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

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1

两种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两种文化从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正是人的`发展从片面走向全面的历史过程.

作 者:温泉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 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6) 分类号:G0 关键词:两种文化   融合   人的全面发展  

★ 民族旅游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 “年文化”营销:与消费文化共舞

★ 文化创新发展心得体会

★ 重返伊甸园-论文化与人的和谐

★ 科技进步对消费文化的影响论文

★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伦理思考

★ 新疆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选择

★ 消费善心 范文

★ 清朝的文化三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2

1.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优秀电影、电视、图书等文学艺术作品, 在新时期形成的抗震精神、奥运精神等, 理解和把握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等。要结合网络文化, 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其对人们的影响, 深刻理解国家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是高考的常考点。从题型上看, 客观题和主观题均有。从考查方式上看, 通常结合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等考点进行综合考查, 有时也会结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知识点进行考查。因此, 复习本专题时要有整体的观点, 在理论体系中把握本专题知识, 在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中理解本专题知识, 弄清本专题知识的价值。

【考点指津】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 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 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 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 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 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 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 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考点拓展:

文化只是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因素之一, 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到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切不可夸大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影响。

2.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1) 文化对人的影响, 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 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2) 文化对人的影响, 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 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 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考点拓展:

(1) 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更强调影响的方式, 后者更强调影响的时效性。

(2)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但并不意味着永不改变。

3.文化塑造人生

(1)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 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 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②人的全面发展, 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文化活动、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考点拓展:

(1) 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作用都是就优秀文化而言的, 颓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可能把人生引向歧途。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文化对人的影响。

(2) 区分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高考回眸】

(2011·北京文综卷·40)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 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2011~2015年) 》, 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 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分析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知识范围明确, 需要考生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回忆起来, 并结合材料有选择地应用。

答案: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转变思维方式, 采取自觉行动。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设计】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成语或诗词的寓意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耳濡目染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④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1年8月13日, 某女士给《西宁晚报》打热线电话称, 她的小孩喜欢上网聊天, 现在和家人、朋友讲话满口都是“偶” (我) 、“酱紫” (这样子) 等网络语言, 甚至作文中也出现“JJMM” (姐姐妹妹) 、“灌水”等词。 “亲, 这里是青海师范大学接待处!” 2011年8月30日, 青海师范大学的女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 迎接新生。不仅如此, 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3.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4.《安徽日报》记者2011年9月2日从安徽省文明办获悉, 根据中央文明办部署, 中秋节前后, 安徽省各级文明办积极开展中秋网上系列活动,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营造文明祥和、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之所以要通过开展中秋网上系列活动, 为人们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是因为

①文化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形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2011年 9月1日, 深圳市政府五届四次全体 (扩大) 会议召开。市长许勤在会上指出, 从大运会的申办、筹办到举办, 全市各区各部门团结协作、斗志昂扬、奋力拼搏、不负重托, 大力培育和弘扬了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合力攻坚的协作精神、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要大力继承和弘扬这些崇高精神。弘扬上述大运精神有利于

①感召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②感召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③感召人们提高健康素质 ④促进我们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在大力继承和弘扬大运精神的过程中, 并不是人人都受到大运精神相同的影响, 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形式各异的

7.2011年8月30日, 以“垃圾围城、文化解围”为主题的第二届垃圾与文化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主持人芦俊在发言中指出:垃圾之事看似很小, 其实很大。最小的事情是最难的事情, 最脏的事情是最大的事情。同时, 垃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它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 除了政府的重视、财政的投入、技术的支撑, 更关键在于文化的引领和民众的参与。因为垃圾处理的核心最后是减量, 而真正减量的源头在于每个人。每个人的改变关键在于心灵的启迪。那么心灵的启迪需要文化来化人, 需要艺术来养心。

(1) 社会问题的解决, 更关键在于文化的引领和民众的参与。因此, 有人认为:“文化对人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 结合上述材料,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8.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8月16日, 由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两基”迎国检校园文化建设督查活动顺利结束。督查发现, 有个别学校设在校内各处的激励语存在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 不符合教育环境的问题。对此, 兰州市教育局成立了“校园文化”课题小组, 着力帮助各校提升校园文化水平,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让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孩子的心坎上。

材料二 由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共同举办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全国启动仪式于2011年9月5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这一项目将投入24.5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 在“十二五”期间支持全国各地建设80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建设16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5年内达到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覆盖15%、20%、30%乡镇的建设目标。项目建成后, 将改善各地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的薄弱状况, 促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材料一, 谈谈学校为什么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2) 结合材料二, 谈一谈应如何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答案

1.C 提示: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特点的有①③④。②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2.B 提示:网络语言“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而且被人们在生活中使用, 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故B符合题意。A、D观点错误, 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均可排除。

3.A 提示:人们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 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C、D显然与题意不符, 故选A。

4.B 提示:①③说法错误,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5.D 提示: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大运精神属于优秀文化,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项。

6.C 提示:同种文化对人们影响不同的原因在于人自身, 而非文化。

7. (1)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有先进、优秀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只有先进、优秀的文化才能培养人们的健全人格,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因此, 认为文化对人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是正确的, 但笼统地认为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不科学的。

(2) ①政府应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宣传有关垃圾危害的知识, 引导人们自觉地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以便更好地通过文化的力量推动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②政府应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应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力度,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改善城市环境, 同时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③政府应始终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垃圾处理问题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 政府必须关注民生, 加大对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 鼓励社会各界为垃圾的处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8. (1) ①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理由如下:第一,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有助于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第二,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让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孩子的心坎上”, 创造这样的文化氛围可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 文化塑造人生, 不同文化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建设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 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塑造健全人格,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②中学生: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因此中学生应当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2) ①国家应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启动, 有利于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促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②文化产业部门应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 努力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拒绝生产和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③青少年学生应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 提高辨别先进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的眼力, 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

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3

关键词:休闲;自由时间;全面发展

一、休闲的人学意蕴

事实上对于“休闲”这个词的含义,是见仁见智的。我想大家的答案可能也是不一样的,也许有人会说“自由时间”,还有人会说是“休息放松”。从自由时间的角度来看休闲,人类的生活时间我们大体将其分为生活必需时间,劳动时间,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就是人们在出去了我们生活必需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

马克思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人类的社会时间可以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两种。非劳动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在满足了自己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劳动之后余下的时间。而休闲恰恰是非劳动时间,也就是自由时间的产物。真正的自由时间是刨除人为了生存所必须付出的劳动时间以及被资本家剥削了的剩余劳动时间之外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把劳动当作他自己的体力和潜力的活动享受。而休闲则是人类要想获得自由的必要且充分条件。人们具有了休闲时间,也就是说人们有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喜好,兴趣,才能等来不受约束的进行活动的前提。

二、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时间是人发展的积极空间

最古老的时间是起源于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变化,然而现代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概念慢慢地形成了一种线性的时间观念。这和最初人们的自然的周期性的时间观念是不同的。这种线性的时间可以说是时间在一维的方向上流逝,成为能够人为度量的东西,然而在不同的人之间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时间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就控制了人们的生活。时间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空间。

(二)必要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划分及其意义

马克思将人类的生活时间分为两类:一劳动时间也就是必要时间;二自由时间。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将工人的劳动时间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为了满足工人及其家人生活所需要的产品的劳动时间,另外一类就是满足资本家剩余价值的的剩余劳动时间。其余的一部分少得可怜的时间就是工人的自由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维持工人生存的必要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是超出了必要劳动时间而从事劳动的时间。劳动时间在一定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越长,为社会所创造出的财富可能就更多,这样以来就给人们提供和创造了更多的物质基础条件。

然而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是为了缩短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来创造条件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程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

(三)自由时间对人发展的价值

在《剩余价值理论》一书中马克思这样写到:“如果所有的人都必须劳动,如果过度劳动者和有闲劳动者之间的对立消灭了……那么,社会在6小时内将生产出必要的丰富产品……从而为自由活动和自由发展开辟广阔天地。时间是发展才能等等的广阔天地。”通常在劳动时间里,人们的思想会被一些东西所束缚。在自由时间里,个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创造性会在最大程度上得得到发挥,所以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发展的空间。”可以说,“没有自由时间,就没有一切科学,艺术、诗歌等富于创造性、融智慧与浪漫于一体的社会文明。”

三﹑休闲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休闲有利于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休闲是人类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当人类在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基础上寻求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休闲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是人们享受生活、体验自身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实践活动。人在满足了其生存需要之后会更加注重精神需要,但人精神需要却是要建立在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基础上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休闲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生活实践,乃是走向自我实现道路的一种体现。人们在休闲活动中,能最大限度的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休闲活动中,人们不仅仅满足感官的需要,更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要,充分展现了人的本质意义和价值。人的本质价值就在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休闲有利于塑造人们的自由个性

休闲不单纯的是人们在享受生活,同时也是人们在休闲中去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它可以充分的帮助人们去塑造其自由的个性。人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的,人的自由活动是使人们从外部的压力中摆脱出来,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自身所存在的束缚,从而获得相对自己来说的一种自由的生活,在其中获得在自由个性的发展。人们在休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的个性的到了更好的的更加自由的发展。人们在闲暇时间的自主性能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实现个性化的生活,充分的发现自己的潜能,兴趣,爱好等等。在未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由时间的增长是必然的趋势,社会的主体性分工将慢慢的消除,人们将更多的休闲自由活动中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托马斯·古德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刘晨晔.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篇4

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要求实现人的本质全面自由的发展,而能否准确地理解和定位“人”,又是能否真正实现“人文精神”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前提.文章分析了“人文精神”的本义,批判考察了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人性论和人文状况,相应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表明了对当代中国人文建设的基本态度.

作 者:汤忠钢 林小红 作者单位:江西师大 江西 南昌 330027刊 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RADIO & TV UNIVERSITY年,卷(期):17(1)分类号:B08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性 传统文化 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篇5

作者:赵鲁生 董玲玲 姜振帆 张磊 王超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我们自己的家乡为例,引发了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思考。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是空想也不是纸上谈兵,人类应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从道德伦理上谈发展,从正确的价值观上谈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乡、生态环境、措施、和谐

儿时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镇。那里有郁葱的树林,清澈的泉水。人们渴了就从山涧里的小溪里舀水喝,而山坡上的野菜也都是可供人们吃食的天然绿色食品。而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的发展,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风景如画的小镇不再有清澈可饮的泉水也没有可食的野菜,取而代之的是层出不穷的高楼大厦,宽敞又冗长的油漆道路。人们日益毁林开荒,郁葱的树林也变成了一座座高傲的工厂。由于水资源污染严重,家家户户也都饮上了大桶纯净水„„

人们的经济增长了,消费水平提高了,但人们也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资源匮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都早已不是新鲜的词汇。故在20世纪80年代专家们就从环境与自然资源的角度提出了关于人类长期全面发展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20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早已深入人心,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且不透彻,而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

我们再将话题转移到我们的家乡上来看,家乡人民的消费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却引发了如此多的生态问题,从科学角度上来讲,家乡的发展模式只能称得上是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了。

所以我们理应透彻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需求又不以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以便子孙后代能够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参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类的存在和全面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而自然环境的稳定,也离不开人类的细心呵护。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必然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现在的大自然已不复从前,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的自然,既人化了的自然。

恩格斯也曾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故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存在的结构性(选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也是相互联系着的,人类决不能脱离自然而孤立存在。这也告诫我们,人应该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绝不能破坏自然。否则,自然界如果被破坏了,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如果是这样,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指出: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方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 2

基本方式和途径(选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理性的对待自然,坚持适度原则,杜绝滥砍滥伐、肆意排污、贪婪的吮吸自然界中各种宝贵的天然资源。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理应制定合理的计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自然,稳定生态平衡,只有这样,人类才可以得到全面的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人类长期全面发展的战略,绝不是空想或纸上谈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应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付诸实践。所以人类必须克服工业化以来的单纯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的旧模式,转向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从以物的发展中心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观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从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转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也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马克思早年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已主导现代世界发展方向的今天,人的全面发展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们从体力到智力、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到科学文化知识及道德修养各个方面的质的提升。

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能为一时的经济效益而肆意改造或破坏自然环境,应理性的科学的改造和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使其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意味着社会的全方位变革,它必将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也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非常广泛,不断地改变或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生物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而人的主导地位的内涵主要表现为;①人依据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主体客体化;②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内在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本身;③人的主体得为的实质在于认识目的,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而言,人具有目的的价值,自然界具有手段价 3

值。因为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地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然而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价值”是以人的存在及需要所赋予的。所以人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界的存在规律也是具有其价值的,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生产生活服务,也帮助人类实现其自我价值与自我目的,人的主体地位也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确定了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围。

故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及社会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人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所以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基本手段。人类在为谋利益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好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各种宝贵资源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真正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子孙后代着想,造福全人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今天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人类的活动,其它生命体和自然物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人以外的自然物和生命体并不具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和能力。所以,人类就应该自觉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为此,人类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来改善自然环境。

例如,我国西北的环境问题,就可以以“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制定合理的植被建设布局”来解决。退耕还林还草,鼓励当地群众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当地人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

而针对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追其根源,水环境污染和过度浪费必然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就水资源污染而言,主要原因为:①工业滥排污,排污量大;②城市污水处理率低;③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高„针对这些原 4

因,我们理应因地制宜的制定水污染防治经济技术政策:①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群众的节水意识;②对滥排污和排污量大的工厂制定适合的处罚条例;③鼓励研发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的技术„„

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我们理应响应政府的政策与号召,践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深入学习和实践可持续发展观,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把自身的发展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其实践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来。以我个人为例,我所学的专业是环境艺术设计,由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化,我的专业发展趋势也随之变化。人工环境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也就要求我们设计人设计出来的产品必须以人为本,符合环保要求。当然现在的一些景观设计已经注重了人性化设计和生态化设计,这种思想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但这种例子毕竟是少数,我国的大多数景观设计依然没有注重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观念,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设计产品没能从功能与物质上的发展转向人的心里和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发展原则,换句话就是没能践行可持续发展观,没有注重“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这也就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来完善这个不足,刻苦学好自己的专业,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理论联系实际,设计出具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理念的产品,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选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不仅要有先进科学技术,还要有崇高的道德文化修养,任何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都不能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理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做一个为了全人类与子孙后代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工作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6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只有按照“人的方式”进行,才能被人所接受。所以,教育必须赋予时代精神,方显教育的价值与可能性;教育必须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础,并能超越“物的方式”,方显教育的引领性。

[关键词]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方式;物的方式

目前,在整个人类“物化”的生存境遇的前提下。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蕴含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被实体化、功利化、片面化,以至陷入存在的悖论之中。若想在现实中摆脱与走出此种教育困境。需要在人类的生命发展史中反思与研究资助体系应以怎样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德育诉求。

一、时代性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亦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对人的统治的人在“非神圣形象中”陷入自我异化的生存矛盾与困境,从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过程反思人的生存方式,彻底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对人的统治,提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生命理想。在马克思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反思与研究中。教育是马克思非常重视的一个维度,他曾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基于此,我们认为,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亦有差异,进言之,自人类教育产生时起,时代性的教育即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劳动是一种直接性的农业劳动,这种劳动使人与人之间以土地为基础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受制于人改造自然,并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方式的单一化、粗陋化,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共同体。教育作为此种社会共同体的一种文明传递方式,带有极其浓厚的政治依赖性。人在这样的社会中接受教育,无法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亦无法形成独立的生命活动方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凭借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能力的大幅提升,形成了工业社会劳动的新变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方式转变为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并以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形成了全面的社会关系,教育亦由狭隘的政治依赖性转变为以物为核心片面功利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通过教育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却是以一切人的人性的异化为前提和条件的。消解人类自身发展中的片面化与功利化,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方式,这是人类生命理想的根基所在。

从当代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时代。由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达到以人类性为基础,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剥削与压迫的关系转变为一种更高阶段的依赖关系。这时,教育真正使人意识到人之“自由自觉的`生命存在”特质。此种社会形式的实现,是人在经历了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的教育与资本主义社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两极化教育之后的“中介性”发展。自由人既不是有标准无选择的被动自然存在,亦不是有选择无标准的自觉片面存在,而是每个人在具有自身丰富个性的前提下,自觉地联合起来,构成一种和谐共生的社会关系。

二、“物的方式”的教育――人之受制而片面发展的已然方式

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明精华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发展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却使教育陷入物的统治之中,“物的方式”的教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已然方式。

所谓“物的方式”的教育观念与方式意指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等同于人之外的物来进行教育,教育的追求是整齐划一的使人具有现实性的知识,受教育的人实质上类似于工厂流水线的产品。没有任何符合人的本性的个性特点存在。这种教育恰恰是资本家最为需要的。不可否认,这种教育理念与方式在近代资本主义启蒙的过程中,的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破除了前资本主义社会“神性”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使人获得了自己掌握自己发展方向与命运的权力。但此种权力因着资本的再次“神化”而愈发使人异化的存在,以至于在此种教育理念与方式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西方文明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物化”,人的培养的片面化与教条化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化身为实体,以一种物的方式来统治现实的一切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人对资本的追逐充分表明人的发展受制于人的生命需要。一旦人陷入不合理的生命需要之中。人的生命发展亦会受到影响。因为,人的生命需要的丰富会使人的生命获得相应的发展,而人的需要的丰富则是随着满足需要的对象范围之改变和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发展。不合理的生命需要必然形成不合理的生存方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突出了其物质性的一面。教育的一切诉求被全部置于物质利益的获得,人亦在此种教育中被片面的功利化。教育若想实现方式的变革。需要诉诸人类发展的基础,亦即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教育的具体内容、范围和满足方式,决定着这一时代人的教育的形成与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既非特别发达。亦非特别落后,从而注定资本主义时代的人的教育之局限性。换句话说,资本主义时代一切人热衷于资本的终极原因即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关系中,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力较为充分发展之后,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通过进一步提升生产力的水平,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废除产生私有财产以来的财产私有制,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三、“人的方式”的教育――人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应然方式

教育作为突破传统旧式分工带来的人的片面发展的桎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需要从“物的方式”变革为“人的方式”。所谓“人的方式”是以“人的观点”思维方式为基础,凸显把人作为人来进行教育。“人的方式”的教育核心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践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把人当作人,以人为出发点、立足点、归宿点,追求实现教育的“人性化”,而非“物性化”。

突破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的局限。需要变革了观念与方式的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人是教育的存在,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人创造了教育,并通过教育获得人的文化生命。人与教育这种相互规定、互为前提的关系,是教育理念与方式变革的终极根据。确立合理与合适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在马克思的时代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当代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观念与方式是一种“物的方式”,而走向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教育的观念与方式是一种“人的方式”。为了真正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育需从“物的方式”转变为“人的方式”。

“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探究 篇7

一、“自由”“全面”一脉相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本阐述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 就以人的问题为重要研究对象。人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还会增添新的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终达到的人的全面发展状态就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统一。

1.“自由”与“全面”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认为, 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是指个人的自由发展或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即人们在不受外在目的的支配下, 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全面能力, 着重强调一种主观状态或主观境界, 强调人可以驾驭发展的方向。人的自由发展意味着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都彻底解放, 具有丰富的特性, 并且不断地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方式,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 当人在具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的时候, 人才能自由的发展自己想发展的能力。“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而没有人的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即使可能, 也绝不是人的充分发展, 即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础的。“全面”是人的各方面发展的普遍性, “自由”则是人在各方面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差异性。二者不仅互为前提, 而且互为目的, 其思想实质和实现过程都趋于一致, 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2.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和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同一个概念。所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就是指在全部人共同控制了他们本身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 共同控制了他们的生活发展条件的情况下, 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能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条件下, 所实现的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在新时期,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过上更加富裕, 更加有尊严的生活, 让所有中国人民都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想要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依赖于人民生活上的无所顾虑, 工作中的随心所欲以及发自内心的幸福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所以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梦、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普遍追求, 正是因为它内涵中应有之意, 包涵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人的全面发展。

二、“物质”“精神”双管齐下:“中国梦”, 中国人民自己的梦

1.“中国梦”, 中华民族复兴的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概括了中国梦的内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所以称为梦, 说明这是一种主观期待的目标, 是一种未经实现的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其内涵而言为“人民幸福、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这是中国人民的梦, 是中国国家的梦, 也是整个世界人类文明的梦。面对这一责任和使命, 党要团结和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继往开来,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努力服务群众, 造福百姓,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可以看出, 中国梦的根本实现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经济, 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让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极大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让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美好理想。党中央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道路, 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凝聚中国力量, 才能尽快砌起中国梦的大厦, 将理想化为现实, 到达梦想的彼岸。

2.“中国梦”, 中国人民自己的梦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要实现个人层面的中国梦, 不仅要保障中国人民物质财富上的富足, 还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愿望, 在精神层面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必然要求国家给予每个人同等的发展权利, 平等地对待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愿望, 把维护公平正义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并把公正、平等的价值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中。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正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 在人的各方面发展都能获得均等的机会时, 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才能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有底气说中国梦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实现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没有人民的共同富裕, 发展就没有成功;没有人民的普遍幸福, 复兴就不算完成。“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契合, 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为在“中国梦”时代背景下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物质基础与精神财富的共同繁荣, 提供了正确理论基础, 并促进了党中央带领下的全国各族人民为逐步实现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中的统一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三、“理论”“实践”齐头并进:“中国梦”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依据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需要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唯物史观认为人的物质需求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从而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其次人与人之间丰富的社会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们的社会交往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丰富的, 而社会交往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人能力的发挥程度。也就是说, 只要保证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 人民群众的需要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 人的全面发展就能逐渐得到实现。当今中国, 经济腾飞, 文化复兴,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绩,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建设成效卓然, 而这些都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促进中国全体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根本、最重要、最有保证的实践依据。当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长时间艰苦卓绝的共同奋斗, 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遭遇一些挫折。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自由时间的充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 而当前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使这一条件难以根本实现, 只有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搞活经济, 不断发展生产力, 才能使这一条件尽快落实, 人民生活富足, 工作惬意, 自由时间自然愈加充足。新时期, “中国梦”的提出, 代表了广大中国百姓的心声。其内涵,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以及民族复兴正是这些条件成为现实的前提, “中国梦”在未来的梦想成真也预示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真正具体化、实践化和中国化。为了祖国富强, 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的中国人民, 最终得到的将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幸福天地。

2.“中国梦境”中人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 “中国梦”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认为衡量一个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准就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主体力量的人能否得到全面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能否满足人的需求、最高意义上的人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 所以中国梦内容中必然带有一切有利于人民群众自身发展的要素, 而围绕着中国梦的具体政策措施也都一定在实质上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践。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全面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是中国梦的第一步落实。老百姓要有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以及更优美的环境, 这是老百姓自己的梦, 也是整个中国的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 我们要一步步的走, 一点点的建设, 用一块块基石为“中国梦”建构, 为我们放飞梦想提供平台, 让“中国梦”与个人梦同频共振, 共同绽放。十八大报告中, 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了突出地位并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首先需要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 也必须保证资源的节约, 为未来国家的整体发展保存实力。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加大分配调节力度及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要主张和措施, 更是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让人民群众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之中, 都能够亲身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和力量, 更加积极地发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作用,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 “中国梦”的实现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 互为因果。“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实现“中国梦”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健全完善落实政策, 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将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可以说, “中国梦”的现实写照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的具体继承、运用和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中国梦”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更是一场现实的运动。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运用现实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够真正使人全面发展的“中国梦”转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

摘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全面”与“自由”不仅互为前提, 而且互为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梦”是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发展的幸福梦, 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梦, 其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人的全面发展,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8

我们知道,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人才呢?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卢卡斯说,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什么?就是人才。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人才,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增长的真正动力。如今美国密西根大学行为科学家丹尼逊又把人才细分为七个层次:第一等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经常想出机智的方法解决问题,被认为是该部门最有创造性的人第二等善于用新的首创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能提出很多好意见;第三等比一般人有较多的新意见,能提出一些费思索的问题,并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偶尔也提出有想象力的建议;第四等能发挥别人的见解,但他自己的见解却大多是陈旧和众所周知的;第五等在搞一项新工作时经常向同事讨教,并依靠别人的建议;第六等无明显的首创性,很少提供新见解,习惯于老一套的工作方法。第七等满足于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方法老一套,不适时宜也不想修改。

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显性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有才能,具有超过他人的才干和能力。至少在某一方面独具专长,胜过别人;有远见,至少在专长方面有远见卓识,对问题的了解比一般人深入;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独具一格。

不管是人才密集的美国还是人才极度欠缺的中国,人们对人才标准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必须要有胜过他人的专长,必须要有超人的智慧。同样他们都没有提及“全面发展”。因为事实上人才与“全面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像海伦·凯勒、霍金,你叫他们怎么全面发展?但是谁敢说他们不是人才?我国土生土长的80后的领军人物,最有争议的辍学少年韩寒。无论写作、唱歌、赛车,还是在网络博客上发生的种种事件,屡次都引起轰动。凭良心,谁又能说他不是人才?韩寒曾说:

“我看我也算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看我的品德,也没话说。我现在坐在这里也不像个弱智。初中时区里的一千米,一万米,我都是第一名。美劳更不用说了,我拍照片,画画,手工也都不错。(原话应该是这样的,朋友自己看了就知道了)反而那些门门课优秀的学生,你那个照相机给他(她),不一定能使。有些朋友的体育成绩就不用说了。”可见人才并不一定要全面发展,而在我国,有些真正全面发展的孩子,却得不到更深入的培养。每年高考,我国都有许多类似于韩寒这样真正有才华却迈不进高考大门的落榜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事实上国家一方面在提倡全面发展,而在高考制度方面又在执行单面发展。所谓单面发展,就是只认可,只发展学习这一面,只要能考试,门门功课考得好就算全面发展了,结果把一个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变成一架架杲头杲脑的“考试机器”。再这样下去可能不光是缺不缺人才的问题,而是缺不缺人的问题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课程是学生成长与发展体验的机会。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国家必修课程提供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必须针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求,开发学校课程对学生个性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为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对必修课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加以浓缩,自主开发出各种类型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比如创作与表演、手工与绘画、营养与健康、物理与生物趣味实验、图形计算与应用”、体育舞蹈、走进歌剧世界,汉字中的中国文化、传统风俗、历史人物评说、走近大家、个人投资理财入门、美术摄影等等。通过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仅是课程的学习者,更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在“教师引领,学生自由选择、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学习与研究”的发展模式的指导下,使得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空间。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一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为了更好地实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的目标,我们要根据系统整体原理及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围绕实现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的目标,按照自主、互动、多元、生成、创新的教学理念,按照自主性、激励性、互动性、民主性、差异性的原则,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根据学生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学生鲜活的个性,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做到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

兴趣与个性是事业上真正成功者的最重要的品质。好的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长。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生的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發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起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的成绩。”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中学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正确地加以引导、施加积极的影响不仅是可能的也是有效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正确地认识学生和科学培养学生的视角。智能的多样性体现了个体的差异,也使教育者从苛求孩子完美的目标模式下解放出来。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才华,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学校应当通过学生本人、家长、同学及教师等来了解学生的智能发展的表现,以判断学生的独特智能品质。endprint

学校里有特长的人越多,学生的个性特长越突出,将来社会上有专长的人才就越。为了鼓励和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生特长,教育部门还要建立合理稳定的制度和措施,让每一个学生有资格和权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欲求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切多实增加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选择空间。用一张试卷去评价学生一个学期甚至几年,十几年的全部努力是很不公平的,也是很不科学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学生天赋才能的一种扼杀,是对人才的一种扼杀。

早在2008年11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国际教育大会,就提出了“全纳教育”的全新概念,其主要思想是:教育是一项人权,也是实现其他各项人权的基础;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体制不应该排斥任何人;人是有差异的,教育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应接纳所有的儿童,不论其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或其他状况。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只是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更应当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环境。而学生的发展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消极地吸取,而应当是自我依据自己的兴趣、社会的需要判断、选择和组合的过程。所以学校应当提供更多让学生自己展示、思考的机会。

要达到这个目标,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有对于学生终生发展的理性思考。要积极创造多元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制度与机制,重视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从更多的方面对于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特别重视加强学生的能力素质和个『生特质的考察,使得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平时的各类竞赛,才艺展示、学期末各种荣誉的评选以及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分类考察等等,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了多把丈量的尺子,量出每个学生的风采与精彩。在一个班集体中,肯定存在学业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对每个学生都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是不合理的,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要立足于学生的现有的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进步了,就应当给予好评。这样他们才有成功感。如果硬要一个后进生达到尖子生的程度,就肯定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这就需要建立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评价方法。同时在评价学生时,不仅仅看测验考试的分数,更看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情况,包括学生完成作业、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不仅要看学科的总成绩,还要看看有无特长,不僅要看特长,还要看看品德修养,身体素质。总之,一定要通过全方位的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

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9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互影响.一方面,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条件,随着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程度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制约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作 者:曲建英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政治与法律教学部,山东,青岛,266061 刊 名: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4 20(4) 分类号:B038 关键词:人   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全球化与人的发展 篇10

全球化与人的发展

当今的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全球政治、文化领域也发生相应显著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仍是指导我们分析、认识当前全球化的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仍具有现实理论意义,它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前景,这也是全球化的最终走向.

作 者:樊卓华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刊 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19(5) 分类号:A8 关键词:全球化   马克思   世界历史   人的发展  

论自学考试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11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总是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表征未来社会。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在恩格斯的晚年, 当有意大利记者请他用最简练的话语描述未来新社会的特点时, 他重申了《宣言》中的表述, 并认为除此之外, 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述。这充分表明, 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与根本要求, 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什么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呢?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指, 人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上, 不断发展生产力, 挣脱旧式分工和私有制的桎梏及异己力量的束缚, 从而达到人的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 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由此可知,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则应是人的需要、社会关系、能力、个性等各方面有机组合、协调有序地发展, 使人真正获得超越和自由。具体说来, 其内涵有四个方面。

1.1 人的需要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是指个人在实践活动中对某种客体的欲望和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和存在方式, 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 “你自己的本质即你的需要”, [2]“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3]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 人类不断地创造出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需要, 并且一个需要的满足引起新的需要的产生, 新的需要的满足又会引起更高层次的需要的产生, 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1.2 人的能力全面发展

所谓人的能力是指人活动的力量和技能, 即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主要包括体力和智力, 自然力和社会力, 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 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 以及知、情、意等内容。也就是说, 人的能力除了劳动能力, 还包括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及艺术创造能力等, 是一个人创造物质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及人的价值的能力。

1.3 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并且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5]因此,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应该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去, 而从不应该抽象地谈论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说来,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状况得到充分改善, 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 人的平等发展权利得到保护和实现, 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确立。[6]

1.4 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即人的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特性等在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发展, 即在发展过程中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和社会的需要相对发展自己, 而不受任何强制, 并能相对自由地发挥其独特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人的个性发展得越充分, 社会化程度就越高, 人就能逐步实现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积极创造性, 就能更自由地参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交往, 广泛发展社会联系, 掌握更多的社会经验, 就能形成更高更全面的能力。

2. 自学考试对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

2.1 自学考试能够促进人们的需要不断发展

人的需要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机和力量源泉, 它推动着人的能力全面发展。个人只有在意识到需要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时, 才能积极地投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 从中发现和创造自己新的需要, 并努力争取让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因此, 马克思指出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 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 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7]

目前, 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不同层次的人群的个体需要存在着差别, 没有受到良好高等教育的人, 由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 对时代的信息不能准确地把握, 无论对物质还是精神的要求都不高, 他们的需要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这种落后的个人需求难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使他们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这必然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 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 吸引了庞大的社会人群参与学习, 为那些渴求知识但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校门的人群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自学考试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特别对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这种需求必然激发更多的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而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使更多的人既改变自身, 又改变社会, 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2.2 自学考试能够不断促进人的能力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首要内容, 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既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更依靠“后天”的教育。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它是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国家人口众多, 适龄青年不可能全部进入高等学校, 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为无法进入高等学校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自学考试不但不断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而且不断改变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 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健全他们的人格品质, 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2.3 自学考试能够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仅表现在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上, 而且表现在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上, 表现为人对社会关系自由度的提高。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首先表现在人的平等发展权利得到保护和实现, 具体到教育领域, 就是要实现教育公平, 实现公民的教育机会均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没有入学门槛, 对硬件环境要求较低, 受地域经济教育发展状况影响较小, 它的大门是向所有接受高等教育有志于自学成才者敞开的, 为全体公民提供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是当今我国最具教育公平性的教育制度, 是我国最具大众化的一种高等教育制度, 它直接促进了教育公平, 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石。[8]

人的社会关系要全面发展, 还要使人民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 特别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马克思主义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放到一起考察的, 离开了社会经济、文化, 特别是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途径和体系, 具有开放、灵活、业余、高效的特点, 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人的不同需求, 可以使考生完全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和转换专业, 也使得一些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不满现状的高学历考生走进了自考的大门[9], 它给高考落榜生提供了拾级而上的阶梯, 给专科生、中专生提供了获取更高学历的途径, 给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提供了调整知识结构的机会, 给全社会的有志之士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

2.4 自学考试能够不断推动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发展就是使个人所具有的天赋得到充分发挥, 只有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才能真正实现, 人的创造力才能更好地得到发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给清华大学同学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 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总书记的殷殷希望, 包含着厚重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彰显出个性在人才发展中的重要性。

自主性是自学考试制度最为显著的特点, 自学考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将教育选择的“遥控器”交给学生, 使学习者真正成为选择主体, 为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它鼓励和引导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 按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地进行学习, 从而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 满足他们的差异性, 发展他们的个性, 让他们自由和谐地健康成长。[10]

总之, 自学考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强调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厚的学问功底、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在长期艰苦的自学考试过程中, 自考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 而且磨炼了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1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34.

[3][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72:9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版) , VOL1: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295.

[6]李炳炎, 向刚.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内涵和逻辑.改革与战略, 2010, (5)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 人民出版社, 1979:392.

[8]张立山, 韩菁.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文献综述.理论与实践, 2009, (11) .

[9]蒋敏.浅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科教文汇, 2007, (1) .

[10]邹耀龙.因人而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 .

上一篇:毕业感想100字下一篇:湖南美术三年级美术