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报告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安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报告(共8篇)

关于安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报告 篇1

徐晓海

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积极地、大力地转变洞庭湖区农业县的发展方式,已成为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近期,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对安乡这个典型农业县的情况做了一些调研,现报告给上级,供决策参照。

一、进展与成效

通过调研,尽管安乡县作为一个典型的湖区农业县,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相对困难一些,但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还是有些进展、有点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传统产业不断得到巩固提升。一是传统产业基地不断得到夯实。2009年,该县棉花面积35万亩、水稻播种面积77万亩(含复种)、油菜面积66万亩、精养水面稳定在22万亩。同时,建立优质林果种苗基地4000亩,优质鱼种基地2万亩。二是传统产业加工龙头不断做大做强。2009年,该县乡镇企业达659家,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50家,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2家、市级19家。三是传统产业品牌创建不断拓展。近些年来,该县陆续打造了一系列农业产业化企业品牌,其中,2家企业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称号;1个系列产品获有机食品称号;2个产品获绿色食品称号;7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8个产品获历届省农博会金奖。

2、高效产业蓬勃发展。该县所订的高效产业标准是实现“万元田地”、“五千元水面”。该县有三个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基本实现了高效。一是以生态健康养殖甲鱼为主的特种水产业蓬勃发展。近些年来,该县的特种水产发展迅速。从养殖品种上看,由一个类别向多个类别快速发展,由一个品种向多个品种快速发展。在类别发展上,本世纪初,主要是发展云泽鲫、南方大口鲶、班点叉尾鮰、黄板刁、鳜鱼、黄鮕等名优鱼,后来逐步发展龟鳖、黄鳝、泥鳅。在品种发展上,除黄鳝、泥鳅的人工繁育技术稍些滞后外,其它特种水产发展速度都较快。从养殖规模上看,可以说一年一个台阶。鱼优鱼套养从本世纪初开始发展,目前,全县22万亩精养水面几乎都进行了套养;龟鳖发展从无到有,从零星养殖到一个组、一个村的规模养殖,现在,该县龟鳖养殖专业村(场)就有6个,安丰乡出口洲村、深柳镇南剅口村、三岔河志惠村、安全乡团洲村、安昌乡大兴湖渔场、下渔口镇联合村。龟鳖养殖面积超过了2万亩;黄鳝网箱养殖发展也较快,现在,网箱养鳝达到2.5万口。二是以青皮冬瓜为主的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种植模式多种多样。有利用冬闲发展榨菜、包菜等冬季蔬菜;有利用间作套种技术发展豆角、荷兰豆、辣椒等蔬菜,有常年种植的冬瓜、南瓜、辣椒等蔬菜。既有农时季节上的多样化,又有技术模式上的多样化。第二,种植品种越来越多。现在,该县成规模种植的蔬菜品种近10个,如冬瓜、南瓜、榨菜、豆角、辣椒、包菜、韭菜、芜荽菜、甜玉米等。第三,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据粗略统计,该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上万亩的专业乡镇就有4个,以冬瓜为主的三岔河镇、以南瓜为主的安德乡、以榨菜为主的安全乡、以近郊时令蔬菜为主的深柳镇。第四,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由于三岔河镇罗洲村和安康乡安兴村两个千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的示范引导、辐射带动,农户基本上都掌握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三是以美国提子为龙头的水果产业蓬勃发展。从规模上讲,不能与石门柑桔、澧县葡萄比,但从该县纵向上比较,发展势头还是较好的,种植面积2万亩。安康乡安民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已上千亩,安丰乡东南洲、出口洲村的提子也上了100亩。县林科所有300亩的早熟南丰蜜桔,大鲸港镇五合剅村、陈家嘴联盟等村的西瓜有5000亩左右。全县19个乡镇园林场都采取了内膛腹接进行品改,脐橙、椪柑、纽荷尔等优质水果品种不断扩大。特别是安丰乡出口村还发展了近20亩的大棚草莓。

3、新型产业方兴未艾。主要是发展了三个新型产业。一是发展棉花种业。该县处于长江中下游棉区的关键节点上,棉花种子市场的晴雨表就看安乡棉花种子市场,该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棉花制种业。目前,该县以湘丰种业为龙头,发展了大唐种业、兴亚种业、兴地种业、德天种业、金山种业、正春种业、兆丰种业、沃野种业、芭田种业、湘杂棉种业等13家棉花制种公司,占到全省棉花种业公司28家的近一半。二是发展休闲农业。该县的休闲农业如雨后春笋。目前,发展星级休闲农庄10余家,如土生源避暑农庄、天源国际休闲农庄、大鲸港水浒农庄、一家春、安德玖虎休闲农庄、梦里水乡休闲农庄、红房子休闲农庄、黄山头旅游度假区、六家渡休闲农庄、一日三餐休闲农庄,等等。特别是土生源避暑农庄已被省乡企局授予五星级休闲农庄。三是发展农业服务产业。该县农村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已建有135家农家店。随着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普惠,该县拥有的农业机械已超过4万台套,特别是近两年来每年补贴的金额都超过了千万元,大批的联合收割机、耕整机、机械植保机、清淤机得到推广应用,也就有一大批的农机服务队应运而生,跨村、跨乡作业,已屡见不鲜,农机服务收入每年都在3000万元以上。

4、生态环保产业开局良好。2009年,该县确定建设“生态安乡”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建设“生态安乡”的重要内容。一是率先抓林业生态。近两年来,该县坚持把“森林城镇、生态安乡”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全县围绕“一城七线十七点”重点地域,共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栽植近10万株。二是大力推广沼气池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截止2009年,全县已累计建设沼气池27631个,其中大中型联户沼气池8个。三是狠抓“禁投控养”工作。仅2009年就压减珍珠吊养面积2.5万亩,确保该县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四是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特别是大力推广了生猪“零”排放养殖模式。

二、做法与经验 笔者通过对分管农业县级领导、县直农口部门单位负责人、乡镇长三个层面对象的调研,经梳理后,该县的大致做法是“八个力促转变”:

1、经营主体力促单一主体逐步向多种主体的转变。该县始终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要经营主体,同时引导多种力量投入农业。一是引导部门和乡镇机关干部投入农业。据调研粗略统计,该县有100多人参与农业经营调整,积极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杨树种植、葡萄种植、生猪规模养殖、棉花制种等多个产业。县粮食局干部谈文炳发展龟鳖养殖20亩,并打造出了“洞庭黄金甲”的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安德乡干部刘学槐与其弟刘学军联合发展网箱养鳝2000口;全县有近30名机关干部承包50亩以上养殖水面发展常规水产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毛金华承包水面500多亩;县林业局多名干部承包荒滩栽植杨树近万亩,安丰乡干部刘利发展遮雨栽培提子12亩;县人事局干部汤平、畜水局虢桂斌发展规模养猪场都在2000头以上;县农业局郑仕刚、徐思刚、唐西银、周正春等发展棉花制种业,均成立种业公司,每年产值均在500万元以上。二是引进工商老板投入农业。引进的工商老板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进长沙老板创建洞庭牧业公司,引进浙江老板创建“来得富食品公司”,建榨菜基地3万亩,引进常德老板创建“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油脂5万吨。该县7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老板都是引进的。

2、发展理念力促“高产”、“高效”逐步向“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转变。该县主管农业县委副书记陈彰波说:“市场农业的逐步推进,理念决定市场竞争力、决定胜败”。近些年,该县在转变发展理念上,确实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全面申报无公害产品基地改变农民观念。目前,该县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0万亩,其中水稻33.9万亩,淡水养殖22万亩、油菜36.85万亩、蔬菜6万亩、水果1万亩。二是奖励创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品牌改变农民观念。每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对当年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审定的品牌给予5000元和10000元不等的奖励,这一举措既给业主以鼓励,更多地促进农民转变农产品质量观念,大部分农民逐步树立了有质量、有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的观念。三是创办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引导农民改变观念。近两年,该县在安障乡、黄山头镇创办农业科技展示园,主要是粮、棉、油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的推广,其规模和对农民的影响力是深刻的、深远的。在三岔河镇罗洲村、安康乡安兴村分别创办了千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无论是频振灯、农业投入品回收箱等硬件建设,还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操作技术规程等软件建设,都对园区农民产生了质的影响,农民的生产理念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3、领导方式力促行政指令逐步向办点引导转变。该县分管农业副县长魏邦发,以九年分管经验如实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转变领导方式”。该县转变领导方式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县级领导带头办点引导。该县历年来的传统是“三长”管农业模式,特别是近5年来,抓农业工作县级领导的配备相当硬,共有9个,其中5个是常委。专职副书记主管、1个常委抓新农村建设、1个常委抓养殖业、1个常委抓农民负担、1个常委抓改水。领导多不是发号施令多,而是带头办点示范多、指导引导多。近些年,该县每年都创办各类示范区(片、点)30处以上,尤其是今年按照常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具体办了68个示范区(片、点),包括县委书记、县长在内,11名县级领导每人都牵头负责2-3个示范区(片、点)的创建工作。像2008年8月16日的特大暴雨渍灾,每个联系乡镇的县领导都办了1个排渍抗灾补损示范点。二是县直部门负责人办点引导。近几年,该县农口县直单位“一把手”的主要任务是两个,一个是农业争项争资,另一个就是办点示范。县农业局长办高效农业示范点、县畜水局长办健康养殖示范点、县水利局局长办主干沟渠疏洗示范点、县林业局长办“森林城镇”建设示范点、县农机化局局长办油菜旋耕直播轻型栽培点、县经管局长领办专业合作示范社、县乡企局长引导创办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三是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办点引导。近两年,主要办点任务是领办新农村建设示范组、乡级示范主干渠和森林城镇示范机关院落。

4、作用发挥力促基础支撑逐步向多功能转变。该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足以说明该县农业的基础支撑功能,近些年,该县还积极开发农业的多项功能。一是开发农业的生态环保功能。该县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长远高度,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启动“森林城镇、生态安乡”的战略举措,近两年,投入2000万余元,共植树近十万株,省林业厅邓厅长给予了极高评价。特别是今年,该县又启动了“水生态建设年”,核心任务是对全县10处重点水源进行彻底整治,其中珊珀湖、明塘湖、冲凤峪三处水质要达到Ⅲ类标准,这是一项自加压力的艰巨任务。并且今年还要压减珍珠吊养面积3万亩。二是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功能。近些年来,以县城郊区和乡镇码头为重点地域,大力发展了30多处观光休闲点,其中三星级以上的休闲农庄就有10处。特别是从2006年启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来,该县科学规划、长远规划,并力求做到每新建一个示范片,就开发出一个观光旅游点。首先是2006年障全示范片实现了中部开花;继后连续两年的西大门丰裕示范片建设,“梦里水乡”旅游观光点在全市有较大的影响;2009年建东大门三岔河示范片,其设施农业、规模蔬菜业可观、可学;今年,该县又新转点到北大门的黄山头示范片,分三年实施,更加突出了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优势,积极打造AAA级风景名胜区。

5、投入方式力促单一投入逐步向多元投入转变。近些年,特别是2006年以来,该县积极构建农村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鼓励农民多自主投入。免除农业税、外出务工经商、各项农业补贴等因素,促进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2009年增加到4595元,年均增辐在8%以上。农民有了一定的积累,这几年,农民自主投入的规模越来越大。二是挤出有限县级财政力量投入。该县每年都以高出县财政增幅的投入力度,支持农村农业发展,2009年,该县财政投资农村农业的项目达18个,投资额达到了5588万元,相对该县只有1个亿的财政预算收入而言,投入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三是抢抓机遇争取农业项目资金投入。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是千载难逢的难得机遇。该县是把农业争项争资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牛鼻子来抓的。他们采取的是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结账、半年一考核、年底结总账。经过艰苦努力,近5年每年争取的上级农业项目资金都上亿元。比如2009年,该县争取的上级项目达38个,资金2.16个亿,创了一个历史新高。四是主动争取金融信贷投入。近5年来,争取农村信用社、农发行、农行等金融信贷,每年都在10个亿以上,2009年累计投放资金达14个亿。五是要求县直部门对口支持投入。县直部门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每年投入在700万元左右,今年该县黄山头示范片县直部门计划投入827.5万元。六是乡、村自筹投入。近几年,主要是筹资修通村公路和疏洗乡村级沟渠。七是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投入。2006年中央吹响建设新农村的号角以来,社会各界纷纷鼎力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全县每年争取的社会各界投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比如,上海文峰集团董事长陈浩,3年共向家乡安凝乡捐资200万元。

6、组织方式力促分散经营逐步向多种形式集约经营转变。该县促进集约经营的模式主要是三种。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企业集约经营模式。截止2009年底,该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0家,其中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19家。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集约经营模式。迄今为止,该县已注册登记的合作社达21家,其中今年新注册登记的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具有天然融合性,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基本上实行了“四统一”,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市场销售。三是大力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大户。该县已有各类农村经济大户1500多个。

7、生产条件力促逐年消耗衰减式逐步向依托政策强力补给式转变。近些年,该县重点改善三个方面的生产条件。一是改善水利条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尤其是安乡这个“水窝子”。近几年,该县除了重点抓好32.5公里城防圈的达标建设外,突出抓了垸内沟渠疏洗,今年,该县定为“水利建设攻坚年”,核心任务也就是疏洗沟渠,计划疏洗和清杂扫障主干渠335公里,疏洗村级支渠400公里,组级毛斗渠1800公里。县乡主干渠疏洗需投资600万元,县财政以奖代投200万元,乡镇自筹400万元,村支渠疏洗需投资400万元,主要依托村级公益事业财政补贴政策资金200-300万元,不足部分向社会融资,不准向农民筹资,始终坚持农民“零负担”。二是改善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近5年,该县已陆续完成通乡通村公路970多公里,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三是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四是投资近亿元建设全覆盖移动通讯基站。

8、科技投入力促简单低级支持逐步向复杂立体支持转变。近来,该县抓农业科技推广主要途径是通过“两报一栏一会”。“两报”是《安乡农业科技信息》小报和《安乡农业科技》手机报。《安乡农业科技信息》小报,全县10万农户免费发放,全年12-15期;《安乡农业科技》手机报,每周一期免费发送至每个村的村主任和相关农业工作者。“一栏”是电视台《农村天地》专栏,每周1期,重播2次。“一会”是乡、村“广播会”。现在的推广途径拓展为立体式。一是创建S306科技富民示范走廊进行大规模综合推广。该县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高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全长18公里的科技示范走廊,涉及6个乡镇、20多个村、5万多农民,构建了四个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区,建立健全了一体化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体系。二是创建农业科技展示园进行新技术展示推广。三是依托68个农业示范点进行全面开花式推广。四是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巡回团,临田指导推广。五是依托手机报、农业科技手机报、移动信息化示范村等通讯信息途径推广。

三、困难与问题

农业是弱势产业,最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困难与问题最多的领域。调研发现,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比较突出的是“五难”。

1、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打破土地要素瓶颈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土地适度集中,实行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当前,要打破土地要素瓶颈,难点有三: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滞后,解决农民后顾之忧难。该县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1.5亩左右,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可以说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政策以来,农民栽田种地不但不交,而且还有补贴,争田抢地司空见惯。面对如此局面,农村土地很难集中,何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该县还未启动,农民的后顾之忧还没有开始排除,要想集中土地则是难上加难。二是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是空白,合理有序流转难。目前,该县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自发流转状态,且很不规范,有自由抛弃、不管不问的,有私下口头协议的,有违规变卖的,五花八门,因此,农村土地矛盾纠纷比比皆是、此起彼伏。三是土地流转仲裁机构虚设,化解土地纠纷难。现在出现土地矛盾纠纷,化解主体不是土地仲裁机构,而是乡、村两级行政组织,依靠行政协调解决问题,一旦出现影响较大的土地矛盾纠纷,县政府才被迫出面协调,仍然靠行政协调,而不是成立由经管部门、司法部门和律师机构等组成的专业仲裁机构,没有真正上升到司法协调、司法仲裁、司法处置的高度。

2、发展高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农业,打破资金要素瓶颈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决定生产关系。该县近些年发展高效农业有些成效,如果形象地比喻,还处于“星星之火”阶段,还没有达到“燎燃之势”。究其原因就是资金瓶颈的制约。笔者分析:一是农民积累少,自主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市场与自然灾害双重风险压力,工商和城市资本不敢投入。三是金融政策不宽松,金融部门不愿信贷投入。据该县人民银行的统计,2009年,全县农村信贷累计投入14个亿,其实际用于发展农业的比例并不很大,有大部分农村信贷资金是挂羊头卖狗肉,而真正用于发展高效农业的少之又少。这其中既有信贷担保政策门槛高的限制,又有信贷实行年度结算的限制。发展高效农业,农户小额贷款额度小、手续复杂,相对来说是杯水车薪,并且要实行年度结算,而有些农业生产本身就具有跨年度生产的规律,比如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而从该县近几年发展高效农业的实际来看,往往就是这些跨年度生产的特种水产业、高效蔬菜业(冬贮)、优质水果业,发展高效农业需要的是中、长期贷款。

3、发展规范而有带动力的合作社,快速改变发起人“矮子中选将军”局面难。该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论个数不算少,论规模、论带动力却不多。关键的问题是发起人(带头人)的综合素质跟不上,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乡土人才太匮乏。该县的湘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其辐射快、辐射面大,与发起人雷家祥密不可分,在今年常德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市委书记卿渐伟召集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开座谈会,雷家祥就是九个对象之一。说明这些人有思想、有本事、会表达、会交流。农村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影响因素,笔者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前农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尤其中专、大专学历的极少。二是近些年缺乏县直农口单位和乡镇复合型人才引路。仅拿农业专技术人才来说,县直农口部门中、高级专技人才只有212人,占总人数16%,其中还有52人不在岗,在岗中高级人才实际上占到12%,这仅有的12%,大部分还是从事粮、棉、油、猪、鱼等传统产业的,从事高效种、养业的都很少。乡镇的情况更差,19个乡镇只有6名农艺师,农技站在编人数中还有40%的人员是非农业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的势力成问题,说明专技人员的继续再教育明显不足,更谈不上专技人员的经营管理知识强化培训。如果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推论,今后培育农村复合型人才任重而道远。

4、尽管积极改善生产条件,但规避自然灾害风险难。该县经过1998年的洪灾、1999年的虫灾后,农业生产一度元气大伤,他们以为经过3-5年的努力,可逐步恢复,但频发的自然灾害,使他们迎接不暇,只有招架之功。尽管近十年来,没有较大洪水的困扰,但暴雨渍灾、风灾、冰灾不断,比如2007年,就遭受两次超过120毫米降雨量的暴雨渍灾,2008年遭遇年初的冰雪灾害,8月16已又遭受降雨量143毫米的特大暴雨灾害,一年内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个亿。现在,极端性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频发,急切呼唤农业保险业的快速、全面地发展与完善。

5、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根据目前的实际来看,农民依靠农产品加工增值来增加收入纯是空谈。笔者调查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该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都处于原始积累期,企业经营目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对基地农民基本上采取的是压级压价。比如2009年来得富公司与基地农户签约的榨菜保底价只有0.1元/斤。二是绝大部分企业都认为当地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还有少部分企业认为农产品的利润本来就相对低些,为了稳定生产基地每年还得拿出一部分钱给乡、村两级作工作经费,或者说是推广经费,在加工利润分配上,很少考虑到返给基地农户。三是政府对企业利益分配机制很少指导与监管。

关于安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报告 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 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坚守耕地红线,做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夯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

坚持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向品牌经营要利润,全面推进节本降耗、提质增效。

坚持把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把推进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打破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依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激活各类农业生产要素。

坚持把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基本遵循。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到203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产品优质安全,农业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农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四)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整合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 测土配方施肥资金、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投资等, 统筹使用资金,集中力量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有计划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探索建立有效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奖惩机制,落实管护措施。

(五)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信息共享。完善耕地质量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土地督察作用,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加强土地督察队伍建设,落实监督责任,重点加强东北等区域耕地质量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分区域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土壤肥力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等建设,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逐步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与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六)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在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等水稻、小麦主产区,建成一批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加大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涉农项目资金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增产模式,提高单产水平。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生产和流通服务。加强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建设。

三、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逐步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中央基建投资等涉农项目规模。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 鼓励引导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收储加工企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订单收购、代烘代储等服务。 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用地政策。研究改革农业补贴制度,使补贴资金向种粮农民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支持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开展营销贷款试点。创新金融服务,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信用评定范围,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贷款优先等激励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综合授信;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积极推动厂房、 渔船抵押和生产订单、农业保单质押等业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引导建立健全由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多档次、高保障保险产品,探索开展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试点。

(八)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各地要采取财政奖补等措施,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有条件的地方在坚持农地农用和坚决防止 “非农化”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农民意愿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尽量减少田埂,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总结推广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农村改革试验区稳妥开展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试点,引导有稳定非农就业收入、 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户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

(九)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资源优势,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 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充实和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财政激励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农业保险资助等服务,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原料生产、 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支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研发、质量检测、物流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从国家技改资金项目中划定一定比例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扩大农产品初加工补助资金规模、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深入实施主食加工提升行动,推动马铃薯等主食产品开发。支持精深加工装备改造升级,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持粮油加工企业节粮技术改造,开展副产品综合利用试点。加大标准化生猪屠宰体系建设力度,支持屠宰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

(十一)创新农业营销服务

加强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 加大农产品促销扶持力度,提升农户营销能力。 培育新型流通业态,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制定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培训计划,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促进物流配送、冷链设施设备等发展。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积极推广农产品拍卖交易方式。

(十二)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大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提升服务能力。保持传统乡村风貌, 传承农耕文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

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

(十三)大力推广轮作和间作套作

支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促进种地养地结合。重点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花生)轮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花生(大豆)间作套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双季稻—绿肥或水稻—油菜种植,在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间作套作,在西北地区推广玉米/马铃薯(大豆)轮作。

(十四)鼓励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

面向市场需求,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开展优质饲草料种植推广补贴试点,引导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提高种植比较效益。加大对粮食作物改种饲草料作物的扶持力度,支持在干旱地区、高寒高纬度玉米种植区域和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南方石漠化地区率先开展试点。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 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发展现代渔业,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稻渔共生、鱼菜共生等综合种养技术新模式。

(十五)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

针对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需求变化,促进安全、绿色畜产品生产。分区域开展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试点试验,在种养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培育、金融信贷支持、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完善等方面开展先行探索。大力推进草食家畜标准化规模养殖,突出抓好疫病防控,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模式,重点支持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引导形成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新型产业结构。实施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

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十六)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排设施,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新建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分区开展节水农业示范,改善田间节水设施设备,积极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循环水养殖等技术。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调整农业水价,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开展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加强海洋牧场建设。 统筹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与治理,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支持力度,开展太湖、洱海、 巢湖、洞庭湖和三峡库区等湖库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

(十七)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

坚持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扩大配方肥使用范围,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配方施肥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配方肥。探索实施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比计划,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支持发展高效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和肥料利用效率。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 全面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建立高毒农药可追溯体系。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试点,加大高效大中型药械补贴力度,推行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民使用农药提供指导和服务。

(十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启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区)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配套建设畜禽粪污治理设施;推进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开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试点;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畜禽粪便积造农家肥。支持秸秆收集机械还田、青黄贮饲料化、微生物腐化和固化炭化等新技术示范,加快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扩大旱作农业技术应用,支持使用加厚或可降解农膜;开展区域性残膜回收与综合利用,扶持建设一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网点, 鼓励企业回收废旧农膜。加快可降解农膜研发和应用。加快建成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十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创新效率。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按程序启动农业领域重点科研项目,加强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突破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探索完善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激励机制。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加快科技进村入户,让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

(二十)深化种业体制改革

在总结完善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健全种业科技资源、人才向企业流动机制,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国家财政科研经费加大用于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逐步减少用于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商业化育种的投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国家种质资源体系、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和品种区域试验体系建设,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 完善植物品种数据库。实施粮食作物制种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积极推进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区域级育种制种基地。

(二十一)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

适当扩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粮棉油糖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构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支持政策,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工程、生物、信息、环境等技术集成应用。探索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实施办法。

(二十二)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

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加强粮食储运监管领域物联网建设。支持研发推广一批实用信息技术和产品,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强化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给需求、成本收益等监测预警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扶持政策。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二十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 “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条件能力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促进学历、技能和创业培养相互衔接。鼓励进城农民工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二十四)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推广和服务体系。加快制修订农兽药残留标准,制定推广一批简明易懂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积极推行减量化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行为,控制农兽药残留,净化产地环境。

(二十五)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

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开展农业品牌塑造培育、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提升增值空间。鼓励企业在国际市场注册商标,加大商标海外保护和品牌培育力度。发挥有关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

(二十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模式。依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打击各类非法添加行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优先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试点范围,探索建立产地质量证明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 支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运行长效机制。加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改善农业综合执法条件,稳定增加经费支持。

八、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十七)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区域的农业合作,带动农业装备、生产资料等优势产能对外合作。健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的同时,研究农业对外合作支持政策,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

(二十八)加强农产品贸易调控

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进口调控机制,完善重要农产品国营贸易和关税配额管理,把握好进口规模、节奏,合理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加快构建全球重要农产品监测、预警和分析体系,建设基础数据平台,建立中长期预测模型和分级预警与响应机制。

九、强化组织领导

(二十九)落实地方责任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提高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把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三十)加强部门协作

农业部要强化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组织指导,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扶持。人民银行、银监会、 证监会、保监会要积极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关于安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报告 篇3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重点

今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刻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笔者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长方式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取得积极成果。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经济规模的扩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鉴于此,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通过进一步深化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了新时期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进一步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而把过去我国一直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或质量改善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新时期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点分别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方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了概括。结合“十二五”规划,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扩大内需为主导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长期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内需为主导,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市场庞大,内需潜力是发展的最大优势。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牢牢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需型增长的根本途径。释放我国的内需潜力,关键在扩大消费。从消费的需求看,重点在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从城市与农村来看,方向在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逐步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要处理好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应当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主要的着力点,把投资增长更多与扩消费、惠民生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扩大内需另一个巨大潜力在于统筹城乡,也即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会突破50%,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这不仅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由农民变成市民以后,其消费支出将大大高于在农村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城镇化战略转折的机遇,使其内需巨大潜力能够持续地、有序地释放出来。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巨大瓶颈之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乃至于发展的后劲,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此,国家应在区域发展整体布局思路的前提下,以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两个基本支撑,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国家扶持机制。鼓励区域之间开展优势互补的合作,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技术、资本和产业。同时,要增强国家区域政策的整合能力,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的政策支持,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三)科技创新是关键

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最关键的措施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应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技术创新,企业是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于提高原创能力,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2010年,国家相继制定了科技、人才、教育三个方面的中长期规划规划,这都覆盖“十二五”,需要认真加强执行。在此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带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是现在全球都在抢占的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四)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载能力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解决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发展压力前所未有,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前所未有。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确实单位能耗高,对我国来说,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极为紧迫的重要举措。当然,针对国内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浪费,节能环保不仅可以产生生态环保的效应,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形成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调结构、上水平。这样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

关于安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报告 篇4

展情况的报告

根据《中共重庆市纪委 重庆市监察局关于在全市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渝纪发„2011‟22号)文件的要求,县发展改革委将牵头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情况

(一)全面贯彻落实“五个坚持”基本要求的情况。一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城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落实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提升特色农林产业和工业发展水平,大力培育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逐步推进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着力推动城乡、区域结构调整,促进协调发展。二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纲要》指出,农业方面,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山地现代农业体系;工业方面,按照绿色工业发展要求,积极培育现代新型工业,促 1

进分散生产向规模集聚、初加工向精深加工、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科学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三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纲要》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最本源的动力,切实抓好“民生十二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收入分配改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努力让全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四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纲要》指出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完善生产力布局。切实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五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纲要》指出坚持用改革的途径和发展的办法解决社会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走山区特色开放之路,依托优势资源、优良环境、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发展要素,推动特色产品出山和人口优化转移,加强区域联动协作,构建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二)制定经济发展指标时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紧密衔接、协调一致情况。在综合考虑国家的总体目标及重庆市的发展目标之后,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在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基础上,制定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国家制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我县设计了地区生产总值、地方预

算内财政收入、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个预期性指标;针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的目标,我县制定了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森林覆盖率8个约束性指标和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个预期性指标;针对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目标,我县制定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初中生升入高中比例、常住人口、转移农村劳动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个预期性目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城乡养老保险保障率、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通村公路通畅率4个约束性指标。

(三)影响和制约我县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以及一系列政策执行情况。

矛盾和问题。一是城口对外通道单一,道路等级较低,尚未形成高速公路、铁路等大通道。二是产业结构单一,存在一锰独大的局面。三是产业层次较低,工业产品多为初加工,附加值较低,规模较小,产业链短。四是服务业配套不完善,旅游业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县城接待能力弱。五是借助外力谋求发展力度不够,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少,并缺乏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六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七是人才匮乏,劳动力流失严重,人才引进困难,人才培养力

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口快速发展。

对应措施。十二五期间,要缩小与其他区县之间的差距和完成全面小康阶段性目标,必须要“提质提速、全面追赶”,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精神,继续深化“生态为本、特色为魂”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着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着力加快县城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投资政策上。按照“打基础、调结构、育产业、促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努力克服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受国家投资政策影响大,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和地方配套资金少,投资动力不足,自主性不高的难点,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积极吸引和鼓励民间资金,不断推动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服务功能明显改善。

在产业政策上。在总结十一五经济建设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提出基本建成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全国钡工业和西部绿色锰产业材料基地、全市重要的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基地(简称“三基地”),秦巴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简称“一节点”)。

在区域政策上。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筑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将全县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并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农业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居民聚居点集中。适应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划体系,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二、管理通胀预期有关工作

(一)充分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一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建立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联系制度。安排专人了解重要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供应情况,准确及时掌握企业库存、销售及价格等变化情况,建立报送制度,并进行认真分析,开展市场预测预警,一旦出现异常波动,特别是抢购、囤积、脱销、断档等情况立即报告县政府和相关部门。二是加强重要物资的储备工作,建立粮食、食用油储备等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储备,满足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供需要。加强货源的组织,确保重要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三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统计监测休系,建立粮、油、肉、菜、蛋、奶、糖、盐和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重要商品的市场监测,必要时启动日报制度,及时对市场波动情况进行监测、做好上报工作,及时为政府提供准确数据。

(二)农副产品流通渠道畅通、收费规范。一是对涉及

我县农副产品流通渠道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了除检疫费以外的其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保证了农副产品流通顺畅。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涉及农副产品流通领域的服务性收费管理工作,对涉及农副产品流通环节的各种经营服务性收费,严格要求执收单位执行“自愿有偿”的原则,杜绝了强制服务并收费的现象发生。

(三)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及时、合规,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报请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稳定市场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实施了对城乡低保家庭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补贴机制,建立和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认真落实了元旦、春节期间对城乡低保户和“五保户”每人30元的一次性物价补贴政策,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严肃查出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一是进一步加强了价格监测力度,对牛羊猪肉、禽蛋、食用油、蔬菜等主副食品及相关商品价格坚持“一日一报”制度,每天对比分析预测,准确掌握主副食品价格变化情况,一旦发现价格异动,在第一时间报告政府部门并采取措施。二是及时组织专项检查和整治,深入主要流通企业、农副产品市场、粮油经营单位、成品油经销企业等,积极开展政策提醒、宣传教育及价格专项检查,严厉打击价格垄断、价格欺诈、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努力做到“保证供应、稳定价格、规范行为”。

三、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实施、国家

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一)安排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目录支持方向的项目。我县重点产业是以锰、钡、煤等行业为支撑,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主要围绕锰行业展开。具体来看,实施了包括金泰电冶科技开发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产业振兴项目、泰正矿产资源开发公司电机系统及矿热炉综合技术改造项目、通渝铁合金公司节能综合技改项目、舜天西投城口分公司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这些项目安排都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目录支持方向。

(二)按时、足额下达国家资金,项目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组织实施。多数项目的国家和地方资金均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工程实际进度及时拨付,建设和运营也都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具体实施,已通过国家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审计和验收。只有舜天西投城口分公司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由于企业自身发展原因,尚未启动建设,虽然国家资金已经下达,但是县财政按照资金管理办法未予拨付。

(三)县科委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合规、有效管理使用资金。为提升我县锰矿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2009年,县科委与重庆大学、泰正公司等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争取了国家“863计划”项目“锰资源高附加值新材料技术开发”。该项目共投入资金800万元,全部用于锰系高附加值新材料的开发研

究和中试。在国家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各合作单位精诚合作下,项目按照计划任务有序推进,新材料开发渐现成效,项目将在明年之内完成结题。项目完成后,将对提升我县锰矿产品质量,延伸产品链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一)落实节能减排规划编制和目标责任。一是科学编制减排规划。结合城口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容量实际,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科学决策,编制实施了《城口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十一五”规划》,目前《城口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十二五”规划》已编制完成编制。二是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县委、县政府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对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并建立完善了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减排工作调度会议制度等,加强对减排工作的督查考核。

(二)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资金投入到位。强化减排工作措施,全面完成了减排目标任务。我县按照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总体原则,严格执行总量指标审批、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控制闸”、“调节器”和“杀手锏”的作用,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要求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必须进行排污交易或对总量减排指标替代项目进行排污量确认,从源头上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减排监管长效机制。

(三)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措施到位,节能减排目标基本完成。一是实施了矿山开采生态植被修复工程。编制出台了《城口县矿山生态植被修复实施方案》,采取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治理了矿山开采形成的“黑瀑布”,共投入治理资金563.4万元,恢复矿山植被474.9亩。同时,严格执行矿山生态植被恢复保证金制度,督促矿山开采企业落实环保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对矿山生态植被的破坏。二是加强了对矿产开发企业“三废”排放的环境监管。督促企业落实环保措施,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换代,规范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对五洲锰业、矿产资源开发公司、燕山锰业等锰矿加工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为提升环境监管水平,由县环保局牵头,建成了全县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远程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重点排污企业24小时实时监控。全县工业企业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三废”的目标。三是开展了锰矿开发集中片区高燕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包括河道清淤、修建堤防、整治沿岸土地、绿化河道两岸、开展企业厂区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工业集中废渣堆码场、修建沉淀池等,共投入资金4300余万元,高燕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收到了良好成效,当地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和信心指数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四是建成了城口县锰矿冶炼废渣堆码场。由县环保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全县14家锰矿冶炼企业共同出资,在复兴街道板桥河沟建成了城口县锰矿冶废渣堆码场,对规范全县锰矿冶炼废渣处置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新上项目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我县建立了重大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制度、环评专家审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坚持实行“三公开”,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有力地推进了环评审批工作的良性健康发展。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门槛,加大了对新建项目的监管力度,杜绝了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项目通过环评审批。对涉及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坚持主动介入、积极服务,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完成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同时,我局加强了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落实了项目跟踪管理制度,建立了项目管理台帐。督促建设单位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对不按规定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项目试生产或竣工验收时,严格把关,配套环保设施或措施未落实的,不允许投入试生产,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彻底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五)重点行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环境影响评估体系得到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和重点流域污水防治符合规划要求,饮用水安全保障、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危险废物处置等方面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加强重金属污染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认真开展了重金属污染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我县暂没有相关重金属污染企业。同时,我县加强了对任河、前河等两条主干流域的规划环评工作,加大了对流域内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力度,确保了重点流域 的水环境安全。二是实施“碧水行动”,全力确保了饮用水安全。加强县城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和监测工作,划定了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定了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完善了界碑、警示牌等基础设施。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深入排查,确保保护区内没有工业和市政污水排放口。对全县主要河流和水库进行水质保洁专项清理工作,规范了流域内的各种排污行为和河道内采挖砂石行为。经监测,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次级河流监测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城区公共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建制镇和乡村达标率100%。三是实施“蓝天行动”,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在县城建成区内建成了1.51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和2.21平方公里基本无煤区,今年又启动了无煤社区创建工作。开展了餐饮油烟扰民专项执法和二次扬尘整治。制定了《城口县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改善县城空气质量实施方案》,落实了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坚持县城空气环境质量联席会议制度、预警预报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县城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优良天数达到329天,2011年截止6月30日,优良天数达到179天,比去年同期增加30天。四是强化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和危险废物处置,确保了全县环境安全。我县加强化学危险品、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的环境监管,坚持环境风险评价制度,认真落实《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环境污染应急事故演练,提高了重特大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事故的应急防范能力,为确保全县环境安全提供了有力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研报告) 篇5

洪泽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泽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成为当务之急。面对后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推动洪泽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创新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一、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洪泽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86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一产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3.3%;二产增加值39.71亿元,增长17.5%,二产中工业增加值32.89亿元,增长16.8%;三产增加值33.41亿元,增长15.60%。产业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从产业比重看,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从2005年开始,我县工业增加值已超过一、三产增加值,并呈逐年增长态势,到2009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依次为18.6:44.2:37.2,第二产业牢牢处于领先地位。全县共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12家,销售超亿元企业31家,今年1-8份,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6.35元、开票销售61.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36.7%。化学新材料、机械制造、现代纺织三大“百级产业”初具雏形,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分别占工业经济总量的76.7%、83.8%。

2、从产业层次看,三次产业取得长足发展。进入“十一五”,洪泽三次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结构更趋合理,水平不断

1提高。第一产业方面,已初步形成水产、水禽、水生蔬菜三个10亿元产业,高效渔业、高效种植业面积占比分别达54.8%和32.5%,全县农副产品加工率达45%以上;第二产业方面,工业企业数量快速增多,规模迅速扩大、效益明显提升,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相继突破,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方面,交通、邮电等公共服务行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经济、休闲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软件外包等现代服务产业方兴未艾。

3、从产业贡献看,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十一五”以来,全县第三产业始终保持高位运行,连续4年在GDP中占据35%左右的比重,产业贡献率最高达36.88%,产业拉动率最高达7.79%,不仅保持了与一、二产业基本协调的发展态势,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虽然我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推进,产业结构日趋完善,但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散,现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在20多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工业经济产业关联度低、依承度小、产业链短;二是企业规模小,大型企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销售过10亿元企业只有1家,过5亿元企业2家,销售超1000万元的仅占三分之一,市场竞争力整体不强;三是产品档次低,全县工业以化工初加工、纺织、建材等依赖大量资源投入的传统产业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少,附加值少,现代新型工业所占比重少;四是外向程度低,工业产品出口规模小,产品销售主要依赖国内市场。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洪泽处在做大经济总量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方式

转型同步发展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适逢难得的机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责任十分重大,而且任务非常艰巨。

从面临挑战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一是环境、资源的挑战。环保方面,洪泽湖是国家南北北调工程的重要节点,保护“一湖清水”成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逼迫我们发展清洁型、环保型产业。二是宏观形势的挑战。国内外市场竞争表明,技术与品牌优势大、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经受经济波动冲击的能力明显强于传统企业,结构的合理性已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三是产业层次不高的挑战。洪泽产业层次总体上以粗放型、传统型为主,大都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四是周边发展态势的挑战。随着周边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要始终保持优势,就必须走发展特色产业之路。

从面临机遇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当其时。一是苏北整体纳入长三角区域,为我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二是宏观政策调整,保持扩大内需政策稳定,实施增值税改革,有效的放大了市场容量,减轻了企业技改税负,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以抢占市场;三是金融危机导致资产价格降低,人才流动加快,为企业低成本扩张、吸引高层次人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四是近几年制造产业迅速发展,“四区两园”基础设施基本到位,显著增强了承载和集聚大项目、好项目的能力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今年,县委、县政府在培育高新产业、发展软件产业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文件,从制度上确立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

径,总体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结构、人才、产业升级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结构优、经济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的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发展路径和工作要求是:

(一)抓住产业发展这一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做大总量、调优结构、提升效益的目标,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一要狠抓新兴产业培育。精心培育以清华科技园项目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安芯智能港项目和液晶电视项目为重点的软件及液晶显示产业、以国铝高科、压电陶瓷、生物质能项目为内容的新能源产业、以40万吨半干面出口和8000万只肉鸡项目为带动力的生物技术应用产业,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打造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集群。二要推动企业培大育强。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企业通过靠大靠外靠强盘活盘强,未来三年内,培植银珠集团等销售超50亿元大企业2家,培植软件产业园、肉鸡养殖及深加工、200万只汽车轮毂、盈恒化工等销售超10亿元企业12家以上。三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新兴产业培育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科技人才,深化与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推动节能减排,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约节约发展水平。

(二)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壮大四水产业。制订新一轮“四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广 “大蟹、有机蟹、跨季节蟹”的养殖步伐,实施鹅产业三年发展规划,打造入江水道沿线鹅产业带,推进芡实饮料等

深加工项目建设,扩大水产批发大市场冷库建设规模,逐步实现水产品交易由季节性向全年性转变,单一性水产品向其他农副产品复合经营转变。二是提升发展空间。认真编制县级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周桥灌区改造五期工程等项目,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工作,进一步拓展用地空间。加强螃蟹、鹅、大米、芡实等“四水”标志性产品的品牌建设,做大品牌农业。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规划引领、产业发展、绿化美化,加大资金筹集和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建设一批湖区生态渔村、景区旅游新村、城郊社区新村,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综合环境整治。

(三)抓住湖滨名城这一平台,大力推进城市精品化。城镇是承载经济发展的平台,加速推进精品化城市建设是我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迅速掀起新一轮加快城市建设热潮,重点打造新城区、湖滨区、老城区、开发区等“四大板块”,开工16层以上的高层建筑31栋,启动11万平方米拆迁,实施砚临河风光带二期等10个地块绿化和开发工程,切实把城市做大、做美、做优、做强,塑造洪泽县城的全新品牌。加大核心商圈建设,积极引进苏宁电器等知名商贸物流业企业入驻洪泽核心商业区,开工建设四星级天水假日酒店、18层天泽经济型酒店等一批新型酒店,提升商业服务档次。规范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合理引导商品房开发。加大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开工建设仁通物流园、宏发再生资源物流园、闽翔钢材大市场等投资超亿元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市建设和市民素质建设,统筹城市亮化与市民心灵美化,统筹提升城市内涵与提高市民的文化内涵,努力营造讲文

明、谋发展、促和谐的新风尚,努力造就文明、高雅的新市民。

关于安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报告 篇6

蒋宁 汪雷

世纪之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再次成为国内学术界注目的焦点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21世纪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仅仅分析这种转变的必要性、意义和一般实现途径是不够的,理论界更重要的任务在于精确地判断出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既有水平,认清阻碍我国实现集约化农业的诸种障碍因素,并结合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村改革现状和农民的具体实践活动,寻找出一条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途径。

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我国目前农业增长方式的现状和水平。

一般而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集约化经营方式基础之上的。农业的集约经营是一种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良品种,改造土壤,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有效、科学地施肥和精耕细作等手段的应用,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有效、持续发展。这与那种单纯地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的增长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有的同志仅将精耕细作看成是集约型农业的基本特征,由此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确定我国农业生产的现有水平。他们将农业生产方式划分为美国型、西欧型和中国型三种基本模式,认为美国的农业生产选择的是一种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西欧由于土地稀少、人口密集、资本集中、技术先进,故而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典型的集约化特征,中国介于二者之间,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精耕细作,因此,就集约程度而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于西欧而高于美国。乍看之下,这一判断不无道理。但只要对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增长方式的现状有一些粗略的了解,此一结论的不合理和非科学性就十分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农业生产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方式特征显著。

目前,家庭承包经营仍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这一形式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在数年之内接连跨上新的台阶。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着天然的不足,它以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土地经营规模狭小,抗灾能力不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较弱。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即达4.0731亿吨,比1978年增长34.65%,但此后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都步入徘徊和低速增长期,至1993年,粮食产量才首次突破4.5亿吨大关,1996年虽以5.0454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但也仅比 1984 年增加9700余万吨,12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99%,这一增长速度甚至赶不上11年来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粮食增长速度的缓慢,不能不说其与农业生产的小规模经营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集约型农业是建立在一定量的土地经营规模基础之上的,没有土地经营规模的稳步扩大,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生产就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所谓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就无从谈起。据国家土地局最新调查,我国实际可耕地面积接近1.39亿公顷,但人均耕地仅有1.5亩,约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997年,乡村农业劳动力总数为3.24亿人,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也仅有0.42公顷。此两组数字,美国则分别为我国的6.5倍和63倍。此外,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力仅拥有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1.2台,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29.97部,农用载重汽车22.88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仅拥有小型及手扶拖拉机8.77台,机动脱粒机5.15台,农用水泵7.9 台,机动喷雾(粉)机0.38部。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程度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由此,我们很难得出我国农业生产集约

化水平高于美国的结论。

2.精耕细作虽是我国农业生产的表征之一,但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其与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有着本质的差异。所谓传统意义的精耕细作,是指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农作方式,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实现农作物产出量的增加。而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在要素投入的选择上,显然与此大相径庭,资本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相应地,劳动力要素在量上的投入则呈现出不断萎缩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被转移出来,农业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改革前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特征,1997年,我国农业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仅为2.08亩,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只有4818元,农业生产效率仍然低下;而滞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仍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47%,由此而形成的“精耕细作”,显然不同于集约型农业下的精耕细作。

3.我国农业经济基本上属于自给半自给经济,既存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系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相去甚远,农村、农业、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与市场相互隔离的状态,这是与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不相适应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总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其基本环境条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我国农业经济及其生产方式,要完成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困难重重,这一点,已再三为各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所证明。

综上,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基本判断:我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当低下,以规模化、商品化生产为前提条件的农业集约化进程尚未有效展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其面临的困难之多、之大可能远远要超过许多决策人士的设想。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就不能不立足于这一现实,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这是我们寻找我国农业集约化道路的思维基石和基本出发点。

要使我国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首先必须解决诸种与农业集约化相左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既包括宏观的、外在的因素,也包括我国农业发展自身存在的各种内在因素。

1.农业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脱节问题。由于小农经济构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与商品化大生产的要求相互矛盾,如此,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丧失了基本的市场环境条件。如果农业生产方式不能与现代市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那么,集约化农业对中国农业而言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将农业、农民和农村迅速推向市场。

2.资本投资问题。集约化农业对资本的需求是巨大的。在要素投入的选择上,集约型农业实现产出量的增长更多地依靠资本与技术投入的增加(技术的投入更表现为对资本的大量需求),而非如传统农业那样,仅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就能实现增长。显而易见,现有的小规模农户经济是无法积聚起转向集约化农业生产所需的巨大资本的。截止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090.1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一数字大约比1985年增长了

1.5倍,但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9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为2131.21 元,而人均现金支出则高达2297.3元,这意味着该年农村人均储蓄为-166.09元。如此,我们很难想象我国的农业生产主体能够积累起足够的资本金来支撑集约化农业的运行和发展。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户经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极弱,在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条件下,农业生产主体无法走向集约化经济增长道路。因此,能否寻找到新的资本注入途径,这是关系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能否顺利转变的核心问题。

3.劳动力素质问题。集约化农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显然,我国现有的农业人口素质水平是不符合集约化农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起码要求的。这表现在以下方面:(1)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文盲半文盲人口高达2亿以上,且90%以上集中在农村。另据有关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者所占比例极低,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却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2)据统计,至1996年,我国已进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年均进入育龄的妇女100万以上,净增人口80%在农村。同时,截止199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尚有5000万左右。人口生育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生越多的贫困农村家庭无力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旧文盲尚未铲除,而新文盲却在不断滋生。以此推论,我国未来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前景堪忧;(3)8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民工潮的涌动,我国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业已呈现妇女化和老龄化的趋势,受教育程度稍高的农村青年都急于跳出农业生产部门,如果这一态势无法遏制,那么,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滑坡就不可避免。凡此种种,皆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未来的集约化农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未来的集约化农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衡量的标准绝非仅仅是汉字识字率的高低,除了劳动技能以外,是否掌握了生物、化学等先进科学知识,是否能够应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来熟练地获取全球或地区最新信息,甚至市场感知能力、交往能力乃至于创新能力,都将涵盖于高素质范畴之中。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首先解决的一大课题。

如上所述,我们可将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农业的资本自我积聚能力和提高农业活动人口的基本素质三者看成是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先决条件。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并联系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是我国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途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1.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村、农业与农业生产主体走向市场、与市场经济联结起来的内在驱动力。如前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农业制度中,在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农户经济中,满足于自给半自给现状的农业生产主体是不可能主动去关注市场的。这也正是我国农业与农村长期游离于市场之外的深层次原因。那么,如何促使农业生产主体主动去关注市场并进入市场呢?问题当然在于必须寻找到农民与市场相互联系的利益结合点,只有当农业生产主体切身感受到市场与其物质利益密切相关时,他们才能主动地融入市场,成为或希望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合格主体。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农业产业化对农民乃至于农业与市场联结的驱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业化的结果导致了农户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农产品产出量的迅速增加,增强了农业生产主体对市场的依存度与关联度,最终将使农业内在地产生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烈需求,并为集约型农业构筑好必备的市场环境条件。

2.农业产业化能为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营建一种较为合理的内部资本积累机制,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准备。集约型农业必须是高技术含量、高投入与高产出的农业,如果不能在农业内部建立起一种合理的资本积累机制,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就缺乏资金支持,那么,所谓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只是一个神话,不存在任何现实可能性。回顾2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133.6元上升至1997年的2090.1元,细加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农民收入提高的原因有三:一是农业制度的变革创新致使农产品产出量迅速增加,二是价格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实际售价,三是80年代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始于80年代中期并一直绵延至今的民工潮,使农村居民的实际货币收入产生了大幅增长。但由于我国农村尚处于由贫困型向脱贫型、温饱型转变的特殊发展阶段,农民的诸多物质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与社会其它各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仍然低下,因而,农民不能、也不愿对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并且,在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农业部门也始终无法有效地构建一种合理的资本自我积累机制。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及其在增产增收方面昭示出来的巨大潜力,一方面将为我国农业发展解决资金匮乏和物质、精神动力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在农业内部培育形成资本自我积累的合理机制,这就为未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扫清了现实障碍。

3.农业产业化能有效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从而使集约型农业的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趋于缓解。农村居民和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及综合素质普遍低下,业已构成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大阻碍力量,尽管政府和社会为此采取了种种对策措施,如颁布实施《教育法》、实施“希望工程”、“春蕾工程”等,但并未阻止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下滑的势头。然而,从实践效果来看,农业产业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这一社会难题。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1)由于中介组织的加入,农业产业化为农业生产部门引进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市场人士,从而改变了传统农业劳动力的总体结构和素质结构;(2)农业产业化成功地把高科技融入农业之中,拓宽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利于现有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的改善;(3)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从业人员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而为我国农业后续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相信,农业产业化必将构建一个巨大的人才资源宝库,以满足未来集约型农业对各种人才的巨大需求。

4.农业产业化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农业生产主体进入市场、进入高科技领域所需承担的风险,为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扫除了心理障碍。集约型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技术含量都将有大幅提高的农业,集约型农业中的生产主体必然是为市场生产且已走向市场的市场主体,如此,则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主体肯定会面临两种风险,一为市场风险,一为科技风险。如果风险过大或风险预期过强,那么,农民将对集约型农业丧失信心且心怀恐惧,相应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就会遇到极强的社会心理排斥力。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多种经济主体的加盟,尤其是公司等市场活跃主体进入农业产业链之后,农民本需承担的风险被大大降低了。与此同时,他们切身体验到了市场的魅力和科技农业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因而,经过农业产业化浪潮锤炼过的农业生产主体,必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推动力量。

关于安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报告 篇7

1 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电力企业发展要求的转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 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垄断企业和体制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我们都知道, 在我国过去的社会发展中, 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 使得垄断现象十分严重过, 缺乏相关竞争力和竞争意识, 这就造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同时这种现象还存在着许多国际性问题, 也是目前世界经济一体背景下存在的主要隐患之一。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发展逐步出现了改变和转变, 同时随着高新产业和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这种趋势下, 电力企业也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运营的核心模式, 也是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而产生的必然产物。

电力营销的含义可以概括为电力企业在适应竞争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满足用电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的情况下, 将市场营销的概念引进电力企业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营销活动, 从而达到既为电力客户提供满意的电力产品及产品消费服务有实现市场的开拓、客户的开发、企业的盈利最大化, 又得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增加企业综合行业竞争实力。其精髓是在节约电力资源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开发电力的使用价值, 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其中重点是最大限度的开发客户占领市场并且提高电力的销售量。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市场向社会主义自由竞争市场的逐渐转变了电力行业的垄断盈利方式, 使得电力市场不再是垄断经营, 这就对电力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体现在电力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内部管理模式的创新、市场的扩大客户的开发、企业市场化的建设及盈利最大化能力的培养等。给电力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的现状

经济结构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虽然第二产业仍然是电力企业的主要市场, 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冲击下, 沿海城市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渐渐存在差距, 不同区域的用电量也因产业发展的程度不同导致差距越来越大。传统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是电力市场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大环境的推动, 也为电力资源的重新分配整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电力企业的企业营销、经营方面、营销能力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电力行业经营体制也必须冲破计划经济市场的垄断从而革新以与新经济体制相适应。

2.1 营销概念与电力企业经营不能完全契合

现代化社会发展中, 不管是电力企业还是其他社会生产单位都存在着较多的经营问题, 同时这些企业工作中员工对于企业盈利额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这就造成员工工作的被动和不积极, 主动追求效益意识不高的现状。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的模式下会给电力企业及员工不同程度的优越感, 但是, 他们并没有认识到,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 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电力市场将有供大于求逐渐向供不应求转变, 所以电力企业只是保证基本的供电安全与电力资源即将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既要保证技术上的创新也要保证思想上的创新。

2.2 电力营销体制的建设不完善

电力企业中的营销部门建设不完善, 营销人员的比例与素质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对于营销体系建设不完善, 技术、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不够。导致企业无法有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对于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准确的掌握, 对需求市场也无法进行准确地估测。营销体制的不完善将成为企业盈利的最大牵绊。

2.3 电力企业营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如今的电力企业从业人员无论是技术能力、思想创新还是心理状态都不能与当今电力企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科技的发展为电力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和设备, 但是电力企业从业人员的年龄偏大, 接受能力不高且没有积极的进取心。因为电力行业的工资制度不够平等, 从业人员在某方面对于企业无法做到全身心地投入, 为企业带来的贡献有限。

3 电力营销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创新经营思想, 完善营销理念

电力企业要从垄断经营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清醒过来, 明确自己未来在市场中的经营方式, 企业要在市场中主动出击, 将服务客户转化为企业经营的核心, 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心理调节更新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与模式, 在经营过程中融合营销技巧:市场调研, 运用科学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和整理客户市场的相关信息, 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见解。让营销人员了解客观的营销环境。市场细分, 要区分不同的客户群体, 了解不同层次的客户对于电力产品的不同需求。完善营销服务理念, 电力产品的经销质量取决去电力资源的供给服务质量, 创新管理、创新技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力资源服务。

3.2 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

企业应在营销体系的建设上投入人力物力, 做好技术设备的及时更新, 是本企业的营销团队能够及时的把握市场动向, 目标市场、目标客户及潜在市场和客户。把握了最新的市场动向和客户资源, 才能有建立客户资源档案的基础, 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通过目前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高新技术可以实现营销体系的系统化。在营销体系系统化的支持下可以实现通过对于售电、用电、客户分布等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3.3 增加对电力营销从业人员的培训

通过及时对营销从业人员的培训, 更新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 提高营销技巧。使营销人员可以更好的发挥专业技能, 通过科学的营销学来提高电力企业的销售量, 使电力企业的经营利益化。

4 结论

关于转变河南外贸增长方式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对外贸易地理分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依据静态比较利益原理而长期粗放投入的贸易增长模式导致河南省贸易规模增长快,但贸易得利少,贸易摩擦频繁增加。因此,全面提高河南省国际竞争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探寻合理转变外贸增长的方式。

1、转变河南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河南是一个内陆省区,长期以来,内向型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进入新世纪, 河南积极实施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2001-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4.59倍,年平均增长率达27.4%;到2007年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28.05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不断扩大的商品进出口规模,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河南省人均GDP、工业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竞争力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进出口额、对外贸易依存度等经济外向型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很低,新世纪河南对外贸易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出口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现象却十分普遍。主要表现在:

1.1对外贸易发展整体缓慢

在此通过进出口总额、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率和对外贸易依存度这三个指标来衡量河南对外贸易增长的总体规模。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或一地区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河南是一个内陆省区,长期以来,内向型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980年,全省进出口商品总额只有2.26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河南的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1980一1990年,河南进出口规模翻了2番多,发展到10.0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1%。进入90年代,河南对外贸易进入了稳定增长期,进出口总额由10亿美元增长到22.7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8.5%。2001一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4.59倍,年平均增长率达27.4%;到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发展到128.05亿美元,其中,进口44.1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7.5%;出口83.9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7.8%。尽管河南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成绩斐然,但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07年河南省出口额 83.91亿美元,是广东的2.3%、江苏的4.1%、山东的11.2%;进出口贸易总额128.05亿美元,是广东的2.0%,是江苏的3.7%,是山东的10.44%. 2007年全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己经达到67%,而河南仅有6.5%。

1.2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是指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量中各类产品的比例关系,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分工地位以及产业竞争力等。在统计历年出口货物分类金额时,经常把出口货物分为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两大块。目前河南主要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但其出口比重仍低于全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平均水平,2007年,河南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在工业制成品中,技术含量较低的纺织品占12.1%,贱金属及其制品占30.1%。从2007年出口商品中可以看到,排在前10位的大宗出口商品依次为:人发制品、带有螺纹或翅片的精炼铜、车辆用新的充气橡胶轮胎、未锻造银,非合金钢卷材、未锻压的精炼铅、非合金钢非卷材、其他热轧钢、人造刚玉和柴油机客车,10类商品合计21.9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6.2%。可以看出:这10类商品基本上都是技术含量较低,甚至有很大比重是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同时河南进口规模偏小,影响河南产业结构的提升,2007年河南进、出口总额的比例是1∶1.9,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1∶1.27。在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只有1.2亿美元,占4.6%。

通常认为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越高,出口产品结构越合理,而河南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2.2%,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0.1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2个百分点,中部六省区中,规模超过河南的有安徽和湖北,比重超过河南的有安徽、江西、湖北、湖南。2007年,河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5亿元,占出口总额的 5.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8个百分点。出口规模排全国第20位,比重排第28位。出口规模在中部六省区中排倒数第2位,比重在中部六省区中排倒数第1位。

出口换汇成本是衡量外贸企业进出口盈亏的重要指标,与外汇牌价相比能直接反映出口商品是否盈利,换汇成本如高于银行外汇牌价,说明出口为亏损,反之,如低于银行外汇牌价,则说明出口盈利。河南出口商品的低级化,使出口换汇成本上升,贸易利益减少。2007年,河南出口一美元的换汇成本为7.65元人民币,按2007年平均外汇牌价计算,基本上处于保本微利状态,如果再加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则成本更高。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自农产品种植,发展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农产品出口,解决农村“卖粮难”,提高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但从目前来看,河南农产品出口规模明显偏小。2007年只有4.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其中:小麦、玉米、绿小豆等河南主要农产品出口几乎是一片空白,另外纺织、食品等也是河南的优势产业,但出口规模也不大。因此发挥河南优势,应当成为今后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方向所在。

1.3对外贸易方式单一

对外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一国或地区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进口原料、材料和零件,利用本国或地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外汇体现的附加值,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在出口业务。河南是一个工业大省,但不是工业强省,原因就在于河南工业缺少科技优势,生产的产品竞争力差,因此,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时机,发挥河南工业优势、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力开展加工贸易,当为优选之策,但河南加工贸易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2007年,河南一般贸易方式出口67.54亿美元,占全部出口商品的8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占全部出口商品的17.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2个百分点,在江苏、福建、辽宁、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省区,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高达45-75%。

1.4对外贸易地理分布集中,存在着较高的市场风险

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是指一国或地区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美国、韩国、欧盟是河南出口比重最大的前三位贸易伙伴,2007年,对这三个市场的出口占总出口的47.6%;进口比重最大的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日本和欧盟,2007年从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额占总进口的38.3%。主要进口商品中,铁矿砂、铅矿砂、氧化铝等绝大部分来自于澳大利亚和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中,人发制品、非合金铝、精炼铅、橡胶轮胎等对美国、日本、韩国的市场依赖程度也很高,存在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和贸易风险。另外,对这些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已成为双边贸易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

1.5外贸体制改革滞后,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不宽松

从2007年各省区出口数据中发现,中西部经济比较落后的省区,其国有企业出口在整个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都比较高,东南部沿海发达省区比重一般都较低。2007年,河南国有企业在外贸出口中占41.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9位,但出口增速不快,近几年一直低于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小,出口所占比重低,2007年只有14.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7.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个百分点。在外贸企业中,规模小、实力弱是根本问题。

2、转变河南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政策建议

目前正值中部崛起时期,也是河南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时期,为适应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出口贸易增长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及片面追求速度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的方向上来,以实现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1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鼓励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开展对外贸易,为河南外贸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便利、公平的外贸运行机制,降低市场主体的各种交易成本的制度成本,充分调动各类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积极性,提高除国有企业外的其他类型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构建质量效益导向型的外贸促进服务体系,所谓外贸促进服务,实际上是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需要以一定的财政公共支出为支撑体系,它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出口规模,提高河南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商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又不会导致恶性低价竞争,外贸促进服务体系主要服务于以下四个方面:一信息与咨询服务,重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在开展出口中面临的国内政策法规信息流动不畅、国际市场实用信息匾乏、开拓新市场能力不足等问题;二市场调查服务,主要通过海外办事处调查进出口目的地的经济动向;三法律服务,包括各国贸易法律、法规的咨询,贸易纠纷的调解,以及协助企业通过产品国际安全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和环保认证等;四展览服务,重在提高企业贸易机会,特别是开拓海外新市场的机会。

2.2发挥河南比较优势,优化河南对外贸易产品结构

一个比较合理的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应当是既充分体现河南比较优势,又能推进河南出口产品升级换代,增加其技术含量的结构。就是说,要发挥河南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抓好重点企业、商品和市场,积极推动汽车零配件、大型成套设备、大型农业机械等机电产业发展。同时也根据河南高新技术的优势和特色,选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研究对象,提高资源类产品的附加值,开发节能与环保产品,扶持和培育一批优势出口产品,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和产品,以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来带动出口产品升级换代,增强国际竞争力。利用河南历史悠久的农业传统,河南省部分种植业产品具有比较价格优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种植结构的调整,我省蔬菜、水果、瓜类、花卉等产品和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目前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不过这类产品普遍存在档次低、品质差、科技含量不高或规模小等问题,这可以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提升其品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从而进一步带动河南农业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畜牧业方面,河南畜产品除禽肉外,其他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20%至60%,在国内外市场都已占有一席之地,可扩大出口;同时需要注意河南原产地产品的保护和开发。在进口方面,要根据河南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大省内不能生产或达不到要求的高科技资本型产品的进口,提高省内技术装备水平。

2.3坚持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寻找加工贸易新增长点,保持外贸出口可持续增长

美国、日本、韩国、欧盟是河南进行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要根据这些国家的消费习惯和偏好、购买能力、风俗等,在各个不同消费群体的市场细分上下功夫,通过多样化、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优质产品出口,进一步深度开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与此同时,及时捕捉世界市场的变化,积极拓展对非洲、拉美、中欧和大洋洲的对外贸易。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寻找加工贸易的新增长点,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加工生产,并努力拉长加工贸易产业链。

3、结论

由动态比较分析理论可知,一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是可以创造和培育的。因此通过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河南外贸一定能走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http://www.ha.stats.gov.cn/hntj/lib/tjnj/2008

[2]《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3]张永生、陈晓娟,河南省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理论研究2008

[4]雷英,加快河南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国际经贸论坛

[5]赵秀丽、张红梅、陈允仓,优化河南出口产品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跨国经营2008.7

[6]龚江洪,《浙江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浙江工商大学2007硕士论文

上一篇:会计面试自我介绍怎么说下一篇:物业安保主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