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介绍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介绍(共11篇)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介绍 篇1

一、文学常识

1、《核舟记》作者是明朝嘉善人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2、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二、文白互译:

原文:⑴明有奇(q)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⑴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原文:⑵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xuān)敞者为舱,箬(ru)篷(png)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译文:⑵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原文:⑶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xī)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译文:⑶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书画手卷。苏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原文:⑷舟尾横卧一楫(j)。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髻(j)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⑷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原文:⑸其船背稍夷(y),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n)戌(xū)秋日,虞(y)山王毅叔远甫(fǔ)刻,细若蚊足,钩画了(liǎo)了,其色墨。又用篆(zhu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译文:⑸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原文: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yu)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xī),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⑹总计在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三、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二)、古今异义词

1、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贻:古义:赠。今义:贻误,贻害)

2、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许:古义:左右。今义:答应或表猜测。)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今义:比较,对比。)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今义:曾经。)

5、矫首昂视。(矫:古义:举。今义:矫正。)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今义:奇数。)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挑选。今义:简单。)

8、以至鸟兽、木石。(以至:古义:以及。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前半句所说的动作、情况等所形成的。)

9、罔不因势象形。(象形:古义:雕刻各种事物的形象。今义:六书之一。)

(三)、词类活用

1、卧右膝(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卧)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4、箬篷覆之。(箬篷: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5、石青糁之。(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作动词,涂抹。)

(四)、一词多义

1、其:①他们的(其两膝相比者)②他的指佛印的(而竖其左膝)③那,那个(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④指船底(则题名其上)⑤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⑥代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端:①一头,一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正(其人视端容寂)

3、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4、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5、者:①的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的(两膝)(其两膝相比者)

6、为:①雕刻(为宫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刻有(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共三十有四)

7、之:①的(能以径寸之木)②代船舱(箬篷覆之)③指窗户(闭之)④指刻字的凹处(石青糁之)⑤指竖起的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8、奇:①q奇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jī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9、绝:①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②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云:①句尾语气助词,可不译(盖大苏泛赤壁云)②说(孔子云)

11、并:①和(题名并篆文)②都(并怡然自乐)

12、语:①yǔ说话(如有所语)②y告诉(此中人语云)

13、木:①木头(能以径寸之木)②树木(以至鸟兽、木石)

14:有:①有,与无相对(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5、而:①表承接(启窗而观)②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表转折,但是(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中轩敞者为舱。(3)盖大苏泛赤壁云。(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省略句:

(1)各隐(于)卷底衣褶中。(2)则题名(于)其上。(3)(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4)尝贻余核舟一(量词省略)

3、倒装句:

(1)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2)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数词后置)

(3)其人视端容寂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整体感知:

本文细致地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赞美了雕刻家的奇巧技艺(或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核舟记》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3、文章结构:

核舟记:总起(1)分述(2-5)总结(6)

总起(1)介绍了王叔远雕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点明了核舟的主题。

分述(2-5)具体介绍了核舟的结构,舟上的情形。

总结(6)概括全文,赞颂技艺之精湛。

顺序:船中间(船舱):第二自然段:核舟的大小和船舱的布局。

船头(游览者):第三自然段:三个游览者的神情。

船尾(舟子):第四自然段:舟子的发型、神态、动作。

船背:第五自然段:题名和印章。

4、本文写作特色:①观察细致,描写生动;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③富于想象。

5、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

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6、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事物繁多③刻物情态毕备

7、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8、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9、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10、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11、《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苏轼__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12、黄庭坚是宋朝的文学家,字鲁直。

13、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1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灵活精致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15、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抚鲁直背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

16、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17、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18、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轻松悠闲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专注平静。

19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20、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介绍 篇2

其实,文言文并不难学,关键是要打好基础。接下来的几期,我们就将从多方面给同学们一些帮助,带领大家步入精彩的文言作品的殿堂,领悟古汉语的魅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初学文言文,识字是第一步,有一些字音、字义我们不查工具书是难以理解的。即使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字词,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也可能不一样。为此,《新华字典》已经有些不够用了,我们需准备一本同是商务印书馆出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收录的词语比较多,还有一些常用的繁体字也可以查到,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另外,我们至少还要备一本还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它将更为专业,是古汉语学习的好帮手。学习文言文,在初次浏览时,我们就要借助工具书,把不会读的字的音标上去,把难以理解的字词做上记号。

古人的文章,是没有标明句读(读念dòu,意思类似于“标点,停顿”)的,所有的停顿,都要靠阅读者的语感。我们平时看影视作品中的古人读书,总是摇头晃脑地读啊读啊,那并不是做样子。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初步浏览后,对不会读的字标注完毕,我们就要开始诵读了。和古人不同的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文言文,几乎是专家、学者添加过标点的作品,读起来轻松多了。文言文作品的学习,一定要多读几遍,读到能背诵是最好不过了。有时候,为了避免阅读带来的烦躁,你也可以学着古人摇头晃脑地读一番,感受一下古人的阅读习惯。

理解文言文的两个基础 篇3

解文言文掌握大量的实词不错,掌握大量的虚词也不错。但有时候一定要突出地掌握一些文言实词惯用义,因为这些文言实词惯用义使用频繁,能够显示前后转换勾联等等。如官员官职的转换调动升降、时间过渡长短、与帝王关联的动作等等情况。

官员官职的转换调动升降方面,如“除”字,这个字使用非常频繁,这个字至于官职的前后,就一定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切莫理解反了,认为是“撤职”,那就会错解文意。此外,如“擢”(提拔)、“迁”(调任)、“知”(任、做)、“谪”(贬官)、“拜”(任命)、“改”(改任)、“有司”(有关官员)、“掾”(官吏)、“致仕”(辞官)、“乞骸骨”(请求不做官,回家养老,有如我们现在的“退休”)等等。

时间过渡长短方面,如“寻”字,是“不久或刚刚”的意思,这个字的使用率也很高,一定要掌握。此外,如“须臾”(一会儿)、“既儿”(一会儿、不久)、“旋”(很快)、“倾”(一会儿)等等。

与帝王关联的动作方面,如“诏”字,一定是指皇上或朝廷的命令、指示、诏书、文告等意思,总之,是与皇上有关的,读文言文,见此字,就要明白此意。此外,还有“敕”(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辟”(君主或征召)、“策”(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宸”(chen,帝王住的地方,宫殿)、“觐”(jin,朝见帝王)、“冕”(帝王的礼帽)、“禅”(shen,古代帝王祭地的一种活动)、“玺”(xi,皇帝的印)、“御”(yu,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幸”(皇帝驾临)等等。一读到这些词,心中就要有个大概意思。

二是懂得若干必要的古文化常识。

古文化常识包括以下八大类。一是姓名和称谓。如人称姓名、谦称、敬称、贱称、名、字、号、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年龄称谓、作品命名等。二是官职和科举。三是地理常识,如地区名、政区名、山川关隘名等等。四是宗法礼俗,如宗法、礼俗、尊卑、忌讳、避讳等等。五是服饰器物。六是历法刑法,如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纪时法等等。七是古代音乐,如八音、五音、六律、雅乐、俗乐、经首、六幺、霓裳、桑林、无射、乐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等。八是古籍注释体例,如传、注、笺、疏、诠训等等。

文言文版本的自我介绍 篇4

1、吾姓祁,名晓翔,字凌霄,号逸仙居士。年十六有余,嗜文,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吾自幼喜文,熟读四书五经,儒家经典,挥笔泼墨,畅叙幽情,乐于文笔之间。虽无仲尼墨翟之贤,无管仲伯夷之能,无王勃曹植之才,然吾有坚毅之心,青云之志,醇厚之情,亦有敢于创新之意识,吾信终可成鸿儒之才也。

时为七月,序属盛夏。吾初来咋到,见四面八方之学子,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高中之时乃多事之秋也,吾等须戮力同心,为高考而备也。众人皆怀经世之才,须出于口而躬于行,改吾班今日涣散之形,树明朝严明之风,浓厚之学术,出己之力,献己之才,共建团结好学之班,立于不败之林,岂不乐哉?

嗟乎!吾感天地之广大,岁月之蹉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穷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物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生之事变幻无穷,如缥缈之烟波,时有时无,若隐若现。参天地兮,得生命之规律,万事皆顺自然之理,应天地之道。望诸君亦能得己之道,顺之以理,乐福天命复奚疑?

时值八月作文记之。

2、老师垂鉴,今余以拙略数言自我介绍,望师听闻!今吾之论以二分之,首者谈吾之家乡,次者言吾之自身!通海,吾之家乡也!其名何意?吾乡原汪洋,汉有神僧畔湖自西方来,持杖泄海,水通地现,自此得名。通海之地,文化昌达,郡建于汉,繁盛于唐,大理段氏,兴业于此。大元帝国,重军驻扎,明清二朝,商繁文昌。自古至今,吾乡通海,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余之不才,欲以拙诗一首描弟子家乡风物:

沟檐瓦壑见沧桑,古城长湖相辉映。

尼琅圣境天巧作,匾山联海话春秋。

孔庙双座证文昌,妙善洞经传法音。

家乡美食不虚传,传闻天下皆愿食。

言归正传,再言吾身。余生于戊辰年,年方二十。自幼学书习文,期有朝一日可桂宫折冠,雁塔题名。故勤学十二余载。然天意弄人,高考失利,只落得一身苦楚无处泄!惨兮!悲兮!再观万国形势,经济惨淡,万象衰凋,思吾之前途,更觉渺茫!然吾谨记古圣云,视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如屈大夫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古之德才女子皆精通琴棋书画,余时以其为师,力使己精四才,然余慧不及古贤女,于此四才均只略通而矣,不敢言精。人皆有所好,吾之所好乃吃喝玩睡也。吾好读书,以渊明为师,视读书为人生一大乐事,然不及圣贤之一日不读,一日不食之深境也。但余谨循己道,只读我华夏千载名家大家之作,不涉西洋之论。此举非吾盲目排外,而乃西人之道与我中华之道异也。古圣云:“道不同,不相谋”。然万物皆有其优,不可一概而论。只因喜好不同也。余虽不才,亦时触景生情,以文抒怀,以文言志,此亦吾趣也。为宏我中华大志之道,吾勤学英语,以期传道于世界!吾谨遵礼仪廉耻之道,以华夏传统之道修身恪己。中华文

化乃吾此生之崇也。太宗皇帝曾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故吾甚好华夏泱泱五千年历史,以史为吾处世之师。吾处红尘,必难自在,释道圣教,解我心结。观古人将淑女概分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二类,但余愿做大家闺秀,不为小家碧玉也。

吾之略介若此也,望老师恩垂赐教,弟子雅芯敬呈。

3、老舍的自我介绍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奋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4、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凌峰,曾经参加1990年春节联欢晚会。会上他这样我介绍:在下凌峰,两年多来,我们大江南北走了一趟,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所到之处,观众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尤其是男观众,对我的印象特别好。因为他们认为本人长得很中国。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全都写在我的脸上。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良好:有的女观众对我的长相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她们认为,我比黄花瘦,脸比煤球黑。但是,我要特别声明:这不是本人的过错,实在是家父家母的错误。当初没征得我的同意就把我生成这个样子。

5、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您好:

首先做下自我介绍

文言文自我介绍 篇5

瓜子脸,身材乃精品也。面如冠玉,唇红齿白。美词气,有风仪。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君子好逑。

吾97者,中考时过五关,斩六将,不见高等学府求之,入读中山。虽不才,但混入高中。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寒窗苦读数年,何时乃成?

此生已荒十余载。平生偏好丝竹之弦音,好读书。问丝竹之事,略有高见。唯独数理,才疏学浅。因而常参赛事,曾获数奖。但余定会倾尽全力,孜孜不倦,及数理成功时,还望与君长谈。

吾立身之言曰:天地万物本好,但需有长乐之心,以对人生失意之事。知否:花虽谢,业尚绿!

东方小学的文言文版介绍 篇6

伟人故里,校曰东方。神龙拱卫,俯瞰渠江。三合轩敞,四维洁亮。绿树葳蕤,花草溢香。

追溯渊源,感佩至上。邓公恩义,泽披四方。东方传媒,援建学堂。兴师重教,富国强邦。宕水流远,心志浩壮。得风云之殊遇,奏时代之华章。

东方巨龙,腾跃大江。东方火鸟,和鸣高岗。东方骊珠,灿烂八荒。东方道义,六合传唱。东方大道,天下为公多贤良。东方君子,善尤教化而德芳。东方学府,育人殿堂。賨州百姓,喜气洋洋。东方师生,蓬正向上。养正固本,德惠儿郎。贤哉!东方!殊荣迭起兮,今尤辉煌。励其志兮,少年阳光;教反哺兮,恩义久长;正其学兮,少年刚强。故朝闻书声琅琅兮,暮赏管弦煌煌;太极之舞翩翩兮,精忠之武壮壮;高诵国学之神韵兮,妙绘丹青之墨香。

嗟夫!东方小学,小学东方。盛世兴教,辈出栋梁。伟哉!东方少年,雏凤雏凰。壮哉!日出东方兮学出东方!

数学中的文言知识 篇7

在谈到小学数学教学时, 校长指出, 有些问题学生学不会, 是因为老师自己也不清楚, 所以根本没给学生讲清楚。校长举个例子, 问:“5÷0.1=?这个式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越除得数越大?”

我们——一位数学老师、一位语文老师、一位英语老师、一位美术老师, 全都愣住了, 陷入了沉默, 真是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数学老师首先打破了沉默:“我想5÷0.1=?表示的意思是‘一个数的十分之一是五, 求这个数是多少’吧?”

“你这样讲这个式子, 小学生还是会听不懂。”校长回答道。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这位语文老师和其他两位老师也很感兴趣, 纷纷发问。

“5÷0.1=?是问5里面包含多少个0.1, ‘除’就是‘分’。”

我们豁然开朗。

自然而然又谈到“除以”和“除”, 在列式的时候所表示的数的位置关系是不同的。5÷0.1读作“五除以零点一”, 不能读作“五除零点一”; “五除零点一”应该写作0.1÷5。

乘法有没有这样的区别呢?应该是有的, 但由于乘法有交换律, “五乘以零点一”和“五乘零点一”虽然意义不同, 但人们却往往把它们忽略, 即使都写作5×0.1, 也没有哪个人去追究它。

话题忽然转到别的方面去了。晚上躺在床上, 满脑子是这几个数字、算式, 还有图形。问题出在哪呢?我在想。

如果是5÷0.1=?和0.1÷5=?这两个算式, 用运算符号表示的式子, 是很容易看出它的区别的, 可是如果用语言来叙述, 就涉及语法和词汇问题, 就和语文的的阅读、理解及表达有关系了。

5÷0.1读作“五除以零点一”, 或读作“零点一除五”; 0.1÷ 5读作“零点一除以五”或“五除零点一”。这几个式子的叙述语言, 仔细一研究, 才发现是文言文, 而且存在着“倒装”和“省略”这两种语法现象。而这些知识, 如果数学老师注意不到, 在叙述时就不容易给学生讲明白。

“五除以零点一”, 其实是倒装句, 正常语序应该是“以零点一除五”或“五, 以零点一除”, “以”是“用、拿”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拿零点一去把五分开”, 也就是“用零点一作单位一, 每次分出这么一个数, 看最后分成多少份”。 5÷0.1也读作“零点一除五”, 这句文言文, 是零点一前省略了“以”字, 本应该是“以零点一除五”。

文言文知识积累及训练 篇8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文言知识】

“经”在古文中往往特指儒家经典著作。《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孔子教育学生,以《诗》、《书》、《礼》、《易》、《春秋》为基本教材,世称“五经”。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所以后代有了“四书”、“五经”之说。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孤②明③庐④笞

2. 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恒荣勤学不倦

恒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注释】①桓荣:东汉人。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③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文言知识】

说“岂”。“岂”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指“哪里”,表疑问。上文“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意为哪里知道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岂敢”即哪敢。二指“难道”,表反诘。如“岂吾不若人”,意为难道我不如别人?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初 ②厄 ③嗤 ④应 ⑤及

2. 翻译:①而荣讲诵不息 ②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崔景偁拜师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注释】①余:指本文作者张惠言。他是清代文学家。②北面承贽:拜师。北面,面朝北,即向朝南坐的老师下拜。③发策决科: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④庶几:有希望。

【文言知识】

名词作状语用。在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用来修饰动词的,但上文“以史事余”中的“兄”,它属名词,直接修饰动词“事”,这“兄”就是名词作状语用(或称之名词活用为副词)。这句话的意思是崔景偁用对待兄长的态度侍奉我。又,《狼》:“一狼犬坐于前。”“犬坐”要理解为像狗一样坐着,“犬”也是名词作状语用。又,“车载之而行”,意为用车载着他前往,“车”同样是名词作状语。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既②弟子③从

2. 翻译:①余愧谢,不获②某则愿庶几焉

3. 上文有四个“为”,请依次作解释: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

承宫樵薪苦学

1. 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 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桓荣勤学不倦

1. 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 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才用得上它呢?

崔景偁拜师

介绍步长企业文化文言文步长赋 篇9

21京兆故都,天府之国○,西依渭城,南望秦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昔者,杏林○之

先贤,悬壶济世,造福后昆。今步长举民族医药之大旗,宏报国之伟图,沐改革之春风,应

3,择址于渭水之阳,此诚得天时地利者也。南巡之讲话,肇基于壬申之秋○

十几载经营,资产丰裕,精英数万,商务办公,彰显企业之本色。职能部门上下一心,营销团队开山劈石。医院救死扶伤,药厂机器隆隆。像章馆内宏且美,万里江山多丰娇。学子聪慧天下闻,热血豪情堪无双。

看我步长,集古城之灵韵,宏文化之博津,立企业之高标,凝团队之大成,将帅咸集,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营销鹰雄,势上九霄揽月,气吞万里如虎。宏图大志,立

百年之基业,创世界之步长。

政治观念,听党指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药气神针,席卷南洋。三大技术,震惊四方。三品合一,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尚德,竭尽丹诚;立信,协作共赢;

5○通达,优质高效。历坎坷而无畏,遇风暴而川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血脉紧密相连,共铸中国之心。关注西部,善水流深,呵护健康,永结同心,大爱无疆。

76○○悠悠禹甸子孙旺,漫漫长河薪火传。谁道而今功可没?依然宝库惠尧天。子曰:士

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路远乎?惟善步者长。但求世间人莫病,何妨药店无问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壬辰年之夏于长安南洋国际

总裁办接待科刘盼龙

注释:

【1】天府之国:古专指以长安为主的关中地区,今多指成都平原。

【2】杏林: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也指医生。

【3】肇基:公司成立。此句是说一九九三年八月步长成立。

【4】鹰雄:此处用“鹰”而不用“英”,为了突显步长文化对鹰的精神图腾。

【5】风暴:此风暴,指金融风暴,金融危机。

【6】禹甸:本意指禹所垦辟之地,在这里指中华大地。

【7】尧天:用尧天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这两句是说,中医药在构建和谐社会发

文言文翻译主抓四个固定知识点 篇10

一、锁定谓语,按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来确定谓语的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份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比如“他艰难地挪动肥胖的身体”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挪动”是谓语动词,“身体”是宾语,“艰难”是修饰谓语动词“挪动”的状语,“肥胖”是修饰宾语“身体”的定语。如此看下来,词性、语序这些常规的语法概念是一目了然的。

另外,在文言文的句子中,什么成份都能省略,唯独谓语动词不能省略。所以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思。

例:(2015新课标I卷)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解析:此句中“帝”和“死”二字的翻译很关键。一个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根据这个规则来分析上面这个句子,可以判断出“帝”和“死”这两个字在这里属于词类活用,从词性上讲都是动词。译文: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例:(2015新课标II卷)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解析:本句中“兴”“咨怨”两个词是命题者定下来的采分点,就看考生能不能正确翻译。这两个词表面上分析都不是动词,显然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既然文言文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那么这里必须要有两个字解释成动词,只要稍加琢磨,一般的考生都能够将这两个动词定位在“兴”与“咨怨”。再用联想法与组词法,“发动”“生出咨怨”这两个义项应该容易得出。译文: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

二、锁定宾语,判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通常是不带宾语的,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

例:(2015重庆卷)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

解析:此句中的“师”字在古汉语中原是名词“老师”,这里带了宾语“之”(有一方、一言的人),按上面所说语法规则,这就是意动用法,直译就是“以他为师”。译文:(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例:(2014山东卷)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

解析:此句中的“活”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此句中却带了宾语,因此肯定是词类活用。这个词在课文《鸿门宴》中也出现过:“项伯杀人,臣活之。”(项伯杀了人,我让他活了下来。)考生只要牢记判断标准,对这个使动用法的翻译肯定不成问题。译文: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三、借助同位置词义对举关系来推测词义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表达的效果,作者常常在一句话中将意义接近的两个词在相同的语法位置上并列出现,形成对举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对举关系来推测两个实词中较难的那一个实词的词义。

例:(2015四川卷)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解析:这个句子读起来是很工整的。“积”对“累”,“一勺”对“微尘”,“江河”对“峻极”,意思都很接近。这里“微尘”好懂,“江河”也好懂,根据同位置的对举关系,“一勺”与“峻极”的意思就能推测出来了。译文:然而积累每一勺水来形成江河,积累微小的灰尘来形成崇山峻岭,没有志向,没有勤奋,按理说没有理由成功。

例:(2014天津卷)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解析:此句中“补朝廷之治”与“救宰相有司之失”二个句子的结构相同,意思也应该相近。“失”这个词考生容易理解——失误、过失;那么根据对举关系,考生就不会将前一句的“治”这个词简单理解成“治理”了,而应该翻译成“治理的不足或欠缺”。译文: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四、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文言特殊句式是翻译题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这四种特殊句式的表现形式。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2015新课标I卷)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解析: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译成“不索吾”。译文: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实现成功呢。

例:(2014湖南卷)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解析:中学课文《五人墓碑记》中有一个句子“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学习时老师一定讲过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必须调整语序。本句也是一样:是什么样的缙绅呢?是与徐孟祥交往的缙绅。译文: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以上从四个方面谈了高考命题者在文言文翻译中经常设置的采分点,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予强化,不断增强对采分点的敏感意识。另外同学们还应注意翻译后的句子在整体上要通顺、无语病,注意书写的大方、清晰,这是许多老师在阅卷中的真切感受。总之,只要同学们切实掌握语法概念及句法运用规则,在做题时格外细心,文言文翻译是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的。

巩固练习

将下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夜往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二、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三、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四、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五、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六、庞葱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七、郑子产有疾,谓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聚人于萑苻①之盗。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①萑苻(huán 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

八、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参考答案

一、1.弥子瑕曾经被卫国国君宠爱。(注意点:“见爱于卫君”含有被动与倒装)2.有一天,弥子瑕与卫君在果园里游玩。(注意点:“游于果园”含倒装)3.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

二、1.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注意点:“未之奇也”含宾语前置和意动用法)2.天下将要大乱,没有经世之才的人是不能定国安邦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注意点:本句是判断句)

三、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注意点:含介宾短语后置)2、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注意点:“焉”字是兼词,要翻译好)3.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注意点:“常与”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四、1.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注意点:“是”为重点,属指示代词“这”)2.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注意点:“病”字要联系上下文,有比较的意思)3.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注意点:“若之何”是固定结构,表疑问)

五、1.你回去,我返回来后给你杀猪。2.妻子阻拦他说:“只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注意点:“特与……耳”属固定句式)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孩子)不是用这种方式能教育成的。(注意点:“非以成教也”是判断句)

六、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注意点:有判断句,“去大梁”的“去”、“议臣者”的“议”是关键实词)

七、1.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2.派步兵去攻打萑苻的盗贼,把他们全部杀了,盗贼才有所收敛。(注意点:“鲜、焉、玩”三个字是重点,“宽”含词类活用)

八、(1)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它们早晚都完全显现在人们面前,不容易画得像。(注意点:罄,完全显现;类,像)(2)鬼魅是无形的,不显现于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注意点:判断句式)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介绍 篇11

一、介绍文化价值观

(一) 风俗习惯及隐私

1.Hello, Teacher Natalie.How old are you? (错句, 应弄清外教的名姓、称谓关系及不能打听的隐私) 。

2.What’s your name? (这句话虽然对, 但有时因口气太直, 显得有点像盘问, 礼貌一点的说法是:May I know your name?)

3.Gentlemen and ladies (应改为Ladies and gentlemen, 中文说我和你, 英文须说you and I, 以示尊重。)

4.当受到赞扬时必先说“Thank you”而不能按中国的习惯先说“No, no”客气一番, 使对方难堪, 似乎是瞎拍马屁。在赞扬女人时说:“You look beautiful/pretty/charming.”对方总是会很高兴, 不像中国某些女性会害羞、反感。其他的话如:“You have done a good job.”“A good idea!”都是由衷的赞美, 外国人会很高兴。

5.在让外宾先上车、船, 先走时, 不能说:“You go first.”应该说:“After you!”在告别时应说:“I’m leaving.”而不应说:“Igo first.”

6.外国的饮料中, soft drink和liquor是有区别的。white cof fee并非“白咖啡”, 而是加奶咖啡, black coffee实际是“清咖啡”。

7.在聚会或会议时须离开一会儿, 需客气地说:“May I be excused for a minute?”如需上厕所, 决不要当着大家说:“I wan to go to W.C.”应该说:“Where is your washroom?”

8.打电话时应说:“Is Lily speaking?”代替中国人习惯说的“Are you...?”有人打电话找你, 不应说:“Wang Lan, somebody is looking for you on the phone.”应改为:“Wang Lan, you are wanted on the phone.”

9.我们中国人习惯说“喝汤, 养鱼, 打水, 喂饭”, 英美人实用口语的流行说法是eat soup, farm fish, fetch water, spoon food。

(二) 宗教与禁忌

1.应说Merry Christmas而不应说Happy Christmas, 圣诞欢歌应是Christmas Carol, 圣诞夜应是Christmas Eve, 圣诞夜礼物抽签活动决不能用“13”这个编号, 这是西方的忌讳 (taboo number) , 它意味着耶酥的第十三门徒, 是要遭万人咒骂的。

2.外国人的接吻是有规矩的, 宗教上的吻常用的是kissforehead, 是神圣与祝福。

3.有些宗教概念, 在西方是有特殊说法和含义的, 如Judgment Day (末日审判) , hymn (赞主歌) , choir (唱诗班) , missioners (传教士) , prayer (祈祷文) , The Garden of Eden (伊甸园) , Forbidden Fruit (禁果) , shepherd (牧师) , Satan (撒旦) 。英美对魔鬼也有“Give the devil his Due” (对魔鬼也应公正) , 而且说:“No one is saint.” (人非圣贤) 。

(三) 价值观念的差异

西方的价值观多与市场经济相关, 美国人很讲现实, 几个人外出聚餐, 常go Dutches (分担付费) , 吃喝完要doggie bag (打包) , 要想生活得宽裕点就得work like a devil (拼命干) , 或去moonlight a job (做月光活, 加班) , 因为在美国“There’s no free dinner for anybody. (谁也别想白吃饭) ”, 他们若缺钱用, 即使向爸妈借, 向情人贷也要签个IOU bill (欠条) 。他们对商品和信息的反应特别灵敏, 时间观念强, 因此有“Time is money.”“Message is gold.”“Any fool can make a thing, only the cleverest go to the salesmanship.”的说法。下面一个中学生在作文中的投诉信, 就是一个价值观差异的实例:

Dear Mr.Manager:

I am very sorry to bother you, I have to feel very worried.Yesterday I bought a VCD player in your shop.But when I came home, it couldn’t work.It cost me$500.This is a lot of money for my family because we are not rich people.Please change it or repair it, would you?I’d thank you very much on behalf of my family.

这封信在美国人看来是很滑稽的:

1.买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用不着低三下四, 说客套话。因为“I’m the customer.I’m always right, I’m your God.”。

2.用不着哭穷, 会被人瞧不起的。

3.什么代表全家感谢, 实在是自降身份。

二、介绍成语与典故

成语与典故是与民族息息相关的。它们承载着民族语言的精华,也述说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向中学生介绍成语、典故,可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英国是以羊、羊毛、煤和布丁闻名的国家,因此就有:

She pulls wool before her customer’s eyes.(蒙人)

He is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The son was a black sheep of his family.(败家子)

As well be hanged for a sheep as a lamb.(一不做二不休)

The proof of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布丁香不香,还得尝一尝)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做徒劳而多余的事)

在其他方面,扩大成语的学习,只要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都是大有裨益的。如初中英语的许多简单生词也可以和成语、习语联系起来,使学生觉得原来一个个的英语单词并不死板,它们是那么鲜活,那么富有生命力和组合力:play fool(装蒜),foul play(犯规),play truant(逃学),play tricks(捉弄人),pocket money(零花钱),bad money(假钞),quick/easy money(松活钱),dirty money(不义之财)。

三、介绍语法与遣词

我们这里所说的“介绍”是从文化差异方面着眼的,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比单纯地接受语法讲解能获得更深一层的影响。

(一) 助动词的应用

中国学生使用英语表达心中概念时,总难摆脱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不善用助动词是一个毛病。如:

1.Have some more sweetened milk and biscuits?

中国学生通常的反应是:No, thank you.I’m enough.

2.Pleas pass me a piece of imported paper.

中国学生的直接反应是:This big you want?

然而最好说:Can this size do?

(二) 复杂句与简单句

中学生在急切地想学好外语的同时,总狂热地追求用大字,造长句。在实际运用的口语中却不是这样。下面例子中的a句是学生造句,b句是更接近实际的口语:

1. 请把您心中想到的说出来。

a) Please speak out what you have thought in your heart.

b) Please speak your mind.(中国人总想着“心”,而英语里却简略地用speak mind)

2. 他考试失败了,证明他学习不够用功。

a) He failed his examination, which proves that he wasn’t studying hard enough.

b) He failed his exam.That tells his study. (此处tell即表“证明”)

3.你不要掩盖事实真相了, 你讲的那些话不能为你辩解。

a) Don’t try to cover up the actual truth.The words you said cannot defend yourself.

b) Don’t try to cover up everything.Your talk can’t wash. (wash一词表达特别有力)

对要求学好口语的学生,最好建议他们把工夫花在一些关键的“小词”上。诸如make, get, have, do, tell, mind, mean, talk,这一类的小词是“五十个英语词走遍天下”,虽然有些夸张,倒也有一点实际意义。

(三)正在进行时的感情色彩

我们有时使用正在进行时代替一般现在时,不是为了表达时间,而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如:

1.OK!Before the gate of the Summer Palace we’ll be waiting. (此处意为:我们正恭候您的到来!)

2.I am asking:If you will join us in next journey?

(此处意为:我郑重其事地问你啊!)

3. Don’t talk nonsense.I am being serious.(此处意为:我的确是认真的啊!)

4.She passes the tray to everyone———cups of sugared coffee.

———She is being friendly. (此处意为:她这样做是为了表示友好啊!)

除此以外,还有动词的主动形式、被动意义;句子被动形式、主动意义,以及虚拟语气灵活的变化等,都可结合文化差异介绍,以加强学生的理解。

以上所列举的各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笔者只想说明一点:作为21世纪的英语教师, 要做文化学习的努力, 也要做文化知识的准备和积累。我们不能满足于课堂出现单词apple就知道苹果, 出现crocodile就只知道鳄鱼, 教play就只说“玩耍”。我们不能设想将所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一股脑儿地教给学生, 但教师的厚积薄发的确是使课堂生动活泼的关键。这种以文化知识的熏陶促进语言教学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贤玉.略论文化背景与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之关系[A].学海采珠 (中卷) [C].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上一篇:外委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讲诚信的个人心得体会感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