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自我鉴定(精选8篇)
光阴荏苒,毕业在即。回顾两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1、政治思想坚定。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经得起考验,始终与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了公共部门及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相关、公共组织理论等相关知识,对所学专业知识努力达到系统化、条理化、要点化,并注重将所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对《领导科学专题研究》、《公共管理学》、《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等做到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3、注重党性锻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旗帜鲜明地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了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
收获和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指导帮助,我将继续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学习生涯,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业务水平。篇二:在职硕士自我鉴定
在职硕士自我鉴定
光阴荏苒,毕业在即。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1、政治思想坚定。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经得起考验,始终与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对所学专业知识努力达到系统化、条理化、要点化,并注重将所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对《民事诉讼法》、《劳动法》、《合同法》等做到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3、注重党性锻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旗帜鲜明地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了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
收获和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指导帮助,我将继续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学习生涯,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业务水平。2.本人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两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思想方面。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认真执行学校、实验室的决议;尊敬导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勇于奉献,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能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一名学生干部,我始终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在自己进步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进步,先后担任了几位同志的入党介绍人、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学业方面。我的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主要研究兴趣为三维模型的简化与网络传输。学术思想活跃、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风良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在所选的研究生课程中,成绩全部为优良;在国际会议发表了学术论文两篇;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两个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独立负责一个模块,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
其它方面。研究生的确应该视学术为生命,但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重要的。我组织和参与了实验室的系列体育赛事,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积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坚持听一些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名家讲座,提高自身的修养。业余时间爱好摄影,作为青年志愿者参与了国际学术会议的拍摄工作并负责实验室重大活动的摄影任务;在摄影专业杂志发表文章一篇。本人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两年。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本人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篇三:在职研究生自我鉴定
在职研究生学习小结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终身学习是每个人成才的必要途径。为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创新理念和现代管理知识,促使在工作中进一步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更好的工作。
通过这两年的在职研究生学习,让我受益非浅。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研究生班就我个人的发展而言,它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课程班的课程安排很紧凑,几乎每月都安排有两次课程,自己也能克服困难坚持上课,两年来,我学到了先进的文化知识,掌握了解了项目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使自己在工作和管理上上了一个新台阶。
通过这两年的在职研究生学习,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认识。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对个人的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第一让我感到在职研究生教育是在不断的发展,对在职工作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第二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研究生潍坊培养基地教育规划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细致,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继续深造、学习的平台。1篇四:在职研究生的个人自我鉴定
在职研究生的个人自我鉴定
光阴荏苒,毕业在即。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1、政治思想坚定。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经得起考验,始终与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对所学专业知识努力达到系统化、条理化、要点化,并注重将所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对《民事诉讼法》、《劳动法》、《合同法》等做到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3、注重党性锻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旗帜鲜明地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了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收获和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指导帮助,我将继续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学习生涯,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业务水平。篇五:2014在职研究生自我鉴定 2014在职研究生自我鉴定
第1篇:研究生自我鉴定
在学习上,我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积极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一直以来,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在专业课上我不仅努力学习必修课。此外,为了锻炼我的能力,完善我的知识体系,我选修了《新闻编评研究》、《新闻采写研究》等课程。我还经常去听摄影、广告、文艺以及文学等课程,并在实践中积极锻炼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学习编辑软件、摄影技巧等。在课外我阅读了《消费社会》《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景观社会》《理解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做新闻》《萨特论艺术》《激进的美学锋芒》《第二性》《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等大量新闻学经典著作,不但领略了不同学派的观点以及其研究方法,我也针对其部分观点发表学术论文。这一系列的学习都是为了补充自己不完善的知识体系。
书本是思想的凝缩,是智者的精华,因此,我一有时间就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阅览或者查阅书刊杂志,不仅仅专业的中外书籍,也阅览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书刊杂志。我深知做一个现代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必须知识丰富,视野开阔,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展的更好。我深深珍惜在四川大学的读书机会,经常去听新闻传播学、文学、儒学等各种讲座,补充营养,开拓视野,给自己加力。每到周五的时候,我都会参加学校的英语角活动,并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是我的榜样,也是我向上的力量。除此之外,我阅读大量的英文报刊杂志,并阅读英文原著来补充自己。在研究生阶段,我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在思想上,我不断追求进步,参加了学术部,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我竭心尽力力争做好表率模范,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关心时政,重视理论修养的提升,坚持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领会共产党的思想和宗旨,认真阅读马列主义原著,全面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曲折历程以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崭新风貌,进一步理解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性以及其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在一致性,进而增强了自己在政治、思想、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在行动上,平时注意作风纪律养成,能够自觉遵守条令条例和研究生队的各项管理规定;入学后,很快探索出与导师、同学和谐相处的适宜方式,迅速适应了学习生活环境改变、身份变化的要求;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与人为善,力求做到待人接物谦和有序,礼节礼貌周到得体;热于助人,关心他人,与朋友同学和睦相处,对困难的同学积极帮助他们。
第2篇:在职研究生的相关自我鉴定
光阴荏苒,毕业在即。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1、政治思想坚定。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经得起考验,始终与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对所学专业知识努力达到系统化、条理化、要点化,并注重将所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对《民事诉讼法》、《劳动法》、《合同法》等做到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3、注重党性锻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旗帜鲜明地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了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
收获和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指导帮助,我将继续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学习生涯,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业务水平。
第3篇:研究生自我鉴定
本人自入学以来,秉承“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的校训,通过不懈努力,圆满地完成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上,极为珍惜研究生院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资源条件,刻苦学习,乐于登攀,通过良师的悉心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努力,掌握了技术经济及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了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在思想品德修养上,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了为党、为国、为民贡献青春的信念,党性觉悟得到锤炼,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在生活上,崇尚质朴的生活方式,养成了正直的作风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待人诚恳、热情,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同学中具有一定的威信; 在工作上,勤勤恳恳、扎扎实实,重视小事、关注细节,能够独立承担一些工作任务,适应性强,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在过去的三年里,本人所获颇丰,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作风,自强不息,求实进取,争取有更大的成绩。
第4篇:研究生自我评价
又是一个新的学年,将在华中农业大学度过的第七个年头。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现将硕士二年级进行总结。
总体来说,这一学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转折性的一年。于学业、于个人人生发展来说。
这一年,也就是硕士二年级,我们结束了长达15年的教师教授学生自学的学习模式,开始了科研的初步探索。这是一种与单纯汲取知识完全不同的模式,需要很多的主观能动性的创新。这种转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唯有经历过这种痛苦,才会渐渐成长起来。我们渐渐地对搞科研入了门,却马上面临着毕业了。说实话,很是不舍。不舍自己破茧重生后积累的经验迅速的贬值,封尘于人生的藏宝箱。幸好,做学问,学业亦或科研,上升到哲学的角度,与做其他事情都是有共性的。在这一年之中,我更大的收获是对自己性格方面、处理事情方面的历练。
科研是需要独立完成的。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渐渐地适应自己给自己提出一个思路,然后当机立断的执行,并对自己的创意、自己的执行力负责。这种独立性的培养,这种责任心的培养,对整个人生是大有裨益的。另外,科研极大的磨练了我的心智。除却培养了我的独立性以外,大大提升了我的执行力。渐渐地明白,有些事情是逃不掉的,无论早晚,自己去做并且做好,没有人可以代劳,早执行早得出结果,而且无论再繁杂,都要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执行,急躁不得。这一年的磨练让我的行动力和耐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一年,我离开了从20岁到25岁待久了习惯了它的美丽、它的亲切的校园。来到了天津的这个研究所做联合培养生。在一个熟悉的环境呆得太久,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些忘却了。
第5篇: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
本人自xx年考取大学的研究生以来,经过两年的成长,使我在思想、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各方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师德建设也遵循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规律, 内因是根本。当教师的内在道德需要与外在的道德目标结合在一起时, 就会产生强大的道德动机, 并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去实现崇高的道德目标。教师内部的思想矛盾和冲突的发展是师德自我建设的内驱力。师德自我建设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 是教师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超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驱力不断受到诱因刺激, 不断发挥推动作用, 促使师德内化和完善。教育硕士培养作为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促进师德自我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学业、工作、生活兼顾, 坚定了教师为事业拼搏的进取心
“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志存高远, 勤恳敬业,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是《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教育硕士培养为教师落实《规范》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供了重要途径。然而, 对于参加教育硕士培养的教师而言, 从准备报考到最终完成学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要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参加教育硕士培养的教师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 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是教学骨干, 且大多数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相当多的人是在本职工作中已经做出一定成绩并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优秀教师, 工作正处于爬坡阶段, 教学教研任务很重。在生活上他们是家庭的中坚力量, 有的年龄较大, 家庭负担日益繁重。在学习上, 他们是终身学习的领跑者。教育硕士培养有脱产和在职攻读两种方式, 绝大多数教师选择在职攻读的方式学习, 边学习边工作, 确保工作学习两不误。随着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对教育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学籍管理和论文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教师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以及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矛盾使教师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然而, 这些挑战和经历恰恰成为磨炼教师意志的极好契机, 在应对学业、工作、生活中的压力, 处理相互间关系的过程中, 教师的阅历更加丰富了, 对教师职业和促进专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拼搏进取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尤其在准备论文、撰写论文、完成答辩的过程中, 在经历了教育教学思考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 教师的心智得到了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也对教师职业的价值、意义产生深刻的理解, 逐渐培养形成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 教师会自觉沿着教师专业化道路不断前进。
二、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转换, 提升了师德自我建设的内在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特别是当今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 教育的性质、功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这就促使教师及时实现角色转型。在新课程中,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将发生改变, 教师与学生是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师德。同时, 学生也从自身发展的意愿和要求的表达以及对教师影响的反馈等方面影响着教师。学生对教师的影响实际上为改进师德自我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放矢之的。如果说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中, 教师为及时适应角色转型要求而对师德自我建设进行改进是被动行为的话, 那么, 在教育硕士培养中, 教师及时转换师生角色并以学生的视角重新审视师德自我建设, 就是一种主动行为。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对“为什么”和“怎么样”加强师德自我建设都有了更加深刻而清晰的认知。
参加教育硕士培养的教师有意识地以学生的角色来审视自己和导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育硕士培养中, 那些具有良好师德, 特别是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 对教育硕士学员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关切之心、关爱之举的导师, 那些按照“优秀教师”的要求和“教育家”标准不断激励教育硕士学员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教育研究能力的导师, 那些对教育硕士学员的成长进步给予大力帮助的人生导师, 将直接影响和感染着教育硕士学员, 诱发他们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和专业情操。这种愿望驱使教育硕士学员自觉以教师的角色深入思考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的角色换位思考当前学生的发展诉求, 主动研究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所思所想, 提高从教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自觉意识, 努力使自己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更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的结合, 增强了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规范》明确要求教师应当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崇尚科学精神,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 勇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参加教育硕士培养的教师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是相对缺乏现代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特别是学科教育的理论及方法, 解决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素质上的这块“短板”可以通过教育硕士培养来补齐。教育硕士学员在接受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开展的教育研究不同于学者、专家的专业研究, 而是教师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 这种研究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自我反思。
反思学习是教师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 也是教育硕士学员围绕硕士毕业论文开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即教育教学实践和行动不断进行反思, 促使自己不断根据所学理论和方法以及自己或他人的经验来批判地分析和调整自己的行动, 同时调整自己原有的对经验的解释方式, 特别对自己的言语、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有所思, 而后有所悟。其实质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把教育研究和教育行动结合起来, 自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达到有所得。既认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内化为教师个体的思维、情感和意志, 自觉将师德行为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 体现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中, 并在以校为本的终身教育中, 不断学习、研究、反思、实践, 形成自律机制, 促使师德修养得到渐进和提高。
高级知识分子占多数
据广州妇研所孙主任介绍,广州市妇研所是全国第一家获得产前诊断亲子鉴定的研究所。自今年6月份正式挂牌以来,每周接诊的胚胎亲子鉴定都在6例以上。来鉴定的多数为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当中有的是大学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和公司高级白领,25~30岁之间的已婚女性占到了总数的九成之多。
非婚孕者编理由堕胎,“其实,鉴定者的目的就是考虑胎儿去留”。广州市妇研所的黎副主任医师说,鉴定者在发现不是婚孕时,常常央求医生顺便帮她们做引产手术。由于医院严格规定必须有夫妻双方的签名才能引产,所以鉴定者一般都到不知情的医院“自行解决”。为了瞒过医生,她们常编出“不慎照了x光”或是“吃了妊娠禁忌的药物”等理由,有的则随便找人冒名顶替她丈夫把孩子做掉。
更有甚者打胎当儿戏。某日,一位医生还跟记者讲起年初遇到的一起个案。一天,一名20来岁的孕妇连门都没敲,径直走进办公室说:“这里可以做亲子鉴定吗?我想为肚子里的孩子做鉴定。”
当医生问及做鉴定的目的时,这名孕妇指着身后跟着的一个青年男子,显得若无其事地说:“我不晓得这孩子是不是他的,是他的我就生下来,不是的话就做掉。”据了解,她在几个月前同时跟几个男性有亲密关系,但她“最喜欢的是这个人”,并打算跟他结婚,所以来做亲子鉴定。
“当时这位年轻孕妇讲话的口气,简直就不把亲子鉴定和引产当一回事。”这位医生说。
个案一:女硕士拉情人做鉴定
“如今来做胚胎期亲子鉴定者,有些是因为‘一夜情’怀孕而来的,有的还是已婚的知识分子。”广州市妇研所的孙主任说,日前他们曾接诊了一名来自广州某高校的女硕士生。
据她称,她已结婚4年,一直没有身孕,因此夫妻之间的感情不是很融洽。一天她跟丈夫吵架之后,便独自一人到酒吧喝酒,正好碰到了大学时的男同学。觥筹交错之间,他们彼此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晚,她没有回家。事后,她也感到很后悔。更出乎意料的是,一个月后她有了身孕。她心里非常矛盾:如果孩子生出来,丈夫发现孩子不是他亲生的怎么办?思虑再三,她只好把想法告诉了那名男同学,而他也害怕承担责任,于是就同意一起到妇研所做亲子鉴定。
鉴定发现果然是“一夜情”留下的种,她最终选择了引产。
个案二:教授偷情打胎瞒真相
孙主任说,还有一对是来自广州某大学的教授,年龄40岁左右,男的显得有些不乐意。
在医生给鉴定者做心理辅导时,他们才道出了真相:原来二人都是广州某大学的老师,彼此都有10年的婚龄。男的为某教研室的主任,育有儿女;女方一直未孕。由于长期一起工作,两人彼此出现了感情上的默契。
今年9月份,女方发现自己怀孕了。她一方面担心孩子不是丈夫的,怕丈夫起疑心,一方面也担心事情被学校知道,于是她偷偷到医院咨询了医生,并要求做亲子鉴定。而男方则认为胎儿毕竟是一条生命,如果孩子是他的,他将承担所有的责任。后来是由于女方执意要做,男方才极不情愿地配合做亲子鉴定。结果鉴定表明孩子是他们二人的,女方则选择了流产。
亲子鉴定市民有赞有批
赞:“如果唯一的孩子都不是自己的,多可怕呀?”“避免不该出世的孩子降生,免了各方的麻烦。”
张先生是广州市某校高中老师,有个9岁的可爱儿子。他说:“个人委托亲子鉴定逐步走向市场,总有它的合理性和社会需要性存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性行为并不是鲜见的事。再加上计划生育要求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如果这唯一的独‘苗’都不是自己的了,多可怕啊。如果有什么确凿证据让我对妻子、儿子产生怀疑的话,我想我还是会选择去鉴定机关确认—下。”
某公司负责广州营销的李先生感叹地说,很多人“性”与“爱”是分离的,由此出现—些“凑合式家庭”。这种家庭在道德和责任的光辉下维系着,夫妻间却不存在真正的“爱情”,出现婚外情和婚外孕的现象不奇怪。产前亲子鉴定的出现,给这些人解决了难题,避免那些不该出世的孩子出世,免除了各方的麻烦。
批:“对妻子和小孩来说非常不公平。”“鉴定者是在用高科技掩饰过失,这是对‘一夜情’的纵容?”
在某校任教的何女士认为个人委托亲子鉴定,对妻子和小孩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亲子鉴定的开放步伐还是慢一点好。当一个妻子被丈夫怀疑“红杏出墙”时,她所受到的感情和自尊上的打击是难以忍受的。就算亲子鉴定能还妻子清白,妻子所受的精神损失谁来补偿?现在的小孩懂事早,如果贸然做亲子鉴定,重新考察他们的归属,他们的心灵也会受到巨大的创伤。”
而从事广告营销的刘小姐认为,现在社会和家庭一样,安全、信任和归属感越来越少。社会中,两性关系越来越随便,诱惑也更多。一些人因为受不住诱惑,在外面有一夜情,随后又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检测,从而采取相应的方法对自己的过失进行掩饰。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对“一夜情”行为的纵容,将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医学专家:人们应以平常心看待
黎医生说,有不少来做亲子鉴定的人,完全是因疑心过重而导致了精神上的压迫症,亲子鉴定能够给他们解开心结。而众多的家庭则主要因为夫妻之间缺乏信任,出现了一些妻子鉴定“清白”后毅然提出离婚的现象。
对于这些家庭,首先,要认识到亲子鉴定是一种生命科学技术的成果,“亲子鉴定”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其次,亲子鉴定体现的是知情权,它的目的在于解决家庭的矛盾危机,消除家庭成员之间的疑虑,而并非“忠贞”的杀手。随着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率增高,要求做“亲子鉴定”的人会越来越多,但人们应以平常心去看待“亲于鉴定”。
伦理学家:随意流产是否定生命
社会中婚姻状况的不稳定、婚外性行为的增加和非婚生子女情况的频繁出现,都是亲子鉴定备受世人关注的原因。广州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李幸民教授认为,“胚胎亲子鉴定法”是一种全新的科学手段,作为一种有可取之处的科技手段,走向临床帮助一些有特殊需要的人解决一些问题无可非议。
不过,他提醒,在我国的法律还没有完善到这个领域,对它作出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对待这种技术要谨慎。从伦理方面来说,必须严格把握这一技术的尺度,比如由什么单位来做“胚胎亲子鉴定”,严格考核这个单位做这种鉴定是否合法。
律师:胎儿“生命权”尚空白
1、学习方面,我努力认真地学好每1门功课,基本掌握了从事行政管理,特别是信息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与此相关工作的能力,在校期间,我非常注重英语和计算机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了国家非计算机专业2级和英语4级;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现代办公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工具,并自主学习吸收1些国内外现代企事业的管理知识理念,以进1步完善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体系。通过4年的努力学习,我的学习成绩整体上了1个台阶,从大1在班上排名靠后1直进步到如今的前10,获得了院3等奖学金。虽然成绩还不是很优秀,但这1切却都是我4年来通过不断改变学习态度、方法,经过1步1个脚印的不断努力而来的结果。4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虽然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学习从此终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习,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习与实践融为1体。
2、工作方面,自入校以来,我1直担任寝室的寝室长,在担任宿舍舍长期间,积极主动地为同学服务,有意识地协调好舍友之间的关系,通过舍友的协作,搞好宿舍内务工作,为同学营造了良好的休息、娱乐、学习氛围,在舍友的共同努力下,曾在学校的宿舍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也为所在班荣获“校优秀班级”和“xx大学54红旗团支部”的光荣称号做出了有力的后勤保证,本人也因此获得了“xx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此外,我还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了多次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多次在“54”期间参加青年自愿者活动,看望并帮助孤寡老人等。在大学放暑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1定的经验,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质。
3、思想方面,通过大学4年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3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注时政,通过了解和学习党的有关动态和精神,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1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在xx大学党校第100期的学习培训班的学习后,顺利通过党校考核,获得了党校结业证书,并于2007年5月31日光荣地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的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还相差得比较大,如何正确地运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指导现实生活将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4、身体和心理方面,大学4年里,我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当然,本人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诸如:
1是学习成绩还不是10分优秀,4年来,虽然我的成绩1直在进步,但却始终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刚进大学时,学习的环境变宽松了,学习更多需要的是自主性,于是,长期在老师、家长督导下学习的我,1度迷失了方向和动力,幸亏后来在老师、辅导员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从迷失中找回了方向,从而迎头赶上,但因此也落下了1些课程。
2是与同学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和同学交流较少,主要原因是自己作息的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未能10分有效地工作与学习,导致时间使用的紧张,无意中减少了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其次,由于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又担心找同学交流会打扰他们的休息,造成没能积极主动的和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所感所想。
3是在工作中有时处理问题还不够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工作中魄力不够,做事情不够果断,比较优柔寡断。主要原因是在处理工作方面缺乏经验,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注意学习其他同学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所运用的好的方式、方法,同时,自己的办事方式、方法又存在不足之处。
本文由自我鉴定网提供参考阅读!
在校期间,本人非常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能在工作和学习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思想,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热爱本职,作风严谨,为人正派,能模范地履行一名小学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自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大专高教自考学习以来,本人能正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作业。通过三年学习,现已认真完成了《小学数学教育》、自我鉴定网《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所学知识,并通过了有关课程考核。
在学习期间,我能自觉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大大提高了自己组织课堂教学和开展教学法创新的能力,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和体育素质在学校一直处于前列。我还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先后撰写了《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创新教学探索尝试》等十余篇论文和教改材料,其中《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等文章曾参加过XX市小学教育论文交流,得到了学校和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
具有工学学士位和法律硕士学位,能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学习型人才,勤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及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能力。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XX-XX年度评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三好学生”
代表法学院参加中国政法大学XX年乒乓球、羽毛球团体比赛。代表法律硕士学院参加中国政法大学XX年乒乓球、羽毛球团体比赛。多次组织班内春游和秋游;多次组织与其他班级和年级举行篮球比赛和羽毛球比赛。
关键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质量问题事关社会对我国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评价。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质量, 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针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以及相应的对策, 提出以下看法。
一、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现状
自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3年3月17日下发《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至今已有四年, 各培养单位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硕士研究生培养, 课程是核心, 但由于教育部、国务院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并没有明文规定, 只要求: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参照培养单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同时加强教育理论、技术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可根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此, 各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时基本套用统招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案, 其主要特征是:课程设置较规范, 课程门数和学分要求与统招研究生基本一样;课程口径较宽泛, 有些培养单位甚至按一级学科来设置学位基础课程;研究生课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越来越紧密, 应用性课程比例也较高。但由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开展时间还不长, 基础较弱, 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 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程设置体系缺乏针对性
不同培养层次、培养规格的研究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要求, 但这种差异在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体系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 不少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混乱现象。有的院校完全套用在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体现不出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统招研究生在培养方面应有的差异性;有的院校研究生课程中不少课程内容甚至与本科课程的重点有重复;部分专业课和基础课偏重知识灌输, 而忽视对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优化设计, 对有些必要的内容还存在遗漏的问题;加强教育技术的课程开设也不够。
2.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
有些培养单位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并不完全取决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 而是视师资情况而定,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什么课, 有些应该开设的课程因为没有师资被取消, 存在因人设课现象。也有部分培养单位视学生在校脱产学习时间而定, 脱产学习时间长开设课程就多, 存在因时设课现象。此外, 在课程设置时不考虑专业和学科的结构体系。课程建设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规划。
3.不同学校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大相径庭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权力在各培养单位, 这种自主权有利于各培养单位利用自己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培养各有特色的人才。但由于各培养单位学科专业水平、师资条件、对专业理解不同及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的目标认识有区别等因素, 出现了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设置的课程大相径庭的情况, 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在规格上缺乏基本的共性。如何在追求各自的课程特色与重点的同时, 保持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的一定共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4.课程体系缺乏先进性
反映在课程内容的滞后、陈旧、重复。反映学科前沿的课程开设不够, 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进展不能尽快反映到课程内容中。
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课程设置遵循的原则
1.设置的课程体系要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
要适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实际的需要;既要有公共的加深基础理论的课程, 还要有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面的课程。要从课程开设的种类与分布、课时、学分、上课形式、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综合设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有必修的学位课, 学位课中含有基础课和专业课, 基础课不仅仅单纯从理论出发, 而更应侧重应用。除了学位课以外, 还应设置一些与现代要求相适应的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培养方案应强调必修学分而不是必修课程。课程设置应有一定可选择的弹性空间, 以满足不同学员的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2.设置课程内容要体现前沿性和综合性
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是指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其次课程设置必须凸显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第三, 前沿性还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为高等学校教师的创新提供保证。据此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内容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是本专业领域的重要信息, 包括本领域的重要期刊、重要学术会议、本学科领域学术权威代表性文献等, 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能够获得更加深入和专业的阅读材料;二是专业课程内容应该涉及本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 才有可能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三是本学科领域较新的知识和近期的研究成果;四是相关学科及教育教学技术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五是适应学科交叉、学习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设置课程体系要突出实用性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脱产学习的时间有限, 应从实际出发设置课程, 课程设置应有侧重, 应扩充优质课程资源, 培养一种能够指导教育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提高创新意识的教学框架。
4.考试或考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明确考试目的不是为了检测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教师掌握基础理论及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 也不是为了修满学分而获得学位, 更重要的是检测他们如何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发展的前景, 以及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要通过考核促进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针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 采取多种方法, 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各种研究生的考试, 避免单纯考试观点。
三、解决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问题的对策
笔者认为, 解决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问题, 首先需要提高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几年来我们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造成实际培养中存在重学位论文, 轻课程学习的倾向。课程体系建设暂时落后于培养的需要, 课程体系零乱、内容陈旧等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解决这一问题, 前提是必须强化课程是关系培养质量关键环节的意识, 切实把课程作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具体到课程设置实践中, 在加大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的同时, 制定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规章制度, 明确课程在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培养中的目的、地位、作用、运作方式及质量监控等事项并落实于实际培养工作中, 使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纳入一个科学、规范和合理的轨道。
其次, 建立课程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各培养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课程专家组, 成员由高等教育专家和各专业学科领域内有影响的资深专家构成, 由专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在这个学科的研究经验, 提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应该学习哪些课程, 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 从而构建该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曹坤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6, (5) 92-95.
[2]李海生.当前研究生课程设置问题简析[J].中国研究生, 2005, (2) 24-25.
[3]崔涛.简论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4) 84-85.
关键词: 课程教学 在职 教育硕士 中外对比
在职教育硕士与全日制教育硕士不同,其是以非脱产的方式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在职教育硕士是指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硕士,在职教育硕士教育是以培养从事基础教育实际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育艺术硕士学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于1936年提出并首次设置,其目的在于提高美国基础教育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在近80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教育硕士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不断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我国自1996年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八年的培养历程。它以自身与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高等师范教育学位工作的高度适切性,受到全体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了一条提升自身学历的有效途径,是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重要举措。然而,新生事物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矛盾和冲突。我国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美在职教育硕士课程对比
课程是实现教育硕士培养的手段和工具,主要由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共同构成。课程设置是指对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教学内容及其进程所进行的系统组合和科学安排[1]。因此,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设置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教育硕士的“产出质量”。因此,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课程应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关注的重点和中心。
1.中、美在职教育硕士课程目标对比。
课程目标的确定过程,涉及社会和学科、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大量研究。作为在职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课程目标,其更需要充分体现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其相关问题而确定。学者母小勇在研究学生学习规律时指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目标应当是:培养能够有效地、创造性地实现把文化科学“转换”为学科或课程和把学科或课程“转换”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内外的文化科学学习活动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临床专家型”教师[2]。他强调教育硕士教育培养的应该是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实践者,而不是像教育学硕士的理论家。从他的观点我们能够看出,在职教育硕士的课程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主要目标,以期培养出来的在职教育硕士能够胜任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的教育硕士工作仅仅进行了十八个年头,课程目标被运用于我国实际教育硕士教学中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许多高校对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是效仿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的,所以课程目标定位也效仿教育学硕士,没有学位特色;我国在职教育硕士课程目标的主导意义应该是服务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而以创收、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功利性目标几乎遮蔽了其主导意义。
美国的教学硕士学位相当于我国的教育专业硕士,都以为期两年的课程训练为标准,强调实际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课程目标的角度看,都是以学员既有教学经验及研究成果为基础,发展他们的教学和管理技能,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然而,美国强调一种更贴近实际需要的课程设置的标准和程序,即通过“需要评估”确立课程内容及训练方式。由教育家、学科专家、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课程编订者对教育硕士的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在这基础上识别教育条件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然后按照重要等级对其进行排序,以达到满足其教学需求的目的[3]。因而,对于不同的教育硕士具体学科的课程目标也不同。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美两国职教育硕士的课程目标定位基本一致,都以培养高学科素养和高职业水平的“临床专家型教师”为目标,提高本国中小学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的水平。而由于美国教育硕士发展历史较长,其摸索出的“需要评估”课程目标确定方式更高效、更实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那些过于笼统、蜻蜓点水式的课程目标。
2.中、美在职教育硕士课程结构对比。
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我国在职教育硕士课程结构的主体。我国的在职教育硕士教育以课程学习为主,总学分的要求可以从一方面反映出课程结构是否合理。我国大多数高校一直采用“5+5+2”的课程结构,即5门学位课程共15个学分,5门专业必修课程共15个学分,2门选修课程不少于4个学分,整个课程结构体系基本上是照搬教育学硕士的课程体系。也有少数高校对毕业生总学分要求过低,比如华南师大总学分要求只有22分,这对于教育专业硕士来说,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量不足。另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类型和数量比例反映了课程结构。必修课程(含学位课程和专业课)比重过大,而选修课的比重太小,学员的选择余地不多。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职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为例,政治理论、外国语、和教育学原理三门学位公共课程占10学分。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七门专业必修课占21学分,而选修课程仅占4学分。
由于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各个州有自己独立的课程设置方法。因此,不同州、学校、专业、类型的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形式也多种多样。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构成美国大多数高校教育硕士的课程主体结构,不同高校的在职教育硕士在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两大部分比例上也存在很大区别。从选修课种类和数量比例上看,美国各高校、各专业也存在很大不同。有的学校由于某些原因没有选修课程,比如美国乔治亚州高等教育界受多年的教育惯例影响,肯尼索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的课程全部为必须课:整个学位需要圆满完成36个学分,12门课程,每门课程3学分[4]。有的学校则有大量的选修课,如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课程,有时一个学年甚至能为学生提供的大约260种左右的课程。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结构灵活多样,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教育研究能力与实际教学与管理能力的不同,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而我国在职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基本效仿教育学硕士课程结构,没有立足于教师职业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需求。
3.中、美在职教育硕士课程内容对比。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处理方式,它是在职教育硕士学习的对象,它源于社会文化并随之不断发展变化。在职教育硕士学位的教学特点就是以课程学习为主,因此课程内容对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由于我国一直实施的“5+5+2”的课程结构,10门必修课、2门选修课的比例,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选修课比重过低也必然会导致学生无法根据岗位的需要和已有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技能。以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数学学科为例,其课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公共课(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专业课即数学教学论;指定选修课(包含公共课和选修课各三门),最后还有几门任意选修课。缺乏围绕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实际的专门课程,缺乏专门介绍数学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促使学员关心和了解学科的进展的课程。
在美国,很多高校由于对在职教育硕士没有撰写毕业论文的要求,只要求其圆满完成应修课程即可,美国的教育硕士也被称为课程硕士,因此,课程的质量对“产出”的教育硕士的质量影响更为深刻。美国教育硕士课程内容主要由教育专业课程(包含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课程、教学法、教学实践)和学科专业课程两大部分组成。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硕士将来从事的教学方向有关。不同类型教育硕士的课程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教育专业硕士一般课程分为主修(20-26个学分)和辅修(6-12个学分)两部分构成。如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提供的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阅读教育、特殊教育四个专业的教育硕士项目,要求学生获得36-39个学分,其中主修21-27学分,辅修9-15学分[5]。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职教育硕士课程在注重核心课程的同时突出专业特色课程,选修课学分高达9-15分,而我国在职教育硕士选修课学分仅占4分,数量和比例都远远高于我国。就所开设的选修课而言,美国更加重视综合实践研究课程,更加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提高在职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和管理水平,而不仅仅是关注学位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二、中美在职教育硕士教学对比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是其培养的另一重要方面。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在职教育硕士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直备受其他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关注的有价值的课题。课程教学方式与导师指导方式构成教育硕士教学的主体。
1.中、美在职教育硕士教学方式对比。
从教师的“教”来说,以课堂、教师、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影响我国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多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效果不是很显著。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被书本上的知识束缚;学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被束缚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中,不能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以说教式为主,促进式和对话式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学生的“学”来说,在职教育硕士所采用的学习模式以个别式为主,认为只要跟着老师走,一切皆可,同学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分散的状态,而参与式和协同式的学习方式运用不多。
在职教育硕士阶段的学生都是有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成人。因此,在职教育硕士的学习也属于成人学习。美国的在职教育硕士学习以自我导向性学习为主,注重学生之间互动与互助学习。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采用理论讲授、指定阅读、专题讲座、演讲、案例研究、课堂实录分析、小组讨论、实践考察等多种方式,积极发挥引导作用[6]。在教学手段上,格外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美国高校对在职教育硕士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现代教学方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育硕士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利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注重交流的激发,强调交流双方的平等。而现代的互聊网络等先进教育技术的出现也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2.中、美在职教育硕士导师指导方式对比。
由于我国对在职教育硕士学位获得者有严格的毕业论文要求,因此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体现在论文指导方面。同时,导师对高校“产出”的在职教育硕士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在职教育硕士整个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大的改革最根本还是要依靠导师的力量。我国教育硕士发展历史较短,对导师的遴选也只是出于只看学位,不看规格、类型的阶段。在获得教育硕士导师资格的高校教师中,很多都没有基础教育的实践,很容易把教育专业硕士等同于教育学硕士进行培养,造成培养效果不佳,在论文指导方面也易造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情况。
美国很多高校对在职教育硕士学位获得者并没有毕业论文的要求,所以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就主要体现在日常课程学习、研究中。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方向、个人经验等制订符合自己特点的个人化培养计划。比如独立研究项目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主持的项目研究或辅助研究。学生如果想要参加独立研究,就必须征求自己导师的意见。从导师的角度看,导师没有承担指导的直接义务,所以是否愿意对其进行指导,完全取决于导师个人,而导师也不会有额外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功利性目的的指导。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职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的不同导致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只要体现在导师对学生论文的指导,而美国主要体现在导师对学生日常学习、研究的指导。我国在导师遴选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三、反思与思考
1.精确课程教学目标,变革课程教学方式。
基本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我国传统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倾向,而正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强调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专家型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在职教育硕士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教学和管理问题,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职教育硕士的研究能力,以期解决在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教学和管理问题。传统的面授模式仍是我国在职教育硕士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过分单一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采用传统面授模式与现代化先进信息技术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2.强调实践性课程。
提高在职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我国在职教育硕士是来自中小学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他们平时大多时间都忙于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加之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真正能用于科研的时间很少,也就导致整体科研水平较低。因此,鼓励在职教育硕士结合工作实际需要,申请科研项目,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而且有利于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职教育硕士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既是教师又是学生的双重身份,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将实践与研究联系起来。
3.积极建立“双导师制”。
我国传统的在职教育硕士的导师指导方式就是一个导师带二到三个学生。“双导师制”即一个学生有校内和校外两个导师指导。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的教育理论学习和学位论文指导等工作;校外导师则主要负责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工作。二者共同指导学生。采取双导师制来培养在职教育硕士,有利于校内的理论导师和校外的实践导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以便在职硕士研究生对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进行整合,进而有助于将其教育实践经验理论化和教育理论实践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高校本科教学自评工作手册(二)[M].北京:华夏教育出版社,2004:447.
[2]母小勇,谢安邦:论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和目标取向[J].北京:教育研究,2002,1.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3.
[4]万毅平.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走向[J].扬州: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9.
[5]西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育学院.课程教学系的研究生课程项目,http://www.educationswt.edu.
[6]贺中元: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6.
【在职硕士自我鉴定】推荐阅读:
在职硕士招生方案06-24
mfa在职艺术硕士试题07-07
湖南农业大学在职硕士介绍09-24
在职教师应聘自我介绍09-27
在职考研 复试 英文自我介绍07-18
最新2021在职研究生自我鉴定06-26
在职研究生自我介绍信09-25
工程硕士自我鉴定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