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共12篇)
菱湖中学 杨锋峰
通过一学期的校本培训,和其他的培训方式、继续教育方式,本人谈一下在校本培训中的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校本培训在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深化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实际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观定》明确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性质与目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而开展的培训。”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
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其学习的目的不只是提高自已的学术水平,更主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并直接为教学服务。”
“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价值最终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来体现的。”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直接为教学服务、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上,决定了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必须有助于中小学当前的问题解决。
(二)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积极性
成人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很强,当他没有意识到参加培训是一种需要时,效果不会很好。也就是说,缺乏主体的活动,就没有主体的发展。
由于教师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认知结构达到一定水平,在教师身上显现出来的学习者应是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自我解决、不断进取的个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具备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自我教育者。利用教师主体经验、发挥主体作用是参学者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前提。事实上,教师在培训机构和培训中心参与继续教育,参学者往往抱着“我是来接受教育的”的被动心理,信息流向主要是“培训者→参学者”,基本没有“参学者→培训者”、“参学者→参学者”的信息沟通与信息交流,这种信息流向一方面是培训者信息的陈旧和日渐枯竭,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自身经验不被重视、教师缺乏主体“外化”实证主体的机会,他们中蕴藏的宝贵的信息资源得不到重视和利用,很容易失去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校本培训的环境有利于形成教师主体意识:培训过程中,第个教研组一个下午不排课,分教研组培训人数少一些,活动效果可能要好一些,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明确教师参与的义务和责任,而且增加了教师的参与机会;同时,校本培训培训主题集中在所在学校的问题中,和当前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师的经验和问题更容易受到重视和关注,教师参与积极性更强;更为重要的是,校本培训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学习需求,培训成果可以直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效益,有利于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动机。所以,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三)校本培训有利于弥补继续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广大教师不可到高校去参加继续教育、去参加社会机构的培训,所以校本培训以学校为阵地,因校制宜、内向挖潜,学校、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选取适合需要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完成培训任务,是一种机动灵活的培训方式
(四)校本培训有利于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
一、行动学习
1.行动学习的内涵
行动学习是指一种特定的基于工作场所的专业发展模式, 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瑞文斯 (Reg Revans) 首创的, 最早在英国的工业领域用于管理人才的培养, 随后开始传播到欧洲大陆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瑞文斯指出, 行动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 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的学习。在行动学习中, 学习个体不仅要接受系统的程序化的知识, 更应该具备就具体工作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 行动学习的过程可用公式L=P+Q来表示。L指的是学习 (Learning) , P指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Programmed Knowledge) , Q指的是有洞察力的提问 (Questioning Insights) 。瑞文斯认为, 传授结构化的知识是现代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方式, 但在快速变革的社会中学习者还需要有创见性地提出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在决策时把问题的许多复杂因素考虑进去。因此,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传统学习和问题询问的结合[3]。
继瑞文斯之后, 多位学者又进一步发展了行动学习理论。佩德勒 (Mike Pedler) 指出行动学习是一种组织中人员发展的方法。行动学习的要素包括参与者、问题以及行动学习小组。学习者通过相互支持和质疑取得进步, 行动学习的成功主要依靠询问而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4]。英国学者麦吉尔和贝蒂 (McGill&Beaty) 将行动学习定义为:一个以完成预定的工作为目的, 在同事支持下持续不断地反思与学习的过程。小组的成员将一个重要的问题带到小组, 在其他成员的支持下解决问题。行动学习中, 参与者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反思他们的经验, 相互学习和提高[5]。类似的, 英格里斯 (Inglis) 认为行动学习就是人们组成学习小组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在此过程中, 个人和组织都得到了发展[6]。
总之, 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系统, 行动学习法强调理论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 强调个体经验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简单而言, 行动学习是一个持续的、高度集中的小组学习过程,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依靠互相帮助解决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同时也从中获得学习。学习的主要来源, 是学习者试图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持续行动, 以及对这些行动所进行的反思。行动学习是一个反复进行的体验和反思过程, 其学习循环是:行动→反思→改进的计划→新的行动。行动学习的核心实体是学习小组, 其过程主要包括观察和发现问题、思考和假设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最终采取的解决问题的行动[7]。
2.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库博 (Kolb.D) 的经验学习循环理论是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根据该理论, 学习是由四个阶段构成的, 即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和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学习者在目前生活中的具体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有的经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经过反思, 形成高于体验的、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主动实践是学习者将抽象概念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8]。库博认为任何学习过程都要遵循“经验式学习循环”, 学习的起点首先来自于人们的经验;下一步就是对经验进行反思, 把“有限的经验”进行归类、条理化;然后学习者会对反思的结果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行动, 它是对已获得知识的应用和巩固。如果在行动中发现有新的问题出现, 学习循环又有了新的起点, 新的学习便又开始了, 人们的知识就是在这种不断学习的循环中得以增长的[9]。经验学习循环理论可以用下图表示:
经验学习循环对于教师学习的启示在于, 教师学习注重的是实践性知识的增长, 应以教师的观察和亲身体验为实践经验的起点, 在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产生新的理解和行动, 在问题解决的同时获得学习。因此, 经验学习理论是行动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实际上, 行动学习的过程正是经验学习循环的具体体现[10]。
二、行动学习与英语教师校本培训
英语教师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中心, 校内同事组成进修小组, 通过共同学习来解决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校本培训的发展, 其模式也已不拘一格, 趋向多元化, 但其中都蕴含行动学习的因素。笔者认为, 在英语教师校本培训中运用行动学习法可以有效提高其培训质量, 其意义有以下几点。
1.行动学习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师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校本培训的最大特点就是培训内容要与现实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 其培训是以任务和问题为中心, 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行动学习法强调理论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 注重教师的教学实际需要, 从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一方面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校本培训的针对性, 也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11]。
2.行动学习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探索, 有利于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
教师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 又是一种基于反思的体验, 学习是在探索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时获得新的知识、掌握相关技能、转变思想观念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能力养成与自我行为改进的过程。英语教师的知识体系中存在大量的实践性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教师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在校本行动学习中, 英语教师通过发现并提出问题、反思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和认知, 能够使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从而促使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
3.行动学习用于英语教师校本培训有利于提升教师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 教师往往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其主体地位被忽略, 这也是导致培训效能低下的一个原因。行动学习中, 教师首先要发现并提出工作中的疑难、困惑, 要在学习小组中讨论, 并在此后的工作中实践;或对别人的教学问题和困惑经过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活动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并有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这种培训方式使得参与教师以一种完全参与的主体性质和积极负责的态度进行学习, 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师培训中的被动性。
4.行动学习以团队学习为主要方式, 有利于培养英语教师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行动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是一种群体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师行动学习中, 教师们互相提问、互相质疑、共同解决问题。在此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们必须群策群力, 为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而努力。因此, 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师培训方法而言, 行动学习法更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行动学习用于英语教师校本培训可以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教师校本培训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在行动学习中, 英语教师把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到学习小组, 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之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付诸行动。通过行动学习的过程, 英语教师个人增长了知识,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也是其他教师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也是整个学校英语教学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基于行动学习的英语教师校本培训既解决实际问题、改变教师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也促使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得以发展。
三、英语教师校本培训中行动学习的实施
作为一种新的教师学习形式, 行动学习非常适合教师的校本培训和研修。具体来说, 行动学习法用于英语教师的校本培训有以下几个实施步骤。
第一步:成立英语教师行动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数量以6~8人为宜, 且应考虑不同年龄、教龄、职称教师的加入, 也可适当吸收少数其他学科教师的参与。第二步:每位教师就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其他教师思考并帮助解决。第三步:小组定期举行会议, 针对大家共同的问题展开讨论, 寻求解决的方案。如针对学生学习英语虚拟语气的难点、针对学生英语听力测试中的焦虑情绪等问题, 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讨论。第四步:选定主持人, 可邀请校外专家或小组成员担任, 也可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其责任主要包括筹备会议、引导教师讨论以及安排会议议程等。第五步:行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期达成共识。第六步: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由学员向大家汇报。此外, 在将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 从而开始新的反思, 开展新一轮的行动学习。
为保证培训效果, 行动学习用于英语教师的校本培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行动学习强调培训得到领导的关注、重视及参与。对于校本教师培训而言, 要求得到校长、教研组长的支持。行动学习实施于英语教师培训涉及到学校英语教学的很多真实而具体的问题, 而其中的有些问题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干预才可以得到解决[12]。因此, 在运用行动学习进行英语教师培训时, 学习小组应努力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使他们了解行动学习、参与学习成果的展示、对培训后续效果进行考核等, 从而推动教师行动学习的进行。
2.行动学习要求参与教师提出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观察、勤反思, 从而发现问题。那些不善于反思, 在行动学习中临时去寻找问题的教师对问题的思考往往是比较肤浅的, 会降低学习的功效。因此, 行动学习运用于教师校本培训还需要营造一种教师日常反思的习惯和氛围。
3.行动学习需要平等的学习环境, 参与教师要坦诚自己在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并请求他人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突破自我“舒适地带”, 公开自己“无知”和“无能”的素质和勇气。这种公开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
4.行动学习小组会议不是行动学习的全部, 而是行动学习中的交流环节。会后, 参与教师还要根据其他成员的意见和自己的反思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试验、验证和探索。这一环节在行动学习中至关重要, 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去验证他人意见的准确性, 才能探索到解决自我实际问题的最佳途径。
5.最后需要强调的是, 在英语教师校本培训中, 行动学习应与其他的培训方式相辅相成, 以便发挥其最佳的效果。
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持久的、高质量的教师培训是教师在职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校本培训关注教师和学校所面临的实际且具体的问题,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行动学习是集问题、反思、实践和自主式学习于一体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个体反思意识的形成、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以及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师校本培训方面, 行动学习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学习的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但其运用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因素, 如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与学习能力、学习小组的同伴互助效果、小组专家引领的水平以及学校的管理与支持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李玉斌.校本培训:教师培训新模式.电化教育研究, 2002 (3) .
[2]张俊霞.校本培训: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丽水学院学报, 2008 (8) .
[3]Revans, R.Action Learning:Its Origins and Nature.Brookfield:Gower Press, 1997.
[4]Pedler, M.Action Learning in Practice.Aldershot:Gr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1992.
[5]伊恩.麦吉尔, 利兹.贝蒂.行动学习法.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6]Inglis, S.Making the Most of Action Learning.Aldershot, Englan:Gower Press, 1994.
[7]郑晓梅.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师自主发展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0 (7) .
[8]Kolb, D.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New Jersey:Prentice-Hall.1984.
[9]顾小清.行动学习:面向信息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全球教育展望, 2005 (3) .
[10]秦旭芳.行动学习法:促进教师反思的有效方法.幼儿教育, 2006 (10) .
[11]朱铁成.行动学习与物理教师校本培训.物理教师, 2005 (3) .
一、构筑现代学习型学校的现实涵义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38个地区开始。随后,实验规模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于新课程实验之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所有的学校、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由此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终身培训是每个教师适应职业生活的最主要武器。
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规定,实施新课程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而随着实验范围的扩大,教师培训量大面广,而且后续培训更为关键,任务更加突出,仅靠专家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送教师外出学习,人力、物力都有困难,这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凸现出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建立校本培训制度,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必须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这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习型的学校,应成为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组织。在学习型学校中,全体教师将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一起探索如何共同有效地学习,以实现共同的事业目标。
二、实施校本培训,创建现代学习型学校
当前广大中小学校应该抓住新课程培训和广泛开展新课程标准培训这个时机,开展校本培训,并以此为平台构建学习型学校。
(一)校本培训的概念
教师培训一般可分为院本培训和校本培训两种主要形式。院本培训是指教师集中到师范进修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集中学习指定课程,完成教学计划。而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
(二)校本培训的主要特点
1、针对性。校本培训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又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它可以根据学校具体工作变动进行弹性设计,在内容上,可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而灵活应变。
2、多样性。既可以是经验交流,师带徒制,也可以是案例分析,问题研讨,行动研究。 3、整体性。以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本,有助于优化全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文化。
(三)校本培训的优势
1、从培训理念上看,淡化把教师集中到本校之外的某个培训机构,让他们重新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理念,让教师不必脱离工作岗位,转换角色,就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接受全面的培训。
2、从培训主体看,非校本培训的实施主体是大学和进修院校,由专门的培训机构决定培训的计划、内容、监控和考核。而校本培训中,中小学是培训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们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具有更为深切的体会。校本培训并不排除离职进修或学历培训,更不排除邀请培训机构、培训者参与校内教师的培训,但在培训中起主体作用的是学校自身。
3、从培训目的看,二者都是为了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非校本培训依据的通常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一般要求和本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校本培训的具体培训目标则源于本校的实际需要。
4、从培训内容看,非校本培训的内容较多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着眼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巩固,而校本培训内容则主要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管理、师生关系中的“问题解决”。
相对而言,各种较高层次的,具有综合性、前瞻性、学术性、研究性、学历性的培训,由专门培训机构担纲比较适宜;紧贴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全员培训,校本培训可能更有利于教师成长。在具备必要的条件的中小学中开展规范而开放的校本培训,比较符合我国教师数量大、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工学矛盾较大等实际情况,因而它可望成为一种与校外培训优势互补的培训模式。
(四)校本培训的实施
实施校本培训要着重“五化”建设。
专门化。学校要设有专门负责培训的机构,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建立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并且要有一批骨干教师和一定的设备、经费支持。
研究化。新的观念是“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和行动研究是值得推崇的模式。学校应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使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要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这样,教研就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这应当成为教研活动的新亮点。就当前来说,应当注意与新课改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
共享化。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学校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这就是教师通过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在以往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如今,在学习型社会和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社会化。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合作化。指中小学与高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机构合作,这样才能发挥两方面的优势,将理论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水平和效果。
(五)培训模式
英国谢费尔德大学教育学院曾设计了包括确定需要、谈判、协议、前期培训、主体培训和小结等环节的“六阶段培训模式”。借鉴他们的作法,根据“五化”的要求,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五阶段模式”:
提出培训课题。由中小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带有研究性的培训课题,以便围绕课题来确定培训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培训计划。这需要中小学和有关的高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共同研究决定,根据课题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
理论学习。相当于前期培训,时间—两天,可以在大学进行,也可以由大学派人到学校进行,主要是介绍有关理论和方法论动态,开拓视野,加强交流。
有指导的研究。大学教师深入中小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一起钻研教材,备课,设计教学方案,评价教学效果,完成有关课题研究。
评价。课题培训计划完成之后,教师培训告一段落,教师要对自己在课题培训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策略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大学指导教师也要进行评价,为今后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培训计划。
根据惯例,此次校本培训活动成立了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制定培训计划、研究落实方案,确保培训顺利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同时考虑到校本培训立足于工作岗位,针对性是培训的生命。所以在实际落实中又根据学校教师的教学等多方面及时总结,微调各个阶段的目标。学习前,教管中心领导听取了老师们的建议,采用了宣讲与讨论相结合,自学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业务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安排了多方面的教育学习内容,同时也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杂志等多方面资源来帮助学习,提高了全体教师的学习实效性。
二、积极实践培训所得,提升教学技能素养。
理念方法听听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别人的东西,要通过实践琢磨才能变成自己的。作为新教师的我,如何快速熟悉教材和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学校为我提供了各种帮助,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让我能及时解决教学和备课等过程中的问题,同时通过多听其他老师的上课,让我对课堂用语,课堂结构,呈现方式,教学侧重点把握等方面都有巨大进步。同时在平时通过对单词表单词归类等方式来熟悉教材。
而在教学呈现上,学校鼓励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多媒体的出现让干巴巴的说教演变成具体的色彩斑斓的呈现。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提高学习效果。培训小组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现在教育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一是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和设备操作的培训,二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培训(如excel,powerpoint,flash等),全员普及培训电子办公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通过计算机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和能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培训领导小组时常总结,宣讲,督促激励着我前行。通过校本培训,我相信不仅我,各位老师都不管从思想上还是实际行动上都有了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和行动方法。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对各教师的影响却是持久的。
三、及时反思实践,记录心得。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的。
本次校本培训活动结束后,我们安排了撰写心得、大会交流等后续活动。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总结是我们理解与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及时是在以后的教学等各方面活动中,我们也应当善于思考,时常总结。
的学生打开思维。如果这样,时间长了势必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校本培训为教师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努力营造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投身教学、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为优秀教师的脱颖也创造了条件,搭建舞台。但是,教师的自身条件不同,特点不同,教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后续发展的目标也应该不同。因此,在推进教师培训工程建设过程中,倡导更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目标,努力激发教师追求发展的内驱力;培训形式多样性和开展活动的有效性,是以后教师培训首要考虑的问题。
上班两年后再听校本培训,感触颇多、收获颇多。两年前的我也曾青葱过、也曾迷惑过。两年后我虽自己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道路上,却也依旧渴望有机会继续学习和求道。
这次培训,我在查缺补漏,在反思,同时也在深受启发后重新构思新学期的教学思路和班级管理思路,边听边随笔写下自己的班级管理思路。如何让孩子的在习惯养成方面有新的突破?细心、坚持、唤醒孩子内驱力是关键。如何让我的课堂教学有新的突破?训练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创新授课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课堂是关键。当然,具体实施还需我一步一步扎实落实。
工作在继续,学习亦在继续。最终,把学到的东西化成自己的思考与创新。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 “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教指站、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全员研教及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学校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的引领,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
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师要具备与科学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科学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而现实是,我们科学教师都是由单科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地理教师组成,与专业教师任职资格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教师专业性知识的缺陷交极大地限制科学课程的实施。
一些教师反映,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很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校本培训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对全县科学教师开展学科的专业培训。开展了学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的交锋,强调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树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其次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拿来复制粘贴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教师需要在反思中成长。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困惑和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平时许多教师只有期末或年终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时,才会系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校本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转这种现象。说课、上课、评课活动的开展能促进教师把反思当成常规工作。与同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活动中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通过追踪说课、上课的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中会产生许多感悟。
——李祥
这一次的新教师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经过平坝县进修学校培训老师的教导,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不成熟、不定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同志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提高了自身的师德素养
参加培训以来先后听取了各位有经验的老师的讲解,他们的各种方法、人格魅力使我深刻的领会了新时代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素养: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共同进步;锐意进取,严谨治学,自强不息;自信坚定,胸怀开阔,个性美;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在各方面的修养的详细标准:教师的语言修养;教师的教态;教师的仪表。以及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乐观,朝气蓬勃;情绪平静,风趣幽默;胸怀宽阔,心境愉快;毅力顽强,坚韧不拔。
二、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在实践经验的同时,还要多多地学习、补充新的知识。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对学生有发展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起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品。其次,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所谓开放,是指课程的开发要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共同参与;课程要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修改,不断趋向完善;课程的设计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民主,就是课程决策、课程编制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学生世界、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课前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我们要放手给学生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五、教师要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和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认识到作为教师个体,必须适应教师职业紧张而繁忙的特点,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敬业、宽容、淡泊、放松。教师在工作中正确地看待竞争,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对手,就会心地开阔。对工作中的名利荣誉,趋之若骛,得到欢喜,得不到就失落,这样的教师心态常常在不平衡中波荡。教师职业的紧张与压力程度是人所共知的。除
了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外,还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越是繁忙,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在和同事、家人、亲朋的沟通交流中,调整心态,放松自己;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探讨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既是无意工作,又是调节心态。百忙抽闲,必不可少,放松心态的方式多种多样,体育锻炼、静坐、听音乐„„教师在做好了自我心理调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师,作为教师,我们为学生考虑的如此周到,甚至于更多的教师既是老师又是保姆,辛勤的付出换回来的好象事与愿违。但冷静的想一下,可能就是我们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就是我们对那些有可能升学的孩子们的“照顾”,使得他们生活中充盈着自信、自足、自我欣赏和对自己能力高于实际能力的评价。这些看起来很正面的性格和情绪特点,当其发展的水平与实际水平不同步时,这些学生的整个内心世界就动摇了,并会产生与原来相反的评价问题:由过于自信转化为对自己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怀疑。当然这些怀疑会伴随着低落的、沮丧的情绪,更多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就相伴产生了。试想想这些问题也确实是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用我们的功利的期望带来得。所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动机,我们确实应该承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个性形成的关键时间里,我们应该给他们什么?我们能够给他们什么?所以,我就感觉到,我们应该首先告诉自己,你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因为孩子的学科知识可以在后续学习中获得,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错过中小学的黄金时间,孩子会为我们的错误付出终生的幸福为代价的。
六、教师就在研究和反思中不断提升,成为一个思想者。
一、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善于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听取了几位老师对教材的梳理,我感到,只有对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才能在讲授具体知识时更有针对性,方向才能把握得更准。因此,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就应该先对这部分知识在整个教材结构或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作细致地了解、分析。同时,对具体知识的讲授还要围绕高考、围绕热点,紧密结合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考点命题方向、特点,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增强讲解针对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对高考题的`处理上,任老师提出,要认真研究高考题,不仅研究山东题,还要研究其他地区的高考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有这样的体验,高考题告诉我们知识点为什么要讲授、如何讲授。通过高考题,把握出新授课或复习课的复习思路、重点。我认为,对待高考题,还要注意不能全盘吸收,特别是对待答案,而应该灵活运用,进行变式。
二、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作为班主任,周玉玲老师这样告诉我们。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回想自己优势在班级管理当中,往往是威有余而望不足,对待违纪学生往往耐心不足,先来上一顿批评,甚至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使学生“不敢违反纪律”。一旦有空子可钻,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没有真正讲老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所以,管理者应该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当学生不管什么理由违纪,在找他(她)谈话的时候首先应该倾听他(她)的陈述,一方面,这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赢得他的信任,消除他(她)的抵触情绪,给他(她)解释的机会,同时,这也可以充分暴露他思想当中的问题,即“言多必失”,老师就可以发现一些教育时机,等他(她)陈述完毕,老师就可以抓住他(她)的陈述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这样谈话才具有针对性,将他(她)思想认识中的顽疾逐个公婆,能使学生心服口服,自此“不忍心违反纪律”。
三、满腔热情地表扬学生的每一点微小进步
周老师在报告中谈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获得社会他人的尊重,这是人的比较高层次的需要。这一需要得到满足,他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做该做的事情。我们在平时虽然也比较注重表扬学生,也会拿起表扬的武器。但是,我觉得自己的热情不足,有时表扬囿于形式,好像学生并不怎么喜欢老师的表扬。
因此,今后不仅批评要讲究艺术,表扬也要讲究。今后,我要在这方面加强学习、探索。
四、教学生一时,想学生一生
刚开始听周老师的报告,感觉周老师一直在陈述自己的事情,像是事迹报告会,当周老师在作报告休息期间,走到后面同老师攀谈时,我顿时感觉自己的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周老师说:“我来这里也没什么好讲的,我觉得就是学习一下我的这种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他那“教学生一年,想学生一生”的格言深深印入了我的心灵深处。从周老师深身上,我想到了一句话:“不要把教育当成职业,要当成事业,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累……”
五、“致零因素”
在分析教学成绩时,任老师提到了“致零因素”,以非常形象的概念告诉了学生积极性在提高教学成绩中的作用。这一概念对我有很大启发。其实,不光在教学上,在很多方面,致零因素都存在着,甚至“致负因素”也有。所以,我应该把这一启发告诉学生,自己也可以创造出一些公式,让学生比较形象地了解生活、学习中要注意一些“致零因素”、“致负因素”,比如:男女生关系是学习成绩的致零(负)因素,上网是致零因素……
六、“猜谜语”的启示与懂、会、熟、巧
在分析对试题的利用时,任老师提到学生做题像猜谜语,答案就像谜底,做起来困难,听起来容易。所以,这往往让学生不知道自己知识掌握的真正情况,对自己学习降低了要求。先前,我给学生总结过,学习的境界有四种:懂、会、熟、巧。懂这一境界很简单,只要上课认真听,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即使原来不怎么懂。但这不等于会了,而有些学生往往停留在“懂”这一层次上,忽视了深入的学习、课后巩固练习和探索,至于后两个境界,那就需要靠反复、训练,靠思考去实现。
七、教师的主导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一理念非常清楚,但是,对于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得不够好,不够全面,听了赵明昌老师的讲话,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了深层的理解,那就是:引导、诱导、疏导、指导、辅导。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予以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予以诱导,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障碍予以疏导,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方法予以指导,对于学生的薄弱点予以辅导。教师的主导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体现着与学生交往的许多方面,作为教师,时刻不应忘记自己的角色定位。
八、管理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管理
赵明昌老师对于班级管理、级部管理有着独特的见解,对于管理,听了赵明昌主任“既管又理”的思想,受益匪浅。结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实践,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我注重了管,重视对学生约束机制的建立和使用,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对于学生的“理”则明显力度不够,管、理是成绩高低的两个因素,要结合起来,只管不理则理解不顺,只理不管则落实不好。
万城小学龙美斋
我们每个教师面临的日常教学生活,如何才能真正的学习英雄们的精神,成为一名师德高尚的人呢?我认为,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责任和敬业精神
日常教学生活中,学习英雄精神最基本的体现就是要强化责任和敬业精神。这体现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几方面:先要抓好理论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并能将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把高尚的理想和坚定信念灌输给学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二是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三是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包括职业意向、职业情感、协作精神、职业规范等方面学习。
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做到热爱学生。学生是国家的下一代,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教师热爱学生代表国家社会对下一代的热爱,是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这种爱不同于其他任何感情的爱,它应是一种博大、无私、高尚的爱,是寄予着国家社会对下一代无限希望的爱,对英雄们大无畏的、富于奉献精神的爱。
二、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学习英雄事迹更多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坚决抵制各种低俗浮华的风气,避免假、大、空现象,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写好每一篇文章,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同时也是
对自己负责,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严谨治学,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为学校与学生服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读好每一本书。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注重品德修养,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作到“德识统一”。教师应从“精、深、博”三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精”,就是要求教师全面、系统、准确无误地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力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深”,是指纵向的深度,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最新成果。“博”是指横向的广度。当前,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新技术、新理论大量涌现,单纯学科越来越少,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这就要求教师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广博的知识建立自己的教学魅力。
三、确立规范、完善制度
新村小学
林春凤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
2007年暑假,我校组织参加五天的校本培训,观摩并学习了一些名师运用新课标授课的课堂实录,感爱较深。
他们一改以往那种教师主讲,课堂以教师为主的老一套授课模式,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在课堂上,学生完全为主体,教师通过创造各种情景,如:音像、图画、故事、谜语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课堂上思维非常活跃,都能积极参与,纷纷表现自己,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欢!学生们不但在课堂上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新的知识,印象最深刻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一课,老师并没有在黑板上推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而是发给每个学生一张梯形卡片,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用剪子把手中的梯形拼成学过的图形,再来计算拼好的图形的面积。学生们各显所能,结果方法多种多样,通过在黑板上演示,有的拼成三角形,有的拼成平行四边形„„„,但最终推算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梯形的面积公式。总之,课堂上老师的轻松,学生们便是投入,学起来就得心应手。
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变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探究)性学习。根本改变重教法而轻学法的关况,使学生真正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本来应该让教师人析,总结,归纳,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因此教师不仅要授之于“鱼”更应该授之于渔。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在开放、充满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根据自己发展需要,自主选择、独主思考、主动学习,这才能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本次校本培训,李主任给我们做了《管理与思考同行》的精彩讲座。聆听讲座,我受益匪浅,不禁掩面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在心里悄悄试问自己想带出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我希望我的学生,懂礼貌、守纪律、有爱心、会学习、爱学习、乐学习。我也想让自己的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的现状离我们的要求还相差一段距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有相当多的同学学习需要老师提醒,他们的纪律性不是很强----有些同学上学还会迟到,做个课间操嘻嘻哈哈;他们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有的学生上课了才想起又把书忘记在家里......这么多的问题经常让我感到苦恼和困惑.在困惑中我尝试着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才发现,如果班主任对待自己的工作,肯用心,肯动脑,是可以解决一些看似棘手的问题.就拿课间操来说吧,我们班的男孩子总是不能快速站好队,在做操之前你推我一下,我拽你一下,要么就是几个人围着转圈圈。等我发现他们时,才会老老实实的站好.我发现这一情况后,总在心理思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有一次,我站在队伍的一边,边看学生做操,边思考。我发现离我最近的孩子因为有了我的监视做得特别认真。我就想,如果指定这几个人为“体操标兵”做操的积极性不就有了吗?于是,做操一结束,我立即指定了这几个男生并对其他同学说,只要你表现突出,随时可以替换“标兵”里不好的学生,孩子到底是孩子,他们的天真、可爱有时会让你忍俊不禁。有时,我悄悄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发现“标兵队”的孩子下课以后,顾不上追逐打闹,赶紧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其他的孩子也在相互提醒着“站好,快站好!”教师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班主任的工作更要一路与爱同行,因为有爱便有一切!
转眼之间,我当语文教师已有十余年了,其间上过无数节语文课,也听过无数节语文课。每每徜徉在语文课堂里,耕耘在这片充满诱惑的土地上,心中总是充满向——对理想语文课堂的向往。那是一座圣殿,既高远,又非遥不可及。它存在于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内心,而我知道,自己的每一分努力,每一点思考,每一步路,都在通往这座圣殿。
理想的语文课堂到底什么样?许多名师都形象地描述过它:教学“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课堂“有生气,有发展,有创新,不封闭,不留痕”……美好的愿景犹如春花“树树枝枝尽可迷”。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走进去,都会让你展开无尽的想象,让你施展无穷的创意,去描绘它,构建它,丰富它。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次校本培训,谈谈一己之见。
(一)理想的语文课堂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就是“听、说、读、写”,它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作为语文学科的学习方式。语文课上,我们要让学生专心听讲,开口说话,动情朗读,静心默读,要让学生圈点批注,品味词句,动笔书写,积累感悟。
一年级有一篇阅读课《柳树醒了》,老师们喜欢在开课前和学生聊聊“春天里的发现”,如:植物的变化、动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等等,以此引出课题。这种漫谈式的“导入”往往用时多,而学生却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尝试这样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季。
(师板书:春,随后在“春”字后面画横线:春_____)
师:谁能在“春”字后面添上一个字或几个字组成词语?
生:春天、春节、春雨、春风、春暖花开、春风得意……
(教师擦去横线,重新画在”春”字的前面:_____春)
师:现在你还会组词吗?
生:立春、阳春、早春、初春……
(师再擦去横线,重新加长画在“春”字之后,并加标点:春__________)
师:以“春”字打头,说一名话,你能行吗?
生:春风吹绿了小草。
生:春天小燕子飞来了。
生:春天真美呀!
师:“春天真美呀!”是抒发感情的句子,表示感叹的语气,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
生:感叹号。
师:这么美好的春光,谁都不愿错过。它也一样,(师出示柳树图)它是谁?
生:柳树。
(师随即板书课题)。
这样的“导入”,融知识性、趣味性的语言积累、思维训练为一体,是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得到实惠的。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应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阅读课上,一定要让学生学有所获,或获得知识,或习得方法,或触动情感,或提升人格。以学生为本,我们说得很多,但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操作细节上,却常常被忽略。
我们知道,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思维品质优秀的人总会有与众不同的理解或想法,另外,边阅读边在头脑中产生问题更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思维品质优秀的表现。
在我的身边许许多多的教育前辈,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他们的语文课,恬恬淡淡、简简单单,却轻轻松松、扎扎实实,我无法将他样的教学艺术归于哪个流派,却可从中管窥传统教育的精化与现代教学理论的完美结合。他们都以自己活跃的教学思维和对语文教学的无限深情,实践着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以自己的个性演绎着一个个美丽的课堂。
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我真切感受到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个人观念。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学习+实践+反思=成长。一个人成长的首要的是不断地学习,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或不相关的知识都非常重要,博览群书,深入研究。其次,是不断地实践,将自己的学习与感悟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获得成长的保证;在实践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反思、不断写作,反思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这是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生是这样,工作是这样,教书育人亦如此啊!
【校本培训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校本培训及业务学习06-18
初中校本培训个人计划09-17
个人校本培训总结范文10-01
小学校本培训个人计划10-11
个人年度校本培训计划07-24
2023年度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10-18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工作计划11-02
校本研训培训心得05-26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07-16
教师校本培训心得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