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共7篇)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 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安派出所规范化管理和全面建设,提高管理和控制辖区社会治安的能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根据公安派出所的职责任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统一实行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制度。城区、建制镇的户籍派出所和建制乡派出所的等级评定适用本办法。公安边防、治安、水上派出所的等级评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内容包括: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执法办案、服务群众、队伍建设、内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八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依据本办法确定的项目分值,制定具体项目考评递减分值。

第四条 公安派出所划分为五个等级,达到95分以上和必备条件的,可申报为一级公安派出所;达到85分以上不足95分的,可申报为二级公安派出所;达到70分以上不足85分的,可申报为三级公安派出所;达到60分以上不足70分的,可评定为四级(合格)公安派出所;不足60分或者存在严重问题的,为五级(不合格)公安派出所。

第二章 评定标准

第五条 人口管理(20分)

(一)辖区实有人口底数清楚,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全部纳入管理,协助出入境管理部门落实对境外居留人员的管理。掌握95%以上的常住人口中重点年龄段人口(16岁至45岁的男性及有违法犯罪经历的女性)的身份和现实表现。

(二)结合对辖区暂住人口进行登记、办证,掌握全部暂住人口的身份、暂住理由、户籍所在地等情况;对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暂住人口,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的登记、发函、复函、建档等管理制度,知道其有无违法犯罪经历。

(三)熟悉辖区所有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管理、帮教措施落实。对可能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点人口,无漏管、失控现象。

(四)对辖区租赁房屋户底数清楚,与房主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的比例达100%。

(五)辖区当年被劳动教养、刑事拘留、逮捕的人员中,由民警提供线索、提供基本情况抓获的占总数的60%以上;未漏掉有影响的重大案件线索和犯罪嫌疑人。

(六)通过基础工作提供线索破获的案件,占辖区破案总数的60%以上。

(七)对常住人口、暂(寄)住人口、工作对象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

第六条 治安管理(15分)

(一)管辖的特种行业、场所、单位、居民区无严重危害社会政治稳定案件,无严重治安灾害事故。

(二)辖区内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贩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三)辖区内无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和非法制造、存放、使用爆炸等危险物品的单位和个人,没有因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责任而发生涉枪、涉爆案件和事故。

(四)辖区内未发生严重扰乱学校秩序、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

(五)对辖区治安问题突出的场所、部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整治。

第七条 安全防范(20分)

(一)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能够及时掌握涉及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稳定的动态性情报信息,并及时如实上报,无漏报、迟报、瞒报现象。

(二)经常向辖区群众进行防火、防盗、防毒、防治安灾害事故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安全防范常识的宣传教育,定期通报治安状况。

(三)治保会等群防群治组织健全,人员、制度、报酬落实,发挥作用的达80%以上。

(四)辖区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面达80%以上。

(五)安全小区覆盖巩固率,城镇居民住户达80%以上,农村达60%以上。

(六)辖区发案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区入室盗窃、入室抢劫和撬盗机动车等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

(七)抓获辖区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破获的案件,占破获现行案件的20%以上。

第八条 执法办案(15分)

(一)受理案件认真负责,记载详细,无推诿现象;出警迅速及时,无延误现象。受理、办理案件和出警、处警无责任投诉。

(二)严格公正执法,无复议撤销、变更裁决、诉讼败诉、国家赔偿及其他执法过错责任案件。

(三)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理刑事、治安案件,在法定时限内办结或移交刑侦等有关部门办理。

(四)未发生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滥用枪支警械等严重问题。

(五)未发生超时限、超范围留置及其他严重违法问题。

第九条 服务群众(10分)

(一)杜绝“冷横硬推”问题,未发生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引起的群众投诉。

(二)办事制度、程序、时限及收费范围、标准公开。

(三)公安派出所和责任区民警定期向辖区群众报告工作,随时接受警风警纪监督员和群众的监督,并及时整改。

(四)警民关系密切,群众对公安派出所工作和民警队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

第十条 队伍建设(10分)

(一)领导班子健全、团结、凝聚力强,所领导政治坚定、清正廉洁,能起表率作用。

(二)民警工作责任制落实,无空白责任区。城区

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办法 篇2

第一章总则

条一第为了加强车辆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车辆管理所的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水平,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统一实行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制度,评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

直辖市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经公安部批准的县级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车辆管理所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和等外五个等级。一等车辆管理所为优秀车辆管理所,等外车辆管理所为不合格车辆管理所。

第四条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内容包括:机动车管理、机动车驾驶人管理、服务群众、监督管理、队伍建设、警务保障等六个方面。

第五条公安部评定一等车辆管理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评定二等、三等、四等和等外车辆管理所。

公安部可以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评定的车辆管理所等级进行复核。第二章评定内容

第六条机动车管理

(一)办理机动车登记严格审核法定证明、凭证,认真查验机动车,按规定核查进口车、国产车相关参数,比对盗抢车信息。登记的机动车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载客汽车注册登记率达到100%,重、中型载货汽车达到90%以上,其他汽车达到80%以上,摩托车达到75%以上。

(二)使用全国统一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登记证书,以及全国统一的机动车计算机登记系统,登记信息准确、完整、有效,登记内容实时上传。

(三)发放机动车号牌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号牌号码采用计算机公开选取。

(四)机动车档案资料齐全、规范,符合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的要求。注销、撤销机动车登记的,按规定保存、销毁机动车档案。

(五)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严格核查法定证明、凭证,以及交通安全违法信息和交通事故处理的信息,对机动车进行查验、盗抢车信息比对。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定期检验率达到100%,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重、中型载货汽车达到90%以上,其他汽车达到70%以上,摩托车达到60%以上。

(六)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报废标准。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注销率达到100%,大型客车、货车以及其他营运车辆报废率达到95%以上、监销率达到100%。

第七条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一)受理驾驶许可申请严格审核提交的资料、证明,按照规定程序、期限考试和核发机动车驾驶证。

(二)使用全国统一的机动车驾驶证,以及全国统一的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登记信息准确、完整、有效,登记内容实时上传。

(三)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使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除三轮汽车、牵引车外,其他汽车的科目二考试使用计算机桩考仪考试系统;科目三场内考试必考项目全部实行,实际道路考试根据车型严格按7公里、5公里、3公里的距离进行考试。各科目计算机考试系统与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

(四)建立健全考试工作的制约、防范机制,通过计算机随机安排考试任务,考试员不得为同一申请人进行科目

二、科目三的考试;建立对考试员的考评制度和台账,组织考试监督小组对驾驶人考试质量不定期进行抽查,随车监督科目三考试。

(五)考试员具备考试资格,认真履行考试职责,严格按照考试项目、内容和标准考试,严格实行考前点名、考中鉴定和考后讲评三个考试步骤,落实双签名制度。

(六)严肃考试纪律,规范考场秩序。严格审核参加考试人员的身份,科目

一、科目二考试场地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与考试无关的人员进入考试场地。

(七)建立和完善对违法记分机动车驾驶人进行教育培训、考试、消分的制度。对违法记分满12分的,通知参加教育考试率达到100%,不参加教育考试的,公告停止驾驶证使用率达到100%。将所有违法记分的信息(含异地违法、肇事驾驶人的记分信息)、考试信息录入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

(八)建立机动车驾驶证公告作废和限制受理制度。对已注销、撤销、吊销的机动车驾驶证,依法公告作废;对限制申请的机动车驾驶人,依法不受理驾驶申请。

(九)机动车驾驶证档案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范的要求。注销、撤销、吊销驾驶证的,按规定保存、销毁档案。

第八条服务群众

(一)窗口服务:

1、严格执行业

务办理时限规定,所有业务均应当在受理后及时办结;

2、制订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规范,推广使用普通话服务;民警和工作人员认真、热情、耐心、文明接待群众,回答群众问题,不与群众争吵,不甩抛证明、凭证和牌证;

3、民警按规定着警服,保持警容严整,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民警和工作人员佩胸卡;窗口放置服务台卡,服务或者暂停服务时,向办事群众公示;

4、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窗式”服务,资料和手续在内部传递,无推诿问题;

5、实行业务退办单制,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退办单上详细注明退办的原因和应当补充的材料、手续,群众能在补齐手续后一次性办理;

6、实行延时服务,对群众申请办理的业务应当在当日办结。

(二)业务大厅:

1、业务大厅内保持环境整洁,秩序良好;

2、公布办理业务的法律依据、所需手续、办理程序以及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布作息时间,公布民警和工作人员的照片、警(编)号;

3、设置意见箱、举报箱,公布咨询、监督、举报电话;

4、设立宣传板、放置光盘(录像)播放设备,在办理机动车、驾驶人业务等环节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5、设立无障碍窗口、通道,方便残疾人办理业务;

6、在办证窗口设置低柜台和群众使用的座椅,实行开放式办公,在考场、业务大厅设置足够的群众等候场地;

7、提供群众填写书表所需的桌椅、笔墨、剪刀、胶水等物品,提供书表样表;设置公用电话、饮水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便民设施;

8、建立所长接待日制度和值日警官制度,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处理群众投诉和举报;

9、设立导办员,为办事群众提供导办服务;

10、为税务、保险、邮政等部门提供办理业务的场所。

(三)设立停车场地,为办理车管业务的群众提供停车服务。办公区域卫生整洁。

(四)在具备条件的汽车销售市场设置代办汽车牌证业务的窗口;为大型企业、专业运输单位以及边远地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五)在具备条件的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实行办理部分汽车管理业务的制度。

(六)在互联网上建立车辆管理信息网页,方便群众上网查阅办理车辆牌证的有关规定及考试模拟题库,下载使用有关表格及填写式样。

(七)允许有资质并在车辆管理所备案的中介机构,代办车辆牌证业务,代办人员持证上岗。车辆管理所内无非法中介,以及以代办为名欺骗群众,诈取钱财的非法活动。

(八)群众对车辆管理所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第九条监督管理

(一)对下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建立定期业务培训、指导、检查和考核制度。

(二)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联网,依法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监督管理,对存在只收费不检测、不按规定检测以及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等行为的,依法进行处罚;对因车辆检验把关不严,导致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通报质检部门依法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与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主管部门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对不按规定回收解体机动车的企业,通报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四)为交易市场提供机动车登记信息和盗抢车信息查询,杜绝为走私、盗抢和报废机动车办理转移登记手续。

(五)建立驾校培训质量追踪和通报制度。驾校培训的驾驶人,在初领证后一年内发生责任事故人数占总培训人数的比例达到10%以上的,暂停考试,通报驾校主管部门,并建议对其停业整顿;达到20%以上的,停止考试,通报驾校主管部门,并建议取消其培训资格。

(六)依法履行对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的管理职责,对农业(农机)部门办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牌证及驾驶证进行监督。发现农业(农机)部门办理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牌证及驾驶证的,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十条队伍建设

(一)按照《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以及公安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健全规章制度,内部管理规范。

(二)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开拓创新。

(三)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定期对民警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和业务技能培训。未经培训和考核的民警,不得上岗办理业务。实施考试员、查验员等级管理,对考试员、查验员实行资格评定、等级考试、业绩考核和升降制度。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民警占民警总人数的80%以上。

(四)从严治警,建立廉政教育制度、业务岗位民警定期轮换制度和错办责任追究制度。民警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廉洁自律,未发生严重违纪行为。

(五)制定消防、防盗、保密、后勤保障以及计算机、网络设备、公务用车等装备的管理制度,规范内部管理。

(六)建立计算机系统操作授权、限权制度,对办理流程实行全程监控。

第十一条警务保障

(一)精简机构和人员,按照本地实际配备民警和工作人员,机动车登记审核岗、驾驶人受理岗、档案管理岗等重点岗位工作由民警担任。

(二)驾驶人考试场地和考试用车符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要求,汽车、摩托车场内考试所需的设施和相应的标志、标线齐全;实际道路驾驶考试的路线上设置标志。

(三)根据业务需要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和网络设备,并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制定紧急情况处置方案,快速应对计算机系统故障等紧急情况。

(四)设置专用档案、牌证室(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牌证室(库)安全。第三章评定标准

第十二条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实行计分考评制,评分标准全国统一。满分为100分,未达到要求的扣减分值。分值达到95分以上的,为一等车辆管理所;达到85分以上不足95分的,为二等车辆管理所;达到75分以上不足85分的,为三等车辆管理所;达到60分以上不足75分的,为四等车辆管理所;不足60分的,为等外车辆管理所。

第十三条一等车辆管理所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荣立过集体功或者受过地市以上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表彰;

(二)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对民警服务态度无投诉;

(三)大型客、货车和其他营运车辆报废率达到98%以上、监销率达到100%;

(四)科目三考试使用计算机路考系统;

(五)3年以下驾龄的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死亡人数占机动车肇事死亡人数的比例不超过30%。

第十四条在办理机动车业务时,发现盗抢、走私、非法拼(组)装车的,予以加分奖励。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评为一等、二等、三等车辆管理所:

(一)经车辆管理所考试合格并发放驾驶证的驾驶人,初领证后一年内交通肇事死亡人数占全部驾驶人交通肇事死亡人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

(二)驾驶人考试场地和考试用车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三)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质量经检测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四)未落实车辆管理便民利民措施的。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等外车辆管理所:

(一)为盗抢、走私、非法拼(组)装、报废以及未列入车辆产品《公告》的机动车办理牌证的;

(二)未对大型客、货车以及其他营运车辆报废进行监督销毁的;

(三)给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车辆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的;

(四)为不符合驾驶许可条件的人员发证或者不考试发证、考试不合格发证、买卖驾驶证的;

(五)发现考试中存在舞弊问题,不予制止的;

(六)驾驶人初领证后一年内交通肇事死亡人数占全部驾驶人交通肇事死亡人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的;

(七)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

(八)存在乱收费、指定保险、检测、维修和推销产品等问题的;

(九)违反规定,到其他车辆管理所辖区内办理机动车登记、驾驶证业务的;

(十)群众对车辆管理所的满意率低于70%的;

(十一)当年有民警及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辞退的;

(十二)当年车辆管理所领导班子成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以上或者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十三)在等级评定中弄虚作假的;

(十四)其他因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恶劣影响的;

(十五)省级以上公安机关认为应当评定为等外车辆管理所的其他情形。第四章考评办法

第十七条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工作应当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分级负责,逐级考评。

第十八条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成立由纪检、监察、督察、政工和有关业务部门共同参加的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书面审查与实地考查、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集体进行考核评定工作。

第十九条考评程序

(一)地市级公安机关向省级公安机关上报本车辆管理所等级申报计划。申报一等的,由省级公安机关报公安部。

(二)按照申报计划,由公安机关对所辖车辆管理所的等级进行自评,并将申报材料逐级上报至省级公安机关。

(三)省级公安机关评定出二等、三等、四等及等外车辆管理所,对一等车辆管理所进行初评,并将二等、三等、四等及等外车辆管理所名单和一等车辆管理所申报材料报公安部。

(四)公安部对申报的一等车辆管理所进行评定;对省级公安机关评定的车辆管理所等级进行复核,不符合评定标准的,责令省级公安机关重新进行评定。

第二十条在对车辆管理所进行等级评定时,要同时考评下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工作,并将其结果纳入评定分数。

第二十一条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结束后,由公安部公布全国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结果,对一等车辆管理所挂牌命名;省级公安机关对二等、三等、四等车辆管理所挂牌命名,对等外车辆管理所挂牌整改。

第二十二条各级公安机关要对车辆管理所实行不定期检查。凡发现不具备原评定等级标准的,限期整改。

第二十三条省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档案,记载各等级评定的申报、考核、评定、奖惩等情况。第五章奖惩

第二十四条车辆管理所评定后,对符合奖励条件的车辆管理所或者个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报奖励。

第二十五条在等级评定中被评定为等外车辆管理所的,取消评先受奖资格,限期整改。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各省级公安机关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公安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数。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 篇3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的长效机制,发挥定点医疗机构参与医疗保险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证参保人员得到合理的医疗服务,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陕人社发〔2011〕82号)的规定,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分级管理是以定点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执行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法规、履行医疗机构服务协议情况为主要依据,进行考核与评估,并依据相关标准和评定结果,将定点医疗机构评定为四个等级(AAA级、AA级、A级、无等级),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三条 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评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卫生部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级别(三级、二级、一级),在全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医保住院结算人次超过100人次的医疗机构按照统一的内容、标准和程序进行评定。

第四条 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评定由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其中评为A级的由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确定,由市人社局公布,报省级经办机构备案。评为AAA级和AA级的由市医保中心推荐,省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组织确认,由省级医疗保险行政部门公

布。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资格,并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医疗保险服务协议的定点医疗机构等级评定。

第六条 成立榆林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等级评定组,组成人员包括:医疗保险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

第二章 评定内容与标准

第七条 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评定的内容包括就医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费用控制管理、目录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基本医疗保险基础管理及社会监督七个方面。同时,充分考虑参保人员的意见,将参保人员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

第八条 为了使评价工作科学、合理、规范,评价工作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年终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网上检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第九条 建立榆林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监督评价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榆林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评定标准》(以下简称《评定标准》)

(二)《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参保人员满意度调查表》。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医疗环境改变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评定标准》中的相关指标可相应调整。具体调整标准参照省级医疗保险

经办机构的调整意见,由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研究确定。

第十条 评价结果实行总量控制,按照人社部确定的数量控制标准,AAA级、AA级、A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个数,原则上不超过本地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总数的2%、10%、20%。

第十一条 评价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定点医疗机构评价分级从A级起步,A级每年评价一次。连续两次评为A级的,可参加AA级评定,连续两次评为AA级的,可参加AAA级评定。评价分级中,一次达不到A级的,应取消AA级或AAA级资格。

第三章 评定组织与程序

第十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评定分为申请、审核、评定、公示、公布和管理等程序。

(一)申请:市医保中心在每年10月底前,集中组织医疗机构申请参加分级评定,各定点医疗机构提交申请书、自评报告等相关材料,截止时间为每9月底前(市医保中心受理三级医院申请,县区医保中心受理二级医院申请)。

(二)审核:市、县医保中心分别受理定点医疗机构提出的分级申请材料,结合日常管理、费用结算等情况,按照政策标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集中由市医保中心组织进行评定。

(三)评定: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每年年底以前完成评定工作。严格按照《评定标准》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成立专家组进行评定,按照评定分值和规定比例确定医疗机构评定等级,并于次年1月20日前,完成上的评定上报工作。

(四)公示:每年5月底前,省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将上全省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评定结果在省级媒体、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上公示。单位和个人对公示有异议的,按规定程序进行复审。

(五)公布:每年6月初,由省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评定结果,在相关媒体上发布,同时抄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

(六)管理: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获得不同信用等级的医疗机构,实施分级管理。

第十三条 按照评定分工由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和牌匾,等级证书和牌匾规格样式由省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确定。

第十四条 各市和省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公布定点医疗机构评定结果后,各级经办机构应从公布之日起次月调整相应的医疗服务协议条款,简化费用审核材料和流程,调整定额结算标准和质量保证金结算标准。

第四章 分级管理

第十五条 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获得不同等级的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动态分级管理,并按所评定级别给予相应激励措施,促进定点医疗机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参保患者医疗需求。

第十六条 AAA级定点医疗机构激励措施:

(一)以定点医疗机构自我管理为主与不定期的检查、抽查相结

合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

(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特色科室、重点学科的属于基本医疗范畴、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新项目、新技术给予优先审批。

(三)简化医疗保险费用审核和结算程序,缩短与医疗机构结算周期,具有优先结算权;

(四)全额支付结算费用,不预留保证金,并给予本定点机构超定额部分中心分担比例上浮10%作为奖励;

(五)可优先作为省内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含转诊转院及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

(六)可优先作为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定点医疗机构;

(七)争取财政专项资金予以表彰奖励;

(八)连续两年被评为AAA级得定点医疗机构,第三年可做为诚信、免检单位,医疗保险服务协议自动续签一年。

第十七条 AA级定点医疗机构激励措施:

(一)以定点医疗机构自我管理为主与不定期的检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

(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特色科室、重点学科的属于基本医疗范畴、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新项目、新技术给予优先审批。

(三)简化医疗保险费用审核和结算程序,缩短与医疗机构结算周期,具有优先结算权;

(四)可优先作为省内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含转诊转院及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

(五)及时支付结算费用,不预留保证金,并给予本定点机构超

定额部分中心分担比例上浮5%作为奖励;

(六)可优先作为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定点医疗机构; 第十八条 A级定点医疗机构激励措施:

(一)以定点医疗机构自我管理为主与不定期的检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

(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特色科室、重点学科的属于基本医疗范畴、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新项目、新技术给予优先审批。

(三)适当简化医疗保险费用审核与结算程序;

(四)及时支付结算费用,不预留保证金,并给予本定点机构超定额部分中心分担比例上浮2%作为奖励;

第十九条 无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措施

(一)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全年突击检查不低于4次,抽查住院患者不少于5%,抽查治疗所用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范围不低于5%,并定期不定期通报管理情况;

(二)对定点医院的新项目、新技术原则上不予审批;

(三)加强医疗保险费用审核;

(四)预留结算费用5%的服务质量保证金;

(五)定点医疗机构不得评为医疗保险先进单位;

(六)对每评审中量化考核分数处于最后5名的提出通报批评,连续两年处于倒数第一名的,来年各级经办机构均不得续签协议,间隔期不得少于一年。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已取得评审等级的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取消所评等级,终止享受有关激励措施,并不得参加下一分级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终止医疗服务协议,并报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取消其定点医院资格,在当地主要媒体上予以公示。

(一)因违反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的;

(二)协议履行过程中违反诚实守信原则的;

(三)考核评定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

(四)被举报有严重违反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或协议规定的内容,造成基金损失,经查属实的;

(五)发生三次及以上有效投诉不及时处理的。

第二十一条 已获得评审等级的定点医疗机构,在之后的等级评定中,一次达不到A级的,取消所评等级,终止享受相应等级的有关激励措施,收回等级牌匾和证书,同时予以公布。

第二十二条 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做好等级评定工作,有关人员不得擅自公布或泄露定点医疗机构评级情况。因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评级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定点医疗机构等级评定结果出现重大误差,给定点医疗机构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三条 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定期向社会公布获得评定等级的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情况、医疗费用支出情况等内容,引导患者就医和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四条 各级经办机构要结合等级评定工作,加强对临床

医师执行医疗保险政策的管理。在检查临床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等情况的同时,落实临床医师责任,对违反医保政策,违反医疗常规的临床医师提出通报批评,拒不整改者可责令定点医疗机构停止该医师向医保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指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 篇4

第一条 为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遵循自愿申报、逐级晋升、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 凡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导游员资格证书,符合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规定报考条件的导游人员,均可申请参加相应的等级考核评定。

第四条 国家旅游局负责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标准、实施细则的制订工作,负责对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 国家旅游局组织设立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第六条 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组织实施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设立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办公室,在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的授权和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工作。

第七条 导游人员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等级。导游员申报等级时,由低到高,逐级递升,经考核评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导游员等级证书。第八条 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按照“申请、受理、考核评定、告知、发证”的程序进行。

中级导游员的考核采取笔试方式。其中,中文导游人员考试科目“导游知识专题”和“汉语言文学知识”;外语导游人员考试科目为“导游知识专题”和“外语”。高级导游员的考核采取笔试方式,考试科目为“导游案例分析”和“导游词创作”。特级导游员的考核采取论文答辩方式。

第九条 参加省部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导游技能大赛获得最佳名次的导游人员,报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批准后,可晋升一级导游人员等级。一人多次获奖只能晋升一次,晋升的最高等级为高级。

第十条 旅行社和导游管理服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导游人员积极参加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

第十一条 参与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的命题员和考核员必须是经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进行资格认定。命题员和考核员接受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的委派,承担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参与考核评定的命题员和考核员不得徇私舞弊。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要加强对考核人员的监督管理,对有违规行为的要从严处理,撤销其资格。

第十三条 导游员等级证书由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统一印制。第十四条 导游人员获得导游员资格证书和中级、高级、特级导游员证书后,可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相应等级的导游证。

第十五条 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的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旅游局负责解释。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巡逻民警中队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公路巡逻民警中队的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水平,根据《公路巡逻民警队警务工作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评定范围为所有担负公路(高速公路除外)巡逻管理任务的交警中队(以下简称“中队”)。

第三条 中队等级评定内容包括:队伍建设、勤务管理、执勤执法、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理、信息系统使用、内务管理与警务保障、服务群众等7个方面。

第四条 根据评定结果,中队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个等级。评定结果未达到四级的为等外中队。

第五条 中队等级评定实行计分考评制,考评分满分为100分。等级评定分值达到95分以上且具备必备条件的,可申报为一等中队;85分以上且具备必备条件的,申报为二等中队;70分以上且具备必备条件的,可申报三等中队;60分以上且具备必备条件的,可申报四等中队;不足60分或者有本办法第十八条情形之一的,为等外中队。

第六条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评定一等、二等中队,省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评定三等中队,县(市、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评定四等和等外中队。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可以对省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县(市、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各中队等级进行复核。

第二章 评定内容

第七条 队伍建设(10分)

(一)中队设臵应当根据行政区划、道路里程、交通流量、机动车保有量和道路交通、治安管理任务,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国、省道沿线中队按1个中队管辖2至4个乡镇的标准设臵(1分)。

(二)中队设臵应当按照有利于快速出警和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选择中队队址,一般应在重要国、省道沿线或交通枢纽处选址建设,没有条件选址建设的,应在国、省道沿线或交通枢纽处设臵的公路中队统一标示的指路标牌。

重要县乡道路或集镇应当设臵中队或交通管理警务室,交通管理警务室隶属于属地中队管理(1分)。

(三)中队警力应当合理配臵。国、省道沿线中队正式民警应不少于5人;对一线警力已占大队总警力85%,目前尚未有增编计划的县(市、区),中队警力可暂按不少于3人的标准配臵。各地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配备交通协管员(2分)。

(四)根据上级公安交管部门制定的教育训练计划,开展岗位练兵,落实学习训练的时间、内容和人员,注重交通管理业务、科技应用、警务技能学习训练的效果(2分)。

(五)设立意见箱(簿),公布监督电话,接受上级机关、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1 分)。

(六)交通协管员管理规范,符合公安部、省厅和市级公安机关的相关要求(2分)。

(七)按照《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以及公安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落实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绩效考核、廉政建设等各项规章制度(1分)。

第八条 勤务管理(20分)

(一)每月对辖区重点路段交通流量、交通违法情况及交通事故情况分析研判,对有代表性的交通事故个案进行评析,分析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研判意见科学安排勤务,制定勤务计划和勤务安排表(5分)。

(二)每月对勤务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情况与奖惩挂钩,并每月兑现(3分)。

(三)中队实行驻勤制和轮休制,值班备勤人数不低于中队人数的三分之二。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夜间值班不少于2人,必须有1名正式民警),并保证通信畅通。值班车辆保持车况良好,停放位臵有利于快速出警。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班手续等项工作。值班、备勤人员接到指令或群众报警后反应快速,白天5分钟、夜间10分钟内出警(3分)。

(四)根据支(大)队工作预案,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交通堵塞、重大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事故查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处臵工作预案和交通警卫工作方案,并加强实战演练。公路巡逻民警熟悉工作预案内容和各自职责(3分)。

(五)按照《公路巡逻民警队警务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盘查可疑人员和车辆、先期处臵治安、刑事案件以及堵塞交通等群体性事件;处臵过程中没有发生因执勤执法不规范导致的民警伤亡、媒体曝光或群体性事件(2分)。

(六)执勤民警平均每人每月上路执勤一般不少于22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上路执勤时间不少于4小时(4分)。

第九条 执勤执法(20分)

(一)执勤执法时,遵守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使用规范用语和手势信号,交通协管员按照规定着装,并由正式民警带班执勤。交通协管员不得从事道路交通管理执法(2分)。

(二)驾驶车辆巡逻时,保持安全车速,按规定使用警灯、警报器(1分)。

(三)在“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立勤务台帐,公路执勤巡逻日志录入要详细、具体、完整(2分)。

(四)中队应当确立1名法制员,建立完善值日警官制度和民警个人执法档案制度(2分)。

(五)执勤执法中遵守安全防护的有关要求,没有发生因执勤执法违反安全防护要求导致公路巡逻民警伤亡事故(2分);

(六)执法文书填写规范,适用法律、法规条文准确,执法程序合法(3分)。

(七)中队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中,书面警告数量不低于纠正违法总量的10%(1分)。

(八)中队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应当与预防事故工作紧密相连(2分)。

(九)没有发生因管理原因造成的大规模、长时间、长距离交通拥堵(车辆排队超过5公里或超过2小时以上)(1分)。

(十)受理、办理案件无有效投诉;被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变更、撤销交通违法处罚决定比例不高于1‰;上级批转的信访、投诉件得到及时、有效处臵(1分)。

(十一)连续抽查50辆机动车(公路客运、小型客车、货车、摩托车分别不少于10辆),超速行驶、无牌无证、客车超员以及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三轮汽车违法载人、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摩托车超员等违法率不高于10%(2分)。

(十二)道路施工严格落实道路施工审批制度。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规定设臵有关标志、设施,满足车辆安全通行需求。施工现场占用半幅道路、需要单幅双向通行的,督促施工单位设专人疏导、指挥过往车辆,防止因施工而造成道路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1分)。

第十条 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理(10分)

(一)了解和掌握辖区事故多发点、段和安全隐患,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治理辖区事故多发点、段和消除安全隐患的意见、建议(3分)。

(二)年内辖区有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不高于前2年平均数(1分)。

(三)定期深入辖区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农村等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进”工作。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村(校、社区)的建设。经常性地在新闻媒体开展交通安全宣传(3分)。

(四)以中队为依托,建立小型交通安全宣传阵地,配备宣传栏、固定宣传标语等,宣传内容定期更新(2分)。

(五)掌握辖区内有车单位建立交通安全责任制情况,督促有车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交通安全责任制,做好本单位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车辆管理工作。沿线有车单位落实安全责任制达100%(1分)。

第十一条 信息系统使用(10分)

(一)接通公安专网,应用信息系统进行违法行为处理、事故统计分析等业务及台帐管理;按照规定采集、录入、处理、统计、维护信息系统,利用信息系统开展管理业务(2分)。

(二)掌握本地区道路、人口、机动车、驾驶人数据,村庄、学校、运输企业分布以及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情况,有关交通管理业务基础数据、业务工作台帐、业务工作统计能够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查询和统计,各项数据准确率不低于95%(4分)。

(三)落实公安信息通信网安全保密工作规章制度,未发生安全事件(1分)。

(四)利用信息系统开展交通安全信息告知、督办工作,将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辖区驾驶人、机动车违法未处理、记分满12分、逾期未提交身体条件证明、逾期未换证、逾期未检验、机动车报废等信息及时告知当事人、相关单位或机动车所有人,并督促落实(2分)。

(五)加强电子监控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确保电子监控设备正常运行。民警对电子监控设备做到熟练操作(1分)。

第十二条 内务管理和警务保障(20分)

(一)严格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及相关内务管理规定,健全完善队务会、考勤、值班备勤、请示报告、档案管理、装备管理、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 并装订成册(1分)。

(二)施划停车泊位,车辆定位停放,保持车况良好,保证工作需要。保持办公场所干净整洁。办公室内悬挂(张贴)工作职责和有关规章制度,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文件、资料分类存放,无与办公无关的杂物。设臵专门的警用器材室,配备摆放器材的架(柜)。警营活动区域内无经营商贩(4分)。

(三)落实民警休假、探亲制度(1分)。

(四)办公、业务等经费支出应当纳入财政预算全额保障,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供给渠道规定,不得与罚没收入挂钩(1分)。

(五)按照有关装备标准,中队应当配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交通管理器材、民警个人防护装备、武器警械、办公设备等装备,加大科技装备的资金投入(10分)。

1、每个中队应当配备巡逻汽车1-2辆,摩托车视情配备;配备电视机1-2部,有线电话1-2部,雷达测速仪或移动电子警察1部,酒精检测仪1部,停车示意牌2-3块,便携式管制标志标牌3-5块,反光锥筒20-30个,警戒带2卷,阻车器1个。按照1-2人配备1台电脑,并接入公安专网;配备1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在地理环境条件具备通讯的条件下,配备固定无线电台或车载电台1-2部,无线对讲机2部以上。

2、每位正式民警按照公安部《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配齐配全警棍、手铐、摧泪喷射器、强光手电、警用制式刀具、警用水壶、急救包、多功能腰带、防割手套等必配项目。每位正式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数码相机、反光背心、头盔。

3、兼有省、市际交通治安卡点的中队,应当配备防弹背心2-3件,车辆破胎拦截器1部。

4、中队其它防护器材等装备,应当按《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规定配备。

(六)中队应当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用房总面积控制在1000—2000平方米以内。有条件的应当设臵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食堂、浴室、洗衣室,且保持整洁、卫生、有序,为民警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保障(3分)。

第十三条 服务群众(10分)

(一)按照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关于切实做好规范全省公安交警队和车辆管理所外观标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传发“公开(制度)栏”和“报警铃”式样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悬挂统一的公路巡警中队标识,在门前安装夜间警灯和报警铃,在明显位臵设臵统一样式的警务公开栏,在门厅或其他明显位臵摆放或悬挂办公区域示意图。值日警官制度健全,人员落实(2分)。

(二)落实警务公开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和各项规章制度。公开民警姓名、警号、照片、岗位职责和举报电话。公布有关法律法规和交通违法行为处罚依据、标准、程序及违法处理窗口办公时间。各类牌匾摆放整齐美观(2分)。

(三)中队辖区干道平均每5公里设臵1处有关报警内容告示牌,方便群众报警求助(2分)。

(四)群众对辖区公路交通状况、中队工作、队伍建设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2分)。

(五)信访接待、受理及接转、督办到位,对群众反映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案)件及时办理、答复(1分)。

(六)对需要调查核实的事(案)件及时调查核实、7个工作日内向群众反馈;复杂、疑难事(案)件,不能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的,由公路巡逻民警大队领导批准后可以延期7个工作日,并报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1分)。

第三章 评定标准

第十四条 申报一等中队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辖区内五年(含本)内未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连续三年(含本)内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

(二)当年无违法违纪案件或受过省级以上公安机关通报批评。近三年无违法违纪案件。

(三)配备正式民警7人(含)以上。

(四)有独立营房。

(五)所有民警均拥有《交通事故处理资格证》。

(六)具有符合标准的摩托车考试场地和办牌办证场所,考试项目齐全,设臵规范,按照要求设臵警务公开栏,公布业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事项,办理车驾管业务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经软件检测无异常业务数据。

(七)接待、办案、办公、生活等功能区设臵和管理符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执法办案场所设臵和管理指导意见》相关要求。

第十五条

申报二等中队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辖区内连续三年(含本)内未发生5人交通事故,连续二年(含本)内未发生4人交通事故,当年内未发生3人交通事故。

(二)当年无违法违纪案件或受过省级以上公安机关通报批评。

(三)配备正式民警5人(含)以上。

(四)有独立营房。

(五)拥有《交通事故处理资格证》的民警占中队正式民警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六)接待、办案、办公、生活等功能区设臵和管理符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执法办案场所设臵和管理指导意见》相关要求。

第十六条 申报三等中队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辖区内本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二)内无违法违纪案件。

(三)配备正式民警4人(含)以上。

(四)拥有《交通事故处理资格证》的民警占中队正式民警人数的二分之一以上。

(五)接待、办案、办公、生活等功能区设臵和管理符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执法办案场所设臵和管理指导意见》相关要求。

第十七条

申报四等中队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内无违法违纪案件。

(二)配备正式民警3人(含)以上。

(三)接待、办案、办公、生活等功能区设臵和管理符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执法办案场所设臵和管理指导意见》相关要求。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等外中队:

(一)配备正式民警不足3人的。

(二)中队因违规违纪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的。因执勤执法工作被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通报批评或因公路“三乱”被省纠风办通报批评的。

(三)中队领导有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以上或者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民警及工作人员有违法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辞退的;公路巡逻民警执法水平抽查考试合格率不足80%的。

(四)因不作为或不认真履行职责发生信访案件,被列为部督办案件1件(起)以上或公安厅督办案件2件(起)以上的。

(五)执行警卫任务出现差错,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

(六)有私设小金库和乱收费等严重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

(七)执行上级指示不力,对全局工作造成影响的。

(八)违反“五条禁令”的。

(九)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第十九条

加分项目

(一)中队二年内受过国家表彰的,加4分。

(二)中队二年内受过公安部、省级党委、政府表彰的,加3分。

(三)中队二年内有集体立功或受过公安部交管局、市级党委、政府或省公安厅表彰的,加2分。

(四)中队二年内有集体嘉奖或县级党委、政府或市级公安机关或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表彰的,加1分。

(五)依托乡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网络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新模式,初步形成政府负责、部门协作、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格局,加2分。

第四章 考评组织

第二十条 中队等级评定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评定工作应当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分级负责,逐级考评。

第二十一条 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商请纪委监察、督察、政工等部门参加公路巡逻民警队等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书面审查与实地考查、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集体进行考核评定工作。

第二十二条 考评采取大队自评、支队考评、总队抽查复核的办法,分自查自评、考评验收、抽查复核、总结表彰四个阶段。

(一)各县(市、区)公路巡逻民警大队对照本办法,逐条逐项进行自查、自评。根据自查自评情况,写出自评报告,提出申报等级和考评验收申请,报交警支队。

(二)各设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根据大队自查自评报告和考评验收申请,对申报三等以上的中队,逐个进行考评验收(宿松、广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申报的三等以上中队分别由安庆、宣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代为考评验收);考评验收结束后,根据考评验收情况,提出申报中队的评定等级和考核意见,并上报交警总队。

(三)交警总队根据支队上报考评验收报告,对申报一等、二等、三等中队,分别按照100%、不低于20%、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复核,如发现一个支队有2个以上抽查等外的,停止验收,交警支队重新组织自评。

第二十三条 支队、大队应建立中队等级评定档案,记录记载各等级评定的申报、考核、评定、奖惩等情况。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评定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对中队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不具备评定等级标准的中队,及时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限期未整改到位的,一律由原评定机关进行降级处理。

第二十四条 支队应严格按照本办法提出的中队等级标准开展中队等级申报、评定工作,对总分达到二等中队以上标准的中队,应好中选优,择优申报,严格控制评定数量。

第二十五条

中队等级评定工作结束后,对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中队统一悬挂等级牌匾。其中,一等、二等中队及宿松、广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被评为三等中队的等级牌匾由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颁发,三等中队等级牌匾由省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颁发,四等中队等级牌匾由县(市、区)公安局交警大队颁发。第二十六条 中队等级评定后,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中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报奖励。

凡在等级评定中被评为“等外”的中队,责令限期整改,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省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可以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备案。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印发 中队 评定办法 通知

抄送:公安部交管局。厅直有关单位。李成聪副厅长。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 篇6

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

XXX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公司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根据公司信贷管理基本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以客户还款意愿和偿债能力为核心,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客户信用、经营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客户信用等级。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公司办理信用业务、提供信用担保的中、小企业客户。

第四条 客户信用等级评定,遵循“挖掘内涵、把握风险、操作简便、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 评定指标与信用等级设置

第五条 对中小企业信用评定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二十二项指标,从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等不同角度,揭示企业的品质、实力、经营质量以及发展潜力等情况:

(一)企业家品质。包括企业家及高管团队品质、经历、能力和遵纪守法等情况。

(二)经营实力。包括资产规模、资产增长、流动资产、销售增长等方面的情况。

(三)偿债能力。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净流入等方面的情况。

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 篇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严格民用爆炸物品(以下简称“民爆物品”)储存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预防丢失、被盗案件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民爆物品储存仓库(以下简称“仓库”)实行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制度。省内各生产、储存、销售、使用和燃放单位的仓库安全管理等级评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等级评定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日常检查与评定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四条 等级评定内容包括:仓库区域规划和外部距离、库区平面布置和内部距离、防护屏障、建筑与结构、安全设施、储存保管、信息系统建设等7个方面。

第五条 等级评定实行计分考核制,总分为100分,分为四个等级。达到90分以上的,为一级仓库;达到80分以上不足90分的,为二级仓库;达到70分以上不足80分的,为三级仓库;不足70分的,为四级仓库。

第六条 等级评定工作每进行一次。

第二章 评定标准

第七条 评定标准主要依据:地面民爆器材仓库原则上依据《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98),3T(含3T)以下的乡、镇所属及个体经营的矿山、煤窑和采石场等使用单位集中管理的民爆器材仓库(以下简称“小型仓库”),依据《小型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安全标准》(GB15745-1995);硐室(或隧道)式库房、大型矿山和工程爆破等使用单位的民爆器材仓库,依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烟花爆竹仓库,依据《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92)。井下民爆器材仓库暂不参加等级评定。

第八条 区域规划和外部距离(10分)

(一)规划合理,设计规范,有专业单位设计的图纸,包括四邻距离图、平面布置图、建筑结构图、安全设施图。(2分)

(二)外部距离符合规定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按外部实际距离与相应分值的比例折算扣分。其中,小于规定距离4/5的为三级仓库,小于规定距离2/3的为四级仓库。(8分)

第九条平面布置和内部距离(16分,每项4分)

(一)平面布置符合规范要求,库房与生活区、值班室分开布设、位置合理,库房之间无长面相对。

(二)库区各建筑物之间最小允许距离符合规定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按实际距离与相应分值的比例折算扣分。其中,小于规定距离4/5的为三级仓库,小于规定距离2/3的为四级仓库。

(三)库区设置密实围墙,围墙与库房墙脚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5m(小型仓库和烟花爆竹仓库不小于5 m),高度不低于2m,围墙顶部设置防攀越措施。

(四)仓库库房周围25m范围内,不应种植针叶树或竹林(小型库房周围5m范围内无枯草、易燃物,仓库围墙外15m范围内无种植针叶树或竹林)。

第十条 防护屏障(5分)

防护屏障的形式、高度、宽度、稳定性、内坡脚与库房外墙间水平距离等符合规定要求。库房之间安全距离、库房与外部安全距离达到规定要求,无需设置防护屏障的,不扣分。第十一条 建筑与结构(地面仓库、硐室式仓库分别为18分,每项3分)

(一)地面仓库

1、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规定的建筑物二级耐火等级的各项要求。轻质易碎屋盖的易碎部分,可采用难燃烧体。烟花爆竹仓库面积小于20m2的A级建筑物或面积小于30m2的 C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的各项要求。

2、仓库应为单层建筑,平面布置宜为矩形。民爆器材仓库吊顶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烟花爆竹、黑火药仓库库房应采用轻质易碎屋顶,净空不小于3m。

3、仓库安全出口不应小于2个。民爆器材仓库面积小于220m2时可设1个安全出口,但仓库内任一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30m(小型仓库15m);烟花爆竹仓库面积小于150m2,且长度小于18m时可设1个安全出口,但仓库内任一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4、仓库应设置双层门,且向外平开,门洞宽度、门和门斗构造符合规范要求。

5、仓库采光、通风窗户均应设置三层,窗户的位置与构造符合规范要求。勒脚处设置的百叶窗必须装金属网。

6、仓库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储存的物品系有包装箱且不在仓库内开箱的,可采用一般地面。

(二)硐室(或隧道)式仓库

1、库房应建在稳定的岩层或坚固的黄土层里,采用平硐与地表连通,平硐长度超过15m时,库房必须有2个出口。库房出口不应直接朝向居民房、厂房和重要的建(构)筑物。

2、库房的高度必须大于连通巷道的高度,连通巷道底板的坡度为由里往外下斜5‰,并应有带盖的排水沟。

3、平硐口的门应设双层朝外平开,外层为防火门,里层为栅栏门。

4、硐室必须有通风巷道或采用钻孔、探井通风。其入口和通风设备必须设置围栏。

5、硐室巷道的支护材料应采取防火措施。

6、距硐口25m和爆破漏斗的上、下破裂线范围内应设置围墙。

第十二条 安全设施(16分,每项4分)

(一)消防。仓库区域应根据当地消防供水条件,设置高位水池、消防蓄水池或室外消火栓,并应符合规范要求。小型仓库可设消防水池,其贮水容量不小于15m3。库区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规定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二)照明。仓库的电气照明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和《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的有关规定。库内禁止安装电灯照明,可在库房外安装探照灯进行投射采光。外部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敷设或挂设,外部电气线路禁止通过库房的上空;硐室(或隧道)式仓库应采用防爆型或矿用密闭型电气器材,电线应采用铠装电缆。

(三)防雷。仓库危险性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应符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的各项规定。仓库防雷措施按I级设计,中、小爆竹及单个产品装药在40g以下的烟花或礼花弹仓库防雷措施可按II级设计,并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

(四)通讯与报警。仓库应设置专用报警电话和防盗报警系统,并与110或当地派出所联网,保持正常适用状态,其通讯设备与线路均应符合国家规定要求。防盗报警系统可安装在库房外墙的门、窗附近,报警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电线穿镀锌焊接钢管明敷,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无线遥控装置不宜在炸药或雷管库区使用,如必须使用时,其信号电频不应大于10v/m,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

第十三条 储存保管(30分,每项3分)

(一)持有合法有效的《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仓库负责人、保管员、押运员和安全员配备合理,并持有效证件上岗,其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值班守护人员政审合格、身体健康,值班

守护任务明确。

(二)民爆物品收存、发放等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健全,出入库凭证等资料齐全,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三)库房储存民爆物品数量不得超过设计容量,无超品种储存,性质相抵触的爆破器材分库储存。

(四)物品堆放整齐,堆垛间距及高度符合规范要求。库房内无炮头加工、拆箱改装等作业行为。装卸物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五)设置出入库、安全检查、参观人员登记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严禁在库房内住宿和进行其他活动。

(六)库区卫生整洁,库房警示标志醒目,消防设施完好,报警设施正常,避雷设施有效,犬防措施落实。

(七)严禁在库区吸烟和用火,严禁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带入仓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八)变质和过期失效的民爆物品,应及时清理出库单独存放,并按规定申报销毁。

(九)严格库区定时巡查制度,健全夜间巡查基础台帐。值班守护人员不得私自找人代班。任何时候不得在库区或库房内会客、酗酒、娱乐、看电视、睡觉。

(十)仓库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及事故。管理和值班守护人员无违法犯罪行为。遇有民爆物品丢失、被盗,及时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

第十四条 信息系统(5分)

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严格执行收存和发放登记管理制度,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将民爆物品信息资料报送当地公安机关(烟花爆竹仓库暂不列入信息系统建设范围)。

第三章 评定程序

第十五条 仓库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工作,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级公安、安监等部门组成的民爆物品储存仓库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由领导小组下设的评定办公室实施(评定办公室设在各级公安机关)。

县级评定办公室负责一、二级仓库的初评,三级、四级仓库的评定;市级评定办公室负责一、二级仓库的评定。省级评定办公室负责对全省仓库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第十六条 等级评定工作实行评定、等级升降的动态管理。评定程序:

(一)每年3月,县级评定办公室对照《江苏省民用爆炸物品储存仓库安全管理等级申报审批表》,组织对辖区仓库逐家检查考核,初步评出各仓库等级。其中,对初步评为一、二级仓库的,3月底报市级评定办公室评定;对评为三、四级仓库的,3月底报市级评定办公室备案。

(二)每年4月,市级评定办公室组织对县级评定办公室初评的一、二级仓库进行评定。评定结果,连同三、四级仓库名单,一并于4月底报省级评定办公室备案。

(三)每年5月,省级评定办公室根据各市评定情况,组织对评为一级仓库进行抽查。抽查结束后,通报全省仓库等级评定结果。5月底,由市级评定办公室统一制作并核发等级标牌(标牌式样由省级评定办公室制定)。

第十七条 各地要结合日常治安管理、安全检查等工作,组织定期、不定期检(抽)查,督促各仓库加强安全管理,争创高等级的仓库。对日常管理和检查发现不具备相应等级条件的,应当及时撤销,并可报请上一级领导小组或责成有权评定的下一级领导小组撤销原评定等级。

第四章 奖 惩

第十八条 各级等级评定领导小组及评定办公室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办法,对辖区仓库安

全管理等级评定工作负总责。对弄虚作假的,撤销所评定等级,并视情通报全省。

第十九条 对评定为一、二、三级的仓库,凡发现物品混存、帐目混乱、无人看守,转借、转让、转卖、转送、私拿、私用、私藏、赠送爆炸物品等严重违章情形之一的,一律降低一个档次等级。凡发生爆炸物品丢失、被盗案件或爆炸、火灾事故的,一律降为四级仓库。

第二十条 对评定为四级仓库的,一律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依法由公安机关吊销《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 省级评定办公室每两年组织一次从一级仓库中择优评选一批“全省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标准化储存仓库”,授予标牌。连续四年被评为一级仓库的,可直接授予“全省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标准化储存仓库”标牌。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级评定办公室负责解释。各市评定办公室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省级评定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级。

上一篇:段村学校二(1)班小作家左盛汐的日记 学生作文下一篇:反垄断法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