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精选12篇)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篇1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现代传感器技术是构成现代信息技术系统的三大主要内容之一,传感器在信息的获取和传输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传感器的主要种类和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特性和测量方法;能够正确合理的选用传感器和设计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分析和处理测试结果的初步能力;了解半导体传感器技术的新进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引言(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传感器的概念、分类、用途、基本结构;了解传感器的历史、发展趋势;掌握传感器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理解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重点:传感器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难点:动态特性及其性能指标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4学时)

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测量电路的设计及计算,温度误差与补偿;理解应变片的主要特性、应用,了解应变片类型,粘贴工艺;了解压阻式传感器原理。重点:直流电桥的计算

难点:温度误差的补偿方法

第三章光电式传感器(4学时)

掌握光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类型,光电式传感器的特点、应用;了解光电耦合器件、光导摄像管、CCD图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重点:光电效益、光传感器的特性

难点:光电传感器的物理效应

第四章光纤传感器(4学时)

掌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了解光纤机械量传感器、光纤热传感器、光纤电磁量传感器、医用光纤传感器、监测大气污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重点: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难点:光调制技术

第五章变磁阻式传感器(3学时)

掌握电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原则,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电动式传感器工作原理;了解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

重点: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难点:螺管形差动变压器基本原理

第六章压电传感器(2学时)

掌握压电效应及其物理解释,压电元件常用结构形式,测量电路;了解压电材料及主要

特性、应用举例;了解声表面波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了解超声波传感器、探伤仪,无损检测等原理。

重点:压电效应、测量电路

难点:压电效应的物理解释、电荷放大器与电压放大器的对比

第七章半导体传感器(5学时)

掌握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测量电路;了解半导体湿度、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及主要特性、应用举例。

重点: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的原理、传感器特性、测量电路

难点: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第八章传感器电路(2学时)

掌握传感器电路的匹配、放大、信号处理、信号传输电路以及抗干扰的一般性设计;应用举例。

重点:传感器电路的匹配、信号处理方法

难点: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三、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学生学完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普通物理学等课程后可以学习本课程。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内容上应尽量联系实际,在讲解上着重物理概念的阐述,讲清结构、原理、特性,在应用方面介绍相关典型物理量测量的例子,使学生对传感器有一个实用的概念。对于更前沿、深入的问题,学生可参阅相关参考资料。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安排6个学时实验时间,以增强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加深对传感器原理和特性的理解,要求学生体会各种传感器的特点,借助各种参考书,扩大知识面,加深理解,了解半导体传感器技术的新进展。

五、课程考核要求及方式

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期终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外作业和实验成绩等,占40%;期终成绩为闭卷考试成绩,占60%。

六、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安排6个学时实验,通过实验系统动手实现。

1. 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2学时)

内容:熟悉传感器实验系统,应变片的布置与粘贴,设计金属箔式应变片检测电路实验,并对半桥、全桥测量电路的性能比较。

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传感器实验系统,进一步掌握各种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及基本结构,学会位移、压力信号的检测方法和常用仪表,了解位移、压力测量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掌握一定的调节技能。

要求:加深对电阻式传感器原理的理解,熟悉传感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性能参数和选用原则,学会应变测量的方法。

方式:在实验系统上实验

2.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应用(2学时)

内容:设计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并进行测量。

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掌握这种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要求:掌握这种传感器基本性能的标定方法。

3.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2学时)

内容:设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并进行测量。

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原理,掌握这种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要求:设计出测量电路并进行测量。

方式:在实验系统上实验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栾桂冬等编著:《传感器及其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参考书:

1.刘迎春等编著:《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版。

2.徐科军等编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

3.郁有文等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篇2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教学方法

作为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 传感器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且种类很多, 它涉及到机械、电子、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学、材料学、控制学等知识。该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组建非电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实际能力, 进而在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基础上,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合理选择、使用传感器, 基于它的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 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其理论知识抽象难懂, 实践内容难以把握。所以在传感器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 调动学生积极性

若想让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是很重要的, 这就需要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变为主动,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 采用任务教学法

学期初开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每组四到六个人为宜, 教师在每个教学课题中设计一些相关题目, 讲授新课之前都事先布置预习任务, 下发任务书, 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了解新课题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知识背景, 学生通过亲自查阅整理资料整理问题答案, 这样, 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 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及思路, 同时也让他们有一种收获的满足感。

1.2 安排设计性实验

对于传感器技术的实验教学, 学生需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指导书要求的十余种传感器的验证性实验, 除此之外, 在学期末安排每个学习小组完成两个综合性实验,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小组成员的集体努力, 独立完成设计、安装和调试的全过程。实践证明, 设计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设计分组讨论

设计相关题目, 比如让学生比较在同一场合都可使用的几种传感器的优缺点, 从产品价格、材料性能、使用寿命等方面考虑设计最优方案, 通过小组讨论, 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思考力, 然后通过小组推荐成员上台演讲, 让大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并排忧解难。

教学中以上几种方法的应用, 确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同时, 学生的自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个人素质也同步得到提高。

2 整合教学内容

在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打好扎实稳固的基础对日后的学习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传感器课程信息量大, 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我们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 在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根据高职院校特点和学生实际, 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能力。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整合教学内容, 采用案例教学, 侧重实用, 不讲或略讲那些应用性不强的理论推导, 结合专业特点, 强调知识的运用, 使每个课堂鲜活生动, 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中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 让单纯的理论学习课堂不再枯燥乏味。例如, 在讲解霍尔式传感器的教学过程中, 将霍尔效应的讲解过程简化, 利用多媒体播放霍尔效应产生动画, 直接给出霍尔电压和外加磁场、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然后结合生产实际, 强调其在测量位移、无触点发信、无触点开关、高斯计等方面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给学生多提出一些研究性、启发性学习, 在实验指导过程中, 提示学生自己绘制电路图, 注重规范操作,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 从中发现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 可以解决问题。例如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线性特性实验中, 提醒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可能造成根据测量的结果描出的V-x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样的结果, 半桥和全桥的实验结果有什么样的关系, 排除误差因素是否有操作不当或者电路连接有问题?这样, 学生通过设计电路图, 动手操作, 实验观察并思考, 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从而可以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一个很好的巩固和加深。另外, 鼓励学生课外自己动手创新设计, 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会了学以致用, 也会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作为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传感器技术课程的改革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加上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的给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大量工作, 不断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动脑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延萍.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 2011 (1) .

[2]刘佳.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1) .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篇3

【关键词】传感器;自动测试技术

一、传感器是什么以及传感器在社会科技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传感器命名来自“感觉”一词,它是设备仪器感受周围环境等参数发生变化的器官。传感器是人类通过设备仪器结合电子技术探知世界的触角。现代社会中,传感器作为抓取自然界信息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成为了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之一。在现代工业生产生活和实验实践中,传感器就是检测和控制系统中的最关键的部分。传感器是感知、获取和检测信息的窗口,它提供系统赖以进行决策和处理所必须的原始数据。

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概况

传感器技术作为与现代技术密切相关的尖端技术,已成为高校自动控制、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且抽象,需要大量的实验实训以及相关基础课程支撑。该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方面使学生建立针对传感器的从原理到应用的系统化认知,掌握各种传感器的特点及使用的一般性原则;就能力培养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勤思考、能动手、敢创新,使学生具备自主建立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的能力,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要。

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开设现状

学生学情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良莠不齐,个体差异性比较大;学习时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

由于该课程是自动控制、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专业课程。特点就是抽象、实验性强。但是传感器课程怎么样去开发实验?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课堂理论教学,课内实验教学两大方面。

理论课堂上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内容没有从实质上突破传统,理论色彩过于浓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走神。

实验教学主要利用实验的形式作为辅助来理解课本内容,开设少量验证性实验。教师进行演示,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数据的测量,填写报告,就完成了实验。

四、课程教学的思路

1.实践中做、实践中学

在每年的毕业生实习回校开专业座谈会的时候,经常会提起:“课程怎么开?学生怎么学?”。有同学说,理论课枯燥无味,对于高职类学生,只要求会用就行了,若能改为实验课最好。对此情况根据学院现有设备,对教材进行处理,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对内容进行调整。自编 教材讲义,降低了难度。每章节都设计有项目实验,形成了实践、学习、在实践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在实践中做、实践中学。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实践中学自主学习,所以在传感器教学中,引入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根据课本章节内容,设置一系列相对应的项目实验,将内容知识点融入进去,使学生在实验实践中,既突出技能的提高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把設计好的项目付诸于实践,必须有相关的实验器材、设备支撑。对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教学经费比较紧张,相应的教学设备一般比较落后。因此如何克服困难,设计相应的项目情景,完成教学任务,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在设计项目实验的时候,本着既省经费,又能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的原则,自己动手制作相应的实验设施、或者完成一个实验小项目。并让学生全程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自我开发、自我学习。

五、课程教学过程

教学场地就是实验实训基地,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产品开发、生产的过程。课程教学以实验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下面我以项目:“红外遥控解码的制作与调试”为例进行说明过程。

(1)给定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设计出相应的方案。

任务:利用单片机和红外原理进行遥控,按下相应的按键,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字。

(2)任务分析,确定原理图,选择相应的元器件,进行测量焊接。

(3)编写程序,烧入电路,观察实验效果。

(4)学生自我剖析工作原理,及实验心得。

(5)教师讲解电路工作原理,详细引出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

(6)红外传感器的其他扩展应用。

考试考核不再以一张试卷确定成绩,而已实验中对原理的掌握及应用扩展的表现为主要依据进行评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在实验实训中,对传感器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验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些建议。希望通过这些改革与实验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主编 周乐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

[2] http://www.goepe.com/js/detail-65295.html

[3]项目教学法在传感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张淑红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范文 篇4

按照学校领导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县局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一天的学习时间,要掌握很多知识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培训,我加大了自学力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下面,我从两方面来谈谈我的学习感受。

一、思想和观念的学习

思想和观念转变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上来,转变到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转变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上来。⑴教师角色要变“教”为“导”,成为学员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设计者和导学者。不仅面授时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导学。而且在各项活动式学习中负有组织和指导的责任。⑵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如安排面授辅导、直播课堂、运用课件进行教学、进行 BBS 网上讨论、电化教学、电话答疑、收发 E-mail、登陆在线平台等。⑶重视实践环节和素质教育。⑷加强对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指导:①对学生进行现代学习理论的培训。②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如上网浏览、下载教学资源、收发电子邮件、BBS 讨论,登陆在线教育平台;网上自检自测;视频点播等④指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和手段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加强指导并进行跟踪检查,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资源。

二、教育技术的学习

我通过参加教育技术学习,对什么是教育技术 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出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二、认识到,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计算机成为能

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积极主动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首先通过自学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提供自学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四、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

五、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体会到了运用之益。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使用,可以使他们精神振奋,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因此,远程教育对教学受益匪浅,我们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善于置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科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六、通过教育技术的学习能使教师更能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育技术三种模式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更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空间,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篇5

一年来,这忙忙碌碌,我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为了更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现就本年度的主要工作作简要回顾,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学习中央十七大精神,具有坚定的政治

立场和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能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求真务实,勤奋敬业,严格管理,勇于负责。密切联系群众,自觉维护群众的利益,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严守纪律。

能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本部门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职责和任务。

二、履行职责方面

在主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全面工作中,能较好地负责落实了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安排及考核工作;

负责了校园网的整体规划、管理,校园网络路由交换设备的维护及调试,保障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

负责了校园网络系统的保密工作、网络安全及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与维护;

负责了网上教学、多媒体、数据及视频点播,为全院教师提供多媒体课件制作平台,实现技术上的全方位服务。配合学校各院系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视频材料的摄制任务;

能协助教务处做好对教学课件的普及与交流工作;

完成了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具体工作方面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负责完成了以下任务:

1、不断修订部门的内部规章制度:如业务学习与进修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加班补偿制度、工作创新奖励制度、工作失误惩戒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在单位内部营造了一种和谐、团结、坦诚、敬业、勇于创新、严以律己的“工作大家庭“氛围,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意识

2、为了确保我校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在任何时间都能正常上网,继续坚持安排了周一至周五晚上19:30——22:30和周六、周日全天的值班,保证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非工作时间遇到技术问题也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3、中心积极配合移动公司将我校的公网线路出口从10m提升到300m,大大提高了我校网络出口的速度;

4、完成了全校的垃圾邮件的过滤工作;

5、完成了中心网站的改版、开发制作工作,丰富了网站内容,方便了用户;完成了三新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个专题网站的建设;

6、配合图书馆、后勤服务总公司,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较好地解决了新校区数千学生搬迁到老校区的上网、图书借阅等问题;

7、配合招生就业处、继续教育学院,顺利完成了学校本科生和成教生招生的网络保障任务;

8、在网络病毒肆意蔓延和传播的高危期,积极采取措施并发布公告,及时指导用户杀毒和采取免疫措施,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的畅通和安全;

9、对老校区学生和家属区网络进行了调整,对网络设备进行了系统软件升级和优化并对系统进行更新;

10、开展了全校范围的病毒防范和试用杀毒软件活动;对校内各单位站点开展信息安全自查和报送安全责任承诺书活动,有效提高了各二级站点单位的信息安全和责任意识,减少了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对行政楼、教学楼网络用户开展了防范计算机病毒和安装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及查杀“机器狗”病毒等活动,防止了网络病毒的大面积爆发;

11、完成老校区行政楼、教学楼网络设备软件升级、网络优化,大大改善了办公网络环境,基本解决了ip地址冲突,网络病毒爆发,网络时常中断等问题;

12、完成2009级从新校区搬到老校区的学生上网账号和余额的转移工作,完成研究生、专升本等用户的账号开通工作;7月份在任务量大、时间急迫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老校区2009届毕业生学生网络使用费退费的工作;

13、奥运期间加强了网络的安全监控,避免了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我校本科招生和继续学院招生期间,中心安排专人值班和专人进行技术指导,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学校招生的网络保证任务;

14、完成4号教学楼外语系等办公室的网络改造,使其不受计算机等级考试而断网的影响;对中心机房消防设施进行了检修,排除了消防设备故障,确保了机房的消防安全;并对中心机房地板进行了维修;完成土木系、招生就业处、电表一卡通等的网络布线安装调试工作;

15、完成青年公寓2#、3#、4#、51#楼主电缆重新铺装、系统调测、维护等工作。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篇6

高三语文现代文教学反思

镇远中学语文组 黄启经

高三现在正进行二轮复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思考着,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二轮复习里收到实效。尤其是怎样才能让学生们突破最难把握的题目——现代文大阅读。

现代文阅读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感觉最难的一个题目,因为语文阅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同一篇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怎样能让学生拿高分呢?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重点突出地梳理一到五册书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心力交瘁。老师们很累,学生们也有点疲于应付了。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弄明白一篇文章,但是下一篇总是有不会的地方或总是出错。我一直在思考现代文阅读的作题方法有没有具体的规律可寻,但是通过做大量的高考题和研究高考题设置的答案,才知道现代文只能总结出来一些大体的技巧方法,但是非常宽泛,对学生的具体指导意义不大。究其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学生没有稳固的语文功底,对阅读、诗歌等这些文学作品理解力较差,缺乏悟性。这是学生们长期以来在语文学习上的一个误区导致的。就是他们认为语文学不学都一样,都不会拉总分。即使学习了,也没有很大成效。所以,从高中一年级以来,直到高三,长期对语文的漠视造成了他们理解力较差。光靠高三年级的突击训练是很难迅速提高成绩的。

第二,平时不注重积累,懒于动手,懒于思考,没有自己的想法。这看似是个小毛病,但恰恰是因为这个,学生们的知识面狭窄,联想和想象能力不够,理解力也不强。而现代文阅读往往比较含蓄,且多体现地是社会人文价值,学生们平时思考的少,总是揣摩不到文字背后的意思。

第三,学生们答题语言不够专业,多是生活中的大白话。语文虽然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就需要语文的答题语言具有语文的特色。所以答题时必须尽量从文本中摘录要点。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篇7

感测技术以信息的获取、转换和处理为主要内容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一起,成为信息技术的支柱学科,为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门课程是对已学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为后续课程夯实了基础。

1 感测技术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感测技术课程教学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存在学校传授的相关知识体系与社会要求不符的矛盾,课本内容陈旧与新技术、新应用发展速度快的矛盾,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理论多与实践少的矛盾等。

1.1 传统教学内容

目前感测技术课程内容包括传感器和检测技术两部分,主要内容是传感器部分,检测技术内容较少。

教材传感器部分主要内容是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转换电路,甚至是敏感元件的制作材料和工作原理等,内容多而繁杂,不仅涉及电学、磁学、力学、光学、声学、化学、生物学、数学、材料、机械原理、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还涉及工业现场的一些实际情况及制作工艺学等。其中很多内容学生都不甚了解,过多篇幅阐述这部分内容容易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行教材传感器部分没有涉及新型传感器技术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不符合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中,检测技术内容仅限于检测的基本概念,检测的一般方法。

1.2 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手段是理论教学加实验,而且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我校为例,大纲规定总课时为4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验8学时。理论教学,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听得茫然,学生积极性不高。实验也基本是对着实验报告验证数据,收效甚微。

1.3 传统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方法一般是以考试为主,辅以作业、考勤评价学生学习状况,这种考核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专业应用能力。

2 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实现

2.1 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2.1.1 归纳整理,淡化理论

目前,本科毕业生中从事理论研究和传感器设计的比较少,只需要他们粗线条地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满足后续课程需求,并能依据有关产品手册选用传感器以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因此,只需概略性地介绍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而不必深究其内部的结构和原理。

2.1.2 增加新型传感器和传感器的新应用

针对教材中新传感器、传感器新应用内容少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许多新型传感器,如:智能传感器、网络传感器、无线传感器、虚拟仪器等。结合中国和世界重大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传感器新的应用领域,如:传感器在嫦娥探月、神舟飞船等工程中的应用,在物联网、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1.3 增加新的检测技术和分析、处理技术

在传统的检测技术基础之上,我们增加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数据驱动技术等较为前沿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测量不确定度与回归分析。增加了感测数据的传输,传感器网络等内容。

2.2 多样化教学手段

理念决定方法。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和吸收知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对于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相应地我们也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2.1“模块化”教学模式

传感器这部分内容中各种传感器除了工作原理不同外,其知识结构基本相同。根据其特点,我们采用了“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根据其兴趣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负责一类他们感兴趣的传感器,让他们自己以教材为基础,参考、查阅相关资料,做出所负责部分内容的PPT课件,在课前给学生20分钟时间让他们自己讲解,然后其他组点评。课堂上教师只要做一些补充就行了。刚开始我们担心的问题很多,如学生的自学能力等。实际教学效果远比我们设想的要好。每组同学都很认真,查阅的资料也很丰富,PPT做得也十分漂亮。由于增加了点评这一环节,同学们除了关注本组内容,也很热心其他组的内容,竞争氛围浓厚。

2.2.2“开放型”教学模式

讲完每一类传感器理论内容后,我们在原来的实验内容基础上,设计了拓展实训。在规定课外时间内,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平台上做些修改去完成实训任务。由于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实验仪器的限制刚开始时,实训任务完成得并不理想。后来我们借助虚拟仪器和Matlab仿真,设计了一些拓展实训任务,效果很好,也符合学生的口味。

由于采用了“模块化”“开放型”教学模式,传感器这部分内容所用时间相对以前大大减少,而且教学效果尤为突出。

2.2.3“启发式”教学模式

新型传感器、传感器的新应用和新的检测技术也基本上以学生为主体,限于学生的知识面,一般都是教师给出范围,在课堂上针对不同问题,给学生一定的信息,启发学生。由学生小组去查找资料,以小论文的形式上交,详细摘要做成PPT在课堂上讲解。当然也有不少同学有自己的新发现。

以上模式中,都是以学生小组为一个学习单位,而且每一次小组成员都不同,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团队观念,又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2.3 改革考核方法

针对上述整合后的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我们改革了考核方法,制订了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其主要内容由4部分组成:传感器部分的资料查阅和PPT的制作;拓展实训部分的完成情况;新知识的资料查阅情况和PPT的制作;期末考试,当然还要考虑出勤等因素。考试已经不是我们考核的唯一方式了。

3 结束语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是一体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整合后的教学内容需要与之相应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来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任务事半功倍,设置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考核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应该能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的改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胡向东,刘京诚,余成波.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朱成杰,欧阳名三,陈静.感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9,5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篇8

关键词: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工程思维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涉及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等众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现代检测系统通常集光、机、电于一体,软硬件相结合。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开设。本课程侧重于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理论的传授,重知识,轻技能;教师之间也缺乏沟通,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革必要性分析

笔者在独立学院讲授“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已有四年,最开始沿用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于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而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差异,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方案不太符合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该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其中也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数学推导,而传统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普遍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大篇幅讲解传感器的原理,进行数学公式推导,相比而言传感器的应用通常只是通过一个实例简单介绍,导致最后大多数学生只是粗略地知道该传感器的结构,而不知道如何用,在哪里用。

2.教学模式单一

该课程传统上以讲授的教学方式为主,将现成的结论、公式和定理告诉学生,学生不能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过程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教学脱节问题也很严重。

3.教学实验安排不合理

传统的实验课程安排,验证性实验比例高达80%,综合设计性实验极少,缺少实训、实践环节。然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实践教学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在学生毕业时达到企业对技术水平与能力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二、适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案改革

传统的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方案能够培养研究型人才,但却无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潜心研习,并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可以改革的方面。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工程思维

本课程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原理,传统的教学要讲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而本人则认为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讲授清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可,涉及大额数学公式可以选择重要的进行讲解,其他则可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课余自学。同时应该重点讲解该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实例;另一方面要结合最新实际工程讲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型工程学习思维。

2.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方法,无论学生是否接受,直接把要讲的内容全部讲述给学生,而这也违背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认为应该应用工程案例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要从不同行业提取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精简以后作为实例进行讲解。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系统观,让学生明白这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与自动控制原理、智能控制理论等课程相融合的,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4.实验环节改革

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理论、概念的感性认识。以往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大部分为原理性、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学习积极性,很少有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发现问题,实验效果极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模式化的教育,笔者将实验内容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调整为设计开发型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客观条件在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开拓性实验项目以及设计综合性实验。

5.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的学习成果反馈机制是促进教学相长的必要手段,目前该课程都是通过课程作业进行学习效果反馈,可以采用每一个章节布置一道设计型题目,让学生更加广泛地查阅资料,并在一定知识广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题目中用到的内容,进而从更深的层面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深度、广度相结合的效果。

本文针对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四年的教学积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环节、教学评价及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改革的方法和措施。本方案以实际工程应用实例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传感器应用方面的讲解,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能力,重视实验环节,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代替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建平,甘媛.“传感器”课程实验教学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曹良玉,赵堂春.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3]李玉华,胡雪梅.传感器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Ⅱ技术与市场.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篇9

学习目标:

掌握: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熟悉:农业合作经济的类型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涉农政策与法规;

了解:农业的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阶段性;农产品流通与贸易的发展。

本章要点:

一、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农地制度改革历程

农地制度改革率先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包干到户,重建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9月,中央文件,明确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15年不变。同年颁布的《宪法》明确了村集体对农地的所有权。199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同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农村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在《农业法》中确定下来。1998年,《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中增加了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和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内容。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重申了“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同时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转让权。至此,农民拥有了在承包期内对土地的完整产权,促进了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明确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

2.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历程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广催生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家庭分散经营这两个经营层次。集体经济组织用合同的形式划分两个经营层次的经济内容,明确了两个经营层次统分结合的责、权、利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各种形式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产生。

3.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从1979年开始,国家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的统派购种类,并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棉花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逐步推行农产品价格改革。至200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达4000多个,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市场1198个,其中,农副产品综合市场820个,粮油菜果等专业市场378个。这些市场承担着近70%的农副产品流通任务,是农副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

4.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历程

1978年开始,社队企业在全国迅速兴办,农村个体、联办企业也悄然兴起并发展壮大。1984年中共中央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新世纪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农业所占比重相对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推动了工业化进程,顺应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不断释放,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5.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历程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就业结构的变革。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引发了农村就业结构的变革,随着城镇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允许和支持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经商政策的实施,解除了对农民流动的障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城乡之间生产要素隔绝的局面得以打破,推动了农村多元化就业格局的形成,也冲击并削弱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积极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进一步矫正了长期以来以城市和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落实以工补农,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以农民为主体、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实行民主管理并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有别于政治组织,是农民自由加入或退出的组织,是实行成员民主管理的组织,是为其成员利益服务的组织。从本质上说,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为了改变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条件而建立起来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实体性经济组织。

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经济功能包括:

1.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可将农户少量的剩余农产品和有限需求集中起来形成较大批量的交易。

2.提高农户在市场交易谈判中的地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个比较强势的整体参与市场交易时,可增加农户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农户的地位,有效地抵御来自各方面对农户利益的不合理侵蚀,改善农户在市场中的不平等地位,形成农户利益的自我保护机制。

3.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各种农业经营风险。农户按合作经济组织分工进行生产加工,发挥合作优势,大大降低盲目性,从而降低风险。可以抵御自然风险、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对农业生产者、经营者造成的重大损失。可以减少技术风险。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和发展

(一)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我国农村开展了广泛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新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等阶段不同寻常的曲折演变。

1.互助组和初级社(1949~1954年)

2.高级社和人民公社(1955~1978年)

(1)高级社(1955~1957年)

(2)人民公社(1958~1977年)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88年)

4.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989~)。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分类

关于合作组织提法有多种,主要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来作为统称,进行研究并将其定义为:农民及相关企业为了在生产经营上谋求共同发展,按照平等自愿、互助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在技术、资金、购买、销售、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或技术组织。根据农业合作发展历程,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以下三类:

1.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各种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为适应市场客观需要而发展的。主要从事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共同利用农业设施、机械和农业服务合作等业务。

(1)专业合作社

(2)专业股份合作社

(3)专业协会

2.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指以土地集体所有为条件,以农户社区集聚为前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集体提供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双层经营为特征,以增加效益为目的,集体与农户采取合作方式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为特定区域的农户提供生产、管理和服务,属于农民在特定区域上的合作形式,为农业生产服务并管理协调组织资产。

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公司

主要指各地“公司+农户”组织模式中的公司。根据企业主营产品覆盖范围将企业划分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企业和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

(1)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

(2)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企业

(3)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

①加工企业

②综合企业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的深层次矛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意义在于:

1.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根本出路

2.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

3.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

4.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

5.农业产业化是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1.组织机制

组织机制是指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表现形式以及与农户联结的实现方式。农业生产的独特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1)要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2)要具有良好的约束机制与集体行动激励机制;

(3)要具有承受风险的能力;

(4)要具有一定的分散性。

2.组织模式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1)龙头企业带动型,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种:①松散型;②半紧密型;③紧密型。

(2)专业市场带动型,有三种具体形式:分别为在农产品产地建立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型、在消费区域建立的消费地批发市场型和消费地零售超市型。

(3)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

(4)中介组织带动型。

五、我国涉农政策与法规

(一)涉农政策概述

这里所说的政策,既包括农业政策,也包括农村政策。在许多发达国家,农村政策虽然也表现为一系列、一揽子的涉农政策,但更多地表现为农业政策。

从1978年始,中央先后出台了七个“一号文件”。从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到延长土地承包期的第三个“一号文件”,再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的第四个“一号文件”,这些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但是,伴随农业政策创新的滞后,我国“三农”问题再次陷入困境。从2004年开始,我国新一届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民尤其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以第六个“一号文件”为标志,启动了以“三补一减”为主要内容、以“多予、少取、放活”为特征、以让农民与非农集团“平起平坐”和让农民分享以现代化繁荣为宗旨的新一轮农业新政,为农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

二、我国涉农政策的特征

政策有其阶段性,因而政策的特征也分阶段性。按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80年前:此阶段,我国农业政策最鲜明的特征是大力支持工业发展、支持城市发展。

2.1982~1986年:针对不同时期“三农”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我国粮食主产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3.2004年以后: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六个“一号文件”,并且首次提出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同时开始减免农业税,从而形成了“三补一减”(即: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民购买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的基本政策框架,不仅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新政的启动信号,而且标志着我国的农业政策进入了新的调整和发展阶段。“三补”政策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出发,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开创了我国对农业补贴的新局面;而“一减”政策,为我国最终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同时,这也是时隔18年来中央又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和解决“三农”问题。从精神实质上讲,它不仅是2004年抓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部署,而且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根治“三农”问题的总的指导方针。

(三)农业法规概述

1.农业法概述

1993年制定的《农业法》在2003年进行了修订。修订的《农业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基本法的地位和大农业的观点。进一步加强了《农业法》作为农业方面基本法的地位;二是明确目标和强化保障措施;三是确立了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四是重点突出并有新意。《农业法》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增加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安全、农业支持保护、农业科技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权益保护和执法监督等内容。新增“农民权益保护”一章,反映了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

2.我国农业法律体系

在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3年3月1日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修订的《农业法》等法律也都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的期限、承包期限内能否调整土地、承包土地的流转、与二轮承包工作的衔接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等法律的问世,对保障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有关农业农村方面的法律有20多件,这些法律中,既有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制度方面的法律规范,如《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也有农村经济主题方面的法律规范,如《乡镇企业法》;既有关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如《种子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动物防疫法》等,也有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如《渔业法》、《草原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既有关于农业科技教育方面的法律规范,如《农业技术推广法》,也有关于农村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如《防洪法》等。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篇10

“现代仪器分析”是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相互关联的综合性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汇集了众多学科的前言理论和最新成果,具有理论深、实践强、更新快的特点。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和输送农业科技人才与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摇篮,为我国农业、林业建设培养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为满足农林院校各专业的要求,培养适于农林领域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笔者从福建农林大学“现代仪器分析”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构筑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课程体系的构筑与实施进行了探索研究。

1“现代仪器分析”课程分类教学体系的构建

“现代仪器分析”是该校农、林、理、工、生物类等各专业学生后续专业技能的必备需求,对各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专业技能提升及就业竞争力增强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是该校农林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是在原有“分析化学”课程中化学分析法的进一步深化。该校各专业学生分析测试样品类型不同,对现代仪器分析技能要求的差异很大,拟从本课程在该校各专业学生后续专业技能需求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全校“现代仪器分析”类课程分为A,B,C和双语共4个类别,课程性质定为科类基础课或专业限定选修课,制定不同类别的教学大纲,设计相应的实验课,构筑课程的分类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各类仪器分析基本原理与相关分析样品仪器操作应用的零对接。

2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现代仪器分析”作为福建农业大学农、林、理、工、生物类等各专业的科类基础课或专业限定选修课,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保证学生掌握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一些重要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和应用。对于“现代仪器分析A”课程,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40学时,主要适用于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工类的学生,这类课程还要给学生讲解无机质谱、有机质谱及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和知识,让学生对物质结构的鉴定有较清晰的思路。“红外”这一章中还要加入官能团结构解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对现代仪器的分析性能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对于“现代仪器分析B”课程,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1学时,主要适用于生物类的学生,这类课程除了讲解一些重要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和应用外,还专门讲解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让学生对生物样品的处理和对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有较清晰的理解。对于“现代仪器分析C”课程,包含了理论和实验2个部分,实验未单独设课。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共计48学时,主要适用于农林专业的学生,这类课程的讲解更偏重于在农林样品的分析应用上。对于“现代仪器分析双语”课程,也是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1学时,主要适用于生物科学基地班的学生,除了讲解原理、操作和应用外,还训练学生的英文思维和英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对各类仪器的英文用法、英文术语有所了解,为学生出国深造做准备。

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具有内容新、更新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的需要,跟进仪器分析相关的研究前沿,拓展学生专技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自编实验讲义,以就业为导向,使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贴近就业、贴近热点,反映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与学生未来就业密切关联。教学实践证明,这些与就业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提高了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竞争能力。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开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几年来,笔者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结合笔者的科研经历,采用符合学生专业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结合教师科研经历,理论课采用模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是本门课程的教学难点,对授课教师的实践技能也提出较高的要求。针对本门课程的这一特点,选择学历背景为“分析化学”的教师作为授课教师,采用团队授课教学方法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每位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均是其科研的研究方向。例如,选择光谱分析研究方向的教师讲授光谱分析法和相关实验课,选择色谱分析研究方向的教师讲解色谱分析和相关实验课,选择电化学分析研究方向的教师讲授电化学分析法和相关实验课,选择质谱与质谱联用研究方向的教师讲授质谱与质谱联用分析法和相关实验课。让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带进课堂,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触到教材以外的实例,直观地了解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潜力,加深对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记忆的现代仪器分析原理的记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结合学生专业需求,实验课采用小班循环授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操作兴趣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是加强学生对仪器分析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该实验课教学的开展分三步走。首先,结合各任课教师的科研方向和学生的专业需求,为学生选定合适的实验内容;其次,申报以学生小组作为负责人的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出适宜于该专业学生需求的、可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的分析方法,写出实验指导书;最后,将指导书编辑成册,加上实验室各种大型仪器的操作指南,编写成实验讲义,在每学期开课前,先指导学生开展预实验,再以小班循环授课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参与预实验和协助教师指导实验等环节,对样品的前处理和仪器操作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虽然多花了时间,但是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兴趣显著提高。

3.3结合网络教学平台,不断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仪器分析的技术和手段更新速度非常快,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中国期刊网及相关的英文网站等网络资源,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认识基础知识应用的实例,知晓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新知识创造条件。教师在网站中放置了内容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包括多媒体课件、习题参考答案、试题库、参考书等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检索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福建农林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上看到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课件、授课教案、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等,以加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利用QQ及时答复学生课程中的疑问;网络课堂的建设和使用,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解决了教材内容更新慢与学科发展快的矛盾,也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4结合学生专业基础,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学习“现代仪器分析”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差异很大,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一困难,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握知识的主线,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对于理论性和概念性较强的部分,以课堂讲授为主,在帮助学生巩固以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对于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记忆的章节,在传统讲授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大量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讲授光谱分析基本原理时,主要采用传统PPT讲授和Flash动画展示,直观展现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组成、操作方法及各种干扰;讲授光谱分析技术应用时,主要采用课堂讨论和实例应用,加强与学生专业的关联,并最终通过上述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帮助学生理解仪器的原理、使用和维护。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中,多种考核方法并重使用。首先,在开课的前一学期末,向学校提交考试改革申请表,列出学生综合考核的方面,包括模块考试、课程论文、章节归纳、课后习题、课堂主题PPT汇报、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等环节。其次,在第一次开课时,向学生详细讲述考核细节并严格执行。学生通过综合训练,逐渐形成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及课后总结的学习习惯,通过4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篇11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探索

信息时代,传感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航天航空、国防科技、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生物工程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传感器技术发展速度快、日新月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感器技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该门课程能进一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理论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

目前,国内有关传感器的教材很多,在这十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也会经常更换教材。然而,教材内容远跟不上传感器技术更新的速度,基本上都是以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些类型的传感器为例,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及应用,与实际脱节明显,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在传感器理论教学方面,笔者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不断探索和改变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的更新速度还是远远跟不上传感器的发展及更新速度,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教材内容和传感器的实际发展现状脱节。因此,最近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当中,每期的理论教学内容都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大量资料,在教学过程当中穿插大量的传感器的最新信息及应用,以期教学内容尽量和传感器的实际发展状况尽量接近,教学内容当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来自于书本之外。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方法。以往的传感器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教学,单纯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已经逐渐显露弊端,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有效强化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由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学生眼界越来越开阔,学生已经不满足于老师上课提问自己回答的这种方式。同时,网络成为信息时代获取信息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笔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特别是通过一些传感器的相关专业网站及论坛,比如中国传感器网、传感器资讯网、传感器门户网、EDN电子技术设计、机器人网、EDN论坛、电子发烧友等网站及论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并及时了解相关动态和知识前沿,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笔者还在已教授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与传感器相关的热点或兴趣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侧重应用与发展,开展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习效果,改善课程学习与社会实际的脱节。比如对热释电传感器的专题讨论,让学生自行查找其发展现状,最新型的热释电传感器及应用,以及各种不同型号的传感器的优缺点等。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此类传感器的原理、发展与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充分体现启发式教学法的“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特点。

结果证明,这些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

在实验教学环节上,本校采用的CSY一998系列传感器实验平台,只有一些基础性的传感器模块,除了一些验证性实验和简单的设计性外,难以开展真正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更加无法满足新型传感器发展的教学需求。同时,新型传感器的价格往往比较昂贵,实验设备不可能不断更新。为让学生通过实验真正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传感器,笔者近几年不断在现有的实验条件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

1.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常规实验教学中,最初只是要求学生利用CSY一998做8个实验。但是此平台只能完成一些基础的实验,多数是验证型的。为了更好地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近几年的实验教学中,将此类实验台操作项目改为4个,所占的课时计划为8个课时。除了基础实验之外的8个课时外,还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传感器的仿真实验操作。改革结果证明,学生对于传感器的兴趣明显提高。

2.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成立实验兴趣小组。为更好地将理论和时间结合,近几年,笔者还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增设一些综合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多种传感器件的研究与开发,成立传感器实验兴趣小组,结合电子设计竞赛类题目,如:小车倒车雷达系统、水温控制系统和自动仓储搬运智能小车、智能机器人等题目进行应用与创新设计,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既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资源,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制订科学的实验考核方案。成绩评定方式对于实验教学非常重要,也是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考核方案既能达到考察的目的,又能在促进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因此,将成绩评价定位在是否理解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及鼓励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实验结果正确与否。在近几年的实验考核方案中,笔者采用两种结果验收相结合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当面验收,通过演示和口头介绍展示实验过程及实验效果,并完成高质量的实验报告,这种方式是学生实践活动结果的直观体现;另一种方式是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及实验室实际设备,自主设计一个传感器模块,并提交撰写设计文档,相对于当面验收,这种形式更能够将设计思想、设计方案等一系列创造性工作反映出来,同时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也为后期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学生最终实验成绩是这两种方式实验成绩的综合。

三、结语

通过上述对传感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实践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承认并肯定了传感器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科军,黄云志,王海欣,鲁照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02).

[2]高磊,马英辉.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08).

[3]程豪,欧阳嵩.传感器教学中随堂实验的设计与思考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3).

[4]王文廉.围绕传感器应用的误差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篇12

《传感器技术 》是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为支撑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定义、分类、发展趋势、选用原则、一般特性等基础知识, 其涵盖了磁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力敏传感器等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以及传感器的结构、主要参数、检测电路、典型应用及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新的多传感器融合信息技术和现代检测系统等发展日新月异。 纯粹的传统传感器原理讲授则跟不上时代发展, 满足不了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要求, 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 探索“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背景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是1999年初由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提出的。 其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各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 主动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从而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形成方面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在研究性学习中, 学生思维的动力来源于对问题的敏锐意识, 对问题孜孜不倦的探索则是激发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学习兴趣的源泉。问题导向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即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问题意识, 刨根问底解决问题, 从而逐渐达到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 并做到活学活用。

三、《传感器技术》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实施

根据上述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笔者对《传感器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尝试进行了改革, 提高了学习效率, 增强了学习效果。

《传感器技术 》课程的知识点很多, 对该课程传统的学习方法以教师讲授, 学生死记硬背为主, 而对知识产生的背景, 特别是知识应用的条件和局限性等则重视不够。 为此,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在《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上, 我们对该课程知识点以研究问题、探索未知的方式帮助学生领会、掌握和加以应用, 并不断地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公司和研究机构网站及专业论坛, 从而补充大量科学前沿知识和应用技能。 譬如, 在讲解热电阻传感器时, 笔者将学生分为六组, 让他们课前分别查阅热电阻传感器在家用电器设备 (电冰箱、电饭锅、烘干机等) 、住房设备 (空调、电热地毯、太阳能系统等) 、汽车 (电子喷油嘴、液位器等) 、测量仪器、办公设备 ( 复印机、 打印机等) 、医疗 (体温计、人工透析机等) 六个方面的应用。 查阅资料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调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既会享受获取知识的满足, 又会以质疑与批判性思维方式, 从而不断提出问题;而后,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和交流查阅的结果, 并对困惑的问题进行相互分析和讨论。 在课堂讨论中, 则着重于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 在热敏电阻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偏置电路等关键或较难知识点上随时集中或分组讲解。 并且, 笔者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方向, 作了热敏电阻在光辐射计量方面的应用研究报告, 激发学生对学术前沿和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热情。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浓厚的学术和研究氛围, 学生不仅能够突破已有的书本知识, 上升到应用层次领会课程知识点, 而且对传感器技术涉及的前沿新知识进行构建, 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有利于钻研精神的养成和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主体性, 即将学生由传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为此, 在《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将教师作为学习主导, 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方法, 即将学生的中心位置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认为, 《传感器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重难点内容。 因此, 在课程内容上不预先设定重难点, 而是将重难点的划定指派给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根据自身的兴趣点, 相对独立地进行专题研究。 这样, 专题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即为重点内容;而需进一步查找资料, 通过向老师请教和学生间交流才能理解的内容则为难点内容。 在《传感器技术》教学中, 我们预先设计了夜视成像技术、光子计数技术、电视成像技术、非接触测温计数等十余个学习专题, 要求学生分组在这些学习专题中自主地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其次, 要求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 并自主选择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以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譬如, 有一组学生对微光条件下的光电成像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我们则引导他们关注外光电效应器件中的像增强器, 并将此列为课程重点内容。 通过自主查找像增强器相关公司网站和论坛归纳其中的难点内容, 并逐一解决。 这样, 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使得其对本课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课程教学效果由 “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教学时间则由老师的课堂讲授扩展到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

四、结语

对于目前《传感器技术》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研究, 我们还有很多没有解决或是忽略的问题, 其探索也只是初步的。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传感器知识, 努力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构建的转变, 由接受学习向探索学习转变, 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目标。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大学教学方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 根据《传感器技术》的特点, 探索该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方法, 实现了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提高了学习效率, 增强了学习效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传感器技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钱旭升.我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 2003 (8) :22-25.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6) :5-15.

上一篇:实数复习专题教学设计下一篇:《动物过冬》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