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的综合练习(精选7篇)
一、复习
1、根据第一个算式,写出后两个算式的结果。
6.45-3.29=3.16 3.29+3.16= 6.45-3.16=
12.4+0.28=12.68 12.68-0.28= 12.68-12.4=
2、计算下面各题,并进行验算。
3.58+12.7 8.07-2.074 10.475-4.75
3、口算下面各题
0.3+0.70.75+0.254.6-3.65.7-4 4.7-0.9 0.35+1.25
8-2.52.56-0.37 3.9+2.03 1-0.23.6+2.4 0.5+7.25
二、练习
第8题:先说一说怎样验算,再让学生做第一行的`3个,小学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第9题:请学生说一说这张表中的结存金额怎样算,再由学生算出得数。(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第10题:说一说题中的一些分数怎样改写成小数,再由学生进行计算。
三、作业:
关键词:小数除法,口算,估算,商的变化规律
“小数除法”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这个单元教学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练习内容包括小数除法的口算、竖式计算、估算、混合运算, 以及小数除法的应用。由于内容多, 要想把这些内容、多种算法组合成有一定序列的练习, 确实需要精心思考。最近笔者对此课作了一次深入思考, 主要的做法是在练习过程中紧紧围绕着练为主线, 创设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基本训练:通过三组口算的练习, 在练中回顾了口算方法, 以及除法算式里三个数之间变化所产生的各种关系, 从而掌握口算技巧, 提高口算能力。第二环节专项训练:通过让学生按要求自己来列出算式, 学生在列算式的过程中巩固笔算和估算。第三环节综合训练:以题组的形式呈现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对比中进一步领会“进一法”“去尾法”的实际意义, 接着在原题的基础上增加条件引入稍综合的应用问题, 让学生独立写出综合算式进行脱式计算, 以此来巩固计算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觉得练习效果比较理想, 现把主要教学片段整理如下。
一、基本练习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小数除法的练习课, 请看屏幕, 会算吗?比一比,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投影出示以下口算题:
学生把口算结果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接着投影出示计算结果, 学生核对订正。然后, 教师指定“1÷0.01”和“27.3÷0.3”这两个算式,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生:把0.01 扩大到它的100 倍, 把1 也扩大到它的100 倍, 变成100 除以1 等于100。
生:把除数0.3 扩大10 倍是3, 为了商不变27.3也要扩大10 倍, 用273 除以3 得到91。
师:从刚才这两位同学的回答, 我们知道在小数除法中碰到除数是小数时, 先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板书:把除数 (小数) 转化为整数]
【思考】通过这一组题目的口算主要让学生回忆小数除法的口算技能, 同时让学生梳理小数除法如何利用商不变规律,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的方法。 在口算中笔者还提供了“2.5×0.4”“1.25×0.8”的乘法口算, 其目的除了要学生在口算中注意认真审题外, 还为以下简便计算做好铺垫。
师:刚才同学们很快地口算了一组以小数除法为主的题目, 下面我们再口算一组题目好吗?这里有三组口算题, 先仔细地观察每组口算题, 想一想每组口算题怎样算速度最快?
投影呈现以下口算题:
在学生仔细地观察、思考之后, 教师再让学生汇报每一组的得数 (投影同时呈现得数) 。
接着教师提出:刚才让大家先仔细地观察后再口算, 你们看出每一组口算题有什么规律吗?
生:我发现第1 组除数不变, 被除数每次都除以10, 那么商每次也要除以10。
生:我发现第2 组被除数不变, 除数每次都被除以2, 商每次都要乘2。
生:第3 组,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它的10倍, 商是不变的。
师:这就是我们原来学过的“商的变化规律”。你们还有什么方法使口算更快吗?
生:把第1 组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2, 这样除数就是“1”了, 商就分别是80, 8, 0.8。
生:我把第2 组的除数也转化为“1”, 第1 小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2, 第2 小题都乘4, 第3 小题都乘8, 这样计算的结果分别是4, 8, 16。
生:我还发现第3 组的每一题的被除数都是除数的一半, 这样每题的结果都是0.5。
师:看来在除法计算中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一定能使计算更简便, 计算速度会更快。那下面的口算题,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灵活地口算。
投影又呈现了以下口算题:
学生口算之后, 教师呈现得数让学生及时作了订正, 并抽出几个口算题让学生再次说一说是采用什么方法口算的。
【思考】在以上练习环节中, 我们先给学生提供了三组有规律的口算题, 并有意识地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再进行计算, 其目的是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紧接着又给学生提供第二组口算题, 让学生把刚才质疑回顾的规律, 再一次在练中得到巩固。
二、专项练习
师:刚才老师给你们的算式都是现成的, 下面你能根据以下的要求自己编出题目进行计算吗?
用2、4、6、8 四个数字, 并添上小数点, 组成一位小数除以一位小数的算式, 数字不能重复, 答案可以是近似值。
(1) 要求商最大。 (商保留一位小数)
(2) 要使这个算式的商大于2, 而小于3, 请你写出这样的算式, 并计算出结果。 (商保留一位小数, 你还能写出多少个这样的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 教师让几位学生把算式写到黑扳上。
师:第 (1) 个问题只有一个算式?
生:因为要使商最大, 所以被除数要尽量大, 除数尽量小, 商才会最大。而符合这一要求的算式只有一个。
师:第 (2) 个问题, 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这些算式的?
学生再次进行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的思考:
生:先写被除数和除数的整数部分, 这里的整数部分相除的结果应该是2 或3。如果整数部分的商是2, 那么被除数的小数部分要大于除数的小数部分, 如算式“8.6÷4.2”的结果大于2。
师:说得有道理, 比如定好整数分别是8 和4, 写出“8.2÷4.6”可以吗?
生:不可以的, 因为这个算式的商小于2 了。
师:那这里被除数和除数的整数部分的商是3, 如“6.8÷2.4”和“6.4 ÷2.8”, 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小数部分的“8”和“4”可以调换呢?
学生再进行质疑交流。
生:因为这两个算式的被除数都没有除数的3倍或3 倍以上。
【思考】 此题是一道开放式的综合运用练习。虽然一部分学生在列算式的过程中只凭要求在乱凑, 而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要求先进行数值的分析、估计。如第 (2) 题要思考商在2~3 之间, 大部分学生会把被除数和除数的整数部分先确定下来, 接着去思考小数部分的数的选择。由此看来通过这样的训练, 既巩固了计算的技能, 又进行了估算的训练, 同时学生在选择数字搭配中经历了有序思维的推理。
紧接着教师提出:刚才大家采用估算的方法列算式, 让我们再用刚才大家总结的方法来估一估下面算式的结果范围吧。
哪几个算式的商大于1, 而小于2;哪几个算式的商大于3, 而小于4。
学生找到了商大于1, 而小于2 的算式有 (1) (3) (5) ;商大于3, 而小于4 的算式有 (2) (4) 。要求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略) 。
师:那第 (6) 个算式的结果又是多少呢?你觉得这个算式怎样算速度最快呢?
生:应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 把除数转化为“1”比较快。结果是34.4。
【思考】此题组的估算是对上面列算式时所用估算方法的再一次的应用和巩固,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在题组的最后一题特意安排了“8.6÷0.25”的算式, 其目的除了对商的估算之外, 还要求学生再次应用商的变化规律把除数转化为“1”进行口算, 同时这个算式还为延续下一环节的综合应用起到桥梁作用。
三、综合练习
师:你能针对第 (6) 个算式“8.6÷0.25”来编一道生活中要用到它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这时学生在独立编题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后, 教师再组织集体反馈评讲, 接着出示以下三个题目, 并向学生提出:下面的三个题目, 都能用到这个算式来计算吗?
(1) 共有8.6 千克的牛奶, 每个瓶子装0.25 千克, 一共需要多少个瓶子?
(2) 同学们将一根长8.6 米的丝带, 每0.25 米截成一段, 做成圆环, 这根丝带可以做成多少个这样的圆环?
(3) 一种车在沙漠中行驶8.6 千米, 消耗汽油0.25 升, 照这样平均每升汽油能行驶多少千米?
生:都能用这个算式解决问题。
师:都用了同一个算式那结果都是“34.4”对吗?
生:是的, 计算结果都是34.4。
师:是吗?请你们仔细想一想, 在小组里互相讨论一下。
经过互相交流之后, 学生知道:第 (1) 题应该需要35 瓶;第 (2) 题只能做成34 个圆环;第 (3) 题平均每升能开34.4 千米。
师:为什么都用同一个算式解决, 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第 (1) 题算出结果是34.4 个瓶子, 说明34个瓶子还装不下, 所以要35 个瓶子, 用了进一法。第 (2) 题算出结果是34.4 个圆环, 圆环只能做成34 个, 要用到去尾法得出结果。第 (3) 题只要直接算出结果就可以了。
【思考】 三道题能用同一个算式解决问题, 其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但这三题所呈现的结果却不尽相同, 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进一法”或“去尾法”的处理,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紧接着教师提出:现在我对以上第 (3) 小题分别增加以下不同的条件, 你还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1) 照这样计算, 4 升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2) 照这样计算, 要行驶17.2 千米, 需要准备多少升汽油?
(3) 车子经过技术改良后, 每升汽油可以行驶48.6 千米, 这样每升可以多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分别列出了以下的综合算式, 教师让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组织集体评讲。
评讲过程 (略) 。
评讲后教师再要求学生针对以上算式, 用递等的方法写出这些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思考】 通过以上增加条件引出综合应用问题, 并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这样的训练过程显然使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用两步解答的问题与一步解答问题的联系,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这外, 在列出综合算式后自然过渡到了混合运算, 要求学生用递等的方法计算这些混合运算, 这样又及时巩固了混合运算的技能。
【关键词】纠错;对比;巩固;灵活;练习
“小数加减简便计算练习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内的一堂练习课内内容。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小数混合运算以及简便计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但要学生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加减简便混合运算。
在思考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站在以学定教的视角,笔者设计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共6题,意在了解学生的计算错误点主要在什么方面。抽样班级共三个,总人数117人,习题反馈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书,学生在学习小数加减简便计算时,无论是在计算的正确率,还是在减法性质的灵活运用上都比学习整数加减简便计算要困难很多。
一、小数错位相加减正确率低
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需要小数数位对齐相加减,而因为小数相加减时会出现两个小数位数不相同,需要学生在进行加法和减法时特别注意相同数位相加减。学生很容易受整数运算的负迁移,采取了末尾对齐的方法进行了计算。
二、减法性质的误用
减法性质是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一个减数,再减去第二个减数。在整数混合运算中已经教学过,学生在简单的a-b-c=a-(b+c)的运算中错误率明显比四则混合运算要低。比如笔者测试卷中 (3)(6)明显比(4)正确率要高。
对于以上错误,笔者认为要把“小数加减简便计算练习课”上出实效,必须避免练习课常有的“讲—练”模式,即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一题一题的讲解,接着就进行相对应的巩固练习。这样的练习课学生往往在听讲的时候容易走神,做练习的时候就又错误百出,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烦!因此,笔者以学定教,设计以下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实践,以下是部分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三、纠错
课开始,幻灯片显示学生错误情况统计图(以上课班级数据为准)
师:同学们,这是昨天你们检测卷的批改情况,今天老师请你当一回小医生,帮忙找找这些错误的同学都错在了哪里?你们愿意先治哪一题?
生:第四题。(学生的注意点集中到错误情况最多的15.8+14.2-4.6+5.4,共错15人)
师:请你来说说这题正确的应该怎么做?
生:15.8加14.2的和加上5.4减去4.6的差,等于30.8。
师:谁明白他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15.8加14.2的和是30,再看是减去4.6加上5.4,那么相互抵消后就是加的多,所以是30再加上5.4减4.6的差,最后是30.8
师:你说的是不是这样,幻灯显示学生正确的作业 。
师:那么请你来看一看,他们错在了哪里?(幻灯出示两张学生错误比较多的两种计算情况)
生:第一题15.8加14.2没有进位,应该是30。
生:第二题他减多了?
师:什么叫减多了?
生:应该是减去4.6再加上5.4,他这样做的话就减去了10,多减了。
师:谁听明白了?(特意叫了先前按照这种方法做的学生)
生:老師,我懂了,这两个不能和在一起减,这样就变成15.8-14.2-4.6-5.4了。跟原来的题目不对了。
师:(惊喜的)这个同学是怎么在思考的啊?
生:我们添了括号后可以再打开括号试试看,是不是还和原来一样,如果不一样,那就错了。
师:很好,这可以作为我们检查的一种办法。同学们很会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同学们讨论下。
1.重点展现,集中注意
在课开始,我呈现学生所做检测的成绩,学生自然的关注到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并且会自主的思考“为什么会错这么多呢?是什么原因呢?想想自己有没有可能做错。”学生自觉并自主去思考比教师强要求学生来学习效果肯定更显著。那么在课堂开始也把学生的纠错的注意点集中到15.8+14.2-4.6+5.4以及90-9.9-0.01 上,这样可以在有限的课堂中更大效率的解决学生的错误点。
2.正确先行,纠错在后
记得曾经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每每在讲评课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呈现了学生的很多的问题,让学生逐个的分析,讲其错误点,但是作业再回收上来批改时却发现还是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同样还是黑板上的那些错误,那种挫败感一直困扰我。听课的特级教师刘松老师给我指出了问题所在,即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先入为主的记住黑板上最先呈现的,或者呈现次数最多的。
四、题组训练
师:接下来,老师请来了四个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幻灯出示四个数字:5.94 9.06 3.5 6.5)
生:他们可以凑整,5.94 + 9.06=15 3.5 + 6.5=10
师:你这样的凑整的前提条件是他们之间的运算符号是?
生:是加法。(幻灯跟随学生的回答添上加号)
师:那么如果我运算符号变了呢?(幻灯出示:5.94+9.06-3.5-6.5)
生:那就是15-10了。
师:你的意思是?
生:连续减3.5和6.5就是减去3.5和6.5的和。
师:好的,不错,那么运算符号如果变成这样……(幻灯依次出示:5.94+9.06-3.5+6.5,5.94+9.06+3.5-6.5)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不计算写出这四个算式的关键步骤,写完后,同桌批改,如果有错误,请自己仔细对比分析并写下错因。
1.题组训练,沟通对比
所谓题组,就是将内容联系密切、题目形式相似、思维方法相近、解法基本相同或有联系的题目串联在一起构成一组题。根据检测学生对于减法性质错误比较多,因此设计这个对比性系列题组,①5.94+9.06+3.5+6.5②5.94+9.06-3.5-6.5③5.94+9.06-3.5+6.5④5.94+9.06+3.5-6.5意在攻破学生的难点,通过题组的变式思考,学生从四道题中去对比分析,掌握减法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减法性质。
2.自我反思,各个击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后,要及时帮助学生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笔者也处处让学生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同时也要反思分析错误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五、结语
本节课通过纠错、对比、巩固、灵活运算等环节,学生不仅在计算能力上获得了提升,也能反思自己的错误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当然也可以看到学生对于减法性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需要进行符号变更的,因此在以后的计算练习课如分数简便运算中需要进行再次高效的练习课教学,这是数学教师应该追求的,也是笔者一直要追求的。
参考文献:
[1]王永红.低头找幸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01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
2.使学生能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常见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节课我们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并能应用小数加、减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计算练习
1.口算练习二第10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一组组口算,老师板书出每道题的得数。
提问:每组里两题中加数或被减数和减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算式里数字相同而得数不一样?
指出:虽然算式里数字相同,但由于一个加数或减数的小数点位置不同,所以得数也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这是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
2.做练习二第1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观察每题的计算对不对(或让学生通过验算判断)。
让学生在课本上改正错题。
依次提问错题错在哪里,怎样改正的,老师在小黑板上改正,小学数学教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
结合错题的改正,强调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做练习二第12题第一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做的。
指出: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小数减法里当被减数小数部分位数少时,可以把末尾的数位上看做。去减。如果得数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按小数的基本性质化简。
三、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二第13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这道题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二第14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订正让学生说说各要选择哪个条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练习,你认为小数加、减法要怎样做?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12题第二、三行。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周晓刚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 《小数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 数学课《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练习题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合集
★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 初一下册数学练习题
第七单元第二课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同步练习
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2分)
9.8+0.2=()
A
.10
B
.5
C
.1
D
.0.2
2.(2分)
如果一个加数增加2.5,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和()。
A
.增加2.5
B
.减少2.5
C
.扩大2.5
D
.不变
3.(2分)
(2018三下·云南月考)
张华有10元钱,买了一个文具盒用去3.5元,还剩()元。
A
.7.5
B
.13.5
C
.6.5
4.(2分)
(2020三上·龙华期末)
小明有7.5元钱,买了一个布娃娃用去了5.8元,还剩()元。
A
.1.7
B
.1.3
C
.13.3
二、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5.(1分)
英语考试成绩出来了,小刚考了98.7分,但他想请其他同学猜一猜,请你找出谁猜得最接近.
________
6.(1分)
(2018四下·云南月考)
把2.6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新数比原来多________。
7.(1分)
比2.8多0.5的数是________。
8.(4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计算题。
(共4题;共25分)
9.(5分)
(2019三下·镇江期末)
直接写得数.
35×10=
20×50= 900÷3= 0.6+0.9=
0.8-0.7=
+
=
=
+
=
10.(5分)
(2019四下·营山期末)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72+89+28= 0÷16+5×8= 100-54-36= 0.06×10=
42.5÷100= 2.3+0.8= 6-1.6= 4+1.7+0.3=
11.(10分)
用竖式计算。
(1)
2.5元+17.7元=
(2)
8.3元-2.7元=
12.(5分)
直接写出得数.
3.2+2.1=
0.21+1.2=
7.2+3.9=
5.9-2.8=
1.5-0.8=
8.1-7.6=
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5分)
一桶色拉油,连桶重5.1千克,桶重0.2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14.(5分)
有两根钢筋,第一根钢筋比第二根长0.4米,第二根钢筋长2.4米,第一根钢筋有多长?
15.(5分)
小华去人人乐超市买篮球花了125.9元,还剩下12.3元,小华买东西共带了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2-1、3-1、4-1、二、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5-1、6-1、7-1、8-1、三、计算题。
(共4题;共25分)
9-1、10-1、11-1、11-2、12-1、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教学内容:练习五第11-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重点、难点:提高小数除以小数的笔算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黑板出示下列口算题。2480=0.3 2.730=0.09 3.20.4=8 0.630.09=7 490.07=700 5.60.08=70 720.09=800 5.40.09=60 4.80.12=40 260.13=200 3.60.03=120 250.05=500 2.笔算下列各题。
111.353=2.1 10.810.47=23 25.20.18=140 学生做完后,指名说一说各题的计算过程的计算法则。
二、口算练习。
做练习五的第11题。
让学生直接把答案写在书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小数点移动和商不变的性质。
做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师让学生审题,并提示根据左面第1栏已填出的被除数、除数和商,按照右面各栏已填出的数与第1栏对应数的变化,填写各栏的空格。
做完后,要让学生说一说填写的依据是什么?是什么样考虑的?
四、笔算练习。
练习五的第13题中第1行的3道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五第14题。
教师让学生审题后,想一想,这道题中各小题是根据什么来做题的。做完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五的第15题。
让学生审题后,列式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五第17题。
教师先提示: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改写的方法应是怎样的?学生计算时,教师要注意改写的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明每道题是怎么改写的。然后教师总结:改写的方法要根据进率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以进率。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做练习五的第18*题。
这道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必要时教师提示:这四道小题是应用乘、除法的意义,根据等号右边的得数与左边已知数的大小比较,来判断应该填什么运算符号。集体订正时,教师提问学生是怎样思考的。经过得数与左边已知数的大小比较,来想81○0.5=40.5,因为乘数大于1,积比被乘数小,所以在○里应填“”。其他各题可以类推。
六、作业。
前段时间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计算。这部分知识本身其实非常简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加上口算能力也不错,基本上没有什么难点难倒他们。但是在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却经常出现错误,正确率一直不高。我开始留意学生的一些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发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错误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看题不仔细,导致看错数字,抄错题目。有时甚至会把5.46抄成5.64等。
(二)计算时,数位对错。口算时总是末位对齐,特别是整数加减两位小数的时候,错误更明显。
(三)计算过程中运算混乱,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甚至十分位上算加法,个位上算减法。
(四)进位时忘记进位,或者进位对了,但在计算时忘记加上进位;减法忘点退位点而出现计算失误,特别是零减几的,计算错误更多。
(五)横式的结果抄成验算结果,或者干脆漏写得数。
(六)减法性质、运算律运用错误。
二、分析小数加减法常见错误的原因
(一)感知不准确。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笼统、粗糙的,他们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在看题、读题、审题、以及抄题的时候,有时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的表象就是模糊的,这时感知的错误就使信息失真,致使学生把题目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5.46”写成“5.64”,把“+”号写成“-”号,抄写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二)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上发展都很不完善。比如,学生正在解答计算题时,老师的一句“请大家计算细心些”,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导致计算错误。另外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容易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漏写数字等错误。
(三)思维定势的干扰。小学生在计算中,往往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
(四)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彻。小学生如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的算理理解不透彻,那么,在把这些运算律和计算性质运用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就会出现很多错误。
三、纠正小数加减法常见错误的方法
(一)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1.仔细审题的习惯。教师要教育学生拿到题目后,一定要仔细把题读完整,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想明白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再开始动笔计算。
2.细心检查的习惯。在学生全部计算完成后,教育学生一定要仔细检查。先检查题目是否抄正确,横式上的得数是否与竖式上的一致,再检查数位是否对错,特别是计数单位不同的,有没有运用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来统一计数单位进行计算,最后再仔细复算一遍,看进退位是否正确。
3.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师要教育学生,数学作业上的数字一定要规范书写,凡作业,都要写得干净整洁,数字的书写不仅要工整还要不超出分隔线,如果算式比较长,尽量靠左边的分隔线开始写,如果是补充习题上的作业,特别不要写在有字的地方,以免看错计算结果。这样,既能使作业本美观,也能使自己在做题时看清题目,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二)重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教师应培养学生在计算时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这不是一两节课可以养成的习惯,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提醒,次次强调,让学生把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灌输在头脑中,体现在每一次的做题中。
对学生在作业本上出现的计算错误,教师可以先不打叉,而作一个老师和学生都明白的小记号,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后,再给学生打上勾,订正时,老师可以追问学生的出错原因,让学生养成纠错的习惯,而不是单纯的只是把錯题擦掉重新算一遍,让学生在口述出错原因中加以重视自己的计算。这样,既可以点到学生的错误,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教师经常给学生进行口算训练。
其实,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两节课的结果,而是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练习及系统训练的结果。训练的方法很多,我在每一节课预备铃后的两分钟都要给每个学生做十道口算题,预备铃一响,投影就出示口算题,学生抄题并进行计算,时间到后,投影出示答案,同桌互批反馈结果。一学期训练下来,不仅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连书写速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视算,尽量让学生读题后达到脱口而出交流得数。
(四)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的指导。
教学计算时,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好计算算理,而且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争取在课堂上多练习,完成一些课堂作业,特别是对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失误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个别错误,只要在学生的作业出错部分点一下,学生就会领悟的,千万不要出声,以免造成对其他学生的干扰,给学生一个十分安静的计算环境。
总之,要想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加强计算教学和计算练习,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 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难见成效的。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班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编辑李沁)
【小数加减法的综合练习】推荐阅读: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09-16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09-06
小数加减法12-14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06-02
刘英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07-14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成功与不足07-24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集体备课06-30
四年级《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5-26
《小数除法》的练习题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