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贷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园网贷

校园网贷 篇1

为了维护校园安定,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同学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20X年3月5日晚,XX级装饰工程技术一班与环境艺术一班全体同学在第三教学楼308教室开展了关于“校园网络贷款”的主题班会。

班会开始,x向同学们展示了网络贷款安全教育ppt,通过网贷的一些实例让同学们认识到了网上贷款带给人们的危害,使同学们深入了解网上贷款,加强同学们对网上贷款的警惕,让同学们不受网上贷款的困扰,拒绝网贷防止受骗,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这些典型的案例告诉我们,学生从网络信用借贷平台上贷款,部分学生因超支消费、逾期还贷,赔偿了高额违约金、滞纳金,影响个人信用,有些没能力还的同学,不敢跟父母说,一直拖欠,被法院起诉,被学校开除等......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学生防患于未然,保证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健康的度过大学的每一天。

在班会结束时,指导老师x上台为我们进行总结,告诉我们一些真实的受骗案例,提醒同学们一定要理性消费。

本次班会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使“安全教育,理性认识网贷”深入人心,同时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消费观,使同学们懂得谨慎贷款,合理消费,认清各类网贷可能带来的风险,谨防受骗,学会自我保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上贷款的危害,并且加大了学生“防骗意识、强化理性消费”的自我教育力度,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都很认真,整个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真正发挥了班会的育人效果。

校园网贷心得体会2

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并不缺乏预防电信诈骗和“校园网贷”的安全教育,却依然有一些学生上当受骗,为何?财商教育的缺失,让一些大学生难以抵御诱惑和欲望,最终“上了贼船”。理财作为一种人与资本的博弈游戏,充满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大学生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本身就比较匮乏,在利益博弈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风险防范能力如果轻率、糊涂地陷入“校园网贷”,难免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丰富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提升他们的理财能力,有助于“校园网贷”的破题。

“校园网贷”不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业,也让一些家庭背负沉重的债务,在利益的驱动下,将“罪恶之手”伸向脆弱的大学生。在一些高校里,网络贷款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网络贷款广告放大了其显性的`正功能、却回避了其隐性的负功能。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

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因此千万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提高警惕。

网贷正入侵校园,“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借助诱人的公告和“网络+代理”的模式,网贷正在大学生群体中飞速蔓延。而大学生陷入“网贷诈骗”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此前有媒体报道,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入党志愿书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兼职时候掉入网贷陷阱,被所谓的代理人、业务员等诱骗填写网贷资料,最后不仅钱财落空,自己还背上借贷的信用污点。

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且并没有形成经济收入,因此更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多一个心眼保持警惕。保护好个人的身份信息,购物分期需量力而行,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

校园网贷心得体会3

本学期导员为我们策划了一次以校园贷为主题的班会,老师通过网贷的实例让同学们认识到网上贷款带给人们的危害,使同学们深入了解网上贷款,加强同学们对网上贷款的警惕,让同学们不受网上贷款的困扰,拒绝校园贷以防受骗,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班会一开始,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了关于校园网贷的自x年以来在校园的发展和危害。比如“趣分期”、“爱学贷”、“借贷宝”等网络借贷平台以“借钱不怕坑,还款不用愁”、“XX零门槛,无抵押”等虚假口号诱骗在校大学生透支信用、盲目消费。部分同学为赚取利息差价,将学费或通过借贷的大额现金投入网络借贷平台中。部分学生甚至充当宣传员,误导更多的同学陷入网络借贷、透支消费,导致许多血本无归、或因收不回贷款欠下巨额债务而被迫辍学躲债,家人只得卖房偿债的严重后果。

老师给同学们放映了《今日说法》中有关大学生网贷的真实视频,视频中各种让人心痛的画面讲解,让同学们对于校园贷危害以及没能力偿还时其平台逼迫的手段有了充分的了解,提高了同学们对于校园贷危害的认识。视频观看结束后,老师总结并告诫同学们:“不管网贷后生活如何改变,一定要看清网贷的本质!”提醒广大新生们要有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端正态度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向生活,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校园网贷 篇2

一、“校园网贷”在高校的传播与“贷款”现状

高校校园里, “零首付”、“零利息”、“分期贷”、“扫一扫就能轻松迅速贷款”等极具诱惑的字眼随处可见。各大网贷平台, 为争夺大学生信贷市场用尽心机。梳理这些广告平台发现, 大学生贷款平台主要分为:P2P贷款和分期购物平台。其中P2P贷款以现金贷款为主, 分期购物为实物分期付款为主。

2015年9月北京宜信致诚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简称致诚征信) 和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火种计划———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通过调查全国252所高校, 近5万名大学生得出:“8.77%的大学生在资金短缺时候会使用贷款获得资金, 网络贷款占比近50%。”我们通过百度搜索“校园网贷”可出现相关结果约为1820000个。知名度较高的有“名校贷”、“爱学贷”、“趣分期”等等。

截至2016年4月16日20:00, 某“校园网贷”官网显示, 在此平台申请贷款的学生达898271人。贷款申请人学校覆盖了各类大中专院校, 学生贷款金额在1100—25000元之间。申请贷款的原因统计分别为: (微) 创业52%、培训16%、应急周转16%、就业16%、旅行16%、其他16%。

二、“校园网贷”给学生带来的困扰

1. 学生不明网贷背后的风险。

“校园网贷”实行“低门槛”。手机扫一扫, 下载APP, 只需一张身份证和学生证, 把个人身份信息和学籍信息在线上提交, 通过简单审核便可在短期内得到网络贷款。流程为四个步骤:注册及信息验证、借款申请、获取额度完善资料、视频签约。贷款额度为1000—50000元之间不等, 可分3、12、24、36个月不同周期还款, 贷款月利率为0.99%—1.49%。我们以“某校贷”贷款10000元为例, 采用24个月分期等额本息还款。其中学生需要支付“手续费”或“服务费”2000元, 每月还款515.68, 诺逾期付款手续费勿退。综合得知, 正常还款共需还12376.32元, 利息共为2376.32元。以此推算年利率应该在21.4%、月利率1.78%, 远高于其宣传的月利率0.99%。以趣分期购物平台苹果6S (64G, 金色) 为例, 京东报价为5488元, 趣分期报价为5688。分期12期免手续费, 24期则为6291.18 (含服务费) , 高出正常价格803.18元。因此, “校园网贷”并不是真的“零首付”、“零利率”, 逾期还款, 将面临“逾期费”、“催收费”等等各种隐藏收费。

2. 增加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给予的有限生活费。学生贷款之后, 面对高额的本金及利息费用, 在有限的生活费中经常发生逾期行为。“校园网贷”平台, 明知学生没有收入的来源, 缺乏还款能力, 难脱“陷阱”之嫌。致诚征信连续发布8期《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简析》共收集和整理了30576个借款逾期大学生的34161条有效逾期信息。经分析:逾期大学生中男女比例几乎保持在4∶1, 年龄分布在21—25岁之间, 大学生拖欠还款现象严重。学生贷款之后, 生活补贴成了“坚强后盾”。一部分学生选择兼职打工, 一部分选择“拆东墙补西墙”———再通过一家网络平台贷款“以贷养贷”。在不同的“校园网贷”平台申请贷款, 最终入不敷出无法偿还。

3. 易引发学生心理危机, 导致贷款悲剧。

学生“校园网贷”贷款逾期后, 抱以侥幸逃脱心理逃避债务。平台联系学生本人, 督促尽快还款。其次与所在学校、老师及家人联系。轻则恐吓, 重则提起诉讼, 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使其行为暴露在同学、老师和家人面前。面对催款, 学生只有选择尽快填补空虚。因缺少信贷知识和信用意识, 一些学生通过更换手机号等简易的形式, 逃避“校园网贷”平台的追债, 最终导致信用的丧失。如河南某学院一名同学, 利用28位同学的私人信息在14个不同的“校园网贷”平台贷款近60万, 因无力偿选择跳楼轻生。“校园网贷”学生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悲剧, 也让同学背上巨额债务。

三、“校园网贷”给学生工作带来的启示

1. 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

高校学生工作者及时统计学生“校园网贷”的情况, 建立“网贷”学生数据库, 及时将“校园网贷”平台的利弊解析给学生。针对已经贷款或是已经逾期的学生, 通过家校衔接, 建立一个家—校—企合理规范的还贷流程, 将损失降到最低, 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脱由“校园网贷”带来的困惑。

大学生校园网贷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各类平台的广告海报宣传、网络宣传和寻找校内代理商 (人) 。加强校内宣传登记制度, 核实宣传内容, 对虚假宣传的信息进行过滤。学生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中, 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创新活动, 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健全的人生态度, 理性看待物质金钱, 合理消费, 加大对学生从事各类活动的监管和引领。

2. 增强学生的财经意识, 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校园网贷”现象折射出学生财经意识的缺乏。学生工作者, 在日常的管理中运用自身的社会经验及时更新学生应对社会事务的知识。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也可以通过开设财务、经济法律法规、社会事务等公选课程, 普及学生的财经意识。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 普及社会常识及法律法规。既能保证新网络宣传阵地的政治导向正确, 又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社会知识的更新。辅导员要合理引导学生合理、正常的消费。

3. 加强学生的风险和诚信教育。

“校园网贷”现象在校园盛行, 反映了学生对消费的需求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同时也反映出学生风险意识和诚信意识的缺乏。风险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对所面临风险的认识和觉悟, 是一种对未来的反思, 体现出大学生对风险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现有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 生活环境优越, 生活条件充裕是他们的特点。因缺少经历挫折和困难, 导致辨别能力有限, 具备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很少, 风险意识薄弱, 需要学生工作者的正确引导。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风险意识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风险, 风险与自身及社会的关系, 在风险来临之际, 能正确地判断并及时应对。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班会、学生干部培训会等形式将风险意识教育传达给学生。在各类活动中,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加强风险模拟训练。使学生在正确面对校内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外, 紧跟时代热点, 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让学生直观感受风险的存在, 积极培育大学生风险的忧患意识, 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网贷”之后的逾期现象反映了学生诚信的缺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国梦”的实现者和主力军, 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综上所述, “校园网贷”折射出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 对物质需求增涨, “网贷”、分期付款已经成为学生解决短期资金困难的重要途径, 同时给学生工作带来诸多问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逐步规范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 增强学生的财经意识, 加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和诚信教育。建立与学生工作相关的有效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通过风险意识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规避风险,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校园贷是如何“套牢”大学生的?[EB/OL].http://epaper.ynet.com/html/2016-03/24/content_189272.htm?div=0 2016-03-24.

[2]赵艳波.风险社会下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3.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篇3

【关键词】校园网贷;存在风险;防控对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军校园市场,推出了一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期消费和借贷的网络平台,这种网络借贷平台因在高校开展业务活动也被称为校园网贷。校园网贷作为新生事物,一方面顺应大学生尝试新鲜、追求时尚的潮流被部分大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也因立法与监管缺位、程序违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饱受争议。尤其在2016年出现了一系列惨痛案例之后,关于校园网贷的争论更是达到顶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校园网贷潜在的风险

1.学生权益保护风险

网络借贷公司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校园网贷平台为了占领市场,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隐瞒实际资费等不良现象,侵犯了学生权益。同时也存在信息泄露的等其他风险。

2.高校管理秩序风险

校园网贷凭借着门槛低、程序简单和圈占市场初期的“放水”式贷款资格审核,逐渐填充了校园金融市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行业内虚假宣传、放高利贷、合同欺诈和以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方式追债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背负巨大心理压力自杀的现象时有出现。这就给高校管理秩序造成了剧烈冲击,具体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网贷的定性风险

目前在我国,校园网贷正处于发展阶段,尚无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也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行业发展进行规制,高校管理首先面临着如何定性校园网贷的风险。

(2)管理校园网贷的风险

基于对校园网贷的定性,不同的学校会对校园网贷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有的号称“零容忍”,对校园网贷采取排斥的管理方式;有的高校则不闻不问;有的则适当宣传,进行引导。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也是高校管理的风险所在。

(3)解决校园网贷相关事件的风险

我国目前已经出现多起有关校园网贷的新闻,高校管理面临着在相关事件出现后如何处理的难题,现实中少有高校能从容应对,很多高校直接推给了公安机关,这种做法是欠妥当的。

3.立法与监管的风险

(1)贷款人资格和偿债能力审核风险

校园网贷普遍存在贷款人资格审核过宽的问题,存在借款者资格与偿债能力不能得到实质审查而易导致坏账风险,也有冒用别人身份证注册并恶意透支消费的可能。河南的郑姓大学生欠高额贷自杀事件就是这种风险极端的表现,作为无经济来源的学生,校园网贷平台借给他几十万,可见这种借贷风险很大。

(2)校园消费分期平台的资质问题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经营贷款业务必须有银监会授予的贷款资质。作为经营性借贷公司,校园网贷公司必须有合法的经营许可,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网贷公司并不具备相应资质,只以普通公司的身份而从事贷款业务。

(3)信用风险问题

目前,央行征信系统尚未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开放,也没有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因此,校园网贷公司不具备类似商业银行的风控和合规机制,因而存在较大风险。

(4)法律监管职责不明

校园网贷平台融合了P2P借贷关系与商品买卖关系,这就造成了这些平台不知应由何部门监管的尴尬局面,即银监会与工商部门都可以监管。如果部门间的监管不协调,将会造成无人监管,或交叉管辖,这会引发监管上的风险。

4.其他风险

在上述风险之外,还存在诸多风险。学生在借贷之后,必须想办法偿还欠款,其经济负担由此加重,同时心理压力加大,可能引发其他更严重的问题;另外,校园网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诱导学生盲目消费,造成学生消费观畸形,出现攀比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还可能影响学生个人的前途与家庭的和谐。

二、校园网贷风险防控之对策

目前我国校园网贷的问题迫在眉睫,必须正视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并找出相应防控对策。本文以学生为起点,重点就校园网贷公司的自律提出以下对策。

1.学生开源节流

(1)开拓合理合法的经济来源渠道

防控校园网贷的风险,学生应该勇于开拓网贷之外的合法经济来源渠道,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各种各类奖助学金,也可适当从事学生兼职,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

(2)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部分大学生知识面狭窄,完全不懂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如消费常识、法律常识、金融常识等。识别风险离不开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大学生们需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具备基本的信用意识、科学理财意识、诚信意识、风险防御等意识;增强社会意识、责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是非与抵御风险能力。

2.网贷公司规范营业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对校园网贷大念紧箍咒,国内对校园网贷也是口诛笔伐不断,校园网贷似乎进入了寒冬,要想继续发展,网贷公司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营业:

(1)改进宣传推广方式

校园网贷饱受争议的一点就是它宣传方式不当,不但存在诱导性、撒网式狂轰滥炸式的宣传,而且宣传时隐瞒利率资费等实际数额,用虚假的广告欺骗涉世未深的学生。这种宣传方式必须进行整改,达到广告语的用词妥当、数据的准确、内容的真实与全面的标准。

(2)利率公开

校园网贷的高利率已是公开的秘密,也是网贷公司需规范的重点。可通过行业自律,统一利率,明确违约金比率,尽到自己的告知义务,杜绝现今的高利贷、隐瞒信息的乱象。

(3)严格资格审查

校园网贷的借款人资格审查形同虚设,这不仅对网贷公司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对学生也是一个潘多拉魔盒,所以必须严格审查贷款人的资质,严格贷款程序,有效评估借贷者的偿债能力,根据贷款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可贷款最高数额。

(4)合法追债

行业的健康发展需以法律为限,追债也必须采用合法方式,不能采用暴力追债,不得以学生或其他人的信息相威胁,杜绝“裸贷”式悲剧。

(5)加强信息沟通

网贷平台之间要实现信息沟通,在法律的范围内创建行业征信体系,避免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风险。

(6)其他方面

校园网贷是借贷与网络的结合并在校园里发展的行业,为了公司、学生、行业的利益,建立有效的风险测评和内部监控体系至关重要。可以建立网络借贷保险制度,减小因坏账带来的风险;同时完善网络技术,保障数据安全也是行业的发展不可或缺的;注重服务的个性化,结合学生的特点提供相应产品是公司制胜法宝。

3.补足立法的空白

校园网贷的新生性致使天生具有滞后性的法律规制不及时,应对校园网贷的风险首先得补足立法上的空白。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校园网贷的立法应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对现行法律中与其不相适应的地方进行必要的、适当的修改;另外还应对校园网贷等网络金融法律地位予以规定,对其行为进行规制并有相关部门承担监管责任;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针对网络金融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修订对应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积极应对校园网贷引发的各种风险,对校园网贷资质审核、贷款额度应该做出具体规定。针对网贷公司在贷款利率上各行其是的现象要进行严格规定,做到进入有门槛、运营有监管、违规有处罚。

三、结语

校园网贷这一新事物因网络的迅速发展得以在各高校跑马圈地,其过速的发展、监管的缺失、学生与高校的猝不及防致使其风险不断凸显,问题之大引起全国关注,必须对其进行监管,但同时也不能一味否决其积极意义,需要在整治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补足校园金融的空白,实现学生、企业、高校各方利益的均衡,适当、合法、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庆.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主要模式及法律监管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7):261-262.

[2]李芬芬.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6):71-72.

[3]侯赛.大学生网贷现象隐忧[J].江淮法治,2016(14):46-48.

[4]梁鹏.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法律控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5):97-100.

[5]何勇海.大学生爱网贷要分清“天使”与“魔鬼”[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年(16):5.

[6]俞林,康灿华,王龙.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研究:以P2P网贷模式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15(5):126-139.

[7]杜晓.规范校园网贷 准入门槛行业标准不可缺[N].法制日报,2016-10-24(005)

作者简介:

教你识别校园网贷陷阱 篇4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近日,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要警惕校园网贷风险。

对此,妙资金融提醒,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因此千万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提高警惕。妙资金融理财师在此也将教你如何识别网贷陷阱。

网贷正入侵校园

“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借助诱人的公告和“网络+代理”的模式,网贷正在大学生群体中飞速蔓延。而大学生陷入“网贷诈骗”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此前有媒体报道,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兼职时候掉入网贷陷阱,被所谓的代理人、业务员等诱骗填写网贷资料,最后不仅钱财落空,自己还背上借贷的信用污点。人民日报近日发文表示,要警惕校园网贷风险。

妙资金融理财师也认为,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且并没有形成经济收入,因此更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多一个心眼保持警惕。

如何识别网贷陷阱

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校园贷问题频出,一方面与提供贷款的平台审核存在漏洞有关。如有些甚至举着身份证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而另一方面,与大学生自身也脱离不了关系。

事实上,大学生财商观念方面存在不少误区。最近,清华大学发布了当代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三成90后大学生期望投资年化收益超过10%,但他们对风险的甄别能力却明显不足。

成熟的投资者都知道,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但在大学生群体的眼中,市场上必然存在高收益、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理财产品。

对风险认知的不足,反过来也让大学生对网贷的鉴别能力直线下降。妙资金融理财师发现,很多大学生对网贷所产生的利息并没有概念,或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许多大学生还不知道年利10%与月利10%到底有多少差别。如此也让不少违法平台有了可趁之机。

面对各种违规的网贷平台,如何保护好学生自身的安全?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1.保护好个人的身份信息,无论是身份证、学生证还是支付宝、银行卡账户,都不宜随便透露给他人,哪怕是学校的熟人(包括老师、学长、室友等);

2.正规公司都有正规流程,放贷之前就要求交纳费用的贷款公司统统可计为骗子公司,请不要相信;

3.购物分期需量力而行,且要综合比较,同时切忌以贷还贷;

4.以贷款培训作为入职前提的公司也可直接列为骗子公司,可上工商局查询;

校园网贷 篇5

主办: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物流管理 131班

时间:2016年4月

目录

一、活动主题:...........................................3

二、活动背景:...........................................3

三、活动参与对象:.......................................3

四、活动时间:...........................................3

五、活动地点:...........................................3

六、活动目标:...........................................3

七、主办单位:...........................................4

八、活动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活动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活动主题: 拒绝校园网贷

二、活动背景:

近来高校校园网贷现象频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了增强在校大学生对校园借贷风险的防范意识,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号召各班举行以拒绝校园网贷为主题的班会。

三、活动参与对象: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物流管理131班

四、活动时间:

2016年4月19日

五、活动地点:

青苑203

六、活动目标:

为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校园网贷的危害,教育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自觉远离网络借贷行为,规避盲目消费风险;提醒学生高度重视个人身份信息保密,谨防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网络借贷行为;为全面掌握我校学生参与网络借贷情况,凡已在网络借贷平台借款或“投资”的同学,应主动向辅导员报告,不得隐瞒,并须立即终止该项行为,防范风险,确保安全。

六、主办单位:

物流管理131班

八、活动内容: 1.团支书宣告活动背景 2.学生代表发言 3.学习相关内容 4.讲解校园网贷的危害 5.班会总结

九、活动准备: 1.全体班委开会组织主题班会活动 2.制作班会材料

3.看视频

校园网贷 篇6

赵阳同志在讲话中结合校园网贷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了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面临的形势,并就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校园网贷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二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风险提示工作;三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四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校园网贷规范与管理,确保驻连高校校园安全稳定。

各高校参会人员重点围绕不良校园网贷排查情况以及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等内容进行了汇报交流。

校园网贷 篇7

21岁的大学生郑德幸因无力偿还巨额贷款而跳楼自杀的事件, 引起人们对互联网校园网贷的关注。大学生了解互联网校园贷款大多是通过校园、走廊里贴的广告、贴吧等渠道, 但是很少有人被明确告知校园网贷的高额利息, 也鲜有人教授他们识别和规避这些充满便捷的互联网贷款风险。作为新兴市场的校园贷平台, 目前还有着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 亟须加强多方监管。我们应在思考如何促进校园贷平台向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运营的同时, 也要防患于未然, 努力提升大学生的金融风险与责任意识。

二、大学生郑德幸校园贷悲剧个案分析

从8楼跳下的郑德幸死了, 他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14级的大学生, 因为网络借贷踏上了不归路。偶然看到足彩吧里有人说外围赚钱的方式, 郑德幸便动了心, 将2000多块钱投入赌球中, 输光钱后想着可通过贷款把自己投入的钱赢回来, 到时再还贷款不就可以啦。

于是郑德幸在网贷平台贷了一万多元, 然而不到半个月就全部输光了。之后开始冒用或借用同学身份信息通过多家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办理了校园网贷。在郑德幸的最后人生中, 始终陷在贷款赌球→输光→再贷款赌球→输光……的恶性循环中, 直至无力偿还, 被贷款公司催债威逼。最终, 化身为一抔骨灰, 留下了60多万的债务。

从个案中可以看出, 部分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而消费和金钱欲望又驱使其对网络贷款充满向往。虽然网络贷款帮助学生解决了需要一次付清款项的难题, 但是所面临的还贷款问题却不是可以轻松应付的。相对于银行贷款, 网络贷款的确为大学生消费提供了缓解与方便, 但部分网贷的每月利息率却高达2%以上, 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根本没有承担这种沉重的债务负担的能力, 有的网贷后果甚至会透支父母的信用和收入, 同时对网贷平台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因此, 要加强对大学生金融意识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使大学生在省钱理财还贷的学习过程中, 同时能够提升自身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素养, 这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三、培养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素养的有效策略

面向大学生开展金融教育和金融活动对其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有必要对通过开展金融教育和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素养、改变他们金融态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一) 注重保护金融信息隐私权不受侵害

所谓金融信息隐私权, 就是指持有者对个人姓名、证件号等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码等个人交易信息及消费信息等个人主观信息等所享有的支配、利用和控制的权利。

郑德幸个案表明, 目前在金融信息隐私权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漏洞, 这些漏洞为利用他人身份信息申请贷款提供了便利。一方面, 身为班长的郑德幸在同学中拥有极高威望, 寝室同学的银行卡、电话等信息都没有防背着他;另一方面, 学校与班级对学习管理中所登记的同学及其父母的身份与电话等联系信息管理不够重视。郑德幸利用这些漏洞, 才有机会使用其他同学的金融信息在多个平台进行网贷。

大学生必须对自己的金融信息保持警惕, 学生和高校也应重视金融信息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保障本人的金融信息不被他人盗用, 确保个人金融信息的隐私性和秘密性, 切实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 从而避免私人金融信息受到侵害、利用和公开。

(二) 亟须树立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

除了加强隐私权保护, 大学生也亟须树立金融安全意识。郑德幸没有意识到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理财方式风险和收益都较高, 不太适合大学生选择等金融意识的重要性。

高校金融教育可增加大学生的相关金融知识, 有助于其正确理解网贷消费等金融行为, 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金融观。高校可将金融基础知识的相关课程作为全校大多数学生的选修课程, 也可通过在线金融教育网站的M O O C培训, 帮助其具备基本的投资理财能力及处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能力。平时也要多举办大学生案例大赛和金融风险防范讲座等相关金融活动, 提高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普及, 增强对互联网金融业的感知与了解。

(三) 提高大学生对个人信用的认知度

大学生在信用认知的高低程度上, 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于信用认知的水平。个案中的贷款虽然是大学生自己的选择, 大学生也有这个权利, 但却是没经过理性思考和全面权衡就做出的片面选择, 根本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还贷能力及高额的贷款利息是否在其承受范围内。

大学生要提高对个人信用的认知度, 不仅自身要严格自律和强化责任外, 还应积极就相关信用知识和信用理论进行独立的思考, 规范自己的金融行为。同时, 由于个人信用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之中, 所以大学生们还要从多方面学习信用的最新理论, 熟悉个人信用交易形式的发展和变化, 分析国内外所发生的重要信用事件, 避免失信发生的可能性, 做好对个人信用权的保护。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的金融风险意识与金融素质也正在稳步提升, 他们必将学会理性的独立思考、谨慎的借贷与理财。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对个人信用感的认识和金融风险的防范, 培养基本的金融素养, 从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

摘要:论文基于大学生郑德幸校园贷的悲剧个案进行了分析, 从注重保护金融信息隐私权不受侵害、亟须树立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和提高大学生对个人信用的认知度三方面提出了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素养培养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金融风险,金融素养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赌球陷“校园贷”巨债跳楼曾4次自杀未遂[2016-03-18].[EB/OL].http://news.youth.cn/sh/201603/t20160318_7754698.htm.

[2]河南大学生的悲剧[2016-03-28].[EB/OL].http://tieba.baidu.com/p/4422522829.

[3]张璇.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广东商学院, 2012.

校园贷的正反两面 篇8

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借款上当受骗的案例对于大二学生王健来说是匪夷所思的。作为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分期乐”在某校的校园经理,王健坚定地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帮助大学生“用信用改变生活,让梦想触手可及”。

2015年4月,王健经朋友推荐应聘成为分期乐在该校的校园代理。与早已现身于大学校园的手机卡代理一样,王健也利用课余时间“扫楼”,除女生宿舍外,所有教室、自习室、图书馆“无死角”,也曾经被罚清理贴在垃圾桶上的传单,但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更有挑战性,因为他得说服同学们心甘情愿填写银行卡号和父母的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在实战中,王健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话语体系:“不仅要拉关系,而且保证不联系父母,还要让同学们觉得在大学期间靠自己分期买手机、买单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王健说。

王健的策略效果很好,仅仅2个月之后便因为业绩出色升任校园经理。根据平台政策,每开通一名新用户有15元提成,满30单给予200奖励,算上1000元底薪,最多时王健能月入八千多元。

然而,该校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并不是王健“一个人的江湖”,其他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捷分期”“名校贷”等都在该校设有校园代理。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校园代理纷纷组建团队,以团队作战提升效率。王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虽然有竞争,但我们都认为校园贷对同学们是利大于弊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贷可以意味着“梦想”“不将就”“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某互联网金融企业总经理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P2P平台一直在寻找增量,贷款金额小、有父母兜底的大学生是优质资源,是他们选定的目标。“而且大学生早晚都要和金融机构打交道,比如房贷和车贷,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提前在校园里瓜分市场?”这位总经理说。

有的学生通过校园贷实现梦想,亦有学生背债度日如年,对于校园贷的两极评价,让它游走于天使与魔鬼之间。

信用消费暗藏风险

为争夺市场,P2P平台将复杂的信用审核程序简化到极致,学生只需提供学信网截图、身份证照片以及父母的手机号就可以通过审核,以此“开启全新的消费方式”。

当前,校园贷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受托支付模式,目前只有“分期乐”“趣分期”等大型平台才提供;另一种则是信用额度提现,所有P2P平台都提供这种服务。

在受托支付模式下,学生用信用额度购买商品,P2P平台代为支付货款,学生收到商品后按期向平台还款,比如学生分期旅游,P2P平台直接将钱打给旅行社;分期考驾照,P2P平台打钱给合作驾校等。

由于学生并不直接收到钱,P2P平台直接将资金落实到用途上,有效地降低了违约风险。然而,学生通过P2P平台分期购买的商品不一定便宜,以iPhone6s手机为例,“分期乐”平台上一部iPhone6s玫瑰金64G手机标价5388元,比原价“直降”700元,但学生不能直接全额购机,至少要分12期,每期485元,算下来总价5820元,同样的机型京东和淘宝只需5588元。

信用额度提现则是校园贷的焦点。自2009年5月,中国银监会正式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以来,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一直就不能办理信用卡,但P2P平台却以为大学生“打白条”的方式提供信贷服务。

以“趣分期”平台为例,该平台将学生的认证等级由低到高从V1到V3分成3个等级,只要提交学籍信息就可以通过V1认证,专科生就可以直接借走2000元,普通院校学生的信用额度为2500元,211和985院校学生的信用额为3000元。若在提供学籍信息的同时还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信息,则可以通过V2认证,专科生和本科生的信用额度直接提升至6000元和7000元。若还能提供近一个学期的成绩单,就能升级至V3认证,专科生和本科生的信用额度可达到7000元和9000元。提交申请后,“趣分期”平台会在24小时之内将钱打到学生绑定的银行卡上,学生可以自由支配。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P2P平台在“高额度”方面做文章,这其中暗藏诸多陷阱。融360平台于2015年8月发布的《2015年大学生消费分期调查报告》显示,最高额度集中在5000元以下和1万元以上,呈两极分化趋势,其中5000元以下占42%,1万元以上占39%,另有12%的P2P平台给学生提供高达5万元的信用额度。虽然P2P平台宣称“零首付”“零利息”,但其分期费率和逾期费率往往不透明,63%的P2P平台在分期费率方面不明确,学生购买iPhone6的成本最高可相差5倍。

此外,36%的P2P平台没有清晰的逾期费率,而且有些平台还要收取“账户管理费”“平台服务费”“咨询费”等前置费用,若贷款3万最后可能滚成70万,以及借1万到手只有5000元的案例便是由此而来。

除“高额度”外,“速度快”也是P2P平台竞争的重点,许多平台承诺“半小时到账”,“分期乐”更是宣称最快“3秒到账”。在相互比快的环境下,P2P平台对每笔信用提现的审核令人担忧。正因如此,大三女生吴丽在还款完成后决定不再贷款。

吴丽通过“饿了么”平台的一次打折活动接触到“趣分期”平台,抱着尝试的心态提出借款500元的申请后,马上就接到客服电话要求补充提供身份证信息和父母的手机号。出于对隐私的考虑,无论客服如何要求,吴丽坚决不愿提供父母的手机号,“反正就500元,大不了不借了,当天晚上钱还是打到我的卡里了。”吴丽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这件事让吴丽对P2P平台产生警惕,决定还款后不再借款。此后不久,新闻爆出“趣分期”某校园代理冒用同学信息借贷30余万元,涉嫌诈骗被捕的消息,更是坐实了她的质疑。

王健认为同学们有这样的担忧是正常的,说明大家重视自己的个人隐私和信用,但因此将自己与P2P平台绝缘是“不理智的选择”。在他看来,新闻爆的都是很夸张的特例,“同学们要是那么容易被骗,我早就月入2万了。”王健笑着说。

出于工作需要,王健每次扫楼时都会提醒同学其他平台不安全,强调自家平台在信息透明度等方面的优势,其他代理也是如此,同学们自会比对。“我们在拓展市场的同时也在为同学们做金融安全宣传。”王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互联网基础数据研究机构速途研究院于2015年10月发布的《2015大学生分期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分期平台已经呈现出寡头割据的局面。“花呗”和“京东白条”分别瓜分了37%和34.3%的市场份额,“分期乐”和“趣分期”紧随其后各占18.5%和7.6%,剩下的各家P2P平台总共只占2.6%。该数据一方面表明,大学生P2P分期消费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与B2C平台天猫和京东抗衡;另一方面证明绝大部分学生在使用信用消费时会选择大型平台,“黑心校园贷”并不占主流。

校园贷的双刃剑

“分期乐”和“趣分期”都宣称已经覆盖全国所有高校,两家平台提供的服务也不再局限于购物,比如“分期乐”鼓励学生以分期的方式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班,“趣分期”则推出“offer贷”,拿到offer的同学(仅限211和985高校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减轻生活压力。

在学生看来,校园贷处理不当所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逾期还款导致的个人信用污点。长期从事助学贷款业务的徐浩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银行为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业务是国家的政策,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并与个人信用档案挂钩,但毕业后不还款的学生大有人在。

学生本人的电话打不通,银行给家在农村的学生父母打电话催缴,对方说孩子在外地打工他们也找不到,银行也没办法。他们只能向原先预留的地址寄挂号信催缴。但最终吃亏的还是学生,“往往工作一两年之后就有办理金融服务的需要,银行查账发现有信用污点不予办理,很多学生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主动找到我们补缴欠费,但即便是还清了欠款和违约金,还是对个人信用产生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徐浩说。

在工作中,王健发现有些同学的自制力不强,确实很容易陷入信贷危机。比如,“分期乐”平台提供网游充值服务,穿越火线、英雄联盟等热门游戏都支持信用分期付款,他身边就有人在攀比心态下购买了价值数百元的道具,临到还款日只得向同学借钱还上。

但在P2P平台业内人士眼中,逾期其实不是问题。上述互联网金融企业总经理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学生借款金额小,即便发生逾期,损失也不大。而且为了挽回信誉,未来总会还上。”

在该总经理眼中,学生也是在赌。小到分期购物,大到创业贷款,学生也在赌自己一定能还上,无论是靠家长每月给的生活费,还是靠自己勤工俭学。这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牛华勇看来,学生一身轻松走进校园,却要背负债务走上社会,必将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其对人生的规划。

美国的学生信贷是可循的先例。美联储数据表明,2015年底,美国学生信贷总额达到1.23万亿美元,超过信用卡、车贷成为仅次于抵押贷款的第二大消费信贷,而且正以每秒3000美元的速度增长。全美共有约4000万人背负学生债,70%的本科生带着债务走入社会,其中2015年毕业的本科生人均负债3.5万美元。越是热门学科负债越高,比如有些法律系毕业生负债高达13万美元。

学生债跟随一生,直到还清为止。美联储于2015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全美只有37%的人在按时还贷,46%没有按时还贷但也没有放弃,17%的人已经彻底放弃,甚至有人已经50岁了还没有还清债务。

目前,中国大学生校园贷款金额不大,上诉速途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95%的大学生分期消费金额在5000元以下。牛华勇并不反对学生提前接触金融知识,“不能因为个例而一刀切,否定这种商业模式。”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但他也担忧,P2P平台刚刚起步,学生是否有足够的金融知识和自控能力面对新的消费模式?学校对课程安排有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学生入学先学基础,到高年级再接触金融知识。而P2P平台有着完全不同的考量,低年级学生的信用额度高,高年级学生的信用额度低,“这是因为大三大四要实习,不好找人。”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此外,勤俭节约,适度消费仍然是学校提倡的主流价值观,而且学校希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从事校园代理工作势必对学业产生影响。王健坦承,刚开始自己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扩大业务量,以及如何以正常的校园活动形式来推广分期平台,因为鼓励超前消费的活动学校肯定是不批的。每当有学生来找他希望做代理时,他都会跟对方强调时间不充裕就不要做代理,不投入大把精力做不出成绩。

回顾一路走来的经历,王健认为做校园代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获得了不错的回报。虽然分期付款确实不适合所有同学,“但没尝试怎么知道?大学并不只有课程表,我们还要体验精彩的生活。”

建立年轻人的信用体系

无论学生是否做好了准备,“年轻人的信用体系”已经通过P2P分期平台初步建立起来。但他们是否有能力抵消超前消费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牛华勇指出,中国和英美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在英美,学生本身就有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习惯,已经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自我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英美家长并不会全额负担学生的生活费。在中国,家长每月给予的生活费仍然是学生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勤工俭学的学生很少,而且学校也不鼓励低年级学生勤工俭学。

此外,中国和英美两国的打工薪资待遇差距巨大。以英国为例,学生在赛百味打工的最低收入是8英镑/小时(约等于73元人民币),而中国学生在麦当劳等快餐店打工每小时薪水只有十几元。虽然有小部分重点大学的学生可以通过当家教或者其他“高端”兼职赚取每小时上百元的收入,但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机会。

在打工收入差距巨大的情况下,中国和英美两国学生热爱的产品却很相似。一部iPhone6s手机在美国和中国的售价相差不大,这意味着中国学生如果想要依靠勤工俭学的途径分期购买手机,需要付出超出英美同龄人数倍的时间和精力。

事实上,英美两国都在大力推动“子债父偿”,即学生父母也可以申请“学生贷款”了,利率比学生本人申请要高,但仍然低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由此可见,若中国的“校园贷”无序发展的话,父母代为偿还几成必然。牛华勇认为,分期平台在宣传帮助学生“快速实现梦想”的同时,也有义务将学生可能面临的困难说清楚。否则很可能到头来,还需要由父母出面还款,增加家庭负担。

但P2P平台也有自己的苦衷,北京后备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宇航对《中国新闻周刊》说:“P2P平台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国的征信系统不向民营资本开放,学生究竟从哪些平台总共借了多少钱我们无从得知。”

这也是P2P平台对学生放贷条件宽松的重要原因,因为即便想严格也没有大数据支持。所以直接“信任”学生的风险把控能力,无论是借1000还是5万,都是经过慎重考虑后的结果,这也为学生“以贷养贷”打开了方便之门。

当借款人还款出现困难时,负责任的信贷公司往往会对借款人予以帮助,比如帮助公司扩展销售渠道,因为“借贷的最高境界是让借款人过得更好,而不是让他破产”。史宇航说。但目前还没有哪一家P2P平台有这样的功能。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人黄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推广大学生P2P分期平台必须先有完整的制度设计和法律法规。政府应当对互联网金融小微贷款公司予以考评资质。”

校园贷风险告知书 篇9

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主动自觉拒绝校园贷,现就“校园贷”风险防范告知如下:

一、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种: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培训和创业,如投投贷、培训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校园贷有四大特点:一是借贷人基本上都是在校大学生,对校园贷的风险认知缺乏;二是借贷金额一开始都不高,但翻倍速度极快,让借贷人不堪重负;三是经常采用非正常手段催逼还款,例如:裸照曝光、电话威胁等;四是在学生无力还款时,往往是找到学生家长及亲友出面还款。

二、“校园贷”的风险

一是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一些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突破了校园网贷的范畴和底线,如侵犯学生隐私的“裸条贷”、遭遇高利贷的“低息贷”以及逼迫大学生“裸贷肉偿”等;

二是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由于大学生群体并无固定收入,透支消费的便利容易形成消费惯性,造成学生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最终导致学生无力还款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是存在贷款人信息被盗风险,甚至身份证被冒用风险;

四是校园贷平台发展模式破坏正常校园秩序,因学生无力还债,造成暴力追债现象,导致违法犯罪、跳楼自杀等极端行为屡屡发生。

三、如何防范“校园贷”风险

一是掌握金融知识,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的辨识能力,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二是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量力而行,杜绝超出自身承担能力的高消费和超前消费;

三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谨慎使用个人信息,切勿将身份证外借他人使用。遇到困难时,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时,应提出帮助诉求,学校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资助;

四是自觉抵制校园贷。现阶段,国家已着手整顿校园网贷,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若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确有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

我已阅读上述内容,对校园贷的风险及防范已了解。

学生家长签字:

学生学号:

学生本人签字:

上一篇: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大纲下一篇:初一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