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而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在一定时期内会比较严峻就业压力会比较大。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新旧就业观念的剧烈冲撞和价值观的重新定向使得大学生就业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实证调查以调查数据作为基础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找出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成因进而提出对策。以期能对当代大学生群体顺利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对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届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根据统计数据的处理结果从知情意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就业观进行考察和描述。第三部分分析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观现状中积极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五部分则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对策’’。’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物壑丛日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逸壹窒多指导教师签名历丕纽日期当酸茎乡日期。芝晔广乒多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丛墨兰三邮编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一研究背景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现将年至年毕业生有关数据作如下统计表近七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①普通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幅初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万增长万就业率人数万从年至年毕业生人数的依次增加可见高校的不断扩招虽然为社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但大量毕业生同时走向社会也随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特别是年和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无疑会让他们的求职路更加艰辛。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接近万人。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除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高校设置的学科及专业结构、就业环境和体制、人事制度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外大学生的就业观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高校、家庭等很多方面因素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变化新…注初次就业率截至当年月日。数据来源年数据国家教育发腱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冈教育政策分析报告北京教育科学版社年数据中陶教育年搭编辑部中固教育年攀北京人民教育…版社年数据周济年全国普通商校毕业生就业作会议情调鼓励导毕业生面向壤层就业每数擗年辛闷龇稀妁惫业皇捌汗会议昭向鹏叭一年数据人学毕业生信总使用咨询编写组人学毕业生信息使用咨讯【北京高等教育版社、年数据搜狐搜孤教育【乙一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旧就业观念的剧烈冲撞使得大学生就业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情况和问题都归根于我国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和高等教育转型期间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就我国人才供求关系总量和整体格局而言我国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饱和”、“过剩’’的程度。我国的大学生数量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乜事实上大学教育即使规
模扩张迅速大学以上学历人口数仍然只占我国总人口的、劳动力人口的。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相比于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也有所不如所以大学生还没有达到过剩的地步。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要求政府“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这句话在指出政府责任的同时也指明了大学生转变就业观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因此分析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就业观以求最终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二研究意义大学生就业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就业观支配着大学生对就业目标的期望、定位与选择支配着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心态和行为。因此它对大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具有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就业实践具有动力作用。有鉴于此在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和高等教育转型期间探讨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加强解决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对策的研究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大学生、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也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因此本文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三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无结构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研究手段。四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大学生就业观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理性选择理论、地位获得理论和职业指导理论等理沦。以科尔曼为首的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其基本原理为一个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所期望从多种可能的行为结果中获得的功力函数。行动者的这种行动所追求的是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其基本原理主要来源于以整体论方法为主的新古典经济学、功利主义、博弈理论以及社会学的交换理论等。具体运用到大学生就业观方面其根本的动因就在于大学生对就业时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追求。面对就业大学生将在当前特定社会大背景下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理性选择并获得自己的职业地位。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二人在美国出版的《美国职业结构》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地位获得模型’’。他们在书中着重探讨了在美国社会中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对于个人经济地位的显著影响。自此以后该模型成为学者们研究地位获得理论的基本模型并产生了许多衍生模型。所谓地位获得研究基本上就是看个人的出身如何影响其后来的社会地位即所谓的来自何处止于何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就业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是一个地位获得的问题它属于社会流动理论中的“职业地位获得一的范畴。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其代表是帕森斯和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理论、余斯伯格、格林豪斯和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锚理论等。职业指导的理论认为职业选择应该遵循人与职的匹配。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在他的《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认为人在选择职业时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还应清楚的了解职业成功的条件和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然后才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对于成人来说可同时出现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主导需要。就业观与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毕业生对理想单位、就业地域等的选择下是反映了实现不同层次需要的意向。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价值观所谓价值是指对个人有用的或重要的东西往往是个人追求的东西。马克思对价值的概念做过这样的阐述“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由关系的双方构成一方是价值的主体即为了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而不断奋斗的人们它小到个体的人大到全社会另一方是价值的客体主要由物质的、文化的两大类组成。价值体现了一种评价和对评价的认同。价值观是对价值关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文化选择内涵
着眼于庞大的文化体系, 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概括了文化选择内涵。如陆平从文化价值取向出发, 将文化选择等同于文化价值选择, 认为文化选择是社会变革时期一种文化对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选取和采纳。何安明从文化影响力出发, 将文化选择归结为社会成员对某种文化或文化元素的自动撷取和排斥。郭建宁从文化选择规律出发, 将文化选择与自然选择进行比较, 得出文化选择是按照优胜劣汰的文化发展规律进行的文化筛选与过滤, 本质上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旧文化与新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必然产生的一种文化调节与适应机制。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都是对文化选择不同角度的相似阐释, 都属于文化选择内涵的范畴。引导大学生文化选择中, 笔者倾向于将其认为是文化主体根据既定价值主动吸取新文化或放弃自身文化的过程, 是选取一种文化作用于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体现着文化主体自我分析、自我选择的能力, 关系着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1. 文化选择的心理结构。
这是文化内化于个体心理形成的较为理性和稳定的选择形式, 是个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趋向成熟的特殊生命机能, 体现着个体的文化积淀、内化和凝聚在心理中的深层结构, 包含原有文化背景下对文化的理解、接受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对文化的消化、重构。随着文化选择心理结构不断完善, 个体生活方式、行为态度、价值取向都深深打上了文化背景与社会文化环境的烙印。
2. 文化选择的知识结构。
这是个体掌握吸收各类知识的程度, 即头脑中各类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一般来说, 个体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决定着他们文化选择的方向, 与个体文化选择的满意程度正相关。文化不仅是一种生态, 而且是对知识观念的理解和阐述[1], 它影响着个体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选择。
3. 文化选择的价值结构。
文化选择的价值结构是文化选择最为核心的部分, 通过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来。“文化的价值取向是文化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 是人们对一种文化价值的主观认定、理性判断、情感体验、意志保证及其综合。”[2]它制约着个体文化选择的判断, 影响着个体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二) 大学生文化选择内涵
大学生文化选择是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主体根据自身文化价值取向对某种文化的主动选取和采纳, 集中表现为大学生参与的文化生活、持有的文化价值取向、具备的社会文化心态三个方面。面对多元文化交融、东西文化碰撞的局面, 大学生文化选择易受到不良文化误导。正如美国社会思想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言:“有时候, 选择不但不能使人摆脱某种束缚, 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复杂、更棘手、更昂贵, 以至走向反面, 成为无法选择的选择。一句话, 有朝一日, 选择将是超选择的选择, 自由将成为太自由的不自由。”[3]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选择存在的问题透视
(一) 文化生活方面
1. 政治文化选择的盲目性和淡漠性。
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 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政治信仰困惑。有些学生不加选择地吸收各种思潮, 人云亦云地将可理解或不可理解的思潮、观念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同时, 不少学生表示不会热衷关心政治, 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活动。
2. 道德文化选择中责任意识淡薄和诚信观念缺失。在思
想多元化、利益主体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 部分大学生集体责任意识淡薄, 缺乏诚信观念。“大学生竞选班干部的动机”问题上, 不少同学将“获得奖学金和就业优势”作为竞选班干部的出发点。“大学生考试作弊、评奖评优投机取巧”问题上, 将近一半的学生对这一现象司空见惯。
3. 休闲文化选择呈现重外来文化的倾向。
面对多样文化的冲击, 不少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重外来文化、轻本土文化倾向。较多大学生追求日韩时尚, 乐于看欧美大片, 对外国品牌甚为喜爱。对传统民俗、风土民情、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较少。
(二) 价值取向方面
1. 价值目标的现实性。
大学生身处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大环境中, 既希望取得突出的专业成就, 又要求得到良好的经济收益。部分大学生衡量价值目标时, 片面追求物质回报, 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
2. 价值追求的片面个体化。
部分大学生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时, 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优先化。“药家鑫事件”正是一位大学生极端追求个人利益的惨剧, 交通肇事后出于保全自己目的向受害者连刺八刀的行为折射出他对生命价值、他人利益的漠视, 是极端个人本位价值观的表现。
(三) 社会文化心态方面
大学生的社会文化心态呈现文化需求群体化和文化判断从众化的特征。群体意识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认同。他们的文化需求很多情况下受到群体其他成员或外部流行趋势影响。同时, 大学生缺乏科学、客观的文化判断能力, 在文化信息的选择上易陷入“跟着感觉走”的从众误区。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文化选择问题的具体对策
大学生文化选择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正视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 增强大学生文化选择引导教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1.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要致力于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加强大众媒体的自律和管理, 着重整治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文化场所。
2. 强化阵地育人, 完善各种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引导, 努力用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合理、科学地配置文化资源。
3. 优化文化传播渠道, 提高文化传播质量。
净化网络、荧屏和手机信息, 加大对网络、电视和手机文化的监管力度, 切断不良文化的传播源头。
(二)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1.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 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文化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将单纯讲授灌输思想政治理论的方式转化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过程,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体主义疏导, 构建主流价值取向。
高校要分层次具体结合学生实际对其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就业理想等方面加以引导, 将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到班级、院系集体活动中, 强化学生对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认同。
(三) 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1. 以校园物质文化为载体, 充分发挥其保障、强化功能。
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应符合“绿化、美化、净化、静化”的“四化”标准, 应有益于大学生培养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 为大学生文化选择的优化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2. 以特色校园精神文化为载体, 充分发挥其熏陶、感染作用。
打造富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凝练学校精神的校风校训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同时,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最大限度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和文化导向作用。
3. 重视制度规范教育, 推行阶段性的实施策略。
第一, 高校要明确新时期制度文化建设方向, 增强学生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同。第二, 高校要推行阶段性的制度文化实施方案。推行认识、实施、内化三个阶段, 促进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四) 拓宽文化选择教育领域
1. 凸显网络新阵地的文化教育作用, 打造新媒体教育立体平台。
学校应利用博客、飞信、QQ群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文化交流, 并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报校刊的文化宣传功能, 形成网上网下文化教育的合力, 真正建立起立体教育平台。
2. 重视社会实践教育, 实现当代大学生文化选择教育的知行合一。
鉴于当代大学生普遍社会阅历不足、动手能力较弱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隐性“第二课堂”, 使学生把文化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3. 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强化文化选择的引导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是文化选择教育的基石, 家长对学生思想观念、爱好兴趣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 老师、家长要保持沟通, 双管齐下, 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文化选择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韩文根.青少年文化选择与个体成才[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3) :95-98.
[2]陆平.关于文化选择中的价值取向[J].理论探索, 2007, (1) :16-17.
[3]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4]彭定安.文化选择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
[5]张岔年, 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6]陆平.关于文化选择中的价值取向[J].理论探索, 2007, (1) :16-17.
[7]彭定安.文化选择与自我塑造[J].理论界, 2006, (3) :1-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近年来我国劳务市场上出现的严峻问题。一方面,大量应、往届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用工单位也招聘不到想要的人才。究其原因,其一在于大学生没有准确对自身进行定位,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已经成为亟需高校正视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一)重社会地位
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普遍对社会热点和国家大事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很多大学生把公务员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之路,跟风报考公务员,造成公务员岗位竞争激烈,却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是否与公务员职业相符。
(二)重物质利益
面对现在的消费社会观念,大学生容易受物质利益所驱使,在就业时常把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倾向于选择比较发达的城市就业,很少选择偏远的西北地区就业。
(三)重自我中心
有研究者对大学生进行了就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希望在工作单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前途,很少有大学生把为国家和集体服务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所以,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多数大学生以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工资待遇为标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倾向,这种择业观念也造成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很难融入工作的集体环境中。
(四)重工作稳定
正如前文所述,时下大学生重就业、轻择业的现象非常明显,在选择工作时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即使在毕业后选择待业也不去稳定性较低的的单位工作。此外,影响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其它因素还有很多,包括专业对口、薪资待遇、工作地点、工作强度等因素,这些都是追求稳定工作的择业观念所包含的因素,这种择业观念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
(一)择业心理的影响
当代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有很强的依赖性,在择业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攀比心理。在这种消极心理的驱使下,大学生在面对择业时很难从自身实际出发,缺少对自身的合理分析和判断,容易出现跟风现象。在择业时也互相攀比,盲目追求用人单位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用人单位。
(二)职业规划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对个人职业规划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简单的认为顺利的就业就完成了职业规划,忽视了对职业的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在树立择业观念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生目标不明确、缺乏对职业发展的思考,面对竞争力激烈的社会环境时,就会出现盲从现象,受外界的影响比较严重,很难从自身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上确定就业目标。
(三)价值取向的影响
正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就业的前提,很多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取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了转变。作为一个有知识的社会群体,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其在择业的过程中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功利心理,容易受到物质利益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在工作岗位的长远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训练等方面体现出来。在就业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这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前提。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其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际的训练中得到锻炼,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纠正大学生的错误择业观念。
(二)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大学生个人与工作岗位的实际结合。在了解社会岗位的前提下,大学生应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社会需求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为解决就业难题指明方向。
(三)加强诚信教育
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誠实守信,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守的道德就是诚信。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受社会的负面影响比较严重,在求职过程中出现很多违背诚信的问题,如失约、迟到、跳槽等,导致很多单位对大学生存在不好的印象。鉴于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诚信的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消除大学生的择业误区。
(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鉴于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不正确的择业观念,高校要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实际的择业观念,让大学生以普通社会劳动者的心态去参与社会竞争,消除类如以自我为中心等错误观念,引导大学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总结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高校不但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凭借大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努力,逐渐消除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为社会劳动力的供需提供不竭质量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慧瀛.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09)
[2]潘业旺,矫晓军.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34)
年级:2012级 学号:201250507087 姓名: 郭相勇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导致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和微观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中学生呈现了独立性、敏感性、超前性、现实性等新的特点。本文论述了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出了解决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问题的有效办法。关键词:中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1.引言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少年系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马列主义常识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并根据对象的思想特点开展有实效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一套的教育教学模式滞后,使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受到挫折,教育教学效果令人大跌眼镜。其主要表现为:
2.1、教育模式固化,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同程度存在;强制灌输“宏大叙事”话语体系,忽视要从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师生缺乏互动;忽视学生自身实践体验,把“掌握”等同“认同”;把终极目标作为起点,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用单一固化的传统说课教学方式对中学生进行思想知识灌输,以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传授政治信仰和思想观念。思想政治课、班会、升旗仪式成为例行公事。这种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脱离中学生实际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
2.2、教学内容滞后,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 随着思想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思想政治课教材为教学蓝本,教育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隔离,有意无意回避现实问题,造成学校与社会的反差,形成满足需要的假象;难以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适应。滞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难以与时俱进地对当前社会意识形态流变给予针对性的解答,不足以解释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滞后的教学内容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不成体系,使学生难以认同施教者的价值观念和说教内容。
2.3、教育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差异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行为的根本动因,没有人的需要就不可能形成人的主观动机,也就不可能有人的积极行为。我国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但是,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仍以单一课堂教育方式为主。千差万别的学生个
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囿于知识层面,将之当成一门考试科目,而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生活和学习。这些都有碍于中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拓展技能,不利于其养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
2.4、缺乏家校沟通,德育师资力量不健全
学校教育和家庭监督的分享或合作不够。当代中学生尤其是农村的中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为零,因此导致中学生言行表现、思想动态在学校和家庭表现出巨大的反差,甚至很多学生把在家里的不良习惯带到学校,我行我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常态化持续进行。同时,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过分地依赖于班主任,班会形式的教育模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亟待建设。
2.5、弱化心理教育,心理疏导仍存在盲区
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由教育者预先安排、统筹包办,学生难以自主参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融求知需要、求证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于一体的一种需要”。在校青少年都具有“青年意识与行为的未定性与二重性”的明显特点,计划性的思想教育对流变性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捉襟见肘。同时,受教育者讳疾忌医的心态,使得教育者面临着无的放矢的工作困境。中学生心理疏导缺乏相应的渠道,难以通过有效的渠道去渲泄心情、取悦自己。心理负担日益加重,使得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步履维艰。
其次经过大量数据的统计调查发现:中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2.6、对道德判断存在偏颇。有40%的中学生认为目前社会的道德生活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丑恶的仅占12%。有52%的中学生赞同“现在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才好”这一说法。中学生的社会道德观需要积极的引导。
2.7、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实际。如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中,65%的中学生选择“两方面兼顾,既利已又不损人”。主张奉献与索取并重,提出“等价交换合情合理”等主张。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自私自利行为普遍,不善合作,对他人的痛苦和不幸视而不见;在学习的目的中,以自我发展为目的的选择竞占了50%左右!
2.8、中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程度较低,满意率仅占43%,不到一半。这说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应学生的状况,达不到学生的要求,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待改进和提高。
3.解决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问题的有效办法 3.1、齐抓共管,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目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整个社会外部环境联系密切。中学生德育教育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完成的,它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和外部社会,不再局限于校园环境。同时,家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父母的影响密切相关。以学校为主导,建立开放式的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营造人人关心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合作,将学校的课堂教育、家庭的辅助教育、社会的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德育教育网络。从提高中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实际需求出发,拓展教学内容,转变单一的教育模式,从而实现中学生1+1+1>3的教育效果。
3.2、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换位思考相结合
首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学生重点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完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同时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其教学效果是影响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因素。政治课老师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以人为本,积极转变教育理念。着眼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出发,尊重中学生的思想需要。从高位思考角度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与中学生交流、沟通、讨论,撕开他们的思想动向,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努力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同时,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坚持将继承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采取创新性的手段和措施来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长效机制,逐步走上和谐发展的轨道。
3.3、教学相长,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认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教学现实,与时俱进地吸纳包含时代内涵的新知识,为中学生的思想注入丰富的时代内涵,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与学生沟通交流过程中,通过交互的探讨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一方面,首先要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良好道德的养成、正确信念的确立仅仅靠知识的灌输和理念的传授是不能完成的,没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环节,没有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实践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实践育人是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要广泛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明白做人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老师要身先垂范,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模范。另一方面,老师要勇于进取,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教育放在教学的重要位臵。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思想性和教育性。
3.4、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既符合当代教育理论,又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育的建议》中也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实质是在承认任何教育的最终途径都是通过“自我教育”的基础上,在教育中巧妙地把对学生的教育变成其内在“自我教育”的需要,实现自我教育为主体,教育的目的才得以实现,教育的价值才得以体现。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教师予以适当的教育、激励、唤醒和鼓舞,发挥中学生的聪明才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挖掘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结合时政发展,让中学生在自我教育实践中将思想政治知识内化为群体智慧。通过组织中学生创新,使中学生站在更高更好的角度审视自我、激励自我,在自我教育和引导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拓展自我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自身实践让中学生发现自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不足,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的意义,从而让中学生在自我教育实践中见贤思齐,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思想政治觉悟。
3.5、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感恩教育
开展感恩教育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加强现代中学生感恩教育,学生是主体。感恩需要教育的导引和一样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
首先,感恩教育不要好高务远,提倡中学生要做“小事”,从主动擦黑板,清扫寝室,节俭朴素,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等实在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懂得“吃
水不忘掘井人”。切实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提升中学生感恩意识,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其次,用多方位的、多形式的、多场合的正面教育、事迹感染和氛围影响。如:开展感恩专题教育;组织特色感恩活动;开设情感教育课题或专题,开通心理情感热线;搞好特定节日的感恩教育等。让学生知恩在心,感恩重行,使其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
另外,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家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积极的行动教育影响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在感恩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强调感恩教育的科学性。重视感恩教育的开放性,提高家长、学校、社会的整合力度。遵循感恩教育的规律性,及时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尊重感恩教育的平等性,时时刻刻做到尊重学生,一视同仁,要求教育者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注重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3.6、明确方向,致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中学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塑造学生个体健全的人格,使其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个体价值实现的过程,同时也要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情感引导,道德启发,让中学生认识到中学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实现真善美统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明确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从而让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耀国,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S1期。【2】曹娟。诸城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8 【3】康莲枝,当前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与出路【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4】文化,浅谈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当代教育2010(2):89——89 【5】李靖茂,唐建伟,葛畅,学生行为特点及其引导【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6):16——19。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高等院校应当正确认识大学生诚信现状,认真分析产生诚信问题的原因,深入研究诚信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现状;对策
大学生是中国正在崛起的后继力量,也是社会群体中成长起来的精英和骨干力量。做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德育教育,将对我国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而诚信教育正是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用理性的心态正确评价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并认清出现造成诚信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提高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切实有效方法。
一、当前大学生所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国家政策、体制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的转型过程中,在这期间各种思潮涌现,其中也包含一些消极因素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具体到诚信素质上则主要表现为:
1.抄袭论文、考试打小抄的现象频频出现
现在很多高校的考试作弊现象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被很多同学视为拿到毕业证的“法宝”,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作弊手段高科技化,做作业互相抄袭。还有同学公然剽窃他人的论文,据为己有,伪造各种实验数据。作弊手段真可谓花样百出。
2.信用意识淡薄
恶意拖逃贷款、故意欠缴学费、随意撕毁协约等是其主要表现。还有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不严肃对待,随意违约毁约等。这都是缺乏信用意识的突出表现。
3.欺瞒师长同学
有的学生为逃课或者迟到用尽各种办法,想尽各种理由;更有的同学为了一己之利,不惜骗自己的同学好友参加传销组织,害己的同时又害人;也有的同学欺骗家长,肆意挥霍家长给的学费。以上现象都反映了部分大学生道德中阴暗的一面。
4.网络道德缺失
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但是有的学生浏览不健康网站,制造传播病毒,甚至在网络上造谣诽谤,散布虚假信息,对他人的名誉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干扰正常的网络秩序。
二、大学生产生诚信问题的主要原因
1.自身修养
大学生往往涉世不深,道德评判和独立思辨能力均有欠缺,所以他们很容易被一些错误消极的思想给误导,从而造成他们诚信观念的缺失。也有些学生是自控能力和道德规范行为的自觉性不强。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责任感不强,为达目的,不惜背信弃义,偏离诚信原则。
2.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形成也有巨大影响,某些家长偏片面追求学生成绩而忽视对其道德的引导,甚至有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注意个人言行,不能言传身教,这都是导致个别学生诚信缺陷的原因。
3.学校教育
很多学校不注重德育和智育的平衡,忽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或者学校诚信教育内容,不贴近实际,理论大于实际;教育方法缺乏多样性和有效性。有的教育者工作者在于学生的交流中不实事求是,说话做事不客观,脱离事实,说到做不到,也会对学生的诚信道德产生不利影响。
4.社会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利”字成为很多人行为和观念的主导因素,导致了一些人为追求“利”而出现了诚信缺失的行为,这种现象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例如社会公益的工作很少有人去做,没有好处的事情不做,他们在意的是付出与回报的比例,这些因素极都大地腐蚀着学生的心灵,从而导致诚信的缺失。
三、加强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几点对策
高校依然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大学生诚信素质的直接培养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管理的视角下,我认为督促指导大学生开展及加强诚信道德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深入开展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广泛开展以“诚信”为主线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2.构建全程全员诚信育人体系
诚信教育应纳入学生教育管理的日常体系,开展全程全员育人。从德育到各科教学,都要渗透着诚信教育。诚信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反复强调背叛诚信原则的危害性,创建讲诚守信的氛围。
3.健全诚信道德约束机制
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一是设立便于查询的诚信信息库。签订诚信承诺书,对学生守信、失信情况予以记载,制成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二是依据实际情况及需求的建立科学客观的诚信评价体系。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行为归纳分析,定出可操作的量化考核标准,测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形成对学生诚信的刚性约束。三是构建力度到位的诚信监督机制。对诚信教育的开展与落实、诚信评估的结果进行宣传公示,设立监督热线、信箱、受理部门等,构建多方位的诚信监督体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4.营造诚信网络舆论环境
学校要利用大学生喜欢在网上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的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开发网络资源,建立诚信教育网站,掌握网络宣传主动权。教育学生遵守网络秩序,恪守网络道德,倡议诚信上网,展示真实自我,争做文明使者。学校成立网络安全管理小组,强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把好信息出、入口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作为知识载体的人,便成为竞争的重要资源。有“国之栋梁”、“天之骄子”之称的大学生作为最先进知识的拥有者,本应是争夺的对象,然而,我国目前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大学生与农民工抢岗位”、“名牌大学生卖肉、卖糖葫芦”等新闻已经不再新鲜,月薪只有四五百元的岗位也挤满了应聘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也就具备了更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阐释
从1999年的高校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每年以60-70万的总量增加。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2003年增加到212万,2004年扩大为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高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增幅达19.9%。相对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率却出现了下降。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2002年12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80%,比去年同期下降10%,2003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3%,2005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6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0%。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导致全球型经济衰退,先发国家近期的经济衰退,对中国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少,我国大批出口型中小企业倒闭,使得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出现大学生就业岗位缺失严重的现象。可以预计,今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多维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的宏观 1
方面原因,也有高校、企业等中观层面的因素,还存在大学生个人自身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各种原因相互交织,形成多维性和复杂性。
(一)从社会方面找根源
首先,社会市场体制不完善。当今大学生就业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管”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化。然而社会就业市场体制的不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
其次,用人单位观念问题。目前,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盲目提高用人标准,条件要求也愈加苛刻,文凭已经不再是走向理想职业的唯一“通行证”,除了崇尚高学历,要求毕业生具有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多数应届毕业生往往不能够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另外,还存在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不少招聘单位的广告明确地写明“只限男性”或“男士优先”
(二)从高校自身找根源
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新时期的教育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符合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较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全面素质地教育;只讲学术研究,忽视职业技能;加之扩招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下降,这些都造成了知识、能力、层次等相互之间不适应.导致大学生难以胜任工作岗位.就业艰难。
就业指导工作不得力。有些高校不能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至使大学生就业难。首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缺乏实用性。不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体制,缺乏专业经验以及业务能力。其次,没有将人生职业规划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有的只是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开设就业指导课,只针对毕业生.并未将在校生包括在内,指导范围小。再者,大多数就业指导形式单
一、内容简单,并未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产销”不平衡。随着高校的扩招,一些高校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缺什么就添什么.忽视了 “产品”的市场占有,即毕业学生的去向问题,结果造成人
才供求过剩,“产销” 不平衡。
(三)从学生本人找根源
期望值过高。大学生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择业意愿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明显错位。期望值过高,既可能产生择业的挫折感,又可能导致机会的丧失。因而,指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方面因大学教育的较高投入,同样期望学生毕业后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有可能造成大学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两种矛盾并存。还有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给自己定了目标。规定自己在几年内成为经理,再有几年成为老板等等,抱着大学生就是要做“白领”的念头,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 这些过高的要求导致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最终造成就业难的局面。
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较大。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缺乏创业意识。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制约了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生普遍存在“等”、“靠”、“要”等思想,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在面对当今市场巨大的创业平台,高校毕业生宁愿成为现有就业市场廉价的替代者与竞争者,也不愿意实现对自我的突破.不愿意走上创业之路。
“城市情节”、“饭碗情节”需要破除。一些学生择业时潜意识的受传统思想观念支配,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认为这些单位是“铁饭碗”,工作稳定有保障。还有些学生选择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这也给就业带来了局限性。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由诸多因素所造成,但是也完全有办法使之得到合理解决,关键在于社会各领域,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不断的进行深化改革。
(一)政府层面
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畅通就业渠道,破除制约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障碍。第一是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就业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2007年大学生就业的重点
在基层。打开基层这一空间,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各级政府及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服务职能,落实中共中央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精神,设法为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创造条件。人事、教育部门应从宏观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调控,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咨询,负责调查宏观就业、学校培养等情况,进行职业分类和职业前景预测。如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科学、准确、快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公布当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第二是改革用人制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如与招聘毕业生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中的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毕业生就业的申请报批手续繁多。政府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取消对毕业生的城乡、部门、行业、身份等的限制,促使毕业生合理流动。要及时地清除、废止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制约或妨碍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文件,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落实各项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到乡镇、到民营企业、到西部就业。
第三,应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拓宽金融投资和贷款渠道,社会支持和激励,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社会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大限度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
(二)高校层面
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市场。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社会总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对专业的人数也在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所以高校应该时刻把握就业市场的脉搏,根据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就业者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强化就业指导,充实就业信息高校应根据就业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正规的就业指导。比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强化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并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和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对毕业生要求,国家对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等等。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在择业时能一步到位,避免四处碰壁。
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开拓就业市场。针对就业问题,高校应不断为学
生想办法,联系企业,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培养专门人才。高校可以尝试和企业联办专业学科,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既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又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进行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促发创业活动的催化剂,对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创业意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改善目前就业难的局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改善毕业生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为社会上其他的待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一个大学生创业解决9-13个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达到创业带动就业,以一带多的理想境界。高校应该应进行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个人应该具有勇于拼搏、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大学生个人层面
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而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既可以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拟定人生的方向,“衡外情,量己力”,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发展方向,又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时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从而不再去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求职能力。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越来越淡化专业,更注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决策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同时大学生还应该重视外语交际,提高计算机水平。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增强求职能力。很多优秀的大学生之所以在招聘会上不知所措,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善于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为此,大学生应有意识地提高求职能力。比如可多参加一些诸如模拟招聘会之类的活动,增加实战经验,积累求职技巧。并且利用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机会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触,努力增强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
大学生应该更新就业观。第一,大学生应降低期望值。在精英教育逐渐退出历
史舞台的今天,接受大众教育的学子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就业心态,丢掉“精英”高就的思想,改变“人往高处走”的陈旧观念,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的机会,破处“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等就业的“城市情节”,和“金、银、铜、铁”等饭碗情节。第二,树立动态就业观。大学生需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在如今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应该力求“先生存、后发展”,树立动态就业观。同时国家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所以毕业生也应把握时机,开拓就业空间,减缓就业压力,进行自主创业。第三,可以跨专业就业。在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今天,大学生应该灵活选择,可以跨专业就业。比如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物理、数学、计算机都比较好,所以该专业学生就可以另辟蹊径,从事诸如物理、数学研究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相关职业。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大学生就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保障大学生就业, 是促进人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需要, 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是大学生成才自身的需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 笔者通过文献法和调查走访的办法, 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深入剖析, 就如何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具体对策, 这对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 切实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强。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 许多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就业准备不充分, 择业主动性不强, 寄希望于家长和熟人, 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毕业生盲目就业, 就业后“跳巢率”偏高。
2.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许多就业指导专业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 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缺乏针对性与吸引力, 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总体评价一般。
3. 就业指导内容不够丰富, 创业教育有待加强。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 大学生对“大学生两项计划”、“村官计划”、“大学生征兵”等政策内容普遍了解不多, 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还不够,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 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指导有待加强。
4. 就业市场拓展比较薄弱。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 各高校虽然在拓展大学生就业市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包括加强校企合作, 巩固已有就业市场, 加强校友跟踪和随访、开通就业信息网和加强与人事部门单位的联系等, 但总体上, 学校对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 在就业信息方面更多关注的是就业岗位的数量, 针对性、地域性的人才市场拓展度不大, 与学生期望的就业信息、就业岗位提供有差距。
5. 就业指导师配备在不足, 专业化程度不高。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 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与专门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学校内部, 从辅导员、两课教师转岗而来的比较多, 配备人员相对不足, 而且大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与学生期望值有一定差距。
二、提高大学生变业指导的对策
1. 拓展大学生就业市场, 拓宽大学生基层就业渠道。
拓展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具有重要意义。部门信息资料, 拓展大学生就业市场, 一要加强人才市场调研。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通过搜集重点单位、走访企业、行业协会等, 能进一步从宏观上把握就业市场状况, 增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二要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与有关重点企事业单位或地方政府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为毕业生就业搭建有效平台。三是加强与人事部门和人才市场的对接。通过沟通对接, 进一步统筹高校毕业生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设, 实现三个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资源共享, 构建起系统化、一体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择业指导信息的服务平台, 优质高效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就业信息服务。
2. 加强职业化、专业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化、职业化指导教师队伍, 是保障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加强就业指导师队伍建设, 应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要严把入口关, 扩充就业指导师队伍。高校要将就业指导师纳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有效的选拔机制, 严格把关指导师的挑选工作, 选拔有经验、有能力、有高度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职业道德的精干人员充实到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中, 专职从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工作与就业服务工作。二要加强培训与研究, 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素质。高校要为就业指导教师创造和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参加职业指导培训班,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 达到职业指导师的要求;高校应鼓励就业指导老师参加国家级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等各类资格考试, 帮助就业指导老师掌握最新政策和要求, 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3.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制度保障。
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解决高校就业指导中的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 高校就业指导评价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是实现就业指导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高校不仅要重视外部评价, 也要注重内部评价机制建设, 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整体质量。完善的就业指导考核评价机制, 应包括教师的考评评价机制和校、院 (系) 两级就业指导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第一, 从教师的考核评价来说, 要制定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办法, 出台指导师考核细则, 明确指导师目标责任, 规范考核项目内容, 对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服务进行科学评估。同时,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将考核结合与薪酬、教师晋升、评奖评优等相挂钩, 不适应岗位的教师采取相应的培训、停职或调岗等措施, 以保障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迈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第二, 要科学制定校、院 (系) 两级就业指导工作考核评估体系。首先是确定就业指导的考核评价体系和主要指标, 这个考核评价体系和主要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反映高校 (包括院系) 就业指导水平及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因此, 在考核评价体系内容设计上, 要兼顾组织领导、工作项目内容、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和工作效果等方面内容;在工作成效的指标要求上, 除了重点关注就业率之外, 还应着重体现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 主要包括工作满意度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 、薪酬与发展性、就业结构、工作匹配度、毕业生流向等方面内容。其次, 加强动态考核评估。高校应依据就业指导工作评估体系, 及时、系统地收集学校和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信息, 对学校就业工作状态做出判断, 形成权威性的评估结论, 并建立就业预警机制, 对院系就业指导实行动态管理与指导。
4. 加强组织领导, 营造合力支持的氛围和环境。
一、广西大学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总量压力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有699万人,广西有17.8万人。
表1 全国及广西近十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于百度搜索,作者汇总)
近年来,广西高校毕业生每年以近1万人的速度在增长,2013年广西区内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17.8万,比2012年16.9万增加0.9万人,增幅为5.24%,而2013年需要就业的中职和技工学校毕业生也有17.5万左右,加上18.9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及部分广西籍回桂求职大学毕业生、历年累计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不断增大。
(二)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的情况
全区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2万人左右,其中广西籍的有1.5万人,区外高校回广西的约4000人,截至2013年8月底,高校毕业生到广西人才公共服务机构进行离校未就业实名登记的有18859人。
(三)广西政府出台的积极就业政策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召开2次部署工作会议,并向广西各地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3〕68号),从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等七个方面提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
为帮助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实现就业,广西区人才服务办公室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并在全区推广,“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面向毕业生的多项服务,包括离校未就业登记、就业报到、就业失业登记、职业培训等服务项目,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毕业生“一事多次跑”和“一事多处跑”的情况出现。还出台了11项服务措施,将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都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年底前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二、广西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经济发展这个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是供求矛盾。从全国来讲,中国经济增速到2013年上半年为7.6%。2013年上半年广西生产总值(GDP)为5810.18亿元,同比增长10.2%。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所吸纳的毕业生相应会减少,而高校毕业生在不断增长,两者之间就会产生矛盾。2013年6月底,初次就业率统计广西为74.69%,比2012年同期下降2.55%。
二是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广西近年来拉动就业岗位较多的是各类园区经济,主要需求在于技能型人才,而高校多开展的是学历教育,毕业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但就专业技能来说,与市场需求有一定错位。
三是摩擦性矛盾。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市场现状存在矛盾。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在就业地域、单位、方式等方面难以找到平衡点,过高的就业期望值造成“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并存。
(二)从公共就业服务这个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1.从政府公共财政的角度分析
近两年广西的就业专项资金开展情况如下:
2011年,全区就业专项资金累计支出7.95亿元,其中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费用4680万元,职业培训补贴4525万元,职业介绍补贴617万元,社会保险补贴3.61亿元,公益性岗位补贴3.1亿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376.17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166.18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340.9万元。
2012年,全区就业专项资金累计支出10.36亿元,其中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费用7358万元,职业培训补贴1.23亿元,职业介绍补贴244万元,社会保险补贴3.85亿元,公益性岗位补贴4.11亿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1825.3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6.88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372.5万元。
一是就业专项资金总量较少,难以满足广西5000万人口的需求,如对就业困难群体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帮扶政策,每年就业专项资金需求需要20亿元以上。
二是就业专项资金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直接支出不足。公益性岗位和社保等刚性支出近8亿,占76.8%,大学生享受就业资金扶持政策的总量较少、占比不高。
三是职业培训比重总体仍然较少。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主要用于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对于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在虽然有大幅度增长,但还是面临总量不足的问题。
四是就业资金支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就业资金支出主要侧重于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对于大学生就业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区保障性支出总量过大,虽然就业促进性支出增长幅度已超过保障性支出,但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
2.从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角度分析
广西是欠发达地区,人才服务业还不够发达,全区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244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63家,从业人员4000人左右,大部分从业人员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工作。
广西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主要是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目前,现行就业服务体制与大学生就业社会化管理的要求存在差距。一方面县(市、区)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为毕业生提供的服务不足。大部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报到证开回县(市、区)级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县(市、区)一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限于有限的服务能力、经费、编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仅局限于托管档案、举办小规模的招聘会等基本层面。另一方面,由于基层人才服务机构参公,因编制、人员及办公经费等问题,退出了市场服务,只做纯公共就业服务,而民营中介机构又没有及时填补空白,导致为毕业生提供的有效服务不足。
nlc202309031701
(三)从大学生的角度分析
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市场现状存在矛盾是由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入校后,没有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校时,没有培训自己的职业素养,离校时,没有一定的就业技能,就业时存在盲目性。
1.大学生在毕业前的择业心态分析
一方面对毕业后找什么工作的概念不清晰,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才算真正就业,到私营企业、乡镇基层岗位就业只是临时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甚至被视为不务正业,并且因初次就业后不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或薪酬不理想出现主动离职,导致初次就业后的离职率过高。
另一方面造成就业期望值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投资回报问题,在当前高等教育体制下,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生需要找一份高工资的工作,才能回报家庭的高投入。二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在第一份薪酬上存在差异,目前我区95%以上是城镇各类中小型企业,部分企业难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满意的工资福利,也无法提供住房。据有关统计数字,广西应届毕业生普遍市场薪酬值为1200元/月至1500元/月,但调查中有近60%的大学生薪酬期望值为2000元/月以上。
2.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渠道仍待进一步畅通
2012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近千个岗位因报名人数较少没有达到开考比例,大部分是分布在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岗位。由于受到编制、地方财政以及工作、生活条件、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更愿意留在城市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到基层下不去、留不住,导致农村基层急需的高素质教育、医疗、农技人才紧缺。
3.大学生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各级政府近年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许多服务,但大学生创业目前仍存在三大难点:一是创业教育滞后,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的传统教育体系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尽管校内也举办过创业讲座、创业计划大赛,但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没有真正把创业所需的精神融入其中,很多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本身就没有创业经验,甚至连企业工作的经历都没有,只能“纸上谈兵”。二是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不多,一方面缺乏创业培训老师,另一方面创业培训针对毕业生的培训补贴2013年才调整,从“毕业自然年”调整为“毕业年度”,许多想创业的毕业生没有参加创业培训。三是社会环境制约,“无产品、无资金、无经验、无人脉”是大学生创业的先天不足,大学生创业之初,尤其需要政府、社会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的大力支持,扶一把、送一程。
(四)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1.经济发展方式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效果有待加强
近年来带动广西就业率较快增长的源头主要是园区经济,但引进项目主要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引进企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对员工的主要需求是技能型人才和普工,就业岗位的特点是计件薪酬体系、劳动强度大、发展空间小、工作环境较差,这些岗位适合中职、中技的毕业生,不完全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拉动不足。
2.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际效果不明显
一是扩展就业岗位政策没有约束机制。现行政策文件规定了国有企业、园区经济和政府投资项目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比例,但是没有强制执行。二是职业培训帮扶方面,将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纳入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象,但从实际工作中来看,大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一般都外出求职、实习、准备论文答辩或者复习考研,培训机构很难组织毕业年度在校大学生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这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三是金融帮扶方面,在创业帮扶政策中,大学生最需要的是启动资金支持,但是小额担保和贴息政策没有扩展到毕业年级在校大学生,并且由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抗风险能力较低,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大学生群体把关较紧。对创办微型企业的各种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资金等政策性扶持资金倾斜政策没有约束考核机制,各地政策落实程度也不平衡。四是高校毕业生面向中小微企业就业的激励政策不够完善。在企业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有国家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社保补贴、在岗培训补贴等政策,但当前的主要矛盾在于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去中小微企业就业,现行政策中对大学生面向中小微企业就业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三、促进广西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人才是经济发展之源泉,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着重从公共就业服务的角度,提出八个方面的建议。
(一)加快经济增长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2013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考察时明确提出,要把广西打造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广西要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西部大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多重发展机遇,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快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地方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新型服务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以发展促就业。政府在园区规划和政府重大项目投资时,应要求在园区享受优惠的企业和承办重大项目的企业承担义务,拿出一定比例的新增就业岗位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人才服务行业,通过行业协会,设法将人才服务业列入广西的现代服务业名录中, 引导更多的中介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人才服务。
(二)加大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公共财政投入
公共财政投入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体现了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也体现大学生就业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自治区向中央财政申请更多的就业专项资金,解决广西就业资金总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增设和调整就业专项资金的项目,加大就业资金在毕业生方面的使用范围和资金比例。三是加大对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基础建设和网络建设的投入,解决基层服务办公环境及办公设施,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机构服务大学生的作用。四是解决基层就业办公经费问题,才能保证机构的正常运作。五是探索性建设大学生工作后的周转公寓,让大学生工作后凭劳动合同和单位用工证明去租赁政府公共财政兴建的周转公租房,租期为一至三年,以较低的租金通过国家贴补的形式来减轻大学生就业后的负担。
nlc202309031701
(三)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系统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一是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指导一条龙服务,在大学生入学后,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培训;大学期间,进行从职业的选择到职业素养的培养;到毕业前,再进行就业指导的培训,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就业技巧,从而顺利就业。二是要开展形势教育,从当前形势的角度及时分析就业动向,引导毕业生充分认识到就业的难度,正确为自己的就业定位。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初次就业后的稳定率。四是公共服务进校园,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深入校园,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形势报告、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能力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就业服务,与学校一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四)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2013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比例已超过60%,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各级有关部门要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落实劳动力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达到规定比例在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实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工龄等政策。此外,人才服务机构要为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落户、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便利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按月支付报酬,特别是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切实发挥中小企业作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力军的积极作用。
(五)建立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要解决大学生去基层工作,就要建立有效的调控和激励机制。一是探索改善基层工作人员待遇偏低、个人发展空间狭小、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问题,设法提高贫困地区及基层的工资福利待遇,做到同省同岗同薪,通过工资的杠杆作用,来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贫困县、到基层去工作。二是打通晋升通道,一方面继续组织实施 “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专门项目,并逐年增加参加人数;另一方面设计基层向上晋升的通道,特别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等,要规定一定的比例来给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报考,让一部分经过基层锻炼的优秀大学生下得去、上得来。
(六)探索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
自主创业是高校毕业生最灵活的就业方式,各政府职能部门及各高校应积极加强引导、扶持和服务。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增强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强化创业能力培训。大学生创业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创业启动资金的瓶颈问题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问题,要以广西人才办创办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起点,探索设立公益性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和市场化运作的“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资金”,拓展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对大学生在市级以上统一组织的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经有关机构评估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给予创业启动资金资助,并可引入风险投资资金,扶持新创办企业的发展。高校要与人社部门创造条件建立校园创业基地,锻炼大学生创业实战能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园区孵化基地建设,提供集优惠政策、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平台,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七)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职业培训,条件不足的学校走联合开展职业培训的路子,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在毕业前参加过至少一项职业培训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一是加强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并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和参加创业培训,简化申报手续,落实相关补贴。二是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各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将大学生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着力提高大学生社会阅历、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三是调整大学生职业培训的补贴时间,建议参照2013年创业培训补贴的规定,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对象由“毕业自然年度”调整为“毕业学年”,这样有利于组织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的竞争力。
(八)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
广西是欠发地区,民营中介机构还不够多,所以广西还是要大力发展人才公共服务机构,人才公共服务机构要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政府所属的人才公共服务机构要完善以下公共就业服务:
一是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全国联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信息体系,就业信息面向生源地、所在地的人才公共服务部门开放,高校毕业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登录网站自行完善就业信息,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可以随时掌握本地生源,及在本地求职或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的相关信息,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二是积极开展各类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活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就业服务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四季网上招聘会等专项活动,与高校共同举办一些专业对口的招聘会和网上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大力发展适合高校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打造一个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永不落幕的网上招聘会。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在公益性岗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招聘市场的监管,形成有序招聘,杜绝就业歧视,保证公平就业,维护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人才公共服务机构要与各高校一起共同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校应邀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或人力资源专家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五是加强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通过统一流程、统一服务项目,在统一的标准下,为毕业生提供高效的服务。设法为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如让他们参与到就业见习中去,将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大学生都纳入公共就业服务,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在年底前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在广西这个欠发达地区,不仅要加大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公共财政投入,还要充分发挥人才公共服务机构作为大学生就业主渠道的作用,让大学生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享受一样的公共服务,通过多种措施开展多样性的活动,更好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01-07
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06-14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07-10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07-02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10-14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07-18
学生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07-17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05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