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诉讼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闻诉讼(精选6篇)

新闻诉讼 篇1

2001年12月30日)

各位记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01年12月6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于今天公布。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对我国的民事审判工作的发展和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就这一司法解释的起草情况、主要内容和意义作简要介绍和说明。

司法解释的起草情况和主要内容

民事诉讼证据问题,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5年改革纲要》中,就提出要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2000年将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为22个重点调研课题之一,2001年又将制定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确定为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在起草司法解释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征求了全国人大法工委、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多次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研。历经十数次修改,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规定》全文六部分,共83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通过对《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l款“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作具体化的解释,完善了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了“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这一原则无法完全解决实践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不少当事人对举证责任的内容和后果不明确,缺乏举证的积极性和举证意识,审判人员对有些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也难以作出判断。这不仅不利于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影响审判效率,对审判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也容易造成消极影响。为此,《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作出具体解释,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同时,对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专利侵权、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搁置物或悬挂物致人损害、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缺陷产品致人损害、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医疗行为侵权等类型的侵权诉讼应当如何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也在《规定》第4条作了具体解释。

(二)通过对《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作进一步的解释,明确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条件

《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该规定对于“人民法院认为审哩案件需要的证据”没有规定明确的范围,没有明确在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时,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条件。因此,《规定》在《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根据审判实践经验,在第15条中将“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明确为两种情形:一是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二是与诉讼实体内容无关的诉讼程序事项。同时,在第 17条中规定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三种情况:(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这样,即对法官的职权作出必要的限制,也有利于更加公平地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三)对《民事诉讼法》第125条和第179条“新的证据’’进行解释,规范了举证时限问题

《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法庭上提出新的证据”。由于新的证据的范围不明确,审判实践中,一些当事人在庭审前不提供证据,在庭审中经常搞突然袭击,或者一审不提供证据,在二审或再审中提出证据,达到拖延诉讼的目的。这不仅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干扰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浪费了有限的审判资源,是妨碍审判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8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完成举证”,但由于《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的举证期限没有明确规定,对审理期限却有着严格的规定,当事人随意提出新证据的情形导致人民法院许多案件难以在审限内审结,影响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及时保护,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威信和法律实施的效果。

人民法院要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案件,就应当根据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对整个诉讼活动作出合理的安排。各个诉讼阶段的期限有些是有法律规定的,有的是由人民法院指定的。因此,《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5条“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的规定,在第33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在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时,可以根据案件情况指定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

据的法律后果。为保障当事人的〃证据权利,该条还规定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同时,第34条规定了“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这样。有利于各个诉讼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完成自己的诉讼义务,确保案件的及时审结。为了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规定》第41条对《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1款中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法庭上提出的“新的证据”作了具体解释:(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同时《规定》第44条还对《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明确为“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此外,对于与举证时限关系密切的证据交换问题,《规定》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通过上述解释,有利于庭前固定证据、固定争议焦点、固定诉讼请求,切实提高审判效率。

(四)进一步明确民事诉讼的证明要求和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诉讼活动应当把“客观真实”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但是案件的事实是靠证据来证明的,《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因此,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查明的事实,实质上是一种法律上的真实。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明要求,应当努力追求“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相一致,但民事诉讼的特点决定了,在程序公正、公开的条件下,人民法院只能以通过依法审核认定证据所确认的案件事实,作为裁判的依据。也就是说,民事诉讼中查明的案件事实不可能每一个事实都与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完全一样。但民事纠纷是应当依法及时作出裁判的,因此,《规定》第63条进一步明确: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

在民事诉讼证据无法达到确实充分,所证明的事实不能达到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的情况下,《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五)完善了法官依法独立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审查判断证据”。由于该规定比较原则,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容易产生裁量权过大的问题。为此,《规定》第64条在《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法官依法独立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即:“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六)完善了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则,一般认为,只有经过合法收集的证据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非法证据不具有证明力。因此,《规定》第68条在原有司法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将非法证据限定在“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的范围。也就是说,除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如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侵犯他人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如擅自将窃听器安装到他人住处进行窃听)取得的证据外,其他情形不得视为非法证据。

司法解释的意义

(一)《规定》的公布实施,是最高人民法院为实现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实现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的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正与效率是肖扬院长多次强调的21世纪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主题。长期以来,由于法律的规定比较原则,又没有系统、具体的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既容易造成法官自由裁量权太大,导致部分案件裁判不公,又容易使一些当事人利用证据规则不完善搞突然袭击、拖延诉讼,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这种情况的存在,影响了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和审判效率的提高,是妨碍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规定>的公布,对保护当事人权利,实现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规定》的公布实施,是人民法院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对于加快审判改革的进程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审判实践,已经为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实践证明,证据问题已成为改革向前推进的瓶颈之一。因此,《规定》以《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为依据,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解决了审判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对于保障人民法院的改革依法有序进行也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规定》的公布实施,将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利用诉讼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

益,也更便于法官依法独立、公正、正确地行使审判权

《规定》通过对《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的解释和细化,使老百姓对打官司感到更加方便,对如何打官司更加清楚,对官司输赢的原因更加明白。也使人民法院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民事权利,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四)《规定》的公布实施,是最高人民法院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事审判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完善我国入世后的法制环境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统一的证据规则是法制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果缺乏统一的证据规则,人民法院不能统一、公正地适用国家的法律,就可能使民事案件演变为国家间的争端,这不仅会使我国的司法陷于被动,而且影响我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规定》解决了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不统一的问题,对于完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法制环境,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此外,《规定》实施后,通过进一步总结审判实践中的情况和问题,也可以为《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制定《民事证据法》积累经验。

新闻诉讼 篇2

一、新闻侵权举证责任分配的特殊性

(一) 新闻侵权。

孙旭培先生认为,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个人通过新闻媒介, 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誉荣誉权、姓名名称权及其他合法权益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1]魏永征先生认为, 新闻侵权行为特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生的侵害他人 (包括自然人与法人) 人格权的行为。[2]较早的侵权法专家建议稿认为:新闻侵权是新闻机构或者个人利用新闻作品, 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3]以学者的定义为基础, 笔者认为新闻侵权是指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在大众传媒上公开发布新闻或评论性消息时发生侵害他人 (包括自然人与法人) 人格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本文讨论的新闻侵权, 仅指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公众平台上发布的新闻消息所造成的侵权, 因此此处的“新闻媒介”不包括自媒体。

(二) 举证责任及其规则。

举证责任, 也称证明责任, 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 即当事人对其负有证明责任的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以及当作为裁判基础的法律要件事实在诉讼中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 该方当事人因此而承担诉讼上的不利后果的制度。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 举证责任的一般分配规则是“谁提出证明对象, 谁承担举证责任”, 即“谁主张, 谁举证”, 即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并作为证明对象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提出主张的原告应当证明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法律关系产生所依据的事实, 而由于下列事实均属于被告针对原告主张所提出的积极的抗辩主张, 因此由被告证明:当事人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所依据的事实, 以及主张排除对方权利所依据的事实、主张妨碍权利或法律关系产生所依据的事实。

在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之外, 还存在举证责任的特殊分配规则, 也即举证责任倒置, 指基于法律规定, 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 (一般是原告) 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 而由他方当事人 (一般是被告) 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 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 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证据规定》及《侵权责任法》对环境污染、医疗侵权等八类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进行了特殊规定, 此外还有《刑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规范也规定了举证责任的特殊分配规则。举证责任特殊分配规则的确立有利于维护诉讼的公平原则以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 也并不是将全部事实的举证责任均分配给被告承担, 而是将侵权案件中, 原告较为难以举证的待证事实的举证责任由被告分担, 但原告因被告的侵权行为遭受损失的事实仍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

在上述两种规则之外, 法院裁量举证责任的负担作为补充规则也被运用到举证责任的分配中。《证据规定》第7条规定, 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 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是民法上两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举证责任的分配也要以公平、平等、诚信为基础, 就当事人之间的待证事实, 参考其请求, 合理地分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当出现法律未规定的新情形或依据现有的法律规定将显失公平时, 司法机关应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 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 调整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但法院裁量举证责任的负担并不是法律规定的一项独立的举证规则, 它只能作为前两种举证规则的补充而被适用, 且适用的范围仅限于法律、司法解释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形。

(三) 新闻侵权举证责任分配的特殊性。

在我国, 新闻侵权并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特殊侵权行为的任何一种, 因此也属于一般侵权。但新闻侵权又有着与其他侵权最显著的区别, 即其适用的举证责任分配要平衡“新闻自由”与“人格权保护”两者的关系。新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是确保公民的知晓权, 进而参加国家、地区公共事务的前提, 是任何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4]而人格权作为公民的合法权益, 当然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同权利往往是相互冲突的, 人们在行使或维护某一权利时, 总是会限制甚至损害另一些权利。如果相互冲突的利益不能同时得到满足, 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它们的重要性作出安排。在对不同利益的先后顺序进行安排的时候, 人们必须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5]法律的作用之一, 就是把不同权利之间的冲突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从而实现相对的平衡。新闻自由与人格权保护均有其合法性基础, 当他们的利益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时, 如何进行举证责任分配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并将摩擦降到最小便成为我们利益衡量的首要目标。

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新闻侵权举证责任分配及评析

从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 并没有完全将新闻侵权行为视为一般侵权行为来进行举证责任分配。对其适用的分配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由原告承担全部举证责任, 即“谁主张, 谁举证”;2.综合当事人的举证能力来分配举证责任;3.我国司法实践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由被告承担“没有过错”的“谁报道, 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倒置情形。

首先, 新闻侵权属于一般侵权, 所以在新闻侵权诉讼中适用法律规定的“谁主张, 谁举证”的举证规则, 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也是当前司法实践中最为合理的方式。新闻媒体的消息来源主要来源于第三方, 多为言语评论, 被诉的也往往是媒体发出的言论, 这类证据不但不好记录、来源不易保存, 而且难以证明。即使能够证明, 也势必会损害新闻工作者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信赖关系, 久而久之甚至会破坏公民与政治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再者说, 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标准与司法证据的标准是有差异的, 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收集诉讼所要求达到的证据事实后才发稿件。所以一旦发生诉讼, 作为被告的新闻工作者多处于被动的情形, 基本上无法获得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适用“谁主张, 谁举证”的规则, 而盲目按照其他举证责任规则判案的话, 新闻机构因举证不能而败诉的可能性极大, 这也说明了为何目前新闻机构的败诉率更高的问题。

其次, 法院裁量举证责任的负担仅适用于法律、司法解释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形, 而新闻侵权作为一般侵权, 法律中明确规定适用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 因此并不适用法院裁量举证责任负担的规则。再者说, 此规则作为平衡当事人之间经济利益的原则, 无法达到制裁加害人、抚慰受害者的效果。由于精神损害本身难以确定, 就更需要根据过错程度来确定加害人的责任, 而不应适用弹性较大的公平责任。[6]换个角度看, 新闻侵权的加害人往往是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受害人往往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 双方的势力相差悬殊, 如果适用此规则, 那么判定新闻侵权责任的案件范围就会被扩展, 本来不应该承担侵权责任的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可能也要分担一部分责任, 这样的结果则又恰恰违背了公平责任原则的精神。

再次, 在司法实践中被运用的所谓“谁报道, 谁举证”的原则完全是对举证责任一般规则的曲解。“谁主张, 谁举证”的“主张”指需要作为证明对象的主张, 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向法庭提出的主张, 包括原告主张权利或者提出法律关系产生的主张, 以及被告主张权利或提出法律关系变更、消灭的主张等, 但绝不是诉讼外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中针对某事件或某人物作出的所谓非法律概念的“主张”。堂而皇之地偷换概念, 无故加重了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举证责任, 原告则仅需要举证说明侵权事实的存在即可, 这无疑让新闻侵权诉讼中的恒定被告胜诉的可能再次降低, 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再次抱着新闻自由的信念被推向被动的境地。

三、应当适用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

(一) 符合法律规定。

按照法律规定, 新闻侵权是一般侵权行为, 应当以过错为构成侵权的必要条件, 实行过错责任原则, 应当适用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 即“谁主张, 谁举证”。侵权责任构成有四个构成要件: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观过错。按照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 这四个要件的举证责任全部由提出损害赔偿主张的受害人承担, 加害人不承担举证责任。

(二) 符合新闻侵权特殊性。

新闻报道是公民行使新闻监督权的重要方式, 撰写批评性报道和评价人或行为是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要手段。新闻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 作为“群众的喉舌”, 是来自全社会, 又是面向全社会的, 大到国家安全, 小到街头巷尾, 报道各种社会现象, 揭露各种社会问题, 舆论监督工作的艰巨性不言而喻。但新闻工作者不是“超人”, 他们本身因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局限性, 再加上时空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往往不能出现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 新闻的事实因此不容易确定, [7]也不可能对每个人、每件事、每条新闻报道都做到公平公正。再加上新闻讲究时效性, 既要真实又要快速, 而真实与快速之间总是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关系, 所以对于所有的报料, 新闻并无可能进行一一核实。再小心谨慎、八方取证, 也难免误述。若要媒体一概对其误述负法律责任, 容易造成其缩手缩脚, 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披露, 这就又伤害了公共利益。[8]因此, 不可能以科学家的标准来要求传媒和作者, 相反应该为新闻舆论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9]再者说, 如前所述, 新闻侵权适用的举证责任分配的特殊性, 体现为要平衡“新闻自由”与“人格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 适用“谁主张, 谁举证”既保护了受害人根据受损害情况进行诉讼的权利, 又为新闻自由创造了合理的空间, 使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法律的保护下敢于进行舆论监督。

(三) 有助于减少恶意诉讼的发生。

新闻侵权诉讼的当事人双方势力相差悬殊, 直接导致法官及公众容易产生对相对较弱势一方的同情, 于是当事人滥用诉权就有了滋生的土壤。当事人以起诉的方式意图使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诉讼中由于司法机关的判决而受到损害, 从表面上看, 恶意新闻诉讼行为直接侵犯了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但从深层意义上看, 恶意新闻诉讼更是侵害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舆论监督体系的正常运转。除此之外, 恶意新闻诉讼还浪费了司法资源, 严重破坏了程序正义, 损害了法律的权威。[10]适用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则能有效避免恶意新闻诉讼的发生, 侵权责任四个要件的举证责任全部由提出损害赔偿主张的受害人承担, 如果没有搜集到足够支撑诉求的证据, 那么就要面临败诉的风险, 诉讼成本和代价增高, 恶意新闻诉讼也就会减少了。

四、结语

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几乎关系到诉讼的胜败, 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如何分配诉讼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关系到新闻媒体及受侵权人的切身利益, 更关系到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前景。因此, 应当坚持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并加以完善, 排除后两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适用。完善《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加强对新闻监督权的保护是必要的。一方面, 法律既要保护公民及法人的人格权等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法律又要为新闻自由保驾护航, 使新闻媒体敢于成为政府的宣传门户和公民的“喉舌”。因此合理分配新闻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不仅能更好地保护民事主体的人格权, 而且能更好地保护“新闻自由”, 让媒体更全面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对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完善, 使侵权纠纷具有可诉性的同时, 对侵权纠纷也起到预防作用, 这才是法律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旭培.新闻侵权与诉讼[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4:1.

[2]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43.

[3]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侵权行为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79.

[4]李良荣, 等.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177.

[5]于海涌, 等.新闻媒体侵权问题研究——新闻媒体侵权的判定、抗辩与救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311.

[6]曹瑞林.新闻法制前沿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108.

[7]陆地.假新闻的成因、危害与治理[J].新闻记者, 2011 (3) .

[8]刘文杰.德国法上名誉侵权的举证规则[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

[9]李国民, 王丽丽.新闻侵权:不可等闲视之[N].检察日报, 2009-02-23 (6) .

诉讼学习材料之一要件诉讼九步法 篇3

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十九大提出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同时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做出了重大部署。伟大的新时代呼唤一部伟大的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无不开启着一个民族的兴盛与国家的强大。

我们目前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部伟大的民法典呼之欲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按照立法计划,将于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典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广大人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知道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但目前却缺少以当事人和律师视角运用法学方法的介绍。

自从我国引入德国法的概念体系之后,法学方法论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主要是指法官在司法裁判中如何准确、科学地适用法律的规范。不少法学方法论佳作都是以法官为视角。

但法官视角和当事人视角有重大的区别。司法审判受到当事人处分权的制约,法官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事由进行事实认定,然后根据法律进行裁判,诉讼结果与法官无利害关系,他们主要是居中判断请求能否成立的问题。

所以,邹碧华法官的要件审判九步法的逻辑结构就是:先固定权利请求,根据事由去寻找支持该请求的基础规范,对基础规范进行要件分析从而分配证明责任,在诉讼程序中对诉讼主张进行检索和证明,根据心证结果归入做出裁判。

对于当事人和律师来讲,诉讼结果关系重大,当事人能提出什么样的请求、请求能否得到支持、是否需要提起诉讼等已经涉及到对权利作出处分,这就需要在诉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判断。

所以律师和当事人需要自己的方法论。经过对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王利明《法学方法论》、梁慧星《民法解释学》、杨立新《民事裁判方法》、许可《民事审判方法》的研读,作者归纳了当事人视角的“要件诉讼九步法”。要件诉讼九步法以司法三段论为纲。司法三段论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逻辑应用。司法三段论的推理如下:

大前提,也就是以法律为准绳:《民法通则》第92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构成要件),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法律后果)”

小前提,也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张某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李某损失。结论:张某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李某。

从证成的三段论来讲,是先陈述大前提,也就是法律规范,再陈述小前提,也就是法律事实,最后得出结论。

但在具体案件的应用逻辑中,却是先确定小前提,首先是有张某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李某损失的民事法律事实,然后通过法律关系分析,才可能去查找《民法通则》第92条。

对一个人权利的支持,就是对他人权利的限制,也就是课以他人以义务。在现代法治国家,任何人主张权利,都需要跨过三个障碍。

一个是民法上实体法的障碍,寻找到大前提也就是权利请求基础后,必须符合该规范的构成要件,只有充分满足构成条件,才有可能适用预期的法律效果。

第二个条件是证据上的条件,必须以符合一定条件的证据把案件事实证明到一定的程度,美国叫“排除合理怀疑”,大陆法系叫“内心确信”,中国叫“实事求是”,才能算是寻找到确定的小前提。当然在刑事和民事中的证明程度并不相同。第三个条件是程序上的条件,必须经过正当程序的审判,由法院支持权利请求,通过公权力实现救济,除极个别情形外,不允许私力救济。以上实体条件、证据条件、程序条件逐步推进,相互融合,缺一不可。

要件诉讼九步法就是以司法三段论为纲,包括了构建司法三段论、证立司法三段论、运用司法三段论三个过程。

在九步法的具体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历史方法、法律关系分析方法、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要件分析方法等。九步法充分糅合和吸取了各种法律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不同的操作阶段侧重采取最适合本阶段分析任务的方法,以便发挥每种方法的独特优势。

九步法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操作简便,对律师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具有较强的帮助作用。下面就逐步进行介绍。

九步法

▼ 第一步,定事实 ▲ 第二步,定关系 ▼ 第三步,定请求 ▲ 第四步,定规范

▼ 第五步,充分性分析 ▲ 第六步,真实性分析 ▼ 第七步,妥当性分析

▲ 第八步,司法三段论的静态呈现 ▼ 第九步,司法三段论的动态呈现

第一步,定事实,就是先查明当事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然,此阶段主要依靠当事人一方的陈述和证据,律师必须保持合理审慎的态度审视当事人所使用的语言和提交的证据,尽量客观公正的还原事实真相,为下一步客观、全面分析利弊打下基础。此阶段主要运用历史方法,因为事实总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沿着时间、空间、事务进展的本来顺序追寻有助于把握案件脉络,还原事实真相。

律师运用自己对法律的前理解,用法言法语去认知、表述案件事实,剔除单纯的生活事实,简化形成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件事实。此阶段的事实只能称为“陈述的案件事实”。

第二步,定关系,根据陈述的案件事实分析当事人之间形成什么样的法律关系。

此阶段主要运用法律关系分析方法,该方法是指通过理顺不同的法律关系,确定其要素及变动情况,从而全面的把握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此阶段需要注意不能持任何一方的立场,从而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全面把握当事人在整个权利义务网中的准确位置,详细分析利弊。为了不遗漏一方,在当事人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两两捉对厮杀”的方法。

第三步,定请求,根据法律关系分析,结合民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可以提出的请求。关于请求权检索的顺序,在上一篇文章中进行了论述,此处不赘。关于请求权的竞合、聚合等问题拟专题介绍。

与第二步定关系中不居于任何立场不同,这是就需要确定立场,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结合成本效益分析、当事人诉讼价值等,最终确定当事人向谁,提出什么样的诉讼请求。比如,在乘坐出租车因第三人原因交通事故致损的案件中,第三人没有诉讼价值的,只能以违约起诉出租车公司。如果以违约起诉出租车公司,按我国通说观点,一般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对象会影响诉讼请求以及后续的步骤。

第四步,定规范,根据事由与请求两部分确定请求权规范体系和抗辩权规范体系,对双方攻防的规范体系进行分析。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两部分确定应适用的规范。既然完整的法条是由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两部分组成的,对当事人适用来讲,确定规范就是要确定要件事实和欲求的法律效果两部分。第三步确定了欲求的法律效果部分,在第四步还是要返回到案件中去查找最密切的法条。比如,同样是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虽然可以确定请求的效果是承担侵权损害赔偿,但是还不能确定应该适用的法律。

侵权责任法针对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规定了三款,第七十八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七十九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八十条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78条是一般规定,承担无过错责任,但有减免事由。79、80条是绝对无过错责任,没有免责事由。到底适用哪一条还需要结合本案的事实进行进一步的甄选。如果属于禁止饲养的藏獒、黑贝等烈性犬,则适用80条,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不能通过举证证明受害人挑逗动物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而免责。未采取安全措施适用79也不能免责。但如果没有79、80条的情形,适用78条,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选择不同的规范,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不同的攻防体系。

2、法律适用的金字塔体系。

虽然概念法学受到了批判,但其设想的法律的金字塔体系在很多时候发挥着作用。在法律效力的金字塔中,在民法体系的最顶端,是宪法这个根本大法,接着是民法总则等一般原则性的规定,在它的下面是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分编的规定,再下面是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规定。

然而,在法律适用的金字塔中,这个顺序是倒过来的,在不与上位法相冲突的情形,最底层的法律最先适用,底层法律有具体规定的就不能适用上一层的一般的、原则性的规定,避免所谓“向一般法的逃逸”。这是也是初学民法的人比较容易犯的错误,直接以法感情,诚实信用,公平责任等讨论案件,应注意克服。

比如,动产多重买卖,合同法解释适用了不同于其他债权平等性的规定,多个买受人请求履行的就有先后的顺序,先适用合同法解释,而考察买卖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先要看有名合同买卖合同的规定,然后是债总的规定,然后是民法总则的规定,总则又有一些空白支票式的规定,还要跳出民法,考察相关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关于公序良俗的规定和案例等。

宪法虽然君临全法域,但并不直接适用于具体案件。犹如象棋中的将,一般不直接上阵厮杀。当然,宪法虽然不能直接司法化,但是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确立了一种客观的伦理价值体系,对民法具有间接地第三人效力,如果合同违反了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可以援引第一百五十三条“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女职员多长时间内不得生育、不得结婚等条款。

3、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多层次性、动态性

构建起法律适用的金字塔体系后,还要结合案情进行纵向的分析,比如,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条件是合同已经成立并且生效,而判断合同是否成立并生效,就需要进一步考察要约、承诺等合同成立规则和附条件、附期限等合同生效规则。根据案件事实和当事人争议,可能还要进一步考察要约的方式和期限,这就涉及到了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根据案情,一方主张自己根据交易习惯通过行为做出了承诺,另一方予以否认,双方对是否存在这样的交易习惯产生争执,可能需要进一步考察交易习惯的定义,这就涉及到合同法解释二第七条关于交易习惯的判断。对于交易习惯是否生效,又以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为消极要件,这就是空白式规定,可能要查找的法律就比较多了。

解决一个案例不仅仅只是需要一个条文,而是随着案情的进展和双方争点的转移,动用整个民法的条文和体系来分析、论证、解决问题。这种分析具体进展到哪一步,纵深有多深取决于案情的复杂程度和标的的重要程度。

以上四步主要是构建三段论的过程,从先确定案件事实,也就是小前提,然后从小前提出发去找法,确定大前提,统称为四定(定事实、定关系、定请求、定规范)。

构建的三段论能否成立还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也就是以下三步所要解决的充分性、真实性、妥当性的分析。对一个人权利的支持,就是对他人权利的减损。

在现代法治国家,除当事人自愿履行以外,任何人主张权利,都需要跨过三个障碍:

第一个条件是民法上实体法的障碍,依据一定的大前提也就是权利请求基础请求该项权利,必须符合该规范的构成要件,只有充分满足构成条件,才有可能适用预期的法律效果。这就是第五步讲的充分性分析。

第二个条件是证据上的条件,必须以符合一定条件的证据把要件事实证明到一定的程度,形成法律真实,才能算是寻找到确定的小前提。证明的程度美国叫“排除合理怀疑”,大陆法系叫“内心确信”,中国叫“实事求是”。当然,刑事和民事中的证明程度并不相同。这就是第六步讲的要件事实的真实性分析。

第三个条件是程序上的条件,必须经过正当程序的审判,法官不仅对要件事实形成确信,还要对大前提和小前提的连接形成确信,认定该方案是现行法律框架下的最优解,法官才会支持该权利请求,通过公权力实现该权利。现代法治社会,除极个别情形外,不允许私力救济,自行强制实现权利。这也就是第七步所讲的妥当性分析。以上三个条件分析逐步推进,相互融合,缺一不可。

第五步,充分性分析,只有充分满足构成条件,才有可能适用预期的法律效果。

这一步主要运用要件事实分析方法,对权利基础规范进行要件分析,就是从实体法的角度去整理事实,满足主张责任的要求,也就是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的分析。

比如医疗致损的案件中,如果不属于仅有的几种过错推定的情形,就需要主张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如果当事人对这一要件事实没有主张,就可能要承担不利后果。要件事实决定了证明的对象,划定了证据的范围,指导着当事人的诉讼行为,有利于当事人有针对性的进行诉讼活动。

第六步,真实性分析,对要件事实进行证据法上的整理,满足证明责任的要求,也就是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的分析。不满足一定条件、不经过举证、质证程序的事实无法被认定为案件事实,律师要针对要件事实收集整理相应的证据。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要件事实都需要举证,对方自认和法院可以依一定理由认定的就不需要举证。

这里就需要结合对方的态度对我方的证据进行评估,如果我方对某一要件举证不能的风险较大,则要考虑变更诉讼方案。比如,比如祖传的花瓶证明自己是所有权人有困难,但可以举证证明自己是占有人而以占有保护请求权起诉。第七步,妥当性分析,对法律与事实的连接进行说理和论证。

如果将法律比作码头,将案件比作轮船,寻找最密切法条的过程,就是寻找最适合本案停泊的码头的过程。妥当性说理和论证就是系泊的缆绳。通过强有力的说理论证,要使在法官对要件事实的真实性形成确信的基础上,加强对妥当性的确信。一是要形成对大前提和小前提连接的确信。如果在法律文义的可能范围内,可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论证。如果在可能范围之外,就涉及法律漏洞的填补等工作。法律和事实的距离越远,说理和论证的义务越重。

二是要确信该连接方案是现行法律框架下的最优方案,最能实现法的本意和公平公正。只有形成这个确信,法官才会最终支持该权利请求。

第五步到第七步是证立已经构建的三段论的过程,是从法律规范大前提的角度去整理事实,分析事实,力争使我方主张的事实上升为法律真实的程度,使得小前提得以成立,运用说理论证巩固大前提和小前提的连接,从而获得法官支持,统称为三性分析(充分性、真实性、妥当性)。

第八步,是司法三段论的静态呈现,运用金字塔写作原理撰写诉讼文书。

一般的文书介绍,对诉状的格式性问题阐述较多,对内容性阐述的较少。九步法运用三段论理论和金字塔写作理论指导文书写作。其实,起诉状就是倒置的三段论。诉讼请求是其三段论的结论,事实是前几步整理出的要件事实,理由就是刚才的大前提和说理论证。

第九步,是司法三段论的动态呈现,通过诉讼程序实现我方的主张。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要根据请求权基础规范体系和抗辩权规范体系来进行。第四步关于法律适用的金字塔体系和动态性、多层次性已经有阐述,此处不赘。

以上两步是司法三段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统称为两运用。

整个要件诉讼九步法简称为(四定三性两运用)。这九个步骤之间并非是线性的,按照顺序运用一次就可以解决问题,这只是一个总体上的流程。

可能在前一步的时候也会运用到后一步的方法,比如,第四步定规范,在法无规定时就涉及第七步主要运用的法律解释和漏洞填补的方法。也可能在后一步分析完毕,再返回前一步重新分析,比如在请求权竞合的场合,当事人选定以合同进行起诉,但分析至第七步的时候,发现以侵权进行起诉更能获得支持,从而返回第四步。这几个步骤之间需要不断的目光流转,循环往复,多次运用。

虽然九步法以原告为视角,但对于被告来讲也同样适用。

如果被告要提起反诉,当然可以应用九步法的分析步骤。即使对于本诉来讲,诉讼本来就是攻防实战的过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方主张责任的薄弱之处就是防御的重点,而我方防御的薄弱之处就是对方再进攻的重点。所以,对原告的事实和规范体系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我方的抗辩体系和事实,就能明确双方攻防的重点。

诚如耶林所言,权利要靠斗争来实现,无讼的目标靠着诉讼的手段来实现,诉讼的进行要以无讼的目标为指导,这也就是我们在无讼这个平台大谈特谈诉讼的个中真意。

要件诉讼九步法是当事人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纠纷、维护民事权利的全过程所采用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步骤,兼具理论性与实务操作性,希望对大家进行民事诉讼有所帮助。

『 总结 』

九步法

▼ 第一步,定事实 ▲ 第二步,定关系 ▼ 第三步,定请求 ▲ 第四步,定规范

▼ 第五步,充分性分析 ▲ 第六步,真实性分析 ▼ 第七步,妥当性分析

新闻诉讼 篇4

于长义

时效是指权利经过一定期间所产生的变动效果。根据最新民法理论,时效分为可变时效和不变时效,可变时效分为消灭时效、取得时效,不变时效即除斥期间。消灭时效分为实体权消灭主义、诉权消灭主义和抗辩权发生主义。诉权消灭主义分为起诉权消灭主义和胜诉权消灭主义。根据最高院的诉讼时效司法解释,我国的诉讼时效由胜诉权消灭主义转为抗辩权发生主义。

一、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民事权利的期限,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一般为2年,但涉及商品质量不合格、人身损害、寄存保管、租金的,诉讼时效为1年。但诉讼时效从权利实际被侵害之日起最长不超过,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丧失胜诉权;对方放弃或不主张诉讼时效利益的,实体权利仍将得到法律保护。

工程索赔中,工程款、窝工损失、奖金、利息及违约金、过期赔偿等债权的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关于工程质量索赔时效阐述如下。

1、工程质量索赔不适用1年的诉讼时效。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建设工程不属于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产品,因此,建设工程质量不适用商品质量不合格的诉讼时效。

2、工程质量索赔时效一般会超过20年,人民法院可依法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A、《建筑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第二款规定“建筑工程竣工时,屋顶、墙面不得留有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对已发现的质量缺陷,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修复”。因此,对于屋顶、墙面及一般质量缺陷的诉讼时效为2年,但对于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缺陷则为其合理设计寿命。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试行)》,按民用建筑的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四级:一级耐久年限为1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耐久年限为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也就是说,除临时性建筑以外,民用建筑的合理使用寿命最低也应在25年以上,在这个期间内,必须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主体工程不发生影响建筑安全使用的质量问题。在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期内,因地基基础工程或主体结构质量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建筑法》第八十条规定:“在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因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受到损害的,有权向责任者要求赔偿。”房产的设计寿命一般为50年,低于住宅的土地出让最长年限70年,但在50年的房屋使用期限内,若发生质量问题而受到损害的有权向责任者索赔,50年的索赔期限一般也会超过20年的索赔时效。

二、索赔时效

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试行)GF--0216 》通用条款16.2索赔条款,承发包双方互相索赔的时限为30日,过期不索赔对方不再承担任何责任。()该文本相对于此前的通用文本,时间由28天改为30天,更重要的是明确规定了“过期不索赔对方不再承担任何责任的条款。”因此,该30天为除斥期间,过期产生的法律后果是直接丧失了索赔的实体权利,对方不在承担任何责任。即使权利人有权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但因为实体权利已经丧失,法院不会保护权利人的实体权利。

三、诉讼时效与索赔时效的差别

索赔时效和诉讼时效均是为了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正常稳定的交易秩序,“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区别是: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民事权利的期限,是法定时效,其指向的对象是法院,是权利人寻求法院公权力的保护期限。索赔时效是权利人请求义务人确认和给付债权权利的期限,是约定时效,其指向的对象是义务人而不是法院,是权利人依约定谋求私权保障的期限。索赔时效不是诉讼时效,索赔时效应理解为除斥期间,不是消灭时效,超过索赔时效丧失的是实体权利,义务人的给付将构成不当得利,有权要求返还;超过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实体权利不丧失,义务人给付的无权要求返还。权利人有权在超过索赔时效的诉讼时效期限内起诉,但其实体权利得不到法院保护。

新闻诉讼 篇5

1、卷宗封面

2、立案审批表

3、受理立案通知书

4、起诉书或口述笔录

5、预收诉讼费收据或减免缓申请

6、送达起诉书副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公告、举证通知书、廉政建设卡

7、原告被告要求追加第三人的申请或第三人要求参加诉讼的申请,第三人参加诉讼通知书

8、答辩状反诉状

9、管辖权异议申请及驳回异议的裁定

10、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申请表

11、财产保全提供的担保手续

12、财产保全裁定书正本

13、原告被告第三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律师事务所函及授权委托书

14、延长审理期限的报告及批复

15、原告的举证材料

16、被告的举证材料

17、第三人的举证材料

18、法院调查收集的材料

19、调解笔录及调解材料

20、开庭传票存根代理人的出庭通知及开庭公告底稿

21、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变更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变更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

22、审判笔录

23、代理人的代理词

24、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正本

25、宣判公告

26、宣判笔录

27、送达判决书的公告及所有的送达回证

28、诉讼费收据

29、收领款领条、退诉讼费领条

30、上诉案件移送函存根

31、上级法院退卷函

32、上级法院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

33、证物处理手续

34、执行手续材料

35、司法建议书

36、备考表

37、证物袋

38、卷底

副卷

1、副卷封面,应将内容填写齐全,案号必须以正卷相符;

2、卷内目录;

3、案件承办人的审查报告;

4、承办人与有关部门交换意见的材料或笔录;

5、有关本案的内部请示及批复;

6、合议庭评议案件笔录;

7、审判庭讨论,研究案件记录;

8、审委会讨论记录;

9、案情综合报告原本;

8判决书,裁定书原本;

10、审判监督表或发回重审意见书;

11、其他不宜对外公开的材料;

12、备考表;

13、卷底;

行政一审诉讼案件文书材料的排列顺序

(一)正卷

(1)卷宗封面,应将内容填写完整,字迹工整,(2)卷内目录,应详细填写,(3)立案审批表,告诉立案通知单或受理案件通知书;

(4)起诉书或口诉起诉笔录及材料;

(5)行政机关处理处罚决定;

(6)缴纳诉讼费通知及验收收据

(7)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廉正建设卡

(8)第三人参加诉讼通知答辩状及附件

(9)答辩状及附件

(10)反诉状及附随材料;

(11)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12)诉讼代理人单位介绍函及授权委托书(按主体顺序排列)

(13)鉴定委托书及鉴定结论;

(14)财产保全申请书或先予执行申请书;

(15)保全的担保的证物材料及有关抵押手续;

(16)财产保全裁定书

(17)被告举证材料

(18)原告举证材料

(19)第三人举证材料

(20)当事人笔录

(21)法院调查取证材料

(22)预备庭笔录

(23)开庭通知,传票

(24)开庭公告底稿

(25)停止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法律文书

(26)开庭审判笔录或行政赔偿案件的调解记录

(27)代理人的代理发言材料

(28)撤诉申请书

(29)判决,调解,裁定书

(30)宣判公告稿

(31)宣判笔录

(32)送达回证

(33)诉讼费收据

(34)上诉或复核案件移送书

(35)上级法院退卷函

(36)上级法院判决,调解,裁定书

(37)标的款收领条

(38)退诉讼费领条

(39)备考表

(40)证物袋

(41)

论民事诉讼中的小额诉讼 篇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关系和社会纠纷也逐渐复杂, 法律纠纷案件越来越多。有些案件是标的额巨大, 法律关系复杂, 社会影响力大的复杂案件;有的案件则是事实清楚, 标的额较小,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争议不大的案件。对待这两种案件时, 传统的方式就是适用同样的诉讼程序进行审理, 但是, 在实践审判中发现, 复杂案件的审判需要花费大量的物力人力, 而标的额小的简单案件因为程序的规定适用同复杂案件一样的普通程序, 一个环节, 一个步骤的进行, 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而且也将降低了法院的工作效率, 加大了法院的工作量。对标的额小的简单案件实行简便于普通程序的程序改革成为各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的问题。日本、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不同程度地对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更在立法上确立了小额诉讼在诉讼制度中的新地位, 将民事诉讼向更方便、更经济、更快捷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2013年1月1日全面开始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157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此条规定掀开了我国民事诉讼中小额诉讼制度的大门。

二、目前我国小额诉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关于小额诉讼标的额范围限制的问题

我国2013年开始实施的《民事诉讼法》第162条对小额诉讼制度的法律规定为:基层人民法院和他的派出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157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 实行一审终审。

从法条中可以看出, 我国将小额诉讼的受案范围按照案件的标的额的多少为限制的。按照标的额的多少, 使小额诉讼案件与普通诉讼民事案件区分开。我国并没有和其他国家一样, 进行“一刀切”的方式, 直接将标的额限制成一样的, 而是根据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发展情况不同, 依据各地的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基础, 按照百分之三十的比例为限制。这样的规定, 协调了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之间在受理小额诉讼案件时的平等。

以广东省和陕西省为例, 两省的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差异, 也决定了在两省范围内对小额诉讼受案范围的不同。使得从各省整体上看, 与其他省相比,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限制金额。但是立法只是规定了以省, 自治区, 直辖市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以下, 仅仅考虑到了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发展不同, 却忽视了各省内, 自治区, 直辖市内部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2011年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9043元, 2011年, 西安市统计局公布西安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846元, 陕南陕北地区一些落后的国家贫困县, 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不及西安市的一半。在陕西省内, 不同地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差别如此之大, 但是在省内不同地区的小额诉讼的受案范围实行的却是一个标准。使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区和西安市的一些县区在受理小额诉讼时标的额是一样, 这对不同基层人民法院在受理小额诉讼案件范围是一样的。对人均收入差别大的不同地区, 实行同样的要求, 这对整体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中的一些收入并不高的当事人就是不公平的。对小额的理解和承受能力每个人是不同的。根据法律规定的小额诉讼受的案范围, 只是单纯的根据整个陕西省的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一刀切”, 这对当事人的诉讼就有了差别对待, 是不公平的, 也使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小额诉讼案件的差异明显。

(二) 关于小额诉讼的一审终审制的争议

小额诉讼实行一审终审制, 其预设的重要价值目标在于实现案件繁简分流, 简化程序, 提高诉讼效率, 以缓减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但是从审判实践看来, 小额诉讼的目的性太强, 就是简单的为了提高法院的办案效率, 缓减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 没有顾及当事人的权利。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将小额诉讼的受案标的额规定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以下。举个例子。假如A省2012年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5000元, 百分之三十是10500元。如果一个案件的标的额为10500元的话, 这个案件实行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制。当法院判决后, 当事人不服时, 当事人只能提出进行审判监督程序。但是有一个法律关系一样的案件的标的额为10501元, 那么它将不适用小额诉讼制度, 适用普通程序。当事人在不服一审判决后, 可向上一次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实行两审终审。如果当事人还不服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的话, 也还可以再提起审判监督程序。这样, 仅仅是一元之差, 却使同一个省内的当事人的, 同样法律关系的案件, 只因为1元只差, 就使当事人少了一条救济途径。而且在诉讼中, 当事人有充分的自主权, 自己可以选择上诉, 也可以选择不上诉。小额诉讼实行一审终审制度, 不仅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 也没有为当事人提供完善的救济程序, 无法使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三、对完善我国小额诉讼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一) 完善小额诉讼标的额限制范围的思考与建议

在英美法系中, 以美国和英国作为代表。美国国土面积广大, 各州发展水平不一样, 各州对于小额诉讼受案标的额的最高限制是不同的, 由500美元到10000美元不等, 但一般都在5000美元一下①。2008年, 英国的人均收入折合人民币307245元, 标的额的限制折合人民币为53945元, 即人均收入的17.56%是受案标的额的最高限②。在大陆法系中, 日本和德国是最典型的国家。1996年日本规定标的额的最高限为30万日元, 2003年修改为60万日元③。在德国, 2008年人均收入为42440美元, 折合人名币287276元, 标的额限制为600欧元, 折合人民币5520元, 其比例为1.92%④。在中国台湾地区, 对小额诉讼标的额的限制分为两档。在标的额为10万元以下的, 法律直接规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 标的额50万元以下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⑤。

从诉讼法理的角度上看, 对于小额诉讼案件受理采用明确规定数额的立法形式, 虽然有利于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的具体操作, 以及保证小额诉讼程序适用上的统一, 但是诉讼的目的是让当事人的权利在法律的帮助下得到保护, 而不是为了法院的方便, 不应该仅以标的额限制对小额诉讼立案范围的加以限制。且在诉讼实践中, 争议标的额所能确定的仅是一部分案件的难易情况, 或者说仅以争议标的额为标准不可能区分所有案件的难易程度。有的案件标的额确实很小, 但是其法律关系复杂, 不一定适用小额诉讼制度。因此要准确的判断案件的难易程度, 以便更好的发挥小额诉讼功能。我认为, 在立案时, 法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来判断案件是否可以进行小额诉讼。

(二) 小额诉讼实行一审终审制的完善建议

审级制度, 是指一国法律规定的审判机关在纵向组织体系上的层级划分以及诉讼案件经过几级法院审理后, 其裁判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制度⑥。在我国现阶段, 《民事诉讼法》中将两审终审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来规定。在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时, 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开始二审程序。而在2013年实施的《民事诉讼法》中, 小额诉讼的规定打破了两审终审制, 实行一审终审制。小额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可以向其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基层人民法院判决后, 对判决不服的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只可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对于小额诉讼的判决是否可以提起上诉的问题, 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做了不同的规定。

在美国, 各州的规定是有所不同的。 (1) 准许双方上诉的。纽约州等规定, 双方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服的, 均可以提起上诉。 (2) 准许被告上诉的。在加利福尼亚州等, 规定对判决结果不服, 只许被告上诉, 原告只有在被告提起的反诉中败诉, 否则不得上诉。 (3) 禁止上诉。夏威夷州等规定小额诉讼的案件不可以上诉。 (4) 有条件上诉。有的州对上诉附加了一定的条件, 只有在符合这些条件, 才可以上诉。总的来说, 美国对小额诉讼案件实行的是有限制的上诉制度。⑦

通过对美国的小额诉讼制度的了解, 可以看出在确立有小额诉讼制度的国家或者地区, 基本上没有像我国这样的强制性规定实行一审终审制。即使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小额诉讼的权利救济上有所不同, 但是基本上都赋予了当事人一定的上诉权, 并且严格控制再审。

小额诉讼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度从现在看来是更好的立足于司法审判者的角度而不是诉讼当事人的角度。它的设计过于简单, 缺乏可操作性, 强制规定一审终审制, 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严重不足, 导致了立法目的与实际运行状况的偏离。所以, 我认为在小额诉讼制度中的一审终审应该赋予当事人合意适用程序的选择权。例如, 对于具有人身属性的案件, 应该赋予当事人选择上诉的权利。当事人可以选择上诉, 也可以不上诉。如果仅仅根据标的额限制, 就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如果小额诉讼无法给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话, 则小额诉讼案件应该实行简易的二审终审。否则小额诉讼的设立就没有意义。

我认为, 我国需要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 甚至在今后的民事诉讼法修改中进一步完善该制度。例如:在受案范围的限制上, 应该适度放宽。给予办案人员的一定的自由的裁量权, 让办案人员选择是否适合小额诉讼的案件。一审终审制度则应赋予当事人更多的选择权, 是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这样, 最终使小额诉讼既能方便当事人, 又可以缓减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 充分发挥小额诉讼制度的优势。

摘要:小额诉讼制度在世界许多国家, 地区普遍存在。它的目的就是繁简分流, 速裁速决。我国的新《民事诉讼法》其中第162条明确规定了小额诉讼制度, 这标志着小额诉讼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但是仅用一条法律规定来构建一个制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对小额诉讼案件标的额的限制以及实行一审终审制的规定都有失公平, 不符合我国民事审判的实际情况, 难以保障当事人的权利, 没有做到效率与公正兼顾。本文是对小额诉讼案件标的额的限制以及实行一审终审制的现状分析, 以及提出的完善意见。

关键词:小额诉讼,标的额,一审终审

参考文献

[1]肖建华.民事诉讼立法研究与理论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2]齐树洁.小额诉讼:从理念到规则[J].海峡法学, 2013.3 (1) .

[3]齐树洁.构建小额诉讼程序若干问题之探[J].国家检察院学院学报, 2012.

[4]徐琦.论我国小额诉讼程序之完善[J].法制博览, 2013.05.

[5]范愉.小额诉讼程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11.

[6]邓梦荻.新民事诉讼法“小额诉讼”立法现状的反思[J].法制与社会, 2013.4.

[7]汤维建.新民事诉讼法理解与适用[M].北京:国检察出版社, 2013.

上一篇:如何写广告语下一篇:防溺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