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母亲阅读题答案(推荐10篇)
(2)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整个赛场沸腾了。不可思议,在高手如云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冠军竟然是个训练仅一年的业余选手!
(3)27岁的切默季尔,肯尼亚的一名农妇,因此一举成名。
(4)切默季尔的全家都住在山区,她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除了种地一无所长。一年前,切默季尔还一chóu莫展,为无法给四个孩子供给学费暗自伤心。丈夫抽着闷烟安慰她:“谁叫孩子生在咱穷人家,认命吧!”
(5)如果孩子们不上学,只能继续穷人的命运!难道只能认命?她不甘心。
(6)当地盛行长跑运动,名将辈出,若是取得好名次,会有不菲的奖金。她还是少女时,曾被教练相中,但因种种原因未果。此刻,她脑中灵光一闪:不如去练习马拉松!
(7)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身体素质缺一不可。她已近27岁,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从未受过专业基础训练,凭什么取胜?冷静之后,她也胆怯过,可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如果连做梦的勇气都没有,那永无改变的可能。
(8)丈夫最后也同意了她大胆的“创意”。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她就跑上崎岖的山路。只跑了几百米,她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般。停下喘口气,她接着再跑。与其说是用腿在跑,不如说是用意志在跑。跑了几天,脚上磨出无数的血泡。她也想打退堂鼓,可回家一看到嚷着要读书的孩子,她又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不能退缩!她清醒地知道,这是惟一的一线希望!
(9)训练强度逐渐增加,但她的营养远远跟不上。有一天,日上竿头,她仍然没有回家,丈夫担心出事,赶紧出门寻找,终于在山路上发现了昏倒在地的妻子。他把妻子背回家里,孩子们全部围了上来,大儿子哭着说:“妈妈,不要再跑了,我不上学了!”她握着儿子的小手,泪水像断线的珠子涌出,一言不发。次日一早,她又独自一人,跑在了寂静的山路上。
(10)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训练,切默季尔第一次参加国内马拉松比赛,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开始崭露头角。有位教练被她的执著深深感动,自愿给她指导,她的成绩更加突飞猛进。
(11)终于,切默季尔迎来了内罗毕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了筹集路费,丈夫把家里仅有的几头牲口都卖了,这可是家里的全部财富……发令枪响后,切默季尔一马当先跑在队伍前列,这是异常危险的举动,时间一长可能会体力不支,甚至无法完成比赛。但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她豁出去了。
(12)或许上帝也被切默季尔的真诚所感动。她一路跑来,有如神助,2小时39分零9秒之后,她第一个跃过终点线。那一刻,她忘了向观众致敬,趴在赛道上泪流满面,疯狂地亲吻着大地。
(13)突然冒出的黑马,让解说员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忙活了好半天才找齐她的资料。
(14)颁奖仪式上,有体育记者问她:“您是个业余选手,而且年龄处于绝对劣势,我们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您战胜众多职业高手,夺得冠军?”
(15)“因为我非常渴望那7000英镑的冠军奖金!”此言一出,场下一片哗然。她的话太不合时宜,有悖于体育精神。切默季尔抹去泪水,哽咽着继续说: “有了这笔奖金,我的四个孩子就有钱上学了,我要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还要把大儿子送到寄宿学校去。”喧闹的运动场忽然寂静,人们这才明白,原来,孩子才是她奔跑的力量。瞬间,场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人们对冠军最衷心的祝贺,也是对母亲最诚挚的祝福。
13.在痛苦的年代,酒代表的是家人的慰藉和期待;(2分)在幸福的年代,适度的酒可以给人带来温情的回忆,拥有这些,就拥有幸福。(2分)
14.(1)①酒可以减轻自己因儿子受罪而带来的痛苦,(2分)②酒可以让儿子暂时摆脱痛苦,(2分)③酒可以营造温馨生活氛围(或气氛)(2分)
2.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忠厚隐忍、吃苦耐劳、坚忍顽强的品质,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更感人.
3.答此题时,学生要做到结构相似,且与文中的两句有相同的表达效果即可给满分.
示例:镌刻着流逝的日子.
4.答题要点:把顶针称作“一生的戒指”,是因为顶针凝聚了母亲一生的艰辛,是对母亲一生辛勤劳动、默默付出的赞美,是对母亲的深深感激.(意思相近即可)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了,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莲的,还有三莲的,四莲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者,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 ,其作用是 。(3分)
2.说说第四段开头关于天气的描写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3.第四段中的“菡萏”是荷花的别称,此处的含义是 。(2分)
4.为什么“我不敢下阶去”?(1分)
5.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2分)
6.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 和 ,其作用是 。(3分)
参考答案:
1.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插叙 ,其作用是说明“我家”与荷花有很深感情,大家喜爱荷花,为后文写惦记雨中荷花埋下伏笔(铺垫)。
2.(2分)为写大雨埋下伏笔, 烘托心情,渲染气氛。
3.此处的含义是 含苞欲放。2分)
4.(1分)我十分挂念雨中的红莲,怕它被那密密的雨点打坏。
5.(2分)指让自己烦恼、痛苦、失意等等的思绪。
母亲
莫言
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 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有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中国剪报》2012 年10 月31 日第五版)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①段中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
B。在作者眼中母亲勤劳、乐观、善良,热爱生活,是中国女性的代表。
C。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对母亲的具体生动的回忆,折射出时代的苦难。
D。文章写尽了母亲苦难,也写作者少年的苦难,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生活的源泉。
E。文章后两段写到贝鲁特战火中的老太太,这是对母亲形象的补充与拓展,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1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
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 分)
15.“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为什么会在作者的脑海中翻腾?阅
读全文,请探究作者这么说的原因。(6 分)
试题答案:
13.A、E(B“善良”文中没有提及,“是中国女性的代表”拔高;C。没有“以小见大”的手法,“折射出时代的苦难”属于望文生义。D。臆测;)
14.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4 分。每个要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5.(1)母亲的顽强乐观,父亲、爷爷有尊严地生活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2)母亲与故乡一起,让我体验到了饥饿岁月里真切的生活,孕育了我的文学才华,让我把握到了文学的灵魂,获得了创作的宝贵资源,形成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3)母亲、父亲、祖父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虽历经苦难困厄也不屈不挠、顽强乐观的精神(信念),一直伴随、激励着“我”,这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2.“一切全变了样”的根本原因是母亲患了绝症,她要培养女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形象地描写出她第一次买菜时胆怯的心理和紧张的动作,与后来描写她熟练地买菜相照应。
阅读理解 母亲给出的答案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 “妈妈,我是不是比别
阅读理解 母亲给出的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 “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 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 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 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 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他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 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问题一) 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请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愚蠢() 保护()
灵巧() 批评()
2.对于儿子的提问,母亲一开始有没有回答?如果有,答案是什么?
3.母亲最后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写写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从儿子学习的不断进不来看,这位母亲的方法如何?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媛462iY2014-12-04
1.(聪明);(伤害);(笨拙);(赞赏)
2.没有:如果有,就是“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 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
3.这段话是:“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理这里用了比喻,将海鸥与麻雀相比较,尽管麻雀十分灵巧,如同那些能轻松i考好成绩的人,但终究只能是麻雀;但是海鸥虽然笨拙,但是它却能翱翔于大海,看到更美的世界,因为它有坚强的毅力和勇敢的心.
2.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6分)
(1)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2)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3.第(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在子女面前,父母都具有爱的超能量,明明只有一片绿叶,却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无限春光;明明只有一颗水滴,却可以给予孩子浩瀚的海洋。父母对孩子百般疼爱,我们应该懂得去感恩他们,而有许多人却不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就如《母亲的来信》中的文卡。
《母亲的来信》一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文卡告别了母亲,来到大城市里工作。他的母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他写信,刚开始,文卡一收到母亲的信,总会迫不及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但半年以后,他不再愿意拆信,因为母亲的信总是那样地千篇 一律。直到有一次,母亲寄来一封泪迹斑斑的信,文卡才答应母亲的请求,打算写封回信,顺便寄些钱。他仔细计算着自己第一份工资的支出,发现最后只剩下10卢布。他当然没把这10卢布留给母亲,仍然自己花销。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一人嗷嗷待哺的婴儿失去了阳光恩泽。
嗷嗷待哺:
⑵曾经是芳草如茵的心田与河床一起变成了沙漠。
芳草如茵:
⑶母亲的义务诊所还是门庭若市,顾不上跟我说话。
门庭若市:
2、下面两段文字是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你能体会出它们不同的含义吗?
⑴无论走到哪里,我身后总跟着一条河,它像一条带子结结实实系在游子身上。
⑵几天后,我走了,带走了一条河,一条绿色的河,一条母亲的河。它的波涛时时注入我的体内,冲动心的轮机,我的眼睛比过去亮了。
3、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开始,父亲在上游打仗,常常顺水漂来一些酸枣叶子、柿树叶子。细心的母亲在河边看到了,就猜出是他鞋脚破了,烟叶断了,打点停当,托交通员拐弯抹角送去。父亲在下游打仗,偶尔在河边看到顺水漂来的麻秸秆儿、蔓青缨儿,就理解奶奶结实,孩子平安,从而放心地去参加战斗。
这段描写似乎有些不合理,你怎样看?
4、课文写到泥洋河的几次变化?
综合性阅读: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5-7小题。
[材料1]书籍是和人类文明与社会历史一起成长起来的。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中外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中描绘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弥补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我们不可分离的良师益友。困惑时它给你启发,悲哀时它给你慰藉,得意它给你清醒,低落时它给你力量。书籍是时代的镜子,历史的化石,人类文明的阶梯。读书可以使自己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增长多方面的才华,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只要选择了自己的奋斗志向,就可从各种不同门类的书籍中吸取营养。那时你就会感到,书籍像一艘船,引导你冲出狭隘的沟谷,驶向生活的`海洋。——高占祥《求知善读》
[材料2]这是偶然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
几个孩子在一家金鱼店看了半天,最后,他们对温和的老板说:“我们要这一条。”老板把金鱼盛在装了水的塑料袋里递给孩子。一个孩子摊开手掌问老板:“这些够吗?”小手掌里是几个贝壳,几个樱桃。老板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够了,够了,还有找。”说着,掏出几个分币放在孩子手里,孩子们高兴得一蹦一跳地走了。
我忘了那本杂志叫什么名字,但我记住了一群孩子开心的笑声。——王嫣婷《珍藏》
[材料3]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无法忍受……
所以,书是人类一种伟大而美妙的发明。
文明的征服其实也是书的征服。
书是最聪明、最可靠的老师和朋友。
有书为伴,孤独是一种深刻而丰富的享受,闲暇将卓有成效,幽静将变得烂漫多姿,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蒋子龙《书的征服》
5、[材料2]中读书的故事证明了[材料1]中的什么观点?
6、[材料1]中“书籍像一艘船,引导你冲出狭隘的沟谷,驶向生活的海洋。”的含义是什么?请从[材料3]中找出有关的语句作答。
7、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应学会怎样读书?
读选文,回答问题:
一辈子孤苦伶仃,受尽人间苦难的母亲终于享受到天伦之乐。看着进进出出的儿子、媳妇,戏戏闹闹的孙子孙女,她确实高兴。妻子悄悄地说:“看他奶奶发福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还哼两句歌什么的。”我知道,那不是歌,是一种叫做秧歌的地方戏,我从小听惯了的。母亲是苦命人,也只会哼几句苦戏,什么《秦雪梅吊孝》、《三娘教子》、《卷席筒》之类。过去是伤心时以歌当哭的,现在心情不同了,常常哼走了调儿。
住满了一个月,母亲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常常一个人望着窗外的杨树出神,有时还拣回几片杨树叶子来。妻子说她奶奶饭量小了,皱纹又多起来,琢磨着哪儿惹老人家不痛快。一家三代人生活习惯不同,难免勺子碰锅沿。比如母亲常常埋怨,炒一顿菜放的油够她在家吃一个月的。扔掉的菜帮儿她捡回来包了团子,孩子们嫌没味儿。花四五百元买那电视干啥?还不如帮你舅舅盖房子,人家过去周济过咱……我知道都不是的。母亲是个开通人,过去的事不放在心上,她的心又回到家乡,回到泥洋河边了,那石桥才是父亲实实在在的烈士证书。她老人家住在四楼,上学上班的都走了,没有婶子大娘串门说话,怕要憋闷坏了。一天我下班回来,见母亲一个人坐在马路边上,不管车水马龙,自己在那儿打盹儿,我的心颤动了,终于同意放她回去,回她的泥洋河去了。
8、“过去是伤心时以歌当哭的”中“以歌当哭”的意思是 。
9、母亲和“我”一家住在一起时,外表和内心有了怎样的变化?
10、从母亲的变化中,你看出了什么?
【奔跑的母亲阅读题答案】推荐阅读:
母亲的手阅读题答案06-25
母亲文学类阅读题及答案09-15
母亲的现代文阅读答案11-25
“母亲的心”阅读训练及答案06-01
《献给母亲的歌》阅读练习及答案11-03
有关我的母亲的阅读答案11-11
《母亲的眼泪》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06-05
冰心荷叶母亲阅读答案12-06
母亲的纯净水的阅读理解和参考答案06-26
《莫言.母亲》阅读理解及答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