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__新课标卷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__新课标卷(精选4篇)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__新课标卷 篇1

胡子宏

有个小故事讲道,一个漆工为一艘船涂漆,顺便把船上的漏洞补好,不久,船主感激地赠予漆工一大笔钱。原来,船主的孩子们驾驶那艘船出海,船主忘记补船洞,料想孩子们会殒命海底。不料,漆工信手拈来的善举,拯救了孩子们。听了船主的感激之言,漆工淡淡地讲,那是我顺便补的。一句“顺便”,透出了漆工做善举的习以为常。

由此可见,貌似微小的善举,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不仅会带给他人恩惠,还透出了感人肺腑的魅力。我们社会,正需要呼唤:让善举成为习惯。

“顺便”而为的善举,一旦集腋成裘,成为行动的习惯,就会成为社会的亮点。数年前,天津老人白芳礼在74岁高龄之际,决心把蹬三轮车的收入全部捐献给贫困学生。他坚持到90岁,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对老人而言,捐助一个或几个贫困学生并非难事,但10多年如一日地积累善举,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风尚。

善举成为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就是一种壮举。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30年来义务赡养6位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资助了14名贫困孩子上学。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林秀贞一两天、一两月地奉献爱心,并非难事,但她把善举当作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就为我们社会树立了一座不普通的道德丰碑。曾几何时,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爱心奉献的习惯。这些年来,随着南京彭宇案的发生,见义勇为的美德,有时会转化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在佛山,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过马路,两度被车辆碾压,18个路人冷眼漠视。在福州,83岁退休老干部摔倒路边,众人围观却无一施救。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旁人的“善意提醒”,让她们缩回了手。老人就这样失去了生命。一旦人心的冷漠替代了善举成为习惯,我们的社会风气便会阴霾密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善举的动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品质和善良。当它成为一种习惯,就凝结成对他人、对社会的真情。有一位先贤说:“人最可贵的品质可以用4个字概括,这就是智慧、善良。”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把善举视为一种习惯时,社会才会有秩序,更加和谐温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故事中的漆工无意中得到了丰厚回报,但他更欣慰的,是对几个孩子生命的拯救——这种欣慰,是漆工把善举当做习惯的最丰硕收获。“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看似信手拈来的善举,也许会改变他人的命运。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官员还是打工仔,无论是白领还是小摊贩,都应该学习那位普通的漆工,满怀慈善之心帮助他人,从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力所能及地扬善举,摒恶行。

让善举成为习惯。一个人的点滴善举,在日积月累后可以汇集成爱的江河。一个民族的善举,历经岁月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善举成为习惯,便是“人人献出一份爱”,此时,丑陋龌龊难以容身,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范文二

美丽之花开在分外

宋英民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其实,船主只是让漆工涂漆,并没有让他补漏洞,修补漏洞纯粹是漆工的分外之事。可就是这“顺便”的分外之举,却挽救了船主几个孩子的生命。

可别小看这“顺便”的分外之举,生活的美丽,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就需要这些分外之举呀!前段时间,黑龙江佳木斯市出现了一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张老师之所以最美,原因就是她做出了她职责范围的分外之举。2012年5月8日晚,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

生。危险瞬间,本可以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至今仍然躺在病床上。

谁都知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没有法律规定教师必须舍身去救学生。张老师的伟大之举,纯粹是分外之举。就是这美丽的分外之举,挽救了学生,谱写了一曲美丽的教师之歌。

无独有偶,2011年7月一位妈妈被网友誉为最美妈妈,她就是吴菊萍。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社区内,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得救了,可吴菊萍却身受重伤。

救自己的孩子,是任何一个妈妈的分内之事。可是,吴菊萍不一样,她在最危急的时刻,不惜个人安危去挽救别人的孩子。这是多么伟大的分外之举呀!就是这美丽的分外之举,挽救了别人的孩子,谱写了一曲美丽的妈妈之歌。

可是,生活中不乏这样的镜头,明明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却以种种理由当作了分外之举。大家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候的一位老师吧。这位老师在地震来临后,奋不顾“人”地率先逃跑。他就是因此迅速窜红网络的范美忠,后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危险来临那一刻,“范跑跑”也做了“分外之事”,他是把指挥学生有序避难的分内之责当作了不关自己的分外之举呀!

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社会风气日渐趋下。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很少去做那些分外之举了,总觉得那些事情和自己无关。其实,只要我们在尽到分内之责的同时稍微地多做一些有益的分外之举,就像那位漆工;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许多,美丽许多。要知道,美丽之花常常开在分外呀!

范文三

我们都是机器。

机器会一丝不苟地做好分内的事,对本职工作锱铢必较,勤谨到令人动容。

机器会心无旁骛地工作,对身边的悲欢生死无动于衷,冷漠到令人心痛。

正如我们。面对千疮百孔而即将出海的大船,选择做一个忠于职守的油漆工。

我们怎么会变成这样?

也许从韩非的时代起,社会分工就一步一步成为了不可僭越的雷池。严苛的法度容不下司帽官吏为君主披上一袭寒衣的温暖,正如现在的我们都只是生产线上的一道工序,所要做的不过是恪尽职守。社会是一个庞大的机器,我们只需做好它身上忠诚运转的一个零件,对于其他部件的破损,我们只能无动于衷。随着分工的细化,我们的良心也蒙上了一层锈迹,我们都学会了明哲保身,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职业操守。如此,才有了医院为规避风险而开设的繁复的检查,把患者病痛的身躯推向“别的科”的病房;才有了物业公司和有关部门互相推诿,把居民的生命财产置于安全隐患之中;才有了司法单位将本来单纯的案件层层上报,法官大人沦为了和事老。我们呵护着狭隘而审慎的火种,不是为了照亮他人的前路,只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光芒不要熄灭。

即使还有一些人坚守着爱与责任的信仰,这明灭的暖意也被无情地冷却。好心的的哥把疾病突发的患者送到医院,换来的只有家人的猜疑和勒索;心怀天下的企业家致力于慈善,换来的只是社会的谩骂与嘲讽。职业淹没了自然人性,更可悲的是被他们好心救助的人不曾回过头来说一句感谢,他们热忱地爱恋着的这个世界不肯施舍一个鼓励的拥抱,他们就像受伤的孩子,只得到一个冰冷的背影和深深的失落。

就这样,我们变成了十足的机器。这还不够,我们尚要把所有不谙世事的孩子趁早打造成工艺精良、运转顺畅的机器,告诫他们聪明地少管闲事,以防引火烧身。我们就是这样地希望那些天真的孩子们一路上风调雨顺啊。孩子们,能否勇敢地留下一份恻隐之心,不要因为畏惧风浪而给自己换上铁做的心脏,在误解的眼光中保留自己纯真的模样?

我们是机器手,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地精密做工而无法简简单单地抚慰他人的伤痕。我们是复读机,对着真情与善举故作聪明地重复着不疼不痒的指摘。我们是计算器,早就学会了用风险和代价计算价值。我们都是兢兢业业的油漆工,犹豫着忸怩着不愿修补船身上的破洞——即使那是满载着温情与希望的方舟。在机器的时代里,故事中那个善良可敬的漆工所为,岂能称作“举手之劳”?

然而我相信,我们的血液仍在身体里炽热地涌动,我们的灵魂仍会在卑琐面前骤缩在伟大面前澎湃。我们都需要一些勇气,去伸出颤抖的双手填补那些本与我们无关的漏洞;我们都需要一些勇气,转过身对那个帮助过我们的人报以感恩的微笑。

机器会留下残留着体温的眼泪,会在某个寂静的夜晚苏醒。在机器的时代之外,我们不会再苦苦纠缠一个人的职业是什么,而是在沉思中追问自己“我是谁?”而后为灵魂重新打上“人”的烙印。

范文四

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文·王彦辉(邢台飞扬心理咨询中心)

有句话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漆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船主着想,顺便把漏洞补好。结果避免了一场海难,挽救了别人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了船主的酬谢。漆工诚心诚意去补漏,并没有想得什么回报,却遇到懂得感恩的船主,得到了巨额赠金,留下了一段“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真心感恩”的佳话。

生活中,我们就要做漆工和船主这样的人。要象漆工那样,真诚为他人提供服务,即使是分外的事情,也要尽已所能、为人着想,做真诚善良之人。又要象船主那样,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尊重他人的付出,感谢他人的付出,做知恩感恩之人。

君不见,社会上的一些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责任,只有索取没有贡献。这样的人,常把自己与他人分的一清二白,把自己与社会分的清清楚楚。他们在自己的分内工作中,推推动动,支支转转,对分外的工作更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一幅“不管天摇地转,我自岿然不动”的样子。更有甚者,把一些事故隐患看在眼里,却如同无视,反怀着看人笑话、幸灾乐祸的心态处之,真是令人不齿。人与人之间,因此而冷漠,社会也因此失去热情和活力。

君不见,还有一些人,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别人怎么对他好都好似应该的,对他人的付出没有一点感谢。这样的人,平时为人处事,总觉得自己亏,总觉得别人欠他似的。别人怎么对他好,都处之泰然,欣然接受,对得到的恩惠,却视若无睹。更有甚者,不但不感恩,还倒打一耙,把人家的恩惠当不是,甚至对簿公堂。报载某地街头,某人倒地,别人来扶,他却把对方诬为撞人者,这样的事情,真是令人唾弃。漆工的最美之处,在于他不计个人得失,尽职尽责做事的高尚情操;船主的最美之处,在于他知恩感恩,懂得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可贵品质。

我们真诚的呼唤高尚情操与可贵品质的回归,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认真思索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认真反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世界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繁荣,更需要美丽精神支柱的支撑。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__新课标卷 篇2

17.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解读此题时,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 看清图片的标题,准确把握图片的主题;2. 捕捉图片信息要素,要弄清图画中人或物整合形成的特定情景,体察作者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及态度与价值观;3. 透过现象挖掘图片所蕴含的道理或规律;4. 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我们将图像与标题契合,把“联合”“力量”与图像中“鸽子”(象征和平)、组成鸽子的“多面旗子”(象征联合)和鸽子口中的植物橄榄枝联系起来去分析,可以得出构图要素:“联合我们的力量”展示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鸽子是由多国旗帜组合而成的。这样构图的寓意:联合多国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此外,还能在作答的过程中,感受到该图暗合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背景。该题指向明确: 一是图形的构成;二是这样构图的寓意。这道考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要求图文转换,又要求考生联想;既要准确把握图形的创意,又有字数限定。跟以往的图文转换题相比,它一题多考,既考查了考生的形象思维,又考查了考生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既考查了考生的知识面,又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施行,高考语文对考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也逐渐深入,命题者往往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对考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检测。在此大背景下,“图文转换”题型应运而生。

2008年山东卷第18题: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种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 字。

2008年福建卷第16题:今年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就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可能引发的后果发出预警。阅读下面图表,请你就我国粮食问题写一条宣传标语(16字以内)。

2008年北京卷第21题: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要求:紧扣画面,鲜明生动,连贯顺畅,不超过45个字。

2008年重庆卷第18题: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孵蛋图配上一段文字。要求:(1)能够揭示漫画的寓意;(2)句式整齐,有讽刺意味;(3)20~40字。

2008年广东卷第23题:下边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2009年全国卷Ⅰ第19题: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7题: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7题: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由上述试题可见图文转换题考查题型多样:图表文字转换题、徽标文字转换题、漫画文字转换题、图画文字转换题等。图文选材丰富:照片、统计图、统计表、绘画、漫画、剪纸画、徽标、书法、活动策划图等。“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涉及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生动、连贯、得体,以及修辞、表达方式等诸多考点,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它一般置于第Ⅱ卷的第五大题中,分值一般为4至6分。继2008年高考,北京卷、重庆卷、福建卷、广东卷、山东卷同时出现了这一题型之后,2014年大纲卷,新课标卷Ⅰ与Ⅱ,江苏、辽宁、四川、广东、湖北、山东等多地考卷又同时出现了这一题型。新课标卷Ⅱ自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出现此类题型,由此可以看出命题者对图文转换题的青睐。在已经进入大数据、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今天,文字之外,从图片、表格、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成了阅读“新常态”。估计今后考卷仍会将其发扬光大,考查的图标取材将会更加丰富。考查内容更加紧贴时代,紧贴高中生的现实生活,考查形式也会更加灵活多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对语言运用题足够重视,在加强现有题型训练的同时,还要考虑“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语言现象特别是那些现实生活中常见常用但近年来还没有考到的语言现象,这样考生不仅仅会在不断发展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中理解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作者系黑龙江省农垦教师进修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从事高中语文教研之前,一直在一线担任高考语文把关教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注重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语文成绩,所教学生的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E-mail:lili79928@163.com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__新课标卷 篇3

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人物事略】

博才嵇康 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竹林七贤 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嵇康饮酒 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 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在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广陵散绝 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

嵇康与孙登 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登。孙登是大隐士,他对嵇康的提间不做任何回答。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这次开口了,他说:“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孙登承认嵇康有才,但是又认为他识寡。所谓识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孙登是当时的一位很有见识的隐者,其隐逸之举,也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猜疑与迫害。嵇康说“今愧孙登”,就是因为没有采纳孙登的意见,未能及早隐居以致自蹈大祸的缘故。

【名家点评】

(晋)颜延之: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五君咏》)

(唐)白居易: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杂感》)

(宋)李清照:两汉本绍继,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咏史》)

【素材运用】

话题1: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人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2004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

话题2: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白己田园隐士的生活。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2002年高考山东优秀作文《心在刃上选择》节选)

话题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材料加工: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空中花园的美丽,人们希冀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古乐的音律,时光带走了古文字的意义。历史的车轮缓缓轧了过去,轧碎了多少文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

昔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临刑之前叹息:“《广陵散》从此绝矣。”一部名曲就这样失传了。当真是“后不见来者”。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现代人就将再次听到这千古绝唱,嵇先生之记忆即是现代音乐家的曲谱。(1999北京市满分作文《重现文明再创辉煌》节选)

话题4:包容

材料加工: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的儿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隘的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

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包容。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话题5:家庭教育

材料加工: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嵇康,一看他的《绝交书》就知道他的态度很骄傲的:但我们看他做给儿子看的《家诫》——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儿子是未满十岁的——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中教他的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的教训:

一告后辈要立志,志之必坚。

二告后辈要“见义而作”,赈灾济贫。

三告后辈要慎言。

四告后辈要少欲,要宽容谦恭,要有涵养。

五告后辈不要打探他人隐私。他说:“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私。”

六告后辈不要受人之馈。他说:“匹帛之馈,车服之赠,肖深绝之”,因为“常人皆薄义而重利”,别人主动向你破财献礼,则必有所求,必图回报,这是“君子之所大恶也”。

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们知道,稚康自己对于他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意的。只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所以,后来被山涛推荐而做官的嵇绍,成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的驯臣。

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惟有嵇绍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躯保护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节选)

话题6:自虐

材料加工:自虐,实际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闷的象征。魏晋士大夫的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身上多虱,这与其说是隐逸、潇洒,倒不如说是这些部含有自虐的成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愿与当时的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内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的宣泄和解脱。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迫与打击,他别无他法,只有把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式作为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浇心中块垒。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

话题7:坚持自我

材料加工: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

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极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

话题8:路

材料加工: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的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非汤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的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的铁锤——第一锤,砸平世间不平事;又一锤,大泄胸中之悲郁;再一锤,以警醒生前身后千年万年所有的炎黄子孙: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纪?“砰砰”锤声中,钟会来了,你并不理睬,只抛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于是你抛锤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权柄!”这一笑,惊掉了司马昭手中的玉杯,杀机顿生。

人说你毁坏礼教,不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没有发出的呼喊,就让我替你喊出吧!或许,这有悖于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马心的时代,这是称那个“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时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是激愤于挂羊头卖狗肉者之流(如司马懿)的胡作非为,激愤之极而转为不言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其实啊!司马懿何尝是孝子?可司马氏就是以不孝为名杀了你。悲哉!“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子几百年前的这一悲吟,不幸却又应验在了你的身上。(《哭嵇康》节选)

话题9:交友

材料加工:冤哉!嵇康!

再不见你纵酒之豪情,再不闻你打铁的锤声。一壶酒,浇铸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的个性。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

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在你的眼中,这世界应如你杯中之清酒,无尘渣毫粒,无腐臭之气,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甜香赛芝兰之悠长。可遗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国古代史》,你的名字却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页:满眼是野蛮的屠戮,满耳是大众的悲鸣。其时,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谓之知言”的山涛,此时便弃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饮苦酒:“美酒今以之驱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贵识天性,曲者不以为桷兮,诚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对山涛的诱荐,你嬉笑怒骂,接舆狂歌。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后人敬仰之声名。(《哭嵇康》节选)

【成品展示】

正义的选择

(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

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个遥远的年代。夕阳西下,那个坐在地上,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赫然印人我的心扉。他的琴声低沉而又高亢,快乐而又悲凉,流露出无限的孤寂。他,一个孤高绝伦的隐士,一个丝毫未被遗忘的才子,在这夕阳下深深地体味人生……

他内心的焦灼与热烈在这恬淡的竹林中丝毫没有消散,反而在这时起时落的琴声中得到完整的体现。他静静地聆听着自己的琴声,感到无比的欣慰。

那是一曲几成绝响的妙曲:一个年轻的侠客,为报杀父之仇,一剑刺死了仇人——那个不可一世的国王,自己也毁容自刎。听吧,高亢代表着刺客矢志不渝的决心,雄浑流露出毅然赴敌的沉勇,激荡显示了拼死战斗的壮烈,委婉透露出一丝的悲凉与赞叹。这就是嵇康的《广陵散》,那绝世的《广陵散》。

嵇康是隐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沦,不屈地与司马集团斗争的战士。他像一只卓尔不群、傲立鸡群的野鹤,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夕阳的余辉,把他的心照得如同明镜:欲隐而不能隐,欲退又不能退的境遇,使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本可以选择退而自全,但文人的良知告诉他不能违背正义。他蔑视权贵,带着一丝嘲讽的口吻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为了这种正义,他可以抛去一切:名与利,甚至于生命和友谊。那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是最好的证明吗?尽管人生短暂,他不知何时能看到司马氏的没落,然而,他还是义不容辞地卷入了朋友吕安的**。他本来想什么事都不问,只打他的铁,种他的菜,可是却有人用卑鄙的手法来从他身边夺走帮他种菜的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于是他选择了正义,站在了被告一边,自己也成了被告。

刑场上,他最后一次弹响了《广陵散》,无数的人被他的琴声所感动。而你可知道向秀的思念?夕阳西下,他的小车经过你旧时的小屋,一切如旧,竹子依旧翠绿,夕阳依旧把它的余辉洒满整个庭院,只有那个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却为何不见?那首感人至深的绝响为何不闻?向秀的孤寂,更向何人说?只有那晚来的凉风夹带着辽远的笛声,吹过残败的墙垣,呜呜作响,似乎在回答他的心语。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__新课标卷 篇4

一、引用诗词名句依然是“增分点” 【边练边悟】

1.品读下面的文段,说说这些文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

(1)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真正的宁静是内心的平和,这与“大隐隐于市”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内心宁静,便能于车马喧嚣的繁华都市有一个宁静之所。(高考优秀作文《非宁静无以致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缪尔曾言:走向外界,我发现,其实是走向内心。梭罗扛把斧头,在树林间自给自足地诗意栖居。他修剪门前花树,正如他刈除日常生活中的繁文缛节,如同大自然般自由呼吸与生活。而我们呢,走向支离破碎的外界,确实发现它是我们浮躁内心的外化和映照。当自然之光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高考优秀作文《蝶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1)引用名言+分析论证。首先根据论点的需要,引用恰当的名人名言或古诗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阐述,搭建起引文与论点之间的桥梁,彰显深度。

(2)精选恰如其分的引言,之后再选择历史人物,用他们的经历来印证引言,使得引用论证与举例论证水乳交融,更有利地突出中心论点。

二、雕琢细节,于细微处见精神 【边练边悟】

2.品读下面的文段,说说这些文段有何特点。

他的右手正奋力地鼓着风箱,简陋的炉灶上火苗跃动。一旁的小炉灶上支着一口锅,清净的汁液正烧得噼啪作响。细细听来,寰宇间仿佛只剩下火苗炙燃的嗞嗞声。轻轻一嗅,糖汁溶化的丝丝甜意直润肺腑。

炒米匠望着压力表,轻轻一唤:“要炸喽!”平淡中渗出一丝威猛,把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吓得哇哇直哭。炒米匠嘴角轻咧,围观的大人倒是笑得前仰后合。只见他娴熟地把炉膛塞入布甲中,手中一根杵棒猛力一拨,“嘭”的一声,白烟缭绕。那孩子破涕为笑。脆脆的香气混合着糖汁软软的清甜让人心旷神怡。(高考优秀作文《薄暮依然炒米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1)全方位刻画人物。写记叙文,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从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等各方面去刻画人物,使笔下的人物立体丰满、有血有肉。比如选段就着力描写了炒米匠娴熟的动作、个性化的语言以及神态,让读者仿佛亲眼观看了他爆炒米的过程。(2)细化环境描写,助力作文。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容小觑,但确是很多考生容易忽略的细节。汪曾祺说:“气氛即人物。”选段调动视觉与听觉,“描写火苗炙燃的嗞嗞声”以及“脆脆的香气”,渲染了爆炒米时的氛围,烘托了人物愉悦的心情,同时也写出了炒米匠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三、接地气,摒弃过古人的“复活节” 【边练边悟】

3.品读下面的文段,说说文段有何特点。

(1)索尔仁尼琴曾说:“宇宙有多少生命,就有多少中心。”

可多数人并未意识到,物质迅速膨胀,世界空前繁荣,这一排光鲜场景背后却是伤痕累累的自然。(高考优秀作文《蝶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杨绛先生是一位大家闺秀,但她一生都因悲悯之心与平凡的劳苦大众建立友谊。她写《老王》,写一名车夫的不幸,写《林奶奶》,写一名帮佣的坚忍。我相信,每个人都原有杨绛先生一样的善良,只是在一次次沟通不畅的付出爱的行动中,灰了心。(《细心呵护生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1)开拓“海外市场”。数据显示,一部分考生已经将引用或举例的范围投向了“海外市场”,这也不失为一种避免“撞车”的好办法。文段引用索尔仁尼琴的名言,虽然他是“大咖”,但是深入了解他的考生并不多。另外,相对小众的不太知名的经典人物也可以大胆地“收为己用”。

(2)回归课本,返璞归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与其一天到晚抓破脑袋想着如何去积累新颖的素材,不如回归课本——教材是一座素材宝库,有待深入挖掘。文段就是选择课本上杨绛的文章作为例证,既恰如其分,又质朴清新。

四、扩视野,向《花儿与少年》学漂亮句子生成法

这是我们重点要品悟的。深受广大高中生青睐的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其文案对节目的吸引度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金牌编剧吴梦知的点题文案,瞬间将节目的内涵升华。漂亮的文句常常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容小觑,作文亦是如此。

【边练边悟】

4.品读鉴赏下面的文段,说说这些文段有何特点。

(1)从陌生人到一家人的距离,也许只是一瓦一檐,一蔬一汤,愿砺砺尘路,相亲相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不想长大,却一定会长大,而我们不想变老,就可以永远年轻/用一生来探求和世界的关系,不急,它不是拳击手,我们也不是橡皮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位流浪汉,哥伦布,五百年前年轻气盛的他,相信地球是圆的。为了寻求航海援助,一路从意大利流浪而来。

就是这个曾经的“江湖骗子”,后来一生四次横渡大西洋。

至今依然作为航海界的一哥,面朝新大陆的方向,遥望他曾如何拯救过欧洲,又如何在历史中,给世界搅了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也许,每个人都是孤单的史努比 也许,一上场,队友就变成了对手 可是,胜利,有时候又不是因为战斗 只是因为学会了,勇敢地举起白旗和自己的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就像所有恶作剧里的主角,结尾都会有一个幸福的亮点/人生里,学会和麻烦过招,它们也许就成了点赞之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1)意向叠加营造感情张力。

所谓意向叠加,就是将多个意向渗透交融为一体,通常表现为将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这是一种颇具审美效应的表达方式,它借助连接词缺位,引发解读欲望,引起审美注意,从而催生审美价值。

读者必须摆脱常规思维进行跳跃式联想、想象。比如“瓦”“檐”“蔬”“汤”的组合,就高度浓缩了日常生活中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同时又给予读者更加鲜明突出的印象,其内涵也得以突破,为观众提供联想的空间和咀嚼的余地。家人之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感情被这几个名词美妙地勾勒了出来。

(2)巧用双关,妙趣横生。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双关。恰如其分地运用双关的修辞,可或含蓄或诙谐地“影射”另外一件事物,可以使表达更有意趣,隽永深刻。例句中“变老”“年轻”既指生理上的、外在的,但更本质地指向心理的、精神的、内在的。因而“而我们不想变老,就可以永远年轻”这句话与前句的表述形成了意思上的反差,含蓄地提醒读者去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而句子从形式上来看,虽然不是完全工整的对仗句,但对照当中又有变化,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滋味。

(3)旧瓶装新酒,素材运用见新意。所谓旧瓶,就是指旧材料、老材料,这类素材既“熟”又“俗”,很容易拉低作文的水准。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老师一般会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准备新颖的素材,殊不知将已经掌握的素材进行改造,旧瓶装上新酒,也不失为一种另辟蹊径的创新法。旧例翻新,可以从角度以及语言方面着手。比如这段材料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例,本是老生常谈,但却让人耳目一新。其根源就在于从语言上玩花样,比如将哥伦布定义为“流浪汉”,又恰如其分地融入了流行词汇“一哥”等,更有反语“江湖骗子”令读者会心一笑。而对于他的历史贡献,则用了“给世界搅了局”这样活泼的评价,整个语段寓意深刻有趣,利用语言的智慧瞬间化腐朽为传奇。

(4)押韵生和谐,和谐造气度。

押韵为诗歌提供了一种声韵上的和谐,可以增强诗歌在音节、韵律上的美感。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分析,前后句的押韵,能够构建内容在音韵上的关联,更易于为读者所接受。例句通过配搭“队友”“对手”“战斗”“手”等数个押韵词汇,使整个句子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深思,同时也将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道理阐发得更加含蓄。

(5)妙用拟人兴意趣,词意错位见苦心。

在议论文写作中,说理之时常常需面对一些抽象概念,如果能巧妙地利用拟人的手法,将抽象的道理以具体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使文章更为浅白。例句将“麻烦”拟人化,人需要不断与麻烦“过招”,这样的表达新鲜、幽默、有趣,语言更有嚼头。

【文题】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 从材料看,促成小羽成功的因素很多,可以就某一方面立意,也可以综合立意。单从某一方面来谈小羽的成功,似乎稍嫌疏漏,但仔细考察,小羽成功的各个因素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如果考生兼顾几方面来谈,驾驭不好的话,文章难免流于疏散而不够聚焦。那怎么办呢?笔者的看法是,聚焦主要矛盾,以小羽成功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来统率其他因素。譬如,从创新的角度切入,可以统率诚信、规则、合作、共享等因素。小羽本来是靠创新而获得专利的,但是“批量生产不久”,即遇到了新矛盾——“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是选择放弃任由假货泛滥,自己再另辟蹊径,还是不惜成本同制假售假者打一场持久战?从常规思维出发,小羽只能非此即彼。但是如果任选其一,对小羽而言,都是无奈的。怎么办呢?小羽做出了超出常规的举动: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带领大家将市场做规范。这不就是创新之中又统率了合作、共享与规则吗?“在这些努力逐渐见效后,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最后的成功还是回到创新这一主因上了。“创新—诚信—共享—规则—创新”,如此,“抓住牛鼻子”展开论证,就可以圆满完成“小 4 羽成功主要靠的是什么?”这一写作任务了。

作文材料的内涵分析如下:

1.纵观材料,显而易见,“创新”是贯穿这则材料的关键词,也是最明确的立意方向。如上“材料解读”部分的分析,不再赘述。

2.“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这是小羽始料未及的,也是违背小羽初衷的,更是违反市场秩序和法律规范的,这其中暗含一个老话题,那就是:诚信和规则。

3.“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这不仅显示了主人公的合作、规范意识,更显示了她不凡的见识和胆识、专注于事业的长远眼光和社会责任感。

4.“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先说“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体现了主人公的责任担当及规则意识。

5.“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说明创新合作,不仅化解了矛盾,成全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还赢得不断创新的空间和动力,使得小羽对工艺精益求精,更好地造福社会,这不仅体现了一种“工匠精神”,还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立意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确定以下立意方向: 1.唯有创新,才是成功的永久驱动力(创新)2.创新永无止境(创新)3.独享与共享(共享、合作)4.独富乐不如与众富乐(共享、合作、友善、共赢)5.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责任、担当、合作、共享)6.社会责任,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综合立意示例:

1.唯诚信与规则不可辜负(诚信、规则)2.让规则为创新保驾护航(规则、创新)3.远见与胸襟拓展创新之路(见识、胸襟、创新)4.铁肩担道义,合作谋发展(责任、合作、共享)佳作欣赏

小享艺术,大享胸怀

科学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一览无余地公布于世,但他仍在物理界独当一面;思想者将其各自主张著书讲学百家争鸣,但它仍在传统文化中生机勃勃;企业者将其独家工艺流程花茶专利公之于众,但她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享受,或小享,或大享,虽只一字之差,但其映射往往有很大不同。小享的最大外化表现是一个人的“高处不胜寒”,而大享则是一群人的狂欢。小享大抵称为艺术,可以是字里行间独自思考,也可以是纵神笔锋挥洒墨痕。而大享则是一个人的分享,一群人的热情享受,大享正如小羽有分享花茶工艺、共同致富的胸怀。

而要在大享中又能站得比别人高一砖,须必备一些方法,也是现在很多企业所匮乏的方 法。在大大小小的企业和公司中曾流行过这么一句话,“一流创新,二流模仿,三流盲从”,反映的就是要凝聚起一个富有激情和活力的生产团队,在创新中改进工艺流程,培育工匠精神。持之以恒,脱颖而出也是大享胸怀的一种,正如小羽率领团队创新花茶工艺。

大享中的分享是持续创新的保证。无论是贾思勰编集《齐民要术》,将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总结记录并分享于农民;抑或是张仲景总结中医诊断和治疗理论,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集成专著《伤寒杂病论》留给后世参考;是居里夫人历经千辛万苦得到镭却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无偿把镭赠予研究治癌实验室,共享科学成果;是小羽将独特花茶工艺分享于众人。如果没有他们的分享,怎会有古代农业生产的耕作技术的总结提升因地制宜,怎有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怎有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癌症的新手段,又怎有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一壶紫砂,一注热水,高低缓就,花茶飘香沁人心脾呢?

一个人,一家企业的成功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分享环境下得到的前进的力量,不在无人区沼泽中独自沦陷,也不是只做自家生意导致乱相丛生。

大享在分享中积极创新。分享之后,人人都是一样的基础,那么怎么才能长久繁荣?脱颖而出还得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思维创新。儒家思想的因时而变,格力空调的连年创新,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的创新方便面,法国杂工乔利研制干洗剂,及如今民营资本抱团出海一路绿灯,靠的都是技术制度的创新活跃。小羽也是因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成为致富带头人,引领花茶企业发展。

对于企业能有大享胸怀,群众一直表现出“乐见其成”的积极态度,因为它不仅可以保障生机,同时也有对假冒伪劣行为的客观整顿效果。大享对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有不容小觑的纠正作用,也符合推崇的工匠精神的精神内容。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企业唯拥有大享胸怀才能不被历史的浩渺泯灭,才能持久发展。

出彩理由 立意精准,时代感强。文章从小羽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公之于众的方向立意,提出“乐于分享”这个关键词,并密切联系当代经济发展的现状,区分“小享”“大享”的境界之高下,立意准确高远,弘扬时代主旋律。

语言灵动优美,文句表现力很强。开篇使用排比句,将科学家、思想者、企业者三个善于分享的论据进行精练,使其凝练厚重,使得后文论据的提出显得水到渠成。在论证中,企业名言、贾思勰、张仲景等典型事实论据随手拈来,古典名言的运用驾轻就熟,很见功力。

立论善于思辨,彰显个性。本文能层层深入挖掘材料的“分享”和“精神”,结合时代精神,反对“小享”,倡导“大享”,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观点振聋发聩。

1.仿照《花儿与少年》文案“我们不想长大„„”(见“边练边悟”4-〈2〉)的写法,以“自由和束缚”为话题,运用双关手法,写一段语言优美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示例)我们不想被束缚,却必定活在束缚之中。而我们拒绝羁绊,就可以永 6 远自由。正如卡夫卡在《误入世界》中说:“因为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不自由,因为无论哪条路,由于奇谜般的特点,必然令你触及这片沙漠的每一寸土地。但你的意志是自由的。”这就是说:想要穿越沙漠时,是自由的,因为可以选择穿越的道路。自由来源于可以选择,可以取舍。

2.仿照《花儿与少年》文案“有一位流浪汉,哥伦布„„”(见“边练边悟”4-〈3〉)的写法,另选一个你心目中的伟人,写一段语言优美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示例)有个不自量力的人,愤世嫉俗的他与族人一起被关在漫无边际的大铁笼里。他本可安然地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衣食无忧,甚至功成名就,然而他却偏偏想要用手中的笔,发出最振聋发聩的呐喊,叫醒铁笼子里沉睡或者装睡的人。有人因而诅咒他,谩骂他,甚至打击他,迫害他,当然,在幽暗的角落里,也有人暗自佩服他。当最黑暗的时刻过去,微光渐渐透进来的时候,偶有人记起,他是如何奋力呐喊,又如何在漫漫黑夜里,给中国点亮了微弱的火把。

3.仿照《花儿与少年》文案“也许,每个人都是孤单的史努比„„”(见“边练边悟”4-〈4〉)的写法,写一段激励自己的话,注意韵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示例)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和自己做朋友。得意的时候,敬自己一杯酒;失意的时候,摸摸自己的头;难过的时候,陪灵魂走一走;挫折的时候,劝自己别放手。唯有陪自己走过的光阴,才会真正变成属于自己的岁月。

4.仿照《花儿与少年》文案“就像所有恶作剧里的主角„„”(见“边练边悟”4-〈5〉)的写法,以“苦难”为话题,运用拟人手法,写一段语言优美的文字。

上一篇:家长写给幼儿的话下一篇:雨果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