人力资源部按不同的岗位分层次制定出相应的招聘策略,这样有利于减少招聘成本,招到企业需要的人,降低人员流失率。
(五)培养招聘人员,组建专业的招聘队伍
招聘人员作为企业的代表,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吸引到优秀人才。如果招聘人员得到应聘者的信赖,招聘的成功系数也会大大提高。因为大部分应聘者会通过招聘人员的素质高低判断企业的实力和潜力。人才素质日益专业化和复合化的趋势对招聘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招聘的基本功以外,招聘人员还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要精通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等技能。
三、小结
人员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人员招聘的关键是实现所招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量才适用,从而取得最佳效果。成功的招聘能够迅速、有效地找到合适的应聘者、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还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员工的流失率、降低人力资源的管理费用。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关注的课题,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招聘要求,灵活选用适当的招聘形式和方法,在保证招聘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投入成本,通过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招聘计划与用人部门积极配合、分工协作,最大量提高招聘工作的成效,为招聘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减少人员招聘录用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作为人力资源部门应明白: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健康、持久发展的前提,应在提高招聘的有效性上下工夫,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认真落实招聘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有效的招聘为企业输送专业化和复合化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增强企业的竞
争力。
参考文献:
【1】计淑玲.企业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7(1):28-32
【2】金住.信息经济时代的企业人才招聘.北方经济,2007,(3):134-135
【3】崔祥民.创新招聘模式.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报,2007,(2):82-84
【4】张俊红.企业人才招聘与带薪实习.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44-45
【5】刘节.企业面试中存在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06:25-27
【6】强国民.面试官在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2):66-68
【7】王相平.现代企业员工招聘对策.企业管理,2006,(6):P16-18
一、企业销售人员招聘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 招聘人员非专业化
企业销售部门是销售人员的管理部门, 在销售人员的招聘过程中, 销售人员招聘一般由人事部门负责, 销售部门很少参与。人事部门不能够准确的了解销售岗位的职责以及当地市场的销售环境, 对销售人员的招聘缺乏专业匹配性考虑, 从而可能在不完整的需求下招了不合适的销售人员, 造成企业招聘资源的浪费。
(二) 缺乏规范的招聘标准
企业招聘销售人员之前, 对销售岗位未进行深入的工作分析, 无法针对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筛选, 对销售人员的招聘没有具体的标准。招聘人员大多凭借自己的直觉或是以往的招聘惯性, 通过与应聘者进行简单交流的方式做出最后决策, 很难判断应聘者身上的特质是否符合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 造成应聘者和应聘岗位的要求相脱节。
(三) 招聘渠道单一
很多企业销售人员招聘主要采用网络招聘这一种招聘渠道。网络招聘没有地域限制, 受众人数大, 覆盖面广, 而且时效较长,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应聘者信息, 但其中也充斥着许多虚假信息和无用信息, 因此网络招聘对简历筛选的要求比较高。企业仅通过一种招聘渠道, 很难满足企业对销售人员的需求。
(四) 缺少招聘效果评估
招聘评估是招聘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完整的招聘程序中, 招聘效果的评估必不可少。很多企业销售人员招聘结束后, 招聘到了所需的销售人员, 招聘效果评估则显得可有可无。因为企业只是关心在一定时期内是否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并安排在所缺岗位上, 至于招聘流程规范与否、招聘渠道是不是有效、招聘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 缺乏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二、企业销售人员招聘的具体对策
(一) 选择合适的招聘人员
1.组成专业化的招聘团队。企业销售人员的招聘, 不仅仅是人事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 更要强调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尤其是销售部门在企业销售人员招聘过程中, 要增加参与环节, 与人事部门共同协作, 组成专业化的招聘团队, 明确招聘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招聘团队作为一个整体, 具备娴熟的人际沟通技能、灵活的组织能力以及完备的专业技术知识。
2.招聘人员素质要求。招聘人员素质的高低与吸引程度, 如同一个桥梁搭建;从双方坦诚接触中, 把握和发现应聘人员的关键特质, 围拢工作任务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等进行筛选。
(1) 良好的个人品质与修养。招聘人员所拥有的品质不仅反映其个人的修养, 更重要的是, 他代表组织、代表企业文化的特征, 从他们身上可以反映企业风范。招聘人员必须有公正、公平、客观的品质, 能倾听与自己不同的意见, 并给予客观评价, 使每位应聘者在与他们接触中感受到彼此的价值, 使招聘产生良好的公众效应。
(2) 博中有专的“T”型知识结构。“T”上的一横标志知识的宽度和高度, 一竖标志知识的深度和力度。古人云:“学贵博而能专, 未有不博而能专也!”说明了“博”与“专”的辩证关系。因为各种知识是互相联系, 互为作用的。针对招聘销售人员特殊岗群特点, 建立博中有专的知识体系。“博”指招聘者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 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组织行为学等。博学广闻, 给应聘者以亲切感, 便于与应聘者有很好地交流。专则指专一于招聘事业的研究, 且精于招聘技术, 如人员测评技术、策略性谈话技术、设计招聘环境的技术和设计问题的技术等等, 有能力辨认应聘者行为、语言的真伪, 以提高招聘质量。
(3) 具备多方面能力。招聘者需要与人力资源市场、广告媒体接触, 然后通过谈话, 报告、信件等形式清楚地表达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 招聘者应具备很好的表达能力。此外, 招聘者还要在短时间内认识和了解应聘者的方方面面, 善于观察人的表情和形体语言。由于内部招聘越来越普遍, 招聘不仅仅要与外界人员打交道, 还要和内部现有雇员联系密切, 因此, 协调和交流技巧也很重要。
3.明确销售人员的招聘标准。在进行招聘之前, 结合销售人员岗位特点以及素质要求, 明确企业招聘销售人员三个匹配度, 销售人员技能与销售岗位职责相匹配;销售人员个性与销售岗位特点相匹配;销售人员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匹配。
(1) 制定销售职位的工作说明书。工作说明书包括直接上级、工作目标、工作职责与任务、工作绩效、可轮换岗位、权限范围。其中最重要是工作职责与任务, 包括销售和服务的职责、计划、报告、公司联系、日常行政事务及内容处理。工作说明书因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购买行为、销售形式和公司文化而不同。相同职务不同区域、产品和客户的销售人员也有区别。
(2) 明确销售人员的任职条件。销售人员任职条件一般由品质、技能、经验、知识、任职时间构成。销售人员品质主要具备忠诚、积极心态、自信、勤奋、善于学习与总结;技能主要具备沟通与协调能力、分析观察决策能力、计划组织控制能力;知识主要包括学历、专业、客户、产品、竞争对手、企业背景文化;销售经验看重销售实战经历、行业从业经历、地域客户基础;时间注意到岗时间、试用期、合同期。
4.拓展销售人员的招聘渠道。企业招聘销售人员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 向社会公众告知用人计划和要求, 确保有更多符合要求的人员前来应聘。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 考虑各种招聘渠道的特点灵活使用。
(1) 网络招聘。网络招聘应选择适当的刊登招聘信息的站点或页面。招聘站点的内容要合理安排。收到信息以后一定要及时处理, 合适的要马上回复, 确认面试时间。如果有些人暂时不合适, 放进企业储备人才库, 记录跟进效果。
(2) 校园招聘。企业选择招聘大专院校或职业学校具有营销理论基础的应届生。企业如何吸引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大学毕业生来应聘?很多企业注重校园招聘的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而忽视应聘大学生是否对应聘企业的背景及业务的熟悉程度, 导致招聘的销售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从而增加企业销售人员的招聘成本。因此企业应健全校园招聘体系, 注重校园招聘的前期工作, 主动与高校联系与沟通, 提高企业在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高校目前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 企业可主动与高校加强联系, 成为高校经济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企业选择优秀的中层管理者, 参与高校有关销售课程实践环节的讲授, 一方面满足高校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 同时也是企业激励中层管理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手段;赞助高校举办市场营销策划等行业技能大赛, 给优秀的学生颁发奖金等, 以达到宣传企业的良好效果。
(3) 专业协会。专业协会组织了解行业情况和销售特点, 他们经常拜访厂商、经销商、销售经理和销售员, 请他们代为联系或介绍销售人员。
(4) 人才交流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储备了大量的候选者信息, 并代为推荐和选择优秀的销售人员。鉴于国内人才交流中心体制还待完善, 企业可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影响力较大的人才中心。
(5) 职业介绍所。企业提供详细的工作说明书及求职条件, 请介绍所的专业顾问帮助筛选, 以简化工作程序, 获取合格的候选人。
(6) 非销售部门。考虑从调研、策划、设计、生产、财务、人力等部门挑选人员是挖掘内部潜力, 让人才各得其用的有效途径。公司可以短时间、低费用地获得熟悉产品、公司、顾客、竞争对手、行业状况的候选人。
5.有效进行招聘效果评估。招聘评估主要指对招聘的结果、招聘的成本和招聘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估。一般在一次招聘工作结束之后, 要对整个评估工作做一个总结和评价, 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下次招聘工作的效率。
三、结语
在每次招聘活动结束后, 企业应对本次招聘的效果进行全面、深入、合理的评估, 不仅注重对招聘效果定性考察, 也要对招聘效果进行定量分析, 为以后的招聘活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通过对招聘过程中的效益和成本核算, 了解在招聘过程中相对应的费用支出, 有针对性的确定应支出项目和不应支出项目来控制支出成本。在招聘结束后, 对录用的销售人员进行绩效审核, 分析他的能力和工作潜力, 还要在此基础上分析招聘工作与方法的时效性, 从而改变招聘的策略与方法, 并对招聘资源进行优势重组。
关键词:中小企业;外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155-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备受人才问题的困扰,尤其在外部招聘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招聘流程不合理;招聘方法过于单一、传统;没有建立有效的人才储备体系;业务部门和招聘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应聘者不够优秀;存在就业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外部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起点,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形成,是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实现其绩效和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外部招聘的诸多问题,已经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企业外部招聘的界定
外部招聘,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企业外部吸收申请的应聘者,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从中选拔出符合岗位工作要求的人员的过程。外部招聘对企业来说尤其重要,是企业最主要的招聘渠道。
一般来说,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企业必须进行外部招聘:(1)填补最基层的职位空缺;(2)获取某项现有工作人员不具备的技术;(3)获取与现有工作人员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新工作人员。
二、目前中小企业外部招聘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部招聘流程不合理
招聘流程可以体现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的宏观规划性和科学性,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外部招聘的流程上很少做全面规划,主要体现在:外部招聘缺乏完整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计划;招聘前准备不足,岗位研究和工作分析工作不充分;对岗位需要的人员缺乏正确的定位,盲目招聘名牌院校学生;招聘工作缺乏科学、规范的实施过程,招聘方法死板、招聘人员配置随意、招聘环境安排简单;忽视招聘的成本核算和评估总结。
2、外部招聘方法过于单一、传统
外部招聘的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媒体广告、现场招聘会、校园招聘、劳动力市场、熟人推荐、自荐、猎头公司、网络招聘等等。据调查,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多采用参加现场招聘会,到劳动力市场招聘,熟人推荐等传统的招聘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不同的外部招聘方法。这种不合理的选择方式招聘的普通员工、技术工人或管理人员很难为企业注入活力,并且容易形成员工的裙带关系,或家族式的人际关系,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3、没有建立有效的人才储备体系
很多中小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和当前工作,没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眼光,对人才储备的建立重视不够。调查发现,约75%的中小企业没做人才储备的工作,仍然是现缺现招。通常的是一次招聘结束,未录用人员的资料立即就处理完毕,使招聘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式的救火状态,不能主动进行合理的人才储备、人才配置。这种工作方式是与现代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格格不入。
4、业务部门和招聘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普遍较低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应聘者的取舍往往不是取决于科学的工作分析,而是以他们对应聘人员的感觉,甚至以自己个人某些好恶来取舍。管理层不能客观、正确的评价候选人的各项素质,很大程度上仅凭主观感觉来判断该候选人是否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其客观公平性遭到质疑。
5、应聘者不够优秀
大部分中小企业反映去应聘的优秀人才不多,主要表现在:应聘者的学历较低,大部分在大学本科以下;缺乏工作经历,工作很难上手;专业基础薄弱,并存在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现象;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对自身定位有偏差。
三、中小企业外部招聘的对策
尽管中小企业在外部招聘方面困境重重,而且有些是企业不能避免的,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却具有自己的优势,如体制灵活、对环境反应灵敏、发展潜力大等;人才在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机会较多,容易发挥个人的特长,体现自己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应充分重视外部招聘工作,做到扬长避短,建立一个有效的外部招聘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科学、合理的外部招聘流程
科学、合理的招聘流程是经由一系列的过程或阶段来实现人职匹配,是组织在为工作或职业而选拔人员时而制定的关于招聘活动进程的一套完整体系,通常各类组织的招聘流程基本遵循招聘前、招聘过程、招聘后的三个部分,中小企业招聘者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和招聘计划,在现有的人才储备的基础上,编制出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有的放矢的组织招聘工作。其次,要进行岗位研究和工作分析,明确该职务是完成何种工作;应聘者为了胜任此项工作,必须具备的何种能力;企业将如何对此进行考核等。再次,要准备好招聘材料,招聘的过程一方面是企业寻找合适员工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企业进行自我宣传、展示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的过程。企业简介、招聘简章等资料都是企业进行对外宣传的窗口,都代表了整个企业的整体形象。
(2)高效、规范地组织招聘工作。首先,组建招聘小组,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联合各部门相关人员组建招聘小组,将招聘工作各环节进行细分,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此项任务。其次,应聘人员的选拔是招聘工作的要害环节之一,主要有面试法、笔试法、情境模拟法等方式。在选拔过程中,招聘人员应该客观、公平的进行工作,确保在应聘者中筛选出最适合的人员。再次,完善的入职培训体系可以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以后工作的效率。
2、采取灵活多变的外部招聘方法
中小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包括财务状况、紧迫性、招聘人员素质等,同时考虑招聘职位的类型、层次、能力要求等,根据不同标准来选择效果最好的外部招聘方法。
(1)以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为标准。企业从诞生到灭亡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不同的人才需要不同的招聘渠道,不同的招聘渠道也要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相适应,企业应当根据各个阶段自身的特点及人才需求状况慎重选择合适的外部招聘方法。
(2)以企业所招聘的员工层级为标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不细分招聘的员工层级,只选择用报纸刊登招聘广告的方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建议招聘高层管理者,推荐选用猎头公司方式;中层管理者以网络招聘为主;新员工以校园招聘会和社会招聘会为主;低层员工可以选用媒体广告和人才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3、建立人才储备库
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员工人数的增多,外部引进人才竞争激烈,内部人才库又缺乏管理(甚至根本没有人才库),从而导致企业既不能及时的从外部引进急需人才,内部优秀人才又不能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导致企业绩效下滑。建立企业人才库,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从外部获取其发展所需的大量人才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企业现有人员的知识、能力的综合记录对企业的人员配置、岗位轮换及招流程和方法的改善提供有效指导。因此,有效的整合企业内外部人才,对内外部才库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是确保企业能真正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尽其用”的有力保证,分别做好潜在人才储备库、现有人才技能库和离职人员数据库。
4、提高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招聘人员的曾和素质是确保外部招聘成功的重要条件。为此,中小企业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中小企业应当树立招聘岗位的“窗口意识”。严格挑选招聘人员,选择形象佳、素质高的人员从事招聘工作或协助工作。把招聘工作纳入日常化管理,并让专业人士守好人力资源开发的入口关。
(2)提高从事招聘人员的专业化或职业化水平,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其现代招聘意识。在招聘开展前,对参与人员要进行相关招聘知识的培训与指导工作。这一点在中小企业中往往重视不够,应当给予纠正。要使招聘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形象意识、竞争意识,要具备人才招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谋略,真正做到专业化和职业化。
(3)设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所谓考核评价机制,就是指在招聘时,欢迎应聘者对招聘人员的行为表现进行书面评价,对招聘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投诉,企业在收集相关评价内容并经总结分析后,将其作为对招聘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可将考评机制运用到招聘工作中,这对招聘人员提高招聘服务、做好招聘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5、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一般有五个构成要素: 企业环境、价值观、突出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或基层的沟通方式)等。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明显转变,就是特别重视“文化管理”的影响,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保持和培育。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招聘工作公正公开的进行,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创造良好的氛围。中小企业尤其需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吸引应聘者,鼓舞和凝聚员工。旗帜鲜明的企业文化,是该企业有别与其他企业的特殊标识,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与之共同奋斗,共同成长。人才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
6、合法、规范地招聘
中小企业在外部招聘过程中,应该做到合法、规范。
(1)在思想和观念上,树立遵守职业道德、依法招聘的工作观和招聘观。
(2)在招聘准备期,要严格审核对外所发布招聘资料的内容与形式是否存在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例如不能在广告中出现要求使用童工等相关违法表述。各部门在对外招聘时发布的招聘资料,应事先征求人事部专业人士或企业法律顾问的意见。
(3)在面试实施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方法上,不要有利用血型、星座、手纹等方面的考评行为;在语言上,不得有侮辱人格的言语;在行为上,不得有搜身、骚扰等不良举止;在内容上,不得扣押应聘者的私人物品,如身份证、学历证、保证金等;在招聘方式上,不得采用极端考查方法,如以要求街头下跪来考查应聘者的某些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于桂兰,魏海燕.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5-123.
[2]徐光华,暴丽艳,张晔林,赵蕾.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0-11.
[3]华茂通咨询.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解决方案[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11-13.
[4]马军,赵良海.人员招聘与配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1-35.
姓名:王爱民
单位:河南XXXX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21世纪的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发展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招聘是企业获得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成功的招聘工作不仅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更是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众多企业在招聘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试就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人才 招聘 发展战略
一、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现状分析
(一)、招聘缺乏长远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组织根据其组织发展要求,对现实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对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与统筹,对可能的人力资源进出途径进行统筹安排的过程。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计划和安排,实现人员的适时、适量、适当的补给,促成战略目标的达成。
招聘工作对企业至关重要,但目前有很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或当前工作,没有战略的眼光,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忽视人力资源规划,也不考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及本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能否有效地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没有按照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制定包括人力资源选拔、开发、培养、任用、激励的系统规划。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未能制定完善、可行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缺少固定的人员配备和补充计划,员工招聘往往都是随机进行的。其做法使企业对未来人员的需求和配置存在无法估计的严重缺陷,招聘工作一直处于被动救火的状态,不能主动进行合理的人才储备、人才配置。
(二)、未选择合适的招聘手段。
选择哪种招聘渠道,应该视企业的情况来定,权衡在特定情况下内外招聘的优劣。招聘时不能任人唯亲,只使用亲近者或内部员工,也不能只考虑外部人员,避免打击内部人员的积极性,选择适合的招聘渠道是有必要的。招聘渠道多种多样,企业选择余地很大,但一些企业的招聘人员盲目地追随大流,投入多成本于各种招聘手段中。比如,招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该企业却利用人才交流市场和人才招聘会这两种招聘手段,结果是他的收效非常小。同时,在招聘工作中,许多招聘人员也不能打开思维,没能有效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经常采取僵化的固定模式来招聘人才。此外,传统的招聘渠道招聘的效果越来越差,完全被动的等待求职者投递简历实在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且传统渠道只能基本解决普通职位的需求对于较高级的管理或中高级的技术类岗位却效果不佳,导致招聘两极分化,最终难以达成公司招聘目标。
(三)、招聘过程有待规范。
目前多数企业并没有招聘需求分析,没有严格的工作说明书,更不用说严格的测评程序。其次是选才者自身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缺乏应有的招聘技能。再加上招聘渠道狭窄、招聘方法单一等因素,致使招聘而来的员工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结果是招聘企业多次重复性地到人才市场上去寻找所需要的人才,费时又费力。特别是目前除了个别岗位会采用标准化试卷或其他形式外,对于绝大多数职位的招聘,直接面谈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招聘形式,经常是经验取人、以貌取人为主,没有一个合理、规范的操作流程,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应试者的不公平、不尊重,损坏了用人单位的企业形象。
(四)、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激励机制不合理。
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其方式多为员工对上级命令的执行和服从,其标志主要是即时的工作效率。对员工的考评完全是凭管理者的主观意向,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面的激励,结果企业钱花了,却没收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民营企业在员工福利待遇上整体水平较低,部分原因是有些民营企业还处在发展中,资金有限。但更多的原因是企业主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他们宁可花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产品和原材料等“看得见”的硬件投资上,也不愿意花多些本钱在“人才”身上,实际上民营企业的低工资正是企业离职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许多民营企业激励员工的方式陈旧,只注重物质动力而忽视对员工精神激励的作用,与员工缺乏沟通,员工的工作绩效无法及时反馈,造成激励不及时的普遍现象。
(五)、录用评估反馈存在缺陷。
大多数企业招聘质量的评估还停留在主观感觉阶段,缺乏配套的质量评估体系,因而对招聘结果的成本核算和效果评价做得不够,往往仅集中在招募到的新员工数量、招聘速度、人员流失率和部门经理满意程度这几方面。没有对招聘过程反思、总结、研究,就无法为下一次或以后的招聘活动提供有效的经验和积极的工作借鉴。
二、解决企业招聘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完善招聘计划,建立规范科学的招聘系统。
人才招聘计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运作的重要桥梁。它的目的是分析企业在不同情况下的人力需求,使企业内部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以实现企业长期或短期目标。招聘计划必须在认真分析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一份完善的企业招聘计划包括:招聘岗位、人员净需求量、职位要求、招聘信息发布的内容时间和渠道、招聘对象的来源与范围、招聘小组人员名单、招聘工作方案及时间安排、费用的预算、招聘的截止日期与新员工到位时间等。完善招聘计划,要先制定系统科学的招聘系统,根据企业的要求,按照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选拔人才,做到岗有所需、人有所值,构建科学的选人机制。为了让招聘工作更有效率,你可以在确定招聘需求、发布招聘信息、合适的评价手段、寻找合适的招聘人、背景调查、告知聘用效果、对招聘工作的本身的评估、新进员工的追踪服务等各个步骤上规范化。如在发布招聘信息时,需要对不同的职位考虑不同的渠道,比如在招聘总经理时,就不一定能在一般的人才市场上找到。在评价招聘者时,不同的职位可以采用不同的招聘方式和组合。分公用测试、心理测试、专业技能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也可以借鉴绩效考核的一些方法。在聘用方式上可以选择多样的人员配置,如混合劳动力、兼职工、临时工、独立签约人、外聘兼职人员等。对于民营企业的自身规模小、人员需求难预测、人员流动量较大等特点,在计划中对人员获取的环节进行合理设置,以便使企业在获取员工的过程中尽量缩短周期,降低费用,提高效率,增强应变能力。企业主要管理者对人力资源规划是否重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信息是否能及时传达给人力资源部门,是人力资源规划是否有实效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二)、谨慎选择适当可行的招聘渠道。
在人才引进手段上要善于利用社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手段,选择适当可行的招聘渠道,逐步形成面向市场的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招聘的渠道和方法的选择在任何一个确定的招聘方案中都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招聘渠道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招聘渠道具有目的性,即招聘渠道的选择是否能够达到招聘的要求。②招聘渠道具有经济性,指在招聘到合适人员情况下花费的成本最小。③招聘渠道具有可行性,指选择的招聘渠道符合现实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现今的人才招聘方式很多,采取哪种方式,要视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而定,一般会考虑下列几种方式:
①刊登广告。在报纸发行比较发达的地区,多选用报纸媒体发布,在网络发达的城市,常选用网络媒体发布招聘信息。中小企业适用于网络招聘,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收费低廉,应聘者素质高。企业招聘中层及以下职位会选择报纸或网络的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②学校招聘。这种方式应聘者素质有一定保证,而且应征人员多,选择余地大。一般中小企业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部门的合作,可扩大企业知名度,双方彼此了解,从中发现和挖掘人才。
③人才资源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存有大量求职者的资料信息,企业在急需个别职位人才时,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所需人才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④猎头公司。猎头公司专门提供引荐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当企业需要填补重要职位或很专业的职位出现空缺时,由于不易找到合适人选,就需要猎头公司帮助。与素质较高的猎头公司保持紧密的联系,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准确寻找优秀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减少因为错误招聘带来的损失。
⑤企业内部自行招聘。在企业内部建立公平竞争的文化氛围,及时公布职位空缺情况,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公开应聘。内部选拔需要的资金少,效率高,更有针对性,并且可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如果公司内部人员对该岗位有爱好也有能力做好,而且可以通过招聘填补调整后的空岗来保证公司业务不受影响的话,就完全可以内部招聘实现,轮岗本身也是一种激励,有利于人员成长。
(三)、组织规范有效的招聘活动。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招聘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企业形象的代表者。招聘者是企业与人才的第一接触者,招聘者的能力、风格、气质往往会给应聘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是应聘者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也是吸引人才的第一环节。提高从事招聘人员的专业化或职业化水平,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其现代招聘意识,防止面试考官能力、偏见等因素影响。在实践中,应对选人岗位做深入的工作分析,制定详细、明确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通过结构化面试程序,合理运用面试工具,甄选高素质、符合人岗匹配原则的人才,以确保面试有据可依、规范有效。
(四)、建立规范化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人才培训机制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难题之一。企业往往根据岗位职责与岗位工作制定岗位考核标准。通过招聘录用员工安置到相应的岗位上,企业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了解其工作表现、职责履行情况与工作业绩,考核主要针对岗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因此,绩效考核结果可以新招聘员工是否胜任岗位工作,以此来判断招聘工作的质量。
对民营企业来说,有效的考核员工绩效不仅可以掌握员工对本企业的贡献,更可在整体上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评估资料。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客观的考核系统,明确考核目标,增强考核的针对性,为此首先要设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其次要要建立客观、可以量化的绩效评估标准,全面地体现员工的努力水平;再次要选择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评估,从而获得全面的、准确的评估结果 ;最后要强化绩效考评和奖惩、报酬、职务晋升、培训等的关系。绩效考核要规范,人才培训机制要健全。民营企业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对员工的培训与发展的关注,这也是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树立正确的人才培训观念,把培训当做投资,而不是消费。从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入手,加大企业培训投入,着重做好优秀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专业人才的储备工作,造就和培养一批适合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谋求长远发展的骨干力量。
(五)、做好招聘的评估工作。
评估是招聘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企业招聘工作存在的失误,为改进招聘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评估有利于为企业节省开支,通过录用于员工数量、质量评估分析满意或不满意以及原因,从而有利于招聘方法的改进及对员工培训、绩效评估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一旦出现防卫空缺或企业发展需要时即可招入,既提高招聘速度又降低招聘成本。
四、结论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对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来说,能否吸引和留住一批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招聘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招聘活动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要求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以人为本,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计划,建立科学化、系统化、正规化的人力资源招聘录用流程,并采用适当的招聘渠道、科学的面试方法以及专业化的招聘队伍将其有效的落实,发挥招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参考文献:
[摘要] 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危机。面对危机,企业在处理过程中又存在许多问题,如危机意识薄弱、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沟通渠道不畅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给企业管理者以参考。
[关键词] 危机管理
存在的问题
解决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企业内外部环境在任何时候都是错综复杂、变化莫测的。企业内部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人才流失等的影响,企业外部由于政策法规、社会环境、经济等的变化,都可能引发企业危机。而一旦危机发生后,企业往往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受害者的指责、新闻媒体的热炒、上级管理部门的追查、社会公众的关注等等。
面对危机的突袭,必须导入企业危机管理。企业危机管理是指企业为避免或减轻危机产生的可能和危害,并保证企业处于正常运营状态,从而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措施的过程。当企业面临各种危机时,不同的危机处理方式将会给企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成功的危机处理不仅能成功地将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化解,而且还能够通过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种种措施增加外界对企业的了解,并利用这种机会重塑企业的良好形象,即所谓因祸得福,化危为机。与此相反,不成功的危机处理,则会将企业置于极其不利的位置,以新闻媒介为代表的社会舆论压力将使企业形象严重受损。因此,增强危机管理意识,采取正确的危机管理策略,对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十分必要。而要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首先必须认真分析企业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危机意识薄弱
2005年,《职业》杂志对我国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危机管理调查”,结果显示,50.4%的被调查者没有听说过“危机管理”这个词,25.07%的人对危机管理不清楚,另外还有24.53%的人则根本没有危机的概念。与此同时,零点调查最新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也显示,72.7%的调查对象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的被访者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而仅有18.8%属于高危机识别能力者。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提供危机管理的专业培训,这些都直接造成了我国企业在危机来临之时应对不利。
2、缺乏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危机管理是个系统过程,它包括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后的总结。危机预防是指企业对危机隐患及其发展所做的监测、诊断和预防的一种危机管理活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企业危机管理体系中预防危机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仍有很多企业认为“所谓危机管理指的就是危机发生之后如何对危机事件进行管理”,相当多的企业没有有效的危机应对管理机制、危机反应机制、应对计划,也没有危机预警、危机演习、沟通及必要的人、财、物应对方案,一旦危机发生,就采取紧急动员的方式,以大规模的人力、财力解决危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且收效甚微,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3、对内、对外危机沟通渠道不畅,手段不当
在危机管理中,沟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当企业陷入危机时,如果没有恰当的沟通,企业决策者就无法获取事件的有关信息,无法评估危机及其影响程度,无法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而与危机有牵连的人及相关组织,可能会因无法获取正确的信息而产生出种种传闻或猜测,从而带来更大的危机。
危机沟通是指以沟通为手段,通过与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思想及情感的交流活动,以解决危机为目的的过程。危机沟通可以降低危机对企业的冲击,可化危机为转机。尽管沟通如此有效,但在现实情况中,却常被误用和冷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新闻媒体未做到及时沟通,往往言而无信,不能以诚相待或者只做表面文章,逃避责任,没有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得信息在沟通中失真,严重影响危机沟通的效果。第二,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只报喜不报忧,隐瞒事实真相,说裁员就裁员,缺乏与员工的真诚沟通。
二、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的对策
1、防微杜渐,思想上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
对于企业管理者和公关人员来说,要想科学有效地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危机,就要对企业危机有透彻而深入的认识,树立起科学的危机观,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前就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危机意识并训练危机反应能力,在企业中营造一个“危机”氛围,使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满危机感,用危机理念来激发员工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
危机防范是成本最为低廉的危机管理方式。有些危机是源于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不足或失误的积累,因此,应在日常的经营运作中对企业的薄弱环节或潜在问题给与足够的重视,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形成正确认识,对危机的苗头高度警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营中的不安全隐患。
2、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更为复杂,因此,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创新企业危机管理的内部组织机制、预警机制和外部公关机制,以提升企业预防和化解危机、变危机为商机的能力。
从总体上看,企业危机管理组织机构必须系统化,做到协同作战并且行动迅速、配合默契、职责明确。从机构设置上看,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部门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为现代企业,有必要增设企业危机管理部门,调查预测企业危机,制定危机管理方案,增强企业预防、处理危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无论在危机预防时期,还是在危机处理阶段,企业危机管理机构的专业化要求都应很高,而且危机管理组织机制应建立在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之上,使得危机管理机构层次明了,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责、权、利明确。
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企业危机预警机制致力于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暴发,是一种对企业危机进行超前管理的系统。预防危机必须建立高度灵敏的信息监测系统,随时搜集各方信息资源,及时反馈信息,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监测系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立危机预警线。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及外部市场环境,制定一条明晰的警戒线,并配以相关的警戒指标,确定在什么范围内企业运作属于正常,一旦超出这一限定的范围,就属于危机状态。第二,成立危机预防小组。全面清晰地统揽全局,在“安”中透视出潜藏着的“危”,处理预防危机的相关事务,灵活制定出决策和计划。
在企业生产经营高度社会化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危机事件大多作为一种公共事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企业处理危机的任何行动和举措,都会受到社会公众的审视。企业危机处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企业危机公关的过程,企业如果在危机公关方面采取的措施失当,将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使企业形象和信誉受到致命打击,甚至危及生存。因此,建立和完善危机公关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3、有效沟通是走出危机的法宝
沟通在管理的任何时候都十分重要,缺乏良好的沟通,任何的管理行为都无法有效地实施。尤其是在危机的情景下,由于危机的破坏性和时间紧迫性,更需要人们之间的团结合作,以共度难关,快速而准确的沟通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构建有效的沟通架构,企业管理者应该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有利于沟通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与组织成员间的不成文的契约。组织中需要大量的契约来说明组织与组织成员间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组织成员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组织文化应鼓励成员创新,因为创新需要与人交流,吸收他人的观点,或者与他人合作才能成功;另外,组织文化不要过于强调权威的作用,从而加强成员间的交流,在既合作又竞争的文化氛围中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尽早地发现和妥善地处理危机。
(2)与利益相关者有效沟通。一是与顾客沟通。与顾客沟通是企业危机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沟通。很多企业认为不能让顾客知道危机,否则就可能失去这些顾客,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如果顾客能从你这里获得有关危机的信息,不仅表现了对顾客的尊重,还会有意识地引导顾客少受流言蜚语的影响。与顾客沟通时还要清楚地表达十分感谢顾客以往的支持,并希望继续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顾客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开设顾客服务热线来解答顾客的疑问。二是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危机是由媒体造成的,同样可以利用媒体来化解。主要应做好以下两点:第一,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一个得不到新闻界信任和好感的企业,是不可能有大发展的,因此,应与媒体的工作人员保持经常性的接触,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融洽的人际关系。第二,利用媒体,快速、及时化解不利报道。当出现错误的报道时,要采取正确的公关措施,迅速行动,对记者开放企业,实地参观,加强宣传攻势,借记者之口挽回声誉损失。三是与内部员工沟通。危机爆发时,应告诉员工真相,通过内部沟通,让员工及时、充分了解危机情况和企业整体状况以稳定军心,保持员工乐观、积极和忠诚的态度,关心员工切身利益,对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补偿,以使员工空前团结,与企业共患难同命运。
2013年10月淮南通商银行小企业客户经理及审批人员招聘公告
一、小企业客户经理招聘
(一)职位描述
小企业客户经理负责向我市中小微企业目标客户营销推广我行小企业存贷款及其他产品,为客户提供适用的产品组合,进行贷款调查、分析、初审等工作,帮助中小微企业从我行获取贷款,做好贷后管理,积极发展及维护客户关系。
(二)招聘人数:5人。
(三)条件要求:
1、符合国民教育序列的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经济、会计类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2、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1977年10月7日后出生;
3、两年以上银行相关工作经验,一年以上银行信贷业务相关工作经验;
4、具有良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强烈的责任心,自我激励和上进心;
5、具备一定的渠道资源和客户资源;具备较强的小微客户拓展能力和丰富的客户管理经验,熟练掌握商业银行产品,具备良好的风险识别能力;
6、能吃苦耐劳,愿意超过60%的工作时间在室外与客户联系接洽工作;
7、具备较强的文字能力、沟通能力、归纳能力,协调能力,服务意识强,心理素质强,抗压能力强,危机处理能力强。
二、小企业贷款审批岗招聘
(一)职位描述
小企业贷款审批岗根据总行确定的风险政策和原则,负责授权范围内贷款的审查审批工作,负责进行各项风险制度、流程及政策的制定,优化小企业业务和资产价值,确保信贷业务质量。
(二)招聘人数:2人。
地址: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写字楼32层 电话:0551—65268288 安徽农村信用社笔试培训课程
http://ahnxs.offcn.com/zg/2014cjnxskb/index.html
安徽信合招考交流QQ群207940653;每日一练,真题共享
(三)条件要求
1、符合国民教育序列的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经济、会计、财务管理、税法、风险管理类等相关专业;
2、年龄在40周岁(含)以下(1973年10月1日后出生);
3、具有丰富的信贷工作经验和专业工作经历,三年以上银行工作经验,两年以上银行信贷调查、审查审批相关工作经验;
4、了解国际经济金融动态,掌握国家宏观经济金融状况,熟悉商业银行法、担保法、合同法、贷款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
5、熟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种类、功能和业务流程,对行业经营的各类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和快速反应能力;
6、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决策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对市场发展趋势有较高的敏感度;
7、具有良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强烈的自我激励和上进心。
三、报名时间
2013年10月18日-10月24日。
四、报名方式及提交材料
本次招聘仅受理Email报名,为保证您的信息安全、及时、有效,请勿采取邮递、面递或其它方式投送材料,通商银行将为您的信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应聘人须将《淮南通商银行招聘应聘人报名表》(见附)投送到下面电子邮箱:baoguangchang@hcrcb.com。
五、招聘程序
招聘程序含笔试,小组面试,最终面试,资格确认审查等,大致时间在10个工作日左右结束,请相关应聘者注意信息接收。附:《淮南通商银行招聘应聘人报名表》
地址: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写字楼32层 电话:0551—65268288 安徽农村信用社笔试培训课程
招聘是指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职位空缺计划,并决定如何寻找合适的人员来进行填补这些职位空缺的过程。招聘工作的有效实施不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本身,而且对于整个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招聘是组织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影响着企业的人员流动;有助于创造组织的竞争优势;也是企业进行对外宣传的有效途径。
2 招聘不同阶段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对招聘岗位认识不清晰,招聘计划不完善
企业的招聘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适应,并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变化。而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没有明确的工作分析报告,对岗位性质的调查和说明更是空缺,招聘人员对招聘岗位认识不清晰,不能更好地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还有一些企业的职位说明书每年都一样,他们的人事管理员常常利用过去的职位说明书来提出招聘人才的要求,这样往往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
招聘计划不完善,企业在制定招聘计划时只仅仅考虑到人员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供大于求就裁员,反之企业就奔波于人才市场。仅考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来制定的企业招聘计划势必不够完善。
2.2 招聘简章及招聘安排存在的问题
公司的招聘简章和招聘安排直接影响着招聘的质量和应聘人员对公司的印象。而这些往往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招聘简章过于简单,应聘的人员增多,使筛选简历工作量增加,虽然应聘率上升了,但简历合适度却得不到保障。第二、面试通知时间与投递简历时间相隔太长,很多应聘者流失。第三、面试通知时间与面试时间相隔太短,有些应聘者无法准时应约,导致应约面试率下降。第四、对于应聘者不了解公交路线的,没有给予一定的帮助。第五、面试时间安排不合理,同一岗位面试者在同一时间有十多人,而且是一对一面试,面试等待时间过长,这是对应聘者的不尊重。
2.3 招聘渠道选择不当,简历筛选困难
当前人才市场活跃,各用人单位间竞争激烈,因此招聘渠道的选择成为争夺人才的焦点之一,但企业招聘渠道的选择存在诸多问题继而造成招聘失败。
传统的招聘渠道招聘效果越来越差,完全被动等待求职者投递简历实在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而且传统渠道只能基本解决普通职位的需求,对于高级的管理或中高级技术类岗位却效果不佳。
2.3.1 面试中常见问题
(1)面试方法盲目化,面试问题非结构化。在招聘面试过程中,面试的方法有很多,如情景模拟、行为面试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压力面试等。鉴于面试方法众多,企业在面试的过程中结合岗位本身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在实际招聘中,大多数企业把面试法作为唯一的人才测评方法,仅凭印象给应聘者打分,这样很容易产生片面的评价,对应聘者本身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招聘效果。(2)面试官非专业化,影响招聘效果。一直以来,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求职者或者有意转换工作的人,经常能找到如何应聘或者如何预备面试的信息,使求职者获得了不少准备资料。那么作为面试官,又应该如何使自己更具有专业性呢。当然,面试官除了人力资源治理专业人员之外,还有用人部门的主管、甚至其他普通员工也有参与面试的可能。因此,这种专业化,应该是跨部门的专业化,对专业化实施的难度也比较高。
2.3.2 面试后常见问题
(1)面试周期过长。面试结束后,因各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面试合格的应聘者导致在通知入职时很多优秀的人才流失,增加招聘成本。(2)缺乏面试结果反馈。很多企业在面试结束后没有给淘汰的应聘者相应的反馈,而仅仅通知面试通过者,虽然可以减少工作量,但一定程度是对淘汰者的不尊重,如果做好了面试结果反馈工作,将有效的提高企业口碑。
3 招聘常见问题导致的负面效应
3.1 增加招聘成本
招聘的新员工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如果留用,他的工作就要由其他员工来完成,增加了人工成本;如果不留用,需要进行新一轮招聘,增加了招聘成本;如果是在试用期后辞退,还需要支付赔偿金,增加了用工风险。
3.2 培训员工成本增加
新员工入职公司一般都有统一的培训,招聘优秀的人才在不需要多少培训后就可以很快胜任工作,而一旦招到不合适的人,企业要留用他就得花相当的培训成本才可以使其进入工作状态。
3.3 人力资源部承受压力
公司一般都会对人力资源部进行绩效考核,特别像招聘这种可以有量化考核指标的工作,如招聘及时率,招聘人员的首月离职率,用人部门的满意度等,招聘的成功率和人员质量在一定程度决定了部门绩效。
4 解决招聘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4.1 进行工作分析,完善招聘计划
工作分析(又称职位分析)就是确定组织中职位、职责以及就这些职位特征的程序。企业在对其岗位进行工作分析一般有以下四个环节。(1)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并准备工作分析前提条件;(2)确定并培训工作分析小组;(3)收集并分析工作信息;(4)制定工作说明书。另外,一个完善的企业招聘计划包括:人员需求清单;招聘信息发布时间和渠道;招聘小组人选;招聘工作方案及时间安排;招聘截至日期;费用预算;招聘广告样稿等。
4.2 选择适当可行的招聘渠道
任何一个确定的招聘方案中,招聘渠道和方法的选择都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绝对好的渠道也没有绝对不好的渠道,关键要看怎样利用,何时利用。一个好的招聘渠道应具备以下特征:(1)招聘渠道具有目的性,即招聘渠道的选择是否能够达到招聘要求。(2)招聘渠道的经济性,指在招聘到合适人员情况下花费的成本最小。(3)招聘渠道的可行性,指选择的招聘渠道符合现实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4.3 选择合适的招聘队伍
招聘队伍是企业的一面广告,代表企业的形象。招聘人员的个性特点、个人修养、能力层次往往影响到优秀人员应聘该企业的决心,决定着招聘质量。合适的招聘人员不是天生的,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培训。主要有:仪表、提问方式、交谈语气、各岗位要求及变化、招聘部门的作用和职责、招聘渠道等。招聘人员组织方式:一是集中式,即专门招聘部门;二是分散式,即部门自己的招聘人员;三是联合式,即各部门拥有自己招聘人员的同时,也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招聘机构存在并提供服务和协调。一般来说,联合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采取联合方式可以避免招聘人员不懂专业技术的尴尬局面。
4.4 选择合适的面试方法
常见的面试方法有很多,如行为事件访谈法、情景模拟法等,每种具体的面试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企业在面试中可根据面试的目的和面试内容选择面试方法,也可采用几种方法同时进行。
4.5 为招聘做个全面“体检”,撰写招聘分析报告
整体招聘工作结束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一些亮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但是究竟好与不好分别在那里,就是说不上来,因此我们需要给招聘做一个全面的“体检”,撰写招聘分析报告就起着体检的作用。撰写招聘分析报告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4.5.1 数据统计与分析
招聘数据统计与分析主要包括五类指标:关键绩效指标、过程管理指标、分类统计指标、入职异动指标、团队管理指标(详见表1)。
4.5.2 调查与反馈
招聘总结的第二步是调查与反馈,即在招聘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让招聘工作相关的单位与人员(内外部客户)对招聘工作做出评价。评价人员包括招聘团队人员、公司领导、用人部门人员、应聘者、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等。
4.5.3 提出改善建议
在数据统计与分析、调查与反馈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内容可以涵盖招聘领域的各个方面但应主要关注招聘实际结果与计划有差异之处,以及相关方反馈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
5 结论
综上所述,人才是企业的根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吸纳人才。希望本文对招聘计划不完善、招聘渠道选择不当、面试方法盲目等问题的分析及所提出的对策能够为企业招聘工作提供帮助,使企业尽快走出误区,招聘到合适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就企业在实际招聘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建立和完善招聘体系,确保企业能挑选出合适的人才并安置在合适的岗位,实现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双赢。
关键词:招聘,企业,面试
参考文献
[1]张晓彤.如何选、用、育、留人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2]《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版社.
[3]张颖超.招聘管理入门[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12.
【摘要】笔者结合目前国内企业的招聘现状,总结其中造成招聘成功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规范的招聘面试流程及需要企业加强规范的关键点,旨在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性,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企业 人才招聘 招聘面试流程
在企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任何企业都希望招聘到优秀、合适的人才加盟。然而当通过一系列的招聘、筛选、初试、复试、上岗后,我们找到的人才并不理想。如何才能招聘到优秀、合适的人才?解决这一问题,对企业发展意义非凡。
一、企业存在的招聘问题
企业为什么经常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分析总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初试主观化。初试时,面试官通常是提问一般的常识性的基础问题,然后凭主管印象筛选面试者,缺乏对面试者专业性、适用性的深入了解。
(2)对岗位缺乏准确定位。缺少完善的职责体系以及必要的工作分析,不清楚岗位职责内容以及其准入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3)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公司缺乏人才规划,不具有系统、规范的人才招聘体系。招聘过程反复、繁杂,“审问式”、“程式化”的面试过程、“急用即招”式的人才需求预测等,导致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低,招聘有效性低。
(4)招聘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招聘人员专业性低,很多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招聘技巧,不能有效甄别公司所需人才,一方面错失人才导致招聘有效性降低,同时由于需要再次面试增加招聘成本。
(5)对人才定位不准确。缺乏合理的人才招聘标准,招聘时过分追求高学历、深资历等,不注重面试者实务操作能力的考察,而高学历、深资历会要求高待遇,造成管理成本浪费,同时由于岗位本身工作内容要求较低,不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
(6)缺乏有效的双方沟通。招聘过程多是以聘方掌握主动权,存在双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公司掌握应聘者全面的信息,但应聘者对公司知之甚少,因此会有应聘成功后发展自身与公司不适合,导致人才流失。
二、提升企业招聘有效性
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如此之多,如何才能合理避免这些问题,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率?
建立合理、规范的招聘流程: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初步面试,主要把握应聘人员的基本素质是否符合企业招聘岗位的基本要求;由相关部门进行专业面试,主要把握应聘人员是否能够达到应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对于公司内关键岗位或中高层岗位应聘者,在经历前两步后,需要再增加1-2次面试,由公司高层进行复试(中层以下的关键岗位应聘者可先由中层面试后,再由高层进行终试)。
以合理、规范的招聘流程为基础,设计合理、高效的面试流程:招聘人员简要介绍:需简要介绍公司的大致情况、发展前景、招聘岗位工作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以及薪酬待遇等,以便应聘者对公司及应聘岗位有一个整体了解;应聘人员自我介绍:结合招聘人员对公司及岗位的介绍,针对性的对自身进行介绍,主要包括自身基本情况,对公司、岗位的了解,自身所具有的与岗位相宜的特质、经验等与应聘岗位匹配度或关联度高的内容。
招聘人员提问:根据应聘人员的自我介绍以及简历,招聘人员进行提问,提问的关键点在于:与招聘岗位相关,但在简历及应聘者自述中未包含的关键问题;应聘者简历及自我介绍中相互矛盾之处;应聘者简历及自述中与招聘岗位要求不相宜的关键点;切勿提问可在应聘者简历及自述中明确找到答案的问题;过程中尽量保持面试氛围的和谐融洽,切勿盛气凌人。
应聘人员回答:根据招聘人员的.问题,应聘者做出能够提供招聘人员所需信息的回答。招聘人员要结合应聘者的反应及回答情况做出判断:是清楚回答换下一问题,还是发现破绽继续追问等。
招聘人员要从以上四个步骤中,充分获取信息,对应聘者的整体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以提高面试的有效性。
在规范化的招聘流程下,我们还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建立规范、完善的职责体系,明确招聘岗位的职责、基本要求及专业技能要求;定期开展招聘人员招聘知识、招聘技巧培训,构建招聘人员系统的招聘知识体系,提升招聘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以及辨识人才的能力;建立合理规范的招聘标准,以高的“人-岗匹配度”为依据招聘人才,不盲目追求最好,以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竞争压力;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明确人才未来发展规划,减免人才发展忧虑。
三、结语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如何招聘到合适、优秀人才,如何提高招聘面试的成功率,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一般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招聘面试的规范、合理的流程及需规范之处,对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性有一定意义。但不同企业各具特性,如何更加针对性的解决企业的招聘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伟韬.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策略[J].经管空间,.
[2]戈丹,马智胜.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
[3]余刘军.企业员工招聘问题浅析[J].人口与经济,.
正规的企业招聘一般都是用人部门有决定权,所以面试营销人员的主考官肯定是该企业的营销高层或者资深营销人员,而作为这些人来说,比较看重的是以下几点:
一、个人简历
能否在一个企业获得面试资格,比较重要的就是你自己的简历了,一份标准、完善、重点突出的简历就是你自己的外包装与卖点宣传,企业会根据你自己的描叙来与企业的需求进行对比,以决定是否通知你进行面试,
在书写简历时必须注意:
1、必须真实:
企业最反感不真实的简历,并且越高的岗位,资料的真实性越受重视,因为这不但反应水平,而且反应品行,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用欺骗招聘方的方法去写,一般来说,来面试你的人水平基本不会比你低;
2、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简历中最少反应以下几点: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个人基本信息,并且求职者必须将自己最擅长的技能做重点描叙,如你想成为一名策划人员,那么你曾经参与过的策划案例就可以比例扩大;而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市场分析人员,刚好你又是学习统计学的,那么你多描叙你的专业成就比描述你的家教经历更加吸引人 ,
一般来说不会被企业选中的简历:经常更换单位的求职者、简历过于简单的求职者、明显是瞎编简历的求职者
二、个人形象
很多招聘人员一直不肯承认他们在招聘决策时是“一见钟情”,但是,可以肯定企业在招聘营销人员时第一眼就决定了80%,那么,企业招聘时会注意那些方面的求职者形象呢?
1、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真正的高手从你的眼睛中就可以看出你的一切。但是,对于你的眼睛,一般人是无法进行修饰的,想要修饰就必须从心开始增强修养,不过,不要让眼屎、红眼病等眼部毛病掩盖了你的灵气应该是每个应聘者可以作到的。
2、衣服:“人靠衣妆,佛靠金妆”衣服是反映人的地位、身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身得体的衣服是求职者的必备之物。
对于男士来说,一套干净、挺括的全毛西服加上整洁的衬衣、得体的领带是职场必备之物,而对于女士来说,职业套装也是不错的选择。
着装忌讳点:假名牌、劣质布料、衣服不干净、尺码不对。
3、鞋袜:很多人是不注意鞋子与袜子的,笔者经常会遇到一些应聘者随便穿个1-2百的折扣鞋、或者穿一双明显要几个月才刷一回的鞋子甚至穿个旅游鞋套西服、整双亮晶晶的白袜子,将他们在衣服、裤子等方面的投资白费了。
4、头发:在有些考官眼里,头发比衣服更重要,其实大家都知道:干净、适合自己风格的发型是每个正常的社会人的必须,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营销人员留短发者居多,并且很少有头发留一个月以上不剪的习惯。
5、身高、体重:也许,大部分人都认为营销是最不会考虑身高的职业了,但是在有些企业招聘时,身高过高、过低的人都不是,如一家企业就规定男性营销人员1.65m-1.80m为可接受范围,最好是1.70m-1.75m者,其余不考虑。
而体重,主要考察应聘者的身体状况,过重或者过轻都有可能会被判断为身体异常,毕竟,营销这份活,玩的就是身体。
6、当然,除了以上几点以外,更重要的是脸部的长相与表情了,
长相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是有点可以透露:领导都有根据自己的长相来选择部下的趋向。但是可以注意以下:将伸出鼻孔的鼻毛剪掉、将牙齿上的食物整掉、祛除口气、掏干净耳朵。
【企业人员招聘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浅析中小型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07-07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09-08
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1-17
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06-0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07-18
论我国私营企业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05-26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