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精选7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篇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点内容归纳(参考):

1、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含义是什么? 答: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列宁对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答:(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列宁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运动的含义。答: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JJC复习资料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答:(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5、实践的范畴、特征、形式和作用。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三种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在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只有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的特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6、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的实质。

答: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1.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2.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史的过程,从而创立了真正科学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JJC复习资料

3.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

4.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其一,它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各个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社会有机整体;其二,它一方面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把两个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其三,它强调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四,它强调和重视人的发展,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答: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原因是内因。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肯定又否定,其斗争性和同一性促使矛盾双方的转化,在量变的基础上引起质变,促成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没有对立统一就没有事物矛盾的转换,就没有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发展的主要范畴;发展的辨证原理。

JJC复习资料

9、质量互变规律;辩证关系。

答: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由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0、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答:(1)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是螺旋式前进和波浪式上升。(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事物由于内部的矛盾运动,经过两次否定(否定、否定之否)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完成一个周期。在第三个阶段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抛弃了它的片面性,仿佛又回到了出发点,实际上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复,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3)否定之否定规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表现形式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JJC复习资料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

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12、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方法论。答:认识和实践的辨证关系:(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

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因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

13、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定义。

1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其是生动的、形象的,为深入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两者关系:首先,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JJC复习资料

15、真理的定义;真理的客观性。

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16、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答: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

17、商品价值二重性。

答: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是指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JJC复习资料

18、劳动二重性。

答:劳动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它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完全科学的价值理论。

19、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通常是单位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是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因而它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经济规律。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

(2)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际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

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

JJC复习资料

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20、资本的定义、类型和周转。

答: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在现象上表现为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时,才转化为资本。因此,资本不是物,而是通过物体现出来的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种划分的依据、意义和内容是不同的,不能混淆。这两种划分的区别是:

第一,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二,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

第三,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JJC复习资料

资本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增殖,这种运动不能孤立地循环一次便停下来,而必须持续不断地周期性地进行。这样的资本循环,叫做资本周转。

21、什么是剩余价值;如何生产剩余价值? 答: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2)资本家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就使两者结合。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同时转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其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22、什么是经济危机?

答: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23、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答: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

JJC复习资料

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瞩目的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而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4、经济全球化。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贸易、服务和各种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扩展到全球范围,逐步削弱各种壁垒和障碍,形成全球统一大市场,把各国各地区经济紧密联系起来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主要有7个方面: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消费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服务全球化、组织全球化。

2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JJC复习资料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既反对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2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有:(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也可能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变化。(2)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低的社会阶段,社会意识可能达到较高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社会阶段,社会意识可能处于较低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思想意识水平可能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思想意识水平可能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每一种思想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它们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阻碍作用。

2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答: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JJC复习资料

28、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会在落后国家和地区率先完成? 答: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不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否定,而是对一般规律进行辩证运用的具体体现。

29、共产主义的特征。

答: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30、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答: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则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

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够自觉地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篇2

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内容比较

1. 重复率较高

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容的重复难以避免。但大学与高中毕竟属于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 对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标准也是有区别的,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也会存在重大区别。但从目前大学《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内容来看, 重复率则过高, 没有能处理好如何避免重复和重复内容的合理安排问题。“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与大学思政课程之间的重复率大约在60%。”[1]这一数据指的是《概论》和《生活与哲学》之间的重复问题。而在马克思主义个别理论阐释方面重复率可以达到90%以上。如在辩证法总特征和三大规律具体内容的阐述上, 大学和高中都用了较大篇幅介绍, 都是思想政治课的重点内容。而大学与高中在这一内容的区别却只有三小点, 一是在论述辩证的否定观时, 大学《概论》课增加了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二是在介绍发展观时, 《概论》课增加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总结性论述;三是在介绍矛盾规律时, 大学《概论》课增加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两个属性的作用。除了这三小点之外, 内容基本相同。

2. 简单重复现象严重, 缺乏层次性

所谓简单重复, 就是指大学《概论》课内容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点及其论证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学《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就整体内容比较来说, 大学《概论》课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逻辑纵深的, 两者还是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性。

3. 重复现象引起的严重后果

大学《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内容的重复, 对于大学《概论》课的讲授来说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 但不利的一面是主要的。通过高中的学习, 大学生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和理解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 这种重复也给大学《概论》的讲授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反复重复已经熟悉和掌握的理论和问题不符合认识的规律, 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 大学目前讲课方式还是以抽象的逻辑推理为主, 枯燥的讲授方法和已知的内容相结合, 无疑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在课堂上“吃剩饭”的感觉, 极大地降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和接受知识的主动性, 进而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上课睡觉或做无关事情成为其必然选择, 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几乎失效的结果。

二、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大学《概论》课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建立在中学《生活与哲学》课内容的基础上, 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对高中生和大学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高中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两种不同的教育, 它们是一种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两者培养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都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2. 差异性原则

由高中升入大学, 无论生理还是心理, 大学生都开始走向成熟。与此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开始出现变化。高中《生活与哲学》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并用它把握世界;而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成稳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递进性原则

知识结构应循序渐进, 体现出连续性和深入性。“人的思想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在内容设计上要遵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原则, 分层次、呈螺旋式上升。”[2]因此, 大学《概论》课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出与中学《生活与哲学》内容的差异, 但这种内容的差异一定要遵循递进性认识规律。

4. 实效性

所谓实效性, 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 尤其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树立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疑问。

总之, 大学《概论》课内容与高中《生活与哲学》课内容重复率较高, 而且简单重复现象较严重, 已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艾四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篇3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干课程。增强其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4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关于此课程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本专业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专业基础课重要。有些学生认为学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由于存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把此门课程当一回事。导致学生特别喜欢坐在教室最后面,还出现部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来自学专业课、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题,甚至用手机上网或者看手机视频等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抽象性比较强,一次课程学好与学不好,自己和老师也是无法衡量出来的,一节、两节课不听也没有关系,而且即使听不懂,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不愁考试不通过。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动力,进而看不到此学科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最后通过考试而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其次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强大的经济竞争和物质诱惑正在席卷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只是补充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某些修养,而是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对于物质利益的单一追求产生浮躁的心态,从而出现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商业化性质,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会看中对于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技能性课程。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会被学生看成一门没有价值的学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它的教学效果。

(二)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等相关原因,很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大班教学当中的大班还在扩大。在刚开始出现只是两个班级合班上这门课程,发展到后期竟然出现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行政班级在一起上这门课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校教学成本,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试想而知,一个老师教三十个学生和教两百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能直接管理好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超过教师的精力限度,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大班教学模式,由于班级非常庞大,经常是一个教师会有一二百学生,教师和最后几排学生距离非常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维持班级秩序的难度加大,课堂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其他状况,如睡觉、看课外书、上网等等。由于班级比较大,老师的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无法探测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些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的落后。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主诉,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难度增加。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花很长的时间去板书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定义和框架结构,等于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重新抄录在黑板上。虽然这样也有其优点,但是不够生动直观,而且信息量少,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一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直接传承,导致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从而脱离当前的理论热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课的时候需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当前实际这一原则,时刻关注当前理论热点,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课本上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当然目前很多学校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时,出现课时少,内容太多的情况。课时太少,一般的教师直接把课本知识点讲完就不容易了,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再做进一步扩展,更别说联系当前实际要闻,深入地讲解。但是脱离学生身边的热点,就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太抽象,而且远离实际生活,从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学生心理世界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世界,才可能真正吸引到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知道学生目前在关心什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单一地听课,教师单一地讲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学生参与讲课的平台,每节课安排几个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课堂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全校大学生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同是大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确实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最后,把握学生心理世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新和精”。教学内容的“新”表现在,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应该能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了解到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果教师做到结合当前重大事件来讲授课堂知识点,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表现在,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点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大和空的感觉,从而拉大和学生的距离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用简单大众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学生能了解到的、生动的时事热点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學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情况如此,但各高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这个大班教学中的班级数量和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教师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将急剧下降。因为笔者认为大班教学班级的学生总数应该控制在一百人以内。另外教师自身也要相应地寻找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组,并选出每组的负责人,让每组的负责人管理每组成员,教师定期召集负责人,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脱离实际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不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碑,通过先辈光荣的历史伟绩,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生到农村中调查和下乡学习,从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把所學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真正地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既对大学生有用,又能被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浩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7).

[2]李楠.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篇4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④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他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唯心主义形式叙述)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物相分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3.马克思主义的内涵: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业立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①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②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麦必要基础。③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①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②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③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②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3.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7.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8.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②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③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见联系不见区别是相对主义的观点。1.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②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第一事物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2.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②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避免出现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②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5.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稳衡论”。④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激变论。

7.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①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②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亦物质基础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②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 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9.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存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②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10.辩证法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法否定观的意义:①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成果。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应立足于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

1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①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②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2.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②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13.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能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隐藏的必然性。14.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明显区别的。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现实性是已经存在的。不要把二者相等同。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侵害。另一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从坏处着相,向好处努力。

15.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②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③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④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和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16.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③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2.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以下方面: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5.发挥主观能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真正科学的认识论,实践性是这种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②社会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①实践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②认识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③相互作用关系。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揭示了以下对立:①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②可知论与不可论的对立③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①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面。从感年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路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②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②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3.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①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③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第三节 真理

1.真理的属性:①客观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②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③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第一,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一般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②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可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取得胜利。如果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本本出发,固守过去的一切,就会落在时代后面。正是因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认识,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说,一个重大的理论不能贸然直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证伪的认识、假设、理论就不必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②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逻辑证明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常,它自身不能保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原理及其理论:①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②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一切认识做出检验。③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的检验具有反复性。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把人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使人们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斗争。

5.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常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①独立的实体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③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④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①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②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任务和超前作用。③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5.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表现在: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先进的生主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②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10.以三种宏观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为基础,形成三种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①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3.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②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③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

4.文化的根本特性: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文化的社会功能: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认识功能。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①劳动是人的本质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3.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②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③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④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4.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作用表现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6.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物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掌握基本理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 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 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

D.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在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5.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B.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D.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

16.在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多数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定是非

17.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

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

D.人类会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

18.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的单纯富饶 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 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 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9.人口因素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0.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22.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B.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

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D.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6.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D.思想路线

27.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B.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 C.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D.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28.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A.社会秩序的稳定 B.民主程度的提高 C.生产力的发展 D.自然环境的改善 29.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个人对社会所作奉献的多少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才能的多少 D.个人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篇5

一、基本概念: v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p14 v

二、教学重点: v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p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2和组成部分p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P15和理论品质p1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p20-21 v 绪论 v 三、一般知识点: v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p4,p6、马克思主义产生后的实践活动发展p11、马克思主义产生意义P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理论联系实际 v 第一章 v

一、基本概念: v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p27、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物质、运动、静止、时间与空间(概念与特性)、实践; v

联系、发展、矛盾及其双重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度、质变、量变、肯定与否定p46; v 第一章 v

二、教学重点: v

1、哲学概念p27、哲学基本问题(含义p28、具体内容p28、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标准p28-29)v

2、物质概念(唯一特性p30)、运动(概念p32、物质与运动关系p32、运动与静止p32、时空间概念及特性p32)、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的决定作用p30-

31、意识的本质p31及其能动作用p56-57;实践内涵p34、形式p35、特征p35、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v 第一章 v

3、联系观(内涵p40、特点p40)、发展观(内涵p41、实质p41、新旧事物概念p4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性p41)v

4、矛盾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矛盾内涵?、矛盾属性(内涵p43、关系p43、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内涵p44,p45、关系p45); v 第一章 v

5、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p46;质变与量变内涵p46、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p46); v

6、否定之否定规律:辨证否定观内涵p46-47 v

7、规律(内涵p54、特点p54)v 第一章 v 三、一般知识点: v

物质观创立的意义p31、社会物质性表现p33、矛盾分析方法p45、五对范畴?; v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区分p55)、发挥意识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p57 v 第二章 v

一、基本概念: v

主体、客体、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及其双重属性 v 第二章 v

二、教学重点: v

1、主体与客体(内涵p63、关系p6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65、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论断p66; v

认识的辨证运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概念p68、基本形式 p68、辩证关系p69); v 第二章 v

2、真理观:真理内涵p71、真理客观性p72、真理双重属性p73、真理检验标准p77 v 第二章 v 三、一般知识点: v

认识的两次飞跃的基本条件p69,p70、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和反复性p70-p71、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真理与谬误p76、真理与价值 v 第三章 v

一、基本概念: v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国家、国体与政体、人民群众 v 第三章 v

二、教学重点: v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p95、辩证关系p9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p98)v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p100,p101、构成要素p100、两者的辩证关系p10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概念p105、两者的辩证关系p107)、国家(实质p106、国体与政体p106);阶级概念p115与实质p115 v 第三章 v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p11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p130-p131 v 第三章 v 三、一般知识点: v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社会形态(内涵p109及一般规律p108?);阶级斗争p116、社会革命 p119、改革p121、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作用; v 群众史观:两种对立的历史观(谁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制约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性的因素p131——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v 第四章 v

一、基本概念: v

商品经济p143、商品p144、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45、货币P148、劳动力商品P153、剩余价值p15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p159与相对剩余价值p160、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p165、利润p168?、经济危机 v 第四章 v

二、教学重点: v

1、劳动价值论: v

商品二因素p144与劳动二重性p145、价值规律(内涵p146及作用p147-p148)、货币概念p148与职能p148、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p149-p150 v 第四章 v

2、剩余价值论: v

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p153-p154、劳动力商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与特点p154)、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前提p157、特点p157、剩余价值生产方法p159-p160、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p158、资本本质p158)、资本积累p162、资本的有机构成p163、相对过剩人口p164、工资p167、社会再生产(核心问题)p16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p169与经济危机p170 v 第四章 v 三、一般知识点: v

商品经济产生条件p14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四个阶段表现)p148、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意义p151; v

资本主义所有权与所有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p156、资本的原始积累p141、资本的循环周转规律(流程p165、条件p165)形式?及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p172-p173及本质p172、意识形态p177及本质p177-p178 v 第五章 v

一、基本概念: v

生产集中、资本集中、垄断、垄断组织p18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186、经济全球化 v 第五章 v

二、教学重点: v 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p182(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生产集中p182、资本集中p182、垄断(内涵p183、原因p183、垄断时期竞争特点p184)、金融资本p184与金融寡头p185、垄断利润p185与垄断价格p18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形成p187-p188、作用p189、垄断资本主义实质p193)、经济全球化表现p194-p195 v 第五章 v 三、一般知识点: v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篇6

一、在对待这门新课程的态度问题上, 要坚持教师先行的原则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能否开好这门新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在教师。面对这门新课程, 教师必须先做充分的准备, 坚持先行的原则。

一是要正确认识新方案的重要性。2005年1月,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即“05新方案”。新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作了一个新的安排, 把原来规定的在本科生中开设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由7门变为4门, 门数的减少、课时的调整, 千万不要误认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要了, 恰恰相反, 新方案正是党中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的一个新举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这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生要成才, 必须先成人, 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大学生教育的首要位置。大学生以学为主,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这一点含糊不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要削弱, 而是要不断加强。

二是要认真分析新方案的特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随着时代的发展,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 必须迎接挑战, 与时俱进, 进行改革。新方案正是顺势而为, 它的突出特点是: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强调有史、有论、有应用。新方案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有利于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理论和应用的有机结合。

三是要增强紧迫感, 加强学习, 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客观上说, 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新教材的教学要求不甚适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马克思主义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 使得我们大多数的教师往往只擅长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某个学科的教学。而现在的新教材则强调教师要从整体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因此, 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调整知识结构。一方面, 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行的各种培训;另一方面更要加强自我学习。

二、在把握全书理论体系的问题上, 要坚持整体性原则

《原理》课的教学目标, 就是要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而要实现《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目标, 就要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提出的那样, 《原理》课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明确规定了《原理》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任务, 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把握“三个一”, 即“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和“一个重点”。

第一, 把握“一个主题”。《原理》课的主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教学过程中, 要自始至终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 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我们既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也要弄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把握了这个主题, 才能把握这门课的方向。

第二, 把握“一条主线”。《原理》课的主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全书内容的内在逻辑来看,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 就是它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基础之上, 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认识,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启下, 就是它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哲学理论基础,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把钥匙。只有把握了这条主线, 才能把握这门课的理论体系。

第三, 把握“一个重点”。《原理》课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课在4门课中基础性、学理性最强,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基础之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运用其哲学原理才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因此, 《原理》课的教学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 着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只有把握了这个重点, 才能把握这门课理论体系建立的坚实基础。

三、在处理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问题上, 要坚持重点性原则

按照“05新方案”, 《原理》课综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教材字数是20万多一点, 其内容是高度凝练,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几乎都有概述。而计划学时数是大约54, 学分是3个。这样, 教学内容多和学时数少的矛盾在《原理》课上就显得尤为突出。无论是在各级培训班的讨论中还是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 教师感触最多的就是这个矛盾难以处理。一轮教学下来, 教师的最大感受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拼命赶进度;学生的最大感受是内容太多, 有点囫囵吞枣。我们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是:不回避, 找到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经过认真思考和具体实践, 我认为较好的方法应是在体现马克思主义完整理论体系的前提下抓重点。抓重点应特别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其一, 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和特点, 转变《原理》课的教学视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授, 这样, 《原理》课的讲授重点就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前的教学更多地是注重哲学、经济学知识点的传授, 现在则要扩大视野, 转变视角。要从马克思主义整体的视野中来讲授哲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并在原理的阐释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其二, 要按照邓小平“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的精神, 正确把握全书的教学重点。我们抓的重点应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核心内容, 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多。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初步总结了各章的教学重点。绪论部分, 围绕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本质特征;第一章, 围绕“世界是什么”重点讲授物质和意识这一对矛盾, 围绕“世界怎么样”重点讲授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和三条基本规律;第二章, 围绕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重点讲授认识和实践这一对矛盾;第三章围绕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重点讲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三对矛盾;第四、五章, 围绕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重点讲授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六、七章, 围绕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重点讲授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对共产主义的追求。

四、在帮助大学生学以致用的问题上,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第一期研修班上讲话指出, 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我们《原理》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 那么, 如何才能不辜负这种巨大的期望呢?

首先, 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 真正明白学生需要什么。大学时代, 正是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 他们崇尚理想, 追求真理, 有着自己的抱负, 对社会和人生有着很多思考。所有这些, 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科学、最为深刻、最为彻底的理论, 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为真理而奋斗, 实现远大抱负, 科学认识人生和社会。要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说到底就是要使这门课对学生有帮助, 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我们以往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点的传授, 应用能力也提, 但重视不够。这门课的落脚点应是应用, 学生学后要觉得“管用”, 而且是终身“管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篇7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思政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66-02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并日益成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梦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原理”课在立德树人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校大学生未来将肩负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应该找准切入点把中国梦融入“原理”课教学中,推动中国梦教育的“三进”工作,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实质,认清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自觉成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

一、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途径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该原理揭示了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自己独有的特点,这是共性囊括不了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即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个性而存在;而任何事物虽然都具有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特殊属性,但无论它怎样特殊,它总是与同类中的其他事物具有相同之处,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党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

首先,中国梦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梦想。

其次,梦想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梦想要成为现实,必须以正确的道路为依托。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选择实现中国梦的道路或途径必须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实现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必须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为中国的历史和实践证明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正确理论的指引和制度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保证了中国梦的实现。

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应该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真正了解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梦,明白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用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

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理之一,该原理揭示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又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表现为一方面任何事物的质变都不可能凭空发生,而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以一定量变的积累为前提;任何事物的量变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关节点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另一方面,事物的质变和量变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因此,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由量变到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的无限推移过程。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将树立远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统一起来,不能急躁冒进,幻想在一朝一夕实现理想和目标,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这一原理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应结合此原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明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

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看,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共有、共建和共享的同一个梦。中国梦的目标高远,建立繁荣强盛的中国、文明的中国、和谐的中国、美丽的中国、幸福的中国与和平的中国都是其目标。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行,创造了中国奇迹和中国神话,但是今天的中国还有1.28亿人处在贫困线以下,人均经济总量排位靠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亟待解决[1],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昭示我们必须在中国梦的指引下,艰苦奋斗,顽强努力,实干兴邦,实干圆梦,否则梦想就会变成空想。

从中国梦的实现时间看,我们现在距离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还有6年,距离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还有34年。实现中国梦,创造一个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的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需要坚忍不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需要凝聚中华儿女的集体智慧和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和锲而不舍的奋斗。

从通往梦想的道路看,中国梦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无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这就注定通往梦想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在前进的道路上会不断遭遇新问题,遭受挫折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有顽强奋斗的精神和勇气,敢于直面问题和考验;需要我们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厉行勤俭节约;需要我们有永不放弃、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应对挑战,成就梦想。

三、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阐明依靠全体民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前提出发,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结论。该原理表明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党根据该原理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等思想。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其实现也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依靠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因此,“原理”课教学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给学生阐明依靠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并让学生知晓自己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在实现中国梦中应担负的责任。

首先,人民群众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的中坚力量。自古以来人民群众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璀璨的中华文明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次大灾大难面前,是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汇集成磅礴伟力,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人民群众是我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所获得的每一个成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国梦是空前艰巨的宏伟事业,必须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其次,中国梦能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依靠人民群众,还必须凝聚群众力量,而我们有能力凝聚群众力量。其一,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统一体,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的“民生梦”,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尊严梦”,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机会出彩的“成功梦”[2]。毋庸置疑,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最终受益者,这样的梦能赢得民心,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凝聚群众力量的优势。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将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业与为人民谋福祉的追求统一起来,使群众能切身体会到自己是民族大业的直接受益者,国家、民族的前途与自己的幸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人民民主,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民族复兴伟业的主人,能增强人民群众对民族复兴伟业担当的自觉性,从而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3]。其三,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切实为群众做实事,谋福利,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新形势下全党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是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因此,这样的执政党能凝聚群众力量,推动梦想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四、结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反作用原理,阐明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唯物史观在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也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這种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根据此原理,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凝心聚力,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国梦早日实现。因此,“原理”课教学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明白中国精神的内涵以及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大学生自觉成为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其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与中国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贯穿于实现中国梦全过程,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首先,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中国梦的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因此,中国梦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的富强梦,中国梦是多元的、多维的。中国梦不仅追求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追求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不仅要成为物质上强大的中国,也要成为精神上强大的中国,具有民族特质和时代特质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支撑,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弘扬傲然挺立的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内在要求。

其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今天我们必须面对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诸多风险挑战,这就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凝聚中国心,聚集中国力量。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热爱之情,是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能弥合国内各个民族、各阶层之间的隔阂,形成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能够激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拳拳之心,形成报效祖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能够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集聚伟力,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形成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磅礴力量。

最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十多年来的实践事实证明,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突破常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造就了中国的历史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奇迹。实现中国梦必须走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面对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面对发展中的瓶颈和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如何攻坚克难,破除壁垒,都需要继续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以抓住战略机遇期,确保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九论同心共筑中国梦[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

itics/2013-03/28/c 115200413.htm2013-10-08.

[2]辛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N].人民日报,2013-

06-26(07)

[3]章传家.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N].光明日报,2013-03-

上一篇:学会坚强――《吹小号的天鹅》读后感下一篇:感受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